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姹4级的流放之路密林果园从生怎么打

[转载]【郭进拴新著】&《我的鳌头》之【第四辑·二】
【郭进拴新著】
《我的鳌头》之【第四辑·二】&&
10:17:13|&&分类:&|字号&订阅
本文转载自中华文学艺术圈
平凡中的伟大
——读延芳、延杰、延军姐弟合著的《怀念母亲》
&延芳、延杰、延军姐弟合著的《怀念母亲》是一部用情感凝结成的文字,可谓字字血浓,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对母亲追忆与怀念的文字,这是天下“儿女”的忏悔录。他们在整个描写中没有回避、没有躲藏、没有遮掩,直视了所面临的一切灾难和不幸,直视了灵魂深处最隐秘、最鲜嫩的地方,甚至不惜鲜血淋漓。尤其是下篇那些对母亲深切怀念的文章,更是催人泪下,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特别对于今天已经戴了很厚的面具和枷锁的我们,这一点,比直视苦难更困难。这样的描写可以让我们真正地接近苦难的意义,可以真正地完成一次心灵的痛苦的蜕变。这样的文字是有力的,这样的灵魂是勇敢的,这样的品格是晶莹的。没有来自灵魂深处的滴血忏悔,是难以以这样的文字的力量靠近苦难和靠近苦难的经历者——我们自己的。
“母亲”这个最简单的词汇,这个最干净最不需要修饰的词汇,这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在这样的面对和勇气里被我们嵌入到我们灵魂和骨血的最深处。全书在开篇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还比较讲究文章的章法、语言、布局、结构、意绪。但随着描写的深入,文字的铅华逐渐变成骨头般的理性,写作者的真身开始原形毕露。这是疼痛的结果,这是情浓至深的结果,“文章”走远,苦难如河床般袒露。面对这样的描写与记录,“美文”也已经不再重要,苦难本身的文本比任何修饰更有力量,灵魂与忏悔的力量构成了这部作品的潜在文本。有时候,人性的真实并不美丽,它会撕裂我们很多固有的东西,但没有人性的真实就很难达到人性的大美。这是一个艰难的考验与选择。延芳、延杰、延军姐弟在这部作品里一直在努力实现这样的到达。
《怀念母亲》是一部让人读后心绪长久难以安宁,巴不得让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来一读的好书。《怀念母亲》是一部忏悔录,是一部儿女对母亲绵绵无绝的追忆与悔恨的祭文。《怀念母亲》也是一阕颂曲,是对伟大无私的母爱撼人心魄的歌颂。《怀念母亲》这部书好就好在忏悔的真诚。几十年了,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将母亲的苦难公立于世间,晒之于天地。作者的真诚让人震撼,也同时催人泪下。
极少有书能让我如此感动——边看边流泪,放一条湿毛巾在旁边,有时还不得不停下来,让心情平静一阵再继续读。这本书的每个故事,每个生活的细节,无不充满苦涩和辛酸,就像一把细薄的刀,慢慢刮着心扉,就像一把带钉的鞭子,在一阵阵抽打着我的灵魂。
  《怀念母亲》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真实。当我们的文学被时代虚化,被金钱锈蚀,我们看到的笑是虚伪的笑,我们看到的哭是矫情的哭。我们的文学已远离时代的真实,远离现实的真情,远离人民的生活。这些年,除了刘亮程的散文,能让人灵魂一悸外,我们的散文已被包装得只剩下漂亮的外壳。要不就是大话,套话,废话,故作的深沉,或是华丽的语言,包裹着思想的苍白。
  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的《怀念母亲》这本书,根本就不是创作,不是虚构的,仅是作者把他们的成长和娘的付出,真实地记录下来,略加剪裁。是从作者血管里流出来的,是作者用眼泪浸泡出来的。所以真实得就像豫西汝州的一道山梁,一块泥土,一株不知名的野草,一只爬在树节疤上的虫子。
  只有忠实于生活的作品,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才能产生共鸣.
  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差不多的作家都写过母亲,只是如何写罢了。那么为什么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的《怀念母亲》产生了如此大的轰动?是因为那些苦难,那些苦难中娘的坚韧,激起了人们的同情,人们的怜悯,人们的爱恨。
  对母亲的爱,是深深的潜藏。是大海里的的珍珠,是雨后的虹。所以它的表现让人惊诧,甚至让人无法接受。尤其是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的娘的苦难,不仅仅是物质的,更多是心灵的。
  娘的伟大,就是用世间最宽容的心,包容孩子做的一切,包括他做错的事。
  《怀念母亲》这本书塑造的娘,就是在中国最艰难年代,用心和血,爱孩子,爱他人的典范。当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认识到这一切时,娘老了,娘去世了,所以他们后悔莫及,他们惭愧一生,他们忏悔不已。《怀念母亲》这本书,也是作者的忏悔录。
  《怀念母亲》一书中母亲的伟大,在于写出了艰难年代,母性的光辉。娘的善,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亲人,也对所有的人,包括欺辱和伤害过她的人。这胸怀,超越了大海,超越了天空。
  娘,代表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
  所以《怀念母亲》这本书,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虽然很多年轻读者,对上个世纪的生活,并不了解。这便是人性的力量,人性是不分年龄,不分民族,不分国籍,不分人种,不分地域的。
  《怀念母亲》记录了一位豫西女人的苦难,也记录了中国近几十年的苦难。在苦难中,娘坚韧地挣扎。我们的民族,也在苦难中,顽强地前行。
《怀念母亲》全面接通的地气与文气,让我感到无比的心酸和感动。
当然,写母亲的文章那就多了,有很早便进入教材的,有还继续散见于各报刊杂志,准备或即将以文学的名义收获天下儿女感激眼泪的。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的《怀念母亲》在感激、感恩、感谢、感动上有那个震撼力吗?太有了。可是,我读《怀念母亲》给我的最致命触及是对于母亲,我从此无话可说。我敢肯定,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笔下的娘,是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独一无二的母亲形象,可以感动世界上每一位长着良心的人!
是真实性吗?肯定是。我读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的《怀念母亲》,那实在不是眼睛的读,是一个自我跟另一个自我的打架。我的娘何尝不是这样?而我在我的母亲去世之前曾抽出很多精力与自己的孩子、妻子较劲,看起来在莫名其妙发火,实际上是提早从理论上铺垫城里的家,一旦母亲来了,总不至于让老人家觉得尴尬。虽然嘴上说老家的香油、小米城里真的不需要了,可是母亲似乎更能了解我,她只要来我这里,这些土特产一样也不少。看着妻子高兴的表情,我心底里的滋味其实并不是得意,那是说不出口的难言——祖宗三代以上在城市的,肯定没有我和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这类人的隐衷。土根太大,血液里早都是底层者的痛与爱,又由于是土根,是泥腿子,我们也就永远处在精神上的边缘状态。
是厚重的历史阴影吗?也肯定是。《怀念母亲》并不单是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的文学创作,它实在是“我们”或“他们”的一部生命履历。《怀念母亲》中的“娘”的生命过程,生命印痕,精神创伤,将是一个社会学意义的划界。《怀念母亲》之后,所有的中国城市娘都将是另一面孔,所有的中国农村娘也都将是另一形象。对于《怀念母亲》之后的中国城市娘,目前情况来看,差不多只会围绕在晚年这个特殊年龄段做幸福、孤单、寂寞的文章。这些娘不再身背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物质匮乏的重负,也不再书写铁肩担道义的符号意义。他们能传递出来的——允许他们传达的是儿女能否常回家看看的小亏欠,自己能否有个老伴的小郁闷,以及能否衡量社会普遍幸福感的指数代言人。而对于《怀念母亲》之后的中国农村娘,从“底层文学”中粗略看,最为突出的恐怕只有两类。一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奔向城市街头,她们为了孩子在城里上学,抛弃土地出入在租住的平房,她们为了个人GDP的增长,歇脚在工地的临时帐篷;另一类是“空巢老人”,她们的过去被一笔勾销,她们的将来被简单地附依到“在路上”的年轻人身上。看起来无处不在写娘,其实娘真正的历史规定性已经消解,那么,娘身上、心灵上的烙印——一种具体的历史性被迫终结了。
所以,我读《怀念母亲》泪眼婆娑而又对娘无话可说,除了《怀念母亲》的真实性、历史厚重感以外,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无语”状态,还有一个原因。我们对娘的叙述是否太多了?以致于娘不再是我们的娘,娘反而成了我们消费的对象,成了我们试探未知空间的一个轻巧的实验品?
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的长篇纪实散文《怀念母亲》,那个已经从他们笔下出走,带着一身的疾病、眼里噙满疼痛泪水的老人,最后她老人家的确“城市化”了,但她究竟是怎么“化”掉的?感染之余,感动之余,感恩之余,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持续追问她老人家给我们这些还苟活着的晚辈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们还有多大能耐叙述它?
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在这部作品里真实地记叙了母亲的一生,是他们眼睛里的母亲,是他们心里的母亲。但当母亲真正离开了他们,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才真正感到了母亲的伟大,母亲的无私,母亲的温暖,母亲的坚强和坚韧。母亲是天地之间最高大的人,母亲也是天地间最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母亲身上,体现了天底下所有好母亲的优点,这些优点成了母亲溶在生命中的意念和行为,那就是:爱!这种真实的爱体现在母亲的命运链条上,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沾着母亲的心血和眼泪,但是,母亲对儿女的爱没有因血和泪而改变,反而由于年龄的越来越大而增强。单就是母亲的爱,就可以感动每一个读者。
写母爱的作品很多,但是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的作品,令人感慨万千的,还有他们对自己的剖析。这种剖析是真实而深刻的。天底下的儿女对自己心灵鞭鞑得最为彻底的,忏悔得最深刻的,莫过于《怀念母亲》。
一本好书能牵动人的灵魂,一本大书能牵动人的情感。
《怀念母亲》就是一本好书一本大书。
《怀念母亲》,天下儿女的必读书!
《怀念母亲》,天地之间关于孝的壮丽长卷!
张延芳、张延杰、张延军及其《怀念母亲》的真正耐人寻味之处也许就在这里。令人荡气回肠的《六点红情殇》
午菲是我在复旦大学作家班的同窗,我们在一个宿舍同居一年有余,同吃一锅饭,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
前些时候,我与午菲在新浪博客相遇,久别重逢,说不完的知心话。他很快给我寄来了他的新作《六点红情殇》。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前日刚刚读完。这部近四十万字的长篇大作,使我非常惊喜。这种惊喜像我当年在复旦大学读到他的短篇小说《君子》的情景一样。当年我读到他这个短篇,曾为他笔下描摹的乡村风情,人情世故的风俗画所叹服。因为那时他是那么年轻,却能写出那么老道的浓郁乡村风情味的小说作品。同时,我心里也对我这位老同学产生某种预感:他是一位具有文学潜质和悟性,在文学这条道上是能干出一番名堂的。我这种预感终于得到了验证。分别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在半百之年读到了老同学这部《六点红情殇》的长篇力作。我之所以敢把他这部长篇称为力作,我是有足够理由的。这么多年,我阅读了许多作家的小说,也阅读了世界各地作家的小说,但现在的作家能像午菲这样花大气力的笔墨去描摹乡村景象、地方风情和山间风俗画的小说,已经不鲜见了。
  在此我就午菲这部长篇小说所描摹的风情图和风俗画,谈谈我的一点感想:
  一路阅读下来,我在这部长篇小说那大段大段的风俗画卷里徜徉。在这种快意的徜徉中让我联想到我在复旦大学作家班读书时,读过的英国乡村风俗画作家哈代的《还乡》和《德伯家的苔丝》。哈代在他这两部代表作的长篇小说里就是用大段大段优美的乡村风俗画面给我带来阅读时的快感和愉悦。不过,现在也有一些读者对哈代这种大段大段描绘山村风景、风情、风俗画笔墨认为是烦琐和啰唆,而就我个人的审美观念和我对文学风格的偏好,我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不过,近二十年来一些小说作家,确实少有像哈代这样用那么多的笔墨去大段大段展示和描摹那些乡村风情风俗画了。我不懂这是文学的进步还是文学的退化?在这里,我不免要提起前段时间有一位作家,他拿给我一部他以前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要我把他这部作品推荐给我相熟的一位影视界的编剧朋友,看能否将他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我这位编剧朋友热心地看完他这部长篇小说后对我说,文字很好,很有哲理,确实能引起读者许多思索。但是,这种接近于心理描写的哲理性小说,也成了它这部长篇小说最不成功的地方和死肋。我问为何?我的编剧朋友说,这些年有相当多的小说都流行这种哲理深奥,几近文革时政治说教文学的另外一种版本和另一类型的说教文学了。要将他这类说教文学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所缺乏的正是影视剧所需要的画面感。因为我在他整部小说里找不出几幅可供我改编剧本的画面。比如风景、风情,或者是人物的生活场景。哪怕是一幅街景,一幅外景或一幅比较生动的人物对手戏和行为画面,我都难以找到。而那些再深刻再华丽的心理描写对编剧都是没有用的。对一部影视作品我们最需要的是人物生活的举止和行为,以及故事的画面效果。作为编剧我更需要的是画面感的艺术,而不是那种很深刻的哲理和心理说教。画面感对观众和我们编剧来说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需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这位作家这部被我的编剧朋友说成是心理说教的小说自然是没能被改编成影视剧本了。经历过此事,我更加领悟到小说的画面感对作品和读者是何等的重要。我想,一些优秀的可供改编影视剧的小说应该都是具备了我这位编剧朋友所说的这种画面感。今天我引申这段过节,就是要向老同学说明他这部以描摹风俗画面的长篇小说,在现今缺少画面感的文学时代尤显出其珍贵性。
  我注意到了,老同学在内容简介里特地提示:“六点红”即为六种“红”字出头的乡村风物。以描写地方风物的小说也有不少,但我还是很少见到像午菲笔下所描摹的那么神奇的风物。这些风物有的神奇得让人无法想象。我不知道他这些风物是否真实是否存之于世?他是怎样获有的这些风物的蓝本?像“黑脐红菇”,我活了五十六岁,不要说看到,我从来都没听说有红菇会在菇蕾中间像人的肚脐眼黑了一点。在他的小说里我看到这个风物时,觉得十分不解和讶异。为什么他要用“黑一点”来描摹这种我从没听说过的红菇?起初我真的不解,后来我反复咀嚼,才咀嚼出他在小说里特意对这种专门用来赠官送礼的黑脐红菇,特意让其菇心黑了一点,其中的含意和寓意原来是在入木三分地刻划和鞭挞官场的社会世态。可见他对黑脐红菇这种独特风物的命名是有其“阴谋”用心的。这不是停留在一个风物的物象表层上,其中含义,只要是有点文学修养和社会观察力的人,就能品味出他对“黑脐红菇”的所写所指。还有像“红色水晶鱼”,在他笔下也是那么不同凡响,那么神奇。他再次把我带到一种神化的境地。我甚至产生疑惑:他是怎样去幻想这种让人一辈子从没听说过的是长在铁矿山溶洞里,不仅退化了没了眼睛,还一身鲜红有滋阴壮阳神奇功效的红色水晶鱼?。午菲用这种稀世的风物来营造他的小说所要表现的“肖山村美人窝”,其用意不仅是来解答他小说所要描摹的肖村美女为什么会风情十足,而且力求把读者带到他这部小说所营造的神幻世界里。像这种别人不可复制只属他独有的创意的风物画面,在他笔下的六种主要风物都有六种不同的解说,都能把人带到一种诡异的如梦似幻的意境和神化的世界里。不过,有一点我还是能感觉到,这六种风物,只是他这部色彩斑谰的小说画面里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真正要表现的是六个女人与之匹配的六组人物有机的物化的艺术勾勒。在午菲所勾勒的每组人物都各有其象征意义和社会寓意,以此来表现他的小说意旨。像在镇政府当文秘的男主人公郑其扬在他的小说里应算是他物化后一个比较善意的中性人物。在午菲物化的画面里,我从郑其扬这个中性人物身上看到了近二十年来基层干部的基本形象。在改革开放年代,像郑其扬这个基层镇干部既有传统、正直、道德操守的一面;但在物欲横流时刻都有金钱、美色、人欲诱惑面前他又有彷徨、犹豫、动摇、道德失守的一面。在他这种既正直传统的道德操守又犹豫、彷徨和动摇的性格在基层干部是具有代表性的。这个为了国家利益能够拒绝为矿主偷税跑税私下获利的乡镇干部身上,在与肖家大女儿肖曼凤婚外情的问题上,却未能抵挡住这个来自山沟美女色欲和情欲的诱惑最终投进女色的怀抱。近年来像他这种基层小官吏在改革大潮面前从坚守到徘徊、动摇,到最后完全溃败的过程,我们在各种场合听到、见到得太多了。对这样的人物,如果把握不好往往会有类型化和雷同化的毛病。但午菲在他的小说里对这个人物表现得很准确,他把这个人物性格始终放在左右摇摆的画面中,而且他要表现的这个人物并不是要让人看到他在矛盾中蜕化的过程,也不是要让读者分辨这个人物的是与非,善与恶,午菲要告诉读者的应该是另外一种题外画的东西。什么东西呢?在这里我一言难尽。读者如果要探其究竟,只有在他这六组人物那些华丽的情爱场景和精心描摹的风情画面里去寻找这种题外画答案。
  在午菲这部小说初看好像有许多很粗俗,很暴露,很色情和很暴力的大胆和粗犷的情爱画面的勾勒,但仔细一看又能让人感到他对这些粗俗暴露的描摹又是非常的不同凡俗,甚至是细心和优雅的。他总能在那大段大段的风情风俗画面里让人看到画外的东西。在丑陋和暴露中让人感悟到人之动物的属性,又高乎动物属性的的人性之光。在这种退一步就会被划入庸俗甚至是色情是淫秽画面的描摹,作家必须具备对人体风情画面的艺术掌控和艺术功力才敢为之的。午菲在《后记》中也坦言,他这部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更多的是白描。而在我的眼里,他更多的是写意和速描。他总能像高明的速写画家在画布上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个线条粗犷但又动感鲜活的的人物画面来。像那个勾引镇党委书记杨浩达的妇联主任时雅璐的走狐步,就是一个令人过目不忘又相当立体的人物速描画像。说实话,我在书上也看过许多勾引男人的凤骚女性的形象,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午菲笔下的时雅璐那种走出狐步再回过头来看一眼心仪她的男人。这种狐步走得令男人心慌,丢魂失魄,又是那样的惊心动魄,让那个神魂颠倒的镇党委杨书记最后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而在午菲的小说里却没有去正面描摹他们的风情场面,却是用一组集体去“抓奸”的画面来表现小说的用意。他用泼墨似的的大写意把一群灵魂丑陋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各怀歪思的人物没有一人能在他这精心描摹的审丑笔下脱身。午菲的小说里说时雅璐这种能勾去男人魂魄的走狐步是她独创性的专利。其实,他对时雅璐这个走狐步的画面描摹才是他这部小说独一无二的一项专利。他对时雅璐这个十分出彩的走狐步创意完全可以拿到联合国去申请一项国际专利。还有一个是,那个因生活所迫外出打工最后沦为暗娼和鸨母的肖春兰的画面也颇令人慨叹。肖春兰回山村后怎样去勾引二流子出身的“凸眼匪”并没引起我很多的留意。在午菲笔下虽然对“凸眼匪”和肖春兰的交集过程有不俗的落笔,但对肖春兰这个另类女人写得最成功的是她在城市旅馆为肖家二女肖曼美“再造处女”骗钱的画面。这是一个近年来从贫困山村走进城市的乡下妹不可多得的典型形象。在这个集贫苦、狡黠、善变,又不乏超人智慧的乡下妹身上,我们看到了两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画面。第一种啼笑皆非的画面是她用土洋结合屡屡得手的“再造处女”。第二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画面是对现今一些富人发达后为了享乐,不惜重金四处“买处”而过起那种荒唐、荒淫无耻、“富贵思淫欲”生活的鞭挞。在啼笑皆非之后引人深思的是“买处”的富人被这个小学还没有毕业的乡下妹的欺骗和玩弄。这个几近阴险毒辣的乡下妹造假都不要像香港和各地许多报刊和电视上报道的用鸽子血来假冒“处女”,她连这种被视为高成本的造假都不要,她采用的是低成本,更令人啼笑皆非的胭脂红和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笛子膜”就能再造出富人们所需求的那种十分可笑和荒唐的处女膜。我们不知是这个乡下妹的荒谬还是富人的荒唐。而这两种人物的交易究意谁比谁更加无知、愚不可及和猪头猪脑。两者之间究竟是谁在欺骗谁,是谁在嘲弄和玩弄对方?不是说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文明社会吗?但从肖春兰“造处”与富人的“买处”这两个荒唐画面,乡下妹肖春兰看似可笑却又是极富嘲弄意味的一句“处不处,我来处”的话语,已对当今这种所谓的文明社会做了立体的解答。这确是一幅很引人深醒的立体画面。而像这种几近夸张、荒唐、怪诞和黑色幽默的画面在午菲这部小说里俯拾即是。像黑白通吃的“黑脸贼”罗冬勤;仇富诈富吃富最终身死荒郊野岭的乡霸“凸眼匪”许力辉;“红吃黑”假公济私而办冤假错案一条龙服务的“红顶律师”袁伸和在法院任科长的法官“白头翁”等等正反两面人物身上,那阴阳倒错、恶行恶俗画面在他这部小说中实在是不胜枚举。由于时间和本人精力所限,我在这里没能一一例举。我以上所叙,仅是对老同学小说画面感这一点谈谈我个人的感受。至于他这部小说画面之外的时代特征,人物寓意,艺术审美品位诸方面,不在我今天要说的范围。
  总而言之,一部小说能提供给像我以上所说的这么多与众不同的风情图和风俗画,这已足于让人惊喜。而在当今多如牛毛,读者又越来越少的“泛小说”时代,能写出一部可供人一读,供人一哂和供人一笑的小说,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以我个人的观点,午菲虽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在文学刊物上发表了许多小说,但归根到底他还是属于“大器晚成”那类的作家。但这没关系,世界上有许多作家都是“大器晚成”的。最具典范性的要数曹雪芹。曹氏甚至连“大器晚成”都算不上。因为曹氏到死都没能看到自己穷极一生的《石头记》刊印问世。而在世界文学史上像曹氏这样凄美的范例太多太多了,多得我们都不想去例举。对于午菲来说,这部面世后将会存之颇多争议的《六点红情殇》能够出版,说明近年来国家对文学已有了较为宽松的创作氛围和允许文学多样性存在的写作环境。午菲这部长篇小说适逢其时获得出版,应算是幸运的。他也不必像许多作家那样要去刻意追求出版后的轰动效应。作家追根究底是要能够耐得寂寞,要少功利,多静心,多雕琢,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品。是金子总会发光。在这里,我敢像二十年前对他那篇《君子》的短篇小说预言的那样:午菲在文学创作上是一定能获得成功的。现在我再次预言,午菲这部别具一格的风情图和风俗画的《六点红情殇》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会愈发显出其迷人的艺术魅力。
人生只有奋斗,事业才能成功。正如著名老作家孙犁所说的那样:“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忍受得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在历史上,到头来退却的,或者说是消声匿迹的,常常不是坚定的战士,而是那些跳梁的小丑”。
探索无止境,我相信,老同学午菲决不满足他已取得的文学成就,在未来的文学之路上,他依然会痴梦不醒;会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永无止息的走下去……阎连科和他的《炸裂志》
《收获》杂志2013年秋冬卷发表了河南籍著名作家阎连科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炸裂志》,小说单行本也于2013年9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以来就没有在国内出版过长篇小说的阎连科先生对我说,这次小说能够顺利发表、出版,“是因为大家合力促成的,很多人做了这个工作”。在《炸裂志》中,阎连科以“神实主义”的手法,夸张而荒诞地概括了一个乡村在三十年间,从小村庄发展成为大都市的故事。
我与阎连科同为豫西人,过去曾读过他的《情感狱》、《坚硬如水》、《受活》等长篇小说,印象很深。1997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在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就读的我,专程到他当时供职的解放军二炮创作室看望了他,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阎连科和他夫人、儿子当晚与我这位远道而来的豫西老乡共进晚餐,他鼓励我多读一些外国小说,开始写小说,可以借鉴、模仿外国小说的技巧和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一直谈到夜深人静,我对这位老乡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后来,阎连科也多次回河南,到我们汝州乡下体验生活,为汝州作家举办文学讲座,我们也经常互打电话,互通信息,相互问候,亲如兄弟。
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省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79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狱》、《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风雅颂》、《四书》等十部,中、短篇小说集《年月日》、《黄金洞》、《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等十余部,散文、言论集十二部;另有《阎连科文集》十六卷。曾先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文学奖项20余次。入围2013年度英国国际布克奖短名单,并获得第十二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
 其作品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大利、荷兰、挪威、以色列、西班牙、塞尔维亚等20多种语言,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为教授、住校作家。
作为一部“个异化”的志史,《炸裂志》在具体的叙事中呈现为许多不同的维度。在最基本的层面上,《炸裂志》就是一部个人的野心史与奋斗史。在读者的眼中,那个亦正亦邪的孔明亮永远在朝前奔跑着:村长、镇长、县长、市长、超级大都市的市长……。孔明亮的一生几乎就是中国当代行政级别上的一场跳板游戏、一出纵向版的“超级玛丽”:跳一级阶梯吃一只蘑菇,规则就是越跳越高、越吃越大;若不是突如其来的死亡将一切终结,我们很难想象故事还会把他推到什么样的高位。还有那个投身行伍的孔明耀,从无名列兵到被将军接见,从无功无绩到特等功加身,从体制内的郁郁不得志到回乡后自己拉起一支队伍,其人生轨迹令人讶异。即使那个志向不大的大哥孔明光,也莫名其妙地就从小学教师升到了大学校长。这也是一部家族的爱恨纠葛史。个人的奋斗、村落的兴衰,与炸裂孔、朱两大姓的世代情仇紧密相连。孔家的四个儿子试图让炸裂姓孔;朱家女儿的打算,则是通过控制孔家的儿子们,把炸裂握在自己手中。世代对抗的两个家族,以联姻的方式把彼此的命运更紧密地绑在了一起,爱与恨、情与愁扯不断也理不清。同时,正如书名的本意,这是一个城市的崛起史、创业史。炸裂,从一个贫穷的村落,一步步地发展、膨胀,由村改镇、由镇设县,最终竟然发展至地级市乃至超级大都市。
  个人奋斗也好,家族的纠葛也罢,村镇县市的流变崛起也是一样,所有这些看得见的“志史”,织成了小说叙事的大网;而所有这些精心的编织,其意图都在“鱼”而不在“网”自身。《炸裂志》故事中这些多维度的“史”,最终都指向情节背后那个真正的捕捉对象:我们的时代。阎连科试图在本书中缔造一部时代的崛起史、繁荣史,同时也是它的罪恶史、创伤史、荒诞史。这部“史志”中繁花似锦,这部“史志”中充满血脓。在这部历史中,我们能够找到几十年飞速发展的历史中种种的辉煌与苦痛:城市化过程中荒芜的土地、因发展而不再熟悉的家园、富裕和富裕背后的欺骗与屈辱、权力对个体的诱惑与异化……。在这里,最初的发家致富靠的是扒火车这种赤裸裸的偷盗行径。在这里,“民选”的掌声淹没在威吓与贿赂的喧嚣之中。在这里,电死人的劣质电线因高额回扣而依然畅销。在这里,权力与金钱的诱惑使官员与人民都不惮于在最夸张的程度上卑躬屈膝。毫无疑问,《炸裂志》是弄虚作假的“志”,也是荒诞不经的“史”;但这部虚假的历史,却让我们每个人感到似曾相识,因为它直通一个时代繁华背后最隐秘、最不堪的秘密。因此,小说中的“炸裂”,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激烈变迁的寓言,更是中国人的心态由政治崇拜向着物质崇拜的“炸裂”的寓言。
在《炸裂志》中,阎连科是这样做的:他以写史的姿态面对当下经验,同时又把整个叙事通过“虚构”与“暴露虚构”的方式悬置起来。通过这种方式,阎连科人为地将经验对象疏离开去,从而以“非现实”的方式,对现实经验进行了某种抽象而生动的把握。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从正面强攻到侧面迂回”。阎连科是如何完成这种“虚构”和“暴露虚构”的呢?首先是通过全书的基本结构创意。翻开目录我们发现,《炸裂志》一书还真的是以“地方志”的形式作为自己的结构:开篇第一章赫然分为“主笔者说”、“编纂委员会名单”、“编纂大事记”三节,往后的章节也呈现为“人物篇”、“自然生态”、“政权”、“防卫事宜”等等的命名。然而,在方志传统体例的结构之下,阎连科铺展开的,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长篇小说故事。在这样的错位之中,文本完成了其对自身的逻辑颠覆。
  在这之后,作者有意对故事自身的虚假性进行了揭破,从而在文本时空与现实时空之间拉开距离。空间上,小说对“炸裂”之外的地理坐标,有意识地作了模糊化的处理(如将国家另外的超级都市虚化成“北都”、“南都”),而炸裂又显然是一个想象的所在,这就使得整部小说的故事被搁置在一个鲜活却源自想象的空间之内——如同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镇、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那样。时间上,《炸裂志》的故事时间本来是具有真实性的(明显设置在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余年之中),但在正文之后,作者却对小说的基本叙事进行了颠覆:正文中,升级为超级都市的炸裂在一次集体性的癫狂中走向毁灭,孔明亮、孔明耀、朱颖等人也已经死亡,然而《炸裂志》的尾声部分中,孔明亮竟然又坐在市长的座位上焚烧掉了《炸裂志》的手稿。这种颠覆,是对文本时间线索的彻底否定,它相当于在小说最后明白地告诉读者:先前的叙事是出了错的!然而读者不可能知道那些线性行进的叙事究竟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出错的,也不可能就此将整个故事抛弃,因此只能将小说时间作为与现实时间平行的另一段时间来接受。
  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处有意加入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信息:作者本人的真实信息兀然跳出(阎连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甚至在小说的最后一段里还提到了北京的7·21暴雨。故事之外的极端真实,在实际效果上,起到了对主干故事的推离作用:它把虚构的叙事向真实世界之外更远地推开。如同一副三角支架,把虚构撑离地面,使之能够折射现实、呼应现实,又不必被现实所束缚。这样的处理方式,当然也算不得是阎连科的原创。“元小说”式的技巧来源于西方。我们这里的先锋小说家们早期的创作中,也早已进行过相关的实验。阎连科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本意不在于实验,也无意于挑战文体的边界,而是要以“虚构”为跳板,去到更高、更抽象、更自由的维度上表现时代生活的精神实质。通过此种方式,《炸裂志》以结构疏离了逻辑,以逻辑疏离了空间时间,从而将故事整个隔离到了一个作家在稿纸上开辟并主宰的异次元世界之中,在拉开足够的审美距离的同时,又没有失掉现实生存的鲜活质感。
当我读完《咋裂志》,打电话与阎连科交流时,他自嘲说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主旋律”、“正能量”的作家,没想到作品却一直被认为是“负能量”的代表。他说,当下中国写作的丰富,犹如泥沙中混合着无数的黄金,“可以迎光写作,写正能量的作品而淘金;也可以‘借光’写作,以审美的名誉逃避一些现实的纠缠。而同时,也还有一种写作则是要穿过光明走向黑暗的写作——这种写作,要告诉读者的正是读者看不到的东西,是那扇光明的窗户后面的内在、本质和人心最复杂的一部分”。
 阎连科说今天中国现实的复杂性和荒诞性,已经到了任何一个作家都没有能力把握的程度。“中国现实的复杂、荒诞、丰富和深刻,已经远远把作家的想象甩到了后面。生活中的故事,远比文学中的故事传奇、好看得多,也深刻得多,但作家没有能力把握这些,也没有能力想象和虚构这些。作家的想象力和现实的复杂性进入到同一跑道进行赛跑,跑赢的是中国现实,输掉的是中国作家的想象力。即便作家有天大的想象力,都无法超越现实本身,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阎连科把《炸裂志》的写作看做是他与中国现实变幻的一次思想赛跑,“输的可能是《炸裂志》,但赢的也可能是《炸裂志》,而读者是这场比赛最好的裁判。”但阎连科以为,他都从来没有像这样真切地面对现实,面对着三十几年的历史,从来没有这么明确地在文学中和现实构成如此直接的对话。就凭这一点,无论输赢,他相信读者都一定会对他和《炸裂志》表示宽容和理解。
 不过,他也说,输掉归输掉,赛跑归赛跑,坚持走过没有光的胡同,终会有一线光明。这一线光明,就是来自读者的认同。“也许你的写作充满争议,也许你作品所表达的艺术性会让有些人怀疑,但你所表达的那种最质朴的良知和正直,读者是会认同的。我想一个作家写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到最后的同一平台上,更见功夫的不仅是艺术和技术,可能更是正直、良知和最独立的人格”。我在写《四书》之前,家里经常会放些地方志。某一天我就想过要用方志的方式写一部小说,很早以前就有这个念头。问题是哪个故事适合地方志形式。在我看来,寻找一个故事的讲述方式比寻找一个故事要难得多!这部小说构思非常早,七八年前甚至更早,有人就曾经以笑话方式说过,四川、湖南小姑娘都到南方打工去了。这里打工是另外一种意思。当时我就想,这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故事。当时我还想过写部小说就叫《姐姐妹妹》,写她们如何在南方工作,她们的村庄如何因此繁荣。现在,当时的那些想法都写进了这部小说。《姐姐妹妹》这样的故事,对有些作家来说已经够了,但对我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是小说中的一片信息而已,还要无限发展。张振营和他的《时光里的印痕》
我的好朋友张振营先生专程给我送来了他新近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时光里的印痕》,我读后久久放不下,心里有话,欲一吐为快。
张振营,男,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河南经济日报》任记者,现供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协。著有散文集《心泉》、领导科学文集《魅力官场》、随笔集《幸福读本》、散文集《时光里的印痕》等著作。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没有生活也就没有文学创作。振营先生在《时光里的印痕》一书中的乡土散文,不是简单的描摹故土,也不是简约的表露作者成长的路途,更不是轻描淡写以凸显故土的可人。对于此,矛盾先生早就说过,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够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厌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的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而给予我们。因为生活或者工作的原因,因此我们经常有感怀我们的故土,我们固守的精神家园。乡土散文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之后,如今站在新时期的舞台,它更闪耀着洁白的光亮。
振营先生的乡土散文,原始自然的生活气息是乡土的重要构件。他在写作的过程中,以情动人。乡土既然是一种情节,就或多或少具有乡音乡情。情是散文的核心,没有情,散文便如失去了脊梁。其情真,才是散文的活的魂灵,而其主题的开掘也才在此得到升华。所给予读者的感受才是心的呐喊,是心灵在现实社会中的亲切呼吁。正如周冠群所说:“散文主题的深,是指一定的感情认识达到对事物的独特而又本质的把握,而非浮泛地停步于事物之外;广指一定的感情认识既是个别性又具有普遍性,从而达到既有‘空诸所有’,又‘包诸所有’的地步,具有颇大的覆盖面。深不仅表现在主题因素上,而且还体现主题与其他外在因素的紧密联系上。”由此可以看出,乡土散文的创作不是作者自我感官意识的流泻,而是情致的表露,是作者对生活的精确把握,对故土情节的深切领悟。
乡土气息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深刻感受作者内心对家园的浓情厚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而且读者在阅读时也往往因为这样的或那样的情愫与作者在心结上生成共鸣。在乡土的园地里,这种气息只属于振营自己,而振营先生所传达的主观的感受,却正是读者和社会的需求。通过对振营先生乡土散文创作题材的研读,我觉得他的作品有如下几种体例:
(一)抒怀故土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我们出生成长的农村。描写故土的振营先生就出生在郏县农村,因此他在描写故土时,其情感才最深沉最热烈。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对农村的建设和改革。曾提出“三农建设”的指导方针,明确的指出了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中央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使停滞的闭塞的农村开始在新时期新领导人的指示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振营先生对故土的这种变化,在心理情节上,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一方面,他寄希望通过党和政府的变革,使贫穷落后的农村有长足的发展,希望故土的农民能够在新农村建设的春风中,沐浴新的生活新的气象。另一方面,他却是不愿意改革破坏农村的自然的环境。这其中的感情是复杂的,中国人在心理上都有一种乡土情怀,既是民族的根。在他们所生活的故土,有他们成长的痕迹。所以他们希望保留着传统,保留乡村固有的山山水水。所以才有他们内心的痛苦,才有一种莫名的怅惘。
振营先生在这方面是不容忽视的,其笔下的乡土情結,是他创作的动力。如他在《流光逸影》一辑中收入的《乡村的味道》、《瓦房的记忆》、《留在心里的故乡》、《牛车屐痕》、《电影队来了》、《失去的“大块地”》、《红薯·红薯》等作品,乡情浓郁,发人深思。他愿意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去。那里是他的根据地,虽然他常常东征西征,北伐南伐,但他终于没有成为一个流寇主义者。故乡的物土给他以浑厚,拙朴;他的作品大多以故乡为背景来展现豫西农民的淳朴生活及其在改革开放中农民生活和思想的变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由此他也成为乡土散文的代表作家。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故乡给他童年生活带去的快乐和乡村中所发生的点点事情,就像一幅水彩画般清晰。及至在后来的工作中,他还很清晰的感受到故乡的热情和自己童年的天真稚嫩。而在改革的春风中,老屋被推倒,近乎大剧幕拉开前深沉而雄浑的交响,撼人心魂!在烟尘中摇晃,轻腾,碎裂;瓦片和砖片,像无数绚烂的蝴蝶,向四面飘散,然后缓缓降落下来…在这里,我们也就可以清楚的感受出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爱。故土,是振营先生生命的根,这也就是振营先生的寻根情,和八十年代兴起的寻根文学思潮是相互沟通的。
(二)追忆童年往事
童年对于每一个作家都是不可忘却的,这里面是作品“真”和“情”外泄的源流。乡土散文中,在作家的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他自我的描述,而重新去丈量一个作家,去加深对作家的理解。童年是乡土散文创作中,容量最丰富的题材。在这里,作者可以在照观现实生活的影子中,去发现生活的缺陷,而在自己所成长的记忆中,唤醒那些童年的趣事,进而促使自己对乡土乡情的怀念。振营先生这类作品的描写是最丰富的,而且其取材也是五彩缤纷,他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中发现童年的可贵,发现生活中的美。作家对童年生活的描绘,我觉得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繁重的一种换位思考,从而在那些洋溢着笑声与歌声的动态影像里对现实进行对比,形成了一种相对的静。在这些琐碎的童年生活的光影里,我们可以透过作者灵巧的笔,去发现隐现的生活。当然这中间最可捕捉的是作者在童年生活中故土的一些景致,一些好玩的游戏。
在艺术上,作家在对乡土散文的描写上,都采用传统的倒叙,以一些现实生活中不愉悦的事件为题,进而对自己的童年,对自己的故土产生思念,产生爱。也寄托着作者自我的精神,即是对家,对童年的依恋,形成了一种家园精神。而在这些描述里,往往会在事件发生的高潮中,出现一个或者两个老人对自己的慈爱,对我们幼小的生活提供一些我们琢磨不定的话,也就是佛家所谓的“禅语”。其意象高原空灵,也反射出作者的审美观念,即在具体生活中发现童年的价值。有位作家说过这样的话:“美是具体的。艺术形象是具体的。即便是所谓‘抽象美’,也常常得以‘具体’作为支架。这是因为生活本身是具体的,人也是具体的。生活的本质,人的思想性格,总是隐含在现象之中,…没有具体可感性,也就没有社会生活,没有人的思想性格,也就没有艺术形象。”所以,作家所对童年往事的追忆,不是虚幻的,而是凭借自己脑海的记忆而进行的具象描写。
振营在《娘的水饺》中,以水饺为意象,而以我们的思想的跳跃为支点,写出了童年中孩子们在贫困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欢娱。《偷瓜记》、《吃桌》却是以另一种视角去描写童年的纯真和烂漫。
(三)追忆故土饮食
振营先生在《说说吃喝》、《老爹送来的芝麻叶》、《娘的水饺》、《炸油馍》、《三乚郎庙问茶》、《吃桌》等作品中,集中描写了故乡的饮食文化。作家的特质就在于捕捉生活的气息,饮食当然也不例外。在新时期乡土创作中,对故乡饮食的描写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国是一个饮食大国,天南海北的食品当然也就汗牛充栋了。作家所生活的故土,毫不例外也是食物的发源地,而在这些美味的食品中,作家对食品是最有见地并赋予它们于食品之外的文化。使食品不仅具有吃的功效,而最大的作用在于宣传故土的饮食文化。在这些散发着乡土农作物气息的作品中,题材的广泛性,使得饮食散文在新时期有了自己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对故土特有的饮食起宣传作用,更多的是将这种饮食放在文化的视野里,审视其美。并且对这些食品的历史文化源流发掘开来,使得读者在欣赏之余还能够获得知识的积累。在创作上以沉淀心田的酿熟了的童少之忆,作为游子眷恋故土的一种精神慰安,便成为乡土散文作家最喜爱御用的一种惬意的艺术手段。振营的《吃桌》是描写吃的极品。在他的这篇关于饮食关于吃的散文里,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对食品的了解,对他故乡郏县的了解,更多的是让我们在浅显的文字中所看到的他对吃的研究,对写作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在这里,还体现出道家的无为,以一种平凡的心去描述乡村中极平凡的食品。如排骨、酥肉、甜米、红肉等一些生活中极朴实的食品,但是他却能够让文化的面纱覆盖其间,从而使笔下的食品跃然纸上都富有了灵性。他的《炸油馍》却让我们在他的笔下看见了一个经济萧条,生活贫穷的时代,而油馍却陪伴他度过了那如许年代,在文章结尾处,作者不无感慨的说:“现在农村炸油馍也没有什么时间限制了,想吃就炸,串亲戚也不再拿油馍了,其他好吃的东西多得是。可是我们再也吃不出过去油馍的滋味了,因为那时的油馍里包含着浓浓的情味。”振营以忆叙的回眸视界,借故土的食品表达游子对故土的那种难以割舍且日夜萦绕与思想意识深处的乡思、乡愁和乡情。
(四)畅说故土的民俗风情
振营在他的乡土散文创作中,融汇了大量反映故土纯洁民风民情的作品。民风民情的描写,不仅为乡土散文创作提供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散文题材,而且正是这样的散文题材,为新时期的乡土文学创造了朴质的泥土气息。在这些以天南海北为基础的汇聚各民族特色的作品里,无不飘散着浓烈的乡土气息。民俗是淳朴的,民风是醇厚的。因此,作家在这些散发着时代气息的文字中间畅所欲言,流露作者对故乡因这种民俗民风的存在而自豪的心境。在这些作品中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东西南北的汇集,使作品总体上呈现出丰富的变幻,又体现出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对民俗文化的思考。
振营的《走近塔尔寺》、《临沣寨遐想》、《游黄河三峡》、《感受马街书会》、《千手观音之谜》等作品,极具文化价值,也是最能够生动反映新时期乡土散文的特色的。这些景观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而使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更具有浓郁的乡土民俗气息。他笔下的中原汉子粗犷、耿直、豪放。在这些作品中,又不时凸现中原的苍凉和奔放,使得乡土中流露出浑厚辽阔、意境悠远的感觉。
(五)思念故土亲人
人在社会成长中,总会在特定的时刻萌生对某人的思念。这种怀恋是单纯的,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而这些回忆的画面,却是作家心中的意念,是乡土散文中人性的讴歌。在这些文章里,亲人是没有什么界限的,大凡是作家认识的或者在记忆中停留过身影的,都是其亲人。而这纵多的亲人在作家的视野里,不是杂乱无章的散乱的,而是一个整体。作家能够在描写时信手拈来而不滞于物的局限。
振营笔下的人物是各有千秋的。他们或者在某一方面对作者影响巨大,或者在某一行为方式上引起了作者的注意,并使得这些印象在笔端的流露中更加形象化和艺术化。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在思想上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只是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几个点的描写,然后进行线面的勾勒,使得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丰满的,而且也能够使读者感受作家内心这种掩映的对亲人的爱,对故乡的爱。时代的进步,也使作者在写作中无意识的加强了现在与过去的对照,从而更加鲜明的是读者感受亲人在故土的点点滴滴。如振营的《母亲的照片》,作者借对母亲的爱,进而上升到对故乡的爱和祖国的爱。在作品的结尾他这样写到:“她在世的时候就总是静静地听我说话,到了天国她还会静静地听。母亲,您是在听吧?”他的《父亲》从人性最伟大的爱入手,讲述父爱的宽厚博大,进而在自己的成长旅途中,带着父爱去哺育着自己的孩子,体现了三代家庭之间祥和的爱。他的《地主女儿彩娥》、《瞎叔》、《我奶》、《顶立哥》等许多作品也深刻的揭示出作者对故土亲人的眷顾之情。
(六)怀念故土艺人
乡村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里不仅有朴实的居民,而且还有许多能工巧匠。正是这些艺人,才为平淡的乡村生活平添了精彩,也给平日冷寂的山村送来了久违的热闹。艺人在乡土散文中,是十分繁多而又形象生动的。他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艺术的再现,都具有美的价值,但是他们在生活中,在走乡串户中,其目的只是予人方便,予己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他们在乡土的行走,是有季节之分的,所以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作家在童年的影子中才会觉得他们的到来对于自己的生活是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
振营在《谢幕的戏台》、《消失的匠人》、《感受马街书会》中对他们进行描写时,是采取一种褒扬的态度,是赞颂的。是他们的出现才使得乡村有另外的生机,而在历史的进行中,这种艺人渐渐的流逝,作家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是深深的同情,对他们的命运给予了关怀和怜悯。而这些默默无闻的艺人,为乡村为居民的生活捎去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快乐。振营对乡村中的艺人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描写,使他们在文字中呈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
乡土散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都市文明迹象的反思,是对原始自然风味的回味。在振营的作品中,一幅幅静的写生,使乡村的景象跃然我们心尖,这些静的图象在读者的视野中渐渐流动,形成流动的美。它来来去去,我们盼望再度看到它,是因为我们一般地能够较为容易地生动的回忆“动作”,即是振营独创的乡土意象,已超过了单纯的形式和色彩,形成了一种“魅惑之美”,更能够萌发读者内心强烈的感官机能。乡土散文中洋溢的乡土气息与作者的心领神会是休戚相连的。
乡土作为一个恒久的话题,作家在反复论争的结果中,看到了它长足的一面,却忽视了乡土散文尽管在很多地方是有其自己的长处,但是在整个社会时局中,乡土散文的力度是不够的,较之小说的社会作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原因呢,我觉得应该从乡土散文的创作目的来看。乡土是作家在内心对自己家乡的一种回忆,但是这种回忆是抽象的,他没有具体的时间分段,只有模糊的概念,在作家的记述中,只用童年这样的字眼。乡土散文的创作目的在现时是很明显的,是为了抒怀自己的故土,从而唤起作者深深的乡土情结。
改革开放,三农政策,新农村建设。作为乡土的一分子,在面对这些政策时应该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缘。生活是散文的故乡,所以没有确切的生活,怎么能够有深动的文章呢,新时期散文多元化发展又如何行进呢?文心雕龙里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即是说文章以风格为主宰,风格或清或浊由于气质,不是勉强所能达到的。因此乡土散文的创作也要尽量从人文的角度出发,表现乡土的风格和气韵。
乡土散文在关注乡土生活的同时,多是写乡土给自己人生的成长所带来的官能感受,是一种情致的叙述。新时期乡土散文更应该与时俱进,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对乡土文化作一次审视。时代对乡土文学的发展不是挑战,而是机遇。时代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乡土文学萎缩,恰恰相反,这会给乡土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乡土散文创作是真和诚的关系问题。作家的责任则是对时下的一些尖锐的乡村问题在文字中体现出来,引起社会共鸣,以达到更好解决问题的目的。我觉得,作家应该多从农村生活入手,在展现新农村人民的精神风貌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新时期农村所存在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乡土散文的繁荣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归宿。
乡土情结作为人类所共有的基本情感之一,深深得埋藏在每一民族的血缘深处。而作为民族之一员的作家,不管其作品是在表现乡俗难忘、乡情难舍、乡风难离,抑或是在抒沃土难忘、厚土难舍、热土难离,都无一例外地传达出作家对乡土绵长的思念和拳拳的爱心,传达出与作家自我心灵相融洽的一段值得回味咀嚼的人生履历。振营先生的乡土散文以其浓郁的乡土风味,淳朴的民情,童贞的趣味呈现出厚重的乡土气息。
文学是一种责任,只有能承担责任的作家,所表现的主题才最能够引起共鸣。而我认为,作家创作乡土散文,是不能够离开生活,离开农村这块根基的。因此,作家只有深入基层,体验农村生活,才能够为乡土散文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振营曾在他的新浪博客里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2008,已经留在了记忆里,2009,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在了春风里。
既然是记忆,免不了就要有一些回顾,2009才刚刚开始,所以也要有一些打算和展望。
我看了老朋友邢濮的博文,也是回顾与展望的,写得很好,且有忧国忧民的气度,令人赞叹。但有些说法我不赞同,比如他说的2008年心情依然是灰暗。而我也要用一个词表达的话,那就是阳光。
正因为我是以阳光心态为人处世的,所以,2008年,我最有成就的一件事就是带着阳光心态写了一本书,叫《幸福读本》,这是一本指导人生幸福的书,正像我在自序中说的“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从根本上决定我们生命质量的不是金钱,不是权力,甚至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而是一种幸福心态!所以,当我们用积极的心态主宰自己的心境,用光明的思维去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头顶的天原来是那样的蓝,身边的树原来是那样的绿,路边的花原来是那样的美,妻子原来是如此的温柔,丈夫原来是如此的有趣,孩子又是如此的可爱。”我在《后记》中说“幸福和快乐是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谨以此书献给所有追求幸福和快乐的人们!”在这里,我把这句话送给所有看到我文章的人。
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主席于天命老人家给作了序言,有些人可能对于老还不太熟悉吧,他写的《红色间谍》可是名声在外,如雷贯耳。我的老领导——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何新年先生给予了指导,我在这里也祝他们更幸福。
说到幸福,我还要提到市政府办公室的刘靖宇先生,因为是同行,我们接触地特别多。他是个很乐观、很幽默、很豪爽的人,有爱心的人,工作很迈力,娱乐也很可以。关键是他遇什么事都不生气,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幸福。新的一年,我也希望看到更多像老刘一样的会生活的人,这样就会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世界就会很和谐,人间就会充满爱。
我的本职工作也是值得回顾的,自己认为很迈力,但效果不怎么好。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做的工作上级机关是用计分来考核的,好多东西领导不让报我们自然就得分少,可领导又嫌分少,这是个很矛盾的事,我就没有办法了。真是气没少受,批评没少挨。但我并不真生气,谁让我的官小呢?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说的都有理。不生气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带着阳光心态。
2008,我当然也有一些烦心事,办得很不顺。是什么事就不说了,你们也给我帮不上忙。办事中体会到了人情淡薄,世态炎凉。但我并不气馁,我相信办法总会有的,总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2008,我还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份快乐。希望我的朋友能记住我,把我放到心里去。
2009,国家大事用不着我操心,再说我操心也不管用。祈望我们的国家尽快度过金融危机,更加繁荣富强。
我的本职工作还是要尽力做好的。但做好做不好和升官没有多大关系,连年得先进的人不一定就会得到提拔。我做好工作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自己的工资待遇。我和邢濮一样,也想得到提拔重用,但主动权不在我手里,我也不想低三下四去求人,所以对我来说提不提是无所谓的事,我已把这事看淡了。
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在业余爱好上我还想有所成就。我在博客上写了不少文章,目前大概有100多篇了吧,计划到年底前有200篇时,从中挑出100来篇,出一篇散文集。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心泉》我自己并不十分满意,里边的东西严格意义上讲有的不能算散文,不少篇章写得也不好。这一本,我自己要按精品的要求选文章。有可能的话,我还要写一部小说,篇幅暂定为中篇,内容是反映草根阶层的生活。我有十来多个高中同学在市里工作,干着不同的职业,有在机关上班的,有当医生的、有做生意的、有办学校的等,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酸甜苦辣,不同的爱恨情仇,我准备以我的同学的事做为我小说的故事梗概。
写作不是我毕生的追求,也不会在这方面下太大的力气。我也无意成为知名作家,成为省作协会员就够了,不准备向国家级会员迈进。但我不会丢下写作,还会经常写点东西,因为这纯属个人爱好,也不求发表,只是心灵有个归宿,也算是自娱自乐吧。
除了工作和写作之外,我也想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会多参与朋友的聚会,也希望我的朋友我叫的时候到场,不要怕喝酒,美酒就是让人醉的。对工作要流汗不流血,身体是本钱,工作好、业余爱好发挥好的同时,要放松身心,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用三分的精力做好工作,用三分的精力用于业余创作,用四分的精力安排业余生活。世界很精彩,我们也要有个精彩的人生。
振营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阳光的人!
在他的《时光里的印痕》一书中,我感受到了一名当代优秀作家少有的衷情于茅屋、老农、村姑、飞禽走兽、乡村小学、山花绿树、山峦河流的乡村情结。张振营用他那蘸满一名乡村赤子情泪的彩笔,去收藏山乡春天的绚丽多彩,收藏中原故土阳光的温暖芬芳。用汝河的浪花、老房里的笑声、流淌在密林中的山歌、乡野的春花山果、在城乡间往来的赤子以及对父老乡亲与童年伙伴的真情,构建了属于振营特有的散文村庄。这也是在当今散文的大观园中,能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格的散文倾倒众多的读者和散文界、文学评论界的名家高手,获得广泛的认可与好评的精品力作。振营的这些作品分别发表在有影响的《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散文选刊》、《华夏散文》等大报名刊上,多次在全国有影响的散文奖项中获奖,并入选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大系》等多种权威性散文选本。振营先生散文创作的风格和影响,在河南散文界,被誉为“张振营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振营先生自他开始散文创作起,就把他创作的主要精力和才智,倾注在生他、养他,培育他成长的中原郏县故土上。在他20余年的散文创作中,所发表的200多万字的散文作品,几乎都是取材于这方神奇美丽丰富的豫西南乡村生活。他新近出版的这本散文新著《时光里的印痕》除了个别篇章外,也主要是写他故乡生活的作品。在振营的这座散文山乡村庄里,让我们感动的是作家对他衷情的乡土散文题材的挚着追求,甚至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对故土和父老乡亲饱含真情的赤子形象。大诗人艾青曾经在他的诗中这样倾吐他对土地的深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诗人的这句话来评价张振营和他的散文作品,也是十分贴切的。散文集《时光里的印痕》其中有许多作品是他对故乡生活的诗意化描写,其实这也是作家对乡土爱到极致的一种创作现象。“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赤子眼中的乡土、乡人、乡事,因缘于一种内心的爱,总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让他品味。振振营爱在他的散文中,去品炊烟的味道,去品阳光的味道,去品春天的味道,去品泥土的味道,去品庄稼的味道,去品香草山花野果的味道等等,也就很自然将这一切诗化了。在文学作品中,好的诗歌也是最有味道,让人回味不尽的。而乡村生活中的山水风光、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很多都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作为热爱故乡的赤子作家振振营,在他的不少作品中,都写得很诗情画意,是最自然不过了。散文不像小说戏剧那样,去表现尖锐的矛盾冲突,也不一定都要表现乡村的灼痛和不幸,只要写出了让人回味、具有散文的品格就可称之为一篇优秀之作了。
振营通过自己的亲历和感悟,以及乡村生活中特有的细节,把特殊时代乡村农民生活的艰辛、痛苦,表现得刻骨铭心。特别是像我们这些有过作者类似的童年经历的读者,读着这些作品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
张振营虽然以写乡土题材的散文为特色,但引起我情感之弦共鸣的,不仅是浓郁的乡村味道,还有从他作品中洋溢出的那种让人感动的真挚情怀。作者无论是写乡村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是记童年的生活,叙父老乡亲的生存状态,都有一种不吐不快的真情流露。有的作品很难分清作者是在叙事还是在抒发真情。他现在虽然居住在城市,却依然衷情于乡村生活,甚至骨头缝里都还流着泥土的味道。山野的哪些鸟儿飞到城里的树上,哪怕是听到乌鸦的叫声,竟然觉得是乡下的老乡来了,感到分外亲切。没有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真切体验,是写不出这样让人感动和惊喜的真文章的。
振营和乡村是一种与生具来、血肉相连、无法割舍的情结。因此,乡村题材到了他的笔下,就会鲜活起来、生动起来,也就格外亲切自然,甚至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法言说的幸福感。那怕是写一些山花小草野果,也能让人感到作者、乡下人与它们和谐依承,难以割舍的情缘。只有和乡村有着血肉般联系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亲切自然、充满了幸福感的文字。
在这里,我们品尝到了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追求过的真文字散文的味道。当然振营的散文也非完美无缺。我们在品读他这些作品时,就单篇而言,都可称为优秀之作。但作为集子看,似乎在题材、构思、写作手法上,也时有雷同之感,但这和总的成就相比,只不过是白璧微瑕。
愿振营先生在散文创作中展翅高飞,写出更多脍炙人口的美文来!!!!怡萍和她的《过走边悟》
怡萍,原名丁桂萍,1969年生,是我的汝州老乡和文友,我曾在我主编的《风穴文艺》、《沧桑》、《文艺界》、《鹰城》等报刊编发过她的作品。前些时候,她让她在河南城建学院读书的儿子给我捎来了一册她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洋洋30万言的新著《边走边悟》,全书分《青葱岁月》、《活在当下》、《生为女人》、《指尖温暖》、《社会广角》、《职场生涯》、《屐痕过处》、《人生况味》八辑,图文并茂,装帧精美。我读后深受启发和教育,现将我边读边悟的一点感受写出来,以就教于读者朋友和怡萍女士。
日,我帮桂萍在网易开通了她的博客,并邀请她加入了我任圈主的46个文学艺术圈子。她很快掌握了博客制作技巧,把她的博客打扮得花枝招展,硕果满园。进入她的博客,映入眼帘的是淡雅的空间,优雅的旗袍,浮华尽退,灵秀顿生,如脱世清莲般静幽绽放,心下有一种说不出的欢喜。随即从她质朴的叙述中,我开始静静地品读她的日常点滴,感受着她对生活的真意。进而,便经常在工作之余,在文字中倾听她的心语……
桂萍的文字和生活是平行的。对她来说,文字不是工具或载体,而是现实本身的一部分,所以更具有实感。泱泱都市女子在想什么,她就说什么,她用敏锐的眼睛捕捉都市里的繁华以及繁华暂退后的落寞,从建筑、时装、书籍、宠物,所有的边边角角,得意和尴尬,忧伤与喜悦。她的文字以艺术的方式、在理想的方向上再造了我们的生活,这是对自然的润饰,更是对造化的补缀,读者可以从中感觉到她在写作时其实是把自己投入进去的,不是以灯的方式,而是以镜的方式。
  桂萍的散文都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家庭、朋友、工作、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故而它们几乎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我”,时时处处不会忘记表达“我”,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
  如她的《旗袍》,细致入微地甚至带着几分自恋地表达了她在枯燥乏味的现代都市文明中所体验到的那一点琐屑的感动和个人品味,文章处处充溢着一种个人情调,如《烛光里的生日》,写朋友们忘了她的生日,她却如何懂得善待自己,独享她认为十分特别的这一天。如《一夜情绪》、《单身女人》、《闺蜜》等等,把自己的一些小情趣小秘密小快乐小孤独用文字表达出来,字里行间不可读出一种隐隐的自我欣赏。她的书里记叙的都是非常点滴的小事,有对童年的回忆,对初恋的记叙,对学生时代的留恋,甚至有对服装的热爱。她在书中反复强调自己的世俗和普通,在书本的后面是个自信的才女,她浪漫挥洒着生活,以世俗来掩盖自己的清高。她还将她的几次情感经历,从恋爱到结婚一五一十娓娓道来,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式的散文。
  桂萍的散文,既是一种富含贵妇人气息的散文,其读者群便多多少少具有或向往同一种“贵妇人”气质,当然,这里所谓的贵妇人,应稍别于世俗泛称,而是确指那些基本能够自食其力,经济有保障,精神世界不甘贫乏并急于寻求认同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女知识分子群。
  她的《瑜伽女人圈》介绍她喜欢瑜伽,这些爱好就现在中国国情而言,没有经济基础的人是不可能有的。例如《老公的“低俗智慧”》写得非常有情趣。
总之,有流年碎影,有生活感悟,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温婉动人,让人感到真实亲切,她的散文是都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料,虽然琐碎,但是真实。她的散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尤其是女性,因此也当然地成为了不少女人梳妆台上的消闲之物。
  怡萍写小说、写散文,她描风景,记家事,忆朋聚,写心情,娓娓而谈,玲珑精致。文力求简洁,有如泉水叮咚,自成天籁;亦如静水流深,情蕴内里;偶尔溪流险径,陡然提心。世间万物在她的笔下,皆具性情和灵性,人世细小的喜悦在她的文字里,都一派天趣、恬静美好。随着她的妙笔行走,你仿佛回到了热情奔放的青葱岁月,开始体味喜忧参半的当下之旅;找到了魂牵梦萦的最爱,弹拨出心底深处那熟悉的旋律。品读她作为女人的苦与乐,兴趣和爱好,悲悯与关怀,心情及生活,你会觉得自然而真实,淳厚又绵长。就如同在山间偶入农家,主人奉上清茶,不一定名贵,却非常清新,入口时芳香四溢,一股甘味顺着舌尖、舌根、喉管而进入腹中;喝罢,茶香留在齿颊里,久久不散……头脑中立刻涌出两个词:“齿留香”加“‘中原’一点红”。
然而,如果仅仅是文字之好,就流于“表面”文章了。怡萍自然没有张爱玲、林清玄的功力,也没有青年当红作家雪小禅文字之娆美,而我最欣赏和推崇的,是透过她的文字,品读从字里行间中折射出来的浓浓的爱,真真的情,更有一种心则、一种伦理、一种道德、一种家风,以及一种看似柔弱、实则强大的心力。在世风浮躁的今天,能有这样坚守传统美德的女子,实在是不易又不易。
怡萍在《老公的”低俗智慧“》一文中对于爱人,不管是他的粗犷豪放,还是他的简洁明快;不管是他深夜两点起过床、凌晨四点出门做生意,还是为了生意或与朋友喝得大醉,怡萍都在欣赏中接受,在心疼中支持。丈夫“虽然疲惫,却从不叫累”,家里的“角角落落里都充溢着爽朗的笑声”。这些,怡萍都深深地刻在心里。“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用自己的心和充满深情的笔触深深地“感动他对儿女意味深长的期待以及他对整个家庭所做的努力奉献”,而她自己也是一路走,一路修行;一边走,一边感悟。知道“一代无好妻,三代无好子”,所以要做个好妻子。
怡萍对于朋友,她有二十多年如一日的闺蜜,有夜明珠般晶莹剔透千金不换的宝贝朋友。人世间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她的有情、有爱、有牵挂。读她的《闺蜜》一文,你会自然产生“我要是多一个这样的朋友,该有多好啊”的发自内心的呼唤。当然,“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君且随意,我自倾怀。”这都是经得住漫漫岁月中俗事琐事的考验,是天长日久相互往来中培养起来的闺中深情。
怡萍对于自己,追求很简单:一个健康的身体,物质上不贫穷,精神上不贫瘠。未历尽坎坷之人,不足以懂创业;未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悟人生。与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怡萍吃过苦,流过泪,有过坎坷,有过心碎,但仍然痴心不改,“夸父追日,演绎出一则悲壮的神话;而我的执着,也一定要渐渐、渐渐地让芝麻开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有何求?重要的是,风雨已经过去,彩虹高高挂起。正如她所说的,“最好的时光,是年轻时经历过,中年时恰又变成了人生的财富,丰盈着自己的人生和阅历。”“人增岁月年华,岁月增人流沙,只有有心人才能看到匆匆流失的指间沙里还有金子在闪着光华”。
作为女人,怡萍有着丰富细腻的感情和宽厚博大的内心。怡萍自幼便受父亲谆谆教诲,“在父母和兄嫂间发生冲突时,千万不要有所偏向。”这种很少有人亲自感受的纯朴家风和为人处世之道,收获了多年来姑嫂和美,远接高送,父母欣慰,乡邻欣羡,如今深感严父恩,足足让人受用一生。她对儿子、女儿的悉心叮嘱,不仅是母亲的真爱,更是母亲生活经验的口传身授……彼情彼景,如在身边,就在眼前,桩桩小事,记在心头;点点滴滴,日久弥新,直拨人心最软的那根弦,读罢让人动容、动心、又动情。
“茫茫人海里,你遇到了一些人而不是另外一些人,这决定了你在人世间的命运,你的爱和恨,喜与悲,顺遂和挫折,这一些都是因为相遇。”人到中年,怡萍有着很多的感慨:“走过一些路之后,她发现,每朝心灵前进一步,都必须向世俗低头。”与此同时,她又是乐观向上的,“四十岁正年轻,且让我们在生活面前从容与共,和谐并进!”有这样生活态度的人,她的内心是强大的。纵使密雨倾斜,何妨扬眉浅笑,心境从容。
怡萍笔下的职场女人,是“在不断总结中完善了自己,在自我加压中一步步提升”,“用实力来验证能力,靠成绩来赢得尊重”,“更能让女人精神境界升华的,是她知道‘自然界中最大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是慢慢成长,而不是突然爆发,精神的成长亦是如此。’所以她有足够的耐心修行,使自己百练成钢。”“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如果能够,就让怒放的生命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精彩!”怡萍如是说。
“最平凡的美也一样荡气回肠,荡气回肠也是为了最美的平凡。”怡萍不是在简单地写文,而是在用心去捕捉,用心去感应,用心去记录。通过写,她留住了生活中的诸多滋味,留下许多内心的感受,并以她的独特视角,留住了过往的岁月,留下了女人的情怀。也许是才思敏捷,抑或是勤奋过人,我始终感觉,她的散文创作园地“风景这边独好”。在我的视野里,她“捧着一方山水”“走过四季”:或是《笑微微地说声再见》,《把友情装在心中》,她捡拾起姹紫嫣红的思想之花、智慧之花、艺术之花、生命之花,令春秋陶醉,让文坛动容。
综观怡萍的一百多篇散文,有写景状物之作,也有忆旧怀人之作。在具体的篇章中,无论是牵涉什么内容、选用何种题材、突出怎样的主题,她总是以一颗真善美的心灵去观察生活、对待生活、再现生活,总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绘景传情、咏物抒怀、感悟人生,因此,她的散文就有了深刻的思想有了丰富的内涵。
在怡萍的笔端,春夏秋冬也罢,雨雪云雾也罢,花鸟虫鱼也罢,日月星辰也罢,万事万物无不蕴含着人生的真谛。以精神的意义和厚重的内涵,赋予文章以昂扬的格调和深刻的主题,使人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她以一种与世无争的超然境界,一种对生命的感恩之心,从而引发了对生活、对人生的理性思考。这样,文章自然就有了吸引眼球的亮色,更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和教人向善的力量。
爱情和死亡是文学作品两大永恒的主题。怡萍有不少散文也浓墨重彩地写到了爱情。在她看来,“高山流水,双蝶翩飞”的爱情是美好的、真诚的,是应该用心守候的,爱情天长地久,爱情高于一切。她就是这样用心、用情、用一腔赤诚,诠释了爱情的内在要义,筑造了爱情的童话世界,献上了如泣如诉、荡气回肠的声声恋歌。
也许,每个作家都会写到自己的亲人,怡萍也不例外。她在《如今深感严父恩》、《我的父亲母亲》等一些篇章中,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抒写了可贵的亲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通过她的描绘,我们看到了一个顶风冒雪到校园为女儿送钱以及徘徊在路口歪脖柳下等待女儿回家的慈父的背影,看到了一个总是等孩子们吃饱放碗了自己才肯去刮净锅底充饥的慈母的形象……这些,固然让作者刻骨铭心,又何尝不令读者热泪潸然!
怡萍的散文不仅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艺术上个性鲜明,品位很高,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唯美”。这种唯美的艺术追求,突出表现在每一篇都彰显着诗情画意,每一篇都给人余音绕梁、品味不尽的艺术享受,而这种形式上的唯美,与作品宣扬真善美的思想内容是有机统一的。具体分析起来,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独特的视角。应该说,怡萍不是人云亦云的。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捡拾朵朵鲜花,以独特的眼光、独到的见解,赋予其独有的审美价值,编织成花团锦簇的艺术世界。她在雪花飞舞的寒冬,不是瑟瑟发抖、满腹牢骚,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催生奇思妙想,这种非同寻常的视角,一下子就使文章有了深度和新意,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同样是在冬天,她面对一剪梅花,不是像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那样赞美它傲立雪中的风骨,而是独具慧眼,发现了它“只有一个方向,在爱的路上,朝圣般地执著。
全新的结构。不知怡萍是不是丹青妙手,但品味她的散文,确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其独创的结构方法是一个重要因素。她的散文的结构,可以称之为“组画式”,也就是编上序号,将文章分为若干片段,每个片段就是一幅相对独立的图画,但片段之间表现形式统一、内在联系紧密,组合起来,不仅可以完整地表达文章的主题,而且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空灵的意境。怡萍的散文具有诗歌一般的意境。她偏爱月亮、雪花、梅花、杨柳等意象,这些意象是高雅的、洁净的,也是清亮的、迷人的,这本身就有利于营建一种空灵隽永的意境。作者的想象能力极强,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甚至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的一切充满了人类的灵性,如《青花瓷》、《毛衣情结》、《云想衣裳花想容》等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她在运用这些意象的时候,施之以不同的色调,赋予其独特的象征,进行着有序的铺排,展开着反复的咏叹,加之注重留白,用墨不求过实过满,因而每一个字句都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和咀嚼的甜头,每一个篇章都能有田园牧歌式的恬静和空灵。
典雅的文风。表现在审美意趣上,就是既有王维的清淡,又有苏轼的释然;既有南唐后主的哀婉,又有易安居士的忧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清新而含蓄。怡萍注重从古今诗文中汲取营养,时而像汉赋一样注重铺排,时而像唐诗宋词一样炼字成金,时而像琼瑶小说一般激情飞扬。她爱用长句,而恰是这些长句平添了清清浅浅的意蕴;也爱用问句,而正是这些问句传达了委婉别致的情感。她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娴熟的,尤其是善于使用排比、比喻、对偶、设问、反问等辞格,这就使得她的文章有了引人入胜的文采和动人心弦的魅力。
怡萍的散文创作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审视,也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她的作品,给传统的散文注入了太多的诗歌元素,是对散文写作的一种突破,不妨可以称之为“诗散文”;但它又绝对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散文诗,因为,她的作品至少在篇幅上、容量上比散文诗要长了许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开创了长篇散文诗的先河。除此而外,怡萍从来不写那些容易在网络上流行的低俗文字,她以纯文学作品抢占了网络文学阵地,这对于两者的健康发展都提供了有益的范例。
正如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汝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汝州市政协常委陈凝所写的那样:
怡萍,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婉约精致,韵味十足。她家的台布一年更换一次,风格不一,从不重复。每年春节,她最喜用盆景和鲜花装扮出年味,绿盈盈喜洋洋一副精心的随意。她家茶几上的那个烟灰缸,是个小花篮造型,黄色的花朵缠绕在玲珑的提手上,晶莹剔透,煞是可爱,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后拿起把玩,更让人不忍心把烟灰投落其中,仿佛那样做就玷污了这个小精灵,于是就会忍住了抽烟的冲动。在女主人精心布置的大客厅里无论品茗论道,还是笑谈古今,你都会如沐春风,身心通泰。
就如同期待着好人应该有好的前途、好的归宿一样,我也一直期待着怡萍的文字全部成书。虽然知道她一直在写,但是,文字,还是希望它们落在纸上的踏实,古朴。就像一个人,有着非比寻常的才艺,必得对外示人,才能平添一份风骨和韵致。又或者是盆里的花终于根植于大地,才能更自由更舒服地生长。更何况,她的隐忍与坚强、思想和阅历、修养与态度,不仅对她自己的人生之路,而且对于旅途劳顿、迷茫困惑且无所适从之人,相信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借鉴和参照意义。
心无杂念地写你的东西吧,怡萍!岁月是这样静好,现世是这样安稳,手中的笔不可让它荒废了,那样就对不起你的才情了。根植于血脉中的兴趣是你的动力,岁月的沉淀和思想的升华是你的资本,写吧。把许久以来你一直想写,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动笔写的那些念想、那些心事,好好写写吧,有序幕,有开端,有高潮,有结局。不为缅怀,不为纠结,只为感恩并惜福。
“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这是郑板桥赠袁枚的句子,我借来送你。怡萍,你接受吗?蓓蕾初绽透嫩香
——读杨柳青作品集《在路上》
日的《平顶山日报》和《平顶山晚报》同时发表了这样的消息:
本报讯:记者昨天从市社科联了解到,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杨柳青的杂文集《在路上》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了解,《在路上》一书是杨柳青的作品集。从2003年处女作《2008——奥运在北京》开始,她的数百篇文章见诸报刊。该书分类整理收录其文章93篇,内容真实、语句朴实,字里行间透露出孩子的纯真。
据介绍,《在路上》系中国文学创作出版精品工程系列丛书,此书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及作家出版社统审核实,认为“主题创新,文思精辟”,是一部传播正能量的好作品。
这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我四处打听,急于想尽快尽早看到这本书。昨天下午,好朋友杨延欣给我送来了一册印制精美的《在路上》,待我读完了催人泪下的《给女儿的一封信(代序)》和张东君的《写在前面的话》后,我才知道原来杨柳青就是杨延欣、张东君夫妇的爱女。
杨柳青的《在路上》一书共分《儿时记忆》、《路上拾珍》、《有感而发》、《自然景物》、《上善若水》、《人类的朋友》、《咿呀诗语》、《期盼明天》八辑。取材多为她的身边琐事,但是她表现的却是人的情感和心灵。而这些,正是文学和人们关注的问题。一篇篇对个人情感抒发的酣畅淋漓的文章,比那些空泛表现社会责任的文章,更让我喜欢。
她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是,就是对女性的细腻的写作特点也发挥到了极致。她的文章之所以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的文章有着细腻的观察,细腻的体验,细腻的表述。而她的文章因为取材小,抒发的又是自己的真实情感,所以才更显得细腻。
柳青作品的突出特点是,取材于自己身边的琐事,而这些恰恰贴近人们的生活,都是人们每天经历的,因此也就有了更大的关注度。她借助这些生活题材宣泄抒发的情感,也是大家都有的情感历程。这样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柳青是可爱娇小依赖父母的清纯美丽的女孩,她是水。她有纯美女孩的本色,有如水般的温柔,依偎在父母的臂膀里,发嗲撒娇,数着天上的星星,舌尖在她的心坎上甜甜的滑动。高兴时她落泪,难过时她哭泣,眼泪成为了她最好的武器,她能恰到好处的把握演绎。
她陶醉在自己的故事中,憧憬在流年里,她是故事。她跳不出生活,她用文字抒发爱与恨,用行动感悟情与愁。她没有强悍的外表,傻里傻气,但她会搂着母亲的脖子,吻她留下的气息。
她特容易满足:一个拥抱,一个亲吻,甚至是一个注视……特别是当母亲摩挲于她的脸颊,激活了她的细胞,麻醉了她的神经,散发的甜蜜洋溢每一方土地。
做个“乖女孩”容易,做个“幸福的小女孩”就不那么简单了。“幸福的小女孩”是一种心态,一种方式,她的造就具有先天和后天两大因素(并不是长得娇小的女孩都能成为“幸福的小女孩”),她需要特殊的土壤:富有的传统的环境,她需要聪明睿智,幸福就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幸福的小女孩”是单纯的,善良的,不肤浅,不平庸,不张扬,不刁蛮,她永远是那样温婉柔和,高雅古典,永远那样保持骄傲,懂得尊重。“幸福的小女孩”把生活演绎得美轮美奂,在光怪陆离的人群中,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当浮华褪尽,她只想真情感恩,只想小鸟依人,做个“幸福的小女孩”。
杨柳青要做与众不同的自己,她既有杨树的刚,又有柳树的柔。她在《梅》、《勇敢的向日葵》、《春天来了》等篇章中,歌唱春天,赞美花儿,花儿姹紫嫣红,女孩千娇百媚。都知道女孩爱花,解花,“女人如花”更是对女人最经典的赞美。身为女孩,该以怎样的姿态立于尘世才有花样人生呢?
那么,就做花一样的女孩!
做花一样的女孩,首选桃李。开艳艳的花,结甜甜的果。她和所有的孩子一样相信童话,梦想爱情。不必洞悉一切,天真是一种财富,有梦的青春才最美。也会有伤也会有痛,只要爬起的次数比跌倒多一次就行!再艰难的时候都要相信,万丈红尘,总有那么一个人,在期待与我相逢。等到哪一天,才觉得所有的曾经,都只是一个过程,只为了,只为了今日与他相遇。于是安然携手,岁月从此静好。
梦里总有花儿那婀娜的影子在动,眼里总有那灿烂的微笑在闪,心里总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在呼唤,她的胸怀可容纳百川;她的善良可滋润大地。她像山涧中那涓涓溪流,一跃千丈而汇成壮美的瀑布。
她的爱,像一缕和煦的风,吹走晚秋的阴冷,铺展春光无限;她的爱,像一盏不息的灯,照去秋夜的阴霾,点燃希望之光;她的爱,像一首委婉的笛音,婉约拂去秋雨的萧瑟,带着余韵绵绵。
她在《母亲节的思考》、《妈妈牵着我的手》中歌颂母亲,感恩母亲。儿时的她,喜欢躲在母亲的裙裾下,像一个跟屁虫左右乱串,每次入睡都习惯在母亲的怀里听着那不成调的摇篮曲进入梦乡。少年的她,总是牵着母亲的手,穿梭在回家的小路上,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她母亲一样。青年的她,总是带着缕缕思念将母亲想起。母爱是她一生的盈盈笑语,拂去她心中的忧伤。母爱是她在病榻上焦灼的泪,难掩她心疼的泪花。母爱是对她殷切的期望,望她会伴着幸福走在这人生路上。而今,当她把母亲拥进她的怀里,母亲已鬓发斑白,容颜已逝,眼角的皱纹沾满了她的脸颊,她怎能不痛心呢?母亲给的爱,是那么深沉!母亲给的爱,是那么细腻!这份无私的爱,她用怎样的一生将母亲回报?母亲啊!你的爱像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
她在《我的爸爸》中写父亲,山,那样高大、稳重、深沉;而她,拥有一份属于她自己的父爱,如山一样的父爱。对于爸爸,她很敬佩他,他虽然言语不多,却无时无刻不散发着一个成熟男人的味道,二十年来,从她记事的那天开始,与爸爸发生的一点一滴都深刻她心,从她第一次描写爸爸,写他的抽烟,写他的幽默,写他的严肃,写他的和蔼可亲,写他的智慧和聪明,写他与她和妈妈之间发生的种种趣事,这点点滴滴的幸福,早已刻骨铭心了!
她喜欢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的幸福日子,那种温馨的感觉将永远留在她的记忆里。爸爸的肩膀是她避风的港湾,在那宽大的肩膀后面,必定是温暖的天地,小时候,爸爸总是牵着她的手,领她过马路,教她学走路,学做人,和她一起逛街,当然,还有妈妈的陪同。如果上帝让她拿所有的财富换走这些刻在她脑海里的记忆,我也绝不会答应!
对于杨柳青来说,爸爸对她的爱让她感动,爸爸是个恨铁不成钢的人,对她要求很严,但他的动作无不透露出对她的爱,一个小小的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爸爸对她的爱是深沉的,只属于她的,父爱。
在《上善若水》中,她写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她的熏陶和影响,扎根传统艺术土壤汲取艺术魅力的效果,深厚博大的传统艺术给与了她无穷的灵感与才气,给与了她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和智慧源泉。一个作家艺术家倘要有所作为,要创造出属于本民族又能够面向世界的大气的文学,除了积极汲取西方文学的精华以外,还要努力的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借力学习,努力汲取它们的营养和力量,才有可能创造出声响不凡的佳作来。
他在《路上拾珍》一辑中写的红河谷、舞钢、北京、清华池、跑马岭、想马河等风景名胜区的游记通篇文字铿锵,激情四溢。她的部分作品虽嫌稚嫩,但充满了灵气,透出了才情。
正像她在《在路上》一文的结尾中所写的那样:“我明白,前进中必然曲直相间,即使这样,我也要不停的走下去。我会一步一个脚印,两目平视前方,面带微笑,在日月的照耀和北斗星的导航下,健步的走下去。”乡音乡韵情难尽
——读李建设先生新著《夏李关帝情》有感
2013年的国庆长假,我被一本图文并茂,设计精美的图书《夏李关帝情》深深吸引住了。我是用了整整7天的时间来细读这部作品集的,书很厚,是一盘大餐,我不可能一下子读得完,但我又不忍草率行事,弄得消化不良。尤其是夜深人静之时,书中的人物就越加忙碌,一个个事件引得我长时间不能安睡。合上最后一页,我慢慢地放下了书,可以动笔写一写感受了。
首先,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文集,描写关公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朴实自然。很多是用了民间俗语,这显示了真实性和可读性。其间夹杂一些传说故事,野俗笑话,都增加了作品的现场感和情节效果。有些场景或气氛的描写形象逼真,映衬了当时的情景人物。作者把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对老乡们的感激之情,对关公圣君崇拜的火热激情,都融入在了灵魂深处,都浸透在了字里行间。一个情字是一首诗,一个情字是一个故事,一个情字是一段历史。回眸一笑,沧海变桑田,又怎一个情字了得!
《夏李关帝情》一书的作者李建设先生就出生在河南省叶县夏李乡夏李街,他说,他从咿呀学语到高中毕业,是家乡的这片沃土把他养大,是家乡的风把他送入社会。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三岁顽童到两鬓斑白,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几十个春秋,家乡的一草一木不时在他脑海中涌现,令他神往、令他眷恋。他常常以夏李人而自豪。每当闲暇都要回到家乡,走一走熟悉的田间小路,闻一闻芳香的泥土,听一听老年人讲过去的故事,尝一尝那绿豆面条的味道,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最近,建设先生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正在恢复修建的关帝庙。
我读《夏李关帝情》感到很亲切,因为我家乡的村名也叫关庙村,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就一直是在关爷庙里读的书。记得我小时候常常脖子疼,母亲带我让一个神婆看了,人家号了脉,说是这孩子和关爷有缘,关爷当年就是被人砍了脖子的,那能不疼吗?你回去把关爷请到家里,逢年过节烧烧香磕磕头就好了。从此,母亲就在家里敬了老关爷,我的脖子果然就不疼了。2005年母亲去世后,我和爱人又到香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林丛生怎么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