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游戏,就是一个扁的长方体手机屏幕自己动来动去去,还是渐变色,和下面的长方体对齐,凸出去的就切掉

【图文】正方体和长方体展开图形判断技巧(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正方体和长方体展开图形判断技巧(秀)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长方体素材】_长方体图片大全_长方体素材免费下载_千库网png版式&分类&风格&广告设计&电商设计&艺术字体&模板合集&场景&风格&分类&分类&元素VIP背景VIP模板VIP办公VIP视听VIP其他8项特权背&&&景艺术字模&&&板&>&
条&&相关的内容
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透明PNG透明PNG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透明PNG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透明PNG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源文件透明PNG透明PNG透明PNG
元素总数5,810,070张背景总数2,202,715张模板总数7,490,805张 用 户 量1559万人一周更新8,271张昨日下载31,975次千库网
用时:0.0059每天节省70%的抠图时间8.25元/月即享海量下载每天节省70%的抠图时间8.25元/月即享海量下载每天节省70%的抠图时间8.25元/月即享海量下载每天节省70%的抠图时间8.25元/月即享海量下载每天提高50%的设计效率8.25元/月即享海量下载每天提高50%的设计效率8.25元/月即享海量下载每天提高50%的设计效率8.25元/月即享海量下载畅享更多高品质设计模板提高50%的设计效率8.25元/月即享海量下载为了给您提供更好的内容,请选择填写&您现在做的是什么工作?请选择您的职业电商设计设计淘宝、天猫、京东店铺页面工作网页设计设计企业、医疗、教育等网页工作平面设计画册展板名片海报设计工作APP/UI设计设计APP/UI/icon相关工作室内设计做室内装饰设计工作服装设计服装行业设计工作建筑设计建筑行业设计工作营销策划运营管理活动营销策划或者公司的管理工作学生高校/大学等在校学生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政府工作人员从事政府机关相关工作其他:其他:请填写您的QQ十万分感谢您的填写我们会提供更适合您的内容注: 一个账号不能同时在多个浏览器下登录赞助元素VIP今天下载数不够啦!明天还能下载张哦每日可下载元素张数今日还可下载元素张数0赞助背景VIP今天下载数不够啦!明天还能下载张哦每日可下载背景张数今日还可下载背景张数0系统监控到您在多人使用账号(违反了本网站版权声明),若短时间内再次切换设备,将作封号处理!手机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登录验证码:×注册×手机号:验证码:客服QQ及电话关注公众号,一手设计资源全都有!参加上传比赛赢取现金大奖就是有一个长方体的东西然后有一个洞把长方体弄下去的游戏叫什么_百度知道
就是有一个长方体的东西然后有一个洞把长方体弄下去的游戏叫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翻木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长方体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图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1)复习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1)复习课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各位: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杜绝虚假技术的诈骗行为,我们能不能成立一个技术讨论委员会?& 
各位: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杜绝虚假技术的诈骗行为,我们能不能成立一个技术讨论委员会?为广大的涂料技术人员提供各种论文或者技术支持.
该帖子最后被 柔剑 编辑于 14:39:41。---
发贴时间: 17:48:33&&  回复(1)怎么没有人响应呢?是不是认为我在忽悠大家啊?---
回复时间: 17:12:40  回复(2)大家一方面在很想得到一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对待好的建议又不是很支持,
&&&&&&郁闷!!!---
回复时间: 17:15:15  回复(3)顶起。大哥。我以后有许多不懂的可以请教你吗?以后你收我当小弟吧。。呵呵---
回复时间: 17:56:30  回复(4)我是贵州的一个新办小厂的个体户。由于年纪小没啥子经验希望大哥以后能多多指点一下小弟我---
回复时间: 17:57:49  回复(5)想法很好,操作困难,如需帮忙,全力支持。顶起!---
回复时间: 19:02:30  回复(6)想法很好,操作困难,见过用过涂料的所出问题,可以回答,新原料新工艺,不做试验 难说好与坏,杜绝虚假技术只有做过试验才有发言权.....---
回复时间: 21:43:47  回复(7)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会定期为大家发送一些我下载的,我认为很有用的论文,作为我们的一些技术理论支持,也算我能为大家所做的一点努力吧.但是大家不要小看这些论文,平常我们可能很少能看到.---
回复时间: 9:41:31  回复(8)年底了.这段时间停忙的,先发给大家一点资料先看看吧.
杀菌剂(防霉剂)的种类及应用
一 杀菌剂(防霉剂)的分类:
类别&&&&&&&&&&&&&&&&代表例&&&&&&&&&&&&&&&&&&&&&&&&&& 作用
卤代烯丙基砜&&&&&&1-(二碘甲基磺酰)-4-甲苯
碘炔丙基&&&&&&&&&&3-碘-2-炔丙基丁基氨基甲酸酯
N-卤代烷基硫&& N,N-二甲基/N′-(氟代二甲硫基)N′-苯基一硫酰胺
苯丙噻唑类&&&&&&&&2-(4-噻唑基)苯丙噻唑(TBZ)
晴类&&&&&&&&&&&&&&2,3,5,6-四氯间苯二晴(百菌清)
呲啶类&&&&&&&&&&&&四氯-4-甲基磺酰呲啶
8-羟基喹啉类&&&&&&8-羟基喹啉铜
氮茚类&&&&&&&&&&&&2-(氰氨基甲硫基)苯丙咪唑
异噻唑啉类&&&&&&&&1,2-苯丙异噻唑啉-3酮,
&&&&&&&&&&&&&&&&&& 2-n-辛基-4-异噻唑啉-3-硫-代
苯酚类&&&&&&&&&&&&对氯间甲酚
季铵盐类&&&&&&&&&&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三嗪和噻二嗪类&&&&六氢-1,3,5-三乙基-5-三氮苯,
&&&&&&&&&&&&&&&&&&3,5-二甲基-四氢-1,3,5,2H-噻二嗪2-硫代
酰替苯胺类&&&&&&&&3,4,5-三溴水杨酰苯胺
金刚烷类&&&&&&&&&&1-(3-氯代烯丙基)-3,5,7-三氮-1-氮蓊金刚烷
&&&&&&&&&&&&&&&&&& 氯化物
有机锡类&&&&&&&&&& 三丁基氯化锡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二硫代四甲基秋兰姆
溴化茚满酮&&&&&&&& 2,2-二溴-1-茚满酮
其他化合物&&&&&&&& 溴代乙酸苄酯(Marbac 3S)
有机砷类&&&&&&&&&& 霉克净
二 作用机理:
&& 在细菌,霄母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外侧存在着葡萄糖,几丁质,肽聚糖等合成酶,在细胞内侧存在电子转移系统酶等,这些均是杀菌剂(防酶剂)的作用点,微生物的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也均可成为杀菌或抑菌的作用点,也就是说杀菌(防酶)剂通过阻碍氧化磷酸化和电子转移系统,抑制CSH基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干扰细胞表层的机能和脂质代谢以及破坏几丁质的形成,从而达到杀菌和抑菌的作用.
&& 如:卤代酚类除作为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外,还具有抑制CSH基的作用,以及可引起细胞膜的变化.咪唑类可用于作用细胞壁与细胞质的膜系统上,与细胞膜磷脂中的脂肪酸结合,导致氢离子进入病菌体内,钾离子渗出菌体外,并使细胞中的腺苷三磷酸,腺苷二磷酸等逸出,从而干扰能量的产生,破坏核蛋白体等.
三 涂料用杀菌(防酶)剂:
1. 代森铵 (化学名: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mobam)&&&&&&&&&&&&&&&&
CH2NHC(=S)SNH4
&&&&&&&&&&&&&&&&&&&&&& O
&&&&&&&&&&&&&&&&&&&&&&CH2NHC(=S)SNH4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通过对具有CSH基的酶进行作用而致效.
黄色透明液体,溶于水,PH值在9以上,遇酸易分解.密度1.1-1.2g/cm3(25℃)
在5-100mg/L浓度下即对细菌 霉菌 酵母菌和藻类有效.
2. 敌菌灵 (化学名:2,4\二氯-6-(邻氯苯氨基)-1,3,5-均三嗪)(anilazine)
&&&&&&&&&&&&&&&&&&&&&&&&&&&&&&&&&&&&&&&&&&&&&&(dyrene&& kemare)
&&&&&&&&作用及注意事项:
&&&&&&&&&&通过抑制SH代谢和与细胞组分的氨基酸结合而致效.
白色或黄色结晶,工业品为褐色固体,与水易水解,在中性或弱酸中稳定.
3. 苯菌灵 (化学名:1-(正丁胺基甲酰)-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
&&&&&&&&&& (benomyl&&&&Benlate)
作用及注意事项:
&&无色结晶固体,PH=1时极易溶解,PH=13时分解.对光稳定.
4. 1,2-苯并异噻唑酮 (化学名:1,2-苯并异噻唑酮-3)
(1,2-benzisothiazolone&&PT&&Proxel&& CRL&& BIT)
&&&&&&&& 作用及注意事项:
淡褐色微粒状(含水),微溶于水0.14,可溶于碱,氨水,乙醇等.在中性和碱性中较稳定,20℃的PH值为10.5-11.0.使用时一般加入100-150mg/L浓度的溶液.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浓度为10mg/L,普通变形菌的抑制浓度为5ml/L.
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mg/kg.
5. 多菌灵 (化学名: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苯并咪唑44号&&BCM)
&&&&&&&&&& (carbendazim)
作用及注意事项:
&&通过抑制DNA的形成而致效.
&&白色结晶,24℃时在PH为4的水溶液溶解度为29mg/L,PH=7时为8mg/L,对热,光,碱稳定.与酸结合生成盐.
&&最低抑制浓度:对黑曲酶为1.0mg/L,黄曲酶为1.5mg/L,变色曲酶0.4mg/L,桔青酶0.2mg/L,拟青酶1.5mg/L腊叶芽枝酶0.4mg/L,木酶0.6mg/L.使用浓度为0.05-0.3%.
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mg/kg,有局部刺激作用.
6. 氯乙酰胺&&(化学名:2-氯乙酰胺) (chloroacetamide)
作用及注意事项: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
通常加入0.1-0.5%即可有效抑制霉菌.
7. 1-(3-氯丙烯基)-3,5,7-三氮杂-1-氮翁金刚烷.&& (有道维希尔200)
(1-(3-chloroallyl)-3,5,7-triaza-1-azoniaada&&mantane&&chloride)
作用及注意事项:
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臭无味,水中易溶,溶解度为127.2%,不受PH值和非,阴离子的影响.水溶液不耐高温,宜低于5℃下储存.使用浓度为0.1-0.2%.
&&&&&&&&&& 通过释出甲醛而致效,在PH4-10.5时效果最好.
8. 5-氯-2-(2,4-二氯苯氧基)苯酚&&(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
[5-chloro-2-(2,4-dichlorophenoxy)phenol]
&&&&&&&&&&作用及注意事项:
&&&&&&&&&& 无色针状结晶,有苯酚味,溶于碱溶液.
9. 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
(5-chloro-2-methyl-4-isothiazolin-3-one)
作用及注意事项:
&&&&&&&&&&琥珀色液体,密度1.25g/cm3.PH值为2-4,与水,乙醇,乙二醇类混溶,在常温下稳定一年,50℃可稳定6个月以上.胺类的硫化物可使之失去活性.在PH为3.5-9.5下有效.
&&通过抑制蛋白合成,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细胞膜生化合成.对几乎所有霉菌,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9mg/L,对藻类抑制浓度为1mg/L以下.使用时以10mg/L的浓度即使在低温时也有效.
&&其通常与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混用,即为防酶剂卡松.
10. 百菌清&&(化学名:2,4,5,6-四氯-1,3-苯二甲腈)
(chlorothalonil&&Daconil&&Bravo&&Termil&&Exother)
&&&&&&&&&&作用及注意事项:
&&&&&&&&&& 百色无味结晶,25℃时溶解度为水0.6mg/L.在常温下稳定,对一般酸,碱溶液及紫外光稳定,在强碱下分解.无腐蚀性.
经常用于食品厂,制药厂等环境防霉的涂料中.主要用于油漆产品的防霉剂.
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10000mg/kg.
通过结构中的氰基与菌体的原生质和酶蛋白中的-SH进行作用而致效,但也有作为偶合剂,抑制氧化磷化反应而致效.
11. 对-氯-间二甲酚&&(化学名:4-氯-3,5-二甲酚)
(p-chloro_mxylenol)
&&&&&&&&&& 作用及注意事项:
无色结晶,带特殊气味,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1g/3L,能随水蒸汽挥发,在热水中稳定.在宽的温度和PH值范围内有效.以100mg/L浓度对多种霉菌细菌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对小鼠经口LD503450mg/kg.
通过损伤细胞质膜,抑制呼吸系统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 12.&&克霉唑&&[化学名:1-(&邻氯苯基&二苯基甲基)咪唑](抗真菌1号三苯甲咪唑)
&&&&&&&&&&&&&&&&(clotrimazole)
&&&&&&&&&&作用 用途及注意事项:
&&&&&&&&&&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几乎不溶于水,呈弱碱性,在强酸中缓慢水解,对光不敏感.对霉菌杀菌谱广,对细菌作用差.通常使用浓度为0.1-0.5%.
&&&&&&&&&&大鼠急性经口LDmg/kg.
&& 13.&&防霉酚&&[化学名:2,2′-亚甲基-双(4-氯苯酚),或2,2′-二羟基-5,5′-二氯苯基甲烷]&& (双氯酚&& 双氯酚甲烷&& 杀菌灭藻剂NL-4DDM)
(dichlorophen)
&&&&&&&&&&作用及注意事项:
&&&&&&&&&& 白色结晶,对霉菌,细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14. 1-[(二碘甲基)磺酰]-4-甲苯&&
{1-[(diiodomethyl)-sulfonyl]-4-methyl benzene}
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项:
淡黄色粉末,溶解度25℃为水0.1g/L.其会使涂膜变黄.主要用于防霉.
&& 15.&& 乙二醇苯醚&&(化学名:乙二醇单酚醚) (苯氧基乙醇&& 苯基溶纤剂)
&&&&&&&&&& (ethylene glycol monophyl ether)
&&&&&&&&&&作用及注意事项:
无色油状液体,熔点14℃,微溶于水,在酸或碱中稳定.
有杀菌作用,可兼做防腐(防酶)剂.
16. && 氟灭菌丹&&[化学名:N-(氟二氯甲硫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防霉剂A)
(fluorfolpet)
作用及注意事项:
白色粉末,具有耐热,酸,碱及紫外线等,对多种霉菌,细菌,藻类有效.
通过结构中的氟二氯甲基与菌体中的-SH基结合而灭菌.
17.&& 三丹油&&(化学名:N,N′,N″-三羟乙基均三氮苯)&&(古罗丹)
作用及注意事项:
淡黄色液体,具淡氨臭味,PH值11.5.易溶于水,在碱性,中性稳定,在乳胶漆的加入量为0.15%.
18. &&&&2-羟基联苯&&[化学名:邻苯基酚](2-hydroxydiphenyl opp&&dowcide
&&&&&&&&&&&&&&&&&&&&&&&&&&&&&&&&&& Orthoxenol)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 白色针状结晶,溶解度(20℃)水0.7g/L.
&&&&&&&&&& 通用产品为邻苯基酚钠,其水溶性高,杀菌作用随PH值升高而升高.通过作用抑制微生物细胞壁及细胞内的酶而致效.&&
胶粘剂&&0.08-2.0%.
19. &&&&N-(2-羟基丙基)氨基甲醇&&[N-(2-hydroxypropyl)amino amino methanol]
&&&&&&&&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 透明液体,可溶于水,有机溶剂,易被生物分解.
乳胶漆&&0.05-0.25%
20. && 3-羟基异噻唑 (3-hydroxy isothiazole)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浅橙色结晶,熔点74℃.溶于水,也可溶于碱 甲醇 乙醇 热的石油醚.见光后变深橙色.
&&&&&&&&涂料 0.5-1.0%.
21. && 3-碘-2′炔丙基氨基甲酸酯 (化学名:3-N-正丁基氨基甲酸炔丙酯)
(3-iodo-3-propagyl butyl carbamate)
&&&&&&&&&&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 其对出芽短梗霉,链格孢属有效.
&&&&&&&&&& 对小鼠经口LD50为&5000mg/kg.
22.&&&&N,N′-亚甲基-双(5-甲基 唑烷) [化学名:N,N′-亚甲基-双(5-甲基 唑烷)]
&&&&&&&&[N,N′-methylene bis-(5-methyl-oxazolidine)]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黄色液体,有淡氨味.PH值10.0(0.15%溶液),易溶于水.
涂料,胶粘剂&&0.01-0.05%.&&
&& 23.&&2-甲基-4-异噻唑酮-3&& (卡松&&凯松&&KF-88&&JX-515&&CY-1)
(2-methy-4-isothiazoleone-3&&&&Kathon&&CG)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产品易溶于水,无臭,无味.稳定性好.
通常使用浓度为400-600mg/L即有活性.使用量为600-1200mg/L.
对人体安全,无刺激性.
其由丙烯酸甲酯与一甲胺→丙烯甲酰胺,再与二硫化钠进行环化→2-甲基-4-异噻唑酮-3.
24. 8-羟基喹啉铜&&[化学名:双(8-喹啉-N′,O8)铜]
(oxine-copper)&&(Quinolate)
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项:
黄绿色结晶,不挥发,不溶于水及一般溶剂.在PH2.7-12时稳定.紫外光下不分解.可作为防霉剂.
甲磺酰基四氯呲啶 (化学名:2,3,5,6-四氯-4-甲磺酰基呲啶)
(methylsul-fonyl tetrachloro-pyridine)&&(Densil′s)&& (道维希尔)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白色粉末,挥发性低.难溶于水.
涂料与胶粘剂 0.5%
26. &&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 (octhilinone)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产品通常为含有45%的有效成分的液剂.可溶于丙二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80mg/L.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细菌,霉菌均有效.
通常使用浓度为10-50mg/L.
27. 五氯酚钠&&(化学名:五氯苯酚钠)&&(PCP-Na)
(pentachlorophenolsodium)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无色晶体,水中溶解度为(30℃)为20mg/L,水溶液呈弱碱性,当PH=6.8-6.6时全部析出为五氯酚.干燥时稳定,日照下分解.对黏膜有刺激,对鱼高毒.
使用量为0.3-0.5%.
28. α-溴乙酸苯酯&&(化学名:溴乙酸苯酯)&&(phenyl α-bromoacetate)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片状结晶,熔点32℃,可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对酸碱稳定.
一般用量为0.5-1.0%,抑菌浓度为5-10mg/L.
&& 25.&&(2-呲啶硫醇-1-氧化物)钠&&&&(奥麦丁钠)
&&&&&&&&[(2-pyridylthio-1-oxide)sodium]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淡黄色至黄褐色透明液,易溶于水.在酸性下会降低持效,在碱性及中性条件下稳定.
&&&&&&&&使用时加入量为0.03-0.1%.
&&26.&&2,4,6-三溴酚 (化学名:2,4,6-三溴苯酚)&& (Bromol  TBP)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白色至黄褐色片状结晶,可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用于涂料时可直接加入到涂料中.
27. 苯噻菌清 [化学名:2-(4-硫氰甲基硫代)苯并噻唑] (苯噻清)
(TCMTB&&&& Busan)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淡黄色液体,无臭.通常加工成30%的制剂.
最低抑制浓度:对黑曲霉为10mg/L,娄地青霉为3mg/L,球毛壳3mg/L.
28.&&休菌清 (化学名:1,2-二溴-2,4-二氰基丁烷或2-溴-2-溴甲基戊二晴&& 溴菌清&&
碳特灵)&&&&&&(tektamer 38)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白色晶体至淡黄色晶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醇,苯等.
用于乳胶时在反应结束冷却后加入.
噻菌灵&&[化学名:2-(噻唑-4-基)苯并咪唑]&&(噻苯灵&&涕必灵&&特可多)
(thiabendazole&& TBZ&&&&Tecto)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白色粉末,无味,其抗菌范围主要限于霉菌.在室温下不挥发.在酸 碱水中较稳定.在25℃PH值为2.0时溶解度是1%,在PH=5-12时溶解度是50mg/L.
除对某些霉菌的抑制浓度在50mg/kg外,对大多数霉菌的抑制浓度为0.02-20mg/kg.在乳胶漆中的用量为0.2-0.5%.&&&&&&&&
30. 福美双&&[化学名:双-(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二硫化物]&&(二硫化四甲&&秋蓝姆)
(thiram&&&&TMTD)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无色无味结晶,室温溶解度为:水30mg/L.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或在高温,潮湿时会渐渐失效.与酸易分解.
本剂对细菌效力强,对霉菌效果相对较差.用量为1-2%.
31.&&霉克净&&(化学名:10,10′-氧代双吩主呃呲)&& (工业防霉剂75号&&菌霉净 )
(vinyzene&& OBPA)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白色结晶,无臭,在水中溶解度为5mg/L.在酸 碱中稳定,对紫外线不稳定.
是一个广谱防霉剂,使用浓度为300-500mg/L.
32.&&福美锌&&(化学名: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锌来特)
(ziram&&&&Milbam)
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
无色粉末,25℃水溶解度为65mg/L.易溶于稀碱,与酸分解.
其对细菌 霉菌有效.
四 常用防腐剂的品种:
&&&&杀菌剂的种类很多,就其活性组分进行分析,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异噻唑啉酮类, 释放甲醛类, 苯丙咪唑类, 取代芳烃类, 有机溴类, 有机胺类, 哌三嗪类等.
1. 1,2-苯丙异噻唑啉-3-酮 (BIT)
优点:不释放甲醛,不含卤素,不挥发.具有热稳定和酸碱稳定性,可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使用,化学稳定性好,与胺类相容.对金属无腐蚀作用.
缺点:与强氧化还原剂时防腐性降低,杀菌较慢,对皮肤有刺激.抗菌谱中有空隙.
属于该类防腐剂有:Proxel GXL, Proxel XL-2, Troysan586, Mergal K10-N,
&&Biocide BIG-A50M,&&PT,&&BTG等.
2. 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 (CMIT/MIT)
优点: 广谱杀菌,高效.不释放甲醛,不挥发,相容性好.
缺点: PH&9.5时,不稳定.热稳定性差,温度不宜长期高于40℃.与还原剂时,防腐性降低.与胺不相容,会降解.含氯,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
属于该类防腐剂有: Kathon LXE, Acticide SPX, Biocide K 10 SG,
&&&&Bactrachem TS 15, Bactrachem W15, 华科-88等.
3. 释放甲醛型防腐剂&&(FR)
释放甲醛型防腐剂是一种经过缩聚的羟甲基有机物,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缓慢释放出微量甲醛,从而达到一定的杀菌和抑菌效果.
优点: 快速广谱杀菌,高效,尤其具有气相杀菌能力,价格适中.
缺点: 甲醛被怀疑是第三类杀菌物质,热稳定性差.PH&6时,效率会降低.挥发有强烈的味道.
属于该类防腐剂有: Troysan 174,&&Troysan 186, Nuosept 95, Ecocide BA等.
4. 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释放甲醛型防腐剂
(CMIT/MIT+FR)
不同的防腐组分可以以不同的比例进行组合复配,既有容器上部空间保护,有具有高效广谱杀菌作用,而且释放甲醛型防腐剂会提高CMIT的稳定性.但甲醛不能超标.
属于该类防腐剂有: Acticide HF, Parmetol A26, Rocima GT, Rocima 623,
Bactrachem IC, Bactrachem IC/2, Bactrachem WS22, Bactrachem WS44等.
5. 其他防腐剂:
(1) 六氢-1,3,5-三乙基-S-三嗪&&
商品有: Glokill 77, Bactrachen TRZ.
( 2)&&1,2-苯丙异噻唑啉-3-酮/释放甲醛型 (BIT/FR)
商品有: Proxel TN.
1,2-苯丙异噻唑啉-3-酮+5-氯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
( BIT + CMIT / MIT)
商品有: Bactrachem BFG,&&Bactrachem BFD.
(4)&&2-溴基-2-硝基-1,3-丙烷二醇&&(Bronopol)&&(即高效又安全)
&& 商品有: Myacide AS (Tektamer)
(5) 2-溴基-2-硝基-1,3-丙烷二醇+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
(&&Bronopol + CMIT / MIT)
商品有: Bactrachem IB.
五 常用防霉防藻剂:
防霉剂的品种很多,大致有:异噻唑啉酮类, 苯丙咪唑类, 碘炔丙基类, 取代芳烃类,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等.
&& 干膜防霉防藻剂的关键是不溶于水,否则会被水冲淋掉,当然还要有耐候性和耐酸碱性.这样才能起持久的防霉防藻作用.
1. 苯丙咪唑氨基甲酸甲酯&&(多菌灵)&& (BCM)
优点: 这是常用的防霉剂,水溶性低,光稳定性好,热稳定也好,毒性低.
缺点: 杀菌谱有缺陷,在高PH值时,有可能会使白涂料变色.
属于该类防霉剂有: Acticide SR1138, Rocima 320, Mycavoid CM, Preventol BCM等.
2. 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OI T)
优点: 广谱杀菌,既防霉又抗藻.
缺点: 水溶性较大,易被雨水冲刷掉,对皮肤刺激性较大.不含汞和铅,不会因硫化物的存在使涂料褪色变黑.
属于该类防霉剂有: Skane M-8, Mycavoid FC, 华科-108等.
3. 3-碘-2-炔丙基丁基氨基甲酸酯&&(IPBC)
优点: 均衡而有效的防霉能力,PH值稳定性好.
缺点: 价格较贵,可能会造成变色.
属于该类防霉剂有: Troysan Polyphase AF1, Troysan Polyphase AF3,
Mycavoid M820, Mycavoid M830, Mycavoid M840, Omacide IPBC30,
Omacide IPBC40, Omacide IPBC100等.
4. 其他防霉剂:
(1) 4,5-二氯-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DCOIT)
广谱高效,但渗析严重,对皮肤刺激较大.
商品有: Rozone 2000.
(2) 四氯间苯二甲腈&&(TPN)
毒性低,水中溶解度极低,约0.5×10-6,稳定性好.
商品有: Nopcocide N-96.
(4)&&呲啶硫酮锌&& (zinc pyrithione)
&&&&商品有: Zinc Omacide ZOE
N′-(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脲&&(diuron)
是一种常用的防藻剂.
6. 复配防霉防藻剂:
(1) 4,5-二氯-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 和 3-碘-2-炔丙基丁基氨基甲酸酯
(DDCOIT和IPBC)
商品有: Rocima 350.
(2) 苯丙咪唑氨基甲酸甲酯&&(多菌灵) 和 N′-(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脲
商品有: Rocima 361. 具有防霉抗藻的作用.
(3)&&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 + 3-碘-2-炔丙基丁基氨基甲酸酯/
&&&&N′-(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脲
&&&&商品有: Mycavoid DFP,&&Mycavoid DFS
(4)&&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 +苯丙咪唑氨基甲酸甲酯&&(多菌灵)/
&&&&&&N′-(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脲
&&&&&&&&&&商品有: Mycavoid DFW.
(5)&&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 + 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
&&&& 2-甲基-4-异噻唑啉-3-酮
&&&& 商品有: Mycavoid DF3. 具有防霉防腐的功能.
六 简单分子的杀微生物效应:
&&&&&&&&分子&&&&&&&&&&&&&&&&&&活性部分&&&&&&&&&&&&&&&&抑制剂
甲醛,戊二醛&&&&&&&&&&&&&& -CHO&&&&&&&&&&&&&&&&&& Na2SO3
环氧乙烷&&&&&&&&&&&&&&&&&&本分子
苯酚&&&&&&&&&&&&&&&&&&&&&& 同上&&&&&&&&&&&&&&吐稳-80,白朊
邻苯基苯酚&&&&&&&&&&&&&& 苯酚,本身&&&&&&&&&& 吐稳-80,加卵磷脂,非离子
季铵化合物&&&&&&&&&&&&&& 分子&&&&&&&&&&&&&& 卵磷脂,非,阴离子,琼脂
氯胺类&&&&&&&&&&&&&&&&&& 氯&&&&&&&&&&&&&&&& 硫代硫酸钠,还原性有机物
双双胍类&&&&&&&&&&&&&&&& 本身&&&&&&
对苯甲酸酯(苯甲酸)&&&&&&&&本身&&&&&&&&&&&&&& 甲基纤维素,大多长链聚合物
&&&&&&&&&&&&&&&&&&&&&&&&&&&&&&&&&&&&&&&&&&&& 非离子,明胶,聚乙烯,乙二醇
硝基化合物,2,4-二硝基&&&&-NO2,Br-,-&&&&&&&&&&&&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苯酚,2-溴-2-硝基,&&&&&&&&&&NO2&&&&&&&&&&&&&&&&&&&&表面活性剂
丙烷-1,3-二醇&&&&&&
产甲醛金刚烷(六次甲基四胺) CH2O,金刚烷阳离子&& 硫酸氢钠氧化剂
三嗪化合物&&&&&&&&&&&&&&&&CH2O,三嗪阳离子&&&& 氧化剂,AI3+,Fe3+
三组合嗪硫酮&&&&&&&&&&&&&&CH2O,H2S,CS2&&&&&&&& AI3+
&&唑烷&&&&&&&&&&&&&&&&&&&&N-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酯&&金属,AI3+,Fe3+
&&&&&&&&&&&&&&&&&&&&&&&&&&&&&&&&&&&&&&
&&基苯丙噻唑&&&&&&&&&&&&&&N-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酯&&金属,AI3+,Fe3+
呲啶:呲啶-1氧化物&&&&&&&& 与生物活性金属配位, Fe3+
呲啶硫赶&&&&&&&&&&&&&&Fe2+,Cu2+&&&&&&&&&&&&&&过量金属,特别是钴
8-羟基喹啉&&&&&&&&&&&&&&&&与Fe3+ 或 Cu2+ 螯合&&&&过量钴离子或锌
七 用于涂料的杀微生物剂
商品名&&&&&&&&&&&& 组成&&&&&&&&&&&&&&&&&&&& 用途&&&&&&商品名&&&&&&&&&&&&&&&& 组成&&&&&&&&&&&&&&&&&&&&用途&&
Amical&&&&&& 二碘甲基对甲苯&&&&&&&&&&&&&&&& 防霉&&&&Bioban(DF-18)&& 含氮 硫杂环化合物组合&&&&&&&&&&&& 防霉
Bioban(CT)&&2-羟甲基-2-硝基-1,3-丙烷二醇&&&& 罐中防腐 Bioban CS-1135&& 4,4-二甲基&&唑烷&&&&&&&&&&&&&&&& 罐中防腐
Busan 11-M1&&&&偏硼酸钡&&&&&&&&&&&&&&&&&&&& 防霉&&&&Busan 1030&&&&&&2-(硫氰甲基硫代)苯丙咪唑&&&&&&&&&& 防霉
Cosan P&&&& N-(三氯甲基)硫代苯二甲酰亚胺&&&& 防霉&&&&Cotin 234&&&&&&&&三丁基锡水杨酸&&&&&&&&&&&&&&&&&&&&防霉
Cotin 300&&&&&&&&氧化三丁基锡&&&&&&&&&&&&&&&&防霉&&Cosan PMA-30, PMA-100, JTA-20&&&&醋酸苯汞&&&&&&&&防霉/防腐
Cosan PMO-30&&&&油酸苯汞&&&&&&&&&&&&&&&&防霉/防腐&& Cosan 91&&&&&&&&2-[(羟甲基)氨基]乙醇&&&&&&&&&&&&&&罐中防腐
Cosan 101&&&& 4,4-二甲基恶唑烷&&&&&&&&&&&&罐中防腐&& Cosan 145&& 甲醇[[[2-(二氢-5-甲基-3(2H)-&&唑基)&&&&&&罐中防腐
Cosan 265&&1,1-(2-丁烯撑)双(3,5,7-三氮杂-1-氮蓊金钢烷氯化物&&罐中防腐&&-1-甲基乙氧基)甲氧基)甲氧基)
Cosan 635-W&&烷基椰子胺氢氯化物&&&&&&&&&&罐中防腐&&&&Cosan 158 烷基椰子胺氢氯化物与三烷基锡盐的配合物 防霉/防腐
Cosan JTA-46 Cosan 265与三烷基锡盐的配合物 防霉/防腐&&Cosan S&& 3,5-二甲基四氢-1,3,5,2H-硫杂二嗪-2-硫酮&&&& 杀菌
DOWICIL 75&&1-(3-氯烯丙基)-3,5-三氮杂-1-氮&&金钢烷氯化物&&罐中防腐&&&& DOWICIDEA&&&& 邻苯基苯酚钠&& 罐中防腐
Nopcocide N-96,&&and N-40-D&&四氯代异苯二甲腈&&防霉&& Micro-Chek&&&&&&2-N-辛基-4-异噻唑啉-3-酮&&&&&&&&&&&&防霉
Giv_Gard DXN&&6-乙酰氧-2,4-二甲基-M-二恶烷&&罐中防腐&&G-4,4-40&&&& 2,2′-二氢-5,5′-二氯-二苯甲烷&&&&&&&&防霉/防腐
Giv_Gard BNS&& β-溴代β-硝基苯乙烯&&&&&&&& 防霉/防腐&&Proxel Crl, GXL&&&&1,2-苯丙异噻唑啉-3-酮&&&&&&&&&& 罐中防腐
Indercide 340-A, TJP, TMP 氧化三丁基锡&&&&&& 罐中防腐&& PMA 60,18&&&&&&&&醋酸苯汞&&&&&&&&&&&&&&&&&&&&&&防霉/防腐
Metasol TK-100, TK-50&& 2-(4-噻唑基)苯丙咪唑&&&&防霉&&&&Tektamer 38,38&&A. D.&&1,2-二溴基-2,4-二氰丁烷&&&&&&罐中防腐
PMA 60,18&&&&&& 醋酸苯汞&&&&&&&&&&&&&&&&&& 防霉/防腐&&SuPer&&AD-It&&二(苯汞)十二烷基琥珀酸酯&&&&&&&&&&防霉/防腐
Nuosept 65&&4,4-二甲基恶唑烷&&&&&&&&&&&&&&&& 罐中防腐&& Nuosept&&95&&(5-羟甲氧甲基)-1,1-氮杂,3,7-二&&&&&&&&罐中防腐
Fungitrol&&11,11-50&&N-(三氯甲基)硫代苯二甲酰亚胺&&防霉&&&&&&&&&&&&&& 氧杂二环(3,3,0)辛烷
Fungitrol&&Zinc&&&&&&&& 环烷酸锌&&&&&&&&&&&&&&&&防霉&&&&&&Fungitrol Copper&&&&&&环烷酸铜&&&&&&&&&&&&&&&&&&防霉
Skane&&M-8&&&&2-N-辛基-4-异噻唑啉-3-酮&&&&&&&& 防霉&&&&&&Kathon&&LX&& 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与&&&&&&杀菌
PMA-100,30&& TJP-10&&醋酸苯汞&&&&&&&&&&&&&&防霉/防腐&&&&&&&&&&&&&&&& 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组合物&&&&&&&&
PMO-30&&&&&&&&&&&&&&油酸苯汞&&&&&&&&&&&&&&&& 杀菌&&&&&&CMP Acetate&& (氯甲氧乙酰氧基)苯汞烷&&&&&&&& 罐中防腐
PMDS-10&&&&二(苯汞)十二烷基琥珀酸酯&&&&&& 杀菌/防霉&&&& Troysan&&142&& 3,5-二甲基四氢-1,3,5;&&&&&&&&&& 罐中防腐
Troysan&&174&& 2-[(羟甲基)氨基]乙醇&&&&&&&&&& 罐中防腐&&&&&&&&&&&&&&&&&&&&2H-硫杂二嗪-2-硫酮
Troysan&&192&&&&2-[(羟甲基)氨基]-2-甲基丙醇&&&&罐中防腐&& Troysan&&364&&&&&&2-[(羟甲基)氨基]乙醇与&&&&&&&&杀菌/防霉&&
Troysan&&Polyphase&&AF-1 3-碘-2二丙炔丁基氨基甲酸酯&& 防霉&&&&&&&&&&&&&&&& 氧化三丁基锡的组合物
Troysan&&AMO&& N-(三氯甲基)硫代苯二甲酰亚胺&& 防霉&&&&Vancide&&89&& N-三氯甲基硫代-4-环乙烯-1,2-羰亚胺&&&&防霉
Vancide&&MZ-96&&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杀菌/防霉&&Vancide&&51Z&& 2-&&基苯丙噻唑锌盐&&&&&&&&&&&&&&&& 防霉
Vancide&&TH&&&&&&六氢-1,3,5-三乙基 S-三嗪&&&&&&&&杀菌
回复时间: 10:48:01  回复(9)还有一本书,不好意思,这里发不了,大家要问问肉肉,我先把它放在我的邮箱里,各位想看我把它发在你们的邮箱里吧.
&& 涂料流动和颜料分散
&&&&--流变学方法探讨涂料和油墨工艺学
&& 这本书是一个老外写的,很不错的.---
回复时间: 10:57:05  回复(10)顶,---
回复时间: 12:06:26  回复(11)刚入此行几天,经后各位前辈多指导---
回复时间: 12:07:15  回复(12)我提个建议,这个版面不适合长期发展,应该可以上传一些资料,更好,专门设立一个资料专区。---
回复时间: 12:14:29  回复(13)支持!---
回复时间: 12:37:12  回复(14)大家一方面在很想得到一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对待好的建议又不是很支持,
&&&&&&郁闷!!!
---郭旭升&& 回复时间: 17:15:15
俺把腿都举起支持你.佩服你的无私.感谢你的热情.期待跟你学习.---
回复时间: 16:04:13  回复(15)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们的确应该重新安排一个版面专门发送一些文件的,要不然一些文件发送的面目全非了.应该对肉肉提提意见了.---
回复时间: 12:01:51  回复(16)8楼资料看过!谢谢郭会长【涂料技术委员会]---
回复时间: 12:57:35  回复(17)我再给大家发两个参考的论文,但大家只能作为参考.里面有些东西可能不实际,但我们还是可以取其精华的.---
回复时间: 15:32:48  回复(18)EW BUILDING MATERIALS超低VOC 内墙涂料用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制备研究
陈立军, 陈丽琼, 张欣宇, 杨建, 李荣先
作者简介: 陈立军,男,1975 年生,安徽合肥人,博士后,主要从事高
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 在内墙乳胶涂料中,绝大多数VOC 来源于成膜助剂。成膜助剂是一种可以挥发的暂时性增塑剂,能促进乳胶粒子的塑性流动和弹性变形,改善其聚结性,使其在广泛的施工温度范围内成膜。若成膜助剂在成膜后还滞留在涂膜中,所形成的膜会很软,力学性能和抗粘性都很差,只有成膜助剂从聚合物膜内挥发到空气中才能得到高性能的膜[1]。因此,在乳胶涂料中少用或不用成膜助剂,并使其仍具有较低的最低成膜温度(MFT)、良好的力学性能抗粘性、稳定性,是乳胶涂料走向超低VOC 涂料的必由之路。目前,通常是采用乳液混拼技术来获得超低VOC 乳胶涂料的基料[1]。笔者采用壳单体预乳化的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出硬核软壳的苯丙乳液。该乳液具有高玻璃化温度(Tg)、低MFT 和良好稳定性,能够满足配制超低VOC 建筑内墙涂料的需要。
摘要: 采用粒子设计、聚合物形态的概念,以St 为核单体、BA 为壳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混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K2S2O8 (KPS)为引发剂,引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采用壳单体预乳化的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出的核壳苯丙乳液具有高Tg、低最低成膜温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当St 的用量为55.0%~57.5%、BA的用量为42.5%~45.0%时,混合乳化剂的用量占单体量的2.5%~3.0%,且m(OP- 10)∶m(DSB)=2∶1,引发剂用量占单体量的0.55%~0.60%,pH 缓冲剂的用量占单体量的0.55%~0.60%,当预乳化温度为45 ℃、反应温度为80 ℃,可以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该乳液在配制内墙涂料时可以不加成膜助剂、增塑剂和抗冻融剂,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内墙涂料的VOC。
关键词: 超低VOC;建筑内墙涂料;苯丙乳液;核壳乳液聚合
1.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见表1)
表1 原材料和产品配方
注:配方中除St 和BA 外,其它成分的百分比均为占主单体(St和BA)质量之和百分比。
1.2 核壳乳液聚合
1.2.1 核单体的预乳化
&&&&先将适量蒸馏水和部分乳化剂加入到带有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并将水浴加热至45 ℃,在搅拌条件下,将全部壳单体BA 和部分MAA 在30~35 min 内均匀滴加至四口烧瓶中,得到外观呈乳白色的稳定壳单体预乳化液,备用。
1.2.2 种子乳液聚合
&&&&将适量水、剩余乳化剂、NaHCO3、部分引发剂和部分核单体St 加入到带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水浴升温至80 ℃,反应一段时间至反应液出现明显蓝光并无明显回流时,将剩余的核单体在90min 内均匀滴加完毕,其中在反应60 min 后,滴加适量的引发剂溶液,聚合生成核种子乳液。
1.2.3 核壳乳液聚合
&&&&种子乳液聚合反应完毕后,降温至50 ℃,加入适量的壳单体预乳化液,溶胀一段时间后升温至80 ℃,将剩余的壳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在100 min 内均匀滴加至四口烧瓶中,温度控制在80 ℃左右,加料完毕后,保温30 min,随后升温至90 ℃,保温45 min,然后降温至60 ℃,用氨水调节pH 值至8.0~9.0,过滤出料,即得苯丙乳液。
1.3 乳液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1)最低成膜温度MFT:将乳液样品均匀地涂布在QMB型最低成膜温度测定仪上,记录样品形成均匀涂膜的最低温度。
&&(2)乳液Tg:采用MDSC 2910 进行DSC 分析,升温区间- 20~100 ℃,升温速率为20 ℃/min。
&&(3)乳液黏度:用美国Brookfield 公司生产的布氏黏度计,采用2 号转子,转速固定在20 r/min,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测试。
&&(4)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①离子稳定性,配制1%(质量浓度)的CaCl2 溶液,将CaCl2 溶液与乳液以1∶5 的比例混合,摇匀后在试管中静置24 h,观察乳液是否出现分层、破乳现象;②机械稳定性,将一定量的乳液用增力电动搅拌器高速搅拌30 min;③冻融稳定性,将待测试样装入100 mL 的塑料瓶,在- 10 ℃冷冻16 h,室温融化8 h,完成1 次冻融循环,如此循环5 次;④稀释稳定性,取1 mL 乳液加入50 mL 比色管中,
加入蒸馏水稀释至50 mL,用玻璃棒上下搅拌均匀,封闭好后静置48 h,观察是否有分层、破乳现象;⑤ 热稳定性,将50 g乳液装入测试瓶中,在60 ℃下保持120 h,观察并记录其状态变化。
&&(5)乳液粒子平均粒径:采用ZS Nano S Malvern 纳米粒度分析仪,选择聚苯乙烯为分散质,水为分散剂,在室温条件下测量。
&&(6)乳液的结构分析:①透射电镜观察,将制备乳液用水稀释后,以OsO4 蒸熏48 h 染色置于铜网上,用TECNAI G212透射电镜观察乳胶粒形态;②红外光谱测定,取聚合物乳液涂于KBr 片上,烘干溶剂,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核壳单体的选择及质量配比
&& 本研究选用St 和BA 为主要单体,MAA 为功能性单体。St 作为核单体,Tg 高(100 ℃)、硬度和强度高,产品价格相对较低;BA 作为壳单体,Tg 低(20 ℃)、成膜性能和粘接性能好。MAA 是一种亲水性单体,既可溶于水相又可溶于油相,可以明显抑制凝胶的产生,改善聚合工艺。此外MAA 能提高涂料的附着力。配方中St 和BA 的用量对聚合稳定性、凝胶率和乳液成膜稳定性的影响见表2。
表2 St 与BA 的用量对聚合稳定性及乳液性能的影响
注:MAA 的用量均为6.0 g。原材料规格配比/%
苯乙烯(St)
丙烯酸丁酯(BA)
甲基丙烯酸(MAA)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 10)
过硫酸钾(KPS)
&&&&由表2 可见,随着m(St)∶m(BA)的增加,聚合稳定性变差、凝胶率增加。根据乳胶涂料的成膜机理,聚合物乳液在成膜过程中需要聚合物粒子相互融合。当St 用量为125.0 g 时,乳液不能形成完整的膜,因此会出现耐水性、耐久性下降及对基材附着力下降、涂膜光泽不好、产生裂纹和发色不均匀等问题;当BA 用量为115.0 g 时,虽然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点,但又出现涂膜力学性能下降、耐擦洗性能差、耐污性降低等。因此,为了使涂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沾污性和耐擦洗性,乳胶涂料所选用的苯丙乳液的Tg 通常不能太低。综合原材料
成本、聚合稳定性、凝胶率和成膜稳定性,本研究采用的核壳单体配比是m(St)∶m(BA)=115.00∶85.00。
2.2 乳化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在核壳乳液聚合中,乳化剂的性能及用量直接影响聚合反应的速率、分子量大小及分布、乳液的稳定性、黏度等。在乳液聚合中,常用的乳化剂有2 种类型,一是阴离子型的乳化剂,如SDS、DSB 等;另一类是非离子型乳化剂,如OP 系列、PEG 等。若单独采用阴离子型乳化剂,乳液的粒径小、黏度大、聚合稳定性好,但在电解质中的化学稳定性差。使用非离子型乳化剂,虽然乳液对电解质等的化学稳定性良好,但使聚合速度减慢,而且因其乳化能力弱,聚合中易生成凝块[2]。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乳化剂为DSB 和OP- 10 复合乳化剂。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见表3。
表3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由表3 可见,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聚合过程中的凝胶量下降,乳液外观呈半透明而且荧光充足,但涂膜的吸水率上升,则其耐水性下降。此外,乳液的Ca2+稳定性随m(OP- 10)∶m(DSB)的增大而提高。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复合乳化剂的用量取2.5%~3.0%,m(OP- 10)∶m(DSB)=2∶1。
2.3 引发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KPS 为热分解型引发剂,其用量对于聚合过程的转化率、凝胶率均有一定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1。由图1 可知,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单体转化率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值时,曲线趋向平缓;而同时凝胶率先是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然后又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引发剂用量较小时,体系中乳胶粒获得自由基的几率较小,参加聚合反应的有效乳胶粒数较少,到特定反应时间后的最终转化率较低;而引发剂量的增加,乳胶粒获得自由基的几率增加,反应加快,最终转化率提高。当再继续增加引发剂
的用量时,形成的初始粒子数目会继续增加,当引发剂的量达到一个极限值时,就会因为粒子数目过多,总粒子表面积过大,单位面积上吸附的乳化剂量减少,体系处于亚稳态,只能通过体系中粒子再凝聚、粒径变大来达到稳定。此时,增加引发剂的浓度,并不能有效提高最终转化率,反而会因引发剂用量过大,容易导致凝胶率的增加。因此,本研究中除了严格控制引发剂的总加入量在0.55%~0.60%外,对引发剂采取连续
滴加的方式,并严格控制滴加速度,尽力保持聚合速率恒定。当反应结束前夕,仍有少量的引发剂,此时升高反应温度,以提高单体的转化率。
图1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转化率和凝胶率的影响
2.4 反应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和乳液聚合理论,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但温度过高,不仅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会使反应无法进行,也会造成能源浪费。反应温度对聚合稳定性及乳液性能的影响见表4。
表4 反应温度对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
&&&&由表4 可见,反应温度偏低,滴加的单体未能及时反应;当反应温度为85 ℃时,在制备硬核种子乳液时,就会出现大量的凝胶;而当反应初期温度大于90 ℃,聚合反应容易发生暴聚,并有大量凝胶生成而使反应无法进行下去。因此,核壳乳液聚合的温度宜控制在80 ℃。但在反应后期,由于引发剂浓度相对较低,将反应温度升高到90 ℃左右,则有利于提高聚合反应速度,进一步降低残余单体的含量,进而提高转化率。
2.5 pH 值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用KPS 作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过程中,由于发生:
&&&&&&&&&&&&&&&&&&&&&& S2O82-+H2O→ 2HSO4-+ 12O2 和HSO4-→H++SO42-
&& 反应,因此,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中的pH 值逐渐降低,而KPS的热分解速率随体系中[H+]的增加而加快,其结果是聚合反应快速进行,反应热难于及时导出,支链、缠绕、交联的几率增大,暴聚容易发生[3]。为此,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缓冲剂NaHCO3,但NaHCO3 的量必须严格控制,若加量过大,则又会抑制聚合反应。本研究中NaHCO3 的加入量为0.55%~0.60%,以使反应体系中的pH 值控制在4.0~6.0;反应结束后,降低温度,用氨水将乳液的pH 值调节至8.0~9.0,主要是采用碱增稠,提高乳液的黏度,也可防止乳液在贮存过程中体系的酸度过高对贮存容器的腐蚀。研究表明,在反应前期加入适量的NaHCO3 和在反应结束时加入氨水对体系的pH 值进行适当调节,不但可使乳液聚合反应平稳进行,同时还可对乳液体系黏度进行调节,并提高了乳液的贮存稳定性。
2.6 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若采用混合单体的种子乳液聚合法,即:将所有单体均匀混合后,先用部分单体来制备种子乳液,然后再将剩余单体滴加至种子乳液中,进行乳液聚合,虽然能够制备出外观呈半透明并带蓝色荧光的苯丙乳液,但将该乳液均匀涂抹在干净铁片上,自然干燥后,胶膜有一道道细裂纹,制得的胶膜不完整。本研究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在相同的配方下,运用粒子设计的概念[4],改变乳胶粒的结构形态,使乳胶粒内外组成有梯度变化,即St 大多数分布于内层,而BA 更多地分布于外层,形成硬核软壳胶粒,制备出性能良好的核壳苯丙乳液。核壳苯
丙乳液是由St、BA 和MAA 共聚单体组分通过多阶段共聚制得的乳粒结构,从核心到壳层共聚组成不均匀分布的多
相层状型乳液。核壳苯丙乳液在成膜过程中,壳层相互接触熔融形成连续相,核则形成微观分散相。由于核壳苯丙乳液的共聚物组成从核到壳的变化,使乳液颗粒从核到壳有一个Tg 梯度逐渐变化,并且形成的涂层具有较宽的“Tg- Tb”温度转移区间,使苯丙乳液的MFT 降低,因此提高了苯丙乳液的成膜稳定性[5]。由于核壳结构乳胶粒的核层与壳层之间可能存在接枝、互穿网络或离子键合,因此,乳胶粒的核壳化结构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的耐磨、耐水、耐候、抗污、防辐射性能以及抗张强度、抗冲强度和粘接强度,改善其透明性。实验研究发现,采取直接向核种子乳液中滴加壳单体或滴加壳单体预乳化液2种不同的加料方法,在适当控制加料速度的情况下均能得到
核壳型结构的乳胶粒子。但直接向核种子乳液中滴加壳单体需要的加料时间相对较长。这是因为直接滴加壳单体到核种子乳液中,形成的单体液滴大,故单体不易迅速扩散,易造成单体发生均聚,使乳胶粒间出现聚凝;而采用滴加壳单体预乳液进行壳组分聚合时,由于单体加入到反应体系前已被乳化分散成很小的胶束或单体液滴,能有效避免单体聚集,提高加料速度,缩短加料时间。因此,本研究采用壳单体预乳化的核壳乳液聚合工艺。
2.7 壳反应阶段物料加入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由于聚合工艺和条件不同,制备出的聚合物乳液粒子具有不同的形态,如核壳型、翻转核壳型、三明治型、半球型、草莓型和中空粒子等,这些粒子形态的乳液都可以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制备[6]。乳胶粒子的各种形态如图2 所示。
图2 各种形态的乳胶粒子结构示意
&&&&在聚合过程中,壳反应阶段物料的加入方式对乳胶粒形态的影响很大。壳反应阶段物料的加入方式一般有3 种:半连续法、间歇法和平衡溶胀法。这3 种加料方式造成了壳单体在种子胶粒表面及内部的浓度分布有所不同:采用饥饿态半连续加料时,种子乳胶粒表面及内部的壳反应单体浓度均很低;若用间歇法将壳单体一次性加入,则种子乳胶粒表面单体浓度很高;而采用平衡溶胀法加料,将单体加入到乳液体系中,在一定温度下溶胀一定时间,然后引发聚合。不但种子胶粒表面的壳单体浓度高,且壳单体有充分的时间向种子乳胶粒内部渗透,故种子内部也富含壳单体。本研究采用平衡溶胀法与半连续滴加法相结合的滴加工艺,使壳体先进行了平衡溶胀,再采取半连续滴加,由于壳单体的溶胀,使核壳聚合物层间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贯穿或接枝反应,改善核层与壳层聚合物的相容性,提高了聚合物乳液的性能。
2.8 苯丙乳液具有核壳结构的验证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乳液,只有当壳单体的聚合完全发生在种子微粒子上时,才能形成核壳结构。否则,就会形成新的粒子,制成的乳液中就会包含大量仅由壳单体聚合而成的微粒子,也就不能称其为核壳乳液。因此,聚合过程是否有新粒子产生是衡量能否制备具有核壳结构乳液的标准之一。
&&由图4 可见,聚合物乳液平均粒径随聚合反应时间的变化呈现3 个不同的区域:在a 区域(30~120 min),聚合物乳液的平均粒径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变大,这主要是在该区域主要发生核单体的聚合反应;在b区域(120~150 min),聚合物乳液的平均粒径与时间的变化无关,这主要是苯乙烯已经聚合反应完毕;在c 区域(150~240 min),聚合物乳液的平均粒径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主要是在该区域发生了在核种子乳液上的聚合反应。由于c区域聚合物乳液的平均粒径大于a 区域的聚合物乳液的平均粒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核壳乳液聚合的发生。由表5 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本实验条件下,在核壳聚合过程中,起始反应体系中种子乳液的粒子总数与聚合后所得到的核壳乳液的最终粒子总数基本相当,这说明壳单体的聚合确实是在种子微粒子上进行的,并未形成新的粒子。
2.8.1 苯丙乳液的TEM分析
&&&&将制备的聚合物乳液用蒸馏水稀释后进行染色,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看乳液中是否存在细小的粒子。选择典型视野进行拍摄,得到的TEM照片见图3。
图3 聚合物乳液的TEM照片
&&&&图3(b)中未观察到细小粒子的存在,核壳聚合物微粒子的大小也比较均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壳单体的聚合是在种子微粒子上进行;而且从图3(a)可以看出,乳液粒子是由内外2 层结构组成,即内核与外壳。由此表明,所制备的苯丙乳液具有核壳结构[7]。但在某些情况下,在乳液的核壳聚合阶段,一旦生成新的粒子,新粒子的成长往往远快于核壳聚合物微粒子的成长速度,当聚合结束时,出现新粒子的尺寸接近或者大于核壳聚合物微粒子的现象,也是可能的。此时尽管从电子显微镜上看不到细小的粒子,但确实产生了新的粒子。因此,还必须与下列方法相结合对乳液微粒子的核壳结构作进一步的验证。
2.8.2 核壳乳液聚合过程中的平均粒径变化与粒子数变化
&&&&在核壳乳液聚合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适量的聚合物乳液,对其粒径进行测量,聚合过程中聚合物乳液平均粒径变化见图4。在凝胶很少的条件下,分别计算种子乳液聚合阶段与核壳乳液聚合阶段反应体系中,起始参与聚合的全部种子微粒子数量以及最终形成的核壳聚合物微粒子的总数。相关的实验测量数据与计算结果见表5。
振动吸收峰,1601.84 cm- 1 处为苯环特征吸收峰,758.96 cm- 1处有苯环中C―H 面外弯曲的特征峰,1452.86 cm-1 是―COO―的特征吸收峰。由此说明St、BA 和MAA 等3 种单体都参与了共聚反应,生成苯丙共聚乳液[8- 9]。
图5 常规聚合方法制备苯丙乳液的FTIR 图谱
图6 核壳乳液聚合制备的苯丙乳液的FTIR 图谱
&&&&本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对2 种乳液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的红外图谱几乎相同,说明核壳结构和非核壳结构的复合乳液的分子链结构并无差异,差别仅在于乳液的颗粒结构明显不同,因此其物理性能有较大的差异。
2.9 苯丙乳液的FTIR 分析
&&&&常规乳液聚合制备的苯丙乳液(St/BA/MAA)的FTIR 谱图见图5,核壳乳液聚合制备的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的FTIR 谱图见图6。
&& 图5 和图6 中,3444.52 cm- 1 处是丙烯酸羧基中―OH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874.32 cm- 1 和2959.30 cm- 1 处有甲基(―CH3)和亚甲基(―CH2―)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34.57 cm- 1处是丙烯酸酯基中C=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248.16 cm- 1 和1166.55 cm- 1 处是丙烯酸丁酯基中―C―O―C―的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842.02 cm- 1 处是丙烯酸丁酯基中C=O 的伸缩
2.10 不同结构聚合物乳液性能比较
&& 对所制备的核壳结构复合乳液与采用常规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的非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结构聚合物乳液性能比较
&& (1)当St 的用量为55.0%~57.5%、BA 的用量为42.5%~45.0%时,混合乳化剂的用量占单体量的2.5%~3.0%,且
m(OP- 10)∶m(DSB)=2∶1,引发剂用量占单体量的0.55%~0.60%,pH 缓冲剂的用量占单体量的0.55%~0.60%,预乳化温度为45 ℃、反应温度为80 ℃,可以制备出苯丙乳液。
&& (2)采用壳单体预乳化的核壳乳液聚合,可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而且凝胶量很小;采用平衡溶胀法与半连续滴加法相结合的滴加工艺,改善了核层与壳层聚合物的相容性,提高了聚合物乳液的性能。
&& (3)运用粒子设计、聚合物形态结构的概念,应用壳单体预乳化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的核壳结构苯丙乳液具有高Tg、低MFT 和良好的稳定性,在配制建筑内墙涂料时,可以不加成膜助剂、增塑剂和抗冻融剂,有效降低了内墙涂料中的VOC,满足配制超低VOC 内墙乳胶涂料的需要。
回复时间: 15:34:53  回复(19)纳米TiO2 改性内墙涂料研究
摘 要 主要研究了纳米TiO2 的加入对内墙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2 %纳米TiO2能极大地提高涂料降解甲醛的能力,但加入4 %纳米TiO2 反而使涂料的性变差。涂料的常规性能研究也表明,加入少于2 %的纳米TiO2 对涂料的常规性能会有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 纳米TiO2 ,内墙涂料,光催化
  目前,合理控制和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是消除室内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半导体光催化主要以环境友好的TiO2 作为耐久性光催化剂,已应用于包括水和空气净化等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中。TiO2 在光照条件下,可使污染物甲醛转化为CO2 和水。在涂料中加入纳米TiO2 可达到光催化分解污染物和杀死细菌,从而净化空气的目的[1~3 ]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纳米TiO2 对内墙涂料的光催化性能和常规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1  纳米改性内墙涂料的制备
锐钛型TiO2 优异的光催化作用可抗菌杀菌,并降解室内有害气体。但纯锐钛型纳米TiO2 仅在紫外光照射下才表现出光催化能力,且紫外光照射不仅增加了光源设备费用,还可能引起涂膜中部分有机高分子降解,造成变色粉化。因此本课题采用纳
米TiO2 抗菌粉,因其掺杂稀土金属离子可大大提高光催化性能,能使改性内墙乳胶漆在非紫外光源(即可见光) 照射下也具有光催化能力。纳米改性涂料的基本流程如图1 所示。制备得到:普通内墙涂料;含2 %纳米TiO2 改性内墙涂料;含4 %纳米TiO2 改
性内墙涂料;含1 %纳米TiO2 改性内墙涂料。
图1 纳米改性涂料的制备工艺路线
112  甲醛降解试验方法
11211  实验设备
甲醛降解试验在容积为1200 ×600 ×600 mm 的长方体密闭玻璃箱内进行。在玻璃箱内部放置一台20 W左右的小功率电扇,顶面玻璃上预留测试孔。功率为20 W的紫外灯1 盏,放置在玻璃箱顶部角上。采用4160 - 2 型甲醛测定仪测试甲醛的浓度。
11212  实验过程
在面积为790 ×800 mm 的玻璃板上喷涂待测样品,成膜干燥后放入反应箱底部和四周,盖上顶面玻璃,并用凡士林对边缘进行封闭。注入甲醛气体的初始浓度为215 ppm 左右,注入后在小孔处盖上玻璃,边缘封闭,启动电扇,间隔一定时间测试一次,记下浓度值。最后按照下式计算出甲醛降解率:甲醛降解率= 初始浓度- 测试点浓度
初始浓度×100 %
2  实验结果
211  试验结果分析
将锐钛矿型纳米TiO2 按照不同添加比例制成改性涂料,并与原配方进行甲醛降解试验对比,实验温度均为25°,光源均采用20 W 紫外光。所用涂料中的纳米TiO2 的含量分别为0 % ,2 %和4 %。试验所选择甲醛的初始浓度分别3106 ppm、2178 ppm、1106 ppm。试验证明,3 种涂料对甲醛都有降解效果。普通内墙涂料开始所降解的甲醛初始浓度& 含4 %纳米TiO2 改性内墙涂料所降解的甲醛的初始浓度,但随着降解的进行,前者的甲醛含量反而低于后者。这说明含有4 %纳米TiO2 涂料的降解能力反而低于原始配方,4 %纳米TiO2 在涂料中的存在对其性能有负面的影响。试验还表明,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甲醛的降解率增加。纳米TiO2 的适当添加,改性涂料对甲醛的降解率明显加强。涂料经2 %纳米TiO2 改性,甲醛降解率在7 h 后达到79 %以上。降解甲醛过程中,甲醛浓度会有偶尔的回升,随后下降,是因乳胶漆涂膜在降解初期吸附的部分甲醛重新释放引起的。但是当纳米TiO2 的添加量达到4 %时,对甲醛的降解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比原始配方的降解能力还低,说明纳米材料的添加不是越多越好。添加量不足,不能产生足够的改性效能;添加过量,不仅影响乳胶漆的生产成本,而且还会加剧纳米材料的团聚倾向,影响纳米材料在乳胶漆体系中的分散性、稳定性,导
致乳胶漆性能下降。因此我们认为,本实验中2 %纳米TiO2 的加入能极大地提高涂料的光催化性能,但是过量的加入纳米TiO2 会使涂料的性能变差,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12  纳米TiO2 改性内墙涂料的常规性能
由甲醛降解试验可知,过量纳米TiO2 的添加反而会使涂料性能变差,因此将纳米TiO2 的添加量控制在2 %以内,来作内墙涂料的常规性能测试。纳米TiO2 掺杂银、铈材料制得的改性内墙涂料,其常规性能如表1 所示。在涂料中应用自制的纳米
TiO2 掺杂银、铈材料后,涂料体系没有出现变色的现象,且加入纳米TiO2 对涂料综合性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加入纳米TiO2 后,涂料的耐碱性、耐水性和流动性等性能都明显优于改性前的原配方涂料。由于纳米TiO2 极大的表面积和近似于大分子
水平的粒径,决定了它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易与成膜物和溶剂形成强大的相互作用力。纳米TiO2 可极大地改进乳胶漆的流变性,粒度进入纳米尺度,料表面活性中心随之增多,表面活性中心与成膜物质的官能团可发生次化学键结合,极大地增加了涂
层的刚性和强度,从而改进涂层的耐洗刷性等性能。
表1  TiO2 掺杂银、铈材料改性涂料常规性能检验结果
项目&&&&&&&&&&&&&&&&改性前配方&& TiO2 掺杂银、铈1%&& TiO2 掺杂银、铈2 %
硬度/ H&&&&&&&&&&&&&&&& 4&&&&&&&&&&&&&&&&4&&&&&&&&&&&&&&&&&& 4
遮盖力/ (g/ m2)&&&&&&&&194&&&&&&&&&&&&&&183&&&&&&&&&&&&&&&&&&171
耐冻融稳定性&&&&&&&&&& 合格&&&&&&&&&&&& 合格&&&&&&&&&&&&&&&&合格
耐洗刷次数&&&&&&&&&&&& 500&&&&&&&&&&&&&&1000&&&&&&&&&&&&&&&& 1200
耐碱性/ h&&&&&&&&&&&&&&≥48&&&&&&&&&&&& ≥96&&&&&&&&&&&&&&&&&&≥96
耐水性/ h&&&&&&&&&&&&&& ≥48&&&&&&&&&&&& ≥96&&&&&&&&&&&&&&&&&&≥96
流动性&&&&&&&&&&&&&&&& 合格&&&&&&&&&&&&&&优&&&&&&&&&&&&&&&&&&&& 优
流平性&&&&&&&&&&&&&&&&&&合格&&&&&&&&&&&& 优&&&&&&&&&&&&&&&&&&&&优
悬浮性&&&&&&&&&&&&&&&&&&合格&&&&&&&&&&&& 优&&&&&&&&&&&&&&&&&&&&优
综合评定&&&&&&&&&&&&&&&&合格&&&&&&&&&&&& 优&&&&&&&&&&&&&&&&&&&&优
3  结 论
添加锐钛矿型纳米TiO2 能提高内墙涂料的甲醛降解能力和涂料的常规性能,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实验表明,纳米TiO2 的量控制在2 %之内较好;含4 %纳米TiO2 的内墙涂料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反而没有普通内墙涂料好;涂料经2 %纳米TiO2 改性,甲
醛降解率在7 h 后达到79 %以上,常规性能也有极大的提高。
[ 1 ]  高基伟,王家邦,杨辉. [J ] . 硅酸盐学报. 8
[ 2 ]  李彦峰,汪斌华,黄婉霞,涂铭旌. [J ].化工新型材料,) :44
[ 3 ]  徐瑞芬,佘广为,许秀艳. [J ] . 化工进展,) :1193
回复时间: 15:36:01  回复(20)大家作为一些参考,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再继续讨论.我就尽我自己力所能及的,为大家做点事.---
回复时间: 15:39:41  回复(21)到哪里找么这好的人?---
回复时间: 17:34:38  回复(22)确实是!---
回复时间: 23:30:46  回复(23)中国涂料界应该多几个象郭工这样既有强烈责任感又有大公无私精神的领军人物!中国涂料有希望啊!---
回复时间: 10:26:28  回复(24)顶---
回复时间: 15:44:51  回复(25)麻烦郭工给我传上来的哪本老外写的书过来行不?
该回复最后被 冰 编辑于 21:50:58。---
回复时间: 18:42:33  回复(26)好的.这几天我把这本书变换以下格式,因为不变换格式,我没办法传,我对电脑不是很懂,真不好意思.---
回复时间: 9:38:48  回复(27)有那位兄弟对发送电子书和论文有懂的,教教在下,我想为大家发送一些电子书和论文,可电脑水平不行,急死我了.---
回复时间: 18:12:21  回复(28)你的电子书原来是什么格式啊?---
回复时间: 19:54:29  回复(29)你的电子书的后缀明是什么?或者压缩后再发,我的邮箱:
谢谢郭工~
回复时间: 14:41:03  回复(30)发到我的邮箱里,我提供给大家下载。
回复时间: 14:48:26  回复(31)好的,我先把它发到柔剑邮箱里吧.---
回复时间: 20:21:17  回复(32)柔剑:我给你发了两次,但只能单页发,这个文件三百多页,怎么发?---
回复时间: 20:35:34  回复(33)这是一篇JS防水涂料的论文,大家看看吧,以后我再把我做的实验记录发给大家,希望我们能很好的交流.---
回复时间: 20:40:52  回复(34)JS 复合防水涂料的研制
科技咨询导报
聚合物水泥复合防水涂料,简称JS 复合防水涂料,是利用水泥与丙烯酸酯等水乳型聚合物乳液通过合理配比,复合而成的双组分防水涂料。混合后形成的涂膜具有有机材料弹性高,无机材料耐久性好的双重优点,防水效果突出,同时该涂料还可加颜料形成彩色涂膜而兼有装饰作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防水材料。
1 基本配方及各组分的作用
&&&&双组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由液料和粉液(固体)两部分组成。液料部分由高分子乳液、增塑剂、助剂组成。常用的乳液有VAE 乳液、纯丙乳液、苯丙乳液、丁苯胶乳、氯丁胶乳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粉料部分则由水泥、石英粉、粉煤灰、石灰、填料及助剂等构成。其基本配方见下表。
表1 基本配方详细列表
乳液100&&&&&&&& 成膜助剂2-10&&&&&&&&&& 消泡剂&&适量
分散剂0.1-2&&&& PH调节剂&&适量&&&&&&&& 水泥&&80-100
增塑剂2-10&&&&&&填料&&20-40
&& 我们选择乳液不仅要考虑到乳液本身的性能,还要充分考虑到乳液与固体组分的界面性能、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及施工稳定性。例如丙烯酸酯乳液有塑性体与弹性体之分,二者玻璃化温度悬殊,钙离子稳定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用途来选择不同的乳液。粉料部分最常选用的是32.5~42.5 级硅酸盐水泥、白水泥等水泥品种。采用白水泥可制造彩色聚合物水泥,可掺入的胶凝物质有粉煤灰、石灰等。水泥应经磨细处理,细度越高,其分散及水化作用越剧烈,形成凝聚结构的接触点越多,越有利于产品性能的提高。填料主要是砂子,但因CaCO3 和水泥水化产物之间的微界面区结构更加紧密,因此采用方解石粉作填料比用石英砂作填料的强度高,故究竟采用何种填料,可依据用途要求而选择。
&& 双组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常用助剂主要有分散剂、增塑剂、消泡剂及水泥外加剂。分散剂的加入可使双组分混合时粉料易分散。若水分太少,就不足以在固相表面形成吸附水层,水泥粒子就无法依靠热运动作用下的相互碰撞而凝聚,从而造成易性差及乳液很快破乳;如采用外加水的方法则会使涂料制品的性能变得很不稳定,故宜在粉料中加入减水剂。
2 复合机理及影响因素
&&(1)JS 复合防水涂料为柔性防水材料,双组分型,包括液料和粉料。液料采用丙烯酸酯乳液和乙烯――醋酸乙烯酯乳液,具有无毒、无臭等优点;因其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大大提高了涂料对多种基面的粘结强度,便其抗拉强度、延伸率、变形适应性有显著增强;而粉料为以水泥基材料为主,再加入石英粉、滑石粉等填充料可明显增加涂膜不透水性、掺渗性、抗紫外线和耐久性。当液料和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时,复合体系中水泥遇到乳液中的水既发生水化反应,形成一定的水泥胶凝体;而聚合物乳液本身属于胶体分散体,其中的聚合物颗粒向料浆中分散,吸附在水泥及其水化物和其他填料的表面,随着水分的消耗和散失,聚合物颗粒之间慢慢地聚拢而相互凝聚在一起,进一步固化即形成连续的涂模结构,这种涂模以聚合物网络为主体,水泥的硅酸盐网络结构已不连续,因此涂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2)影响JS 复合防水涂料的柔性、强度等物理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聚合物本身及加量、水泥和骨料性质加量以及砂灰比、水灰比、各类添加剂等。就JS 复合防水涂料产品而言影响其拉伸性能有下列因素:
&& 粉料与液料比的影响。粉料与液料比对JS 复合防水涂料来说,起到了关键作用。试验表明:在一定聚灰比范围内,粉液料比对提伸强度影响较小,对延伸率影响较大。这是由于粉料的加入,只有小部分发生水化反应,增强了拉伸强度,而大部分仅仅作为填充料充满于液料之间,限制了高分子材料链间的自由延伸,所以复合防水涂料的延伸率随粉料/ 液料比的增大而减少。
&& 温度的影响。粉料与液料相混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各自发展并相互作用、相互限制,当JS 复合防水涂料在较低温度时,粉料特别是水泥能有效发挥并起主导地位,同时抑制了有机高分子体系起主导作用;反之,在较高温度时,有机高分子体系起主导作用,并抑制了无机材料体系的发展。故当粉料与液料相同时,拉伸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延伸率则随温度升高
&& 养护期的影响。JS 复合防水涂料的拉伸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而延伸率则减少。
&& 涂膜厚度的影响。经试验表明:试件厚度的增加,所测得拉伸强度值减少,而延伸率增加。这是由于涂膜厚度增加,其测得的拉力值增加,延伸率随着拉力值增加而增大。而拉伸强度不仅仅与拉力值成正比还与试膜
的截面积成反比。成膜次数的影响。经试验表明:在试件相同厚度和养护龄期下,所测得拉伸强度、延伸率随成膜次数增加而有所增大。由于一次成膜当试件表干后,试件内部剩余水分没有多次成膜容易蒸发。分次成膜质量好于一次成膜的质量。
3 主要性能指标
&&如下表所示。
&&表2 重要性能
4 主要特点
(1)无论是潮湿(无明水)或干燥的基面上都能施工。
(2)无毒无味、无污染、属环保型产品,可用于饮用水工程。
( 3 ) 涂层高强坚韧,耐水性、耐候性、耐久性优异。
( 4 ) 施工安全、简单、工期短。
( 5 ) 可加颜料,形成彩色涂层。
(6)与各种材料有极佳的粘结性,是修补粘接的极佳材料。
(7)耐高温140℃不流淌。
5 适应范围
(1)可在潮湿或干燥的砖石,砂浆混凝土,金属,各种保温材料层上直接施工。
(2)对各种新旧建筑物的屋面、地下室、外墙、厨房、卫生间、水池等均可使用。
(3)对各种防水材料施工的旧防水层可不用清除直接使用。
建筑防水要求防水层具有一定的高、低温性能和柔韧性。JS 复合防水涂料本身具备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 ,且粘结力强 ,在无明水的潮湿基层可施工。而屋面防水除以上性能要求外,特别要求防水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承受长期日照、雨淋、热晒 ,即具备优良的耐紫外线、耐热老化及耐水性。指出通过调节液料和粉料的配比或调节粉料中不同组分的用量,可生产出不同强度和伸长率的产品。根据防水工程应用部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来设计防水涂料自身的性能,既可有针对性地满足技术上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防水工程的造价。
回复时间: 20:42:36  回复(35)有些论文的观点可能和大家的观点不一样,但我们应该吸取一些对我们有启发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把我们自己的产品做好.
&&希望大家能够很好的看待别人的成果.---
回复时间: 20:46:37  回复(36)大家好,我学会发文件了,有朋友需要老外的那本书的,把你的邮箱发给我,因为书太大,所以发的速度可能会很慢,另外还要把文件分开才能发,所以需要时间.---
回复时间: 16:36:26  回复(37)对了,这本书的阅读格式是PDG,阅读时需要下载一个阅读软件,名字叫超星阅读器,4.0的.---
回复时间: 16:38:55  回复(38)学习了,郭工好人啊!---
回复时间: 16:55:35  回复(39)象这样好的人,已经很少了,请大家珍惜这样好的学习机会,我发现郭工给人的回复都给人感到他对朋友的真诚和无私,我估计他应该一个人见人爱的人---
回复时间: 20:51:47  回复(40)继续顶。。。---
回复时间: 9:14:47  回复(41)向郭工致敬!---
回复时间: 9:46:48  回复(42)很值得后辈学习的,我也有一些存放了很久的资料,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可惜本论坛不能上传资料!
郭工,你说的那本书我也想看看,能不能发个给我呢?谢谢了!
我的油箱是:---
回复时间: 19:02:37  回复(43)顶顶顶顶...............---
回复时间: 20:35:07  回复(44)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这几天眼睛有些问题,所以没上网。我把这本书的一些先传给42楼吧。---
回复时间: 11:01:30  回复(45)楼主,《涂料流动和颜料分散》这本书能否g给俺也发一份,我的邮箱是:或者racle@marco.cm.cn,另外,我这也有一些pdg格式的涂料书籍(超星图书),都是5M以上的,确实论坛里需要一个文件上传的版面。
回复时间: 14:38:03  回复(46)真对“纳米TiO2 改性内墙涂料研究
”一文,别的不敢说,因为我没有做过这一领域,在此很负责人的说一句,纳米TiO2 的可见光下催化的问题,国际上还没又很好的解决。离子掺杂效果并不好,至于负离子涂料.............还不能说破---
回复时间: 16:49:40  回复(47)再有,提醒大家要小心假论文假专利,希望各位在查专利的时候有幸能找到一篇真的,想看真东西去美国化学期刊(如果英文好的话)---
回复时间: 16:52:11  回复(48)好的,我尽快为大家传送.以上一些论文,对大家都是一些参考的文献,再说又不是去卖论文,又没有卖产品,就不能说什么欺诈,只要能为大家做些事就行,自己不想为大家做服务,就不要在上面胡说八道了.---
回复时间: 9:41:33  回复(49)25楼的邮件发不了,另外上面朋友的邮件已发,你们查查,如果不在邮箱就会在垃圾邮件里.因为这个邮件太大,不好传,只能分批.我非常希望大家能为我们目前的涂料行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忘记学雷锋.---
回复时间: 10:04:31  回复(50)另外,还可能有朋友给我发来的密件,我电脑水平有限,如果有事的话就给我发邮件吧,我的邮箱在我的资料里有.发信息也行.---
回复时间: 10:07:44  回复(51)对不起郭工,我没有成心冒犯,我没说您欺诈,我只是说那些假论文的作者在作学术欺诈,甚至有些作者我都认识。.....不多说了。再有我也没有不为大家服务啊,难道我说出来这些事实不是在让大家小心提防假论文吗?我不是专业做漆的,所以对于做漆您是转家,我以后有什么问题还要想您请教,我是材料出身,所以对这里面的事知道的稍微多点,没想冒犯对不起啊---
回复时间: 10:32:14  回复(52)表面粗糙度对水性涂料漆膜质量的影响
路则光, 申利明, 陈秀兰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 南京210037)
摘要:  对经过砂磨的黑槭薄木贴面家具板件的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后,喷涂2 遍水性涂料,测试其漆膜厚度和附着
力、耐水性及硬度。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 Ra) 对漆膜附着力影响显著,对耐水性、硬度的影响不显著。Ra 为5120
um 时,漆膜剥落率最小,附着力最大,耐水性最好,硬度适中,具有较佳的漆膜质量。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水性封闭底漆; 漆膜; 质量
中图分类号: TS6641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203
  我国是家具生产大国,每年消耗大量的木器涂料。随着家具产量的提高,涂料使用量也逐年增加。
目前大量使用的是有机溶剂型聚氨酯( PU) 木器涂料,有机化合物(VOC) 排放量较高,严重危害生态环
境;同时,我国每年也向欧美国家出口大量家具,而这些国家对家具有害物质含量有严格的标准要求[1 ] ,对
我国家具制造业带来严峻挑战。
&& 水性木器涂料是以水为溶剂,可大大减少涂料中有机溶剂的挥发,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火灾危害。
水性木器涂料在欧美等国家已成为市场畅销产品,在我国也已悄然兴起[2 ] 。漆膜质量对高档家具的表面
质量至关重要,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具市场竞争能力。所以,对水性聚氨酯木器涂料的涂饰工艺研
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黑槭(硬枫) 薄木由于花纹漂亮,色泽悦目,温暖
感强,视觉效果好,深受人们喜爱,在家具和室内装修广为应用。笔者选用黑槭薄木贴面板作为试材,就贴
面板白坯表面粗糙度对水性聚氨酯木器涂料漆膜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生产工艺制定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 试材:黑槭( A cer ni g rum) 薄木贴面板12 块,薄木厚度为016 mm ,基板为18 mm 杨木多层板,幅面尺寸为300 mm ×400 mm , 含水率918 % ~1014 %;
2) 水性涂料:乳液型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3) 砂纸:120 、240 、320 、400 # 。
•42 •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12  仪器和设备
半自动砂磨机;恒温恒湿箱;日本三丰SJ2400 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漆膜厚度和附着力多用途干膜检验
仪( PIG) ;体视显微镜;天津Q HQ 型漆膜铅笔划痕硬度仪。
113  方法
1) 工艺 用各种规格的砂纸顺木纹方向砂磨试件,测量表面粗糙度后,进行水性涂料喷涂。待漆膜
实干后,再用400 # 砂纸顺木纹方向打磨,喷涂第2遍涂料。每遍的涂布量均为(80 ±3) g/ m2 。在温度
为25 ℃、相对湿度为77 %的恒温恒湿箱中陈放7 天后进行各项性能检测。
2) 性能测试 根据GB 《家具表面漆膜附着力交叉切割测定法》,用漆膜厚度和附着力多
用途干膜检验仪( PIG) 进行检测,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切割方格中漆膜剥落情况,以漆膜剥落的格数占全
部切割方格的百分率来评价漆膜附着力的优劣;根据GB 《家具表面漆膜耐水性测定法》,测试漆
膜耐水性。根据GB/ T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测定漆膜的硬度。并设置另一组表面粗糙度
值,作验证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1  表面粗糙度与漆膜附着力的关系
表面粗糙度和漆膜剥落率如表1 所示。对白坯贴面板的砂磨是提高涂饰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
消除机械或手工加工时在表面留下的各种加工痕迹,提高光洁度,使木材纹理清晰可见;另一方面,也改善
了木材界面化学性质,提高涂层附着力。在涂饰施工中,衡量试材表面质量的主要指标是表面粗糙度,以
轮廓平均算术偏差( Ra) 作为评价砂光质量的参数[3 ] 。
表1  表面粗糙度和漆膜质量
Tab11  panel surface roughness and coating quality
试验号&&Ra/ um&&&&&&&&&&&& 漆膜厚度/ um&&&&&&&&&&&&&&漆膜剥落率/ %&&&&&&&&&&&&&&&& 耐水性等级&&&&&&&&&&&&&& 硬度等级
&&&&1&&&&&&&&&& 3,36&&&&&&&&&&&&&&&&&&&&10.7&&&&&&&&&&&&&&&&&&&&&&&&&&&&&&&& 27. 0&&&&&&&&&&&&&&&&&&&&&&&&&&&&&&&&&&4&&&&&&&&&&&&&&&&&&&&&&&&&&&&&&&&&&&&&&&&&&3B
&&&&2&&&&&&&&&& 3.59&&&&&&&&&&&&&&&&&&&&10.5&&&&&&&&&&&&&&&&&&&&&&&&&&&&&&&& 26. 0&&&&&&&&&&&&&&&&&&&&&&&&&&&&&&&&&&2&&&&&&&&&&&&&&&&&&&&&&&&&&&&&&&&&&&&&&&&&& 4B
&&&&3&&&&&&&&&& 3.82&&&&&&&&&&&&&&&&&&&&11.0&&&&&&&&&&&&&&&&&&&&&&&&&&&&&&&& 29. 3&&&&&&&&&&&&&&&&&&&&&&&&&&&&&&&&&&2&&&&&&&&&&&&&&&&&&&&&&&&&&&&&&&&&&&&&&&&&& 2B
&&&&4&&&&&&&&&& 4.33&&&&&&&&&&&&&&&&&&&&12.7&&&&&&&&&&&&&&&&&&&&&&&&&&&&&&&& 21. 0&&&&&&&&&&&&&&&&&&&&&&&&&&&&&&&&&&2&&&&&&&&&&&&&&&&&&&&&&&&&&&&&&&&&&&&&&&&&& 4B
&&&&5&&&&&&&&&& 4.48&&&&&&&&&&&&&&&&&&&&9.0&&&&&&&&&&&&&&&&&&&&&&&&&&&&&&&&&&22. 3&&&&&&&&&&&&&&&&&&&&&&&&&&&&&&&&&&3&&&&&&&&&&&&&&&&&&&&&&&&&&&&&&&&&&&&&&&&&&&&4B
&&&&6&&&&&&&&&& 5.04&&&&&&&&&&&&&&&&&&&&8.7&&&&&&&&&&&&&&&&&&&&&&&&&&&&&&&&&&12. 3&&&&&&&&&&&&&&&&&&&&&&&&&&&&&&&& 4&&&&&&&&&&&&&&&&&&&&&&&&&&&&&&&&&&&&&&&&&&&&3B
&&&&7&&&&&&&&&& 5.20&&&&&&&&&&&&&&&&&&&&9.0&&&&&&&&&&&&&&&&&&&&&&&&&&&&&&&&&&7. 3&&&&&&&&&&&&&&&&&&&&&&&&&&&&&&&&&&&&2&&&&&&&&&&&&&&&&&&&&&&&&&&&&&&&&&&&&&&&&&& 3B
&&&&8&&&&&&&&&& 5.39&&&&&&&&&&&&&&&&&&&&8.7&&&&&&&&&&&&&&&&&&&&&&&&&&&&&&&&&& 9. 0&&&&&&&&&&&&&&&&&&&&&&&&&&&&&&&& 2&&&&&&&&&&&&&&&&&&&&&&&&&&&&&&&&&&&&&&&&&&&& 3B
&&&&9&&&&&&&&&&6.02&&&&&&&&&&&&&&&&&&&&10.7&&&&&&&&&&&&&&&&&&&&&&&&&&&&&&&&12. 0&&&&&&&&&&&&&&&&&&&&&&&&&&&&&&&& 4&&&&&&&&&&&&&&&&&&&&&&&&&&&&&&&&&&&&&&&&&&&&&&4B
&& 10&&&&&&&&&&6.56&&&&&&&&&&&&&&&&&& 9.3&&&&&&&&&&&&&&&&&&&&&&&&&&&&&&&&&&9. 3&&&&&&&&&&&&&&&&&&&&&&&&&&&&&&&&&&&&4&&&&&&&&&&&&&&&&&&&&&&&&&&&&&&&&&&&&&&&&&&&&4B&&
&& 11&&&&&&&&&& 7.41&&&&&&&&&&&&&&&&&& 9.5&&&&&&&&&&&&&&&&&&&&&&&&&&&&&&&&19. 0&&&&&&&&&&&&&&&&&&&&&&&&&&&&&&&&&&&&&&3&&&&&&&&&&&&&&&&&&&&&&&&&&&&&&&&&&&&&&&& 4B
&& 12&&&&&&&&&& 8.02&&&&&&&&&&&&&&&&&&9.3&&&&&&&&&&&&&&&&&&&&&&&&&&&&&&&&&&20. 0&&&&&&&&&&&&&&&&&&&&&&&&&&&&&&&&&&&& 2&&&&&&&&&&&&&&&&&&&&&&&&&&&&&&&&&&&&&&&& 4B
Ra 越大表示表面越粗糙,反之则表面越光滑。在漆膜厚度为 um 内,随Ra 值的增
大,漆膜剥落率渐小,附着力渐强;在Ra 为5120 um时剥落率最小,附着力最大。当Ra 超过5120 um
时,随Ra 值的增加,漆膜剥落率呈增加趋势,附着力渐弱。所以5120 um 为基材的最佳表面粗糙度。
这是因为封闭底漆是单组分的涂料,成膜固化属于物理变化。涂料喷涂到白板坯上时,漆膜在木材表
面的导管或其他细小沟槽里形成一系列的“漆钉”,附着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涂料向木材表面渗
透的程度和“漆钉”的多少。在涂布量一定的情况下,当白坯贴面板表面过于光滑,涂料与木材表面不能形
成足够的“漆钉”,附着力会降低;而表面过于粗糙,表面存在着较大的孔隙或沟槽,涂料不能填满这些孔
隙,或者形成的单个“漆钉”过大而数量不足时,附着力也会降低。
表面粗糙度和割痕交叉处漆膜剥落率(附着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预测数学模型如(1) 式。在
涂布量一定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同表面粗糙度下的漆膜附着力进行预测(见图1) 。
- + 132111 x - 146111
式中: y 表示割痕交叉处漆膜剥落率; x 表示表面粗糙度; R2 表示相关系数。
图1  表面粗糙度和漆膜剥落率的关系
Fig11  Panel surface roughness vs1coating peel rate
212  表面粗糙度与漆膜厚度之间的关系
在涂布量一定的前提下, Ra 与漆膜厚度之间的关系如图2 所示。在相同的漆膜厚度下, Ra 越小表
面越平整,所需的涂料越少,越能省工省料。
213  表面粗糙度与漆膜耐水性之间的关系
木器涂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基材进行封闭,阻止或减缓木材中的水分向外移动,并防止水性涂料中
的水分向木材中渗透。封闭效果的好坏通过耐水性能来进行评价。
耐水性能与涂料中所含的极性基团、添加剂等因素有关,也受试材表面的处理及漆膜干燥条件等因素
影响。相同的水性涂料,在不同粗糙度的试材上使用,其耐水效果不同,说明粗糙度对耐水性有一定的
影响。由表1 可知,在Ra 为5120 um 时,附着力最大,耐水性能最好,达到2 级。但相差不明显,说明板
材表面粗糙度对耐水性影响较小。
214  表面粗糙度与漆膜硬度之间的关系
漆膜硬度的大小反映了施工过程中对漆膜的可打磨性。由表1 可见,在Ra 为3182 um 时,硬度为2
B ,硬度最大;在Ra 为5120 um 时,附着力最大,硬度为3 B。说明板材的表面粗糙度对漆膜硬度基本无
215  验证试验
为了验证试验的准确性,特设置另外一组Ra 值的白坯试板做验证试验。结果如表2 所示。
结果表明,附着力随板材表面粗糙度的增加由弱到强;达到一定范围后又由强变弱; 在Ra 为5161
um ,剥落率为917 % ,耐水性为2 级,硬度为3 B ,漆
表2  表面粗糙度和漆膜质量关系的验证试验
Tab12  A verif ied tes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nel surface roughness and coating quality
试验号Ra / um
1 31 48 101 6
2 41 07 111 8
3 51 61 91 8 917 2 3
4 51 80 91 0
5 61 25 91 2
6 61 40 91 1
膜质量为验证试验中最好的,但仍低于表面粗糙度为5120 um 的质量,所以Ra 为5120 um 是本试验试材
的最佳表面粗糙度。
另外,通过(1) 计算,附着力的理论值为9 % ,实
测值为917 % ,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
1) 试材粗糙度指标Ra 对漆膜的附着力影响较大,对耐水性和硬度影响较小;
2) 当Ra 超过5120 um 时,随Ra 的增加,附着力渐弱。当Ra 为5120 um 时,附着力最大;漆膜质
量最佳,是试材的最佳表面粗糙度;
3) 在涂布量一定的前提下,可采用(1) 式对不同的Ra 值进行漆膜附着力预测。
回复时间: 10:33:56  回复(53)51楼的朋友,对于一些论文我也知道是在学术欺诈,但有些问题的论点还是很不错的,比如纳米粉体的论文,最起码让大家知道纳米催化也有坏的一方面,就是对高分子的分解作用.&&
&& 我刚才的言语有些偏激了,您别放心里去.---
回复时间: 10:40:19  回复(54)事实涂料中, 涂料技术这专利那专利假专利论文多得是,上当者多是老板和新手。---
回复时间: 10:40:29  回复(55)支持楼上!不用说别的,就说我刚入门时看的那本《涂料工艺》,里面还是有很多理论是不合理的,有误导的因素!
另外我也很扶持楼主,曾经有人跟我说他打算举办一次技术坐谈会,就是把所有认识的工程师联合起来坐在一起交流技术问题。但没办成,主要是没找到老板埋单!---
回复时间: 11:08:18  回复(56)顶起来---
回复时间: 13:05:58  回复(57)郭工问您一个问题,最近我换了很多家的钛白粉,并最终确定了一家,这家钛白粉很怪,是这样的,别的厂家钛白粉 我每次打完浆的时候,如果放上一会它就会有沉降,但是我最近用的这家的我打完浆后放了几天都没沉降,并且遮盖也很好。这是怎么回事啊?---
回复时间: 13:24:44  回复(58)我个人觉得:
此钛白粉你打完浆后已经达到钛白粉的原始粒径。这样钛白粉就会得到一个很好的防沉降性和最佳的展色力。这样的钛白粉只要能达到他原有的原始粒径的话,你什么润湿分散剂防沉剂都可以不加,都会很理想!---
回复时间: 13:36:12  回复(59)57楼的朋友,有颜色说明钛白的颗粒有悬浮,一般情况下其他条件相同,粉体的沉降一方面和密度有关系,另一方面和粉体的粒径也有关系,钛白粉能悬浮主要是粒径细,但一直很好的悬浮,我感觉也不正常.
你最好全部用钛白粉做一个涂膜,PVC大概在18%,这个实验的目的一是看钛白的遮盖,另外看涂膜的光泽,因为一般在这个体积浓度,钛白粉的展色性会得到很好的发挥,如果钛白纯度高,遮盖和光泽应该都会很好的,如果是假钛白,就会有严重的消光.---
回复时间: 14:29:43  回复(60)我用着个钛白试过,光泽明显比一般的好,遮盖也不错,一点不沉降那是假的,只是沉降很少很少---
回复时间: 14:41:49  回复(61)这样说明这个钛白在生产过程中做的很好,粒径做的很均匀,另外在后处理包膜的时候也做的很好,这是个好钛白.
现在很多的钛白之所以性能不好,就是里面加了很多的别的粉体,因为分散剂的好吸附是有选择性的,并不是什么粉体都会有很好的吸附,所以造成分散不好,严重影响到钛白粉的性能.---
回复时间: 14:55:16  回复(62)60楼的,你用的钛白是那里的呀?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呀?牌号是多少?如果不方便说的可以密信告诉我,我也想试试!谢谢!---
回复时间: 16:38:12  回复(63)郭工,你说的那本书我也想看看,能不能发个给我呢?谢谢了!
我的邮箱是:xujinlan_---
回复时间: 16:41:15  回复(64)严重支持郭工!!!---
回复时间: 21:35:27  回复(65)62楼的,我的钛白是直接从四川攀枝花进的,是造纸专用的,但是人家告诉我用于涂料更好,12.8元/公斤.感觉不错,是攀钢的.他们作为颜料用钛白12.2元/公斤.---
回复时间: 18:30:52  回复(66)纳米颗粒的毒性问题
&& 21 世纪是学科交叉的世纪, 而纳米科学技术―――这个广泛的跨学科研究与开发领域, 无疑是交叉科学的典型代表。目前,各种形式的纳米材料已经以不同的途径进入我们的生活。比如, 工业生产的纳米材料, 目前已经应用到化妆品、涂料、医药诊断等许多传统产业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运用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和纳米组装等技术, 开拓新的医疗诊断和治疗领域,如抗菌的伤口敷料、药效持续时间更长的药物、更好的弥补术、新的药物输送机制等。今后,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和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会越来越多。
&&《科学计量学》创始人Braun•T 教授一直在对主要的国际学术杂志的论文题目中包含“纳米”的科学术语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 1994 年科学论文题目中的“纳米”术语约2000 个, 而到2003 年已经超过了5 万个。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由此可见一斑。人们逐渐认识纳米科学技术的优点和潜在的巨大经济市场的同时, 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另外一个新的问题: 纳米技术是否会像工业革命一样给人类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各种疾病。
&& 最近一年多, Nature 和Science 杂志已经先后四次发表编者文章, 与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讨论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和生物环境安全性问题。同时, 美国化学会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杂志以及欧洲许多杂志也相继发表编者和科学家的文章, 讨论纳米尺度物质的生物效应、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问题。英国政府指示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工程院专门组织了由剑桥大学科学家为首的专家小组调研这个问题, 历时1 年3 个月, 于2004 年7 月29 日发布了长达95 页的研究报告强调: 必须优先开展人造纳米材料的生物环境安全性研究。
&& 为什么纳米颗粒的毒性与生物环境安全性问题会引起如此极大关注@从纳米颗粒比细胞还小几个量级以及与较大的蛋白质的尺寸相当这一事实, 我们很容易想到, 纳米颗粒很可能侵入人体和其他物种的自然防御系统, 进入细胞并破坏细胞的功能。人造纳米材料进入生命体后, 是否会导致特殊的生物效应@这些效应对生命过程和人体健康是有益还是有害@ 人造纳米颗粒进入细胞后是否会产生特殊的细胞毒性@ 是否容易吸入肺里对呼吸系统产生伤害@是否会穿越脑屏障, 进入大脑而损害大脑的正常功能@ 如果我们考虑生命过程最重要的本质: 生命过程是以生物分子间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 而且,生命体内这些化学反应对生物分子的立体结构的依存性很大。那么, 具有自组装能力的人工纳米分子体系进入人体后, 对生物分子的立体结构进而对生命过程本身的化学反应和自组装过程是否发生干扰@ ⋯⋯这些不仅是科学家关心的科学前沿问题, 也是公众关心的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
&& 当物质由以前的微米“ 世界”细分到纳米尺度时, 即使化学组成不变, 其物理化学性质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这些变化将使纳米物质呈现出既不同于宏观物质, 也不同于单个孤立原子的很多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 因而当纳米材料进入生物体( 或人体) 以后, 很有可能导致它们在生物体内出现与常规物质不同的生理行为。初步的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 宏观( 微米) 物质的安全性评价结果可能不适用于纳米物质。比如, 粒径小到一定程度的纳米材料排放到空气中, 有可能借简单扩散或渗透形式穿过肺血屏障和皮肤进入体内( 常规物质就不能) , 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大比表面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扁平化渐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