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金融“新一线”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哪些城市

寻找中国金融“新一线”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哪些城市潜力大?【东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2,900贴子:
寻找中国金融“新一线”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哪些城市潜力大?收藏
寻找中国金融“新一线”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哪些城市潜力大?日  07: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斌  3月29日,由21世纪经济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出品的《2016年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3月29日,由21世纪经济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出品的《2016年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选取了25座城市,从宏观、金融机构实力、融资能力、金融绩效、软环境、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六大二级指标入手,根据50多项三级指标,测算样本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指数。从测算结果看,前十名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杭州。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基于历史的原因,金融业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但随着各地政府的发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中国金融业的“新一线”城市,也在冉冉升起。
2018年新实用详细版东北旅游攻略,2晚五星温泉酒店,滑雪不限时,东北小烧不限量!在那冰天雪地,8人小团自由自主,随走随游,玩得惬意自在!
东部:民间金融风向标、资金利用率高因为发达的民间金融,温州在中国金融版图上,具有独特的重要性。据《报告》,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超过80%,而温州的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8%,民间资金充足。日,中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在金改方案推动下,温州出现全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城市;首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首创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成立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管理局;首创民间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系统;首创民间融资立法,为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监管执法类别城市;首创“温州指数”;成立全国首个地级市人民银行征信分中心;首创“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等。东部地区另一样本城市为宁波,其金融业特色是资金利用率全国最高,贷存比一度超过100%。《报告》指出,宁波银行业贷存比从2007年就一直超过90%,其中2011年、2013年、2014年超过100%,2016年末为97.84%。贷存比的高企,说明宁波市资金利用率很高,金融生态环境良好。此外, 2015年,宁波市直接融资额突破千亿规模,同比增长近三倍,且呈现股、债双旺的局面,直接融资再创新高。
南部:产业金融助力外向型经济《报告》指出,依托于发达的制造业和产业链,东莞外向型经济特征比较明显,金融业发展与外向型经济日趋融合。东莞利用外资突出,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占当年GDP的5.88%,在25个样本城市中,仅低于天津。东莞地区的贸易融资及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占“半壁江山”。截至2015年末,东莞全市银行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3598.2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532.1亿元,贸易融资余额251.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东莞是广东省唯一拥有信托、证券总部(东莞信托、东莞证券)的地级市。位于福建南部的厦门市,其自贸区的身份,叠加海峡西岸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使得金融业具备一定外向型特征。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厦门上市公司融资额增长较快。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3家,比上年末增加2家,总市值3260.64亿元,总股本182.46亿股;全年上市公司通过首发融资、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股票等渠道实现融资232.52亿元,增长45.6%。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拥有发行地方政府债融资的资格。2015年,厦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共计90亿元。与厦门同样定位为海西金融中心的福州,拥有国家级新区、自贸区、海上丝绸之路门户等多个身份加持。作为较早开放的东南沿海城市,其金融业的外向型特征也颇为明显。至2015年末,福州市共有外资银行10家(含在筹2家)和外国银行代表处1家,外资银行总资产129.45亿元,存款余额39.05亿元,贷款余额58.65亿元。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新增地区总部以上金融机构41家。此外,由于兴业银行、兴业证券的总部设在福州,在法人银行资产指标上,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4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是第5名广州市的近2倍;在法人证券资产指标上,亦在25个样本城市中处于前列,排在第8位。
北部:大商所引领商品期货价格沈阳是东北地区区域金融调控和监管中心。东北地区的金融调控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设在沈阳,沈阳分行是中国人民银行9个大区分行之一。此外,银监、证监、保监省级三大金融监管机构设在沈阳,沈阳已具备区域性金融政策优势和监控优势。沈阳法人金融机构资产实力较强,尤其是法人类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9位;同时,沈阳金融机构总部及分部增加较快,仅2015年新增2家金融总部、2家外资银行分部、2家保险分部、4家证券分部、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青岛的金融特色,则与做强财富管理业务有关。2014年2月,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青岛由此成为中国首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洼地”效应亦已显现:青岛私人银行达到11家,管理资产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末已超过700亿元。而“冰城”哈尔滨,目前则处于投资驱动下的金融模式,固定资产贷款占比较高。截至2015年末,哈尔滨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余额3473.2亿元,约占贷款余额的40%。大连坐拥大连商品交易所,其期货品种价格已成为国内市场的权威价格,起到“指南针”和“避风港”的作用,并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参考。截至2015年末,大连市拥有各类机构741家,其中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264家,已初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中部:武汉、长沙、郑州三雄逐鹿在中部省份的区域金融中心里,武汉、长沙和郑州成为三大各具特色的竞争对手。长沙金融业的特点之一是:直接融资规模较大。相应地,当地证券公司在区域金融中心里实力较强。2015年,长沙市内企业IPO规模为37.28亿;长沙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为167.09亿;长沙股权融资占融资总额比重为7.34%——在25个样本城市中,均位列前十。2015年末,长沙拟上市企业193家。2015年末,长沙法人证券公司资产总额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七位。辖区有方正证券上市券商,还有挂牌新三板的湘财证券,以及财富证券。交通便利的武汉,则被视为同时具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三要素的城市。首先,武汉市金融聚集效应日益凸显。至2015年底,武汉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27家,总部设在武汉的金融机构22家。其次,武汉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较快。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6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为147家;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共挂牌802家,“科技板”公司215家,挂牌企业通过股权质押和股权累计融资189.84亿元。此外,2015年底,武汉市银行业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467.87亿元,推出了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板”、“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产品。在武汉、郑州、长沙三座城市中,郑州金融业一大重要特点在于:坐拥全国四大期货交易所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2016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10.7亿手,同比增长58.25%;当年累计成交额为30.9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0%。尽管市场占比离其竞争对手大连商品交易所尚有差距,但增长速度明显快过大连商品交易所同期,追赶势头强劲。
西部: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崛起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西安的金融业发展较快。2015年,西安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占比19%,在《报告》的25个样本城市中位居第五。2016年1月,陕西省政府提出,今后五年,将加快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和加快建设三大金融区。这些目标的实施,基本上都以西安作为载体。值得一提的是,西安是央行在西北部地区唯一的跨省级分行——西安分行所在地,下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五个省份和自治区的央行派出机构。乌鲁木齐同样提出打造丝绸之路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2015年,乌鲁木齐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32.91亿,占当年GDP的8.85%;在西北五省省会城市中,乌鲁木齐金融业增加值仅低于西安,高于其他四个省会城市。乌鲁木齐直接融资表现突出。直接融资比例高达60%,在样本城市中居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大连。考虑到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非直接融资未纳入融资规模,这一比例可能高估。(编辑 耿雁冰)
沈阳是东北地区区域金融调控和监管中心。东北地区的金融调控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设在沈阳,沈阳分行是中国人民银行9个大区分行之一。此外,银监、证监、保监省级三大金融监管机构设在沈阳,沈阳已具备区域性金融政策优势和监控优势。
从测算结果看,前十名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杭州。
沈阳是东北地区区域金融调控和监管中心。东北地区的金融调控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设在沈阳,沈阳分行是中国人民银行9个大区分行之一。此外,银监、证监、保监省级三大金融监管机构设在沈阳,沈阳已具备区域性金融政策优势和监控优势。而“冰城”哈尔滨,目前则处于投资驱动下的金融模式,固定资产贷款占比较高。截至2015年末,哈尔滨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余额3473.2亿元,约占贷款余额的40%。大连坐拥大连商品交易所,其期货品种价格已成为国内市场的权威价格,起到“指南针”和“避风港”的作用,并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参考。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寻找中国金融“新一线”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哪些城市潜力大?|信托|国资改革|民间借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3月29日,由21世纪经济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出品的《2016年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选取了25座城市,从宏观、金融机构实力、融资能力、金融绩效、软环境、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六大二级指标入手,根据50多项三级指标,测算样本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指数。
从测算结果看,前十名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杭州。
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基于历史的原因,金融业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但随着各地政府的发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中国金融业的“新一线”城市,也在冉冉升起。
东部:民间金融风向标、资金利用率高
因为发达的民间金融,温州在中国金融版图上,具有独特的重要性。
据《报告》,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超过80%,而温州的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8%,民间资金充足。
日,中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在金改方案推动下,温州出现全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城市;首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首创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成立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管理局;首创民间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系统;首创民间融资立法,为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监管执法类别城市;首创“温州指数”;成立全国首个地级市人民银行征信分中心;首创“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等。
东部地区另一样本城市为宁波,其金融业特色是资金利用率全国最高,贷存比一度超过100%。
《报告》指出,业贷存比从2007年就一直超过90%,其中2011年、2013年、2014年超过100%,2016年末为97.84%。贷存比的高企,说明宁波市资金利用率很高,金融生态环境良好。
此外, 2015年,宁波市直接融资额突破千亿规模,同比增长近三倍,且呈现股、债双旺的局面,直接融资再创新高。
南部:产业金融助力外向型经济
《报告》指出,依托于发达的制造业和产业链,东莞外向型经济特征比较明显,金融业发展与外向型经济日趋融合。
东莞利用外资突出,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占当年GDP的5.88%,在25个样本城市中,仅低于天津。
东莞地区的贸易融资及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占“半壁江山”。截至2015年末,东莞全市银行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3598.2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532.1亿元,贸易融资余额25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是广东省唯一拥有信托、证券总部(东莞信托、东莞证券)的地级市。
位于福建南部的厦门市,其自贸区的身份,叠加海峡西岸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使得金融业具备一定外向型特征。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厦门上市公司融资额增长较快。
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3家,比上年末增加2家,总市值3260.64亿元,总股本182.46亿股;全年上市公司通过首发融资、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股票等渠道实现融资232.52亿元,增长45.6%。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拥有发行地方政府债融资的资格。2015年,厦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共计90亿元。
与厦门同样定位为海西金融中心的福州,拥有国家级新区、自贸区、海上丝绸之路门户等多个身份加持。作为较早开放的东南沿海城市,其金融业的外向型特征也颇为明显。
至2015年末,福州市共有外资银行10家(含在筹2家)和外国银行代表处1家,外资银行总资产129.45亿元,存款余额39.05亿元,贷款余额58.65亿元。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新增地区总部以上金融机构41家。
此外,由于、的总部设在福州,在法人银行资产指标上,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4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是第5名广州市的近2倍;在法人证券资产指标上,亦在25个样本城市中处于前列,排在第8位。
北部:大商所引领商品期货价格
沈阳是东北地区区域金融调控和监管中心。
东北地区的金融调控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设在沈阳,沈阳分行是中国人民银行9个大区分行之一。此外,银监、证监、保监省级三大金融监管机构设在沈阳,沈阳已具备区域性金融政策优势和监控优势。
沈阳法人金融机构资产实力较强,尤其是法人类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9位;同时,沈阳金融机构总部及分部增加较快,仅2015年新增2家金融总部、2家外资银行分部、2家保险分部、4家证券分部、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青岛的金融特色,则与做强财富管理业务有关。
2014年2月,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青岛由此成为中国首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洼地”效应亦已显现:青岛私人银行达到11家,管理资产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末已超过700亿元。
而“冰城”哈尔滨,目前则处于投资驱动下的金融模式,固定资产贷款占比较高。截至2015年末,哈尔滨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余额3473.2亿元,约占贷款余额的40%。
大连坐拥大连商品交易所,其期货品种价格已成为国内市场的权威价格,起到“指南针”和“避风港”的作用,并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参考。
截至2015年末,大连市拥有各类机构741家,其中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264家,已初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中部:武汉、长沙、郑州三雄逐鹿
在中部省份的区域金融中心里,武汉、长沙和郑州成为三大各具特色的竞争对手。
长沙金融业的特点之一是:直接融资规模较大。相应地,当地证券公司在区域金融中心里实力较强。
2015年,长沙市内企业IPO规模为37.28亿;长沙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为167.09亿;长沙股权融资占融资总额比重为7.34%——在25个样本城市中,均位列前十。2015年末,长沙拟上市企业193家。
2015年末,长沙法人证券公司资产总额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七位。辖区有上市券商,还有挂牌新三板的湘财证券,以及财富证券。
交通便利的武汉,则被视为同时具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三要素的城市。
首先,武汉市金融聚集效应日益凸显。至2015年底,武汉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27家,总部设在武汉的金融机构22家。
其次,武汉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较快。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6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为147家;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共挂牌802家,“科技板”公司215家,挂牌企业通过股权质押和股权累计融资189.84亿元。
此外,2015年底,武汉市银行业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467.87亿元,推出了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板”、“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产品。
在武汉、郑州、长沙三座城市中,郑州金融业一大重要特点在于:坐拥全国四大期货交易所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
《2016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10.7亿手,同比增长58.25%;当年累计成交额为30.9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0%。尽管市场占比离其竞争对手大连商品交易所尚有差距,但增长速度明显快过大连商品交易所同期,追赶势头强劲。
西部: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崛起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西安的金融业发展较快。
2015年,西安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占比19%,在《报告》的25个样本城市中位居第五。
2016年1月,陕西省政府提出,今后五年,将加快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和加快建设三大金融区。这些目标的实施,基本上都以西安作为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是央行在西北部地区唯一的跨省级分行——西安分行所在地,下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五个省份和自治区的央行派出机构。
乌鲁木齐同样提出打造丝绸之路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2015年,乌鲁木齐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32.91亿,占当年GDP的8.85%;在西北五省省会城市中,乌鲁木齐金融业增加值仅低于西安,高于其他四个省会城市。
乌鲁木齐直接融资表现突出。直接融资比例高达60%,在样本城市中居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大连。考虑到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非直接融资未纳入融资规模,这一比例可能高估。(编辑 耿雁冰)寻找中国金融“新一线”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哪些城市潜力大?
来源:网络转载
责任编辑:王亮
默认中大特大
宋体黑体雅黑楷体
3月29日,由21世纪经济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出品的《2016年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选取了25座城市,从宏观、金融机构实力、融资能力、金融绩效、软环境、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六大二级指标入手,根据50多项三级指标,测算样本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指数。
从测算结果看,前十名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杭州。
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基于历史的原因,金融业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但随着各地政府的发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中国金融业的“新一线”城市,也在冉冉升起。
东部:民间金融风向标、资金利用率高
因为发达的民间金融,温州在中国金融版图上,具有独特的重要性。
据《报告》,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超过80%,而温州的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8%,民间资金充足。
日,中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在金改方案推动下,温州出现全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城市;首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首创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成立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管理局;首创民间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系统;首创民间融资立法,为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监管执法类别城市;首创“温州指数”;成立全国首个地级市人民银行征信分中心;首创“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等。
东部地区另一样本城市为宁波,其金融业特色是资金利用率全国最高,贷存比一度超过100%。
《报告》指出,宁波银行业贷存比从2007年就一直超过90%,其中2011年、2013年、2014年超过100%,2016年末为97.84%。贷存比的高企,说明宁波市资金利用率很高,金融生态环境良好。
此外, 2015年,宁波市直接融资额突破千亿规模,同比增长近三倍,且呈现股、债双旺的局面,直接融资再创新高。
南部:产业金融助力外向型经济
《报告》指出,依托于发达的制造业和产业链,东莞外向型经济特征比较明显,金融业发展与外向型经济日趋融合。
东莞利用外资突出,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占当年GDP的5.88%,在25个样本城市中,仅低于天津。
东莞地区的贸易融资及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占“半壁江山”。截至2015年末,东莞全市银行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3598.2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532.1亿元,贸易融资余额25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是广东省唯一拥有信托、证券总部(东莞信托、东莞证券)的地级市。
位于福建南部的厦门市,其自贸区的身份,叠加海峡西岸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使得金融业具备一定外向型特征。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厦门上市公司融资额增长较快。
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3家,比上年末增加2家,总市值3260.64亿元,总股本182.46亿股;全年上市公司通过首发融资、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股票等渠道实现融资232.52亿元,增长45.6%。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拥有发行地方政府债融资的资格。2015年,厦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共计90亿元。
与厦门同样定位为海西金融中心的福州,拥有国家级新区、自贸区、海上丝绸之路门户等多个身份加持。作为较早开放的东南沿海城市,其金融业的外向型特征也颇为明显。
至2015年末,福州市共有外资银行10家(含在筹2家)和外国银行代表处1家,外资银行总资产129.45亿元,存款余额39.05亿元,贷款余额58.65亿元。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新增地区总部以上金融机构41家。
此外,由于兴业银行、兴业证券的总部设在福州,在法人银行资产指标上,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4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是第5名广州市的近2倍;在法人证券资产指标上,亦在25个样本城市中处于前列,排在第8位。
北部:大商所引领商品期货价格
沈阳是东北地区区域金融调控和监管中心。
东北地区的金融调控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设在沈阳,沈阳分行是中国人民银行9个大区分行之一。此外,银监、证监、保监省级三大金融监管机构设在沈阳,沈阳已具备区域性金融政策优势和监控优势。
沈阳法人金融机构资产实力较强,尤其是法人类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9位;同时,沈阳金融机构总部及分部增加较快,仅2015年新增2家金融总部、2家外资银行分部、2家保险分部、4家证券分部、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青岛的金融特色,则与做强财富管理业务有关。
2014年2月,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青岛由此成为中国首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洼地”效应亦已显现:青岛私人银行达到11家,管理资产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末已超过700亿元。
而“冰城”哈尔滨,目前则处于投资驱动下的金融模式,固定资产贷款占比较高。截至2015年末,哈尔滨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余额3473.2亿元,约占贷款余额的40%。
大连坐拥大连商品交易所,其期货品种价格已成为国内市场的权威价格,起到“指南针”和“避风港”的作用,并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参考。
截至2015年末,大连市拥有各类机构741家,其中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264家,已初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中部:武汉、长沙、郑州三雄逐鹿
在中部省份的区域金融中心里,武汉、长沙和郑州成为三大各具特色的竞争对手。
长沙金融业的特点之一是:直接融资规模较大。相应地,当地证券公司在区域金融中心里实力较强。
2015年,长沙市内企业IPO规模为37.28亿;长沙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为167.09亿;长沙股权融资占融资总额比重为7.34%――在25个样本城市中,均位列前十。2015年末,长沙拟上市企业193家。
2015年末,长沙法人证券公司资产总额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七位。辖区有方正证券上市券商,还有挂牌新三板的湘财证券,以及财富证券。
交通便利的武汉,则被视为同时具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三要素的城市。
首先,武汉市金融聚集效应日益凸显。至2015年底,武汉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27家,总部设在武汉的金融机构22家。
其次,武汉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较快。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6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为147家;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共挂牌802家,“科技板”公司215家,挂牌企业通过股权质押和股权累计融资189.84亿元。
此外,2015年底,武汉市银行业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467.87亿元,推出了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板”、“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产品。
在武汉、郑州、长沙三座城市中,郑州金融业一大重要特点在于:坐拥全国四大期货交易所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
《2016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10.7亿手,同比增长58.25%;当年累计成交额为30.9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0%。尽管市场占比离其竞争对手大连商品交易所尚有差距,但增长速度明显快过大连商品交易所同期,追赶势头强劲。
西部: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崛起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西安的金融业发展较快。
2015年,西安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占比19%,在《报告》的25个样本城市中位居第五。
2016年1月,陕西省政府提出,今后五年,将加快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和加快建设三大金融区。这些目标的实施,基本上都以西安作为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是央行在西北部地区唯一的跨省级分行――西安分行所在地,下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五个省份和自治区的央行派出机构。
乌鲁木齐同样提出打造丝绸之路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2015年,乌鲁木齐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32.91亿,占当年GDP的8.85%;在西北五省省会城市中,乌鲁木齐金融业增加值仅低于西安,高于其他四个省会城市。
乌鲁木齐直接融资表现突出。直接融资比例高达60%,在样本城市中居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大连。考虑到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非直接融资未纳入融资规模,这一比例可能高估。(编辑 耿雁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温馨提示:您还可以点击下面分页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24小时热评
热点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