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全去哪里,有什么好的股全项目

3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5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5后成炒股主力军:有人辞职炒股 有人乱买都赚_网易新闻
85后成炒股主力军:有人辞职炒股 有人乱买都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4月17日,广州环市东路广发证券营业厅里,两个股民拿着手机查看各自的股票走势。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梁炜培 摄刘东曾在股市中“输红了眼”,后来因辞职炒股和父母闹翻。在股市浪潮里,刘东的“8位数”不算特别大,但他代表了那类将炒股视作技艺的人。 受访者供图股市新生代约莫七点三十分,刘东起床。并非为了加入通勤的人潮,他趿拉着鞋坐到电脑前,等着九点三十分股市开盘。他密切关注着屏幕上那些扭曲的、颜色各异的曲线。曲线走向时刻在发生变化,而任何轻微的变化都关系到他放在里面八位数资金的增值或亏损。这种对盘面股指及个股走势的研判俗称“看盘”,是这个26岁青年的日常工作。小他4岁的陈清没有那么多时间研究。他还是个学生,常常是在奔波于实验室、教室、寝室的间隙,点开手机里一个叫“同花顺”的A&P&P,关注当日的股市走向。今年年初,陈清用自己积攒的零用钱买了第一只股票。这是个“人人跑步进入股市”的年代。去年下半年,在种种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股市。股价疯狂上扬,上证A股指数从2013年不到2000点迅速突破4400点。新一轮牛市到来,咖啡厅里、饭桌上、广场舞人群中,甚至在吐槽的段子里,股票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上证所数据显示,在上亿的股民大军中,年轻人成为炒股主力军,随着年龄的“增长”,股民人数依次递减。30岁以下年龄段炒股人数最多,占比超过了36%。股民的年轻化和低收入化是这轮炒股热潮的一种面相。和经常被拿来调侃的大妈股民不同,这种面相在某种层面体现了8&5后一代储蓄观和消费观所在。不同于父辈的保守,他们几乎都认同:金钱只有在流通中才保持及增加价值。新生代“入股”有人“8位数”,有人5000元刘东和陈清来自华东同一个省份。他们都是小镇青年,通过高考,先后到上海、北京求学。相比刘东的“8位数”,陈清放在股市里的资金实在太少,只有1.6万元,还是分几次放入的。陈清是清华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新学期开始,他也成了股民中的一员。钱都是自己攒的。他留下应急和支应生活的部分,其余都买了股票。就他了解,在三十人出头的班里有六个同学也迈进了股市。他们都是非金融专业。因为日后想从事金融相关行业,陈清从2012年底开始关注股市。他记得2013年股市都在2000点左右来回震荡,2014年开始逐渐增长。大概10月份的时候,上证股指在两三天内一下涨了300点。那时陈清就意识到,股市有了持续上涨的潜力。但他没有料到涨得这么快,他的同学在去年12月中下旬就已经盈利60%了。春节前他“犯懒”没有开户,寒假回来后立马修正了这个“错误”。“感觉乱买都能赚。”他咧嘴笑了起来,接着解释,“房地产唱衰,导致大量资金涌入股市”,这个市场还很有潜力。借股市赚点零花钱当然是一种期待。但更为重要的,陈清希望为日后的职业规划和理财技巧积累经验。“我把炒股看成一种价值投资和理财方式。钱当然不能放在银行里。”他说自己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即使全亏了也就那么多,权当长经验。”像新手必经的过程,他起初也是分散买多支股、频繁交易、追涨杀跌。整天时间,除了上课、做项目,他几乎把所有时间用来盯盘。虽然转债实行T&+0交易制度,且交易手续费不足成交额的万分之一,但佣金的降低并没有让频繁交易的他获利。他总结教训:应该把鸡蛋放在较少的篮子里,要沉住气至少一星期,低买高卖才是对的理。“安静一点,赚得就不是这样。”入市一个月,他账面的金额从1.6万元涨到1.7万元,“赚得极少极少”。他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一个叫“同花顺”的A&PP进行。3月19日那天,他的账户是在电脑上开的,“花了不到十分钟,跟在淘宝开个账号一样”。移动端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这一代股民。茹菁小时候常跟父母跑到证券交易大厅,现在她只需要动动鼠标就行。不过为了确保账户安全,开户的时候她还是跑到证券公司营业部。在家庭氛围的感染下,这个略显腼腆的女孩在九年前就想自己开户。可那时她还是高中生,没有资格。去年12月,她把实习赚来的5000元放进股市里。她第一次炒股,却很淡定。几天才看一次盘,定了主意要做长线。她并不觉得成为股民有什么奇怪,因为理财本来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受父母的影响,思博8年前接触到股票。行情糟糕,思博对股票的认识是“不靠谱”,因为“认识的人基本在股市没什么收获,大部分都是亏的”。他说自己来自小城镇,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认知得到调整:不是股市有问题,而是上一辈生活环境逼仄,加上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使他们在股市战场上基本没有胜利的机会。这个年轻人对股市保持着谨慎的认知,即使在市场如此火热的情形下,他依然认为,最后依靠股市挣钱的只能是极少数。这件事太考验战术和心理,而现在号称人人赚钱的局面,也只是账面上的数目。和同龄人陈清、茹菁一样,思博也会从宏观的视角进行分析判断。“中国的资本市场在逐渐完善,股市也会越来越规范。”他也想日后往金融方向发展。而眼下,股市是一个尚优的积累经验的地方。辞职再入市输光了父母给的20万,重回“战场”父母给了思博两万元作为本金,之后还有追加。陈清、茹菁两个同龄人也是在父母的支持之下开始的。但在炒股这件事上,刘东没有和父母达成和解。他第一次接触股票是在2009年10月。大学三年级刚刚开始,他被同学拉着一同去开户。抱着玩耍的心态,刘东用手里的500块买了一只“方正科技”。一眼望去,在庞杂的股票名单里他只听过这个。投入的金额很少,他却就此迷上了这件事。刚开始一两个月,除了看盘,他读书、看名家博客、听专家分析。白纸黑字、字正腔圆,理论他觉得自己一清二楚,一到实战它们就毫无用处,甚至越买越跌。可刘东觉得自己在长进,能力绝对没有完全施展,机会还很充裕。他需要更多的本金,从头再来。所以他向父亲开了口。这是他离家求学以来,第一次向家里要钱。刘东生长于南方的一个三线小城市。他的母亲很有经商头脑,夫妻俩在当地做灯饰生意,积累了一笔财富。父亲给了20万,刘东再回“战场”。刘东说自己犯过新手的几乎全部错误,包括心态浮躁,“跌了死扛,涨了也拿不住”,还有听信各种大牛建议,却不凭靠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力。赌徒心态,“输红了眼”,再加上当年股市低迷,他亏得很惨。股市被套牢。这时候他想的,是尽快回本,就此收手不干。不过,对这个临近毕业、处在人生选择期的年轻人来说,输钱并不是最糟糕的。一同输掉的,还有信心和方向。刘东说,那是一段灰色的时期,自我怀疑,伴有极其强烈的挫败感。于是,“我到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成了他精神层面上极其重要且又紧迫异常的问题。毕业后,刘东找了一份券商客户经理的工作。做完试用期再多加两个月,这工作没有解答他心里的那个问题,所以他换了工作,这次在私募的市场研究部。在这一年中,因为工作关系,他重新开始关注股市。那时的行情不算好。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4月,在国内5600万自然人持仓的账户中,50万元以下的账户占比高达97.6%,A股自然人账户持股市值超过1000万元的只有18804户;而在2010年底这一数据是23323户,这意味着在相距一年零四个月里,A股有4519个千万级账户消失了,占比近20%”。换句话说,最具眼光和最能影响市场的有钱人开始离开股市。2013年8月,光大乌龙事件引发动荡。对普罗大众而言,股市作为投资手段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了。但刘东认为,这是买入的大好机会。他决定辞职,一心进行股票交易。“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我觉得有机会,想要搏一搏。”他说。私募的工作无法满足,他一直在寻找出路。可是他对创业毫无心思,股票前前后后已经占据了生活太多,“好像我只能做这个”。另一方面,辞职是自我反省的结果。刘东觉得自己当年毫无起色,是缺乏经验、对人性缺乏了解和对股市认知不足的结果。他尝到了教训,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在股市做得好需要耗费极大的心力和时间,需要心无旁骛。刘东决定一心只做一件事。他的父母亲无法接受这个选择,他们期待儿子有稳定的工作。父亲请了他的好友、同学,甚至是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来劝他,放弃这看起来十分不靠谱的事情。刘东没听。于是父亲给了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钱”———20万。之后两年,父子俩话都很少说。在很多年前,美国知名投资家、股票做手杰西·利弗莫尔曾说过一段话,或许可以解释刘东“一心只做一件事”的决定。在经典的《股票大做手回忆录》中,杰西·利弗莫尔说,人们把投资获利仅仅看成一种技巧,三言两语就可以传授的简单东西,而没有将其视为一门像医学,法学等等是依靠知识积累,技能培养最后才能应用的挣钱手段。他们只看见一买一卖就可能获利的简单快捷,却不想知道在买入卖出的委托发出前,一个投资者对所选投资标的的所有思考,对价位的判断,对市场的研读,和自己人性的斗争,在获利之前的惨败。他们都不会去看。跟这位太有名的前辈一样,刘东反感别人向自己讨要建议,比如“今天买啥”、“要不要卖”、“目标价多少”……只愿意探讨和交流。他极少跟不熟识的人透露自己的经历。选择与考验“很难找到一个更能修行的地方”“想靠炒股成为有钱人,靠谱吗?”有人在知乎上问。得票最高者回答得斩钉截铁:“我极其肯定地告诉你能,而且是任何人都可以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在各种投资领域获得可观的收益。”他随即用三个感叹号强调,是“任何人”。这话在8年前应是个笑话。那年金融危机拉着股市崩盘,如泥沙般裹挟而下。眼下不同。在人人炒股的年代,知乎这个回答显得既真实又诱人。炒股似乎比任何一份拿薪水的工作来钱都快。在媒体和熟人的口中,有太多依靠炒股实现财务自由的故事。这些故事,连带其它赚钱的故事一起,不断吸引着更多资金投入。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日,A股总账户首度突破2亿户(其中有效账户1.63亿户),而截至2014年12月末的A股账户则为1&.19亿户。今年3月以来,A股开户数连续八周突破百万户,创下历史新高。乘着这股市的春风,刘东大概盈利了50%。听起来不算太高,但胜在持久。赚钱并没有改变生活规律,他依然周一到周五工作,每天七点半起床,十二点睡觉;周末休盘时就去看电影、约会,“也要享受生活”。在工作日,除了观察盘面上的曲线和数字,刘东同时还留心着一些公司的动态,包括各种消息和公告。公司的动态和它所发行股票的走势息息相关,是股票持有者的重要参考依据。每条动态都需要亲自查证源头,辨明真伪。做这些事情的间隙,他也会跟在股市里的朋友聊一聊。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考量着技术、经验、心态和判断力。有人把股市称为没有硝烟的战场,不仅因为里面的“士兵”需要战术和勇气,更重要的,这是一场关于钱的战争。陷在股市里的普通散户面对涨跌很难淡定,他们容易在略有盈利时买入或者刚开始跌时抛售,频繁交易。在刘东看来,这所谓的“追涨杀跌”是新手最容易上手的策略,也是最容易犯的错误。虽然可以有机会短期内获得利润,但更有可能错过更大的盈利或者被套牢其中。道理很简单,但它与人性中的贪婪、吝啬,还有对风险时而亲近时而避之不及相悖。它是对人性和心态的考验。因着这种考验,26岁的刘东喜爱股市。“有位前辈说过,一个人一旦进入股市,出来就困难,因为很难找到一个更能修行的地方。”他对这句话深以为然。他觉得炒股是一个自己和自己较劲的过程,在这里曾经犯过的错误、获得的教训,都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这是一切成长的起点。刘东还说,股市是了解这个国家的一个维度。个股价格的高低,折射着它所在领域是欣欣向荣还是处于低迷。他也喜爱金钱,以及过程中那份赌的乐趣。谁不是呢?一年多前,他的朋友把房子抵押了一百万用来炒股。在刘东的推荐下赚了一点,便索性把资金托给他代为打理。最近,这位朋友辞掉了工作,从股市里折现出14万,潇洒地旅行和体验人生去了。涨跌浪潮里“坚持,再坚持一会儿”5月5日股市暴跌,单日蒸发了2.02万亿。陈清的股票跌停。年轻人很淡定,涨跌是应有之义,越大的收益可能就意味着越大的风险。如果手里还有余钱,这本是买进的好时机。他说,工作以后肯定还要加大投入,净资产的三成都放在股市里。“打死不会存银行。”剔除银行卡里的流动资金,陈清的其它资产准备拿去买基金、信托产品,以降低资产的总体风险。刘东对把控风险的自信更高一些。他所有的资产都在股市里,其中一部分用来购买B股。他仍记得刚辞职的时候,因为压力和恐惧常常深夜从梦中惊醒,觉得自己没有未来,很可能失败。那时,现实生活没有给他太多的安慰。虽然股市从2014年开始有起色,但步履缓慢。而他自己,没有稳定的收入、工作,没有稳定的社交圈。如何挨过那段时期?年轻人说,马云给了他很大的启示。这位中国最成功商人的言辞已被奉为语录,供创业者、商人和任何崇拜他的人揣摩。在一系列演讲中,马云给出关于坚毅的教导。“做点什么,再坚持一下。哪怕是错的。”刘东总结。“我以前觉得,社会很不公平,没有游戏规则。以前觉得,我可以比别人再努力一点,勤奋一点。”刘东说,“但现在明白了,每个人都一样聪明、勤奋。我需要做的只是无条件的坚持,再坚持一会儿。我只要等待结果。”对于多数刚涉足股市的85后,股票本身不会具备这么多意义,更多是在牛市中搭车盈利的工具。对陈清、茹菁和思博这群年纪更小一点的人来说,因为所拥有资本的局限,股票则是一种金钱观念的体现,一种积累经验的场所。没有人能准确预测这轮牛市会持续多久。一部分声音觉得股指上升过快,泡沫增多,风险也随之加大。一部分声音看好这轮,觉得它冲破5500点非常轻松,牛市可以撑完一整年。5月11日,央行开始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这已经是半年内第三次下调利率。这一天,经历震荡后的股市早盘高开高走,在周末加息的利多影响下收复4300点,有280余家个股涨停。在股市浪潮里,刘东8位数的资本不算特别大。但他代表了依靠智商、经验、耐心和时间,通过股市赚钱的那一类人。或者说,他代表了那类将炒股视作技艺的人。在这一轮牛市里,新生代的面貌比大约十年前要复杂、差异太多。虽然金钱仍是本质驱动力,但心态、财富观念、对风险的开放程度都不一样了,还包括对未来的期许。学生们在规划着未来的职业道路,期待实现财务自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刘东觉得现在挺好,准备“看到明天,做到明天,机会在哪就做哪儿”。他没有创业的想法,不准备洗牌,也不想担太多的责任。除了金钱,意义感从何而来呢?刘东答说:“它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了我是对的。”
(应受访者要求,陈清、茹菁、思博为化名)链接新股民“生猛”老股民“出逃”5月11日,深交所发布4月深市个人投资者行为分析报告。报告统计了4月份新老股民的投资情况(开户年限5年以上为老股民,5年以下为新股民)。报告显示,4月新股民净买15&0&5亿,老股民净卖191亿。新股民成为生力军,而老股民则早已“&避险”离场。大户出逃,而中小个人投资者则持续增持。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徐一斐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互联网+医疗概念那么火,最值得买入的医疗概念股有哪些    从疾病管理到健康管理的转变,手机 APP 、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如健康扫描仪、睡眠手环、可用于血糖测量的智能手表,更了解自己自身健康,了解相关医学常识,对疾病与健康更加专业。
  牛市氛围里,什么都能轻易飞起来。而因为克强总理的亲自站台吆喝,“互联网+”概念股近期更是一飞冲天。壹资本小编今天继续送福利,来为大家拆解一下今年以来热得“烫手”的互联网+医疗股。
  究竟有多烫手,不妨先将BAT三巨头今年以来在移动医疗领域的“卡位战”作为引子……
  既然BAT都将移动医疗作为一个新的主战场,那么这个领域显然就更值得关注啦!
   两大痛点
  我们还是回到本源,先来了解互联网医疗兴起的原因为何?这得谈谈我国医疗行业目前跟每个人切身相关的:
  1、分级诊疗制度:导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生水平参差不齐。三甲医院三长一短(排队难、挂号难、取药难,看病时间短),而基层医院资源浪费。
  2、医患信息不对称:患者不知道如何找到好医院,只能去大医院、三甲医院,排长队挂专家号。导致大医院医生诊前对患者缺乏了解,不能治疗自己最擅长的疾病,专家资源不能分配给真正需要的病患,稀缺资源浪费。
  互联网医疗能解决什么问题?
  1)优化就诊全流程,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2)连接医患。
  3)提高医生诊疗水平。
  4)结合智能硬件作为大数据入口,提升患者对健康的了解,并建立医患沟通,尤其是针对慢性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数据监测及反馈。
  5)大数据防病。
  互联网医疗会给患者和医院带来哪些变化?
  给患者带来的变化:
  1)就诊流程的优化、便利:带来挂号免排队、就诊时有引导、可居家候诊、电子报告单、线上付费的便利。
  2)从疾病管理到健康管理的转变,手机 APP 、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如健康扫描仪、睡眠手环、可用于血糖测量的智能手表,更了解自己自身健康,了解相关医学常识,对疾病与健康更加专业。
  给医院带来的变化:
  1)每个患者的手机都是医院服务窗口,解决挂号难、候诊长、缴费难、取报告难的问题,有效解决医患矛盾。
  2)解决医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提高基层医生诊疗水平。通过互联网拓宽医生知识面,提高知识应用,并结合其他医生原有经验的共享,最终惠及医生及患者。
  3)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大数据挖掘及应用推动疾病诊断、治疗的新发展,并通过健康管理及检测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4)助力医院管理,例如,自动电视医疗机器人远程会诊、智能眼镜门诊病人信息查询、病人就诊机器人引导。
  而从医药器械制造到流通,再涉及医院、药店、患者和支付方等几大主体,互联网与医疗融合的一条全产业链条正在逐步清晰,围绕可穿戴设备、医药电商、医疗信息化、网络医院和医保控费五业模式,A股市场上正不断涌现出相关标的股。
  一大波小编辛勤整理的互联网+医疗概念股正向你抛来,快快来接住!
    一、可穿戴设备(云健康管理)
  看点:通过可穿戴设备/POCT的硬件接入,数据上传至APP进行监测管理,最终实现大数据集成与云健康管理。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2014年约为22亿元。2015年,伴随Apple Watch的正式上市会极大的刺激整个智能可穿戴设备消费级市场规模的增加,预计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356亿元。
  (002432)
  2010 年公司设立 iHealth 品牌至今,已拥有了包括血压、血糖、体重、血氧、运动计步等各领域的较为完备的健康类可穿戴设备产品线。目前公司正处于从“以硬件作为入口,实现从硬件公司转换到数据服务公司”的过程中,在美国通过与专业群体合作获取用户,在国内通过与小米合作积累用户。
  不过,2014年主营业务净利润扣非后是亏损的,2015年一季度也为亏损。日最后一天突击确认巨额投资收益,使得该公司扭亏为盈,成功避免了被“ST”。
  (300298)
  2014 年是公司明确了“血糖仪专家”与“糖尿病管理服务专家”并举的战略,并且确定了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管理的发展模式。2014 年,公司联手推出国内首款手机血糖仪―糖护士。进入 2015 年,公司又推出了“微信血糖仪”。
  乐普医疗(300003)
  抢占心血管疾病入口资源,从并购移动心电监测的优加利,到智能心标仪和智能手机血糖仪获批,未来心血管全产业链平台还将不断完善。今年5月公告称,公司自研的智能手机血糖仪“Poctor880 血糖仪”获注册证,是全球首款联合手机使用的智能心脏标志物检测仪。
  (300049)
  从 2012 年起,就以福瑞众合为执行主体投入资金研发线上肝病患者管理系统。今年以来,公司又集中自身研发团队,同时引进第三方软件外包公司专业人员,结合西南地区顶级三甲医院 100 多位肝病专科医生参与基于移动端的 APP 技术平台开发,预计 APP 将于 5 月份正式上线。
  (300246)
  公司 7 月份公布第一款可穿戴医疗产品育儿宝,是目前国内极少数获得二级医疗机械注册证的产品。目前公司在研的移动医疗设备有智能穿戴式血压计、无线体温监护系统。
  (002579)
  确定了向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的战略发展方向。通过增资及股转转让方式持有乐源数字20.46%的股权,并可根据协议内容于2015年启动剩余股权的收购。乐源数字是国内具有齐全的智能手表产品类别、核心研发技术以及畅通销售渠道的智能可穿戴行业公司,产品涉及智能手表业务涉及智能养老、健康管理、时尚运动等三大领域。
  (002681)
  2013 年,奋达就已经推出手环产品。今年4月,奋达公告与中科院医工所签署协议,针对“穿戴式甲醛测试设备”、“便携式甲醛净化仪”项目开展合作。近期,奋达又进一步增持光聚通讯,大健康的布局逐步落地。光聚通讯是奋达旗下的团队,围绕健康可穿戴设备进行研发和生产。
   二、医药电商
  看点:对医药电商而言,今年最大的政策利好是《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即将正式落地,其中网售处方药的解禁将为医药电商释放近万亿元的巨大市场空间。
  目前医药电商销售在整个市场中占比低,空间大:2013年中品市场规模为1.2万亿元,其中医药电商销售仅42亿元,占比0.3%;而美国医药电商销售为743亿美金,占比30%。据预测统计,电商市场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2014年:中国B2C网上药房数量为272家,同比增长144%:销售额约为76亿元,同比增长67%。
  (600998)
  去年中医药材网上交易平台年底正式上线,B2B 业务体系更加完善;好药师 B2C 业务
  已在上海、北京、广州等 29个城市完成约 14000 余家线下药店的签约对接工作,并已试行药品急送服务,电商物流中心库覆盖达到 9 个城市,好药师二期有望通过收取佣金等方式实现盈利。此外,好药师参股上海优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药急送”功能植入该公司已有的“U 医 U 药”APP 智能健康平台。
  (601607)
  于今年 5 月 15 日与京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与京东在处方药电商领域实现全面独家合作,并共同增资上药云健康,打造处方药的线上销售平台及线下配送网络。上药云健康未来将以上药的线下医药资源、分销经验和处方导流,以及京东的线上流量导入、交易支付和市场化的的仓储物流经验为依托,在处方药网售政策落地之际,实现端口的快速切入和商业模式的跨越式发展。
  一心堂(002727)
  依靠线下门店网络与超过7年的信息化建设在O2O医药电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截止 2014 年年底,公司在全国共拥有 2623 家门店。2015 年拟新开 1000 家门店,在西南地区的业务布局有望进一步完善。公司已经在部分门店进行了O2O业务实践,同时入驻天猫医药馆,进行电商业务探索。第一期电商平台计划将在今年7月份推出,目前线下药店会员接近700万,时机成熟可及时转移到线上。
  (002462)
  在较早获得医药电商B2C牌照后,积累了强大的处方药的数据资源。定增募资在北京设立药品快速配送平台网络调度中心,在上海、广州等 13 个城市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未来有望利用线下网点优势,通过 B2C 及 O2O 模式增强线上线下业务的竞争力。
  (002589)
  山东的区域性商业龙头,医院覆盖范围广泛,终端掌控能力强,上游议价能力强,并能不断衍生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在线药品交易与线下供应服务等。4月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对全资子公司天际健康进行增资。公司在增资公告中指出,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医药服务和医保控费及支付等业务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将使公司从山东省医药流通流通,向山东省医疗健康平台型公司转型升级。
  (002603)
  主要经营范围是专利中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了心脑血管、感冒呼吸、糖尿病等大病领域。去年,以岭建康城网顺利上线运行,进军健康电商领域,开展电商官网和全网的销售。今年5月13日,公司控股 87.72%的子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我就医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就医网拥有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现有 13 万注册用户,未来可以与以岭建康城对接,实现健康咨询、管理、购物一站式服务。
  (600518)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上游掌控道地药材资源,中游掌握中药材交易命脉,下游深耕渠道,完成了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网络医院、掌上药房(含智慧药房)、健康管家、医药支付和医疗保险等全方位智慧医疗大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在最近一个月内公司已与玉林市政府和普宁市政府签订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协议,平台建设有望加速推进。
  太安堂(002433)
  通过收购康爱多,快速切入医药电商领域。未来公司大部分产品有望陆续转入康爱多进行网上销售,大大促进公司 OTC类药品、药妆(“柯医师”药妆系列)、人参和饮片等业务的发展。
  (300146)
  2015 年2 月,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全新互联网子公司广东佰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专供电子商务的膳食补充剂新品牌和一些细分领域品牌的线上业务。5 月18 日,公司互联网品牌“每日每加”系列产品全新上线,其天猫官方旗舰店同步上线。
   三、医疗信息化
  看点:实现从“医疗信息化”到“一站式就医管理”的进化,一站式就医管理涵盖8大环节:健康管理、网络问诊、挂号导诊、候诊、诊断检查、治疗、缴费取药与康复管理的无缝连接与云端管理。
  (300273)
  通过多年在医院建设领域积累的资源拟组建众多医院(2017 年计划签约 1000 家医院)构成的网络医院平台,使多方受益,而公司也从中聚集了大批医疗资源、沉淀了患者及用药数据将会在未来产生巨大价值。公司的汇医在线计划今年 7 月上线,年内完成签约 200家医院,后续将会启动融资引入战投。今年4月收购卫软信息是公司医疗信息化及移动医疗布局的关键一步。
  卫宁软件(300253)
  今年1 月 26 日,卫宁软件发布公告与阿里健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医疗服务、健康服务、药品流通与监管、医保风控等方面资源共享、相互协作,整合多方资源,共同营造健康服务新业务及其生态圈。卫宁软件掌握全国 3000 家医院 HIS 系统资源,通过与阿里健康形成战略合作协议,卫宁软件将电子处方导入阿里健康的医药电商平台,打通网售处方药产业链。
  信息(300168)
  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业务上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在上海具有绝对领先地位,有望与政府部门的进一步合作承担医疗健康数据的运营平台;公司整合了上海市全部 38 家三甲医院以及大量的一、二级医院资源;与六院合作计划于今年第二季度在上海推广糖尿病慢病管理,并与电信合作全程健康管家对接 C 端资源,打通健康管理闭环。
  (600718)
  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多领域业务中,也包括为医疗行业及个人健康服务提供全面的IT解决方案。2014年12月宣布公司计划将医疗业务股权转让给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和。
  股份(300074)
  在2014年年报中表示将重点发展移动医疗业务,特别是医疗信息化、医生与患者的互动平台、个性化医疗等方面。和优势资本将联合成立并购基金,首期暂定规模 10 亿,主要投向为互联网医疗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HIS 系统、CIS 系统、基因检测、大数据医疗分析等相关公司。
  银江股份(300020)
  以智慧城市总包形式切入城市,提供包括顶层方案设计,细分领域项目建设实施等服务,并在项目建成后积极参与智慧城市运营,提供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多项建设及运营服务。在健康管理方面,以“云平台+移动端应用/可穿戴设备”方式为用户提供诸如慢性病管理、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健康管理及养老 O2O 服务。
  (002065)
  以 HIS 系统为拳头产品主攻高端医院,已经覆盖全国 200 多家三甲医院,极强的医院卡位成为互联网医疗业务的基础。公司目前正逐步构建互联网医疗生态体系,健康乐 APP 依托公司全国三甲医院资源,构建轻问诊+导医导诊平台;与国际医学、阿里云合作,利用自身 HIS 平台能力实现民营互联网医院,以点的方式进军互联网问诊服务。
  (002178)
  今年 2 月 14 日公告收购预案,拟收购成电医星 75.24%股权,进入医疗信息化领域。在为当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整体规划的同时,医疗业务在顶层设计层面自上而下推进,从而推动公司“医疗先行”战
  略的实施。公司目前在上海康桥、长宁承接了养老项目,并通过与华数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切入浙江养老市场,老年人健康检测数据上传至公司云平台,并通过与线下养老服务商合作,共同挖掘养老运营,搭建智慧养老平台。
  (300075)
  今年3月3日公告称,携手医疗信息化专业厂商北京天健,布局智慧医疗。另外,天健源达、与焦作市卫生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焦作市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智慧化建设。
  (300356)
  依靠广电体系,以电视为入口,基于家庭的健康管理开始在多个省份布局。光一的家庭检测数据未来也将会与医院、社区等打通,供医疗机构人员分析并给出建议。
    四、网络医院
  宜华健康(000150)
  原名,从今年开始收缩地产项目回笼资金,年初更名为宜华健康。先后投资众安康和友德医两家健康医疗服务公司,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中的新领域――网络医院。友德医科技公司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合作的广东省网络医院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正式上线启用,是全国首家获得卫生计生部门许可的网络医院。
  信息(300288)
  去年7月,信息宣布收购39健康网,并正式进军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打造互联网医院。根据朗玛信息的规划,未来将整合贵州当地的医疗服务资源,开展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新技术应用实践;通过3-5年的时间,建设资源承载平台、人才聚集平台、流程实践平台、服务创新平台等四大平台,推动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往网络集中,最终打造一个新型互联网医院。需要提醒的是,目前证监会正调查朗玛信息异常交易案。
  (002690)
  公司已与北京春雨医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未来在移动诊疗、远程诊疗、口腔大数据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
  运盛医疗(600767)
  原名运盛控股,今年4月更名为运盛医疗转型健康医疗。增资健资新加坡控股健资苏州大力布局 C 端可穿戴。打造“垂直体系的基于云模式的远程心血管系统诊断服务平台”。与融达、麦迪成立三方合资公司“运盛健康”整合融达麦迪健资科技的资源,加速推进互联网医疗 O2O.
    五、医保控费
  海虹控股(000503)
  2014 年 5 月海虹新健康业务正式启动,与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德国通用再保险上海分公司、再保险及保险等国内外大型保险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服务型健康保险产品的开发,提供核保、理赔、医疗辅助等服务;与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新健康医疗服务网络,为参保人提供预约就医、异地转诊等健康管理服务。
  卫宁软件(300253)
  兼顾政府和保险公司两大埋单者,为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山西、亳州、无锡等多省市为政府搭建医保控费系统,为平安养老、太平人寿、中国人保、、中华财险等商保公司开发第三方核保核赔平台(TPA)
  信息(300168)
  基于 20 年来的社保积累,具备承建省级政府医保基金控费项目的实力,同时,与商保合作健康险、新农合、大病医保控费亦有望大范围铺开。
  (002065)
  5月7日公告称,收购医疗 IT 公司“万兴新锐”51%的股权。DRGs 是世界公认的先进支付方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盛行。在政府自上而下试点推广下,全国医保控费有望统一基于 DRGs 规则信息系统定调。而万兴新锐是国内唯一一家 DRGs 分组软件的开发者,获得了“国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质控中心”独家授权,通过聚合千万级病案,搭建了“北京 DRGs 分组软件”和“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平台”运行于北京 70 多家三级医院,为北京卫计委建立了管理、评价医疗机构的综合性指标。
  互联网医疗概念股一股脑的袭来,的确让人心痒痒。等等!先不要冲动地马上淘银子,接下来再来看看壹资本小编的温馨风险提示吧~
  风险提示:
  1、理想美好、现实骨感,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仍是雾里看花,如何可持续变现对不少公司仍是难题。
  2、当前的互联网医疗政策呈“趋势虽向好,进度却缓慢”的状态。传统医疗利益链中医院和医生的既得利益难以被突破,且现有互联网医疗行业标准缺失,各机构间信息尚未实现互联互通,行业面对巨大的挑战。
  3、主题概念投资通常都鱼龙混杂,投资者要拿出火眼金睛,来分辨哪些是在打着旗号傍概念,只为二级市场炒一把,哪些是把移动医疗真正纳入公司战略规划,挽起袖子干实事。
  4、不少个股在这轮牛市中已经疯狂大涨过,估值已经比较高,有的甚至高得离谱,进不进场需要掂量掂量。
4199゜13995゜21061゜31055゜4902゜5786゜6708゜7689゜8609゜9564゜1032028゜129785゜228720゜328231゜427224゜526755゜624143゜723321゜823259゜922415゜10
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战略投资 金额未透露 融资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林小姐010-10.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