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借贷风波,大学生创业借贷找谁贷的钱,都花在了什么地

疯狂校园贷:大学生贷款陷阱不止“裸条”借贷|贷款|校园|裸条_新浪教育_新浪网
疯狂校园贷:大学生贷款陷阱不止“裸条”借贷
  近日,南都独家曝光了高利贷从业人员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向大学生提供“裸条”借贷,引发广泛关注。南都记者随后调查发现,“裸条”借贷背后活跃着的是一批“网络催客”。事实上,“裸条”借贷也只是大学生疯狂借贷的乱象一角。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的所谓春天到来,越来越多大学生投身小额贷款、分期消费的热潮中,众多针对校园的贷款平台也纷纷到高校“跑马圈地”,导致众多没有独立经济能力却欲望膨胀的学生陷入连环债务危机之中。
  设置高利贷陷阱的放贷者、借款上瘾的借贷者、手法五花八门的“催客”,共同构成了校园不良贷款的恶性循环。
  分期消费成瘾,借钱还债滚雪球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各类金融借贷平台,正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这些借贷平台,有的可直接提取小额贷款现金,有的提供分期购买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服务,特点是零门槛、放款快、手续简单,只要有学生身份,就可以申请信用贷款。
  据统计,仅是在互联网上为学生提供贷款的平台就可分为三类:一是满足大学生购物需求的分期购物平台,如爱学贷、趣分期等;二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比如借贷宝、宜人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在P2P贷款中,放贷者与大学生的沟通方式众多。此前,一名被押下“裸条”者即告诉南都记者,刚开始她与对方是通过支付宝借贷的,后来转移到借贷宝。
  有这些平台的助力,大学生也越来越习惯分期付款消费。上月,湖北某高校大三女生小杨就使用“趣分期”买了一台电脑,贷款共分12期,一期还300多元,每月利息30元左右,由于每月需要支付的费用不多,小杨并不担心会出现问题,“又不是借几百万,肯定可以还得起”。
  云 南师范大学学生小张则告诉南都记者,围绕这类校园借贷,大学里实际上已形成一条产业链。“很多大学生不熟悉申贷流程,专门有一些团队会负责帮学生填写申 请,从中收取中介费”。小张透露,这些团队甚至可以帮助多次逾期未还的学生再次成功申请到贷款。按照规定,逾期未还者是不能再次申请贷款的。而这些团队成 员,有的就是在校生,以发展同学借贷为己任。
  “很多时候学生觉得每月几百块钱能还上,但实际上下月他还要花更多的钱”。小张说,很多学生只能再从别的贷款平台借钱去还款,雪球越滚越大,最后负债累累,无法偿还。
  小张的同学小李,大二时曾在“爱学贷”上分期购买了一台iPhone6Plus,每月只有1200元零花钱的他分期付款,每月还600元。为了还贷,他又从别的平台提取小额贷款填补,同时用于支付其它花销。
  最后,借款陷入恶性循环,小李辗转在五六个借贷平台借款,欠下债务4万余元。
  “贷款是会上瘾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校大学生告诉南都记者,大学生没有什么顾虑,来了钱就花,对利息也不在意,“跟家里要钱,家里会问东问西,很烦。”
  一名曾经做过贷款中介的大学生告诉南都记者,在校园里,小额借贷有多种方式。除了通过网络贷款平台,还有信用卡借贷、私人高利贷以及抵押物抵押等方式,“抵押物抵押,比如你可以把手机作为抵押,我借给你4000元,连本带息还我4500元之后,才能拿回手机。”
  看似简单的校园借贷实际上存在多种隐患。
  为了保证学生能还款,这些借贷平台都要求填写学生的个人身份证、手机号码、学历证明等信息,有的平台还要求学生拍摄“借贷视频”及提供手机服务密码。
  “我 是×××,在××大学读书,我自愿遵循借款条约,愿意承担因此产生的风险……”一些借贷平台要求学生按照要求,拍摄有指定台词的视频,一旦欠款,放贷方就 会将它提供给其亲友。“有了手机服务密码,可以提取通讯录来找你的亲朋好友”。这名曾做过贷款中介的大学生表示,高利贷、借白条等方式,都会存在个人信息 泄露等风险。
  滥用学生借贷,公司招兼职套现投资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国内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火爆起于年之间。
  2009年,银监会发文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已满18岁的学生要成功申请信用卡,须经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
  此后,各大银行纷纷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业务,校园网贷开始在高校“跑马圈地”。
  从2014年开始,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名校贷等多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随着校园贷款被越来越多学生接受,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南都记者获悉,有公司瞄准了学生容易申请校园贷款的契机,加之学生对个人信用普遍缺乏重视,专门招募学生在平台上帮公司分期付款买iPhone,以微薄的兼职费作酬。
  从2015年9月开始至今,江苏徐州陆续有500多名高校学生以此方式,为徐州雨点贸易有限公司(简称“雨点公司”)兼职,雨点公司则将手机变现后用以其他投资,而学生买手机的钱约定由该公司偿还。
  小李(化名)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学生,2015年9月他通过同学介绍去雨点公司兼职,“当时听说公司刚成立不久,招了学生做学校代理,在学校找同学兼职。”
  “你可以买一台,也可以买两三台,分期可以分6期、12期或24期。”小李说,每单(买一台手机),学生可拿到100元兼职费,每期还款的钱,由雨点公司定期打给学生。
  公开信息显示,雨点公司成立于日,法定代表人程保平。该公司招募的兼职内容是,签约学生去趣分期、爱学贷等提供分期消费的金融服务平台上购买iPhone。
  但在今年5月,雨点公司投资出现问题,很多学生开始收不到还款的钱。徐州市公安局方面回应南都记者称,此案目前处于立案侦查阶段,对当事人已采取措施。
  采访中,南都记者得到一份据称是雨点公司相关负责人写给兼职同学的公开信。
  公开信显示,雨点公司自日至日,找560个人买了1030部手机,然后变现拿去投资做生意。然而,“在社会的大熔炉里狠狠栽了一个大跟头,投资失败赔得本金加利息共300多万。”该公司称无力偿还,因此希望学生向相关平台申请延期。
  小 李告诉南都记者,“有的学生要还几千,有的高达1万多,学生生活费一个月才1000元,怎么说也还不上。”多名兼职学生告诉南都记者,雨点公司正是抓住了 这几个分期平台不评估学生家庭和经济实力、直接向学生开放手机分期购买的漏洞,低价贱卖以学生身份分期购得的手机用于投资。而分期购平台的贷款利息很高, 学生仅凭生活费自身无力自偿。
  南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学生实在没有能力还款了,最后也变成了一些借贷平台的校园“下线”,通过微信、QQ、贴吧等多种渠道,向身边同学推荐各类贷款业务。
  放贷陷阱多多,零利息名不副实
  校园贷造成的极端案例发生在日。21岁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郑德幸在青岛某宾馆坠楼,他曾以28名同学之名欠下58.95万元贷款,最终无力偿还选择自尽。
  2015年亚洲杯期间,喜欢足球的郑德幸第一次接触赌球。
  赌球“时间短”、“来钱快”让这个出身贫寒的农村娃再也停不下来。但十赌九输,开始赢来的钱很快被输光,走投无路的郑德幸想到了贷款。
  通过网贷平台,郑德幸贷了1万多元,可不到半个月,贷款又输光了。此时的郑德幸疯狂地想翻盘,于是开始借用同学个人信息,通过各种网贷平台贷款。
  郑 德幸先后借用、冒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家庭住址等,分别在诺诺磅客、人人分期、趣分期、爱学贷、优分期、闪银等14家网络分期、小额贷款平台, 分期购买高档手机用于变现、申请小额贷款,总金额高达58.95万元。其中最高的借款金额8万元、涉及分期平台12个,最低的为6000元、涉及分期平台 1个。
  去年10月起,他的同学不断收到“网络催客”的催款短信。“催客”们使用电话、短信不断骚扰,甚至还有人找到学校,威胁称若再不还款,就会报警,告到家长处,也汇报给学校。
  东窗事发后,郑德幸曾向家人承诺,通过送外卖和分拣快递来还债,但这对于他欠下的高额贷款都只是杯水车薪。穷途末路时,他曾在各种贴吧发帖,要出售自己的器官来还债。据同学回忆,郑德幸生前曾4次企图自杀,但均告失败。今年3月9日,他从青岛一宾馆8楼跳下。
  郑德幸24位同学的代理律师、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告诉南都记者,目前“校园贷”进入校园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平台,显著特点是主要存在在专科、三本院校。而“校园贷”的陷阱主要包括利息陷阱,高额的违约金、服务费、罚金等。
  付建称,大部分贷款公司在宣传单上都会说得很好,比如“零利息”之类的口号,但实际上会从中介费、服务费等 费 用中扣除资金,这些数额比利息要高出许多倍。
  上海巨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软件解决方案业务的公司,业务涵盖贷前咨询、后回款跟踪等。该公司刘经理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对“校园贷”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刘 经理说,“校园贷”70%的业务产生于互联网借贷平台,高利率是这一行业的显著特点。同时,大的平台往往有自己的催款团队。在大学生躲债失联后,他们可以 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找到贷款人。大学生躲债方式往往是关闭手机、更换手机号、不去上课、到校外租房等。催款人可以在互联网上借用Q Q、人人网等交互工具找到借款人的同学、好友,进而找到借款人,甚至可以利用手机定位等找到借款人。
  有时,催款人还会通过学生提供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查询,最有效的办法是联系到学生家长,把学生借款证据交给家长,让家长交付欠款。有些催款人找到学生后还会威胁,拍些照片,或拿着能证明学生身份的东西交给家长,迫使家长还款。
  刘经理介绍,“校园贷”往往贷款金额比较少,“几千块钱到一两万不等,超过三万的几乎不多见,两万已经是大额了。”所以,有些催款人目标大都只是拿回本金。
  刘经理曾跟随团队在校园做过调查,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大多在2000元以内。现在消费场合太多,有些学生就会考虑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贷款。而他们贷款时,地推人员往往不会告诉学生该产品有多高的利息率,这就导致一些学生不能按时还款。
  多部门出台监管措施,律师呼吁加强教育
  针对大学生借贷乱象和校园贷带来的各种问题,今年4月,教育部和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 知》要求,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高校宣传、财务、网络、保卫等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各银监局等部门要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 园内的拓展情况,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通知》还指出,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 贷实时预警机制。
  今年5月,江苏省公安厅也发布预警,呼吁大学生办贷款小心陷入诈骗陷阱。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吴 飞认为,学生群体容易被借贷方“盯上”的原因有三个。其一,群体庞大,一旦打入可为平台迅速积累用户;其二,学生群体社会经验少,易上当受骗;其三,向学 生贷款有利可图,比如说借几千块钱,周息30%,在这种高利率之下,很少的钱滚几次之后,数额也会变得很大。学生虽然没有钱还,但学生的父母亲戚有钱还。
  对于校园贷款与社会贷款的区别,吴飞认为两者从法律意义上讲区别不大,都属于民间借贷,且多数大学生都已成年,也很难援引青少年保护法的保护。
  吴飞告诉南都记者,学生的借贷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差,确应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这种保护不一定需要上升为对借贷行业的监管,对学生的保护不能改变借贷行业的性质,保护应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
  吴 飞特别指出,学生有借贷需求,社会应该满足,但要教育学生理解现代金融的运行原理,理解信用体系的意义,理解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借贷行 为给予合理指导和评估。“裸条事件中,学校、家长都有一定的责任,如果我们的教育给学生一定法律常识,也不会任由放贷者乘人之危,恣意使用学生借款人的裸 照。”
  “市场是逐利的,逐利并没有错,但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律规范,就会变成丛林社会,我们的社会应该通过这样恶性的、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反思我们的市场生态,完善我们的市场制度。”吴飞说。
  校园借贷方式
  ●网络借贷平台:可提取小额贷款现金,或提供分期购买手机、电脑等服务
  ●信用卡借贷
  ●私人高利贷
  ●抵押物抵押:以手机等贵重物品作为抵押,连本带息还钱后取回物品
  校园贷款链条
  学生→借贷中介(帮助学生填写借贷资料、收购学生分期贷款来的手机等)→借贷平台(可提取小额贷款现金或提供分期购买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服务)→催客(以各种手段催促学生还款)→学生周边朋友圈(催客通过借款人亲友催促其还款)
  采写:南都记者 饶丽冬 吴铭 袁浔杰 卫佳铭 实习生 胥嫚烨 郑雨萱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35961人已测试
6671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关于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2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长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活动调查报告调查题目:关于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网络调查对象:大学生群体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人:组长:武泽键小组成员:郑家兴、董秦豪、徐兴淳、申咏春、杨鹏飞、黄冠山、张松林目录前言:1第一部分:调查背景2第二部分:调查基本情况3一、调查目的3二、调查方法3三、调查实施3第三部分:调查结果3一、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可以维持生活,难以痛快消费3二、校园网络贷款:多数学生知道,但尝试的不多4三、网贷用途:有人拿来买手机,也有人用来缴学费5四、各大贷款公司知名度:各大公司在学校都有一定知名度6五、大学生贷款限额:不应过高,应低于6000元。8六、大学生贷款跳楼事件:责任贷款公司和贷款人共同承担8七、贷款利害关系:总体弊大于利9八、你对校园网络贷款有什么说的吗?10第四部分:调查数据总结及分析11第五部分:社会上网贷情况分析11第六部分:对于大学生网络校园贷款的建议13第七部分:参考文献15附录16附录1:调查人员分工16附录2:本次调查表如下16附录3:调查结果19关于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情况的调查报告前言:校园网络贷款是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2014 年以来,此类平台呈爆发式增长,在大学校园里,各种校园贷的广告无处不见。收入有限却充满消费欲的大学生群体成了业内争夺的阵地,他们直言“大学生的分期消费市场潜力大、利润厚”,目前行业正处在野蛮生长期。然而由于政府对网络贷款缺乏管理制度,监管力度不够,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着无经营许可、利息过高、涉嫌诈骗、泄露个人信息等各种乱象。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不足,往往在购买欲的推动下欠下一笔又一笔贷款。之前网上有一则新闻,河南郑州某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几十万的网络贷款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引起的一个极端案例。我们就这一问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校园网络贷款的问卷调查,希望能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认识和看法。此次问卷调查一共收集到了153组数据,其中男生占55.84%,女生占44.16%,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可以代表真实数据比。主要调查对象为大二在校学生,作为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的主要消费群体,其数据足以代表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真实情况。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基本看法,并提出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问卷发放较少,在反映问题中难免有失偏颇。关键词:网络贷款 自杀 欺骗 分析 建议第一部分:调查背景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2015年12月底,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网贷行业监管总体原则是以市场自律为主,行政监管为辅。对P2P取消了准入门槛监管,转而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明确网贷机构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等十二项禁止性行为。十二项禁止性行为如下:(一)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三)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四)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五)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七)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八)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九)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十)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十一)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十二)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P2P小额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由具有资质的网络信贷公司(第三方公司、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平台撮合成交,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7页24页17页15页20页23页21页31页14页69页校园贷的几个案例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校园贷的几个案例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4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校园贷如何“套牢”大学生:学生推广月入5000元
图示制作/潘璠不久前,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自2014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XX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借来的钱学生们会怎么花掉?千差万别的贷款平台审核是否有疏漏?号称“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秒可到账”,真如商家所说的如此无门槛“低息”?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现象个别校园贷平台申请人已超75万申请者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方明(化名)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研三学生,平时比较迷电子产品。去年6月,他在某著名电商平台、两家大学生网络贷款上都开通了个人贷款支付业务,所有额度加起来有25000元,临近毕业,方明“血拼”了苹果手机和一台笔记本后,他沦为“月光族”。“每月需要还款1370元,学校发的生活补贴1500元,基本上只够还分期,都快毕业了找父母要也不合适,找点兼职做呗。”方明自嘲说,“再买必须要剁手!”随机采访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边有使用“网贷”的同学,“像是某个时候不知不觉地流行开来”。北青报记者搜索名校贷贷款平台的官网页面,其平台的申请人数已超过75万人,并滚动播报着某学校某同学已申请借款,借款额度从1000元至2万元不等。北青报记者还留意到,滚动出现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高学历人群、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大三学生谭伟(化名)也是“校园网贷”的常客,但与方明“电子产品达人”不同,“我找平台贷款,主要是为创业的资金周转。一般男生都借钱来买数字产品、女生更喜欢买化妆品和旅游。我们创业花的钱不是万把几千的,找银行借肯定不可能,这些平台都应急用,我一次性借过1.9万,还好,我们合伙人不太愁资金,这点钱小意思。”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的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经北青报记者梳理,花样繁多的学生网贷途径大致有三类:一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比如名校贷、我来贷等;二是学生分期购物网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调查对于愈发失控的校园贷款平台是如何运作并一步步套牢大学生的,北青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第一步金融平台招聘学生干部地推拉同学装机月入5000元这些遍地开花的校园贷款又是如何推广的呢?“我的同学就是我的客户。”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学生王安(化名)一直任学院学生会干部,去年他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借贷宝的校园代理,加入“二维码”推销大军,“大致在去年下学期,公司为提升APP‘装机量’举行校园地推,那段也是搞这种兼职最挣钱的时候。”王安说,该公司要求用户下载APP后,还需填入姓名、手机、身份证号,如用户选择绑定银行卡的话每单可提成40元,如不绑卡而选择留下照片的话,每单提成30元。“这些收入是可以日结的,我身边有同学最高一天挣了5000元。为了多挣钱,我们还去宿舍‘刷楼’,拉同学和朋友绑定,鼓动大家贷款,做成一笔借贷单子的提成,是装机之外另算的。”第二步不用视频网签部分网贷只需学生证即可办理据媒体此前报道,河南大学生曾编造借口获得了班上近30位同学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并顺利从多个平台上获得贷款。其中被负债最多的,达到了11万元。死者室友表示,网络上和他有关的不少借款,其签字和照片都不是本人,但最后都被成功受理。时至今日,校园网络平台上“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等博人眼球的广告仍是铺天盖地。某校园贷款平台的技术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过,这平台审核风控不严。据我了解,有些技术不过关、实力不强的公司,不需要视频网签,也没有人脸识别技术,这很容易导致审核问题,客户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了。”北青报记者尝试用另一款校园P2P平台的APP借款,在贷款资质填写时,除了线上填写包括个人学籍、家庭、朋友联系电话、上传身份证和学生证照片等信息之外,平台无需线下跟本人面对面或视频审核便可走完放款流程。“有些公司为了拉客户,也会主动放水。”该技术人员补充道,“去年市场急剧扩张的时候,有公司一个月的放贷量就破了二三十亿。”鱼龙混杂的同业竞争加剧,部分平台为了拓展业务降低申请门槛要求,存在审核不严的情况,以至于学生个人信息被冒用。采访过程中也有贷款平台主要依靠线上途径完成授信,在填写多项个人信息资料后,主要通过远程视频等途径确认信息。即使如此,也曾出现过平台审核人员与借款人勾结,冒用他人信息骗取贷款。“纯线上的业务不是特别好做,而且不安全。大公司通常会强调严格审核,劝大家量力而行,少贷些。这既对客户负责,也是对公司负责。”一位不具姓名的从业人士坦承。第三步鼓励大学生借款超前消费甚至推大学生分期购物节那么,大学生从这些平台借来的钱都会干什么?北青报记者下载了某校园网贷平台的APP,在申请贷款时,系统自动显示借款用途选项:消费购物、应急周转、培训助学、旅行、微创业,就业准备等。在其电脑端的官网上,公开了部分最新申请贷款成功的学生贷款金额和理由:“借款6800元,24期,给女朋友买iphone6”、“30000元,36期,毕业自主创业”。因欠网贷而自杀的河南大学生后经媒体证实,之所以其欠下60多万巨款,是该学生网贷去赌球。公开资料显示,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借贷需求平台都满足,那么,平台会不会追踪借款之后的资金流向?北青报记者带着疑问拨通了该平台客服的电话,该工作人员表示,“究竟钱花在什么地方,我们没有办法监控和核查,系统选项你填了什么,我们就默认是这个。”随访的数位大学生表示,网贷用户中,大多数人借贷是用作娱乐消费,比如花在旅游,购买大件商品、化妆品衣服等。就在大学生们常用的分期付款网站“分期乐”,这家网站除了列出琳琅满目的商品外,还打出了“全场免息、直降5亿”的诱人字眼。网站介绍显示,日上线活动营销栏目,推出了“全国首届大学生分期购物节”,21个小时内订单金额突破1亿元大关。此外,该网站专门开辟了热门端游的游戏点券的分期付款,页面显示,限时抢购的满减电子券当日被抢空。内存曾经火爆一时的大学生信用卡被“叫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形容校园的信贷市场再合适不过。2004年9月,金诚信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了首张“大学生信用卡”。此后,工行、建行、招行、中信实业银行陆续跟进,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一时间火爆起来。其间,不少同学刷卡“冲动”消费,一不小心就沦为“卡奴”,有同学甚至依靠申请助学贷款来还卡。正因大学生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成为了校园信用卡业务的“高危人群”。2009年,银监会发文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此后,包括招行、兴业等多家银行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其他银行则也纷纷抬高了大学生信用卡办理门槛。核心月息0.99%存猫腻 实际年利率超过20%据媒体报道,“网贷平台往往会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间”,但实际上网贷并非如广告宣称的“低息”。采访中,大学生方明自称曾细致对比了多款网贷产品,最后选择了“最低月息0.99%”的网贷平台来贷款,“通过该公司借了10000元,分12期还款,因为平台扣除了2000元的咨询费,最终拿到手的8000元,当时客服说,如果不逾期,这2000元最后是能够返回我的账户的。但被扣了2000元,感觉这很不划算!”照方明的说法,北青报记者通过该平台的还款计算器进行核算,计算结果显示,每月本息为932.33元,期限为12期,月利息为0.99%,该计算器同时显示出每月的还款计划表。随后,北青报记者将结算结果截图向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请教,多位财务人员表示,“每月本息为932.33元,再对照还款表,看似这是通常的等额本息还款方法,但是等额本息还款,每月还的本金是逐渐减少的,但这个表里竟是相等的。平台算法,其实并不是标准的等额本息还款,每月的利息都是按照10000元本金来算的。按照正确的公式,从每月的本息为932.33元反推,这贷款的实际年息是超过20%的,每月的利率是1.77%,远远超过这宣称的0.99%啊。”这0.99%月息是怎么得来的,从财务专业角度看又有什么秘密?财务人员进一步解释:“用932.33×12-10000再除以12就可得出0.99%这个数据,但这0.99%跟实际还款产生的利息并没有关系,只是一般人发现不了其中的奥秘。说白了,这也是骗局外人的营销把戏,可以说是这个行业的规则了。”针对这贷款的2000元咨询费,多位财务人员表示,如果逾期,2000元的咨询费拿不回来。一年下来,你贷8000元,最后还款达到11187元。这实际年化更超出30%。“这2000元,对贷款的年利率特别大,相当于是你没有花这2000元,却一直在承担着2000元的利息。”而在知乎网站上,多名财经类大学生网友也匿名爆料了该贷款平台的利率猫腻,其通过Excel里用IRR函数都能算出来年利率超过20%,“提醒大家不要忘了咨询费里暗藏猫腻。”后果还款难的学生冒险“拆东墙补西墙”不仅如此,北青报记者还发现,还款时一旦发生逾期,随之而来的“利滚利”更是十分惊人。“名校贷”会收取逾期未还金额的0.5%/天作为违约金,“趣分期”则要收取贷款金额的1%/天。还有少数小贷公司会收取贷款金额7%至8%作为违约金。不仅违约金吓人,有的平台还收取一定的押金和服务费,比如,明面上是每个月5%的利率,可还设置了5%的服务费,而这些还款细节,在学生前期咨询时,很多公司客服的态度模棱两可,北青报记者致电某平台咨询业务时,得到的回答是“具体的还款逾期办法,要看合同细则,你还没贷款,我也解释不清楚”。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资金紧张,很容易还不上贷款。 一位曾贷款逾期的同学告诉北青报记者,“我当时某个月实在没钱,逾期的第二天,催款的短信和电话就来了。对方是一个陌生催款声音,劈头盖脸地来一句,我先联系你学校老师,一想到这事儿马上众人皆知,吓得冷汗都出来了,编了理由找家里要钱还债。”“还款困难户”的学生,除了找家里的“坚强后盾”外,受访者中有的通过兼职打工, 有的则选择冒险“拆东墙补西墙”——再借一家平台补上家的亏空。一位在京高校的女性家长就对“透支”网贷投了反对票:“孩子打工还钱,但是万一打工的收入不够还贷,还得‘子债母偿’,还会耽误学习。”还有家长对在网络信贷平台上的不良记录是否影响今后的个人信用,也表达了疑虑。对话P2P借贷目前监管主体缺失对话人: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金融与民间融资法治中心副主任孟祥轶博士针对目前校园网络贷款,尤其是P2P领域存在的行业乱象,北青报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金融与民间融资法治中心副主任孟祥轶博士。北青报:此前河南发生大学生因不堪网贷巨额债务跳楼自杀的极端事件。对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借贷,您是怎么看的?孟祥轶:从消费信贷的角度来讲,这种金融产品的初衷是没有错误的,它是一种金融创新,也是服务有需要的人。但问题在于,这种普惠金融的基石是责任金融,就是说借贷,你得负责任地借贷。什么叫负责任?你所借贷的对象是有偿还能力的,你不能让他陷入过度借贷。像这种小额的普惠金融,之前孟加拉国等地,也曾出现了过度借贷发生跳楼的极端情况,尤其是个人征信平台尚未建立的时候,某个人找多家平台借款。北青报:有人质疑这种过度借贷或导致或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孟祥轶: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太快,而我们对大学生的相关金融教育相对欠缺,学生不知道过度借贷的后果是什么,特别是借钱消费,有可能是冲动消费,尤其是当下借钱的方式如此便捷和迅速。多种因素叠加,造成了你提到的那位同学的悲剧。北青报:调查中,我们发现“最低月息0.99%”的网贷宣传,经财经专业人士计算,其年利率实际超过20%,但很多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孟祥轶:你提到的这种资本利息在整个行业还算比较低的。这类网贷产品加上它的费用什么的,这种短期小额贷款实际年化是很高的。 国外对类似产品的监管措施中,明确要求必须把整个借贷的综合总成本告知消费者,而不仅仅说是告诉你“月息多少”。这一块,我们国家的监管是比较欠缺的。北青报:对此的监管,目前是由哪个部门来负责?孟祥轶: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分业监管。像你提到的P2P,目前是由银监会来监管,但此前下发了《指导意见》,尚未正式监管,出来的仅是意见稿,还没正式实施,目前的监管主体是缺失的。但借贷上,《合同法》等法律上有一些条文的规定。北青报:大学生使用P2P借贷,是否纳入到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孟祥轶:目前还暂时没有。正规的P2P公司,其实也是不欢迎重复借贷和逾期客户的,尤其是借新债还旧债的行为,对公司而言也是极大的金融风险。本版文/本报记者 刘旭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antony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创业借贷找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