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电视开机黑屏突然黑屏了还跳台显示ycbcr 啥意思

导读:解码板板号:RSAG7.820.307作者:王鹏,故障分析:该解码板描述的故障现象为枕形失真,故障分析:首先测量解码板的5V、2.5V、3.3V供电电压均正常,击机说明解码板上有接触不良的地方,故障分析:测量解码板5V供电电压仅为1.28V,故障分析:测量解码板供电电压正常,故障分析:无彩色应是彩色解码电路不良,检修过程:此解码板由大规模集成电路U2(DPTV-MV6720)进行视频信号解码,
作者:付建均
1、故障现象:图象抖动
检修过程:开机发现图象在各种扫描模式下都有抖动现象,AV和YCbCr状态也有,分析认为故障出现在数字电路,像是从寄存器内读出数据的次序发生错误,测N6,N7的辅助引脚电压无明显异常,测外围电路时发现R601缺失,该脚接于N7(SAA4955)的(23)、(32)脚,和N5(4992)的140脚,装上0Ω的电阻,开机正常。 更换元件:补R601(0Ω)
作者:晁全会
1、故障现象:开机无图象,用自动搜台能存台,但搜索完毕后,频道就回到3频道,且无
图象,不能换台。
检修过程:根据故障现象判断为存储器内部数据有问题,用一写好的存储器24C16代替后整机正常。此类故障一般由存储器内部数据混乱引起的。 更换元件:重新写入存储器N 901(24C16)
作者:候忠林
1、故障现象:不开机,红灯长亮
检修过程:红灯亮,未变化确认CPU未工作,。检查CPU工作条件,测N901(DTV-001)供电(27)脚电压3.3V异常,正常应为5V,断电后测量对地阻值仅为30Ω(数字表红表笔接地),判断阻值偏小,断开C905、C906还是低,断开L902,阻值变为无穷大,证明CPU完好无损,检查图纸5V相应元件,发现断开VDZ902(5.1V),5V-1对地阻值上升到5K。更换后通电已经开机,但图像有斜线,直观发现Z201(24.576M)晶振松动,补焊后正常。后面的不同步故障可能是因为运输问题造成,望诸位同事注意。 更换元件:VDZ902(5.1V)稳压二极管阻值变小。Z201(24.576M)晶振虚焊。
2、故障现象:无图像,杂波
检修过程:原标故障为振兴失真,但开机有光栅无图像,有杂波变化。首先怀疑N2(SAA7118)虚焊,补焊后无效。检测晶振Z201(24.576M)波形异常,更换后正常。 更换元件:Z201(24.576M)晶振损坏。
解码板板号:RSAG7.820.307 作者:王鹏
1、故障现象:无图有音(DP2906H)
故障分析:该解码板描述的故障现象为枕形失真,由于是TDA9332H损坏造成的,为了防止烧坏其它元器件,首先更换TDA9332H,然后上电试机,故障成为无图有音。用示波器测量C97处视频波形正常,测量U15(TDA8601)的#6脚~#8脚RGB输入波形正常,测量集成电路U15的#5脚电压为0V,该引脚电压是由TDA9332H的#25脚提供切换电压,正常工作时电压约为4V左右,于是怀疑新代换TDA9332H为坏块,再次更换后故障排除。
作者:王向阳
1、故障现象:黑屏,有字符(HDP2906H)
故障分析:首先测量解码板的5V、2.5V、3.3V供电电压均正常,有字符显示,说明TDA9332H工作基本正常,故障应在TDA9332H之前。测量TV信号输入到U2正常,晶体起振有波形,但无RGB信号输出到TDA9332H,所以显示黑屏。因字符信号是由另一路RGB接口电路输入,所以字符显示正常时,先将集成电路U2焊接一遍,开机正常,说明故障原因是U2(DPTV-MV6720)接触不良。 2、故障现象:击机有横条纹干扰
故障分析:故障分析同上,击机说明解码板上有接触不良的地方。由于信号的处理基本上是在集成电路U2内部完成,试按压U2后横条纹干扰现象消失,重新焊接集成电路U2,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缺蓝色
故障分析:首先观察图像,发现字符显示正常,只是图像缺蓝色,说明TDA9332H基本
正常。用示波器测量TDA9332H的#132脚蓝色无输入,顺线路向前测量发现,图像切换集成电路TDA8601也无信号输入,顺#8脚向前级查找,测量通路上的耦合电容,发现C201开焊,补焊后图像正常。 4、故障现象:行场不同步,字符正常
故障分析:因行场小信号处理均由集成电路TDA9332H的内部完成,故先测量TDA9332H的#23脚、#24脚场、行同步信号输入正常,图像RGB信号输入正常,由于字符正常,说明12MHz晶体也正常,怀疑是TDA9332H不良,更换后故障排除。 5、故障现象:行场不同步,字符不同步
故障分析:先观察图像,似行频高,场频也高,屏幕上有多条场消隐线,字符也显示多遍。由于字符的显示受行场同步信号的控制,测量TDA9332H的#23脚、#24脚场行同步信号,发现其频率明显高于正常频率,而该同步信号是由集成电路U2输出,测量其供电电压、晶体正常,说明U2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作者:陈焕春
1、故障现象:三无,灯亮(DP2906H)
故障分析:测量U8(TDA9332H)行振荡供电8V正常,行激励输出为0V,测量外接电阻R138开路。
2、故障现象:三无,灯亮(DP2906H)
故障分析:测量解码板5V供电电压仅为1.28V,3.3V供电为0V,测量在线阻值,3.3V短路,顺线路检查到集成电路U2的#32脚内部击穿,更换U2后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三无,灯亮(DP2906H)
故障分析:测量解码板供电电压正常,行激励输出电压为8V,行不振荡。测量#10脚、#11脚总线电压,发现#10脚电压仅为1V左右,测量其外围元件,发现对地二极管D7漏电,更换后故障排除。
4、故障现象:黑屏,有字符(DP2906H)
故障分析:测量耦合电容C7上有信号通过,并注入集成电路U2,U2输出的RGB信号送到切换集成电路U5,但是无切换输出,测量U15的供电电压仅为2.8V,检查外围电路电感L3开路,更换后故障排除。 5、故障现象:横纹干扰(DP2906H)
故障分析:图像颜色不正,有满屏横纹,好象数字处理电路故障,经过检查动态存储器U9虚焊,补焊后故障排除。
6、故障现象:图像横向抖动,无彩色(DP2906H)
故障分析:无彩色应是彩色解码电路不良,图像扭曲可能是行处理电路问题,试更换集成电路U2后,故障排除。
作者:王小刚
1、故障现象:行不同步
检修过程:此解码板由大规模集成电路U2(DPTV-MV6720)进行视频信号解码处理,场同步信号从U2的#34脚输出,经电阻R238(22Ω)、R196(470Ω)输入到集成电路U8(TDA9332H)的#24脚。沿线路板检测波形,U2的#34脚输出正常,经电阻R238正常,经电阻R196后异常,在路测量电阻R196阻值明显增大,更换R196后故障排除。
作者:于永进
1、故障现象:图像重影
检修过程:刚开机时图像正常,几秒钟后会出现几幅图像重叠,分析解码板的工作原理:集成电路U2(DPTV-MV6720)进行数字解码,再配合集成电路U9、U10两个SDRAM(动态存储器),完成隔行转逐行地处理。出现重影现象,说明集成电路U2从集成电路U9、U10读取数据信号时通讯出错,所以首先对集成电路U2、U9、U10三个芯片进行补焊,试机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场不同步
检修过程:测量解码板上3.3V、2.5V供电电压均正常,因此解码板是由集成电路U2
(DPTV-MV6720)进行数字解码和行场同步分离,所以怀疑故障部位就在集成电路U2本身及其外围电路,先更换其外接晶振Y1(JA14D)无效,试代换集成电路U2后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行不起振
检修过程:首先检查集成电路TDA9332H的#8脚电压为8V,#10脚电压为2.7V,#11脚电压为3.8V均正常。对所有的3.3V供电电路进行检查,发现集成电路U5输出电压仅有1.5V,测量U5的后级负载电路对地阻值正常,补焊U5集成电路后故障排除。 4、故障现象:黑屏
检修过程:该解码板的图像处理是由集成电路U2(DPTV-MV6720)完成,检查其外围晶振Y1正常,对U2的3.3V供电电压进行测量,发现其供电电感F86开路,更换F86后故障排除。
作者:占绪晨
1、故障现象:行不同步
检修过程:开机检测,字符显示稳定,图像行不同步。判断为集成电路U2性能不良所致,试代换U2故障依旧。用示波器测量行同步信号无明显异常情况,试代换集成电路U8后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干扰条纹
检修过程:开机满屏杂乱条纹,测试各点电压均无异常,判断为数字信号传输不良,对解码板进行仔细检查,当按压集成电路U2时,故障现象消失,对U2集成电路进行补焊,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无图像
检修过程:开机黑屏,测量晶振X1两端电压和正常值(正常:0.98V、0.96V)相差较大,更换振荡电容无效,试代换集成电路U8后故障排除。
作者:高军
1、故障现象:不开机
检修过程:首先测量倍频板5V供电只有4.5V,电压明显便低,怀疑负载有轻微短路,断开2.5V 稳压块U3或其负载有故障,再断供电电感FB24再测量5V正常,由此判断U3负载U2有轻微短路,更换U2(DPTV-MV6720)试机,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黑屏
检修过程:首先测量板上的5V、3.3V、1.25V供电电压,发现U3稳压块输出电压只有1.25V (正常2.5V),根据经验得知U3负载有短路,一般5V电压也会有拉低现象,因此U3稳压块自身性能不良可能性大,代换U3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黑屏
检修过程:测量板上的5V、3.3V、1.25V三组供电均正常,测量U2(DPTV―MV6720)总线电压正常,用示波器测量TDA8601⑥⑦⑧RGB输入脚信号波形正常,再测⑩11、12信号没有,说明切换TDA8601切换不正常,测量TDA8601⑤切换电压为0V,正常值应为4V左右,此电压应由TDA9332(25)提供,断开回路中电阻R130测TDA9332(25)仍为0V ,说明TDA9332有故障,更换试机,故障排除。
4、 故障现象:画面有斜条纹,并有三条横线分界,类似不同步
检修过程: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判断为数字电路出现故障,为确诊故障范围对U2(DPTV―MV6720)输出信号进行波形测量,异常,对U2的供电测量正常,用示波器测量其晶振Y1波形异常,更换Y1试机,故障排除。 5、 故障现象:缺少红色
检修过程:用示波器测量TDA8601⑥⑦⑧输入波形,以确定故障范围,发现三个脚输入波形均正常,再测⑩11、12输出波形发现12信号异常且幅度小,更换TDA8601,故障排除。
6、 故障现象:不开机
检修过程:首先测量板上的5V、3.3V、2.5V三组供电均正常,同时测量TDA9332(39)供电8V正常,(10)、(11)总线未发现明显异常,用示波器测量TDA9332(20)、(21)外接晶体波形,发现停振,更换晶体试机故障排除,对于行起振的电视机此晶体波形不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外语学习、教程攻略、专业文献、旅游景点、行业论文、IT计算机、出国留学、人文社科以及海信电视机解码板维修手册等内容。本文共16页
相关内容搜索导读:检修过程:由于此解码板集成电路TDA9332H损坏后极易造成枕形失真现象,由于此解码板采用从中间走线(该解码板为三层板),检修过程:检查解码板各组供电电压均正常,故障在YUV切换电路或前级解码电路N2(SAA7118)及N2工作异常引起,此解码板V-、V+输入不平衡,检修过程:测量解码板上各路供电电压均正常,检修过程:测量解码板上的各路供电电压均正常,检修过程:收看电视节目几分钟后自动关机,测
示波器测量输出波形时,发现除#127脚有数字信号输出外,其余引脚均无输出;仔细检查外围晶振及供电电压无异常情况,怀疑集成电路SAA7118性能不良,更换后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偏绿色(HDP2911)
检修过程:图像正常,颜色偏绿,判断故障应为总线白平衡设置不当或集成电路TDA9332H的RGB信号处理部分出现问题。首先进入总线状态,调整总线数据无效,测量集成电路TDA9332H的RGB输出引脚电压,分别为2.3V、3.2V和2.4V,从测量结果看,绿基色激励信号输出明显偏高,正常时应为2.3V左右,怀疑是集成电路TDA9332H内部不良,更换后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枕形失真(HDP3411)
检修过程:用示波器测量集成电路TDA9332H的#3脚,无枕校信号输出,再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该脚对地阻值为32KΩ,正常应为75KΩ左右,明显是集成电路TDA9332H内部有短路现象,更换集成电路TDA9332H后测量对地阻值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作者:孙涛
1、故障现象:枕形失真
检修过程:由于此解码板集成电路TDA9332H损坏后极易造成枕形失真现象,并且会将主板上的枕校三极管击穿。开机后快速测量集成电路N301(TDA9332H)的#3脚EW输出电压,该脚电压为3.8V正常,怀疑此电压未输入到主板,检查插排XP7的#34脚无电压(此引脚通向主板枕校电路),由此判断N301的#3脚与XP7的#34脚之间断路。由于此解码板采用从中间走线(该解码板为三层板),故用跨接线直接将它们相连,开机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屏幕下半部无图像
检修过程:开机后只有屏幕上半部有图像,下半部黑屏。考虑到场激励输出信号分为两路差分对称输出,若有一路输出波形异常,可能会产生图像线性不良或幅度不满现象。用示波器直接测量集成电路TDA9332H的#1脚、#2脚波形时,图像瞬间恢复正常,拿开示波器探头后故障现象依旧,将TDA9332H的#1脚、#2脚重新补焊后,故障排除。
作者:刘均华
1、 故障现象:绿屏
检修过程:分析可能是绿基色阴极驱动电压过高引起,测量集成电路TDA9332H的RGB输出端,绿基色电压为3.5V,正常工作2.1V应为左右,明显偏高。测量RGB基色输入端未见异常,测量集成电路SAA4979的RGB信号输出端,#44脚、#47脚、#48脚至集成电路TDA9332H之间的电路,以及集成电路TDA8601等都未发现异常情况,试代换TDA9332H故障依旧。测量CPU的OSD字符输出端,电压为0.12V,分析此故障可能是CPU性能不良引起的,代换CPU故障未排除,试代换存储器N15(24C16)后故障排除。
作者:罗明斌
1、 故障现象:无字符
检修过程:测量集成电路N301(TDA9332H)的#23脚、#24脚行场逆程脉冲输入正常,对集成电路TDA9332H进行补焊后,故障排除。
作者:刘世镇
1、故障现象:黑屏、不开机
检修过程:重点检查CPU部分电路,CPU的供电、复位电压都正常,存储器的总线电压为4V也正常,检查其它IC供电3.3V和2.5V也正常,但总线电压只有0.5V,当断开R202时总线电压恢复正常,判断N2(SAA7118)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花屏(图像上出现杂乱线条)
检修过程:检查解码板各组供电电压均正常,因TV状态下,搜台图像正常,判断集成电路SAA7118基本正常,应为数字电路故障。偶然在变换扫描模式时发现,100Hz扫描模式图像正常,说明集成电路SAA4979也正常,其余三种模式是由SAA4992和SAA4955
(两片)共同完成。重点检查集成电路SAA4992的振荡、复位均正常,这三种模式都有图像,只是图像中叠加有杂乱的线条,怀疑是SDRAM的问题,试代换集成电路N7后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枕形失真
检修过程:遇到此种故障时,最好先不要开机,首先测量一下集成电路TDA9332H的#3脚(E/W信号)对地阻值,实测正向阻值为5KΩ,反向阻值为6.5KΩ;正常工作时,该引脚的正向阻值应为7KΩ,反向阻值为75KΩ,说明集成电路TDA9332H内部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注:建议遇到此类故障时先测量对地电阻)。
4、故障现象:竖直相间黑白条
检修过程:根据故障现象判断,该故障应为数字电路存在问题。使用AV/YCbCr信号输入,故障现象依旧;当输入YPbPr信号时,图像恢复正常,故障应集中在集成电路SAA7118至SAA4979及SAA4992之间。仔细检查集成电路SAA7118时发现,该集成电路引脚存在轻微腐蚀现象,加入助焊剂,对其补焊后故障排除。
作者:于永进
1、故障现象:三无,灯亮
检修过程:不开机说明CPU电路工作异常,对集成电路N14(M37281)的供电、复位、2IC及时钟电路逐一检查,发现集成电路N14的#39脚(SCL)电压只有0.6V,正常工作该脚电压在4~4.4V之间波动,说明N14的#39脚外挂的集成电路存在短路现象。首
2先将电阻R911、R912断开,这样就将CPU的IC总线外挂集成电路都断开了,CPU的#
239脚电压恢复到5V。对带有IC总线接口的集成电路分别检查,发现集成电路N8
(TA1370)#22脚(SCL1)对地阻值只有500Ω,正常应为13KΩ,试代换集成电路N8后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亮度失控
检修过程:有图像,并且图像上有回扫线,亮度失控,该故障现象是由ABL(自动亮度限制)和IOM(暗电流检测电路)引起的。测量集成电路N1(TDA9332H)#44脚IOM无输入电压,正常工作应为3.2V;测量N1的#44脚在路电阻阻值为∞,正常应为33KΩ(R×1K档),说明集成电路TDA9332H的#44脚内部开路,更换N1后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枕形失真
检修过程:枕校电压是由集成电路N3(TDA9332H)#3脚输出,测量该脚无输出电压,正常应为3.3V;关机后测量TDA9332H的#3脚对地电阻只有50Ω,正常应为10KΩ(R×1K档),说明集成电路TDA9332H的#3脚存在短路现象,试代换N1后故障排除。
4、故障现象:缺红色
检修过程:观察屏显字符红色正常,VGA信号输入的红色也正常,只有在TV状态下缺红色,说明集成电路N3(TDA9332H)及其后级电路均正常。TV信号缺红色,故障在YUV切换电路或前级解码电路N2(SAA7118)及N2工作异常引起。为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输入高清信号也缺红色,说明故障部位就在集成电路N9(TDA8601)及其周围电路,试代换N9后故障排除。
5、故障现象:场幅下部抖动,热机下部压缩
检修过程:此故障现象多与集成电路N3(TDA9332H)场激励脉冲形成电路有关,分别测量集成电路N3的#14脚电压为3.95V,#15脚电压为3.95V,#1脚电压为1.4V,#2脚电压为1.3V;正常情况下#1脚(V-)、#2脚(V+)采用平衡输入场正负脉冲电压,此解码板V-、V+输入不平衡,对集成电路N3的#14脚、#15脚外接电容进行检查,发现其#14脚外接电容C312(100n)容量变小,更换C312后故障排除。
6、故障现象:三无,灯亮
检修过程:分析不开机故障一般为CPU未正常工作,首先测量集成电路N14的#21脚VCC供电电压,该脚电压为3.5V,正常应为5V。对5V供电电压的所有负载电路进行检查,测量发现+5V在路阻值较小,只有30Ω,正常应为10KΩ,说明5V供电回路有元件存在短路现象,分别检查5V供电回路中的元器件,发现稳压二极管VDZ902击穿,更换VDZ902后故障排除。
1、故障现象:三无,灯亮
检修过程:测量解码板上各路供电电压均正常,检查总线电压发现,集成电路SAA7118的数据线(SDA)电压偏低,正常工作应为4V左右,断开外接电阻R203,可以正常开机,试代换SAA7118后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图像异常
检修过程:开机屏幕出现花屏、布纹状,但菜单显示正常。从故障现象上看,应为YUV数据流信号问题,重点检查集成电路SAA4979,先对该集成电路进行补焊,开机后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遥控失灵
检修过程:开机后屏幕上出现菜单选项,遥控器、按键均失灵。从故障现象上看,问题应出在CPU集成电路,对CPU集成电路的各项工作条件进行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对CPU的#9脚、#10脚键控输入进行检查,发现两脚电压不一致,关机后测量其对地阻值也相差较大,试代换CPU(M37281EKSP)后故障排除。
4、故障现象:三无
检修过程:开机后灯不亮,测量CPU的供电电压未0.3V,存在短路现象。重点检查供电电路相关元器件,发现稳压二极管VDZ902(5.1V稳压二极管)击穿,更换VDZ902后故障排除。
5、故障现象:水平亮线
检修过程:本机的行场小信号输出由TDA9332完成,对其工作条件进行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对其#15脚、#16脚锯齿波形成电路外围元器件进行检查,测量发现电阻R315阻值增大,更换R315后故障排除。
6、故障现象:三无,蓝灯亮
检修过程:测量解码板上的各路供电电压均正常,不开机、蓝灯亮,说明CPU的工作基本正常。测量集成电路TDA9332H的#8脚行激励信号输出,该脚输出电压异常,正常工作应为3.3V。对其外围元器件进行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试代换TDA9332H后故障排除。
作者:闫海
1、故障现象:TV状态无图像
检修过程:因TV、AV、S端子以及YCbCr信号均通过集成电路SAA7118的A/D变换,用AV输入图像正常。在TV状态下按压集成电路N2,图像出现,说明集成电路N2存在虚焊问题,补焊后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三无,灯亮
检修过程:首先判断CPU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测量CPU的供电电压、复位电压、振荡电压均正常,集成电路N15的总线电压5V也正常,注意该机芯是采用双总线控制的,N15是由CPU的#36脚、#38脚总线2控制的;CPU的#37脚、#39脚是总线1,#39脚电压只有0.4V,明显偏低,对地阻值为0Ω短路,说明CPU和其它集成电路的总线存在短路问题。逐一断开测量,当断开电阻R202后,总线对地阻值恢复正常,电阻R202是集成电路N2(SAA7118)总线外接隔离电阻,试代换N2后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白板
检修过程:开机后图像是黑白相间的竖条,字符显示正常,有伴音。因HDTV信号图像正常,说明故障在集成电路N2本身及其周围电路。测量集成电路N2的3.3V供电电压正常,晶振Z201电压为2.5V,正常工作应为1.5V,拆下发现该晶振引脚已松动,更换Z201后故障排除。
4、故障现象:无字符
检修过程:无字符故障应重点检查行场逆程脉冲、字符振荡电路。用示波器测量有字符振荡波形,行逆程脉冲也正常,无场逆程脉冲波形。检查CPU的#2脚外围电路,发现在插排背面焊有一电容(图纸上没有标注),位置在XS501B的#70脚和#71脚之间,更换该电容后故障排除。(注:此电容只有在34寸机器上使用)
1、故障现象:自动关机
检修过程:收看电视节目几分钟后自动关机,遥控不能开机,交流关机后重新开机,故障依旧。经检查自动关机主要是行停振,并非CPU保护关机,试代换晶振Z301后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黑屏,有字符
检修过程:从故障现象上看,CPU工作基本正常,问题主要集中在信号处理上。测量解码板上各芯片供电电压均正常,输入VGA信号图像正常,说明集成电路N3(TDA9332H)工作基本正常;而输入TV、AV信号无图像显示,黑屏,但AV输出信号正常,判断集成电路N2(SAA7118)工作基本正常。用示波器测量N2输入到N1的信号波形正常,而N1输入到N5的波形异常,测量N1外接晶振Z101也正常,试代换集成电路N1后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场不同步
检修过程:该机器在1250线扫描模式下图像正常,在其它扫描模式下场不同步。由于场同步信号从集成电路N1(SAA4979)的#55脚输出至N8(TA1370)的#4脚,进行场同步切换,然后从#29脚输出到集成电路N3(TDA9332H)的#23脚。用示波器测量信号波形,发现集成电路N3的#23脚信号失真,对其进行补焊后故障排除。
作者:占绪晨
1、故障现象:行不同步
检修过程:开机测量解码板上各总线电压无异常,判定为时钟漂移,试代换晶振Z101后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不定时黑屏
检修过程:因黑屏主要是集成电路N3工作异常所致,故开机后连续弹击晶振Z301,瞬间出现黑屏现象,试代换晶振Z301后故障排除。
3、故障现象:无图有音
检修过程:开机测量TV、AV输入信号均为闪烁光栅,但高清HDTV信号输入正常,同时测试AV输出信号也正常,判断故障在集成电路N1与N5之间,试代换集成电路N1后故障排除。
作者:刘鑫意
1、故障现象:图象、伴音及字符正常,按键、遥控器失控
检修过程:对于图象、声音及字符均正常的故障,首先应该从CPU查起,用完用表测量M37281(9)、(10)脚(键控端),按动面板按键指针有变化(根据不同的按键电压变化也是不同的),不按按键时(9)、(10)脚电压为4.2V,均正常,接着测量M37281
(15)脚,遥控接收端4.8V正常,这时怀疑CPU内部电路不正常造成面板按键和遥控失控,把CPU(M37281)换掉以后,一切正常。
更换元件:N901(M37281)
作者:李永辉
1、故障现象:屏幕上出现黑白相同的竖带,优势为行场不同步的斜线,字符正常
检修过程:开机发现AV、TV、YUV输入故障均相同,但字符正常,说明行、场信号处理部分是正常的,测解码板上N11(3.3V)三端稳压器输出正常,N12(2.5V)三端稳压器输出正常,N10(3.3V)三端稳压器输出正常,出现此种现象的故障范围应该在数字信号处理部分,TV,AV,Y、Cb、Cr输入的信号在SAA7118内部转换后,从SAA)、(126)、(130)、(131)、(134)、(135)、(138)、(139)输出8位的数字信号。测量晶振Z201(24.576M)两端电压为0.8V、1.6V,正常为1.1V和1.6V,用示波器测量晶振两端无波形,正常时应该有0.2Vp-p和2.5Vp-p的脉冲,更换晶振Z201一切正常。 更换元件:Z201(JA24D)
下面是由陈功峰、刘鑫意共同测量的电压数值
板号:RSAG7.820.287(使用主板:HDP2919H)的(XP7、XP8)对地电压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外语学习、教程攻略、专业文献、旅游景点、行业论文、IT计算机、出国留学、人文社科以及海信电视机解码板维修手册等内容。本文共16页
相关内容搜索家电百科 产品:
> 显卡不是自识别输出HDMI的,需要设置一下,如何设置
显卡不是自识别输出HDMI的,需要设置一下,如何设置
当然需要设置主流显卡通过DVI-HDMI连接电视输出全攻略我似乎打从玩电脑开始就喜欢研究PC显卡与电视连接的方法,在97年购得属于自己的第一台&高配&电脑时,就选择了当时很少有人注意的带有S/AV输出的迅景 S3 virge DX显卡,主要是因为PC显示器大小实在不满意,而且希望PC能够替代游戏机、影碟机等功能。一年前玩儿HDTV又开始琢磨高清色差输出,作为模拟线路输出,色差还是比较适合的。时间飞转,平板电视新品不断问世,HDMI成为公认的新一代平板电视所必备的数字视音频连接线,而其与DVI标准的兼容性又可以让我们在将PC与平板电视连接的时候可以选择纯数字方式,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钻研,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
现在已经有很多玩家实现了通过DVI转HDMI连接,本文算不得领先,不过和很多用户一样,在实现这一输出方式时遇到不少麻烦,所以此攻略才拖到现在才写,目的是说的尽量详细和有更广适用范围,帮助大家享受高清带来的快乐。下表是半年来试验DVI或者DVI-HDMI输出的经历,也由此引出使用数字视频连接方式需要注意的一些前提要素。一 线材的选择和平板电视的选择以及显卡的选择
今年年初的平板电视大多还没有HDMI接口,有DVI接口的算是不错的了,我测试的一些液晶电视也带有DVI输入,于是开始试验DVI连接。不过始终未能成功。第一个问题就出现在DVI线材的选择上,由于显卡上带有的是DVI-I,就买了一根DVI-I的线,结果发现DVI-I与DVI-D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是DVI-I插头却没法插入DVI-D插座中,因为那跟横着的短片针脚长度不一样,于是那根线就报废了。之后又买了两根DVI-D线材,发现贪便宜买到的线质量可不怎么样,而且缺焊针脚的现象还很严重。所以大家选则连接线就要选择DVI-D接口的,柜台俗称24+1的,质量好些的带有磁环最好,不过在线不太长的情况下,改善不是很明显。
说到平板电视的选择,似乎接口兼容性并非是大家选择的首要因素,不过看来早期的产品确实不够好,如果你换了很多显卡和线路也没法成功连接,那么很可能是电视的问题。所以如果你非常在意与PC的连接,那么就尽可能选择带有HDMI+DVI+色差+VGA的全兼容接口,品牌上最好选择有同时生产PC显示器的厂家,比如SONY、samsung、等,理由后文在叙。至于分辨率的考量,目前市场上有66x768、几种,全高清分辨率究竟是否必要?答案是必要的,共有207万个有效像素,相比3万像素高了很多,即便是37寸电视,差别也是十分明显的。目前买的到的全高清面板液晶电视主要是采用台湾奇面板,这种面板综合效果还是不错的,缺点在于暗部细节遗失,这个问题另做文章讨论。
很多人把显卡的DVI输出能力作为考量要素,认为1000元以下的显卡不具备独立TMDS芯片,因此效果不好。事实上确实存在这一问题,不过我的400元9550也成功输出了 @60HZ的视频信号,所以只要不是很烂的显卡,问题应该不大,相比5600XT显卡就没那么幸运,1080i输出就出了问题,也许ATI显卡在视频玩家心目中的首选地位一时半会还难以撼动,至于N的6xxx和7xxx系列估计没什么问题。这是因为输出标准的视频TV规格信号并不象PC显示器要求的那么高,因此那些DVI输出信号测试文章只作为参考就好了。
最后要说的是,要将显卡与电视的HDMI连接,还需要DVI-HDMI转接头+DVI-D连接线,或者使用DVI-HDMI两种头的连接线。对于这种转接头的称呼,我觉得应该遵循从信号源-接收端的顺序来描述比较恰当,因为HDMI信号转为DVI输入据说还需要一个芯片,造价昂贵,再者应用范围也不是很广。二 ATI显卡DVI-HDMI输出全攻略
对于ATI显卡来说,驱动程序有ATI CATALYST Control Center(ccc)版本与普通CATALYST Control Panel(ccp)版本的分别,ccc版本对于数字电视HDTV的输出支持要好些,尽管要安装.NET组件而且运行速度慢,但还是推荐安装,本文使用5.10版本催化剂驱动。
准备好线材并且将显卡与电视HDMI连接好后就可以开始设置相关参数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带电插拔,另外DVI和HDMI接口设备需要在冷启动下才能检测到,因此要先打开电视,选择信号源输入为HDMI,显卡的VGA端口也要接一台显示器,然后启动电脑。
显卡在检测到有数字电视设备之后,默认使用480P输出,并且关闭VGA信号输出,windows启动之后,你只能在电视上看到桌面,这时画面可能很小,桌面显示不完全,赶紧先进入显示控制面板,把VGA端口的显示器打开吧,并将其设置为主显示器,复制模式,然后把桌面分辨率提升止800x600以上,免得你找不到确定按钮,这样会减少些麻烦。如果你发现此时调整分辨率无效,可以在任务栏的ATI图标上点击右键更改分辨率。设置好后也最好在这里禁用显示器,不然CPU占用率要翻倍的
现在你可以自如的操作了,ATI的CCC驱动开始人性化一点了,在视频那一项中的标准设置里面,找到向导按钮,开始TV设置向导。HDTV设置向导
如果你已经做了一些设置,那么向导可能不在第一步的状态,你可以点击上一步回到开始的位置从新来过。在设置向导的第一步你可以选择输出到两个设备,如果你对设置还不太熟悉,或者打算双头输出的话,还是都选上吧。之后先设置windows桌面,视频可以后面再调整。选择桌面模式,没特别要求还是选择复制模式吧。
最后选择输出格式,720P或者1080i,如果你是的面板,就选择720P好了,对于的面板追求文本效果的话,720P比较适合,选择1080i可以最充分的利用有效像素;如果是面板的话,自然要选1080i了。下面我就以的LCD TV为例子进一步设置。
接电视当然主要是为了放视频的,那么接下来在视频选项中的剧院模式下进行设置,将视频源设置全部相同,或者你打算双头输出的话,可选择视频输出到LCD TV,且扩充为全屏幕。不进行此项设置将没法在LCD TV上看到视频图像层,当然最后你只选择LCD TV作为主显示器就无所谓了。
ccc版驱动还有一个招人喜欢的功能,那就是设置隔行转逐行,试了一下运动适应对于去除画面中的毛刺很有帮助,默认是自动检测,应该是新驱动的功劳吧。
这时你的电视上就可以看到比较完美的图像了,此时桌面分辨率为,如果你的PC显示器不支持这么高的分辨率还是关闭吧。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桌面图像显示不全,我们来继续设置。
进入数字面板属性下的HDTV支持,如果你的LCD TV支持1080P,你可以把1080P格式选中,这样再次打开控制面板就看见1080p(@ 60HZ)可选,我这台AMOI就支持,所以我试了一下1080p格式,输出完全正常,只是和1080i一样不能显示全部桌面。这是TV信号对画面中做的过扫描的规定,是为了照顾CRT电视的,具体情况后面再谈。如果你要显示全部桌面的话,点选1080i自定义(@ 30Hz),应用此格式,桌面就全部显示出来了。至于添加自定义模式我这里不能用,不知是不是驱动的问题,不过我想应该能够通过ATI tools等工具手工添加一个的分辨率,最大限度的接近满屏。桌面全都显示出来了,不过能看到的图像分辨率是
结果有两种,显示不全的桌面等于在个像素的上显示约为的图像,显示完全桌面的等于在不到个像素上显示个像素,因为我发现面板边缘还有一些像素没有利用上。1080P效果
说到这儿,顺便批驳一下认为1080i清晰度比1080P差的说法,更有甚者认为它相当于540P,这纯属胡说。对于静态图像和小于每秒30FPS的动态图像,1080i的效果完全等同于1080P,因此对于24P拍摄的电影来说使用1080i传输和储存不会有任何损失。高于30FPS图像的运动效果会差些,这在1080i与1080p对比鼠标移动时的观感得出的结论,但不要忘记1080i相比1080P在传输、运算和储存上的优势。如果你觉得上面两张图有差别,那只是相片处理的问题罢了。
如果你不打算安装ccc控制面板,那么ccp面板也可以输出,只要在数字电视设备上选择强制输出1080i或者720P就可以了,不过我没找到可以显示全部桌面的控制选项。三 NV显卡DVI-HDMI输出全攻略
NV显卡的驱动一向比较简易,尽管这块儿5600XT不太争气,但是正好可以拿来演示一下出问题的状况,至于DVI-HDMI的设置都是相同的。那块X800相比9550在视频输出上没有任何优势,而巨大的噪音令我很是不快,测试完之后就仍在一边了,所以提醒众买家,显卡还是散热片的好,3D性能对我现在没啥子吸引力了。找到nView属性
前面的准备工作都差不多,进入nView控制面板进行相关设置,驱动版本为81.85。打开TV向导选择适合的输出格式选择适合的双屏模式
如此设置之后就能在电视上看到画面了,问题是一样的,通常都是桌面超出面板显示范围之外,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看不到任务栏。对于720P格式,可以直接尝试将桌面分辨率挑至,这样桌面就看全了。对于,可以选,不过面板上有点浪费,好在N卡有很强的分辨率自定义能力,尝试了几个分辨率,觉得比较满意,这个分辨率不是随便添的,好像是什么的整数倍来着,根据各自电视机的情况可以自行调整。添加自定义模式
NV显卡对输出信号的调整功能比较强,不过要注意有些分辨率连PC显示器都不能识别,会显示our off range。
同时你还可以通过nView里面的过扫与扫描补偿来解决不能满屏显示以及桌面显示不完全的问题,这与直接调节桌面分辨率的效果是一样的。
这是当这块显卡使用1080i输出时出现的状况,字体残损,跟下面要提到的非标分辨率表现是一样的,不过这块儿卡应该属于输出能力不足吧。四 DVI-HDMI输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再来说说过扫的问题
有些朋友买的是分辨率的液晶电视,在使用DVI-HDMI输出时为了达到点对点的最佳效果,将显卡分辨率调整为或者,这对于HDMI来说都是非标准的分辨率,HDMI版本1.1的规范文档中明确列出了如下支持的分辨率,对于显卡来说通常当你的分辨率为640x480时,输出的是720x480P信号,只不过有可能水平方向宽度通常会变为720分之640,甚至出现画面残损;当你的分辨率在720x480到之间时,输出720P,而当水平像素超过1280、垂直像素超过720时,就会按照1080i输出,同样的画面也会残损。但是,像76x1000这样的分辨率不会有问题,我估计是在5%过扫安全区内的情况,因此并不会出现残损。HDMI所支持的分辨率
上图解释的是blanking(消隐?)与Active Video像素之间的关系,我由此想到不少等离子是852x480分辨率的,用它来放DVD画面,实际显示的图像分辨率是多少呢?而我抓了一张HiVi-Cast的截图,这是一张关于safty area的示意图,呵呵,这张图抓下来就是852x480,这是为了考虑CRT显象管需要回扫的特性而留下的,还有就是早期显象管边角不是直的,因此也只好牺牲一部分边框以让所有的电视都能充满屏幕。本人研究不太深,望知道的朋友说说。电视拍摄到的安全范围图像PC播放软件抓到的全部画面
PC显示器从设立标准之初就没有留下任何富裕的空间,也因此埋下了这个ITU规范与VESA规范之间的冲突。从上图与DVD接电视所拍到的图片之间的差别,就在那5%的过扫(消隐?),其实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都是不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显卡在输出标准视频信号的时候会看不全桌面的原因,而驱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97年我所见的显卡来说有四种解决方案:一是缩小输出画面,确保桌面完全显示,但是会留下黑边,老显卡多如此办;二是随TV的走,桌面看不全,反正接电视不是用来上网的;三是窗口移动,桌面显示不全,但是随着鼠标移动可以显示边边角角的东西,比如任务栏和开始按钮;四就是制造黑边,缩小桌面分辨率,也就是目前显卡多使用的调整方式。下图就是这样的一个示意图,这是ATI显卡在调整输出画面幅度的情况。NV显卡就支持后面这三种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如果使用HDMI或者Yprpb这样的输出方式,想要点对点的显示的图像,对于遵循ITU规范的电视设备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便是HD DVD或者蓝光播放机通过HDMI输出,也应该是画面显示不全、不是点对点显示的。
因此我综合网友们的实践,得出一个还不知道对不对的结论,要想实现点对点显示只有这么几种情况:1 通过HDMI或者Yprpb接收但是会显示全部图像的设备,比如液晶/DLP投影机,此类由数据显示演变而来的设备能够把全部画面显示上去,因此就能实现点对点,比如某网友就说他的Z3在情况下是点对点的。2 通过PC专用接口来连接,比如DVI,由此看来DVI接口可能是最好的PC与液晶电视连接的数字传输方式了,因为DVI肯定不会有过扫这些麻烦,某网友使用海信3777P通过DVI实现点对点显示似乎也说明这个问题,记得看他的操作是选中了强制1080i输出,我个人认为是此电视不支持@ 60HZ,强制1080i只是为了达到隔行传输30HZ的目的。另有网友证实,DVI-D接口可以实现分辨率的自动识别和传输。只不过以目前趋势来看,DVI接口在高清电视上已成兔子尾巴之势,可选择的范围不多。3 VGA自然也是专为PC而生的,不过大多数电视对VGA的支持都不太好,一种情况是最高支持,这样的话,只有你的液晶电视是时且通过仔细的调较可以实现点对点显示,刷新率也能超过60Hz,对于只支持4:3 VGA信号的16:9液晶电视还是算了把。而如果你的液晶电视是的,那么电视就需要支持到,因为我所见到的液晶电视会把超过的分辨率压缩,也就是会把变为来显示。如此看来,夏华或者海信的所谓1200P应该也有用武之地。(难不成海信的工程师也喜欢连PC?:)
综上所述,要么电视厂商可以支持PC转接显示,要么配备支持PC分辨率和EDID(DDC ?)信息的DVI接口,或者等待HDMI1.2版本的普及,这让我我想起当初那篇新闻《HDMI 1.2新规格公布 更好的兼容PC系统》中提到的:&-改进的PC显示接口特性,能够在只使用一个HDMI接口的情况下支持所有的PC显示分辨率;支持PC自有的RGB色彩空间,也支持输出YCbCr色彩空间。&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够帮上为此头痛的朋友,也希望更多实践出的真知来一起交流,毕竟象某网友在给samsung客户 服务打电话时遇到的回答一样,他们也不清楚。最后再说说VGA。五 无需补丁,无需特定显卡,无需转接线,VGA也能输出标准i !
净折腾新兴接口了,VGA接口由于大多数电视所支持的分辨率规格有限,所以一直没列入研究的对象,不过倒也常常发现ATI 控制面板中强制720P输出和强制1080i输出,我都只是在调试显卡输出色差或者HDMI的时候图省事直接点选的,我的19寸特丽珑倒也能正常显示,除了1080i那隔行的效果惨不忍睹之外,不过近日突然想起那液晶电视的VGA接口是不是也能显示呢?答案是肯定的。
将显卡与LCD TV通过VGA线连接,先确保桌面分辨率不会超过电视支持范围,那么在没接DVI设备的时候,电视就变为主显示器了,选择信源为PC(VGA)输入,再进入ATI控制面板(ccp的就成),点击监视器,查看属性中的疑难解答,选中1080i或者720P,呵呵,成功了,我这台的LCD TV原本最高只支持的VGA口也上Full HD了。ATI显卡设置
可以通过这个界面来调整输出画面幅度,以及电视上的PC调节选项尽量实现桌面的全部显示,如果还不能完全显示,也无所谓,通过ATI tools等软件手工调至试试看吧,或者把任务l栏提上来。输出效果
对于NV显卡应该也可以强制,进入nView选项,选中主显示器,在设备设置里面先将其设置为HDTV设备,然后再点选输出格式。不过我还没来得及试验,我的机箱已经因为来回更换显卡快弄散了。NV显卡设置,应该还有720P的
当然,我还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高清电视VGA端口都能支持这种格式,或者这只是@ 30HZ,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最省事也最省钱上i的方法,估计有的朋友已经用上了,我也是刚想到而已
标签:&&&&&&&&&&&&&&&
" tab="tab_0" >常见问题热点事件家电人物家电名词热门品牌
123 4 5 6 7 8 9 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信电视开机黑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