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创新技术术,请问,小明想具体的了解这些it创新技术术的相

搞活大中型国营企业的思考--《教学与研究》1991年04期
搞活大中型国营企业的思考
【摘要】:正 最近,我们对一些大中型国营企业的状况进行了典型调查、资料分析,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了解到一些情况,产生了一些想法。一、企业目前的困境我国现有大中型国营企业一万多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0.13%,但全部实现利税的60%以上,财政收入的80%左右,是由这些大中型国营企业提供的(据1989年资料)。因此,大中型国营企业的状况如何,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目前情况看,大中型国营企业的处境比较困难,尽管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总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弟久;[J];人文杂志;1980年03期
杨秋风;[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杜岩双,胡应荣,赵恺太;[J];社会科学;1980年06期
林水源;[J];世界经济;1980年02期
,陈贵华;[J];财经科学;1980年04期
,郭道夫;[J];经济问题探索;1980年02期
李珪;[J];经济问题探索;1980年06期
关梦觉;[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3期
,周振华;[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5期
孟繁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增学;吴文江;;[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胡运权;李世忠;;[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许燮谟;;[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毕宝德;;[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课题组;徐志芳;;[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2年度)[C];1992年
潘公瑾;;[A];全国第五届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马小燕;孙玉东;韦秀英;余梅生;石湖安;董仕林;;[A];安徽省第二届第二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8年
赵长峰;徐贵发;;[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A];全国索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张滨泽;黄卫华;;[A];中国造纸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北京日报;2000年
朱晓彦;[N];中国财经报;2000年
刘登良;[N];中国船舶报;2000年
张清林;[N];中国妇女报;2000年
王都;[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马红路;[N];中国贸易报;2000年
宋凤珠;[N];中国汽车报;2000年
范增军;[N];中国汽车报;2000年
中国模具协会
王都;[N];中国汽车报;2000年
杨琳;[N];中国汽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岩;[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袁友军;[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宋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原献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马颖;[D];重庆大学;2004年
闫金花;[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弓小平;[D];吉林大学;2005年
李基宏;[D];吉林大学;2005年
周荔青;[D];西北大学;2005年
徐岩;[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英;[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葛洪波;[D];暨南大学;2001年
李松;[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杜一民;[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任志平;[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刘闯;[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黄东洙;[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陈红岩;[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柴宝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郭钰;[D];吉林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请选择考试【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重庆:大美南川 拥抱美好生活
  九鼎山公园 摄/凌云霄
  绿化养护
  规范设置管理摊区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
  花团锦簇小游园
  大观中江村
  半溪河 摄/张克念
  南川金山大道
  凤嘴江 摄/张小明
  林荫下的公厕
  2017年,南川全区GDP达到233.4亿元、增长9.5%,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这也昭示着南川的经济发展焕发出新姿态、新动能,向着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崭新而有活力的步伐。
  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集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如何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如何让高质量发展的步履更加铿锵?
  高质量发展规划先行。南川致力做好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让规划精准对焦,从增加绿色到疏浚水脉,从建设景观到展示文化,从优化空间到人城互动,不仅让规划跃然于纸上更屹立在南川大地上。
  高质量发展管理立城。南川倾力提升城市发展的管理能力,向着管理要透明和效率,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软硬实力、竞争力和美誉度。
  城市规划“画”出了大美南川的美好新画卷,城市管理“创”出了南川人民的幸福新生活。今天南川的规划与管理齐驱,向着“工业强区、旅游名城、生态花园”和“强美富”新南川迈进,真诚回应着人们对幸福未来的期许。
  高质量发展看规划
  做出一份好规划,要有长远眼光和历史耐心,才能让城市变得优雅美丽。
  党的十九大以来,南川区规划局坚持引领规划、品质规划、效率规划、智慧规划、民生规划、刚性规划,做好大美南川前行的“设计师”。
  抓城乡规划编制
  城乡空间布局更趋优化
  一是完成《南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报批,新增城市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旅游服务用地18平方公里,进一步提升南川功能定位。二是完成城市控规全覆盖及控规“一张图”编制工作,实现控规调控与项目服务有机统一、科学管理。编制完成“多规合一”,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切实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三是进行书院中学停车场控规修改,完成南大街延伸路、尹子北路等9条道路的规划选址,推进综合管廊近期建设规划实施,助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体系日益完善,完成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19个城镇市政项目的选址认定,进一步增强城镇承载能力。
  优化行政审批改革
  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
  2017年,南川规划局优化行政审批改革的经验在全市各区县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得到全市推广,南川规划局究竟是如何做的?
  积极响应国家提倡的“轻审批、重监管”,南川规划局走上了“放权与监管结合,服务与效率并重”的路径,在创新审批方式、减少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能等方面探索并推行了一系列新做法、新措施。
  从2014年12月起,简政放权就成为了南川规划局的“重头戏”,不仅重新梳理了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及前置审查条件目录,优化了工程规划许可审批前置条件,还取消了方案阶段及施工图阶段的指标审查流程。
  各类工程规划许可的审批时限减少了,但伴随而来的是更有力度的监管。
  据悉,南川规划局在规划竣工核实环节重点做好行政审批的“收”,让行政审批的改革不被“钻空子”,通过在工程规划许可和规划核实阶段的“最后一期”、“最后一栋”,进行总指标的复核,让规划监管工作有了双保险,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尽早消除或化解,从而真正做到“轻审批、重监管”。
  此外南川规划局还对全区重点项目 “一对一”、“点对点”全程跟踪服务,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引入“实景三维技术”
  规划更形象更逼真
  去年8月,南川规划局引入实景三维技术,并将这一国际测绘领域的一项高新技术运用到方案评审当中,成为了我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实景三维技术是通过有人机或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专业相机或激光雷达,同时从1个垂直、4个倾斜等5个不同的角度对一定区域地块及周边进行实地航摄,应用三维软件将航摄数据生成为三维实景模型,并应用修模软件进行场景修饰,形成真实直观的模型世界。
  面对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将实景三维技术真正运用起来推动规划工作提质?
  据了解,南川规划局积极运用实景三维技术辅助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在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评审中,将设计方案模型融入到实景三维场景进行展示,对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以及场地高程等信息在实景三维场景中进行比较研究,充分弥补了在二维展示中无法与周边场景任意角度直接比对,不能实时量测、色彩失真,不够直观等缺点,使建筑与区域重要节点的应答关系更加直接,有利于规划实施的决策。
  为生态规划“腾位子”
  让花城绽放更多绿意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于南川而言,在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不仅要占有一席之地,还要居于重要位置。
  在城市整体规划时,南川围绕功能定位,结合区域发展基础,按照“一轴两片”三大功能区进行总体布局。其中“一轴”即是“一轴中部经济带” ,“两片”则是“北部现代农业区”,和“南部生态旅游区”。
  除了在整体布局上为生态“腾位子”,南川还特别注重城市规划的“留白”和“增绿”,全面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强化城市绿线管控,严禁侵占绿地。因此南川规划局编制科也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表彰为重庆市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为打造出山清水秀的美丽之地,南川规划局还“多管齐下”,通过完成《南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控规全覆盖及控规“一张图”,助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体系日益完善等路径,让南川这座花城绽放更多绿意更具生态之美。
  村规划全区全覆盖
  振兴提质写进每个村
  目前,南川规划局已编制完成40个村的村规划,其中河图镇虎头村村规划获全市村规划设计二等奖,同时南川还实现185个村的村域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编制全覆盖,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规划保障。
  当每个村都有了量身定制的规划,特色而有质量的前行动能也就更加强劲。
  据悉,南川紧扣城乡融合发展,坚决贯彻落实“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重大部署,在镇(乡)村规划建设上舍得投入、注重品质、着力改革,例如构建编制经费“纳入镇乡财政预算+区级财政奖励补助”相结合的综合保障机制,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较好的保障了镇(乡)村规划编制的实际需求。同时南川还持续提高规划编研技术水平,在对规划中突出产业先导、生态绿色、舒适宜居,确保了镇(乡)村规划有效落实新发展要求。
  由科学规划带来的效应也不断释放:大观镇列为“全国特色小城镇”,大观金龙村村规划列为全国示范,评选全市唯一特等奖。大观中江、古花天池等近6项村规划评选为一等奖,镇(乡)村规划硕果累累。
  寻找城市历史记忆
  延续文脉传承中华文化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地方的名片,是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
  因此寻找和保护历史建筑,对其进行生态开发和文化传承则成为了当前南川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使命。
  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南川区委区政府专门印发《南川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普查工作方案》,南川规划局在2015年就启动了传统村落摸底排查。除了寻找历史的记忆,南川还在在城市规划中制定措施,来保存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去年已完成第一批历史建筑挂牌工作,并完成了第二批区级历史建筑遴选工作。
  如今三泉镇观音村上榜市级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录,相关工作经验得到市规划高度肯定并推荐在全国西南片区历史文脉保护培训会做经验交流。
  “保护历史文脉,留住南川特质”,从这样的规划理念中不难看出南川城市规划的“软实力”。据南川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南川还将继续坚持“引领规划”、“品质规划”、“效率规划”、“智慧规划”、“民生规划”和“刚性规划”,以此提高规划品质,进一步提升大美南川的城市形象。
  高质量发展看管理
  城市是一个复杂协作的集合体,管理越透明、越确定,就越有效率、越有效果。在南川看来,实现城市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最佳化,是为了实现民利与公益的最大化,管理必须要“以人为本”。
  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南川不断创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使得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2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47%……
  一年来,南川城市管理局更是先后接待湖南张家界及市内部分区县考察学习12批次,为西安市3批150多人开办专题培训班。
  关键词:城管改革
  集中执法权,管理更规范、有温度
  城市管理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必然是推动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路径。
  设立区公安城管警察大队正是南川推进城管改革的创新之举、示范探索。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南川组建起区城市管理局,并设立区公安城管警察大队。理顺体制机制,将水务、环保、交通、工商、食药监等部门涉及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权统一划转到城市管理局,以前分散的执法权走向了集中,使城管执法更高效规范、更有底气、更有温度。
  以体制改革为契机,南川还积极开展执法队伍大整顿,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思想、作风和业务素质,有效解决随意执法、简单执法、暴力执法等问题,赢得市民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重庆“花城”
  扮靓城市颜值,四季有花生活更惬意
  经过南川的金山大道、渝南大道,无论是游客还是南川居民都会被美到。
  这里不仅栽种有40多个色叶和50多万株花香植物,甚至还能看到美国红枫、蓝花楹、杜鹃红山茶等多个新品种,美不胜收之景让人流连忘返。
  南川正在打造重庆的“花城”,仅仅依靠重点区域的抢眼还不够。对于南川来说,真正的“花城”要随处见绿、四季有花。
  据悉,南川正在打造“三山花海、两江花廊、十大花街、百处花园”,着力形成“城在林中隐、人在花中游”的城市境界。完成编制《南川区花城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投入资金2000万元实施了“花城”一期工程。
  此外,南川还不断加强城区园林绿化日常管护,加强城区道路绿化、小区绿化等建设,同时还加强绿化执法,有效遏制了占绿毁绿行为。
  关键词:市容秩序
  升级执法力度,每一次整治都贴近民心
  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必然需要更有力度的执法。
  开展“强转树”专项行动以来,南川城市执法工作不断加强:规范占道摊点5.9万余个,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2万余起,清理城区乱张贴1.1万余处;规范乱停放车辆1662辆;暂扣落地广告牌1693余块,拆除城区违章广告377幅……
  这些数据佐证了南川市容秩序逐步向好,让更多市民感受到了文明之美。
  据了解,南川通过城市管理执法,积极开展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工作,坚持不间断巡查和督导,集中整治和规范,确保了城区干净整洁、秩序良好。同时,南川还对市民乱吐乱扔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有力整治,引导教育市民以文明修身,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市民。
  关键词:人居环境
  城乡统筹治理,城市轻下来、美上去
  无论是城区还是镇村,优良的人居环境是实现发展最基本的注脚。
  一直以来,南川坚持统筹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双管齐下让城市不再负重,轻得下来的同时也能美得上去。
  在城区,南川城市管理局不断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加强城区扬尘污染控制,一年来查处无证运输、沿途撒漏等违规车辆1363辆,提高了道路冲洗频率,有效防治扬尘污染,保持道路整洁卫生,并建设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完成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1.28万米,实施城镇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并通过加强城区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
  在农村,南川城市管理局专门制定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和《考核考评办法》,积极探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治理,同时以“户集(分类)、村收、乡镇(街道)转运、区处理”的模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及收运体系建设。
  据统计,目前,南川共计投入各类治理资金10961万元,全面完成了18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行政村治理比例达100%;有效治理覆盖农村常住人口24.45万人,有效治理覆盖人口比例达100%,清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近6万吨,基本实现集镇、村庄、农户庭院周围及公路沿线、田间地头等无成堆垃圾、无积存垃圾、无裸露垃圾、无禽畜粪便,水沟、水塘无漂浮垃圾。
  关键词:功能完善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之城让生活便捷美好
  曾经南川的公厕都是由环卫工人负责清洁,而推进“厕所革命”以来,南川创新实施市场化管理,将61座直管公厕承包给31个自然人管理,在保证管理质量基础上,1年累计减少开支40余万元。
  一座城市能否称得上有品质,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而是看它的公共设施有多便捷。除了“厕所革命”,南川还因地制宜的设置小摊区、小市场。
  如今,该区已新建临时便民菜市场6个,规范设置摊区52个,设立小百货、小吃摊、大排档等南川特色经营摊点360余个,既解决了部分群众就业和生活问题,又解决了城市管理“脏乱差”的热点难点问题。
  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南川还划定2处固定区域,作为周边乡镇规模以上的特色农产品如西瓜、葡萄、李子等的展销区,城市管理与民生的结合,既序化了城市秩序,又服务了民生和经济发展。
  据悉,南川在提升城市功能方面还完成停车楼(场)备案登记20个,新增城区停车位4766个、摩托车临时停车位1016个,着力解决“停车难”“交通堵”等城市病,同时加强市政设施维修维护,保证路平灯亮水畅,市政设施完好率98%,亮灯率99%。
  关键词:智慧城市
  运行城管系统,管理走向科技化、智慧化
  南川的智慧城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已经处置城市管理数字信息案件21203件,立案率和处置率分别达到96%和100%。
  同时,该系统还检测化粪池和下水管道气体325余人次,整改治理气体超标危险源59个,开展行业安全专项检查167次,排查安全隐患328个,整治率达100%,切实提高了城市安全预防和应急管理能力。
  将大数据、信息化融入城市管理,南川迈出了先行步伐,从中也不难看出南川城市管理工作的创新。
  据了解,目前,南川还将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线,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城管体制改革、城市项目建设、城市日常管理,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城管新格局,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实现执法管理能力、群众满意度“双提高”,努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幸福感,令大美南川美上加美。
  □吴黎 王静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南川区规划局、城管局提供
& & & & & &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重庆:大美南川 拥抱美好生活
  九鼎山公园 摄/凌云霄
  绿化养护
  规范设置管理摊区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
  花团锦簇小游园
  大观中江村
  半溪河 摄/张克念
  南川金山大道
  凤嘴江 摄/张小明
  林荫下的公厕
  2017年,南川全区GDP达到233.4亿元、增长9.5%,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这也昭示着南川的经济发展焕发出新姿态、新动能,向着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崭新而有活力的步伐。
  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集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如何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如何让高质量发展的步履更加铿锵?
  高质量发展规划先行。南川致力做好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让规划精准对焦,从增加绿色到疏浚水脉,从建设景观到展示文化,从优化空间到人城互动,不仅让规划跃然于纸上更屹立在南川大地上。
  高质量发展管理立城。南川倾力提升城市发展的管理能力,向着管理要透明和效率,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软硬实力、竞争力和美誉度。
  城市规划“画”出了大美南川的美好新画卷,城市管理“创”出了南川人民的幸福新生活。今天南川的规划与管理齐驱,向着“工业强区、旅游名城、生态花园”和“强美富”新南川迈进,真诚回应着人们对幸福未来的期许。
  高质量发展看规划
  做出一份好规划,要有长远眼光和历史耐心,才能让城市变得优雅美丽。
  党的十九大以来,南川区规划局坚持引领规划、品质规划、效率规划、智慧规划、民生规划、刚性规划,做好大美南川前行的“设计师”。
  抓城乡规划编制
  城乡空间布局更趋优化
  一是完成《南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报批,新增城市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旅游服务用地18平方公里,进一步提升南川功能定位。二是完成城市控规全覆盖及控规“一张图”编制工作,实现控规调控与项目服务有机统一、科学管理。编制完成“多规合一”,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切实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三是进行书院中学停车场控规修改,完成南大街延伸路、尹子北路等9条道路的规划选址,推进综合管廊近期建设规划实施,助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体系日益完善,完成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19个城镇市政项目的选址认定,进一步增强城镇承载能力。
  优化行政审批改革
  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
  2017年,南川规划局优化行政审批改革的经验在全市各区县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得到全市推广,南川规划局究竟是如何做的?
  积极响应国家提倡的“轻审批、重监管”,南川规划局走上了“放权与监管结合,服务与效率并重”的路径,在创新审批方式、减少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能等方面探索并推行了一系列新做法、新措施。
  从2014年12月起,简政放权就成为了南川规划局的“重头戏”,不仅重新梳理了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及前置审查条件目录,优化了工程规划许可审批前置条件,还取消了方案阶段及施工图阶段的指标审查流程。
  各类工程规划许可的审批时限减少了,但伴随而来的是更有力度的监管。
  据悉,南川规划局在规划竣工核实环节重点做好行政审批的“收”,让行政审批的改革不被“钻空子”,通过在工程规划许可和规划核实阶段的“最后一期”、“最后一栋”,进行总指标的复核,让规划监管工作有了双保险,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尽早消除或化解,从而真正做到“轻审批、重监管”。
  此外南川规划局还对全区重点项目 “一对一”、“点对点”全程跟踪服务,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引入“实景三维技术”
  规划更形象更逼真
  去年8月,南川规划局引入实景三维技术,并将这一国际测绘领域的一项高新技术运用到方案评审当中,成为了我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实景三维技术是通过有人机或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专业相机或激光雷达,同时从1个垂直、4个倾斜等5个不同的角度对一定区域地块及周边进行实地航摄,应用三维软件将航摄数据生成为三维实景模型,并应用修模软件进行场景修饰,形成真实直观的模型世界。
  面对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将实景三维技术真正运用起来推动规划工作提质?
  据了解,南川规划局积极运用实景三维技术辅助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在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评审中,将设计方案模型融入到实景三维场景进行展示,对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以及场地高程等信息在实景三维场景中进行比较研究,充分弥补了在二维展示中无法与周边场景任意角度直接比对,不能实时量测、色彩失真,不够直观等缺点,使建筑与区域重要节点的应答关系更加直接,有利于规划实施的决策。
  为生态规划“腾位子”
  让花城绽放更多绿意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于南川而言,在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不仅要占有一席之地,还要居于重要位置。
  在城市整体规划时,南川围绕功能定位,结合区域发展基础,按照“一轴两片”三大功能区进行总体布局。其中“一轴”即是“一轴中部经济带” ,“两片”则是“北部现代农业区”,和“南部生态旅游区”。
  除了在整体布局上为生态“腾位子”,南川还特别注重城市规划的“留白”和“增绿”,全面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强化城市绿线管控,严禁侵占绿地。因此南川规划局编制科也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表彰为重庆市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为打造出山清水秀的美丽之地,南川规划局还“多管齐下”,通过完成《南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控规全覆盖及控规“一张图”,助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体系日益完善等路径,让南川这座花城绽放更多绿意更具生态之美。
  村规划全区全覆盖
  振兴提质写进每个村
  目前,南川规划局已编制完成40个村的村规划,其中河图镇虎头村村规划获全市村规划设计二等奖,同时南川还实现185个村的村域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编制全覆盖,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规划保障。
  当每个村都有了量身定制的规划,特色而有质量的前行动能也就更加强劲。
  据悉,南川紧扣城乡融合发展,坚决贯彻落实“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重大部署,在镇(乡)村规划建设上舍得投入、注重品质、着力改革,例如构建编制经费“纳入镇乡财政预算+区级财政奖励补助”相结合的综合保障机制,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较好的保障了镇(乡)村规划编制的实际需求。同时南川还持续提高规划编研技术水平,在对规划中突出产业先导、生态绿色、舒适宜居,确保了镇(乡)村规划有效落实新发展要求。
  由科学规划带来的效应也不断释放:大观镇列为“全国特色小城镇”,大观金龙村村规划列为全国示范,评选全市唯一特等奖。大观中江、古花天池等近6项村规划评选为一等奖,镇(乡)村规划硕果累累。
  寻找城市历史记忆
  延续文脉传承中华文化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地方的名片,是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
  因此寻找和保护历史建筑,对其进行生态开发和文化传承则成为了当前南川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使命。
  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南川区委区政府专门印发《南川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普查工作方案》,南川规划局在2015年就启动了传统村落摸底排查。除了寻找历史的记忆,南川还在在城市规划中制定措施,来保存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去年已完成第一批历史建筑挂牌工作,并完成了第二批区级历史建筑遴选工作。
  如今三泉镇观音村上榜市级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录,相关工作经验得到市规划高度肯定并推荐在全国西南片区历史文脉保护培训会做经验交流。
  “保护历史文脉,留住南川特质”,从这样的规划理念中不难看出南川城市规划的“软实力”。据南川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南川还将继续坚持“引领规划”、“品质规划”、“效率规划”、“智慧规划”、“民生规划”和“刚性规划”,以此提高规划品质,进一步提升大美南川的城市形象。
  高质量发展看管理
  城市是一个复杂协作的集合体,管理越透明、越确定,就越有效率、越有效果。在南川看来,实现城市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最佳化,是为了实现民利与公益的最大化,管理必须要“以人为本”。
  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南川不断创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使得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2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47%……
  一年来,南川城市管理局更是先后接待湖南张家界及市内部分区县考察学习12批次,为西安市3批150多人开办专题培训班。
  关键词:城管改革
  集中执法权,管理更规范、有温度
  城市管理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必然是推动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路径。
  设立区公安城管警察大队正是南川推进城管改革的创新之举、示范探索。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南川组建起区城市管理局,并设立区公安城管警察大队。理顺体制机制,将水务、环保、交通、工商、食药监等部门涉及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权统一划转到城市管理局,以前分散的执法权走向了集中,使城管执法更高效规范、更有底气、更有温度。
  以体制改革为契机,南川还积极开展执法队伍大整顿,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思想、作风和业务素质,有效解决随意执法、简单执法、暴力执法等问题,赢得市民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重庆“花城”
  扮靓城市颜值,四季有花生活更惬意
  经过南川的金山大道、渝南大道,无论是游客还是南川居民都会被美到。
  这里不仅栽种有40多个色叶和50多万株花香植物,甚至还能看到美国红枫、蓝花楹、杜鹃红山茶等多个新品种,美不胜收之景让人流连忘返。
  南川正在打造重庆的“花城”,仅仅依靠重点区域的抢眼还不够。对于南川来说,真正的“花城”要随处见绿、四季有花。
  据悉,南川正在打造“三山花海、两江花廊、十大花街、百处花园”,着力形成“城在林中隐、人在花中游”的城市境界。完成编制《南川区花城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投入资金2000万元实施了“花城”一期工程。
  此外,南川还不断加强城区园林绿化日常管护,加强城区道路绿化、小区绿化等建设,同时还加强绿化执法,有效遏制了占绿毁绿行为。
  关键词:市容秩序
  升级执法力度,每一次整治都贴近民心
  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必然需要更有力度的执法。
  开展“强转树”专项行动以来,南川城市执法工作不断加强:规范占道摊点5.9万余个,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2万余起,清理城区乱张贴1.1万余处;规范乱停放车辆1662辆;暂扣落地广告牌1693余块,拆除城区违章广告377幅……
  这些数据佐证了南川市容秩序逐步向好,让更多市民感受到了文明之美。
  据了解,南川通过城市管理执法,积极开展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工作,坚持不间断巡查和督导,集中整治和规范,确保了城区干净整洁、秩序良好。同时,南川还对市民乱吐乱扔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有力整治,引导教育市民以文明修身,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市民。
  关键词:人居环境
  城乡统筹治理,城市轻下来、美上去
  无论是城区还是镇村,优良的人居环境是实现发展最基本的注脚。
  一直以来,南川坚持统筹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双管齐下让城市不再负重,轻得下来的同时也能美得上去。
  在城区,南川城市管理局不断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加强城区扬尘污染控制,一年来查处无证运输、沿途撒漏等违规车辆1363辆,提高了道路冲洗频率,有效防治扬尘污染,保持道路整洁卫生,并建设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完成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1.28万米,实施城镇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并通过加强城区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
  在农村,南川城市管理局专门制定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和《考核考评办法》,积极探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治理,同时以“户集(分类)、村收、乡镇(街道)转运、区处理”的模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及收运体系建设。
  据统计,目前,南川共计投入各类治理资金10961万元,全面完成了18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行政村治理比例达100%;有效治理覆盖农村常住人口24.45万人,有效治理覆盖人口比例达100%,清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近6万吨,基本实现集镇、村庄、农户庭院周围及公路沿线、田间地头等无成堆垃圾、无积存垃圾、无裸露垃圾、无禽畜粪便,水沟、水塘无漂浮垃圾。
  关键词:功能完善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之城让生活便捷美好
  曾经南川的公厕都是由环卫工人负责清洁,而推进“厕所革命”以来,南川创新实施市场化管理,将61座直管公厕承包给31个自然人管理,在保证管理质量基础上,1年累计减少开支40余万元。
  一座城市能否称得上有品质,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而是看它的公共设施有多便捷。除了“厕所革命”,南川还因地制宜的设置小摊区、小市场。
  如今,该区已新建临时便民菜市场6个,规范设置摊区52个,设立小百货、小吃摊、大排档等南川特色经营摊点360余个,既解决了部分群众就业和生活问题,又解决了城市管理“脏乱差”的热点难点问题。
  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南川还划定2处固定区域,作为周边乡镇规模以上的特色农产品如西瓜、葡萄、李子等的展销区,城市管理与民生的结合,既序化了城市秩序,又服务了民生和经济发展。
  据悉,南川在提升城市功能方面还完成停车楼(场)备案登记20个,新增城区停车位4766个、摩托车临时停车位1016个,着力解决“停车难”“交通堵”等城市病,同时加强市政设施维修维护,保证路平灯亮水畅,市政设施完好率98%,亮灯率99%。
  关键词:智慧城市
  运行城管系统,管理走向科技化、智慧化
  南川的智慧城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已经处置城市管理数字信息案件21203件,立案率和处置率分别达到96%和100%。
  同时,该系统还检测化粪池和下水管道气体325余人次,整改治理气体超标危险源59个,开展行业安全专项检查167次,排查安全隐患328个,整治率达100%,切实提高了城市安全预防和应急管理能力。
  将大数据、信息化融入城市管理,南川迈出了先行步伐,从中也不难看出南川城市管理工作的创新。
  据了解,目前,南川还将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线,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城管体制改革、城市项目建设、城市日常管理,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城管新格局,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实现执法管理能力、群众满意度“双提高”,努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幸福感,令大美南川美上加美。
  □吴黎 王静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南川区规划局、城管局提供
[责任编辑:
热线:023-
网友:便民桥通车后车流量加大而拥堵,过路车辆不分时段鸣笛催促。
回复:已在此设立双溪公租房公交站,居民步行200米即可到达。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技术 5.1 设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