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空调能效比怎么算为什么能效比高但是抽湿能力差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分体变频空调比较.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你的位置: >
> 空调知识科普 作者: ZMAX@hipda
“典型节能空调”模型
空调铭牌标示的“制冷量”其实是表示空调从市内往室外搬运热量的能力(“制热量”与之相反)。组成空调制冷(热)能力的首先是压缩机出力,然后厂家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匹配内外机热交换器面积和循环风量,组成一个完整的冷(热)搬运机器(空调)。匹配的结果不同,空调的性能表现当然也不同,就像2.0L排量的发动机,可以用来驱动凯美瑞,也能驱动哈弗H9。
综上所述,“典型节能空调”自然就是“小马拉大车”的设计。压缩机是整个空调耗电量大头,“小马”当然是选择出力小的压缩机,然后配大面积的热交换器和循环风量。这种设计可以最大限度榨干压缩机剩余价值,达到“节电”的目的。这种设计的登峰造极者是2003年的科龙“双高效”系列空调,当时三菱电机一级能效定频的能效比(EER)大概是3.5,科龙“双高效”达到4.5。科龙怎么设计出这神器的?简单地说,1.5P科龙“双高效”=适用1P的压缩机+2P机的热交换器+1.5P的循环风量。压缩机被榨到渣都不剩,EER当然飚到天上。然而,这种设计的实际使用效果相当悲剧,因为压缩机已经被艹到口吐白沫,一旦环境温度变高、人员增多,空调性能衰减非常剧烈。当时科龙“双高效”有个毛病,南方的湿热夏季室内机出风口会“喷水”,并不是科龙没做亲水,而是这空调制冷系统工况已经恶化到和缺制冷剂差不多。
现在不会再有厂家设计如此奇葩的空调,但作为一种很典型的模型,还是会贯穿于厂家的设计思路中。
变频空调为什么节能?
室温接近或达到设定温度,变频空调转入低功率运转,此时就是一种“典型节能空调”。比如1P变频,低功率运转时压缩机出力不到额定的30%,但此时循环风量仍有额定值的50%,热交换器面积更是100%容量,是不是很符合“典型节能空调”特征?而且变频空调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调节运行功率,一旦有需求就能立刻跳出“典型节能空调”模式变身“高性能空调”,这也是和科龙“双高效”的最大区别。
另外变频空调不像定频机通过开关压缩机控制室内温度,因此不用浪费电力“重建系统工况”。假设一台定频机一小时压缩机需要启停6次,压缩机重新启动后的1~2分钟空调实际上在“重建系统工况”,此时空调循环系统被重新冷却(加热),内部压力需要重新平衡,其间制冷(热)能力大打折扣,相当于最少10%的电力在做无用功。变频机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压缩机可以一直运行,只是通过调整转速控制室内温度。
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使用习惯很暴力,像某些办公室空调制冷设定20度这样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室温, 变频空调是没有省电效果的。还不如定频省钱。
“一度电”是虚假宣传咩?
这个当然不是虚假宣传。变频空调参数都有“中间制冷(热)量”的概念,“中间制冷(热)量”下的功耗基本就是此空调的最节能状态。比如富士通某款一级能效的1P变频空调,额定制冷量2500W,中间制冷量1250W,此时功耗只有210W,EER为5.95,前面说的科龙“双高效”艹到压缩机肛裂EER也只能做到4.5。
你可能觉得奇怪,1250W的制冷量只有额定一半,有什么意义?实际上制冷量和房间面积匹配、夜间外气温度30~32,空调完全可能用1250W的制冷量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7度或以上,耗电量1KW~1.5KW。“一度电”虽然需要一定的环境前提,但对于一级能效的变频空调并非不切实际。
不要买“中央空调”
确实有人说得没错,现在流行的家用“中央空调”应该叫“一拖多”空调更为妥当。90年代中期国内几大空调企业都有这样的产品,一个室外机内含1~2个压缩机,拖2~3个室内机,每个室内机共享或平均分配制冷量。2000年后这种空调在国内因为众多缺点几乎绝迹,没想到最近几年在脑残地产商的加持下,更名高大上“中央空调”之后死灰复燃。“一拖多”空调,只有节省室外机安装位置一个优点,缺点却很多:
(1).价格昂贵。“一拖多”也就省几个室外机铁壳钱,但同样循环系统复杂很多,通常不比单台空调便宜。
(2).不省电。“一拖多”设计需要照顾整个系统的容量,没办法像单台空调优化,耗电是必须的。
(3).容易悲剧。“一拖多”几乎都是长距离排管,满满的故障隐患。有些管道还需要焊接,某条管道不小心搞瘪一点以后有得你哭的。国内安装工的敬业水平你懂的,没装好几年之后漏水漏制冷剂,维修起来是大工程必须整个系统翻出来。
所谓的家用“中央空调”除了名字高大上、让房子外观统一外,在使用上没有便利,弊端一箩筐。多联机、一拖多最早是大金作为商用空调搞出来的,但是日本有多少人往家里装这玩意?日本的小别墅很多都是一个房间一台分体啊。
家庭也不建议安装风管机。风管机因为出风口的原因,远距离送风非常困难,送风角度也窄。风管机实现远距离送风必须加大循环风量,噪音小不了。夏天制冷还好,冬天制热非常悲剧。而且安装风管机还要弄一个暗格,卫生死角之一。总之多联机、风管机原本都是商用范畴的设备,搬到家里不好用是大概率的。
通过参数读懂空调的性能
不管定频还是变频空调,有一项参数可以直接反映其制冷系统性能,那就是:抽湿量。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湿度相同的情况下,表面温度低冷凝能力强。空调标称制冷量基于干球27度、湿球19度室内、室外干球35度、最大风速下的测试环境,所有品牌的空调都会在这样的条件下测出它们的标称制冷量。所以在相同标称制冷量的前提下,抽湿量大较大空调的室内机热交换器表面温度较低。这有什么好处?抽湿量大除了增强干爽感,另一方面热交换器表面温度更低,空调冗余更多:当室内人多时、使用环境温度恶劣时,空调的性能衰减就小。前面说的科龙“双高效”就是这方面的反例,所有冗余都被榨干,湿度一大冷凝水增多原本不堪一击的性能只能进一步恶化。
举个栗子,左边是一度电在香港卖的1P变频参数,右边是松下的。为方便阅读图没截完,但两款机器参数看上去差别不大。价格的话,一度电比松下便宜1000多港币,难道一度电价格便宜量又足?然而“抽湿量”深深地暴露了一度电的真实水平,同样都是1P变频,松下抽湿量可以达到1.5L/小时,而一度电只有1.0L/小时,甚至一度电1.5P机型的抽湿量也只有1.2L/小时。这说明至少一度电这个系列又是“小马拉大车”的设计。
当然啦,香港松下和大陆松下没有两毛钱关系,那边的松下空调产地一般是马来西亚,东西也更接近出口欧美的产品。而且大概10年前开始,国内的空调就不再公开标注“抽湿量”了。但“抽湿量”一直是最直观准确判断空调制冷性能的参数,这个数据空调厂家肯定有,只是他们不在宣传单张披露。国内有些牌子还是会标注“抽湿量”的,比如日立在说明书就有标注“抽湿量”。
既然国内空调不再标注抽湿量,还是有些参数能看出空调性能的。下面的方法仅适用于定频机。定频机铭牌有两个参数:循环风量和最大输入功率,有些牌子详细一些还会标注“制冷恶劣工况功耗”、“制热恶劣工况功耗”。制冷恶劣工况功耗是指室外温度43度、室内温度32条件下的功耗。当然,现在的空调不管制冷制热只写一个最大输入功率。铭牌参数贴在室内机上,印在说明书上,京东的商品页面也有,一般在最后几张图。
这几个参数怎么用呢,两个准则:1、同样制冷能下下,选择循环风量比较小的产品 2、满足循环风量前提,选择“最大输入功率”较小的产品。如果铭牌只标注“最大输入功率”,意味着没区分制冷和制热,有电辅热的空调记得先减去电辅热功耗,再对比。比如上面这台空调最大输入功率是4150W,电辅热功率是1800W,减去电辅热功率后是2350W。
实战一下,比如几款1.5P定频空调:格力KFR-35GW/(35592)NhDa-3、海信KFR-35GW/ER09N3(1L04)、长虹KFR-35GW/DHID(W1-J)+2、统帅KF-36GW/07ZLD13T-DS、美的KFR-35GW/WPAD3、志高NEW-GD12F1C3。价格从不等,怎么比较优劣?首先格力KFR-35GW/(35592)NhDa-3是R32制冷剂,别的几款都是R22制冷剂,没法放在一起比较,先不管他。剩下几款,统帅KF-36GW/07ZLD13T-DS的循环风量为700立方/小时,别的几款产品都是650立方/小时,可以先排除掉。剩下4款。其中海信KFR-35GW/ER09N3(1L04)最大制冷输入功率达到1750W,同样排除掉。剩下的长虹、美的、志高最大功耗在W之间,其中长虹KFR-35GW/DHID(W1-J)+2最大制冷功耗只有1320W,而志高是1500W,二选一长虹。美的和长虹之间,可能美的噪音控制好一些,看自己需求了。
除了抽湿量,变频空调没办法通过铭牌数据判性能(这是本贴爱用定频机做例子的原因 ),而国内的空调从很久以前就不再标注抽湿量。
变频空调的主要问题是“平台化”,即采用通用硬件平台、只有软件不同的空调,中低端变频非常常见的做法。举个例子,格力二级能效变频冷静王二代,下面参数从左到右分别1P、小1.5P和正1.5P。这几个型号很有趣,除了制冷热量不同以及功耗不同。首先,他们的内机都是11KG重,可以肯定这三个制冷量不同的空调都用一样的内机。尽管26机的循环风量比32和35机小一些,但这只是刷个软件的功夫再看32和35机,内外机重量和循环风量完全一致,说明他们的区别只有里面跑的软件。
再看格力一级能效U铂二代,不同匹数,内机还是相同,但外机则完全不同。对于一级能效的空调,通用平台就失效了。
当然,格力掌握的核心科技还是没有大金到位。前几年大金的三级能效变频H系列,也是大金全球通用平台第一款产品,就已经做到1P和1.5P机共用硬件平台。 这也是这些年国产品牌疯狂推变频的原因,除了能效要求外,通用平台生产太方便了。
了解通用平台,购买时可以知道砍价深浅,比如大金H系列平时标价差价500元,砍价后差距缩小到200元以内,本来BOM差不多啊。很多空调品牌经常一个硬件换不同的外观卖不同的价格,同样可以通过循环风量和内外机重量(重量差大于或等于1KG)判断是不是换壳机。
便宜和贵的空调区别在哪里?
这个问题经常有人问,比如三菱电机的空调比国产品牌贵好几千大洋的,贵在哪里?就拿三菱电机MSH-CE12VD做例子,应该是现在最贵的1.5匹定频冷暖机。首先他的循环风量只有578立方/小时,这么小循环风量的1.5P机只此一家了吧,最大功耗也只是1430W。热泵制热能力4300W,比美的、格力高出10%的样子。其次,三菱电机的内机面板不容易发黄,热胀冷缩“噼啪”声也很少,这是参数以外的。
我不是建议大家买三菱电机MSH-CE12VD,只是拿个例子,贵有贵的道理。这样的空调值不值,还是看自己的需求和预算。
空调越重越好?
没有这种说法。相同品牌可能如此,但跨品牌不成立,还是要看厂家的设计能力。随着冷媒效率提升,空调轻量化是趋势。
各品牌空调点评
大金&三菱电机:国内最“日系”的空调品牌,供应商大面积日系,甚至小电容也是日系的,尤其三菱电机。噪音控制一流,除了用料精之外,本身设计也不是暴力型空调。如果你对噪音和舒适度有要求,这两个牌子没错,三菱电机比大金好一些。这两个牌子的高中低端型号没有明显的质量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性能和附加功能,所以预算不足买三级能效型号也行(不考虑制热)。市面上有格力帮大金代工的说法,这和国内无关,因为代工的机子全是出口机,国内大金家用空调主要来自苏州大金。
格力:国产空调一哥,产量、质量和价格都是一哥。虽然东西有些糙、没有细节,但质量钢钢的不容易坏,而且高中低端都质量稳定。就像丰田车,Yaris和Lexus功能和性能上有差距,但Yaris并不会因为是低端车而小毛病多容易坏,这就是质量稳定性。现在可能库存压力大吧,有时候会放下身段和美的对标价格,碰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错过。另外,不管格力还是美的或是别的品牌,都不建议家庭买工程机,也就是不要买官网上没有的型号。
美的&松下:国内这两个牌子质量差不多(松下XE不了解,仅指国内型号),不如前面的Big3。相比美的,可能松下的软件写得好一些,但噪音和品质方面差不多。价格上,属于“加点上格力”、“加点上大金”的尴尬,所以我只在价格合适、非卧室的情况下推荐美的&松下的空调。
三菱重工:如果你需要书房空调、客厅空调,三菱重工是性价比非常好的选择,苏宁经常有特价。机如其名,性能很好很暴力,缺点是噪音略大。举个例子,三菱重工2P的AH50D循环风量只有600,而格力和美的同样2P机都要850。广东这炎热的夏天可以把46平方的房间从31度冷却到27度,很久没见到这么暴力的空调。当然,三菱重工有些定频机是国内厂家贴牌的(宣传单张写着有“智能水洗”的型号),其他大部分型号都是三菱重工江门厂生产的。至于三菱重工海尔,那个合资厂从1993年开到现在,主要生产商用空调。早期外资家电企业进入中国必须合资,和现在的汽车行业一样。三菱电机空调的生产企业是不是叫“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
富士通&日立:这两个牌子在国内刷存在感的,主要市场都不在国内。富士通是澳新销量最大的空调品牌,日立则主要在香港和东南亚。既然主战场在人工昂贵的资本主义国家,东西质量也还可以,有些型号性价比极高,缺点是国内售后垃圾得一逼。所以打算买这两个牌子,安装一定要做好,安装没问题不容易坏的。塞包烟,让小工给你好好抽真空。富士通有些低端系列1P和1.5P的价格差距不到300,这种情况建议买1.5P的。
志高&科龙:算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空调品牌,两个牌子质量和噪音方面差不多,考虑价格的话志高性价比高一些。出租屋党、差钱党首选。我有时候觉得买海尔、美的这种不3不4的牌子,还不如就在这两个牌子选,要不然咬咬牙上格力。
格兰仕&TCL:这两个牌子le se型号很多,如果你想装在卧室,我的建议是:对自己好点吧,添点上志高和科龙。非要2选1,我的建议是TCL,好歹有些型号拿来出口的。
海尔:我会毫不掩饰地说对这个牌子的空调没好感。海尔不是质量不堪,而是质量不稳定,美的也是这个问题。所以这两个牌子的电器,口碑非常两极化。然后看海尔的价格,并没有比格力便宜很多,有时候便宜两三百或者同价,那为什么不买格力呢?
一些小知识
1.空调遥控器设定的温度是指室内目标温度,不是出风温度,家用空调不可能设定出风温度,所以看到制冷设16度的人可以尽情鄙视他们的智商。同样,设29度盖毯子还说刚好的,如果不是太虚,就是空调温度管理有问题。嗯,我用的“温度管理”这个词,有些厂家就有这些小聪明给你制造节能的假象。
2.夏天时,制冷外机热保护温度一般是43度,超过这个温度压缩机可能罢工。夏天三十八九度的地方,太阳再一晒就可能超过这个温度了。如果买变频空调,1P和1.5P差价不大的情况下建议买1.5P的,因为人类的做死行为地球夏天越来越热,冬天越来越冷,对空调要求越来越高。
相较定频机,变频机遇到高温可以通过降低功率使得空调不至于保护性停机,相当于变相增加室外机热交换器面积。制冷量衰减后,1.5P尚且能够一战,1P就只能吹着玩了。
功耗不是问题,变频机达到设定温度之后都会进入低功耗状态,1P和1.5P差不多的。
3.R410肯定要抽真空的,因为他是R32和R125的两种不溶物质混合物,比例各占一半。排空气怎么保证R32和R125等比例排出?而且现在R410A空调因为预设抽真空,根本没有添加多余的制冷剂,排空气肯定缺制冷剂。至于抽真空时间,真空泵好的最少10分钟,老化的真空泵要15~20分钟,看安装工带的真空泵新旧心中有数。不行塞包烟,国内是这样的。其实现在安装工对抽真空步骤很熟悉了,主要问题是不肯抽真空或者时间不足,这样再好的空调都要完蛋。
安装的话,不要晚上装空调,不要阴雨天装空调。
4.有些装变频空调的房间能听到墙壁传来低频噪音,噪音有时转瞬即逝。这是压缩机处于某种转速时的管路或机体共振,传到室内。定频机也可能有这个问题,但低频噪音不像变频机“可变”而是持续。解决办法是室外机安装橡胶脚垫或者不要挂墙。
空调厂家写变频机程序的时候,都会根据销售国建筑特点设计避让点,让压缩机在这些共振点快速“通过”乃至“跳过”,避让点太多也会影响空调性能。三菱电机和大金之所以安静,除了减震做得好之外,控制程序写得好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变频机本来就是一半硬件一半软件。
5.有人问,同样价格,海信、志高都能买一级能效+N多附加功能了,格力才三级能效,怎么选?我的观点是:选格力三级能效的。很简单,国内电费不算贵,一级能效三级能效你是没感觉的,但格力的品质,如噪音控制和耐用度,你会马上有感觉。这也是为什么10年前格力一堆5级能效战斗机投放市场,现在还是好口碑的原因。能效等级只反映节能程度,不反映质量。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的价格哪个贵
装修设计岂能 随意?做不后悔的定制设计,预约优秀设计师
* 设计本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填写
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的价格哪个贵
被浏览2363次
我来帮他解答
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的价格会贵许多,因为变频空调零件更新换代很快,新技术层出不穷,部分师傅没有系统培训可能不懂新型变频空调的内、外机主板零件级维修,甚至没有配备数显焊台、滤波检测仪等设备,单靠万用表和钳表检测怎么可能真正检测出问题并处理问题?!外机主板坏就让你换整套的外机主板,内机主板坏就换万能板,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不该有的维修费用,然后,加制冷剂也是,据我所知最黑的师傅在1.5P的变频空调上加次410R的制冷剂居然敢收450元!
变频空调更节能\环保,所以价格比较贵,而且生产成本也要高些,所以价格自然要贵些了。
变频空调优势何在?
  1、节能
  由于变频空调通过内装变频器,随时调节空调机心脏压缩机的运转速度,从而做到合理使用能源;由于它的压缩机不会频繁开启,会使压缩机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这可以使空调整体达到节能30%以上的效果。同时,这对噪音的减少和延长空调使用寿命,有相当明显的作用。
  2、温控精度高
  它可以通过改变压缩机的转速来控制空调机的制冷(热)量。其制冷(热)量有一个变化幅度,如36GW变频的制冷量变化为360-400W,制热量变化为300-6800W,因此室内温度控制可精确到±1℃,使人体感到很舒适。
  3、低噪音
  变频空调运转平衡,震动减小,噪音也随之降低。
 4、调温速度快
  当室温和凋定温度相差较大时,变频空调一开机,即以最大的功率工作,使室温迅速上升或下降到调定温度,制冷(热)效果明显。
  它可智能地辨别房间大小并分配冷(热)量,使大小不同的房间保持同样的温度。
  变频空调采用了变频压缩机,变频空调可根据房间冷(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达到设定温度后变频空调以较低的频率运转,避免了室温剧烈变化所引起的不适感。当负荷小时运转频率低,此时压缩机消耗的功率小,同时避免了频繁开停,从而更加省电。
  5、电压要求低
  变频空调对电压的适应性较强,有的变频空调甚至可在150-240V电压下启动。
  6、环境温度要求低
  变频空调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准强,在的甚至可在一15t的环境温度下启动。
传统空调压缩机依靠其不断地“开、停”来调整室内温度,其一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变频空调则依靠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室温波动小、电能消耗少,舒适度大大提高。衡量变频技术优劣的另一指标就是频率变化范围。简单的说变频空调较舒适省电。
美的变频空调质量挺不错的,起点高,更专业。美的直流变频空调压缩机运转频率范围为10Hz-130Hz,调频范围更宽,更舒适!
一追再追&回答:变频空调与定频空调的区别:1、定频空调是指空调的压缩机工作频率是固定不变的,始终是50Hz,当空调制冷将房间温度降到设定温度时,压缩机会停止工作。 2、变频空调是指空调压缩机会根据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小,来改变工作频率,当空调制冷将房间温度降到设定温度。
ag123456&回答:变频空调能效比很高,其实际上所谓的季节能效比,测试方法就和定频空调的能耗比方法不一致。。
比如我们定室温25度,变频空调就一直是25±0.5℃,所以测试房间的冷气散失一直为25℃标准;但定频空调它可能会把室温降为20℃,这样就导致了定频空调房间内冷气散失较多,浪费了制冷量。。
如果单以制冷量/能耗来计算能效比,相差不会大。最多只是材料的差别而已。
但是对消费者而言,在设定的相同室温情况下,变频空调减少了房间热损失,的确可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但是那至少是让空调运转2小时以上才开始节能(达到预定温度才开始节能),十小时以上才明显。
荣耀vvv&回答:定速空调 ①
定速空调的开机电流数倍于额定电流,并且定速空调在运行中频繁开停机 ②
定速空调在运行中一直以额定高功率制热,室温上升到空调设定温度加1度后,空调停机。空调停机后,当室温下降到空调设定温度减1度时,空调再次启动,如此循环往复。制冷亦然。
定速空调冬季制热能力不够,带有电辅助加热元件,能效比仅为1。定速空调的电辅助加热功率为1~2kW
2.变频空调 ①
变频空调的开机是软启动,无冲击电流
变频空调在运行中先是高频运行升温,当室温达到空调设定温度后,空调变为低频运行保温,不停机(需要设置经验和技巧)。持续低频运行的耗电,只是额定功率的三分之一,甚至仅为四分之一。制冷亦然。
变频空调不带很费电的电辅助加热元件。
同一匹数的空调调节室内气温的能力,变频空调大于定速空调。变频空调的性价比高。定速空调开开停停,室温上下波动,给人带来不适感。变频空调持续工作不停机,室内温度恒定不变,没有忽冷忽热的不适感。变频空调的舒适度高。
modiudiu&回答:变频空调比定频空调并不能节省过多电费开支。如果以每度电0.5元计算,电费差距仅为0.898元,30天的差距为26.94元,一个制冷季度90天的电费差距为80.82元,以一台空调10年的更新周期计算为电费相差808.2元。当然这是以民用电费0.5元计算,如果换成阶梯电价、或者商业用电的话,那么最终的电费差价就更为明显和突出。
Hzl_8542&回答:变频空调是在普通空调的基础上选用了变频专用压缩机,增加了变频控制系统。
  定频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
  变频空调的优点在于:温度控制更精准,噪音低,人体感觉起来更舒适,压缩机使用寿命长
  普通空调优点在于:比较便宜
变频使用时整个房间的舒适度会好点。
  传统定速空调的压缩机依靠其不断地“开、停”来调整室内温度,其一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变频空调则依靠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室温波动小、电能消耗少,其舒适度大大提高。
  而运用变频控制技术的变频空调,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实现了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
  但变频空调节电的前提是每次开机时间较长,一般超过5小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节电的优势。因为变频空调刚开机时,压缩机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此时的耗电量很大,使室内温度快速达到所设定的温度。如果开机时间较短,变频空调就无法发挥其节电的优势,甚至比普通定速空调还费电。
  变频空调与定频空调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在选购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的实际需要去选择。
0位业主申请
* 设计本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填写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可与本本亲密互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C)2012 设计本-定制化装修设计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抽湿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