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现世召唤阵图片世界消息怎么发送召唤孙悟空

言灵术里的阴阳师 - 脱非入欧必读:语音对召唤高级式神有帮助吗? - 十五言
文/江隐龙在日本阴阳师的传说中,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式神。所谓式神,指的是被阴阳师所役使的灵体,“式”通“待”,有侍奉之意。灵体品类繁多,简单如纸片、石头、图画,复杂如妖兽、恶鬼、魂魄,都能通过阴阳师的符咒所招唤并控制。符咒看似一词实为两词——符中最出名的要数安倍晴明的晴明纹“桔梗印”;而咒中最常见的除了中日通用的“急急如律令”还有各种被召唤的式神之名。召唤什么式神便喊什么式神的名字看似很顺理成章,然而这一“呼名咒术”背后的学问却远非几句咒语可以说清,其源头,还要从日本古老的言灵信仰开始说起。
你是不是已经点亮这个屏幕了?
言灵崇拜:万物有灵的日本传统信仰随着启蒙时代的到来,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的西欧地区逐渐出现了“泛灵论”思想,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直接或间接控制影着响其他自然现象。这在深受亚伯拉罕一神诸教熏染的西方世界无异于一声惊雷——以泛灵论为进路会很自然地导向泛神论,而这至少在形式上将直接违反对“宇宙唯一的造物主”的崇拜。在英国思想家约翰o托兰德晚年的最后一部著作《泛神论要义》中,关于宇宙及其物质构成、思维和生命及其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内在能动性和万物相互联系等自然哲学问题被反复探讨,而这些探讨的目的似乎又能够通过作者另一部著作的书名体现出来,那便是《基督教并不神秘》。事实上,这一思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谓由来已久:上古时代的日本便信仰“万物有灵”,这一原始信仰的载体大到山川河岳,小到花鸟鱼虫,万物均有灵性,万物均可被崇拜——在日本神话体系中,上有“八百万天神”下有“百鬼夜行”,从中不难品味出和风浓浓的泛灵论思想。当然,西方的泛灵论是宗教与科学博弈之后的产物,而日本的泛灵论则通向对神灵最为朴素与直接的崇拜。
百鬼夜行你出来,我死给你看!
当上古日本人渐渐通过语言为这些富有灵性的自然事物命名并与之沟通时,“具体”的万物信仰便渐渐过渡到“抽象”的语言信仰。绳纹时代的日本人相信语言的生命与感召力,认为通过特定的发音组合可以感应并控制自然界,从而求得风调雨顺、渔猎丰饶。当万物与特定的语言相结合形成固定的仪式时,咒术便应运而生——虽然人类各大文明中或多或少均有咒术的身影,然而日本文化中的咒术依然因其深奥的哲学内涵而独树一帜。西方的魔法系统分为白魔法与黑魔法,日本的咒术也分为白咒术与黑咒术。《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纪》等典籍中记录了多种神颂土地和人生光明的咒言,均属白咒术;而黑咒术则常常带有仇恨、伤害与罪恶色彩,其中最古老的莫过于海幸与山幸兄弟两兄弟的神话故事。
日本书记有记载,天天天山的雪女很雪白。
据《古事记》记载,山幸弄丢了海幸的钓钩,于是先后做了500个、1000个钓钩作为赔偿,但海幸均拒绝并坚持要原来的钓钩。山幸无奈之下求助于海神,海神从鱼群中找到了那个钓钩并授予山幸一句咒语:“贫穷之本,饥馑之始,困苦之源。贫穷钩、灭绝钩、衰落钩。大钩、猖厥钩、贫穷钩、愚蠢钩。”山幸还给海幸钓钩时按海神所教念了上述咒言,于是海幸更加贫穷愚蠢——黑咒术之恶毒,由此可见一斑。咒术连接着人类与万物,但咒言作为语言本身也属于万物,两者相结合便形成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言灵崇拜;而言灵、咒术、泛灵论之间微妙的关系,也正是阴阳道咒术系统形成的文化土壤。
韩国网游《剑灵》中的咒术。
咒与名:安倍晴明的哲学迷思咒术早于五十音出现,早于神道教出现,更早于阴阳师出现,然而这一古老文化结晶直到平安时代中期,才在安倍晴明的研究下被真正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平安时代始于八世纪末终于十二世纪末,当时大多数日本人依然相信妖魔鬼怪存在并且与人生活在平行时空中并偶有交集,与此相对应,人类中也有一些能人异士通过修习阴阳道而有了驱邪除魔、斩妖灭怪的能力,这些人便是阴阳师。绝大多数阴阳师均入朝为官——准确地说,是投身于朝廷所设的阴阳寮下,而安倍晴明则是其中能力最强、涉猎最广、影响最大的阴阳师。作为天文、祭祀、占卜、祓禊甚至和歌等诸多领域的泰斗,安倍晴明对于很多文化现象有着哲人般的独特解读,而其关于咒术的分析,则化成梦枕貘笔下《阴阳师》一书的精彩片段。这段对话,发生在安倍晴明与其好友源博雅两人之间:
安倍晴明与源博雅的画风是这样的。
“世上最短的咒,就是名。你知道,名字正是束缚事物根本形貌的一种东西。假设世界上有无法命名的东西,那它就什么也不是了,不妨说是不存在吧。以你的名字‘博雅’为例,你和我虽然同样是人,可你是受了‘博雅’这个咒所束缚的人,我则是受‘晴明’这个咒所束缚的人。”“如果我没有了名字,就是我这个人不在世上了吗?”“如果我没有了名字,就是我这个人不在世上了吗?”“不,你还存在,只是‘博雅’消失了。”这一段对话点明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当然其哲学意义并不仅于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安倍晴明口中的“名”,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有人称呼源博雅为“大人”,晴明叫他“老兄”,源博雅的长辈直呼其名……不同称呼定义了不同的身份、关系与亲密度,所以成为束缚人的咒术。在之后的对话中,这种以“名”为形式的咒术还扩展到了情感:“即使是肉眼看不见的,也可用名字来束缚。比方说,男人觉得女人可爱,女人也觉得男人可爱。给这种心情取一个名字下咒,就叫‘相恋’。”“我给它(紫藤树)取了一个‘蜜虫’的名字,就是给它下了咒,于是它就痴痴地等待我回来了。”
给你下了咒,于是你就痴痴地等待我回来了。
这里的咒,又抽象成了社会对某一人或事物的定义与评价,而这种定义与评价会反过来作用于这一人或事物。心理学中有一“罗森塔尔效应”:当某人得到他人(尤其是具有权威性的“他人”)的的定义或评价时,此人的行为会在无形中与其得到的定义或评价趋同,简单来说便是“说你好你便会变好,说你差你便会变差”——这一效应与安倍晴明关于咒的解读,正可谓殊途同归。更具思辨的还在后面:“驱使‘式神’当然是通过咒,不过驱使人也要通过咒。用钱驱使人和用咒驱使‘式神’,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而且,与‘名’一样,咒的本质在于其本人——也就是说,在于被驱使的一方是不是心甘情愿接受咒的束缚。”
QQ牛力自由!
安倍晴明这一番论述,则将人情世故一语道破,远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修道之士所能悟出了。在小说《阴阳师》中,安倍晴明常常在源博雅面前直呼天皇为“他”,或许在这位看破世间纷争的阴阳师眼中,特定的“他”反而更是一种尊称吧。咒术、言灵视野下真名的力量由安倍晴明的咒术理论可以推断出,阴阳道中的名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字符与读音——它代表着被命名之人或物一切关系的总合,因而洗练、灵性而具有强大的感应功能。在日本言灵信仰的视野下,“万有有灵”背后还有一个“万物皆有其真名”的命题,大场鸫的《死亡笔记》中,死神通过人类的真名而控制其死亡方式即是言灵信仰的直接体现,与此相似的还有西川秀明《恶魔的心》。
谁知道L的真名就是L,这不科学……
日本传统文化带有深深的中国色彩,而在中国神魔小说《西游记》中,金角、银角大王用的法器紫金红葫芦和羊脂玉净瓶的功效也颇有言灵色彩:叫一个人的名字,只要被叫的人答应了便会被吸到法器里,随即贴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儿,一时三刻化为脓水,连孙悟空都奈何不得。这两个法器后被岸本齐史的《火影忍者》所借鉴化成了六道仙人的红葫芦和琥珀净瓶,其功效也是将某人的言灵驱出并封印,只要此人说到被封印的关键词便会被吸收到法器中。随着世界文化的跨领域交流,言灵传说也渐渐走出了东方而出现在欧美文化中。在美国电影《招魂2:恩菲尔德吵闹鬼》中,驱魔师罗琳正是因为猜到了恶魔的名字而将其制服——而这部电影的导演温子仁便是生于马来西亚的澳大利亚华裔。美国科幻作家厄休拉o勒吉恩的代表作“地海系列”小说更带有深深的言灵崇拜烙印:在充满着岛屿、海洋、魔法的地海世界,万物皆有其真名;而当知晓了某人或物的真名,便能成为其主人。在《地海巫师》中,黑影怪来自于“无名之地”,这一以“无名”为“名”的方式,亦包含着深深的辩证思维。
《地海巫师》书影。
“地海系列”的世界观庞大而细腻,其影响力常与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及路易斯之《纳尼亚传奇》相提并论。相对于后两部堪称伟大的作品,“地海系列”富有浓浓的东方色彩,这源于厄休拉o勒吉恩对中国道家思想的研究与沉迷。除小说家外,厄休拉o勒吉恩另一个身份是翻译家——她在创作的同时耗时四十年对《道德经》做英文注解,获得的成就并不亚于其“地海系列”。令厄休拉o勒吉恩沉迷的是中国道家文化而非日本的言灵崇拜,那么“地海系列”中万物皆有其真名的构思是不是只是一种巧合?其实,中国道家虽然没有发展出发达的言灵崇拜,但在道家的咒术系统中,“名”本身便是咒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于发展出专门的“呼名法术”。道家咒语以“今已知汝名,汝急速去,急急如律令”或是“吾知汝名,急去千里,急急如律令”(翻译出来就是“老子记住你了,赶紧给老子滚不然老子灭了你”,联想到“老子”的确是道家的祖师爷,这个翻译莫名地有文化)等句式结尾的不在少数,比如常用的《敕瘟咒》:
各种急急如律令。
“敕东方青瘟之鬼,腐木之精;南方赤瘟之鬼,炎火之精;西方血瘟之鬼,恶金之精;北方黑瘟之鬼,溷池之精;中央黄瘟之鬼,粪土之精。四时八节,因旺而生。神不内养,外作邪精。五毒之气,入人身形。或寒或热,五体不宁。九丑之鬼,知汝姓名。急须逮去,不得久停。急急如律今。”值得一提的是,“急急如律令”本为汉代公文常用的结尾语词,意谓情势紧急,应如同依照法律命令一般火速办理,后被道家吸收用于咒语的末尾,大约相当于“本法立即实行”之意。安倍晴明在降魔伏妖时所念的“急急如律令”,或多或少也夹杂着一海之隔的道家印记。
所以你知道如何喊出心爱的式神了吗?
结语作为阴阳师职业中的集大成者,安倍晴明口中的咒语不仅仅是招呼式神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理念甚至哲学。结合了日本独特的言灵信仰与中国的道教文化,咒语也在“明暗未分、人鬼杂处”的平安时代书写出了极具东方神秘感的篇章——巧合的是,在天主教的驱魔术中一样少念诵恶魔之名这一环节,而这种神秘感与西方神秘学的偶合,或许是人类文化史上最为奇妙的细节之一。当然,梦枕貘所书写的安倍睛明因为文人笔尖的温度而变得更具诗意,但那一段段与源博雅对话中所勾勒出的唯美咒语,却是真真切切的醉人。
作者声明:本文首发于网易爱玩网(有修改),禁止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作者:微信公号“隐语”(yintalking);新浪微博@江隐龙。本人从未授权搜狐、一点资讯、360个人图书馆、东方头条等平台转载,在上述平台看到我的任何文章一定是剽窃或无授权转载。
收录了本文的主题
大家都在看
阅读下一篇
侵华日军只是爱国贼吗?
点击微信右上角,可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收录到我的主题
大家都在看鑷?姩鐧诲綍
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阳师召唤阵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