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白糖产量和消费量供不应求 糖业概念股有哪些

白糖或别熊迎牛&中国糖业亏损或破百亿
&&&&来源:&&&&
&&&&&&字号
原标题:白糖或别熊迎牛 市场主体需完善策略
  只要从巴西甘蔗种植户何塞家窗户向外看去,就知道全球糖市将在四年来首次出现供应短缺。
  自20世纪50年以来,他的家族就在圣保罗州经营着150英亩的甘蔗田。今年甘蔗茎秆只有正常长度3米多的一半,且颜色呈现褐色而非绿色,因一季度的干旱炙烤中南部的广大地区。
  “这是我在有生之年看过的最糟糕的情况。”54岁的何塞说,他预计自家收成将损失20%。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四年以来国际市场处于明显过剩局面,年榨季全球过剩量达到1120万吨,年榨季过剩量为440万吨,而年榨季将不会过剩,至年度糖市供应将出现短缺。因此全球糖价将有扭转跌势迎来新一轮牛市的潜力。
  美国期货经纪商福四通(FCStone)驻巴西的专家Bruno Lima表示:“巴西糖产量下滑,将导致截至9月30日的过去年度内,全球糖市产需缺口达90万吨,而明年这一缺口或将进一步拉大。”
  而全球最大糖出口商Copersucar SA公司预测,至今年年底,纽约原糖期货价格将跳升13%至每磅20美分。糖价长期上涨将对雀巢等消费企业的成本造成显著冲击。
  熊三年牛三年
  白糖作为软商品,兼具工业品、农产品的双重特点。上游种植、天气等影响产量,甘蔗定价也多由政府调控;而工业制糖的特点又决定了不同企业具有成本,白糖消费还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等密切相关。
  就国内白糖价格运行而言,其周期性、季节性和波动性是最为突出的三个特点。
  首创期货研究员刘小英介绍,国内白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90%以上份额),甘蔗在我国的种植习性是宿根形态,三年轮换。因此糖价产生了三年一个小周期,六年一个大周期(牛市三年熊市三年)的特点。
  其次是季节性,白糖是季产年销的产品,每年南方主产区11月份集中开榨,第二年3月份前后集中收榨,剩余时间为净销售时间段。白糖的消费旺季为元旦春节及国庆中秋两个节假群的前一个月的备货时间,正常年份的价格波动主要遵循以下规律:8-9月份适逢榨季末生产厂家库存不多,价格走强,11-12月份产出增加但适逢消费旺季,此时购销两旺,价格强弱取向依赖于新年度产量预期,3月份之后产量基本定型,生产厂家库存压力较重,价格走弱,至8月份以后库存逐渐清空适逢节前备货,价格再次走强。
  最后,白糖在上市之前,主产区广西、昆明的电子市场已经运行多年,相关经营主体在参与类期货市场上有多年积累,在人员、制度架构等要素上有丰富经验,因此白糖期货挂牌上市之后,现货主体参与度高;郑商所在白糖期货上市初期诸多举措提升了其流动性,使得白糖很快成为明星品种;另外甘蔗在冬季仍在生长,导致冬季极端天气对价格的影响非常之大。这就造成了糖期货价格的波动性明显。
  牛市否极泰来
  观察发现,白糖价格2006年-2008年是一个熊市周期,糖价从每吨5500元跌到每吨2800元,跌幅为50%;2008年-2011年,糖价从每吨2800元涨到每吨7500元,涨幅为200%;2011年至今,糖价跌至每吨4500元,跌幅为40%,再次形成一轮熊市。
  不过,今年1月底以来,外盘糖价已经率先启动反弹走势。洲际交易所(ICE)原糖合约累计上涨14%,涨幅超过了覆盖24种大宗商品的标普GSCI大宗商品指数5.1%的涨幅。同期,MSCI明晟全球指数上升6%,彭博美国公债指数攀升1.4%。
  相关分析认为,巴西中南部主产区遭遇至少70年以来最严重夏季干旱,是此次糖市场熊去牛来的最重要推手。此次干旱摧毁了甘蔗、咖啡和橘子等多种热带作物。而巴西是全球最大糖生产国,去年巴西糖产量占全球的28%,出口占全球总量的57%。
  全球气象集团总裁Drew Lerner称:“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圣保罗州的降水量只有正常值的25%,限制了植株生长并损及单产。”而圣保罗州一家咨询公司预计,巴西中南部地区的甘蔗产量或下滑5.2%至5.65亿吨。
  来自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为止的过去一个年度,全球糖需求将触及1.676亿吨的纪录高位,延续20年来的需求增势。而从10月1日起的年度,全球糖市需求或高出产量300万吨。
  业内专家介绍,巴西、墨西哥和中国厂商的生产积极性下滑,原因是1月价格从2011年2月触及的30年高位下滑59%,以及糖厂成本增加。2010年以来,至少44家巴西糖厂关闭。
  不过,充裕的库存或限制价格涨幅。美国农业部称,尽管需求创纪录,但9月底的全球糖库存将触及4,338万吨,创历史最高。万达期货高级研究员刘永华向记者介绍,过去四年国际糖连续产销过剩,形成了2000多万吨的增量库存,全球库存接近8千万吨,库销比接近50%。“新的年榨季预计全球四年来首次出现当季供给缺口,开始消化库存,熊市有望结束。但难言牛市,高企的库存将制约糖价上行空间。”他说。
  中国糖业亏损或破百亿
  据中国糖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贾志忍5月19日表示,按照目前的情况,今年全行业亏损预计将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相关分析认为,自2012年以来,大部分制糖企业食糖销售价格始终在成本线下运行。年榨季,中国制糖业出现近十几年不遇的亏损局面,整个榨季全国制糖企业亏损31亿元人民币。
  刘小英介绍,2009年国内食糖价格展开一轮牛市,国内糖价从当年年初的低点上涨至2011年的高点,涨幅达到165%。在国内价格高企的同时内外价差逐步拉开,大量糖(配额内、配额外、走私)涌入国内,导致国内原糖炼制产能快速增长,从2010年开始不到3年的时间已经从300多万吨上升至700万吨以上,且没有停止势头。
  在内外价差的利润吸引下,我国开始大量进口糖,2013年我国进口糖454万吨,超过国产糖的三分之一。糖价在进口糖的打压下一再走弱,已经长期运行于成本价之下。
  “大量的进口糖已经进入国内,过程难以逆转,因此国内糖价明显疲弱于外盘糖。”她说。
  刘永华认为,春节后国内糖价受到厄尔尼诺预期影响,快速反弹,3月份以来,外糖区间震荡,但国内震荡偏强,好于外糖走势。不一致的原因是中国买家在糖价上涨后不再订货,缺乏了中国采购的国际糖仅受天气升水支撑难以上涨,但国内在进口压力缓解后,走势震荡向上,尤其是叠加了下一榨季国内种植面积下滑等因素。
  “政策面今年变化较大,政府不再收储托市,而是改为贴息贷款,企业自储,不再承担糖价下跌风险,让企业自主决定抵押量,更依靠市场调节价格。”刘永华认为,新形势下,行政力量干预糖价将减少,市场波动将放大,行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在合适的价位及时继续买入或卖出保值,锁定利润。实际上也就是市场主体需要用好期货工具,完善经营策略。
(责编:李彦增、聂丛笑)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道糖业:液体白砂糖关键生产技术引领者中道糖业:液体白砂糖关键生产技术引领者今夕传媒百家号本报讯 记者黄官国 发自上海 糖类是人体主要营养来源之一,白砂糖是糖类的一种。白砂糖作为食品加工业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最高的产品,多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国是继印度之后的第二大食糖消费国,根据 Wind 资讯的数据预计我国 2018 年白糖需求量将达到1580 万吨,且呈逐年增长态势。在这当中实际居民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 10%,企业使用颗粒白砂糖占 10%,还有 10%需要把颗粒的磨成粉状使用,另外还有 70%的糖是企业需要把颗粒糖溶解成液体状态使用。基于传统白砂糖的某些弊端,创新、节能、环保的液体白砂糖项目研发更极具意义。为此,上海中道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液体白砂糖项目与科研机构共同合作,研发出具有企业自主产权的一款高于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节能、环保、健康的国内首创新型糖原料。并于2016年上海中道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天益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浙江同道糖业有限公司作为生产和经营液体白砂糖项目的主体。据了解,在传统制糖工艺中,蔗汁澄清属于最重要的工序之一。目前,糖厂一般采用的澄清方法,主要有石灰法、碳酸法和亚硫酸法。古老的石灰法常用于生成粗糖或赤砂糖;传统的碳酸法工艺石灰消耗量和CO2排放量大,且滤泥量大,存在原材料成本高,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食糖业和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加之其季产年销的特性,传统产品的弊端也逐步浮现。内膜袋加外编织袋的简易包装,因破损等原因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不能阻隔外界的污染;前期梅雨季节受潮,后期高温季节受热,到榨季后期品质和包装面目全非,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安全,使白糖的各项指标低于国家标准;大多数食品加工企业需要将白砂糖溶解后使用,多出的几道工序会增加成本;白砂糖工艺较为传统落后,成品质量参差不齐;因白砂糖的工艺特性,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元素,影响人们的健康;传统的一步法生产的白砂糖,流通环节多,每个节点都是污染源,商品周转时间长,平均流通时间需要8个月以上……据悉,中道公司目前推出的液体白砂糖采用基于国际通用的两步法,结合公司五项制糖发明专利和十项制糖实用新型专利,加上低温磷浮法、两次活性炭过滤、离子交换等多道纯净工艺,使成品几乎不含二氧化硫。经过近万次测试表明:各项理化指示、卫生指标都高于国家标准,有几项达到欧盟标准。色值、杂质指标超过韩国糖。研发出集“转型、升级、环保、节能”为一体的全新产品“液体白砂糖”,彻底颠覆了传统制糖企业的生产习惯与用糖企业的使用习惯,大大降低了成本,整个生产工艺由企业自主研发并采用国际先进的设备,其优势特别明显。如:国内规定白砂糖保质期 18 个月,传统白砂糖流通周期平均在 8 个月以上,而先进的液体白砂糖生产工艺,保证了全年生产不间断,企业收到订单,三天内可以送达。由于流通周期短,从而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液体白砂糖有以下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传统结晶白砂糖用户使用时需要先出库、到生产线、提升到一定高度拆包、倒入溶糖罐、加温溶解、脱色、冷却等等流程,工序繁琐、耗时耗力。而液体白砂糖无需上述复杂的溶解过程,可以直接进入生产线。从而颠覆了传统工艺,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用糖成本。二是无需溶解流程,为企业打通全自动化生产的最后一公里路。目前大多数的先进用糖企业基本都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唯独溶解流程需要人工操作完成,但现在企业都面临着用工难等问题。而液体白砂糖可以为企业省略这个溶解流程,真正帮助所有用糖企业全面实现自动化。三是减少了人工操作流程,相应自然就降低了人工操作的生产安全隐患。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其更加环保。传统脱色工艺会产生大量石灰渣,而新工艺每 1000 吨糖产生 4公斤糖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公司研发的脱色工艺与传统的脱色工艺完全不一样,没有任何污染,从而达到环保之目的。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的报告上看到,该项目核心技术基于zeta电位值调节硫熏中和汁中添加絮凝剂的方法;基于碳酸铵盐的甘蔗糖汁澄清脱色除杂的方法;基于亚硫酸铵盐的甘蔗糖汁澄清脱色除杂的方法和一种蔗汁加热器等,已申请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专利申请和授权,部分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经检索,未见与项目方提出的集成性创新技术内容相同的出版物公开报道,具有新颖性,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已有25年从事食糖贸易的中道糖业董事长周庆余表示,从1993年从事食糖贸易至今,通过对行业痛点的深刻解读。经过2017年项目测试期,2018年预计产量能达到7万吨。公司已制定并执行高于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后续他们将计划牵头,并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一起,申报并积极参与制定液体白砂糖国家标准。并以打造百亿元市值的企业为公司目标。浙江天益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皇立新表示,作为液体白砂糖项目的合伙人、生产者,对于产品的质量绝对能做到稳定、安全、放心。原公司本身已经被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设立为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葡萄糖酸盐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借助先进的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必将液体白砂糖项目推向既定的目标。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今夕传媒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通过整合传媒 为世界创造更多机会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西南大旱白糖涨价 糖业股有望受益 ――中新网
本页位置:
西南大旱白糖涨价 糖业股有望受益
  昨日A股走低,但以贵糖股份、南宁糖业等为代表的糖业股却逆市走强,其中贵糖股份大涨5.32%,南宁糖业也有3.40%的涨幅。此外,昨日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1201合约上涨0.04%,报7009元/手,其余白糖期货合约也以红盘报收。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6月以来西南地区的少雨干旱,对我国主要白糖产区造成不利影响,蔗糖减产势必推高糖价,制糖企业则有望从中受益。
  西南大旱糖价看涨
  今年6月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干旱。贵州、云南、重庆、湖南、广西等地大部分地区降雨持续偏少,而部分地区比常年同期偏少五到八成,加之上述地区气温持续走高,旱情严重。
  分析人士指出,云南作为我国产糖大省,白砂糖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产区白砂糖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0%,持续干旱将极大地影响食糖产量。很显然持续的罕见大旱,使西南地区糖的减产已成定局,甘蔗减产对食糖产量造成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导致糖价的高涨。
  国金证券分析师表示,西南干旱造成甘蔗减产和糖价上升,南宁糖业等糖业股短期有望迎来反弹的机会。
  供不应求助推糖价
  数据显示,从全榨季来看,榨季预计我国将进口近220万吨食糖,进口量持续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表明我国食糖供应形势令人担忧。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认为,榨季,国内产需形势不容乐观,虽然产量有望增加100万吨以上,但是相对于1350万吨的消费量来说,依然存在巨大的缺口。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当中国大量进口时,国际糖价上涨的概率更大,因此下个榨季国际糖价将依然坚挺。
  同时,占全球1/3产量的巴西、印度食糖产量也低于预期,全球食糖产量虽实现增长,但增幅有限,而消费需求继续稳步增加,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创历史新低。业内人士认为,历年来看,白糖每年8月-11月是需求旺季,此时白糖涨多跌少。
  ◆相关个股
  方正证券推荐南宁糖业(000911)
  公司是我国制糖行业龙头企业,白糖年产量50万吨左右,占国内白糖年产量将近5%,受益于糖价高位运行,上半年公司制糖业营业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70%。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募投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实现净利润6674万元,可增厚每股收益0.23元。国内糖价在下半年仍将维持高位,甚或再创新高,公司业绩有望继续超预期。
  国金证券看好中粮屯河(600737)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甜菜糖生产商之一。5月份公司公告称,欲通过非公开增发募集25亿元资金,将在广西和云南等产地大规模收购和新建糖厂。与此同时,公司大股东中粮集团在澳大利亚收购原糖生产厂,加强对糖源的控制。目前,中粮屯河定位为中粮集团的非粮油农产品平台,是我国最大的番茄酱加工商,年产番茄酱30多万吨。公司同时是国内最大甜菜制糖公司,约占全国甜菜糖产量的1/3。公司定增预计增产约30万吨。这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糖业务的规模和盈利能力。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璐
【编辑:王安宁】
----- 证券频道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视频图片2010}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食糖概念股有哪些?食糖概念股一览
  食糖概念股有哪些?食糖概念股一览  南宁糖业:糖价向上,业绩拐点已现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分析师:吴立,刘哲铭 撰写日期:  1)国际白糖供求关系改善。2014年全球糖市供给过剩有望在2015年发生改变。国际主要糖业机构,普遍预计在15/16年度,全球糖市将为六年来首次出现供应缺口,供应短缺量将为200-250万吨。  2)国内白糖进入去库存阶段。2014/15榨季,国内白糖大幅减产300万吨,预计产量在1050万吨。需求增长3.5%约为1500万吨。在政府加强对进口白糖控制的背景下,白糖进口量约为380万吨,则预计本榨季将出现70万吨的缺口。下个榨季,随着白糖的惯性减产及需求刚性增长,白糖库存将进入加速去化周期。糖价向上趋势已经明确。  在政策效果不明朗且国储糖600万吨库存的抛售压力,预计年内糖价高点将出现在元/吨区间。  剥离亏损资产,充分受益白糖价格上涨2014年,公司完成了对亏损资产的剥离,蒲庙造纸厂资产出售,制糖造纸厂、南宁美时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关停。造纸业务不再成为业绩负担,是市场上最纯正的糖业股,糖价高低直接决定公司盈利好坏。  资金充足,并购预期强烈公司确定了?百亿南糖?的发展目标。在坚持制糖主业的前提下,制糖产能必须扩大。受蔗田划片的限制,产能扩张只能依靠外延式并购。  参与土地流转,建设?双高?基地公司作为广西当地国企,积极参与?双高?基地建设。通过土地集中经营提高种植效率,降低成本。目前已经实现土地流转5万亩。  投资建议:白糖新一轮周期已经悄然展开,价格向上趋势明确。公司并购预期强烈,资产干净,将充分受益于白糖价格上涨。假设公司15-16年销量分别为58、65万吨,吨盈利350元、650元,则15-16年盈利约为2亿、4.2亿。给予16年17倍估值,则目标市值70亿元,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气候风险;糖价上涨不达预期风险;  贵糖股份:综合生产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制糖、造纸为主的综合生产企业。公司主导产品为“桂花”牌白砂糖,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公司的高级书写纸、胶印书刊纸和双胶纸等文化用纸系列产品以及“纯点”、“碧绿湾”、“蝶恋花”牌生活用纸系列产品连续多年荣获“广西名牌产品”。2015年6月,公司发生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完成后,公司的主营业务由“制糖、造纸”双主业转型为“制糖、造纸、采矿”三主业。
责任编辑:mjy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沧白糖产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