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餐取消长途漫游费费后原来的套餐怎么算

日前,三大运营商同时宣布将于9月1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这比原定的计划提前了1个月。业内人士认为,取消手机国内长漫费,对于推进信息消费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消费者也真正获得实惠。
然而也要看到,当“长途、短信额度用不完,网络流量根本不够用”成为不少人的焦虑,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费,只是达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小目标。那么消费者对于提速降费还有哪些具体的诉求呢?请看人民网通信频道的调查。
推出真正的无限流量包 本地流量可以全国通用
8月3日,记者采访了一位衣食住行都十分依赖手机的年轻人小潘,她对三大运营商的无限流量套餐很有研究,“所谓无限流量套餐,其实并不真的可以无限地使用流量。”她介绍了三大运营商推出的“无限流量套餐”,基本都是有流量额度的,当消耗的流量达到这个额度,网速大幅下降,甚至直接关停上网功能。什么时候才能毫无顾忌地使用流量,已经成为小潘最大的梦想。
此外,有消费者指出,流量目前分本地、国内,在全面取消长途漫游费之际,又让“网络漫游费”成为了新的“包袱”。
取消捆绑销售以及强制消费性套餐
小李是一家银行的培训师,刚刚搬入新家,在装宽带的时候被告知,报装号码为北京移动已办理实名制或实名登记号码的,默认开通手机号绑定宽带账号业务。“如果我的手机欠费了,那我家里宽带的使用也会受到影响,我每个月都要到各地银行去做培训,如果一个疏忽手机停机,那么家里就断网了。”小李说到。
此外,强制预存话费,也让运营商一些所谓的优惠套餐变了味,只有达到一定星级的客户才能免预存,部分消费者虽然希望享受该优惠,但并不情愿被强制埋单。
还有消费者反映,很多流量多的套餐里面,搭配的通话时间也很长,而这些通话时间根本是消费者不需要的,但是为了流量也只能办理这个档位的套餐。
开放携号转网加强市场竞争
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应该开放携号转网业务。对消费者而言,号码携带可以减少用户的转网成本,对国家而言,号码携带能节约号码资源,对运营商而言,号码携带可以促进市场竞争,优化市场结构。实施号码携带后,号码资源通常由第三方集中管理,也节约了社会资源。
文章来源: 人民网-通信频道责任编辑:三大运营商宣布10月1日起全面取消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分析称资费调整只会影响老套餐用户
  没了漫游之后,外地“7日游”能省多少话费?
在许多老用户的心中,主叫(拨打)0.6元,被叫(接听)0.4元的手机异地漫游费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技术的进步,漫游费将于今年10月正式成为历史。
目前,中国移动4G套餐中,对于超出套餐时长的通话费用,视套餐档位不同,分别给出了0.25元/分钟和0.19元/分钟两档主叫资费标准,被叫为全国免费。假如以0.25元作为漫游费用取消后的主叫资费,一位北京移动用户到外地旅游、出差7天,能省下多少话费呢?
3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表示,将贯彻落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10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
移动电信调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费
针对李克强总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内长途漫游费、国际漫游费、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的问题,三大运营商也分别做出了回应。
中国移动表示,10月1日起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漫游费,并降低国际长途资费,下调重点方向直拨国际长途资费。此外,还会降低企业接入专线价格。推出“双创宽带”产品和优惠套餐,降低“双创”企业互联网接入成本。还会下调“一带一路”国家语音和流量漫游资费,将“一带一路”沿线全部64个国家和方向的漫游语音资费下调至0.99元/分钟。
中国联通称,自日起,全面取消手机长途与漫游费;进一步降低国际长途电话与国际漫游资费水平;大幅度降低面向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
中国电信表示,今年10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将于今年年内下调北美、欧洲、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等方向的长话资费。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中国电信推出量身定制、价格更优惠的商务专线,提供安全专线(互联网专线+“云堤”)和国际精品专线等个性化优质服务。
三大运营商新套餐资费均已“全国统一”
过去两年,三家运营商先后取消了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内长途和漫游费,而新推出的套餐已经在朝着脱离长途漫游的方向努力。
通信专家康钊告诉新京报记者,政策推出之前,运营商都应该有所准备。“其实在2G时代很多商务套餐就取消了长途漫游费,长途漫游费主要是针对预付费用户,这部分用户主要是为了赚取补贴,也不太稳定,可能会转网。”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移动在2016年底已停售非长市漫一体化资费。自日起,中国联通新增用户已全部取消漫游费,实行一体化资费。从2015年起,中国电信所有4G套餐也均为长市漫一体化套餐。存在长途费和漫游费的只是部分老套餐。
取消漫游费≠所有人更实惠
分析称“本地套餐”命运成关键
通常来说,每个手机用户只会选择一种手机套餐,但是对于运营商来讲,在全国每个地级市都有“成千上万”种套餐。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出于竞争、阶段性优惠等考虑,会不断推出种类繁多的资费套餐,其中资费标准各不相同。
“这是个浩大的工程,”付亮说,对于运营商而言,取消长途费、漫游费需要修改软件系统中所有套餐的相关数据和算法,这也是为什么运营商一直以来没有主动变革动力的原因。
付亮回忆称,早在2008年有关部门在2月中旬公布文件要求运营商在月底调整漫游资费,但是运营商直到4月底才基本完成系统调整,这一过程远比人们想象的工作量要大。
“取消长途漫游费不一定意味着更实惠,”独立电信分析师项立刚表示,由于目前4G用户已经没有长途和漫游费了,所以资费调整只会影响到老套餐用户。
付亮称,目前运营商仍有针对本地用户的优惠套餐,这些用户原本就没有长途漫游通话需求,不排除在漫游费取消之后,相应的套餐发生变化,他们实际的话费开销可能比原来更高。
通话漫游取消,流量“跨省”还有多远
分析称基准资费致流量尚难“跨省”
随着通话漫游即将成为历史,本地流量与全国流量的差异也引发了关注。那么,本地流量与全国流量之间打通“壁垒”,还有多远呢?
“本地流量更多的是一种让利行为,”付亮表示,与通话资费不同,流量从一开始就是全国流量,统一资费。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并不能和长途漫游费类比。
“目前流量的问题在于基准资费太高了,”付亮指出,在流量方面,运营商的运营成本主要源于折旧费和维护费,实际上用户使用流量对运营商来讲成本几乎为零。不过,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未来的流量费用也可能会下调。
取消漫游费对运营商利润影响较小
根据三大运营商财报披露的数据,传统的语音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降低,因此依附于传统语音业务的长途漫游费占运营商整体收入的比重也逐渐减小。
其中,中国移动披露其2016年上半年语音业务收入1200亿元,同比下滑14.2%,数据业务收入1952亿元,同比增长26.8%。数据业务在3254亿元的通信服务收入中占六成,贡献首次超过传统业务,跃升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中国联通2016年半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非语音业务占比达到73.1%,同比提高4.8%。中国电信则未透露语音业务占比,但其表示,其移动用户中,4G用户占比达到44%,比上年底提升14%。
项立刚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各大运营商长途漫游费占语音业务收入的比重低于10%,以此计算,中国移动2016年上半年长途漫游费收入不会高于195.2亿元,相比该公司同期3254亿元的通信服务收入,长途漫游费取消对中国移动通信服务收入的影响至多只有6%。
“而且对于这部分产生了长途漫游费的用户,目前各大运营商正在做的是将其转化为4G用户,因此实际影响可能还会更低。”项立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取消长途漫游费是时候了
日08:51&&来源:
原标题:取消长途漫游费是时候了
  被呼吁叫停多年后,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宣布将取消长途漫游费。此时,随着技术及网络的不断升级和4G用户的爆发式增长,传统语音业务收入已落后于流量收入,长途漫游费已不那么重要,取消漫游费已成大势所趋。
  对运营商来说已水到渠成
  随着我国电信运营商从以传统语音等业务为主向以流量经营为主转型,语音业务主导下的长途漫游费,取消已是水到渠成。
  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7月表示,中国电信将推行全流量计费(语音、短信折合为流量统一计费),逐步取消长途漫游费。8月11日,坐拥数亿用户的中国移动发布中期业绩,首席执行官李跃称,中国移动今年底将取消销售所有长途漫游套餐,逐步推进全国一体化资费。8月18日,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2016年中期业绩发布时宣布,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联通将取消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
  至此,诞生于2G移动网络时代、有“活化石”之称的我国长途漫游费将成为历史。
  电信行业分析师勾进认为,运营商的主要来源从语音变为流量,使取消长途漫游费的时机成熟。中国移动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流量收入贡献首次超过传统业务,跃升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那么,取消长途漫游费对三大运营商收入会有影响吗?
  对此,王晓初表示,目前中国联通只有4%的用户还有长途漫游,占比很小,对联通的收入影响不大。而李跃称,由于语音业务仍占中国移动整体收入的37%,取消长途漫游收费还存在风险,希望花一两年的时间把长途漫游风险降到最少。中国电信由于尚未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未对此给予回应。
  电信行业独立分析师付亮认为,取消长途漫游费对运营商的业绩影响肯定存在,但不大。相关收入的下降会通过增值服务的增长、移动替代固话效应的提高来弥补。但是,理论上取消漫游费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但运营商需要调整复杂的计费系统,梳理海量在售套餐,工程量相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简化资费套餐将成为迫切需求
  对很多依赖语音通话的用户来说,漫游费对于他们也不那么重要了,流量费和令人头疼的复杂套餐体系是更为困扰的问题。
  当前,三大运营商都有不少仅包含语音的、几元钱的本地入门套餐,这部分用户逐渐成为支付漫游费的主力。付亮认为,“真正取消漫游费,关键点不在新套餐,也不在在售套餐,而应看如何解决老套餐用户问题。”
  按照付亮的预测,在取消长途漫游费初期,三大运营商之前的传统套餐不会全部取消,会对一部分对流量要求不是很高的老用户,推出一些相对低廉的套餐将老用户转移到新套餐上。
  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则认为,这是运营商通过新套餐政策拉拢那些未使用4G用户的好时机。
  对不需要经常“跨省”的用户来说,那些包含本地语音和流量的套餐价格优惠不少,但“无长途无漫游”的全国套餐门槛目前仍较高,甚至高于不少用户的月实际通信费用。付亮表示,没有哪个运营商会强制用户改用新套餐,用户仍可继续使用老的漫游套餐,等待适合自己的、门槛更低的新套餐后再转换。
  而对长途漫游费的取消已经无关痛痒的用户现在又表现出对运营商“流量漫游”的不满。长期需要在京沪两地跑的吴晓汶就期待着运营商在针对语音的漫游费取消的同时,流量的漫游费也能尽快取消。与此同时,他希望套餐不再花哨难懂,不再是笔永远让他也算不清的糊涂账。
  吴晓汶的愿望指出了当前电信资费套餐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资费套餐种类太多,过于复杂,简化资费套餐已成为迫切需求。
  付亮认为,随着运营商的营销重点从语音转向流量,简化语音资费已是大势所趋。一个不能带来持续增长的业务,运营商没必要为其设计复杂的套餐。记者 刘 燕
(责编:张歌、杨虞波罗)取消长途漫游费是时候了
取消长途漫游费是时候了
日 09:56:56
 来源: 科技日报
】 【】 【】&
取消长途漫游费是时候了 朱慧卿/视觉中国
被呼吁叫停多年后,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宣布将取消长途漫游费。此时,随着技术及网络的不断升级和4G用户的爆发式增长,传统语音业务收入已落后于流量收入,长途漫游费已不那么重要,取消漫游费已成大势所趋。
对运营商来说已水到渠成
随着我国电信运营商从以传统语音等业务为主向以流量经营为主转型,语音业务主导下的长途漫游费,取消已是水到渠成。
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7月表示,中国电信将推行全流量计费(语音、短信折合为流量统一计费),逐步取消长途漫游费。8月11日,坐拥数亿用户的中国移动发布中期业绩,首席执行官李跃称,中国移动今年底将取消销售所有长途漫游套餐,逐步推进全国一体化资费。8月18日,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2016年中期业绩发布时宣布,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联通将取消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
至此,诞生于2G移动网络时代、有“活化石”之称的我国长途漫游费将成为历史。
电信行业分析师勾进认为,运营商的主要来源从语音变为流量,使取消长途漫游费的时机成熟。中国移动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流量收入贡献首次超过传统业务,跃升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那么,取消长途漫游费对三大运营商收入会有影响吗?
对此,王晓初表示,目前中国联通只有4%的用户还有长途漫游,占比很小,对联通的收入影响不大。而李跃称,由于语音业务仍占中国移动整体收入的37%,取消长途漫游收费还存在风险,希望花一两年的时间把长途漫游风险降到最少。中国电信由于尚未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未对此给予回应。
电信行业独立分析师付亮认为,取消长途漫游费对运营商的业绩影响肯定存在,但不大。相关收入的下降会通过增值服务的增长、移动替代固话效应的提高来弥补。但是,理论上取消漫游费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但运营商需要调整复杂的计费系统,梳理海量在售套餐,工程量相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简化资费套餐将成为迫切需求
对很多依赖语音通话的用户来说,漫游费对于他们也不那么重要了,流量费和令人头疼的复杂套餐体系是更为困扰的问题。
当前,三大运营商都有不少仅包含语音的、几元钱的本地入门套餐,这部分用户逐渐成为支付漫游费的主力。付亮认为,“真正取消漫游费,关键点不在新套餐,也不在在售套餐,而应看如何解决老套餐用户问题。”
按照付亮的预测,在取消长途漫游费初期,三大运营商之前的传统套餐不会全部取消,会对一部分对流量要求不是很高的老用户,推出一些相对低廉的套餐将老用户转移到新套餐上。
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则认为,这是运营商通过新套餐政策拉拢那些未使用4G用户的好时机。
对不需要经常“跨省”的用户来说,那些包含本地语音和流量的套餐价格优惠不少,但“无长途无漫游”的全国套餐门槛目前仍较高,甚至高于不少用户的月实际通信费用。付亮表示,没有哪个运营商会强制用户改用新套餐,用户仍可继续使用老的漫游套餐,等待适合自己的、门槛更低的新套餐后再转换。
而对长途漫游费的取消已经无关痛痒的用户现在又表现出对运营商“流量漫游”的不满。长期需要在京沪两地跑的吴晓汶就期待着运营商在针对语音的漫游费取消的同时,流量的漫游费也能尽快取消。与此同时,他希望套餐不再花哨难懂,不再是笔永远让他也算不清的糊涂账。
吴晓汶的愿望指出了当前电信资费套餐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资费套餐种类太多,过于复杂,简化资费套餐已成为迫切需求。
付亮认为,随着运营商的营销重点从语音转向流量,简化语音资费已是大势所趋。一个不能带来持续增长的业务,运营商没必要为其设计复杂的套餐。记者 刘 燕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长途漫游费账怎么算?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长途漫游费账怎么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7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相继宣布:9月1日起取消漫游费!这比之前预计的十月份取消长途漫游费提前了一个月。
  诞生于2G时代的漫游费已难为时代所容
  据了解,手机漫游费是2G时代的产物,诞生于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其中要求移动电话需收取每分钟0.6元的自动漫游费。到了2008年,工信部正式规定主叫每分钟0.6元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
  不可否认的是,漫游费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平衡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为落后地区的通信建设提供一种额外资金。但随着中国大步迈向5G时代,通信基站建设成熟稳定,仍然坚挺的漫游费愈难为时代所容。
  手机长途漫游费将取消 流量还在分本地和全国通用
  手机长途漫游费都要取消了,这里还有一个现实问题要正视,那就是手机流量仍然分为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
  现在人们对流量的需求早已多于通话,公众对于流量漫游费的“痛感”要比通话漫游费大得多。对于一些人来说,出差在外如果全国流量用完,而本地流量仍然大量富余,这是最尴尬的。超出套餐之外的流量收费并不便宜,通常一兆就需要两三毛。在智能手机时代,随随便便用几十兆是很快的事情。
  通话方面的长途漫游费可以取消,流量漫游费是不是可以取消?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通话方面的长途漫游费,这本账到底该怎么算?
  央视评论
  无论如何,都得给三大运营商点个赞!毕竟,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这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也让人们感受到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的诚意。
  三大运营商终将利民好事落到实处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在工信部的不断督促下,三大运营商不断调整资费项目和标准,把一大批不合时宜的收费项目逐步降低或取消。而全面取消手机漫游费的说法,始于今年3月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报告行至此处,大会堂内的代表委员掌声雷动。足见,这是百姓期盼已久的事情。从那时起,三大运营商抓紧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入手,完成相关调整工作,终于让这项让利于民的好事可以提前落到实处。
  漫游费取消多数民众感受不深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次取消手机漫游费,一些人不会感受到变化。许多消费者的账单里,早就没了漫游费、长途费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套餐费及固定费、套餐外语音通讯费、套餐外短信费以及流量费等。
  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运营商的营收结构和比例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语音收入逐步式微,而流量成为了收费的新宠,通过流量来通话早就成为了可能。就拿中国移动举例,2017年一季度,中国移动实现营收1840亿元,手机上网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01%,总通话分钟数较上年同期下降7.0%。其他两家运营商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流量费给消费者带来的痛感更强。运营商选择提前取消长途漫游费虽然是向消费者让利,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送了一个顺水人情。反正这块业务已经式微,在国外很多地方也早就取消长途漫游费。
  提速降费成推动社会创新发展必要手段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用一部手机,我们就能方便地逛商场、进便利店,甚至买煎饼果子。近一段时间,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出现的无人超市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行业的巨大前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仍有非常大的潜力,但各种互联网应用软件在使用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流量,整个社会对流量消耗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这个角度讲,电信运营商给社会提供的服务,同样具有基础性和协同性。提速降费这本账不是运营商的小账,而关乎国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以及新业态发展的大账。
  最后,从本质上讲,在一国之内对费用进行区域划分的架构并不符合互联网产业的逻辑。研究表明,从技术的角度讲,国内漫游的成本并不高。而之所以会产生成本,很大程度上就是各个以区域来划分的分公司的利益。当下,三大电信巨头受到互联网企业的冲击很大,拥抱互联网思维是适应变革的必选之路。因此,破除这样的收费模式本身也是在突破传统的地域分割思维,走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期待取消通话的长途漫游费只是一个开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违规机构支付牌照被收回、支付巨头收到监管罚单、支付牌照变相转让被严查……监管层对第三方支付领域的监管正在逐步升级。
一些不法分子瞅准了网络世界,正大肆“围猎”急于“脱单”的人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卡老套餐取消漫游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