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企业的信息传递方式之间知识传递的方式有哪些

山东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研究 姓名:于鹏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赵景华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知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其在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 之间的有效转移,是跨国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所在。随 着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呈现出动态、复杂和不确定性的特征,跨国公司将更加注重 知识在整个跨国公司内部的有效转移与整合。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息通讯技 术的飞速发展,也为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创造了条件。因此,本文以跨国公 司内部的知识转移作为研究对象。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是指经验知识和具 有战略价值的外部信息在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各国子公司之间的 双向流动过程。 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由于要跨越时间、空间、语言和文化,因此其行为 具有独特的特征与机理,多种因素会阻碍或促进知识在跨国公司内部的转移。本 文通过文献归纳、理论模型演绎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的综合运用,从理论和实 证两个方面对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跨国公司内部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知识跨国转移的工具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深 入地研究,希望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合理应对跨国公司全球知识转移的挑战,以及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有效管理与促进知识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纵向演进与横向比较分析,总结出跨国公司 网络结构的特征与内涵。跨国公司网络结构将母公司和子公司均视为差异化的节 点,因而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纵向知识转移和子子公司之间的横向知识 转移同时存在。基于此,本文构建出网络结构视角下的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知 识转移行为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对节点组织在知识转移中承担的差异化角色以及 每种角色的特征和作用,跨国公司内部知识流的内容、载体和路径,以及知识转 移的模式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系统、动静结合地阐述,总结出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 面知识转移行为的特征和机理。另外,针对现有研究仅限于组织层面的不足,本 文将视角深入到组织内部探讨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在对社会 资本的涵义、特征与构成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构建出社会资本视角下的跨 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知识转移行为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尝试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 和研究方法,从三个层面总结和阐述了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知识转移行为的特 征和机理:社会资本的结构层面,从强、弱连接,闭合网络,结构洞与“桥”,网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络中心性,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网络集中度等方面考察了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 行为;社会资本的关系层面,从信任关系方面考察了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 社会资本的认知层面,从共同的语言符号与共享的价值观和愿景两个方面考察了 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 本文以子公司为视角,从知识本体因素(知识的默会性、复杂性、专用性)、 子公司自身因素(转移能力、转移意愿、吸收能力、接受意愿)、转移主体之间的关系因素(传输渠道、信任水平、组织距离、文化距离)三个层面构建了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与现有研究相比,该模型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其考察的影响因素更为全面,基本涵盖了知识特性、知识传递者、知识接 受者、知识传输渠道和转移主体之间的关系各个方面的因素;其次,其考察的知 识转移类型更全面,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探究子公司向母公司的知识流出、子 公司向其他子公可的知识流出、子公司接受母公司的知识流入、子公司接受其他 子公司的知识流入四种知识转移类型各自的影响因素;再次,其变量的定义更加 细致i有八个自变量均从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和子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两 个方面分别予以衡量。基于整合模型,本文提出了13组理论假设,构建出实证研 究的假设体系,并选取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问卷调研对象,利用相关分析、多 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文中假设进行验证,证实了影响因素整合模型的解释力。 近年来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实践中开始出现编码化策略与人际沟通策略彼此融合和相互补充的新趋势。本研究应对这种趋势,打破了知识转移工具与转移知识类型单一匹配的观念,对促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工具进行了创新性的分 类和描述。本文从编码化策略和人际沟通策略两个维度将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 的工具划分为三种类型:编码化知识转移工具,.包括内部互联网、知识数据库、 知识黄页、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可有效促进显性知识的跨国转移;人际沟通 型知识转移工具,包括会议与论坛、。实地考察、跨职能团队、在职培训、职员轮岗等,可有效促进隐性知识的跨国转移;.编码化一人际沟通型知识转移工具,包 括虚拟实践社区、故事讲述、学习型历史文献等,实现了编码化策略和人际沟通 策略的相互补充和融合,使跨国公司能以较低的成本水平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 识的共同转移j关键词:跨国公司 社会资本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网络结构II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AB STRACTAsforemerprises,knowledgeisthemostfoundationalresourceof theircompetitiveadvantage,andtoits effectivetransferbetween parent companyand overseassubsidiary is the keykeeping undefeated in more fierce global competition for theMNCs.Withthecoming of dynamic,complexityand uncertaintyonof theglobaleconomic environment,MNCs will concentrate more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ntra-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andasintegration.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wellastherepaid developmentof modem informationtechnologies creates som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knowledge transferMNCs.Therefore,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study topic in this research.Knowledge bi―directional valueknowledge transferwithin the MNCs as is defined as thetransfer within MNCsorflowingprocess of either expertiseexternal market data of strategicamong parentcompanies and overseas manysubsidiaries.orUnder the influence ofkinds of factors,such as promotingimpedingfactors,knowledge transferwithinMNCsappearsspecialcharacteristicsandmechanisms because it has to face the differences of spatio-temporarylanguage andculture.Thedissertation appliesmany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literature induction,theoretical model deduction,statisticsanalysis,andSOon,andcarries out theoreticonandtheempirical research On three basic questions:knowledgetransfer behaviourorganization level and individual level,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and the tools of promotingknowledge transferknowledgetransferwithin MNCs,inthe hope of providing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Chinese government how to cope with’the challenge of the global Chinese enterprises thecourse onandenterprisesonknowledge transfer within MNCs,andandpromotefor inhow to effectively manageknowledge transferof intemationalizafion.aThis dissertation drawsconclusion about the character the longitudinalandconnotationofMNCs’networkstructurethroughrevolutionandhorizontalIII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comparison analysis-on their organizationalstructure.MNCs’networkasstructllreregards parent companies and subsidiaries both vertical knowledgethe differentiated nodes,SO theonetransfer amongonthemandthe horizontalamong subsidiariescoexist within MNCs.Based perspective ofonabove analyses,this dissertation constructs from the model ofnetwork咖cn鹏a theoreticalaknowledge transferabehaviour systematic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within MNCs.This model makesdeeponandelaborationwithcombination of staticanddynamicanalysisfeaturesthe differentiated of eachroles of node organization in role,and 、历t11onknowledge transfer and theand the pathsof theand functionsthe content,the carrierof internalknowledgeflows,along thethe patternandtheprocessknowledgetransfer,onconcluding thecharacteristiCS level theandmechanism ofknowledge transferbehaviourorganizationalonwithin MNCs.Inaddition,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studies focusingorganizationallevel only,thispaperpenetrates into the organizational interiorontodiscuss theknowledge transfer behaviourthe individual level within MNCs.On thefoundation of researching the connotation,characterand constructionaof social capital,this thesis constr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theoretical model of modelknowledge transfer behaviouronthe individual levelwithin MNCs.Thus,thisattempts to employ the theories illustrate theandmethods of social capital to summarize of theandthecharacteristics.and mechanism within MNCsknowledgetransfer behaviouronindividual level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at the sm】ctlJralondimension,knowledgestrongtransfer behaviourthe individual level is investigated fromand weak ties,network withclosure,structural holeand‘bridge’,networkSOcentrality,networksize,network density,network centralization,andon;at therelational dimension,it isexaminedfromthe point of trust relationship;at theaspects of sharedcognitive dimension,it is illustrated from value.twolanguage andsharedThis dissertation,regarding subsidiaryasits researching perspective,constructs from threeanintegrated model of determinant ofknoMe曲e transfer within MNCslevels,which areknowledgeontologyfactor(knowledge tacitness,complexity andIV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specificity),subsidiary’Scapacity and intenttoown factor(capacitytotransfer,intent factortotransfer,absorptivereceive)andrelationalbetweentransferpartners(transmission 谢t11currentchannel,trust,organizationdistance andculturedistance).Comparedexisted studies,this model has lots of new features as follows:First of all,onit givesam.or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determinant,inwhich knowledge transmissioncharacteristics,knowledge transferor,knowledge receiver,knowledgechannelandthe relationship of transfer partners.Second,it takes more full account ofthe types ofknowledgetransfer.In the unifiedanalyzingframe,it explores respectivedeterminantof four types oftoknowledgetransfer,which areknowledgeoutflows fromtothe subsidiarythe parentcompany,knowledgeoutflows from the subsidiarypeersubsidiaries,knowledgeinflowsfrom the parenttocompanyto thesubsidiary,andknowledge inflows from peer subsidiariesthe subsidiary.Third,the definitions ofvariables are more detailed because there are eight independent variables defined individually from two aspects,which are knowledge transferbetweenthe parentcompanyandsubsidiaries,and knowledgetransfer among subsidiaries.On the basis ofthe integrated model,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irteen pairs of theoretical hypotheses which constitute China ashypothesessystem of empiricalstudy,andselects some subsidiaries insamplesby employingmany statisticmethods,such as correlation analysisandmultivariate regressionanalysisto testify the proposed hypotheses.The resultssustains the integrated model. In recent years,there appearsanew trend of mutual integrationandcomplementbetween encoding strategies and interpersonal this new仃eIld,this dissertation breaks thecommunicationstrategies.Catering forsingle-matched conceptionbetweenknowledge transfer andtoolsand knowledge types,and makes antools promotinginnovative classification within MNCs.This from thedescription of the divides theknowledge transferdissertationknowledgetransfer’toolswithin MNCstwodimensions of encoding strategiesand interpersonal typecommunicationstrategies intothree types.They are respectively the includingof encoding knowledge transfer tools yellowintranet,knowledge database,knowledgepage,e-mail,ande-forumV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whichcaneffectivelyadvanceexplicitknowledgetransferacrossborders,of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knowledgetransfertools concerningconferenceandsymposium,field investigation,cross―functional team,training,and personal rotation whichCaneffectivelypromote tacit communication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transferacrossborders,of the entailing virtualencoding-interpersonalcommunity of complementtoolspractice,.storytelling,and andintegrationlearning history which encodingCanrealize the mutualbetweenstrategiesand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knowledgestrategies and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explicit knowledgeandtacitat the lower cost.keywords:MNCsKnowledge transfer DeterminantNetwork structureSocial capitalVI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图目录图l―l:论文问题提出的发展思路………………………………………………………………6 图1―2:企业的知识………………………………………………………………………………9 图l--3: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层次.…………….:………………………………………………9、、图l一4:组织内知识的形成过程………………………………………………………………Io\ 图l一5:知识的“冰山”…………………………………………………………………………1l 图l--6:本文研究的逻辑架构图………………………………………………………………14 图2―1:Hedlund的知识分类…………………………………………………………………22 图2―2:sECI知识螺旋………………………………………………………………………26 图2--3:He}cllund的知识转移过程模型………………………………………………………27 图2―4:Szulanski的知识转移四阶段模型……………………………………………………28 图2--5:Gilbert和Cordey―Hayes的知识转移五阶段模型……………………………………29 图2―6:E1.Sayed的跨国公司知识转移过程模型……….…………………………………..34 图2―7:Gupta和Govindarajan的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35 图2―8:¥imonin的知识模糊性模型.…………………………………………………………..36 图2―9:Chini的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整合模型……………………………………………37 图2--10:Almeida和Grant的知识转移方式二维图…………………………………………40 图3一l:Stopford和Wells的国际结构阶段模型图……………………………………………47图3―2: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环境――战略――结构模式…………………………………48图3--3: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演化路径图………………………………………………………5l 图3―4:Bartlett和Ghoshal的一体化网络模型………………………………………………53 图3―5:跨国公司网络结构示意图……………………………………………………………57 图3―6:“知识孤岛”示意图……………………………………………………………………59 图3―7:跨国公司网络结构与层级结构的比较图……………………………………………60 图3―8:网络结构视角下的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知识转移行为的分析模型……………62 图3―9;节点在知识转移中的角色分类………………………………………………………“ 图3―10:不同角色节点的相互联系的程度……………………………………………………66 图3--ll:不同角色节点的自主性的意愿………………………………………………………67 图3--12:不同角色节点的全球义务与权力水平………………………………………………68 图3--13: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流路径模型……………………………………………………74 图3--14:附加式知识转移………………………………………………………………………77 图3―15:序列式知识转移………………………………………………………………………78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3一16:复杂式知识转移.……………………………………………………………………..79 图3―17:跨国公司内部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图………………………………………………80 图4一l:社会资本视角下的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知识转移行为分析框架图……………90 图4―2:强连接的冗余图..…………………………………………………………………….93 图4―3:跨国公司内部个体之间知识转移的阶段图…………………………………………95图4―4:连接强度与跨国公司内部个体问知识转移行为效果图――知识转移阶段与知识特性的整合……………………………………………………………………………………………97 图4―5:闭合网络与开放网络图………………………………………………………………98 图4―6:结构洞与“桥”的示意图………………………………………………………………100 图4--7:跨国公司内部结构洞与“桥”的社会网络模型图……………………………………102 图4―8:跨国公司网络中心性分析的风筝模型图……………………………………………104 图4―9:跨国公司内部社会网络的网络密度图………………………………………………108图4一lO:跨国公司内部社会网络的网络集中度图…………………………………………109图4一ll:信任发展的阶梯图….……………………………………….…………………….112 图5一l: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118 图5―2:研究架构图……………………………………………………………………………134 图7―1: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工具的分类矩阵……………………………………………179 图7―2:虚拟实践社区中的知识转移过程……………………………………………………188 图7―3:故事讲述的流程………………………………………………………………………19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表目录表l―l: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比较……………………………………………………………ll表2―1:Almeida和Grant的知识转移方式特征表……………………………………………39 表2―2:相关学者的知识转移工具汇总表………………………………………………………44表3―1:跨国公司四种组织模式的比较.………………………………….……………………54表3―2:跨国公司网络结构与层级结构的比较…………………………………………………6l 表3―3:不同角色节点的特征分析汇总…………………………………………………………69 表3―4:不同角色节点的知识转移能力…………………………………………………………7l表3―5:跨国公司内部知识流的内容……………………………………………………………72 表4--l:社会资本定义的分类.…………………………………………………………………一85 表4―2: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形式的特性比较…………………………………………………87 表4―3:社会资本的构成归纳表…………………………………………………………………89 表5--1:研究假设汇总表………………………………………………………………………131 表6―1:研究变量与阀卷题项对应表…………………………………………………………144 表6―2: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所转移知识的特性的因素分析………………………………146 表6―3:子公司与其他子公司之间所转移知识的特性的因素分析…………………………147 表6―4:子公司自身特性的因素分析…………………………………………………………148 表6--5: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关系的冈素分析………………………………………………149 表6―6:子公司与其他子公司之间关系的因素分析…………………………………………150 表6―7{研究变量信度表………………………………………………………………………151 表6--8:研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汇总表………………………………152 表6--9:样本资料特征统计表…………………………………………………………………153 表6一10: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知识转移的变量相关表………………………………………155表6―11:子公司与其他子公司之间知识转移的变量相关表…………………………………155表6--12:子公司向母公司的知识流出的影响因素回归模型…………………………………158 表6--13:子公司向其他子公司的知识流出的影响因素回归模型……………………………161 表6--14:子公司接受母公司的知识流入的影响因素回归模型………………………………164表6一15:子公司接受其他子公司的知识流入的影响因素回归模型…………………………167表6一16:本研究假设统计结果汇总表…………………………………………………………169 表7一l:知识类型与知识转移工具的关系匹配表……………………………………………179 表7―2:实践社区与传统组织形式的比较……………………………………………………187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垂里璺垒日期:!i:f!::乡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盘旦堕导师签名:日期:!口0 tl-2歹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背景下,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直接投资的主 体,已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组织者。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呈现出 动态、复杂、不确定性的特征,跨国公司开始重视其全球范围的学习能力(薛求 知等,2001)。知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其在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海 外子公司之间的有效转移,将是跨国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 键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跨国公司内部的 知识转移创造了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业已成 为相关学者和企业经营者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并对论文的研究目标、意 义、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给出了简要介绍,然后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节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 (一)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 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在与同行业企业的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于竞争对手 的一种优势,通过这种优势,该企业可以获得超过该行业正常收益率的回报。那 么,企业的竞争优势究竟来自哪里呢?前人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探讨主要可以 分为竞争优势外生论和竞争优势内生论两大流派。 l、竞争优势外生论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可以看作是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的源头。美国哈佛大学的Masson和Bain@提出了“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范式,即认为企业问绩效的差异是由该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和市 场行为决定的。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外生的。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之上,Porter提出了著名的竞争战略理论。竞争战m由于学术界对国外学者人名的详法通常不只一种。为避免引起混淆和歧异,本文在引用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时.统一采用英文原名.1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略理论的核心问题有两个:其一是产业选择问题,即通过对潜在加入者的威胁、 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现有企业问 的竞争这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来选择一个能提供长期盈利能力的产业;其二是竞 争地位问题,即在一个选定的产业之内通过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 来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因此,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企业所 处的产业结构及其在该产业的竞争地位决定的,即竞争优势是来源于企业之外的。 但是,竞争优势外生论并不能解决两个企业在面临相同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机 会的条件下,仍然会有不同的盈利状况的问题,所以,学者们开始将研究视角转移到企业内部。2、竞争优势内生论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资源基础观点(resource.based view offirm)”可以 看作是竞争优势内生论的先驱。“企业资源基础观点”以Wemerfelt的经典论文《企 业资源基础论》的发表为标志,后来一些学者如Teece(1977)、Shuen(1990)、Pandian(1992)、Peteraf(1993)等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其核心观点是,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束所组成的集合,每种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企业的竞争优 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但是,多数资源是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是容 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因此,其难以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合理解释。 20世纪90年代,Prahalad和Hamel(1990)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能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从而标志着“企业能力基础观点(capability.basedview offirm)”的产生。该理论认为,隐藏在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 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但是,隐藏在能力背后的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企 业会出现“核心刚性(core rigidities)”的问题(Leonard.Barton,1992)? 近年来,许多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到了企业拥有的知识上面。Nonaka(1991) 认为,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无疑是企业获得持 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并迅速 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Grant(1996)认为,企业是知识的复合 体。Spender(1996)认为,因为所有的有形资源都外在于企业所处的市场中,它 们之所以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很可能是由于企业本身无形的专有知识,以 某种独特的方式带来了有形资产价值的增加。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就构成了“企业2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知识基础观点(knowledge.based view offirm)”的主体。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配置资源等创新活动的能力, 从而最终在企业产出及市场力量中体现出竞争优势。同时,知识具有难以模仿性, 它通过具有路径依赖性的积累过程才能获得并发挥作用,从而使竞争优势体现出 持续性和自增强性。而由企业知识决定的企业认知学习能力是企业开发新的竞争 优势的不竭源泉。所以说,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二)知识转移比知识存量更重要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显然不是企业拥有的静态的知识存量,而是企业 能够促进知识有效转移和流动的能力。一个无法促进知识流动与共享的组织,就 如一潭死水,毫无活力可言。 知识转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知识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资源,并不像土地、 劳动力和其他有形资源一样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的属性。一项知识被共享的范围越 广,其自身的价值就越能够得到体现和提升。勤业管理咨询公司(Arthur Andersen) 曾经将知识管理概括为如下的公式:KM=(P+I)4,其中公式左边的KM代表知识 管理活动,公式右边的P代表员工(people),I代表信息(information),+代表 信息技术,s代表知识共享(share)。该公式的含义就是,组织知识的累积,必须 通过信息技术将员工与信息充分结合,并且在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下达到乘数效 果。由此可见,知识的转移与共享可以带来知识的几何倍数的增长。 组织中知识的转移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和保持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知识的有效转移可以迅速扩大组织整体的知识存量,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有效 的知识转移可以避免企业的重复投资,一个单位开发的知识可以通过与其他单位 共享,从而降低企业整体的开发成本;知识的有效转移还可以使企业的学习速度 快于竞争对手的模仿速度,企业只有保持持续不断的超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 才能真正在全球竞争中保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三)跨国公司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在内部的转移与扩散 理论界普遍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的首要原因,是因为与外部市场机制 相比,它能更有效地促进知识在其内部的转移与扩散。 对于跨国公司存在的原因,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是从市场不完善的角度 静态地加以分析。由于知识的特殊性质,使得它难以在市场中进行有效交易。因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此,为了规避市场的不完善,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更倾向于将知识内部化, 使其在企业内部进行流动与转移(Caves。1971;Hymer,1976;BuckleyCasson,1976)。andKogut和Zander(1993)从转移知识的能力的角度,动态地解释了跨国公司为 什么会存在。他们认为,跨国公司存在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善,而 是由于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跨国公司能够产生一种促进知识跨国界流动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不仅是跨国经营的前提,而且会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得到增强,因而 是跨国公司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且,由于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具有 共同的目标和认知,因此,知识在跨国公司内部的转移比其在跨国公司组织之外 的转移更有效率(KogutandZander'1992;Phene。Madhokand Liu。2005)。(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正从层级式向网络式转变 早期的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理论研究,大多是从母一子公司关系结构的层 次作为切入点,因此也被称作“层级型”知识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母公司是战 略资源的拥有者和战略决策的制定者,予公司并不拥有关键资源,只是在东道国 实施母公司的战略决策,母公司对子公司实行严密的监督与控制。而且,作为关 键资源的知识只能从母公司流向子公司,并由母公司对知识转移过程进行控制。 跨国公司“层级型”知识转移理论只是分析了发生在纵向关系上的知识流动, 即母公司向子公司的知识转移,而没有涉及子公司向母公司的知识回流和子公司 之间的横向知识流动。随着子公司战略地位的提高和全球竞争环境的改变,海外 子公司已日益成为跨国公司获取当地化知识和保持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因 此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子公司的主动性和子公司之间的横向联系(BartlettandGhoshal,1989;Hedlund,1994)。相应得,对于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也有必要从网络观点进行分析,即不仅要关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纵向知识转移, 而且对于海外子公司之间的横向知识转移也应予以足够重视,并且对具有不同资 源和处于不同地位的子公司在知识转移中的角色与作用也要区别对待。 (五)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是有成本的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能否有效地促进知识在其内部的复制和转移,并且这种 复制和转移能力要高于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将是其能否成功经营的关键。但是,知识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流动和转移,知识的转移取决于知识自身被传送、4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解释和吸收的难易程度,因而面临着很多障碍。 许多学者对于知识转移的成本进行了关注和研究。Teece(1981)通过对26个 技术转移的案例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知识转移的成本占项目的总成本的比例从 2.25%到59%不等,平均为19.16%。Kogut和Zander(1992)将知识的不易流动 特征称作“知识惰性(inertness ofknowledge)”。Szulanski(1996)认为知识的“内 部粘性(intemal stickiness)”阻碍了知识的有效转移,并进一步提出吸收能力,激 励因素和来源方与接受方之间的关系是阻碍知识有效流动的关键因素。Simonin (1999)引入了“因果模糊性(casual ambiguity)”的概念来解释知识流动的障碍, 并提出知识本身的因素,先前的经验和组织与文化的差异是造成“因果模糊性”的根本原因。二、问题提出 由论文的研究背景可知,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根本来源的知识,其在组织内部 的转移和共享能扩展企业的知识存量,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跨国公司作为一种 跨国界、跨文化的复杂组织形式,能够有效促进知识在内部的转移与扩散,而且 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要比跨国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知识转移更有效 率。因此,对于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并日益成为 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既往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仍 存在不足之处,如或者集中于从知识转移的角度解释跨国公司存在的原因,而缺 少对知识转移本身的阐述;或者对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行为进行静态、表面 地描述,而缺少对内部机理深入细致的探究;抑或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影响跨国公 司内部知识转移的各种因素,而缺少一个能够包含较为全面因素的整合模型回。并 且已有的研究虽然开始呈现出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网络化研究趋势,但缺少 对这种趋势的有效因应和理论验证。 因此,本文将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探求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行为的特征 与机理,探究各层面影响因素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整合作用,提出促进跨 国公司内部知识有效转移的工具和方法,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应对与验证跨国公。详细阐述参见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的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网大理论学派.5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司内部知识转移的网络化趋势。论文问题提出的发展思路如图1一l所示。知识是企业l 竞争优势的l 根本来源II知识转移比l l知识存龟更I 重要 II跨国公司能够有效 l地促进知识在内部 l的转移与扩散 问 题 的 提出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应对与 验证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 网络化趋势 "/r探求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 行为的特征与机理问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探究各层面影响因素对跨国 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整合作用 ★提出促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 有效转移的工具和方法跨国公司内部 的知识转移是 有成本的跨国公司内部知 识转移lE从层级 式向网络式转变图l一1:论文问题提出的发展思路第二节选题的意义一、理论意义 综观国内有关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关于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理论研究还只 是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外对于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还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本文在吸收借鉴国内外有关跨国公司 知识转移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以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四大理论学派为切入 点,从网络结构的角度研究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从社会资本 的角度研究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建立基于子公司的跨国公司 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以在华子公司为样本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 研究;从编码化策略和人际沟通型策略两个维度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工具进6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行了分类研究。二、现实意义近年来,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急剧增加,而且中国已经加入wTO,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的态势必将愈演愈烈。并且随着全球经济环境日 益呈现出动态、复杂、不确定性的特征,各国跨国公司更加注重全球学习的能力 和知识在内部的流动与整合。因此,中国企业如何通过积极应对跨国公司的全球 知识转移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将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同时,中国 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如何有效管理全球知识转移的问题。本 文希望通过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研究,寻求中国政府与企业合理应对的途 径和方法,并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实施有效的知识转移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第三节相关概念界定一、跨国公司的相关概念界定对于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mpany,MNCs),不同学者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和研究需要的差异,因此给出的定义也是千差万别,至今尚没有统一的概念。 1984年,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草案将跨国公司定义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的公司:(1)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的公有、私有或混和 所有制企业,不论这些经济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2)它是在一个决 策系统制定的连贯政策和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制定的共同战略下从事经营活动; (3)它的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面相联系,它的一个或多个实体能够对其 他实体的经营活动施加有效影响,特别是在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等 方面的影响尤为有效。 Bartlett(1989)则认为跨国公司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在外国从事 直接投资,而不仅仅限于出口贸易;第二,对海外的资产进行主动的经营管理, 而不是消极地以金融、证券形式简单地拥有海外资产。当然,其主动管理并非意 味着必须对其海外经营活动进行直接控制。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本研究出于知识转移的研究需要,对跨国公司作出如下定义:跨国公司是由 母公司和各海外子公司共同整合而成的一个跨地域、跨国界的相互联系和有机协 作的运作系统,它通过知识、产品、人员等在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流动来寻求全 球整合效率、当地响应能力和世界性学习能力之问的平衡。二、知识的相关概念界定(一)知识 1、知识的涵义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知识的涵义十分宽泛,很难做出一种让所有人都满意的 概念性阐释。由于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因此,本文要从 企业的角度出发来阐述企业知识的内涵o。 企业知识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和组 织知识(organizationalknowledge)?个人知识是指储存于每一名企业员工头脑当中的知识。个人知识根据交流的 难易程度又可以分为:可以交流的个人知识和不可以交流的个人知识。可以交流 的个人知识包括员工所掌握的通用技术知识或者是员工对企业营销、财务等基本 信息的了解,它们在本质上是可以通过文字、语言或其他媒介进行交流的。不可 以交流的个人知识包括员工所掌握的生产技巧或者是对某地顾客群体消费习惯的 深层次理解,它们是难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进行交流,而必须要通过亲身实 践才能够获得的知识。 组织知识是指根植于企业的“惯例(routines)”之中的,与组织的历史经验相 关的,用以指导员工行为的知识。尽管企业的员工拥有知识,但是企业内个人知 识的简单加总并不代表企业拥有的全部知识。也就是说,企业具有比其中各个员 工拥有的知识之和还要多得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组织知识。组织知识体现在 企业的“惯例”之中,m喷例”是一个组织技能的集合,包括了一个组织得以建构和 在其中得以运营的行事方式、规则、程序、习惯、战略和技术(NelsonandWinter,1994)。由于企业的“唳例”是在企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并且表 现为企业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因而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patho如不作特殊说明,本文中知识的概念都特指企业知识.8dependency)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和难以模仿性。组织知识根据交流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可以交流的组织知识和 不可以交流的组织知识。可以交流的组织知识包括企业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 行动指南,运作程序和决策规则等能够清晰表达的知识。不可以交流的组织知识 包括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战略范式等难以清晰说明但却在发挥作用的知识。 企业的知识及其性质可以概括为如图1。2所示:图l-2;企业的知识2、知识与数据、信息和技术的区别数据一信息一知识的关系可以看作一种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如图1―3所示。 数据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层,通常 数量最多,是通过对现实事件的观察和描述中取得的;信息位于中间层,是数据与特定情境结合的产物,可以 通过文字、图表等方式得以显现;知 识位于最高层次,是信息经过个人的 学习与实践过程,并融入个体的经验 图l一3: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层次与价值观后才获得的更为系统化的产物。从本质特性上讲,数据与信息是静态的、 不连续的和具有完全的可转移性,而知识则是动态的、系统的、具有不完全的可转移性。在企业中,最基础的是数据,但最重要的并不是数据的收集,而是将数据转 化为信息,并最终形成自身的知识的能力,如图1.4所示。9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图l一4:组织内知识的形成过程技术与知识是密切相关且极易混淆的两个概念。通常所指的知识概念比技术 更为广泛,技术仅仅是指个人或组织在行动中所使用的知识,因此,技术是一种 特定的知识。 (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本文将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 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数据、图表、公式等清晰表达的,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特点的,易于沟通和分享的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根植于个人行为经验和个人所处的环境之中的,难以清晰表 达的,不易于沟通和交流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掌握的知识。隐性知识不仅包括 在实践中形成的技艺与技巧,即“技术性知识(technical knowledge)”;而且还包 括思维模式、信仰、观点和价值观等方面,即“认知性知识(cognitive knowledge)”。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转移媒介、方式、工具以及转移的成本、速度和效率 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1。o娃性知识也常被称为明晰知识、外显知识等;隐性知识也常被称为默会知识、内隐知识等.1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表1--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比较显性知识 编码性 载体 获取方式 转移工具 可以编码和存储隐性知识难以编码,一般不能存储于公共媒体文字、语言等符号通过间接学习获得存在于做事或思考的方式中通过“干中学”等实践学习获得 人际互动、隐喻等传统技术/信息技术时空可以分离发送与接受的 一般不能时空分离相对较高 相对慢 相对低 时空分离性转移成本 转移速度转移效率相对较低 相对快相对高资料来源:周晓东,项保华(2003),第9页事实上,隐性知识就象是知识“冰山”中水面之下的部分(如图1.5所示),它在实践中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图1.S:知识的“冰山”资料来源:修改自余光胜(2000),第3l页需要说明的是,绝大部分的知识不是以显性形态或隐性形态单独存在的,而是既有显性部分,又有隐性部分。也就是说,知识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连续 体。连续体的一端是显性知识,另一端是隐性知识。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三、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知识转移 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显然不是企业拥有的静态的知识存量,而是企业 能够促进知识有效转移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最佳实践经验在组织内迅速扩散, 避免了重复投资,而且使企业的学习能力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 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又称作知识流动(knowledge flow),不同学者 对其有不同的定义。Davenport和Prusak(1998)将知识转移表达为如下的公式: 知识转移=知识传达+知识接收。知识转移需要首先由拥有者传递给潜在的接受 者,然后由接受者加以吸收。Dixon(2000)认为知识转移是将存在于组织内部某 一部分的知识,应用于组织内另外一个部分,而组织成员需要通过各种工具来实 现知识共享。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接受者通过与知识传递者的互动,应用 各种工具来取得所需知识,并加以吸收、发展、创新与应用的过程。 (二)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 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概念是与跨国公司外部知识转移的概念相对应的。 跨国公司外部知识转移是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跨越组织边界,在跨国公司 与外部独立的供应商、销售商、战略联盟伙伴、合资企业以及东道国政府与机构 之间的双向流动过程。 与跨国公司外部知识转移相对,本文将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界定为:经 验知识(如技能和能力)和具有战略价值的外部信息在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 之间,以及各国子公司之间的双向流动过程。其中经验知识包括采购技巧、产品 设计、流程设计、包装设计、营销诀窍、企业文化等方面;而外部信息则包括具 有全球战略价值的关键顾客、竞争对手或供应商的信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并非是接受者对所传递知识的 全盘复制。由于不同国别子公司所处的国家环境不同,而隐性知识又有很强的情 境依赖性(context specificity),因此,接受者必须对所转移的知识进行修正和调 整,以适应自身的环境。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四节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结合研究背景,本节将首先阐明本文的研究目标;其次,在研究目标的基础 之上,论述本文的逻辑架构和各章的内容安排;最后,简要概括本文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因此,本文研究目标从总体上 讲是探讨和剖析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机理,以便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合 理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以及在国际化进程中有效管理知识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体分析,论文的研究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行为的特征和机理如何? 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从跨国公司内部的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分别探讨知识转 移行为。 对于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研究,本文引入了网络结构的视 角,将母公司和海外子公司视为跨国公司网络结构中的节点,全面分析了节点之 间知识转移的内容、媒介、路径、模式和过程,并对节点在知识转移中所承担的 差异化角色以及每种角色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对于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研究,本文引入了社会资本的视 角,从社会资本的结构层面、关系层面和认知层面分别探讨跨国公司内部个体问的知识转移行为。第二,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子公司的角度构建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 型,从知识本体因素层面、子公司自身因素层面、子公司与跨国公司内部其他单 位之间的关系因素层面分别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并选取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作为样本对本文的理论架构进行实证研究。第三,如何促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的有效转移? 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从编码化策略和人际沟通策略两个维度提出三种类型的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知识转移工具,即编码化知识转移工具、人际沟通型知识转移工具和编码化一人 际沟通型知识转移工具,并对每种类型所包含的具体工具进行了详尽分析。二、研究的逻辑架构与论文结构安排 (一)研究的逻辑架构 本文研究的逻辑架构可以用图1―6表示。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跨国公司存在机制学派 的成就与不足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行为学派的成就与不足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工具学派的成就与不足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冈素学派的成就与不足引入网络结构的研究视角探求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 知识转移行为的特征与机理对促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有 效转移的工具对影响跨国公司内部知识 转移的各层面因素进行 整合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引入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进行创新性分 类和深入剖析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进行实证检验探求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知识转移行为的特征与机理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图1--6:本文研究的逻辑架构图(二)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导论。本章论证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 界定,明确了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目标,并对创新之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14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理论界有关知识、知识转移、跨国公司内部 知识转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并将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既有理论 划分为四大学派,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切入点。 第三章,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分析:网络结构视角。本章 首先对跨国公司的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对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 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网络结构的含义和特征;其次,以网络结构为研究视角, 构建出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知识转移行为的分析模型;再次,对节点在跨国公 司内部知识转移中的角色和特征,跨国公司内部知识流的内容、载体和路径,以 及知识转移的模式和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四章,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分析:社会资本视角。本章 首先对社会资本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其次以社会资本为研究视角,构建出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知识转移行为的分析框架:再次,分别从结构层面社会资本、关系层面社会资本和认知层面社会资本三方面入手,分析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的 知识转移行为。 第五章,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从子公司的 角度,构建出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其次,从知识本体因 素层面、子公司自身因素层面、转移主体之间关系因素三大层面分别进行分析, 并提出理论假设。 第六章,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章以跨国公司在华 子公司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 因素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七章,促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管理工具分析。本章首先从编码化策 略和人际沟通策略两个维度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工具进行了分类;其次,分 别对编码化知识转移工具、人际沟通型知识转移工具、编码化一人际沟通型知识 转移工具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八章,结论。本章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中国政府与企业应 对跨国公司全球知识转移的对策与建议,以及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知识转移战略,并给出后续研究设想。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涉及到企业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跨国公司 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因此在研究中遵循了管 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 合的方式对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进行科学、系统地探讨。 l、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以及理论归纳和演 绎等方法,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行为和工具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出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 研究的四大理论流派。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从理论归纳与演绎中加以创新和升华, 构建出网络结构视角下的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知识转移行为分析框架,对知识 转移过程中不同角色节点的特征和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构建出社会资本视角下 的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知识转移行为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跨国 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还建立了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工具的分类 矩阵。 2、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主要应用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 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首先,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收集,获取研究所需的二手资料,初步形成本文的 研究假设;然后,在充分文献的基础上,构造本文的研究初始问卷,并选取部分 企业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初测,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调整以确定最终问卷; 最后,选择大规模样本发放问卷获取足够的一手数据,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和假设 进行验证。 问卷的设计采取Likert-5点量表形式。Likert量表通过让被测试者以同意或不 同意对某些态度、物件、个人或事件加以评点,来衡量被测试者态度的差异,一 般包括3点、5点和7点三种形式。相比而言,3点量表难以精确地反映程度的差 别,7点量表则使被测试者鉴别和选择的难度加大,而5点量表则较为有效和可靠。 本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1)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用以说明研 究设计中的控制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百分比、频数分配等 描述性资料的类别及其特性;(2)因素分析法,用以测量研究设计中各变量问项 的效度,以保证问卷中各问项所形成的因素与理论架构有对应关系;(3)相关分16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析方法,用以预测各变量之间的方向与相关强度;(4)多元层级回归分析方法, 用以说明白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了解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以 及关系显著性。第五节论文的创新点创新点1;既往对于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行为的研究,大多限于静态地、表面地、零散地描述,未能就知识转移行为的本质和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挖掘,未 能就知识转移行为的各个方面形成统一的、系统的认知框架,而且基本以跨国公 司内部各节点组织作为最小分析单位,只涉及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的知识转移 行为,而未能将视角深入组织内部探讨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 本文为了深入细致地研究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行为的本质和机理,首先,引入 网络结构的视角,构建出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知识转移行为的分析模型。跨国 公司网络结构将母公司和子公司均视为差异化的节点,因而母子公司之间的纵向 知识转移和子子公司之间的横向知识转移同时存在。基于网络结构的研究视角, 本模型对节点组织在知识转移中承担的差异化角色以及每种角色的特征和作用, 跨国公司内部知识流的内容、载体和路径,以及知识转移的模式和过程进行了系 统地、动静结合地阐述,总结出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层面知识转移行为的特征和机 理。其次,本文引入社会资本的视角,构建出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知识转移行 为的分析模型。社会资本的概念隶属于经济社会学,以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为研究重点。本模型尝试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将分析视角深入到组 织内部的个体层面,总结和阐述跨国公司内部个体层面知识转移行为的特征和机 理。在社会资本的结构层面,本文从强、弱连接,闭合网络,结构洞与“桥”,网 络中心性,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网络集中度等方面考察了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 行为;在社会资本的关系层面,本文从信任关系方面考察了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 行为;在社会资本的认知层面,本文从共同的语言符号和共享的价值观和愿景两 个方面考察了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创新点2:既往对于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提出了若 干理论模型,但由于各自研究视角的差异,或缺少对知识特性因素的探讨(如Gupta1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和Govindarajan,2000;Chini。2004),或缺少对知识传递者和接受者特性因素的 探讨(如Simonin,1999),或缺少对知识传输渠道因素的探讨(如Szulanski,1996), 未能形成可以涵盖较为全面的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而且,大多数学者只是考察 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一种类型,如母公司向子公司的知识转移,或者子公司 向其他子公司的知识转移,未能将跨国公司内部的纵向(母公司与子公司)和横 向(子公司与子公司)知识转移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另外,该学派的实证 研究都是集中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对于位于中国这样的发展 中国家境内的子公司的实证研究仍属少数。因此,本研究以子公司为视角,从知 识本体因素(知识的默会性、复杂性、专用性)、子公司自身因素(转移能力、转 移意愿、吸收能力、接受意愿)、转移主体之间的关系因素(传输渠道、信任、组 织距离、文化距离)三个层面构建了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 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 本文构建的整合模型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本文构建的整合模型所考察的因 素更为全面,基本涵盖了知识特性、知识传递者、知识接受者、知识传输渠道和 转移主体之间的关系各个方面的因素。其次,本研究模型考察的知识转移类型更 全面,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探究子公司向母公司的知识流出、子公司向其他子 公司的知识流出、子公司接受母公司的知识流入、子公司接受其他子公司的知识 流入四种知识转移类型各自的影响因素。再次,本研究的问卷设计和变量操作性 定义更加细致。当同时考察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知识转移和子公司与其他子公司的 知识转移时,以往的研究并未将自变量针对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和子子公司 之间的知识转移分别进行刻画,而本模型中的知识默会性、复杂性、专用性、正 式整合机制、社会化机制、信任、组织距离、文化距离这八个自变量均从母子公 司之间的知识转移和子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两个方面分别予以衡量。最后。本 文实证研究的样本均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因此为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进行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在华子公司而言,其接受母公司的知识流入仍是最重要 的知识转移方式,母公司依然是在华子公司最关键的知识来源。显著影响子公司 向母公司知识流出的影响因素包括知识复杂性,子公司知识存量价值,子公司与 母公司之间正式整合机制、信任水平和组织距离;显著影响子公司向其他子公司18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知识流出的影响因素包括知识复杂性,子公司知识存量价值,子公司与其他子公 司之间社会化机制和信任水平:显著影响子公司接受母公司知识流入的影响因素 包括知识复杂性,子公司中外派人员能力,子公司培训措施,子公司与母公司之 间正式整合机制、信任水平和组织距离;显著影响子公司接受其他予公司知识流 入的影响因素包括子公司中外派人员能力,予公司与其他子公司之间社会化机制 和组织距离。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对于中国政府和企业合理应对跨国公司的全球 知识转移,以及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有效实施知识转移战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创新点3:既往对于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工具的研究认为,知识转移工具 与转移知识的类型之间仅具有单一的匹配关系,编码化策略只适合显性知识的跨 国转移,人际沟通策略只适合隐性知识的跨国转移,二者是彼此独立的。但是, 近年来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实践中开始出现编码化策略与人际沟通策略彼此融合 和相互补充的新趋势。本研究应对这种趋势,打破了知识转移工具与转移知识类 型单一匹配的观念,对促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工具进行了创新性的分类和 描述。本文从编码化策略和人际沟通策略两个维度将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工 具划分为三种类型:编码化知识转移工具,包括内部互联网、知识数据库、知识 黄页、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可有效促进显性知识的跨国转移;人际沟通型知 识转移工具,包括会议与论坛、实地考察、跨职能团队、在职培训、职员轮岗等, 可有效促进隐性知识的跨国转移;编码化一人际沟通型知识转移工具,包括虚拟 实践社区、故事讲述、学习型历史文献等,实现了编码化策略和人际沟通策略的 相互补充和融合,使跨国公司能以较低的成本水平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同转移。本章小结本章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指出了跨国公 司内部知识转移是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 行为的特征与机理、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促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 有效转移的工具进行深入探讨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论文的研究 目标、研究方法、逻辑架构、创新点、章节安排和相关概念界定进行了描述。19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对于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既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并以此为 基础展开本文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将从知识的理论、知识转移的理论和跨国公 司内部知识转移的理论三个部分展开。第一节知识的理论综述本节主要从知识的涵义、知识的特性和知识的分类三个方面对知识的相关理 论进行评述。一、知识的涵义在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关于知识概念的探索。早 在战国时期,苟子就提出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 物之理也。”(《解蔽》)。墨家认为知识在于人能正确反映所见的客观之物,并将 知识分为四类,“知、闻、说、亲”(《经上》)。南宋朱熹把知识作为对事物“所当 然”的道理和规律的认识,“知,谓说其事之所当然”(《四书章旬集注》)。明代王 守仁认为知识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心之灵明是知”(《传习录》)。清代魏源则提出 “及之而后知”,对知识的性质和来源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在西方,对于知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柏拉图提出知识是“合理、 可接受的真实信仰”。他认为,知识是人类潜在的观念,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人类 透过心灵理性思维的结果。在此之后,西方哲学对于知识来源的讨论主要分为“理 性主义(rationalism)”与“经验主义(empiricism)”两大学派。理性主义认为知识 是人类某种心智过程的产物,主张不需感官经验证实的“先验知识”是存在的;而 经验主义主张“先验知识”不存在,知识唯一的来源是人类的感官知觉。十八世纪, 康德综合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股思潮,他同意经验是知识的基础,但非唯一 的来源,并提出知识只有在理性主义的逻辑思考与经验主义的感官知觉共同运作下才会产生。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学者对于知识的认知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经验学派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是可以改变某些事务或某些人的信息――或成为行动的基础,或使个人(或机构)具备采取不同的和更有效的行动的能力。砌Davenport和Prusak(1998)认为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含结 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成文化的信息。在组织中,知识不仅存在于文件与存储系 统中,也蕴含在日常例行工作、执行与规范当中。二、知识的特性 Winter(1987)提出组织知识的特性可以依据下列五个连续性指标来判断:(1) 可教授性(teachable),知识能够被清晰地表达和示范的程度;(2)可描述性 (articulated),知识能够被描述且被组织清晰记载的程度;(3)可观察性 (observable),知识可被观察和模仿的程度;(4)复杂性(complex),描述一项 知识所需要的信息量的多少;(5)系统独立性(module 识应用的独立性程度。 余光胜(2000)从以下方面分析了知识的特性:(1)知识的默会性,即蕴含 在员工头脑与组织惯例之中,难以言传的知识特性;(2)知识的分布性,即企业 的知识并非集中起来由某一个人所拥有,而是广泛地分布于企业组织成员的头脑 之中;(3)知识的可转移性,即知识的转移,尤其是默会知识的转移是有障碍的; (4)知识的积聚性,即知识可以在组织内被存储且连续增长的特性;(5)知识的 可占用性,即知识的拥有者利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6)知识获得的专业性, 即获得某项知识必须要求个人专业化于某个特定的领域。inasystem),判断一项知三、知识的分类 正是由于知识是个难以捉摸的概念,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定义(Hedlund,1994), 因此更多的学者是通过对知识的分类来认识和理解知识的。 Polyani(1966)将知识分为两类:明晰的知识(articulatedknowledge)和默会的知识(tacit knowledge)。明晰知识是指可以用书面语言、图表、数学公式表达o【美l彼得.德鲁克:‘新现实――走向2l世纪),刘靖华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第203页21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出来的知识,通常表现为产品外观,文件、数据库、说明书、共识和计算机程序 等形式;默会知识则是指高度个人化的、与实践相关的、难以清晰表达的知识, 即“我们知道的比我们所能表达的更多”的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团队的默契、 技术诀窍、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 Kogut和Zander(1993)根据可编码性和复杂性将知识分为:信息(information) 和“知道如何(knowing how)”。信息是在传递过程中一般不会丧失其完整性的知 识,象事实、数据等。“知道如何”是累积性的实践技能或专门知识,必须通过学 习才能获取。因此,作为信息的知识意味着知道某事的意义,而作为“知道如何” 的知识则意味着知道如何做某事。 Spender(1996)根据知识的分布性和知识的隐含性两个维度将知识分为四种 类型:个体显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集体显性知识、集体隐性知识。 Hedlund(1994)根据两个维度将知识分为八种类型,如图2一l所示。第一个 维度将知识区分为默会知识和明晰知识;第二个维度是将知识的载体分为四个层 次:个人、群体、组织和组织问的领域。个人 明晰的 知识 默会的 知识 可以言说的 个人知识 跨文化群体组织 组织图组织间 供应商的 的专利文本化的团队绩效分析 复杂工作中的企业文化顾客对产品 的态度及期望谈判技巧团队协调技能图2一l:Hedlund的知识分类资料来源:Hedlund’G(1994),P75Nonaka和Takeuchi(1995)也将知识划分为外显与内隐两大类,并且更注重隐 性知识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他们将内隐知识划分为两个层面:技术性层面与认 知性层面。技术性层面包括无法言语化和无法书面化的技巧、手艺或专有技能;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认知性层面则包括“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以及对周围的认知等。Maula(2000)在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分类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外显知识的转 化与使用,并进而将外显知识划分为两大类:外显且结构化程度高的知识(explicitand high-structured less-structuredknowledge)与外显且结构化程度低的知识(explicit andknowledge)。前者指正式的、已归类的知识,如文件、手册、多媒体等;后者指非正式的、未归类的知识,如内部网络社群的讨论等。 Hidding和Catterall(1998)认为知识的分类不应只是内隐与外显的两个极端, 他们将知识分为三类:(1)正式化知识(formalized knowledge):通常表现于工作 手册、培训和业务流程之中,是一种外显且正式化程度较高的知识;(2)经验性 知识(experiential knowledge):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是一种内隐性较高的知 识;(3)浮现中的知识(emerging knowledge):介于外显和内隐、正式化和经验 性之间的知识。这种知识不为个人拥有,而被组织所有成员共同理解与应用,但 却无法用语言文字明确表述出来,例如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自从Polyani将知识划分为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两种类型起,随后 的学者尽管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标准与类型,但基本没有摆脱隐性和显性的分类 模式。例如,Spender与Hedlund只是引入了知识载体的维度对知识的类型进行两维度的分析:Nonaka和儆eIlclli,Maula也是在显性与隐性分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得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做了更细致的分类;Hidding和Catterall虽然将知识 分为三类,但本质上只是在显性与隐性知识之间增加了一种类型。因此,本文的 研究也将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类标准之上展开。第二节知识转移的理论综述本节主要从知识转移的涵义、知识转移的类型和知识转移的过程三个方面对. ’知识转移的相关理论进行评述。一、知识转移的涵义‘Davenport和Prusak(1998)将知识转移表达为如下的公式:知识转移=知识 传达+知识接收。知识转移需要首先由拥有者传递给潜在的接受者,然后由接受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者加以吸收。完整的知识转移过程必须同时实现知识的传达与吸收。 Hendriks(1999)从沟通的观点对知识转移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知识转移是 一种知识传递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沟通过程,一方面,知识传递者应当有意愿 以演讲、教授、著作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并将自身知识外部化;另一方面, 知识接受者也能通过倾听、模仿、阅读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并将接受的知识 内部化。 Dixon(2000)认为,组织内的知识转移是指将存在于组织内某一部分的知识, 应用在组织内另一部分,而组织成员需要通过各种工具和程序来进行知识分享。 这些工具包括知识资料库、研讨会、电子邮件、跨功能团队、视讯会议等等。二、知识转移的类型 Brooks(1966)根据知识转移的方向将其分为两类:(1)水平转移,是指知识在 相同等级层次单位之间的流动;(2)垂直转移,是指知识在高低等级单位之间的 流动。一Hayami和Ruttan(1971)根据知识转移的内容,将知识转移划分为三种类型: (1)实体转移,即无需修改的产品或材料的转移;(2)设计转移,即产品的生产 制造能力的转移:(3)能力转移,即研究开发能力的转移。 Solo和Roger(1972)根据知识接受者对所转移知识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将知识 转移划分为三种类型:(1)单轨转移,指知识与技术未经修改,一成不变地引入; (2)新轨转移,指知识与技术根据环境的不同适当得做出调整,但仍应用于原先 的领域:(3)跨轨转移,指知识与技术经过修改后,应用于新的领域之中。 Smith(1995)依据知识转移的媒介进行分类:(1)依附于人员的转移;(2)依 附于商品之上,通过交易的转移;(3)通过公司之间的互动进行的转移。 Howell(1996)依据知识转移的层次将知识转移划分为:(1)厂商内的转移, 指知识在同一企业内部的不同地点或不同国家之间的转移;(2)厂商间的垂直转 移,指知识在隶属不同行业且有合作关系的厂商之间的转移;(3)厂商间的水平 转移,指知识在隶属同一行业且有合作关系的厂商之间的转移;(4)机构问的转 移,指知识在厂商与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转移。 Dixon(2000)依据所转移知识的类型与转移任务的性质将知识转移分为五种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型:(1)连续转移(serial transfer),适用于一个团队做完某项工作后在新背景 下重复完成相同的任务;(2)近转移(near transfer),指在相似的环境中执行相似 的任务,但处于不同地点的供方团队和受方团队之间的知识转移;(3)远转移(far transfer),指转移的知识是非常规任务的情况下,将隐含知识从供方团队转移到受 方团队的过程;(4)战略转移(strategic transfer),指供方团队将非常规的、但十 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所需的组织集体知识转移给另一个团队;(5)专家转移(expert transfer),指一个遇到超出其知识范围问题的团队,在组织中寻求其他专家的帮助。 综上所述,由于研究视角与分类依据的不同,诸位学者对于知识转移的类型 划分也不尽相同,而这对于研究者从多种角度分析和理解知识转移将不无裨益。三、知识转移的过程 (一)知识螺旋模型 翻本学者野中郁次郎(1kujiroNonaka,1991,1994)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 转化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中知识转移的四个子阶段。 l、“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该阶段是指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 这是一个通过共享经历来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由于隐性知识是难以用语言明确 表述的,并且与其产生的环境和个人密切相关,因此,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通 过共同的活动来体验相同的经验。但是,“潜移默化”只是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初级 阶段,因为知识虽然在个体之间进行了转移,但它仍是高度默会性的,即无法清 楚表述出来的,所以还不能够被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利用。 2、“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该阶段是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过 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