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适合全面屏的指纹识别b柱盖板工艺艺?

全面屏趋势之下,指纹识别如何保住正面位置
14:23:54&&&&来源:中国网开发区&&&&
——从超薄超窄前置需求看指纹厂家技术选择
随着今年LG G6、三星S8以及Essential等全面屏手机的相继发布,全面屏正式走入大众视野。除此之外,苹果以及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宣称将在下半年推出全面屏手机,在这些厂商的推动下,全面屏手机迅速走热,并掀起一股手机外观变革潮流。
全面屏手机即指在手机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显示区域面积,提升屏占比,高屏占比的显示可为用户带来更为惊艳的视觉效果。
但屏占比的提升挤占了手机正面其他器件的布局空间,导致上至前置摄像头,下到指纹识别的安放,都成难题。此前,我们分析过在全面屏趋势之下,指纹识别位置的三种放置方案,其中指纹后置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方案,但是会牺牲部分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使全面屏与正面指纹兼顾,不少指纹芯片厂商都在积极研发正面指纹方案。
正面指纹方案目前有两种方案,一是把指纹芯片做薄做窄,使之适用于压缩后的手机下方区域;另一种方案是屏内指纹识别,此方案有两种方向,即In Display和Under Display。区别在于,In Display是将指纹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传感器都植入到OLED像素矩阵中;Under Display则是把指纹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传感器还做成一个独立的模组贴合在屏幕的下方。
但无论是Under Display还是In Display,都必须配合OLED屏幕。不过就目前而言,两者都受限于OLED资源和OLED供应商的研发配合程度,2-3年内难以实现大规模普及应用。
因此,相较于目前而言,可行性的正面指纹解决方案的第一种最有可能实现。而且,“超薄超窄”也是各大手机品牌对前置指纹识别方案的明确要求。
根据对今年上半年各主要手机品牌公司前置指纹结构设计的统计可知,指纹结构厚度普遍在0.7mm左右,宽度普遍在4mm左右;比去年的结构薄了1/3,宽度也缩减了一半多。如此大幅度的结构变化,无论是对模组的设计还是对芯片的设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超薄超窄”的要求,各主要指纹芯片厂家纷纷应用新的技术,从设计、封装、算法、工艺等多个方面来满足客户需求。为了满足4mm的宽度需求,指纹芯片的宽度不能超过3.6mm,对应的像素阵列宽度就不能超过64,有的厂家甚至减小到了56和48。但在这样的宽度下,传统的生物特征点算法已经无法支持。
众所周知,由于手机上的指纹识别传感器要保证一定的面积大小,如果面积过小,只能识别手指的部分指纹,而为了解锁的准确率,手机需要存储手指的多个部分的指纹,这也就大大提高了碎片化指纹出现匹配错误的几率,增加了很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满足解锁体验和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领先的厂家已经开始使用机器视觉算法,以计算机对图片的处理和比对为基础,加上机器学习的辅助,保证了FAR、FRR两个指标不降低。
在封装方面,在“超薄超窄”的要求下,对于正面盖板方案,传统的LGA封装无论从厚度还是宽度上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而TSV封装则越来越多的被选择,如华为P10采用的即为TSV封装。
但因传统的多芯片指纹识别方案有驱动芯片的存在,导致模组工艺有很多问题出现。如下图所示,驱动芯片通过传统的打线塑封方式置于TSV封装的sensor旁边,造成了翘曲、气泡、缝隙、盖板不平等很多工艺问题。因此,各厂家都在努力发展被动式单芯片指纹识别方案用于正面超薄盖板。
因指纹识别技术随着手机结构和外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在全面屏手机外观设计要求的驱动下,应正面指纹超薄超窄的要求,机器视觉算法和被动式单芯片方案将逐渐成为主流选择。
同时,为了尽量降低整个模组的厚度和随着高亮coating方案的成熟,以及UVPP等更具镜面效果的表面工艺的应用,部分厂商开始采用高亮coating(UVPP)方案来代替正面的盖板,目前,三星、MOTO和锤子已经有相应的量产产品。
[责任编辑:王玉]iPhone 8前后玻璃盖板现身:全面屏屏内指纹都稳了
日 11:04&&&出处:&& 作者:张前前&& 分享
  今年秋季将推出三款全新的iPhone:iPhone 7s/7s Plus以及十周年纪念版iPhone 8,相对常规更新的前两款iPhone来说,iPhone 8则更有吸引力,这是iPhone有史以来外观改变最大的一次:首次采用全面屏设计。近日网上曝光了iPhone 8前后玻璃盖板。  iPhone 8正面采用非常激进的全民屏设计,通过前面板可以看到除了听筒部位之外整个正面全都是屏幕,屏占比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边角上也采用了弧形过渡,而为了实现曲面屏设计,将Touch ID首次做到了屏幕内,也就是屏内。  而在机身背部,iPhone 8将会采用竖排双摄,并且后面板没有指纹识别区域也间接证明搞定了屏内指纹技术,而目前的Galaxy S8还采用后置指纹识别,下半年发布的Note8传言也还没搞定屏内指纹的安全性。本文编辑:张前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您的位置: >
  相对于密码解锁,指纹解锁更加快捷、便利,移动支付的火爆加上良好的用户体验,其在智能手机中大范围普及。据统计,2016年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出货量已达6.89亿颗,调研机构Yole预测,未来5年,指纹识别市场的复合年增率将达到19%,市场规模有望从2016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47亿美元,市场前景被各界看好。
  但是手机的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通话、拍照,到视频播放,每个阶段推动智能手机向着更高屏占比发展。三星刚刚发布的S8就将屏占比从传统的16:9调整到了18.5:9,未来会更高,高屏占比同时也意味着手机边框越来越窄,从而留给指纹识别的位置越来越小,因此有的手机厂商将指纹识别放到了手机背面,但是考虑到用户体验,有些手机厂商计划将其放到屏幕下面。如果这种方案推行,现在的电容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穿透力就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传感器厂商纷纷开始研究超声波指纹识别传感器和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
  Synapcs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卢兵
  光学指纹识别更能适应未来的手机设计
  近几年,手机后壳基本以金属为主,金属的质感也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未来随着手机屏占比的提高,为了使手机屏幕和后壳更加一体化,并且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折叠问题,手机厂商考虑将后壳材质用玻璃或者陶瓷替代。而玻璃和陶瓷由于材质原因,打孔比较困难,这就使得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无法正常使用。光学指纹传感器具有防水、防刮、抗静电的优点,预计未来3-5年会得到广泛应用。
  Synapcs在嵌入式人机界面领域一直领先,产品包括触控控制器、显示驱动器,触控和显示集成,Touchpad系列和生物特征识别系列。产品在PC触控和手机触控及生物识别中都有大量产品在应用。Synapcs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卢兵介绍,&5年前,我们提出了显示触控合一(TDDI)技术,2016年该技术迎来大爆发,预计2017年我们会在TDDI的市场中占到40%的市场份额。&
  为了迎合未来智能手机的设计需求,Synapcs推出了Natural ID Synaptics FS4600指纹传感器系列,面向主流和入门机型提供高性能、便捷、安全的生物识别。卢兵介绍,&FS4600产品系列支持方形、圆形、椭圆和细长矩形设计,可集成在设备正面、背面或侧面。OEM厂商可以选择多种涂层工艺,包括聚合材料、陶瓷或玻璃。传感器的增值特性包括对两颗0D虚拟按键、压力感应以及滑动手势的支持。此外,FS4600还集成业界领先的Synaptics SentryPoint安全软件。&
  指纹识别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随着移动支付的火爆,我们的生活几乎可以抛弃现金,通过手机就能完成日常交易。指纹识别的功能除了解锁,又增加了支付的作用。在高端小区甚至配备了指纹锁,用户出门无需再带钥匙,也不用担心忘记钥匙而被关在门外。但是指纹识别也面临被仿制盗用的危险,新闻中已经报道了有人通过制作指纹膜替人高考,甚至假解锁手机后通过支付宝转移钱财,指纹识别面的安全问题也不断出现。
  系统厂商也为此开发了活体检测等技术,甚至将血液信息纳入检测范围。采访中,卢兵也向与非网记者解释,&针对假手指的问题,我们开发了Quantum Matcher算法和PurePrint防伪。大家可能在电影中看到有人用塑胶指纹模仿真手指,或者针对光学指纹识别拍一张照就可以进行解锁。Synaptics是通过软件算法和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防伪,2D的辨别非常准确。另外一个功能是SecureLink,我们所有的交互都是加密的,这就保护了信息的传递,加上密钥的生成和加密引擎,保证指纹进入手机之后,在所有的操作过程中的信息不容易被盗取。无论是假手指解锁,还是加密,我们都在业界领先,主要的原因是在指纹芯片上有MCU和内存,可以把信息存在本地。&
  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手机除了指纹识别还加上了虹膜识别等更安全的识别,目前已经在三星S8中得到了采用。但是虹膜识别对摄像头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识别过程比较长,用户体验较差,加上手机上的摄像头已经较多,这也使很多手机厂商对此比较犹豫。针对这种需求,Synaptics开发了&多种生物特性融合引擎&的方案。卢兵指出,&这是将面部识别和指纹合起来的方案,不需要加入任何新的硬件,只需要升级算法,它的精度可以达到虹膜的效率,这就相当于用了 &两道门&。在算法上不光是两道门,还有一些融合的技术在里面,使它达到了1+1大于2,甚至1+1大于4的概念,达到跟虹膜相类似的安全标准。预计这个产品这个月推出来,估计12个月左右会在手机的产品上看到。&
  模块化确保设计灵活,还能保护控制芯片
  Synptics的价值主张是模块化设计,指纹传感器和控制器分开,优势是用户在设计中可以只改变其中一个尺寸,而不用变另一个,或者控制器芯片不变,上面的传感器可以改变。以前的手机传感器和处理器可以叠在一起,随着手机屏占比越来越高,HOME键盘就会消失,指纹识别就要放到屏幕下面,于是出现了一个概念叫COF封装。以前芯片是贴在玻璃上的,全屏以后尺寸不够,必须要把芯片拉大,放置在手机的主控板上,这就为手机全屏带来优势。
  从耐用性来看,因为面对静电和外界因素,传感器相对比较坚强,可以用玻璃的传感器也可以用TFT,而指纹模组中的芯片比较脆弱。另外,指纹按键不只是一颗电子键或者一颗传感器,它更是一个外观键,既要做得漂亮又要做得薄,同时要求它下面的芯片又不至于容易被静电和外界破坏。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分离式的方式可以把指纹模组中的芯片放到里面保护起来。
  2016年,Synaptics公司中国市场业务占35%,预计2017年中国的业务占比将达到40%。卢兵指出,&现在在中国区员工共有245人,相比去年增长速度是30%,随着业务增长的需要,今年Synaptics还会继续在中国招聘员工,计划到6月份要增长到280人左右。&
非常好我支持^.^
不好我反对
相关阅读:
( 发表人:刘辉 )
评价:好评中评差评
技术交流、我要发言
发表评论,获取积分! 请遵守相关规定!提 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好用才是真的 不完整的全面屏我不要!_凤凰科技
好用才是真的 不完整的全面屏我不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不完整”的全面屏手机,恐怕只能成为全面屏手机时代的一个过客,匆匆而过。
原标题:好用才是真的不完整的全面屏我不要!近年来,智能手机在功能的创新上遭遇瓶颈。于是,外观的工业设计成为了今年智能手机厂商一决高下的重要战场。随着对用户体验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屏幕的大小再度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手段之一。要问2017年智能手机的关键词是什么,全面屏!这个并非诞生于今年,但却在今年爆火以至于成为趋势的技术创新已然成为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作为手机用户的你,是否考虑过什么样的全面屏才是自己需要的呢?数据表明:全面屏时代来临什么叫全面屏?什么才叫全面屏呢?单从字面意思来解读,就是手机正面面板全是屏幕,即屏占比达到100%,才可叫&全面&屏。然而以目前的技术来讲,这根本是不太可能的。首先,智能手机正面还需要安置许多功能配件,如听筒、前置摄像头、距离感应器等等,这些是目前还替代的配件,根本无法彻底去掉,必然会占据正面面板的位置。其次,假设屏占比达到100%,也就意味着手机边框近似乎没有,一旦在使用过程中手机不幸滑落,那恐怕就不是单单碎屏那么简单了。18:9的屏幕比例成为目前全面屏手机标配鉴于技术瓶颈,目前业内公认的全面屏手机,便是突破原有的16:9屏幕比例,将屏占比尽可能扩大的智能手机。而以目前已发和待发的全面屏手机来看,18:9的比例似乎成为了第一阶段的首选。全面屏并非一块大屏幕而已当然,全面屏也没有简单到采用一块18:9比例高屏占比的大屏幕就能完成的地步。拥有一个高屏占比的正面面板只是做好一台全面屏手机的第一步。当然,既然有第一步,自然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等等,具体的问题后文中会详细讨论。全面屏绝非一块大屏幕而已眼下,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全面屏诞生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看起来好想很简单,但真的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吗?从用户角度来看,全面屏手机只有切实的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手机使用体验时,它才是一个有意义的创新,否则,用户认为自己现有的手机用的好好的,何必要更换一部全面屏手机呢?从手机厂商的角度来看,全面屏作为一个主流手机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让自家手机与全面屏更高程度的完美融合,充分利用全面屏的优势,并结合优势开发出差异化的用户体验,才是吸引用户、占领市场份额的杀手锏。综合以上两方面观点,无论从用户角度,还是厂商的角度,用户体验的提升都是全面屏存在的意义所在,如何让全面屏带来优质体验,而不成为一个&鸡肋&的噱头,成为&全面屏&趋势发展的关键节点!全面屏时代目前能想到的关键问题那么回到之前的问题,做好全面屏手机一共有几步?究竟全面屏时代,提升用户体验的道路上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将会成为决定全面屏成败的关键问题都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值得业内人士广泛探讨的问题。问题一:正面消失的按键无论是当下已经发售的全面屏手机,还是即将发布的全面屏手机。无论正面屏幕采用怎样的技术与工艺,可以肯定的是原有的指纹识别home键必然会消失。这是确保屏占比,提升用户体验的第一步。无论是按键移至机身背部、还是面部识别解锁,又或者是传说中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哪种解决方案可以更加容易的让用户接受并习惯,这才是确保提升使用体验的基本。如爆料信息显示的,苹果、vivo X20可能采用的面部识别解锁,这是一种用户较为容易接受的方式;再就是像三星Note8的那种实现起来更加容易的指纹识别器后置;这些都是完善全面屏体验的第一步。问题二:UI的适配问题众所周知,以安卓手机为例,之所以多年来在屏幕的比例一直保存在16:9,主要是因为开发安卓系统的谷歌的硬性规定,原有的安卓系统在16:9的触控屏幕下会提供最好的使用体验。然而,当谷歌妥协,屏幕比例突破到18:9后,如何对原有16:9的系统UI进行适配优化,成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第二步。当然,拥有&绝对权力&的iOS在优化方面一直要好于安卓。在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厂商里,三星、vivo、小米等均已在自家的UI定制中开始针对18:9的屏幕进行一系列的优化行动。例如vivo今年主打的《王者荣耀》的游戏优化,如何更好的利用18:9的屏幕,而不是单纯的拉扯图像,也将成为vivo X20的主打功能之一!问题三:全面屏的防碎问题全面屏,意味着屏幕四周的边框尽可能做薄,相对应的,这些边框的强度可能变得大打折扣。尽管当前手机屏幕的硬度已经达到了耐磨、耐划的程度,但碎屏一直都是大屏手机的主要痛点之一,尤其是全面屏时代到来后,碎屏似乎会来的更加频繁。毕竟,边框的变窄,导致手机意外摔落时,第一个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变成了屏幕。除此之外,维修时的拆机也成为全面屏碎裂的一大问题。日前,安卓之父创业发布的第一款全面屏手机,就因为拆机碎屏的问题,被全球知名的拆机机构评价为有史以来最难修的手机,因为修理必须打开屏幕,而揭开屏幕很容易导致全面屏碎裂,非常影响整体用户体验。当然,其实全面屏时代针对用户体验的问题不只三个,还有很多,笔者在此提出的三点只是目前很容易想到,且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果手机厂商无法针对这些问题做到很好的优化,全面屏所带来的用户体验恐怕笔者就不敢恭维了。最后,站在用户的角度,笔者认为,&完成度&较高的全面屏手机,必然会再度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毕竟,用户愿意为优质的体验而付费,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不完整&的全面屏手机,恐怕只能成为全面屏手机时代的一个过客,匆匆而过。总而言之,对用户而言,无论什么手机,好用才是真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573
播放数:439971
播放数:1386684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盖板丝印工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