证监会的证监会减持新规解读有没有在"点"上

端午节期间讨论最多的应该是证监会减持新规了,说的人很多,但真正能说明白说清楚的人不多!减持新规的主要几个厉害点:
1、堵住大宗交易减持的漏洞,减持新规明确有关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时,出让方90日不能超过股本的2%,受让方6个月之后才能转让。大宗交易时一个大漏洞,很多清仓式减持就是通过大宗交易实现的,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将手里的股票批发给相关机构,然后通过机构在二级市场减持。现在这样“过桥减持”的漏洞被堵住了。
2、加强对定增解禁股份的监管,定增的股份在锁定期满12个月内减持不能超过其所持股份的50%。去年定向增发的规模高达1.7万亿,很多一年期定增的马上就可以解禁。这一新规的出台马上让一半的筹码不能卖了,可视为短期减少抛压的大利好。
3、将IPO前的股东、定向增发的股东拉齐到和大股东同等待遇的位置,90日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的股份不能超过总股本的1%,90日内功过大宗交易减持的股份不能超过总股本的2%。
4、加强对董监高离职清仓式减持的约束,董监高在任期届满前离职的,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
为什么要出台减持新政?因为不出台新政这个市场就要死了,每年IPO四五百只,加上前几年几万亿的定增,解禁潮得有多大,想想就可怕。所以必须把减持的大洪水变成小溪流,市场才能承受的住。这次新政的出台可以说是稳准狠,应该是证监会内部早就开始讨论制定了的,不是野生国师韩志国所谓一顿饭吃出来的结果。
减持新政的效果呢?很多人说没有什么卵用,甚至有大V说成利空让大小非受惊仓皇减持的,这样的可以取消关注了。先来看看减持新政的几个利益相关方:
大股东:以前可以通过大宗交易过桥清仓减持,现在堵住了这个漏洞,不爽。
身受90日内减持不能超过1%和锁定期满12个月内减持不能超过50%的双重打击,定增基金的退出都成了难题,超级不爽。
董监高:以后辞职也只能每年减持25%了,这让改善生活的日子怎么过。
PE:好不容易熬到了上市,想要一把退出回家分钱,没想到被一棍子打晕,只能慢慢往回爬。
大宗交易接盘机构:什么?你让我做接盘侠?6个月后才能减持,到时候股价多少?算了吧,你也别坑我,我也别坑你,byebye。
小散:我是路人甲,我只是看看~
当赌场里的吸血鬼们都觉得不爽的时候,受益的是谁,那就是我们这些最底层的股票投资者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利好,长期更是可能奠定中国长期牛市上涨基础的利好!
减持新政最重要的利好:
1、打击定增,海量的定增超过几万亿的规模,是常年压在头顶的减持压力。以后定增少了,忽悠式重组从市场吸血少了,压在头顶的减持压力也会减轻。
2、长期强化业绩与股价的正向反馈导向,那些想通过上市捞一票 就走的人,或者通过发布个高送转的消息把股价炒高然后一股脑儿抛给散户的,现在都行不通了。业绩不好,那你大股东又想持续的抛售股票,当你减持1%的时候,股价就死给你看,没人会去接盘的,只能大幅下跌。大股东只有集中精力搞好上市公司业绩,才能减持卖个好价钱。
证监会主席本来就是一个坐在火山口上的位置,常年被骂很正常。刘士余接到手里的是一堆股灾后的烂摊子,顶住压力持续发行新股,动用国家机器稳定股价。制定政策各种降低流动性,强力推行减持监管新政堵住漏洞。一方面上面有人,另一方面方法也对路。但是,动了这么多人的利益,接下来的过程也会充满坎坷凶险。
再看看国际上,美国三大股指迭创新高,台湾、香港、日本等股市持续上涨,连印度股市近年来都已接近翻倍。中国的经济在过去的十多年都以领先世界的速度增长,楼市价格已经涨了十余倍,中国的股市就会一直是这个熊样原地徘徊?有正确的制度指引,未来的十年,投资中国的股市会比投资楼市取得更好的收益。
股权分置改革的倒退。
不能说倒退,各项改革都要配套来,既然发行不是市场化,为什么减持要完全市场化呢。我想即便如此,排队上市的公司数量肯定也不会减少。还是暴利,只是兑现的慢点。
- 80后it男
geng有可能是长期慢熊
- 微信公众号:股事汇投资
难道让这些大股东、中股东、小股东都蜂拥而来,拼命收割韭菜,最后把锅都砸了,大家都没有饭吃,就是股权分置改革的进步。
股权分置改革也不是你想卖多少就卖多少。做为大股东,不仅仅只为了上市圈钱,清仓减持改善生活,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本次减持新规也参考了美国市场等国际上通用做法,不能说倒退。
- 常州无敌(稳定收益,持续增长)
让大小非割慢点,就是牛市了啊,慢熊
这样的新规能产生牛市?洗洗睡吧,历次熊市中减印花税都只是逃命的机会,何况这样不沦不类的新规?
根本就还是有办法过道减持,可以将股份高价假质押,然后券商强平,最后同券商分成,完全避过所谓的新规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支持。实在的利好,资金流出 小些了,股市压力小了。高估值的票票慢慢回归,新上的票票估值慢慢一与旧票票接轨。
熊市利好和牛市利空,往往是风险和机会。
作为一名老司机,我帮大家回忆一下,尚主席刚推出股权分置改革的时候,几乎也是骂声一遍,包括本人,也觉得老股东按下平均10股送3股,就换来了流通权没道理,但是,却迎来了一波大牛市。
- 修身齐家
我觉得是把大小非出场的时间延长了,结论就是熊市的时间延长。
市场上有人想方设法要卖,管理层千方百计不让卖。是不是说明市场上东西贵了,卖家是贵出如粪土?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微信公众号:金融算命师
听人说股权分置改革奠定了A股07年大牛市,现在限制减持又奠定了十年大牛市?
十年以后再搞一次放松减持,是不是又奠定了下个十年大牛市?so easy啊
何时像楼市一样出限购政策,何时像楼市一样迎大牛。
国有股停止坚持,结果到了998,看看历史,利好只能减缓趋势,而从来不能改变趋势
- 分级最好、复杂轮动。
新规前,跳坑和雷劈,看的好怕怕。新规后,温水慢慢熬,觉得还挺爽。爽不爽,时间久了就知道。
显然是生态失衡了才出新规。新规有利于调整平衡旧生态,但无法创造新生态。所以,本质并没有变。变得是节奏以及由此相关的各种动作。会出现新的物种。老的物种无法生存的会被淘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散户还是刍狗,别以为能成上帝。
只有建立起有效的退市制度、财务造假的惩处制度、集体诉讼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和举证倒置制度,才能根本改变中国股市原来的生态链,走出长牛。
- 分级最好、复杂轮动。
楼上说的很对。最根本的东西证监会没去做。
你要让散户及投资者处于绝对有利地位,这样对上市公司以及证监会才会有效震慑。比如说如果有一定数量告某上市公司大股东,那么这个大股东需要自证清白,否则没收其所有资产。这样你看看敢不敢瞎鸡巴乱搞?
- 投资达人
可能性几乎没有,我国股市非市场化制度,每一只新股发行,带来以后十倍以上的大小非减持,并且新股出来就被恶意炒高,然后慢慢阴跌。新股出来直接大小非解禁,没有涨停板制度,并且允许强势30个交易日回转交易,这样才能防止恶意炒作次新股
只有建立起有效的退市制度、财务造假的惩处制度、集体诉讼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和举证倒置制度,才能根本改变中国股市原来的生态链,走出长牛。
要按以上做,以现在的法制水平,长达干年的人制基础,基本不可能。
所以,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除非……
- 分级最好、复杂轮动。
美国前证监会主席列维写了一本书《散户至上》。我看过。
所以你要知道人家出政策为了什么,为了谁,如之何?
哪天中国的证监会主席也写一本书《散户至上》,那么可能就差不多了。
暴风骤雨改为和风细雨,理由只有一个,价格太贵了。
你我都明白,现在网络知讯时代,领导会不明白?
为什么不做?还是不能做?
股市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工具
- 70后IT男
我还是赞同楼主的看法的,这个对市场来说不是坏事。。不明白为啥那么多人骂
- 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
港股维持在PE 10+都没死
A股的PE中位数还在40+ 就敢说再跌要死了………………
- 学习,交流,财富自由
其实站在大资金的角度想一想就知道了,出台这样的规则如果你是大股东你会怎么做就知道会不会有牛市了?
- 简单稳定效率
限制买长期利好,限制卖长期利空,除非到达极致才会翻转。希望规定能够短期利好股市!怕就怕明天开始0.99%摔卖开始(但愿我的理解是错误的)。
- 酱油豆豆
其实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退市制度,比如股价维持在面值之下一定时间,自动退市;三年亏损自动退市,等等市场化退市制度。这已经比很多市场都严厉了,你看看美股,好多常年亏损的公司活得好好的。
- 酱油豆豆
长牛?想多了吧。
之前可抛可不抛,现在1%肯定先甩出去再说。。。
- 梦想照进现实
长期牛市是不可能了,长期熊市还差不多.
- 常州无敌(稳定收益,持续增长)
大小非说了,一次性卖给你们,你们没那么多钱买,咂太狠,怕你们接受不了,就改分期了,你们赶紧去搬砖赚钱,每个季度分期卖你们,还有团购价,韭菜们纷纷表示牛市来了。
- 那啥,那啥,,
看空的很多啊,好!
减持新规可能会出现新的磁吸效应,和熔断的两段一样。会导致大资金尽可能照新规上限来减持。
- 低风险投资
当年打土豪,分田地。
- 草丛之蛙,收集蚊子肉
慢慢跌,把亏损平摊了,大家也就没意见了嘛
不会,越限制越难
全流通,放开涨跌停 ,T+0一次到位后, 就可以开始慢牛了
长痛不如短痛
当年一堆法人股,不让交易,结果呢?
- 书中黄金屋
目前造成熊市的主要原因还没有消除,怎么可能转牛市?能维持震荡市已经是不错了
看看新华社又来帮忙,内容不重要,就到直接说半步停住,让你猜。管理层还是呵护市场的。
- 可交易基金的操作
每年IPO四五百只,加上前几年几万亿的定增,解禁潮得有多大,想想就可怕。所以必须把减持的大洪水变成小溪流,市场才能承受的住。
现在看是变成小溪流,但是减持总量没任何减少,只是按了一个调节水阀,把短期利空变成中长期利空而已。
这个政策确实是为大牛市打基础,但那是目前的高估值垃圾股跌完之后。
知道你想涨,但是也得看是从什么价格开始涨。
- 可交易基金的操作
以前股权分置改革可是给实在的对价了,大股东每10股给散户3股,现在屁都没有。
当时给对价后就应该立刻全流通,新上的新股也直接全流通就没现在这些事了。
要说失败就是当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支付对价时没有立刻全流通,把问题留到现在。
现在的管理层依然无法解决还是往后推。
为什么不能解决?因为股价太高,明显高估你敢全流通大小非全跑了。
- 可交易基金的操作
随着近期IPO发行速度不断加快,今后将会有庞大的限售股解禁。从6月起至2018年末,共计将有2740家公司迎来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合计3943.75亿股,解禁市值约为5.03万亿元。
看到上面的5万亿,高价新股迟早要被砸到合理价格,本来可以让股价直接合理的,非要新股部分流通制造新股上市高定价。
目前唯有新股上市全流通能一次性解决股价偏高大小非减持动力强烈的问题。
- 分级A绝对是熊市初期最佳配置品种, 100元的可转债是熊市末期的最佳配置品种
好的东西是限购,哪里用限制卖出的,说明现在贵了!
下一步,我等新股破发了,在考虑买又股票。
- 好好学习,早日致富
高估的本质问题没有解决,只是改变了减持的时间。有啥本质区别么?一年之内跌到位,和3-5年跌到位,你选择哪种方式?我没看出来新规有啥好处。。。没有改变股票高估的现实,其余都是扯。。。
- 淘宝搜索
找到我家店铺 温江小咩麻麻家 谢谢各位
首先证券会和上市公司自己不认可股票有价值不能长期持有只能坚持最划算。
其次本来集中减持砸出大坑吸引资金来抄底,现在缓慢减持拉长坚持周期熊市更长牛市更晚
当年,股权分置改革,大股东给对价,获得流通权。 现在,限制大股东流通权,是不是散户给大股东对价?
明摆着就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倒退,有什么好擦屁股的?!
要么直接否定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就是了,认定当时改错了。认为:就是当时改的原因,导致现在股市萎靡不振。
唯有新股上市全流通能一次性解决股价偏高大小非减持动力强烈的问题。
- 微信公众号:股事汇投资
新股上市就全流通是休克疗法,可以直接砸出一个大坑来,在现阶段维稳最重要的前提下是不可能出的。
- 礼仪规划
出台这个因为未来有太多大小非解禁,没有节制减持会导致崩盘到2000点。
牛市首先要估值低,其次是后续资金面宽松。
不是为了牛市,只是为了不大熊。
- 保本比盈利更重要
- 业余转债研究者
结果就是当年先减持的股票涨得快,因为至少一年内没有达摩克利斯之剑了。
几年后,大家都变成一月份集体减持。
再过几年,散户在前一年冬天就开始抛股票。
再再过几年,规则又改了。
- 一个爱金融的男人
绝对不会,
老是朝令夕改我觉得才是证监会最大的问题。总是希望控制游戏走向扮演上帝到底对不对我就不清楚了。
反过来说,这些政策有没有赋予股票更多价值?降低估值?
我记得上几次降印花税当天几乎涨停,后来呢?政策有哪次成功的了?
- 输赢都淡定。。。
高层也不指望这些政策能逆转造就牛市,现在估计考虑最多的是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尽可能冻结,防止对现有市场造成冲击。就像很多地方冻结房价类似。
- 输赢都淡定。。。
慢熊就慢熊,至少比快熊好,还可以争取几年的时间。。。。
- 只有霸占了女人的身体,才能霸占女人的心,才能放心把工作交给她
我再一次郑重强调,x监会的绩效考核是控制市场波动,发了多少家新股,让上市公司从市场上融了多少资。但由于股市波动,不得不暂时放弃上述指标的追求,转而“保护投资者”,实质是为了退一进二,实现绩效目标。
- 80后金融男
lz是只看上证指数得出中国的股市原地徘徊吗
家里水龙头坏了,大家希望是直接崩了,还是滴答滴答的漏。
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非要说是倒退,既然市场因为高估,大小非要跑,我让你慢慢跑,有本事让业绩说话,来获得市场的认可,我们没有看到好的蓝筹企业天天叫减持的,好公司减持你又怕什么,腾讯马化腾减持后股票涨了多少,以后的市场是垃圾公司减持股价下跌恶性循环,蓝筹股得到市场的认可估值逐步提高,成熟市场是大型蓝筹股获得估值溢价,小盘股没人要反而折价,A股小票垃圾股亏损股,我就不知道哪来这么高的估值,新政后都得跌,市场总会价值回归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市场应该还是一九分化行情。
楼主说的话自相矛盾,既然新政策会引来一波慢牛,那对大小非来说,慢慢解持不是更好,越到后面,解持价位可以越高,大小非得意还来不及,定增受股方也一样,明年跑,可以价格更好,慢牛么。
- 微信公众号:股事汇投资
哪里自相矛盾了?疯牛都不一定所有的股票都涨,何况慢牛呢。未来只有好公司才能上涨,垃圾公司在业绩恶化,无法忽悠重组和巨量减持等多重压力下会死的很惨。
选好公司,是未来唯一的出路,如果没这个本事,就买指数。
- 把眼光放长远点,回报也会更丰厚
有没有考虑过交易量?
不知道小散们提供了多少交易量,大小非、机构、法人股东又提供了多少交易量?
现在每天的沪市交易量还不到2000亿,再通过新政限制减持,不知道以后交易量为降到什么程度?
流动性不足,市场何去何从呢?
只有在股价高企的时候,大小非才会有很强的减持意愿吧,不在牛市的时候限制减持,反而在这个时候限制减持,这个逻辑也是很强大的。
- 把眼光放长远点,回报也会更丰厚
限制购买的东西,大多数价格会越来越高,比如北上广深的房价和车牌;
而限制出售的东西,大多数价格会越来越低,比如股票??????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改变股市的环境,出个消息,表个态度,没有太大的作用,高估的价格,不减持那是傻子,产业资本原来就有调节股市的作用。
股价虚高,只进不出,股市只有继续沉沦。
- 20年股龄
本来一轮熊市,改成十轮熊市,本来跌一年,改成跌十年
证监会减持新规能否会奠定中国长期慢慢熊市的基础?
说利好的尽是恼半残!
本来死个痛快,现在千刀万刮。
都奠定了一万次了。
超级大牛市
个人觉得这些政策很多漏洞可钻,股市高开低走概论较大。
分析得好,厉害
- 持有新中国交易旧中国
上市第一天或半年内解禁才叫市场,才是利好,现在是开倒车
- 这里是最牛的债基乐园
贪官逃亡海外,大股东逃出股市,吃瓜散户不淡定了,证监会大叫老乡别跑。
- 看花开花落
说实话,你去看看上证K线图,从开市到现在,不是长期牛市?
只不过我们的牛市振幅很大而已,这个振幅才是政策导致的。
而这个长期牛市的基础是什么?经济发展。
牛市基础还是经济发展。
按照现在的经济情况,后面10年就是个大调整,再叠加政策,就是个振幅很大的调整。
这几年监管做的不错啊,先前把徐翔那种内幕交易抓了,现在又把抽水吸血的定增停了,虽然也有过熔断的闹剧,但市场总是越来越好的发展呢。楼上有说让散户赚钱才是好监管,不能同意啊。把散户彻底消灭干净,让市场里只留下专业机构,才是成熟稳定的市场。
- 一赚二平七亏的铁律不会改变
我来个马后炮,看样子楼主是弄反了,这个是中长期的头部,奠定了熊市的基础 ...
- 没啥好说的,就是喜欢金融。
开倒车,指数点位一样会跟着开倒车。
散户这几年被收割的太厉害了,还有国家队这种联合收割机,功率也越造越大。
一切就在于咱们的产能太高了,
论印钞机M2=美国+欧盟+日本;
论钢铁,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日本第四;
论汽车,浙江=英国,广东=德国,江苏=法国
论房产,北京=北美,上海=欧洲;
按照这个产能下去,几年之后,全世界上市公司的50%在中国;我们现在5%的上市公司就有了10%的世界总市值占比。如果估值不下降,那么我们就凭着20%的GDP和人口(2015年gdp占比是15%),拥有世界上90%的市值,95%的房地产市场。
要尊重规律,托的越久,死伤越惨。这种政策市真是快把我逼疯了。
最近人民币涨的不错,是否应该再换点外汇啊?最近买的英镑不错,美元不好。
建议各路高人也别争论是牛是熊了,认为是牛的,买买买就是了,能够加点杠杆,岂不更牛?认为是熊的,那就空仓吧,有条件的,沽空一点期指,也是很好的,实在不敢这样做的,那就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看不懂,做吃瓜一族好了。像你们这样争来争去,又不下单操作(这个最实际),搞到现在大盘都没什么成交量成交额了,多没意思啊。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想得太简单了吧,可能吗?
楼主说的没错,慢熊结束之后,肯定是长期牛市,只不过不知道啥时候结束慢熊啊!
- 投资达人
熊市被国家延长了
估计得弄成下一个899002
- 投资达人
楼主,并不是中国股市和经济增长倒挂,而是中国新股上市就透支了未来四五年的涨幅,你说不不徘徊在3000点菜不正常呢,美股新股上市破发很正常,即使不破发涨幅也不高,那象中国新股一上市就搞十几个乃至二十个涨停,古今罕见
最关键的是要明白国家开这个赌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谁服务的?你自己在食物链的哪一个位置?
今天终于高开低走了
长熊还差不多。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个消息对小盘股短期是确实的利好,但今天的走势说明了除了国家队这个巨大的收割机之外已经没有多少大的机构在玩了。现在问题是靠国家队死守3000不难,难的是茅台就算到1000元,要命3000还是跌,银行股权质押基本都是要命3000里的票。
小同志,你看反了吧~
长期熊市基础,别人说的。理由大资金不能出,谁敢进来?
长期熊市基础,别人说的。理由大资金不能出,谁敢进来?
上帝关了一扇门,一定会打开另一扇门的
- 咀嚼郭盖心头肉
短期有点作用,和长期没关系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证监会公布减持新规 重点防范“过桥减持”|股东|股份|过桥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北京商报讯(记者 董亮 刘凤茹)5月27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这也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减持新规》终于重磅出炉。在减持新规中,重点包括进一步完善大宗交易制度,防范“过桥减持”等。随后,上交所、深交所纷纷发布了减持新规实施细则。在日,证监会曾发布过《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证监会公告〔2016〕1号,以下简称《减持规定》)。证监会认为,从《减持规定》发布后的实践情况来看,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大股东集中减持规范不够完善。一些大股东通过非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如大宗交易方式转让股份,再由受让方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卖出,以“过桥减持”的方式规避集中竞价交易的减持数量限制。二是,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解禁后的减持数量没有限制,导致短期内大量减持股份。三是,对于虽然不是大股东但持有首次公开发行前的股份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的股东,在锁定期届满后大幅减持缺乏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四是,有关股东减持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够完备,一些大股东、董监高利用信息优势“精准减持”。五是,市场上还存在董监高通过辞职方式,人为规避减持规则等“恶意减持”行为。而刚刚出台的《减持新规》,则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完善。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目前,A股市场整体处于较为低迷的阶段,部分上市公司股东仍选择在相对低位减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震荡不稳,监管层此时出台《减持新规》意义重大。宋清辉认为,在股东减持新规升级的十大措施中,完善大宗交易“过桥减持”监管安排是政策中最大的看点,之前大股东通过“过桥减持”途径疯狂地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此次新规有望堵上这个明显的漏洞。具体来看,《减持新规》中对于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制度减持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定。《减持新规》中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或者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股份出让方、受让方应当遵守证券交易所关于减持数量、持有时间等规定。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举措较好的防范了“过桥减持”的情况。与此同时,《减持新规》进一步健全了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的减持行为信息披露制度。《减持新规》中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由证券交易所予以备案。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拟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减持时间区间、方式、价格区间、减持原因。减持时间区间应当符合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在预先披露的减持时间区间内,大股东、董监高应当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披露减持进展情况。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后,大股东、董监高应当在两个交易日内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予公告;在预先披露的减持时间区间内,未实施减持或者减持计划未实施完毕的,应当在减持时间区间届满后的两个交易日内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予公告。“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信息进一步精细化披露,能够很好的防范和避免可能出现的内幕交易行为,充分保证了市场的三公原则。”上述业内人士称。在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看来,《减持新规》的意义和亮点在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稳定二级市场,促进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平衡兼顾二级市场投资者与市场的流动性以及原始股东利益;堵住了大宗交易、过桥减持、辞职减持等漏洞。新政属重大利好消息,利于市场稳定,利于投资者信心回暖。对于通过集中交易方式减持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新规》还做出了三个月内不得减持超过1%的规定。《减持新规》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在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应当符合前款规定的比例限制。股东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在股份限售期届满后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数量,还应当符合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比例限制。适用前三款规定时,上市公司大股东与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的股份应当合并计算。在这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减持新规》明确了大股东与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的,其持股应当合并计算,防止大股东通过他人持有的方式变相减持。
在知名财经学者布娜新看来,此次减持新规的最大亮点就是监管层对于创投基金退出问题的重视,这体现了监管层鼓励专注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减持新政是对心存侥幸的大股东的震慑,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宋清辉认为,当前,一些上市公司重要股东通过清仓式、精准式和频繁无序式等减持行为,已经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因为他们身份特殊,在转让股份时往往会产生远大于中小股东的冲击力。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大股东及董监高减持制度,约束减持比例和严管信披,并对过度、恶意减持行为加以规范,才能够从规则上遏制资本天量套现,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股份时才不会恣意妄为。否则,不但会令股市承压、投资者利益受损,而且还可能危及股市健康发展,甚至可能让宏观经济面临“失血”之忧。在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之后,上交所、深交所也及时发布了实施细则。具体看来,上交所在5月27日出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中,新增规定包括:减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股量的50%;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且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导致丧失大股东身份的,出让方、受让方应当在6个月内继续遵守减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而深交所则在最新出台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中规定,大股东集中减持,大股东在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合计不得超过3%。对通过大宗交易“过桥减持”的,受让方在6个月内不得转让;对大股东通过一致行动人分散减持的,明确大股东与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合并计算。附:证监会《减持新规》主要措施内容如下:一是,鼓励和倡导投资者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进一步强调上市公司股东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股份锁定期的要求,并切实履行其就限制股份减持所作出的相关承诺。二是,完善大宗交易制度,防范“过桥减持”。明确有关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时,出让方、受让方的减持数量和持股期限要求。三是,引导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在股份锁定期届满后规范、理性、有序减持。四是,进一步规范持有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的股东的减持行为。五是,健全减持计划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减持的信息披露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转让股份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报告、备案、披露制度,防范和避免故意利用信息披露进行“精准式”减持。六是,强化上市公司董监高的诚信义务,防范其通过辞职规避减持规则。七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对专注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创业投资基金在市场化退出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八是,明确大股东与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的,其持股应当合并计算,防止大股东通过他人持有的方式变相减持。九是,切实加强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责,对于违反证券交易所规则的减持行为,证券交易所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监管措施。十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减持行为,对于利用减持进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加强稽查执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严格追究违法违规主体的法律责任。
热门推荐APP专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监会大股东减持新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