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单反相机测光有什么用

单反相机为什么要测光?
我的图书馆
单反相机为什么要测光?
为什么要测光?
测光的目的在于获取正确的曝光,当曝光合适的时候,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否则相片有可能就会欠曝或过曝。
虽然,现在的单反相机可以快速找到正确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的组合,但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拍摄的环境和对面并非一成不变的。作为一位专注于照片质量的用户,将会根据实际的对象,去选择最合适快门与光圈,以得到最佳的曝光。
关于单反相机的测光,并不是简单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这里整理了一些资料,大概的介绍一下单反相机的测光。让新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单反相机测光模式
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具备这4种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中央局部测光、点测光以及评价测光。只要不是很专业的场合,这几种测光方式足够应付所有的拍摄需要。
&一、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或简称:中央平均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央约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对于习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的摄影者,用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多区评价测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适用拍摄:个人旅游照片,特殊风景照片等。
&二、中央部分测光(或称:局部测光)
局部测光方式是对画面的某一局部进行测光。当被摄主体与背景有着强烈明暗反差,而且被摄主体所占画面的比例不大时,运用这种测光方式最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局部测光比第一二种测光方式准确,又不象点测光方式那样由于测光点太狭小需要一定测光经验才不容易失误。
适用拍摄:特定条件下需要准确的测光,测光范围比点测光更大时。
三、点测光()
点测光只对很小的区域准确测光,区域外景物的明暗对测光无影响,所以测光精度很高,其用途主要是可对远处特定的小区域测光。掌握这种测光方式一是要求摄影者对所使用相机的点测特性有一定了解,懂得选定反射率为左右的测光点,或能对高于或低于反射率的测光点凭经验作出曝光补偿。点测方式主要供专业摄影师或对摄影技术很了解的人使用。点测方式使用不当会添乱。
适用拍摄:舞台摄影,个人艺术照,新闻特写照片等。
&四、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
多区评价测光是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化测光方式,是模拟人脑对拍摄时经常遇到的均匀或不均匀光照情况的一种判断,即使对测光不熟悉的人,用这种方式一般也能够得到曝光比较准确的片子。这种模式更加适合于大场景的照片,例如风景、团体合影等等,在拍摄光源比较正、光照比较均匀的场景时效果最好,目前已经成为许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最常用的测光方式。
适用拍摄:团体照片,家庭合影,一般的风景照片等。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测光模式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测光模式,是指测试相机被摄物的反射率的方式。CCD将光讯号传送给数码相机的CPU作分析。CPU会根据被摄物的反射率调整应有的。专业摄影人士会利用灰阶卡,测光器等实际核对应有的曝光值。几乎目前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有以下四种测光模式。 透过镜头测光的好处是直接反射所见景物的光线大小,也就是光线经于镜头投射在上。
测光模式测光模式
高端相机允许使用者指定测光模式(Metering)。
测光模式分类
测光模式中央重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测光模式,几乎所有的相机生产厂商都将中央重点测光作为相机默认的测光方式。中央重点测光主要是考虑到一般摄影者习惯将拍摄主体也就是需要准确曝光的东西放在取景器的中间,所以这部分拍摄内容是最重要的。因此负责测光的感官元件会将相机的整体测光值有机的分开,中央部分的测光数据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而画面中央以外的测光数据作为小部分比例起到测光的辅助作用。经过相机的处理器对这两格数值加权平均之后的比例,得到拍摄的相机测光数据。例如尼康的相机采用的就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尼康相机的中央部分测光占据整个测光比例的75%(这个比例各家品牌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他非中央部分逐渐延伸至边缘的测光数据占据了25%的比例。在大多数拍摄情况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测光模式,但是如果您需要拍摄的主体不在画面的中央或者是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对于习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的摄影者,用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多区评价测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适用拍摄用途:个人旅游照片,特殊风景照片等。
测光模式局部测光
中央部分测光和中央平均测光是两种不同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是以中央区域为主其他区域为辅助的测光方式,而中央部分测光则是只对画面中央的一块区域进行测光,测光范围大约是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二进行测光。中央部分测光模式是适合一些光线比较复杂的场景,此时需要得到更准确的曝光,采用中央部分测光可以得到拍摄主体准确曝光的照片。中央部分测光可针对一些特殊的恶劣的拍摄环境应用,能更加确保相机处理器计算出画面中央主要表现对象部分所需要的曝光量。在舞台、演出、逆光等场景中这种模式最为合适,不过由于分割测光(矩阵测光)模式的兴起,这种模式在2011年已经逐渐较少在相机中出现了。而佳能是坚持采用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的厂商,一直到最新推出的EOS 30V胶片相机以及EOS 20D数码单反相机中都设计了9%区域范围的局部测光,这可以让没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在拍摄一些光线复杂条件下的画面时减小光线对主体的影响。
局部测光方式是对画面的某一局部进行测光。当被摄主体与背景有着强烈明暗反差,而且被摄主体所占画面的比例不大时,运用这种测光方式最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局部测光比第一二种测光方式准确,又不象点测光方式那样由于测光点太狭小需要一定测光经验才不容易失误。
适用拍摄用途:特定条件下需要准确的测光,测光范围比点测光更大时。
测光模式点测光
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虽然可以充分的表现整个画面的光线反应,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需要精准的小范围物体曝光准确时,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就不那么好使了,即使是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有时范围也有些大。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一些厂商研发出此种点(SPOT)测光模式来避免光线复杂条件下或逆光状态下环境光源对主体测光的影响;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大多数点测相机的测光区域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相机根据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这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但对于新手来说,却不那么好掌握,怎样去区别一个测光点,变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错误的测光点所拍出来的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造成严重的曝光误差。由于点测光的技巧,还可以用在日益盛行的数字相机微距拍摄时大放光彩上,这样可以让微距部分曝光更加准确。因此喜爱微距拍摄者必须尽力学好这种测光方式,初步可以选择画面中的中间小区域来作为测光基准点。点测光在人像拍摄时也是一个好武器,可以准确的对人物局部(例如脸部、甚至是眼睛)进行准确的曝光。
点测光只对很小的区域准确测光,区域外景物的明暗对测光无影响,所以测光精度很高,其用途主要是可对远处特定的小区域测光。掌握这种测光方式一是要求摄影者对所使用相机的点测特性有一定了解,懂得选定反射率为18%左右的测光点,或能对高于或低于18%反射率的测光点凭经验作出曝光补偿。点测方式主要供专业摄影师或对摄影技术很了解的人使用。点测方式使用不当会添乱。
适用拍摄用途:舞台摄影,个人艺术照,新闻特写照片等.
测光模式评价测光
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矩阵测光/多分区测光)测光方式是一种比较新的测光技术,出现时间不超过20年,最早由尼康(Nikon)公司率先开发这种独特的分割测光方式。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测光方式与中央重点测光最大的不同就是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将取景画面分割为若干个测光区域,每个区域独立测光后在整体整合加权计算出一个整体的曝光值。最开始推出的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一般分割数比较少,例如尼康是将测光区域分割为八个部分,各自独立测光后分析而得,佳能、美能达、宾德等品牌的相机也都有类似的测光模式设计,区别仅在于测光区域分布或者分析算法不同。例如佳能顶级机器上设计的21区域TTL测光准确并且快速,这不仅仅依赖于相机本身的硬件性能,还和相机的处理能力以及数据分析算法关系紧密。
多区评价测光是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化测光方式,是模拟人脑对拍摄时经常遇到的均匀或不均匀光照情况的一种判断,即使对测光不熟悉的人,用这种方式一般也能够得到曝光比较准确的片子。这种模式更加适合于大场景的照片,例如风景、团体合影等等,在拍摄光源比较正、光照比较均匀的场景时效果最好,目前已经成为许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最常用的测光方式。
适用拍摄用途:团体照片,家庭合影,一般的风景照片等。
测光模式经验分享
上面介绍了测光的原理以及几种常见的测光方式,希望能给大家在实际拍摄中带来帮助,不过实际拍摄中受到物体色彩、各种光源以及自然界的光影都会影响到相机的测光精度。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曝光补偿?正补偿还是负补偿,这些都需要您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经验来判断。多拍片,多看片,多理解,希望大家都能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7235|回复: 104
帖内搜作者:
威望73910 金钱90349 帖子精华1好友居住地北京市 海淀区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心民 于
02:23 编辑
点测光与对焦点联动的自动曝光没啥用!
这个问题很多人被误导很长时间了,冒充高手的人说什么“点测光与焦点联动很重要”!
下面的文字是我在那个最大帖子(新手买相机)的7354楼写的回复,2013年3月写的。重新转发在这里:
原本由 小沈阳 发表
心民老师你好
1DX里的点测联动功能,面部认别模式功能,怎么用,说明书没有介绍详细?
心民回复:
点测光与焦点联动就是点测光的位置在对焦点那里,自动曝光模式按照测光值做直接拍摄,这就是很多人口口不离的错误观点“点测联动”! 这种联动就是把对焦点当做中间灰(18%灰)来对待,这种做法实际用途很少,更多场合不联动更好。如果你很在乎真实反映物体本身的亮度 ,那么就不该使用这个功能。因为我们的焦点往往不是中间灰,如果主体是个白色物体(白皙幼嫩的小儿皮肤),那么你联动了,曝光就欠了;反过来你的主体很黑(印度或尼泊尔人的面孔),如果你联动了,就会曝光过度!
看看下面图片,是我在尼泊尔拍摄的放羊女孩(样子显得大,其实只有十三四岁),这样的场合不能用点测光对准脸曝光,联动没用。而且,事实上,我们拍摄的多数场合焦点都不是中间灰。当然我不怎么拍摄“类似中间灰的脸”,也许你常拍?中国人的脸比较暗的那些人接近中间灰,那也不是中间灰,所以使用自动曝光模式做“点测光与焦点联动”这种测了就拍的方式,其结果也是不对的。正如很多冒充高手的人说的“点测光的方法就是测量主体”——真是大错!你只有学会使用手持测光表,才能做到曝光靠谱。
有人说此时用相机的自动曝光、点测光测量主体,并按“白加黑减”原则做曝光补偿,那真是似是而非的错误方法!曝光补偿那是依据经验,经验的误差也是可怕的!我认为,拍摄人像和一般散射光现场,只有使用测光表的入射测光法,才能比较精准的还原真实的明暗。我用M档,手持测光表,那手法快得很呢(拿出表测一下用两三秒,马上拨动相机上的快门速度只用两秒),在稳定的光线下,手动曝光根本不用改变曝光值,自动曝光就不行,焦点与测光联动就是“这张焦点在脸上,那张焦点在衣服上,另一张焦点在树皮上....相同的光线下而曝光值全然不同”!这不是很可怕么。我用表,并作手动曝光比多数人调整曝光补偿来的更靠谱,因为用了测光表的入射数值,基本不用改动,所以比经验更可靠。因此相机上的这个“测光与焦点联动的自动曝光功能”用途不大,关于相机有没有这个功能,你别太当回事!(相机厂家把它作为器材卖点,而真正明白的人又不爱用,看来这基本就是个赚钱的卖点,是个有没有都无所谓的功能。这是一个适用场合很少的功能,千万别被说成“重要”功能。)
这里留下一个题目:点测光怎么用?
16:3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一定记住我说的前提,我可没说点测光没用,我是说“点测光配合自动曝光不好,点测光配合焦点做自动曝光更不好!”
点测光主要是配合手动曝光的,测量不同的点,找到更好的曝光数值开拍。也就是说,不是直接采纳点测光的值开拍。比如,点测光两个点,一个是重要暗区A,一个是重要亮区B,按照你的曝光需要(画面效果需要),权衡之后,设定一个既不是A也不是B的数值开拍!点测光不是测了就开拍。更不要与焦点联动,否则那不一定 ...
怎么仅仅说P档才叫自动曝光,这不是大错么?这个说法我还真没有心理准备,吓我一跳啊,朋友!自动曝光包括了P、A、S,程序自动曝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快门优先自动曝光,还有一种宾得相机才有的自动曝光方式TAv,叫做“快门光圈齐优先自动曝光”(快门和光圈都由您定,ISO根据测光结果自动变化,这也是自动曝光),没必要区分什么“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理论上就没有“半自动曝光”这一说,如果有哪一本书上说有“半自动曝光” ...
<p id="rate_02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一个!&金钱 + 5
" class="mtn mbn">
<p id="rate_90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很给力!&金钱 + 10
" class="mtn mbn">
心民我喜欢和热爱摄影的人交朋友,不和器材迷钻研器材。
威望8430 金钱14165 帖子精华0好友居住地浙江省 舟山市 定海区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钻石会员, 积分 84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0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钻石会员当前积分为 843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70 点。
本帖最后由 坐看闲云 于
14:19 编辑
photofellow 发表于
我说版主:你能不能不和我纠缠呢?你的有些观点尽管是对的,可语音要说的让人明白些,你的深层意思表达尽 ...
心民才师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来说话,可能跟一般的观点不同,如果你不理解没关系,但别急着反对。
就比如说数码与胶片的不同,想来反对,最起码要经过认真实践。
单反的测光是不太精确的测光,虽然说是点测,但仍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域,不同测光表有1度点测,测光表比较精准。
点测联动我尝试过,拍拍呆物还行,如果是动态的那就麻烦了,你不知道这个点会落在亮部还是暗部,结果是要么欠曝,要么过曝,因为你没有这么好的把握能力,始终把对焦点落在差不多亮度的区域。如果真要用A、S模式,平均测光更靠谱些,我是不敢用点测联动的。据说有人用点测加曝光锁定,但我没试过,我觉得如此不如手动更方便。
自动模式(A、S模式),一般是用来光线比较缓和的场合,如顺光、阴天等,没有强烈的光线干扰。而手动模式是为了应付复杂的光线,或者是精准曝光。自动模式如S档用于抓拍很好,有时逆光与顺光交互拍,可把逆光交给M档,而顺光交给S档(平均测光,或者自定义S档),这样只要切换模式就可应付快速光线变化。
我使用的结果,自动档+点测光基本没用,因为很少拍静物,拍静物也不如M档更好。
威望2230 金钱5760 帖子精华0好友居住地广东省 深圳市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黄金会员, 积分 22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70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黄金会员当前积分为 223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2770 点。
心民 发表于
我突然发现你这回复还有最后一句话:“楼主以大师口吻有点过傲,如今信息发达,网上摄影知识随地都是,也 ...
心民老师您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相信一般的初学者都应该能够看的明白您说的话。至于有些朋友依然看不懂,他们也许应该多花点钱去拜师学艺,让其他老师当面跟他们说才能把他们说明白。毕竟网络上沟通还是不如当面授课的效果好,网络上看帖子就能学得好还是需要一定的基础或者一定的理解能力的。
另外,网络上搞人生攻击的人多的去了,玩摄影的人也不全都是高素质的人。老师您也不可能在网络上说几句话就能把一些人的素质提高上去。在帖子上能够把您的观点表达出来,能够帮助到那些真正学习者,或者跟大家做出有效的沟通,那就已经善莫大焉了。至于素质教育嘛,这还真不是一言两语就能做得好的。
威望1940 金钱4220 帖子精华0好友居住地辽宁省 沈阳市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白银会员, 积分 19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白银会员当前积分为 194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60 点。
本帖最后由 黯黯青蛇色 于
11:11 编辑
photofellow 发表于
这话不对,您认为哪种测光方式准确呢?
所谓的测光方式都是为画面服务的,只要是正确的曝光量数值就可以。说起来有点长,但如果您看胶片摄影时代那些大师没有相机自动曝光功能拍出的好片子就应该有所体悟。为什么他们的相机没有自动曝光功能也能曝光正确呢?由此可知测光方式不是只有相机上的P、A、S、M(之所以把M也列出来,是现在的相机还要根据自动测光数值标出+—会影响你的判断)。其实这里有个概念是‘EV值“。上网查一下就会有一些基本概念,就是曝光量。心民老师介绍了如何测量出正确的EV值,帖子不仅仅是这篇,还有关于测光表的。还有关与后期有关的。都看看,您会多了解一点知识。
一个画面中一定有明有暗,你用点测光测量(要准确,就得用带1度点测功能的测光表,相机的点测光范围大,不精确)最重要的亮区和暗区,把它们列入表中,每格是一级曝光,你就会得出多个数值,那么你应该采用哪些数值呢?这就要根据现场环境,感光材料(CMOS,CCD,以及各种胶片)、喷墨打印机或者相纸的参数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要表现什么... ...。如果光比过大(数码相差5级以上),还要2_3张合成.摄影是艺术创作,不是还原。
一生凭道义,无处不新春
威望1940 金钱4220 帖子精华0好友居住地辽宁省 沈阳市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白银会员, 积分 19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白银会员当前积分为 194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60 点。
心民 发表于
我突然发现你这回复还有最后一句话:“楼主以大师口吻有点过傲,如今信息发达,网上摄影知识随地都是,也 ...
一生凭道义,无处不新春
威望8990 金钱8660 帖子精华0好友居住地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南岗区 哈西街道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钻石会员, 积分 89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0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钻石会员当前积分为 899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10 点。
临花邀月 发表于
这个版块是心民课堂,本来就是心民老师讲授摄影知识的地方
课堂上对老师讲的有不同看法也得让人说话,我本来不想再扯这些,可没完了!
行走天下,欲揽其中
威望50 金钱350 帖子精华0好友居住地辽宁省 沈阳市 沈河区 五里河街道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初级会员, 积分 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初级会员当前积分为 5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50 点。
photofellow 发表于
我说版主:你能不能不和我纠缠呢?你的有些观点尽管是对的,可语音要说的让人明白些,你的深层意思表达尽 ...
这个版块是心民课堂,本来就是心民老师讲授摄影知识的地方
威望8990 金钱8660 帖子精华0好友居住地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南岗区 哈西街道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钻石会员, 积分 89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0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钻石会员当前积分为 899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10 点。
本帖最后由 photofellow 于
20:00 编辑
心民 发表于
我突然发现你这回复还有最后一句话:“楼主以大师口吻有点过傲,如今信息发达,网上摄影知识随地都是,也 ...
我说版主:你能不能不和我纠缠呢?你的有些观点尽管是对的,可语音要说的让人明白些,你的深层意思表达尽管有些道理,可让人觉得怪怪的!你看看你的一些观点:什么“数码相机不如胶片,”单反不如无反&,单反相机还要配个测光表。按你的说法我们得回到远古时代了。我没有听到过你的这些观点,觉得很怪!其中有些有点道理你把的的经验和意思表达出来就完了,别人提点不同观点,你认为别人都不懂,都是初学者,你是大专家。不是我不虚心,好的经验和方法可以摘下来反复学,可你摆出一副架子,非要别人都接受你?我再补充一句,我那相机厂家出厂就是点测光和焦点联动,你说它没用人家就这样造的,这不是我自己非要用!你就说P,A,S模式最好不要用点测光 ,用时要注意就完了!干吗这么费口舌呢?
行走天下,欲揽其中
威望73910 金钱90349 帖子精华1好友居住地北京市 海淀区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心民 于
13:03 编辑
photofellow 发表于
1.很多行家极力主张使用点测光,无论是专业摄影还是业余爱好者不会用点测光就等于残废,尤其是风景或者是 ...
我突然发现你这回复还有最后一句话:“楼主以大师口吻有点过傲,如今信息发达,网上摄影知识随地都是,也不是谁一人精通,别人都是无知!”
第一,什么是傲慢?不管大师小师,说得对就行了,什么傲与不傲?我坚定地在说我的观点,坚定就是傲慢? 网上错误观点很多,而我是一五一十讲出我的道理,还要举例说明,搬开揉碎了讲得非常清楚。这样才能帮助大家分辨网上和书上的错误观点。你连认真看都没有做到,就一直在硬顶。我细致的在说,就是想帮你以及和你差不多水平的影友懂得这个基本知识,你不谦虚学习,还来指责我“傲”,我真是无语!
第二,什么是认真谦虚学习?看得出你是初学者,这样说你,不要不高兴,谁都是从初学者走过来的,你不好好看我说的话,就开始反对,这样做有意义吗?对你自己有帮助吗?比如我一直在说“点测光该如何如何用”,你却说“楼主为什么反对点测光?”我反对了吗?这不是蛮拧吗?我讲的确实能对你有巨大帮助,你不认真看,只是不断的说那几句错误的话,真遗憾!
第三,不要有任何人身攻击。错就是错,无知与否也是过程。我也是从摄影无知走到了有知,还需要继续学习呢!劝你不要做人身攻击,心平气和交流才好,不要在我的帖子里攻击,自己开贴攻击吧。前些天不就有一个人么,我明明说“单反机可以拍出好照片,但是无反机更方便。无反相机品质够用,体积小,操控也不错,业余摄影爱好者不必再买单反相机了。”我这里哪有一句话是说“单反相机不能拍出好照片”?他却拼命指责我“谁说单反不能拍出好照片了?单反相机无用吗?”这不是蛮拧是什么?他在他自己的帖子里对我人身攻击,还对不同意他观点的其他影友也人身攻击,我都不理他,大家后来也不理他了,对这种人确实不值得费心。
心民我喜欢和热爱摄影的人交朋友,不和器材迷钻研器材。
威望650 金钱3200 帖子精华0好友居住地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区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青铜会员, 积分 6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0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青铜会员当前积分为 65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350 点。
photofellow 发表于
关于手机测光与对焦点分离有这项功能这个我还不清楚,可尼康相机选择点测光就是与对焦点联动,想分离的办 ...
我说的是手机相机,不是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估计是AEL吧
威望73910 金钱90349 帖子精华1好友居住地北京市 海淀区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心民 于
00:30 编辑
photofellow 发表于
1.很多行家极力主张使用点测光,无论是专业摄影还是业余爱好者不会用点测光就等于残废,尤其是风景或者是 ...
你就没好好看我说的话呀,让我再重复最后一遍吧:
第一,再重复一遍,我从来没有说过点测光无用,我说过好几遍,要懂得点测光该怎么用。我反对的是点测光联动焦点并自动曝光。真正的高手也绝不是联动了焦点和点测光并自动曝光。否则他就绝不是高手,更不是行家。
第二,我们叫做“不与点测光联动”。取消这个功能先去看看相机说明书吧。佳能的对焦与测光联动主要是评价测光联动。就是一个区域中的很多小的测光区联动了焦点,它覆盖了一片区域,远远大于点测光几十倍,在焦点附近做测光平衡的计算,而且还连带了更大的周边区域,只是测光计算的权重不同。这样的联动是有些意义的,但是不要和点测光(一个小点)联动。仅仅与点测光联动确实不好,已经说了好多遍为什么不好。初级水平爱好者不懂里面的道理,要反复看,我这帖子已经讲得很清楚。而且,请你举例说说你锁定的测光点是什么物体,怎么没说呢?多举两三个例子来分享吧,你说了,就能知道你锁定的那些点是不是有意义。
第三,再说一遍,曝光补偿确实是一种对曝光量的干涉,但它是在自动曝光基础上增减曝光而已,所以仍然是自动曝光范围内的小动作。不是光圈优先独有的功能,是所有三四种自动曝光都能有的。而光圈优先本身是不能干涉曝光量的!所以你改了光圈,是完全没有更改曝光量的!只要是相机控制了曝光量,就叫做自动曝光,不用说什么半自动。另外,使用点测光联动焦点做自动曝光时,即使配合曝光补偿,有时候有用,但也不是最好的做法。
心民我喜欢和热爱摄影的人交朋友,不和器材迷钻研器材。
威望8990 金钱8660 帖子精华0好友居住地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南岗区 哈西街道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钻石会员, 积分 89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0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钻石会员当前积分为 899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10 点。
本帖最后由 photofellow 于
18:37 编辑
心民 发表于
很多玩了数码相机十年的人,也还是很多基本摄影知识不理解,不会用,好好学习吧,请再反复读我在90楼写的 ...
1.很多行家极力主张使用点测光,无论是专业摄影还是业余爱好者不会用点测光就等于残废,尤其是风景或者是人像,楼主为何反对?
2.在不锁定曝光的情况下,请问怎样让尼康点测光与聚焦点分离?请指教!
3.光圈优先模式,曝光量不可以改吗?那曝光补偿不是改变曝光量吗?
楼主以大师口吻有点过傲,如今信息发达,网上摄影知识随地都是,也不是谁一人精通,别人都是无知!
行走天下,欲揽其中
威望8990 金钱8660 帖子精华0好友居住地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南岗区 哈西街道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钻石会员, 积分 89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0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钻石会员当前积分为 899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10 点。
乐观style 发表于
发现你根本没看懂心民老师说的内容。
所谓的【聚焦和测光联动】,手机拍照默认就是这种测光对焦方式了 ...
关于手机测光与对焦点分离有这项功能这个我还不清楚,可尼康相机选择点测光就是与对焦点联动,想分离的办法就是先锁定曝光,然后再从新聚焦,我还没有发现在设置菜单里能把点测光与曝光分离的这一项。我的意思也是很明确:在A,P,S模式下 点测光就是对焦点联动,这不是你所决定的事,除非选择别的测光模式
行走天下,欲揽其中
威望73910 金钱90349 帖子精华1好友居住地北京市 海淀区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photofellow 发表于
A光圈优先就需要人来调光圈,S模式就需要人来调快门;你非要说自动我也没办法;尼康相机设计就是点测光与 ...
很多玩了数码相机十年的人,也还是很多基本摄影知识不理解,不会用,好好学习吧,请再反复读我在90楼写的东西,都是“摄影基本常识”。我的苦口婆心、耐心且全面的说了那么多,你不能理解,我也一时扳不过来你的错误认识,你需要时间消化。
第一,光圈优先即使摄影师可以改变光圈,也不能改变曝光量!要明白人为改变光圈是什么目的,是想改变曝光量吗?曝光量仍然是相机来控制,这就叫自动曝光。
第二,尼康相机默认点测光联动,可以改,你要学习如何改!
第三,点测光联动对焦点做自动曝光,基本是没有用(不是100%没用,你知道那一点点用途在什么方面嘛?)。精确明白地回答是:P、A、S模式基本不要用点测光,但是你要明白为什么不用!不明白,就学习,不用硬顶。
心民我喜欢和热爱摄影的人交朋友,不和器材迷钻研器材。
威望650 金钱3200 帖子精华0好友居住地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区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青铜会员, 积分 6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0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青铜会员当前积分为 65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350 点。
本帖最后由 乐观style 于
15:43 编辑
photofellow 发表于
A光圈优先就需要人来调光圈,S模式就需要人来调快门;你非要说自动我也没办法;尼康相机设计就是点测光与 ...
发现你根本没看懂心民老师说的内容。
所谓的【聚焦和测光联动】,手机拍照默认就是这种测光对焦方式了,后来因为出现测光不准,推出了对焦测光分离功能。
个人觉得这个【聚焦和测光联动】没什么特别,都是基本的功能。
【点测光】
使用点测光时,位于对焦点上的物体会得到“正确”曝光,但未必适合画面的其他区域。使用点测光可能会经常感到沮丧,因为照片总是过曝或欠曝。由于点测光的自动曝光成功率较低,所以你必须经常手动调整曝光组合。
【中央重点测光】
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针对高光区测光”,对高光区测光可以保证不会过曝,同时也兼顾画面其他区域的曝光需要。
【评价测光】
这种模式下相机会对整个画面进行评估,综合考虑画面的明度、色彩、距离等因素得到曝光组合。
使用QQ帐号登录论坛的用户
站长推荐 /1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微社区菜单,新手先看《帮助》,输入关键字,就能快速进入相应板块了。快来试试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机测光模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