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的体育产业 用地 政策政策有哪些

江苏省“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我的图书馆
江苏省“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体育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消耗低、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等优势,已成为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力量,对于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加快体育强省建设,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将产生深刻影响。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5】66号)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产业总量逐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448.18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818.96亿元,年均增长16.3%,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提高到2015年的1.17%,提高了0.25个百分点。
  门类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形成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用品制造、服务贸易、彩票销售等为主的体育产业体系,以体育旅游、体育康复、体育传媒等为代表的新兴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品牌影响显著增强。形成以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南京奥体中心等为代表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品牌。涌现了江苏康力源、江苏金陵、南通铁人、南京边城、江苏共创等一批知名体育企业。培育了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一批品牌赛事。打造了江阴海澜国际马术俱乐部、扬州红山体育公园等体育旅游度假区。
  规模优势不断提升。组建省体育产业集团,昆山、江阴、溧阳三地成功创建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命名59家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体育用品制造特色乡镇,长三角体育产业协作取得积极成效。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五年来累计投入4亿元,扶持569个项目,拉动社会投资近240亿元,财政投入乘数比达1:60。建立2个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成立江苏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公共体育发展研究院、江苏省现代体育产业研究服务中心等智库平台。
  “十二五”期间,江苏体育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体育产业总量规模有待提升,结构不尽合理,与民生相关的体育服务业占比相对较小;缺乏有影响力的高端体育品牌和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效果尚不明显;体育产业统计等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与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还不相适应。
  (二)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江苏体育和体育产业面临着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为体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必须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健康、文化、建筑、养老、会展等行业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激发体育产业发展的巨大潜能,使其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健康中国和健康江苏建设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以健康、健身、运动、休闲等为主的体育消费,符合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将有力推进体育产业优化结构、拓宽领域、加快转型升级。体育产业自身发展孕育着新突破,政策层面持续利好,市场化步伐加快,一批知名企业不断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力度,体育资本市场日趋活跃,体育赛事知识产权(IP)市场持续升温,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加速重构,处于蓄势待发的良好态势。
  (三)主要优势
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和“一带一路”交汇点,经济基础雄厚,创新要素集聚,人文环境优越,体育事业发达,具备发展体育产业的资源条件和优势。
  产业规模优势。“十二五”末,江苏体育产业总规模约达2600亿元,增加值位居全国前列,约占全国体育产业总量的1/6。体育用品制造业门类齐全,集聚程度较高,具有规模发展的潜力;体育服务业规模体量逐步提升,与健康、旅游、养老、文化等融合发展的一批新兴体育产业逐步壮大。
  市场基础优势。江苏市场经济发达,各类市场主体活跃,工业和服务业产业体系健全,投资环境良好,且拥有近8000万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万元,为体育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素资源优势。江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资源集聚,科技、教育、文化、健康、传媒等相关行业发展水平较高,同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为促进体育产业在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
  体育事业优势。国家体育总局和省政府共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1平方米,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5%,竞技体育位居全国第一集团,体育赛事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具备拓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基础条件。
  政策环境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明确体育产业享受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等,在税费、金融、用地、人才等方面明确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发挥市场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扩大社会参与,增加市场供给,提高消费能力和层次,全面提升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力量。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初步建立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竞争力强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工作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全国体育产业先进省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增加值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5%,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35%左右;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10万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大幅提升,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9%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3%以上。
  (三)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摆在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创新平台、创客空间、创新基地等体育新型众创空间,进一步深化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激发体育市场活力,全面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
  开放互动战略。加强体育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引进和培育,统筹国际国内市场,释放体育系统资源,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加强体育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外延产业的集聚发展,构建“体育+”产业生态圈,积极拓展新业态、培育新需求。
  梯次带动战略。创新开发体育产业“蓝海”领域,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加强对各地体育产业发展的特色定位和错位引导,鼓励各地在补齐短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体育产业,积极培育具有优势的体育潜力产业,形成差异化和梯次带动发展格局。
  协同推动战略。加强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提升全省体育产业统筹发展水平。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深化长三角体育产业协作,加强体育产业国际合作,形成协同推动发展态势。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各领域均衡发展,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三、主要领域和发展方向
  “十三五”时期,要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体育产业发展规律,进一步聚焦体育产业主要领域,把握前沿发展方向。
  (一)优先发展体育本体产业。主要包括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业态,是江苏体育产业的重要基础,具有贴近群众生活、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等特征,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更好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体育需求。
  1、健身休闲。按照“拓展空间、创新内容、优化模式、提升服务”的思路,构建以大众化市场为主体、适应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健身休闲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拓展健身休闲空间,加快建设群众体育设施,盘活社会存量资源用于体育健身,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健身设施。促进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和冰雪运动等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和场地设施。推进健身服务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健身服务品牌,大力培育本土健身服务品牌。引导健身服务企业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服务内容创新,开发专业化、个性化、时尚化健身课程和产品。推动健身服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促进营销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有效运用私人空间,支撑健身休闲业创新发展。健全健身休闲业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延伸服务链条,提升服务品质。
  2、竞赛表演。按照“培育品牌、专业运作、扩大参与、提升水平”的思路,大力拓展竞赛表演市场。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除涉及国家安全、政治、军事、外交等特定项目的体育赛事外,其他各类全省性和跨市的商业性或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审批一律取消。加强与国际国内体育组织和知名体育赛事运营企业合作,积极培育一批本土赛事运营企业,提升体育赛事专业运作水平。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大力开发体育赛事知识产权(IP)市场,鼓励通过购买、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引入一批影响力大的高端赛事,创办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赛事,加大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开发和保护力度。探索完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延伸赛事产业链,开发赛事衍生产品。鼓励利用APP终端,创新群众性体育赛事组织方式,完善体育赛事的商业模式。通过赛事改革、赛程设置、球星引进、俱乐部品牌打造、衍生品开发等手段,挖掘体育赛事广告、时尚、娱乐、旅游等资源。
  3、场馆服务。按照“立足本体、强化运营、创新服务、多元发展”的思路,不断提高体育场馆运营效能。探索“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改革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等,激发体育场馆活力。加快培育体育场馆品牌,加强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社会化运营水平。引导体育场馆面向市场,完善运营模式,优化运营定位、服务项目和经营内容。体育场馆要突出体育服务主体功能,积极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竞赛表演、体育培训、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拓展与健身、竞赛、培训等功能相适应的文化、休闲、商业、会展等服务。发挥省体育场馆协会作用,组建形式多样的体育场馆联盟。加大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力度。鼓励体育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4、体育培训。按照“培育主体、丰富产品、体教结合、模式多元”的思路,支持创办专业培训机构,开发特色培训项目,拓展体育培训产业。积极培育一批体育培训品牌,鼓励开发高中低端相结合、覆盖不同人群的体育培训产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体育培训模式,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直接创办、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深化体教融合,共同开发面向青少年的体育培训市场。拓展足球、篮球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基础好的运动项目培训市场,开发标准化培训课程,加快建设一批体育特色学校。依托体育院校等专业力量,加大各类运动项目师资培养力度。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补助等方式,加大青少年体育培训服务供给,培育潜在体育消费市场。
  (二)重点发展体育相关产业。主要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体
育用品销售、体育场地建设、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彩票销售等业态,是江苏体育产业的主体部分,对于壮大江苏体育产业规模体量,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5、体育用品制造。按照“品牌引领、科技支撑、融入时尚、提升层级”的思路,以科技创新引领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本土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及专业化中小企业,鼓励拥有先进技术的其它领域企业投身体育用品领域。大力推进体育用品智能制造,鼓励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若干引领体育用品智能制造的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积极开发新型运动康复装备、运动健身指导技术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等智能体育产品,加大虚拟现实(VR)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推广与应用。创新开发以律动为基础的被动式运动装备,不断满足缺乏主动运动功能和亚健康人群的需求。鼓励发展与跑步、骑行、登山、钓鱼等群众参与度高的运动项目相关联的专业化运动装备,积极开展个性化体育用品定制服务。着力打造一批体育用品制造基地和体育用品制造特色乡镇。引导体育用品企业从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推广、运营服务等领域延伸。
  6、体育用品销售。按照“壮大主体、拓展渠道、创新模式、扩大总量”的思路,大力提升体育用品销售规模体量。重点培育一批体育用品销售企业品牌,支持国内大型体育用品销售企业在江苏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连锁经营。鼓励发展体育用品特许经营店、连锁专卖店,支持发展线上线下互动(O2O)的销售模式和体验式营销。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运用互联网电商和实体店等平台,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鼓励各地充分发挥大型体育场馆设施集聚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的优势,积极打造体育用品销售和体育商贸特色街区。鼓励体育用品销售企业采取投资、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开展国际合作。引导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企业“走出去”,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7、体育场地建设。按照“培育主体、提升科技、创新组织、增强实力”的总体思路,引导社会投资,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支持体育建筑企业积极承担国内外大型体育建筑、塑胶跑道、人造草坪、体育公园、户外健身设施以及马术、滑雪等专业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场地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加强体育场地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应用,鼓励发展气膜体育馆、拆装式游泳池、组合式体育设施等新型体育设施,推动体育建筑设计创新。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建筑企业参与体育场地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推进体育场地规划、设计、施工、监理一体化服务。发挥体育建筑施工行业协会的作用,强化标准制定和行业自律。
  8、体育中介服务。按照“高端引入、专业服务、强化自律、提升品质”的思路,加快发展体育中介服务业。鼓励开展体育组织、体育赛事、运动员经纪、体育技术、体育广告、信息咨询、营销推广等中介服务。高端引入国内外知名体育中介机构,支持本土中介机构发展。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将优质资源、前沿理念、先进模式和高端人才引进体育中介服务市场。加快建设信息服务、产权交易、融资担保等体育产业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加强体育经纪人执业资格培训,提高体育经纪人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9、体育彩票销售。按照“规范运作、创新玩法、提升渠道、打造品牌”的思路,推动江苏体育彩票业稳步规范发展,全省体育彩票五年销量达700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实施渠道转型升级工程,完善星级网点建设,丰富渠道业态形式,优化购彩服务,规范在线销售和电话投注,拓展体育彩票销售渠道。实施产品强基挖潜工程,整合优势玩法营销资源,开发多样化投注方式,加强培训引导和营销推广,培育市场新增长点。实施品牌管理提升工程,丰富体彩内涵,创新宣传推广方式,进一步提升体育彩票公益品牌形象。加大专管员、销售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力度,大力提升体育彩票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
  (三)创新发展体育新业态。主要包括体育旅游、体育康复、
体育传媒、体育科技、体育保险、体育服务贸易等业态,是当前和一定时期内江苏体育产业的新生力量和潜力所在,有利于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和业态创新,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
10、体育旅游。按照“整合资源、创新产品、区域协同、壮
大市场”的思路,大力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积极发展体育主题公园、户外运动基地等一批体育旅游载体,建设一批集运动、康体、养生、观光、休闲、度假、商贸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旅游综合体,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体育旅游特色小镇、体育旅游景区、体育旅游度假区。鼓励依托体育场馆、训练基地以及现有旅游设施资源,打造一批便捷、舒适、健康的体育旅游休闲载体与空间。大力开发休闲度假、赛事观摩、运动体验、体育遗产观光、体育节庆会展以及体育夏令营、体育修学旅行等一批体育旅游特色线路和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开发滑雪、房车、邮轮、游艇、马术等新兴体育旅游产品。加强与省内外重点在线旅游企业合作,开发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体育旅游新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定制服务,深化体育旅游体验。积极支持各地将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户外体育赛事打造为体育旅游品牌活动,共同打造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等一批品牌活动和特色线路。鼓励与周边国家(地区)联合开发国际体育旅游线路,带动体育和旅游、文化娱乐等相关消费。
11、体育康复。按照“培育主体、创新产品、融合技术、完
善服务”的思路,推动体育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国内外著名健身健康服务机构,打造一批健身健康服务、运动康复特色医疗高端平台,建设一批体育健康社区、运动康复医院和健康管理中心,大力发展体育康复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积极拓展多样化康体服务,提供体质监测、创伤治疗、康复疗养、运动减肥等全方位服务。加快培育一批体育康复骨干企业,引导省内有实力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投入体育康复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康复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运动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推进运动功能饮料和营养保健食品药品研发、制造与销售,加大中医药运动康复的应用与推广力度。加快运动康复理疗师等紧缺型人才培养。推动竞技体育资源和科技成果服务大众健身。
12、体育传媒。按照“丰富载体、优化内容、加强合作、扩
大影响”的思路,全力提升体育传媒产业的规模和实力。加强与体育传媒领军企业合作,推动体育传媒专业品牌和优质项目在江苏落地。加强体育与广电、新闻等单位合作,办好体育类电视频道、专业报刊和手机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鼓励开发以体育为主,融合文化、娱乐等综合内容的组合产品,支持体育类节目创意开发。鼓励发展体育赛事“付费播放与收看”模式,推动体育传媒产品与服务个性化、定制化发展。推动体育传媒与智慧场馆、竞赛表演、用品销售等相关行业融合互动,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益和产业层次。
13、体育科技。按照“技术引领、重点突破、多元融入、提
升服务”的思路,大力发展体育科技产业,提高江苏体育科技核心竞争力。依托江苏科技发展迅速、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云集的优势,在全省范围内布局一批体育科技创新项目,开发一批体育智能硬件产品,培育一批体育科技领军企业和团队。打造体育科技服务平台,开展创业孵化、技术咨询、工程设计、安装调试、技术培训、运行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大力发展电子竞技产业,培育一批本土电子竞技品牌企业,打造电子竞技软硬件制作、赛事举办、衍生产品开发等一体化产业链。
  14、体育保险。按照“丰富产品、多元支撑、专业服务、强化保障”的思路,推动体育保险业快速发展。引导各类保险机构加大体育专业保险产品的研发投入,支持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保险行业,鼓励在江苏开展体育保险产品试点。积极开发与群众健身健康相关的体育保险产品,大力开发面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的体育保险产品,创新开发针对骑行、跑步、登山等群众参与度高、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的多样化体育保险产品。鼓励与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在大型赛事举办、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健身健康风险管理、人力资本提升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引导各地在公共体育服务等领域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扶持体育保险经纪公司,提供体育保险咨询、后续跟踪管理等服务。
15、体育服务贸易。按照“特色发展、强化合作、塑造品牌、
提升实力”的思路,推动体育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着力扩大体育服务贸易规模,重点发展赛事组织、场馆建设、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逐步建立门类多样、健康有序的体育服务贸易市场。加快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服务贸易品牌,支持有特色、善创新的中小体育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体育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推动各类体育企业“走出去”,支持通过新设、并购、合作等方式,在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加快建设境外营销网络,增加在境外的商业存在。引导支持各类运动项目,特别是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大体育服务贸易领域引资与引智、引技结合力度,继续完善并强化鼓励政策,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及研发、设计、销售、结算等功能性机构。
四、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一)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创新发展
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推进政产学研深入融合和互动支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创新发展。
&1、做强骨干体育企业。支持具有自主品牌的体育企业发展,采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或分支机构落户,重点扶持省体育产业集团做大做强,引导有条件的地区组建体育产业集团。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在突出主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鼓励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培育一批体育类上市公司。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合作,支持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发展与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建设一批中小微企业特色产业集聚示范区,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利用众创空间等新型平台孵化一批创新型体育企业。到2020年,打造60家左右大型体育企业。
  2、打造知名体育品牌。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重点打造10个国内一流体育用品品牌、10个国内知名健身休闲服务品牌和体育培训品牌以及一批体育明星(名人)品牌。重点引导骨干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服务业企业注册商标,着力培育驰名、著名商标,鼓励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牵头打造集体商标,引导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建设自主品牌。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推进体育产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高校院所和行业协会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
  3、深入政产学研融合。加大政府扶持研发力度,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政产学研联合方式,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建研发平台,围绕体育产业技术、产品、服务创新需求和重点领域产业链,建立产业联盟。组建江苏省体育产业研究院,打造体育产业智库和产业孵化平台。支持江苏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公共体育发展研究院、省现代体育产业研究服务中心等平台更好发挥作用。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围绕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加强企业各类研发机构建设。支持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合作创新,鼓励企业兼并收购国内外技术团队和科研平台。到2020年,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60家。
  4、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推动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化、实体化发展,引导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鼓励参与竞赛组织、技能培训、健身指导、行业规划研究、标准制定。培育体育产业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推动体育经纪、科研服务、咨询策划、市场推广、资质认证和职业培训等中介组织发展。鼓励慈善机构、基金会等其他非体育类社会组织参与体育服务。加大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明确购买服务目录。
  (二)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协调发展
  坚持以统筹协调为内在要求,根据各地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产业基础,构建层次丰富、特色鲜明、集聚集约、分工协作的体育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1、优化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全省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布局与空间开发优化发展。结合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苏南五市走集约发展、提升发展道路。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以沿江八市为重要节点,推动重大体育产业项目落户,打造沿江体育产业带。整体规划沿海体育产业带建设,创新培育连云港海滨运动休闲、盐城湿地生态运动休闲、南通海洋运动休闲等产业。抓住大运河成功申遗重大契机,以沿运河八市为节点,开发体育与旅游、文化、生态、休闲相结合的多层次体育产品和项目。支持徐州、连云港、宿迁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陇海线体育产业发展轴。利用苏州、无锡、常州等市环太湖和徐州、宿迁、淮安等市环洪泽湖以及淮河、骆马湖、高邮湖等江河湖海水域生态资源,溧水、高淳、句容、金坛、溧阳、宜兴等沿宁杭线丘陵资源,徐州、连云港等东陇海线山地资源,大力发展山地、高空、水上、户外运动休闲和生态体育旅游产业。推进苏南与苏中、苏北地区在投资、项目、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积极推动产业链转移、企业组团转移,引导各类资本在苏南研发、在苏中和苏北办厂的投资模式,促进全省各地体育产业协同、错位、联动发展。深化长三角体育产业协作,培育一批区域性体育产业合作项目。
  2、打造特色产业。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分类指导,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和产业集群。支持南京市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无锡市建设智慧体育城市,徐州市建设国际武术文化名城,苏州市建设国际体育文化名城,扬州市建设旅游体育城市,宿迁市建设时尚体育、生态体育城市,其他城市建成各具特点的体育产业特色城市。依托我省县域经济发达的优势,培育一批体育产业特色县(市),进一步壮大县域体育产业综合实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和特色优势,规划建设一批户外运动、体育器材等特色乡镇。着力发展健身休闲、体育赛事、户外运动、用品制造、运动康复、体育旅游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品牌影响力。
  3、加强载体建设。高水平建设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鼓励其他有条件地区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加强省、市级体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培育建设骨干企业支撑型、科技创新推动型和产业链条带动型三类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培育100家体育产业基地。实施体育产业重大项目推进计划,培育一批产业层级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快培育健身休闲街区、体育摩(SPORTS MALL)、体育用品销售园区等一批体育产业集聚区和功能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体育产业园,支持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建设。有条件的市、县(市)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引进扶持一批知名度高的体育产业重点企业,集中力量抓好1-2个体育产业园区,打造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品牌。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资本、产权、技术、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服务机构为体育企业提供规划设计、管理咨询、检验检测等服务。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区域级体育产业平台,办好江苏体育产业大会,支持南京市办好亚洲户外用品展、亚洲自行车展。
  (三)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
坚持以绿色环保为基本遵循,按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立足为建设环境美的新江苏作贡献,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着力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1、体育服务业快速提升工程。加大政府购买服务、资金扶持、体育消费券等政策扶持力度,扩大体育服务供给,提升体育服务业发展水平。实施体育健身俱乐部促进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0个具有一定影响、规模较大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每个体育健身俱乐部推动体育消费500万元以上。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推动体育与旅游、健康、传媒、教育、文化、养老等行业融合发展,扩大体育服务业发展空间。引导扶持一批体育服务业集聚区,增强体育服务业综合配套功能。引导企业拓展体育服务内涵,加快培育一批体育服务业知名品牌。推进体育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实施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体育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鼓励体育制造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贸易营销、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育类生产性服务业骨干企业。
  2、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工程。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强体育用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提高体育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到2020年培育1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体育用品企业以及10个体育用品制造基地。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开发一批技术领先、绿色环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替代进口的产品。支持企业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开发更好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引导企业加强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科技、信息等领域合作,引入网络、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科技、时尚元素,发展体育用品智能制造和定制服务。鼓励体育用品企业运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共建共享营销渠道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
  3、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工程。制定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指导意见,以体育等大中型设施为基础,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的存量资源,遵循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创新引领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着力优化发展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运营服务,在全省建设一批融体育、文化、休闲、商贸、旅游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业态融合互动、功能复合多元、运行高效集约、辐射示范作用强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引导体育服务综合体构建内容服务商体系,探索实行体育游乐、安全教育、素质培养、用品销售等标准化服务供给,支持多元主体投资建设运营体育服务综合体,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生态链。到2020年,全省建成40个左右体育服务综合体,省辖市和苏南有条件的县(市)建成数量占比达50%以上。
  4、智慧体育创新培育工程。对接“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 “智慧体育”服务网络和平台,拓展互联网+体育新领域。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利用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等新载体、新技术,促进线上线下、体验分享等多种体育消费业态兴起和发展。建立体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查询、数据共享、服务指导等集成服务。推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将“互联网+”理念引入体育场馆管理,依托信息化,提高场馆运营管理能力和使用效率。
  (四)改革体制机制,推进开放发展
坚持以开放合作为发展路径,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吸引多元主体和各类资本投身体育领域,拓展体育产业发展新空间。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行体育领域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和管办分离,推进经营类体育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可以由市场提供的服务、解决的事项充分让渡由市场主体承担。通过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资本的积极因素,增强体育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建立公开透明的体育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营造各类主体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体育市场环境。建立省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推进具备交易条件的体育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
  2、积极鼓励社会参与。着力破除体育行业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体育领域资源全面开放,推动体育资源市场化运作。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参与体育发展,进入体育竞赛、场馆运营、职业体育等领域,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体育经济。改革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增加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优化市县、高校、企业、协会联办省运动队模式,推动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走向市场,促进竞技体育社会化。拓宽培养渠道,完善选拨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3、统筹国际国内市场。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努力提高参与产业分工合作层次。引导我省体育用品由出口为主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转变,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支持我省体育服务企业以面向省内市场为主,向放眼全国市场转变。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在境外省外兴办实体、设立分支机构、收购兼并境外先进技术、优势品牌、营销网络、研发中心。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引进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拓展全省有比较优势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各地要将具有一定优势和潜力的重大体育产业项目纳入招商引资范围,着力吸引国际知名体育企业、国内大企业集团到江苏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各类资本和先进技术投资江苏。
  4、加快职业体育发展。出台《关于加快江苏职业体育发展的意见》,积极探索符合江苏实际的职业体育发展模式,营造职业体育发展良好环境。拓宽职业体育发展渠道,扶持三大球和有条件的体育项目职业化发展,支持运动员、教练员职业化发展。鼓励多元投入职业体育,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大型体育场馆采取单独组建、合作联办、冠名赞助等方式参与职业体育发展。鼓励发展职业体育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培育一批权责清晰、治理规范、运行高效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推进足球改革发展,制定足球发展中长期规划,创新足球管理模式,完善足球产业链,推动青少年足球普及提高。
  (五)丰富服务供给,推进共享发展
  坚持以发展成果共享为根本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拓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1、完善体育场地设施。抓住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机遇,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均衡配置城乡公共体育设施。优化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服务功能,促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鼓励基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以及社区小型体育设施等场地设施,推广拆装式游泳池、笼式足球场、三人制篮球场等新型场地设施。支持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及城市内外环沿线、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进行整合和改造用于体育健身。
  2、丰富体育消费内容。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着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以及棋类、健身气功、技巧等传统项目,积极发展冰雪、户外、马术、航空、极限运动等时尚项目,开发适合老年人、青少年、儿童特点的运动项目,创新发展体育创意产品和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体育公园、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营地、航空飞行营地、船艇码头等设施。依托竞技训练技术手段、专业装备等优势,研制推广体育健身新项目、新产品。引导商场、景区、饭店等引入特色体育资源,打造一批商业服务与运动休闲高度融合的综合消费场所。
  3、激活竞赛表演市场。大力拓展竞赛表演市场,推进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促进办赛主体多元化。积极申办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培育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推动体育赛事大众化发展,开展各级各类业余体育联赛,打造溱潼会船节等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的群众性赛事活动。到2020年,初步建立省级体育赛事运营联盟,扶持发展2—3家江苏本土的大型体育赛事运营公司和一批小型体育赛事运营公司,创建10项左右具有较高的商业潜力、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的高水平体育赛事。
  4、优化体育市场环境。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组织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引导大众树立科学健身理念、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养成体育消费习惯。加强体育类电视频道、专业报刊和新媒体建设,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积极推广体育文化。建立健全行政监管、社会监督与服务认证相结合的体育市场监管体系,营造有利于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修订《江苏省体育经营活动监督管理规定》,加强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各地要将体育市场执法纳入综合执法体系,加强多部门联动综合执法。健全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完善体育安全服务规范,组织安全培训,加强风险管控,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进体育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体系建设,提升体育领域无形资产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五、政策支持和实施保障
(一)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1、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充分发挥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功能,不断优化资金使用方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政府引导,设立由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基金支持中小体育企业和初创期体育企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挂牌。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信贷品种和金融产品。鼓励成立体育类担保机构,探索“金融+基金+担保”的多元支持方式。切实落实现行国家、省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税费扶持政策。
  2、完善健身消费政策。各地要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建立健全加强体育产品供给与促进体育消费并重的政府扶持机制,构建适度竞争、消费挂钩、择优扶持的新机制。制定实施体育消费券发放方案,在全省范围试行面向特定人群或特定时间发放体育消费券,鼓励增加群众健身消费。安排一定比例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群众健身消费,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益性体育健身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体育消费金融产品,开发体育健身、运动培训等消费信贷业务,增强银行卡的体育消费服务功能。促进互联网金融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为体育消费提供服务。
  3、健全规划建设与土地政策。各地要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落实体育场馆建设用地标准,支持足球等重点运动项目设施建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推动体育用品制造转型升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体育产业项目,优先安排土地供应。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支持企业、单位利用原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建设用地兴办体育设施,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项目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经营性体育设施项目,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对列入省政府确定的年度重大项目的体育产业项目,优先安排用地计划。
  4、提高政策协同与创新能力。体育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实施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财政、金融、税费、用地、人才等产业政策落地,加大对政策执行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调研,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一批具体推进计划和措施。加大体育产业政策创新力度,强化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新型政策工具的设计与使用,在全国率先形成一批创新政策和实践样板。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细化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并争取有所突破。
  (二)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1、强化规划实施协调。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发挥省体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作用,强化其在引导产业发展、制定规划计划、推进部门合作、审议重大事项等方面的综合协调职能,推进全省体育产业统筹发展。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跟踪了解、检查督查和考核评估,全面促进规划实施,落实相关政策。
  2、加强行业基础管理。按照《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要求,健全体育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年度统计工作制度,建立体育产业发展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体育产业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体育产业统计数据、消费指数、研究报告和投资指南,建立节假日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活动信息发布制度,向社会定期公开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情况。整合优化政府部门体育产业职能,健全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创新体育产业宣传策划手段,统筹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加快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3、构筑产业人才支撑。推动体育产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体育产业人才纳入“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支持引进体育产业领军人才和专业团队。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增设体育产业专业和课程。推进产教融合,密切政、行、企、校合作,提高体育技能培训水平,推进体育职教现代化,培育企业家精神,加快培养体育产业人才。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苏创办体育产业企业的给予重点扶持,对退役运动员投身体育产业给予大力支持。加强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和基础理论研究,建设体育产业智库。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育产业 用地 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