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进口许可证产进口钢琴,多为山寨,起个外国名,高价忽悠国人?

山寨洋品牌是怎么忽悠国人的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露“洋品牌”达芬奇家具身份造假,其实声称100%意大利制造却有一部分产自东莞,质量也不合格。又一个假冒的国际大牌达脱下“洋牌”的外衣、明明是本土生产的,飘洋过海镀金回来,摇身一变就进了各大商场的高端品牌专柜,卖着远超于成本的天价,而广大人民群众们,却情愿奔着这国际品牌代表的符号去花钱。这些山寨“洋货”究竟是怎么忽悠人的?
达芬奇模式已成为一种“中国商业模式”
达芬奇的秘密:披上“洋服”身价百倍
根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记者的追踪,达芬奇公司销售的天价家具,并不像宣称的那样是100%意大利生产的,而是在东莞的一些家具公司加工的;所使用的原料也不是什么意大利名贵木材白杨荆棘根,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在达芬奇专卖店卖到30多万元的双人床,在东莞长丰工厂这里只需要3万元左右。这是典型的假“洋牌”作为。根据简美家具总经理王志明说法,国内的确存在打着“洋品牌”实为国内造的情况:一种是在国外注册品牌但在国内贴牌生产;另一种是国内制造,在国外“转个圈”回来变成“国外制造”;或者是进口家具、国产家具两种混着卖。
达芬奇不是个案,各行业皆假洋牌辈出
&&&&&&实际上,达芬奇不是第一个假冒的“洋品牌”,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而且在各个行业本土品牌或企业冒充国际产品的案例层出不穷。
服装:人们常在大商场销售的吉诺·里兹服装号称原产意大利,后被央视曝光其实是地地道道中国牌子。
地板:2006年,号称源自德国的欧典地板遭曝光,德国欧典总部根本不存在,代工厂就在北京通州。
音响:2002年央视曝光:所谓丹麦国际知名品牌音响“香武仕”,其实是东莞卢村的“地方特产”。
奶粉:广州施恩奶粉一直宣称自己是美国公司,媒体调查显示在施恩并未在美国注册。
安全套:杰士邦“套中有套”--在宣传中一直突出“英国品牌”、“全球化的安全套品牌”等定位,然而其在英国的公司是一家皮包公司,其商标权的主要所有者仍为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达芬奇“密码”:达芬奇公司销售的天价家具,并不像它们宣称的那样是100%意大利生产的,而是在东莞的一些家具公司加工的;所使用的原料也不是什么意大利名贵木材白杨荆棘根,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
施恩奶粉百分之百外国奶源其实是虚假宣传。
山寨洋品牌:三大手段忽悠国人没商量
境外注册公司:资金只需要二三十万,国外空壳国内生产
&&&&&&正是“洋货”在国内商机无限,加上国人对国际品牌的概念模糊。很多商家就钻空子赚钱,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借鸡下蛋”,到国外去注册个公司,获得国际身份后回到国内赚钱。
一位专业代理此类业务的女士告诉记者,花7500欧元即可在法国注册公司,不过注册时必须提供固定的办公地点,当然这由代理公司负责,因此这位要在法国注册公司的老板还要支付十几万元人民币的代办费。此外,这位老板必须是法国公民,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不了“第一老板”,而甘愿向“第一老板”买商标使用权或代理权。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就是此类山寨洋品牌的典型。
境外注册商标:最少只需要上万元,可转让国内公司
&&&&&&而另外一种惯用的镀金方式就是个人在国外注册商标,几经转手到国内公司,且成本不高。据从事服装行业多年的刘先生说,通过专业的商标注册机构进行海外注册,这自然是最为简便也是最为直接获取洋商标的途径,价格其实也不高。注册意大利商标大概费用在1万元左右,除掉官方收取的费用外,代理费有3000元。申请人需要提供一些最基本的资料,如地址信息、商标图样,剩下的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商标申请的时间大约需要一年半左右。这样的说法在另一家注册公司也得到了印证。我们经常看到的真维斯、班尼路等服装品牌都是如此,除了商标是国外注册的,其余都是土生土长的。
北京的一些大型商场聚集的很多国际知名品牌其实很多都是假洋牌,比如在国内经营已经有18年的卡尔丹顿,从1993年被引入中国,目前在全国已有数百家分店,仅机场店就有30余家。实际上,1993年从事服装生产的兴亿公司在深圳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严小铅、严小华等。1994年卡尔丹顿商标在国内注册。1997年,严小华以个人名义申请在香港注册卡尔丹顿商标,1998年同样是以个人名义申请在意大利商标。2008年深圳市卡尔丹顿公司成立,2010年在意注册商标从严小华个人名下转到卡尔丹顿公司。卡尔丹顿商标的运营经历了从国内到海外,再从海外回到国内的典型过程,而这也是目前众多国产空壳洋品牌发展的共同模式。
国内注册洋商标:自我营销为国际品牌
&&&&&&在如今的广告中,经常能看到一些产品打洋牌。他们或者在注册商标时候就直接用英文、法语或德语当做商标,或者是在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宣称产品原料100%进口。
施恩奶粉也是很好的写照,施恩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金1.55亿元,法定代表人张利钿,股东分别为雅士利集团公司、美国施恩国际有限公司、施恩营养品国际(新加坡)公司,商标持有人为“美国施恩国际有限公司”。但是有报道称,在美国并未发现有施恩美国公司的注册记录。“施恩宣称的100%进口奶源,实际上一部分来自雅士利在山西和黑龙江的奶源基地,一部分来自新西兰,并非全部进口奶源,在生产过程中,国内外奶粉掺杂在一起用,”100%进口奶源就是其打市场的一个噱头,这种可以说是虚假宣传。而意大利知名服装品牌“吉诺里兹”,则是由北京郎迪的服装生产企业转手到北京吉嘉诺服饰有限公司,根本就没在国外注册,却一直以意大利品牌自居。
通过注册公司注册意大利商标的费用在3000元到1万元人民币不等,申请人只需要提供一些如地址信息、商标图样等最基本的信息,一年半左右就可以拿到注册许可。
一款名为“歌浪尼”的手表自称是意大利品牌,据销售人员称,该品牌16世纪原创,1986年进入中国,在北京一些大型商场里均有销售。实际上是1994年在深圳南山区天安工业村注册商标,2009年才到意大利注册。
洋品牌中国造:国家、企业和百姓共同作用
普通人买洋货:为品质也为面子
&&&&&&大到汽车、床品,小到衣服和化妆品,以及婴儿的奶粉,国人普遍认为国外的商品就是好的。一方面,“中国制造”普遍面临质量差的问题,毒奶粉问题频发,工业食品添加剂屡禁不止,“黑心棉”问题屡禁不止,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就会选择投向有质量保证的洋品牌。另一方面,“崇洋媚外”的心理仍旧在作祟,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观念依旧存在。很多百姓都觉得能穿上用上国外的大品牌就是和国际接轨,就代表身份和地位,就有面子。两方面因素,国产洋品牌在消费者的追逐中市场一片欣欣向荣。
企业追逐洋品牌:事半功倍好赚钱
&&&&&&鉴于国人的消费心理,很多企业都是跑到国外注册一个牌子再回国内生产,果然事半功倍。从事服装行业多年的刘先生就有两个国产洋品牌,他的生意经就是:进了一个很大的商场,周围有很多很知名的品牌,如果把店面装修好,陈列做好,基本上别人可以相信这是大品牌、国外品牌。而且进入大商场其实很简单,只要舍得花钱。记者调查也发现,以进驻某大型商场为例,入驻企业不仅要付出不菲的入场费等,还要从流水账中支付商场不等比例的“流水倒扣”,但后期回报会非常高。
国家政策不追究:鼓励民族企业“走出去”
&&&&&&那么海外注册商标国内生产销售冒充洋品牌的行为是否有违国家政策呢?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副所长李祖明的说法,出于发展民族产业的目的,我国政府鼓励企业到海外商标注册,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产品在国外销售,提高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想想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能为国际环境接受的品牌,比如乐凯胶卷,民族企业就很难走出去。但是现状却是,众多的中国企业进行了海外注册之后,根本不在海外经营,而是拿回国内进行包装宣传,生产、销售等主要环节仍然还在国内,这种走出去实际上是为了卖回来。只是国家对这方面的问题并没有明令禁止。方面因素,国产洋品牌在消费者的追逐中市场一片欣欣向荣。
法律监管有漏洞:国产洋品牌欺诈难定性
&&&&&&实际上,以上三种形式的国产洋品牌,由于商家的宣传形式不同,法律上就难以定性,很多商家也就是这样打“擦边球”。比如说商家自称是意大利品牌,而这一商标的确是意大利注册的,只是生产销售都在国内,那么也没有错,只是这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原装正品”洋货。但若以此为噱头误导消费者购买是否会构成欺诈呢?律师邱宝昌认为,商家必须对商标的真实情况向消费者进行公示,否则就存在着侵权,侵犯的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是国外注册商标,生产销售都在国内都要明示,若进行虚假宣传就构成欺诈。而从操作层面来讲,这种定性却很难。
在多数人眼里,有钱就应该穿洋品牌;在一些有钱人眼里,为了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身价,不但要穿洋品牌,还要穿普通人不认识的洋品牌。当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对洋品牌的痴迷中时,精明的商家制造一些洋品牌“陷阱”也就在所难免了。
Conclusion
其实国人对洋货的概念是十分模糊的,而且国内品牌有个洋名字的确是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行销的,只是如今这种鼓励民族企业发展的政策却反过来坑了国内的消费者,这个漏洞也到该堵上的时候了。
我来说两句
责编:@霍默静() 邮箱:出品:中国网络电视台评论部
版权声明:中国网络电视台原创策划,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多名美国辣妹被忽悠&为山寨哈里王子争宠一个月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多名美国辣妹被忽悠 为山寨哈里王子争宠一个月  《纽约每日新闻》10月9日报道,多名美国女孩飞往伦敦下榻在一个豪华的庄园,她们想通过参加一个名叫“与梦中情人约会”的真人秀节目向英国哈里王子“争宠”。  英国《太阳报》称,她们参加节目之前被告知,哈里王子想找一个性感的美国女孩安顿下来,为了获得哈里的爱慕,她们参加了一系列派对,包括一场古罗马式主题狂欢派对。  但是一个月的选拔结束后,女孩儿们才获知她们争夺的对象其实只是一名哈里王子的替身,所有这一切是电视台设下的一个“圈套”。  这名替身名叫马克?希克斯,20岁的他比哈里王子小9岁。  《太阳报》报道,白金汉宫对这个真人秀节目一无所知。节目由制片人瑞安?西克莱斯特和曲折制片公司(ZigZag Productions)公司共同制作。(党超峰)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钢琴的发源地在欧洲,而世界钢琴制造业的中心目前在中国,中国钢琴产销量达到全球产量的80%左右,这一数字还是保守估计,所以消费者不要盲目的相信一些所谓的“德国”进口钢琴。为了迎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打着德国进口,进口钢琴,德系品牌的一些钢琴企业来忽悠国人,就像当年的达芬奇家具,欧典地板一样,你所看到的品牌历史,全是中国一些厂家编造出来的历史。中国人在德国注册,起个德国名字就是德国钢琴,用一两个进口配件就敢说是德国原装。这些品牌,往往有众多的琴托在网络大肆宣传。所以当有一天有人给你介绍某某品牌是进口钢琴时,你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真的进口钢琴吗?据了解,全球市场9成以上号称德国品牌、德国制造的钢琴,其实均属山寨货。目前在全球钢琴销售市场上的300多个品牌中95%都宣称是德国品牌或是德国制造或是德国技术等,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事实上,大多数这样的品牌要么是德国钢琴历史上完全不存在的,要么是曾经存在过但现在已经倒闭或消失了的,要么是自己到德国注册的一个新品牌。有些品牌的钢琴都无法通过中国国内权威机构的检测,其品质可想而知。100%德国制造的钢琴品牌必须满足品牌具有德国历史传统、在德国要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工厂;每一台都必须在德国生产;所有生产钢琴必须符合德国钢琴BVK最高品质要求等严苛标准。符合以上所有条件者才能通过中国德国商会及德国联邦钢琴协会考核认证,颁发全球认证证书。换句话说,若该品牌仅有部分产品在德国制造,那该品牌就不属于这一认证品牌范围。目前已有包括施坦格列泊(Steingraeber & Söhne)、博兰斯勒(Blüthner)、戈特里安(Grotrian)、萨德(Sauter)、诗密尔(Schimmel)、福斯特(Förster) 戈特里安-史坦威 (Grotrian-Steinweg) 、劳力士 (Rönisch) 等品牌通过认证。所有信息均可通过中国德国商会及德国联邦钢琴协会中文官方网站()查询。
所谓的进口钢琴就是好钢琴吗??
钢琴的发源地在欧洲,欧洲人掌握着顶级的钢琴制作工艺,由于价格昂贵,并不适合普及。日本人将钢琴进行机械化生产,以廉价产品很快打开欧美市场,全盛时期达到30万台左右,韩国人很快复制了日本人的做法,以更低廉的价格进入世界市场。由于近代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本国市场的逐渐饱和,日韩钢琴逐步的衰落。他们将市场转向亚洲国家,主要是中国。中国人制造钢琴起步比较晚,但进步比较快。1995年中国品牌(珠江钢琴)与日本品牌(雅马哈)合资生产钢琴,当时中国最大的钢琴厂已经是占有全国60%以上的销售量。世界销售量第二,仅次于日本品牌,这种合作双方互有所得。中国人学习日本人比较先进的管理,聘请德国专家提高钢琴品质。直至2007年合作结束。从2001年起中国钢琴品牌企业(珠江钢琴)成为全球最大的钢琴制造商。到2013年,连续13年全球产销量排名第一。你所知道的里特米勒品牌,属于中国企业(珠江钢琴)收购的德国著名品牌,现在欧洲销售量最大的钢琴品牌也是中国制造的里特米勒钢琴。中国钢琴甚至在欧美一些国家是免检产品,比如法国。中国一些优秀的钢琴企业,已经将他们的产品打入欧盟所有国家。在欧洲,美洲,中国品牌(珠江钢琴)的占有率都在25%以上。中国人生产出了比日本人,韩国人更质优价廉的产品,也不要盲目的相信,日本的工艺比中国人更先进。能得到欧洲市场的认可才是出色的钢琴品牌。外资企业,最根本的目的,不是给中国人带来好产品,而是用最廉价的技术在中国攫取了最大的利益。目前,中国的机械化生产钢琴的工艺,比日韩品牌更为先进。加工工艺更为精细。就中国名牌钢琴的质量以及价格而言,对得起中国百姓,以及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建议有兴趣的消费者有机会参观中国一些大型的钢琴厂,看看中国人先进的钢琴生产线,以及制作工艺。由于真正的钢琴制作工艺在欧美,我们中国钢琴要想获得世界的认可,必须学习欧美更加先进的制造工艺,2004年,世界形象品牌施坦威由于竞争不过中国钢琴,主动需求与中国著名厂家(珠江钢琴)合作,生产埃塞克斯与郎朗品牌钢琴,这一合作已经有10年了。合作才使这一品牌起死回生,施坦威主要业绩由埃塞克斯获得。中国有全球最先进的机械化生产钢琴的生产线。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木材加工处理基地,中国的钢琴市场目前在整合时期,因为品牌太多,工艺制作问题,品质也层次不齐。所以消费者尽量选择大厂的品牌,品质才相对稳定。一些靠网络组团忽悠的品牌,希望不要再祸害自己的同胞了。 学习一下习总,尽量选购我们民族优秀的钢琴品牌,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坑爹!盘点忽悠国人多年的外国货,叫我以后如何继续装X!
【IT时代周刊编者按】你可知道在中国被看作威士忌代名词的芝华士酒,其实在国外市场的数百种威士忌品牌中毫不起眼。你可了解,一本办给卡车司机与建筑工人看的《FHM》,到了中国变身《男人装》,突然就“雅痞”&起来;国际影星章子怡代言的美宝莲在国外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化妆品,几乎登不上台面。星巴客在美国是很物美价廉的大众饮料,移民到中国,却成了时尚、优雅情调的元素之一。1、美国大杏仁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扁桃仁出口到我国时,被误译成“美国大杏仁”,并广泛传播,这使得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扁桃仁、杏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造成了长期的误导。美国大杏仁不是中国杏仁,在植物分类上归于桃属,中国学名是扁桃,与我国新疆所产的巴旦木属于同一果树,其核仁应该叫扁桃仁。坚果协会调查发现是当年进口商为提价故意取名“美国大杏仁”。扁桃仁比杏仁产量高,营养低,因此初进中国时比杏仁便宜,但某些进口商为了卖出杏仁价,并迎合国人崇洋媚外的喜好,改名叫美国大杏仁。2、Chivas&芝华士在国外,威士忌被认为是一种老头子酒,很难想象,会有大学生的毕业派对选择威士忌。事实上,当芝华士在1992年大规模进军中国时,消费人群定位和所有洋酒品牌一样:成功人士。但中国的成功人士并没给芝华士带来销售上的成功。&但现在,芝华士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威士忌品牌,而中国也成为芝华士最大的市场,销量超过美国和欧洲。在苏格兰爱丁堡著名的威士忌中心,芝华士在数百种威士忌品牌中毫不起眼,许多英国人也是到了中国才知道这个来自苏格兰威士忌品牌。但在中国,芝华士已成为威士忌的代名词了。在酒吧,你叫一杯“威士忌加冰”,服务生会想也不想地送上一杯芝华士。芝华士的全球策略是“芝华士生活”,就像那个著名的广告:舒缓歌声中,几个貌似成功但并不年轻的男人开怀地在冰山上钓鱼。但芝华士的中国生活属于光怪陆离的夜店,属于激情四射的舞姿,属于夜晚,属于中国年轻人。“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年轻人:思想更开放,能接受新的品牌。”负责芝华士整合营销战略的TEQUILA公关公司中国总经理大卫·亨特说,“他们看到国外的派对生活,他们很想体验这种生活方式。”2004年,苏格兰威士忌虽全球销量只增长了2%,但在中国的销量却增长了&170%。一种本应属于成功人士的酒却在未算成功的年轻人那里大获成功,这真是个讽刺。3、Cigar&雪茄对于烟草的属性,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将香烟、雪茄和烟斗,分别比作妓女、情人和老婆。&由于可以随便请人抽香烟,所以将香烟比喻为妓女;因为很少有人在自己的家里抽雪茄,并且也不喜欢主动将自己的雪茄与其他人分享,所以将雪茄比喻为情人;由于抽烟斗需要很多清理工具,以及一段相对来说较长的安静时间,所以比喻为老婆。中国人对雪茄的感情大抵如此。珠三角曾出现水货大量泛滥,无非就是为国人的炫耀心态服务。3年前,雪茄专营店“古巴雪茄”(La&Casa&Del&Habano)在广州白天鹅宾馆商场开了分店,从1万支卖到3万支。尽管势头良好,他们还是在今年5月请到古巴大师级的卷烟工匠,现场演示一支雪茄的诞生,“我们想引导消费人群走向高质量的生活享受。”经理李先生说。一支古巴雪茄的价格在100元到400元,较贵的一种Cohiba,在150元到400&元之间。偶尔消费一支不是难事,将抽雪茄养成习惯却需要财力和品位的支撑。大卫·杜夫雪茄在上海的经销商将中国的“中产阶层”界定为年收入10万~15万元。这是一个相当小康的群体,但不是雪茄的消费群体,目前中国能够整年消费雪茄的只属于富豪级别。古巴雪茄的目标消费层是30~50岁事业成功的商务人士,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这仅与美国中产阶层的收入相当。“很多人知道雪茄,但不知道怎么享受。”抽一支雪茄最少也要25分钟,不仅花钱,也要愿意花这个时间。真正懂得享受雪茄的人中流传的是另一个段子:好的古巴雪茄都是在处女的大腿上卷出来的。雪茄的制作是极为细致的手工活,少女们以腿为桌谋生,却成为抽雪茄时最美妙的幻想。在古巴,60%~70%的男性都抽雪茄,这是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中国人眼里的奢侈品,不过是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创汇产品罢了。4、Credit&card&信用卡手里有卡,心中不慌,“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界限似乎被模糊了。如今,谁手里没有几张信用卡呢,尤其是中青年人。以卡养卡,曾是不少“卡奴”引以为傲的“理财心得”,股市火热,更有不少持卡人透支炒股。中国人支付着全世界最高的信用卡贷款利息(年利率高达18%),却浑然不知背后的危险。5、Backpackers&背包旅行背包旅行起源于于欧洲,在1960年代嬉皮士风潮的带动下,困惑的年轻人带着问题上路,希望凭借那种“在路上”的体验审视自我,找到精神的归宿,而不是沿途看看风景。所以背包客的精髓是精神追求,是身与心的体验。而背包旅行变成一种时尚,有人把它看成了炫耀的资本,更奇怪的是,在国外背包的都是穷人,参加旅行团的是有钱人,在中国恰恰相反。把很个人的背包旅行变成时尚,可能是媒体、出版商、旅游部门以及户外器材商的共谋。而在年轻人都不再有困惑、疑问的时代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背包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消失了。6、EMBAEMBA被视为公款消费的Easy&MBA。人人争上EMBA,为的是迅速积累社交资源,高校纷开EMBA课程,意在谋“财”而非谋“才”。借用明茨伯格的话,“EMBA与MBA的区别在于:招收更有经验的学员,建立在不脱岗的基础上,其余就没有多少区别了。换句话说,他们用错误的方式训练正确的人,然后得到错误的后果。这是因为他们大多数无法对这些人拥有的经验加以利用。”EMBA课程往往是商学院的摇钱树,但并非所有的美国顶尖大学都热衷于此,教学质量不高的EMBA课程,让他们担心损害学校声誉。自2002年8月正式批准开展EMBA试点后,中国的30余家管理学院陆续陷入招生混战。教学西方化、学员功利化、案例学术化、师资贫瘠化是当下中国EMBA教育的几个突出问题。比起西方人,中国人更热衷于消费文凭,这背后包含着中国几千年来对教育的热爱,对学而优则仕的推崇。7、时尚杂志买《ELLE》的读者认为自己优雅,看不上《COSOMO》的女孩幼稚、功利与虚荣;买《Vogue》的人又看不上《ELLE》,认为《ELLE》女人苍白、没头脑与小家子气,其实她们都是同一群人:在中国,买《OK!》《HELLO》的,与买《Vanity&Fair》的,是同一类人,买《FHM》杂志的,同时也买《Esquire》与《GQ》,反正如同《ELLE》前编辑总监孙哲所言,中国只有两类人,穷人和刚富起来的人。~~中国本来看杂志的人就少,有消费力的读者就更少。出版人洪晃曾开玩笑地将版权合作的杂志称为“国际大户人家的中国养女”,事实上,这些面目不一的养女们目的只有一个:及早出嫁。一本办给卡车司机与建筑工人看的《FHM》到了中国,变身《男人装》,突然就“雅痞”&起来,主编时时就“中产阶级”与“后现代主义”高谈阔论。两本版权合作的少女类杂志《SENVENTEEN青春一族》和《COSMOGIRL娇点》,本来是给高中生和低年级大学生看的,但在中国,为了赢得广告客户,一个劲地把读者年龄往上拔。现在一个消失,一个已经沦为彻底的少妇读物。所以,在中国杂志摊上,辨认任何一本时尚杂志都极其困难:从封面到内容,从主题到趣味,它们都大同小异。有人说,随便找几本中国时尚杂志,撕掉封面,打乱后糅合成一本新杂志,主编自己都认不出这些页码各自来自哪本杂志。8、Evian&依云水当被问道“喝点什么”的时候,很多人习惯淡淡地说一句:“我只要依云水。”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优越感。一个依云迷一个月在餐厅、酒吧、家中、外出等饮水上的投入近千元,她认为只有这种精美的水才能与自己的服饰搭配;一个注重细节的女人每天用依云水洗脸,她认为精致的女人不仅要用CD香水,更应该把自己的每一个毛细孔都照顾到最好。依云水似乎成为了中国人的时尚指标之一,好玩的是外国人看待依云水,却只相当于我们对待农夫山泉。9、Haagen-Dazs&哈根达斯一个失恋的女孩买了一盒哈根达斯,悲伤地想爱人不见了,只剩她一个人“独自享用这美丽而昂贵的食物”——安妮宝贝写出了小资们的心声。有广告人说,哈根达斯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冰淇淋,但可能是最会卖概念的冰淇淋品牌。“爱我,就带我去吃哈根达斯”,使哈根达斯因爱而贵。&在国际航班上哈根达斯是免费的,而且还不大有人吃。在中国被当成奢侈品的哈根达斯在其发源地美国是个极普通的品牌,就如同和路雪之于中国,主要在超市和自动售货机售卖,很少有专门店,很多美国人听都没听过;售价也很平民,国内卖78元的家庭装在美国只卖2.99美元。哈根达斯在中国走高端路线,只选择在大城市的繁华地段开店。以至于有没有哈根达斯成了衡量一个城市时尚与否的标志,一些城市的市长甚至呼吁哈根达斯的进驻。因为没有星巴克、哈根达斯和宜家,广州一度被认为不时尚。2000年,哈根达斯在广州的第一家店开张,特意请了当时最红的谢霆锋来剪彩,媒体和市民们很为广州“终于”有了哈根达斯而兴奋。10、IKEA&宜家1998年进入上海,1999年进入北京,2005年进入广州的IKEA家居,以其DIY的设计风格及昂贵的售价,一时成为白领与小资理想的高端家居品牌。而美国人的评论是“cheap&IKEA”,他们买家具就像买衣服,好看就买,买来就用,腻了就换,许多家具的命运不是被换、被卖就是被扔。在欧美,IKEA是价格最低的家居品牌,从全球来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处在中等。以广州为例,普通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四五千元,而来宜家来消费的,60%以上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家的感觉不一样。欧美人觉得家具不是耐用品,而是经常可以随兴趣和需求随时更换的快速消费品,他们重外观和功能,轻材质,一年逛好几次家具店,经常换些小家具,以保持新鲜感。而中国人经常是一次性装修一次性消费,尤其注重材质,还要求一件家具能传几代人。11、Maybelline、Olay、LOREAL&美宝莲、玉兰油、巴黎欧莱雅美宝莲、玉兰油绝对是国内“名价比”(知名度/价格)最高的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开始学习涂涂抹抹的女人最初都会选择美宝莲,每一个开始投身美白工程的女人都会试试玉兰油。在电视和杂志里,好莱坞宠儿章子怡无处不在地告诉你她只用“来自纽约”的美宝莲,玉兰油的招牌美女频频向你倾情展示什么是&“像牛奶一样白”;而在百货公司里,美宝莲和玉兰油专柜只设在距离Chanel、Dior专柜不到10米远的位置。它们打着针对亚洲女性的亲民旗号,以&“自选开架式”的销售方式,用适中的价格把国产品牌挤压得无处生存,同时让真正的国际高端品牌无从接近消费者。事实是美宝莲、玉兰油、巴黎欧莱雅等在国外都只是超市货架上的普通化妆品,没有专柜,没有巨星代言,几乎上不了台面。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和成熟的欧美市场太不一样,这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情况,目前国内市场上大部分的化妆品是以外资品牌为主,有一个进口的先后顺序的问题,最大牌的不一定是进来最早的,大众却只是根据品牌进入时间的长短、广告投入的多少来判断,不了解品牌在国际美容业界的认可度。12、Pasta&意粉三个独身甚久的中国女人聚一起做饭,商量好了大家各出一道菜,半小时过去了,端出来三碗意粉。世界上再没有比意粉更好吃的食物了,加菲猫说。但对一个对饮食稍稍有讲究的人士而言,再没有比意粉更乏味的食物了。拿最常见的“肉酱意粉”来说,过去是穷人食品,买不起大块的上等牛排,只能买些肥瘦不均、五花三道的牛腹肉,放上番茄煮熟,炖成一触即烂的肉泥,大勺地浇在煮熟的意粉上,是意大利引车卖浆者果腹的“江湖菜”。&在西方,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单身汉,每日的自做食谱一定离不开Pasta。一大锅水煮好各式意粉,浇上超市里买回来的酱或自己炒的酱,早午晚餐就此打发,比什么三文治汉堡包精致多了。意粉于西方人之意义,如同方便面之于东方人。为什么无论中西,横亘欧亚,面条几乎成为古往今来统一性最强的一种主食呢?众口一词的“简单”是唯一答案。在中国,因有村上春树等一干无聊人士之推动,庸常的意粉被贴以“孤独”、“小资”等标签,因而变得五迷三道起来。至于广东人或香港人发明的诸如黑椒牛柳炒意粉、木瓜肉酱意粉,对不起,它们已经是中餐了。13、Skyscraper&摩天大楼中国人崇尚摩天大楼,很多时候是因为面子问题。摩天大楼(skyscraper),这个听起来有点像能摸到天的大楼,国内各大城市争先恐后地推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都希望中国第一高楼矗立在自己的街道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感觉到,摩天大楼并不经济。来自排名世界前5位的摩天大楼的统计数字显示,从建设投资的角度来看,超过300米,摩天大楼就失去了因节约用地换来的经济价值。甚至有人统计,每座世界级的摩天大楼的建造,都预示着下一次经济衰退的到来。14、SPA在集体澡堂逐渐退化并消失之后,男士们的消遣是去捏脚,女士们的消遣则是“SPA”。&SPA是个大概念,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属于利用自然景观和现有资源的名胜式SPA,一种是饭店或度假场所提供的SPA设施称为Resort&SPA,前两种的特色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最后一种是都市里的City&SPA,注重专业级保养与按摩。无论何种类型的SPA,都要有温泉理疗室、专业美疗师和宁静优雅的环境,强调人与周遭环境的互动与契合。光是宁静优雅的环境这一条,恐怕很多小美容院都达不到。中国大街小巷里的SPA已经没有等级之分了,云南悦榕庄酒店里的高级水疗被称作SPA,巷子口五金店旁边的美容院也挂个“SPA”的牌子。好像只要躺在漂着花瓣的木制澡盆里,谁都成了杨贵妃。一个没有确切中文翻译的拉丁词汇,成了不同阶层女性寻找价值品位的捷径。15、SOHO&“瘦猴”SOHO,全称Small&Office&Home&Office,指小型家庭办公室,也指在家里办公的自由职业者。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最常见的SOHO职业有编辑记者、音乐创作、产品销售、网站维护、服装设计、炒股票等等。“瘦猴”,也就是中国式SOHO。&在充满创业氛围的中国,很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会到网上开个小店,下岗者会做做保险代理,他们也喜欢把自己称为SOHO一族。另外,也有一些因为厌恶每天挤车上班的生活,决定做SOHO族的。很多时候,他们是看了3个月的金庸小说再继续挤车上班的生涯。SOHO有些时候会成为一些人转换心情或者是找借口偷懒的一种方式。但最中国式的SOHO还不在此,潘石屹把他盖的房子叫做SOHO。虽然这些办公室设计得像住宅一样兼顾吃、喝、拉的功能,但最终使用者的都是些上班族。16、Starbucks&星巴客在美国,星巴客遍布超市、商尝闹市区,星巴客的绿色美人鱼标志的出现频率,比麦当劳的大M还高。在市中心任何一条路上开车,几百米之内都能看到一个星巴客。有美国朋友开玩笑说:失火的时候美国消防队队员让马路这边的星巴客顾客撤退,撤退到哪里?马路对面的另一家星巴客。因为,50米之外或是马路对面肯定会有另一家星巴客。在美国的一个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有调侃似的一个标语:最后一家星巴客。在美国只卖4美元的星巴客,怎么可能要求它高档、优雅?”星巴客在美国是很物美价廉的大众饮料,算是咖啡中的快餐,但移民到了中国,却成了时尚、优雅情调的元素之一。性质完全被改变。中国的星巴客消费者们甚至不再去关心口感、价格、分量、质量这些原本最直接的咖啡要素,而更关注在星巴客所体验的情调。如果说,星巴客在美国是卖咖啡,转到中国来,却成了销售情调和文化——最黄金的地段,最讲究情调的顾客,一派小资心仪的浪漫优雅。17、百威啤酒百威啤酒在美国的宣传一直是将百威作为美国男性工人创造的英雄产品,将产品与美国工人的形象及美国传统美德统一在一起。但是在中国,百威是都市泡吧族的最爱,他们大多刚刚从格子间里出来,连西装都来不及换。18、Vitamin&维生素把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药片装进精致的随身药盒成为了白领每天的功课。无休止的开会、加班让三餐草草了事或者干脆省略,这些神奇的小药丸便成为了营养快餐和精神支柱,获取健康好像从未如此直接和容易:维生素A可以维护视力、防止衰老;维生素D可调节钙平衡,保持骨骼健康;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美容等作用……但是吃了维生素,真的感觉精力充沛、容光焕发了吗?大概每个人心里都没有谱,不过这种茫然并不影响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维生素的执着追求。安利旗下高端营养保健品纽崔莱的全球品牌代言人刘翔在电视机里对观众说:“你的未来呢?”是不是不吃纽崔莱就没有未来了?&在北美和欧洲,目前约有0.8亿~1.6亿人经常服用维生素及保健品。比如美国人热衷的维E,&500粒一瓶价格不到10美元,算下来一天只要人民币1角6分钱,便宜得像白送。虽然国内药房里也有几十元一瓶的维生素,但人们推崇的始终是平均每瓶在&300元以上的国外品牌,有一搭没一搭地吃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证明自己没有健康时尚中落伍。生活节奏加快、家庭人口少导致食物很难多样化,补充维生素有一定的必要性,最好的方法还是从天然的食品中进行合理搭配,而压力重重的人们往往把维生素当成了保护自己的最后一层外衣。19、Yoga&瑜珈全球练瑜珈的人群正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美国瑜珈练习者每年大约新增70万人,中国80%以上的健身馆都开设有瑜珈项目,30至300元不等的课时价格、4000元至1万元的会籍年费,把中国女人带到镜前看柔韧的自己,舒缓压力、对抗寂寞。&目前一些中国学员对瑜珈的误解主要是只把它当作减肥或者治疗失眠等的捷径,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不但与古老瑜珈的理念背道而驰,而且还容易在运动中受伤。瑜珈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并不是简单的健身工具。有着5000年历史的瑜珈声称是世界上唯一绝无副作用的健康运动,在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瑜珈思想成为反殖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现在,70%的印度人练瑜珈,却很少人去瑜珈馆,因为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以为可以用钱来消费健康追随时尚,像好莱坞超级明星一样保持青春不老,殊不知只有把瑜珈变成像吃饭喝水一样的生活需要,才有可能领悟真正的瑜珈精髓。【IT时代周刊编后】许多国际产品,最大牌进口并不是最早的,但是商家为了提高销量和知名度,完全颠覆了产品本身的价值和理念,而中国许多人却只是根据品牌进入时间的长短、广告投入的多少来判断,而不去了解品牌在国际界的认可度,最终的结果是把国产品牌挤压得无处生存,而真正的国际高端品牌又无从接近消费者。【责任编辑/董蕾】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TA的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尼钢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