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21点哪家平台的高手让快乐多些色彩,求赐教

fckeditor问题 求高手赐教
[问题点数:30分,结帖人ws106]
fckeditor问题 求高手赐教
[问题点数:30分,结帖人ws106]
不显示删除回复
显示所有回复
显示星级回复
显示得分回复
只显示楼主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3460|回复: 6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1积分23精华0UID帖子金钱235 威望0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求一套蛮子符文和天赋!
服务器:诺克萨斯
游戏ID:暖晴i
她还没有牵手的人
三笠.阿克曼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105积分62048精华0UID帖子金钱52355 威望10
ID:割包皮的女护士#5666
Lv.11, 积分 620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2 积分
UID帖子威望10 多玩草2905 草
:大精华:攻击力 红色:攻击力&&黄色:护甲&&蓝色:魔抗
红色加个暴击进去
感谢你帮助玩友O(∩_∩)O
总评分:&金钱 + 20&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1积分23精华0UID帖子金钱235 威望0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小姨妈Ally丶 发表于
:大精华:攻击力 红色:攻击力&&黄色:护甲&&蓝色:魔抗
红色加个暴击进去不带全攻速,和全暴击精华吗?
制图ID:ane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100积分46992精华0UID帖子金钱572 威望13
接点名先看图。
Lv.10, 积分 469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92 积分
UID帖子威望13 多玩草2798 草
感谢你帮助玩友O(∩_∩)O
总评分:&金钱 + 20&
带我happy带我飞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1积分231精华0UID帖子金钱1895 威望0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看赏金,18点法强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50积分1270精华0UID帖子金钱2723 威望2
Lv.5, 积分 1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0 积分
UID帖子威望2 多玩草1400 草
蛮子和普通ad没太大区别。只是要插一些暴击
感谢你帮助玩友O(∩_∩)O
总评分:&金钱 + 20&
服务器:征服之海
游戏ID:温柔小牙妹丶
她还没有牵手的人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110积分63791精华0UID帖子金钱261998 威望49
进入老年期
Lv.12, 积分 637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209 积分
UID帖子威望49 多玩草11443 草
红色攻速、黄色固定护甲、蓝色固定魔抗、大精华攻击力。
攻击天赋21点
欢欣4点、1点双刃剑、3点蛮横力、1点武力掌控、3点死神、1点死亡竞赛、3点军阀、3点毁灭打击、1点狂暴、1点浩劫。
防御天赋9点
2点回复、1点格挡、2点附魔护甲、3点老兵伤害、1点坚毅。
感谢你帮助玩友O(∩_∩)O
总评分:&金钱 + 20&
5153活动勋章
我去5153探探路
英雄联盟MM专属勋章
英雄联盟MM专属勋章
疾风之刃MM勋章
疾风之刃MM自爆活动专属
鲜血女王之心
鲜血女王之心
活动奖励勋章
活动奖励勋章
初级在线标兵
论坛在线时间达1000小时即可申请
初级人缘勋章
初级人缘勋章
阳光热情勋章
阳光热情勋章
相恋情侣勋章
相恋情侣勋章
天涯明月刀功勋勋章
这就是武侠
羊年限量手机萌勋章
羊年限量手机萌勋章
爱蜂蜜的小维尼
365天!天天有你
连续签到1年即可获得
风暴英雄功勋勋章
话题王小红花
话题王小红花
解答员勋章
解答员勋章
天蝎座勋章
天蝎座勋章
双鱼座勋章
双鱼座勋章
2014论坛年度勋章
参与论坛年度活动发放
我就是个死宅怎么了!
多玩名人勋章
多玩名人勋章
QQ仙灵功勋勋章
QQ仙灵功勋勋章
游戏名人勋章
游戏名人勋章
最强路人王
感谢对最强路人王贡献
盲僧手上的椰子壳
小心我丢你啊~
有西瓜,才叫夏天!
再看,再看就把我吃掉!
阳光,沙滩,还有那大椰树~
让我带你一起浪~
没时间了快上船!
需要金钱:1100
手机盒子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Powered by求高手赐教ajax搜索引擎
[问题点数:40分]
求高手赐教ajax搜索引擎
[问题点数:40分]
不显示删除回复
显示所有回复
显示星级回复
显示得分回复
只显示楼主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精选一导读:今天给小伙们带来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另类的新颖观点告诉你:35岁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已经完全拉开。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房间里有100个人,每人都有100元钱,他们在玩一个游戏。每轮游戏中,每个人都要拿出一元钱随机给另一个人,最后这100个人的财富分布是怎样的?以下有三种不同的答案:注解:1)接近均匀分布,即每人都有100元左右。2)接近征途分布,即中产接近很多,穷人和富人很少。3)接近幂律分布,即很多的穷人和很少的富人。我们不妨把这场游戏视作社会财富分配的简化模型,从而模拟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我们假设:每个人在18岁带着100元的初始资金开始玩游戏,每天玩一次,一直玩到65岁退休。“每天拿出一元钱”可理解为基本的日常消费,“获得财富的概率随机”是为了……嗯……简化模型。以此计算,人一生要玩17000次游戏,即获得17000次财富分配的机会。下面我们来回答一下。在上述规则下,游戏运行17000次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说明:1.上图中横轴标签代表一个玩家的编号,柱子的高低变动反映该玩家财富值的变化。2. 当某人的财富值降到0元时,他在该轮无需拿出1元钱给别人,但仍然有机会得到别人给出的钱。)可以看到,每个玩家财富值的变动是极为剧烈的。为了方便描述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状况,我们又按照财富值的排序做了下图:(说明:上图中横轴标签代表玩家排序(非编号),排序越高的财富越多。初始时所有人的财富值相等,随着游戏的进行,财富值差距越来越大。)没错,财富的分配接近于幂律分布(结论只是程序模拟,而非数学精确求解)。最后,社会将有很少的富人和很多的穷人:最富有的人的财富值约为初始财富的3.5倍;top1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30%的财富,top2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50%的财富;60%的人的财富将缩水到100元以下。就这样,大部分人的钱跑进了少部分人的口袋里。即使在最公平的规则下,世界依然展现出了残酷的一面。屌丝真能逆袭吗?我们以所有玩家财富值的标准差来衡量社会贫富分化程度,按时间序列做出图来长这样:(说明:横轴表示游戏轮数,纵轴表示社会财富的标准差)可以看到,游戏早期的标准差变动最为激烈,而在轮游戏后,标准差的变化趋于平缓,也就是社会财富分布的总体形态趋于稳定了。按照我们设定的游戏与人生的对应规则,这时玩家年龄为35岁。这个结果告诉我们,35岁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已经完全拉开了。进一步看,如果一个人在35岁时破产,还有没有可能逆袭呢?本次模拟结果中,有15个人在35岁的最后一天时处于破产(负债)状态,而他们在此后的财富值及如下图所示:(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在35岁时破产的玩家,绿色柱子为其他玩家。红色柱子在纵轴上的高度变化表示其财富值变化,在横轴上的位置变化表示其排名变化。)可以看到,当这15个人在65岁退休时,有7人仍然处于破产状态;有8人还清债务并有了财富积累,但离富豪仍有相当差距。看来,以35岁为界,虽然破产以后,仍有一半概率回复到普通人的生活,但想要逆袭暴富,却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发财要趁早,大龄屌丝逆袭更像是一个传说。富二代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在真实社会中,每个人的起点其实并不相同。总有一些富二代、富三代,在财富游戏的开始就占尽了便宜。这一点也应该被考虑到我们的模型中。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假设只有两类玩家:90个普通玩家(设定同上)+10个富二代玩家。富二代玩家的初始财富是500元,他们在每轮游戏中需要拿出2倍的钱,同时获得财富的几率也是普通人的2倍。游戏结果如下图所示(排序后结果):(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富二代玩家,绿色柱子为普通玩家。)虽然这个分布形态与全是普通玩家的结果基本一致:top10和top20的富人掌握的社会财富比例和负债的人数比例都差不多,但是仔细来看,top5富人中的全部,以及top10富人中的7位都是富二代玩家。我们在富二代玩家(红色线条)和普通玩家(绿色线条)中各选5位,绘制出他们的财富值变化图:可以看到,富二代玩家中虽然也有“败家子”,但他们仍有很大概率将财富值维持在较高水平。富二代们和普通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偶有交集而已。没错,普通人要有极好的运气,才能到达与败家富二代相同的高度。努力的人生会更好吗?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一飞冲天的发财运气,也没有腰缠万贯的爹,更不甘于吃低保。想要改变命运,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更努力,去争取更好的生活。我们假设每个玩家的初始财富仍然为100元,但有10人比别人加倍努力,从而获得了1%的竞争优势,即赢得收益的概率比别人高出1%,模拟结果如何呢?(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更努力的玩家,绿色柱子为普通玩家。)可以看到,社会财富的总体分布形态没有什么变化。但是,10位努力玩家中的9位都进入了富人top20!游戏即人生,努力吧,騒年。来源:城市数据团作者:团支书▼推荐阅读点击图片阅读 | 受邀出席朗迪Fintech《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精选二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穷人和富人?一个人成为穷人或富人,到底是天注定还是靠打拼?天赋异禀和出身阶层在财富积累中,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设想你生活在一个棋盘上面,棋盘上唯一的资源是糖。你在棋盘上四处移动,试图吃到尽可能多的糖。这个棋盘称作Sugarscape,有个亲切的中文名叫“大糖帝国”,而你就是“糖人”。“大糖帝国”是1996年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的Epstein和Axtell设计的一个程序。他们设计了一个棋盘,然后随机扔进去250个“糖人”,这些糖人象征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有图有真相:上图左侧是大糖帝国的地形图,由50*50个单元格组成。深色格子含糖高,浅色的含糖少,白色的不含糖。西南和东北有两座深色的糖山,是资源富裕区,浅色地带是资源有限区,而白色地带则是无糖区。上图右侧,250个糖人(黑点)被随机播撒在各个角落。它们在棋盘上漫游,寻找糖吃。每个糖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它们有能力吸收信息,观察四周,做出行动。Epstein和Axtell给这些糖人设置了类似于人的简单决策规则:1)糖人的视力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观测,目标是找到含糖最高的地块。单元格里的糖被吃掉后,过一段时间能重新长回来;2)如果糖人所食之糖跟不上自身新陈代谢的消耗,糖人将饿死,计算机将其清除出局;3)250个糖人被随机分配不同的禀赋,一是视力的好坏(有人能看到6格之外,有人只能看眼前1格)。二是新陈代谢的能力(有人代谢一次只消耗1单位的糖,有人则需消耗4单位的糖)。现在,一切设定完毕,按一下启动键,大糖帝国横空出世。糖人们各自为政,移动起来。一开始,局面有点乱,但是很快,糖人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分布。下面这4张图代表“大糖帝国”启动后不用时期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1、2、3、4。看出什么变化了吗?随着时间的推移,糖人们逐渐向两大糖山聚集,形成两大部落,无糖区则人烟稀少。到了后来,无糖区基本没有了糖人(饿死了或者转移了),浅色区域分布稀少,而深色糖山周围则聚集了大量的糖人。(这两座糖山像不像我们的“北上广深”)尽管没有**或者领袖发号施令,一个具备“自组织”特征的、有效率的社会,已经初具雏形了。 计算机模拟的优点,就是让这个虚拟社会不停的自我演化,瞧瞧到底会发生什么。在此过程里,你可随时抽取一些变量进行分析,譬如糖人的人均寿命、活动范围、最优路径选择,等等。当研究者把目光投向财富变量时(用每个糖人收获的糖量),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非常意外的现象:这个虚拟世界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底下的图表显示,“大糖帝国”从启动到结束,人均财富分布的演变趋势。横轴代表人均糖量,左侧是穷人(Poor Agents),右侧是富人(Rich Agents)。从最顶端的图表可以得到,国家诞生之初,财富分配很均匀,极富者和赤贫者皆很少,即使最富有的糖人也不过拥有30个单位的糖量,最穷的糖人有3-6个单位的糖,差别有限。随着时间推移,财富分布开始发生扭曲。从自上往下第二张图表看到,穷人变多的同时,他们平均拥有的糖量也在减少,而富人在变少的同时,他们拥有的糖量却在快速增加。最富的糖人已经拥有了110个单位的糖,而最穷的人一无所有。到了第三张图表,更有规律了,越穷的人人数越多,越富的人人数越少,而中产阶级则在不断萎缩。最富的糖人拥有200个单位的糖。到了游戏结束时(第四张图),中产阶级的糖人数量更少了,一头是拥有巨额财富的极少数富豪(最高的那位有270个单位的糖),一头则是占据人口一半左右的赤贫小糖人。虚拟的“大糖帝国”和现实社会一样残酷。在这里,我们不谈论社会公平性的话题。而是转向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贫富分化为何一定会发生?为什么有人穷,有人富?很多人将贫富的鸿沟归结于资本主义、权贵腐败、或者自己命苦。左派说,富人剥削造成人民穷困。右派则说,你穷只因为自己又笨又懒。有趣的是,大糖帝国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新思路。根据Epstein和Axtell的设置,我们可随意调整各种初始参数,瞧瞧到底哪个参数导致了“大糖帝国”的贫富分化。首先我们可以想到,是每个人的禀赋不同造成了贫富分化。比方说有的糖人视力6倍好于同类,能看到更大的棋盘,更易找到富糖点。类似地,有的糖人新陈代谢只有同类的1/4,更易于积蓄余糖,抵御饥荒。是否此等天赋异禀的糖人最终演变成了富人?答案是No!因为糖人的个人能力差异是计算机随机分配的。理论上,最终财富的分布也应该近似于均匀的随机状态,即富人、中产和穷人的各自人群数差不多。但显然模拟结果并非如此。有些视力好的或消耗少的糖人最后也分布到了赤贫那一群中。那么,人的贫富难道是由出身决定的吗,也就是巴菲特说的“子宫彩票”?比如说有的糖人降生于糖山,毫不费力就可大吃特吃,瞬间致富。有的糖人生在贫瘠之地,历尽辛酸找到含糖区算是命大,很可能中途就被饿死。这听来也挺像真实的人类世界:老百姓劳作终生,不过是一场穷忙,不如我爸是李刚来得管用。但答案也是No!要知道,一个糖人占有资源的优劣也是计算机自动给予的,诞于糖山或诞于荒漠,完全遵循随机原则。假如资源差异造成贫富分化,最终贫富人数也应均匀分布才对。但模拟的结果并不是这样。有一些诞生于糖山附近的糖人后来也沦为赤贫。看起来,任何变量都无法单独解释贫富分化。“天生聪明”不是决定性的,“我爸李刚”也不是决定性的。那么,有人穷有人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正确的答案是——禀赋+出身+随机的运气。什么叫随机的运气?不妨设想有两个糖人,A和B。程序开始时,两人的视力、新陈代谢、出生地的含糖资源,各方面条件都一样。A四处张望,偶然地向北移动。凑巧,走到了东北角的糖山。又凑巧,发现一个没人占领的格子。于是它占住那个区域,开始晋身巨富阶层。B同样四处张望。出于偶然,它向南移动了一步,结果渐渐走进贫糖区。当它意识到这个方向错误,其它糖人早已围满了通往北方糖山的路径。它再无机会,只得四处漫游,积蓄耗光,变成赤贫。于是两个天生条件差不多的人,一个偶然的微小的选择差异,最终导致其财富出现天壤之别。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吧!还有一点值得说说。Epstein和Axtell曾无数次重启“大糖帝国”程序,但是每一次都看到贫富分化的重现。要知道糖人并没长着脑子,被规则管的死死的。它们不能彼此商量下一步的共同策略,人群里也没有一个司令官。但是,这些个体简单行为聚合起来,最终产生了一种“自组织”的贫富分化。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很可能是无法避免的。有句歌词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而实际情况可能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不过还好,这个残酷的世界并没有把路堵死。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老天爷赏饭也拼不了爹,但是努力工作、来,肯定能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好一点,更好一点。(源于网络)最新活动接月饼拿国庆大礼包最高200元现金还有钱豆等你来赢取(点击下图了解活动详细)↓↓↓国庆巨划算,即加息(点击下图了解活动详细)↓↓↓手动置顶钱妈妈快速获取活动第一手资料~点击【阅读原文】领取新手礼包!《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精选三[摘要]:激荡十年,中国富豪变迁史!十年前,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席卷全球的,紧接着全球财富大洗牌、涨跌互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新的财富增长极,而欧日停滞不前、美国缓慢复苏、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却在混乱无序中度过一年又一年。2008年,中国推出了日后广受诟病的四万亿计划,并由此引发了高房价及被高房价碾压的实体经济和百姓的焦虑,可硬币的另一面却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财富的迅猛膨胀——我们似乎只关注浮华痛苦的表象,却很少探究背后逻辑。这十年,中国富豪人群有哪些变化?它反应了怎样的财富演变轨迹?给我们带来了何种启示?感谢招商银行/贝恩公司发布的《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和发布的《2016胡润千万富豪财富报告》的数据,让我们得以管窥一二。首先说明,因为调研和抽样会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绝对值不重要,但能看出一些趋势和方向。下面我们就来解读这幅图,及其反映的近十年中国财富演变的轨迹路程。▲近十年来中国高净值人群分布变化图1、传统行业创富的没落改革开放后,中国顺势承接了日韩台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制造业在华夏大地蓬勃发展起来——从“三来一补”代加工,到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建厂,再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崛起,以致后来各股份制品牌制造企业的群星闪烁。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出口迅猛增长,中国逐渐成长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一时风光无限,高利润的好日子持续到2010年前后。在此期间,制造业出口基地的东南沿海地区产生了数量庞大的企业家富裕群体,也就是图中所看到的在2009年的那次调查中,高净值人群中企业家群体占比为70%。十年就可以沧海桑田。08年后,我国经济由出口拉动转向内需拉动、基建拉动,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一家独大格局面临挑战,地产行业继续高歌猛进、业脱胎换骨后一日千里、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日新月异、文化娱乐等产业随着财富的增加日益繁荣,2015年第三产业创造的财富首次占据GDP的半壁江山。与此对应的是,传统制造业创富模式日渐衰落,创富一代的企业家开始走下历史舞台,并把家族产业交于子女或雇佣职业经理人打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图中的变化——企业家一代及二代继承人所占的高净值人群比例下降至50%,也许群体总量仍在增长,但其群体占比却大幅下降了近20%。2、超级经理人时代到来我们都知道,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在近十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这归因于科技进步、资本的全球自由流动,而资本收益的指数型增长更是碾压劳动收益的线性增长,让钱更集中、集中的钱更易赚更多的钱,这是整体上、普遍性的规律。但也有例外,靠出卖高技能/稀缺性劳动的超级经理人却能获得不低于甚至超过资本的回报收益。超级经理人在美日欧韩等国普遍存在,当然他们的数量占人群的总数量是微乎其微的。近十年超级经理人群体规模在中国日益壮大,这既是中国企业深度国际化全球竞争的需要,也是面对新环境、新经济、新管理的企业家给予的新机会。年薪百万千万的职业经理人屡见不鲜、机制大行其道、专业技能/管理人才更易获得,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获得高额收入并成为金字塔尖的少数人群,他们被称为职业金领。由图可知,这一群体由2009年的高净值人群占比10%上升到了近30%,涨幅近20%,这是中国企业融入世界、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现象之一。成为金领的条件是,你的劳动必须是独特的、稀缺的、能创造更大价值的,普通民众泯然众人的劳动当然无法得到高溢价。3、转型升级带来新机会近十年,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不断更新换代、消费不断迭代升级,地产金融 / 互联网 / 文化影视 / 娱乐休闲体育等第三产业蓬勃兴起,拉动国民经济的动能引擎换挡变化,相比没落的传统行业,新的创富领域 / 创富行业产生了更多的高净值人群。十年前,上海陆家嘴5A写字楼里跨国公司的高级白领是高收入的代名词,而今却被北京的互联网从业者替代(俗称的码农)。十年前,两三个人成立个外贸皮包公司就赚得盆满钵满,而今最赚钱的却是跟国内市场相关的行业。十年前卖掉一线城市房子移民国外的,其有限,而继续留守国内的其十倍左右,财富差距天壤之别,当然近两年海外房产也有大幅上涨的,但多跟华人购买有关——而这些人正是享受了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新兴行业的高净值人群不断涌现——影视明星、体育运动员、画家、作家、导演、律师……体现在上面图表中的就是这类人群由2009年占比5%升至现在近15%,十年增幅10%。高收入的背后是产业的变化转移、财富剧增的背后是新机会的涌现。4、大时代下的造富风口招行发布的《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职业占高净值人数的比重由2009年的13%降至5%,呈下降趋势,个人猜测这个群体主要指证券(/期货//艺术品等),中国的特殊环境让证券市场呈现(负)零和游戏的特征——在一个长期资金流出大于流入的市场里,财富被收割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因该报告对职业过于笼统,我们可以参考去年发布的《2016胡润千万富豪财富报告》,也可趁此对二者数据做个交叉验证。在胡润的财富报告里,高净值人群中企业主占比55%,金领占比20%,这基本与招行的报告相符,其反应的经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区别是胡润的财富报告中,股民占比10%(新闻解读中比以前是下降的),而房产投资人占比15%,若与近十年中国经济相印证,这一结论更贴近实情。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持续上涨,让房产投资人收益暴增,从而迅速跻身高净值人群行列,这是大国红利、、、合力下的时代产物,也是大时代下一个面对普通人最易实现的造富风口。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逆袭的风口,谁有眼光、谁有胆识、谁有运气谁就能捕捉到或许一生才有的一次机会。5、阶层剧烈流动的十年在招行的报告中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如图划红线部分:文中原文:受访的高净值人士中,约九成表示自己在过去十年内致富,约七成表示在过去五年内致富。由此推断,过去十年是财富爆炸的十年、是阶层剧烈流动的十年、是财富新贵/New Money批量涌现的十年、是国运驾到跨步飞跃的。当然你更可以审视自己的财富或向身边的有钱人来求证。我们咒骂这十年货币放水、财富稀释、房价高涨、人心焦虑,甚至这两年讨论热烈的阶层固化,可事实是这十年财富炸裂增长、阶层流动跃升频繁。是的,财富是增长了,但分配并没有平均,有的少些,有的多些;阶层流动是剧烈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上流到金字塔尖。实际上甚至无法保证每一个人都往上流动,只能是部分好运的、努力的人往上流动。这个结论是不是与我们网上看到观点相抵触呢?千万年的人类进化中就留存有相信阴谋论、偏爱负面信息的基因,在虚拟世界里也就更容易成为愤青、网络喷子和键盘侠,唯有走下网络接近现实生活、战胜人的的本能弱点才不至于错过下一个财富十年。6、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从近十年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分布变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1、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的升级换代,老旧行业和传统产业暴利的机会会逐渐的消失,其收益会接近市场平均利润。与此同时,新产业/新的创富机会会出现,能抓住的人才能保持或者跃升自己的财富阶层;2、大国崛起、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会有不少时代给予的机会或科技给予的风口,如九十年代的股市、过去近二十年的楼市,以及近十年的互联网机会——网店/团购//自媒体/直播/等,能否逮住风口靠眼光,也靠运气;3、应有更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新事物、并允许新事物尝试犯错,对个人来说应创造“任意震动”的机会,多走、多看、多观念碰撞,提升自己的视野,这样才更容易的发现机会。作者:A先生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精选四讲到赌博和投资,人们通常都急于学会赚钱的招数,其实我认为赚钱不容易学的,需要经验和悟性。 想迅速提高段位的初学者倒是应该先练好防守。 防守是有一定套路,可以学习的。赌博和投资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都是要做好防守,保住本钱,然后耐心等待真正的机会。准备先写一个“逃学”系列—— 不是要教小朋友们旷课,而是要和股友,赌友们探讨一下“逃命”的学问。灵感来自于三年前与《证券红周刊》做的访谈。在记者的循循诱导下,我阐述了对投行交易业务的深刻见解,发表了一番关于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宏论,顺便谈了一些交易心得。本以为自己将以高瞻远瞩的专家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结果两天后稿子出来了:华尔街一线操盘手渔阳的“逃命”秘诀有点小郁闷。访谈中不过是讲了讲的重要性,举了几个自己交易中成功突围的例子,怎么就成了“逃命”呢?然而仔细想想,却又不得不佩服记者编辑的敏锐。美国投行怎么赚钱和中国老百姓有点远,大形势的宏论更是不差我这一篇,“逃命”倒是个相对空白的话题。这事听着有点猥琐,但对成功至关重要。石达开覆军大渡河,**四渡赤水出奇兵,成败之间的境界差距或许就在一个“逃”字上。刘心武老师能从一个秦可卿之谜开始,按福尔摩斯的路子搞出一门“秦学”,咱说不定也能从“逃命”开始,发展出一门“逃学”。《红周刊》那篇一千多字的访谈开了个头,现在咱们展开谈。先打个招呼:我思路比较发散,如果扯远了,各位见谅。近来发现,不少读者对《》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开篇关于赌博的那一段(之前伦敦交易员曾给留了邮箱的朋友发过电子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来21点毕竟比掉期更贴近群众。 其实赌博和投资颇多相似,赌场里的经历也对我在华尔街当交易员极有帮助。 书里由于篇幅所限,未能详细讨论,准备在此展开谈谈活着最重要讲到赌博和投资,人们通常都急于学会赚钱的招数,其实我个人认为赚钱方法是不容易学的,需要很多经验和悟性。 初学者要迅速提高“段位”,倒是应该重点先练练防守。 防守是有一定套路,可以学习的。在我看来,赌博和投资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都是要做好防守,保住本钱,然后耐心等待真正的机会。总而言之,绝对不能在革命胜利前牺牲。别以为这很容易做到,且不说我们周围那些“发财未遂身先死”的赌友股友,即便在绝顶高手中,从云端跌落者也大有人在。且看几个例子:杰西-利弗莫尔:《股票作手回忆录》中的主人公,界不世出的天才,从白手起家一直做到1929年时的身价,最终申请破产,并于数年后自杀。约翰-麦瑞威瑟:曾是王牌投行索罗门兄弟公司的超级交易员,后来创建了群星荟萃的长期(LTCM),一度拥有的庞大资本,却在1998年俄国中几乎损失殆尽。管金生:1988年创办万国证券,曾被誉为“中国证券之父”,却在1995年“3.27”中马失前蹄,以致身陷囹圄。唐万新:曾经统帅德隆系企业集团,傲视中国资本市场,终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德隆帝国土崩瓦解。上述诸人都可称是资本市场的奇才,最终却都失败了。 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不注意控制风险,就会发生《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一幕:努力奋斗当上了教皇,结果又变回了海边的小木屋。活着最重要。没有把握,绝不出手很多年前,我经常从纽约的中国城坐“发财大巴”去大西洋赌城,同车的多是在餐馆发廊里打工的劳动人民。他们大都企望在赌场里改变命运,结果却往往是送掉了微薄的薪水。记得有一次,邻座的女孩说她每个星期都去赌场玩百家乐,还有一套取胜秘诀云云。回程的时候聊天,我赢了,她输了4000。我顿时兴致大减,应该是她一个多月的收入!看着满车衣着简朴的同胞,我忽然感到很悲哀,痛恨那些做发财大巴生意的人,简直是送羊入虎口!我试图告诉女孩玩百家乐会“久赌必输”,但她不肯相信,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下个星期再去翻本。我无语,太多失败的人把“运气”当做借口。一把输赢确实是运气,10000把输赢就是大数定理(胜率大者几乎必胜)。在赌场中那些庄家稳操概率优势的游戏中反复下注,输光岂非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有句话说:赌场不怕你赢,就怕你不来。投资也是同样的道理。股市比赌场好一些,长期看应该是正回报的游戏。但是由于做庄、、印花税等因素,普通如果“赌”的太频繁,回报率很难跑赢大市,甚至可能“久赌必输”。所以,别相信市面上那些教人“快速致富”的所谓“秘诀”,99%是浮云,99%是忽悠。 最重要的招数不是怎么出招。日本江户时代有位“剑圣”宫本武藏,曾与人决斗六十余次,未尝一败。 他除了技艺出众,还有个秘诀:从不和比自己厉害的人过招。没有把握,绝不出手。这就是赌客和投资者都必需牢记的第一招。赌场的优势何在赌场不怕你赢,就怕你不来,因为赌场游戏基本都是“久赌必输”。 很多玩家迷信“运气”,而经营赌场的人相信概率,这就是输家和赢家的差别。例如轮盘赌(见下图),博彩中玩家可以押任何一个数字,如果转盘上的小球正好停在这个数字上,赌场赔35倍。听着很诱人对吧?电影《卡萨布兰卡》中那个从欧洲逃难出来的小青年接连押中几手22,去美国的旅费就有了。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如果只有1-36这36个数字,那么玩家每次押1元,平均每36把赢一次,赢的35元正好抵消另外35把输的钱。但赌场在轮盘左边加了个“0”,玩家的赢面变成了1/37,赢的35元不足以抵消另外36把输的钱,赌场占据了1/37 = 2.70%的概率优势,也就是说玩家每押100元,平均要输2.7元。这还是“仁慈”的欧洲式轮盘赌,美国人觉得还不够黑,又加了个“00”(见下图)。 现在平均38把押中一次,玩家的劣势扩大了到5.3%。除了押单个数字,轮盘赌还有押红黑等其他玩法。无论是1赔35的单个数字,还是1赔1的押红黑,赌场的赢面都一样。 但两者之间仍有个重要差别:押单个数字的输赢波动显然比押红黑大的多。此处先简单提一句:赢面和波动性是赌博和投资中极为关键的两点。“久赌必输”的赌博最好不要碰,实在要玩就挑输赢波动性大的;“久赌必赢”的投资则应该选波动性小的。关于这个原理,后文将详细讨论。回到赌博,绝大部分赌场游戏都设计的和轮盘赌类似:赌场拥有概率优势。 这些游戏中,玩家如果只玩几手还可能靠“运气”赢点钱,长期玩下去几乎必输,数学中称之为“大数定理”(Law of Large Numbers)。然而赌场机关算尽,还是被数学家找到了一处破绽。21点的老故事1960年代初,一位名叫索普(Edward Thorp)的美国数学家利用刚出现不久的计算机找到了21点游戏中的机会,发展出一套通过计牌(card counting)打败赌场的方法。索教授理论付诸实践,用自己的计牌法连连大胜赌场,很快上了,眼看赌不成了,于是索某人就写了一本书!索普的《战胜庄家》(Beat the Dealer)狂销70万册,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想起了同样优秀《乱世华尔街》,作者惭愧中...),版税收入远远超过了赌博所得。 这也再次说明一个道理:卖铲子比挖金子容易赚钱。索普计牌法的原理并不难。 先讲讲21点的规则:玩家和庄家(赌场)对赌,看谁手中牌的点数之和更接近(但不能超过)21点。 10,J,Q,K都算十点,2至9 按各自点数计算,A可以算1点也可以算11点。 例如下面的一手牌可以算8点,也可以算18点。牌局开始,玩家和庄家各发两张牌,庄家的牌一明一暗(例如下图)。 然后玩家先做决定:可以抓牌,做加倍等特殊行动,或在任何时候选择“停”。如果玩家超过21点(爆牌)就直接输了,否则“停”后轮到庄家行动。 庄家不能“见机行事”,只能按固定规则:手中的牌达到17点或以上必须“停”,否则必须抓。最后双方比谁的牌更接近21点。玩家:庄家:此外还有个特殊规定:一张A和一张十点牌(10,J,Q,K)叫“黑杰克”(Blackjack),拿到者直接取胜。 如果玩家拿到黑杰克,可赢取1.5倍筹码。庄家拿到黑杰克只能赢取1倍筹码。很明显,21点游戏中庄家和玩家各有优势。 庄家的优势在“后发制人”:玩家如果先爆牌,庄家可以不战而胜。 而玩家的优势在于灵活机动,可以根据自己的牌和庄家暴露的那张牌决定战术。此外,黑杰克3:2的赔率也有利于玩家。十点牌和A越多,出现黑杰克的机会越多,也越容易爆牌,玩家“机动灵活”的优势更有价值。 反之,3,4,5,6等小牌越多,爆牌的可能性越小,对庄家比较有利。索普时代的21点多用1副或2副扑克牌,当牌刚洗好时,赌场占据0.5%左右的概率优势。 妙处在于,随着牌局进行,某些时候大牌和A的比例会变高,概率会转为对玩家有利。 索普战胜赌场的方法就是:通过计牌估算概率,当形势有利时下大赌注!一代宗师索普发明了计牌法,又写了一本畅销书,然后大彻大悟,上华尔街发财去了,后来又在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索某达人也!至于赌场这边,从此出现了一批掌握了索氏武功的“计牌客”(card counters)。 赌场方面想尽办法将计牌客拒之门外,计牌客们则挖空心思突破封锁。 猫和老鼠的游戏玩儿了几十年,90年代前后,江湖上又出了一桩奇事。(请放心,故事讲到最后一定会回到投资上。)MIT计牌团伙话说索普之后,赌场多了个抓计牌客的麻烦事。 时间一长,赌场方面逐渐积累了一个黑名单。 如果名单上的人在21点牌桌上被认出来,通常会马上被“礼送出境”:您上别处玩儿去吧!八十年代某个时期计牌“案件”高发,赌场雇来的侦探把各处收集的黑名单放在一起研究,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不少计牌客的住址都在麻萨诸塞州剑桥市附近! 麻省剑桥您也许没听说过,但位于此地的两所大学您不可能没听说过:哈佛、麻省理工(MIT)。 难不成那帮研究相对论的智力超常同学们盯上了赌场?后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果然有个以MIT学生为主的计牌团伙!这是个“商业化”运作的组织:有人出赌本,有人负责管理,有人上阵计牌,整个“投资”和“风险控制”模式颇有对冲的风范。 团伙“作案”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避免单个赌客面临的风险:21点输赢波动性很大,任你技术再高,短期内运气不好也可能输光赌本,集团作战能分散这种风险。 此外,MIT赌客们还使用了某些“多人战术”。比如,迈克尔负责计牌,每把只押小注,当形势有利时就抛出预先约好的暗号,此时扮作阔少的詹姆斯走过来,一把押。MIT团伙前后运营了十几年,MIT和哈佛等学校都有人参与,其中还有得过奥赛金牌的中国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反正麻省剑桥一带最不缺的就是数理天才。 该团伙的盈利据说以计,后来还有个作家专门把MIT团伙的事迹添油加酱写成了一本书,也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 又一个卖铲子挣钱的。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美国经济一片荣景,团伙成员们纷纷前往硅谷、华尔街等处发展,MIT计牌团伙也就渐渐风流云散了。 这似乎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年轻人有正经事做,“犯罪率”就会降低。又过了若干年,来自中国的渔阳同学偶然接触到21点计牌这回事,大感兴趣。 我那时候土,没听说过索普,也不知道索宗师的书只卖十几块钱一本,花了从一个叫卡多萨的大忽悠手里买了本所谓“秘籍”。 虽然被卖高价铲子的宰了一刀,毕竟是有了铲子,我也要去赌场挖金了!但此时的江湖,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江湖了。关于赌注的困惑学会了计牌方法后,我兴致勃勃地前往拉斯维加斯小试牛刀。 结果还真不错,赢了厚厚的一叠百元大钞,这21点还真是个金矿啊!我住在纽约,不可能总去拉斯维加斯挖金,好在纽约附近也有美国第二大赌城大西洋城,于是我就成了那儿的常客。赌了一段时间后,我渐渐发现大西洋城的“金砂”不好淘,我总体上只能小胜,而且输赢的波动性很大。 仔细研究了一番之后我才发现:这大西洋城跟拉斯维加斯可不一样。前面讲过,计牌客主要是看大小牌在剩余牌张中的比例,大牌比例高于正常时就下大赌注。显然,在两种情况下比例最容易变高,第一种是剩余牌不多的时候,第二种是21点游戏只使用1-2副牌时。 索普时代的21点赌局正好具有这两个特点:只用1-2副牌,而且发牌员(dealer)会将牌几乎用光才洗牌,所以大牌比例时常变高,计牌客有很多机会在形势有利时下大注。赌场方面自然也有高人出谋划策,明白对计牌最好的“软防御”就是设法控制大小牌比例的波动,于是赌场就使出了两条毒计。 第一是增加21点的用牌,从1-2副普遍改为6-8副。很明显,牌一多,大小牌比例就不容易变。第二是提早洗牌,避开比例最容易波动的情况。 拉斯维加斯赌场多,竞争激烈,赌场为了揽客还保留了一些1-2副牌的21点游戏,我赢钱主要就是在那些赌局中。 而大西洋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纽约、华盛顿、费城三个人口密集区的赌客都往那跑,赌场不愁没生意,因此21点游戏的规矩特别“黑”:基本都是8副牌,而且洗的很勤。 大小牌比例变高的频率低了,自然也就不容赢钱了。原来我的江湖,已不再是索普当年的江湖。虽然如此,但比例还是有变高的时候,我对赌场也还有赢面。 前面讲过“大数定律”:只要有赢面,理论上讲一直玩下去最后还是我赢。 但理论归理论,实践中有个重要制约:我的赌本有限,输光了就不能玩儿了。大数定律只是说“革命最终会胜利”,可没担保你不会在“革命胜利前牺牲”。 21点输赢波动性那么大,要是赶上一只“黑天鹅”(Black Swan, 指微小概率事件)不就“光荣”了吗?假设我只有赌本,好不容易等到我方对赌场占据了1%的概率优势,现在发牌员说:“Place your bets.”(请下注。)我押多少呢? ? 平均才赢2毛钱,没啥意思。 押?赶上一只不太黑的天鹅(连输5把)我就输光了。 看来20美元太少,2000美元太多,最佳赌注应该在两者之间。 究竟应该押多少呢?一位高人早就给出了答案。(逐渐要讲到了。)凯利公式上次说到,形势有利时如何下注很需要技巧。 押太少了浪费机会,押太多了“牺牲”的风险大增。 什么才是不多不少的合适赌注呢? 1956年,科学家凯利(John Kelly)就此发表了论文,提出了著名的凯利公式。f* = (bp - q) / b其中,f* = 投注金额占总资金的比例p = 获胜的概率q = 失败的概率,q = 1-pb = 赔率,例如在轮盘赌中押单个数字,b = 35,押红黑,b = 1。上篇中讲到的21点下注问题,假设总赌本10,000美元,玩家取胜的概率是51%,赔率1:1(实际胜率和赔率略有偏差,但相距不大),那么凯利公式给出的最佳赌注是:$10000 * (1 * 0.51 - 0.49)/ 1 = $200我知道很多人看到数学公式就头大,但要玩好赌博和投资没法不用到数学。 最重要的不在于带公式计算数字,而是要弄明白公式背后真正的“意思”。首先,公式中分子的bp - q 代表“赢面”,数学中叫“期望值”(expectation),凯利公式指出:正期望值的游戏才可以下注,这是一切赌戏和投资最基本的道理,也就是前面讲的“没有把握,决不下注”。其次,赢面还要除以“b”才是投注资金比例。 也就是说赢面相同的情况下,赔率越小越可以多押注。 这一点不容易直观理解,我们用个例子来说明。 下面三个正期望值的游戏,你看看选哪个:“小博大”:胜率20%,赢了1赔5,输了全光。bp - q = 5*20% - 80% = 20%“中博中”:胜率60%,1赔1。bp - q = 1*60% - 40% = 20%“大博小”:胜率80%,1赔0.5。bp - q = 0.5*80% - 20% = 20%三个游戏的数学期望值一样,都是20%,或者说押100**均赢20元。 按大部分国人的赌性,恐怕会选“小博大”游戏吧? 但是用凯利公式中的“b”一除,“小博大”游戏只能押总资金的4%,“中博中”可以押20%,“大博小”可以押40%。 赢钱速度“大博小”快多了!前面不是讲过“久赌必赢的游戏应该选波动性小的”吗? 说的就是这个了。现实中,爱玩“小博大”的多半是赌客。谁爱玩“大博小”呢? 赌场!华尔街的职业们很多玩的也是“大博小”,因为便于使用杠杆(押大赌注)。 关于这点后面还要详细讲。最后,凯利公式指明了风险控制的至关重要性:即便是正期望值的游戏也不能押太大的赌注。 从数学上讲,押注资金比例超过了凯利值,长期的赢钱速度反而下降,还会**增加出现灾难性损失的可能性。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每手都押上全部资金,那么不管你赢过多少钱,只要输一次就立刻破产。正所谓: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为什么投资界赔到倾家荡产的尽是一些局部技术不错的老手呢? 原因多半在“赌注太大”。 上世纪初有位大宗师级别的投机客一世英名就毁在了这上面。利弗莫尔败走麦城在凯利公式问世16年前的日,一位曾经威震华尔街的独行侠在纽约沃尔道夫饭店的衣帽间里拔出了手枪,他匆匆给妻子留下了一张便条:“...我已厌倦了战斗...这是唯一的解脱。”然后饮弹自尽。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不朽名著《股票作手回忆录》的主人公,就这样悲凉地结束了传奇的一生。如果你还没看过《股票作手回忆录》(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我强烈建议补上这一课。不少世界级的都极为推崇此书。 跟随主人公的人生起伏,你可以领略百余年前纷乱而又生机勃勃的美国金融市场的风貌,并惊诧于世间竟有利弗莫尔这般奇才。他身处“原始时代”,居然总结出了许多现代投资者奉为经典的规律:诸如赚钱时才可加码,亏钱时应当止损,不要轻信他人观点或所谓“内幕消息”,以及一套完整的“坐庄”手法。更令人叹服的是,利弗莫尔不但是理论家,而且是实践家。 他的交易人生几起几落,从白手起家到1907年时的数百身价,再到1929年时的身价! 那时汽车才卖几百美元一辆,利弗莫尔完全靠交易赚到的1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以上!这样一位不世出的奇才后来却在市场上尽失巨额财富,最后演出了本文开始时那悲凉的一幕。利弗莫尔是怎么走的麦城呢? 文献并无具体记载,但如果仔细分析他的交易习惯,就不难发现蛛丝马迹。利弗莫尔的交易生涯始于Bucket Shop(可意译为“股票赌场”)。19世纪末,十分活跃,而技术进步使远离纽约的普通人也有机会“实时”参与:与电报线相连的自动报价机可以随时将纽约交易所的最新成交价传遍全国。 当时很多人想参与投机,但缺乏的资金,奸商们借机将这批人吸引到“股票赌场”。赌场中有自动报价机,玩家们似乎在,实际上是在赌大小。 举个例子,某股票的最新报价是,玩家只需交纳保证金就可以买“大”,如果报价机上出现了或更低的价格,那么对不起您输光了;如果报价机上打出了81美元,玩家可以兑现1美元盈利,也可以继续等。股票赌场的奸商们怎么赚钱呢?除了利用群众们经常押错的特点外,他们还串通某些券商操纵市场。 比如在80美元的价位上很多玩家押了“大”,赌场庄家就指使纽约交易所的同伙打压股价,只要自动报价机上打出一个79美元的价格,赌场就通吃了押大的筹码。当时还很年轻的利弗莫尔没什么钱,在股票赌场里混,逐渐练就了根据报价预测市场价格(Read Tape)的本领。 那时候没有电脑,更没有实时,利弗莫尔的“读盘”功夫实际就是技术分析的原型。但我很怀疑他也在股票赌场里养成了“坏毛病”:押注太大。从凯利公式的角度分析,股票赌场的超低保证金其实是赌徒们的“杀手”。 杠杆那么大,押注远超凯利最优值,输光是迟早的事。那时的美国正规金融市场的交易保证金也很低。 利弗莫尔后来的交易经历表明,他一直保持了超大赌注的风格。读他的交易历程简直令人心惊肉跳,股票、棉花、大豆,不管什么都是超高杠杆全仓操作,这固然成就了利弗莫尔的传奇伟业,也令他数次破产。所幸几次都有贵人相助,利弗莫尔才得以抓住1907年,1915年和1929年几次重要机会屡攀高峰。但智者千虑、终有一失,我很怀疑正是“押注太大”的毛病令利弗莫尔在身价达到1亿美元的短短数年后就输光了所有钱。 最后一次,他没能东山再起。如果利弗莫尔将基于凯利公式的资金管理方法和他高超的市场把握能力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呢?历史没有如果。利弗莫尔已如流星划过,也许他早生了几十年。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理论在50年代才开始成型。凯利公式指出:赢面大、波动性小的游戏可以押较大赌注。 那么如何量化“赢面大,波动性小”呢? 与凯利同时代的一位学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指标。夏普比率评估的优劣应该从收益期望和风险两方面综合考虑。如何量化这一思想呢? 1950年代,有人提出用回报期望和波动性的比例作为衡量投资机会的指标。1966年,学者夏普(William Sharpe)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夏普比率(Sharpe Ratio):S = (R – r) / σ, 其中:R = 回报期望值(平均回报率)r = 无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可理解为的回报率)σ = 回报率的标准方差(衡量波动性的最常用统计指标)夏普比率S越高,投资机会的“质量”越高。 举个例子:甲投资:超额(超出国债)回报期望10%,标准差20%,夏普比率为0.5乙投资:超额回报期望5%,标准差5%,夏普比率为1乍一看,甲望高,似乎是比较好的机会。其实乙投资更胜一筹(通常情况下),因为它的夏普比率高,意味着投资者用1个单位的“风险”能换取更多的回报期望。从杠杆投资的角度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假设投资者以r,在乙投资机会上加1倍杠杆,那么“”的乙投资就变成了10%回报期望,10%标准差,与甲投资的回报期望相同,而风险较小。夏普比率多高才算“好”呢?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美国股市的长期年平均回报率约为10%,波动性约为16%,无风险利率约为3.5%,因此夏普比率约为0.4(来源:维基百科)。 翻译成白话就是:指数的年均回报率约比无风险利率高6.5%,但平均6年中有1年的回报率低于 -6%(1倍标差之外)。对于长线投资的散户而言,投资的风险/回报还算说的过去。 如果是对冲,这样的夏普比率就太低了:假设你的目标是20%年回报率,就必需用2.(回报期望 = 2.5*10% - 1.5*3.5% ≈ 20%),也就意味着平均6年中有1年的回报率将低于2.5*(10% - 16%)- 1.5*3.5% = -20%。你赔了超过20%,客户大概就要跑光了。一般说来,夏普比率超过1才是“好游戏”。这种机会在“简单投资”中并不多见,因此常常利用“改造”投资游戏,提高夏普比率。《乱世华尔街》中多次提到,对冲与杠杆是一对孪生姐妹,两者往往配合使用,说得就是这个原理。例如,你发明了一种方法,用各种资产相互对冲得到夏普比率为2的投资机会,那你就可以大胆(数学好的同学们可以自己计算赔钱的概率),投资者大概要追着给你投钱了。但对冲+杠杆的通常有个“练门”:需要借很多钱,对要求高,因此遇到突发性危机往往会出问题,《乱世华尔街》中就分析过LTCM和高盛Global Alpha基金的例子。夏普比率也存在缺陷,它假设回报是正态分布,而实际的投资回报分布有“肥尾”(赔大钱的概率高于正态分布的估计),因此单纯根据夏普比率挑选投资机会存在问题,也容易被“操纵”。这个话题此处暂不展开讨论。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夏普比率提示要从风险和回报的角度综合考虑,挑选“性价比”高的投资。这正是前面的文章中提到的观点:正回报的游戏要挑波动性小的,负回报的游戏如果非得玩,就挑波动性大的。总之,夏普比率越高越好。夏普比率讲的是如何挑选“游戏”,而凯利公式讲的是选好了游戏后如何下注才能取得最优的长期回报率。 现在我们就把两种方法配合起来使用,看看21点计牌到底是不是条发财的路。关于夏普比例的补充说明谈到夏普比率,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个问题:关于美国股市的那个例子中,“平均6年中有1年的回报率低于 -6%”是怎么算出来的?夏普比率假设投资回报符合正态分布(见下图)。 从数学上说,大量独立随机事件之和一般符合正态分布。 例如不停地扔硬币,正面为1,反面为-1,大量重复后结果之和就符合正态分布。 前面的博客提到过,学术界流行“有效市场理论”:股市每一步运动方向都是独立随机的,相当于不断“扔硬币”,最后回报率当然就符合正态分布。 再讲下去就是数量金融的基础课《随机过程》了,就此打住。正态分布的假设虽不完美,但不失为理解问题的基本框架。 下图显示了正态分布的概率数值。 例如,回报率在0倍到0.5倍标准差之间的概率为19.1%(图中绿色部分)。同理,回报率低于-1倍标准差(图中橙色部分)的概率约为16%。应用于美国股市(回报率中值10%,标准差16%),年回报率低于-1倍标准差,即10% - 16% = -6%的可能性约为1/6。“平均6年中有1年的回报率低于 -6%”就是这么估算出来的。第二个问题:夏普比率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实际之处?当然有。 正态分布的假设就不完美。 实际上,股市运动不完全“独立随机”,否则我们就不需要费心研究什么规律了。例如在金融危机中,股市运动有很强的序列相关性(serial correlation),即所谓“趋势”,导致实际的股市回报有“肥尾”现象,就是说“跑到极端位置”的可能性高于正态分布的估计。另外,夏普比率中的“无风险回报率”r是个模糊的概念,投资者的也不是r。 再有,波动性的测算也并非简单问题。 其他不一一介绍了,已有N多学术论文讨论夏普比率的局限性及改进方案。第三个问题:夏普比率对普通投资者到底有什么用处?主要是思维上的启示:投资不能只看回报率,还要看担多少风险。 下次再有人告诉您“我过去三年平均回报30%!”的时候,您可以“弱弱”地问一句:“波动性多大?”。 下篇博客中,我们来看一个对冲基金的真实例子。的分析实例评估不能只看回报率,还要考虑风险因素。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个对冲基金的实际例子。 下表是几个知名的平均年回报率(资料来源:汇丰银行研究报告)。 这些资产均在以上,开业时间均在5年以上。 您会把钱投给哪家基金呢?表1年复合回报率基金A14.15%基金B15.17%基金C15.20%基金D79.17%基金E2.78%您会选年回报率79%的基金D,对吗? 恭喜,您选中的正是在金融危机中大举做空次贷类产品,豪取几十亿美元利润,出尽风头的Paulson Credit Opportunities Fund。 创建并管理该基金的保尔森(和前任美国财长保尔森同姓,但没有亲属关系)也一举成为最著名的基金经理之一。但我们刚刚讨论过:不能只看回报率,还要考虑风险。表2中列出了各基金的波动性和夏普比率估值(假设无风险回报率为3%),您看过之后有何想法?表2年复合回报率回报率波动性夏普比率基金A14.15%5.94%1.9基金B15.17%12.30%1.0基金C15.20%4.53%2.7Paulson Credit Opportunities79.17%49.83%1.5基金E2.78%12.21%0从波动性和夏普比率的角度一分析,情况有点复杂了。 基金C回报率虽然只有15%,但波动性不到5%,因此夏普比率高达2.7,竟比保尔森基金的1.5高出近一倍! 换言之,基金C的波动性只有保尔森基金波动性的十分之一,假设投资者只愿意承担固定的波动性风险,那么他可以投资1元在保尔森基金或10元在基金C,风险都差不多,而C的总回报更高!基金C是Millennium Intl Ltd(千禧年基金),界的常青树,旗下经理中曾有若干华裔高手。 站在投资者角度,到底是选“赚得狠”的保尔森基金,还是选“赚得稳”的千禧年基金,还真有点难以取舍。 另外,基金AB的夏普比率都明显高于美国股市的0.4,也是不错的投资选项。 而基金E的回报率竟低于无风险利率,“境界”太低了。再进一步分析,仅用夏普比率做比较,好像对保尔森基金“不太公平”:它的波动性虽然高,但主要是“向上波动”,在盈利嗖嗖涨的过程中产生的“波动性”,其实并非风险。 投资者怕的是赔钱,尤其是一下赔掉百分之几十。 所以衡量风险还应该考虑“最大跌幅”,即各基金历史上从最高点“回落”的最大比例,见表3。表3年复合回报率回报率波动性夏普比率最大跌幅(发生时间)Bluecrest14.15%5.94%1.9-4.83%(2003)FORE(前沿资本)15.17%12.30%1.0-27.01%(2008)Millennium(千禧年)15.20%4.53%2.7-7.24%(1998)Paulson Credit Opportunities79.17%49.83%1.5-10.41%(2007)Drake2.78%12.21%0-51.74%()现在更有意思了,基金A(Bluecrest Capital)的最大跌幅只有不到5%,而且发生在2003年。该基金在年的大危机中竟然避免了重大损失,相当有吸引力。Bluecrest 和千禧年都属于“赚得稳”类型,都躲掉了次贷危机,两者似乎难分伯仲。它们和保尔森基金相比,可谓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因此三支基金都是青睐的对象,管理资金分别达到86亿美元,100亿美元和63亿美元。看来人家能“做大”是有道理的。(注:不少“名牌”基金为保持回报率,已不再接收。)基金E(Drake Absolute Return Fund)也曾是管理数十亿美元的大型基金,但它在金融危机中遭到了50%以上的巨大损失,令投资者失去信心,纷纷撤资,所以Drake现今管理的资本已只有2亿美元。 可见,不管做的多大,如果不注意风险也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前文中讲了利弗莫尔,此处的Drake也是活生生的例子。最后来看B,它的长期年复合回报率15%,夏普比率1,综合指标不错,虽然在2008年一度遭到27%的损失,但已成功渡过危机。 可以说基金B具有相当实力,因此它也成为管理10几亿美元的大基金。 该基金的名字是FORE Capital(前沿资本),瓢把子Matthew Li(黎彦修)是华人在对冲基金界的一面旗帜。 让我们为华裔高手的成功鼓掌!从这个评估投资业绩的真实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夏普比率和最大跌幅等风险指用处。 初学投资者常有只重回报、不看风险的毛病。 凯利公式也好、夏普比率也好,其实都告诉我们一件事:要在回报和风险之间寻找平衡。理财,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坚持,才会拥有更多财富! | 安全理财财缘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安全稳定的,让每个人都享有安全快捷、收益领先的投融资服务。《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精选五原标题: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人穷,有人富?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穷人和富人? 一个人成为穷人或富人,到底是天注定还是靠打拼? 天赋异禀和出身阶层在财富积累中,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 设想你生活在一个棋盘上面,棋盘上唯一的资源是糖。你在棋盘上四处移动,试图吃到尽可能多的糖。 这个棋盘称作Sugarscape,有个亲切的中文名叫“大糖帝国”,而你就是“糖人”。 “大糖帝国”是1996年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的Epstein和Axtell设计的一个程序。他们设计了一个棋盘,然后随机扔进去250个“糖人”,这些糖人象征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 有图有真相:
上图左侧是大糖帝国的地形图,由50*50个单元格组成。 深色格子含糖高,浅色的含糖少,白色的不含糖。 西南和东北有两座深色的糖山,是资源富裕区,浅色地带是资源有限区,而白色地带则是无糖区。 上图右侧,250个糖人(黑点)被随机播撒在各个角落。它们在棋盘上漫游,寻找糖吃。每个糖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它们有能力吸收信息,观察四周,做出行动。 Epstein和Axtell给这些糖人设置了类似于人的简单决策规则: 1)糖人的视力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观测,目标是找到含糖最高的地块。单元格里的糖被吃掉后,过一段时间能重新长回来; 2)如果糖人所食之糖跟不上自身新陈代谢的消耗,糖人将饿死,计算机将其清除出局; 3)250个糖人被随机分配不同的禀赋, 一是视力的好坏(有人能看到6格之外,有人只能看眼前1格)。 二是新陈代谢的能力(有人代谢一次只消耗1单位的糖,有人则需消耗4单位的糖)。 现在,一切设定完毕,按一下启动键,大糖帝国横空出世。 糖人们各自为政,移动起来。一开始,局面有点乱,但是很快,糖人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分布。 下面这4张图代表“大糖帝国”启动后不用时期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1、2、3、4。
看出什么变化了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糖人们逐渐向两大糖山聚集,形成两大部落,无糖区则人烟稀少。 到了后来,无糖区基本没有了糖人(饿死了或者转移了),浅色区域分布稀少,而深色糖山周围则聚集了大量的糖人。(这两座糖山像不像我们的“北上广深”) 尽管没有**或者领袖发号施令,一个具备“自组织”特征的、有效率的社会,已经初具雏形了。 计算机模拟的优点,就是让这个虚拟社会不停的自我演化,瞧瞧到底会发生什么。在此过程里,你可随时抽取一些变量进行分析,譬如糖人的人均寿命、活动范围、最优路径选择,等等。 当研究者把目光投向财富变量时(用每个糖人收获的糖量),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非常意外的现象: 这个虚拟世界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底下的图表显示,“大糖帝国”从启动到结束,人均财富分布的演变趋势。
横轴代表人均糖量,左侧是穷人(Poor Agents),右侧是富人(Rich Agents)。 从最顶端的图表可以得到,国家诞生之初,财富分配很均匀,极富者和赤贫者皆很少,即使最富有的糖人也不过拥有30个单位的糖量,最穷的糖人有3-6个单位的糖,差别有限。 随着时间推移,财富分布开始发生扭曲。 从自上往下第二张图表看到,穷人变多的同时,他们平均拥有的糖量也在减少,而富人在变少的同时,他们拥有的糖量却在快速增加。最富的糖人已经拥有了110个单位的糖,而最穷的人一无所有。 到了第三张图表,更有规律了,越穷的人人数越多,越富的人人数越少,而中产阶级则在不断萎缩。最富的糖人拥有200个单位的糖。 到了游戏结束时(第四张图),中产阶级的糖人数量更少了,一头是拥有巨额财富的极少数富豪(最高的那位有270个单位的糖),一头则是占据人口一半左右的赤贫小糖人。 虚拟的“大糖帝国”和现实社会一样残酷。 在这里,我们不谈论社会公平性的话题。而是转向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贫富分化为何一定会发生?为什么有人穷,有人富? 很多人将贫富的鸿沟归结于资本主义、权贵腐败、或者自己命苦。左派说,富人剥削造成人民穷困。右派则说,你穷只因为自己又笨又懒。 有趣的是,大糖帝国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新思路。 根据Epstein和Axtell的设置,我们可随意调整各种初始参数,瞧瞧到底哪个参数导致了“大糖帝国”的贫富分化。 首先我们可以想到,是每个人的禀赋不同造成了贫富分化。 比方说有的糖人视力6倍好于同类,能看到更大的棋盘,更易找到富糖点。类似地,有的糖人新陈代谢只有同类的1/4,更易于积蓄余糖,抵御饥荒。 是否此等天赋异禀的糖人最终演变成了富人? 答案是No! 因为糖人的个人能力差异是计算机随机分配的。理论上,最终财富的分布也应该近似于均匀的随机状态,即富人、中产和穷人的各自人群数差不多。但显然模拟结果并非如此。 有些视力好的或消耗少的糖人最后也分布到了赤贫那一群中。 那么,人的贫富难道是由出身决定的吗,也就是巴菲特说的“子宫彩票”?
比如说有的糖人降生于糖山,毫不费力就可大吃特吃,瞬间致富。有的糖人生在贫瘠之地,历尽辛酸找到含糖区算是命大,很可能中途就被饿死。 这听来也挺像真实的人类世界:老百姓劳作终生,不过是一场穷忙,不如我爸是李刚来得管用。 但答案也是No! 要知道,一个糖人占有资源的优劣也是计算机自动给予的,诞于糖山或诞于荒漠,完全遵循随机原则。假如资源差异造成贫富分化,最终贫富人数也应均匀分布才对。但模拟的结果并不是这样。 有一些诞生于糖山附近的糖人后来也沦为赤贫。 看起来,任何变量都无法单独解释贫富分化。“天生聪明”不是决定性的,“我爸李刚”也不是决定性的。 那么,有人穷有人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正确的答案是——禀赋+出身+随机的运气。 什么叫随机的运气? 不妨设想有两个糖人,A和B。程序开始时,两人的视力、新陈代谢、出生地的含糖资源,各方面条件都一样。 A四处张望,偶然地向北移动。凑巧,走到了东北角的糖山。又凑巧,发现一个没人占领的格子。于是它占住那个区域,开始晋身巨富阶层。 B同样四处张望。出于偶然,它向南移动了一步,结果渐渐走进贫糖区。当它意识到这个方向错误,其它糖人早已围满了通往北方糖山的路径。它再无机会,只得四处漫游,积蓄耗光,变成赤贫。 于是两个天生条件差不多的人,一个偶然的微小的选择差异,最终导致其财富出现天壤之别。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吧!
还有一点值得说说。 Epstein和Axtell曾无数次重启“大糖帝国”程序,但是每一次都看到贫富分化的重现。 要知道糖人并没长着脑子,被规则管的死死的。它们不能彼此商量下一步的共同策略,人群里也没有一个司令官。但是,这些个体简单行为聚合起来,最终产生了一种“自组织”的贫富分化。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很可能是无法避免的。 有句歌词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而实际情况可能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不过还好,这个残酷的世界并没有把路堵死。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老天爷赏饭也拼不了爹,但是努力工作、,肯定能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好一点,更好一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精选六十年前,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紧接着全球财富大洗牌、涨跌互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新的财富增长极,而欧日停滞不前、美国缓慢复苏、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却在混乱无序中度过一年又一年。2008年,中国推出了日后广受诟病的四万亿计划,并由此引发了高房价及被高房价碾压的实体经济和百姓的焦虑,可硬币的另一面却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财富的迅猛膨胀——我们似乎只关注浮华痛苦的表象,却很少探究背后逻辑。这十年,中国富豪人群有哪些变化?它反映了怎样的财富演变轨迹?给我们带来了何种启示?感谢招商银行、贝恩公司发布的《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和胡润百富发布的《2016胡润千万富豪财富报告》的数据,让我们得以窥见一斑。首先说明,因为调研和抽样会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绝对值不重要,但能看出一些趋势和方向。下面我们就来解读这幅图,及其反映的近十年中国财富演变的轨迹路程。点击【阅读原文】,领取新人专享百万▲近十年来中国高净值人群分布变化图1传统行业创富的没落改革开放后,中国顺势承接了日、韩、台、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制造业在华夏大地蓬勃发展起来——从“三来一补”代加工,到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建厂,再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崛起,以致后来各股份制品牌制造企业的群星闪烁。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出口迅猛增长,中国逐渐成长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一时风光无限,高利润的好日子持续到2010年前后。在此期间,制造业出口基地的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数量庞大的企业家富裕群体,也就是图中所看到的在2009年的那次调查中,高净值人群中企业家群体占比为70%。十年沧海桑田。2008年后,我国经济由出口拉动转向内需拉动、基建拉动,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一家独大格局面临挑战,地产行业继续高歌猛进、金融业脱胎换骨后一日千里、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日新月异、文化娱乐等产业随着财富的增加日益繁荣,2015年第三产业创造的财富首次占据GDP的半壁江山。与此对应的是,传统制造业创富模式日渐衰落,创富一代的企业家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并把家族产业交于子女或雇佣职业经理人打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图中的变化——企业家一代及二代继承人所占的高净值人群比例下降至50%,也许群体总量仍在增长,但其群体占比却大幅下降了近20%。2超级经理人时代到来我们都知道,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近十年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这归因于科技进步、资本的全球自由流动,而资本收益的指数型增长更是碾压劳动收益的线性增长,让钱更集中、集中的钱更易赚更多的钱,这是整体上、普遍性的规律。但也有例外,靠出卖高技能、稀缺性劳动的超级经理人却能获得不低于甚至超过资本的回报收益。超级经理人在美、日、欧、韩等国普遍存在,当然他们的数量占人群的总数量是微乎其微的。近十年超级经理人群体规模在中国日益壮大,这既是中国企业深度国际化、全球竞争的需要,也是面对新环境、新经济、新管理的企业家给予的新机会。年薪百万、千万的职业经理人屡见不鲜、合伙人机制大行其道、专业技能、管理人才更易获得股权奖励,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获得高额收入并成为金字塔尖的少数人群,他们被称为职业金领。由图可知,这一群体由2009年的高净值人群占比10%上升到了近30%,涨幅近20%,这是中国企业融入世界、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现象之一。成为金领的条件是,你的劳动必须是独特的、稀缺的、能创造更大价值的,普通泯然众人的劳动当然无法得到高溢价。3转型升级带来新机会近十年,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不断更新换代、消费不断迭代升级,地产金融、互联网、文化影视、娱乐休闲体育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拉动国民经济的动能引擎换挡变化,相比没落的传统行业,新的创富领域、创富行业产生了更多的高净值人群。十年前,上海陆家嘴5A写字楼里跨国公司的高级白领是高收入的代名词,而今却被北京的互联网从业者替代(俗称的码农)。十年前,两三个人成立一个外贸皮包公司就赚得盆满钵满,而今最赚钱的却是跟国内市场相关的行业。十年前卖掉一线城市房子移民国外的,其资产增值有限,而继续留守国内的其房产增值十倍左右,财富差距天壤之别,当然近两年海外房产也有大幅上涨的,但多跟华人购买有关——而这些人正是享受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新兴行业的高净值人群不断涌现——影视明星、体育运动员、画家、作家、导演、律师……体现在上面图表中的就是这类人群由2009年占比5%升至现在近15%,十年增幅10%。高收入的背后是产业的变化转移、财富剧增的背后是新机会的涌现。4大时代下的造富风口招行发布的《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职业投资人群体占高净值人数的比重由2009年的13%降至5%,呈下降趋势,个人猜测这个群体主要指证券投资人(股票、期货、外汇、艺术品等),中国的特殊环境让证券市场呈现(负)零和游戏的特征——在一个长期资金流出大于流入的市场里,财富被收割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因该报告对职业投资人分类过于笼统,我们可以参考去年发布的《2016胡润千万富豪财富报告》,也可趁此对二者数据做个交叉验证。在胡润的财富报告里,高净值人群中企业主占比55%,金领占比20%,这基本与招行的报告相符,其反应的经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区别是胡润的财富报告中,股民占比10%(新闻解读中比以前是下降的),而房产投资人占比15%,若与近十年中国经济相印证,这一结论更贴近实情。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持续上涨,让房产投资人收益暴增,从而迅速跻身高净值人群行列,这是大国红利、经济红利、人口红利、货币红利合力下的时代产物,也是大时代下普通人最易实现的造富风口。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逆袭的风口,谁有眼光、谁有胆识、谁有运气谁就能捕捉到或许一生才有的一次机会。5阶层剧烈流动的十年在招行的报告中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如图划红线部分:文中原文:受访的高净值人士中,约九成表示自己在过去十年内致富,约七成表示在过去五年内致富。由此推断,过去十年是财富爆炸的十年、是阶层剧烈流动的十年、是财富新贵批量涌现的十年、是国运驾到跨步飞跃的十年。当然你更可以审视自己的财富或向身边的有钱人来求证。我们咒骂这十年货币放水、财富稀释、房价高涨、人心焦虑,甚至这两年讨论热烈的阶层固化,可事实是这十年财富炸裂增长、阶层流动跃升频繁。是的,财富是增长了,但分配并没有平均,有的少些,有的多些;阶层流动是剧烈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上流到金字塔尖。而实际上甚至无法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往上流动,只能是部分好运的、努力的人往上流动。这个结论是不是与我们网上看到观点相抵触呢?千万年的人类进化中就留存有相信阴谋论、偏爱负面信息的基因,在虚拟世界里也就更容易成为愤青、网络喷子和键盘侠,唯有走下网络接近现实生活、战胜人的的本能弱点才不至于错过下一个财富十年。6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从近十年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分布变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1、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的升级换代,老旧行业和传统产业暴利的机会将逐渐的消失,其收益会接近市场平均利润。与此同时,新产业新的创富机会会出现,能抓住的人才能保持或者跃升自己的财富阶层;2、大国崛起、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会有不少时代给予的机会或科技给予的风口,如九十年代的股市、过去近二十年的楼市,以及近十年的互联网机会——网店、团购、互联网金融、自媒体、直播、共享经济等,能否逮住风口靠眼光,也靠运气;3、应有更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新事物、并允许新事物尝试犯错,对个人来说应创造“任意震动”的机会,多走、多看、多观念碰撞,提升自己的视野,这样才更容易的发现机会。>> THE END <<来源|米筐投资提示: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非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小金(微信:jinfuzi-wx)删除,谢谢!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金斧子立场,仅供读者参考,不要盲目投资哦。点击阅读原文,领取新人专享百万方案↓ ↓《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精选七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出来混,早晚都会还的。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中国一种处于造富运动阶段,无论从人数上、还从财富总量上,造富结果均令世界刮目相看:80年代发财靠投资倒把。当时暴发户主要是“倒爷”,靠特权批出内部低价商品,转手到市场高价卖出,小到肥皂,中到电视,大到钢铁汽车。其巅峰是1989年牟其中从俄罗斯倒来一架图154飞机,转手卖给了四川航空,这让他成为中国最大的“倒爷”。90年代发财靠国企改制。当时一大批国企员工下岗,而也有一批人因此富起来了。尤其是当年颇具争议的民企入股和MBO模式,非常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导致国资贱卖。00年以后发财靠房地产。当时中国进行住房改革,万科就是于是这才开始了房地产业务,这时无论是造房子的,还是炒房子的都大发横财。10年以后的发财靠融资。这时企业赚钱或者不赚钱都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看你会不会讲故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京东,一年亏损几十亿,老板刘强东一年却可以几十亿。这个大盛筵一直持续到如今,我们忽然发现中国传统产业的生命期已经到了,这是一个生命周期的问题,而不是结构调整的问题。未来3年,中国将爆发前所未有的雪崩式的“返贫”。富人如何“返贫”?首先我们先看看富人是如何“返贫”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中国人的发家方式大多是不光彩的,是见不得光的。那些财富的拥有者很少敢出来晒太阳。于是这些年做移民中介的生意非常好,然而能溜走的总是少数。1.楼市泡沫吞噬富人财富如今中国亿万富豪中近一半是房产商,但楼市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到那一天,富人圈会爱红边沿。就在当下,楼市下行,已经让很多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甚至。2.出现大面积违约以信、私人银行为代表的富人理财方式已经出现了大面积违约的兆头。标普统计中国企业借款14全球第一,融资占三分之一,这将是一个不定时的炸药包。3.“世界工厂”风光不再在上一波造富潮中,“世界工厂”成为一大推手。很多民营制造业老板抓住这个机遇,由此身家十倍增长,成为亿万富豪。但如今,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大面积的低端制造产业无法升级转型,等待他们的,只有破产和财富大量缩水。4.重污染、重能耗企业被清除中国富人返贫,“首当其冲的是矿产、房地产和钢铁等重污染领域。本质而言,是他们精神太过贫乏,物质太过嚣张,当社会游戏规则改变时,他们缺乏足够智慧改变自己,因而守不住财富积累。”曾以7000万元嫁女而闻名的山西煤老板xxx已经被警方带走,破产崩盘。5.泡沫破灭以前涌入曾对中国造富锦上添花,而今美元复兴热钱外流,难免对中国落井下石。有点评称,可能导致此前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暴富的富豪资产大幅缩水。6.泡沫产业挤出效应一些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被吹胀的产业最终会现出原型,譬如以施正荣、彭小峰等为代表的光伏富豪,如今只能承受潮水退去后的“裸泳”。而这样的产业,还有多少呢?7.富二代败家富二代接班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最大的心头痛。譬如近日媒体报道的xx集团董事长,其接班的十年,也是家族实业盛极而衰的十年。富二代如果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很难在未来的变局中守业。普通百姓财富如何“蒸发”?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普通百姓的财富是如何蒸发的。主要有8中情形:1. 2015年到2016年的两次大,直到还在继续;2. P2P跑路的,公司崩盘的。从泛亚到、再到如今的中晋;3. 崩盘带来的负面效应还一直在;4. 实体店的亏损还在继续,即使房租在下降,仍然无济于事;5. 现在天猫、淘宝开网店的基本上都已经赚不到钱了,都在那耗着;6. 创业者这好不容易拿到投资,却开始A轮死、B轮死、C轮死;7. 大量工厂的利润率越来越低,开始资不抵债,工人的工资得不到保障;8. 由于经济萎靡,服务业也开始萧条,大量白领的岗位岌岌可危。再来看一轮数据棉花33000跌到11000黄金398跌到220元/克白银10.5元/克跌至2.9元/克豆油15000/吨跌到5400/吨焦炭2500/吨跌至610/吨铁矿石1200/吨跌至300/吨螺纹钢6200/吨跌至1600/吨天然橡胶暴跌4=10750,还没止住再减元每吨!如今原材料价格在全线下跌,而物价却在飞涨!比如豆角十块,蒜苔九块,就连白菜萝卜都两块多,一斤葱七块多,一斤蒜都八块多,还让人活不活?干透的玉米一斤才七毛多,十斤玉米换一斤辣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仅剩下的那点钱就更不值钱了!点评这一次变革将彻底淘汰那些暴富者、投机主义者、特权主义者,2017年中国80%的富人将返贫,包括贪官污吏、矿产、房地产等传统暴富领域。究其本质而言,是中国传统的产业、传统的企业、甚至传统的人已经陷入僵化的思维不可自拔,当中国迎来真正的,游戏规则发生改变时,他们将因缺乏足够的文化、智慧、创新、责任去改变自己,从而陷入被革命的危险绝境!整个社会的财富也将面临一场重组!所以,对于那些真正有理想、有抱负、有想法的年轻人来说,真正的机会来了!不要再为你之前的成就骄傲了,更不要为你当下的窘迫而失望。未来,你只要有理想、有文化、理解变革,并携带正能量,就能在中国下一个时代大展拳脚!《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精选八点击上方“善盈”可关注我们!很多富人精神太过贫乏,物质太过嚣张,当社会游戏规则改变时,他们缺乏足够智慧改变自己,因而守不住财富积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造富运动,无论从人数上,还从财富总量,均令西方瞠目,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人类真正的历史与其说是**史,不如说是经济史。如果放在历史的维度看,以2013年为起点的10年,正在上演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超级,这一力度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未来,房地产市场将不再是全社会最大的,中国人的财富配置将发生历史性转变:普通家庭的资产,将由房子占80%到90%,只有10%到20%,逐步变成金融资产占30%以上,甚至占大头。其实,这正是当前这波股市行情产生的一大原因。“印股票的时代”正在到来,注册制方案已经从证监会报到了国务院,《证券法》的修改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种种迹象显示,注册制将在几个月后“粉墨登场”,中国股市史无前例的大扩容时代到来了。继4月2日证监会核准了30家公司的之后,4月23日又核准了25家公司的发行。一个月发行55,创下史上最大的IPO纪录。为此,中国证监会方面表示,将在继续保持按月均衡核准首发企业的基础上,适度加大新股供给,由每月核发一批次增加到核发两批次。加快新股发行,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本轮牛市被称为是“政策市”,政策呵护股市的目的也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即满足企业上市融资的需要。就管理层来说,完全可以考虑进一步加速新股发行了。但是,不成熟导致很多A股市场的投资者追求暴富,而要暴富就必然会投机炒作。这个属性被市场的主力所利用,表现在个股的炒作上,连续制造,连续大幅拉升。最典型的如南北车,股价从每股4元、5元急剧拉升到40元左右。股价急剧拉升,股指又如何走得了慢牛。更何况目前股市里的资金很多都是带着杠杆而来,这些资金冒着巨大的风险进入,其动机就是为了赚,为了追求暴富。父辈的奢侈品变成我们的必需品事实上,经济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生活水平能够提高。时评人杜君立认为,在全球化的“大锅饭”中,勤劳的中国通过供养西方迅速“暴富”:西方得到了享受,中国得到了钞票或者。如果对人类历史进行简单归纳,大体可以分为植物时代和矿物时代。在矿物时代之前的几千年里,人类始终挣扎在温饱边缘,有限的植物资源使战争和饥荒周而复始的出现,这就是所谓“马尔萨斯陷阱”。但矿物时代颠覆了贫穷的传统。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内,一个前现代的贫穷中国就变成一个后现代的富裕中国,父辈们的奢侈品已经成为我们的必需品。这无疑是一场财富的革命。植物时代也可以说是农业时代,人类几乎所有的财富和必需品都无一例外地来自植物。从瓦特蒸汽机开启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世界率先走出了植物时代,但直到200年后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基本仍然停留在植物时代,一切物质几乎都依赖土地上植物的生长:食物、木材、棉花、燃料……为了保证每个人的“糊口”问题,中国所有的土地都被种上了庄稼(“以粮为纲”),实在不能耕种的土地也种上了各种可用作建材或燃料的植物。对一个将近10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极其有限的植物生产只能使贫穷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大潮时,中国很快就走出了持续数千年的植物时代,全面进入矿物时代。这一过程仅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上一辈人还是以步行来移动,这一辈人就已经通过汽车和飞机来移动。矿物时代最典型的物质就是石油、煤炭和钢铁。30年时间,中国的石油、煤炭和钢铁消耗翻了数十倍,彻底改写了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的面貌。对当代中国人来说,食物、衣物、建筑、家具、设备、燃料等各种生活必需品几乎都来自矿物质,而不再是来自植物。对一个当代人来说,他完全生活在一个矿石物质里:化肥催生的粮食、钢筋水泥的房屋、钢铁海绵的汽车、塑钢家具、耐磨保暖的化纤衣物、方便的化石燃料……廉价的矿物时代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过剩,自动化机器的普遍使用几乎消灭了劳动与工作,人成为一种坐享其成的“消费动物”。如果说植物时代人们只能得到大自然的利息,那么进入矿物时代后,人们则拿到了大自然的本金。“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祖辈的地球,而且借用了儿孙的地球。”经历数百亿年才形成的地矿资源被当代人一朝之间神奇地打开了。不可思议的暴富几乎前所未有从历史看,我们当下的富裕是如此不可思议,甚至连古代帝王都不一定能享受到我们视为平常的物质生活。更不可思议的是,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30年间。30年前,人们最奢侈的理想还是吃上一口饱饭、穿上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有一间不漏雨的房子……30年后,人们将满桌的饭菜倒进垃圾桶,衣柜里堆满从未穿过的新衣,无人居住的新房随处可见……如果用数据来说,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而安徽凤阳县每个农民平均存款只有0.5元;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储蓄最高的国家,人均存款超万元,而黑领云集的北京人均存款将近10万。虽然有极其可怕的和贫富差距,但30年增长了1000倍,这是一个无可质疑的事实。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将近100倍,增加了700多倍。这种高达百倍的物质激增只能用“暴富”来形容。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化肥、钢材、水泥的生产国和消费国。过去20年中,中国的钢铁、水泥、塑料和化学纤维产量分别提高了5倍、10倍、19倍和30倍。作为矿物时代的标志物,中国的汽车数量在不到30年里增长了10000倍。1978年,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名列世界倒数第一;198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不足2万辆,如今汽车总数超过2亿辆,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凭心而论,这种“暴富”是“技术”的结果,因为我们掘开了地球。位于黄土高原不毛之地的神木堪称这种“暴富革命”的典型标本。仅仅几年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神木,因为地下埋藏的“黑金”,一夜之间成为“中国首富”。虽然比起西方国家来,中国仍然是一个“穷国”,但这中国人的暴富并不矛盾。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的中国一样有这么多一夜暴富的“暴发户”和“败家子”野蛮、贪婪、粗鄙、无耻、恶俗、低智。事实上,整个中国社会都弥漫着一种“小人乍富”的疯狂与迷茫,如同一个突然中了头彩的穷光蛋,一时之间手足无措忘乎所以。不可忽略的是,在这一轮轮造富潮中,有很多人趁着混沌无序的社会环境,撑鼓了自己的腰包。不同年代暴富的手段大不相同1980年代,当时暴发户主要是“倒爷”,靠特权批出内部低价商品,转手到市场高价卖出,小到肥皂,中到电视,大到钢铁汽车。其巅峰是1989年牟其中从俄罗斯倒来一架图154飞机,转手卖给了四川航空,这让他成为中国最大的“倒爷”,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因为他知道俄罗斯飞机卖不出去,却急需轻工业产品。据他后来自称从中赚了8000万到一亿元。“倒”爷倒得好可以互惠双方。不过,在“倒”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些颇有争议的做法。牟其中便曾同时肩负中国“首富”和“首骗”两个名号。另外倒爷有公私之分,亦即官民之别。民间倒爷名为“私倒”,官家倒爷称为“官倒”,后者神通当然是更为广大。官倒手里一般都有权有势,通过“批条子”利用价格差行贿受贿、投机诈骗,是上个世纪80年代腐败的主要形式。上个世纪开始的国企改制潮中,一大批国企员工下岗,而也有一批人因此富起来了。尤其是当年颇具争议的民企入股和MBO模式,非常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导致国资贱卖。最为著名的案例是顾雏军,他的“格林柯尔系”疯狂地扩张,收购亏损的国有企业,还曾将科龙电器扭亏为盈,一度被称为“国企”救星。而他的每一笔国企收购,都急促而突然,让更多的质疑涌来,关于他借助大量的,以及利用地方**急于改制的心理促成交易的评论屡见不鲜。造成舆论高潮的是,2004年8月,郎咸平一篇《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指责顾雏军使用“七板斧”伎俩,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侵占国家财富,这场著名的郎顾之争裹挟了很多***家参与其中。2005年9月顾雏军正式被捕,2008年因虚假注册、挪用资金等罪一审获判有期徒刑十年。日出狱。1990年A股开启后,坐庄操纵盛行,大批亿万富豪涌现,以德隆系的唐氏兄弟最著名。“德隆系”表现为一种现象,即一个庞大的金融控股集团,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股价无一例外地巨幅上涨。有点评称,德隆内外兼修全面控制“老三股”的手法,是一套集各种违规手法—内部交易、市场操纵等—于一身的模式,唐万新做到了极致。不过,在21世纪初股市低迷中,“德隆系”股票大多数被打回原形,唐氏兄弟也破产入狱。如厦门远华案的赖昌星,规模上百亿,将大批高官拖下水,最后逃到加拿大也难躲牢狱之灾。据悉,上个世纪潮汕等沿海地区一直有一些“走私致富”的神话。譬如,当时,潮汕形成一个个采购、运输、销售、融资等职能分工明确的集团。湛江一些走私团伙也从家族式管理走向社会化,与汕头、香港等地的走私分子勾结,规模化作业。在这些地区,最富的人大多是有走私嫌疑的人。当年的金融市场违规操作,让很多人浑水摸鱼,成了富豪。据说,当年的“”事件至少让四个人完成了原始积累,或者发了大财:当时28岁的魏东,29岁的袁宝璟,34岁的周正毅以及30岁的刘汉。在中,有消息称魏东个人赚了约2个亿,随后他的公司控股了九芝堂、千金药业和国金证券等,成为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但在2008年,他突然在北京家中跳楼身亡,年仅41岁,身后留下了巨大的谜团。进入新世纪,国内百亿级、千亿级富豪层出不穷,这来自于三个历史性的机遇。一是“世界工厂”。国际资本与中国廉价劳动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胞胎产假会多些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