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能移动的仪器能录入信息到终端stm8串口接收终端

移动通信的相关介绍_百度知道
移动通信的相关介绍
我有更好的答案
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技术以其容量大,可提供TDMA系统不能比拟的、极高的通信质量。3.频带利用率高。闭环功率控制的设计目标是使基站对移动台的开环功率估计迅速做出纠正,以使移动台保持最理想的发射功率。(3)前向功率控制。在前向功率控制中。在接收机,通过使用相关器只接受选定的正交序列或PN序列并压缩其频谱。CDMA系统就是采用一种基本的PN序列——m序列作为地址码,这种技术称之为软切换。CDMA系统工作在相同的频率和带宽上、接入和切换速度等性能。CDMA信道的区分是靠PN码来进行的,就是利用码型的不同来调制解调不同的用户,即用一个高速码序列码去调制低速原始数据信息,移动台有3个解调器,伪随机噪声)序列用作扩频序列对其进行扩频,不同信号的能量被分配到不同的正交序列或PN序列里,利于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应用。5.手机发射功率低。CDMA系统通过功率控制,移动通信产业一直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高科技产业之一.码技术PN码的选择直接影响到CDMA系统的容量。6.频率规划灵活。用户按不同的码序列区分,扇区按不同的导频码区分,相同的CDMA载波可以在相邻的小区内使用。5.话音编码技术CDMA系统使用了确定声码器速率的自适应阈值,从而可以根据背景噪声电平的变化改变声码器的数据速率。这些阈值的使用压制了背景噪声,这里多径信号不仅不是一个不利因素,而且在CDMA系统变成一个可供利用的有利因素,但根据不同的编码获得业务信道。在技术实现上,业务信道在不同的时间被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一般地,所有移动用户都占用相同带宽和频率,因此需要某种机制使得各个移动台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否则离基站近的移动台发射的信号很容易盖过其它离基站较远的移动台的信号、解调器(Finger)和合并器(Combiner)三个模块组成。这种扩频CDMA方式虽然要占用较宽的频带,但按每个用户占用的平均频带来计算。 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一个主要代表、基站同时参与的闭环功率控制,当有的用户不讲话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l)反向开环功率控制,使系统既能维护高质量通信,又减轻对其他用户产生的干扰。功率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又可分为仅由移动台参与的开环功率控制和移动台、EVRC(EnhancedVariableRateCoder,增强型可变速率编码器)等。基站识别码采用周期为215-1的m序列(称为短码),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因此CDMA网络的频率规划灵活,用户识别码采用周期为242-1m序列(称为长码)。3.RAKE接收技术移动通信信道是一种多径衰落信道,RAKE接收技术就是分别接收每一路的信号进行解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抗干扰能力,因而要求PN码自相关性好,互相关性弱,实现和编码方案简单等。CDMA2000系统采用的话音编码技术有CELP(CodeExcitedLinearPrediction,代码激励线性预测)、QCEP8K/13K(QualcommCELP),尽管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提高是以占用频带带宽为代价的,但是CDMA允许单一频带在整个系统区域内可重复使用,使许多用户共用这一频带同时通话,大大提高了频带利用率,然后叠加输出达到增强接收效果的目的。通常CDMA基站一个RAKE接收机有4个解调器,基站根据移动台提供的测量结果,调整对每个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其目的是对路径衰落小的移动台分配较小的前向链路功率,而对那些远离基站和误码率高的移动台分配较大的前向链路功率。 1.系统容量大。在CDMA系统中所有用户共用一个无线信道,RAKE接收机有搜索器(Searcher),造成所谓的“远近效应”,扩展方便。 1.功率控制技术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系统的核心技术。CDMA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因而在噪声环境下也能提供清晰的话音,凡不符合该用户正交序列的信号就不被压缩带宽。4.软切换技术移动台从A基站覆盖区域向B基站覆盖区域行进,在A,处理方式和合成方式都比TDMA方式和FDMA方式灵活、简单。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理论上比模拟网大20倍,实际上比模拟网大10倍,比GSM大4至5倍。2.通信质量好。CDMA系统采用确定声码器速率的自适应阈值技术、高性能纠错编码、软切换技术和抗多径衰落的分集接收技术,其频带利用率是很高的。4.适用于多媒体通信系统,因而软切换技术实现起来比TDMA系统要方便容易得多。移动台根据在小区中接收功率的变化,调节移动台发射功率以达到所有移动台发出的信号在基站时都有相同的功率。它主要是为了补偿阴影,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再将与A基站原来的连接断开。CDMA系统能方便地使用多码道方式和多帧方式,传送不同速率要求的多媒体业务信息、TDMA三种多址方式进行比较。FDMA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在不同频段的业务信道被分配给不同的用户;TDMA是采用时分的多址技术、时分多址(TDMA)一样,是多址技术的一种,结果只有指定的信号才能被提取出来。我们将CDMA与FDMA。IS-95标准于1993年7月发布,该信道内的所有其它用户会由于干扰减小而得益、B两基站的边缘,起初仅在抗干扰和保密性能等方面受到人们的注意,被用在军用抗干扰系统中。1989年,美国高通(Qualcomm)公司最先推出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设想。码分多址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实际上包含两个基本技术,即码分多址技术和扩频通信技术。(2)反向闭环功率控制、同一频段上CDMA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面世以来,使得CDMA手机尽量降低发射功率,以减少干扰和提高网络容量。码分多址(CDMA)与频分多址(FDMA)、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移动台先与B基站建立连接后。CDMA功率控制的目的就是克服“远近效应”,是CDMAOne系列标准中最先发布的一个标准,但真正在全球得到应用的第一个CDMA标准是美国TIA(电信工业协会)于1995年5月正式颁布的窄带CDMA标准IS-95A。IS-95A是CDMAOne第二个标准,工作频段为800MHz,兼容模拟和CDMA通信系统。在IS-95A的基础上,又分别出版了支持13K话音编码的TSB-74文件、支持1900MHz的CDMAPCS系统的STD-008标准和支持64Kbps数据业务的IS-95B标准。然而CDMAOne系统也仅能提供最高为64Kbps的数据业务,不能满足人们对多媒体通信的需求。为了能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3GPP2标准化组织制定并发布了IS-2000,即CDMA2000标准。在CDMA2000技术体制研究的前期,提出了1x和3x的发展策略。如果系统分别独立使用带宽为1.25MHz的载频,则被叫做1x系统;如果系统将3个载频捆绑使用,则叫做3x系统。但随后的研究表明,1x和1x增强型技术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同是1x,在CDMA2000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又出现了两个分支:1xEV-DO和1xEV-DV,且这两种技术均能满足ITU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如最高数据传输速率达到2Mbps)。CDMA20001xEV-DO标准最早起源于Qualcomm公司于1997年向CDG提出的高速率(HDR)技术。此后,经过不断完善,Qualcomm公司于2000年3月以CDMA20001xEV-DO的名称向3GPP2提交了正式的技术建议方案。“EV”是Evolution的缩写,“DO”则是“DataOnly”或是“DataOptimized”的缩写,EV-DO表示该技术是对CDMA20001x在提供数据业务方面的一种演进和增强。2000年10月,3GPP2通过了1xEV-DO的空中接口标准《CDMA2000HighRagePacketDataAirInterfaceSpecification》(简称HRPD)。到目前为止,3GPP2已经完成了1xEV-DO(或称HRPD)的空中接口标准的Rev0和RevA两个版本。由于1xEV-DO采用独立的载频来承载数据业务,因此终端只能通过双模互操作来实现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CDMA20001x已经发展出CDMA2000Release0、CDMA2000ReleaseA、CDMA2000ReleaseB、CDMA2000ReleaseC和CDMA2000ReleaseD等5个版本,商用较多的是Release0版本。部分运营商引入了ReleaseA的一些功能特性,ReleaseB作为中间版本被跨越;1xEV-DV对应于CDMA2000ReleaseC和CDMA2000ReleaseD。事实上,1xEV-DV距离真正商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业界普遍认为,1xEV-DO能够对无线高速数据及其应用提供良好的支持,而且在1xEV-DO的ReleaseA版本上能够保证高效的QoS,在此基础上提供诸如VOIP之类的实时业务。相比之下,1xEV-DV并不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同时,由于1xEV-DV的标准比1xEV-DO复杂,在技术实现和开发进度上明显滞后于1xEV-DO。出于对以上两方面原因的考虑,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主流CDMA2000运营商对1xEV-DV的需求明显降低,而纷纷选择1xEV-DO。所以,1xEV-DO就成为CDMA2000比较现实的演进技术。 CDMA2000移动网络由移动终端(UE)、无线接入网(AN)和核心网(CN)三个部分构成。1.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是用户接入移动网络的设备。2.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实现移动终端接入到移动网络,主要逻辑实体包括1x基站(1xBTS)、1x基站控制器(1xBSC)、HRPD基站(HRPDBTS)、HRPD基站控制器(HRPDBSC)和接入网鉴权、授权、计费服务器(AN-AAA)和分组控制功能(PCF)。(1)1x基站:采用CDMA20001x空中接口技术,提供无线收发信息功能。(2)1x基站控制器:管理多个1x基站,提供语音、数据业务的资源管理、会话管理、路由转发、移动性管理等功能。(3)HRPD基站:采用HRPD的空中接口技术,提供无线收发信息功能。(4)HRPD基站控制器:管理多个HRPD基站(5)接入网鉴权、授权、计费服务器:提供接入网级的接入认证功能。(6)分组控制功能:与1x基站控制器或HRPD基站控制器配合,提供与分组数据有关的无线信道控制功能。3.核心网核心网负责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认证鉴权、基本的电路和分组业务的提供、管理和维护等功能,包括核心网电路域和核心网分组域两个部分。(1)核心网电路域核心网电路域分为两种,即TDM电路域和软交换电路域。在实际组网中,核心网可以采用这两种电路域中的一种,但软交换电路域是网络演进的方向。如果需要对原来是TDM电路域的核心网采用软交换电路域进行升级换代时,初期可以新建软交换电路域,并使两种电路域同时工作。TDM电路域采用ANSI41标准,主要逻辑实体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鉴权中心(AC)等。1)移动交换中心:提供对所管辖区域的移动终端进行呼叫控制、移动性管理、电路交换等功能。2)拜访位置寄存器:存储与呼叫处理有关数据的数据库,用于完成呼叫接续。3)归属位置寄存器:管理移动用户信息的数据库,包括用户识别信息、签约业务信息以及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4)鉴权中心:产生鉴权参数并对用户进行认证鉴权。软交换电路域采用了控制与承载相分离的网络架构,控制平面负责呼叫控制和相应业务处理信息的传送,承载平面负责各种媒体资源的转换,主要网元包括移动软交换(MSCe)和媒体网关(MGW)。1)移动软交换:提供呼叫控制和移动性管理功能。2)媒体网关:提供媒体控制功能。(2)核心网分组域核心网分组域主要逻辑实体包括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认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AAA)、归属代理(HA)、外埠代理(FA)、域名服务器(DNS)和L2TP网络服务器(LNS)。1)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为用户提供分组数据业务,具体功能包括管理用户通信状态和转发用户数据。2)鉴权、授权、计费服务器:提供管理用户的权限、开通的业务、认证信息、计费信息等功能。3)归属代理:提供移动IP地址分配、路由选择和数据加密等功能。4)外埠代理:提供移动IP注册、反向隧道协商以及数据分组转发等功能。5)域名服务器:提供CDMA移动网络分组域设备的域名解析功能。6)L2TP网络服务器:提供国际漫游用户的L2TP承载建立、用户IP地址分配及计费信息转接等功能。 由于空中接口采用了前向快速功控、反向相干导频、Turbo码、动态信道分配、发射分集等新技术,CDMA20001x系统容量和数据速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以系统实现的技术版本Rev0和RevA为例,前者向用户提供的最高前向速率为153.6Kbps,最高反向速率为76.8Kbps;后者前向速率达到307.2Kbps,反向速率达到153.6Kbps。对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支持是CDMA20001x技术的最大亮点。为此,系统在物理层引入补充信道,并在网络侧增加了两个重要的设备:分组控制功能(PCF)和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前者主要是在基站和PDSN之间提供PPP帧的传输,是无线链路协议(RLP)连接的终止点,后者则是点对点协议(PPP)连接的终止点,为IP数据包提供路由功能。随着Internet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数据业务向着多样性、大容量和非对称方向发展。虽然CDMA20001x的数据速率高于IS-95,但仍然不能满足数据业务的需求。CDMA20001xEV-DO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数据速率。1.CDMA20001xEV-DO技术的设计思想数据和语音业务具有不同的特性。数据业务对实时性要低于语音业务,而对误比特率的要求却高于语音业务。一般地,前向数据业务的速率需求比反向高出数倍,而语音业务则是前反向对称的业务。因此,像在CDMA20001x系统中那样,将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通过扩频码复用在一起,并通过快速功控来共享基站的发射功率和频率资源,对于高速数据业务来说系统效率较低。把数据和语音业务分别放在两个独立的载波上承载,是CDMA20001xEV-DO的基本思想,即CDMA20001xEV-DO系统用单独的载频来提供高速分组数据业务,传统的语音业务与中低速数据业务则用CDMA20001x系统承载。不同于CDMA20001x系统采用闭环功控技术以抵消信道衰落影响的传统方法,1xEV-DO借助于新的帧结构、更短的时隙,采用前向调度算法,始终以最大功率为当前传输速率最高(也即信道条件最好)的终端服务,从而变对抗信道衰落为充分利用信道衰落,实现了系统整体数据吞吐量的提高。CDMA20001xEV-DO系统的设计最初是针对非实时、不对称的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作为Internet的无线接入手段,1xEV-DO主要提供网页浏览、文件下载等前向数据量大、对时延要求不高的传统互联网业务,并未考虑满足实时业务的需求。因此,设计1xEV-DO系统时重点改善了前向链路,对反向链路的优化相对较少。1xEV-DO前向链路采样了时分复用(而不是码分复用)、自适应调整编码(AMC)、混合自动请求重发(HARQ)、多用户调度、功率分配和虚拟软切换等关键技术;在反向链路上,最初Rev0版本只是为配合前向增加了速率控制机制,基本沿袭了CDMA20001x的技术,仅采用了连续导频,改善了解调性能。从网络应用的结果来看,系统设计达到了预期目的。以传输速率为例,Rev0版本在单扇区系统满载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平均为600Kbps的上网速率,达到与有线网络(如ADSL)基本相同的水平。2.CDMA20001xEV-DO技术的发展3GPP2已就1xEV-DO技术推出两个版本,即Rev0和RevA。(1)CDMA20001xEV-DORev01xEV-DO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动态控制数据速率而非功率,使每个用户以可能得到的最高速率通信,基站总以最高功率发送信号,使处于有利位置的终端可以获得较高的传输速率。前向链路使用可变时隙的方式进行时分复用,并采用了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动态信道评估以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等机制,将前向峰值速率由CDMA20001x的153.6Kbps提高到2.4Mbps,频谱效率提高到了1.92b/s/Hz。1xEV-DO前向采用虚拟软切换机制,移动台在任一时刻只接受来自一个基站的数据。根据实时的动态数据控制(DRC)信息,基站可快速地相互切换。同时,基站测量载干比(C/I)并在DRC信道向移动台指示最佳基站;移动台则不断测量导频强度,并不断要求一个与当前信道条件相符的数据速率。基站按当时移动台所能支持的最大速率进行编码,当用户需求改变及信道条件改变时,动态地确定优化的数据速率。在反向,1xEV-DO仍然采用与IS-95、CDMA2000相同的软切换技术。1xEV-DO空中接口协议设计简洁、灵活。协议栈模型按功能分为7层,对应完成不同的功能。各层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层承载关系,相互独立,便于维护。各层协议都可根据终端与网络的配置以及承载业务类型的不同,由终端与网络共同协商、配置。在1xEV-DO空中接口1xEV-DORevA7层协议之上运行TCP/IP协议,为各种数据业务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平台。但是,1xEV-DORev0是面向非对称的无线数据业务,在满足用户各种新业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1)前反向业务能力不平衡。1xEV-DORev0前向链路的峰值速率达到了2.4Mbps,而反向链路的峰值速率只有153.6Kbps。这种前反向链路的不对称限制了对称型数据业务的开展;2)对QoS的支持不能满足业务多样性要求。1xEV-DORev0系统对服务质量基本上采用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机制,因此,对以可视电话为代表的实时类数据业务,无法提供足够的QoS技术保证机制;3)数据与语音业务的并发问题。1xEV-DORev0是以数据方式接入Internet为设计目标,且与电路域没有任何联系,也使1xEV-DO系统难以接收到电路域中关于语音的呼叫信息。解决方案为双模终端,在使用1xEV-DO网络的同时,周期性地监听1x网络的寻呼信息,增加了终端电池消耗,也影响1xEV-DO数据业务的使用;4)不支持共享的广播信道。1xEV-DORev0空中接口没有定义高速的广播哟业务信道,只能由多个单播信道完成,造成无线资源的浪费。(2)CDMA20001xEV-DORevA1xEV-DORevA是1xEV-DORev0的增强型技术,它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特别是在反向链路的物理层采用了HARQ技术,大大改善了数据业务传送的时延;前向链路支持的峰值速率也提高到3.1Mbps,反向链路支持的峰值达到1.8Mbps。针对1xEV-DORev0的不足,3GPP2在1xEV-DORevA中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应的改进方案。1)提高了系统反向链路的数据吞吐率。反向链路峰值速率达到1.8Mbps;2)改进了系统的前向链路。前向链路增加了对更高数据传输速率(3.1Mbps)和更低的速率(4.8Kbps)的支持,从而大大提高了空中接口的数据打包效率,提高了在用户信道条件好时的瞬时吞吐率;3)增强了对QoS的支持。系统在物理层、MAC层以及更高层都进行了改进。前向链路增加了对更小数据包的支持,利用对时延敏感的小包传送,而且可以多用户同时发送,减少等待时间;反向链路采用了子分组发送,降低平均发送时延,MAC层采用T2P(Traffic-to-Pilot)技术,有效减小对时延敏感业务的时延和抖动。新增了反向DSC信道,提升切换速度;4)完善了CDMA20001x与1xEV-DO系统间的双模操作。为了得到电路域的信息,便于在1xEV-DO系统与CDMA20001x的电路域之间建立联系,1xEV-DORevA对网络侧进行了改动,使得1xEV-DOAN(接入网)能够支持CDMA20001x系统互操作的A1接口,以接收来自1xMSC的寻呼消息、短消息等电路域信息。为此,RevA空中接口应用层新增了CSSNP(Circuit-SwitchedServiceNotificationProtocol)协议,将电路域消息封装为特定的数据包,通过1xEV-DO空中接口定义的隧道协议传送给双模终端。(3)1xEV-DO技术特点与IS-95/CDMA20001x技术相比,1xEV-DO除了上述在空中接口上的特点外,在射频参数、技术实现和组网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1)射频参数方面。1xEV-DO与IS-95/CDMA20001x具有相同的RF特性、码片速率、功率要求、覆盖区域,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运营商的现有投资,使得网络进行1xEV-DO升级时,能够直接使用现有IS-95/CDMA20001x的射频部分。事实上,大部分厂家均支持通过1x设备升级的方式来实现HRPDBTS和HRPDBSC的功能。2)技术实现方面。1xEV-DO与IS-95/CDMA20001x具有相同的功率控制、软切换、接入过程、编码等技术,可以使设备商利用IS-95/CDMA20001x方面的成熟经验,较方便地研制1xEV-DO产品。3)组网方面。1xEV-DO在组网方面灵活。对于只需要分组数据业务的用户,可以单独组网;对于同时需要语音、数据业务的用户,则可以与IS-95/CDMA20001x联合组网,同时提供语音和高速分组数据业务。另外,对于同时支持CDMA20001x和1xEV-DO的双模终端,1xEV-DO技术还提供了在两个系统间进行切换的机制。,并对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所谓扩频,简单地讲就是用某种技术将信号的频谱进行扩展,工程中常用直接序列对信号进行扩频。CDMA是一种扩频通信技术、拐弯等效应,码分多址)作为一种多址技术早已出现;CDMA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CDMA系统中的每一个信号被分配一个正交序列或PN(PseudoNoise、频谱利用率高、保密性强,CDMA2000是美国向ITU-T提交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空中接口标准的建议,它由CDMAIS-95标准发展演进而来。CDMAOne是基于IS-95标准的各种CDMA制造厂商的产品和不同运营商的网络的总称,也是国际CDMA发展组织(CDG)的一个品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移动通信实验箱,移动通信系统,通信原理实验平台,实验箱:上海硕博公司
SB600X型移动通信系统
终端SB6001:(价格:14800元)
基 站SB6002:(价格:23000元)
交换机SB6003:(价格:23000元)
简述:SB600X移动通信系列实验箱是上海硕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新近推出的新型移动通信实验系统,它有SB6001移动终端、SB6002移动基站、SB6003移动交换机组成。SB6001移动终端既可完成基本的移动原理实验且能自成系统完成相当于GSM和CDMA手机的通话与测试实验;也可和移动基站(SB6002)、移动交换机(SB6003)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组成见产品特点中图)
一、技术指标
(一)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移动终端)
SB6001移动终端实验箱既能完成移动通信原理实验又能作为一个移动终端进行手机的系统实验和手机的测试实验
1、移动通信原理实验
信源编码实验;
声码器实验;
信道编码实验;
扩频解扩、CDMA编码实验、地址码的相关性与信号分解;
时分复用与解复用;
各种调制解调实验;
各单元级联起来组成一个CDMA手机系统实验(可以拨号通话);
手机模拟系统各模块信号测试实验;
GSM/GPRS模块配置与AT命令编程实验;
2、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完成任意移动终端间实时双工通信)
(1)拨号呼叫实现移动终端信令交换。
(2)完成语音的模数转换,实验箱采用AD73311线性16位A/D变换,采样率32K/S。
(3)AMBE2000对前级的语音数据进行压缩编码,语音速率为2350bps,FEC速率为50bps。
(4)对语音数据进行线路编码:卷积编码。
(5)对语音数据插导频后进行CDMA编码。
(6)QPSK调制。
(7)射频调制、发射。
(8)基于GSM/GPRS模块的虚拟手机开发实验、分布式数据采集实验;
接收:为上述过程的逆过程。
(二)SB6002移动基站
移动基站作用:
A)管理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B)动态查询各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
C)给移动终端分配业务信道资源;
D)向移动终端发送各种信令信号;
E)将各终端所处状态及交换信息打包用光纤发给移动交换机;
F)切换并管理小区间的移动终端;
(三)SB6003移动交换机
移动交换机作用:
A)接收基站发来的交换信息;
B)转接小区间接续信令;
C)协调分配信道资源;
D)将整个通信网中终端状态送给PC机,并在PC机上显示。
二、系统特点
1.CDMA手机的信息处理过程
(1)发端:语音数字化、压缩、CDMA编码、调制、上变频、发射……;
(2)收端:接收、下变频、解调、CDMA译码、扩张、还原语音。
但其它产品或用GSM、CDMA的MODEM,只能通过公网模拟,无法进行信号测试;或将语音用无绳电话通信,移动部分只做时分复用或扩频,无法构成真实系统。
(3)CDMA自成系统的配置与组织图
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室标准配置:24台SB6001移动终端;3台SB6002移动基站;1台SB6003移动交换机;
(特殊要求可减配终端和基站或通过修改软件增配终端)
2.从学校经费考虑,系统的数据速率、射频频率作了合理的调整,在保证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能用常规仪表进行实验测试。
3.移动交换机上能实时跟踪移动台入网、接续状态、通话记录等信令信息。
4.在移动终端和PC机相连后,用户可在PC机上实时检测到终端和基站间的信令交互过程。
5.可以和现有的公网之间通信,和公网基站和移动台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对公网GSM和GPRS信令进行部分分析。结构图如下:
三、实验项目
第一部分 基础实验
第1章 伪随机序列产生实验
实验一 m序列码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
实验二 GOLD序列码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
实验三 WALSH码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
第2章 语音变换和性能测试实验
实验四 语音模数转换和压缩编码实验
第3章 扩频通信基础实验
实验五 直接序列扩频(DS)编解码实验
实验六 跳频(FH)通信实验
实验七 DS/CDMA码分多址实验
实验八 B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九 Q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十 OQ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十一 MSK调制解调实验
第二部分 系统实验
第1章 数据和话音业务通信实验
实验一 短信收发实验
实验二 数据接入CDMA信道的收发实验
实验三 移动终端语音自环通信实验
实验四 移动终端双机通信实验
第2章 移动系统信令交互实验
实验五 GSM 移动台开机入网和关机实验
实验六 移动网管理实验
实验七 移动台主叫实验
实验八 移动台被叫实验
GSM 协议帧结构介绍
第3章 移动系统通信实验
实验九 移动系统通信实验
实验十 移动通信系统软件
实验十一 移动通信7号信令实验
第4章 无线信道实验
实验十二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统计特性实验
实验十三 瑞丽衰落信道和莱斯衰落信道特性实验
实验十四 信道编码实验
第5章 GSM通信模块
实验十五 GSM模块配置实验
实验十六 GSM设备短信收发实验
实验十七 GSM设备呼叫实验
实验十八 GPRS数据通信实验
第6章 复用系统实验
实验十九 码分复用及相关性仿真软件实验
实验二十 数字时分复接系统实验
实验二十一 基于GSM模块的分布式数据采集
第三部分 二次开发说明
第1章 DSP二次开发说明
第2章 GSM模块二次开发说明
五、教学配置
设 备 名 称
数 量(台)
移动通信实验箱
移动说明书
计算机接口线
保修卡、合格证
配套软件光盘
系统可配2-3台
移动交换机
100MHz数字示波器
每组1台(必配,价格另算)
可选配(如成系统则至少一台微机,价格另算)
可选配(价格另算)
六、产品图片
SB6001移动终端: (重量:大约8公斤,尺寸:44*30*14cm)
SB6002移动基站:
移动基站作用:
A)管理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B)动态查询各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
C)给移动终端分配业务信道资源;
D)向移动终端发送各种信令信号;
E)将各终端所处状态及交换信息打包用光纤发给移动交换机;
F)切换并管理小区间的移动终端;
移动交换机作用:
A)接收基站发来的交换信息;
B)转接小区间接续信令;
C)协调分配信道资源;
D)将整个通信网中终端状态送给PC机,并在PC机上显示。
PC和实验箱之间收发短消息
PC配置GSM模块,收发短消息,呼叫实验
移动交换机---状态信息
移动交换机---详细信息
移动交换机---历史信息
移动交互系统---主窗口
移动交互系统---开机信令交换过程
SB111型通信原理实验平台(基础型)
简述:SB111通信原理实验箱是为满足学校对“通信原理”基础实验教学的需求而设计的一款别具一格的“通信原理实验箱”。实验箱采用模块化设计,各单元原理框图、输入输出波形、测试点位置均清楚形象地画在实验平台的膜上;平台上配备电路搭试模块,使用灵活,学生可自行设计方案验证实验,对学生理解原理完成实验及动手能力培养都非常有帮助。适用于传统型与开放型实验教学:高职高专、专科、本科等层次。
一、产品图片
价格:6500元
二、产品特点
1.设计风格新颖、独特,国内首创。
2.带内置电源(自保护):+5V,+12V,-5V,-12V,无需再外配置电源。
3.带模拟信号源:同步信号源、非同步信号源,满足实验需求。
4.带数字信号源:采用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编程输出各种数字信号,满足实验要求。
5.实验电路板正面附彩色薄膜:一、薄膜上画有各实验的原理流程框图和测量点波形示意图,实验过程直观形象,操作方便;二、大部分元器件设计在电路板反面,方便管理,防止各种意外操作。
6.各种分立元器件采用贴片封装,性能稳定。
7.各实验模块可设置多种实验参数,能生动观测到各中间过程的波形,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
8.实验平台设有电路搭试区,各实验模块的电路上设置多个断点。学生设计实现其中某段部件功能,可参与平台上模块的工作。这样,既培养学生的硬件设计、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9.实验平台提供了四种实验方式:
(1)预备学习实验; (2)验证测试实验;
(3)小课题设计实验; (4)二次开发实验。
10.实验平台开放区域
DIP双列直插封装电路搭试区域;
嵌入式平装面包板电路搭试区域;
信号转接区域;
电源引出区域。
11.实验平台可完成实验项目有:
(1)基本测试验证实验15个;
(2)小课题设计、搭试与调试实验13个;
(3)二次开放实验4个。
12.实验平台配有开放的CPLD,可用于学生作数字信号源用,也可作为学生二次开发或扩充功能用(我们提供了芯片引脚引出接口)。
13.眼图观察:有两种眼图观察与对比,如信道传输眼图与仿真眼图。
14.系统综合实验,可设计完成通信原理系统综合实验。
15.做数字通信编译码实验,可用20MHz示波器代替数字存贮示波器,编码波形稳定。
16.适用于传统型与开放型实验教学:高职高专、专科、本科等层次。
三、技术指标
交流电源: 220V /0.6A
直流电源: 5V/4A +12V/1A -12V/0.5A
模拟信号源:同步正弦信号VPP=2V F=2KHz
非同步正弦信号VPP=2V F=语音频率范围
数字信号源:随机码:F=2Kb/s.F=32Kb/s
方波 :F=2KHz至F=2048KHz
可外加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外形尺寸:520×340×160(mm); 重量:5.0KG
四、系统组成
SB111型通信原理实验平台是结合当今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与改革,而研制开发的又一新产品。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由基本实验模块组合而成;二是由二次开发开放区系统组合而成。共计19个系统模块组成。具体如下:
1. CPLD可编程数字信号发生器:主要是产生各种数字信号及控制信号;
2. 模拟信号发生器:有同步正弦波及非同步正弦波等简单信号形式,便于原理分析;
3. 通信话路终端信号发送滤波放大:主要作用是将模拟信号在发端进行放大或衰减处理;
4. 抽样定理及PAM通信系统:主要完成抽样定理验证及PAM通信实验;
5. PCM脉冲编码调制系统:主要完成PCM编码、译码实验,时分复用概念理解实验;
6. 增量调制(Δ-∑)编码系统: 主要完成增量调制的编码实验,及对比不同频率编码时钟编码的效果;
7. 增量调制(Δ-∑)译码系统: 主要完成增量调制译码实验,以及对不同频率编译码时钟通信效果进行比较;
8. FSK(ASK)调制模块:主要完成FSK(ASK)调制实验,可以改变不同的数字基带信号及外加信号源;
9. FSK(ASK)解调模块:主要完成FSK(ASK)解调实验;
10.PSK调制模块:主要完成PSK调制实验;
11.PSK解调模块:主要完成PSK解调实验;
12.数字同步与眼图观察模块:主要完成对CPLD产生的数字基带信号、FSK和PSK解调输出的数字基带信号进行眼图观察实验、同步提取及信码再生实验;
13.AMI/ HDB3编译码模块:主要完成AMI编译码实验、HDB3编译码实验;
14.电源供给与指示模块:对实验系统供给-12V、+5V、-12V、-5V等电源;
15.外部信号接入接口模块:可外接模拟信号源,数字信号源进行有关实验;
16.二次开发开放区圆插孔模块:DIP双列直插封装芯片电路搭试区,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128芯片引脚引出口;
17.二次开发开放区面包板模块:面包板电路搭试区;
18.二次开发开放区信号引入模块:电路搭试一对四大小锚孔信号转接模块;
19.二次开发开放区电源引入模块:电路搭试-12V、+5V、-12V、-5V供给引出模块;
五、实验项目
(一) 预备学习实验
实验1 SB111通信原理实验平台
实验2 模拟信号发生器实验
实验3 CPLD可编程数字信号发生器实验
实验4 话路终端信号的发送实验
(二)验证测试实验
实验5 抽样定理与PAM通信系统实验
实验6 PCM脉冲编译码实验
实验7 增量调制(△-Σ)编译码实验
实验8 FSK(ASK)解调实验
实验9 二相PSK解调实验
实验10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实验11 通信终端编译码系统指标测试实验
实验12 FSK(ASK)调制实验
实验13 二相PSK调制实验
实验14 数字同步技术实验
实验15 AMI/HDB3编译码过程实验
(三)小课题设计、搭试与调试
课题1 用CPLD可编程器件编程设计各种数字信号
课题2 用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产生各种数字信号
课题3 用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音频信号源
课题4 PAM实验教学系统与抽样定理的小课题设计
课题5 脉冲编码调制PCM硬件系统电路的设计
课题6 增量调制(Δ-∑)编译码的硬件系统设计
课题7 FSK硬件系统课程设计
课题8 PSK调制硬件系统课程设计
课题9 同相正交环锁相环提取载波的硬件电路设计
课题10 用MCS-51单片机电路实现提取数字位同步
课题11 用码型变换专用芯片实现AMI/HDB3的编译码
课题12 眼图电路搭试、调整与观察分析
课题13 通信实验平台系统专用稳压电源的设计
(四) 二次开发实验
课题14 时分复用(PCM)系统硬件实现
课题15 用CPLD可编程器件产生 PCM编码、帧脉冲、线路时钟
课题16 DPSK系统中绝对码与相对码转换小课题实现
课题17 基本锁相环与锁相式数字频率合成器的课程设计
(五)“小课题设计、搭试与调试”例题选
例题一:“同步正弦波、非同步正弦波、语音滤波器电路”搭试举例
例题二:“抽样定理与PAM通信电路”搭试举例
例题三:“PCM脉冲编译码电路”搭试举例
例题四:“AMI/HDB3编译码电路”搭试举例
例题五:“FSK调制电路”搭试举例
例题六:“FSK解调电路”搭试举例
例题七:“PSK调制电路”搭试举例
例题八:“HDB3/AMI译码输出信号眼图观察电路”搭试举例
六、配置仪器
设 备 名 称
通信原理实验箱
20MHz双踪示波器
每组1台(必配,价格另算)
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
每5组1台或根据情况配置(可选配,价格另算)
选 配 (价格另算)
、、、、、、、、、、、、、、、、、、、、、、、、、、、
地址::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分辨率
24小时客服热线电话:021-&
482206& 传真: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线终端接收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