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自行车赛车细轮胎轮胎尺寸 700--33C的轮胎外径可不可以换成 真空胎/实心胎 或者小一些的轮胎

轮胎(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您可以选择查看以下:
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
轮胎(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上,由于不同车辆的轮胎型号不同,它们在地面上所留下痕迹的宽度、花纹以及特征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轮胎,由于胎压、车速以及制动特点的不同,痕迹也会不尽相同。胎压对轮胎痕迹的影响 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 还有就是轮胎的花纹可以适应各种路面,轮胎的气压要求标准,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
最早的轮胎最早的轮胎[2]是由木头制造的,这从中国古代的战车上和国外的绅士马车上都能看出。轮胎的相册(19张)后来,当探险家哥伦布,在年第二次探索新大陆到达西印度群岛中的海地岛时,发现了当地小孩所玩的橡胶硬块,这使他大吃一惊。后来他把这个奇妙的东西带回了祖国,若干年以后,橡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车轮也逐渐由木制变成了硬橡胶制造。但这时的橡胶轮胎却还是实心的,走起来还很不舒服,而且噪声也很大。直到1845年,出生于苏格兰的土木技师R·w·汤姆生发明了充气轮胎,并以《马车和其他车辆的车轮改良》为题,获得了英国政府的专利。同年12月10日第一条充气轮胎诞生。第一个买充气轮胎的人叫罗列,是个贵族,四个轮胎的价钱合计为四十四磅二先令。1847年《科学·美国》杂志介绍了汤姆生的充气轮胎,称其为划时代的改良。但是,当时的英国,过于注重传统的绅士化,为了保护马车,限制蒸汽车的发展,汽车的速度在市区被限定为时速2mile(约3.2km),郊区为4mile(约6.4km)。这样,汤姆生的发明便没有了市场,因此,慢慢地也就被人们遗忘了。也就是说,汤姆生的第一次轮胎革命,并未给人类带来太阳一样的光明,因为人类所应经受的黑暗似乎还没有到头。但是太阳总是要出来的,因为人类以及万物都需要它,40多年以后的1888年,在爱尔兰当兽医的英格兰人J·B·邓禄普先生取得了充气轮胎的专利。当时,J·B·邓禄普先生10岁的儿子强尼买了一辆三轮自行车,但是因为当时的轮胎还都是用硬橡胶做的实心轮胎,因此,在满是石头的路上行走时很不舒服,儿子的抱怨激发了邓禄普先生的灵感,因此,被遗忘了四十多年的充气轮胎再次问世。随着时代的进步,邓禄普先生发明的充气轮胎很快在自行车上得到了应用,并迅速迈向了汽车领域,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工序一:密炼工序
密炼工序就是把碳黑、天然/、油、添加剂、促进剂等原材料混合到一起,在密炼机里进行加工,生产出“”的过程。所有的原材料在进入密炼机以前,必须进行测试,被放行以后方可使用。密炼机每锅料的重量大约为250公斤。轮胎里每一种胶部件所使用的胶料都是特定性能的。胶料的成分取决于轮胎使用性能的要求。同时,胶料成分的变化还取决于配套厂家以及市场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来自于牵引力、驾驶性能、路面情况以及轮胎自身的要求。所有的胶料在进入下一工序—胶部件准备工序之前,都要进行测试,被放行以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工序二:胶部件准备工序
胶部件准备工序包括6个主要工段。在这个工序里,将准备好组成轮胎的所有半成品胶部件,其中有的胶部件是经过初步组装的。这6个工段分别为:
工段一:挤出
胶料喂进头,从而挤出不同的半成品胶部件:胎面、胎侧/子口和三角胶条。
工段二:压延
原材料帘线穿过压延机并且帘线的两面都挂上一层较薄的胶料,最后的成品称为“帘布”。原材料帘线主要为和聚酯两种。
工段三:胎圈成型
胎圈是由许多根挂胶以后缠绕而成的。用于胎圈的这种胶料是有特殊性能的,当硫化完以后,胶料和钢丝能够紧密的贴合到一起。
工段四:帘布裁断
在这个工序里,帘布将被裁断成适用的宽度并接好接头。帘布的宽度和角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轮胎的规格以及轮胎结构设计的要求。
工段五:贴三角胶条
在这个工序里,挤出机挤出的三角胶条将被手工贴合到胎圈上。三角胶条在轮胎的操作性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工段六:带束层成型
这个工序是生产带束层的。在锭子间里,许多根钢丝通过穿线板出来,再和胶料同时穿过口型板使钢丝两面挂胶。挂胶后带束层被裁断成规定的角度和宽度。宽度和角度大小取决于以及结构设计的要求。 所有的胶部件都将被运送到“轮胎成型”工序,备轮胎成型使用。
工序三:轮胎成型工序
轮胎成型工序是把所有的半成品在成型机上组装成生胎,这里的生胎是指没经过硫化。生胎经过检查后,运送到硫化工序。
工序四:硫化工序
生胎被装到硫化机上,在里经过适当的时间以及适宜的条件,从而硫化成成品轮胎。硫化完的轮胎即具备了成品轮胎的外观—图案/字体以及胎面花纹。现在,轮胎将被送到区域了。
工序五:最终检验工序
在这个区域里,轮胎首先要经过目视外观检查,然后是均匀性检测,均匀性检测是通过“均匀性实验机”来完成的。均匀性实验机主要测量径向力,侧向力,锥力以及波动情况的。均匀性检测完之后要做动平衡测试,动平衡测试是在“动平衡实验机”上完成的。最后轮胎要经过X-光检测,然后运送到成品库以备发货。
工序六:轮胎测试
在设计新的轮胎规格过程中,大量的轮胎测试就是必须的,这样才能确保轮胎性能达到政府以及配套厂的要求。当轮胎被正式投入生产之后,我们仍将继续做轮胎测试来监控轮胎的质量,这些测试与放行新胎时所做的测试是相同的。用于测试轮胎的机器是“里程实验”,通常做的实验有高速实验和耐久实验。   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  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
一、配炼工艺
生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为便于工艺操作,需要减少生胶的弹性,增加塑性,使它变成柔性的可塑的胶料。
一般有开炼机塑炼、密炼机塑炼和挤出机塑炼等
配料是将各种橡胶用原付材料按配方表要求准确称量配制的过程,是胶料混炼的一个重要工序,其材料称量的精确度将直接影响到胶料的加工性能。
混炼的目的:(1)使配合剂均匀地分散于生胶中,以得质量均匀一致的混合胶。(2)使胶料具有适合的可塑性,以确保加工顺利地进行。
二、胎面压出
将热炼好的胶料经过压出机加工,胶料通过压出机机头出口处的型板,制成具有胎面断面、形状的胶条,这个过程叫做胎面压出。
目前国内外对胎面压出的形式也很有研究,基本上有三种形式(1)单层、(2)双层、(3)多层,按胶料的性能分(1)一方一块、(2)二方二块、(3)两方三块、(4)三方四块、(5)四方五块等。两方两块或两方三块、三方四块的结构,多层压出制造胎面胶比较合理,它可以根据胎面胶不同部位选用不同配方,既可以保证和提高胎面胶的质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胎面压出工艺流程:
热炼→供胶→压出→贴合→打标记→冷却→打毛→定长切割→称量检查→存放
三、帘、帆布压延
帘帆布的压延就是将做为胎体骨架材料的白坯帘线进行两面附胶,使骨架材料变成一种可以操作、贴合、成型的弹性体。
目前压延 方法有两面贴胶:一面擦胶一面贴胶和压力贴胶三种。
压延工艺流程:
白坯线→导开→接头→干燥→递头→压延→冷却→卷取存放
四、外胎成型
将外胎各个部件的半成品在成型机上且合成一个完整胎的工艺过程,称为轮胎成型。
成型质量对外胎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其手工操作多,工序复杂,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布筒上偏,布层之间存有气泡,钢圈偏歪,胎面缓冲偏歪,或应现折子露白、杂物等质量问题,会使外胎在硫化后或使用过程中出现肩空、肩裂、脱层,钢丝上抽等问题。
五、外胎硫化
外胎硫化是外胎制造的最后一个工序,也是对成品主要物理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工序。通常将胎胚放在一个具有一定轮廓和带有花纹的模型内,一方面让蒸汽通过模型,一方面过热水进入水胎或胶囊内,使外胎内外同时受热硫化。
工艺流程:
硫化罐:胎坯→烘干→扎眼→定型→检查→硫化→拨水胎→检查入库
硫化机:胎坯→烘干→扎眼→硫化→后充气冷却→检查入库
外胎硫化按硫化设备不同可分为硫化罐和硫化机硫化,其中硫化罐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产量大,但能源消耗大,劳动强度大,硫化机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热量耗用小,产品质量较好,缺点是设备费用高,不易变换产品规格,按尼龙胎的要求要逐步淘汰硫化罐,以机带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目前正常运行的有7个硫化罐,50台硫化机,硫化设备能力属同行业上游水平。
六、内胎制造工艺
工艺流程:
内胎胶过滤的目的是除去胶料中的杂质,保证内胎有良好的气密性和抗撕裂性。内胎硫化采用高温短时间硫化。内胎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杂质、汽泡,接头裂口或接头薄,或厚薄不均、打折、气门咀缺陷等,如发现有这些质量问题大部分为生产过程操作不当或设备胶料有问题而造成。
单车轮胎自行车轮胎的尺寸种类繁多且令人迷惑。更糟糕的是,在早期阶段,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一套尺寸标称体系制造自行车。这些不同国家的尺寸标称方法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同样尺寸的轮胎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数字标识。最麻烦的情况是不可互换使用的非相同尺寸的轮胎常常拥有相同的数字标识!  2/传统的尺寸体系  传统的尺寸体系依据的是对轮胎外径的测量。这种办法通常是以英寸为单位(26&,27&等等),或是以厘米为单位(650,700等等)。  不幸的是轮胎与车圈的发展使得这种测量方法不再符合实际情况。让我们举例看看为什么:26×2.125在30年代后期是一种重型&气球胎(ballon tire)&自行车最流行的尺寸,时至今日这种尺寸的胎在&海滩巡洋舰(beach cruiser)&这种车中也很常见。这种尺寸的轮胎其实际直径与26英寸非常接近。然而一些骑手对这种轮胎并不满意,他们想要更轻更快的轮胎。于是业界就制造出了&中型&轮胎,其标称尺寸为26×1.75,可以适用于同种车圈。虽然它们仍被称为&26英寸&,但是这些轮胎的真正尺寸是25 5/8寸,而不是26寸。相同的车圈尺寸也被西海岸的klunker先驱们采用,并成为了山地车的标准。在市场上,你能够找到25mm那么窄的轮胎配合这种车圈使用,而这种26寸的胎其实际尺寸差不多是24 7/8。  第二个数字或字母编码表示轮胎的宽度(26 x 1.75, 27 x 1 1/4...650B, 700C...)  3/ &0.75&等于&四分之三&吗?  请注意英寸制的标称有时用十进制表示宽度(26×1.75),而有时用分数来表示(26×13/4)。这是造成不匹配的最常见的原因。虽然这些尺寸标称在数学上是相等的,但它们却是不同尺寸的轮胎,这两者是无法互换使用的。想要总结出轮胎尺寸的特点虽然有点悬,但我有自信提出以下规则:  轮胎尺寸的布朗规则:  如果两个轮胎的标识尺寸在数学上相等,而一个使用十进制另外一个使用分数,那么这两个轮胎无法互换使用。  有时轮胎制造商甚至也在这个问题上犯胡涂。特别是一些欧洲型号也标错了,它们本应使用十进制标称却错误地使用了分数。  4/尺寸欺诈  竞争压力经常导致宽带测量的误差。原因如下:假设你正在市场上寻找高性能的700×25的轮胎,你可能会通过调研目录手册和广告找出最轻的700-25的胎。如果百事轮胎公司和可口轮胎公司的轮胎有着相同的质量和技术,但是百事的700-25胎实际上是700-24胎只是标称为25,那么百事的胎就会比可口公司真实标称的700-25胎更轻一些。这样百事公司就有了竞争优势。而可口公司为了防范这种情况,他们甚至会将更轻的700-23标识为700-25。  这种情况在70年代和80年代屡见不鲜,后来发展到不可收拾,于是又出现了回归精确宽度测量的趋势(但不很普遍)。  5/ISO (E.T.R.T.O.) 体系: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套通用的轮胎尺寸体系,以消除各种困扰。这种体系从前被称作&E.T.R.T.O&体系,是由欧洲轮胎及车圈技术组织(European Tyre and Rim Technical Organization)制定的。  ISO体系使用两个数字。第一个是轮胎或车圈的宽度,单位为毫米。(轮胎的实际宽带根据车圈的宽度会有一点变化。车圈宽度测量的是车圈边缘之间的距离。)  第二个ISO数字是一个关键数字,就是车圈轮毂底的直径,单位是毫米。通常来说,如果这个数字相同,轮胎就能安装到车圈里;如果这个数字不同,轮胎就安不上去。  例如,一个700×20C的公路胎其ISO标称为20-622;一个700-38的混合胎其ISO标称为38-622。宽度的差异使得这些轮胎不太适合互换使用,但是任何适用其中一种轮胎的车圈也能够与其他型号的轮胎一起使用。  下面列出了部分美国常见的传统轮胎尺寸与它们的ISO轮毂尺寸的对照。  分数制尺寸:  ---------------------------------------------  分数制 ISO  28 x 1 1/2.............635 mm  27 x anything..........630 mm  26 x 1 (650C)..........571 mm  26 x 1 1/4.............597 mm  26 x 1 3/8 (S-6).......597 mm  26 x 1 3/8 (E.A.3).....590 mm  26 x 1 1/2 (650B)......584 mm  26 x 1 (650C)..........571 mm  26 x 1 1/2 (F.12)  26 x 1 3/4 (S-7)  24 x 1.................520 mm  24 x 1 1/8.............520 mm or540 mm!  24 x 1 1/4.............547 mm  24 x 1 3/8 (S-5).......547 mm  24 x 1 3/8 (E-5).......540 mm  20 x 1 1/8  20 x 1 1/4  20 x 1 3/8.............451 mm  20 x 1 3/4.............419 mm  v17 x 1 1/4............369 mm  16 x 1 3/8.............349 mm  16 x 1 3/8.............337 mm  16 x 1 3/8.............335 mm  16 x 1 3/4.............317 mm  12 1/2 x anything......203 mm  10 x 2 ................152 mm  8 x 1 1/4 .............137 mm  ---------------------------------------------  传统上,分数制尺寸车圈都是直边(staight-sided)车圈上。高性能尺寸(571 mm /26x 1 & 630 mm /27&)已经发展为了刀圈(hook-edged rims)。  十进制尺寸:  ---------------------------------------------  十进制 ISO&br /&  26 x 1.00 through 2.3...559 mm  26 x 1.25 (rare)........599 mm  26 x 1.375..............599 mm  24 x 1.5-24 x 2.125.....507 mm  22 x 1.75, 22 x 2.125...457 mm  20 x 1.5-20 x 2.125.....406 mm  18 x 1.5 ...............355 mm  18 x 1.75-18 x 2.125....355 mm  16 x 1.75-16 x 2.125....305 mm  ---------------------------------------------  法(国)制尺寸:  在法制体系中,第一个数字是标称直径,单位毫米。其后跟着的字母表示宽度:&A&代表窄,&D&代表宽。现在这个字母已不再与轮胎宽度有很大关系了,因为窄胎常常是为那些本应安装宽胎的车圈而做的。例如,700C最初是一个宽胎尺寸,但是现在已经有了非常窄的胎,其实际直径差不多是660mm。  ---------------------------------------------  法制尺寸 ISO  700 C...........622 mm  700 D...........587 mm  650 A...........590 mm  650 B...........584 mm  650 C...........571 mm  600 A...........540 mm  550 A...........490 mm  500 A...........440 mm  450 A...........390 mm  400 A...........340 mm  ---------------------------------------------  ISO 综合参考:  ---------------------------------------------  ISO 传统标称  635 mm..28 x 1 1/2  630 mm..27 x anything  622 mm..700 C  599 mm..26 x 1.25, x 1.375  597 mm..26 x 1 1/4, 26 x 1 3/8 (S-6)  590 mm..26 x 1 3/8 (E.A.3), 650 A  587 mm..700 D&br /&  584 mm..650B, 26 x 1 1/2&br /&  571 mm..26 x 1, 26 x 1 1/2, 26 x 1 3/4, 650 C  559 mm..26 x 1.00- x 2.125  547 mm..24 x 1 1/4, 24 x 1 3/8 (S-5)  540 mm..24 x 1 1/8, 24 x 1 3/8 (E.5), 600 A  520 mm..24 x 1, 24 x 1 1/8  507 mm..24 x 1.5- x 2.125  490 mm..550 A  457 mm..22 x 1.75; x 2.125  451 mm..20 x 1 1/8; x 1 1/4; x 1 3/8  440 mm..500 A  419 mm..20 x 1 3/4  406 mm..20 x 1.5- x 2.125  390 mm..450 A  369 mm..17 x 1 1/4  355 mm..18 x 1.5- x 2.125  349 mm..16 x 1 3/8  340 mm..400 A  337 mm..16 x 1 3/8  317 mm..16 x 1 3/4  305 mm..16 x 1.75- x 2.125  203 mm..12 1/2 X anything.  152 mm..10 x 2  137 mm..8 x 1 1/4  ---------------------------------------------  6/宽度考量  虽然你可以实践使用任何有着相同轮毂直径底&轮胎/车圈&组合,但是使用差异太大的组合却很不明智。如果在一个宽车圈上使用了非常窄的轮胎,可能会有漏气以及损坏车圈的风险。  如果你在较窄的车圈上使用了宽胎,可能会有侧圈或车圈出现故障的风险。不幸的是,现今的山地车正在这种风险的边缘。为了减轻重量,时下的山地车车圈过于狭窄。这种窄圈与宽胎非常不好配合,除非车胎里的气充得非常满…但这样就失去了宽胎的意义,并且向侧圈施加了不当的压力。  Georg Boeger友情提供了推荐宽度组合表格 :  轮胎与车圈的安全匹配[所有的直径以毫米为单位]  ---------------------------------------------------  |轮胎宽度  ---------------------------------------------------  车圈宽度|18 20 23 25 28 32 35 37 40 44 47 50 54 57  13......|X..X..X..X...............................   15......|......X..X..X..X........................   17......|.........X..X..X..X..X..................   19......|............X..X..X..X..X..X.............   21......|..................X..X..X..X..X..X.......   23......|........................X..X..X..X.......  25......|...........................X..X..X..X..X.
  早期的使用木制或铁制的车轮,汽车的悬架结构也不完善,再加上路面行驶条件不好,尽管汽车行驶速度不高,但还是颠簸得厉害。   有位海军上校对乘坐早期汽车的感受如下追述:“是我初次尝试不用马拉的交通工具。1896年,我乘坐铁轮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花岗石路上行驶,车子的剧烈颠簸使我联想到药水瓶上的说明——服前摇匀”。   橡胶轮胎的出现是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提到橡胶,人们自然会想到橡胶之父查尔斯·古德伊尔。1834年,他受焦炭炼钢的启发,开始进行软橡胶硬化的试验。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硫化橡胶受热时不发粘而且弹性好,于是硬化橡胶诞生了,橡胶轮胎制造业从此也应运而生。   1845年,英国一个铁匠获得了第一个橡胶的专利权。他用涂有橡胶的帆布制成,外面包上皮革以抵抗粗糙路面对它的磨损,然后充入空气。1900年实心橡胶轮胎几乎普及。   为了提高实心胎的性能,当时的制造商在橡胶内胎中填充了五花八门的东西作为减震材料。实心胎应用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但要提高实心胎的性能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们又把眼光投向了充气轮胎上。   1895年,法国人米希蓝把1888年发明的充气轮胎经过改良后安装在汽车上,参加巴黎至波尔多的比赛,才出现首辆使用这种轮胎的汽车。   1911年,美国哈德门轮胎和橡胶制品公司的财务管理员菲利普,在亚利山大·施特劳斯的文件中发现了施特劳斯于1894年的一次发明,即可织物在一个方向上拉伸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却不变。于是他们公司利用这一发明,推出了成套的内外胎,即用橡胶和织物织成外胎,里面装上橡胶内胎。至此,充气轮胎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汽车才真正穿上了现代化的“鞋子”。
轮胎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结构划分为斜交线轮胎、。子午线胎与斜交线胎的根本区别在于胎体。斜交线胎的胎体是斜线交叉的帘布层;而子午线胎的胎体是聚合物多层交叉材质,其顶层是数层由钢丝编成的钢带帘布,可减少轮胎被异物刺破的几率。   从设计上讲,斜交线轮胎有很多局限性,如由于交叉的帘线强烈摩擦,使胎体易生热,因此加速了胎纹的磨损,且其帘线布局也不能很好地提供优良的和舒适性;而子午线轮胎中的钢丝带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以适应路面的不规则冲击,又经久耐用,它的帘布结构还意味着在汽车行驶中有比斜交线小得多的摩擦,从而获得了较长的胎纹使用寿命和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同时子午线轮胎本身具有的特点使轮胎无内胎成为可能。无内胎轮胎有一个公认优点,即当轮胎被扎破后,不像有内胎的斜交线轮胎那样爆裂(这是非常危险的),而是使轮胎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气压,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另外,和斜交线轮胎比,子午线轮胎还有更好的抓地性。   下面我们所谈的轮胎仅指目前轿车所普遍使用的子午线胎,俗称真空胎或原子胎。
一.如何识别轮胎标记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在上的标记有10余种,正确识别这些标记对轮胎的选配、使用、保养十分重要,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和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轮胎规格:规格是轮胎几何参数与的标志数据。轮胎规格常用一组数字表示,前一个数字表示轮胎断面宽度,后一个数字表示轮辋直径,均以英寸为单位。中间的字母或符号有特殊含义:“x”表示高压胎;“R”、“Z”表示子午胎;“一”表示低压胎。   层级:层级是指轮胎橡胶层内帘布的公称层数,与实际帘布层数不完全一致,是轮胎强度的重要指标。层级用中文标志,如12层级;用英文标志,如″14P.R″即14层极。   帘线材料:有的轮胎单独标示,如“尼龙”(NYLON),一般标在层级之后;世有的轮胎厂家标注在规格之后,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如9.00-20N、7.50-20G等,N表示尼龙、G表示钢丝、M表示棉线、R表示人造丝。   负荷及气压:一般标示最大负荷及相应气压,负荷以“公斤”为单位,气压即轮胎胎压,单位为“千帕”。   轮辋规格:表示与轮胎相配用的轮辋规格。便于实际使用,如“标准轮辋5.00F”。   平衡标志:用彩色橡胶制成标记形状,印在胎侧,表示轮胎此处最轻,组装时应正对嘴,以保证整个轮胎的平衡性。   滚动方向:轮胎上的花纹对行驶中的排水防滑特别关键,所以花纹不对称的轮胎常用箭头标志装配滚动方向,以保证设计的附着力、防滑等性能。如果装错,则适得其反。   磨损极限标志:轮胎一侧用橡胶条、块标示轮胎的磨损极限,一旦轮胎磨损达到这一标志位置应及时更换,否则会因强度不够中途爆胎。   生产批号:用一组数字及字母标志,表示轮胎的制造年月及数量。如“98N08B5820”表示1998年8月B组生产的第5820只轮胎。生产批号用于识别轮胎的新旧程度及存放时间。   商标:商标是轮胎生产厂家的标志,包括商标文字及图案,一般比较突出和醒目,易于识别。大多与生产企业厂名相连标示。   其它标记:如产品等级、号及其它附属标志。可作为选用时和信息。   轮胎标记一般都标志得比较规范,识别清楚后就可放心选购和使用了。
二.如何选购轮胎   了解了轮胎的基本知识,还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考虑如何买适合自己轿车的轮胎了,在选择时,除了要了解自己轿车需要的轮胎规格外,还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优先考虑原厂轮胎,原厂轮胎是最能配合汽车速度及汽车的最大载重的,因此从理论上说,在更换轮胎时应优先考虑。   其次留意轮胎花纹,汽车轮胎上的花纹,除了起到美观的效果之外,对轮胎的性能也有极大的影响。经常在深圳行驶的汽车,应该选择那些排水性比较好的花纹轮胎,比如有规则的小块状的花纹;而需要越野和跑长途的汽车,则可以选择大块状的花纹。   最后如果你对车辆原来的操控性不满意,可以考虑更换扁平比更低的轮胎,对很多车型来说,改善车辆外观及操纵性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便是更换低扁平比的轮胎。每一种款式的轮胎都有它们特定的功能,因此在选择轮胎时,应该问清楚什么款式的轮胎适合怎么样的驾驶习惯,这样车子行驶时才更安全,花在轮胎上的钱也更为值得。   在购买轮胎的时候,不要只看价格,应该向专业人士请教,他们会帮你准确地配好适当的轮胎。   在选择轮胎的时候,还要注意,千万不要把不同类型的轮胎混合使用,比如说把比较适合越野车使用的轮胎,和一般汽车的轮胎放在一起,或者把定向的轮胎和一般的胎轮混合使用。   当然在选购中还要尽量避免翻新胎,目前深圳特别是一些街边小店经常会将一些翻新胎以次充好销售,消费者在选购中一定要留意。鉴别翻新胎的方法很简单:最常见的就是观察轮胎的色彩和光泽,翻新后的轮胎颜色和光泽都比较黯淡,因此碰上这样的轮胎千万不要盲目购买。   专业的师傅则是通过轮胎上的那些标志来鉴别轮胎,汽车轮胎上都有一些突起的标志,标明轮胎的型号和性能,这些就是鉴别翻新轮胎的突破点。翻新过的轮胎的标志都是翻新后重新贴上去的,而崭新轮胎的这些标志则是和轮胎一体的,鉴别方法就是用手指甲抓挠这些标志,一般翻新胎的这些标志贴得都不是很紧,能抓掉的必是翻新胎无疑。   近几年来,国外轿车轮胎的发展潮流是越来越多地使用大宽度、大内径和低扁平比的轮胎。而目前国产轿车采用较多的还是小宽度、小内径和高扁平比的轮胎。高扁平比的轮胎由于胎壁长,强,相对来说舒适性较高,但对路面的感觉较差,转弯时的侧向抵抗力弱。反之,低扁平比、大内径的轮胎,因胎壁较短,胎面宽阔。因此接地面积大,轮胎可承受的压力亦大,对路面反应非常灵敏,转弯时的侧向抵抗能力强,使车辆的操控性大大加强。目前国内的轿车中使用的扁平比最大的轮胎是225/55R16,而许多进口的豪华轿车或运动型轿跑车的轮胎则达到了225/45R17,甚至有的达到245/40R18。车辆装配大宽度、大内径、低扁平比的轮胎后,除了操纵性强,外观视觉效果也给人很威猛的感觉。一般说来,车辆出厂时所配备的轮胎都是厂家经过反复测试后选择的最佳规格。如果有车主想要更换轮胎尺寸,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能随意而为,因为这涉及到很多问题,稍有疏忽就可能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另外,低扁平比轮胎会显得更“娇贵”一些,在使用过程中应更注意和爱护。
  轮胎通常由外胎、内胎、垫带3部分组成。也有不需要内胎的,其胎体内层有气密性好的橡胶层,且需配专用的轮辋。世界各国轮胎的结构,都向无内胎、子午线结构、扁平(轮胎断面高与宽的比值小)和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外胎由胎面、胎侧、缓冲层(或带束层)、帘布层及胎圈组成。用于承受各种作用力。胎侧是轮胎侧部帘布层外层的胶层,用于保护胎体。帘布层是胎体中由并列挂胶组成的布层,是轮胎的受力骨架层,用以保证轮胎具有必要的强度及。
缓冲层(或带束层)为斜交轮胎胎面与胎体之间的胶布层或胶层,用于缓冲外部冲击力,保护胎体,增进胎面与帘布层之间的粘合。胎圈是轮胎安装在轮辋上的部分,由胎圈芯和胎圈包布组成,起固定轮胎作用。轮胎的规格以外胎外径D、胎圈内径或轮辋直径d、断面宽B及扁平比(轮胎断面高H/轮胎断面宽B)等尺寸加以表示,单位一般为英寸(in)(1in=2.54cm)。汽车轮胎是橡胶与纤维材料及的复合制品,是机械加工和化学反应的综合过程。橡胶与配合剂混炼后经压出制成胎面;帘布经压延、裁断、贴合制成帘布筒或帘布卷;钢丝经合股、包胶后成型为胎圈;然后将所有半成品在成型机上组合成胎坯,在硫化机的金属模型中,经硫化而制成轮胎成品。
  目前,轮胎行业产能扩张的重点在子午线轮胎项目上,这将使中国轮胎行业产品格局发生显著改变。斜交胎在夹缝中生存,子午胎风头日劲。但是子午线轮胎的技术和发展趋势掌握在手中,中国本土企业在子午线轮胎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同时,受扩能影响,全钢子午胎市场供求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  中国已经将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决定从制定法律法规、给予税收优惠、提供贴息贷款等多方面全力支持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中国目前正在积极起草《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现已初步形成了该条例的草案,并且很快就会在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公开发布。  从宏观上看,未来几年中国国民经济虽会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8%-9%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将达到5.5万公里,汽车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增加到6200万辆。根据中国公路、汽车、事业的发展规划,预测2010年中国轮胎总需求量约3亿条,其中子午胎2.1亿条,子午化率达70%。  在发自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中,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发出了“调整”、“过冬”的信息,美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甚至到了要并购求生的局面。在国内市场虽然还没有明显到哪个企业达到需要被并购求生的地步,但无论是合资还是自主品牌都在调整战略。而这点对于中国的产业来说不能不说是次机会:为,从而加大在国内的零部件采购份额。这对于作为汽车几大部件之一的轮胎来说,当然也不例外。
  1、充气要注意安全。要随时用检查气压,以免因充气过多,使轮胎爆裂。   2、停止行驶后,须等轮胎散热后再充气,因车辆行驶时胎温会上升,对气压有影响。   3、检查气门嘴。气门嘴和气门芯如果配合不平整,有凸出凹进的现象及其它缺陷,都不便充气和量气压。   4、充气要注意清洁。充入的空气不能含有水分和油液,以防内胎橡胶变质损坏。   5、充气时不应超过标准气压过多后再行放气,也不可因长期在外出后不能充气而过多地充气,如超过标准过多会促使帘线过分伸张,引起其强力降低,影响轮胎的寿命。   6、充气前应将气门嘴上的灰尘擦净,不要松动气门芯,充气完毕后应用肥皂泡水(或口水)涂在气门嘴上,检查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就会产生小气泡),并将气门嘴帽配齐装紧,防止泥沙进入气门嘴内部。   7、子午线胎充气时,由于结构的原因,其下沉量、接地面积均较大,往往误认为充气不足,而过多地充气;或反之,因其下沉量和接地面积本来就较大,在气压不足时也误认为已充足。应用标准气压表加以测定。子午线轮胎的使用气压应高于一般轮胎0.5-1.5kg/cm2。   8、随车的气压表或胎工间使用的气压表均应定期进行校对,以保证气压检查准确。
交通事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除了那些倒车追尾,并线刮蹭之类的小事故以外,还会有一些十分严重的车祸。这其中除了真正的意外,还会有一些刻意伪造的谋杀。要想揪出这些谋杀,轮胎痕迹是CSI们绝对不会放过的。  轮胎会带给地面什么?   交通事故,通常会不可避免地在地面上留下某些痕迹,包括:地面轮胎痕迹、路面损伤痕迹以及地面散落物等等。其中轮胎痕迹是调查的重中之重。   地面轮胎痕迹之所以产生,是由于轮胎橡胶磨损后,作为橡胶配合剂的碳黑会“洒落”在地面上,而地面与轮胎的摩擦也会软化橡胶,附着于地面。   由于不同车辆的轮胎型号不同,它们在地面上所留下痕迹的宽度、花纹以及特征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轮胎,由于胎压、车速以及制动特点的不同,痕迹也会不尽相同。胎压对轮胎痕迹的影响   那么在一般的事故现场我们都会看到哪几种“胎迹”?   滚印:也就是车辆正常行驶时所留下的印记,能够清晰地反映轮胎的花纹和宽度。在胎压正常的情况下,滚印的宽度与轮胎胎面的宽度基本一致。
  压印:指轮胎由于受到制动力的作用,沿行进方向对地面做滚动、滑动复合运动。也就是在刹车时候“要抱死没抱死”的中间状态。这种印记的花纹与滚印相似,但是看起来就像是“被拉长”了一般。随着刹车制动力的增强,压印的痕迹也会逐渐增多。
  拖印:指轮胎“抱死”后在地面滑移所造成的痕迹。一般来说,拖印就是“一条黑”,不过会有一条空白显示车胎的纵沟。
  侧滑印:拖印是竖着抱死,侧滑印就是横着抱死。也就是车胎在地面“平移”所造成的痕迹。不同角度的刹车转向会出现不同样式的侧滑印。
 子午线轮胎是在1946年由世界著名的轮胎厂-----米其林轮胎厂发明的。米其林轮胎厂是1830年由米其林(MICH—ELIN)兄弟的祖父巴比尔(BARBIER)与表兄弟多伯利(DAUBREE)合股,在法国科列蒙一费昂(CLERMONT FERRAND)开办的一间小型农业机械厂,最开始生产橡皮球,1889年发明并制造了一个可在15min内拆换的自行车胎,在自行车赛上屡获冠军。1946年发明了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的诞生,标志着轮胎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开创了轮胎发展史的新纪元。米其林轮胎厂为世界轮胎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此特为其列一小传。  子午线轮胎帘布层内的帘线以轮胎中心点为中心成辐射状排列,然后在帘布上面用10°-20°(钢皮带内钢线的角度)的钢皮带箍 住。子午线轮胎的胎体多用尼龙和人造丝制成,而卡车等载重车用于午线轮胎的胎体则多用钢丝线层。此外,子午线轮胎因其每个部位所承受的力及功能不同,因此,所选用的胶料也不同。  下面是制造子午线轮胎时每个轮胎部位根据其不同功能而选用的胶料。  ①胎面胶。因为轮胎的胎面要直接和路面接触,因此,它的耐磨性要好,滚动阻力和噪声要小,同时还要具备极好的耐热性和耐刺性能。此外,子午线轮胎的缓冲伸张小,使胎面的承受负荷增大,特别是在较差的路面上更为明显,因此,胎面胶还要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疲劳性和较高的耐老化性能。所以,胎面胶的用料是十分讲究的。  ②胎侧胶。子午线轮胎胎侧的弯曲变形比斜交胎要大的多,因此,必须选用耐弯曲变形的橡胶才行。此外,胎侧在臭氧作用下很容易产生龟裂,同时,胎侧还承受较大的机械变形,所以,胎侧胶还应具有较低的定伸强度、优良的耐疲劳和耐臭氧性能。  ③带束层胶。子午线轮胎的带束层比斜交胎缓冲层要承受更高的剪切应力,同时,还要实现硬缓冲层的平缓过渡和避免胎肩部位的脱空现象。所以,带束层胶应具有较高的强力、耐疲劳性、耐热性和粘合性。  ④胎体帘布胶。子午线轮胎胎体的周向伸张变形和沿帘线的剪切变形比斜交胎大,因此,帘布胶应具有较高强力、耐疲劳性、耐热性和粘合性。同时,帘布胶还应具有高度的内聚力。  ⑤胎肩垫胶。胎肩垫胶用以将帘布层和缓冲层端头隔开,使硬的胎面平缓地过渡到柔软的胎侧,并转移和吸收动态条件下集中胎肩部的应力,减少胎肩脱空的危险。由于胎肩垫胶位于高应力区,因此,应具有优异的耐疲劳性能和良好的粘合性能。  ⑥胎圈三角胶。为了加强胎圈部位,使胎圈能够稳定成形,并形成胎圈向胎例的刚性过渡,一般采用由一种硬度较大或两种不同硬度的三角胶条来填充钢圈和加强胎圈部分的胎侧,保证子午胎钢丝圈向柔软胎侧的平缓过渡。此外,这种胶还要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  从以上这些制造子午线轮胎所需的不同胶料即可看出,制造子午线轮胎是非常的复杂和不容易。另外,子午线轮胎的生产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有先进的设备、精细的原料、严格的工艺管理及可靠的检测手段才行。可以说,子午线轮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子午线轮胎根据带束层和胎体用的帘线品种不同,子午 线轮胎可以分为三类:全钢丝子午线轮赂、钢丝带束纤维胎体子午线轮胎(半纲丝子午胎)和全纤维子午线轮胎。  重型载货汽车用子午线轮胎大多为全钢丝子午线轮胎或半钢丝子午线轮胎;轻型载货汽车用子午线轮胎通常是半钢丝的子午线轮胎;轿车用的子午线轮胎有半钢丝的,也有全纤维的。  许多驾驶员并不了解自己车上用的或准备购买的是什么类别的轮胎。如果同一辆车上用了不同胎体的轮胎,会影响车的使用性能。因此,在换轮胎时最好先了解一下自己车上使用的是什么胎体的轮胎,如果是半钢丝的,仍然选用半钢丝的,如果是全纤维的,就仍然选用全纤维的。  下面是钢丝、尼龙和纤维的表示方法,它们铭刻在轮胎的胎壁上。STEEL——钢丝;NYLON——尼龙;POLYESTER——纤维。每一条轮胎的胎壁上都镌着该条轮胎的构造详情。也就是说,这条轮胎的胎冠是由几层xx制成,而胎侧是由几层xx构成,使人一目了然,一看便知。例如:玲珑轮胎195/50R15 GL699花纹轮胎胎侧上的“PLIES(1POLYESTER+2STEEL+2NYLON)即指此轮胎为半钢丝子午线轮胎,也就是说,这条轮胎的胎冠共有三层,即一层纤维帘线和二层钢丝制成;而胎侧是由一层纤维帘线制成。胎冠和层级数越多,它的耐刺、载重等性能越优秀,但散热较慢。胎侧的层级数太少,一是胎体强度不够好,显得胎侧太软,容易被割伤,一是抗撞击能力差,极易被坚硬物撞击坏。但散热和吸震性能好。了解了轮胎的制造详情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方法,购买到适合自己使用的轮胎。
有内胎轮胎的构造和无内胎轮胎的构造大体一样,只不过无内胎轮胎的“内胎”和外胎溶为了一体,而有内胎轮胎的内胎是独立的,因为内胎起到了轮胎的“胎胆”作用,所以,外胎和轮圈的结合并不十分紧密,一旦内胎被尖硬物刺破,空气就会从胎口和圈口的结合部位突然流失,车速慢时可能会碾断轮胎胎侧帘布,使整个轮胎报废,车速快时,往往造成如翻车、“打横”等恶性事故。
无内胎轮胎(TUBELESS)也称真空胎,有的地方也叫空心胎。顾名思义,无内胎轮胎也就是轮胎里面没有内胎。有些驾驶员不了解无内胎轮胎的构造,因此,总觉着使用无内胎轮胎心里没底、不踏实,其实,无内胎轮胎并不是没有内胎,它只不过是把内胎,更科学、更进步地用另外一种材料、另外一种方法和外胎溶为了一体。无内胎轮胎的内侧表面附有一层高密封性的密封胶膜(一般多用氧化丁基胶),紧紧地贴在轮胎的内部。当钉子等物一刺入,空气在从洞口外泄时,胎内膜立刻随着空气的外流而收缩堵住洞口。胶膜与轮胎一体,其间没有漏气的空隙。另外,进气口只有一个,轮胎口和轮圈的严密咬合,也不会漏气。因此,当轮胎被铁钉等物刺入以后,空气不是突然流失,只能从被刺的地方慢慢地漏出(因为内膜收缩堵住了洞口,所以空气流失很慢),可以给驾驶员充裕的时间进行处理,这样,既不会因为空气的突然流失而发生车祸(车速快时,前轮突然漏气,往往造成车辆侧翻等恶性事故),也不会因突然漏气而碾坏外胎。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把一个气球吹饱了气以后,用针一刺,气球就会爆炸;可是把同样的气球表面上贴上一片橡皮膏,吹饱后同样用针一刺,随着空气的流失,橡皮膏会收缩堵住洞口,空气慢慢流失,气球不会爆炸。因此,从安全角度讲,真空胎是高速行车最为理想的轮胎。另外,真空轮胎发热低、质量轻、节省燃料(试验证明,无内胎轮胎比有内轮胎节省燃料1%~2%),同时,修补快捷方便。  无内胎轮胎发明于1930年,至今已60多年,当初研究发明无内胎轮胎就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可是,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些驾驶员还担心无内胎轮胎不安全,可见,我们对于轮胎知识的宣传是很不够的。使用无内胎轮胎,对于轮圈的要求比较严格,轮圈必须没有碰撞过,没有锈蚀,必须经过气密性试验,不能有“沙眼”,否则,轮胎口和轮圈的咬合不严,无法充气。
根据车辆性能,结合轮胎情况,合理装配轮胎  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分别与轮胎的可靠性、滚动阻力、附着能力和缓冲性能有关。因此各种车型装用的轮胎规格,一般都有严格规定。在更换原车轮胎时,选用的轮胎不但要规格吻合,还要注意轮胎的结构、层级或负荷指数、速度级别、花纹类型等特点。整车同时更换新胎,方便省事,但却加大使用成本。大多数单位或个人都采用逐条更换轮胎的办法更换原车轮胎,这就造成一辆车上装用的轮胎有新有旧,因而在更换轮胎时更应注意匹配,应做到轮胎的外直径相同、层级相同、花纹一致。就局部来说,前轴左右轮的性能不同,容易引起方向和制动跑偏;后轴内外档轮胎外直径不同,容易造成单胎超负荷等。现在的运输企业一般会拥有多个型号的车辆,车型复杂,轮胎使用的规格较多,并同时在使用斜交胎和子午胎。有些企业对轮胎知识了解甚少,对使用保养一知半解(尤其是个体司机),轮胎混装情况较为严重,有些司机甚至在同一轴上配装斜交和子午线两种类型的轮胎同时并用,这无疑给驾驶安全带来隐患。因此,轮胎装配时,在汽车的同一轴上要做到“八个统一”即“八同”:①规格相同;②结构相同;③材质相同;④层级相同;⑤花纹相同;⑥厂牌相同;⑦气压相同;⑧负荷相同。为什么要做到“八同”呢?主要是从轮胎的属性与使用关系来考虑。属性不同,其性能有差别,使用效果必然不一样,现作如下介绍:  ①规格相同:规格不同轮胎的充气外直径和断面宽不一样,装在同一轴上则负荷分布不一样,因此要求同一轴上必须同规格。另外,前后轴没有特别要求的车辆,其轮胎规格也应相同。  ②结构相同:子午线胎体帘线排列垂直于轮辋,径向变形大,缓冲性能好,带束层比较坚硬如同坦克履带,故周向变形小,滚动一周接近轮胎外周长的长度。而斜交胎则不同,径向变形小,缓冲性能差,行驶时接触地面部位被压缩,故周向变形大,转一周的距离小于轮胎的外周长。两种轮胎混装在同一轴上,必然承受的负荷不一样,磨耗也不一致。因此,同一轴上必须装配同一结构的轮胎。  ③材质相同:主要是指胎体帘线的材料。例如:全钢丝子午线轮胎与纤维子午胎等,胎体的厚度、帘线的强度、散热性能等都有较大差异,混装在一起则影响使用效果。因此,同一轴上的轮胎胎体帘线材料(专业称为胎体骨架材料)必须相同。  ④层级相同:层级是轮胎的负荷级别,同时确定了相应的气压标准,负荷能力不同的轮胎混装在一起,充气压力不一致,轮胎的变形也不同。因此同一轴上必须做到同层级,以确保各胎位的负荷一致。  ⑤花纹相同:轮胎花纹不同,不仅磨耗有差别,而且与地面的附着力也不一样。汽车左右轮胎花纹不一致(如纵、横向花纹装同一轴),会影响汽车的平顺性,紧急刹车时会出现单边和甩尾现象。  ⑥品牌相同:生产厂家不同,轮胎的轮廓尺寸、胎面宽度、花纹形状、帘线材料都有——定的差别。不同厂牌的轮胎混装在一起也会影响使用效果。因此,同一轴上必须做到同一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车辆和轮胎应有的性能。  ⑦气压相同:气压由层级而定。层级相同应保持气压一致,保持同一性。因此,同一轴上必须气压相同。  ⑧负荷相同:负荷由层级与气压而定,应根据载荷等使用条件,配装同一种负荷能力的轮胎,使其负荷能力相同,可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因此,同一轴上必须同负荷。以10.00R20 16PR的全钢丝子午胎为例,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当气压是850kpa时,承载能力为3150kx;而当气压是770kPa时,该轮胎的负荷能力为2800kg,对以上规定就清楚地表明了层级与气压决定了轮胎的负荷能力。 车辆在特定的条件下行驶,对轮胎有特定的要求。轮胎经过使用、修补、翻新后,性能有所下降,只能适应一定的使用条件,因而相互间要进行选配。较好的轮胎应装配在车辆的前轴或运输距离长、经常连续行驶的车辆,使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使用过的轮胎,应装配在车辆后轴;经修补、翻新的轮胎或残次轮胎应装配在运输距离短行驶速度较慢,承载较轻的车辆后轴;经常在松软泥泞道路行驶,应装配横向花纹及剩余花纹较深的轮胎以防打滑;经常在布满石块、硬物的道路行驶,后轴要装配使用过的或经修补、翻新的轮胎,以降低刺扎划伤所造成的损失;夏季气温高,轮胎升温大,车辆前、后轴应装配较好的轮胎,防止高温爆胎;冬季气温低,轮胎升温小,可装配稍次的轮胎。通过合理装配,可以很好地解决车辆行驶要求和轮胎特点之间的矛盾。
1.保持正确的轮胎气压行驶时应保持正确的轮胎气压。通常前轮、后轮、备胎的气压标准是有可能不一样的,要严格遵循汽车制造商所提供的车辆使用手册中提供的轮胎气压数据。通常轮胎气压也会在车辆门柱等部位用标签标出。在车辆使用中应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所有轮胎(包括备胎)的气压。检测轮胎气压要在轮胎冷却情况下进行,也就是要在汽车停驶一段时间后进行。2.经常检查轮胎状况时常检查轮胎,及早发现轮胎是否有鼓包,裂缝,割伤,扎钉、气门嘴橡胶老化和不正常的轮胎磨损等情况。特别应注意检查轮胎胎面及轮胎边缘的磨损,这有可能是由于定位不良或轮胎气压不正常行驶造成的,而停车时的粗心大意造成的刮蹭也会使胎侧造成不正常的磨损。如果发现其中任何一种情况的损坏,轮胎须送专业人士检查。长期在不正确胎压下行驶不仅会造成轮胎早期磨损,还会影响到车辆的驾驶性能,如胎压低会使燃油消耗增加,胎压过高会危害车辆的底盘系统。3.轮胎磨损到磨损指示标志应停止使用在胎面花纹沟槽所剩深度1.6毫米位置有磨损指示标志,当轮胎磨损至此标志时必须更换。使用超过磨损指示标志的轮胎是危险的,特别是在湿地行驶时,因为轮胎的排水性能已经大大降低了。4.车轮定位和平衡有利于保证轮胎的安全和延长轮胎的寿命轮胎如果您的轮胎磨损不均匀,例如:轮胎胎肩磨损快于胎面其余部分,或者如果您发觉过度抖动的话,您的车辆可能定位不良或不平衡。这些情况不仅会缩短轮胎寿命,而且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可能出现危险。如果发现轮胎不规则磨损或抖动应马上检查定位和动平衡。5.轮胎调位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损状况,轮胎调位是必须的。参考车辆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中有关轮胎换位的指导。通常轮胎制造商的建议是每公里调位一次。在每个月检查轮胎时,如果发现轮胎有不规则磨损就应该提早调位(即使行驶不足8000公里),并及时检查车轮定位和平衡,查明导致轮胎不规则磨损的原因。当有方向性花纹的轮胎调位时,应观察轮胎胎侧箭头指示方向,该箭头指示轮胎应该旋转的方向,注意保持正确的旋转方向。6.防止油、酸、碳氢化合物侵蚀轮胎7.高速行驶可能是危险的在高速行驶时,即使轮胎压力正确,轮胎遇到道路异物伤害的几率比低速行驶时更大。轮胎可能撞击坑洞及其它外界异物,导致轮胎在冲击物与轮圈凸缘间产生严重的挤压变形,可造成帘子布断裂,轮胎内部的空气则从断裂处顶起形成鼓包,如发生这样的情况应及时更换鼓包轮胎。使用损伤的轮胎不但会导致轮胎的加速毁坏,还会给行车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在高速情况下,轮胎内的温度和压力成非线性增长,爆胎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所以不要超过驾驶条件要求和法律限制的合理速度,如在转弯时保持合理的车速,当遇到前方有坑洞等障碍物时应减速慢行,并尽量绕行。如果驾驶者能够注意以上事项就能保持轮胎精力充沛,使你得到更好的驾驶乐趣。
汽车依靠轮胎支承在路面上,而直接与路面接触的却是轮胎花纹。轮胎不仅承载、滚动,而且通过其花纹块与路面产生的磨擦力,成为汽车驱动、制动和转向的动力之源。 下面就轮胎花纹的作用以及影响花纹作用的因素等做一分析。 一、轮胎花纹的作用. 简言之,轮胎花纹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胎面与路面间的磨擦力,以防止车轮打滑,这与鞋底花纹的作用如出一辙。轮胎花纹提高了胎面接地弹性,在胎面和路面间切向力(如驱动力、制动力和横向力)的作用下,花纹块能产生较大的切向弹性变形。切向力增加,切向变形随之增大,接触面的“磨擦作用”也就随之增强,进而抑制了胎面与路面打滑或打滑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无花纹(光胎面)轮胎易打滑的弊病,使得与轮胎和路面间磨擦性能有关的汽车性能——动力性、制动性、转向操纵性和行驶安全性的正常发挥有了可靠的保障。有研究表明,产生胎面和路面间磨擦力的因素还包括有这两面间的粘着作用,分子引力作用以及路面小尺雨微凸体对胎面貌一新微切削作用等,但是,起主要作用的仍是花纹块的弹性变形。 二、影响花纹作用的因素影响花纹作用的因素较多,但起主要作用并与汽车使用有关的因素是花纹型式和花纹深度。 1.花纹型式的影响. 轮胎花纹型式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普通花纹、越野花纹和混合花纹。 (1)普通花纹. 普通花纹适合于在硬路面上使用。它分为纵向花纹、横向花纹和纵横兼有花纹。 a)纵向花纹. 纵向花纹的共同特点是胎面纵向连续,横向断开(图1a),因而胎面纵向刚度大,而横向刚度小,轮胎抗滑能力叶现出横强而纵弱。这种花纹轮胎的滚动阻力较小,散热性能好,但花纹沟槽易嵌入碎石子儿。综合起来看,这种型式花纹适合在比较清洁、良好的硬路面上行驶。例如,轿车、轻型和微型货车等多选择这种花纹。 b)横向花纹横向花纹共同特点是胎面横向连续,纵向断开(图1b),因而胎面横向刚度大,而纵向刚度小。故轮胎抗滑能力呈现出纵强而横弱,汽车以较高速度转向时,容易侧滑;轮胎滚动阻力也比较大,胎面磨损比较严重。这种型式花纹适合于在一般硬路面上、牵引力比较大的中型或重型货车使用。 c)纵横兼有花纹. 这种花纹介于纵向花纹和横向花纹之间(图1c)。在胎面中部一般具有曲折形的纵向花纹,而在接近胎肩的两边则制有横向花纹。这样一来,台面的纵横抗滑能力比较好。因此这种型式花纹的轮胎适应能力强,应用范围广泛,它既适用于不同的硬路面,也适宜和于轿车和货车。 (2)越野花纹. 越野花纹的共同特点是花纹沟槽宽而深,花纹块接地面积比较小(约40%~60%)。在松软路面上行驶时,一部分土壤将嵌入花纹沟槽之中,必须将嵌入花纹沟槽的这一部分土壤剪切之后,轮胎才有可能出现打滑,因此,越进驻花纹的抓着力大。根测试,在泥泞路上,同一车型的车辆使用越野花纹轮肿的牵引力可达普通花纹的1.5倍。 越野花纹分为无向和有向花纹两种(如图2)。有向花纹使用时具有方向性。越野花纹轮胎适合于在崎岖不平的道路、松软土路和无路地区使用。由于花纹块的接触压力大,滚动阻力大,故不适合在良好硬路面上长时间行驶。否则,将加重轮胎磨损,增加燃油消耗,汽车行驶振动也比较厉害。 (3)混合花纹. 混合花纹是普通花纹和越野花纹之间的一种过渡性花纹。其特点是胎面中部具有方向各异或以纵向为主的窄花纹沟槽,而在两侧则以方向各异或以横向为主的宽花纹沟槽。这样的花纹搭配使混合花纹的综合性能好,适应能力强。它既适应于良好的硬路面,也适应于碎石路面、雪泥路面和松软路面,附着性能优于普通花纹,但耐磨性能稍逊。目前,一些货车和四轮驱动的乘用车多使用这种型式的花纹轮胎。 2.花纹深度的影响. 花纹愈深,则花纹块接地弹性变形量愈大,由轮胎弹性迟滞损失形成的滚动阻力也将随之增加。较深的花纹不利于轮胎散热,使胎温上升加快,花纹根部因受力严惩而易撕裂、脱落等。花纹过浅不仅影响其贮水、排水能力,容易产生有害的“滑水现象”,而且使光胎面轮胎易打滑的弊端凸现出来,从而使前面提及的汽车性能变坏。 因此,花纹过深过浅都不好。面客观规律是使用中花纹将越变越小。为了确保花纹作用的有效性,世界各国都对轮胎花纹磨损极限制定了明确的法规。并在轮胎胎肩沿圆周的若干等份处模刻轮胎磨耗极限警报标记“”或(和)“TWI”英文标记。当花纹块凸面磨损距离到花纹沟槽底部约1.6mm(1/16英寸)时,标记处的花纹已被磨平,故显露出窄横条状的光胎面,借此警示驾驶员,该轮胎已到了必须更换的时候了。 三、轮胎花纹使用注意事项. 1.应根据车辆用途经常使用的路况和车速来选择比较合适的花纹轮胎。对于在一般硬路面上中速行驶的车辆,货车和客车等宜选用横向花纹或纵横兼有花纹轮胎;对于经常在高速公路及良好的硬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宜选用散热性好、横向稳定怀强的纵向花纹和纵横兼有花纹轮胎。 2.随着车速的提高,胎面与路面间积水来不及排除便会在两面间形成水膜,将轮胎慢慢托起,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完全离开路面,使汽车完全丧失操纵性。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轮胎“滑水现象”。影响滑水临界速度的因素较多,但其中轮胎花纹型式和深信芭为主要因素之一。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轿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抗滑水轮胎(如图5)。这种花纹的主要特点是,在胎面中部设计出宽大的排水沟(主沟),在轮胎与路面之间形成较大的排水空间。在主沟两则有通往胎侧的侧沟,故排水距离短,排水效率高,从而最大限度地养活了轮胎在湿路面高速行驶可能产生的“滑水现象”,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花纹具有方向性,安装时切忌大意. 3.有向花纹轮胎的旋转方向通常用模压在胎侧的"箭头",标记表示.如果按照箭头方向旋转,即"人字形"花纹尖端先着地,则称顺方向放置反之,则称反方向旋转. 抗滑水轮胎一律按顺方向放置提高排水效率,而反向放置则排水效率比非滑水轮胎的还要差。 越野有向花纹轮胎,若安装在驱动桥上,则应顺方向旋转,“人字形”花纹尖端像链子嵌入雪泥地,抓着能力强,而且嵌入花纹沟槽中的雪泥可从两侧被挤压出来,花纹具有自洁性;若安装在从动桥上的越野有向花纹轮胎,由于不输出牵引力,为减少滚动阻力和磨损起见,故应反方向旋转。 综上所知,轮胎花纹是提高汽车性能,确保行驶安全的重要一环。因此,如何正确选购、安装和使用轮胎花纹就显得非常重要。按花纹分
可分为V型、RIB型、LUG型、RIB-LUG型、BLOCK型、非对称型。按季节份 可分为夏季用、冬季用、四季用等。
轮胎的速度等级指的是什么?
答: 正式来说,速度等级表明轮胎在规定条件下承载规定负荷的最高速度。字母A至Z代表轮胎从4.8公里/小时到300公里/小时的认证速度等级。常用的速度等级有:
Q 160公里/小时 V 240公里/小时
R 170公里/小时 W 270公里/小时
S 180公里/小时 Y 300公里/小时
T 190公里/小时 Z ZR速度高于240公里/小时
H 210公里/小时 ZR 如果使用说明中轮胎的规格标示出现ZR。如P275/40ZR17 93W, 那么最高速度等级(&93W&中的 &W&)为270公里/小时。
在最近为轮胎标识标准化所做的规定中,除无级变速Z速度等级外的所有等级的使用说明中,都包括了速度符号和负载系数。例如:P225/60R15 95H是轮胎的使用说明,表明轮胎的最大负载能力为690公斤,最高速度等级为210km/h。
问: 我打算买两只新轮胎,应装在前轮还是后轮?
答: 后轮。在湿路面急转弯操作时,如果您的前轮首先打滑,您的车即使在转弯时仍会继续沿直线走。这相当于转向不足,可以通过减速然后沿弯道转向。这样可以让车子回到车道上。
但是如果是后轮首先打滑,车子可能会甩尾,这相当于转向过度,只会更难控制。这需要您沿弯道反方向作出迅速准确的转向纠正,这不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控制转向不足比控制转向过度要容易。
为保持记录,最佳选择是更换轮胎时一次购买四只同一品牌、规格、型号的新轮胎。
问: 如果我只想买一只轮胎,我买何种产品,应当安装在什么位置?
答: 只购买一只轮胎的唯一恰当的理由是,更换因事故或路面危害而损伤的轮胎,否则全套四只轮胎都是好的。购买时,应认准与更换轮胎相同的规格、型号、品牌和胎面花纹设计。应用四季轮胎更换四季轮胎。用雪地轮胎更换雪地轮胎。用H速度级的轮胎更换H速度级的轮胎。这样,您就会享受到更为安全惬意的驾乘体验。
问:轮胎使用技巧
① 普通汽车轮胎没有方向性,原则上可以左右互换(不象F1赛车轮胎有严格的方向性);
② 捷达车建议一般每20,000KM前后轮胎互换使用(飞仙:我看的文献上是说可以后轮平行移至前面,前轮交叉换至后面。原因是由于总的来说汽车轮胎的磨损是前面大于后面,因为前面有转向动作;右面大于左面,因为路有弧度,右面的轮胎行程会更长些。);
③ 轮胎的时间性老化不明显,是否老化、磨损还是行驶里程和路面状况占了绝大部分的原因;即不能以行驶年限作为判断是否更换轮胎的标准,而应以行驶公里数作为主要参数,最关键是以轮胎的磨损程度为准(飞仙:可惜现在找不到一个图,可以明确指示,哪一条花纹磨损至什么情况就必须尽快更换,请诸位DX寻找);
④ 盲目加大轮毂也不好,制动效果会变差。因为制动机构的制动力可能不足;
⑤ 使用太宽的轮胎,舒适性、稳定性加强了,但是油耗上升了,制动也会有问题;
⑥ 轮胎应尽量成对使用和更换,通过保持一对轮胎有相仿的磨损和工作状况,来保证车辆的左右平衡(飞仙:应该详细记录每个轮胎是何时换上,公里数如何以及是否补过,以便安排掉换和更换。自己也心里有底,哪个轮胎是什么工作状况);
⑦ 一般汽车(豪华车除外)备胎的参数和指标,与正在使用的四条轮胎一模一样,可以在轮胎出现问题时任意互换使用。但是强烈建议在把破轮胎补好后,换回。备胎仍作为备胎,保持这个轮胎的长期完好,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把补好的轮胎作为备胎,可能会发生因为慢撒气,而发生当你想用备胎时,发现胎是瘪的的情况。再有,备胎较新,与旧胎配对使用,也破坏了上述成对使用的原则。
检查汽车的安全性能:汽车安全话轮胎 检查汽车的安全性能,不少人只注意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的性能,较少留意轮胎,认为轮胎只需打足气就可以了,岂不知在当前的道路条件下,轮胎的技术状况与制动、转向系统一样是直接关系到汽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千里之行始于足,车主对轮胎应有所了解才能安全使用轿车。 现在的常用轮胎主要有两种:低压胎和真空胎。低压胎含有内胎,多用于普通汽车和摩托车;真空胎没有内胎,外胎兼起了内胎的作用,多用于轿车和轻型车。真空胎是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在1959年发明的,都是子午线轮胎结构,胎内壁紧贴一层内膜令车胎在高速运转时不易聚热,内膜有一层密封自粘层,轮胎受到钉子或尖锐物穿破后不易立即泄完气可使汽车继续行驶一段距离。 轮胎的规格由断面宽度B、断面高度H和轮辋直径d表示。低压胎断面近似圆形,B~H,因此仅标注B一d就可以了,如常用的7.50—14、9.00—20等,单位是英寸,其中“—”表示低压轮胎。而真空胎的断面多是扁形,B>H,两者的比值反映了轮胎的形状,为了表述这种关系就以H/B的百分比作为一个参数,称为扁平率,数字越小轮胎的形状越扁平。 轿车真空胎的规格标注除了尺寸参数还有用途参数,用代号规定轮胎的最高安全时速和最大安全负荷量。例如真空胎P165/70R1481T表示是轿车专用轮胎(P),胎宽165毫米,扁平率70,子午线轮胎(R),轮辋直径14英寸,轮胎最大负荷462公斤(代号81),最高安全时速190公里(代号T)。其中负荷代号有六十多个,速度代号有十六个,它们都对应有关限值。 现代轿车的最高时速一般都达150公里以上,车速越快或载重越大轮胎变形就越大,变形越大与地面摩擦所产生的温度就越高,汽车高速运行时轮胎的表面温度有时可达100摄氏度以上,对轮胎的性能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轿车的安全性,因此轿车轮胎都有安全极速代号和最大负荷代号,不同代号的轮胎所采用的混合胶不同,承受高温和负荷的能力也会不同,因此换胎时要注意这些参数。 更换轮胎时要记住同一辆汽车上不能混用种类不同,型号不同,胎体结构不同的轮胎,同一轴上的轮胎更要防止混用,如果要更换一边轮胎,另一边也要同时更换。轮胎的选用与车辆性能是紧密关联的,有人用宽阔轮胎更换原车胎以为更安全,但在发动机和汽车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用过阔的轮胎会使轮胎的抓地力不够,在潮湿路面行驶便可能打滑反而不安全。对于跑高速公路的轿车更应对轮胎倍加留意,要时常检查轮胎有无损伤,气压是否合乎标准,因为汽车在公路上高速运行一旦爆胎,整辆汽车就会瞬间产生强大的偏转力矩,驾驶者是无法控制汽车方向的,极可能会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因此对轮胎的质量和选用万万不可轻视。 轮胎安装 1、请使用标准轮圈,已变形或损伤之轮圈切勿使用。
2、轮圈与轮胎组合前,请先清理轮圈与轮胎,不可有杂物留置于内部。
3、轮圈与轮胎组合前。可使用橡润滑剂或肥皂水擦拭胎唇轮圈凸缘,请勿使用油性润滑剂。
4、轮圈与轮胎组合时应注意嵌合情形,请勿使用超过正常范围之风压强行安装,以免发生危险。
5、轮圈与轮胎组合需要由轮胎行专门人员来操作,请勿自行组合。问:轮胎规格怎么看?答:如一条轮胎的规格为 205/55/R16 91V 205——指的是轮胎宽度为205 mm。 55——指的是轮胎扁平比,即断面高度是宽度的55%。R——指的是该轮胎为子午胎(这条胎内层为辐射胎制造方式) 16——指的是轮辋直径是16英寸。 91——指的是负荷指数91,代表这条轮胎最大可承重615公斤,四条轮胎就是615×4=2460公斤。 V—指的是速度级别为240公里 /小时 。附: 1.轮胎载重指数:82-475, 83-487 ,84-500,85-515,86-530,87-545, 88-560, 89-580 , 90-600, 91-615, 92-630, 93-650, 94-670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最大108-1000 2.轮胎安全速度记号表___(代码VS.安全速限) F 80公里 /小时 G 90公里/小时 J 100公里/小时 K 110公里 /小时 L 120公里 /小时 M 130公里 /小时 N 140公里 /小时 P 150公里 /小时 Q 160公里 /小时 R 170公里 /小时 S 180公里 /小时 T 190公里 /小时 U 200公里 /小时 H 210公里 /小时 V 240公里 /小时 ZR 240公里/小时 以上
常见的轮胎异常磨损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1)轮胎胎冠的内侧偏磨,呈现内锥体。主要原因有:汽车长期在拱形路面上行驶,不及时换位,车轴两端向上IV曲变形,使轮胎内侧承载过大;对于前轮,外倾角不正确等。 (2)车仑胎胎冠外侧磨损严重,呈现外锥体。对于前轮,主要是外倾角过大或前束值过大。 (3)轮胎的胎冠中部磨损严重,即胎面中笋k磨。主要原因为轮胎长期在过高胎压下工作,或与轮胎配装的轮辑规格不对,轮辑过窄所致。 (4)轮胎胎冠的两边磨损严重。主要原因是轮胎气压长期不足或轮辍过宽。 (5)轮胎沿整个圆周胎面形成波浪形的不均匀磨损。主要原因有:制动器调整过于灵敏,且制动比较频繁时,可能出现上述磨损情况,尤其是双胎后轮的内侧轮胎,轮毅轴承、,转向节主销或横拉杆松旷,传动轴万向节不等速,前轮主销后倾角过小,轮辆变形、轮胎不平衡等。 (6)轮胎局部磨损严重。主要原因为。汽车使用中紧急 制动较多,制动鼓失圆,轮胎不平衡;轮旷变形等。
(7)前轮胎单侧胎肩磨成椭圆形。主要原因是前束值不 正确且气压不足所致。轮胎配套奥迪型号级别花纹沃尔沃型号级别花纹Q7255/5518109XlCCC UHPXC70215/6516102VXLC4X4C 275/4520110XLCCC UHP 235/551799VC4X4C 295/4020110XLCCC UHPXC90235/6517104VCCC UHP宝马    235/6018103V CCC UHPX5255/5518109HXLSSRCCC UHPXC60235/6517104VCCC UHP 255/5518109VXLSSRCCC UHP 235/6018103VCCC UHP 255/5019前轮107VXLSSRCCC UHP大众    255/5019前轮107WXLSSRCCC UHP途锐255/5518109YXLC4X4C 285/4519后轮111VXLSSRCCC UHP 275/4519108YXLC4X4SC 285/4519后轮111WXLSSRCCC UHP 275/4020106YXLC4X4SC梅赛德斯.奔驰       R-Class255/5518105HC4X4C      255/5518105WCCC UHP     255/5019103WCCC UHP     285/4519107HXLC4X4C     285/4519107WCCC UHP    M-Class235/6517104HC4X4C     235/6517104VC4X4C     255/5518105H/VC4X4C     255/5019103WCCC UHP     255/5019107HXL C4X4C     285/4519107W CCC UHP     295/4519109Y CCC UHP     295/4020106Y CCC UHP    GL-Class265/6018110V C4X4C     275/5519111H C4X4C     275/5020109W CCC UHP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路自行车轮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