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广东粤剧唱片机黄埔街道春节老人粤剧电视机可以播的格式mP4

中兴粤剧的功臣何章 来源:政协广州市番禺区委员会网站
我的图书馆
中兴粤剧的功臣何章 来源:政协广州市番禺区委员会网站
中兴粤剧的功臣何章&
  在我所了解和掌握的粤剧名艺人中,令我毕生难忘的应该是沙湾何章了。他非但才艺出众,而且是与有志者一起,中兴粤剧,把几乎消亡的中国四大名剧之一的粤剧,挽救于垂危之际,使南国红豆得以花繁叶茂,不但盛放于岭南大地,而且播芳于上海、香港、澳门、新马泰以至美洲,是有他不可磨灭的功劳。
  何章(约生于清道光年间卒于民国初年),艺名"新章",因擅演花旦,而得"花旦章"之名,又因鼻梁生得较高,而得"勾鼻章"的外号。他是番禺县沙湾司沙湾乡亚中坊人(今番禺区沙湾镇沙湾北村)。何章的故居,正处现今的槐花路,与我的祖居同在亚中坊,相距只一段石街之遥,从小便听过关于他的不少传闻。可惜他的故居在土改时分去了,今天也拆改得不伦不类。每次当我走过他不成样的"故居",便想起了为粤剧中兴事业,为广东文化艺术争光的族人何章。
  何章少时为著名琵琶演奏家何博众(博众四)当童仆。何博众是乡中极有名望的音乐家,每年不少到沙湾演戏的艺人,都会到来拜访这位老行尊,而平日,乡中的音乐好手、知音人更日夜聚会其家。何章生来俊俏,口齿伶俐,脑筋灵活,动作勤快,对粤剧、粤曲耳闻目染,既能上手,更能上口,弹唱俱能。
  何博众见他聪敏过人,认为孺子可教,便省他许多杂务,专在厅中侍候来访作客的亲友和粤曲、粤剧的爱好者以及"玩家"。特别那些"玩家",都是个中高手,甚有造诣,多是不愁衣食,而不须"下海"献艺卖唱之人。再加上在何博众口授心传、极意栽培下,何章在极短的时日,便可演奏出难度颇高的乐曲,且能唱出声情并茂的曲词来,特别唱花旦腔更是韵味无穷,经常都参与何博众及各乐手的伴奏演唱。
  不知是什么原因,也不知在什么情况下,何章离开了何博众,离开了可爱的故乡,投身到粤剧戏班中,而且担任起"正印花旦"来。不过,沙湾是广东曲艺之乡、粤剧的故乡,乡中不少人都是戏班中人,像何章这样身怀绝艺的,要下海成艺人总比别人容易得多。而何章能够不穿"红裤仔"(过去粤剧戏班中拜师当学徒,穿"红裤仔"出身才是正当出路)而一炮打红,在众多"老倌"中成了"台柱",担纲为"正花",应是何博众的苦心栽培,特别是何博众不以人的出身而"有教无类"是分不开的。
  其实,何博众是我祖居的东邻,即我们达义巷东的高瑶巷;何少霞是我的西邻,即达义巷西的惠岩巷。我们祖代既是同坊同里,而何章又在何博众之东的卖鱼巷,都是近邻,又是相好。故事听得多了,弹奏也听得多了,有些关于何章的传说,版本太多了,还是求实为是。其中,最广为人所乐道的,是在一次极其偶然的机会,通过何章而使被禁绝的粤剧起死回生,并得以中兴。
  在清同治年间,时任两广总督、镇粤将军的瑞麟,因母亲举办寿庆,特请了当年广东的著名演员在总督署辕门内演戏贺寿。花旦章(何章)和武生(邝)新华、小武崩牙启、小生师爷伦等一班名艺人,自然是在请之列。成为广州当年一大盛事。
  到上演《太白和番》时(有说为演《四郎探母》,其中老艺人黄君武持此一说。但乡人中多认为是《太白和番》,所以从乡人之多者),是演李白醉写哈蛮书的故事。饰演李白的是新华,饰演杨贵妃的是花旦章。花旦章一登台亮相,那艳丽动人,风姿绰约,仪态万千,歌喉婉啭,早已倾动了席上所有的省、府大员和王孙公子。及至剧情的深入,花旦章那眉眼传情、身段袅娜、艳笑迷人,唱做俱佳的演艺,醉倒了不少同乡,迷倒了不少拥趸。而寿星老夫人更是老怀大畅,一待幕下,立即令丫环传话,有请花旦章到后堂。
  何章来不及卸装,穿着唐代的宫装便急急忙忙随着丫环进府。老夫人立即赐座、上茶,又是红包、又是糖果,并要把何章认作义子,总督兼将军的瑞麟,见母亲喜欢,而且何章演艺确也一流,便把心爱的一对与真物同大的精工玉雕"白菜",拿出一棵亲自送给何章,作为义弟的见面礼。并强留在督署中晚宴,留了一宿才放行。
  在外演戏的同台老倌新华、师爷伦等不见花旦章回来,不知是吉是凶,第二天便硬着头皮到总督署问讯,正好花旦章还穿着戏衣出来,一问才知就里。
  他们回到住处,得知何章成了当今总督的义弟,就利用他的身份,向总督申请解禁粤剧。
  原来早在清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红船弟子",参加了陈开的起义,失败后,清廷下令禁演粤剧,捣毁了粤剧行会组织"琼花会馆",粤剧艺人死伤不少。就在败退从水路经沙湾村西南牌头段,不幸溺死了18名艺人。乡人为了纪念他们,在当地建了义士祠,并按他们演戏时的装束,塑上18名金盔金甲的武士来作拜祭,乡人就称该庙为"十八将"(约毁于70年代)。
  禁演粤剧后,剩下的艺人难以为生,颠沛流离之外,只有寄于外江班客串谋生。后请了番禺举人刘华东,他创作了《六国大封相》这非驴非马的"出头",伪称京班作为首出,掩耳盗铃地给粤剧艺人一条生路。而粤剧艺人中亦产生了名角,演艺超过了外江班的,如新华、花旦章、师爷伦、小武大和、男丑鬼马三等,挂羊头卖狗肉般演他们的粤剧了。不过还是秘密营生,便希望名正言顺地大演下去。
  何章进署向"义母"说明,并得到瑞麟将军的首肯,再由邝新华带头,写了呈文由何章递上,得到批准,即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准予对粤剧解禁,这应该是岭南文化史上的重要一页,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邝新华、何章等立即组织起省内艺人,在广州建成"吉庆公所",并筹款谋建新的粤剧艺人会所,以继承在佛山被毁的"琼花会馆"。
  何章随邝新华等一道,经过极大的努力,获得总督兼将军的瑞麟同意,准予立地筹建会馆。不论瑞麟将军本意如何,但客观上,他为中兴粤剧作出了贡献,我们也不应忘记他。
  他们经过了乐捐、义演等方式,共花上十年以上努力,终于在清光绪八年(1882年)(或九年,有人还说十八年),在广州黄沙建起了广东粤剧行会"八和会馆",堂名取"和翕八方"之义。又因会馆  分设8个堂--永和堂(小武、武生)、兆和堂(文脚、正旦、公脚......)、福和堂(花旦、马旦......)、庆和堂(二花面、六分......)、新和堂(男丑、女丑......)、德和堂(打武)、慎和堂(各班负责人、接戏人及老艺人)、普和堂(棚面人员),粤剧艺人才有了一定的归宿。当时公推邝新华为会首。邝新华与何章联名送了刻有"有志竟成"的牌匾。从此,"八和会馆"延绵至今(香港仍有八和会馆)。后来,会馆建立正、副行长和"西宾席"(也称"师爷"),沙湾乡的末科举人何福年,便是会馆的师爷了。
  何章以擅演花旦出名,常与武生新华合演,其中新华的首本戏《太白和番》、《苏武牧羊》、《刘备过江招亲》等,也是花旦章的首本。而《昭君出塞》一戏,花旦章饰演王昭君,更亲手把何博众赠他的名贵琵琶,当场自弹自唱,既表演了自小从何家传给他的"十指琵琶"绝艺,又表露他音容并茂的演艺,给人以无限的艺术享受。
  在粤剧演员中,番禺出了两位著名男花旦,一位是人称"一代宗师"的千里驹;另一位便是中兴粤剧的何章了。何章还是粤剧史上最早知名的男花旦,他与邝新华等挽救频亡的粤剧,共建了会馆,使南国红豆枝繁叶茂,功不可没。而两广总督兼镇粤将军对于粤剧开禁,看似偶然,其实必然。因为粤剧艺人在重压之下,顽强地生存、演出,直至产生新华、何章等一大批享有盛名的民间粤剧艺人,连总督母亲贺寿也明知故犯地请来上演,说明粤剧是禁不了的,广大群众是喜闻乐见的,总督瑞麟只是顺应发展形势作了开禁,而成了粤剧史上的功臣。他总比顽固地违反民情,剥夺人民大众文艺爱好的死硬派好得多。
  我又想,粤剧为什么如此多灾多难?前有因李文茂起义而遭禁锢,后有"文革"中江青等贬粤剧为"非驴非马"而硬要演她的"样板戏"。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这么多人口爱看的粤剧被惨遭践踏,不值得反思吗?还是读一下周恩来总理于日为广东粤剧团的题词:"批判性地接受民族文化遗产,创造性地发展地方戏曲音乐,使祖国的文化艺术放出新的光彩。"
名重一代的粤剧艺术教育家何世杞
  名满香港的粤剧艺术家新马师曾,几年前,为他辞世的治丧仪式哀荣之极了。但一手抚养和教育他的师傅(老师),却为历史所尘封,冷落得几乎无人道及!古人学艺,极重拜师,世有"名师出高徒"之说,又云:"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请让我追寻教出新马师曾的这位名师吧,他便是沙湾的何世杞。
  何世杞,番禺沙湾乡人。故居坐落于今番禺区沙湾镇北村官巷里容光巷。容光巷南北向,北狭南宽。北巷口是东西向的官巷里大街;东接广东音乐家、著名"琵琶精"何少霞(字乾调)故居不远;南巷口是乡中最繁盛的"安宁市"中西段的"安宁西街"东端;西邻只隔两、三间小铺位,便是乡中何姓广东音乐家何柳堂、何少儒(讳维彦)、何少霞、何与年等日夜叙会的"大厅"(后名"三稔厅")。"大厅"的后墙,恰好是容光巷向西横出去的一条掘头巷(广州方言,意为尽头处不与外连通的巷),巷的尽头是一间坐西向东大屋,便是何世杞的故居了。
  不过,大概是抗日战争之前,何世杞移民香港时早已易手于曾任乡长的何筠谷,之后又再易手他人了。
  何世杞原是粤剧中男花旦,后来不再登场而改在家中收徒教艺。他授徒比较特别,每次只收一人,满师登台之后,才再收另一人,所以毕其一生,只教授了三人。但三人都成了著名的艺人,不过他的大徒弟、二徒弟早已因历史的久远而无人道出了。但第三徒弟,乡人却尽知其详,不少事情都是我爱粤剧的姑姐讲述的,他便是名满香港的新马师曾。
造就神童& 粉墨登场惊远近
  新马师曾本名邓永祥,孩提时代便已聪明敏锐,令何世杞一见便喜欢得了不得。抱在膝上口传手教,那知他一教便会,一点即明,便决定收为徒弟。从此,何世杞身兼五职:生活上的监护者、文化上的启蒙者、艺术上的传授者、事业上的指导者、经济上的筹划者。
  祥仔(邓永祥)既学得快,又学得多。何世杞本是老一辈戏行出身,基本功十分过硬,功夫(武功)也十分了得,便把浑身技艺全数教给这位爱徒。不几年,约为7~8岁时,何世杞便为祥仔起名"神童",组成了戏班,自己当上了班主(旧日戏班经理),在四乡演出。不时到大埠(城市或墟镇)演出,居然"收得"(票房收入甚丰之意)。特别是回到沙湾,乡中戏迷更是爱护之至,所以十分"旺台"(观众甚多之意)。
  何世杞考虑到神童年幼,个子不高,便为他"度身定做"出适合他年龄演出的《甘罗十二为丞相》、《慈云太子走国》、《石鬼仔出世》(大约是演五代名将王彦章故事)、《樊梨花罪子》、《哪吒闹东海》、《方世玉打擂台》、《背解红罗》(演春秋时代矮个子晏婴故事)等。神童演来,不但中规中矩,声线嘹亮,而且生动过人,在庄重中时露童真与童趣,时时给人以噱头而倍添神采。有时与他搭档的成人花旦,反要俯身为他拭泪时,引来台上台下的哄笑。因此,神童之名不胫而走,神童之艺惊动远近。
卖艺谋生& 尽历崎岖人世道
  何世杞既为班主,便要跑埠头,下四乡,寻门路,拉关系找买主。既要应付官府的检查,又要支付警局的"收规";下乡又要对付"地头蛇"、恶势力、小流氓。勒索有之,关照同行有之,买上买下有之......。而对于尚未成性的神童,一时疏于保护或监督,往往添来不少麻烦。
  神童由于爱玩,又好胜,往往被一些不良分子引诱,或别有用心的人设置陷阱,而要班主去讲数、去赎钱。有时刚要拉幕演出时,却被一些有势力的人封锁戏箱,而不能按时上演,致令不知个中原因的观众起哄,嚷着退票赔钱,以至一晚的演出收入还抵不上当晚的开支。
  有时平安无事了,到鼓乐齐鸣快要扯幕时,却找不到主角神童,急得何世杞派人四处寻找,好不容易才在赌馆中哄回,七手八脚为他化好装,穿上戏服,随着锣鼓出场了,何世杞才抹掉额上豆大的汗珠。是"摇钱树"还是"烦恼果",只有何世杞才知道。
  其中一次更为惊险,该班在广州长堤海珠大戏院演出,晚上散场后,何世杞携着神童步行回归,忽然人丛中走出两个歹徒,出手绑架神童,何世杞立即一手挟着神童,一手拍自己的屁股,霍地飚进路边一间店铺的后栏,逃脱飞来横祸。
走出低谷& 起名新马成台柱
  当神童超龄而又未成青年之际,舞台上已失去逗人发笑的童真,但又未能演出成熟人生的男主角时,就渐渐失去观众,神童戏班一时走进了"低谷"。既为师傅,又当班主的何世杞,此时此际,颇费踌躇。
  时届20世纪30年代初,有"万能泰斗"之称的薛觉先继"花旦王"千里驹之后,更大力改革粤剧。他在唱腔、武打、服饰、布景、伴奏以至剧本都进行了大胆改革,一时雄踞于粤剧艺坛之上,渐渐升为"丑生王",与小生王白驹荣,花旦王千里驹,武生王靓荣合称"四王"。紧随薛觉先之后,马师曾又在南洋以饰演《姑缘嫂劫》中余侠魂一角而成名,又升起了一颗丑角新星。有鉴于此,何世杞便征得马师曾的同意,为邓永祥起名"新马师曾",并且走丑生艺术戏路,希望如薛觉先、马师曾一样"扎起"(名声鹊起之意)。
  30年代开始,粤剧进行了一次最大的改革,是从角色纷繁中逐渐形成了"六柱制",即6名主要演员。在"街招"(京剧称为"海报")上从右至左开列6大台柱,名次是丑生、小生、二花、正花、小武、武生。后来小生又称"文武生",小武又称"帮文武生",二花又称"帮花"。到1932年,粤剧共有30多个戏班,但称得上大班而能在广州的海珠、乐善、太平、河南,香港的高升、普庆,澳门的清平等大戏院上演的就只有11个班左右,即薛觉先、唐雪卿领衔的"觉先声",马师曾、谭兰卿领衔的"太平剧团",桂名扬的"日月星",白玉堂的"孔雀屏",肖丽章的"锦凤屏",靓少佳的"人寿年"以及"谱齐天"、"万华天"、"新中华"、"凤来仪"、"月团圆"等,其中"锦凤屏"便是新马师曾担任台柱之一的戏班。该班演员阵容如下:
  丑生新马师曾、小生靓少凤、二花冯玉君、花旦肖丽章、小武谭笑鸿、武生张仙槎。这些猛班除了在省港澳轮流上演外,也不时到名乡重镇演出,如番禺的沙湾,中山的石岐等。这就看这些名乡能否出巨资"买戏"回来。而沙湾是珠三角的名乡,每年的"贺正戏"(正月、春节)、"神功戏"(三月出飘色)和私家戏,大有资财的可以请省港的猛班。
  粤剧从20年代起,开始在表演艺术上改革与创新,渐渐产生了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桂名扬、廖侠怀"五大流派",在唱腔上也大加改革,首先由金山炳,而后朱次伯、千里驹、白驹荣,继起的为薛觉先、马师曾,确立了薛腔、白腔、马腔等名家地位。"班本"(剧本)则把原来的"江湖十八本"为主的转为"开戏师爷"的编剧制,当年如称"省港第一班"的"人寿年",由李公健编出19集的《龙虎渡姜公》,廖侠槐的《日月星》,一出《火烧阿房宫》挽回了"蚀到眼光光"的劣势,薛觉先的新戏《胡不归》历演不衰,他更仿效好来坞的美高梅公司《璇宫艳史》,穿上欧洲古代宫廷服装演出粤剧,以至马师曾也来个《璇宫艳史》以争一日之长短,便是人称"薛马争雄"的年代。
  身处此时的新马师曾,自己也组起班来,但不聘请开戏师爷,而是把别班的戏宝中演到过气的,拾起来再演。由于他唱做俱佳,却另有一种不可名状的魅力,而重新"旺"起"台"来。人们开始简称他为"新马"或"新马仔",而把马师曾称为"旧马"、"老马"或尊称为"马老大",竟与他似有分庭抗礼的局面。
  当时戏宝最多、而又最旺台的,当以薛觉先了。薛觉先的《胡不归》、《三伯爵》、《玉梨魂》(与陈非侬拍演)、《芙蓉恨》(与千里驹拍演)、以及《西厢记》、《秦淮月》、《白金龙》、《燕归来》、《梅知府》、《宝玉怨婚》等,到演罢之后,新马师曾都顺手拿来,作为自己的戏宝。因此,他艺名虽是新马师曾,但唱工、演艺完全成了"薛腔薛派"。今天听来,除了《万恶淫为首》,还保留一些马师曾的"乞儿喉"和"烂衫戏"之外,其它唱的都是薛腔,演的都是薛派。连他演白驹荣首本的《客途秋恨》也是薛味十足,毫无白戏之至。
  我觉得,如果"新马仔"十分"认真"(所谓"充足电")唱曲时,他的行腔吐字,除薛腔之外,还有许多小明星(邓蔓薇)的"星腔"味道。小明星的《秋坟》正包含了不少"新马"的韵味,是互相影响,还是谁学了谁的?真是"一曲秋坟成绝唱",就要请内行的人去研究了!
一水天涯& 望断乡关无倩影
  约在30年代中期,"新马"便因故不能回广州以及教养他的师傅家乡--沙湾演出了。而何世杞也因他的爱徒而逗留于香港。正是咫尺天涯,缘悭一水。直至1946年新马师曾在香港组成了以陈锦棠、少新权、李海泉、余丽珍为台柱的"五龙大剧团"(余丽珍退出后改名"双雄剧团"),他的艺名更浮上一个层面了。后来新马师曾与罗品超、余丽珍、李海泉等组成"光华剧团",演了不少名剧。1950年,新马师曾更与廖侠怀、罗丽娟组成"新马剧团"。不久,新马师曾、陈锦棠、何非凡、任剑辉、秦小梨、芳艳芬、红线女这一班后起之秀的叫座率,已高出老一辈的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上海妹、谭兰卿了。
  从1955年开始,中共制定和推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政策,不少名重艺坛的老倌,如白驹荣、罗品超、陈笑风、文觉非、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都先后回到广州,留港的更为有用武之地,便相继出现了"大牌"演员,如"武状元"陈锦棠、"情僧"何非凡、"美艳亲王"青衣名旦芳艳芬、威猛声沙的麦炳荣、温文深情的"戏迷情人"任剑辉、擅演东宫娘娘的余丽珍,以及各具特色的秦小梨、陈艳侬、邓碧云、凤凰女、罗丽娟、罗艳卿、白雪仙等,而新马师曾更以音高声朗、唱工盖代而名冠香江,共同建立起香港型的粤剧派系来。可以说,50年代的香港是粤剧的黄金时代,也是新马师曾等大牌名星最风光的时代。
  这个时期,我们粤剧艺术教育家何世杞还在香港,抑或早已到了美国,我们不得而知了。就在10年前左右,连居住于沙湾大巷涌路的何世杞弟弟夫妇,也移居去香港,便再没机会叩访这位名师和如何培育高徒的更多史事与传闻了。但"慈善伶王"的音容永在,这应该是对苦心培育的名师何世杞先生的最大安慰了!&
粤剧一代宗师千里驹
  千里驹(年),男,原名区家驹,字仲吾,番禺县乌洲乡人(今属顺德县)。其父区星朝是个满腹经纶而不得志的秀才,后因病早逝,致使家道中落。千里驹稍长,便到一间木器店当伙伕,备尝酸苦。乌洲原属九如乡,毗邻沙湾,千里驹自小受粤剧和广东音乐的熏陶,萌发了学艺的愿望。后经人介绍,先后拜著名男花旦扎脚胜和小生架架庆为师。
  粤剧"过山班"是走四乡演出的戏班。千里驹初在"过山班"中的"八仙班"充当小武的角色。"八仙班"规模小,演员要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生活和工作都十分艰苦。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磨练,因而功底深厚,谙熟小生、小武、花旦等各个行当,且技艺高超,戏路宽广。一次在广州演出,宝昌公司的班主何萼楼发现他是一个花旦的良才,遂招聘他到公司属下的"凤凰仪班"任二帮花旦,取名"千里驹"。旋又擢升他到驰名省港的"人寿年班"当副车,演二帮花旦的戏。他虚心向著名正印花旦肖丽湘学艺,不仅吸收了他的艺术精华,并能勇于创新,对戏艺加以发展和创造,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不久,千里驹成了正印花旦,饮誉省港澳粤剧艺坛。他的首本戏甚多,有《金叶菊》、《舍子奉姑》、《再生缘》、《安仲根刺伊藤侯》、《玉楼春怨》等,除在省港澳演出外,还到过上海和越南等地演出,被观众誉为"花旦王"。
  千里驹走上艺术之途后,以严肃认真、忠于现实的态度献身粤剧。他认为戏剧要于人有益,肩负改造社会的责任。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随"永寿年班"到上海演出,在记者招待会上阐明了自己的戏剧观。他说:"自己虽然是个艺人,但也颇知洁身自爱,希望通过戏剧尽一点移风易俗的责任,特别是多演一些宣扬伦理道德的戏,以期借此挽救日益沦丧的世道人心于万一。"他深知悲剧能激起观众的悲愤、崇敬和促人觉醒,故对所饰的悲剧角色,能设身处地深入体验,以细腻含蓄的表演,把人物复杂深沉的内心感情,有层次有深度地表现出来,使人物形象情真神似。如他饰演的《金叶菊》中的林月娇,当演至其丈夫被害、家婆遭恶棍踢死和自己被迫改嫁时,由于对主人公的悲惨遭遇领会深透,如同身受,禁不住泪雨滂沱。台下观众也恍如置身其境,很多人泣不成声,甚至看惯演戏的琴师和舞台人员也为之泪下。千里驹在"为人生而艺术"的思想指导下,成功地饰演了很多悲剧角色,被誉为"悲剧圣手"。
  粤剧演员多重声轻情,削弱了艺术感染力。千里驹力求深入角色,着意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讲究以声传情。他不仅善于根据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发展掌握曲调的高低快慢、轻重疾徐,使曲调既表达了感情,又优美动听,达到声情并茂。他还突破传统旧规,独辟蹊径,首先在旦行中以白话唱平喉,又首先把音阶较低的喉管吸收到粤剧乐队伴奏,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他创造的新腔"燕子楼中板",其节拍、腔调、拉腔、过门、板面等,优美抒情,娓娓动人,人们称为"驹腔",受到观众的赞赏,至今仍常为人们传唱。他喜欢唱"滚花",擅用高低音,高时不刺耳,低时不含混,咬字准确,吐字有力,跌宕分明,腔调宛转悠扬,饶有韵味,富有抑扬顿挫之美,又能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因而有"滚花王"的桂冠。
  千里驹德艺双全。他善于发现人才,以广阔的胸怀,扶掖后学,鼓励年轻人后来居上。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和靓少凤、白玉堂等名伶,都是他培育出来的英才。戏行中称颂千里驹为"近代粤剧界一代宗师"。他忠于职守,任劳任怨,顾全大局,不谋私利,生活作风严肃正派,从不沾染不良嗜好,并能推己及人,规劝吸食鸦片或有嫖赌行为的艺人舍弃恶习。还发起组织"守礼会",把戏班"红船"中的"地艇"布置成雅洁的礼堂,让演员在这里开展文明有益的活动,深受艺术界敬重,因而有"伶圣"的美誉。
  日,他因病逝世,终年48岁。据《粤剧春秋》一书记载,省市粤剧界和广州市民痛悼失却一代名旦,"出殡之日,灵车过处,万人空巷"。
早期粤剧的"公脚"大师薛保耀
  薛保耀(年),广东番禺沙湾亭涌里人。薛保耀是艺名,他姓名叫何吉耀,字与晃,是何氏留耕堂第24传孙。
  追忆薛保耀的粤剧生涯,还得从清中叶至民国时期说起,当时是粤剧发展的一个兴盛时期。以乡邦文化鼎盛知名的富乡沙湾,每年上演的粤剧甚多,名班猛班荟萃,剧目琳琅,各样行当登场,箫鼓喧阗,从百姓之家到富贵巨族,莫不以赏戏听曲为乐事,习为乡俗。当中不乏评戏度曲、甚至写本撰剧的高手,圈点筹划以作雅玩之资,如何博众、何福年等;也有非富人家的子弟加入演戏行列,既为爱好,也藉以谋生,如花旦章、薛保耀、桂花芹、何世杞等。惜百年人事失于记载,外间早已少人道及,但沙湾坊间的老人闲谈之中,仍不时提起这些当年的耀眼明星,其中谈及"公脚"大师薛保耀,还在称颂不已。今就搜集到的一些粤剧资料,结合部分老人及其后人的忆述,对这位粤剧前辈的事迹钩沉一二,以表崇敬。
  粤剧最初的行当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其中"末"又称末脚、公脚,为十大行当之首,专演白须白发的文场唱工戏,包括贵贱尊卑等年老善良的正面人物。担演公脚的演员必须要嗓音好,对唱念要求苍凉雄浑,字正音清,铿锵有力,动作讲究眼神和须功的运用,能表现出戏中人物年迈却体健,善良而又刚正的特点。
  至光绪中、后期(约年),粤剧舞台上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名演员,他们都有一套或几套倾倒观众的拿手戏,一下或几下无可比拟的表演绝招,而且出现了专为某行当而编撰的表演剧目。当年流行的"大排场十八本",则以之作为判定演员艺术成就的范本,也是授徒时的必修课,如果能擅长其中一两出,即大有机会跻身于名角之列,当中以公脚担纲的戏就有《寒宫取笑》、《三娘教子》、《打雁寻父》和《辨才释妖》4本,多于其它行当。公脚除了在"出头"中担负重要角色外,"日场正本"里也占有重要位置,戏份很重,成为每出正本都离不开的主角之一①。因此,公脚是早期粤剧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在班中地位甚高。
  过去名演员的演技各有所长,观众对他们擅演的角色非但百看不厌,而且看久生爱,干脆以其饰演的人物名称冠于其名之上,既易记也易于流传,口碑载道。而擅演又最受观众欢迎的剧目向称为首本戏,最受热捧。
  当时有一位名叫"阿耀"的青年演员,凭着公脚一角的出色表演,在戏行中崭露头角。他的首本戏是《三娘教子》中饰演的老薛保。在"教子"这场重头戏中,他既表现出薛保的龙钟老态,又刻画出其忠厚善良的个性,还运用了谐趣的唱腔和谦恭含蓄又回肠荡气的表演,一次又一次地感动了观众。在唱"老薛保,老懵懂,不中用,在厨房,把饭弄,弄得上又生来下又& (烧焦之意,下同),上生下& 中间烂,有柴唔烧,烧错了火筒"时运用了诙谐的唱腔和幽默的表演。当看见三娘悲愤自叹时,则带着既怜悯,又同情,又尊敬的复杂表情,唱出:"又只见,三主母,在机前,悲切切,切切悲,悲悲切切,切切悲悲面带愁容。"到哀求主母不要过分责怪小东家时,又唱:"小东人,年纪小,不懂事,不听讲,不听教,望主母,轻轻打,轻轻骂,轻骂轻打,轻打轻骂,格外通容。"同时,以诚恳哀求的表情,双膝跪下作老泪纵横状。这哀戚场景更渲染了整场的气氛,感人至深,令观者也不禁为之落泪。
  那时粤剧戏班多在乡村搭棚演出,除几个与沙湾一样的文化名乡外,观众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许多极富文采的唱词他们无法去理解,如无字字珠玑、声声有情的唱功和入木三分的人物表现技巧,不能把角色锤炼得符合各方观众的品味,就当时情况来说是很难收得旺台,吸引到大量观众捧场的。
  阿耀的出色表演,行内人无不为之叹服,更赢得不少戏评人及大多观众的赞赏,有人便为他起了一个绰号称"薛保耀"。他也乐于信手拈来,自此以之为艺名继续演下去。随着公脚的舞台功架日臻成熟,"薛保耀"之名鹊起,成为粤剧界斐声远近的名演员。日子一长,连其真实姓名也为人所淡忘了,人们只以其艺名称之。
  他祖父名博靱,曾考取功名,是留耕堂甲二房以下衍庆堂的值理之一,属更下的德作祖分支②。其父名厚楫,不擅经营,只有二、三十亩田产。他在家排行第五,由于兄弟姐妹较多,不资供给,年稍长即以其对粤剧艺术的爱好和天赋,到戏班投师学艺,自谋生计。
  薛保耀曾加入成立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著名粤剧行会"八和会馆",此间他与同乡,时称"开戏师爷"的编剧家何老镜(字乾坎)成了莫逆之交。何老镜是沙湾江陵里(今沙湾东村)人,曾写过《荆轲刺秦王》、《六渡何仙姑》等广为流行的著名剧本。何老镜更为他度身编撰了《公脚保种菜》一剧,演来绘声绘色,甚为"收得",因而他又得了一个"公脚保"的称号。此剧曾到过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上海演出。那时的大上海,受粤籍商人的不断影响,粤剧经年响彻于十里洋场。日的《申报》有这样一则报道:"公脚保,公脚中之泰山北斗也,天赋佳嗓,神圆气足,高古纯厚,音韵铿锵。光绪末年,奏艺上海,大得沪人欢迎。每歌一曲,争以阿堵物掷之,尤以演唱《公脚保种菜》一剧为甚,采声震屋瓦。时京伶汪桂芬适演于某茶园,两人势均力敌。好事者乃有'南有公脚保,北有汪桂芬'之誉。"足见其口碑之盛。他还与同乡第一里(今沙湾东村)人,以饰演男花旦当红的桂花芹时相拍演。桂花芹的首本戏是《疍家妹卖马蹄》,他能把双刀削马蹄(荸荠)的绝技加以美化搬演到舞台上,还演化出舞双鞭(软鞭)、双剑等,鞭影飞舞、剑光闪烁,令人目眩。他们同为留耕堂何氏子弟,又自幼一起在坊间玩耍、成长。各自艺成之后又同台唱和,自有其不可言喻的默契,演来更是相得益彰,让观众过足戏瘾了。
  素有粤剧传统的名乡沙湾,每年的"神功戏"、"神诞戏"、"贺正戏"等很多。有时一乡之内同时上演3台,名谓"三班大戏",富裕之家遇上喜庆事,有时也会请戏班来上演,四方亲友、街坊邻里便群聚观赏,故而薛保耀也常随戏班回家乡演出。而乡人对粤剧名班、名演员的表演程式、唱功、桥段(情节)、哪个班有那些戏宝等都非常熟稔,欣赏水平甚高。看到他出众的演艺,乡人们赞叹不已,父老乡亲们更感亲切,以至对他的赞誉之声盖过了同台演出的"老倌"(至今80多岁的街坊老人谈起仍津津乐道,眉飞色舞哩)。
  在游艺各地演出之余,他也常寻隙回乡探望和照顾妻子儿女(其长子未出娘胎已夭折,继后育有3子2女)。此间乡中曾考取武秀才的何柳堂常来学习他公脚的精湛演艺。柳堂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较他年长7岁,以其秀才身份和武功底子,又是知名远近的"大厅"(今三稔厅)音乐高手,学戏只为自娱与娱人而已,因得他倾囊相授而上手甚快,以至能客串登台演出《王彦章撑渡》、《举狮观图》等传统剧目,演技和运腔与一般专业演员无异。乡中侍御坊容光巷的小青年何寿年样貌俊秀,天赋一副好嗓音,而且对薛保耀的演艺倾慕不已。薛保耀欣然收之为徒,将毕生艺业悉数传授,并取艺名"世杞"。何世杞艺成之后,粉墨登场,当上了戏班的台柱,继之,在演艺上曾指导过著名男花旦陈非侬,还自小培育出粤剧名伶新马师曾。1931年,何世杞自任班主,组成了"新马剧团"。该团由新马师曾担纲,还有名演员小非非(正花)、冲天凤(小武)、小叫天(小武)、梁天保(武)、陈小仙(丑)、玉英英(旦)等;主要剧目有《苦尽甘来》、《方世玉打擂台》、《甘罗十二为丞相》、《十三岁童子封王》等。何世杞能获取如此丰硕成就,是与师傅薛保耀的悉心教导和扶掖分不开的。
  1930年前后,随着《毒玫瑰》、《白金龙》、《茶花女》、《璇宫艳史》等一大批的时装戏陆续登上粤剧舞台,传统戏的"六大台柱"也应运而生,它们分别是正印文武生、正印花旦、小生、第二花旦、小武和丑生。编剧写剧本时也着重围绕这六大台柱来写。由之,公脚戏渐渐不为重视,班中虽仍保留公脚的行当,但公脚戏渐次消失,公脚演员也逐渐改演武生。这时,薛保耀已50岁开外,其大女儿已出嫁。他不久便举家移居新加坡。人们再也无从得悉他在艺坛上的事迹与传闻。后来,薛保耀第六子继承了他的衣钵,以"剑就"的艺名在新加坡担演文武生,其余2子1女均在香港工作。
  1947年,68岁的薛保耀在第五子家勤陪同下返回沙湾颐养天年。此际他已双目失明。他平素开朗,在家闲来无事,配制些跌打药酒、喉科散之类的戏行常用药出售给邻里街坊,其功效也甚灵验。由于出入不便,他结交的谈伴不多,除与何老镜仍时相往来外,只与街坊何乾宏来往较密切。他常穿起长衫,往衣领上插一把摺扇,在乾宏的引领下一起到侍御坊的白云茶居饮茶。数年间,居于广州的何世杞女儿阿玉几次来探望他,还给他送来一本很厚的图文并茂的粤剧画册。可惜他不能亲自阅读,只能依靠旁人念出当中的戏文,回味一下昔日观众对他的喝彩而已。
  1959年,薛保耀因病辞世,享年80岁。薛保耀的一生虽说不上辉煌,但他在粤剧艺术的大舞台上,起着"桥梁"或称是"人梯"的重要作用。前辈艺术家的辛勤创造,以及他们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崇和发扬。
  ①1930年前,粤剧演出有所谓"日正本,夜出头",日戏从下午一时开场,演至晚上九时,主要演员于六时后才登场,六时前由配角演出。夜场叫三出头,于晚上九时后开演,亦有演两出者,因其中一出较长,作双计。又当时一般规定第一出多为生旦戏(包括公脚戏);第二出为武戏,或小武、武生戏;第三出为丑生戏,一直演至天亮。如果三出头均已演完,天仍未亮,则由打武直演至天明,也称为"天光戏"。
  ②衍庆堂的先祖在元、明之间曾产生过何文可、何子和、何子霆、何志明等精擅音乐的人物,是沙湾何氏音乐的萌芽之始。也出现过陈白沙的学生何宗浩、何宗濂等著名学者。可以说,薛保耀是出生于书香门第、音乐世家。
著名粤剧导演麦大非&
  麦大非(1922~1964年),著名粤剧导演。番禺夏茅人。解放前随香港中共华南分局教导营回到广州,与名丑生文觉非、著名作家肖荻同住在西关宝华路宝华直街古老大屋。曾导演《秦香莲》、《搜书院》、《闹严府》、《张果老倒骑驴》、《红梅颂》等剧目。他将俄罗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与梅兰芳学派相结合,根据粤剧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导演手法,使粤剧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贡献良多,才智过人。曾三多对他很佩服,马师曾、红线女则指明要麦大非为他们的戏当导演。惜英年早逝。
著名粤剧武生朱少秋
  朱少秋(年),著名武生。原名朱智新,番禺县人。早年在广州拜师学艺。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参加革命,为劳工白话剧社成员。日,参加了支持省港大罢工的示威游行,目睹"六·二三"沙基惨案的发生。期间朱少秋与劳工白话剧社的演员,常在祠堂门口戏棚演戏,担任小武角色,时年才16岁,主要上演《蔡松坡云南起义师》、《温生财炸孚琦》、《袁世凯发梦》、《安重根刺伊滕侯》等现代粤剧。这些剧目都是配合当时的革命形势,以现代生活表演形式,深受群众欢迎,上座率很高。朱少秋擅长传统工架,越演越好,很快崭露头角,成为名演员。
  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形势逆转,工人剧社停止活动,朱少秋仍然致力粤剧艺术事业。抗战胜利后与靓少佳一起从越南回国,在广州西关等地演出。解放后曾任新世界粤剧团、东风粤剧团副团长,在表演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受到同行的尊敬和观众欢迎。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省分会会员。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麦炳荣
  麦炳荣(年),原名麦汉明,男,广东番禺人,香港著名的小武、小生、文武生。他从事粤剧的启蒙老师是自由钟(梁钟)。一入戏行,麦炳荣在人寿年剧团当"手下",后来转投薛觉先的觉先声剧团,由配角升到"包尾小生",之后再升为"二帮小武"。1934年,他参加新生活剧团担任正印小生,1940年任觉先声剧团的正印小生。香港沦陷前,他赴美国演出,至1947年才返港加入前锋剧团,之后,陆续参加过不少著名的粤剧团,如大五福剧团、金凤屏剧团、大龙凤剧团、新龙凤剧团、新景象剧团、新艳阳剧团、丽声剧团、梨园乐剧团、庆丰年剧团等。麦炳荣绰号"牛荣",20世纪40年代崭露头角,台风、功架均颇有气势,嗓子虽有些沙哑,由于运腔好,唱腔很有韵味,初学薛觉先,未能得心应手,后改学桂名扬,立即展其所长。60年代开始,他与凤凰女组织大龙凤剧团,演出《凤阁恩仇未了情》,声名大振,红极一时,当时的戏宝就有《百战荣归迎彩凤》、《刁蛮元帅莽将军》、《彩凤荣华双拜相》和《凤阁恩仇未了情》等。80年代初,他再度与凤凰女合作,演出过的剧目有《枭雄虎将美人威》、《双龙丹凤霸皇都》、《十年一觉神州梦》、《燕归人未归》、《痴凤狂龙》、《桃花湖畔凤求凰》、《三英战吕布》、《龙凤烛前鹣鲽泪》、《真假春莺戏艳阳》、《赛马神弓并蒂花》、《艳阳长照牡丹红》、《英雄血溅相思地》、《情僧偷到潇湘馆》、《一寸相思一寸灰》、《双仙拜月亭》等。
  麦炳荣除了演出粤剧之外,也拍摄了不少粤剧电影、戏曲电影和电视剧集,在香港以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都很受欢迎。
  麦炳荣曾出任香港八和会馆第十一届主席。
  日,麦炳荣病逝美国,终年70岁。
粤剧名伶生鬼容与三喉歌后何丽芳
  生鬼容是粤剧著名演员,何丽芳是著名三喉歌后,父女饮誉艺坛,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今虽已作古,但他们演出的很多剧目和名曲,至今仍脍炙人口。
  生鬼容,原名刘知方(生卒年月不详),番禺县同文乡兔岗下社村人(今广州白云区人和镇民强村)。幼年家境清贫,经人介绍到省港粤剧名班"周丰年"从艺,拜名旦豆皮梅为师。生鬼容虽扮相不雅,但运腔清晰玲珑,尤擅唱中板和慢板,表演又风趣诙谐,常使观众笑声不绝。由于唱做俱佳,不数年当上正印丑生,名噪一时,成为20世纪20年代的粤剧著名演员,曾在大罗天、天上天、永天乐等戏班担任台柱。生鬼容一目失明,故又有"独眼龙"之称,一生演出剧目甚多,其中以《祭泸水》和《陈宫骂曹》为首本戏,誉满粤剧艺坛。
  何丽芳(年),原名刘洁贞,出生后仅10个月,其生父刘伟容生活困难,便将她送给堂叔生鬼容为养女。生鬼容是粤剧名伶,又好交朋友,常聚集粤剧各个行当的大老倌在家中切磋技艺,何丽芳自小耳濡目染,对粤剧曲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仅读了两年小学便随养父学艺。她从父辈中逐渐学会大喉、平喉、子喉等唱腔,又逐渐通晓粤剧各个行当的表演程式,尤其在各艺术前辈的指导下,既博采各家之长,又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努力创造自己的唱腔特色而独具一格。
  抗日战争之初,年仅17岁的何丽芳便跟别人"走环堂"(即在不固定的酒楼卖唱)。不久,广州沦陷,父又年迈,生活陷于困境,遂逃难而沿途卖唱至香港。名伶张月儿在港听到何丽芳唱她的《一代艺人》,甚为欣赏,愿带她去唱戏,适丽芳因养父病重要返穗照料而未果。后在穗应邀与名唱家芳艳芬到大东亚酒楼客串,正式登上歌坛,并与享有"四大天王"之称的音乐名流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等首次演出,获得很大成功。在此后的数年间,她来往于省港澳,以在歌坛茶座演唱为生。由于她音域宽广,能把大喉、平喉、子喉交替运用,交接利落自如,又擅唱文静曲本,对"梅花腔"、"乙反"、"冰云腔"以及"二黄"和"拖腔",均有独到奥妙之处。尤其能根据曲目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精心设计唱腔,或高亢,或低沉,或快、慢、轻、重,均着意表现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使观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三喉歌后"。如在《文帅别妻》一曲中,以大喉主唱刚烈凛然和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天祥、以子喉主唱深明大义支持丈夫临危受命而又饱蕴深情的文妻、以平喉主唱传令官。三种喉腔都运用得恰到好处,三个人物又均各具性格,活灵活现,但却全由一人所饰演,其功力之深厚,技艺之高超,观众莫不为之惊叹。何丽芳在大、子、平三喉中,平喉演唱最为卓著,她与当时的名歌星黄佩英(又名静霞)、新月儿齐名。
  抗战胜利后,她在香港的茶座演唱《星殒五羊城》,举座为之倾倒,轰动香港乐坛。唱片公司立即灌制唱片,在海内外广为传播。该曲成为何丽芳灌录的第一张唱片,名气亦随之大震。这期间她还与曾浦生对唱《烟锁池塘柳》,与何洪略对唱《逆子思亲》等曲。解放前夕,又与白驹荣在金殿音乐茶厅对唱《泣荆花》、《苏小妹三难新郎》、《客途秋恨》等曲。何丽芳的文化水平较低,不能看曲练唱,常要请作曲者或别人唱给她听,由于她认真刻苦,又有过人的记忆力,几乎是过耳不忘。如《浔阳江上浔阳月》一曲,作者曾浦生只唱过三遍,她便能全部记熟,并加以创造。
  建国后,她庆幸艺人从此摆脱被歧视和受土豪恶霸凌辱的地位,工作积极负责。1952年,何丽芳参加了全国戏曲中南汇演,她演唱的《勉郎参军》还获了奖。但她并不自满,她看到湖南一男花旦以高腔演唱《思凡》,效果很好,所用高腔很像粤剧"子母喉",遂决心向兄弟剧种学习。她请曾浦生改编成粤曲后,使用"子母喉"演唱,声情并茂,扣人心弦,在广州"中华曲艺场"一连十天演出,场场满座,获得很高评价。中南汇演回来后,她还与白燕仔、谭佩仪等组建了丽声曲艺队,后又改为丽声歌剧团、丽声剧团。何丽芳在剧团担任文武生,下乡巡回演出,送戏上门。此后曾在新国风粤剧团、花锦绣粤剧团、佛山专区剧院第三团当文武生,后又在佛山专区曲艺团任团长。1961年后,又曾在新岭南粤剧团和肇庆粤剧团当文武生,随后在广州东山区曲艺团工作。"文革"期间,她备受折磨。打倒"四人帮"后,在广州市粤剧团当唱功教师。1981年冬,香港音乐曲艺协会邀请她赴港参加"红伶、红星粤曲歌唱联欢会",为该会筹建永久性会址义演筹款。何丽芳应邀登台演唱了《陈宫骂曹》和《星殒五羊城》等名曲,受到香港观众好评。演出结束后,港澳知名人士何贤先生上台向她祝贺,香港报纸又以《两代陈宫骂奸雄》为题作了报道,赞扬她继承养父生鬼容在艺术上一丝不苟的精神。1982年,调至广东音乐曲艺团当演员,并兼任粤剧学校教师。同年,以年逾花甲的高龄,仍参加了反映旧社会艺人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双星恨》的演出摄制,在剧中担任了角色。 1984年9月,又应邀至澳门参加建华体育会海涛曲艺会等联合举办的"曲艺联欢晚会"的演出,亦受到澳门观众的热烈赞扬。
  从澳门回来后不久,她因患脑血栓而瘫痪在床,不能工作。省市宣传、文化部门和广东音乐曲艺团的领导关怀备至,再三嘱咐医院尽力医治;穗、港、澳同行亦纷纷前来探望;何贤夫人陈琼女士还从澳门专程前来慰问并赠款送药;市总工会又派人上门为她举行祝贺从艺50周年的活动。日病逝,终年63岁。
梁碧霞的戏剧人生&
□ 司徒彤& 李毅瑜
  梁碧霞(年)。她于1988年1月病故时,遗体被安置在广州殡仪馆内的一个小室里,她的亲人、徒弟及生前好友悲痛地前往送别。据说,当年有一个规定:"在殡仪馆的小室只能举行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不可以宣读悼词。"但是,深深地敬重她的亲友仍然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悼词,悼词称她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战友、中美文化交流使者、卓著的粤剧艺术导师"。
  这位被贯以这么高的荣誉、深受人们尊敬的老艺人,就是原番禺粤剧团团长梁碧霞同志。
改变一生的父女情谊
  梁碧霞从来不向徒弟谈她的身世。相处时间长了,大家都能感觉到她的身世一定很苦。事实上,连梁碧霞自己也不知道她的亲生父母是谁,她是由养父梁济抚养长大的。梁济是一名电器工程师,梁家十多口人,在广州也算得上是一户大家庭。从小,梁碧霞就是一个早熟的孩子,也是一个早早便显示出艺术天份的孩子。广州人把粤剧说成"大戏",梁碧霞喜欢看"大戏",喜欢学人家唱戏。十三、四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广州某戏班的一位班主相中她,而她也愿意去学"做戏"。在梁家,这可是件新鲜事。当她怯生生地向父亲禀告的时候,梁济并没有认为做"戏子"是"下九流"而责备她。梁济望着清秀的女儿说:"跟师傅学艺会很辛苦的,你知道吗﹖""我不怕。""那就去吧。"一问一答,在父亲的宽容和允许下,梁碧霞走上了从艺之路,这条路,梁碧霞一走就是一辈子。
  旧时,粤剧界有全男班、全女班、小童班之分。全男班演出,是男扮女装演花旦;全女班演出,则是女扮男装演小生等。梁碧霞拜师学艺,师承男扮女装演花旦的"肖丽章"及"嫦娥英"(均是艺名)。戏剧演员讲究"声、色、艺"。梁碧霞练功学艺肯吃苦,经过几年的学徒生活,梁碧霞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她端庄美丽,天生的女高音嗓子,演戏文武双全。武戏的"把子"、"大靠"、"踩桥"、刀枪剑击她样样俱精。现代人看芭蕾舞,都很懂得欣赏女演员用脚尖走路。而粤剧也有过用脚尖走路的表演,叫"踩桥"。演出时,演员用薄木板扎紧脚部,在舞台上掂起脚尖走路。这种表演比芭蕾舞表演更难,因为在演出过程中,演员只能一直掂着脚尖。梁碧霞苦练"踩桥"功,并演出过《刘金定斩四门》、《火烧红莲寺》、《穆桂英》、《十三妹大闹能仁寺》等表现女英雄侠士的剧目。这种艺术,无论是练功还是演出都很辛苦,很多人都受不了这种苦,后来已经没有人跟着学,粤剧的"踩桥"艺术已失传多时了。梁碧霞演文戏,唱、念、做样样俱佳。"未开言,不由人......"一曲"祭塔腔"大受欢迎,唱腔未"拉"完,观众已拍"烂"手掌。现今,《仕林祭塔》的传统唱腔"祭塔腔"已无人能唱,也已经失传了。
  过去戏班演戏,稍有名气的演员都由家人或有实力的捧场戏迷赠送戏服、"行头"等,服饰好,是演员"有身份"的象征。梁济十分关爱女儿,做过不少戏服送给女儿。对养父的养育之恩,梁碧霞终生铭记。后来梁济病故,梁家衰落,梁碧霞用她演出的收入,支撑起梁家的"半壁江山",这是后话。
"化缘"与"泽及军民"帐幕的由来
  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以后,国内局势多变。此时,梁碧霞的演艺大有长进,在戏行内已渐有名气。她与任剑辉、胡少凤、倩影云、杨名声、陈皮梅等人组成"群芳艳影"全女班粤剧团,在广州海珠、太平、乐善等戏院演出,也到香港、澳门等地演出。
  随着"北派"的渗入与粤剧的改良,当时的广东粤剧在发展。有"万能老倌"之称的薛觉先先生首先打破粤剧只有"全男班"、"全女班"的界限,组建起男女班粤剧团。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日寇铁蹄南侵,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全面开始。梁碧霞与何英莲、倩影云、靓少佳、靓少凤、靓次伯、关德兴、袁淮等一班爱国艺员,组成"胜寿年"男女班粤剧团,在湛江、广西等地演出。"胜寿年",取中国必胜,日寇必亡之意。"胜寿年"粤剧团每到一地演出,必安排一套节目作义演,而将义演所得的收入,全部交给国家,用以慰劳抗日将士,救济受难的同胞。
  广州沦陷后,梁碧霞流浪在香港,与倩影云、孔智苏、孔智银、袁淮等寓居在九龙,并开始培训徒弟。此时,国内已没有地方可以演出,粤剧艺人星散海外。梁碧霞与倩影云、何英莲、靓少凤、靓少佳、靓次伯等人也远渡重洋,到北美的檀香山、纽约、温哥华等地演出。"胜寿年"粤剧团在北美的演出,在华人社区大受欢迎。其中梁碧霞有一个长丝带节目,表演中靠腕力挥动丝带,飘出英文字母,此节目在美国曾获金牌奖。
  虽然人在海外,梁碧霞他们却时刻也没有忘记苦难的祖国。除安排专场为劳军和救济难民义演外,"胜寿年"粤剧团的艺员还到处"化缘"。演员们身穿破衣,扮作灾民,凄怆哀号:"好心啦,先生、老爷、少爷、少奶,施舍下啦,救救我们的祖国,救救我们的难民啦?"演员们手捧"献金箱"(只有入口的密封木箱),声泪俱下,台上奏着"保卫中华"和"义勇军进行曲"。热血沸腾的炎黄子孙,美国、加拿大等地的侨胞,无论是富商、阔太还是佣人,无论是工人还是学生,纷纷将身上财物,包括现款、手表、戒指、臂厄、金链、耳环等投入箱内,甚至有一投价值万元美金以上钻石链的。捐献者中,不仅仅是华侨、华人,还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等国的人民和官员。
  "胜寿年"粤剧团的爱国行动,感动了当时的中国政府驻美大使。在纽约,中国大使馆向"胜寿年"粤剧团赠送帐幕一张,帐幕上绣着每个约1.5米见方的金字?"泽及军民"。
《万里寻夫》成文化交流使者
  据著名粤剧编剧家麦少霞著的《广东戏剧史略》记载,广东梨园最早有个琼花会馆(佛山),太平天国失败后,粤班被解散,粤剧被禁演,琼花会馆遭焚毁。同治七年,两广总督瑞麟为母祝寿,请民间艺人演《贺寿》、《加官》、《太白和番》、《苏武牧羊》等折子戏。沙湾人何章(勾鼻章)男扮女装饰花旦,与名角邝新华(武生)同台演出《太白和番》。何章饰演的杨贵妃,仪态万方,一座倾倒。总督有妹早丧,貌与章同,总督之母见章而忆女,后收何章为螟蛉。邝新华有志恢复粤班,章乃向总督请求解禁粤剧。其后瑞麟果然向清廷奏准,粤班复业,八和会馆奠基。"八和",取和翕八方之意。八和会馆是粤剧界的一个行业协会,也有类似如今职介所的性质,会馆照顾会员,解决行内就业问题。"胜寿年"粤剧团海外演出载誉回国,八和会馆会员和各界人士在香港尖沙咀码头欢迎他们归来。
  梁碧霞她们回到香港,也就留在香港演出。这时,香港"大观影片公司"正在筹拍一部新片,片名叫《万里寻夫》,内容是描写一位中国妇女,不远万里到国外寻找丈夫的故事。影片公司邀请梁碧霞、靓少佳、袁腊肠等人担任片中角色,其中梁碧霞担任主角,饰演那位万里寻夫的中国妇女。该片拍摄外景是以北美名城为背景的,据资料记载,这是中国电影史上首次出现以美洲为外景,让中国人民认识美国、了解美国人生活的电影。梁碧霞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1939年,梁碧霞等艺人再度流散海外,这次,梁碧霞是去了菲律宾、马尼拉等地演出。不久,香港沦陷,梁碧霞她们已无法回国,剧团滞留在菲律宾。
  抗战胜利,梁碧霞回到广州。回国后,梁碧霞与梁雁崧、任剑辉、倩影云、陈皮鸭等人再度组成"群芳艳影"粤剧团,演出于省、港、澳以及佛山等地,后来停留在香港演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949年,广州解放时已定居香港的梁碧霞,面临着是回广州还是留在香港的选择。半辈子的飘零生活,经历了那么多的劫难和艰辛,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战乱时渴望的是和平,国难中盼的是祖国早日解放。现在中国解放了,中国人民吐气扬眉,粤剧艺人可以用自己的才艺为国家服务。满腔爱国热忱的梁碧霞,不顾亲友的挽留,放弃香港优裕的生活,把儿子留在香港让亲人照顾,自己毅然回到广州。回广州后,梁碧霞以其艺术成就,成为很多剧团争抢的人物。她先后在"新女儿粤剧团"、"碧云天粤剧团"、"锦天粤剧团"担任正印花旦。
  梁碧霞目睹解放后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对共产党无限敬仰。她怀着朴素的感情,坚定地跟共产党走,真真正正地实践着"党叫干啥就干啥"。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只要是党的号召,她都积极响应。1955年,我国进行私营企业改造,梁碧霞把她近二十年用血、汗、泪积蓄购置的价值不菲的私人戏服,无偿地贡献给国家,这批戏服,成为"锦天粤剧团"的一大笔财富。
  1955年底,"锦天粤剧团"与番禺"挂勾",1956年正式划归番禺文化局领导,1964年改名叫"番禺粤剧团",梁碧霞任团长。
  梁碧霞一生获得的荣誉和奖励无数,但她全然没有明星的"派头"。她待人是那么的热诚和亲切,她十分关心青年演员的成长,她培养的演员不计其数。她不但没有"大牌"演员的架势,还把自己得来不易的精湛艺术,毫不保留地教给青年演员。梁碧霞在广州购置了一间71多平方米的房子,演员们到广州没有地方住,就住在梁碧霞家。70年代,她的一名徒弟结婚没有地方住,梁碧霞让出自己家的一个房间作徒弟的新房,一直住到其孩子出生后才搬出。
  梁碧霞身为粤剧团团长,又是知名粤剧演员,但剧团下乡演出,她也和其他演员一样,与乡亲同食、同住、同劳动。即使退休后,她也不计报酬地积极配合街道工作,检查卫生,上门调解,甚至年逾花甲,还和街道的干部一样,在晚上带上电筒巡逻。
  梁碧霞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忠诚于党不亚于优秀共产党员。生前,梁碧霞有一个心愿,就是加入到共产党的行列。可惜,她生不逢时,这个心愿至死未能实现。
  梁碧霞于1988年1月去世,享年72岁。到老,她还是个"金嗓子"。
著名粤剧演员黄千岁
  黄千岁(年),男,广东番禺石楼镇茭塘村人,粤剧名伶廖侠怀的徒弟。20世纪30年代初,一入戏班便跟随师傅廖侠怀在新景象剧团演出,后跟师傅到新中华剧团和新春秋剧团,因为他想学演丑角,曾改艺名叫黄可笑。后来,廖侠怀和肖丽章组织日月星剧团,聘他当第二小生,再改回原名黄千岁。第二年,小生陈锦棠因另有高就,黄千岁被提升为正印小生。抗日战争爆发,黄千岁滞留美国。抗日战争胜利后,黄千岁回香港和谭兰卿组织花锦绣剧团,之后,历任香港多个剧团的文武生和小生。
  黄千岁初入戏行,虽然很想演丑生行当,但他从未演过丑角,因为他长期跟随廖侠怀并拜廖为师,难有机会。他的演技摹仿粤剧名伶桂名扬,工架颇见功夫,自称"半个桂名扬"。因为他太重摹仿,缺乏自己的艺术创造,便难独树一帜。有幸的是他生来斯文,扮演文雅角色,出台便很有风度。他比较用功于唱,多有研究,因而他唱功巧,韵味浓,嗓子也很好,唱起来高低跌宕有分寸,有如高山流水,毫无靡靡之音。他以唱腔取胜,甚受唱家和唱片界青睐。因此,黄千岁和白雪仙合唱的《杜十娘》,以及他和梁素琴合唱的《隋宫十载菱花梦》,成为名家名曲,传播一时。
  几十年艺术生涯,黄千岁参加过的剧团主要有:大好彩剧团、高升乐剧团、耀荣华剧团、梨园乐剧团、堂皇剧团、金凤屏剧团、新艳阳剧团等。
  黄千岁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汉光武走南阳》、《历劫沧桑一丽人》、《雷劈顺母桥》、《铁胆琴心未了情》、《蝴蝶分飞蝴蝶梦》、《女帝香魂壮士歌》、《一年一度燕归来》、《春灯羽扇恨》、《凤血化干城》、《人约黄昏后》等。
  黄千岁一生只演粤剧,没有做过别的艺术工作,他从事粤剧,也只是演文武生、小生。20世纪60年代退出剧坛之后,移居美国,90年代在美国病逝。
粤剧名丑文觉非&
  文觉非(年),广东番禺人。在当代粤剧名丑的行列中,文觉非是必不可少的一位。
  他出生在香港,幼年家贫,曾在一间商店里当学徒,而这间店是经营留声机的,所以有很多机会听到各个名家的录音唱片,受到熏陶。到18岁,他开始入戏行学戏,拜声架悦为师,不过他开始并不是学丑生,而是学文武生。他天资聪颖,学艺认真,所以在东南亚一带随剧团演出大受欢迎,名声打响,与梁醒波等被誉为当地粤剧的"四大天王"。20世纪40年代,他常演出于省、港、澳等地,与马师曾、陈非侬等多有合作,50年代参加广州好些剧团演出,特别是与罗品超等共同组建珠江粤剧团,到1958年广东粤剧院成立,他也就成为了剧院的主要演员。在这期间要特别提到的是,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在北京举行时,他与曾三多合演《表忠》一剧,荣获演员一等奖。
  从1950年起,他根据自身的条件及开朗灵活的性格,开始专攻丑生,从艺数十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其最大的表演特点是从不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也不以廉价的"噱头"去取悦观众,而是刻意地从塑造人物出发,谐而不俗,严谨有致。他通过精妙的语言,跌宕的唱腔,幽默的神情,谐趣的动作,以及适度的艺术夸张,惟妙惟肖地展示出各种不同人物的复杂个性和内心世界,因而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和"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的艺术魅力。
  多年来,他主演过许多名剧,包括《拉郎配》、《借靴》、《山东响马》、《选女婿》、《卖油郎独占花魁》、《凉亭会妻》、《乔老爷上轿》、《葛麻》等一批古装戏,成功地塑造了喇叭手董代、秀才贾二、广东先生、糊涂县官、卖油郎秦重、武夫赵义祥等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在现代戏中,他饰演那"贼眼露凶光"刁毒的斩尾蛇(《山乡风云》)和"冇饮到酒又冇食到鸡"可爱的蔡九哥(《打铜锣》),更是深入人心。此外,他参加拍摄电影《七十二家房客》,饰演太子炳的独特形象同样令人难忘。他还录唱过一些谐曲,如1987年出版的《文觉非谐曲大会串》,也受到欢迎。
  他曾说过:"我不相信粤剧会消亡,我虽年事已高,但一定要为粤剧丑生行当后继有人而尽力。"所以,他一直热心收徒,扶掖后辈,在粤剧院担任艺术顾问多年,都很关注青年的成长。1988年粤剧院先后在广州、顺德举行的"文觉非从艺60年师徒演出晚会",就集中表现了他为此而作的努力。在晚会上他与彭炽权、叶兆柏、麦维佳、邓刚文、欧阳宝珊(来自顺德)、马德强(来自广西)及吕洪广、关青(均来自香港)等一班弟子联手献演了长剧《拉郎配》(由文觉非、吕洪广、彭炽权、马德强分场饰演主角董代)与9出折子戏,都发挥自如,各具特色,时任广东省剧协主席的李门为此特题上一诗:"六十年来哀乐多,艺高人劲志难磨,满园欢笑春晖暖,为有师徒共献歌。"
  20世纪90年代中起,他的身体一直欠佳,但仍经常过问粤剧院的演出与培训工作;作为省政协委员,又积极参加许多社会活动;1996年底,他抱病也坐着轮椅参加广东八和联谊会的聚会......年已83高龄的他,又坚持以口述的方式,请人为他记录整理出总结自己艺术经验的长篇文章《生活在新中国》,陆续在《南国红豆》杂志上分期连载,体现出他对粤剧事业的无比热爱。1997年3月,这位名丑不幸于广州病逝。
粤剧刀马旦小云裳&
  小云裳(年),原名陈练,广东省新兴县人,生于广州。抗日战争时期,与生父失散,跟随母亲流落下四府(高、雷、廉、琼为下四府),随继父郭子允生活。小云裳出身粤剧世家,生父陈甘棠,是香港知名粤剧编剧家。母亲梁小桃是粤剧科班出身,师出粤剧八和会馆"粤剧养成所",与粤剧著名演员罗品超、邓丹平、梁三郎同出一门,精通粤剧套路及曲牌。继父郭子允是下四府知名武师,擅南派武打,精通排场小戏。小云裳自幼深受粤剧陶冶,酷爱粤剧,自小随继父及母亲在剧团学艺,练得一身扎实的童子功,为日后艺术发展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师从音乐师傅戈叻文(艺名)习唱功,年在海康明星剧团、廉江县粤剧团任演员,1962年又拜粤乐名宿曾浦生习唱腔,1963年廉江县粤剧团在广州演出,小云裳任主要演员。当时,广州海珠大戏院上演《哪吒闹海》,她扮演哪吒一角,表演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唱、念、做、打功夫全面,深受观众赞誉,尤其是武打艺术十分了得,在台上一口气连翻十多个级翻,功底厚实,其时粤剧行中女演员能有此功者实为罕见。《哪吒闹海》一剧在海珠戏院连续上演30多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从此,小云裳名噪五羊城,当年被粤剧行内人士所公认的正宗刀马旦。她表演的《大闹能仁寺》、《女巡抚审婚》等剧目在广东省内均有影响。《女巡抚审婚》拍为电视,在广东电视台播出,《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传媒有文章给予赞赏。
  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视为"反动学术权威",被迫随夫返乡,到河北省武安县当农民。适逢1972年番禺县重建粤剧团,由曾浦生老师推荐,经番禺县革命委员会批准,被吸收到番禺粤剧团工作,使她重新登上粤剧舞台。小云裳到番禺后,演出的第一个剧目是由朱甜、梁谋、何滋浦创作的现代小粤剧《龙岛女兵》,该剧的唱腔设计是曾浦生老师。小云裳非常珍惜重登舞台的机会,她对表演艺术十分执着,为了演好《龙岛女兵》的戴群一角,对唱、念、做、打也精心钻研,尤其是对该剧的主要唱段"夜望南海"反复推敲,与曾浦生老师一起细心研究,设定拟乙反调色为主调,刻画表现主人公的沉着坚定和战胜顽敌的精神境界。该剧参加1973年佛山地区举办的文艺汇演,获得较高的评价。小云裳对艺术的执着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范得到业内人士的赞颂,1980年被提拔为番禺粤剧团副团长。她与剧团艺术指导姚世华老师(小云裳丈夫)一道为发展番禺戏曲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培育粤剧接班人。她以较高的艺术造诣,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为繁荣番禺的文艺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作为番禺文艺界代表,她于年三次当选政协第六、七、八届番禺县(市)委员会副主席,并兼任广州市政协委员。1997年,小云裳的家翁在大连市去世,她为人贤孝,对家翁感情甚笃,在赴大连奔丧后,因伤心劳累,并引起肝病发作,经抢救无效,不幸在大连市辞世,终年58岁。
锦天粤剧团创始人黎锦堂
  黎锦堂(年),广东番禺丹山村人。1952年11月,由黎锦堂、严觉天、黎碧玉等组建剧团,剧团以黎锦堂的"锦"字、严觉天的"天"字而命名为"锦天剧团",直至1964年8月与当时番禺艺术学校演出队合并,改称为"番禺粤剧团"。黎锦堂是锦天粤剧团创始人之一。黎锦堂多才多艺,幼年跟随师傅学造鞋手艺,满师后,又跟随潭洲一位姓冯的老中医习医。黎锦堂天资聪颖,爱好粤剧,最后还是随父玉清其(艺名)学戏。黎锦堂学艺心领神悟,一点便通。20岁就在凉茶档剧团担演文武生,在广州东山云香酒楼等地小型戏台演出,观众口碑甚好,后来到省港剧团担任第二小生。至1952年,自组锦天剧团,并担任主要演员文武小生。锦天粤剧团是当时盛行的"双生双旦"的中型班,阵容较强,开班戏宝为《钟义和小白龙》,该戏在广州地区有较大的影响。黎锦堂主演的剧目有:《钟义和小白龙》、《钟离剑》、《借喜堂》、《补鞋仔招附马》等,深得广大观众的好评。黎锦堂在南、番、顺一带有一定的知名度。1970年2月,因"文化大革命"影响,番禺粤剧团被撤销,黎锦堂被分配到番禺县农机厂翻砂车间当铸造工人。黎锦堂退休后回家乡丹山养老,仍酷爱粤剧,退而不休,积极参与业余粤剧活动,既当演员又当师傅。黎锦堂性格达观,平易近人,从不摆老倌架子,人缘甚好;晚年悉心研究民间工艺,精雕细刻,工艺到家,常为番禺境内四乡制作戏服、头盔、神像、乞巧公仔等民间工艺。黎锦堂因熟悉舞台艺术,制作出来的乞巧公仔栩栩如生,十分传神,深得乡民赞许。每年向黎锦堂订造乞巧公仔的乡村络绎不绝,不少业余粤剧爱好者登门求教,他从不拒绝,因此得到人们的尊重。可惜天命难为,黎锦堂不幸于1999年在家乡丹山辞世。番禺开展戏曲活动中失去一位良师益友,实为可惜。
粤乐击乐家邓细&
  邓细(年),粤乐击乐家,广东番禺人。1930年就读"广州八和子弟学校",1934年拜粤剧著名掌板师傅罗家树为师,成为入室弟子。自始数十年来从事击乐工作,先后与薛觉先、上海妹、何非凡、梁醒波、靓次伯、芳艳芬、任剑辉、谭兰卿、新马师曾、白驹荣、红线女、马师曾、廖侠怀、罗品超、罗家宝、楚岫云、文觉非、陆云飞、谭玉真、林小群等名家长期拍和,其中,《情僧偷到潇湘馆》、《花染状元红》、《血溅乌纱》等成为其击乐的代表作。
  1954年他应薛觉先之邀返穗参加广州粤剧团的工作,后又在广东粤剧院一直工作到1987年退休,但仍在广东粤剧学校教授击乐。数十年来,其教授的弟子无数,遍布海内外,其中姜志良、邓树荣、曾荣生等已在行内成为知名掌板师傅。1986年,广州市总工会为其举办了从艺50周年的纪念大会,表彰其艺术成就。
粤剧著名剧作家陈自强
  陈自强(年),广东番禺人。陈自强是粤剧粤曲界著名的剧作家和撰曲家,国家一级编剧,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名誉理事、广州市文联副主席、广州市文化局艺委会委员。他的父亲陈文达是粤乐名家,陈自强自幼受到粤剧、粤乐艺术熏陶。1947年,他14岁便到剧团跑龙套,其后做过音乐员、剧务和艺术室干事。1960年开始走上编剧工作岗位,参与创作、改编了《刘胡兰》、《崇高的职业》、《三里湾》等现代剧,整理了《蒙正谢灶》、《写状会妻》等传统剧目。其中《刘胡兰》深受欢迎和好评,《崇高的职业》获广东省优秀剧目创作演出剧本二等奖。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他创作和参与编写了《三脱状元袍》、《兰苑恩仇》、《范蠡献西施》、《血洗定情剑》、《南唐李后主》、《莲花仙子词皇帝》等一连串深受观众欢迎、很有影响的剧目,标志着他的艺术创作达到了高峰。他用绚丽的彩笔,写出人世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反映时代的变易兴替、荣辱盛衰。
  陈自强是一位经验丰富很有才华的剧作家。他谙熟粤剧创作规律,粤剧传统基础知识深厚,长于钻研,构思新颖,其作品戏剧性强,文学性高,音乐性丰富。"度桥写戏写死戏,度桥写人写活人",是他传授给后辈编剧的创作经验,也是熔铸他几十年创作生涯的准则。写人,是他作品的最大特色。他注意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动作的对比和起伏张弛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善于从细节中"挖戏",在特定环境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写人,做到"戏中有人,曲中有人",突出不同作品不同人物的"这一个"的鲜明特点。如塑造的赵天颖、李煜、范蠡等一类知识分子人物,饱含着作者的政治理论和审美理想,体现了他的主体意识和现代意识。他作品中的肖十三、梅暗香、魏超仁、吴汉等一批主要人物,也都写得性格突出,形象鲜明,富有特点。其笔下的一些人物和配角如十二娘、越后、钟葵、赵光义等,虽然着墨不多,但都有其棱角和特征,在戏中起到穿针引线、烘云托月、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批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丰富了粤剧人物画廓,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陈自强创作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写情。他认为"艺术美的享受,莫过于动情、陶醉"。他的作品蕴含着真挚、强烈的感情,这种感情来源于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活的体验。他博览中外文学名著,听中西乐曲,多方面吸取艺术营养,以简练的古典诗词为基础,融入新诗的写法,文词隽永,潇洒自然。他善于透过人物剧烈的内心矛盾,运用生动准确的文词和优美动听的各种音乐板腔、曲牌,去抒发感情,做到"言由心发,词从戏生",以情戏动人,以曲醉人。如《血洗定情剑》的"剑归来"、《南唐李后主》的"辞庙"、《范蠡献西施》的"梦会太湖"、《一把存忠剑》的"斩经堂"等唱段,以及他后期撰写的《西楼恨》、《同是天涯沦落人》等一批粤曲,或悲愤,或激越,或哀怨,或刚烈,有的热情如火,有的缠绵悱恻......词情动人,曲韵动听,富有艺术感染力。
  陈自强长期在戏班工作、生活,可以说是一位在剧团、戏行里"浸"出来的编剧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长处:热爱粤剧,敬业乐业;熟悉剧团,熟悉艺人;了解市场,了解观众;深谙戏曲艺术规律。因而他写出来的不少作品能够适合时代,适应市场,适应观众,演员喜欢演,观众喜欢看,"发烧友"喜欢唱,上演率比较高,达到叫好又叫座的效果。他一生创作改编的剧目超过百个,撰写粤曲数十首,不少成为历演不衰、广为传唱的剧(曲)目。《三脱状元袍》荣获年全国优秀话剧、戏曲、歌剧剧本创作奖,是粤剧界首个在全国获奖的剧本,被誉为"跨江渡河第一声";《南唐李后主》获广东省第三届鲁迅文艺奖戏剧一等奖,1990年全国优秀话剧、戏曲、歌剧剧本提名奖;《兰苑恩仇》获1979年广东省专业戏剧作品评奖优秀剧目奖。1996年,成功举行了"陈自强粤曲作品欣赏会",出版了《陈自强剧作选》、《陈自强粤曲作品选》。他还在报上开辟"人生面面观"之类的随笔专栏,可谓多才多艺,硕果累累。
  陈自强于2002年3月辞世,享年69岁。
著名粤剧编剧家陈冠卿
  陈冠卿(年),著名粤剧编剧、撰曲家。番禺大岗人。原当剧团音乐员。20世纪40年代,任省港各大班编剧、撰曲等职,精通音律,能弹会唱,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音乐根基,作品有颇高的文学和音乐水平。他从艺60年,著作等身,名曲很多,享誉海内外。粤曲曲本具有广泛影响的有《情僧偷到潇湘馆》、《柳毅传书》、《洛神》、《梦断香销四十年》、《文成公主》、《金钏投井》、《唐琬绝命词》、《情赠茜香罗》、《焚天曲》、《寒宵吊影》、《孤雁哀鸣》、《绛珠泪》、《补裘曲》等。解放后,他的创作态度更加严肃认真,对作品的文字力求精炼,讲究韵味,对曲牌的运用和唱腔的设计,反复推敲,千锤百炼,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重视人物性格的刻划和结构的完整,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他的作品获得广大观众和行家的高度评价,并多次在省里获奖,2000年获广东省政府颁发粤剧艺术突出成就奖。
粤剧名伶区家声
□ 黎应榆&
  区家声(年),原名区裕科,广东番禺钟村镇石壁村人。父区攸光,历来经商,母郭志云,裕科兄弟姐妹共14人,他排行第十,幼随父母乡居。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在村中小学就读,那时村内有文溪、务本、仁儒、垂远4所小学,均喜欢教学生演戏,而裕科所在的仁儒小学以学生表演粤剧而出名,每逢孔圣诞或双十节各校争相表演,由于裕科资质聪颖,记性又好,饰演人物都演得入情入理,颇得师长称赞。
  后来,父母送他到广州华南印刷厂当了三年学徒,但性格不近,倒是工余常喜哼念粤曲。有此爱好,奠定了人生道路。
  建国初期到香港谋生,得粤剧名伶新马仔夫人介绍,到颇负盛名的邓肖兰芳剧院学演粤剧,初时由于父母反对,带来不少阻力,然终说服父母,遂如心愿。
  由于演戏小裕科先天素质良好,天生一副清爽的玉喉,自成一家唱腔,念、打、功架、做手、关目,一学即成,盖赖小学时代练就的功底也。几年之间,演艺日臻火候,很快便以区家声艺名出道。
  当时香港戏行,人才济济。同行之间,互相倾轧;新跃之辈,难于大港立足。他只好在下乡班担纲,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所谓烈火见真金。他凭天赋优越条件,加上名师的指导及伙伴的合作,几年之间,声名日噪,拥趸如云,不久便与师兄陈少棠及卢启光等齐名。后随团往东南亚各地演艺,在新加坡与秦小梨合演,红极一时。
  1953年,从新加坡返港受聘于新艳阳粤剧团,与名旦芳艳芬拍档,备受观众赞赏。1959年后,多次赴越南演出,期间与李宝莹合作,演艺渐趋成熟。
  1972年、1979年、1994年分别自组声宝粤剧团,他在港时录制的唱碟《血掌印》及担纲演出《万恶淫为首》、《啼笑姻缘》诸剧风靡一时、声名远播。也曾与名伶罗艳卿、新马仔、梁醒波、钟丽蓉等远赴澳洲、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名城同台献艺。拿手的剧目如《慈母泪》、《凤烛烧残泪未干》、《胡不归之哭坟》、《沙三笑》等,由于演出和唱腔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华侨观众热烈的欢迎。
  20世纪70年代,他从美国回来与李香琴、李宝莹、梁醒波、林家声于广州,在中山纪念堂举办同行业戏曲欣赏晚会。当时,区家声被誉为"唱做俱佳,文武全才"不可多得的粤剧明星。
  号,钟村石壁华桥中学教育基金会成立。邑人旅美粤剧名伶区家声领衔香港声宝粤剧团和江门粤剧团联合于钟村、市桥义演5晚,为基金会筹得款人民币8万元、港币16万多元,深得乡亲的敬重。
  多年来,区家声在海内外为发扬粤剧传统不懈努力,造就了粤剧界的光华,不愧为粤剧界的名伶!
  由于半个多世纪的演唱生涯,奔波劳碌,积劳成疾,晚年在美国三藩市患严重肺气肿病。他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怀,住上廉价公屋,治病期间,得到全免医疗药物费用。当地政府请人照料他的生活、治病,作为对他生前所作诸多慈善义演的报答。2003年,区家声病逝于美国三藩市,享年72岁。
粤剧编剧家杨子静
  杨子静(年),番禺捕属人。祖、父辈都是知书识字的人,但仕途不第,又不会经商,生活常常受到贫穷的威胁。因此,子静只可勉强念完中学,便投入社会谋生。他当过小学教师、校长,也当过小职员。他在青年时,都是在贫穷线上,生活坎坷。子静自幼就勤奋读书,爱好古典文学,辍学后仍刻苦自学,特别喜爱诗词歌赋,有趣于吟诗作文,持之以恒,甚有心得。这是他在后来有机遇时而走进编剧队伍的一个原因。他从小也喜爱美术和音乐。正好,他的一个叔父退休在家常吹箫自乐,他9岁时怀着好奇心向叔父学吹箫,一学就上手。后来成为吹箫能手,熟悉律韵。这也是以后他和粤剧结缘的另一个原因。同时,由于他的一位堂兄先进入粤剧界,因此,有机会和一些"开戏师爷"(编剧)接触,便觉得他们这种职业确实不错,不但可以多挣钱,生活富裕,还可以描绘出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搬上舞台使满座观众随之喜怒哀乐,这确是奇妙而有趣的事。于是,从那时起子静暗暗地产生要做"开戏师爷"的念头。
  在抗战中期,因工作需要,他开始学习写一些剧本给当时"军队剧团"演出,内容均是一些古代英雄的故事。但这只是他尝试撰写剧本,还不能算是正式入戏行。
  1943年间,他结识了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先生。马先生赏识杨子静有文才,邀请他协助撰写了一个古装长戏《还我汉江山》,借古代衣冠影射日寇侵华是大不义,也终将败北。这个戏于1945年底由马师曾和红线女演出。
  自从上演《还我汉江山》之时起,杨子静正式加入了马师曾的剧团,担任剧务一职,管理剧目计划等艺术业务行政,同时为该团不断撰写剧本。这可算是在偶然之中入了戏行,并当上真正的"开戏师爷"了。
  子静在香港马师曾的剧团连续工作过5年,他专为马、红而写的剧本,曾经公演的有古装戏《桃花依旧笑将军》、《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狸猫换太子》以及西装戏《艺苑狂夫》等。另外,也参与撰写《我为卿狂》这出名剧。抗日战争胜利,于1946年间,杨子静从香港回到广州。建国初期,子静参加了华南文联粤剧编剧组工作。当时组内同事有陈卓莹、林仙根、傅炜生、李文申等。编剧组所编出的"新粤剧"剧本,要求以正确的历史观为创作指导思想,歌颂新中国,为当时的"土改"、"反霸"、贯彻《婚姻法》等政治运动作宣传。他们既改编老解放区的戏,自己也创作一些新戏。这些戏,在当时起过积极作用。1953年,广东省粤剧团成立,子静在该团任专业编剧。最初,他参加整理的传统剧目《盘夫》、《红楼二尤》和《秦香莲》,参加当时的广州市戏剧汇演,获得优秀剧目奖。
  稍后,他参加创作了《搜书院》。1955年,马师曾、红线女从香港回广州定居,加入广东省粤剧团,并决定要演这出戏。因此,子静便与原合作者莫汝城、林仙根下大力气修改提高剧本质量,导演麦大非也费了一番心血,一经马、红演出,并拍成彩色电影,《搜书院》就成了闻名海内外的粤剧优秀剧目,这是粤剧"改革"的一大成果。以后子静又继续为马、红写戏。《搜书院》之后又改编《关汉卿》。该剧的原作者田汉先生曾说过,全国有不少剧种都演《关汉卿》,马、红所演的最好。该剧拍成彩色电影,在海内外发行,也曾盛极一时,这也有子静的一份功劳。1958年以后,子静在广东粤剧院任专业编剧。子静参加改编和整理的传统剧目还有许多,如罗品超主演的《荆轲》,文觉非主演的《拉郎配》,子静都花过心血。此外,还有《焚香记》、《蔡文姬》、《钗头凤》等。尤其是他年已古稀之后,还为罗家宝的演出撰写了《血染乌纱》、《苏小妹》和《炉火焚琴》等剧本。这些戏在海内外演出颇受观众欢迎。
  杨子静很懂得从艺之事应当扬长避短。因此,他多是写正剧和悲剧,这是他的所长。同时,他觉得对所写的人物,如果缺乏强烈的爱憎态度,那是写不出好戏来的。子静易于动情,当他潜心写作入神,写到悲壮、凄惨、悲切的情景之时,感同身受忍不住流泪。他在现代戏《争儿记》的排练过程中,说及或看到感人之处,常动情而落泪。
  子静在近40年间,以很大的热情参加现代戏的写作,先后有《山乡风云》、《红霞》、《南海长城》、《红花岗》、《争儿记》等剧目。
  经过创作实践,子静深知戏曲的编剧是语言艺术工作,要懂得曲牌、排场等一般戏曲艺术形式的规律,还要掌握丰富的词汇,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生活知识,才可能写得出好戏来。杨子静求知欲极强,学习勤奋,博学强记。他很注意积累创作素材,随时观察、分析、研究各种生活现象,将生活中的语言炼成曲文。所以在他的剧本里,词汇丰富,不会因词害意。他用字造句,又常常巧妙地运用广州方言俚语,力求雅俗共赏,使之切合人物性格。导演陈酉名曾这样评价杨子静的剧本语言"他的剧作语言,有时语意双关,妙趣横生;有时哲理之奥妙,令人深思。戏曲口白,有史以来自成一格,静兄深得其道"。由此可见,杨子静的功力深厚。50多年来,他从不间断地辛勤笔耕、探索、琢磨,使剧作显得既精湛高雅,又通俗流畅。他曾任广东粤剧院艺术室副主任、广东粤剧编剧家协进会会长、剧协广东分会理事、广东省文联委员等职。杨子静长期以撰写粤剧剧本为专业,是一名有显著贡献的粤剧编剧家。
粤剧编剧家李少芸&
  李少芸,1916年出生,又名李秉达,广东番禺人。他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香港粤剧三位主要编剧家之一(另两位是徐若呆、唐涤生)。李少芸因编撰《归来燕》被名伶薜觉先赏识,投身"觉先声剧团"任编剧。抗日战争期间,他与唐涤生合作,两人关系甚为密切。抗日战争后,他与唐涤生在"龙凤"、"先华"、"大凤凰"等剧团共事。虽然同为编剧,但是,李少芸还兼任剧团行政事务,参加外事活动多用剧团经理名衔。后来,李少芸与唐涤生分道扬镳,于1959年组织成立丽士影业公司,把自己过去大量的作品,改编成电影。李少芸20世纪60年代末退休,移居加拿大。
粤剧丑生罗思
  罗思,1921年出生,原名罗冠廉,男,广东番禺人。年随师笑春华在锦凤来剧团学艺。年,先后加入大罗天、复兴、雄威、醒罗天、大利年、大荣华、兴中华、凯旋门、大钻石、百花等剧团当演员和主要演员,在广州、上海、香港、澳门、山打根等地演出。年在广州南方剧团、冠南华剧团任主要演员。1958年全市粤剧团大合并后,曾在广东粤剧院一团、三团工作。1961年调入广州粤剧团,在二团、春风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兼导演工作。1983年退休。
  入行后,他初学文武生,后转演丑生。曾与著名丑生廖侠怀共事多年,在艺术上受廖的影响较大,并吸纳其他名丑的长处,融入自己的角色创造之中。罗思的表演诙谐、风趣、干净、利索,既夸张又细腻,谐趣而不落俗套,注意从人物出发刻画性格特征,既能演《花王之女》中善良、敦厚、纯朴、老实的花王,《朱弁回朝》中忠心为主、舍身赴义的高义,又能饰演《刁蛮公主戆驸马》中圆滑世故、面面俱到、周旋于宫廷的太监添福,演来各有特色。而他最擅长的是扮演"短衫丑"一类社会下层人物,其中较为突出的,如《墙头计》中的大怪,这是一个不孝、忤逆、贪婪、势利的市侩人物,罗思以夸张、丑化的表情动作,透视出人物丑陋卑劣的内心世界,引人发笑,令人警醒。又如在《羊城暗哨》中饰演特务睇相佬小神仙,《斗书场》中饰思想陈旧的说书艺人等,这些小人物,戏虽不多,他都演得比较到家,富有喜剧性。
  罗思舞台经验丰富,知识面较广,能演能编能导。他曾参与编写现代剧《今歌昔泪》、《六号门》,曾执导或参与导演《宝莲灯》、《红楼二尤》、《二女争夫》等一批剧目,善于与人合作,艺术上注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粤剧武生孔壮志
  孔壮志,1931年出生,原名孔宪福,广东番禺人。1940年开始学粤剧,1941年随姨丈黄千秋入剧团在四乡演出,初跑龙套,后跟前辈武打演员老虎佳学习武功,很快便当上武打演员。1949年随香港演员林蛟赴港拍武侠电影。广州解放后,曾在大光明等剧团当日场文武生和正印小生,赴上海及在广州等地演出。1951年参加华南文联农村演出队第一队当文武生,配合"土改"和"抗美援朝"宣传,演出了《愁龙苦凤两翻身》、《英雄岭上太平花》等剧目。1953年参加广州粤剧工作团,年在广东粤剧院二团,1960年调到广州粤剧团,先后在市一团、农村演出队当主要演员。"文化大革命"后,担任广州市青年粤剧团副团长兼导演、老师,1981年调到市二团、春风剧团当武生,与陈笑风、陈小茶等合作,直至1986年因病提前退休。孔壮志是武打演员出身,传统艺术和武功基础深厚。他身材健硕,脸庞饱满,扮相英伟粗豪,嗓音洪亮厚实,是适宜演武场戏和武生、花脸行当的好人才。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到上海演出时,由于他"打脱手"等武打功夫出色,得到著名京剧武生鲍怡庭的赏识,收他为徒弟。1953年市剧团排演武打戏《雁荡山》,安排他饰演主角孟海公,派他和有关演员到长江京剧团(后改为广州京剧团)学习,他们很快便把全套戏学到手,并请本团乐师配以粤剧锣鼓、牌子,以突出粤剧特色。演出中,他穿大靠、高靴开打,和其他演员紧密配合,表演了"探山"、"下海"、"攻城"等一连串武打场面、动作,壮观威武,干净利索,演得精彩,掌声不断。多年后,香港编剧家苏翁对孔壮志说:"当年看了你们的《雁荡山》,印象深刻,至今难忘。"1956年,他在《梁天来》一剧中饰演表面文质彬彬、内心恶毒阴险的恶霸豪绅凌贵兴,这对他是新的戏路、新的挑战。他虚心向前辈演员薛觉明、陈天龙请教,得到他们的指点,在"西门口"凌贵兴与梁天来狭路相逢的一场戏,设计、运用了扇子功的不同动作,表现凌贵兴前后三次用扇敲打梁天来印堂、额角、脑门的恶劣行径,更加突出其嚣张气焰,引起人们对凌贵兴的憎恨和对梁天来的同情,取得很好的戏剧效果,其表演受到肯定和称赞。他还主演了《表忠》、《马福龙卖箭》、《红书宝剑》、《辞郎洲》、《合浦珠还》、《两兄弟》、《擦亮眼睛》等一批古装、现代剧目,并在《朱弁回朝》、《宝莲灯》等多个剧目中扮演重要角色,他都能根据不同人物特点进行表演。如演《朱弁回朝》的金兀术,其扮相、身段、功架、口白,都突出这个金国太子、三军统帅身份的"盛气",以此衬托朱弁的坚贞不屈和崇高气节。而演《宝莲灯》的太师秦灿,则充分表现其恃势凌人、强词夺理的霸气和恶行,更显出刘彦昌的理直气壮和凛然正气。其他如《红灯记》的鸠山,《红色娘子军》的南霸天,《沙家浜》的胡传奎等反面人物,他演来也各有特色。他还导演了《杨门女将》、《花碧莲》、《闹严府》、《血洗定情剑》等剧,并兼任老师,为培养青年演员发挥了积极作用。&
粤剧名导演郭慧
□ 何杰章& 龚伯洪
  郭慧,1931年出生,广东番禺人。她于1950年入读华南人民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后分配到华南话剧团当演员,积累了较丰富的戏剧知识与舞台实践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调到广州粤剧团任导演。她执导30多年,单独或与人合作导演了60多部长剧,部分剧获各级奖项。其导演代表作有:1978年获广东省专业文艺汇演演出奖的《粤海忠魂》(与人合导);1983年获广州市文艺汇演演出奖、广东省汇演演出奖的《几番风雨几番情》;1989年在首届羊城艺术博览月上获导演奖、优秀演出奖并获广东省第三届鲁讯文艺奖戏剧一等奖的《南唐李后主》。与人合导的《春草闯堂》、《范蠡献西施》、《定情剑底女儿香》、《刁蛮公主》等成为优秀保留节目。20世纪末,她在不少大型艺术活动中担任艺术总监和导演工作。1990年受聘为新加坡敦煌剧坊艺术顾问。
粤剧名丑赛麒麟
  赛麒麟,1936年出生,原名崔耀强,广东番禺人。20世纪40年代加入粤剧戏班,现在是香港粤剧界的丑生。
  赛麒麟的父亲在粤剧戏班演武生,因此,他常跟父亲出入戏班,受到戏班演戏生活的熏陶,9岁便参加戏班,由当"兵"(出场站两边)开始,一步一步成为会唱会做的演员。比较长一段时间,赛麒麟尝试演武生,想学父亲将来演武生行当,但经过长期实践,他觉得自己有演丑角的才华(按"六柱制",丑生比武生高一个层次),决定改变行当,1974年起开始当丑生。从此,他每年大概演出80天(未计"神功戏",即每年春节后为神、诞演的戏),在香港,属于比较多演出的演员。
  赛麒麟参加过的剧团,主要有龙嘉凤剧团、鸣芝声剧团、福升剧团、擎天剧团、好兆年剧团等。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多情燕子归》、《花蝴蝶》、《火海葬香妃》、《狸猫换太子》、《春色满园关不住》、《香罗冢》、《再世红梅记》、《玉龙彩凤渡春宵》、《王魁与桂英》、《金枝玉叶满华堂》、《香销十二美人楼》、《玉郎宝剑定江山》、《旗开得胜凯旋还》、《孤雁雪亲仇》、《花落江南二十四桥》、《龙凤争挂帅》、《紫钗记》、《摘缨会》、《情醉俏郎君》、《连城璧》、《怡红公子哭潇湘》、《仙姬送子》、《隋宫十载菱花梦》、《洛水梦会》、《双珠凤》、《红绫巧破无头案》、《雷鸣金鼓战笳声》、《穆桂英大破洪州》、《红鸾喜》、《蟠龙令》等。
  从艺几十年,赛麒麟擅演武生、丑生,现在主要演丑角。香港评论文章说他"在香港常背包袱,席不暇暖,为各大戏班争取的对象。其艺术足与尤声普(香港名丑生)颉颃",称赞他的为人和演戏。
粤剧名丑卫太平
  卫太平,约生于1936年,男,广东番禺人。自幼常看粤剧演出,深深爱上粤剧这一行。1945年随堂叔卫仲觉(亦师)进太上剧团、建国剧团做手下拉扯(跑龙套),随团学艺,工小生、丑生。卫太平是广西剧协会员,已退休多年。
  1949年出师加入日月星及东方红剧团做演员,通过细心观摩学习,博取众家之长,不断充实自己,艺术表演水平日增。于1953年加入梧州粤剧团当主要演员,仍虚心学习,曾于1957年参加广西文艺训练班,期满评考,名列前茅。多年来他饰演《苏小妹三难新郎》的秦少游;《墙头马上》的裴少俊;《李香君》的侯朝宗;《范蠡与西施》的范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梁山伯;《李仙刺目》的郑元和;《虎符》的信陵公子;《女驸马》的李兆庭;《秦香莲》的陈世美等角色,分别以小生或文武生的行当应工,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均风流倜傥,儒雅温文,但各有其独特的风采而非千人一面。其唱腔细腻传神,深得声腔塑造人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粤剧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