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系统显卡驱动后电脑显卡变了,是怎么回事,原来是R9m280x 现在变成R7m270x了,

& 我们设计的产品
&AMD Radeon(TM) R9 系列显卡
AMD Radeon(TM) R9 Nano 显卡
小身板,大能量
AMD Radeon(TM) R9 Fury 系列显卡是全球首款全面的 GPU 解决方案,片上集成 AMD 率先推出的高带宽显存 (HBM),提供极致的性能,带来令人惊艳的 4K 体验和极为“真实” 的虚拟现实。3
Radeon(TM) R9 380X 显卡
现已上市超越 1080P 的游戏体验
全系列Radeon(TM) R9 显卡 给你超强游戏体验
现在就去看看
&AMD Radeon(TM) R9 Fury X 显卡,变革,前所未有!
高带宽显存的每瓦带宽是 GDDR5 的三倍1 并且配有 4096 位显存接口,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AMD GPU 显存带宽。时尚的工业设计,GPU 活动指示灯和 LED 灯均位于具有原始图形处理能力的紧凑型 7.5 英寸卡中。强大的性能、采用尖端技术、液冷、超静音、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提供极致的 4K 和虚拟现实游戏体验。3
&AMD Radeon(TM) R9 Nano 显卡。小身板,大能量
业界首款搭配HBM显存的显卡,显示性能取得全面进步。强大的性能为您带来难以置信的4K 高清和逼真的虚拟现实游戏体验。为Mini-ITX电脑带来全新的构建方式。
&4K 视觉享受
4096 位高带宽显存接口带来极致的性能和功效,让你的 4K 甚至更高分辨率的游戏体验精妙绝伦。3优势尽显,全面支持 DirectX(R) 12、Vulkan(TM)、OpenGL(R) 4.5 和 Mantle 的优势。6,7,8通过 AMD 宽域 (Eyefinity) 3x1 和支持 AMD 显示变频 (FreeSync(TM)) 技术的 1440P 显示器,搭建大型环绕式 6K 全景显示屏,同时体验无卡顿无撕裂的流畅体验。5,10
&了解 AMD Radeon(TM) 显卡家族
领先的性能和创新技术实现极高的 4K 和虚拟现实游戏体验。面向要求最高的玩家。3
适合想要现在和以后的游戏中获得高性能和逼真的视觉享受的玩家,可帮助他们在网游中所向披靡。
尽情创作、欣赏和享受。从流媒体视频播放到网游,让您尽享高性能和突破性图像质量。
&HBM 彻底改变显存
我们用全面革新的理念,打造出突破既有性能局限的高带宽显存。
&LiquidVR(TM) 让你身临其境
AMD 的尖端技术将虚拟现实变为无懈可击的视觉盛宴。
&DirectX(R) 12
微软全新推出的 DirectX(R) 12 API 能够帮助硬件减少延迟并获得更高的性能和每秒帧率。
专为实现令人惊叹的性能和突破性的图像质量而设计,是追求极致的玩家的不二选择。
突破性的性能需要大带宽。AMD 最新行业创新技术所提供的每瓦带宽是 GDDR5 的 3 倍,显存接口为 4096 位,在功率和效率方面取得惊人的新发展。1畅玩 4K 游戏游戏分辨率可以轻松设到1440p,或者干脆直接升至超高清4K,让全高清分辨率成为过去。3视觉超分辨率 (VSR) 技术AMD 的 VSR 技术能够让 1080p 显示器呈现出与 4K 分辨率相媲美的画质,让您尽享钟爱的 3A 级大作或网络游戏。4
Radeon 显示变频 (FreeSync(TM)) 技术完美终结游戏卡顿的和画面撕裂,几乎能在任何帧速率下为您提供流畅、自然的效果。5支持 DirectX(R) 12、Vulkan(TM) 和 OpenGL(R) 4.5 API我们从基础做起,持续优化性能,为新一代 API(DirectX(R) 12、Vulkan(TM)、OpenGL(R) 4.5、Mantle)做好准备,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能提供您想要的一切,让您尽享最新游戏的乐趣。6,7,8
AMD LiquidVR(TM) 技术带您步入具有极强真实感的游戏,并带给你持续的沉浸式的虚拟现实临场感。为您提供流畅,低延迟的画面和即插即用的兼容性。
该技术让您能够打造创新的“环绕式”多屏显示效果,尽享身临其境的极致游戏体验。10帧率控制 (FRTC) 技术通过控制实时帧率,限制玩游戏期间的目标帧率,减少 GPU 的功耗,优化显卡性能。11
凭借出众的性能调节,配备 AMD 交叉火力 (CrossFire(TM)) 技术的系统让您时刻拥有领先他人的资本。12自动调整效率 – 功耗管理技术AMD 跃频 (Powertune) 和核心休眠 (Zerocore Power) 技术能够在您工作时为您提高性能,在您休息时切换到节省模式。13支持微软 Windows(R) 10助力微软Windows 10 操作系统发挥所有优势,实现全新计算体验。在 Windows 10 发售的第一年内可免费升级到 Windows 10,从而获得附带的 DirectX(R) 12。14 AMD 环音 (TureAudio) 技术AMD 环音 (TureAudio) 技术创造臻美声波,让您尽享如临其境的游戏声效。15
&R9 200 系列规格
GPU 架构28nm28nm28nm28nm28nm28nm28nm28nm支持的 API6,7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3, OpenCL(TM)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3, OpenCL(TM)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3, OpenCL(TM)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3, OpenCL(TM)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3, OpenCL(TM)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3, OpenCL(TM) 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3, OpenCL(TM)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3, OpenCL(TM)PCI EXPRESS(R) 版本1733333333AMD 跃频 (Powertune) 技术13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4K 分辨率3是(4K60 SST 或 MST)是(4K60 SST 或 MST)是(4K60 SST 或 MST)是(4K60 SST 或 MST)是(4K60 SST 或 MST)是(4K60 SST 或 MST)是(4K60 SST 或 MST)是(4K60 SST 或 MST)DDMA 音频是是是是 是是是是HDMI(带有 4K、立体 3D、深色和 X.V.COLOR(TM))是是是是是是是是AMD 环音 (TUREAUDIO) 技术15支持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AMD 宽域 (EYEFINITY) 技术10(连接的显示器最大数量)使用 DP MST 集线器,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P MST 集线器,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P MST 集线器,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P MST 集线器,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P MST 集线器,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P MST 集线器,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P MST 集线器,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P MST 集线器,最多 6 台显示器视频编解码引擎 (VCE)(带有 H.264、MPEG-4 ASP、MPEG-2、VC-1 和蓝光 3D)有有有有有有有有GPU 时钟频率最高 1018 MHz最高 1000 MHz最高 947 MHz最高 918MHz最高 1000 MHz最高 933 MHz最高 1050 MHz最高 925 MHz显存带宽最高 640 GB/s最高 352 GB/s最高 320 GB/s最高 176 GB/s最高 288 GB/s最高 240 GB/s最高 179.2 GBP/s最高 179.2 GBP/s显存大小最高 8GB GDDR5最高 8GB GDDR5最高 4GB GDDR5最高 4GB GDDR5最高 3GB GDDR5最高 3GB GDDR5最高 4GB GDDR5最高 2GB GDDR5流处理单元最高 5632(88 个计算单元)最高 2816(44 个计算单元)19最高 2560 (40 个计算单元)19最高 1792 (28 个计算单元)19最高 2048 (32 个计算单元)19最高 1792 (28 个计算单元)19最高 1280(20 个计算单元)19最高 1280(20 个计算单元)19必需的电源接口2 x 8-pin1 x 6-pin + 1 x 8-pin1 x 6-pin + 1 x 8-pin2 x 6-pin1 x 6-pin + 1 x 8-pin1 x 6-pin + 1 x 8-pin2 x 6-pin1 x 6-pin支持 AMD 交叉火力 (CROSSFIRE(TM)) 技术12 (最多支持的 GPU 数量和是否需要桥接器)4 个,无需桥接器4 个,无需桥接器4 个,无需桥接器2 个,无需桥接器4 个,需要桥接器4 个,需要桥接器2 个,需要桥接器2 个,需要桥接器板型全高,双卡插槽,120 毫米散热器和风扇全高,双卡插槽全高,双卡插槽全高,双卡插槽全高,双卡插槽全高,双卡插槽全高,双卡插槽全高,双卡插槽
&R9 300 系列规格
GPU 架构28 nm28 nm28nm28 nm28 nm支持的 API6,7,8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58, Vulkan(TM), OpenCL(TM) 2.0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58, Vulkan(TM), OpenCL(TM) 2.0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58, Vulkan(TM), OpenCL(TM) 2.0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58, Vulkan(TM), OpenCL(TM) 2.0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58, Vulkan(TM), Mantle, OpenCL(TM) 2.0高带宽显存1 (HBM)否否否否否PCI EXPRESS(R) 版本173.03.03.03.03.0视觉超分辨率 (VSR)4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AMD 显示变频 (FREESYNC(TM)) 技术5支持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AMD LIQUIDVR(TM) 技术9支持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支持 4K 分辨率3是是是是是帧率控制 (FRTC)11是是是是是DDMA 音频是是是是是HDMI(带有 4K、立体 3D、深色和 X.V.COLOR(TM))是是是是是AMD 跃频 (POWERTUNE) 技术13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AMD 核心休眠 (ZEROCORE POWER) 技术13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AMD 环音 (TUREAUDIO) 技术15支持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AMD 宽域 (EYEFINITY) 技术10(连接的显示器最大数量)使用 DisplayPort MST 集线器时,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isplayPort MST 集线器时,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isplayPort MST 集线器时,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isplayPort MST 集线器时,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isplayPort MST 集线器时,最多 6 台显示器AMD HD3D 技术18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视频编解码引擎 (VCE)(带有 H.264、MPEG-4 ASP、MPEG-2、VC-1 和蓝光 3D)有有有有有GPU 时钟频率 最高 1050 MHz最高 1000 MHz最高 970 MHz最高 970 MHz最高 980 MHz显存带宽384 GB/s384 GB/s182.4 GB/s182.4 GB/s最高 179.2 GB/s显存接口512位 GDDR5512位 GDDR5256位 GDDR5256位 GDDR5256位 GDDR5显存大小8GB GDDR58GB GDDR5最高 4GB GDDR5最高 4GB GDDR52GB 或 4GB GDDR5流处理单元2816(44 个计算单元)192560(40 个计算单元)192048(32 个计算单元)191792(28 个计算单元)191024(16 个计算单元)19必需的电源接口1 x 6-pin, 1 x 8-pin 1 x 6-pin, 1 x 8-pin2 x 6-pin2 x 6-pin1 x 6-pin支持 AMD 交叉火力 (CROSSFIRE(TM)) 技术12(最多支持的 GPU 数量和是否需要桥接器)4,否4,否2,否2,否2,是板型全高,双卡插槽全高,双卡插槽全高,双卡插槽全高,双卡插槽全高,双卡插槽
R9 Fury 系列规格
GPU 架构28 nm28 nm支持的 API6,7,8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58, Vulkan(TM), OpenCL(TM) 2.0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58, Vulkan(TM), OpenCL(TM) 2.0高带宽显存1 (HBM)是是PCI EXPRESS(R) 版本173.03.0视觉超分辨率 (VSR)4支持支持AMD 显示变频 (FREESYNC(TM)) 技术5支持支持AMD LIQUIDVR(TM) 技术9支持支持支持 4K 分辨率3是是帧率控制 (FRTC)11是是DDMA 音频是是HDMI(带有 4K、立体 3D、深色和 X.V.COLOR(TM))是是AMD 跃频 (POWERTUNE) 技术13支持支持AMD 核心休眠 (ZEROCORE POWER) 技术13支持支持AMD 环音 (TUREAUDIO) 技术15支持支持AMD 宽域 (EYEFINITY) 技术10(连接的显示器最大数量)使用 DisplayPort MST 集线器时,最多 6 台显示器使用 DisplayPort MST 集线器时,最多 6 台显示器AMD HD3D 技术18支持支持视频编解码引擎 (VCE)(带有 H.264、MPEG-4 ASP、MPEG-2、VC-1 和蓝光 3D)有有GPU 时钟频率 最高 1050 MHz最高 1000 MHz显存带宽512 GB/s512 GB/s显存接口4096位 HBM4096位 HBM显存大小4GB HBM4GB HBM流处理单元4096(64 个计算单元)193584(56 个计算单元)19必需的电源接口2x 8-pin2x 8-pin支持 AMD 交叉火力 (CROSSFIRE(TM)) 技术12(最多支持的 GPU 数量和是否需要桥接器)4,否4,否板型全高,双卡插槽,液体冷却
全高,双卡插槽
R9 Nano 系列规格
GPU 架构28 nm支持的 API6,7,8DirectX(R) 12, Mantle, OpenGL(R) 4.58, Vulkan(TM), OpenCL(TM) 2.0高带宽显存1 (HBM)是PCI EXPRESS(R) 版本173.0视觉超分辨率 (VSR)4支持AMD 显示变频 (FREESYNC(TM)) 技术5支持AMD LIQUIDVR(TM) 技术9支持支持 4K 分辨率3支持帧率控制 (FRTC)11支持DDMA 音频有HDMI(带有 4K、立体 3D、深色和 X.V.COLOR(TM))是AMD 跃频 (POWERTUNE) 技术13支持AMD 核心休眠 (ZEROCORE POWER) 技术13支持AMD 环音 (TUREAUDIO) 技术15支持AMD 宽域 (EYEFINITY) 技术10 (连接的显示器最大数量)使用 DisplayPort MST 集线器时,最多 6 台显示器AMD HD3D 技术18有视频编解码引擎 (VCE)(带有 H.264、MPEG-4 ASP、MPEG-2、VC-1 和蓝光 3D)有GPU 时钟频率最高 1000 MHz显存带宽512 GB/s显存接口4096 位 HBM显存大小4GB HBM流处理单元4096(64 个计算单元)19必需的电源接口1x 8-pin支持 AMD 交叉火力 (CROSSFIRE(TM)) 技术12 (最多支持的 GPU 数量和是否需要桥接器)4 个,无需桥接器板型全高,小型,双卡插槽
完全启用某些功能,需要添加额外的硬件(例如蓝光驱动器、4K 显示器、电视调谐器、无线高清电视)和/或软件(例如多媒体应用程序)。播放高清视频需要高清的视频源。并非所有组件或系统都能够支持全部的功能,请向部件或系统制造商核实特定型号的功能和所支持的技术。由 AMD 工程团队在 AMD Radeon(TM) R9 290X GPU 和基于 HBM 的设备上进行测试。在内存得到全面利用的条件下,通过独立直接测量 GDDR5 和 HBM 功率输出轨道获得相关数据。电源效率按每瓦功率消耗提供的每秒带宽千兆字节数计算。AMD Radeon(TM) R9 290X(10.66 GB/s 带宽/瓦)和基于 HBM 的设备(35+ GB/s 带宽/瓦)、AMD FX-8350、Gigabyte GA-990FX-UD5、8GB DDR3-1866、Windows 8.1 x64 Professional、AMD 催化剂 (Catalyst(TM)) 15.20 Beta。HBM-1基于显存带宽的 AMD Radeon(TM) R9 290X,配置 1250MHz 512 位 GDDR5 接口 (320GB/s) 与基于 HBM 的设备,配置 500MHz 4096 位接口 (512GB/s)。HBM-4需要 4K 显示器和内容。所支持分辨率根据不同的 GPU 型号和主板的设计而不同;请您在购买前向制造商确认产品规格。部分 Radeon 显卡配备 AMD 的视觉超分辨率 (VSR) 功能,旨在以更高的分辨率自动重新渲染游戏,并动态调整高清显示器的分辨率来获得更高画质和更多细节。对于具体的功能,请咨询组件或系统制造商。有关配备视觉超分辨率 (VSR) 功能的 Radeon 显卡列表,请访问
。GD-85AMD 显示变频 (FreeSync(TM)) 技术通过将显卡帧速率与显示器刷新率同步,旨在消除游戏和视频中的卡顿和/或撕裂现象。需要兼容 AMD FreeSync(TM) 技术的显示器和符合要求的 Radeon(TM) 显卡和/或 AMD A 系列 APU。有关支持该技术的硬件和兼容显示器的列表,请访问
。对于具体的性能,请咨询组件或系统制造商。GD-67要求应用程序支持 Mantle。启用 DirectX(R) 12 需要 x86 处理器、基于 GCN 架构的 Radeon(TM) 显卡以及 Windows(R) 10。GD-99AMD 催化剂 (Catalyst(TM)) 驱动程序 15.30 WHQL 支持 OpenGL(R) 4.5。 当虚拟现实头戴式设备上市后,用户需要购买与 AMD GPU 技术和 AMD Liquid VR 软件相兼容的虚拟现实头戴式设备。请访问
获取更多信息。AMD 宽域 (Eyefinity) 技术能够在一张显卡上支持多个显示器。支持的显示器数量、类型和分辨率,根据型号和显卡设计的不同而不同;请您在购买前向显示器制造商确认产品所具备的特性。为了实现一个输出端口能够支持两台以上或更多的显示器,可能需要额外的硬件,例如支持 DisplayPort(TM) 的显示器或者启用 DisplayPort 1.2 MST 的集线器。对于消费类系统,推荐最多使用两个主动式转接器。请访问 www.amd.com/eyefinityfaq,了解更多详情。部分 Radeon 显卡配备帧数锁定 (FRTC) 技术,通过让用户设置游戏和应用程序的目标帧速率来实现降热、降噪、降耗。当前不兼容 AMD 交叉火力 (CrossFire(TM)) 多 GPU 配置。对于具体的性能,请咨询组件或系统制造商。有关配备帧数锁定 (FRTC) 技术的 Radeon 产品列表,请访问 。GD-77AMD CrossFire(TM) 技术和/或 AMD LiquidVR(TM) Affinity 多 GPU 技术需要一块支持 AMD CrossFire(TM) 技术的主板,并且可能需要专业电源和 AMD CrossFire(TM) 桥式互连(每个附加显卡各一个)。对于具体的型号功能,请咨询组件或系统制造商。欲了解详情,请访问
。GD-11某些 AMD Radeon(TM) 产品采用了 AMD 跃频 (Powertune) 技术和 AMD 核心休眠 (Zerocore Power) 技术,这些技术可响应某些 GPU 负荷条件,对 GPU 功耗进行智能管理。并非所有产品都支持所有的技术,请向组件或系统制造商核实特定型号的功能。微软提供的免费升级服务 — 符合条件的全新或现有的Windows 7、Windows 8.1 设备可在Windows(R) 10 发售的第一年内免费升级至 Windows(R) 10!更多优惠:符合条件的 Windows 设备升级至 Windows 10 之后,微软将继续在设备的支持生命周期内提供更新,确保其安全性,并不断推出新的特性和功能 — 无需任何额外费用。请访问
了解详情。可能有条款和条件限制。AMD 环音 (TureAudio) 技术在特定 AMD A 系列 APU 中提供,专为改善声效的逼真度而设计。需要支持该技术的游戏或者应用程序。并非所有音响设备均支持所有音效;一些音效可能需要额外的音响设备。并非所有 GPU 都提供所有技术;有关具体的功能,请咨询组件或系统制造商。有关配备环音 (TureAudio) 技术的产品列表及更多信息,请访问
。GD-59AMD APP 应用加速 (APP Acceleration) 技术是一套用于提高视频质量和增强应用性能的技术。完全启用某些功能需要支持 OpenCL(TM) 或 DirectCompute(包括 AMD 统一视频解码器 (UVD))。并非所有产品都具备全部的特性,完全实现某些功能可能需要配套的产品。采用 PCI Express 3.0 带宽需要配备 PCI Express 3.0 PHY 主板。并非所有主板均支持该技术;有关具体的型号性能和支持的技术,请咨询组件或系统制造商。GD-44AMD HD3D 技术用于支持游戏、影片和/或照片的三维立体成像。需要 3D 立体驱动器、眼镜和显示器。并非所有组件或系统都能够支持全部的功能,请向部件或系统制造商核实特定型号的功能和所支持的技术。请访问
,查看有关支持的三维立体硬件列表。基于 GCN 架构的独立 AMD Radeon(TM) 和 FirePro(TM) GPU 包含多个称为计算单元 (CU) 的独立执行引擎。每个计算单元包含 64 个统一工作的着色器(“流处理器”)。(C) 201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保留所有权利。AMD、AMD 箭头徽标、Catalyst、CrossFire、FreeSync、LiquidVR、Radeon 及其组合都属于 AMD 的商标。Microsoft、Windows 和 DirectX(R) 是微软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商标或注册商标。OpenCL 是 Khronos 允许使用的 Apple Inc.商标。PCI Express 和 PCIe 是 PCI-SIG 的注册商标。文中涉及的其它产品名称仅供参考,商标属于各自所有者的资产。Our Software
Recent Database Updates
GPU Database
Below you will find a reference list of most graphics cards released in recent years.
PCIe 3.0 x16
4096 MB, GDDR5, 128 bit
768 / 48 / 32
PCIe 3.0 x16
11264 MB, GDDR5X, 352 bit
3584 / 224 / 88
PCIe 3.0 x16
6144 MB, GDDR5, 192 bit
1280 / 80 / 48
PCIe 3.0 x16
8192 MB, GDDR5, 256 bit
1920 / 120 / 64
PCIe 3.0 x16
2048 MB, GDDR5, 128 bit
640 / 40 / 32
PCIe 3.0 x16
8192 MB, GDDR5X, 256 bit
2560 / 160 / 64
PCIe 3.0 x16
2048 MB, GDDR5, 128 bit
640 / 40 / 16
PCIe 3.0 x4
2048 MB, GDDR5, 64 bit
384 / 24 / 16
Polaris 21
PCIe 3.0 x8
4096 MB, GDDR5, 128 bit
1024 / 64 / 16
Raven Ridge
System Shared
System Shared
704 / 44 / 8
Polaris 20
PCIe 3.0 x16
8192 MB, GDDR5, 256 bit
2304 / 144 / 32
PCIe 3.0 x16
4096 MB, GDDR5, 256 bit
1664 / 104 / 56
PCIe 3.0 x4
5120 MB, GDDR5X, 320 bit
3200 / 200 / 80
PCIe 3.0 x16
2048 MB, GDDR5, 128 bit
1024 / 64 / 32
Ivy Bridge GT2
PCIe 1.0 x16
System Shared
System Shared
16 / 4 / 2
12288 MB, GDDR5, 384 bit
2560 / 160 / 32
Raven Ridge
System Shared
System Shared
512 / 32 / 8
PCIe 3.0 x8
2048 MB, GDDR5, 128 bit
512 / 32 / 16
PCIe 3.0 x16
8192 MB, HBM2, 2048 bit
4096 / 256 / 64
PCIe 3.0 x16
3072 MB, GDDR5, 384 bit
2048 / 128 / 32
Haswell GT2
PCIe 1.0 x16
System Shared
System Shared
20 / 4 / 2
PCIe 3.0 x16
2048 MB, GDDR5, 192 bit
960 / 80 / 24
Sandy Bridge GT2
PCIe 1.0 x16
System Shared
System Shared
12 / 1 / 1
Polaris 20
PCIe 3.0 x16
4096 MB, GDDR5, 256 bit
2048 / 128 / 32
PCIe 3.0 x16
8192 MB, GDDR5, 256 bit
2432 / 152 / 64
PCIe 3.0 x16
2048 MB, GDDR5, 256 bit
1152 / 96 / 32
Kaby Lake GT2
PCIe 3.0 x1
System Shared
System Shared
192 / 24 / 3
PCIe 3.0 x16
3072 MB, GDDR5, 192 bit
1152 / 72 / 48
PCIe 3.0 x16
1024 MB, GDDR5, 128 bit
384 / 32 / 16
PCIe 3.0 x16
8192 MB, GDDR5, 256 bit
2304 / 144 / 32
PCIe 2.0 x16
1024 MB, GDDR5, 192 bit
192 / 32 / 24
PCIe 3.0 x16
2048 MB, GDDR5, 256 bit
1536 / 128 / 32
PCIe 3.0 x16
2048 MB, GDDR5, 256 bit
1280 / 80 / 32
PCIe 3.0 x16
6144 MB, GDDR5, 384 bit
2816 / 176 / 96
PCIe 3.0 x16
4096 MB, GDDR5, 256 bit
2048 / 128 / 32
PCIe 3.0 x16
4096 MB, GDDR5, 256 bit
2048 / 128 / 64
PCIe 3.0 x16
4096 MB, GDDR5, 512 bit
2816 / 176 / 64
Haswell GT2
PCIe 1.0 x16
System Shared
System Shared
20 / 4 / 2
Cape Verde
PCIe 3.0 x16
1024 MB, GDDR5, 128 bit
640 / 40 / 16
PCIe 3.0 x16
3072 MB, GDDR5, 384 bit
2048 / 128 / 32
PCIe 3.0 x8
2048 MB, GDDR5, 128 bit
896 / 56 / 16
PCIe 2.0 x8
1024 MB, GDDR5, 64 bit
384 / 16 / 8
PCIe 3.0 x16
4096 MB, GDDR5X, 256 bit
1920 / 120 / 64
PCIe 3.0 x16
8192 MB, HBM2, 2048 bit
3584 / 224 / 64
PCIe 3.0 x16
4096 MB, GDDR5, 512 bit
2560 / 160 / 64
8192 MB, GDDR5, 256 bit
2304 / 144 / 32
PCIe 3.0 x16
3072 MB, GDDR5, 384 bit
2304 / 192 / 48
PCIe 3.0 x16
2048 MB, GDDR5, 256 bit
1024 / 64 / 32
PCIe 3.0 x16
2048 MB, GDDR5, 256 bit
1280 / 80 / 32
PCIe 3.0 x16
12288 MB, GDDR5X, 384 bit
3584 / 224 / 96
Latest VGA Drivers
New Forum Posts
<time datetime="T05:00:33+ by unclewebb
<time datetime="T04:59:20+ by Smitsars
<time datetime="T04:54:14+ by manofthem
<time datetime="T03:46:08+ by eidairaman1
<time datetime="T03:42:29+ by eidairaman1
<time datetime="T03:35:18+ by eidairaman1
<time datetime="T02:50:27+ by T4C Fantasy
<time datetime="T02:36:01+ by Athlonite
<time datetime="T02:01:42+ by theoneandonlymrk
<time datetime="T01:35:30+ by Norton
Popular Reviews
Mar 16th, 2018
Mar 8th, 2018
Feb 16th, 2018
Feb 22nd, 2018
Oct 12th, 2017
Feb 19th, 2018
Mar 2nd, 2018
Feb 12th, 2018
Mar 9th, 2018
Feb 8th, 2018
TechPowerUp Mobile App
Controversial News PostsAMD反击节奏!R7/R9 200系列显卡评测
来源:pconline 原创&
作者:Man.2&
责任编辑:lijiasheng&
1从入门到高端、R9/R7 200概述  【PConline 评测】自从NVIDIA发布GTX780,预示着NVIDIA开始进军新一代GeForce700系列,距离现在也有接近五个月。作为用户的一员,我们当然希望AMD能拿出杀手锏与之竞争。直到现在,AMD终于发布了R9/R7 200系列。  AMD今天正式宣布了新一代的独立显卡产品,同时也标志着沿用六代的&Radeon HD&命名方式成为历史,&Radeon Rx&闪亮登场。&  这次的发布对A饭而言,可以说是有点失望,旗舰级别R9 290X的性能还不能公布。发布的产品有定位高端的R9 280X,中高端R9 270X,主流级R7 270X,入门级R7 240,而且都不是夏威夷的产物,部分产品甚至是改名而来。  当初NVIDIA第一波推广,以GTX TITAN、GTX780使用的GK110新核心,迷倒不少N粉,即使第二波GTX770马甲货的出现,也不至于出现太多的负面声音。相反AMD第一波就出现太多的改名版,实在提不起劲,当然这也为旗舰的R9 290X蒙上面纱。全新命名&&AMD R9/R7 200系列  最新一代AMD显卡阵容有:Radeon R9 290X、Radeon R9 290、Radeon R9 280X、Radeon R9 270X、Radeon R7 260X、Radeon R7 250。R9系列定位高端,R7系列则针对中端主流市场。当然,它们都是GCN架构的,只有R9 290/290X代号为Hawaii。&  AMD这次新卡主要有三大新技术:Mantle,硬件优化、跨平台游戏开发体制,游戏可以直接访问GCN架构的原始语言,带来其它显卡上所不具备的更深层次硬件优化;支持PCI-E 3.0、DirectX 11.2、OpenGL 4.3;TrueAudio,可编程的音频流水线,实现更丰富的音效、逼真的方向性等等。&从入门到高端,R9/R7 200概述:●旗舰级R9 290X:全新Hawaii竞争对手:GTX780/GTX TITAN参考价格:4999元&&&&&&&&  R9 200系列中,旗舰产品为R9 290X,相关图片赏析。R9 290X使用基于Hawaii,规格和参数都提升另一个高度,性能力敌GTX780,按照AMD官方定价为4999元。●高端级R9 280X:由HD7970转变竞争对手:GTX770/GTX760参考价格:元&&&&&&&&  高端阵型以R9 280X打头阵,外观规模与之前的HD7970产品接近。R9 280X的参数规格与HD7970GE完全一样,可以调侃为改名版。当然价格上要给力的多,根据AMD官方文件,R9 280X与GTX760竞争,价格为元,性价比相当不错。&●中端R9 270X&&HD7870&高频版&竞争对手:GTX660/GTX760参考价格:元&&&&&&&&  跟R9 280X类似,R9 270X同样没有带来太多新东西,跟HD7870一样使用Pitcaim核心,规格完全一致,就频率提升了,当然性能还是比HD7870要强。AMD相关文件指出,R9 270X与GTX660竞争,虽然性能预测会强于后者,不过价格要高一些,性价比一般。●主流级R7 260X&&相当于国外HD7790竞争对手:GTX650Ti/GTX650Ti-B参考价格:999-1099元&&&&&&&&  R7 260X对我们而言算是新东西了,使用了Bonaire,也就是之前国外流行的HD7790,规格参数在HD7770与HD7850之间,与GTX650Ti竞争,售价为999-1099元,性价比同样值得斟酌,尤其在目前GTX650Ti-Boost、HD7850的价格同样在999-1099元的情况下。●入门级R7 250&&比HD7750还弱竞争对手:GT640 D5参考价格:549-599元&&&&&&&&  R7 250配备了384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加速最高1050MHz,单精度浮点性能806GFlops,显存位宽128-bit,可选1GB GDDR5、2GB DDR3等不同规格,前者等效频率4600MHz。该卡最大功耗65W,无需辅助供电,可以做成被动静音散热。对手无疑就是GT640 D5。●入门级R7 240&&R7系列最入门一员竞争对手:GT630 D5参考价格:449-499元&&&&&&&&&  这次发布的,还有入门级产品R7 240,相比上几款显卡,R7 240的光环要少一些,同样使用新的Oland核心,不过参数规格要精简的多,定位入门,主要取代HD6670,不过价格上也要接近500元。&AMD R200 系列显卡&参数规格对比显卡R9 280XR9 270XR7 260XR7 240核心代号TahitiPitcaimBonaireOland晶体管数量4.3 billion2.8 billion2.08billion-GPU核心面积365mm2212mm2160mm277mm2制作工艺28纳米28纳米28纳米28纳米流处理器20481280896320纹理单元128805620ROPs3232168显存容量3GB GDDR52GB GDDR52GB&GDDR5&&1GB GDDR5&显存位宽384bit256bit128bit128bit核心频率1050MHz1050MHz1100MHz780MHz显存频率6000MHz5600MHz6500MHz4500MHz供电接口8+6pin6+6pin6pin-价格<font color="#99-2099元<font color="#99-1599元<font color="#9-1099元<font color="#9-499元&  汇总了一下这次AMD发布新品的参数,熟悉的Tahiti、Pitcaim并没有引起笔者太多的好奇,倒是报价喜感。至于Bonaire、Oland还是颇为新颖,下面我们看看每一款显卡的表现。2R9 280X外观细节赏析与拆解●R9 280X外观细节赏析  再一次简单提提,我们没有收到AMD官方公版R9 280X,因此使用了由HIS提供的产品,考虑到HIS作为AIB,IceQ X2的PCB做工也接近公版HD7970GE,因此我们用作代表。酷黑色铝合金导风罩独特蓝色PCB,元器件排布均匀附带显存、MOS散热鳍片双8.9 cm风扇、三根6mm、两根8mm铜热管PCB对比HD7970GE,仅供电相增加了使用同样的的Tahiti核心  目前最新的GPU-Z 0.7.3加上最新的13.11催化剂驱动,已经可以完整识别R9 280X,跟HD7970GE一样的参数,连频率也没有什么异样,完全就是&改名货&。3R9 270X外观细节赏析与拆解&●R9 270X外观和细节赏析  对于R9 270X,我们使用公版,酷黑色加上绕眼红色线条点缀,看上去更炫。依旧试用涡轮散热背部PCB,这里用HD7870公版对比,几乎没有改变除了散热器,两款显卡规模也很一致R9 270X比HD7870散热器的鳍片更多,也多了MOS导热贴PCB对比,供电数量一致,就方位改变了一样的Pitcaim核心&  毕竟是使用Pitcaim核心,GPU-Z还是完全识别无压力,跟HD7870相比,R9 270X频率提高了不少。除了PCB修改、散热器更完善,加入Boost功能,R9 270X带来的惊喜并不多。4R7 260X外观细节赏析与拆解&R7 260X外观和细节赏析:  R7 260X与R9 270X使用相同的风格,不过规模上要小得多。单风扇直吹散热器,与HD7770类似规模全数字输出接口:双VGA、DP、DVI作为&HD7790&,延续了HD7770的短小精悍简单散热器,还附带了MOS散热鳍片完整PCB,有扎实的供电规模封闭电感、固态电容、八爪MOS,公版用料一点也不差160mm2核心面积,比HDmm2要大&  R7 260X算是一个新品,虽然国外一早就发布了HD7790,对于国内还是颇为新鲜。频率高达MHz,是目前A卡最高频率的一款产品,规格上在HD7770与HD7850之间,相信能力敌GTX650Ti,不过999-1099元的报价实在不给力。5R7 240外观细节赏析与拆解R7 240外观和细节赏析:  这次新品发布,最入门的一款是R7 240,AMD并不想高调宣传,因此也没有公版显卡提供,我们依旧使用有HIS提供的R7 240。简单做工,用料精简,这就是入门显卡短身PCB,元器件并不多,符合入门的定位简单铝制散热器,可见R7 240发热量小虽是入门级,但配备了封闭电感、固态电容、八爪MOS,良心用料77mm2的小型GPU,比GK107还小  R7 240用于取代上一代的HD6670,&核心规格上要比GT640 D5要少,不过显存位宽上要良心点,达到128bit,两者性能还需具体对比。6全系列显卡3DMark理论测试成绩●评测平台说明  为了消除性能瓶颈,我们选用了最新的家用高端平台I7 4770K + Z87,尽可能消除CPU带来的性能瓶颈。评测平台信息()硬件平台CPUIntel Core i7 4770K主板华硕Z87-A内存三星 DDR3 1600 4GB&2(8-8-8-24)硬盘西部数据1TB 64M SATA3电源LEPA G1600-MA-EU显卡AMD R7 240(780/4500MHz)AMD R7 260X(MHz)AMD R9 270X(MHz)AMD R9 280X(MHz)软件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7 旗舰版 64位 ( DirectX 11 )显卡驱动AMD催化剂13.11 betaNVIDIA ForceWare 331.40 beta  这次测试R9/R7 200系列,一共有四款产品,要对比的显卡几乎覆盖了全部AMD HD7000系列,对比NVIDIA方面也有相当多。考虑到显卡性能和画质的不一样,我们将会针对每一款进行测试,为了方便大家看到全系列显卡的性能差别,我们在3DMark测试中,进行了统一的跑分。●3DMark理论值测试  3DMark目前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基准测试软体与电脑性能测试,我们使用3DMark11和新3DMark来测试一下R7/R9 200&系列显卡。  测试小结:出乎意料,R9 280X和HD7970GE都夺得两个3DMark的首位,虽然两显卡是同款产品,但跑分上似乎R9 280X占优势,这里小编不排除出现误差情况。另外在新驱动下,A卡的跑分普遍要比N卡高一些。   R9 280X跑分上要比GTX770高,R9 270X比GTX760高,R9 260X比GTX650Ti高,似乎AMD要推的三款显卡都要全面领先对手。至于R7 240,这里就卖卖萌吧。&测试软件 设置软件设置《新3DMark》Fire Strike场景performance模式《3DMark 11 V1.02》performance模式&7R9 280X评测:与GTX770同一水平R9 280X性能测试:与GTX770同一水平  从GPU-Z图片可以看到,R9 280X就是HD7970GE。虽然AMD给出的竞争对手是GTX760,但按照以往的测试成绩看,R9 280X的性能定位与GTX770接近。我们用最新的驱动,分别对这几款显卡进行了评测对比。其中游戏分辨率采用,游戏画质设定为最高。  测试小结:意料之内,R9 280X性能跟HD7970GE处于同一水平,所跑出的游戏帧率几乎完全一样。在不同的游戏表现中与GTX770互有胜负,不过主流的大型单机游戏,R9 280X还是可以用全高清分辨率,完美的画质流畅运行。R9 280X(仅代表所测试的6款游戏)R9 280X PK AMD HD7950+20%R9 280X PK AMD HD7970GE0%R9 280X PK NVIDIA GTX760+24%R9 280X PK NVIDIA GTX770-3%  R9 280X性能跟GTX770可以说是同一水平,远甩GTX760。AMD文件说道R9 280X竞品是GTX760,这显然不对位。不过考虑到元的吸引价,性价比还是能虐杀GTX770、GTX760的。&所测试游戏的设置和测量方式游戏游戏设置&测试方法《古墓丽影9》最高画质,开启头发特效游戏自带benchmark《孤岛惊魂3》DX11,最高画质用Fraps软件记录猎杀野猪及采集三色药草后移动到下一个海盗营地场地《地铁:最后的曙光》最高画质游戏自带benchmark《孤岛危机3》最高画质+DX11使用Fraps,从&欢迎来到丛林&关卡,游戏场景开始计30秒《热血无赖》最高画质,高抗锯齿&自带Benchmark《战地3》Extreme画质使用Fraps,&追猎行动&关卡开始至登上飞机8R9 270X评测:GTX760也有压力R9 270X性能测试:比HD7870加强  从GPU-Z图片看,R9 270X就一高频版HD7870,按照定位能完胜GTX660,跟GTX660Ti有一拼,甚至可以给GTX760带来压力。我们同样以全高清分辨率,中等画质去测试这款显卡。  测试小结:虽然R9 270X与HD7870本是同根生,不过频率提高后,R9 270X性能大增,多个游戏跑出帧率与HD7870拉开距离,部分游戏甚至接近GTX760。在分辨率下,R9 270X能跑出完美的帧率,可以向中高画质挑战。R9 270X(仅代表所测试的6款游戏)R9 270X PK AMD HD7870+9%R9 270X PK NVIDIA GTX660+17%R9 270X PK NVIDIA GTX760-7%  通过测试和对比,R9 270X上比GTX760不足,下比GTX660有余,考虑到价格元,也是针对GTX760和GTX660的空间,在两者之间有个不错的定位。&所测试游戏的设置和测量方式游戏游戏设置&测试方法《古墓丽影9》高画质,游戏自带benchmark《孤岛惊魂3》DX11,4AA,low用Fraps软件记录猎杀野猪及采集三色药草后移动到下一个海盗营地场地《地铁:最后的曙光》LOW,普通tesselation,游戏自带benchmark《孤岛危机3》low,2MSAA,使用Fraps,从&欢迎来到丛林&关卡,游戏场景开始计30秒《热血无赖》高抗锯齿,普通画质,&自带Benchmark《战地3》,全局high画质使用Fraps,&追猎行动&关卡开始至登上飞机9R7 260X评测:性能比GTX650Ti强R7 260X&:比GTX650Ti性能要好  到R7 260X,国外HD7790版,按照AMD定位竞争对手是GTX650Ti,不过价格略高。按照GTX650Ti的性能表现,R7 260X能在的分辨率下,以中等画质玩游戏大作。  测试小结:R7 260X的性能表现并没有让人失望,多个游戏都能领先GTX650Ti,不过距离HD7850还有距离,显然不能给GTX650Ti-B带来压力。显卡在高分辨率下玩游戏还比较流畅。&R7 260X(仅代表所测试的6款游戏)R7 260X PK AMD HD7850-19%R7 260X PK NVIDIA GTX650Ti-Boost-16%R7 260X PK AMD HD7770+34%R7 260X PK NVIDIA GTX650Ti+11%&  汇总一下成绩,R7 260X比GTX650Ti领先明显,不过相比HD7850还有一段距离。定价999-1099元,跟目前HD7850相抵触,性价比显然不是GTX650Ti Boost的对手,看来上市不久就要下调价格了。&所测试游戏的设置和测量方式游戏游戏设置&测试方法《古墓丽影9》高画质,游戏自带benchmark《孤岛惊魂3》DX11,4AA,low用Fraps软件记录猎杀野猪及采集三色药草后移动到下一个海盗营地场地《地铁:最后的曙光》LOW,普通tesselation,游戏自带benchmark《孤岛危机3》low,2MSAA,使用Fraps,从&欢迎来到丛林&关卡,游戏场景开始计30秒《热血无赖》高抗锯齿,普通画质,&自带Benchmark《战地3》,全局high画质使用Fraps,&追猎行动&关卡开始至登上飞机10R7 240评测:并不比HD6670强多少R7 240性能测试:维持HD6670水平  最后到入门级R7 240,这款显卡特点并不多,主要用作APU核显和主流独显性能之间的一个补充。主要用于取代HD6670,竞争对手是GT630 D5版。有余考虑性能,我们用分辨率、低画质进行测试。  测试小结:R7 240性能并不喜感,性能平平跟HD6670几乎一致,在、低画质下还是能玩各类大型游戏,不过显然不是GT640 D5的对手。R7 240(仅代表所测试的6款游戏)R7 240 PK AMD HD6670-2%R7 240 PK NVIDIA GT630 D5+32%R7 240&PK NVIDIA GT640 D5-11%&  R7 240性能上跟HD6670 D5版并没有什么异样,毕竟定位入门,这样的取代只是想把功耗降低下来而已。不过价格449-499元的售价,性价比并非超值,加钱上HD7750效果要好得多。&所测试游戏的设置和测量方式游戏游戏设置&测试方法《古墓丽影9》中等画质,游戏自带benchmark《孤岛惊魂3》DX11,0AA,LOW用Fraps软件记录猎杀野猪及采集三色药草后移动到下一个海盗营地场地《地铁:最后的曙光》LOW,关闭tesselation,游戏自带benchmark《孤岛危机3》low,2MSAA,使用Fraps,从&欢迎来到丛林&关卡,游戏场景开始计30秒《热血无赖》高抗锯齿,普通画质,&自带Benchmark《战地3》,全局mid画质使用Fraps,&追猎行动&关卡开始至登上飞机11全系列显卡平台功耗和新卡温度测试●温度功耗测试:  在测试之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法测试显卡的独立功耗,本轮测试中所有的功耗成绩均为整机功耗,测试过程中用功耗测试仪进行检测。  FurMark是一款OpenGL基准测试工具,通过皮毛渲染算法来衡量显卡的性能,属于满载压力测试。连续烤机10分钟后,记录平台功耗。  测试小结:我们用了I7 4770K+ Z87这样的平台,功耗会比以前降低小许。AMD R9/R7 200系列全部使用28纳米GCN架构,能耗比还是不错的。显卡负载带来的平台功耗,整体上跟3DMark理论成绩接近。不过R9 280X、HD7970GE这两款显卡还是高了些。&  测试小结:考虑到这次评测使用的显卡并非全部公版,因此温度方面仅供参考。从数据中看到,R9 270X散热器表现并不给力,虽然改进了,不过依然热。另外R7 260X的表现,在主流显卡中相当不错。12总结:以性价比制胜、290X跑分首曝显卡性能天梯图:  在本期测试中,我们采用了显卡天梯图以便更直观地体现出显卡的具体性能以及对比测试显卡之间的性能高低。同时显卡的发展步伐日新月异,不断有新品上市与被淘汰,显卡天梯图也需要不断更新。其中必定有瑕疵之处,我们也真心希望广大网友对显卡天梯图上的不足做出批评指正。  天梯图说明:通过一系列测试,可以看到R9 280X性能大致与HD7970GE一致,与GTX770处于同一水平。而R9 270X可以定位为HD7870高频版,因此位置也比HD7870要高。另外R7 260X性能比GTX650Ti要强,因此比GTX650Ti位置要高,但要比HD7850要低。所以四款显卡在天梯图的位置如上。&PConline 评测室总结:●R9/R7 200系列&&A卡发展转折点  新显卡的改名举动,成为AMD一个显卡发展的转折点,目前双线作战让AMD近期处于CPU与GPU的被动者。CPU市场,屡试不爽的性价比策略已经显得不中用,而显卡市场中高端显卡不断跳水。R9/R7 200系列的出现显然是&穷则思变&的实际行动。  虽然R7 240-R9 280X并没有太多新颖的亮点,性能上也没有掩盖对手GTX780、GTX TITAN的光芒,不过首先在名字上做出表率,改变多年传统,预示着新一代产品的复兴。无论怎样,都会给我们一丝希望的感觉。●市场定位分析:高端显卡性价比高  一般情况下,新品显卡发布会有不少的水分,即使带来新东西,不过性价比依然需要等待,但在R9、R7 200系列上,并非如此。  R9 280X&&高端市场性价比突出。虽然R9 280X带来的新东西并不多,甚至在旧驱动直接识别称HD7900 Series,不过还是不能掩盖其性价比,毕竟是上一代的旗舰,R9 280X保持强劲的性能。元的报价甚至只是超公版GTX760的水平,但性能媲美GTX770。这样的定价让NVIDIA GTX770、GTX760都失去了光彩,毫无疑问R9 280X是2K价位的最佳选择。  R9 270X&&准确的定位。R9 270X简单说就是高频版HD7870,性能和价格都在GTX660和GTX760之间,避开了直接竞争,定位不错。不过元的售价并非超值,毕竟各大电商的超公版HD7870也就元。我们认为R9 270X上市后有待观察。  R7 260X&&性价比一般。作为HD7790的&改名版&,R7 260X带来的惊喜并不多,虽然支持TrueAudio等多个技术,不过实际的游戏性能也就比GTX650Ti强一点,远不如HD7850,却后后者999-1099元的报价。千元的价位,还是建议选择HD7850。  R7 240&&胜在功耗。R7 240的性能就HD6670水平,功耗表现出色,适合静音、低功耗的HTPC平台,相信日后会有更多静音版显卡。根据AMD产品线,主流的用户以HD7750级以上,入门的用户会选择APU,需要R7 240的并不多,再说449-499元的售价也不见得性价比高。●期待R9 290X表现  这次AMD新款显卡的发布并不包括R9 290X,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旗舰显卡,R9 290X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市场的风向,在GTX TITAN、GTX780得意多时的旗舰市场,R9 290X能否为AMD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作是我们关心的。  我们PConline评测室已经拥有R9 290X,并全国首曝了跑分成绩(),更多性能正进行紧张的测试当中。其中,有兴趣的朋友敬请关注我们的后续评测。13新技术:Mantle、TrueAudio、4K新显卡、新技术:Mantle、TrueAudio、超高清、多屏  虽然这次发布的R9 280X、270X并非新品,也没有太多的新东西,不过其中的R7 260X,以及未来的R9 290/290X却拥有吸引的新技术。TrueAudio,让游戏音效更出色  早在R600架构的时代,AMD-ATI就整合音频输出,一直居于领先的地位。这次推出的TrueAudio音频技术再一次超前。不过受到硬件限制,TrueAudio仅限夏威夷核心的R9 290X/290,以及被称为GCN 1.1架构的R7 260X。  TrueAudio是什么?简单说是一种硬件加速音频处理技术。号称&全球第一款支持可编程音频流水线的独立GPU&,针对PC游戏音效。以往硬件加速图形处理,现在衍生到音频处理了。  按照以往传统,游戏开发商在开发游戏的时候,需要划分了一小块专区来处理音频,既浪费资源去处理音频等效果,又很难向用户展示所需要的效果。因此AMD在新核心里整合了音频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专门用来改进音频处理和音效,无需调用其它系统资源。  现在AMD的GPU部分非常看重游戏,同样重视游戏中的音频技术。整合了音频DSP不仅是突出产品产品差异化和制造亮点,还能跟随游戏机的步伐,要知道Xbox One已经有了音频DSP,AMD肯定觉得是时候在PC跟进。&Mantle& API 释放GPU全部潜能  结合新显卡,AMD同样发布最新的API(代号&Mantle&)积极扩展游戏开发者社区,旨在方便与游戏开发商的合作优化。Mantel技术可以帮助游戏开发商利用GCN架构的PC和游戏主机之间的共性,使游戏共容于多个平台。  Mantle,是AMD自主创建的一款新型的图形编程模式,其充分利用现代化GPU性能,允许游戏开发者利用GCN架构的原生语言进行开发,带来了更深层次的硬件优化。用地球来说明架构,核心GCN,中层mantle驱动和API,外层图形应用程序。减小CPU开销,性能提升9倍,底层直接访问GPU资源。  AMD全力出击应对三款最新的游戏平台,微软Xbox One、索尼PlayStation 4以及任天堂的Wii U。这三款游戏主机都采用了来自AMD的定制GPU,尤其是PlayStation 4和XBOX One甚至整个CPU+GPU架构都由AMD提供。对于支持Mantle API的游戏,可以绕过DX API直达硬件底层。兼容DX HLSL语言,简化移植,将来对AMD优化的游戏将会更多。&4K超高清、Eyefinity宽域技术  4K超高清开始充斥市场,AMD当然不能落后,改掉&HDxxx&的名字也是让显卡从命名上撇除高清的头衔,进入超高清。AMD R9、R7系列全面支持支持分辨率的游戏,包括单屏的2160p、60Fps。最新催化剂驱动也将更新提供配套支持。&  另外,Eyefinity宽域技术也进一步加强,通过DVI或者HDMI输出连接匹配的显示器时,几乎可以使用任何形式的输出组合&&以前对DisplayPort输出的要求不复存在。这样以来,可以轻松实现单卡多屏显示。14同步上市:HIS R9/R7 200系列HIS:R9 280X iPower 冰立方超频Boost Clock版&&&&&&&&R9 270X 冰酷Boost Clock版R7 240 静风版&&15同步上市:华硕R9 280X DCII TOP&华硕:R9 280X DCII TOP&&&&&&&&16同步上市:蓝宝石R9 280X/270X蓝宝石:TOXIC R9 280X 3GB&&&&&&&&Vapor-X R9 270X&&&&&&&&17同步上市:迪兰R9 280X、R7 260X迪兰:AXR9 280X 3GBD5-DHE&&&&&&&&AXR7 260X 2GBD5-TDHE&18同步上市:镭风R7 260X毒蜥版镭风:R7-260X 毒蜥Twin-2GD5 BA1&&&&&&&&19同步上市:微星R9 280X、270X微星:&R9 270X GAMING&&&&&&&&R9 270X HAWK&&&&&&&&R9 280x Gaming&&&&&&&&
总排行榜我在第18位
参考价:¥1499
网友评分: 4.6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装系统显卡驱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