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y51破解联通4g5真的可以使用联通大王卡吗,不会是2G网吗??

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客服吅:客服 :ip9plus888 (
其他人还在看
其他人还在看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vivo y671能不能使用联通大王卡?
18浏览 / 4回复
我的是移动定制的,他有一个SIM卡槽和一个储存卡卡槽。可不可以使用联通大王卡?
热门排名: 第51名
您好,晴天很高兴为您解答
Y67L支持移动联通电信2G、3G、4G网络,若您的手机没有插入移动SIM卡,则对手机网络是没有限制的哦。
祝您生活愉快!
你的是移动制定机,想用其它卡必须把移动取了
我局的应该可以吧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5a32a3bb9dc776d63cacf75_b.jpg& data-rawwidth=&1619&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1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5a32a3bb9dc776d63cacf75_r.jpg&&&/figure&&p&本文转自公众号&b&『妙面爸』,ID:xmmlovegod&/b&&/p&&p&&b&……………………………………………………&/b&&/p&&p&好几天都没更号,因为在准备一篇超级好文。我不会因为追求数量而发质量不高的文章。以下是新文,十多天努力的喜人成果。&/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cef50fa0be0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cef50fa0be0b_r.jpg&&&/figure&&blockquote&我一直以来就是重度拖延症患者。现已完全治愈。&br&因为久病成医,我成了“拖延症治疗师”,很知道怎么对付这玩意。我的切身经验,很可能帮助你也走出拖延症。阅读这篇文章,有可能会对你的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不信?读完就知道了。&/blockquote&&p&&br&&/p&&p&&br&&/p&&h2&&b&
-01-&/b&&/h2&&h2&&b&
我的拖延症状报告&/b&&/h2&&p&&b&我患有拖延症。对感兴趣的事坚持得极好,不感兴趣的事完成得极差。两者有天壤之别。&/b&&/p&&p&&br&&/p&&p&我感兴趣的事,比如英语阅读,因为热爱,就能每天听读英语原著几小时,5年听读完了几百本英语原版书;我热爱篮球,每天打篮球40分钟,坚持了1年半累计投篮4万多个。很多人都来请教我坚持的秘诀。&/p&&p&&br&&/p&&p&浓厚的自学兴趣,和我从小的特立独行和独立探索有很大关系。有兴趣可以阅读我的个人自传&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wMDM5NzgxM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c1d159ec9a4ab%26chksm%3D8d05ac57bad7fb849a855d03d2aee1d2e5%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8线小县城普孩的英语学习之路&/a&一文。&/p&&p&&br&&/p&&p&虽然我很多东西坚持得很好,在兴趣型活动上的段位已相当厉害,但在给别人分享经验的时候,我总是没底气。&/p&&p&&br&&/p&&p&&b&因为对于那些不得不做的无趣工作,我能拖则拖,拖延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领导们因为此事对我有很大意见。在坚持这件事上,我完全是阴阳脸。&/b&&/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eba8379c3cacba01c1db7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4&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4&&&/figure&&p&举个栗子。我负责的一个市场招标项目,1月份项目资金就批下来了,财务要求最好在3月份前完成立项。我心想:“反正还有3个月,总能搞定。”于是,今天拖明天、这周拖下周、这月拖下月。直到5月份,我都还没有动手。换句话说,拖了整整5个月。&/p&&p&&br&&/p&&p&其实这5个月是不好受的。领导经常会过问项目的执行情况。我虽满口说会很快搞好,但心里忐忑不安,没有底气。这5个月常常惦记着这件没有完成的事,但就是下不了决心去干。&/p&&p&&br&&/p&&p&5月底,应该是向采购中心报项目的最后期限了。被逼无奈,只得撸起袖子干。将几分表格打完,将计划表填好交给财务。看看手表,天啦!我才花了5分钟的时间!&/p&&p&&br&&/p&&p&&b&这个拖了5个月又整整折磨了我5个月的工作,竟然在5分钟就搞定了!!&/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71c4ff36b14bf6b7300c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data-thumbnail=&http://pic1.zhimg.com/v2-071c4ff36b14bf6b7300c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v2-071c4ff36b14bf6b7300cc_r.gif&&&/figure&&p&&br&&/p&&p&&br&&/p&&p&有一次领导和我谈话,告诉我说,单位其他领导因为事情总是拖到最后才做,对我已经有了很大意见。&/p&&p&&br&&/p&&p&&b&我以前的这种状态,有个很恰当的名称,叫做“无事忙”,就是一件本身很小的工作,却始终完成不了,使得人在最后期限到来前显得十分忙碌。&/b&&/p&&p&&br&&/p&&p&无事忙在我人生里发生过无数次。&/p&&p&&br&&/p&&p&&br&&/p&&h2&&b&
-02-&/b&&/h2&&h2&&b&
拖延症的根本原因&/b&&/h2&&p&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呢?通过深入研究,我终于发现了根源:&br&&/p&&p&&br&&/p&&p&&b&1、帕金森定律&/b&&/p&&p&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是由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通过长期调查研究的出来的结论,被誉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br&&/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59c0472966acbd821dacc1c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59c0472966acbd821dacc1c7_r.jpg&&&/figure&&p&帕金森定律,最初的含义来自一句谚语:“工作会膨胀,以至会填满消耗所有可用的时间。”(Parkinson's law is the adage that &work expands so as to fill the time available for its completion&)&/p&&p&&br&&/p&&p&&b&也就是说,在时间上工作的拖延具有腐蚀性和繁殖性。对于给定任何长度最后期限(deadline),工作都会吃掉所有规定时间,直到最后期限截止前才会开始动手。人总是不拖到最后一刻,决不罢休!&/b&&/p&&p&&br&&/p&&p&也就是说,工作的效率从根本上不取决于工作本身任务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给定的“资源大小”。安全时间太长,人就松懈了,一般会拖到最后一刻,在马上要交账的压力下才会动手。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这些俗语就是形容这种情况。很多学生寒暑假作业都会拖到最后才做,就是因为寒暑假时间比较充裕,自由安排度很高,这却反倒成为拖延的重要原因。&/p&&p&&br&&/p&&p&&b&从心理学来说,一旦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某项工作,若无迅速处理事务的习惯,就很容易会不自觉地放慢节奏,迟迟不启动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因为迟缓开动所带来的拖沓感、蹉跎感而产生对任务本身的消极情绪。这种负面情绪的累积,会让你越来越不想启动任务,甚至会逃避任务;直至最后期限,才被迫集中精力去开始。最后期限到来的紧迫感,会让你在完成工作时压力倍增。而由于拖延导致的自责情绪,负罪感,自我否定,贬低和焦虑,让你对工作产生深深的厌恶,也会让自己的心理健康大打折扣。&/b&&/p&&p&&br&&/p&&p&对这个心理最生动的描述,就是我国明代诗人钱福所写的《明日歌》。&/p&&p&&br&&/p&&blockquote&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br&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br&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br&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br&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br&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br&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blockquote&&p&&br&&/p&&p&帕金森定律是目前对官僚体制效率低下最好的理论解释。即时间、精力、人力和财力等一切资源,都会因为太充分和缺乏制约而遭到滥用。具体而言,时间管理上,就是因为给定期限太长,导致办事速度缓慢;人员编制上,就是因为人力资源太丰富,导致人员不断膨胀。&/p&&p&&br&&/p&&p&在现实中往往会发现,一项任务给予的时间越充足,完成计划的时间往往会安排越放任、浪费的时间会越多,人因为拖延产生的焦虑感和内疚感会越强。 &/p&&p&&br&&/p&&p&&b&时间越多,效率越低;安排越晚,启动越难。反之,安排越早,效率越高;安排越紧,速度越快。这就是所谓的“deadline 是第一生产力!”&/b&&/p&&p&&br&&/p&&p&&b&2、工作的强迫性&/b&&/p&&p&瑞士心理学家克拉帕瑞德指出:“&b&强迫的工作,是一种违反心理学的反常活动,而一切有成果的活动都以一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b&”(转引自《皮亚杰教育论著选》第44页)&/p&&p&&br&&/p&&p&被动型工作中,工作是被强制去做的,自己没有太大的兴趣或意愿。这本质上会导致兴趣的降低或丧失。甚至于是自己喜欢的活动,若带有强制的性质,因为手段与目的之分离,也容易变得无趣乏味。比如别人将你喜欢的零食强塞进你嘴巴,甚至有时还从你鼻孔塞进去,你会喜欢吗?强扭的瓜不甜,牛不吃草强按头等俗语,就是描述这种情形。&/p&&p&&br&&/p&&p&&b&然而,工作乃至教育变得有强迫性,是近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例如所谓的义务教育,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强迫的意味。所以学校中的学习特别容易出现拖拉现象。学习主要变成了一种任务而非兴趣,导致了学生症候群的高发和普遍。
&/b&&/p&&p&所谓学生症候群(Student syndrome ),就是直到临近最后期限时,学生才开始动手去做作业。相当多学生都有患有这种懒癌症,喜欢在寒暑假最后一两个星期熬夜补完甚至抄完作业的。有这种现象的学生,以后在生活工作领域,都会有一以贯之的拖拉习惯,比如驾驶证要快到期才去年审,欠水电管理费要到断水断电采取补交。相反,能学生时代在寒暑假前半程完成所有作业的同学,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会相当自律。妙面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晚上即使很困了,也要把家里打扫干净再睡觉。&/p&&p&&br&&/p&&p&主动型工作,则不太会受到帕金森定律的影响。自学的魅力,很大程度就在此。因为自己有兴趣,好像吸了毒一样,不论如何都要完成。总体而言,主动型工作,不太存在拖延问题。&/p&&p&&br&&/p&&p&任务型工作的动机控制和处理技巧,虽完全不同于兴趣型工作,但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p&&p&&br&&/p&&p&&b&两者类似硬币的两个面,联系紧密。仔细观察后发现,即使我在兴趣型工作上已经很厉害了,拖延症对兴趣型工作也有相当大的危害。当我治愈了任务型工作中的拖延症后,明显感觉在兴趣型工作中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因为即使感兴趣的事情,还是有些内容是我们不太感兴趣甚至讨厌的但必须要做的。&/b&&/p&&p&&br&&/p&&p&&b&3、个人气质类型&/b&&/p&&p&高级神经活动气质理论认为,气质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大脑皮层神经过程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这三种特性及其组合就将人区分为不同的气质类型。&br&&/p&&p&&br&&/p&&p&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兴奋与抑制能力强,其神经活动就是强型,兴奋与抑制能力弱,其神经活动就是弱型。均衡性是指兴奋与抑制能力的相对强弱。根据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可以将强型又分为两类:如果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基本接近,就是平衡型;兴奋能力明显高于抑制能力,就是不平衡型。灵活性是指兴奋与抑制之间相互转换的速度。&/p&&p&&br&&/p&&p&&b&平衡型的人,做事比较果断迅速;而不平衡型的人,容易患上拖延症。&/b&&/p&&p&&br&&/p&&p&&br&&/p&&h2&&b&
-03-&/b&&/h2&&h2&&b&
任务型工作的动机激发&/b&&/h2&&p&任务型工作不能照搬按照兴趣型工作的原理,它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激发模式。&/p&&p&&b&1、在任务中找到兴趣点&/b&&/p&&p&找到任务型工作中的乐趣点。比如在进行讨厌的公文写作时,为了培养兴趣,可以上网搜索学习一些公文写作的技巧文,当发现这些技巧在微信文章写作上也有有帮助时,对公文写作的兴趣也就提升了。&/p&&p&&br&&/p&&p&&b&2、向工作狂学习&/b&&/p&&p&工作狂的奥秘至少有以下3点:&/p&&p&&b&(1)迅速化解工作压力的轻松感&/b&&/p&&p&迅速完成任务,可以让工作压力迅速化解。这样获得的轻松感,是会让人上瘾的。&/p&&p&&br&&/p&&p&&b&(2)建立自己正面形象的认同感&/b&&/p&&p&寒暑假作业很早完成的人,总是被人羡慕的对象。那些每次都是很早完成工作的人,会受到领导尊重和同事信任。获得的极大认同感、建立自己积极的整体人格形象,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感觉会上瘾。&/p&&p&&br&&/p&&p&&b&(3)营造晋升畅通途径的希望感&/b&&/p&&p&做事雷厉风行,就会自然受到领导的器重和同事的好评,为营造晋升畅通的途径打下基础。晋升的可能性,会刺激自己形成做事果断迅速的习惯。&/p&&p&&br&&/p&&p&&br&&/p&&h2&&b&
-04--&/b&&/h2&&h2&&b&
打破拖延症的5个黄金法则&/b&&/h2&&p&&b&法则1、分清自己是控制性还是放任型。&/b&&/p&&p&控制性和放任型这两类人的区别很容易可以看出来。前者做什么事情都抓得很近;后者做什么事情都完全凭兴致,计划松散。控制性的人井井有条,做事严谨;而不少放任型的人天马行空,往往创造力比较强。&/p&&p&&br&&/p&&p&不同类型的做事风格,往往和遗传和原生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白天不懂夜的黑,这两类人常常无法彼此理解。我做事很拖,老婆却与我恰恰相反,做事从不拖延。她总是和我说:“真搞不懂你为什么拖拉?”一位同事和我聊天,也反映他家也有类似情形。&/p&&p&&br&&/p&&p&&b&如果你是放任型,一定要看清并高度重视自己的弱点。不要灰心,只要有意识地正确使用一些策略,是完全可以得到根治的。&/b&&/p&&p&&br&&/p&&p&&b&原则2、任务型工作优先安排。&/b&&/p&&p&&b&强势方会侵占弱势方,强势活动会侵占弱势活动,这是一个在宇宙中存在的普遍规律。比如外语学习中强势语言会侵占弱势语言、生物世界的弱肉强食,高水位会流向低水位、强国占领弱国等等。&/b&&/p&&p&&br&&/p&&p&一定要先分清工作是兴趣型还是任务型。兴趣是强大的,因其动力是内在的爱好;而强制型任务的动力是弱小的,主要是到期的压力及其舒缓。如果将兴趣型工作放在先,兴趣型活动就会排挤和侵占任务型工作的时间。&/p&&p&&br&&/p&&p&&b&任务型的工作,本身是不自带动机加速度的,所以一定要要放在前面做,以便减少被动型工作被兴趣型活动侵占的可能性。&/b&&/p&&p&&br&&/p&&p&&b&原则3、先紧后松,现在就动手!&/b&&/p&&p&&b&一般而言,任务布置后的第一段时间,被认为是最大安全期,是自己感觉最轻松最自由的时间。其实这段时间反倒是最大的危险期。如果在第一个安全期就拖延,就一直会拖延。此外,尽早开始任务还能有效防止各类突发因素的干扰。如果没有干扰都拖延,有干扰后不就更拖?&/b&&/p&&p&&br&&/p&&p&一定要先紧后松,现在就动手。具体的做法是“&b&两个1&/b&”:&br&&/p&&p&&b&(1)在任务布置后的第1秒钟就开始&/b&&/p&&p&开始,我写的是:一个任务要在任务安排后的下个1分钟就立刻开始动手。你不在第一个1分钟开始,就会拖到第二个1分钟。如此往复,就会拖到最后一个1分钟。现在我改为从在任务布置后的“第1秒钟”就开始。&/p&&p&&br&&/p&&p&你可以自己数数“1、2、3,开始动手!!”。如果心里默数不行,就开口说出来。不过不要在办公室里大声喊叫,小心别人异样眼光哦。&/p&&p&&br&&/p&&p&&b&(2)要在任务布置后的第一个可用时间段完成&/b&&/p&&p&1小时可以完成的工作,要放在第一个可用的1小时内完成。明日复明日。一旦拖到第二个1小时内,就可能拖上100个小时。强迫型任务,必须在任务布置最近的可用时间内完成,否则会被拖到最后。对于已经被你拖延的工作,你必须选择马上进行完成。&/p&&p&&br&&/p&&p&&b&你只有“放弃”或者“马上动手”两个选择,没有所谓中间状态。说“等等”这类话,就等同于“我放弃了”。&/b&&/p&&p&&br&&/p&&p&举个栗子,每周五晚我都要给学生上一堂课。我必须在当周的周六上午准备好下周五的课程。这个最放松的时候我们却要抓紧,就是所谓的“最松时要最紧”。&br&&/p&&p&&br&&/p&&p&额外提示一下:自己想做却迟迟没有去做的事情,要靠早起来完成,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在此。&/p&&p&&br&&/p&&p&&b&原则4、缩短安全期&/b&&/p&&p&缩短安全期,也就是要在计划中减少任务所需的时间。&/p&&p&&b&帕金森定律指出,为了避免无事忙,制订工作计划时,必须明确设置出工作完成的最后期限。最后期限越近,工作效率的提高则越明显。 &/b&&/p&&p&&br&&/p&&p&一个需要1小时完成的任务,规定半小时完成,效率反而更高。千万不要把1小时能完成的任务,规定在2小时内完成。这样就可能拖拉到一星期。时间确实不够用的可以补点时间。宁可补足,不可富余!&/p&&p&&br&&/p&&p&“全脱不如半脱,半脱不如不脱”,这是漏屋先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结论。为了学英语甚至学任何一门学科,一般不要脱产学习,因为时间太多反而会拖拉。若是自己强烈的兴趣嗜好则不在此列。&/p&&p&&br&&/p&&p&&b&原则5、“2分钟法则”,先马上将小任务全干掉&/b&&/p&&p&那些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小任务,在接到任务以后,必须尽可能快的解决掉,不留任何一个在以后再做。理由是:&/p&&p&&br&&/p&&p&&b&(1)很容易形成正向激励&/b&&/p&&p&简单的事情很简单,完成毫不费力,还可以形成正向的激励和惯性。先易后难是一般规律。&/p&&p&&br&&/p&&p&&b&(2)有效排除干扰&/b&&/p&&p&人的并行多任务处理能力是很弱的。将那些琐碎繁多的小任务干掉后,将很多拉扯的细线剪断了,就可将注意力集中在较大任务上。&/p&&p&&br&&/p&&p&&b&(3)减少检索成本&/b&&/p&&p&很多人忽视了任务完成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成本就是检索成本。检索成本是我自己新创的词语,就是指在适当的时间里将任务检索并提示到工作记忆中。比如在下周3之前要完成本单位的排班。如果现在不马上将这个简单任务完成,就要在下周3之前记得提醒自己有这个工作。这个提醒一般需要便签纸或者手机闹铃,并且要找到相应的文件,而且有关事项还可能忘记或记得不清楚了。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提醒成本、搜索成本和回忆成本等3个成本。这是很不划算的。其中的事项提醒,是工作中一件最困难的事情。与立即完成本身很简单的任务相比,拖后再干所增加的成本是很大的。&/p&&p&&br&&/p&&p&以上5个原则的精髓是:&b&最松时要最紧,最紧时最松&/b&。&/p&&p&&br&&/p&&p&利用好这5个绝招,你就一定能像我一样,和困扰自己30年的拖延症说:掰掰最深刻实用的教育经验总结,人人能受益,但只有一部分才会点赞。&/p&&p&&i&&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3ca609cd816dcf90ee4b5c2ad4db60d5& data-hash=&3ca609cd816dcf90ee4b5c2ad4db60d5& data-hovercard=&p$b$3ca609cd816dcf90ee4b5c2ad4db60d5&&@妙面爸&/a&有最实用深刻的学习经验分享,人人都能获益,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点赞。&/i&&/p&&p&&br&&/p&&p&&b&妙面爸个人微信号为miaomianba,欢迎交流。扫码关注微信号,即可免费获得英语学习和自我提升文章全集,包含上百篇干货文章。&/b&」&b&↓&/b&&/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f48bfbf1baac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p&
本文转自公众号『妙面爸』,ID:xmmlovegod……………………………………………………好几天都没更号,因为在准备一篇超级好文。我不会因为追求数量而发质量不高的文章。以下是新文,十多天努力的喜人成果。 我一直以来就是重度拖延症患者。现已完全治愈。 …
&p&泻药,这个答案从问题上线到现在大概用掉了我5天的洪荒之力,因为我进行了很久的产业调研。&/p&&br&&p&我一直想在知乎专门写一写Oppo这家公司,源于今年某个时间,我在深圳出差的时候,遇到一个公募经理,跟我说去Oppo转了一圈,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今年来连续两个季度销量全球第四,低调踏实的管理层,关系紧密的经销商体系,都让这位资本界的大佬激动地搓手。&/p&&br&&p&我2004年开始在中计报从事手机行业报道,经历过音乐手机、拍照手机、女性手机这类功能机时代,也见证了iPhone的诞生和诺基亚的没落。Oppo音乐手机,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款Oppo产品,做工精细,虽然卖的不便宜,但屏幕、音质、操作都比当时索爱的同类产品只好不差,没错,它用的也是MTK芯片。&/p&&br&&p&在知乎,仿佛OV,就是低配高价的代名词,然而我看了一下,持有这种观点的朋友,大多拥有我当年的青春热血,却不太分析商业的基本面。看到这个题目,如何看待Oppo销量连续两个季度全球第四,仅次于苹果三星华为,我想我有必要把最近的思考,和Oppo相关人士,和产业内投资人的一些沟通情况写成一篇文字。如果你们认为这是软文,那就算堂堂正正说Oppo不简单的软文吧。&/p&&br&&p&&b&相关声明:我和Oppo利益无关,纯属看不下去Oppo在知乎日复一日的被骂。而且这篇文章尽可能不提及别的公司,Maybe有可能会提到小米,但我不会在这篇文章里说小米不好,而且我自己还买了小米最近的产品,好评。&/b&&/p&&p&这个问题是关于销量进击的,为了避免走题,我这篇小文章会围绕营销逻辑和经营逻辑为销售量服务来谈。&/p&&p&&b&&i&首先我们要明确,销量由什么来构成和推动的?&/i&&/b&&/p&&p&似乎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但在中国智能手机行业,这个问题变得很有意义。销量达成应该是满足绝大多数用户核心需求的产品+充分的产能+强力的销售渠道(线上+线下)。&/p&&br&&p&如果大家承认这个等式,那么,我们玩家眼里理解的好产品,和厂商眼里的好产品,就会存在共性和差异。共性部分,当然是:牛逼的处理器;创新的前后面材质处理,比如MIX这次的陶瓷;比如R9S这次与索尼联合开发首次搭配的IMX398;作为玩家来说,当然希望厂商把所有的这些牛逼的元件堆在一起,但很多时候这件事无法满足。我很多年前采访过ASUS的人,我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ASUS的用料看上去这么廉价(不是看上去,是部分电容就是便宜货),而耕宇那边言必称电容ESR,仿佛不用三洋OSCON电容就是原罪?华硕的人(级别比较高)大概是这么回答我的:“为了确保ASUS主机板和显卡的出货量和用料的统一性,我们不得不做一些妥协,并不是ASUS用不起OSCON,而是必要性不是太大,且OSCON的供货量有时无法满足ASUS的需要”。&/p&&br&&p&充分的供应链支持是一款成功产品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可以说,给你充足得芯片供应你不一定能卖得好,但假如上游连充足的芯片供应都给不到支持,你是绝无可能热卖的。&/p&&br&&p&知乎很多人,从不去从均衡的角度看问题。现象级产品和持续稳定输出的热卖品,其设计逻辑会影响到后面的供应链管理,除非牛到像苹果那样控制了供应链,垄断了大部分配件的独家,否则很难解决又要一群马儿跑,又要给马喂饱草的问题。&/p&&br&&p&我有时候想,如果我们把MTK P10类比为AMD的A8、Intel的I3或者NVIDIA的中端比如GTX950,把高通652类比为低频的Intel
i5或者,NVIDIA的GTX960,顶级的高通821比作Intel的i7,NVIDIA的GTX1080,那么这个问题就能看的很开了:&/p&&p&1.
Intel的i3或者i5够不够用?&/p&&p&2.
NVIDIA的GTX950或者960够不够用?&/p&&br&&p&谁都知道,i5和i7,GTX950和GTX1080在基准测试里完全不可比,性能差距很大,但我们也都知道,一台i5+GTX960的组合,不但是当前网咖里的标准配备,也是大多数人买电脑的标配,更重要的是,这种组合基本对日常使用,主要是游戏应用不产生体验上的极端影响,玩OW,魔兽,部分单机大作,如看门狗都没太大问题。&/p&&br&&p&所以,回到手机处理器,绝大多数用户关注的都是均衡和实用性,而不是跑分本身。性能这个词原本就是服务于用户使用,那么等于说满足绝大多数普通人的使用习惯成了一条基准线。&/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MTUyNzEwNTUxNg%3D%3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PPO R9试玩球球,王者荣耀,cf手游&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这是Oppo R9用所谓廉价MT6755运行主流游戏的视频,开了全特效运行十分流畅,说明满足用户性能需求是没问题的。而本次最新的R9S plus和小米前段时间发布的MAX 652处理器的升级版653,性能上绝对足够日常使用;至于小米怎么评价高通652的性价比和实用性的,大家去看发布会视频就好了,我们没必要吹捧一个性能低821不少的中端产品性价比,我们只要客观看到主要厂商都意识到性能过剩和实用性之间的匹配问题就可以。&/p&&br&&p& 所以,一直以来,高通都是高端CPU里几乎唯一一家面向产业链供货的厂商,僧多粥少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而国内很多厂商把高端处理器当做一个Flag立在这里,然后当作最重要的卖点,家家都不服跑个分的时候,高通就该蒙了,都供货吧,谁都满足不了,全部完蛋,只给一家供货吧,其他公司咋办?
&/p&&br&&p&用均衡的产品确保供货,再倒推供应链的元器件选择,这是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一个产品采购策略;当然,网上喜欢发声的手机发烧友更关注的是手机的硬件配置和跑分性能等,他们谈论的一些点与日常用户的使用场景是两种不同的方向,发烧友都偏爱高跑分和高性能,这个属于个人购买喜好,但对大部分用户而言均衡和实用比较重要。&/p&&br&&p&目前国内排名前三的国产手机 华为、oppo、vivo都是围绕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做产品,十分注重产品的均衡和实用性,同时这三家厂商所选的上游供应元件特别是处理器都有比较良好的产能,能够支持千万级别的出货量。&/p&&br&&p&&b&其次,我们要聊一下Oppo的用户质量了,真的是厂妹?&/b&&/p&&br&&p&
可能在知乎er和玩家眼里,Oppo都是七八线屌丝和厂妹对不?就是富士康工厂那些每天靠去小店刷APP,然后看小电影为主的对吧?&/p&&br&&p&
知乎的价值观是尊重基本事实,打脸要用数据说话,被打了要立正站好对不对?为了这篇文章和我自己的工作的需要,我去访谈了几个做IOS和安卓生态精准营销的公司,在其中一家领军企业帮助下,我拿到了截至2016年8月份的中国移动4G网络内的各大品牌的在网数据,这份数据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的用户总库,原始数据表格我在知乎十万粉俱乐部里贴过,为了方便大家看,我挑选几个关键维度整理成柱状图(声明:该节中的数据均属本人搜集,严禁转载使用,违者必究):&/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5dcbcf7d18fcb2fe4029_b.png&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5dcbcf7d18fcb2fe4029_r.png&&&/figure&&p&首先来看一下截至8月份中国移动4G在网用户。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iPhone的用户量远远超出一般人的预计。在另外一份插卡在网的IOS设备统计中,截至iPhone7发布之前,苹果在中移动网络里拥有1.2亿台活跃设备,其中4G用户有9600多万,剩下的是iPhone4S这类3G用户,而在联通网络里拥有7000万台活跃设备,也就是说,13亿人民的中国,拥有两亿多台正在使用的iPhone,开句玩笑说,两亿中国人都在用的手机,才是真正的国民手机。&/p&&br&&p&说完iPhone,我们看国产安卓机。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三星已经被国产军团彻底抛开了。虽然我们吐槽小米一年多销量暴跌,但是从中移动的在网数据看到,VIVO、华为、OPPO和小米是事实上的前四名。因为小米的销量下跌,所以其活跃设备数量相对前三名略低,差距在七八百万部(联通的在网用户相对移动大概是一半,因此而且按这个比例,可以推算出MIUI的活跃度差不多能接近七八千万吧)。我个人认为,可以认为这四家大公司在用户总数和活跃度上处于基本一样的层次。&/p&&br&&p&OK,说到这里,我们会产生新的疑问:是OV系的88线县城屌丝和厂妹有价值,还是小米魅族乐视代表的互联网新兴人类有价值?从逻辑上来说,并没有什么理由能支撑厂妹们比互联网人群有价值,对吧?但是,OV的用户真的就是厂妹吗?互联网手机们的用户真的就是极客和爱折腾的都市少年么?&/p&&p&恐怕,你们想多了!来,看下一张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f9c278ad6d884ad8a7b1f1_b.png& data-rawwidth=&1227& data-rawheight=&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f9c278ad6d884ad8a7b1f1_r.png&&&/figure&&br&&p&在上张图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苹果之外,OV,华为和小米的在网用户数差异并不大,算是势均力敌的第一军团。但是用户数和用户质量是两个概念,我们来看第二张图。运营商一般会用在网贡献月话费数量和在网月消费流量来评价用户质量,由于我只有iPhone的贡献月话费数量,其他品牌没有,所以在本文中我使用品牌手机流量贡献ARPU来分析用户价值,如果你们认为厂妹阶级天天用WIFI或者极客们只用WIFI的话,就当这张图不存在吧。&/p&&br&&p&原始表单中,统计了从0-50M到1G流量以上的全部用户群体,因为我想分析的只是高价值客户群体,所以选择了500MB以上部分。由于流量价值分布和在网用户数高度相关,因此我们只要看小米之前的几大品牌即可,小米之后的品牌因为用户数差距较大,对本文作用不大。&/p&&br&&p&首先还是苹果。如果我们还认为苹果用户只是显摆和炫富,那就错了。可以看到1G流量以上用户贡献度,苹果是其他手机的3倍,而用户数大约是前三大安卓厂商的1.5倍。根据另外一份文件,iPhone在中移动网内总用户数为1.2亿,4G用户9600万,这意味着iPhone用户的换机忠诚度高到在移动网内超过70% 的手机至少是iPhone5S以上的4G手机,这是非常高价值的用户群。&/p&&br&&p&然后我们再看VIVO、华为、Oppo和小米,结论非常有趣。关键的1G以上流量用户群(按北京移动报价,含有1G全国流量和420分钟通话时长的4G套餐月费为128元,这一用户群被运营商定义为中高端用户群),VIVO是1708万人,华为是1468万人,Oppo是1714万人,小米差距较大,为1141万人,且有理由相信小米的用户大多是千元红米系列。&/p&&br&&p&考虑到在网用户数差异和1G以上高价值用户的分布,我们无法得出Oppo用户都是厂妹低价值用户,也无法得出互联网手机品牌都是高价值用户的结论,相反的,我认为Oppo用户在纯流量网络内的消费能力和粘度,比互联网手机品牌还要高点。&/p&&br&&p&&b&&i&然后,我们来聊一下配置均衡和痛点功能的创新:&/i&&/b&&/p&&p&因为这篇文章主要谈Oppo,所以这小节可能会让一些还没上大学的少年朋友们感到不适,你们可以反对我,但请你们收藏这篇文章。因为大概几年后,你们也许会进入华为,Oppo,小米,三星甚至苹果。当你们接受正规的产品设计培训,学做一名产品经理的时候,再来回味这篇让你感到不适的文章中所阐述的均衡逻辑,当你想骂你的老板是傻逼,不用最顶级的处理器或者其他黑科技的时候,请你站在你老板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p&&br&&p&这一小节,我和Oppo的人做过沟通。此前知乎有一篇点赞率很高的文章,大约是讲Oppo的本分。在Oppo,任何不成熟的技术和无法规模化量产的黑科技,都会被雪藏,要么以后再用,要么从此不用。比如陶瓷后盖,比如无边框手机的传说(目前刚拿到MIX的朋友认为唯一的瑕疵是手机略厚,没错,Oppo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们2014年就做出来的无边框技术,最终没量产),比如快速充电目前迭代的最新版本。如果你们用过R9S,你一定会对快充,背盖材质处理工艺,背盖对天线的处理方式感到惊艳,新的快充已经不是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了,经过我实测,大概能到三小时。而比iPhone6S还薄的身材里,塞进了3000毫安时的电池,重度使用跨日完全没问题,配合快充头,基本可以扔掉充电宝。&/p&&br&&p&我们可以看到,在锤子M1没发布之前,老罗比较强调的就是这次M1的待机不会让大家失望。而Oppo除了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之外,几乎不提那么纤薄的身躯里塞进了3000毫安时的电池;虽然说自己摄像头的像素和效果,但也基本不重点提这是全球首发的,和索尼联合研发的IMX398,更不会把索尼的CTO拉到中国来说经过了索尼爸爸工程师的特别调教。&/p&&br&&p&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不吹捧激进的个别黑科技,却扎扎实实的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刚需,这就是Oppo的本分和正在做的事情,当然也是华为vivo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创新和均衡。&/p&&br&&p&&b&总结:&/b&&/p&&p&这个问题挺好,我也确实利用工作之便花了时间做调研,调研结果让我固有印象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大概有这么几个感触:&/p&&br&&p&1.
做产品、营销和渠道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营销和渠道做得好,产品产能因为客观原因跟不上,那就应该努力调整产品结构,跟上销售的需求。断货,质量不稳定都会造成口碑和用户的流逝。华为和OV追求的是用户需求满足、产品可靠实用和销量的高度统一,不过分追求单一参数的激进和某些功能的卖点,因此在元器件选择上会充分考虑产能供应的问题。&/p&&br&&p&2.
很多事实,跟我们想象中的并不一样,就像这份中移动的底层数据报告,颠覆了我们很多认知:苹果不再是装逼货,而是真正的国民手机;苹果的用户价值依然笑傲群雄当之无愧的第一;小米依然活的不错,仍然在第一军团;Oppo的用户显然不是屌丝,月消费1G以上流量用户总数在安卓阵营里第一。&/p&&br&&p&我喜欢知乎,因为这里可以讲道理。20年前我跟AMD的粉丝们讲道理,今天我跟20岁左右的年轻人讲道理,世界不是你想的那样,中国也不只是北上深,真相,永远都是你想象不到的那样。&/p&
泻药,这个答案从问题上线到现在大概用掉了我5天的洪荒之力,因为我进行了很久的产业调研。 我一直想在知乎专门写一写Oppo这家公司,源于今年某个时间,我在深圳出差的时候,遇到一个公募经理,跟我说去Oppo转了一圈,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今年来连续两个季度…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f0dad1ae9c567dbbfbfb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f0dad1ae9c567dbbfbfb_r.jpg&&&/figure&&blockquote&&h2&导语&/h2&&p&过去三年以来,中国手机公司在印度衔枚疾行。从最早的小心试探,到熟悉后的投资买地、开办工厂、渠道争夺和天价广告,OPPO、vivo、金立、联想、小米等公司的印度之战已经全面升级。然而,由于地理的阻隔,中国用户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形。&br&&/p&&p&今年 3 月以来,腾讯科技飞行万余公里,跨越印度南北,从新德里、诺伊达,到班加罗尔,走访十多家中国和印度手机公司,调查产业链上下游诸多企业,重磅推出《中国手机决战印度》系列报道,首次全景式揭秘这场关乎企业命运的商业征战。&/p&&p&现在,硝烟四起,决战到来,谁能最终赢得印度市场十亿消费者?&/p&&/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a028fe156a795d6ec05b_b.jpg& data-rawwidth=&3968& data-rawheight=&2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a028fe156a795d6ec05b_r.jpg&&&/figure&&p&文/ 卜祥 郭晓峰&/p&&p&一张空白支票。&/p&&p&3 月上旬,印度北德里,一位印度高个员工将它交给 vivo 当地的中国销售魏向西。魏向西坐在一个花坛边上,摇摇手中已经有公司财务签字的支票,得意地告诉腾讯科技&b&(微信公众号:qqtech)&/b&,“为了尽快敲定手机户外广告牌,防止对方变卦,我们现在有权直接在支票上面填写金额。”&/p&&p&就在前几天,魏向西的同事敲定了当地的一个广告位,但第二天去付钱时,发现为时已晚。“OPPO 的人提前找过去,当场砸下更多钱,拿下这个广告位”。这件事直接刺激了 vivo 在当地市场改变财务管理措施,允许员工带着财务签完字的空白支票去谈广告位,拿到支票的人兑票前只需要打电话给 vivo 公司,确认后钱很快到账。&/p&&p&特殊市场、特殊手段、不惜重金——这只是中国手机公司在印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一个缩影。在经历了初期的试探和摸索后,中国手机公司与印度本土公司、三星、苹果的大决战已经到来。&/p&&p&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手机销售旺季,配合 4 月份重要的板球营销活动,OPPO、vivo(下简称OV)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公司在印度提前抢夺市场广告位资源。同时,中国手机品牌金立、荣耀、小米、联想,以及韩国的三星等公司,都不再袖手旁观,印度本土厂商 Micromax、Intex 也都醒过神来纷纷加入户外广告位的争抢。&/p&&p&对于各大手机公司而言,拥有将近 13 亿人口的印度已成为一块诱人的巨大蛋糕。根据 IDC 数据,2016 年,拥有 14 亿人口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年出货量超 5 亿,而印度不到 2 亿,尚有过半数人使用功能机。从市场饱和度而言,印度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印度 4G 市场普及迅速,2017 年 2 月 21 日,印度电信运营商 Jio 宣布过去 170 天时间获得 1 亿 4G 用户,这比用 433 天时间达到 1 亿用户的微信还快。&/p&&p&“全球在哪里还能找到像印度这么大的市场?”许多在印度淘金的中国手机行业人士都向腾讯科技提到这里的巨大人口红利。&/p&&p&印度手机市场既前景广阔,像块大蛋糕充满诱惑,但又因宗教、政治、文化等原因充满变数,愈加激烈的竞争抬升了风险。&/p&&p&不过,以 OV 为首的中国手机厂商决心在印度大干一场。一番试探之后,OV 从 2015 年 8 月起加重筹码。腾讯科技获悉,为了把在中国的生产设备、材料物质甚至吃饭的锅运到印度,OPPO 便花了 1500 万人民币,更是投入数十亿巨资购地建厂和投入广告,OV 在印度已经火力全开。&/p&&p&2017 年至关重要,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的争战全面升级,走向战略纵深,由此前小米联想所走的出口、代工生产和电商销售模式,演变为中国人主导管理+重资产加工生产+广告轰炸+线下全面布局的模式。后一种打法被圈内认为是“中国模式”首次在印度全面铺开。&/p&&p&中国手机品牌能否在印度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战胜排名第一的三星?国内 OV 称雄的局面是否会在印度重演?而对中国互联网公司而言,印度智能手机普及则意味着移动端电商、游戏和广告三大商业模式机会窗口出现,更多的巨头是否将进入这个市场?&/p&&h2&OV“扫街”模式战三星&/h2&&p&“下一步,我要把所有门头广告牌连成一片。”魏向西把手一挥,指着面前的 M2K 两幢连体建筑告诉腾讯科技。&/p&&p&M2K 是当地一个手机零售店的聚集中心,有四五十家手机店。在高过人头的地方,已经有一段一段的 vivo 蓝色广告牌水平连成一线,偶尔几处隔断,是 Kindle 和别家公司广告。两幢中的一幢,广告牌已经于前一天夜里 1 点完成合龙。&/p&&p&这是 2017 年 3 月 8 日下午,印度气温转暖,再过一个多月,vivo 花巨资冠名赞助的印度第一大运动板球超级联赛( IPL )将开打,作为 vivo 北德里地区的 SE(销售执行经理),魏向西愈加忙碌,他要拿下负责区域内更多广告位,让产品进入更多手机门店,卖出更多 V5 和 V5 Plus 手机(V5 对应国内 X7,V5 Plus 对应 X9)。&/p&&p&“以前99%以上的手机店都愿意免费挂三星的牌子,因为三星手机品牌大,三星如果愿意帮店主免费做一个新门头牌,店主会非常高兴,不收钱让三星挂上门牌。”&/p&&p&一直关注OV市场动作的蔺奇告诉腾讯科技,他是金立印度公司中方高管,“我们金立的人后来说帮他们换,零售店老板也没有什么意见,因为关系好,换就换了。”&/p&&p&但是,OV 过来后,从去年开始改变了操作惯例,过去免费的资源,因为 OV 而有了价格。“OV 直接告诉店主,我帮你做新门头,有我的形象 Logo,加你的店名字,店名字很小放在右下角,每个月给你一定数量的钱,或者给你更多钱一年不准换。”&/p&&p&印度所有零销店都由小老板私有,手机业务只能一家一家去谈,但 vivo 硬是通过分布在全印度数不清的“魏向西”们,改变了印度街巷景观。&/p&&p&当地手机厂商 Micromax 市场高管 Lily 告诉腾讯科技,在一些城镇,OV 甚至花钱给一些只卖糖果、巧克力的小店加上手机宣传牌匾。&/p&&p&2016 年下半年的三四个月时间,三星的广告牌被快速替换,而反映在销售上,三星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月下降:一年时间,从 48% 掉到 30% 以下。反应过来的三星开始跟进,付费争抢零售门店广告牌。&/p&&p&渐渐地,印度手机零售店大门外出现一些奇怪现象,往往一个七八平米的小店门头,从上到下横挂着四五家手机品牌的 Logo。&/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260cfaadde7d7dcef4bcae_b.jpg& data-rawwidth=&2976& data-rawheight=&39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9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260cfaadde7d7dcef4bcae_r.jpg&&&/figure&&p&除了 Logo,更重要的竞争则发生在手机门店里的展位。&/p&&p&“三星以前在一些手机店里,花 400 卢比给手机占个位置,OV 来了后,直接加三四倍钱给店主,让卖 OV 手机。成群的店主们奔钱而去,三星和印度本地厂商手机位置被挤走。”Micromax 公司 Lily 告诉腾讯科技。&/p&&p&结果,印度一些用户本来想买 10000 卢比(1 卢比约合 0.1 元人民币)的手机,但是手机店里经过 OPPO、vivo 渗透,挤走其它品牌,只有 15000 卢比手机卖,价格虽然高一些,但质量看上去不错,不少印度人就选择了 OV。&/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e425d3a981ea_b.jpg& data-rawwidth=&597& data-rawheight=&4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e425d3a981ea_r.jpg&&&/figure&&p&“2 月份,班加罗尔有一个 DLF 的大楼,三星的一个广告签了一年合同,OPPO 来了后,一次性给了三年的钱签约。”排他性地拿下一些要害处的广告位置是OV一手猛招。Lily 认为 OV 有很多钱,三星和 Micromax 做不到如此大手笔。&/p&&p&地推人才则是 OV 攻城略地的保障。&/p&&p&魏向西留着分头,戴着眼镜,面色白晰,今年 23 岁,一年前他还是一名在乌鲁木齐上大学的学生。按照当初设计,他本该去当地高铁国营部门上班,但是他选择去了 vivo 销售公司,从导购做起,工作半年后,升职为督导。&/p&&p&去年 8 月,魏向西与 30 多位同事一起,被 vivo 新疆销售公司老板一张机票,借道上海,送到了德里。这个决策如此匆忙,他的护照、签证都是加急办成。&/p&&p&魏向西来到印度后,职位由督导升成为SE。与国内相比,这种升职快了很多。他下面管着 3 名印度督导、6 名印度导购员。其中一员印度督导是当地名校德里大学毕业生。他们一起负责区域内 200 多家手机零售店和 vivo 手机相关事务。&/p&&p&魏向西来印度不超过半年时间,急需学会和印度人相处。据他观察,印度人很懒散,到 10 点还没开始干活,效率低下;员工 11 点要喝咖啡,中方管理者只能等着他们;甚至有一些印度员工请假的原因可能是同一个亲戚去世两次。&/p&&p&就在腾讯科技跟随魏向西走访一家手机门店时,其中一位印度员工趁机向他提出要升职的要求,魏向西简单安抚了一下,退出了店。&/p&&p&“印度人一次只能交待做一件事”,魏向西说,说狠了还会哭,“玻璃心”。好在作为 vivo 派驻印度第三代员工,有前面两批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魏向西稍微轻松些。&/p&&p&向上趋势清晰地反映在他接手的 M2K 地区销售量上面。去年 10 月排灯节,前任们已完成了从 0 到 800 台月销售量积累。他来之后,M2K 区域三四十家店,3 月份算不上旺季,其中三家 Fone Zone NXT 店,月销售量已经达到 500 台,整个 M2K 区已经近 3000 台 vivo 手机,与同区域三星手机销售量差不多。&/p&&p&唯一区别是,三星在印度当地十多年积累,虽然户外广告牌少被抢去不少,还有很多无形广告牌在印度消费者脑海中。魏向西想和同事们把这些根深蒂固的印象抹去,还需要时间。&/p&&h2&全盘复制中国式管理&/h2&&p&OV 在印度的市场攻占特点是灵活、快速,出手又狠又重。后面有一套包含人员管理、厂商一体化、广告高空轰炸和密集店面地面拦截等“中国模式”支撑。&/p&&p&OPPO 比 vivo 更早来到印度。OPPO 2014 年刚到印度市场时,主推中高端机型,聘用当地人管理,利用当地省级代理模式销售手机,印方员工散漫低下的效率、当地消费者对于来自中国品牌低劣品质的固有印象、以及知名度不够,导致 OPPO 手机销售局面打不开,最早一拔过来的人成了铺路石。&/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2647fcfb6d6cef92c44da075bba3e58_b.jpg& data-rawwidth=&3968& data-rawheight=&2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2647fcfb6d6cef92c44da075bba3e58_r.jpg&&&/figure&&p&最困难的时候,来到德里的第一代 vivo 人,也只有四五个,“去给店主推销 vivo 手机,店主没听过这个牌子,被赶出来了。”一名 vivo 印度早期员工告诉腾讯科技。&/p&&p&那时候,聘用印度人管理印度人,利用当地渠道模式、操作手法来销售手机的金立做得更通畅。&/p&&p&“印度金立公司总经理阿温德,有着十几年手机行业工作经验。”金立印度公司市场高管蔺奇告诉腾讯科技,找对人,避免了挫败。&/p&&p&现在,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吃亏之后 OV 很快转变策略,全盘复制国内打法,通过国内方法主导异国市场。第一,东南亚的成功已经给了他们信心;第二,国内市场的大成,使他们更有资金实力;第三,等来了印度 3G 向 4G 转变;最后,印度政府“改革开放”的大政策为 OV 打开了方便之门。OV 觉得可以到印度与韩日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对决。&/p&&p&OV 调整了人员管理,中高层全部换成中国人。像魏向西这样的 SE(销售经理),北德里有 4 名,整个德里有 30 多名。印度市场由 OV 不同的国内的省级代理去拓展,彼此之间不认识,全印度具体有多少个魏向西,只有 OV 市场总负责人知道。&/p&&p&在 SE 上面职务是 ASM(区域销售经理),SE下面管 3 个督导(TL),督导下面还有 6 名导购(vivo brand advisor),他们一起在印度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每天穿行在印度大街小巷各类手机卖场,议价、拍板、付钱。&/p&&p&魏向西的老板,是 vivo 在印度邦一级的代理销售公司老大。OV 在印度与在国内采取的公司架构和股权结构一致。一些在国内做得强大的代理,直接在印度分管一些邦。印度一共 28 个邦,已被国内 OV 做得好的、有能力的销售公司瓜分完毕。&/p&&p&比如 OPPO 在印度南部城市金奈,被大连人接管运作,在圈内被称作“大连帮”。还有一些从公司内部高管转成销售代理公司,比如斋普尔区的 vivo 代理,原是 vivo 高管,他找了一个中国人操盘。魏向西所在的公司,是 vivo 在国内西北公司分化而来。驻邦的销售公司,直接从国内三四线城市招人,到国外即便薪水翻倍,用人成本差不多与国内一线员工相当。销售后面支撑人员,来源同样如此。&/p&&p&印度 OV 代理公司与国内的代理公司、总公司之间有层层持股关系,又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关系,拥有 OV“产商一体化”体系中生产加工厂的股份。&/p&&p&这种利益分配和激励措施很有效,但是没有类似基因和文化的三星和本地公司很难复制。“在这里干够一年,做得好的可以分到公司股份。”魏向西说。中国南方公司一套完全的激励机制被搬到印度,“平常工资尚可,年底给到超出预期的奖金。”这可能是 OV 凶狠打法和顽强执行力内在秘密。&/p&&p&还有一个 OV 秘密少有人知。据腾讯科技了解,OV 后面有一个深潜的类似董事会组织,OPPO CEO 陈明永和 vivo CEO 沈炜都是位置较低一员,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也在其中,还有很多低调大佬。一些大事由董事会协调。OV 双方上至高管、下至员工,都称对方为“友军”,有意识地约束员工合规竞争。&/p&&p&“复制中国模式的做法成为 OV 在印度成功的杀手锏。”金立蔺奇总结。&/p&&h2&打板球、签明星,开创本地化营销策略&/h2&&p&OV 市场策略和渠道也照搬国内,搭建体系,广告高空 360 度轰炸,地面全方面承接。与国内农村包围城市不同,OV 在印度直接从一线城市切入,德里、马邦、古吉拉特等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成为区域性重点。当地城镇和农村网络缺乏,比一线城市难度大,是下一步目标。&/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ebb22ad1da_b.jpg& data-rawwidth=&3968& data-rawheight=&2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6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ebb22ad1da_r.jpg&&&/figure&&p&OV 所代表的中国公司在产品策略上与三星走出不同路数。通过周密的消费者洞察,OPPO 发现印度人特别喜欢自拍,在国内机器的硬件基础上,强化突出拍照、自拍功能,突出“自拍专家”,提出国内绝少听到的月光自拍概念。这是 OPPO 带给印度手机的新玩法。&/p&&p&从 F 系列开始,OPPO 宣传语变成照相手机(Camera Phone),价位上比千元机稍稍贵一点,主要在 15000 卢比至 20000 卢比之间,比苹果、三星的高端要便宜一些。&/p&&p&在古尔冈 Vatika 产业园区里,腾讯科技与 38 岁的 Raju Thapa 聊了聊他手中的 OPPO 手机。他的主业是买卖宠物狗,从三星转投 OPPO 手机的原因很简单,三星有一款拍照不错的手机要卖 15500 卢比,OPPO 手机只花了他 11000 卢比。三星手机电池只有 2000 毫安,而 OPPO 手机电池是 2650 毫安。他主动演示自拍和电话拔打时的语音外放功能,并称发送图片操作简易。质优价不高,是 OV 手机目前吸引印度大众用户的要点之一。&/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ed7d1faf89a0a8fb18782_b.jpg& data-rawwidth=&3968& data-rawheight=&2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6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ed7d1faf89a0a8fb18782_r.jpg&&&/figure&&p&小米印度负责人马努告诉腾讯科技他所观察到的市场,OV 的打法是通过高调品牌推广 15000 卢比至 20000 卢比手机,“出货量大的却是 10000 卢比左右手机”。&/p&&p&小米手机通过线上销售,有着深深的“性价比”烙印,往中高端进发时并不容易。OV 通过明星拉升的品牌形象,即便出货中低端价位偏多,用户买了更觉有面子,同时保留了品牌向高端进发可能。这个规律在国内已经被证明。&/p&&p&3 月 23 日,OPPO 推出更高端的新款机器 F3 Plus,突出的亮点在于提出了国内所没有多人自拍模式。OPPO 通过调研发现,印度人自拍照片中有 6 成是多人自拍,运用到产品中,配合 6 寸大屏,定价在印度首次站上 3 万卢比。这款手机所聘请的代言人是宝莱坞明星 Deepika Padukone。&/p&&p&很多公司密切注视着OPPO新动向。OPPO将公司宣传口号改为“照相手机”(Camera Phone)之后,vivo改成“照相和音乐手机”(Camera&Music),金立则改成照相和续航手机(Camera&Battery)。&/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edfdfdcb2a7a4dfe0bb06_b.jpg& data-rawwidth=&3968& data-rawheight=&2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edfdfdcb2a7a4dfe0bb06_r.jpg&&&/figure&&p&三家公司另一竞争焦点是对板球运动广告资源的重金投入。板球在印度是一种全民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超过半数的人每年都至少打两次板球。“板球和宝莱坞是印度全民娱乐的核心,都比较大众化,选择板球的初衷之一是为了触达更多受众,迅速增强品牌知名度。”vivo印度公关田凯告诉腾讯科技。&/p&&p&vivo 用约 2 亿人民币(3000 万美金)抢到了 2016 年和 2017 年 IPL 手机冠名,OPPO 则拿到印度板球国家队未来五年的冠名权,竞标价约合 11.45 亿人民币,还针对国家间板球联赛的展开营销活动,“为印度加油”活动植入自拍专家。&/p&&p&金立紧跟着抢到印度板球国家队队长 Virat 作为形象代言人,连带着赞助了 Virat 所在的 RCB 队和 KKR 队。在此之前,本地手机厂商只做过一些个别板球队的赞助,包括三星,都从没有这么大手笔地投入。&/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d0572bf0fab70a612cf2_b.jpg& data-rawwidth=&3968& data-rawheight=&2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d0572bf0fab70a612cf2_r.jpg&&&/figure&&p&在 OV 你追我赶、金立快速跟进变化时,印度本地手机厂商 Micromax 和 Intex 等等节节败退,有些本地厂商已经关门。来自台湾的 HTC 受到严重冲击,目前到了退出印度市场边缘。联想、酷派甚至小米,都在 2016 年下半年受到 OV 崛起的冲击。整个印度次大陆手机品牌已然举行了淘汰赛,品牌集中度在提升。&/p&&h2&布局产业链:重资产安营扎寨&/h2&&p&2015 年 8 月初到印度暴热的天气,留给支月朗难以磨灭的记忆。作为 vivo 手机公司首批来到印度的一批人,支月朗承担着在异国他乡开疆拓土、建设工厂的重任。40 多度的高温,比中国广东省热了太多。干活时,用手搓一搓脸,都是盐。&/p&&p&这仅仅是困难的一部分。按照公司标准,在印度很多东西质量差没法用,从生产线、零配件,“甚至做饭的锅都是从中国背来的。”3 月 17 日,支月朗坐在大诺伊达区工厂里一个办公室里对腾讯科技回忆。&/p&&p&这是之前中国手机来印度淘金只做出口,或者轻资产代工生产的重要原因。2015 年,小米找到富士康印度公司,联想则由伟创力代工,主销中底端手机。&/p&&p&支月朗费了一番波折,租了一处九层楼工厂。印度工厂厂房设计差强人意,vivo 厂房中间有一个大镂空,达不到国内厂房标准,这已是支月朗能找到的最佳厂房。加上印度员工效率低下,报废率高,同样生产线,从中国拉到印度,整体而言只能达到国内七成生产效率,短期内指望靠当地便宜人工省钱不可能。&/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34ca49b459ec47c45ffdbba_b.jpg& data-rawwidth=&3968& data-rawheight=&2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34ca49b459ec47c45ffdbba_r.jpg&&&/figure&&p&vivo 工厂与另一幢楼一起,孤零零地站在荒野里。从德里机场开车过去,最快要一个半小时,四周没有配套商业。门口停了四五辆大巴车,接送员工上下班。&/p&&p&一切都是新的、未完成式。在工厂外墙上面,刷着 vivo 的蓝色标志。里面电梯门上,印着“Love India,Love vivo”字样;vivo 公司主张的本分文化,被直接翻译成汉语拼音标识了出来。本分(Benfen)之于步步高系的公司,有着独特含义,在中国需要解释一番,在英文里更加找不到对应的词。&/p&&p&“最近生产加量比较厉害”,支月朗告诉腾讯科技。作为 vivo 在海外最大的工厂,拥有 1191 名员工、一个月产量 100 万台的工厂,已经满负荷地生产。OPPO 差不多与 vivo 同时在印度建厂,选址诺伊达,产能更大,每个月生产 160 万台手机。目前简单组装,更复杂的生产工艺会陆续建成。&/p&&p&3 月份 17 日傍晚 7 时,天刚黑下来,腾讯科技来到这个工厂大门外,看到很多穿着制服的保安。这家公司在当地如此低调,整个工厂没有大 Logo,门口也没有任何标识、厂名。三四辆厢式货车在停着作业, 工厂里灯火通明。&/p&&p&OPPO 在印度的第二个工厂在建设当中,OPPO 印度负责人李炳忠称,在大诺伊达的 OPPO 将占地 100 英亩,整体投资达 15 亿人民币。接下来三年时间里,OPPO 打算在印度将产能扩增到 5000 万台,辅射伊朗、伊拉克等更西部国家,投资额度达 100 亿卢比(约 10 个亿人民币),另外还有配套的来自上下游的 100 亿卢比投资。&/p&&p&显然,拥有制造业基因的步步高系 OPPO、vivo,在印度“改革开放”后,找到发挥优势的天地。与竞争对手代工模式相比,OV 的旗舰机大多自主设计、加工,方便控制品质、成本和人才培养。&/p&&p&与 OV 相比,另一家中国手机公司金立来印度更早,在OV忙着集中攻打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市场时,金立 2013 年进驻印度,放弃代工Micromax,自己做品牌,将金立在国内的模式搬到印度。OV 在 2016 年急拉而起的强劲势头,逼迫金立在快速调整适应,购地建厂。&/p&&p&2016 年 9 月,金立新工厂将建在印度北部的哈里亚纳邦。占地面积 50 英亩,计划年产能为 3000 万部手机。金立将投资 50 亿卢比(约合人民币 4.95 亿元),新工厂计划 2 年内投产。金立集团总裁卢伟冰负责海外业务,他去年增加了去印度频率,最少每月一次,待上一个星期,看市场三天,开会三天。&/p&&p&印度政府在莫迪总理 2014 年上任之后,推出了类似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追求 GDP 增长。莫迪政府为发展制造业,手机整机从中国出口印度加税 13.5%。“什么概念,1 千块钱要加 135 块钱税。零配件从国内进口免税,即便贵 30 块,我还省了 100 块”。海派公司王秀春解释公司印度设厂主要动因。&/p&&p&2016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品牌在印度的加大产能呈现你追我赶态势。OPPO 悄然花费近 10 个亿人民币在印度买下一个地块,兴建工厂。vivo 的购地计划正在推进。“印度人多地少,发展下去,土地肯定会增值。”或许这样可以抵消印度货币卢比贬值损失。国产手机在印度遭遇战,转为持久战,门槛越抬越高。&/p&&p&去年十月,印度当地类似于中国春节的排灯节的营销大战,是 OPPO、vivo 在当地市场发展爆发增长的一个节点。“OV 这种重资产模式只有过了一个临界点后才会爆发”,乐视一名前印度高管分析。&/p&&h2&三星苹果依然强势,OV 面临哪些挑战?&/h2&&p&OV 一系列组合拳下去之后,从 2016 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手机品牌市场份额在印度节节攀升。2017 年 1 月 24 日,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在报告中指出,2016 年第四季度在印度市场中的前五名中,中国手机品牌占到 4 位。&/p&&p&其中,三星仍居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 24%;vivo 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 10%。小米和联想均为 9%,OPPO 紧跟其后为 8%。在印度市场这4家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共取得了 46% 的市场份额。报告还显示,2016 年 11 月份,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为 51%,为全年最高点。&/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b2fc3bbd4baa9bf64c3b3e7d1100187_b.jpg& data-rawwidth=&3968& data-rawheight=&2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b2fc3bbd4baa9bf64c3b3e7d1100187_r.jpg&&&/figure&&p&至此,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已经打下印度市场半壁江山。按照 GFK 数据,2017 的 1 月份,OPPO线下市场已经占了 11.7%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vivo 的支月朗则告诉腾讯科技,vivo 与 OPPO 在印度销量排名交错上升。&/p&&p&印度手机厂商受冲击最大,最大的手机公司 Micromax 从市场前五名中被挤出,年出货量缩减至 2000 万台(包括功能机)。很多印度消费者不再满意本土厂商代廉价格和劣质品质的组合,有些消费者对本土厂商找中国厂商代工、贴牌出售的情况心知肚明,放弃本土厂商产品在一些印度人看来理所当然。&/p&&p&Micromax 的状态代表着印度本土厂商共同遭遇。Micromax 内部有四名老板,内耗严重;产品走机海战术,总有几款手机拉低品牌形象;吸引人才方面魄力不够;设计、制造工艺落后,现在的高端旗舰机型依赖中兴下面的兴飞公司。&/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b9c461cca5c_b.jpg& data-rawwidth=&3968& data-rawheight=&2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6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b9c461cca5c_r.jpg&&&/figure&&p&一位给 Micromax 供应了多年功能机方案的人士很不看好 Micromax 未来。“历史是重演的,Micromax 会走上中国康佳、TCL 等国产品牌老路。没有创新求变的魄力和技术,只能看着品牌慢性死亡。”&/p&&p&尽管三星的市场份额急跌,却未伤元气,三星手机在印度售价跨越 10000 卢比至 40000 卢比,受冲击较多的是中低端产品。三星最近开始组织反击,猛推售后服务,手机出了问题,打电话三星 24 小时有人接听,很快解决。同时,三星聘请印度明星,适应印度文化。&/p&&p&品牌更为高端的苹果手机,目前基本未受中国品牌影响。&/p&&p&“我们还很困难,印度市场是一个金字塔,越往上越难。”OPPO 全球海外市场负责人李炳忠颇为低调,他一边用手比划着三角型,一边对腾讯科技说,“在印度,我们才刚开始”。3 月 23 日这天,OPPO 在新德里附近的 Andaz 酒店举办活动,现场来到四五百人,李炳忠特地坐飞机前来压阵。&/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958adb4b5caf8dcc84f31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958adb4b5caf8dcc84f31_r.jpg&&&/figure&&i&(左一为 OPPO 全球海外市场负责人李炳忠)&/i&&/p&&br&&p&帮助 OPPO 打下东南亚市场,站稳脚跟后,李炳忠在 OPPO 内部有了“福将”称号,印度是 OPPO 全球化战略中下一个目标,李炳忠成为这一场战役中 OPPO 方面最高将领。与华为“普遍开花”强攻西欧、日本等地不同,OPPO 和 vivo 是打穿一片市场、稳住,再去下一个市场,战略聚焦,一步一步发展。&/p&&p&OV 不计成本地投入,遭到一些人质疑。“ OV 投入这么钱,卖出了多少台手机?卖出去的手机能挣回投入的钱吗?一切还要等过6个月才看。”Micromax 市场负责人 Lily 表示。&/p&&p&OV 在中国广告轰炸虽然猛烈,聚焦于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广告花费像扔出去的回旋镖,总能带回丰厚“猎物”飞回到手上。但是,在印度,OV 的广告看不出聚焦点,无论板球赞助、通往泰姬陵高速路收费站旁连绵几十米的广告,还是包下德里地铁整个车厢,都是面向所有大众。印度女性因家庭地位,基本都用家中男性用过的手机。一些新增女大学生用户,更喜欢通过分期付款购买苹果、三星等高端手机。在中国精准的商业套路,在印度还远未成熟。&/p&&p&OV 在印度销售手机以 10000 卢比居多,利润率远不及国内,而前期市场拓展资本量巨大,现金造血需要尽快跟上。OPPO 在印度最新发布的 F3 Plus,希望通过 3 万卢比售价加速印度高端化进程,这本身也是赚取利润逻辑要求。&/p&&p&毕竟,现在国内外手机一盘棋,OV 在国内市场并不具备垄断优势。过去三年,市场城头变幻大王旗。2016 年,三星受 Note 7 电池事件影响,苹果新手机创新不足,华为终端在 2000 元至 3000 元主流价位由华为品牌切换至荣耀品牌时波动,OV 获得了发展良机。2017 年,上述三家公司都有重头产品憋着劲。OV 一旦在中国市场出现差错,资金链将传导至印度,影响印度战局。&/p&&p&这有前车之鉴。乐视 2016 年在印度大做广告,开局不错,上升势头很猛,后来因为国内资金链接济不上,现在印度急剧收缩、裁员。&/p&&p&另外,因为产业链整体布局的缺陷,OV 一些核心元器件、配件依赖外部,比如屏幕上依赖三星。如果中国、印度市场同时动摇三星根基,未来或有可能遭遇三星在屏幕供应上的制约。&/p&&h2&更多中国品牌,更多市场可能性&/h2&&p&市场上并不仅仅只有 OV,国产手机对印度市场都有一番盘算。&/p&&p&对主打互联网模式的小米而言,印度市场成为维系体面和估值关键。2016 年,如果没有印度 1000 多万销量,小米全球只有 4000 万台出货量,相当于鼎盛时期腰斩成绩。小米马努称,去年拿下 10 亿美元销售额之后,今年在印度互联网模式,将加上中间环节更少的线下模式,尝试一两家国内小米之家。&/p&&p&金立 2017 年主要精力还是在中国市场,确保 3000 万台销量,挑战 3800 万台;海外去年 1200 万,今年目标 2000 万台。称霸非洲、调转枪头到印度的中国传音,目前在印度月出货量过百万台,将印度作为重要目标。&/p&&p&小米印度负责人马努对于 OV 、金立大手笔花钱有一番见解,“我们任何一个机器搜索指数都比宝莱坞红星或者棒球最红的明星还要高。”&/p&&p&马努说,赞助板球短期看有效,长远没有可能。比如金立赞助的一个加尔各答板球队,之前诺基亚赞助了好多年。德里的球队,Micromax 赞助好多年,他认为近 15 年来,从来没有哪个伟大公司是靠市场营销来支撑的。“花好多钱在营销和分销上,最终还是要用户买单,小米不会花这笔钱。”马努用语克制,另外一些情绪激烈者直接批评 OV 卖“高价低配”手机。&/p&&p&联想则通过与代工商伟创力合作,在印度生产、销售中低端手机,积极地进驻印度当地的零售店面,对于线上、线下有自己的掂量。曾经冲到印度市场份额第二的成绩,联想模式在印度仍然存有机会。&/p&&p&谁能在印度市场笑到最后,现在还难下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市场门槛越垒越高,后来者必须要花费更多财力、人力和物力。这是国内手机老大华为面临的局面。&/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c5bd26a131ac68a12ccd84_b.jpg& data-rawwidth=&3968& data-rawheight=&2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6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c5bd26a131ac68a12ccd84_r.jpg&&&/figure&&p&“让听见炮声的人来决策”,是华为内部管理名言,印度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品牌爆发式增长,华为却失之交臂。2017 年 3 月 31 日,华为发布年报,宣布华为终端 2016 年总体销量 1.39 亿部。内部人士告诉腾讯科技,华为终端并没有完成集团所定销售目标。华为终端 CEO 余承东曾透露,华为终端的重点是中高端市场,目前印度不是华为重点市场。&/p&&p&就印度市场而言,华为终端的两大品牌华为和荣耀,华为品牌在国内宣扬的“不仅仅是世界 500 强”、民族自主品牌,在印度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机会,荣耀保留着可能性。在印度,中国手机品牌都弱化源自中国的调性,以避免触及民族情绪。&/p&&p&华为印度终端负责人王国栋声称,希望进入印度市场前五名。但是,在华为 2017 年追求利润的硬规定下,今年更加难有所作为。华为号称全球挑战三星,于印度市场却找不到存在感 。用余承东的话来讲,印度市场还在摸索中。&/p&&p&华为灵魂人物任正非曾于 1 月份在华为心声社区发声,“消费者业务进步很大,今天你们做得比我们想象的还好一些,但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他希望三年内,华为终端服务水平赶上苹果,利润率赶上 OV。腾讯科技获悉,华为今年以内部以红头文件形式强化了要向 OV 学习,提升利润率。&/p&&p&但是,就腾讯科技在印度所见情况来看,OV 攥紧拳头、全力砸击的聚焦战略和策略很清晰,华为的战略还未见落实。&/p&&p&2016 年,OV 与华为尚有四五千万台销量差距,倘若 OV 拿下印度市场,继续西进,销量数据差距会进一步减少,未来甚至有可能通过印度市场反超。&/p&&p&魏向西便信心满满,vivo 下一步要在当地建比较稀罕的专卖店、形象体验店,他憧憬着在印度积攒更多物质财富和丰厚履历。“德里地区一共有 4000 万人,什么概念,整个新疆才 4000 万人。今年我们要把 M2K 地区月销售量从 3000 台提到 5000 台以上。”魏向西话语中难掩兴奋。&/p&&p&(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魏向西、支月朗和 Lily 均为化名)&/p&&p&&b&推荐阅读:&/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中国手机决战印度 | 抢滩印度、模式对决,小米和OV的血拼再次上演&/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中国手机决战印度 | 投资建厂、布局产业链,印度会成为中国手机的新基地吗?&/a&&/p&
导语过去三年以来,中国手机公司在印度衔枚疾行。从最早的小心试探,到熟悉后的投资买地、开办工厂、渠道争夺和天价广告,OPPO、vivo、金立、联想、小米等公司的印度之战已经全面升级。然而,由于地理的阻隔,中国用户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今年 3 月以…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b97cfea35eba06f48a7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b97cfea35eba06f48a7_r.jpg&&&/figure&&p&&b&写在前面:&/b&&/p&&p&
这篇文章是我正式报告的前序,希望通过这篇小几千字的文章,简述以OV为代表的中国手机行业典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逻辑。在OV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错过了整个3G时代,在目前的发展中也面临高端产品突围和渠道深化的挑战。但我们要搞清楚,能维系一家公司稳定成长的基本逻辑到底是什么?于我来说,进入投资行业和上市公司之后,本职要求我必须站在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和产品,我的老板一直坚持利润和现金流为先,要求我学习所有值得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优点。因此,我从不认为站在个别玩家角度看产品这就是政治正确。因此,我强调,这是一篇研究报告,既不是一篇评论稿件,也不是一篇新闻,我竭尽全力,为想知道OV内涵的人,揭开真相。&/p&
请暂时忘掉OV这两年来的高速成长,深入他们的骨髓中去看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此引述任正非曾经内部讲过的一段话(&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c84831df65ddc10f988a1ca2b080340c& data-hash=&c84831df65ddc10f988a1ca2b080340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刘赫&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c84831df65ddc10f988a1ca2b080340c&&@刘赫&/a& ):“对华为来说,最应该警惕的不是苹果,三星或者其他老老实实搞生产,搞销售,搞研发的公司,而是那些妄图通过成本价甚至亏损来搞乱市场,达到垄断地位的公司。”华为有今天的成绩,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超过其业绩成长性。而我研究的vivo,也是本着这个原因,去看看驱动一家销售近千亿的公司的综合逻辑和动力到底是什么。我本次主要研究了这四个层面的内容,本前序会对这四个维度做出简述,目的是勾勒出vivo稳定成长的逻辑,在接下来的详细报告里,我会分块解读:&/p&
vivo用户体验评估的逻辑与方法&/p&
vivo设计产品的价值观&/p&
vivo互联网生态运营的现状和运营方法&/p&
与供应链、渠道的合作模式与方法&/p&&p&
其实读懂vivo并不难,我琢磨了一个月,发现这家公司取得成功的秘诀既不是铺天盖地的广告,也不是所谓卖场大忽悠,也不是看上去毛利很高的产品,而是做到了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化发展。我这篇报告讲的全部东西,其实都在这张图里(这张图是我去年八月份给我司管理层汇报的模型图,稍加修改,公司经营逻辑其实都一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bd0eae130fb7fcc459a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bd0eae130fb7fcc459ad_r.jpg&&&/figure&&p&&b&供应链与产品价值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b&&/p&&p&供应链价值,这个很容易理解。高通发布个820的SoC,定位于Performance整机产品,希望手机卖个三四千块钱(当然还得有别的卖点配合);三星出个双曲面AMOLED,自己的S7 Edge卖五六千,当然也希望第三方厂商卖个四五千别太掉价。(类似十几年前STB的原厂Voodoo3卖1800,小影霸OEM过去的也就便宜个小几百)。从源头厂商来说,自然希望好货配好料,然后卖个符合产品定位的价格。这里说的产品定位,其实指的是用户定位,Performance和Mainstream面对的用户消费能力、对整机的性能需求、对功能的需求是有区分的。因此从供应链的角度,是希望厂商把整机卖对人,并不希望打价格战,这一点MTK比高通可能更有体会。&/p&&p&所以,对于vivo来说,供应链与产品设计的价值统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p&&p&
充分理解上游厂商科技革命对下游产品化的推动,并且参与到这个技术革命中去。比如拍照这个事情,真不是去索尼那边买个IMX组件就可以大家水平大差不差的。索尼对IMX是开放定制的,最厉害的是苹果和三星,叫完全开放定制,也就是索尼只提供CMOS和封装服务,而苹果和三星自行设计DSP和ISP,这是行业最高水平;像OV这种叫半开放定制,也就是索尼提供CMOS和DSP,vivo和索尼独占开发ISP影像传感器,所以索尼会给个单独的型号,叫IMX376,且索尼会保证vivo在传感器部分的独占优势。而在影像算法上,如X9的双摄虚化算法,是vivo的影像研究院和ARCSoft共同开发。按我们一般理解,ARCsoft虹软是一家开放的影像技术与算法输出公司,任何公司都可以去购买他们的算法和软件。而vivo在X9和Xplay6上与ARCsoft是独占合作,在X9双摄虚化算法上处于主导地位,而非只把ARCSoft当作供应商来用,这就使得X9和Xplay6的一般拍摄画质和焦外画质要比一般的手机强得多。我给两张图作参考,都是我自己拍摄的原图,未经任何PS:&/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23267ebaa29f01f7902_b.jpg& data-rawwidth=&757& data-rawheight=&10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23267ebaa29f01f7902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26fd67ee681dd67fbf3a270f0dc03fd_b.jpg& data-rawwidth=&840& data-rawheight=&1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26fd67ee681dd67fbf3a270f0dc03fd_r.jpg&&&/figure&&br&&p&然后发一张我2007年的摄影习作:NikonD70+105mm微距镜&/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8f48eeced64a5e254eb_b.jpg&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8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8f48eeced64a5e254eb_r.jpg&&&/figure&&p&
这张蜻蜓是我2007年的摄影习作,大家可以对比一下vivo手机出片和单反微距镜出片的区别。虽然我不是什么摄影大师,但十几年也是拍摄十几万张照片的人,而且在报社上班的时候,基本尼康D3不离手。客观点说,手机双摄虚化的焦外成像因为是靠算法模拟出来的,因此还比较生硬,但是可用性依然很好,我把这两张样片发给好几个微信群和朋友,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另外,我想说,并不是手机上装了美图秀秀和美拍就解决问题的,Xplay6在美拍中的表现并没有直接出片效果好,而像美图秀秀后期风格化还不错,但无法干预成像质量。&/p&&p&
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必须和供应链出货量达成匹配和妥协。过去高通820和821的缺货惨剧历历在目,这是生产商解决不了的顽症。以本次高通820为例,当vivo认定高通不可能在820的采购上满足主打机型X9的需求的时候,就会考虑更换SoC。什么叫满足出货需求?OPPO R9 82天1000万台,vivo
X9一个月130万台这就是出货需求。而最新的骁龙835,接下来对三星S8以外的单一厂商供货,不会超过15万片/月。如果得到的是最多月供15万片的承诺,这就不符合vivo的需求,所以一定更换SoC。换句话说,常年缺货的Performance SoC手机去笑话那些一个季度上千万台Mainstream SoC平台的手机,这是不合理的,也是没意义的。&/p&&p&&b&产品设计与用户需求的统一是不走邪路的保障&/b&&/p&&p&
我在知乎无数次批评过某全年出货不敌vivo一个星期,不敌小米一个米粉节的自嗨型厂商的CEO。如果这个CEO能走出办公室,不要整天和一群审美相近的同事在屋子里闭门造车,甚至推翻同事们辛辛苦苦做过的用户需求调研,这个牌子也不至于搞成今天这个鬼样子。我对这件事和这个公司CEO的评价很简单:“产品设计与用户需求的严重脱节,走上了一条自嗨的邪路”(此处得&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8e7c22f13ec5d5dae4aee9e& data-hash=&8e7c22f13ec5d5dae4aee9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戴雨森& data-hovercard=&p$b$8e7c22f13ec5d5dae4aee9e&&@戴雨森&/a& ,这个曾经一起和我承受某粉谩骂的高富帅企业家)。所以,产品设计策略和用户需求到底怎么统一?到底有多少用户只在乎硬件配置和堆料?他们到底要什么样的产品?能接受什么样的价格?这些人除了手机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消费能和这个价位的手机匹配起来展开后期运营?用户能否持续正反馈手机的体验指导下一部产品迭代?用户花了钱购买了这部产品,是否真心实意认为满足需求因而下一部还会选择你的或者拿脚投票?这都是自嗨型厂商很少去想过的问题。&/p&&p&这两天腾讯出了一篇深度报道我觉得特别好,&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万里走访:OV和小米们如何夺取印度半壁江山? - 知乎专栏&/a&。讲的是印度市场中国厂商奋进的故事。里面有一段话我估计大多数人都没关注到:&/p&&blockquote&“3 月 23 日,OPPO 推出更高端的新款机器 F3 Plus,突出的亮点在于提出了国内所没有多人自拍模式。OPPO 通过调研发现,印度人自拍照片中有 6 成是多人自拍,运用到产品中,配合 6 寸大屏,定价在印度首次站上 3 万卢比(约3000元人民币)。这款手机所聘请的代言人是宝莱坞明星 Deepika Padukone。”&br&&/blockquote&&p&
与这件事几乎同时发生的,是美图手机断货。不管我们怎么看待美图手机,甚至我经常跟妹子们交流,我说你用iPhone+美拍不就好了嘛,买这么智障的手机干什么。我得到的只是嘲笑:你根本不懂,如果美拍和美图秀秀能替代美图手机的摄像头,那他们还出这个手机干什么?区别很大的,体现在光亮、美肤自然度、色调等多个关键价值点。而我也不得不承认,我女儿现在喜爱Xplay6和R9S自拍多过iPhone+美拍。&/p&&p&
在DIY行业,堆料+性价比打法是一条把自己堆死的不归路。我就不得不提我一直推崇的另一个可持续发展样本:“华硕品质坚若磐石”。就像升技和梅捷,老玩家都知道,升技和梅捷是靠堆料+和华硕拼性价比+超频功能起家的,最后这俩也死于长期性价比运营造成的后续研发能力跟不上,使得主板不得不在辅料上用更差的材料,BIOS和维护也不够稳定,最后终于挂了。DIY产业,从AMD到升技、再到死了一大堆的显卡厂商,我们看不到性价比能挽救这个产业,反而看到的是一大堆玩家买了爆浆升技、花屏耕升、死机梅捷带来的巨大的后遗症和品牌崩塌。而反观华硕,一直高举高打,不管在用料、BIOS、基础功能、音频视频功能上都紧跟时代的步伐,从而统治主板市场之后又统治了显卡市场。许佑嘉讲的话我记一辈子:“华硕就是要用15%的铁粉影响85%的摇摆用户,这15%铁粉是华硕品质和功能最好的产品的用户。”&/p&&p&
这里卖个关子,vivo的产品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当前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功能和性能?且听后续分解。&/p&&p&&b&渠道和品牌价值,是用户价值长治久安的珍珠线&/b&&/p&&p&
渠道和营销价值,是把用户和黑科技串在一起。同时,渠道和营销传播担负着传播供应链黑科技卖点和用户各种好的坏的反馈的责任,并且负责维护客户关系,同时调节厂商的备货和库存压力。 vivo的渠道策略,并非开开店这么简单,腾讯那篇文章讲的很好。vivo在印度,基本上是工厂先行,渠道商杀到恒河边。vivo在印度和在中国的打法是完全一样的,联销合伙共赢。举个例子,我今天在vivo工作,负责渠道,我明天就可能辞职,拉着我几个小伙伴和vivo签个合同承包某个地方的销售,自己给自己干,自己的老东家做自己的坚强后盾。这种模式,中国做的最透的,是OV、步步高和娃哈哈,所以他们在公开市场的业绩一直非常稳定。除了手机,大家可能不知道步步高在全球点读机和学习机市场的统治地位吧?没错,用的就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意大家一起做,用户大家一起维护的方式。&/p&&p&
而品牌层面,vivo的打法也比较简单,后面我会详述。腾讯那篇文章里说的也不错,可以参阅。说白了,就是想明白了怎么和消费者沟通更高效。比如板球之国印度:&/p&&blockquote&“vivo 用约 2 亿人民币(3000 万美金)抢到了 2016 年和 2017 年 IPL 手机冠名,OPPO 则拿到印度板球国家队未来五年的冠名权,竞标价约合 11.45 亿人民币。”&br&&/blockquote&&p&
按印度人对板球的狂热我们算个账:印度现在接近12.8亿人口,按这笔投入最终也是12.8亿算,OV就这个体育营销用于印度人民头上每人也就一块钱。退一万步说,就算印度人民只有50%对板球有兴趣,那也就每人两元的传播成本。这对已经售价超过两万卢比(2000人民币)的vivo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几乎免费的传播。&b&而过去我们质疑OV营销费用过多的臆测,是完全站不住脚的。&/b&&/p&&p&
因此,这是个生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生态?这要看企业处于食物链什么样的位置。在这个生态已经被说恶心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关心产业链或者叫食物链的运行。用户本质上获取的是技术革命带来的商品价值,主机厂商的责任是产品转化和销售到达。而用户不认可商品价值的时候,先对主机厂商拿脚投票,间接的也就会对供应链投反对票。因此,主机厂商是一根线,用产品、营销和渠道链接用户与供应链的技术革命。这四点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必须让供应链的黑科技找到正确的释放对象,还得赚到钱(用于后续迭代和开发);也必须让目标受众真心实意接受产品理念,购买和使用,并且持续提供正反馈。&/p&&p&
在本短文的最后一部分,来简单聊聊什么是用户价值。很多人都搞错了我们讲的用户价值的概念。我说的用户价值,是购买商品之后的用户可持续经营的价值,这个商品可以是手机、汽车、手表、电脑等一切拥有用户属性的东西。&b& 我认可一个基本逻辑是:“现在买产品之后必须要运营用户价值,用产品圈用户,用用户贡献附加利润”。但我不认可或则极力反对的一个错误逻辑是:“我亏钱圈用户,然后再想办法通过服务把钱赚回来。”&/b&&/p&&p&&b&这个逻辑的根本错误在于:“低于供应链厂商目标定位,甚至亏钱卖产品换来的用户,并不是你的目标用户”。&/b&中国和印度一样,有着全世界最复杂的消费者构成,一切欧美的商业逻辑,到中国来都要经历本地化的阵痛。这就好比宝马在中国市场说,我不管,我把BMW5降价到大众迈腾甚至速腾一样的价格,然后弄死大众。我告诉你,非但大众不会有什么影响,反而会把宝马给坑死。以BMW5的保养和配件维修价格,一个只有消费速腾和迈腾能力的用户,面对一对后视镜8000块的维修价格,大概会把宝马4S店给砸了,更何况这种扭曲的商业逻辑,会给宝马后续用户服务和增值服务体系带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ivoy51破解联通4g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