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液压成形液压技术的发展过程是怎么发展的?

基于普通液压机改造的板材成对液压成形控制系统研究--《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基于普通液压机改造的板材成对液压成形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液压成形技术就是采用水、油或其它液体介质传递压力,使坯料在液体介质压力作用下紧贴刚性凸模或凹模成形。液压成形具有模具成本低、模具制造周期短、成形极限高等特点,与传统工艺相比,液压成形后的零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液压成形特别适合于形状复杂、成形难度大、精度要求较高的薄板零件的拉深成形。
板材成对液压成形工艺是近年来在单件液压成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它在具有单件液压成形优点的同时,提高了成形效率,减少了成形设备,使得加工成本更低,特别适合于诸如摩托车油箱一类由上、下壳体构成的箱体型零件的成形。
与传统板材成形相比,板材液压成形技术的工艺难度大,设备结构复杂。在国外,液压成形通常有专用的液压成形设备,但其价格昂贵,超过国内很多厂家的购买力。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实验室YH28-100/180-SM双动薄板拉伸液压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普通液压机改造的板材成对液压成形装备的方案,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重点研究。首先,从所改造的普通液压拉伸机原理、成对液压成形模具、密封系统、成形力液压系统及变压边力等几个方面出发,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改造的总体方案;其次,提出了该方案对原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改进设计,增设了可达60MPa的成形力液压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根据CAE模拟分析提供的最佳工艺参数,实现复杂薄板件的成对液压成形工艺。最后,对成形力和压边力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可以有效地改善液压成形控制系统的性能。
本文所研究成果丰富了液压成形装备的理论,为研制专用液压成形装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5【分类号】:TG39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杰;阳林;;[J];机床与液压;2011年10期
刘杰;陈超丽;阳林;;[J];模具制造;2005年12期
刘杰;阳林;;[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杰;[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成智,陈关龙,李淑慧;[J];锻压技术;2003年01期
李明亮,阳林,孙友松,杨国华;[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5年01期
王志凯,郭宗仁,李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2年02期
齐蓉,林辉,李玉忍,谢利理;[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3年04期
张士宏,许沂,王忠堂,郎利辉,刘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张跃勤;[J];机床电器;2003年02期
黎勉,罗勇武,查晓春,李定华;[J];机床与液压;1997年06期
崔巍,张文修;[J];机电一体化;2001年03期
马红旗;[J];机电一体化;2003年04期
王东哲;何丹农;娄臻亮;张永清;;[J];制造业设计技术;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鹏飞;王莉;;[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8年06期
王征;张运波;刘洋;栾鑫;;[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马丽霞,曹宏强,赵军;[J];传感技术学报;2005年02期
王文明;钟掘;谭建平;;[J];材料导报;2001年12期
赵军,罗亚军,曹宏强;[J];燕山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赵军,郑祖伟,潘文武;[J];燕山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马丽霞,曹宏强,赵军;[J];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吴靖;赵荣祥;;[J];电工技术;2003年11期
杜正峰;何忠;廖强;;[J];电工技术;2008年11期
陈典剑;汪建敏;姜银方;赵燕;;[J];电加工与模具;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萍;薛克敏;刘小旦;;[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郭强;姚凯学;汪洋;;[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徐小妮;张勇;亓璐;张金斗;张琳;;[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付家才;刘绍东;肖洋;;[A];第十七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李鸣;张红星;杨大勇;汤志彪;;[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史强;;[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杨树亮;林行辛;张剑辉;王环;;[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向勇刚;王旭东;;[A];中国烟草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仲可;[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彭天好;[D];浙江大学;2003年
谢晖;[D];湖南大学;2003年
崔巍;[D];上海大学;2004年
黄良沛;[D];中南大学;2005年
刘迪辉;[D];湖南大学;2005年
田勇;[D];河海大学;2006年
潘柳萍;[D];同济大学;2006年
王永军;[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张志义;[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洪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孙广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满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晓明;[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姚志坚;[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王庆河;[D];山东大学;2010年
肖亮;[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王波;[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王莹莹;[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高琳琳;[D];吉林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易江义,周彩霞;[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郭烈恩,涂文斌;[J];新技术新工艺;2004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伟光;[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郭飒;[D];东华大学;2004年
汪鹏;[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直妍;[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刘杰;[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晶贤;高振莉;;[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邹强;彭成允;田平;李世明;;[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04期
刘杰;阳林;;[J];机床与液压;2011年10期
李新胜;张德江;曹公正;;[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常勇;李湘生;杜瑞莉;;[J];机械工程师;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强;[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强;[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3年01期
直妍,阳林,吴道建;[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4年05期
林明星,赵永瑞,李倩;[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0年03期
罗勇武,黎勉,查晓春,李定华;[J];机械开发;1996年04期
包友霞,徐伟力,刘罡,林忠钦;[J];机械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汪小澄,徐小顺,陈正,谢建君,肖大雏,潘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年04期
朱蓉蓉,崔巍,张文修,张欣,骆勇;[J];微电机;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庆云;刘永红;肖志明;;[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8年02期
常发;章家岩;彭玉龙;李绍铭;李天平;;[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高建国;;[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0年06期
王瑞;张勇;怀丽;杨思乾;;[J];电焊机;2008年01期
张龙;刘永红;李文卓;王大伟;;[J];电加工与模具;2009年01期
史国亮;孙友松;黎勉;肖阳;李绍培;李新忠;;[J];锻压技术;2009年02期
陈柏金;黄树槐;靳龙;高俊峰;;[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08期
邵兰娟;曹彪;;[J];新技术新工艺;2008年10期
桂毅;;[J];安装;2010年06期
郑舟;胡旭东;林坤;;[J];机电工程;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光辉;张进春;赵连臣;朱志勇;;[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九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王克宽;张建护;刘明珠;赵兵杰;;[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刘彬;郝晓辰;李海滨;;[A];水泥生料质量控制应用技术研讨会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谭仁力;;[A];节能减排与造纸工业技术创新——第十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11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张建志;;[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沈健;张金英;李长春;;[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郝晓辰;庞海雁;宋俊平;;[A];水泥生料质量控制应用技术研讨会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谭仁力;;[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赵锐;高兵权;肖胜美;刘凤良;郑贵省;杜磊;;[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付睿;黄一帆;李林;;[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发光?仝建刚;[N];人民邮电;2007年
唐湘岳?通讯员
江静;[N];光明日报;2007年
张晓健;[N];中国冶金报;2007年
李平;[N];大众科技报;2006年
吴立群;[N];无锡日报;2007年
徐长平;[N];中国汽车报;2005年
陈玲;[N];中国质量报;2006年
付毅飞;[N];科技日报;2007年
杨朝晖;[N];科技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  陈果 通讯员  卢绍琨;[N];广东建设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政;[D];同济大学;2007年
张宇蕊;[D];湖南大学;2008年
刘志新;[D];吉林大学;2009年
庞珽;[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刘俊;[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周建华;[D];东南大学;2005年
王涌;[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刘清;[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施小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赵黎平;[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明亮;[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王卫平;[D];长安大学;2010年
王俊;[D];南华大学;2012年
高伟;[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李明垒;[D];长安大学;2011年
徐大健;[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涂淑荣;[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张少伟;[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苏东风;[D];吉林大学;2006年
陈超丽;[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的位置: &
大型弯头液压成形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优质期刊推荐回转壳体正负成形理论及汽车桥壳胀形工艺的研究--《燕山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回转壳体正负成形理论及汽车桥壳胀形工艺的研究
【摘要】:
回转壳体制件,如三通(四通)管接头、自行车中轴、波纹管、波形套、汽车桥壳等,广泛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部门。目前,有关回转壳体正负成形理论的研究,有些方面(如壳体的推压缩径——负成形的机理)不完善,有些方面(如壳体的复合胀形——正成形的机理)还未涉及,而生产实践却迫切需要理论的深入研究。
本文针对汽车桥壳复合液压胀形(该工艺是指选择适当尺寸的管坯首先进行机械缩径将其端部直径减至零件图要求,再进行轴向压缩复合液压胀形将中间部分扩张成形)的试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回转壳体的正负成形理论进行了探讨;基于研究成果,形成了汽车桥壳液压胀形的工艺技术,并经实验研究得以完善。
本文分析了回转壳体正负成形的力学模型,基于应力屈服条件对回转壳体的变形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壳体变形的应变屈服条件,给出了极限成形应变的应变轨迹解法;分析了壳体自由推压缩径变形(负成形),求解了缩径应力,给出了极限推压缩径成形系数的求解公式;推导出壳体缩径时等效应变与Lode应力参数β的关系式,给出了缩径后的几何参数与β的关系表达式;推导出壳体复合胀形(正成形)极限成形应变的解析公式,提出了胀形力参量的匹配构想,确定了经向应变与纬向应变的比值范围;研究了纬向小圆角复合胀形(正成形)的机理,推导出小圆角处的应力平衡方程,给出了胀形力参量的匹配条件;分析了回转壳体复合缩径—胀形(正负成形)工艺,推导出变形区的应力平衡方程,给出了应力场的求解公式。
本文提出广义滑移线的概念,将经典滑移线的概念从塑性变形体内最大剪应力的迹线拓展到变形体内某一平面上主剪应力的迹线;推导出轴对称变形问题的广义滑移线方程及已知一个主应力时三维变形问题的广义滑移线方程,将仅能求解塑性平面变形问题和部分平面应力问题的经典滑移线法拓展到能求解一般轴对称问题和部分三维变形问题;基于推导的广义滑移线方程,求解了汽车桥壳复合液压胀形时的塑性应力场和弹性应力场。
基于回转壳体正负成形理论的研究成果,指导了汽车桥壳的复合液压胀形工艺实践,确定了桥壳端部缩径及中间部分复合液压胀形的成形方案,设计了推压缩径模具和滑动式复合胀形模具;制定了桥壳端部缩径成形的工艺参数和中部复合液压胀形的工艺参数,并通过实验研究得以完善。研究成果已用于生产实践。
对回转壳体正负成形理论的探讨,完善了壳体的推压缩径(负成形)机理,填补了壳体复合胀形(正成形)理论研究上的空白,研究成果除用于汽车桥壳的复合液压胀形外,推广到汽车波形套复合缩径—胀形工艺实践。
研究液压胀形汽车桥壳成形技术,用先进的、科学的液压胀形新工艺制造汽车桥
燕山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
壳,将引起桥壳制造技术上的变革,有助于我国汽车行业在加入WTO后处于有利的
竞争地位,同时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祉会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2【分类号】:TG39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连东;程文冬;梁晨;王建国;崔亚平;;[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崔亚平;王连东;高鹏飞;;[J];汽车工程;2006年07期
王连东,赵石岩,高鹏飞,崔亚平,李礽;[J];塑性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兰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文冬;[D];燕山大学;2007年
董志涛;[D];燕山大学;2007年
张伟;[D];燕山大学;2007年
徐迎强;[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连东;[J];燕山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王连东,张涛,李礽;[J];燕山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刘克璋;;[J];锻压技术;1984年01期
孙国梁;;[J];锻压技术;1985年05期
刘光鑫;;[J];锻压技术;1986年04期
刘庆国,李纬民,顾雪松,钱志平,肖凯伯;[J];锻压技术;1997年03期
刘杰;[J];锻压技术;2000年05期
金淼,郭宝锋,任运来,吴鹏,聂绍珉,许文奎,于有冬,周晓平,王建新,龙友松,段新峰;[J];锻压技术;2001年03期
梁辰,王连东,刘助柏;[J];锻压技术;2001年04期
王连东,左虹,刘助柏,邱兰芳;[J];锻压技术;199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兰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柳永浩;[J];鞍钢技术;1997年06期
季方;[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周川吉;王文正;程先华;朱宗元;张家立;;[J];安徽工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宋丽君;胡建国;;[J];安徽冶金;2002年04期
王卫东;李建朝;刘福海;;[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王至勤;[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年04期
褚亮,卢险峰,张朝阁;[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5期
殷际英;;[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伍鹰,朱明武;[J];兵工学报;1993年04期
唐文忠,何亚东,朱复华;[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国清;;[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卷)[C];2005年
李纪龙;李萍;徐迎强;杜长春;;[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郭广丽;任志卫;;[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郭广丽;任志卫;;[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李照美;赵玲;李遂亮;徐广印;;[A];第十一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昌霞;张小彬;韩付会;司家勇;张继;;[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黄松;;[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胡振志;李路;张平;;[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渝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重庆分册)[C];2009年
何玉忠;张彬;;[A];三门峡市第四届自然科学论文集()[C];2004年
周长路;杨振毅;;[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兰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潘成刚;[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谢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伍曾;[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徐雪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门正兴;[D];重庆大学;2010年
曲凤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殷璟;[D];燕山大学;2011年
张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陈光;[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培浩;[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张宁;[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古丽;[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邱晓宁;[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杨刚;[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张冠兰;[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苏雅玲;[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王飞;[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程涛;[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肖亮;[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富耻,张朝晖,李树奎;[J];兵工学报;2001年04期
郁江朋;[J];汽车工业研究;1999年01期
胡安生;;[J];汽车工业研究;2006年12期
杨遇春;[J];材料导报;1993年06期
林俊峰,苑世剑,刘钢,王仲仁;[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4年05期
王小明;[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年05期
王连东,张涛,李礽;[J];燕山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黄茹楠,高英杰;[J];燕山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王连东,张 涛,梁 辰,刘助柏;[J];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黄献龙,李尚义,黄泽焕,张德新;[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郁丽;[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孙志超;[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罗云华;[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磊;[D];燕山大学;2002年
赵恒章;[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李伟;[D];吉林大学;2004年
崔亚平;[D];燕山大学;2005年
高鹏飞;[D];燕山大学;2005年
于玲;[D];中北大学;2006年
舒洁;[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莫力林;韦寿祺;;[J];电焊机;2010年05期
梁晨;程嘉;王连东;董志涛;;[J];锻压技术;2009年01期
谢志平;万博维;张治民;黄有旺;;[J];锻压技术;2015年02期
夏红升;任凤华;;[J];航天制造技术;2012年02期
张大伟;杨合;孙志超;;[J];精密成形工程;2009年01期
刘秉余;于景媛;穆柏春;;[J];金属热处理;2009年12期
朱晓红;陈昌建;鄢玉;;[J];价值工程;2012年34期
王久林;李萍;李纪龙;薛克敏;;[J];精密成形工程;2014年04期
宋振官;;[J];宽厚板;2014年04期
王连东;董志涛;马雷;梁晨;;[J];塑性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成林;朱伟成;富壮;宋宝阳;刘世宝;付成林;王建生;谢连庆;王秋菊;王丽芬;;[A];200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兰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傅立军;[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杜冰;[D];燕山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晓亮;[D];燕山大学;2011年
张志军;[D];燕山大学;2011年
林正祥;[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孙博;[D];燕山大学;2009年
闫晓亮;[D];燕山大学;2010年
刘艳雄;[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李光磊;[D];中南大学;2012年
高宇;[D];中南大学;2012年
刘为;[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徐迎强;[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克璋;;[J];锻压技术;1984年01期
郭宝锋,金淼,任运来,唐井林,聂绍珉,孙敏,于有冬,许文奎,王建新;[J];锻压技术;2000年03期
王连东,左虹,刘助柏,邱兰芳;[J];锻压技术;1996年02期
王同海,赵新海,刘清津,赵国群;[J];锻压机械;1998年03期
王丽娟,肖恺伯;[J];锻压机械;1998年05期
刘助柏,王连东;[J];机械工程学报;1994年04期
张庆,梁辰,王连东,刘国晖,刘助柏;[J];机械工程学报;1997年02期
赵新海,王同海,刘清津,赵国群,孙景洲;[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王连东,刘助柏;[J];塑性工程学报;1994年03期
李仕华,李纬民,刘助柏,赵长财;[J];塑性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琪;[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0年06期
滕步刚;苑世剑;王仲仁;董建令;;[J];金属成形工艺;2001年04期
夏巨谌,杨雨春,胡国安,李赞;[J];塑性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王红芹;[J];新技术新工艺;2002年11期
翟江波;余心宏;翟妮芝;;[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7年02期
张超;沙玲;芮玉龙;;[J];机械工程材料;2008年02期
林艳丽;何祝斌;苑世剑;;[J];金属学报;2010年06期
夏玉峰;佟莹;权国政;;[J];热加工工艺;2010年09期
沈伟庆;;[J];航空工艺技术;1984年08期
宋玉泉;赵军;万胜狄;;[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凌云;许加阳;;[A];第八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2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郭会光;吕建斌;张平;江耀宗;崔贵;李锦科;;[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张凯锋;赵庆云;吕毅;高连增;张丽华;;[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郝爱国;吉卫;曹海桥;;[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张风燕;;[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吴诗惇;赵翼怀;;[A];工模具设计与制造资料汇编[C];1980年
王明伟;张立文;裴继斌;李辰辉;张凡云;;[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A];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部分单位会员成果汇编[C];2005年
李春峰;赵志衡;李忠;江洪伟;于海平;;[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王书恒;;[A];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连东;[D];燕山大学;2002年
马品奎;[D];吉林大学;2010年
朱智;[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王哲;[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安阳;[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徐文俊;[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陈奉军;[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张志成;[D];吉林大学;2007年
赵春霞;[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陈翀宇;[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王艳芬;[D];中南大学;2011年
葛永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陈志忠;[D];华侨大学;2011年
宋起龙;[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摘 要:液压挖掘机结构型配重以其经济、环保等特性正逐渐取代整体铸造配重。结构型配重是指通过一定工艺手段成型壳体,在壳体"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液压挖掘机配重新型工艺方案简述
  摘 要:液压挖掘机结构型配重以其经济、环保等特性正逐渐取代整体铸造配重。结构型配重是指通过一定工艺手段成型壳体,在壳体内腔浇灌特定比例混合物,并且在工艺方案实施时加强过程管理控制,利用新型工艺方案加工而成配重。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6989263.htm  关键词:结构型配重;浇灌;过程管理   0 引言   配重是液压挖掘机重件之一,随着社会进步,工业发展,越来越多公司对其制造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液压挖掘机整体铸造配重已经不符合经济、环保等生产要素。伴随企业对生产成本的控制,结合国家对企业环保的要求,很多厂家已经采用结构型配重,降低成本。所谓结构型配重是指利用板材通过模具成型、焊接等手段成型配重壳体,在壳体内腔灌装混凝土、生产废钢等达到设计要求,从而合理利用废弃资源,降低能源消耗,控制生产成本,达到高效、经济、环保等生产要求。   配重外观因参与整机造型,故必须模具成型。铸造型配重存在以下几方面缺点:①铸造工艺繁琐,耗时较长。铸造时熔炼废弃钢材能源消耗较大,并且工艺方案对于铸造时产生的热量控制困难,冷却后精度亦不容易保证。②环保、经济性差。③设计改进对工艺方案影响巨大。   该优化方案利用模具成型外壳,通过焊接筋板加强刚度,然后添加背板,以形成相对封闭的仓。通过该思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降低设计变更带来的影响。由传统的热铸加工改为新型工艺(模具成型、焊接)加工。   1 结构型配重内腔浇灌工艺方案简述   1.1 浇灌总要求以液压挖掘机9.2吨重配重为例,根据设计,壳体内腔体积约为1.5m3,配重壳体成型总重0.65T。经理论计算,综合比重5.7T/m3。以常规生铁为例,其比重约为7-7.8T/m3,水泥比重3.6-4.2T/m3。参考发现,因其综合比重较大,故灌装技术方案难度较大,需要进行部分实验及详细理论计算核实最终浇灌工艺方案。   1.2 实测结构性型配重壳体内腔体积。因添加筋板等工艺手段,为保证强度与质量,壳体体积与理论计算值存在误差。所以有必要以排水法实测壳体。具体操作如下:垫高壳体,用木楔堵住底部八个排水孔,记录水表读数,然后通过塑料软管接通水表与壳体,进行灌水,待水灌满至壳体上部浇灌口读取水表读数,计算内腔体积。   1.3 确定浇灌混合物最终配比。考虑此次填充料重量与体积参数,决定采用钢丸(直径3mm)、水泥、及生铁块(体积要求≤0.001m3)进行浇灌。利用实验数据计算,浇灌混合物综合比重取5.7T/m3,最终配比方案如下(用W代替重量):   W水:W水泥=1:2   W水泥混合物:W钢丸=1:3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到钢丸与水、水泥最终混合物(后面均以“特定混合物”代替)综合比重约为4.22-4.4T/m3,此处计算以最小值4.2 T/m3计算,生铁块比重取值7.5 T/m3计算:假设V1为特定混合物体积,V2为生铁块体积,则列方程式如下所示:   4.2V1+7.5V2=8.55   V1+V2=1.5   计算得到:V1=0.82m3;V2=0.68m3   则特定混合物重量为3.444T,生铁块重量为5.106T。以实验配比计算需要钢丸重量2.583T,水泥574kg(取50kg/包,即12包 )。   1.4 浇灌工艺方案。①将配重水平放置(安装座朝下),分别从各填充孔添加混制好的水泥与钢珠混合物,约300kg,然后填入生铁块一层(间隙需要用小体积铁块尽量填实),再浇入混合物一层,震动泵震实,如此堆积(堆积时要尽量使两端重量均匀,保证配重中心线达到要求),直到填充至内腔配重安装孔上端面平行,要求称重达到1.83T(若重量低于预测值,则需要添加小块铁块增重),详细记录过程各数据,及时填写下述表1(配重浇灌过程控制卡一)、表2(配重浇灌过程控制卡二)。②在第一步基础上整齐摆放一层生铁块,间隙用小铁块填实,加入混合物(堆积时要尽量使两端重量均匀,保证配重中心线达到要求),震实至配重高度1/2处,称重要求达到3.97T(若重量低于预测值,则需要添加小块铁块增重),详细记录过程各数据,及时填写表1、2;如此重复,按照表1、2要求,详细记录各称量位置处重量,并及时调整填充方法,直至最终浇灌结束。③清理现场,整理记录数据。④待72h水泥凝结之后,去除填充口砂石,封堵填充口。再次称重,记录相关数据,待检查合格之后交库。   表1   [\&\&\&\&\&\&\&\&\&\&\&\&\&\&\&\&\&][测量位置   755mm   606mm   457mm   308mm   159mm   5mm][理想重量   2.5T   1.5T   1.5T   1.36T   1.26T   1.06T][占比   27.2   16.4   16.4   14.8   13.7   11.5][体积m3   0.5   0.3   0.297   0.27   0.25   0.21][称量重量][填充料记录][备注][配重浇灌过程控制卡一][备注][①测量位置是指从浇灌口至浇灌平面距离;   ②占比是指每层填充体积占总体积比例 ]   表2   [\&\&\&\&\&\&\&\&\&\&\&\&\&\&\&\&\&][测量位置   755mm   606mm   457mm   308mm   159mm   5mm   备注][理想重量   2.5   4   5.5   6.86   8.12   9.2][称量记录][调整][调整方案][调整后变化][备注][配重浇灌过程控制卡二][测量位置是指从浇灌口至浇灌平面距离]   2 结构性配重加工工艺方案过程控制重点   ① 在保证重量达到图纸要求时,要使构件重心处于合理位置,壳体两侧需均匀添加填充混合物。②因该配重综合比重较大,添加废铁体积不宜过大,并且每层与每层之间间隔要保证水泥浆填充。实验完毕需要做碰撞实验进行验证。③浇灌过程中要及时称重,并记录相关数据。与过程控制卡不符时,及时调整填充方案,保证质量合格。④在浇灌过程中,注意搅拌机、抱钳、起吊工作安全事宜。   3 结束语   该工艺方案难点之处在于浇灌过程控制及调整方案。因生铁块可以采用企业产生的废弃钢料代替,故其体积及外形难以控制,因而以过程控制卡完全制约实际填充流程,存在不确定因素。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标准如:废钢体积要求、浇灌层高度、水泥层厚度、搅拌混合物配比等,以更好的解决企业实际情况。   作者简介:杨彦明,男,1987年6月生,甘肃金昌人,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2006届毕业生,现就职于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从事工艺技术工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压技术的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