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使用vepal mx300存储mx6.0功能键

&&|&&责编:孙玉亮
1外观赏析:经典造型重新归来&&&&在发展到今天,主流的闪存颗粒已经开始由MLC双层级颗粒转变成TLC多层级颗粒,同时在闪存堆叠方面,由三星开创的3D堆叠法,在行业引起规模效应,各大厂商纷纷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闪存颗粒。&&&&特别是进入2016年,各大闪存厂商都推出了基于3D-NAND的TLC闪存颗粒。今天,笔者测试的MX300固态硬盘,就是intel和美光共同研制推出的首款基于3D-NAND技术的TLC固态硬盘。&&&&外观赏析:经典造型重新归来&&&&按照惯例,在评测前我们先来看看此款新旗舰的外部设计和产品包装。作为美光旗下的固态硬盘子品牌,英睿达从固态硬盘行业发展之初就推出了诸如BX200/MX200等有着相当的性价比的优质产品,并且在造型上也保持着相当的统一和一致性。&&&&如今,新旗舰MX300依旧沿袭着英睿达品牌的一贯设计风格和品牌理念,正面蓝色光斑配合着纯黑背景,整个logo面融为一体居于固态硬盘正面,并用白边将logo面和其他部分隔开,充分体现logo价值。&&&&而在背面则是详细的相关参数以及注意事项。经典造型SATA接口美光制造整体产品:
2探寻PCB板:Marvell+3D—NAND TLC探寻PCB板:Marvell、3D-NAND&TLC&&&&&此款新旗舰MX300在用料上,采用了Marvell主控以及美光自家闪存颗粒的经典配方,这也是整个产业线中最为成熟和最受欢迎的用料方案,也就是旗舰级的产品的唯一设计方案。Marvell主控+3D-NAND&TLC&&&&&此次MX300采用的是Marvell最新研发的针对SATA固态硬盘,代号为Marvell&88SS1074主控芯片,此款主控芯片作为Marvell最新的主控产品,已经被诸多厂商选择作为旗舰级产品解决方案,例如年初浦科特新旗舰M7V,以及闪迪X400等产品。&&&&Marvell&88SS1074主控是Marvell家族第五代针对SATA接口研发的主控芯片,28nm&CMOS制造工艺,支持DEVSLP深度休眠技术,最大支持15nm工艺的SLC/MLC/TLC闪存,并支持当下流行的3D堆栈闪存,ONFI&3/Toggle&DDR&2闪存接口、256bit&AES加密、NANDEdge纠错以及LPDC低密度奇偶校验技术,全都兼容。&&&&尤其是NANDEdge纠错及LPDC低密度奇偶校验技术,能够极大的提高TLC闪存颗粒的使用寿命,提高容错率,十分适合TLC闪存颗粒。编号为6EB22NW852美光闪存颗粒前后八颗美光闪存颗粒&&&&在闪存颗粒上,则是采用美光自家的3D堆栈闪存颗粒,编号为6EB22NW852。根据官方文档,我们知道这是美光最新的3D堆叠TLC闪存颗粒,每颗闪存内部都有2die,每个die的容量在384Gbit,8颗闪存颗粒构成750GB的标称容量,由于OP冗余的存在,实际可用空间不到750GB。产品:
3读写测试:CrystalDiskMark及CDI读写测试:CrystalDiskMark及CDI&&&&&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按照惯例,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信息。CrystalDiskInfo也是一款常用软件,它能够直观反映的健康状态、使用时长、型号温度等特定信息,是我们了解固态硬盘非常方便实用的一款工具,并且常常和CrystalDiskMark配合使用。产品:
4最大持续读写测试:AS SSD及ATTO最大持续读写测试:AS&及ATTO&&&&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标准检测程序,它涵盖了持续性读写、单线程4KB随机读写、64线程4KB随机读写以及磁盘寻道时间等关键数据的测试,最后还会根据公式将成绩标准化,能比较科学的反映的真实性能。&&测试&&&&ATTO&Disk&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可以用来检测硬盘,&U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由于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能够真实模拟固态硬盘等存储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模式,因而能够客观真实的反应固态硬盘的在实际生活中的性能,对于普通用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此款软件还有个创新之处在于,每一项数据测试完成后系统会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简洁明了展现出大小比例不同的文件对于磁盘读写速度的影响。ATTO测试产品:
5基准性测试:Anvil's及TxBENCH测试基准性测试:Anvil's及TxBENCH测试&&&&Anvil's&Storage&Utilities是一个专门为测试而设计的(当然也支持机械硬盘),它正在迅速成为最新的事实上的硬盘和标准检测程序之一,因为它提供了很大的可定制性。&&&&既可以分别队单独的项目进行独立的测试,还可以对测试文件大小和测试的磁盘进行选择,十分强大和科学。Anvil's测试&&&&TxBENCH是一款能够全面评估固态硬盘读写性能的测试软件,除了常规的持续读写和4kb随机读写外,它还支持定制化读写测试,可以根据测试需要,自由定制队列深度,随机读写文件大小,持续读写文件大小以及负载压力,是否全盘等,功能强大。TxBENCH&&&&而在此次测试中,我们仅进行了队列深度为32、128KB持续读写测试,队列深度为1、128kb随机读写,队列深度为1、4KB随机读写,队列深度为32、4KB随机读写等4个常规测试。产品:
6综合性能测试:PCMARK8及小结综合性能测试:PCMARK8及小结&&&&&的性能如何,进行实际的模拟操作更能反映真实性能。接下来,笔者通过PC&mark8,进行模拟实际操作的综合性能测试。&&&&PCMark8内置了多个测试项目,其中Storage测试项目针对硬盘性能做出评定,包括两款游戏以及各种办公应用测试。分别为《魔兽世界》和《战地3》的游戏载入测试,,,,&lllustrator,微软&、Office&以及Office&等十项测试。&&&&这些应用和能够很好的模拟用户实际的使用情况,从而综合分析出此款固态硬盘的最终成绩。PC&MARK8成绩小结:&&&&通过基础读写测试,最大持续读写测试,基准性测试以及综合性能测试,我们可以看到此款旗舰级固态硬盘,在读写速度及综合性能上都有着旗舰级的水准,读写性能上,最高读写速度都能超过500MB/S,而在反映综合性能的pc&mark8上也有着4949的综合成绩,这样的评分和读写性能在TLC固态硬盘中是十分难得。&&&&究其原因,3D堆叠技术的应用以及Marvell成熟的第五代主控芯片的加持。&&&&随着3D堆叠技术成为市场主流,TLC固态硬盘在价格和性能上的优势更加的凸显出来了,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基于3D堆叠技术的固态硬盘会成为市场的新主流。产品:
7测试平台软硬件环境介绍测试平台软硬件环境介绍&&&&测试中,我们将使用简体中文版Windows&10&64位版本的操作系统,关闭所有Windows开机启动项,并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用以获取最大的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  M7V是浦科特首款TLC产品,采用Marvell&88SS1074B1主控,支持LDPC新一代纠错技术,与东芝高效能15nm&TLC闪存,经过长时间调试,它的耐擦写次数可达到2000PE,比其他TLC&高出一倍,寿命得到很好保障。性能方面,连续读写速度达到560/530&MB/s,4K&QD1随机读写速度也能达到42/108&MB/s,表现出色。不将就&就是比你久一点  全新的影驰GAMER第二代内存外观更具强烈的重金属质感,并加入影驰独有匀光技术和多颜色Led灯效果。单条8GB容量,DDR4-2400规格,1.2V工作电压,时序为15-15-15-35-2T,预留了超频空间,满足玩家需求。影驰内存:玩家主场&电竞内存  我们将关闭屏幕保护、休眠、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并统一使用公版主板和显示芯片组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
8英睿达MX300 SATA详细参数
存储容量 接口类型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3995¥3696¥6897¥16998¥4299¥69910¥429<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美光MX300硬盘首发3D NAND TLC闪存:最高2TB,可靠性是亮点
美光MX300硬盘首发3D NAND TLC闪存:最高2TB,可靠性是亮点
09:32&&|&&作者:
&&|&&关键字:,,,
此前Intel已经在企业级SSD中应用了3D NAND闪存,美光接下来会在新一代MX300硬盘中使用3D NAND TLC闪存,容量最高可达2TB,该系列硬盘的售价也会很有优势。
在全球主要供应商中,Intel、美光合资的IMFT在3D NAND闪存上来的最晚,不过我们之前在超能课堂文章中也提到了美光、Intel的3D
NAND闪存有自己的优势,TLC类型的核心容量达到了384Gb,高于其他厂商。此前Intel已经在企业级SSD中应用了3D NAND闪存,美光接下来会在新一代MX300硬盘中使用3D
NAND TLC闪存,容量最高可达2TB,该系列硬盘的售价也会很有优势。,其中提到年中会推出2TB容量的SSD硬盘,年末则会推出8TB的企业级硬盘,前者指的就是MX300新一代硬盘了。虽然美光官方还没有发布,不过已经把MX300硬盘的规格、性能及上市时间曝光了。根据他们的消息,美光会在今年7月19日发布2.5寸规格的MX300硬盘,首批容量为275GB、525GB及750GB,8月份则会推出2TB容量的。M.2规格方面,7月份首先推275GB容量的,不过8月份则会发布525GB及1050GB容量的。性能方面,美光表示他们的3D NAND TLC闪存达到了的90倍,读取速度530MB/s,写入速度510MB/s,4K读取为93000
IOPS,4K写入为83000 IOPS。可靠性方面,美光表示其硬盘数据寿命高达220TB(没说具体容量,如果是275GB版的,这个数据很不错了),而且支持Momentum
Cache缓存模式,支持AES-256bit加密,质保三年。最后就是价格,750GB型号的MX300售价约为199欧元,算起来每GB只要27美分,这价格已经相当低了。
本文读者还喜欢
随机性能啊随机性能
BX200已经够辣鸡的了,出300受不了
说不定还有3T那
电子产品,欧元售价和美元售价基本全是等同的。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读书是为了心平气和地跟某些人讲道理,健身是为了让某些人心平气和地跟你讲道理,可惜我读书少,脾气也不小。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NVIDIA Max-Q笔记本导购
开学装机少不了,高性价比SSD导购
长续航、性能也够强的手机导购
暑假游戏笔记本导购美光的mx300怎么样|SSD存储技术 - 数码之家
查看完整版本: [--
赞助商链接
看到美光的mx300 275G tlc的,有掉电保护,不知这个货怎么样,值得入手吗
赞助商链接
TLC还能咋样/不如买个MLC
赞助商链接
可以入&&现在固态都涨价&& MX300 275G&&价格还在450左右&&价格很到位了
我也是看上这个了
渣渣。。。。。镁光必须买M系列的,什么MX BX都是渣渣。。。。
自己看评测,论坛里多是无机黑,275G版本的有网友测试,不超过10GB的写操作是SLC模式,速度还是可以的,性价比很高
:渣渣。。。。。镁光必须买M系列的,什么MX BX都是渣渣。。。。&#160;( 20:05)&#160;又是无机黑
:[表情]又是无机黑&( 16:54)&呵呵,你懂个渣渣,SLC缓存完全就是再用绳命在跑速度,SLC模式意味着这10G的缓存写入放大起码三倍。。。也就是每写满一次颗粒就要被写满30G,如果你说TLC的寿命完全够你玩的话从840到evo再到850EVO都挥之不去的数据发霉。。。更何况同样是镁光家M600是3Kpe的MLC,价格也就一千出头(512G美国亚马逊),而且NGFF和MSATA版本也是自带你们喜闻乐见的SLC缓存的。。。。。给我个不选的理由。。。呵呵呵呵。。。
:呵呵,你懂个渣渣,SLC缓存完全就是再用绳命在跑速度,SLC模式意味着这10G的缓存写入放大起码三倍。。。也就是每写满一次颗粒就要被写满30G,如果你说TLC的寿命完全够你玩的话从840到evo再到850EVO都挥之不去的数据发霉。。。更何况同样是镁光家M600是3Kpe的MLC,价格也就一千出 ..&#160;( 17:57)&#160;咱就说这32G的TLC颗粒,出厂的实际容量就算它是30G,那么在SLC模式下,写入10G的数据这颗颗粒就已经写满了对吧,如果我每次都是写入9G,那么这个颗粒可以擦写十万次对吧?因为SLC的寿命就是十万次擦写嘛。假如没有SLC模式,也是一次写入10G,试问这个32G的颗粒能让我擦写十万次吗???恐怕最多三千次吧!那么问题来了,SLC是延长了寿命呢还是缩短了寿命呢?!
:咱就说这32G的TLC颗粒,出厂的实际容量就算它是30G,那么在SLC模式下,写入10G的数据这颗颗粒就已经写满了对吧,如果我每次都是写入9G,那么这个颗粒可以擦写十万次对吧?因为SLC的寿命就是十万次擦写嘛。假如没有SLC模式,也是一次写入10G,试问这个32G的颗粒能让我擦写十万次吗 ..&#160;( 02:13)&#160;你说的根本就不是SLC cache 而是类似三棒用TLC模拟的MLC 这个不是用软件就能够办到的 估计这俩你都不知道是什么 总之SLC cache=RAID 10
:你说的根本就不是SLC cache 而是类似三棒用TLC模拟的MLC 这个不是用软件就能够办到的 估计这俩你都不知道是什么 总之SLC cache=RAID 10&( 07:01)&哥们,这个您真的说错了,SSD闪存内部本来就是raid0工作的,很少有raid1(军工盘可能有)但是sandforce独创的raise技术就是划分闪存内部空间做了raid5,现在很多厂家已经学了这个技术,这个技术实际上反而拖慢了读写速度(raid5速度肯定比raid1快比raid0慢)但提升了闪存的耐久度,这也是SF跑分不高但是服务器很喜欢用的原因
:咱就说这32G的TLC颗粒,出厂的实际容量就算它是30G,那么在SLC模式下,写入10G的数据这颗颗粒就已经写满了对吧,如果我每次都是写入9G,那么这个颗粒可以擦写十万次对吧?因为SLC的寿命就是十万次擦写嘛。假如没有SLC模式,也是一次写入10G,试问这个32G的颗粒能让我擦写十万次吗 .. ( 02:13) 你不懂SLC缓存和SLC就在乱讲,SLC包括楼下所说的“模拟”(我会在下一楼科普)SLC是硬件层的,那才具有理论上的10万PE(而且新制程的SLC都不敢说自己有10Wpe,TLC“模拟”的SLC就更不好说了),SLC缓存完全是一种建立在软件层的邯郸学步的东西,只学到了SLC的快但是并不具备SLC的耐久程度,如果数据是“0,1”的话SLC写入的是(0,1),楼下说的&模拟&的slc写入的就是(000,001)但是SLC缓存就变成了(000,111),本来只有一个1,结果SLC缓存弄出了三个1,多出来的两倍就是写入放大,你觉得延寿了吗?
:你说的根本就不是SLC cache 而是类似三棒用TLC模拟的MLC 这个不是用软件就能够办到的 估计这俩你都不知道是什么 总之SLC cache=RAID 10&( 07:01)&这层楼我给大家科普一下所谓硬件“模拟SLC的机理”众所周知以前的生产线MLC,SLC,TLC是分开的,所谓的闪存只是DIE和ce的堆叠罢了,因此有了JCME=2ccme=4acme的说法,至于主控(ssd,U盘,闪存卡之类的)都是瞎子,只能靠闪存发出的“声音”去辨别它是什么型号的,基于这一机理,咱们论坛的芯片精灵出错就情有可原了,而所谓的闪存发出的“声音”自然就是它的ID或者叫code了。不知道是三星还是东芝先从主控厂家这里得到了启发弄出了闪存共线,反正确实被三星发扬光大,现在IMFT也采用了相同技术即SLC MLC TLC都按照TLC去生产,然后根据品质去定义各种die的CODE,通俗理解就是都原来相等面积的房子是盖成三室,两室还是一室是分开设计的,现在统一盖成三室,但是控制人的入住量,SLC的只允许一个人,不管住在哪间都是有人和没人两种状态,MLC就入住两个人,不管人住在哪间,就有了四种状态:有两个人每人一间,没人,有一个人,有两个人在不同的房间,到了TLC就有了八种状态(太多了不列举了),但是要注意的是,其实这样反而造成了体质最好的屋子被用作TLC,体质最差的用作了SLC,就好比人多了喜欢乱窜还喜欢砸墙(电位迁移),所以房间要建的结实一点,我说前面“模拟的SLC”恐怕寿命不到10W的担忧也是这么来的。。。。
前辈,我说的没错吧,如果哪里理解的不对请科普一下&&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64373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VePAL MX300-10GE以太网测试仪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首例3DTLC产品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评测
作者:HAFOM
分类 : 科技潮物
  随着产品的日渐普及,大容量与高速度成为了用户最迫切的功能诉求。而这其中主控与NAND芯片成为了决定因素,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NAND闪存芯片也开始向着更大容量、更高速度方向发展。近期随着NAND芯片技术更新,SSD产品的性能表现也变得越来越优秀。
  Micron推出了3DTLC技术,为NAND闪存提供了全新发展机会,包括更快的读取/写入速度,以及更长的产品寿命与更低的功耗。英睿达MX300系列固态硬盘正是采用了3DTLC技术NAND闪存芯片的首款产品,而它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速度更快的选择。
  本次测试的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容量为750GB,能够满足用户大量数据的需求。以往玩家都会选择SDD+HDD的组合存储数据,HDD负责存储电影等大容量数据、SSD负责存储游、系统,现在750GB的英睿达MX300就可以完全解决大容量数据存储的问题。
  产品外观解析:
  依据英睿达产品定位,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是接替MX200的产品线,因此在外观方面MX300并没有变化很大。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外观依旧是银白色的铝合金外壳,辅以蓝色为主体颜色风格的贴纸。
  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
  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主体尺寸为2.5英寸,厚度为7mm,因此整个产品的体积保持了比较小巧的水平。而通过5.5英寸扩展卡,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也能够安装在上,而接口也保证了它拥有很好的设备兼容性。
  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背面
  在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背面,设计有产品信息贴纸以及SATA接口,通过产品信息我们能够了解到SATA接口模式、存储容量等信息。在SATA接口方面,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支持SATA 6Gb/s标准,因此在速度方面的表现值得期待。
  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存储芯片
  将固态拆解之后,能够看到主控芯片、NAND存储芯片等元器件,这些则是固态硬盘真正的全部。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采用了Micron提供的NAND芯片,支持3DTLC技术,这也是这款产品最大的卖点。
  性能测试:
  在性能测试环节,我们使用的是酷睿i7-6700K搭配Z170主板平台,因此能够比较客观地展现产品性能。软件为:PC Mark 8、AS SSD Benchmark、ATTO DiskBenchmark、Cystal Disk Mark以及Fast Copy,能够很客观地展现产品的性能实力。
  PC Mark 8:
  PC Mark 8设置了专门的存储设备性能测试环节,通过模拟用户的日常使用来对存储设备性能进行测试。最终成绩会以得分的形式进行显示,用来客观展现存储设备的读写性能。
  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PC Mark 8性能测试
  在PC Mark 8性能测试中,主要通过模拟游戏读取、Photoshop图片处理、视频处理、日常办公等环境。英睿达MX 300固态硬盘得分为4968,其戏读取的表现相当不错。
  AS SSD Benchmark:
  作为SSD产品的专业测试软件,AS SSD Benchmark通过对SSD进行数据读取与写入,从而评价SSD设备的性能。整个测试通过随机读取/写入,4K读取/写入以及响应时间等方面,进行SSD的整体客观评测。
  AS SSD Benchmark性能测试
  在AS SSD Benchmark测试中,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随机性能为:读取速度466.85MB/S、写入速度为471.31MB/S,得分为1098。不过在响应速度方面,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依靠0.049ms的读取响应获得了很好的表现。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通过分级测试模式,监测SSD、硬盘等存储设备的读取与写入速度。由于加入分级测试,因此对存储设备读取/写入速度的测试结果更加精准可靠。
  ATTO Disk Benchmark性能测试
  在ATTO Disk Benchmark性能测试中,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最高读取速度达到536.8MB/S、写入速度513.7MB/S。因此在持续读取写入的环境下,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能够快速达到峰值并且持续保证速度水平。
  CrystalDiskMark:
  作为一款主流硬盘基本性能测试工具,CrystalDiskMark通过五次测试取得平均值,从而对存储设备性能进行评判。其中包括随机读写、4K读写等多项测试项目,客观体现SSD的整体性能。
  CrystalDiskMark测试
  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随机读取速度为434.7MB/S,写入速度为476.5MB/S,因此在速度方面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在读写性能方面,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可以提供足够优秀的使用体验。
  FastCopy:
  作为Windows平台上最快的文件拷贝、删除软件,FastCopy成为测试存储设备数据拷贝性能的标杆。在评测过程中,通过将一个大容量文件在两个存储设备之间进行拷贝,从而获得产品的数据拷贝速度。
  FastCopy测试
  在FastCopy测试中,将一个容量为5GB的文件进行拷贝,针对拷贝时间与传输速度进行统计。在速度方面,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传输速度为470.64MB/S,拷贝时间仅为10.5秒。
  评测总结:
  作为英睿达MX200的继任者,英睿达MX300借助了3DTLC技术获得了不小幅度的性能提升,尤其是在速度方面更是提高到了530MB/S的水平。在SATA接口SSD阵容中,英睿达MX300的性能表现也堪称优秀,尤其是拥有更快的响应时间等特点。如果你需要一款速度又快、功耗又低的SSD产品,那么英睿达MX300固态硬盘将会是不错的选择。
* 本文为ChinaByte比特网原创内容,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 责任编辑:王承祥 ]
比特网 17:42:04
带着朋友和机器人上月亮散步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x6.0功能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