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国家电子税务局英德市佛冈县税务局在职人员名单

欢呼!广连高速今年10月开工,贯通连州、阳山、英德、佛冈直达广州
连州新媒体一线品牌
连州点点网
热文资讯帮助活动福利推广品牌
经协调广州市政府同意
项目南延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第二高速公路
原连佛高速调整为广连高速
广连高速一期工程计划
将确保2017年10月开工建设
广州市正加紧开展广连高速二期工程前期工作
——据了解,广连高速公路是清远唯一一条同时连接连州、阳山、英德、佛冈四大山区市(县)的高速公路,项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良好,线形顺直,海拔较低,较少出现大雾、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大大改善了行车安全性。设计时速120公里的广连高速公路,建成后比京港澳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时速100公里、清连高速公路时速80公里更为快捷,将成为粤湘南北过境通道中,行车条件最优的高速公路。
广州至连州高速公路推荐方案
起于粤湘省界交界处的
连州市大路边镇北侧凤头岭
向南途经以下县市
连州点点网 朱致成 朱军/摄
终点南延对接
广州白云机场第二高速公路
直达广州市区
——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100、120Km/小时。广连高速路线全长213.648公里,桥梁、隧道长度合计106.83km,占路线总长的49.4%。全线共设互通式立交20处、服务区和停车区共9处、收费站16处。项目投资估算约347.15亿元。
项目计划2021年前建成通车
建设工期约5年
——广连高速位于国家高速公路网清连高速与京港澳高速之间,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年》中第6条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远市“五纵三横”高速公路主骨架中的第三纵。
来源:综合网络
整理:连州点点网 朱致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欢迎访问佛冈县政府信息公开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佛冈县电子政务办公室
&组配分类:
&主题分类:
&生成日期:
佛冈县地方税务局内设机构
】&【】&【】
(一)县局设置7个职能股(室):
(1)办公室
处理局机关日常政务和档案、信访、保密、机关财务、信息和新闻、外事等工作;起草和审核有关文件、报告、文电;组织局机关会议、税法宣传、税收调查研究、本县地方税务系统的办公自动化;制定局机关内部综合性规章制度;指导本县税务学术团体的日常工作。
(2)税政股
负责地方各税种(包括涉外地方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地方各税在执行中的政策业务问题进行解释和处理;拟定地方各税在征收管理中的具体实施办法;负责地方各税执行情况的检查;负责地方各税种具体税政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
(3)规费服务中心
负责地方各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地方各费在执行中的政策业务问题进行解释和处理;拟定地方各费在征收管理中的具体实施办法;负责地方各费执行情况的检查;负责地方各费具体征缴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
(4)征收管理股
1.按管理权限,监督、检查和处理本县地方税务机关执行税收征管法律、法规、条例中有关事项;制定本县地方税务系统综合性地方税收征管规定及制度;负责本县地方税务系统实施征管体制改革;强化和完善征管手段,规范纳税服务行为;负责地方税务登记综合管理与协调工作;负责发票管理工作;组织地方税收征管质量检查、考核和行政执法检查;负责地方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
2.贯彻落实上级下达的地方税收收入计划;编制、分配和调整年度地方税收计划以及检查、督促、分析计划的执行情况;汇总分析全县地方税收会计、统计信息资料的数据;监督检查地方税收会计、财务、统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负责全县地方税务系统税收票证的使用、管理和检查;组织全县地方税务系统税收计划、统计、会计、票证工作的开展;管理全县地方税务系统的经费、财务、装备和固定资产;监督执行系统财务制度,审核汇编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财务预、决算;办理各项经费的划拨。  3.负责协助省、市局完成本县地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建设,以及其运行管理和维护;负责全县地税系统税收计算机信息的技术处理和维护;为全县地税系统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操作培训和应用辅导;收集和分析全县地税系统信息化工作情况。
(5)人事教育股
按管理权限,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负责全县地方税务系统基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全县地方税务系统干部教育规划,组织干部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负责党务及指导工、青、妇工作。 & &
(6)监察室
负责执法教育和廉政教育,受理检举、控告和申诉地方税务人员行政违纪和执法违法案件,负责本级机关并指导下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按干部管理权限承办干部离任审计工作;负责组织本级机关和下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7)纳税服务股
为地方税纳税人公告税收信息,提供纳税咨询和税收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受理纳税人有关地方税务投诉及举报。
(二)直属行政单位
稽查局(副科级)
负责偷税、逃税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以及税收专项检查。内设4个正股级机构:办公室、稽查股、审理股、执行股。
(三)基层地方税务机构设置
(1)城区税务分局
负责石角镇范围内地方税纳税人税务登记以及应纳地方税、费的征收管理和日常检查工作。   (2)汤塘税务分局
负责汤塘、龙山镇范围内地方税纳税人税务登记以及应纳地方税、费的征收管理和日常检查工作。  (3)迳头税务分局
负责迳头、高岗镇范围内地方税纳税人税务登记以及应纳地方税、费的征收管理和日常检查工作。  (4)水头税务分局 & &
水头税务分局对外名称不变,加挂“佛冈县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办公室(下称评估办)”牌子,分局人员全部入列县局评估办人员名单,对外开展质疑约谈、实地核查、评估处理时统一以县局评估办名义行使职权。其机构职能由负责石角镇(原三八镇、龙南镇)、水头镇地方税源的征收管理分局调整为负责全县地方税源监控且独立运作的纳税评估分局,承担上级局纳税评估部门(含重点税源管理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对本县企业纳税人及其他重点税源的纳税评估工作。> 查看版本
历史版本:36
编辑时间: 12:19:15
内容长度:16144字
图片数:4个
目录数:37个
修改原因:完善词条
佛冈县&-&佛冈概况
佛冈县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大三角边缘,辖11个镇,总面积1302平方公里,县政府驻石角镇。2002年5月,佛冈县黄花镇撤销,其管辖的行政区域并入石角镇。县内交通便利,国道106线佛冈段贯穿县内6个镇,京珠高速公路贯穿4个镇(全长54公里),在县境内设3个互通口,全县公路通车里程622.4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为47.8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城乡开通程控电话,有线电视与全省“信息高速公路”联网,形成程控、移动、无线寻呼以及图文传真、有线电视相结合的立体式通信系统。建成小水电站装机容量1.78万千瓦,并与省联网。县城建成了由放牛洞水库供水的自来水工程,日供水量2.4万立方米。佛冈县佛冈县是清远市所辖的八个县、(市区)之一,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边缘,佛冈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两汉时分属南海郡中宿县、桂阳郡浈阳县;南北朝时,佛冈南部属浮护县、北部属浈阳县。隋唐时,属清远英德;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设佛冈厅,民国初期改县,解放后曾先后归属韶关、广州、佛山管辖。土特产芦笋、茶叶、竹山粉葛、江鸡、乌棕鹅等闻名遐迩。柑、桔、橙、荔枝、石硖龙眼、青梅等优质水果颇有名气。林业品种有100多种,可供加工、开发。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铅锌、煤、石墨、石英石、萤石、瓷土、花岗岩和矿泉水。石墨储量140万吨,为全省之冠。瓷土储量达300多万吨。佛冈县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佛冈拥有风光绮丽的黄花湖旅游风景区、独领风骚的观音山自然保护区,雄伟挺拔的独凰山、奇险的黄花石寨,新兴的石联旅游度假区,以及大庙峡人文历史风景区。佛冈还有多处的史前文化遗址,且留存西周的古窑,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唐宋的古道等。是疗养、旅游、休闲、娱乐的理想地方。
佛冈县&-&历史沿革
清置佛冈厅。1914年设县。据《嘉庆一统志》:“观音山东厅北三十里,……高出诸山,石室虚敞,中有天成佛像。”佛冈县得名于观音山,因山岗上有佛,故名。佛冈县2000年,佛冈县辖高岗、烟岭、迳头、水头、三八、石角、龙南、民安、龙山、汤塘、四九、黄花12个镇,全县总人口255341人,其中:石角镇 68667人、水头镇 21926人、汤塘镇 40387人、龙山镇 23794人、高岗镇 19697人、四九镇 16578人、烟岭镇 10668人、迳头镇 10718人、三八镇 13364人、龙南镇 12753人、民安镇 12107人、黄花镇 4682人。2002年,佛冈县辖12个镇(石角、高岗、水头、西九、汤塘、龙山、烟岭、迳头、三八、黄花、民安、龙南),115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2004年,佛冈县将12个镇撤并为6个镇。截至日,佛冈县辖6个镇(石角、高岗、水头、汤塘、龙山、迳头)。两汉时分属南海郡中宿县、桂阳郡浈阳县;南北朝时,佛冈南部属浮护县、北部属浈阳县。隋唐时,属清远英德;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大埔坪(原属清远县,今石角镇府城附近)设捕盗同知,辖清远、英德、从化、花县(今花都市)、长宁(今新丰县)、广宁6县捕务,但不负责地方行政事务。乾隆七年(1742年),六县捕务归各县负责,大埔坪捕盗同知仍保留。嘉庆十八年(1813年),划出清远县吉河乡(今水头、石角、三八、龙南、黄花镇)和英德县大陂六乡,即白石乡(今烟岭镇)、迳头乡(今迳头镇)、独石乡、观音乡、高台乡、虎山乡(均在今高岗镇内),建立佛冈直隶军民厅,简称佛冈厅,直隶于广东布政使司,佛冈地方一级政权开始建立。光绪年间佛冈厅属广肇罗道辖。民国初年,佛冈仍称厅,属粤海道辖。民国3年(1914年)6月3日,撤厅改县,始称佛冈县。民国9年(1920年),废除道的设置,佛冈县改属中区绥靖公署辖。民国17年(1928年),属北江善后公署辖。民国25年(1936年)7月,属广东省第二区行政督察公署(即韶关公署)辖。民国32年(1943年),属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民国35年(1946年),全省成立4个师管区13个团管区,佛冈属粤北师管区辖。民国36年(1947年),全省划分11个专署督察区,佛冈属第二专署督察区辖。日,佛冈县全境解放,佛冈县属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1950年4月,改称北江专员公署)辖。日,佛冈县与从化县合署办公,佛冈只设办事处。时年10月,分县办公,佛冈县仍属北江专署(1953年,北江专员公署改称粤北行政公署,1956年,改称韶关行政公署)辖。日,佛冈县与从化县合并,称从化县,属韶关行政公署辖。1959年1月,从化县划归佛山专署辖,日又划归广州市辖。日,原佛冈县辖区由从化县分出,恢复佛冈县建制。日,佛冈县划归韶关专区辖。日,佛冈县划归广州市辖。日,佛冈县划归清远市辖。
佛冈县&-&行政区划
佛冈县共有6个镇( 石角镇、 汤塘镇、 迳头镇、 水头镇、 高岗镇、 龙山镇),78个村委会和12个社区居委会,另有省级林场和自然保护区各1个。总面积129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07万人,其中县城人口约14万(含外来人口)。
佛冈县&-&地理环境
佛冈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北回归线北侧,珠江三角洲北部边缘。处于东经113?17′28"至113?47′42",北纬23?39′57″至24?07′15″。县境东西长50.92公里,南北宽50.35公里。佛冈县东北与新丰县交界,东南与广州市从化区接壤,西南与清城区毗邻,西北与英德市相连。全县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为1295平方公里。
全县地势为东北高,南西低。西北部的观音山山脉是全县主要山脉,最高峰为亚婆髻(海拔1218.8米),9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观音山(海拔1048米)、大鬟山(海拔1059米)、辣篱脑(海拔1001米)、铜鼓脑(海拔907米)、三角山(海拔993米)等10多座,构成观音山一带独特的高山地貌:诸峰层迭,群山环抱,海拔900米以上的山峰呈喇叭形分布,向西、西北绵延。观音山与它东面的独凰山(海拔828.1米)形成南面暖湿气流进入佛冈的第二道屏障,屏障以北的迳头、烟岭、高岗的地势向北偏东倾斜,屏障以南的水头、三八、石角、龙南的地势向南偏西倾斜。县境东北面有苦茶山(海拔736米)、通天蜡烛(海拔1047米)、黄金脑(海拔988米),东南面的最高山是羊角山(海拔675.6米)。在县城之南另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东起于青牛塘,西止于七星墩,形成另一道屏障,是南面暖湿气流进入佛冈的第一道屏障。全县群山耸立,稀疏嵌布着几条东西相间长条状负地形构成的洼地,洼地标高一般在80~100米,洼地两侧及四周的低矮丘陵向外过渡为中低山地形。南部为谷地平原区,海拔一般在100米以下,县内最低处为龙山镇良塘村的田面,高程为13.5米。全县山地、丘陵、谷地平原之比为7:2:1。
佛冈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1957年至1994年的气象资料,佛冈县的气候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佛冈县季风气候明显。用1月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佛冈1月盛吹东北风,7月盛吹西南风。这种风的季节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佛冈县冬季主要受蒙古高压的控制。夏季主要受印度洋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由于蒙古高压“干”而“冷”,在其控制下雨量较少,温度较低。印度洋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湿”而“热”,在其控制下雨量较多,温度较高。
山地土壤全县山地面积138870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1.12%,有赤红壤、红壤、黄壤3个土类。赤红壤分布在350米以下的山坡上,面积114.62万亩,占山地面积的82.54%。红壤分布在350~600米范围的山坡上,面积20.36万亩,占山地面积的14.66%。红壤和赤红壤的土层较深厚,适宜林木生长。有机质含量最高6.34%,最低为1.66%,平均为3.3%,酸碱度(PH值)为4.5~5.5。黄壤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坡上,面积3.89万亩,占山地面积的2.80%。土壤湿润,有机质3.97%~10.14%,平均含量6.35%,酸碱度(PH值)为4.7~5.1。全县山地土壤含有机质较丰富,全氮含量1~3级的土壤面积,占山地面积的94.94%。全磷含量很低。全钾含量相差较大,植被好的含钾较高,荒山秃岭含钾量低。水稻土壤水稻土是佛冈的重要土壤类型,面积182424亩,占耕地面积的87.17%。水稻土又分潴育型、渗育型、潜育型、沼泽型、淹育型和矿毒田6个亚类,20个土属,52个土种。
佛冈县&-&自然资源
1994年,佛冈县总面积1952730亩,耕地面积209269亩,占全县总面积10.7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9亩。其中,水田182424亩,占耕地面积的87.17%,农业人口人均水田0.77亩;旱地面积26845亩,占耕地面积的12.83%,农业人口人均旱地0.11亩。全县山地面积1388700亩,占总面积71.12%,农业人口人均山地面积5.89亩。
佛冈县属广东暴雨中心地区之一,全县年均降雨量达2206.8毫米。年平均径流深1491毫米(大庙峡水文站),年平均径流总量约为17.80亿立方米(不包括潖二水的过境客水)。丰水年(出现机率为10%)的年径流量23.87亿立方米,枯水年(出现机率为90%)的年径流量11.89亿立方米。按耕地面积计算,平均每亩拥有水资源8914立方米。经水资源调查与历次河流规划勘察查明,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约3.6万千瓦,其中较易开发的有1.40万千瓦左右。已开发1.21万千瓦。由于地质构造的成因,县内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有国内稀有的天然碳酸泉——黄花湖矿泉,地下热水有汤塘温泉(水温73—81℃)、大陂九鳅落湖温泉等十处。
佛冈县植物种类繁多,据华南农业大学实习队在省级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已查明的维管植物有168科,517属,1073种(包括未定名的属、种),加上保护区外的佛冈县境内主要经济植物(包括栽培种),共计有179科,572属,1177种。佛冈县野生动物种类很多,据《佛冈厅志》记载:明朝万历十四年(1586年)吉河乡有虎为患,伤人百数。这就证明佛冈县曾是虎狼藏身之地。据省林业厅和中山大学生物系在观音山的调查和佛冈县的调查资料,全县野生动物有两栖类2目3科11种,爬行类3目8科26种,鸟类13目23科109种,哺乳类7目14科34种。
佛冈县的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有92个矿点,正在开采的79个。金属矿产资源较少。
佛冈县&-&交通
2006年末,34.5%的村地域内有 车站或 码头。进 佛冈县交通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村 公路和村内道路以水泥路面为主,复盖面分别达到67%、50%;沙石路面其次,复盖面分别达到13%、33%。实现通公路的自然村达94.49%。佛冈县境内有2条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县。其中, 106国道佛冈段(一级公路)贯穿全县6个镇。京珠高速公路(G4 京港澳高速公路)在佛冈路段高三个出入口:汤塘,佛冈,高岗。英佛一级公路,清佛一级公路纵横分布,县内公路四通八达,村村通公路。另规划有清远银盏-佛冈汤塘高速公路,汕头--湛江高速公路(过境)。县城距广州72(一说90)公里县城距广州北二环76.8公里,距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54公里。
铁路运输方便,县城至 京广铁路 英德火车站40.8公里。
佛冈南距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54km,有高速公路直达,航空优势明显。
佛冈县&-&经济
2014年佛冈县地区生产总值93.1亿元,增长12%,增速位居全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8.9亿元,增长31.8%,增速居全市首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33.2亿元,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亿元,增长8.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7.2亿元,贷款余额58.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1.5%、14.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4103.4元,增长10.6%。
佛冈,自嘉庆十八年(1813年)设置厅治,至民国3年(1914年)改厅为县,是粤北的一个小县。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土地不多,人口稀少,被划为三等县。全县总面积910.96平方公里,有耕地9.09万亩(含田、地、山塘)。据民国36年(1947年)7月的佛冈县乡、保、甲、户口统计表记载,全县总户数15794户,总人口78922人。历史上,佛冈县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但耕作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不高,正常年景粮食亩产175公斤,若遇自然灾害,粮食歉收,农民食不果腹。民国26年(1937年)省调查统计局资料记载,佛冈县水稻总产量34.13万担,总消费量36.00万担,尚缺1.87万担。同年5月,省财政厅豁免佛冈县民国23年(1934年)以前的欠粮。佛冈县不但农业落后,工商业也不发达。据有关资料记载,抗战初期,佛冈县商业曾有过较好的发展,北部的烟岭圩、中部的水头圩、南部的石角圩商贸繁荣,境内的其他圩市也都较繁荣。县城的府城和石角圩,成为全县的集市中心,商人云集,店铺稠密。但自民国28年(1939年)冬,日本飞机先后对全县各地,特别是对县城的府城、石角圩进行狂轰滥炸,使县城几乎成为废墟。加上日军侵扰,使得全县商业一度萧条。抗日战争胜利后,县境内的商业、手工业有所发展,县城已有酿酒厂、火柴厂、印刷厂。境内各地有砖瓦厂、榨油坊(房)、造纸厂及打铁铺等手工业。商业方面,县城及境内各圩场,各种店铺恢复经营,但经营的资本都不大。据当时县城的商业调查,经营资本在1000元(银元)以内的店铺约30多户,1000元以上的约10户,万元以上的只有3户。其他圩场的商铺大都是小本经营。所以,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不多。据民国29年(1940年)3月1日省府的第107次议事录载:全年收入额不满15万者,列为贫瘠区,全省计有21个县,佛冈县是其中之一。直到建国前夕,佛冈县的工农商各业都不发达。总的说来,粮食产量不高,工商企业不发达,地窄民穷,入不敷出,库无存银,仓无存粮,这是佛冈县建国前的经济状况。1949年,佛冈县的社会总产值为1326万元(折算成新币,按当年价计算),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社会总产值达2329万元。1977年全县的社会总产值为6472万元。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总产值达9924万元。1985年,社会总产值19784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1984年增长22.1%,略高于全省(20.6%)和全国(16.4%)的增长速度。1990年,社会总产值47200万元,比1985年增长1.4倍,年递增19.0%。1994年,社会总产值129300万元,比1983年增长7.9倍,年递增22.0%,比1990年增长1.7倍,年递增28.7%。2009年,在省发布的《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中,该县经济综合发展力排全省第11位,在山区五市30个县域中排第1位。有2个镇进入全市税收收入十强镇(街),4个镇获得市2009年度乡镇考核一等奖。2009年,全县产值超10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有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11个,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成为我县首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龙山镇被认定为广东省火炬计划空调制冷产业基地,江森约克科技工业园获得广东省制冷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称号。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争取金融部门加大支持企业融资等服务力度,成立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佛冈县百利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0年,县综合发展力在全省67个县域排第7位,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山区5市首位。“十一五”时期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64个,合同资金580亿元,实际利用资金180亿元。有11家企业先后获得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证书》,申请专利112件,专利授权量60件。2012年,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增速全市第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4亿元,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6亿元,增长7.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4亿元,增长3%,其中税收收入4.58亿元,增长11.5%,增幅位居全市首位,非税比重下降4.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好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亿元,增长10.9%;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9元,增长12.9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705元,增长1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3.3亿元,贷款余额39.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9.9%和22.7%。
粮食作物佛冈县的粮食生产,在全县的农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薯、小麦、蚕豆、豌豆等,其中以水稻为主。建国前,佛冈县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解放了生产力,改进了耕作技术和改善了耕作条件,粮食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年,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57年比1949年,总产增加1.84万吨,增长49.9%,年递增6.2%,每亩增加27公斤。1958年,搞“大跃进”、浮夸风、瞎指挥,水稻连续4年产量下降。1961年粮食总产比1957年减少8800吨,减少15.9%。经过国民经济调整,粮食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粮食总产比1961年增加1.85万吨,增长39.8%,年递增8.7%,平均亩产增56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生产发展缓慢。1976年比1965年,粮食总产增2.00万吨,增长30.7%,年递增2.5%,平均亩产增加41公斤。1976年后,生产获得较快发展。1979年粮食总产比1976年增加1.32万吨,增长15.5%,年递增4.9%,平均亩产增加27公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92年粮食种植面积比1979年减少21.6%,粮食总产却增长14.9%。1992年粮食亩产341公斤,比1979年增加108公斤,增长46.4%。佛冈县粮食作物亩产量在清远市属高产县之一。经济作物1949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4.45万亩,其中,大豆100亩、糖蔗1100亩、花生5500亩、油菜3200亩、红烟1500亩、黄麻100亩、芋头3500亩、果树2000亩、木薯2.75万亩。1979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8.12万亩。其中,大豆1200亩、糖蔗900亩、果蔗200亩、花生2.03万亩、油菜1000亩、黄烟300亩、红烟800亩、黄麻400亩、木薯2.40万亩、草菇400亩、蔬菜1200亩、药材500亩、绿肥1.93万亩、果树1.07万亩。1993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3.08万亩,其中,大豆5700亩、糖蔗800亩,果蔗800亩、花生2.49万亩、油菜400亩、红烟600亩、芋头1500亩、木薯2.26万亩、蔬菜3.00万亩、药材200亩、生姜3700亩、蒜头300亩、薯类和葛类400亩、瓜类300亩、果树约3.80万亩、其它作物600亩。一、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2006年末,全县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4.35万户,比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减少7.84%。在农业生产经营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户占45.98%,减少37.3个百分点。全县共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64个。二、农业从业人员2006年末,全县农村常住从业人员10.19万人,其中,男性占52.38%,女性占47.62%。按年龄分,20岁以下占5.88%,21-30岁占17.62%,31-40岁占26.42%,41-50岁占26.51%,51岁以上占23.57%;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2.15%,小学占31.06%,初中占56.4%,高中占8.93%,大专及以上占1.46%。三、农业技术人员2006年末,全县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33人。按职称分,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11人、97人和25人。四、农业机械及使用情况全县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第一次农业普查时有了显着提高。2006年末,全县大中型拖拉机82台,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我县尚无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1316台,比199年末增长118.6倍;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8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680台;联合收割机20台。2006年,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68.17%,比1996年提高40.82个百分点;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45%,比1996年提高1.08个百分点;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78%,比1996年提高了2.78个百分点。五、设施农业2006年末,全县温室面积211亩,大棚面积45.7亩。2006年度,在温室和大棚中,种植蔬菜216.9亩,水果204.4亩,园艺苗木6亩,食用菌4.1亩,果用瓜4.8亩。
建国前,佛冈县的工业落后,只有一些小作坊,从事陶瓷、染织、粮食加工、榨油、铸造等手工业生产。建国后,195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4万元(旧币折成新币)。经过八个五年计划,到199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55646万元(按当年价计算,县统计局资料),其中,镇及镇以上工业产值37794万元,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17852万元。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30377万元,重工业产值25269万元。镇及镇以上工业产值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工业产值10099万元,集体工业产值16546万元,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的工业产值4202万元,其它类型工业产值6947万元。按隶属关系分,1994年县经委直属工业产值17114万元,县二轻工业产值1507.57万元,县乡镇企业工业产值25509万元(均按1990年不变价)。“八五”期间,县经委直属工业年均创税金1100多万元。1994年,全县有工业企业298户。其中,国有工业59户,合营工业59户,集体工业177户。工业生产设备,以国产为主。主要工业产品有水泥、味精、电池、日用陶瓷、机制纸、日用搪瓷、再生橡胶、印刷品、饮料酒、糖果、饼干、松香、碳素、石英粉、香料、耐火材料等。80年代中期,佛冈县隶属广州市辖,在资金、技术、物资、设备等方面都得到广州市的支持、帮助。划归清远市管辖后,广州市仍继续支持佛冈工业的发展,同时还享受省扶持新建市及山区经济的政策,这都为佛冈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佛冈境内的龙山、汤塘、石角、水头、高冈、迳头、烟岭等圩市,很早就是商品的集散地。据《清远县志》记载:早在元代,县内有钱人就乐于从事商业,在明代,境内商贩日益增多。他们贩运的货物以竹木、谷米、山货、花生、药材等为大宗,同时也经营日杂百货和饮食服务业。清代,佛冈境内农副业的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很多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通过潖江、烟岭河或陆路销往外地,换回日用品在县内销售。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立佛冈厅后,境内较大的圩市有14个。厅治西设石角圩(今石角镇)为全厅商业中心,龙潭堡设三八圩(今龙南里水),龙蟠堡设龙蟠圩,田心堡设二七圩,黄田堡设水头圩,九围堡设三八圩,观音乡设横冈圩,独石乡设三江圩,白石乡设燕岭圩、庙墩圩,迳头乡设大坡圩、迳头圩,虎山乡设高冈圩,高台乡设长冈圩。
佛冈县&-&社会
日成立佛冈县科学技术协会,负责科技宣传、推广和普及。1994年,全县有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农机、电子、建筑工程、教育、工业、会计、公路工程、计量、环保、气象、税务、中华医学等专业学会和青少年辅导协会、青年致富协会,会员共3125人。1980年5月,按学科分别成立佛冈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气象、农机、轻工、机电、电子、化工、建筑、教育、中华医学等科学技术专业学会。经过调整和发展,1994年全县有16个专业学会和2个协会。1994年,全县先后建有镇级科普协会13个,会员502人,科普小组73个,成员262人,专业技术研究会3个,会员800人。1982年至1994年,全县获得县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项目105项,其中工业39项,农业10项,水电5项,林果5项,城建4项,食品5项,广播电视4项,医疗卫生16项,饮料2项,燃料改革1项,蔬菜3项,畜牧水产6项,交通运输1项。获奖项目及等级有:市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县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73项。
建国前,佛冈医疗机构很少,卫生人员缺乏,医疗技术落后,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时有流行;肝炎、痢疾、流脑、肺结核、白喉、疟疾、新生儿破伤风、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发病率较高。民国33年(1944年),县属仅有一间卫生院,工作人员6人。全县各乡只有少数私营中医诊所、药铺和祖传的跌打医生。建国后,佛冈县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20世纪50年代,佛冈县卫生机构和医疗保健制度逐步建立,县、区、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初步形成;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医疗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除害灭病,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对各种传染病、常见病、妇科病、地方病开展普查、普治,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消灭了天花等烈性传染病。60年代,佛冈县西医技术人员不断增加,医疗业务不断扩大。1969年秋,全县农村开始建立以大队、公社为核算单位的合作医疗制度,方便了群众就医、预防和保健,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有所改善。7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发展,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推广草医、草药,收到一定的效果。70年代末,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陆续解体。80年代,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卫生技术人员评定职称,激发了全体卫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全县医疗卫生事业有较快的发展。医院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80年代,佛冈县先后消灭了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疾病。1992年,佛冈县开始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的结核病控制项目,进行肺结核全民普查、普治,取得一定成绩。年,佛冈县无现症麻风病人,消灭了麻风病。1994年,佛冈全县有公有制医疗卫生机构22个,病床333张,工作人员68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45人。此外,还有乡村卫生站132个,工厂、学校等部门办的诊所8间,个体诊所18间,从业人员共204人;另有农村接生员165人。佛冈县医疗卫生事业比建国前和建国初期有了很大的发展。
佛冈县的体育事业经过了曲折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群众翻身解放后,意气风发地投身于体育运动,虽然设备简陋,没有立专门体育机构,但群众性的各种体育竞赛不断开展。50年代末,由于国民经济困难,佛冈县的体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体育事业基本上是停滞的。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佛冈的体育事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学校体育步入正规化,群众的体育竞赛蓬勃兴起,在参加市级以上的体育比赛中,至1994年共获奖牌76枚。
佛冈县&-&自然地理
佛冈县佛冈地形佛冈县位于广东中部,珠江三角洲边缘,古称“扼塞广韶、橐钥三州”,东径113°1'28”至113°47'42”,北纬23°39'05”至24°07'15”,南距广州73公里,北距韶关120公里,西南距清远市68公里,与广州从化、韶关新丰、清远英德和清远市清城区毗邻。全县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低山、丘陵、 谷地、平原交错,大多在海拔300米以下。地壳稳定,土地承载力为30-35吨/平方米,土质是中性,无地震记录。山地多,土层深厚,宜林、宜果。佛冈山脉佛冈县境内观音山地处北江以东,还有观音山王山寺。观音山王山寺位于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为广东八大名山之一。海拔1288米,是粤中第一高峰。观音山海拔1288米,此山乃中国冠名观音山之最高峰,被称为观音山之王。观音山名称的来历源于它形如一尊栩栩如生的巨大仰卧观音像,此观音像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让人远望就油然产生一种虔诚膜拜的心理。佛冈水文琶江是佛冈最大最长的河流,流到清远江口镇汇入北江,常年可通航100吨级船舶。佛冈气候春季平均温度16℃;夏季平均温度24℃;秋季平均温度26℃;冬季平均温度22℃,平均年降雨量2200mm,平均相对湿度75%;全年主道风向东北风;无霜期322天,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佛冈自然资源佛冈的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墨、铅、锌、锡、金、石英石、钾长石、花岗岩、瓷土、稀有金属、以及优质矿泉水。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有黄猄、山猪、果狸、穿山甲、雉鸡、白鹇、龟类、蛇类等。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有松、杉、樟、桐、黄檀,还有沙椤、观光佛冈县木、白桂木、吊皮锥等珍贵植物,以及砂仁、巴戟、栀子、金银花、蔓京子、土伏苓、杜鹃花、黄姜等药材资源。佛冈特色奇观潖江金沙滩从前,潖江人讲潖江是“大海”,就同广州人从河南过河北讲过海一样。如今的潖江没有大船没有海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金沙。北江的金沙比大海的金沙更美,她更少淤泥、更加纯洁,她会随江水流动,形态千变万化,取之不尽。
佛冈县&-&文化
佛冈县不仅具有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而且在语言、习俗、风情等方面也兼具粤南与粤北交融的特色。佛冈县档案馆珍藏有清代道光年间编纂的《佛冈厅志》,文物有新石器晚期的石斧、石锛以及西周古铙、战国时期的编钟、青铜剑等。古建筑有明代的黄氏宗祠以及明清时期的民安、迳头镇的古民居等。民间歌舞有客家山歌、采茶戏、舞狮子、舞龙、舞鲤鱼灯以及赛龙舟、抢花炮等。佛冈县汤塘妇女的舞被狮、高岗镇的豆腐节是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佛冈县的方言,可分为两大类,即客家话和佛冈白话。纯粹客家话的地区有迳头镇、烟岭镇、高岗镇等3个镇,西部、西南部龙南镇、龙山镇、民安镇,南部汤塘镇,东部水头镇等镇的部分村落;纯粹佛冈白话的地区只有四九镇,其余各镇是两种方言混杂的地区,而讲白话的人居多,讲客家话的人较少,但人数比例各镇不尽相同,像龙南镇约各占一半左右。在全县人口中,讲白话的约占70%,讲客家话的约占30%。客家话属客家语系(粤台片新惠小片),音调硬而高亢;白话属粤语系。佛冈白话接近广州方言(白话),只是音调略有不同。水头、石角、汤塘、四九等地区的白话在音调、声尾上亦有差别。
水头镇是个古老的小镇,春节有抢花炮的习俗。纸扎艺人所扎的花炮,通常有两人多高,上缀许多“公子”,分为“丁财贵福禄寿”六个花炮。到抢花炮当日,把有编号的铜环放入“地墩”(在生铁筒内冲实火药,点燃引火线即炸响的一种炮)。点花炮开始时,“隆”一声,铜环被射上高空,百姓争着捡抢,拾得铜环者,按编号赢得一尊花炮,众人迎回村中祠堂供奉。汤塘镇田心村春节素有舞鲤鱼灯的习俗,以庆丰年。据传,鲤鱼灯习俗发源于该镇的田心村。田心村群山环抱,中间有一人盆地,当地群众称之为“九鲤落潭”,这时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五谷丰登,盛产荔枝、青梅。于每年春节,当地农民舞鲤鱼灯以庆来年丰收。在汤塘镇围镇村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十六那两天,一群老太婆在一头醒狮的带领下,两人一组手举被子、扭动身子,奔奔跑跑,像传统舞狮子一样在玩耍,只不过龙套是被子而不是醒狮。该村舞被狮活动起源于清朝初年,有400多年历史。相传,为求祖先保佑,当年该村村民决定上山找山坟,并把太祖骸骨迁回村里祠堂。人们在群山中没有找到太祖坟却找到太祖婆的坟墓。商量后,大家同意把太祖婆的骸骨运回村子。下午,烈日如火,人们担心太祖婆的灵魂被阳光灭杀。可是,一大群人中没有一人随身带来雨伞遮阳,正担忧如何是好,一位刚生了男丁的媳妇提议把包孩子的被子当雨伞来用。大家都认为可以。这样太祖婆的骸骨就在被子下安全运回了村子。当年该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收成丰厚。村里人很迷信,认为是太祖婆显灵福泽全村。为祈求太祖婆年年保佑,让全村事事如意、人畜平安。村长建议每到元宵节都由女人在祠堂舞被狮让太祖婆高兴。之后,这种表演仪式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并且规则也有了新的内容:除坚持不准男人参加表演外,只允许当年生男丁或新娶媳妇的人家派人表演。正月十三,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村民以互相投掷豆腐来闹元宵。全村一千多人倾巢而出,以他们独有的方式——互相投掷豆腐闹元宵。下午3点,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追逐嬉笑声,豆腐似雪花般在狂欢的人群间飞舞,打在人们脸上、身上。特别是年青人,互相追逐、打闹着,狂欢的场面融汇了当地粗犷的民风,令人仿佛置身于西方的狂欢节中,异常热烈。一阵掷打、涂抹之后,个个变成大花脸、小白脸。
佛冈县&-&旅游
佛冈地处龙门南昆山、曲江南华寺、英德宝晶宫、清远飞霞洞、从化温泉等著名风景区的中心,旅游资源丰富,除了传统的佛冈十景、观音山十景外,还有许多新辟的旅游景点,如黄花湖旅游渡假区、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独凰山、马口寨、石联风景区以及大庙峡风景区等。佛冈还有多处的史前文化遗址,且留存西周的古铙,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唐宋的古道等。旅游特色逐步显现,以黄花湖、聚龙湾等温泉旅游度假区为龙头,辅以羊角山、王山寺、龙南石联等景区(点),集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商务旅游于一体的郊区休闲旅游的格局基本形成。
崔清献公祠位于佛冈县水头镇下丰村西侧,是佛冈县文物保护单位。崔与之,字正子,号菊坡。1193年(南宋绍熙癸丑)科进士,官至右丞相,卒后封南海郡开国公,谥号清献。该祠建于明代中叶,清末毁于火,民国六年(1917)重建,祠深三进,两边有青云巷间隔,面积225平方米。祠堂是砖木结构,门匾额题曰“清献崔公祠”,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手笔,第二进悬有“岭南间气”牌匾。黄花湖在汤塘镇境内,距佛冈县城14公里。国道106线穿湖而过,黄花湖四面环山,湖面开阔。20世纪90年代辟为旅游度假区,从2公里外引来温泉(80℃)供使用。湖的周围建有白云温泉山庄、金叶宾馆、白云培训中心、颐和山庄等宾馆、别墅十多家,多有室内外温泉池。观音山位于佛冈县西北,面积25.69平方公里,主峰阿婆髻1219米。观音山属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植物1143种,其中珍稀的植物桫椤、观光木等20多种,动物238种,其中珍稀动物云豹、小灵猫、蟒等20多种,是中国天然亚热带生物基因库之一,也是中国华南地区负离子含量较高的地方。山下溪涧长约五六公里,曲折蜿蜒,浓荫蔽日,溪涧布满大小各异的石头。三爰亭位于佛冈县汤塘镇大埔村东面入黄花村路口处,是佛冈县文物保护单位。亭以《诗经》中“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句演化命名。1892年(建于清光绪壬辰年)。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并列三间,各间以圆门互通。第一、二间分别供男、女商旅休息,第三间是守亭人宿舍及厨房。亭壁嵌有碑刻5通,碑文内容为建亭记事、捐款芳名、收支细目等,还刻有“诸君饮茶,请分男女”,“诸君来,不许借宿”的亭规。东坑祠又称黄氏宗祠。位于佛冈县水头镇莲瑶东坑村右侧,是佛冈县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建于1522年(明嘉靖元年)。祠为三进四合院式布局,面积1432.36平方米,主体建筑为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梁架,梁枋上饰以精致的雕刻,祠正面檐下墙体上有花、鸟、草、木、人物壁画,祠正门屋脊有鳌鱼瓷塑,建筑保存完好。森波拉火山温泉森波拉火山温泉集山地温泉和峡谷温泉特色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五代主题温泉”的开创者。位于佛冈县三八镇,占地120亩,分为花香温泉区、火山动感区、竹林药浴区三大区域,拥有不同风格78个原生态温泉浴池。
佛冈县&-&特产
佛冈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荔枝、石硖龙眼、青梅、柿子、蜜桔、芦笋、草菇、潖江鸡、乌鬃鹅、高岗豆腐等名优特产。引种了台湾无核番石榴、台湾早生甜桃、日本次郎甜柿、台湾50青枣、日本茂木枇杷等水果。乌鬃鹅主要产于县内南部的龙山、汤塘、四九、民安。头细,肉瘤黄色,眼大小适中,虹彩棕色,嘴黑,颈长17-28厘米,上缘鬃毛自头顶至最后颈椎有一条约2厘米长的黑色羽毛带,颈左边两侧为白色,躯体宽短而矮,腰稍长平。芦笋可作菜,清甜可口,芦笋炒肉或炒香菇都是本地人所喜欢的菜式。青梅主要产地四九镇。可用来酿酒,以及制作话梅。石硖龙眼核小肉厚,肉汁清甜,非常爽口。竹山粉葛产于汤塘镇竹山村,具细嫩、无渣、甘甜的特点,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来煲汤、炆肉,还可制成葛粉用沸水冲饮。黄花柿子黄花盛产柿子,素称“水柿之乡”。果大、肉厚、皮薄、核小、爽甜,为当地水果之皇后。砂糖桔清甜可口。
佛冈县&-&领导班子
(党组成员)
佛冈县&-&风景名胜
黄花湖旅游度假区离开大都市广州,沿106国道北行约一小时车程,是另一番世界,湖光山色,苍松如涛,空气清润,这里是佛冈县黄花湖旅游度假区。区内引入了著名的汤塘温泉,水温高达80℃,依山傍水、风格各异的大小宾馆都筑有温泉池,不论是来此参加会议和学习培训的团体,或是周末度假的城中白领、名媛,尽赏大自然的幽雅,领略“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感受。观音山龙潭山庄青山、绿水、奇石、飞瀑是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特色,主峰亚婆髻海拔1219米,森林面积2846公倾,拥有1073种亚热带植物,还有3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和珍稀植物,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发现观音山的秀丽,住山脚下的龙潭山庄,观瀑寻幽。黄花石寨黄花河象一条碧绿的彩绢把黄花古镇与黄花湖温泉旅游区相连。沿河6公里的柏油路尽揽广州“香格里拉”奇景。黄花有三宝:黄花水、黄花石和黄花闺女。古冰河石臼、青潭氧吧、滴水岩、竹韵是黄花水的代表作,马口寨直插云霄的奇石群,潺潺流水中的黄腊石的黄花的象征。古朴的民风,老革命根据地的传统,可能就是黄花闺女的风采。石联风景区佛冈与英德相连的石山,把龙南石联构筑成小盆地,天生一个世外桃源。四周山势嵯峨,怪石 嶙峋,极少泥土与树木,所以山泉格外清澈,珍珠似的飞瀑,碧蓝冰凉的潭水,如茵的大草坪,还有那古仆的村寨、炮楼、古榕……,人们最近才揭开了石联神秘的面纱。台商正在石联的附近建设占地5000亩的“田野”山庄,石联正伸出双手,等待大商家开发。不过,日后恐怕难觅石联古朴的风韵,还是捷足先登为好。黄山址风景区黄出址位于石角镇北部观音山西南,四周层峦叠翠,蜿蜒而出的小溪,从中间穿越而下,溪中奇石横卧,千姿百态,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溪水形成三个天然瀑布,蔚为壮观。由山、水、石、林木交触而成的自然生态奇观,犹如人间仙境。相关链接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萝岗区增城市从化市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珠海市: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南澳县韶关市: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乐昌市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江门市:江海区蓬江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湛江市: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廉江市雷州市吴川市遂溪县徐闻县茂名市:茂南区茂港区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电白县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梅州市: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汕尾市: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河源市:源城区紫金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东源县阳江市:江城区阳春市阳西县阳东县清远市:清城区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阳山县清新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潮州市:湘桥区潮安县饶平县揭阳市:榕城区普宁市揭东县揭西县惠来县云浮市:云城区罗定市新兴县郁南县云安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市天河区税务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