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是六十版本的牛牛直播app最新版本难还是现在的魂牛难

晋方言与山西人
我的图书馆
晋方言与山西人
  晋方言作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的一支古老方言,无论就其形成的历史还是所保留的古代语言文化,在汉语发展史上均占有突出的地位。研究晋方言对了解晋文化、汉民族文化均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丰富的晋方言以及晋方言所承载的晋文化已经或正在消失,如不加紧调查整理就有绝迹的可能,而且这种“化石文化”消失后将无法复原。山西省语言学会与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担负起了这项重担,他们的研究团队早于十年前就积极组织力量对各县方言进行全方位研究整理,目前,已自筹资金出版了16本各县市方言研究。晋方言是全国十大方言之一,作为北方方言中最具价值的方言理应作为晋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受到足够的重视。
&&& 晋方言这个名称早在60年前就有人提出,当时叫晋语,其方言范围与今天的理解略有不同。作为学术概念正式提出是20年前的事。中国社科院的李荣先生首次将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晋方言是汉语十大方言之一(其他九大方言是:官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话、闽方言、粤方言、平话、徽方言)。分布于山西省除南部以外的广大地区以及毗邻的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等四个省区临近山西的县市。晋方言区共176个县市,面积仅小于官话;使用晋方言的人口约4500万,仅次于官话、吴方言,与闽方言、粤方言相当;晋方言区的人以山西省居民为最多。
晋方言目前分作八个片:并州(晋中)片、吕梁片、上党(晋东南)片、五台(忻州)片、大包(大同-包头)片、张呼(张家口-呼和浩特)片、邯新(邯郸-新乡)片、志延(志丹-延川)片。并州片是晋方言的核心地区,其次是吕梁片、五台片、志延片,其余是晋方言的边缘地区。山西省南部20多个县市今属中原官话区,称汾河(晋南)片,一般不包括在晋方言内。汾河片在历史上与晋西北方言接近,以后逐渐受到中原官话的影响,汾河片实为晋方言到中原官话的过渡区。所以与晋方言核心地区并州片有较多共同点,为称述方便,一般所说的“晋方言”,大体上也包括汾河片。
北京大学方言资深专家王福堂教授说:就现代晋方言而言,它
“的确具有相当多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1.保留入声调并有喉塞韵尾,如:太原人读“不、说、国、别、局、一、六、七、八、十”这些字,调子读得很短,不能拉长。2.前后鼻音不分,如:读“陈旧”为“成就”,“深信”为“生性”。3.平舌、翘舌不分,如:“志愿”念成“自愿”,“擦手”念成“插手”。4、阴平、阳平不分,如:“天”同“田”、“诗”同“时”、“梯”同“题”。5、一个字分成两个音节,如:摆——不来、拌——不烂、杆——圪榄、巷——黑浪等。这不能不考虑晋方言区地理位置的闭塞,“恒山峙其北,大河绕其南,四塞襟之,五原控之”,“眺览其间,左山右河之势自若也,襟塞控原之腾自若也”。(康熙《山西通志》1681年)与官话区长期相对隔绝是方言保守的重要原因。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01:古代语言的“活化石”  方言是人们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下来的,如果这个地区的人口历史上没有大的流动,那么,这个地区的方言就是存古的。山西的人口历来是输出的,外来人口很少,所以山西方言保留了很多古代语言成分。现代晋方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语言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过程。从语音上看,汉语语音从古到今变化很大,古代的语音是什么样子,仅仅依靠书面的传世文献已无法复原,语音是一发即逝,不留痕迹的,今天活的方言口语可以为我们提供古代语音的材料。古代有入声调,但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已不存在,山西的晋中、吕梁、忻州、长治等地方言均保留了入声调,如“不、国、十、六、德、色”等。读这些字时调子读得很短,这就为汉语入声的演变提供了“活化石”。再如:古代的平声只有一个,今天太原话平声也是一个,“天”与“田”读音一样,保留的正是古代平声面貌。从词汇上看,山西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宋元以来的汉语词。如:&山西方言&普通话年时&去年明朝&明天年下&过年时外后个&大后天厮儿&男孩厮跟&相跟老鼠&老?(“?”中“禾”为“鼠”)解不下&不懂&&&&有的词反映的时代则更早,如晋南的“树”叫“?儿”,反映的是汉代时的叫法,山西普遍将“杆”叫“圪栏”,“摆”叫“不莱”,“妯娌”叫“先后”等,反映的时代可能更早。&&&&保留在山西方言里不同层次的语音和词汇特征是汉语研究的珍贵的“活化石”。&&&&这一特点已经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民俗学家的高度重视与密切关注。上世纪初,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第一次调查研究晋方言八个县的方言以后,晋方言早已为日本、法国、美国等国众多学者所引用。近年来美、法、日、韩以及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不断有学者多次来山西调查研究方言,不断有成果问世。2007年8月,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第三届晋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这充分说明山西方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方言俗语是挂在人们口头的语言形式,代代相袭,口耳相传,对古音起到了凝固作用,晋方言的俗语中保留了不少的古音。&&&&某些古音遗迹只保留在个别方言的个别俗语之中,如:洪洞、临汾方言中表示人脸部浮肿的“胖(读po)”这个音就保留在“胖眉处眼”这个方言俗语中。临汾、洪洞、汾西、临县的“肥”,单念时,今已不读古音xi,只有在当地谜语“一对媳妇等等齐,吃肉轧面不得肥(读xi)——筷子”(汾西)、“弟兄二人等身齐,香油好面吃不肥(读xi)——筷子”(临县)和儿歌“茄子皮,瓠子泥,哪个狗娃吃得肥(读xi)”(临汾)中才有这个读音。有的语汇所保留的古音遗迹因时因地不同而略有变异,如临县儿歌:野喳喳野喳喳尾巴长,引过souzi容不得娘。运城一带谚语:人生三大事,攒钱盖房娶xiouzi。临县儿歌中的souzi和运城谚语中的xiouzi中,sou和xiou均是“媳妇”一词早期的合音,它们反映了1000多年前的语音特点,都是极富价值的古音现象。下面再举一些反映古音的例子。&&& 1.反映q读k的古音&&&&新绛歇后语:半夜里哭妗子——想起(qi读kei)】来一阵子。&&& 2.反映x读h的古音&&&&忻州歇后语:狗钻到风匣(xia读ha)后儿——回转不开。&&&&汾西谜语:一张木鞋&(xie读hai),随拉就来。——抽屉&&&&红匣匣(xiaxia读haha),出啦啦。——辣椒&&&&洪洞儿歌:噔噔噔,年下(xia读ha)了,糕儿枣花儿做下(ha)了,哥哥剁馅馅(xianxian读haihai),嫂嫂做饭饭。&&&&跛跛虫,覣不鞋(hai),过了甘亭是羊獬(xie读hai)。(“甘亭”、“羊獬”是洪洞两个相邻的村庄。)&&&&临汾谚语:桃吃饱,杏(xing读he)伤人,李子树底下埋死人。&&&&宁可误了收秋打夏(xia读ha),不能误了存才《挂画》。(蒲剧《挂画》是小旦存才的代表作。)&&& 3、普通话读j、x,晋方言读z、s,与古音同。&&&&大同方言多将&“脊背”叫zebei,这个读音还保存在当地俗语中。如:&&&&忻州歇后语:铁耙子抓脊(读ze)背——硬手。&&&&洪洞儿歌:跟屁眼,跟爷来,相(读si)跟到茅池里喝茶来。&&& 4、普通话读ch,晋方言读sh、x,保留的是古音。&&&&洪洞、临汾儿歌:蝉(读shan)、蝉别吼了,棉的夹的都有了,有的穿上了,没的冻死了。&&&&洪洞谜语:一物生来爱踅门,早晨(读xin)里走了黑里回。——尿盔儿。&&& 5、普通话读m,晋方言读b,保留了古音。&&&&汾河片洪洞、临汾、万荣等十几个方言点将“树”读bo,be。如:&&&&洪洞谜语:一个bo儿不低不高,上头下的是珍珠玛瑙。——露水&&& bo牞be的本字即为“木”,我们于2002年已作过详细考证,反映m读b的古音痕迹。&&& 6、普通话读h,晋方言读g,更是古老的读音。&&&&万荣俗语:双双核桃双双枣,婆夫两儿合(读ge)得好。&&& 7、晋方言普遍将“头”叫“得/的/等脑”,“得脑”是dao的分音词,本字是“首”,“道”的声符即“首”。反映“首”的古代读音。这个音在山西俗语中保存得最多。如:&&&&万荣歇后语:等脑上顶驴粪——屎(死)对头。&&&&洪洞歇后语:的脑上生疮,脚底下流浓。——坏透了。&&& 8、普通话读zh,ch,晋方言读d,t,是古音的遗迹。&&&&汾河片的临汾、洪洞、赵城等方言将“骗人”说成tuan人,tuan的本字实为“赚”,如元曲中的《赚蒯通》。在今农谚中保留。如:临汾谚语:云往东,刮股子风;去往南,把人赚(读tuan);去往西,泊池溢;云往北bu,冷子蛋(冰雹)下得落不住。洪洞谚语说:云去南,把人赚(也读tuan)。&&& 9、普通话读j、q,晋方言读zh、ch,反映了较古的读音。&&&&临汾、洪洞俗语:明痦子,暗黡子,叫&(读chao)花头一身黑点子。“叫”读ch声母不合临汾语音规律,但这种读音在万荣等方言点很多,通过方言间的比较可以确立“叫”的古读形式。&&&&万荣惯用语:做活看剞(读zhi)劂。(“剞劂”是万荣常用工具,指干活干得如何,先看工具是否对路子。)&&& 10、晋方言大多将量词“个”读成guai,kuai,huai,uai,反映的是上古音遗迹。各地俗语中可见一斑。如:&&&&盂县歇后语:三张纸画下个(读guai)驴头——好大的脸面。&&&&介休谚语:一个(读huai)针眼眼,三斗二升风眼眼。&&&&新绛谜语:半开里一个(读uai)碗,下雨下不满。——鸟巢。&&&&这个读音在南部吴方言中仍保留。吴方言与晋方言可以互证。&&& 11、普通话读ou,晋方言读u,是古音的遗迹。&&&&临汾惯用语:蛇大喉(读gu)咙宽。&&&&洪洞谚语:先后&(读hu)里和,弟兄和。&&& 12、普通话读ang,晋方言读e,o,是古音的遗迹。&&&&忻州方言有:肿眉胮(读pe)眼:形容面部浮肿的样子。“胮”,其义为肿。忻州方言中与“胮”同地位的“棒”读be,可证。忻州方言还有:眉胮(读pe)眼肿:形容面目浮肿的样子。忻州有人写成同音的“泡、破”,非也,其本字当是表浮肿的“胮”。&&& 13、普通话读ang,iang,晋方言读o,io,是古音的遗迹。&&&&汾西谜语:三块瓦盖个房fo,里头坐个白头婆。——荞麦洪洞儿歌:姐夫姐夫你上炕(读ko),我给你倒茶馏馍馍。&&&&这些读音反映的至少是宋代时期的古音。&&& 14、普通话读ing,晋方言读i,是古音的遗迹。&&&&忻州谚语:人小帽子低,说话没人听(读ti)。&&&&太原方言将&“精明”读&“机密jimi”,也是古音的反映。&&& 15、普通话读ei,晋方言读i,是古音的遗迹。&&&&汾西歇后语:两只眼窝五道眉(读mi)——假眉(读mi)三道。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03:晋方言与醋文化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山西的方言跟山西的煤炭一样,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亟待开发。”道出了晋方言的丰富。而我们要说:“山西的方言跟山西的老陈醋一样,历经千百年岁月的酵酿,更加绵香醇厚。”&&&&老陈醋得名的由来与晋方言是分不开的。据说,大清顺治年间,介休醋仙王来福到了梗阳(清徐),对以前的酿醋工艺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冬捞冰,夏伏晒”,使酿出的醋“绵酸醇厚、陈香悠久、甜洌鲜美、回味无穷”,人们食后纷纷称赞,四处传颂,说王来福“酿了神醋”,而被别人误听为是“酿老陈醋”,后来,人们干脆把这种香如老酒的醋叫作“老陈醋”。因为“了”与“老”在晋方言中是同音的。&&&&与醋有关的词汇在晋方言中占有很大比例,单从醋的名称就可见一斑。山西在历史上的名醋有平阳熏醋、太平米醋、南六堡曲醋、运城柿子醋、壶关新寨醋等。如今山西醋的品种更是多样。从牌号分,有老陈醋、普醋、双醋、特醋;从生产工艺上分,有熏醋、黄醋、淋醋、回流醋、封缸醋等;从原料上看,有高粱醋、玉米醋、小米醋、麦醋、糖醋、柿子醋、果醋、红薯醋等;从用曲的类别分,有大曲醋、快曲醋、自然发酵醋等;从醋的功能又可分为&“饺子醋”、“凉拌醋”、“海鲜醋”、“吃面醋”等等。&&&&晋方言中的许多词汇也反映出人们的文化心态。比如,其他方言区的人是忌讳说“吃醋”一词的,因为“吃醋”代表着嫉妒,尤其多用于男女感情,含有贬义的色彩,像“争风吃醋”等词,就连无辜的醋坛子、醋篓子也受到牵连。而在晋方言区你听到人们说“你吃醋不?吃多少?”那是很正常的,丝毫不影响主人的热情及客人的情致。&&&&醋在古时叫醯,酿醋的醴叫“老醯”。由于山西人嗜醋如命,再加上山西人对酿醋的特殊贡献,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老醯儿”。有专家认为,山西人被称为“老醯儿”,是一种产品与一个地域紧密契合,并作为一种有趣的文化广为流传的结果。&&&&老陈醋还被人们作为创作素材广泛使用于山西的曲艺作品。小时候听过一段潞安鼓书《醋为媒》,至今仍记得开头的一句唱词:“山西人爱吃醋,家家有个醋葫芦”。另外,晋语中还有一些体现醋文化的谚语俗语:“家有二两醋,不用去药铺”,“醋是随饭吃的药,更是顿顿吃的饭”,“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酿醋行业中还常说:“能做醋的工人就能做酒,但做酒的不一定能做醋。”&&&&晋方言中的醋文化词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应好好地发掘、研究和整理,让这些独特的晋方言词汇大放异彩,让古老的陈醋及醋文化现象继续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04:方言人名反映的原始崇拜  山西农村有这样一种习俗:孩子一生下来,取一个名字,俗称“小名、奶名、乳名”,我们称其为“方言人名”。长到一定年龄,即上小学或步入社会时要再取一个名字叫“学名、大名、官名”。“方言人名”是长辈出于对孩子的至爱心理,围绕着“求生存、图吉利、好抚养”而取的名字,带着一定的随意性和偶然性。这些名字虽大多粗俗不雅,甚至不堪入耳,但却有神秘的内涵,反映了各种各样原始意识的潜存。&&&&这些“方言人名”几乎遍布山西各地,大多与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生殖崇拜、鬼魂崇拜有关。一、反映对自然崇拜的人名&&&&山西人以自然物起名多涉及“天、地、月、星、风、云、雨、雪、山、石、水”等,这些自然物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如《国语·鲁语》所说:“……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这对于处于低级社会形态的远古人类来讲,崇拜大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原始崇拜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文化积淀,随着高级社会形态的出现,也会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来。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土地瘠薄,多数地区生活贫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力点种畜拉犁的原始耕作方式,至今依然存留。对大自然的依赖心理有增无减。大自然会潜意识地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除了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外,突出地表现在“乳名”上。如乳名叫“土地”(汾西县),反映土地崇拜意识,因土地能生长万物。古代盛行过对土地的崇拜。《礼记·郊特牲》说:“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有的名字叫“荒沟”、“平儿”(临汾等地荒坡上开出的小块平地),均反映了丘陵地带人们对土地的崇拜。&&&&尊天意识在方言人名中也得到充分的表现,如人名“天顺、天星、天转、月儿、天河、星、云儿、顺风”等。“方言人名”中,叫太阳的少,叫“月儿”的多,这当与古代某些部落崇拜月神有关。太阳被认为是一种可畏的恶魔,我国汉族有后羿射日的神话,而月亮光线柔和,能降生露水,滋润人畜。夏人和周人都是崇拜月亮的,周人祭祀先阴后阳,也反映了对月亮的崇拜。星星在原始人看来,是由人变成的,生一人,多一星,死一人,落一星,把天上的星星与人类命运往往联系起来,可见对星体的崇拜也是很自然的。&&&&石头不寻常的外貌和石头能做成石器是人们崇拜的主要原因,农村中多有把巨石当神石供奉的,石头崇拜在各地都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临汾等地还保留一种风俗: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找一块石头或以石头凿成的石磨盘作灵物,用锁子锁上,到12岁时才能解开,结婚时还要去朝拜,有的人就取名为“磑子、磑儿、磑磑子”或叫“锁儿、锁子、行锁、铁锁、金锁、银锁、锁住”,意将小孩生命紧锁于石,或叫“拴儿、栓子、拴住”等意将小孩灵魂拴在石上。&&&&山西大多地处山区,水源奇缺,吃水问题至今仍是个大问题。所以对水十分珍惜,甚至崇拜,小孩取名叫“水孩、水泉、雨水、雪花”,当与此有关。&&&&&二、反映对动物崇拜的人名&&&&以动物起名在山西也很普遍。大致可分为:家畜名、野兽名、飞禽名。家畜名以牛、马、驴、羊、狗、猫、猪、兔为多,如牛娃儿、水牛、犍牛、牛女、牛厮、二牛、骡驹子、马孩、驴娃子、臊忽(公山羊)、圪羝(公绵羊)、金羊、狗娃、狗蛋、小猫、二猫、猪娃、兔子。野兽名有:狼尝、狼衔、老虎、龙、豹、蛇娃、圪猁。飞禽名:呱骨喽(鹌鹑)、野雀子(喜鹊)、宿娃(麻雀)。&&&&为小孩起动物名的习俗,当是古老的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残迹遗存。考察史料和上古神话,以动物为图腾或崇拜物的民族、部落是很普遍的。《周易·系辞》:“龙蛇之蜇,以存身也。”《大荒北经》:“有犬戎国,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犬戎。”《海内北经》:“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食。”这显然是以狗为图腾的部落。关于活动于我国北方的狄族,其得名乃来自以犬为图腾的原始崇拜。&&&&牛无疑也是原始图腾之一,传为三皇之一的伏羲就是牛首蛇身。崇拜马的习俗古时也有,《汉书叙传下》:“类?厥宗”,应劭注曰:“?者,马也。马者兵之首,故祭其先神也。”“凤”是有虞氏所崇拜的图腾,“商”是鸟图腾的王国,《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山海经》有卵民国、羽民国、鸟氏及许多人面鸟身的神,这些可能都与鸟图腾有关。&&&&有时祭祀某动物是为了给人类造福。《礼记·郊特性》:“迎猫为其食田鼠,迎虎为其食田豕也。”人名取“猫、虎”当源于此,山西多数地区,山坡野草丰厚,适于养羊,羊在生活中作用非常之大,以羊起名的习俗很盛。因此,羊在山西特别受崇。正如古埃及人崇牛一样。羊群经常会受到狼的袭击,为讨好“狼”的恩赐,故意将小孩名为“狼尝、狼衔”,实际也转向一种对“狼”的祈祷和崇拜。&&&&从《山海经》看,《南山经》的神灵与鸟、龙图腾有关,《西山经》的神灵与马、牛、羊、虎、豹图腾有关,《北山经》所提神灵多与蛇、马、彘(猪)图腾有关。至于飞禽名,似应于某部落的图腾崇拜有关,资料考证所限未敢臆测。&&&&&三、反映对植物崇拜的人名&&&&方言人名中反映植物崇拜的有:树木名、作物名、花卉名。树木名:林森、林娃、植槐、树枝、柏枝、柏根、柏树、柏叶;作物名:小麦子、麦花、麦记、麦巧、麦儿、豆、谷子;花卉名:桃花、杏花、香花、桂花、椿花、莲花、菊花、梅花、石榴、牡丹,还有叫各种“叶儿”的(几乎普布全省),这同样是一种古老的崇拜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原始人类对树木花草的生老繁殖功能人格化,形成对各种植物神灵的崇拜,直至今日,农村中还有这样的习俗:砍伐一棵树前,要先祭树神,祈求树神迁徙,否则加害于人类。不论是大槐树、大杏树,越是老树,越易被神灵寄居,“植槐”(汾西)一名,可能就是这一祭奠活动的产物。晋南以麦为主,要获得小麦丰收,得靠老天的恩赐,风调雨顺,方言人名中各种“麦子”的叫法,实际上就是对麦子的崇拜潜意识的反映。&&&&&四、反映对生殖崇拜的人名&&&&&生殖在原始人看来,是一种神秘的事情,由此产生生殖崇拜观念,生殖崇拜虽是人类早期的信仰,但并没有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完全绝迹。至今还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留有痕迹。我们所讨论的方言人名中与生殖有关的名字,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殖崇拜意识的反映。农村中将“男根”俗称为“鸡儿、鸡箍儿、鸡娃儿”,因此,有些男孩就以其为小名(洪洞、赵城)。古代,男性总是和公鸡联系在一起,公鸡由于它作为雄性的代表,有很强的性能力,因此便成了男性力量和活力的象征。山西农村中男名也有以女性生殖器命名的。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殖崇拜意识,多被掩盖在“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信条之下,因此,对女性的生殖能力,尤为看重,父母为儿子娶媳妇,实际上就是要娶一个有生殖力,能传宗接代的女人。将女性看成了一种延续家族血脉、繁衍后代的生殖工具。把男孩叫成“女生殖器名”就是久婚晚嗣的夫妇在来之不易的孩子名字上所体现的女性生殖崇拜意识。&&&&&五、反映对鬼魂崇拜的人名&&&&&对鬼魂崇拜的“方言人名”不像其他人名那样,直呼其名,而是用一种“折射”的方式,曲折地反映。崇鬼,实际上是反映了对鬼魂的崇仰与恐惧。农村中多以为鬼是可怕的,一旦被缠,魂不附体,自身难保,所以为使孩子辟邪往往将孩子取名为“丑蛋、狗屎、茅厕、茅勺”等,叫成这些不堪入耳的污浊之物,鬼魂就不来纠缠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新的观念的介入,这些方言人名在农村已出现明显的断层。或许再过若干年,现存于农村中的“方言人名”会像其他的方言现象一样逐步消失。因此,利用这些方言中的人名“活化石”进行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研究,越发显得必要。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06:面食制作及工具中的晋方言  “山西贵有黑白二珍。”黑珍指煤都产出的优质煤,白珍是山西人世代离不开的面食。说起山西面食,这里的学问可真不少。《山西面食赋》里这样描述:“削拨剔拉,推撮擦抿,长短粗细,五花八门。”很普通的一团面,到了心灵手巧的山西人手里会变成形状各异、口味丰富的多种美食。而成就这些美食的制作工具更是功不可没。各种美食的叫法以及所用工具、制作工作无一不充分体现着晋方言的魅力,如圪头词、子尾词和重叠词等都派上了用场,既形象生动又别具特色。&&&&晋中人最常吃的一种面食叫剔尖,或称剔拔股,是用铁匙(方言读tiāsī)和铁筷子(方言读tiākuàize)制作而成。铁匙呈圆形,有手柄,表面平展、光滑。铁筷子两头尖但粗细不同,粗的一头握在手里,剔面的时候不易转动。先用铁匙将和好的面铲到铁匙上,用铁筷子较细的一头把面一点点摊平,然后剔入锅中。&&&&平遥的铲片片是用手板加工的,这种手板形似乒乓球拍,木头(方言读mēdòu)质地。将和(方言读huó)好的面放到手板上,用小平铲铲入锅中,煮熟后加菜和调和食用。&&&&抿圪蚪,有的地方叫抿尖,是用抿床(方言读mǐnsuāng)制作而成。抿床中间有铜片片,上有圆形小孔,稍鼓,用木制抿拐子与抿床配套使用,反复挤压,挤下的圆形短条即是抿圪蚪。&&&&河捞用河捞床子(方言读suāngze)制作而成。比较古老的河捞床子是木头(方言读mēdòu)做的,床子的四条腿架在锅台上。把面团蘸水(方言读sǔ)放进面斗中,面斗呈圆柱形,上面开口,下面是带小圆孔的铜片。一人固定河捞床子,另一人用床子上的压杆将面用力压入锅中。现在这种工具只见于农村的红白事宴,一般家用的河捞床子已经变成很简单的塑料工具,便于一个人操作,不同的是原来的压杆变成了能旋转的螺旋杆。&& &烙饼,晋南人称火烧,是用鏊子(方言读Nàoze)烙制而成。鏊子是铁制的圆形炊具,下面带有三根腿腿&(方言读tuǎituǎi即支点)。把和好的面揪成一个个面圪蛋,揉圆,拍(方言读piā)扁,用擀(方言读giě)面杖擀平,放到涂了油的鏊子上烙熟即可食用。&&&&大同刀削面可谓山西面食一绝,师傅可以把放有面团的面板顶到得老(方言读dēlǎo,即头)顶上,左右手开工削面。削面用的是削(方言读xuē)面刀,钢制弯曲形薄片刀,一边有刃。&&&&山西过去以粗粮为主食,“早饭稀饭煮糕,午饭蒸现糕,晚饭火烤糕”。一个糕字融入了绵延几千年的饮食文化。有诗云:“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盼财临。”诗中用糕的色泽比附金银的富贵,寄托盼望时时有红利,日日望财临的心愿,借吃糕的“糕”来比喻“升高”的“高”。糕要用陶制的笄筐儿(方言读jìkuāi)先熘(方言读zōng)熟,这种笄筐儿是高约20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底面有圆孔。把熘(方言读zōng)的糕面倒出来放在面案上,用手蘸油趁热揉打,直至糕面光滑均匀。揪下一个个小面疙瘩揉圆拍(方言读piā)扁,用手捏成圆形扁皮,包入豆沙和枣做成的馅,放进油锅炸制即可。&&&&蒸(方言读zī)馍馍用的是笄箅子(方言读jìbǐze),老式的陶制笄箅子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钢制的。笄箅子是圆形带孔的扁平器具,先把笄箅子支在放有水的蒸锅中,把成形的面圪蛋摆放在笄箅子上,蒸约20分钟即可食用。&&&&除了借助各种器具做丰富的面食外,山西人的巧手也是举足轻重的制作工具。如猫耳朵是山西人常吃的面食,山西人把猫耳朵叫做圪朵儿。是把和好的面搓成条,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另一手揪一小块在手掌用拇指加压滑行,卷曲状的面成品看似一只只耳朵,下锅煮熟加以调和&(方言读diāohuo)食用。&&&&另外,“拨烂子”也是山西人普遍爱吃的一种食品,是“拌”的分音词,最体现晋方言特色。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07:晋方言与山西的地形地名  【根据地形为村落命名是地名最古老的来源。我省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山川纵横、沟壑林立,地形地貌千变万化,很多自然村的地名都是对地形的归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绝不满足于普通意义的“村”、“庄”的简单描述,在山西方言中有一大批词汇反映了这些地形。这些古老的地名牞缀成一幅生动细致的画卷牞为我们描绘出山西的自然风貌。】&&&&普通意义上的山在地名中被细分为近百种小类,如:墚、峁、圪、峨、岭、垣、条、塬、嘴(咀)、垴、岩、尖、台、洞、岗、巅、凸、豁、峰、垄、堆、墙、墕、圪洞、圪垯、圪垛、圪堆、圪栳、圪蛋、豁墚子等等。这些地形指的都是隆起的高地,但形态有殊别。比如“墚”的顶面比较平缓,两侧是谷。“峁”是相对孤立、顶部浑圆的黄土山。“岭”是相对孤立,周边坡度陡峭的黄土山。“圪垯”是指黄土山圆形的顶部。“圪垛”是指对于整座山体而言相对凸出的部分。“圪蛋(旦)”指呈圆形的黄土岗。“墕”指两山之间相对山头而言低而平缓的地带。“坝”指黄土山体之侧。“嘴”是形象的说法,即习惯上说的山嘴子,是山墚向沟底延伸而呈尖状的部分。“条”指山墚之上相对平缓而呈条状的部分。“垣”指呈台状而周边陡峭顶上平坦的黄土山。“圪堆”是指小型的土堆似的小山;“圪栳”即“山圪栳”,是指山体弯曲式交接成的山体角落。“豁子”即是山体的缺口处。“垴”指小山头。“岩”是山或高地的边缘。“尖”是山的末端部分。“台”指高而较平的山地,“岗”指山脊部分。“巅”指山顶,但它不是很陡峭,而“峰”则是高而陡的山等等。&&&&有山必有沟,下面这些地名中的字是描述低陷地带的:沟、掌、岔、川、渠、沟岔、沟子、壕子、峪、圪筒、沟底、圪岔、沟、峪、渠、壕、口、岔、崖底、壑、堑、峡口、谷、涧、河、坪、凹、洼、湾、泉、堰、塘、坳、池、井、凹地、底、汇、岸、潺、浸、套等等。“沟”是两山间低陷的平地,沟有旱沟和水沟之分,有水的沟可称为“河”、“涧”、“湾”、“池”、“潺”、“井”、“汇”等。“峪”即是“山谷”,“两山之间谓之峪,峪必有平地,数顷或数十顷不等。”(《刘贵阳说经残稿》)“峪”包含的平地往往比沟大。“川”的地带就更大一些牞有叫“小川”的牞因为命名人在命为“川”后自觉名不符实,又进行了修正。很小的沟称为“渠”、“壕(子)”、“沟子”。沟的尽头处称为“掌”,一般说“沟掌里”。两沟交接处或沟川交汇处谓之“岔”或“沟岔”、“岔沟”。沟之口部谓之“口”或“沟口”、“峪口”。沟的底部谓之“沟底”。“圪筒”就是“筒”。“套”指弯曲的沟。“浸”“堑”“壑”都比较深。&&&&对平地的描写主要体现其海拨高低、面积大小和土壤特质。如“垣”的海拨高牞面积也大;“坪”的海拨高,面积小;“原”的海拨低,面积大;“平”海拨低,面积小。称为“滩”的地方,一定有河滩或洪水曾冲过而留下的砂石滩。“碛”的音和“气”同,意思与“滩”差不多。省内大多地区缺水,所以假如本地有水源的话,地名中是多半要体现出来的。这样就形成了一批井、泉、池、河、干、湾、塘为末字的地名。&&&&还有一些地名属于坡地,如:坡、坡底、半坡、坂、坂底、斜等。陡峭的地势有:崖、畔、圪台、圪塄、石级、岩、塄头、塄、壁等。叫“崖”的地方必然有一面直立临深谷。“畔”则多临河。运城有地名“辿”,音“迪”,表示山道崎岖不平。&&&&人们还在这些地形前又加上形象词的修饰,使描绘更加生动准确。有描摹形状的,如马蹄涧、马鞍山、鸭里、鱼岭嘴、驼垴、猪头山、石盆沟、笸箩湾等,用人们熟悉的器物或动物形状,把地形描绘得栩栩如生。也有说明土质的,料角门、黑土岩、赤土凹等。还有直接用形容词描绘的,如“圪柳掌”的“圪柳”是弯曲的意思,“圪撩沟”的“圪撩”是向上斜的意思,“仄爻庄”地形呈一字,“一倾坡”则地势倾斜一览无余。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08:晋方言中的禁忌语  禁忌语指由禁忌或避讳而产生的语言避忌现象。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礼记》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牞入门而问讳。”除了汉语普遍存在的称谓禁忌、姓名禁忌、隐私词禁忌之外,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语音谐音因素和山西方言用词等,形成了山西特有的一些禁忌语。&&& 1、山西是“煤炭之乡”,煤的开采进入地下挖掘之后,煤矿工人同大自然的搏斗更加凄苦、悲壮,他们无法抵御来自水、火、瓦斯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死亡自古也是人类畏惧的话题。在煤矿和矿洞禁忌说“塌、砸、挤、落”,对塌落事故只能言之为“冒顶”、“裂帮”等代称。&&& 2、禁忌语大多是由谐音联想而产生出来的。各地的禁忌语是各地方言的读音谐音联想出来的。在某方言区是禁忌语,在另一方言区则不一定是。山西“四”与“死”同音,“死”以及与“死”相近的发音,如“4”、“14”等也都成了禁忌的对象。人死了要避讳说“死”,上年纪的人死了,阳泉人言之“驾了、老罢了”,晋城人、大同人言之“老了”,吕梁人言之“老了、逝及了”等,小孩少亡或夭折在山西言之“没了、殁了或丢了”,家人对长辈去世言之“过世了,不在了,老了,下世了”。山西晋城有的地方妻子对丈夫的去世言之&“展腿了”。过年过节,更是忌讳说“死”,买了死鱼死鸭,一定要说“文鱼文鸭”,“文”是文静不动之意。手机号以及车牌号等也都对4惟恐避之不及。另外,与“死”意义相近的词语也要避讳,如“终”、“亡”、“丧”等。于是,接新娘子的车队里,忌讳用“奔驰”加“桑塔那”,因为取其第一字即为“奔桑”,与“奔丧”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山西人送礼忌送“梨”、送“钟”,因为“梨”与“离”、“钟”与“终”同音。过年煮饺子,“破了”要改说“挣了”,“吃完了”要改说“吃好了”,“用光了”要说“用净了”。喝酒时酒壶空了或“干了”而言之“启了”或“喝启”。“鸭”在山西由于与“押”、“压”谐音牞不被用作祭品。&&& 3、“伙计”在北方一些方言中是对朋友的称呼,在山西方言中则指婚外性伙伴。不同地域人们使用这类禁忌语,稍有不慎,便会产生误会。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09:晋方言与畜牧文化词  山西地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过渡区,自古就是一个亦农亦牧的地方。山多、坡多、牧草丰盛,非常适宜养殖牛、马、驴、骡等大牲畜,同时,这也是农业生产所不可或缺的。在养殖过程中,人与大牲畜情感日增,这种情感多以文化的形式折射到方言中。&&&&牛是人们最最常见的动物。晋方言里与牛有关的词语更是比比皆是,如:掇牛:放牛(吉县);圪牛牛:量词,状说东西很少(文水);牛劲子:形容人固执没完没了(新绛);牛蹄蹄:比喻两人合不来;憨老牛:比喻有话故意不说,憋在肚里;圪逗牛牛:形容小孩胖而可爱(平遥);老牛抵角:一种游戏,两人各拿一只蜗牛将其壳抵在一起比谁的蜗牛壳不破(高平)。&&&&在忻州,人们往往根据牛的毛色来确定其质的好坏。好牛有“黄牛”、“紫红牛”、“肚底花牛”、“红狸牛”、“黑狸牛”、“黄狸牛”、“火烧龙”等不同的等级之分;劣牛也有“黑牛”、“蜂窝牛”、“红袄儿套孝衫”、“白头孝尾巴”等区别。&&&&山西各地还流行着不少有关于牛的俗谣谚语:“牛喂盐,一天一两或八钱。”“手把耧拐眼望牛,耳听耧疙瘩定稀稠。”“处暑不出头,不如挽的喂咾牛(忻州)。”“九九又一九,犁牛儿遍地走。(大同)”歇后语则有:耕牛甩鞭子——&催(吹)牛;牛嘴上戴笼头——&有嘴难张(武乡);按着牛头喝水——&勉强不来&(大同);牛皮灯笼——&里明外不明(大宁);老牛上坡———&屎尿怪多(临汾)等等。&&&&另外,天镇方言里还有一个描写牛的谜语:“吃咧圪节节,屙咧疙瘩瘩,走路抱八八,叫唤哞摸摸。”&&&&马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晋方言里与马有关的词语也很多,如:马趴:脸朝下趴着(平鲁)。立人树马:形容站在面前给人以压迫之感(静乐)。跌倒马爬:走路步伐不稳,踉踉跄跄的样子(静乐)。少嘴没马:形容口拙言迟,不善表达(高平)。飞踢马咬:形容小孩子不服管教,张牙舞爪的样子(静乐)。谚语有:“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榆社)。“铁是打出来的,马是骑出来的”(阳泉)。“马横有缰绳,人横有道理”(阳泉)。“牛是南山虎,马是北海龙”(晋南)。歇后语则有:翁圪塄上跑马——&闹玄哩(大宁);马背上钉掌——&离蹄(题)太远(忻州);城墙上跑马——&兜圈子哩(忻州)等等。&&&&有关于驴的歇后语,我们也收集到不少。比如:磨道的驴——&听喝(忻州);骑驴看戏本——&走着瞧(大宁);老毛驴打滚——&翻不过身(忻州);排小车的捡住驴拱肚——有袢袢&(盼盼)(忻州);驴死笼头烂——&鱼死网破(河津)等等。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晋剧里,我们更是看到这样一段唱词:“一更一点俺就喂牲口,蚊虫儿嗡嗡子嗡嗡不介意。二更二点俺就修驴蹄,寒虫儿得得子得得吹凉气。三更三点牵驴去饮水,黑狗儿汪汪子汪汪吓你哩。四更四点忙把驴鞍备,蛤蟆儿哇哇子哇哇催人急。五更五点解缰赶驴去,金鸡儿格格子格格把晨啼。”&&&&至于骡子,很多地方都有儿骡(公骡)和骒骡(母骡)的叫法。《忻县志》歇后语有“骡子下驹——&办不到”,吉县谚语有“上坡骡子平地马,下坡毛驴不用打”,临汾谚语有“骡子踏雨马踏雪”。&&&&总之,山西作为畜牧业很发达的地区,大牲畜已经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人们在大牲畜的饲养过程中,与之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并通过上述各种语言形式,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11:晋中方言的亲属称谓词“达”  亲属称谓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不同的称谓习俗,能反映出不同地区的文化意识、价值取向和民族融合。亲属称谓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本文单说晋中方言的亲属称谓词“达”。&&&&“达”是一个记音词,读da牞平调。在晋中方言中多称呼父亲(达称父亲也不仅限于晋中,晋东南等地亦然)。晋中的部分地区也可称谓其他亲属。&&&&(1)“达”称呼父亲。分布于阳泉、寿阳、平遥、和顺、平定等地。为体现男女平等,结婚后的男女双方也称对方的父亲为“达”。&&&&(2)“达”指叔父。分布于清徐、阳泉、平定一带,在这些方言中,称呼几叔则为几达,如“三达、四达、五达”。由于避讳“二”,所以把排行第二的叔叔称为“亲达”。(“二”在这一带指二杆子、二百五、二流子等贬称,故避讳)&&&&(3)“达”指伯母。分布于盂县、昔阳一带。在这些方言中,称“伯母”为“大达”,称婶婶为“达达”。&&&&(4)“达”指姐姐。分布于介休、祁县一带。这些方言称姐姐为“达”,但称姐夫仍是“姐夫”。个别地方保留了称呼“大姐”为“达达”,“二姐”仍称“二姐”。&&&&(5)“达”指哥哥。仅见于榆次的鸣李镇。这个地方称“大哥”为“达达”,称“二哥”仍为“二哥”;还有个别地方,称“大哥”为“达达”时,必须是老大与老二的年龄间隔较长,如果间隔时间短,仍称“大哥”。&&&&晋中大部分方言称“兄”为“哥”,但在文水靠祁县的一带则称父亲为“哥”(gie),读音上已有小小的变化。古书记载:鲜卑人呼父为哥。北魏的鲜卑人在平城(今大同)建都近百年,必然给山西方言留下少量&“表层词”,反映出历史上鲜卑族与汉族融合的痕迹。&&&&同样,晋中方言称父为“达”也是与羌族的称谓有关。《广韵》记载:“爹,陟邪切,羌人呼父也。”爹音dia牞讹读为da,今俗写为:达、大等。从山西方言看,今大多数方言称父为“爹”,为“达”,均非汉语的称谓。汉语早期称父为“爷”,今晋中方言称伯父为“大爷”,还保留着古称“父”为“爷”的痕迹。因称“父”为“爷”在汉语的典籍《木兰辞》中早有记载。从读音看,“达”的读音与“大”有关,唯与“大”的声调不合,“达”是平调,“大”是降调。但所称伯母、哥哥、姐姐为“大”,均属老大。从这个意义上看,又有汉语的文化特征。亲属称谓词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考释这些方言称谓必须考虑这些要素。这样,挖掘出的各地方言的亲属称谓词对于了解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有深刻的意义。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12:晋方言各片的形成与山西的地貌特征  晋方言区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有关,康熙年间的 《山西通志》记载:“恒山峙其北,大河绕其南,四塞襟之,五原控之。”又云:“并州即唐虞夏后氏之故都也,眺览其间,左山右河之势自若也,襟塞控原之腾自若也。”从带有等高线的地图上看,就会发现,晋方言所属地区大多在海拔500米高原之上,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因素和恶劣的自然状态,外界向山西移民的吸引力不大,很少受到外界其他方言的影响,易于保持其独特性。山西省为山地型黄土高原,境内多山,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貌分区明显,中部为一系列盆地。东西两侧为山地、高原。山西据地形地貌大致可以划分为7个区域:5个盆地和2个高原,即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沁潞高原、晋西高原。除临汾、运城两个盆地之间没有太大的自然界限外,其他5个区域间均有明确的自然界限。山西境内的5个区域也就自然形成了晋方言的其中5个方言片,即:大同盆地形成大(同)包(头)片,忻定盆地形成五台(忻州地区)片,太原盆地形成并州(晋中地区)片,沁潞高原形成上党(长治、晋城)片,晋西高原形成吕梁(吕梁地区)片,临汾、运城形成汾河片。与山西毗连的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还有晋方言的3个方言片,即:邯(郸)新(乡)片、志(丹)延(川)片、张(家口)呼(和浩特)片,前两片与晋方言在地理上、历史上联系密切,后一片及包头片与清初山西北部、陕西北部的人为求生计“走西口”、“下云中”,自发性移民有关,内蒙古西部方言几乎处处渗透着晋方言,晋方言是内蒙古西部方言的主体。但由于其他方言的少量介入,又与晋方言北部的方言略有不同。此外,清朝初年康熙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后山西又向内蒙古大量移民,内蒙古西部方言是晋北几次移民后晋方言扩散后的结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侯精一先生说过:“这一大片相连的地区,东边到太行山,西边和南边(中间有个过渡区)邻黄河,北边一直延伸到内蒙古阴山山脉。这是一个相当封闭的地理环境。巍峨的太行山和古老的黄河以及山西南部的太岳山脉、中条山脉作为天然屏障抵挡处于强势的北京官话方言的西进与中原官话的北上。”&  独特的地理地貌使这一大片地区的方言具有天然的保守性,保持着诸多与周边官话不同的特点。与官话区长期相对隔绝是晋方言从北方话中独立出来的重要原因,境内的多山和地貌的小分区又使晋方言的内部产生了明显歧异,形成了许多方言小片。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17:山西方言中的马铃薯&&&&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一提马铃薯,大多是指块茎。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我国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东北各省多称土豆。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马铃薯在山西是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它其貌不扬,在一般人心目中不论是它还是以它做成的食物多少都有些土气,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但它却是名符其实的“舶来品”,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和智利,直到300多年前才由东南亚传入中国。&&&&马铃薯在山西方言中有多达十余种的不同的称谓,如山药蛋(太原、文水),山药蛋儿(孝义),山药(大同),山蔓菁(汾西),地蔓(高平),地瓜蛋儿(长治),山蛋子(平顺),土豆(阳城),地豆(晋城),洋芋(闻喜)等。&&&&马铃薯之所以在山西方言中有如此之多的不同称谓,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其种植范围极广,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且单位产量很高,因此非常适宜在耕地面积有限而且土壤贫瘠的山区种植,从营养角度来看,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所以一经引入,就在山西各地广泛种植。其次是因为它是外来物,在引入时并没有统一称谓,引入后又由于其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群众的语言是极其鲜活和生动的,不同地区的人们就赋予了它各种极具特色的称谓:&&&&称其为山药,多是因为它多种植在山坡等地;称其为山药蛋,多是因为它形状一般为圆形,用“蛋”来命名,形象而且生动;称其为地豆或土豆,多侧重于表示它埋在泥土里;称其为洋芋,则多是由于它是外来物,人们一般习惯在称呼外来物时在前面加一个洋字,如称火柴为洋火,称水泥为洋灰。&&&&在多种称谓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称谓就是“山药蛋”了,山药蛋不仅作为马铃薯的一个称谓而存在,更是融入了山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人说,除了煤和醋之外,山药蛋是山西的另一张名片。&&&&在谈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有这样一个文学流派是不能不提的。这个流派的作家大多就地取材,运用自己大小操纵的家乡方言进行创作,写出来的作品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其代表人物是赵树理,主要作家还有被并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马烽、李束为、孙谦和胡正。这些作家都出生于山西,他们的作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这个流派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山药蛋派”。所以“山药蛋”也就随着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传播而成为普通话的一员,与土豆一起进入通用的词汇库,极具特色的山西方言产生了极具特色的马铃薯的多种不同名称,也孕育了属于山西人自己的山药蛋文化。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18:山西方言中称“疾病”的词  人总是要生病的,可是,在山西最好不要提“病”这个字眼。山西大部分地区凡“病”指的都是重病,有的地方更指不治之症。这种对“病”的讳莫如深之俗应承自古礼,在我国古代,小病曰疾,大病才谓之病。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时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十日后,扁鹊第二次见蔡桓公时说:“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又过了十日,扁鹊第三次见蔡桓公时说:“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疾”是说病还较轻,“病”是说病已经重了。&&&&山西人一般得了小病,不能说病,而说“难受的”或直接说病的名称。多种病的名称与普通话是有很大区别的。下边就以泻肚和伤风两个常见的疾病为例看山西方言的不同叫法。&&&&泻肚在山西叫法大致为五种,用的最多的就是“跑茅子(太原、长治、忻州等地)”。第二种就是“跑茅(文水、汾阳、晋城等地)”。第三种是“拉稀(沁县、晋城、五台等地区)”。第四种是“跑茅厕(朔州)”。第五种是“跑肚(山阴、大同、天镇等地)”。还有“拉稀啦、泻痢、走肚”等一些叫法。有些地区词汇相同,发音不同。山西人到了外地最好别闹肚子,你说出方言人家听不懂,恐怕要闹笑话。&&&&伤风的叫法也较多。很多地区都说“拍着,拍着了,拍着啦或拍着哩(太谷、平遥、汾阳、临县)”。还有很多地区说“风发或风发啦(离石、五台、代县、山阴等地)”。在临汾、闻喜、运城的一部分地区说“冒风”。还有很多种叫法分布在不同地区,如在陵川叫“撇着啦”,在吉县叫“凉了,着凉了”。&&&&为什么这些小病在山西有这么多叫法,它反映了山西“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的方言复杂丰富的特点。山西方言的形成既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原因,也有历史人文的原因。山西自古一直处于北方高原,与北方少数民族有密切的接触,所以,同一事物叫法很多。&&&&谈到山西的“病”,就不得不谈到山西的傅山——&傅青主,他在医学上取得很大成就。在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医学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尤其是妇科。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傅山有极高医德,他善待百姓,对待那些名声不好的官绅往往婉辞谢绝为其看病,他对于他的这种行为解释道:“好人害好病,自有好医与好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害病”当时是指得病,现在山西临汾一带又专指女人怀孕。&&&&山西方言对疾病的称述与其他称述一样是山西民俗文化的长期沉淀。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19:山西方言中带“二”的贬义词  山西方言中有丰富的以“二”打头的贬义词,多用来形容、指称某类人或某个人言行不端。随着山西地方文化生活的丰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这些词也处在悄然变化之中,有些词或许已不常用,有些词或许只在小范围使用,成为社区或个人的习惯用语。下面主要以平遥话为例释义如下:&&&&二百五:讥称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类似的还有&“二八扯”(长治话)、“二王五”(大同话)、“二行五”、“二量五”、“二老倒”、“二老粗”、“二合三”、“二合拉”、“二瞎子”、“二愚子”等。&&&&二流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二不愣、二愣子、二傻子:形容傻气、鲁莽的人。&&&&二杆子:形容冲动、莽撞的人。&&&&二疙郎:形容离间、挑拨是非的人。&&&&二石疋:形容人木讷、呆滞、愣头愣脑的人。&&&&二性物烂:不正经的人。&&&&二性性、二性子:易受鼓动、煽动的人。&&&&二憨憨:傻、呆之人。&&&&二跌水(三跌水):形容穿着不整洁、邋遢的人。类似的还有“二怜怜”。&&&&二姑娘:形容比较呆傻的女孩。临汾一带又指言行举止像女性的男性。&&&&二痞子:类似无赖、地痞流氓之人。&&&&二伙计:笨蛋、傻瓜,又称二脱子。&&&&二鬼:形容做坏事的人。现在也有用来表父母亲人对家里第二个孩子的亲昵称呼。&&&&二讨债:相当于讨债鬼。&&&&三猫二眼:指人做事、学习不专心的人。&&&&二磨神(临县):做事磨磨蹭蹭、不出效果的人。&&&&二个炮(朔州):恨铁不成钢。&&&&二血头(朔州):吃里扒外。&&&&此外,还有一些带“二”的词偏中性。例如:&&&&二饼(柄)子:指眼镜。用来讽刺那些学习没学到家,却像文人书生似的坏了眼睛的人。&&&&二道贩子:形容做二手买卖,从中牟利的人。&&&&二把刀(二把势):形容做事不熟练。&&&&二不球球:形容人或物一般水平,中等偏下。&&&&二不坎(坎):形容做事或生活上比较困难的时期,通常也是比较关键的时期。&&&&那究竟为什么用“二”,而不用“一”或别的数字来表示以上的贬义呢?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农村的孩子比较多,在他们看来,老二比较叛逆,脾气暴躁,没有老大谦顺。&&&&二、惯用语有“起二心”,“忠心不二”,二是和“反”意联在一起的,表示“不忠”;古代不许妇女再嫁,有“好马不披双鞍,好女不嫁二男”的信条,二又表示“不贞”。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20:山西方言与红枣文化  大红枣是山西的特产,于是山西各地积淀了悠久而又浓厚的红枣文化。&&&&首先,从名称上看,红枣在各地有着许多不同的叫法(现以柳林方言为例)。根据品种和大小,红枣有以下名称:牙枣niazao、团枣tuan zao、酸枣xue zao和梨枣leizao,大枣和小枣等;根据枣的不同生长阶段,从触觉和口感角度看,红枣又有两种叫法:硬枣ningzao(又称脆枣quzao)和面枣mian zao;再从视觉的角度看,红枣又有以下四种名称:枣不脐zaobe cei(变红之前的幼年阶段)、红眼圈圈hongniequeque(红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枣)、半腰腰peyaoyao(红了二分之一左右的枣)和通红红tong honghong(红透了的枣);从其发育特点看,好比一个受精卵可以孕育出两个人一样,一个核上也可以长出两颗枣,它们只有一小部分重合,人们很形象地称之为“双马马”songmama;不同加工方式处理后的枣又拥有了新的名称:如干枣gie zao(自然风干)、蜜枣miezao、酒枣jiu zao和熏枣xiongzao等。&&&&红枣不仅有纷繁庞大的家族,而且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影响颇大。&&&&首先,红枣被人们淋漓尽致地应用在饮食中,尤其是一些重大节日。如:民间二月二日传统吃枣豆子,即将大红枣、红豆、豇豆等一起放入开水锅,用文火闷煮到烂熟如干饭;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中也有枣,即以软米、大枣为主料,用苇叶包成三角形拳头大,文火闷煮;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该日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它们的原料也离不开大枣;大年三十吃的年糕,不论是案糕还是油糕都需要大枣。此外,普通日子里老百姓也时常会把大枣蒸进馒头或煮进小米粥中。&&&&红枣除了给人们提供基本饮食功能外,还被人们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嫁女时蒸的花馍馍上以布满红枣为喜庆,新婚夫妇的被褥四角内要包数颗大红枣,洞房炕角也要撒红枣,“枣”与“早”谐音,企求早生贵子,并愿新人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孩子过满月、生日时也都要吃枣糕,望孩子早点长高,早日成材;母亲给外出的子女捎衣服时也要夹带一把红枣,盼孩子早日归来。&&&&作为吉祥物的枣在为活着的人传递着祝福的同时,也为生活之外的神和故人送去无限崇拜和敬意。每逢春节、元宵节,此地的居民会在神台上供&“枣山”、“节节高”,这些供品都是在加工过的面团上插上红枣,用来祭祀诸神先祖;柳林民间清明节还有蒸燕燕的习俗,即用白面发酵上碱捏成飞鸟燕雀及十二生肖等各种形状,等其出笼后以线穿成串,间以一颗颗红枣悬挂屋内,以纪念介子推。&&&&大红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大枣气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久服轻身延年。”所以人们常将大红枣作为礼品送给亲友。在革命年代,一曲“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心心向着共产党”的歌曲唱响祖国的大江南北,饱含着人们对共产党的无限爱意。除此之外,在人们的色彩观念中,枣红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颜色。& &&可见,红枣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21:山西方言中的“牛”文化  山西畜牧业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牛文化。从山西方言许许多多的关于牛的词汇中,依稀可以感受到古代农耕文明的遥远回响。&&&&牛按性别分雌雄两类。未阉割的叫公牛、牤牛(阳曲)、泼牛(吉县)、牤蛋(和顺)、坡牛(永济)、扑牛(万荣)等;阉割了的公牛叫犍牛(定襄)、老犍(晋城)、壮牛(新绛)等。雌牛的叫法有兕牛(阳曲)、兕牛子、母牛(平遥、祁县)、乳牛(广灵)、善牛(陵川)、肾牛(晋城)、厦牛(万荣)。&&&&按毛色可分为:红牛、黄牛、黑牛、黎麻牛(又叫花牛,指杂毛牛,平遥)等。按年齿可分为:大牛、老牛、小牛儿(怀仁)、小牛子、牛犊子(平遥、长治)、牛犊儿、牛娃(河津)、牛娃儿(洪洞)、牛蛋子(山阴)、牛犊嘞(沁县)等。按功用可分为:耕牛、犁地牛儿(平遥)、奶牛(专用于产乳的)、菜牛(又叫肉牛,专供食用)。&&&&另外,牛反刍叫“换嚼”(平遥、广灵)、倒嚼(平遥),牛用角顶叫“握”、“猜”(音,平遥)。&&&&牛在古代农耕社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财产,关乎全家人的食粮保暖,故人们爱怜之,还常常给自己的孩子取个带&“牛”的名字。如把小孩昵称为牛牛、牛儿;用“牛”来排行:牛儿、二牛、三牛;在牛前面冠以“金”、“铜”、“铁”、“福”、“喜”、“灵”,叫金牛、铜牛、铁牛、福牛、喜牛、灵牛等。&&&&带牛的词还有,把牛字重叠为“牛牛”,表示小昆虫。形容人长得又粗又矮,叫牛腿子&(平遥);形容人执拗倔强,叫牛劲(新绛);称婴儿、小孩的胖脚或小鞋叫牛蹄子、牛蹄蹄(平遥);形容数量极少,一点点,叫“一圪牛牛”(平遥,文水);假装赌博或卖货骗人上当叫“拉黑牛牛”,或“拉黑牛”;形容小孩子胖而可爱叫“圪斗牛牛”(平遥);形容做事不紧不慢,不着急叫“牛皮灯篓(子)”、“老牛”;固执不化的人叫“牛角”或“死牛角”;“黑乌牛”用来形容天气阴沉欲雨或黑红色的肿胀伤痕;形容两个人扭打在一起叫&“牛牛滚蛋蛋”;“死牛疙瘩”形容人脾气倔,不通情理。&&&&山西方言中有很多有关“牛”的歇后语:&&&&牛毛擀毡子——&不合股;按住牛头喝水——&勉强不得;牛圪角戳进羊屁股——牛气又羊(洋)气;牛吃了赶车的——&奴欺主啦;牛拉轿车——&不配;牛皮做灯笼——&照里不照外;牛蹄子——两瓣;牛角上抹油——&又滑又尖;砂锅煮牛头——放不下;老牛散步——&慢慢腾腾;牛犊子拉车——&乱了套啦等等。&&&&山西大学教授刘毓庆先生在&《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披露出早在几千年前活动于运城盐池一带的蚩尤族与牛的联系:“今运城盐池附近有个村子原叫蚩尤村,村里以前只祭蚩尤不祭黄帝。他们叫‘蚩尤’为‘蚩牛’,‘尤’与‘牛’在当地分得很清楚,唯独‘蚩尤’的‘尤’读与‘牛’同。”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24:晋中方言与年俗文化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几千年来以农耕为主要生存手段的内陆地域。由于农耕文化的影响,人们非常重视土地的收成,这直接关系到来年的生活水平。春节这个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中,很多仪式都体现了这一愿望。本文谈谈晋中方言中与表达美好愿望、祈求幸福安康有关的词语。祈求粮食丰收&&&&腊八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太原北郊有句俗话:腊七腊八,书房黑塌。意思是从腊七或腊八开始,学校就放假了。先生老师要回家准备过年,要帮村里人写对子对联,学生也要回家帮助父母干活。初七下午要到河里取大块的冰,放到粪堆上,这样来年的庄稼不生害虫。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顾名思义是用至少八种粮食或杂豆、干果等煮成的稠粥,吃了以后来年收成好。还有一句俗话: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过腊八,离过年就不远了。所以可以说,过腊八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正月二十是“小添仓”。“添仓馍馍十指糕”,太原北郊这天要吃馍馍。清扫水瓮,换新水。用面捏&“添仓爷仓官赶马车”,马车里放上五谷等粮食,然后把马车放在水瓮盖上,意为给添仓爷饮马,好保佑来年五谷丰收。祈求幸福、吉祥、安康,追求财富&&&&腊月二十四要写对子对联,家里、院里各处都要贴上对子。灶上一般是这样的对子: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东厨司命主,人间福禄生;红火通三界,清烟达九霄。门上贴:进门见喜;抬头见喜;喜人扶衬。柜子、箱子上:金银满柜;衣裳满箱。米(面)瓮上:米面如山,取之不尽。牲口圈:骡马成群,猪羊满圈。马王爷神像:马王多赐福,水草永平安。土地神前: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土地门前坐,保佑全家人。天地神前:天高悬日月,地厚载山川;敬天地年年增盛,孝父母月月平安。老母爷观音:紫竹林中观世音,白莲台上念弥陀。总之,都表达了祈求多福、吉祥、化解灾凶的传统心理。例如:“骡马成群,猪羊满圈”,牲口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副对子表达了农家希望牲畜健壮、兴旺的心愿。&&&&腊月二十五,打扫院儿糊窗户。糊上窗户后还要贴窗花,窗花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常见的图案有各种花草、动物,如:蝙蝠,“蝠”与“福”同音;喜鹊,象征“喜”;寿桃,象征长寿;鹿,与“禄”同音;羊,象征喜气洋洋;“莲”、“鱼”与连、余同音,象征连年有鱼。&&&&太原北郊地区年三十在大门上除了贴对联外,还要贴上彩色纸“避年”。这种彩色的纸叫做“添贯”、“钱罐”,也表达了人们追求财富和幸福的愿望。&&&&在平遥,除夕贴对联、年画,除夕包隔年饺子,吃年糕和接年饭,“糕”和“高”同音,表达了人们希望新的一年中步步高升的愿望。正月初一黎明合家吃隔年饺子。有的饺子中包入一枚硬币,吃到的人一年有福气。人们穿新衣,给小孩压岁钱,给老人拜年。因为“岁”和“祟”同音,“压岁钱”能够“压祟”,保佑家中的孩子平平安安。&&&&太原北郊初六要炒豆子,合家都吃,称为“变(迸)六甲”。太原方言中“迸”和“变”同音,例如:迸裂子指皮肤裂开口子,“迸”也读为“变”。天干和地支相配的一个轮回中有六丁和六甲,“变六甲”意喻从此改变旧面貌,走向新生活。&&&&正月二十五是“大添仓”,也叫“老添仓”,太原北郊这天也吃馍馍。用糕面捏成灯盏,分别放在放米面处、柴垛、泥不擦和煤泥的容器、水瓮处,让娃娃们偷吃,可保来年身体健康、不得病。因为“灯”和“丁”音近,喻人丁兴旺。传统农耕方式决定了只有人丁兴旺、子孙繁衍,才能生活幸福、越过越好。另外炭堆旁也要放糕面捏的“打炭娃娃”,这样来年炭就不缺;大门口放糕面捏的看家狗,喻家中平安;女人和小孩在炕上时间较多,炕上放糕面捏的母鸡抱小鸡、猫,喻家中的女人、孩子健康、平安。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25:山西方言中的饺子文化  饺子,又称水饺,是我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更是除夕、过年必吃的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在我们山西这片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大地上,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饺子文化。&&&&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作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饺子在山西有各种各样的叫法:角儿、扁食、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煮角的、角角儿、牢丸、饺饵、粉角等,其中以扁食叫法居多。&&&&饺子馅很有讲究。在山西各地用不同的馅包饺子,含有丰富的寓意。&&&&芹&菜馅——即勤财之意。勤奋、勤劳;经常,勤密(频繁)源源不断,谓之勤财。是对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韭菜馅——即久财之意。久:即时间长、久远,谓之久财。是祈福长久的物质财富,更是对天长地久的祈福。&&&&白菜馅——即百财之意。百:量词,即百种、百样之意,谓之百财。对百样之财的祈福;或为对新婚燕尔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牛肉馅——即牛财之意。牛:即牛气,更祝愿朋友身体健康,牛气十足。&&&&羊肉馅——即洋财之意。洋:即广大,众多;比海还广阔,祝您发洋财,谓之洋财。&&&&大枣馅——即招财之意。招:即招唤,有如财神,天下间的财富,由你调遣,谓之招财,祝愿吃到的人就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招财之气十足。&&&&饺子形状也有讲究。在山西的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形。这种形状包制时,要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要捏细捏匀,谓之“捏福”。而在有的农家,把捏成弯月形的饺子两角对拉捏在一起,呈“元宝”形,摆在盖帘上,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也有的农家,将饺子捏上麦穗形花纹,像一棵棵颗粒饱满、硕大无比的麦穗,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不过更多的是人们把饺子包成好几种形状,预示着来年能财满屋,粮满仓,生活蒸蒸日上。&&&&在山西还流传着各式各样与饺子有关的歌谣、俗语、歇后语等。如歌谣“一个扁食两头尖,下到锅里成万千。金勺舀,银碗端,端到桌上敬老天。天神见了心喜欢,一年四季保平安”。歇后语:煮角子开口——露馅了;瞎子吃角子——心里有数;茶壶里煮扁食哩——肚里有货倒不出来。俗语:“煮角子就酒越喝越有”寓意日子越过越好;“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说明山西人是非常喜欢吃饺子的。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27:晋方言保存的不同时期的外民族词汇  《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述:“晋居深山,戎狄之于邻。”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晋方言杂入戎狄语是情理中事。林语堂《前汉方音区域考》根据扬雄《方言》一书将前汉方言区分为十四系,张清常先生认为其中有五系包括了外族语言。其中秦晋北鄙为一系,就杂入狄语。&&&&清康熙贵州巡抚田雯《黔书》卷上的“方言”条中对母亲的称呼作了记载:“蒙,母也,一曰明。……母为蔑。……母谓之咪。“所述必为当时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的常用词。今晋方言太原话“母”还读“蒙meng”(阴阳对转),洪洞话呼“母”为me、mie,“咪”虽不称呼母亲,但叫“母猫”为“咪猫”。清代贵州的少数民族词在今晋方言中得以呼应,应当认为是晋方言历史上曾受到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通鉴纪事本末》卷一四七吐谷浑盛衰条下记载:鲜卑谓兄为&“阿干”。干、哥声通。《汉书·食货志》:“或用轻钱而加若干”。师古曰:若干,且设数之言也,干犹个也,谓当如此个数耳,也证明干、哥声通。今晋方言并州片文水方言还保留呼父为“哥”的称谓。&&&&日本著名语言学家桥本万太郎在《语言地理类型学》中说:“过去一千年间的历史,也值得我们深思。‘中原’地区被金、元占领了三个半世纪,清又统治了将近三个世纪;过去的十个世纪的大半时间都处在北方阿尔泰诸民族的控制下”。山西是草原到中原的必经之地,山西境内的方言必然受到阿尔泰诸民族语言的影响。其实,还有西夏语对山西乃至北方方言的影响。&&&&就目前看,语音上的调类锐减,语法上逆序结构,词汇上的&“底层词”,均与阿尔泰诸民族语言影响有关。晋方言的调类最少的只有3个,中北部4个居多。词汇上源于蒙古语的“糊塌塌”,元代指“玉米面与菜丝混合后烙成的圆型饼”,此词今尚流行在汾河片洪洞、临汾及并州片文水一带。西夏语与汾河片方言在词汇上是有联系的,临汾、洪洞一带有“节儿、胞儿”之说,义为“嫡亲”,查汉籍,无此词,然与西夏文“节亲、胞亲”表“嫡亲”的词相对应。“节儿、胞儿”很可能是西夏语消亡后留在汾河片的底层词。&&&&光绪九年重修的《文水县志》卷三《方言》载:父曰哥,母曰姐。这种称谓尚在“东南乡近祁界者”保留。胡双宝先生(1980年)考证“父曰哥”为鲜卑人所称。&&& 1923年修纂的《襄陵县志》卷八《方言》记载:母为妈又为娘(音佳)。其实就是“姐jia”。《广韵》释:“羌人呼母为姐”。《说文》:“蜀人呼母曰姐。”张慎仪(1987年)记载:“今山西汾州谓母为姐。”今汾河片有部分方言点管母亲叫“姐”。如洪洞的面称、临汾的背称等。《山西通志·风土记》也记载:“霍山以南,父曰爸,母曰家。”“家”是“姐”的同音字。&&&&颜之推(531-597年)在《颜氏家训·音辞篇》综论南北方言的分歧时说道:“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南北朝近300年的分裂,南北方方言分歧逐渐加大,这么长时间,南方一支必然受原地方言的影响;而北方,少数民族的各种语言尤其是匈奴、鲜卑的阿尔泰语作为统治者的语言对北朝汉语的作用自不在小。再加之金、元、清的六百余年的统治,保守的山西方言中自然会有统治方语言的残留。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28:山西方言与窑洞文化  窑洞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100万年以前。山西保存最古老的窑洞是在晋南河津市黄村乡柳家庄村,据传此为唐朝初年名将薛仁贵寒微时居住过的土窑,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现从山西方言的角度对有关“窑洞”的系列叫法作一梳理。&&&&一、从建窑洞的地势上看,有倚山而建的“靠山窑(倚山窑)”,称作“崖窑”(nanyao)。这种窑一般建在土质粘性强的山岰里牞依山傍水,顺势而建。有单窑单门的牞也有窑中套窑的。或两窑相连的,很像城市里的单元房。这种类型的窑洞开挖容易,建造简单,除门窗之外,既不衬砌,也不粉饰。有的是在平地上面修砌、用砖或土坯圈拱起来的窑叫&“平窑”;有的是在平地上挖个方形大坑,然后再向四壁(或两面、三面)开洞,这叫“地窑”,或称“窑圪坨”(yaoketuo)。&&&&二、从建窑洞的方式上看,有“打窑”(dayao打的窑洞)和“圈窑”(quanyao圈拱起来的窑)之分。&&&&三、从建窑所用材料看,可分为&“土窑”(tuyao),“砖窑”(zhuanyao),“石窑”(shiyao),太行山区石料采集比较方便,大多以建石窑为主;黄土高坡以建土窑为主,土窑大多是直接在土崖上开挖,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崖也可在平地上用土坯拱起。近年,丘陵地带经济条件较好的多以烧制的砖圈拱窑洞。&&&&四、从窑洞圈拱形式上看,有“圆顶窑”(yuandingyao),有“平顶窑”(pingdingyao)。这些形式不同的窑洞满足了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因此千百年来世代相传,一直在黄土地上延续下来。&&&&五、有的在土崖上再挖些小的窑洞,可以存放柴禾或煤炭,分别叫“柴窑窑”、“炭窑”。&&&&六、即使是住人的正窑洞,若在后部再开挖一个小窑洞,用来放置东西,叫“子窑”(ziyao)、“套窑”(taoyao)或“后窑”(houyao);在窑洞的中间位置再开挖一个垂直的小洞住人,又叫&“半窑”(banyao),在窑洞的后部向下开挖的小窑叫“地窑”(tiyao)。若在窑壁上挖一些可放置灯、碗之类的器具的小洞,叫“窑洼儿”(yaowaer)。&&&&七、窑的顶部叫“窑顶”(yaoding);土窑洞的土崖上部,叫“窑崖上”(yaonansho);往圈拱好的两窑洞上填土或石灰,叫“填窑顶”(tianyaoding)。&&&&八、以“窑”为词根,又可孳生出许多与窑有关的词。如:挖煤的地方叫“煤窑(meiyao)、炭窑(tanyao)”,称煤窑为“窑上”(yaosho),称开煤窑的人为“窑主”(yaozhu),称挖煤的人为“下煤窑的”(hameiyaodi),私自偷开的煤窑为&“黑窑”(heiyao);烧瓷器的地方叫“瓷窑”(ciyao);烧石灰的地方叫“石灰窑”(shihuiyao);烧缸瓮的地方叫“瓮窑”(wenyao);烧砖瓦的地方叫&“砖窑”(zhuanyao)或“烧砖窑”(shaozhuanyao)、“烧瓦窑”(shaowayao)。由于山西为黄土高原,就地取土烧制砖瓦是建房屋的好材料,所以烧制砖瓦又有很多专用词语。如:往窑里放坯叫“装窑”(zhuoyao),点火时叫“点窑”(dianyao),烧制到一定火候后,用水降温叫“荫窑”(yinyao),从窑里往外运送烧制好的砖叫&“出窑”(chuyao),整个烧制过程叫&“烧窑”(shaoyao)。如果砖窑是私自开挖,私自招工,又叫“黑砖窑”(heizhuanyao)。&&&&九、在山区,长期以来形成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因此,在大多数地区将“男人”称“外面的”,称“女人”为“窑里的”(yaoleidi)。招待客人回家里,说“回窑里走”(huiyaoleizou),即使是住上瓦房或楼房仍如旧说,难以改口。如同住惯了窑洞里的热炕,指着木制的床也要说“上炕”一样。说明“窑洞文化”已深入人心。解放前,山西人走西口,做生意,创造了很多隐语,叫“春点”,其中称“良家妇女”为“子孙窑”,意为生儿育女的地方。旧社会称妓院为“窑子里”,妓女为“窑子里的”,称老鸨为“窑婆”。这些词语均反映了窑洞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33:山西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山西方言中,对“妻子”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老婆、婆姨、婆娘、女人、媳妇、女妗、家里、家里人。&&&&按照其形成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直接称呼、指代称呼、转义称呼。&&&&直接称呼的有:老婆、老婆们、婆姨、婆娘、媳妇,其中以“婆”为核心的“老婆”、“婆姨”等称谓最为常见,几乎每个地区都可以见到。这些称谓多为背称。如:这是二狗的婆姨。一般不用于面称。&&&&指代称呼的有:家舍的、居舍的、家里的、屋里、屋儿,以身份和在家中的地位来指代。这些称谓也多用于背称。如:这是张三居舍的。一般不用于面称。&&&&转义称呼的有:女人、家里人,原来泛指一类人或专指大孩子,现在用来特指妻子。&&&&面称则各地有各地的习惯。如洪洞、临汾一带的方言婆婆叫媳妇则常用&“某某地的”,丈夫呼叫妻子则以大孩子的小名呼之。如果这个媳妇是娶自王村,则呼她为“王村的”,如果临汾人娶了洪洞媳妇,则临汾人呼她为“洪洞的”。这些称谓多用于老年妇女之间或老年人称年轻的媳妇。临汾四邑方言有的老年丈夫称妻子则用大孩子的名字代替。其他区方言则多以“他嬷、娃他妈”呼叫。&&&&以上称谓大多是乡下的中老年以上的人所用,年轻人、城里人一般不用。现在无论年轻人老年人则以叫名字为常了。以上比较含蓄的指代称呼主要出现在山西东南区和南区,如晋方言上党片、中原官话的汾河片等。山西南部和东南区,习惯将妻子称“屋里的”,而北区相对较少。这是由于历史原因使得山西南北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文化差异。&&&&历史上,晋北地区曾经先后被鲜卑、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占据。这些游牧民族并没有土木建成的房屋,思想中没有“屋子”的概念,也就不会把妻子称为“屋里的”了。而晋南则一直存在砖木的房屋或窑洞,这是把妻子称为“屋里的”的客观条件。而且晋南主要是农耕文化,强调“男耕女织”,女人织布做饭等劳动主要在屋里进行,“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可以用“屋里的”来指代妻子。&&&&不仅晋南方言把妻子称为&“家里的”、“屋里的”,在北方各地,比如山东河北等地,都有这样的称呼。清代小说如《红楼梦》里,就有这样的称谓,把家里的已婚女仆称作是&“某某家的”,“某某”即是其丈夫的名字,如“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另外,还有“屋里人”这个说法,与晋方言中的“屋里的”意义相近,是“妾”的一种特指。而今这些说法虽然在普通话里不复存在,却在晋方言中保留下来。这与至今仍在普通话交际中用到的“内人”、“内子”、“外子”相似。&&&&受普通话影响,长子县“老婆”这个称呼原本略带贬义,但近年来其贬义色彩也在渐渐消失,变得和大多数地区用法一致。另一个现象是,有些本不把妻子叫做“老婆”的地区,年轻一辈的人也逐渐称自己的妻子为&“老婆”。“老婆”这个称谓在年轻人中间,有逐渐代替“婆姨”、“屋里的”的趋势。这与港台语中“丈夫称老公、妻子称老婆”有关。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34:山西方言中“连襟”的称谓  【亲属称谓反映人们的亲属关系和亲属观念,在方言中有着不同的叫法,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山西方言中“连襟”的称谓就是一个典型。在普通话中,人们把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雅称为&“连襟”,而在山西方言中则俗称为“担子”、“挑川”、“挑担”或“夜不停”,也有叫“连襟”的。叫“连襟”的方言区有:北区的山阴、大同县,朔州的平鲁区,忻州以及河曲、偏关、保德、五台等地;西区的交口县;中区的榆社、太谷、平遥、阳泉;东南区的长治等地。称为“挑担”的地区为:北区的浑源、灵丘等;西区的中阳、柳林、离石、临县等;南区的洪洞、临汾、闻喜、稷山等。大同市广灵则称为“夜不停”或“挑担”。运城芮城称为“担子”。晋南左权称为“挑川”。】&&&&“连襟”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杜甫的《送李十五丈别》。“孤陋忝未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说的是杜甫晚年寓居川东,结识了一位李姓老头,两人很能合得来,经常在一起聊天喝酒,后来杜甫要离别,写了这首诗回忆结交的经过。这只是形容彼此的关系密切,还没有后来指的姐妹的丈夫之间的那种关系。北宋的马永卿在《懒真子》写道:“江北人呼友婿为‘连袂’,也叫‘连襟’”。洪迈曾给他的妻子的姐夫写过“襟袂相连,夙愧未亲之孤陋,云泥悬望,兮无通贵之哀怜。”可见,宋朝流行的称谓已经具有今天的意义了。后来随着文化的影响和民族共同语的普及,“连襟”这一书面语的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直到今天,许多地方用“连襟”称呼姐妹的丈夫。&&&&而在“连襟”出现之前,山西大部分地区用“挑担”、“担子”、“挑川”这些称呼,意思都差不多,都与“挑”有关。这是有一定的历史地理原因的。&&&&先看其历史文化原因。封建社会里,小农经济是基础,以父子为核心的宗法制为主导思想,其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是血缘亲族组织,财产的继承权也是由男子来完成,这体现了父权文化的主宰地位。这一文化心理反映在婚姻制度中就是“男女有别,男尊女卑”,反映在亲属称谓中就是“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山西方言中亲属称谓的称呼也受这一思想的影响。父系的亲属关系一般称为“内”、“大”,母系的多称为“外”、“小”。女方嫁到男方家,要随男方称呼亲戚,叫男方父母也是“爸”、“妈”;男方叫女方父母为“叔(伯)”、“婶(大)”。男方称妻子的姐姐为“妻姐”、“大姨子”,妹妹为“小姨子”,弟弟为“小舅子”。可以看出妻系的称谓就不是很严格,那么,称妻子的妹妹或姐姐的丈夫为“挑担”、“担子”、“挑川”更是一种谑称,体现了宗法制下的人伦关系。&&&&再来看其地理文化原因。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山川塬峁,丘陵起伏,交通非常不便。早期的农耕文化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生产方式,对大多数农民来讲,土地就是命根子,他们的劳动工具多为担子等,运输方式也多为肩挑和背背,经常能看到人们用担子担东西,担子和农民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一般都是男的担担子。所以,用“挑担”、“担子”、“挑川”形容两个男人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了。更为有趣的是,用“挑担”、“担子”、“挑川”形容姐妹的丈夫的关系是很形象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妻系的称谓本来就不很重视,再加上妻子妹妹(姐姐)的丈夫,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就又隔了一层。因此,两个丈夫的关系就如同“担子”的两端似的,姐妹就是连接他们之间的“担子”。特别是在农村,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农耕文化的特殊性造成“挑担”、“担子”、“挑川”称谓的产生。在甘肃河西走廊、陕北一片,以及河北保定等地都有相似的称谓,都可能与其地域文化有关。&&&&最后,“挑担”、“担子”、“挑川”到“连襟”词义发生了转移。“挑担”、“担子”、“挑川”本来都是挑着东西,后来指挑着的东西之间的关系,进而引申为一种两婿关系,是一种俗称。“连襟”也有相互关联的意思,它们在引申义上有相似之处,后者显得更“雅”一些。&&&&可见,称谓虽为一种外化的符号,但也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山西方言中“连襟”的称谓便形象地表达了这一意义。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35:山西方言对“丈夫”的称谓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由此所形成的方言称谓词也是多姿多彩的。就“丈夫”一词来说,山西各地区就有多种不同的叫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山西古老的历史文化和原始的社会意识形态。&  山西方言中对“丈夫”的叫法有:老汉儿(太原)、男人(清徐、太谷、祁县、平遥、平定、娄烦、离石、汾阳、忻州、代县、朔州、大同、天镇、广灵、长治、平顺、长子、晋城、陵川、阳城、高平、临汾、霍州、闻喜、新绛、运城、永济)、汉(太谷、汾阳、文水、临县、岚县、隰县)、汉子(五台、天镇、运城)、老汉(清徐、孝义、平定、和顺、离石、汾阳、忻州、五寨、万荣)、掌柜咧(和顺)、掌柜的(临汾又称“汉家家和外先的”、永济)、外前的(隰县)、当家人(朔州)、当家子(长治)、当家的(长子)、那他爸(汾西)、他爸(长治、平顺)、他爹(万荣)、女婿(山阴、运城)、女婿子(新绛)、汉家(吉县)。随着交通的便利和地区间文化的交流,同一地区对“丈夫”的称谓可能不止一种或偶有交叉。&  但大致可以看出,山西方言的北区、西区和中区等相对偏北的地区,绝大多数人将“丈夫”称为“男人”、“老汉”、“汉子”、“汉”、“老汉儿”等只带有性别色彩的词语;而在南区和东南区等相对较南的地区则多称为“当家人”、“掌柜咧”、“掌柜的”、“外前的”、“当家子”、“当家的”等。这些词语相比“老汉”、“男人”等词语缺少一定的性别色彩,但更多地表现了丈夫在家庭关系和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这就反映出不同地域所表现出的社会形态倾向,即相对靠北的方言区呈现出一定的母系氏族公社倾向,男女地位相对平等,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有一席之地,所以对丈夫的称呼只具有区分性别和年龄的作用,直到现在,山西北区的妇女在家中的地位比南区的妇女优越,具有一定的支配地位,很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干活;而南区则不然,妇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处于附属地位,男性在夫妻关系、生产活动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所以,在这些方言区域中,丈夫多被冠以“当家的”、“掌柜的”等词语,呈父系氏族公社倾向。&  究其原因,山西自古以来就与北方各少数民族接壤,成为了各朝各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必经之路,而山西北区更是少数民族的必夺之地。这些少数民族所寄居的内蒙古高原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环境极不适宜人类生存,这也就造成了内蒙古高原上妇女的生育能力和婴儿的存活率极低。因此,妇女和儿童也就成了历朝历代的少数民族的抢夺目标。而山西北区毗邻内蒙古高原,因而也就成了众矢之的。妇女的大量被抢夺,使得这一范围内的妇女数量剧减,男女比例的悬殊造成了妇女地位的逐渐上升,也就使这一地区呈现出一定的母系氏族公社倾向。而南区受历史上少数民族破坏的程度就小得多,同时,由于其更靠近中原的农耕文化区,也就更为贴近中原的农耕文化。男性在生产活动中的绝对权威使得这一地区更多地注入了“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意识。男性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家庭中的“掌柜的”、“当家人”和“外先的(外面的)”。&  山西境内表里山河、沟壑纵横的独特的地势造就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形态,最终投射在方言中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言。山西方言“丈夫”称谓词的多变也当源于此。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36:山西方言对“蜻蜓”的叫法  “蜻蜓”在山西各方言区有不同的叫法,根据这些叫法所依据的不同标准将其归类如下:&&&&(一)根据雌蜻蜓产卵时“蜻蜓点水”的动作命名。蜻蜓雌雄交尾在空中进行,雌蜻蜓产卵时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部碰到水面,把卵排出。常说的“蜻蜓点水”就是它产卵时的动作形态。各方言区根据这种情况为蜻蜓取了与“水”有关的非常有趣的名字。例如:&&&&平遥&水师婆&孝义&水师婆&沁县&河棒槌&&&&和顺&河掉子&汾阳&水师婆&陵川&水包头&&&&五台&河蝶儿&朔州&水脖儿头&山阴&水包头&&&&广灵&水蜻儿&长治&扬水皮儿&长子&河丢子&&&&高平&河机灵蘸屁股&&&&这些与“蜻蜓点水”动作有关的名称颇为形象,如长治的“扬水皮儿”,水面就像一层薄水皮儿,而蜻蜓产卵点水时,平静的水面扬起圈圈波纹,如同把薄皮扬起。&&&&高平叫作“河机灵蘸屁股”,虽然有点粗俗,但也非常形象,蜻蜓点水的确是屁股一上一下,看上去就像在用屁股蘸水,而用河机灵,可能是因为蜻蜓身体轻小,看上去很灵活、轻巧。&&&&(二)根据蜻蜓的外形命名。蜻蜓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有的方言就是从外形特征来给蜻蜓命名的。例如:&&&&闻喜&棒槌&运城&棒槌&吉县&棒槌&&&&万荣&棒槌&大同&沙棒头儿&&&&棒槌是捶打衣服用的棒子,形状与蜻蜓腹部相似,人们洗衣服多在水边,蜻蜓也比较多,因此使人由蜻蜓联想到棒槌。沁县方言既想到棒槌,又用到河水,所以称为“河棒槌”。&&&&(三)有的方言直接名为“蜻蜓”或与蜻蜓相关的词。例如:&&&&太原&儿蜻&娄烦&蜻蜓&离石&蜻蜓&&&&岚县&蜻蜓&汾西&蜻蜓&代县&蜻蜓&&&&五寨&蜻蜓&大同&蜻蜓&天镇&蜻蜓&&&&广灵&水蜻儿&晋城&蜻蜓&运城&蜻蜓&&&&(四)有的方言以相似的昆虫命名。有的地方蜻蜓不很常见,故以当地常见的昆虫来命名。例如:&&&&平定&蜻登蛾儿&五台&河蝶儿&永济&虻儿&&&&蛾、蝶在生活中都比较常见,它们在外形上与蜻蜓比较相似,又都属于昆虫,平定方言在“蛾儿”前面加“蜻登”,使人由此及彼联想到蜻蜓。五台方言用“蝶儿”指蜻蜓,而河则指蜻蜓活动的场所。“虻”是一种昆虫,体长,椭圆形,头阔,触角短,复眼大,墨绿色,口吻粗,腹部长,与蜻蜓在形貌上有类似之处,所以永济用“虻儿”来指蜻蜓。&&&&(五)其他&&&&清徐&琉璃&太谷&麻婆&河星&&&&祁县&麻婆&河星&&&&文水&没年年&石楼&波罗&忻州&河星星&&&&阳城&麻虼蚪儿&临汾&圪瘩&&&&霍州&麻不罗&麻圪台&新绛&麻圪瘩&&&&这些叫法五花八门,定有其因。有的还能看出构词理据,如阳城方言的“麻虼蚪儿”,意为有麻点的“虼蚪”,蜻蜓叫作麻婆、麻不罗,也可能是因为此地一度蜻蜓很多,远看密密麻麻的,在河面上星星点点地飞着,所以也有地方叫河星或河星星。清徐方言的“琉璃”、文水方言的“没年年”、石楼“波罗”等名称,恐一时难以揣测其命名原因,有的可能是读音发生了变化,只是记音形式而已。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37:山西方言对“向日葵”的叫法  向日葵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它并非中华固有植物,原产北美洲,于1510年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回欧洲,明万历年间又由传教士传入中国。我国向日葵生产区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如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山西等省自治区。&&&&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向日葵”在各地方言中形成各种不同的叫法,如河北的唐山叫“日头转”、承德叫“照阳转”、任丘叫“望天转”;山东的济南叫“朝阳花”、莒县叫“转日葵”、栖霞叫“转日莲”;湖北的邵阳叫“盘头瓜子”等等。&&&&向日葵在山西各地都有种植,而山西方言词汇又极其丰富。据统计,山西方言中“向日葵”的叫法至少有20种。现将各种叫法及分布胪列如下:&&&&葵花:见于全省各区。如中区的太原、清徐、太谷、祁县、娄烦,平定叫葵花儿;西区的离石(旧时又叫碗背)、岚县、石楼、汾西,北区的五台、忻州(又叫葵花花)、代县、朔州(又叫向日葵、向日莲)、大同、山阴、广灵,东南区的长治(又叫望月花)、平顺(又叫望月花子)、长子、晋城(又叫西番莲)、陵川、阳城、高平,南区的临汾(又叫向阳葵、丈葵)、闻喜、运城、吉县(又叫太阳花)、万荣(又叫转花)、永济(又叫西方莲)。&&&&朝阳花:见于中区的祁县、平遥、文水、孝义、汾阳,西区的临县、隰县,和顺叫朝阳花儿。&&&&朝阳阳:仅见于天镇(又叫向日葵)。&&&&日照花:仅见于沁县。&&&&照日红:仅见于霍州。&&&&九灯莲:仅见于五寨。&&&&山西方言对向日葵的20种叫法,反映了三个特点。&&&&第一、反映了外来的特点。如西番莲、西方莲。唐代以后,新物种的名称多冠以“番”字,如番薯、番豆(花生)、番茄、番椒。而向日葵是明万历年间传入,万历年进士王晋象较翔实地描述:“仗菊,一名西番菊,一名迎阳花。茎长丈余,竿坚粗如竹。叶类麻,复直生。虽有旁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盏,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所以晋城方言中的“西番莲”,永济的“西方莲”均反映了外来的特点。&&&&第二、反映了该植物向阳的特点。如葵花、朝阳花、向日葵、向日莲、向阳葵、日照花、照日红、太阳花。“葵”字古已有之,一为蔬菜名,《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牛直播app最新版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