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款轩逸空调滤芯更换热敏打大器坏了要拆仪表盘吗

空调单元总成 : 拆卸和安装INFOID:3662
每次拆卸制冷剂系统之前,进行润滑剂回流操作。但是,如果检测到大量制冷剂或润滑剂,则切勿执行润滑剂
回流操作。请参见 HA-22, " 执行制冷剂回收操作"。
1. 使用制冷剂收集设备 ( 用于 HFC-134a) 来排出制冷剂。请参见 HA-20, " 循环制冷剂"。
2. 从冷却系统中排出发动机冷却液。请参见以下内容。
o 请参见 CO-12, " 排放"。(HR16DE 发动机车型)
o 请参见 CO-36, " 排放"。(MRA8DE 发动机车型)
3. 拆卸前围上盖板。请参见 EXT-23, " 拆卸和安装"。
4. 拆下固定卡子。5. 拆下装配螺栓 ,然后从膨胀阀 上断开低压挠性软管 和高
用合适的材料 (如乙烯胶带) 盖上或缠上 A/C 管路和膨胀阀接头,
以防空气进入。
6. 拆下固定卡箍 ,然后断开加热器软管。
o 断开加热器软管时,冷却液可能会洒出。
o 用抹布堵住加热器管上的冷却液进口和出口 (2 处)。拆下装配螺母 ,然后拆下仪表支柱。
11. 从 A/C 单元总成断开排水软管。
12. 拆下侧出风口管道 ( 左侧和右侧)。请参见 VTL-15, " 侧出风口管道 : 拆卸和安装"。
13. 从转向横梁上拆下左侧地线 和右侧地线 的装配螺栓 。14. 拆下固定螺丝 ,然后拆下 BCM15. 拆下固定螺丝 ,然后拆下接线盒 (J/B)。
16. 拆下所有需要拆下的线束接头和装配螺母来移动转向柱总成。请参见 ST-10, " 分解图"。
17. 移动转向柱总成以留出足够的工作空间。
18. 拆下所有需要拆下的线束接头和卡子来拆下转向横梁。将主线束移到一边并留出足够的工作空间,以便容
易地拆下转向横梁。
19. 拆下装配螺栓 ,然后从车辆上拆下转向横梁 。15. 拆下固定螺丝 ,然后拆下接线盒 (J/B)。
16. 拆下所有需要拆下的线束接头和装配螺母来移动转向柱总成。请参见 ST-10, " 分解图"。
17. 移动转向柱总成以留出足够的工作空间。
18. 拆下所有需要拆下的线束接头和卡子来拆下转向横梁。将主线束移到一边并留出足够的工作空间,以便容
易地拆下转向横梁。
19. 拆下装配螺栓 ,然后从车辆上拆下转向横梁 。膨胀阀
膨胀阀 : 拆卸和安装INFOID:3663
每次拆卸制冷剂系统之前,进行润滑剂回流操作。但是,如果检测到大量制冷剂或润滑剂,则切勿执行润滑剂
回流操作。请参见 HA-22, " 执行制冷剂回收操作"。
1. 使用制冷剂收集设备 ( 用于 HFC-134a) 来排出制冷剂。请参见 HA-20, " 循环制冷剂"。
2. 拆卸前围上盖板。请参见 EXT-23, " 拆卸和安装"。
3. 拆下固定卡子。
4. 拆下装配螺栓 ,然后从膨胀阀 上断开低压挠性软管 和高
用合适的材料 (如乙烯胶带) 盖上或缠上 A/C 管路和膨胀阀接头,
以防空气进入。蒸发器
蒸发器:拆卸和安装INFOID:3664
每次拆卸制冷剂系统之前,进行润滑剂回流操作。但是,如果检测到大量制冷剂或润滑剂,则切勿执行润滑剂
回流操作。请参见 HA-22, " 执行制冷剂回收操作"。
1. 使用制冷剂收集设备 ( 用于 HFC-134a) 来排出制冷剂。请参见 HA-20, " 循环制冷剂"。
2. 拆下 A/C 单元总成。请参见 HA-47, " 空调单元总成 : 拆卸和安装"。
3. 拆卸 A/C 单元总成,然后拆下蒸发器总成。
4. 断开进气传感器或热控制放大器。请参见以下内容。
o 进气传感器: 请参见 HA-43, " 分解图 ( 自动空调)"。
o 热控制放大器: 请参见 HA-45, " 分解图 ( 手动空调)"。
5. 从蒸发器上拆下膨胀阀。请参见以下内容。
o 请参见 HA-43, " 分解图 ( 自动空调)"。
o 请参见 HA-45, " 分解图 ( 手动空调)"。
注意以下事项,并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
o 更换新的 O 形圈。然后安装时涂抹压缩机油。
o 安装进气传感器和热控制放大器时,设成与拆卸前相同的位置。拆卸和安装进气传感器时,切勿旋转支架插入的部分。
o 安装新蒸发器后,执行润滑剂调整步骤。请参见 HA-22, " 压缩机之外部件更换的润滑剂调整步骤"。
o 加注制冷剂时检查泄漏。请参见 HA-18, " 泄漏测试"。
加热器芯 : 拆卸和安装INFOID:3665
1. 拆下 A/C 单元总成。请参见 HA-47, " 空调单元总成 : 拆卸和安装"。
2. 拆下固定螺丝 ,然后拆下左侧脚部管道。注意事项
辅助约束系统 (SRS) “安全气囊”和“安全带预张紧器”的注意事项INFOID:3171
辅助约束系统如“安全气囊”和“安全带预张紧器”与前排座椅安全带一起使用,有助于减少车辆碰撞时驾驶
员和前排乘客受伤的危险性或严重程度。关于安全维护该系统的信息,请参见本维修手册的“SRS 安全气囊”
和“安全带”章节。
务必遵守以下注意事项以防意外启动。
o 为避免 SRS 系统失效而增加车辆碰撞时由安全气囊充气带来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所有维修保养应由授权的
NISSAN/INFINITI 经销商进行。
o 保养不当,包括不正确的拆卸和安装 SRS 系统,都可能导致本系统的意外触发,从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关
于螺旋电缆和安全气囊模块的拆卸方法,请参见“SRS 安全气囊”章节。
o 除本维修手册中说明的操作外,不要使用电气测试设备对 SRS 的任何电路进行测试。SRS 电路线束可通过黄
色和/ 或橙色线束或线束接头来识别。
使用机动工具 ( 气动或电动) 和锤子注意事项
务必遵守以下注意事项以防意外启动。
o 在点火开关转至 ON 位置或发动机运转的情况下,在安全气囊诊断传感器单元或其它安全气囊系统传感器附
近作业时,切勿使用气动或电动工具作业,或在传感器附近用锤子敲击。剧烈振动会激活传感器并使安全气囊
展开,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o 使用气动或电动工具或锤子进行任何维修前,务必将点火开关转至 OFF 位置,断开蓄电池,并等待至少 3 分
断开蓄电池后转动方向盘的注意事项INFOID:3172
遵守下列注意事项,以防出现错误和故障。
o 在拆卸和安装任何控制单元前,首先将点火开关转至 LOCK 位置,然后断开蓄电池两极电缆。
o 在完成工作后,确认已经正确连接所有控制单元接头,然后重新连接蓄电池两极电缆。
o 每次工作完成后都要使用 CONSULT 进行自诊断,使其成为各个功能检测的例行程序。如果检测到 DTC,根
据自诊断结果进行故障诊断。
对于带转向锁单元的车辆,如果蓄电池断开或电量耗尽,方向盘就会锁定且不能转动。
如果在蓄电池断开或电量耗尽的情况下需要转动方向盘,则在开始维修操作前按照下面的步骤操作。
1. 连接蓄电池两极电缆。
如果蓄电池电量已耗尽,请使用跨接电缆供电。
2. 将点火开关转至 ACC 位置。
( 此时,转向锁将解锁。)
3. 断开蓄电池两极电缆。在蓄电池电缆断开的情况下,转向锁会保持打开,方向盘可以转动。
4. 进行必要的修理工作。
5. 完成修理工作时,重新连接蓄电池两极电缆。在松开制动踏板的情况下,将点火开关从 ACC 位置转至 ON
位置,然后转至 LOCK 位置。( 当点火开关转至 LOCK 位置时,方向盘将锁定。)
6. 使用 CONSULT 对所有控制单元进行自诊断检查。在无前围上盖板盖情况下操作的注意事项INFOID:3173
在卸下前围上盖板盖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时,要用聚氨脂等盖住挡风玻
璃的下端以防止损坏挡风玻璃。
制冷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INFOID:3176
制冷剂的一般注意事项
o 避免吸入 A/C 制冷剂及润滑剂蒸汽或雾气。这些物质会刺激眼睛、鼻子和喉咙。只能使用已认证的回收/ 再循
环设备排出 HFC-134a (R-134a) 制冷剂。如果系统出现意外泄漏,则在继续维修前务必让工作区域通风。从
制冷剂和润滑剂制造商处可获得更多的有关人身健康及安全的信息。
o 切勿将制冷剂直接排放至空气中。每次进行空调系统排放时,请使用经认可的回收/ 再循环注入设备收集制冷
o 处理制冷剂或维护空调系统时,请务必戴上眼、手防护用具 ( 护目镜和手套)。
o 切勿在温度高于 52°C (126°F) 的环境下储存制冷剂容器或对其进行加热。
o 切勿用明火加热制冷剂容器;如果需要加热容器,将容器底部浸入温水桶中。
o 切勿故意抛投、刺戳或焚烧制冷剂容器。
o 制冷剂应远离明火:如果制冷剂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o 制冷剂会置换空气中的氧气,因此请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工作,以防窒息。
o 维修中切勿使用压缩空气对 HFC-134a (R-134a) 维修设备和/ 或车辆空调系统进行压力或泄漏测试。空气和
HFC-134a (R-134a) 的混合气体在高压下可燃已经证实。如果不慎引燃这些混合气体,可能会导致人身伤害
或财产损失。从制冷剂制造商处可获得更多有关健康及安全的信息。
使用 HFC-134a (R-134a)
o CFC-12 (R-12) 制冷剂和 HFC-134a (R-134a) 制冷剂不兼容。切勿将这两种制冷剂混合在一起,即使量很少
也不可以。如果混合使用制冷剂,则很可能出现压缩机故障。
o HFC-134a (R-134a) 空调系统及 HFC-134a (R-134a) 部件只能使用规定润滑剂。使用非规定的润滑剂可能会
导致压缩机出现故障。
o HFC-134a (R-134a) 指定润滑剂可以快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请遵守下列操作:
- 从车辆上拆卸制冷部件时,应尽快将部件盖上 ( 密封),以减少空气中湿气的进入。
- 安装制冷部件时,在连接部件前,不要拆下盖 ( 打开)。请尽快连接所有制冷回路部件,以减少空气中湿气的
- 只能使用密封容器储存的规定润滑剂。使用完毕后,立即重新密封润滑剂容器。润滑剂会吸水饱和,如果没有
正确密封则不能使用。
- 切勿将润滑剂 (R 型 A/C 系统油或 S 型 A/C 系统油) 与聚苯乙烯材料的零件接触。否则会损坏零件。
制冷剂连接
除下列位置之外,整个制冷管路都应用了一种新型制冷接头。
o 膨胀阀至蒸发器
o 制冷剂压力传感器至冷凝器和储液罐总成
确认全部制冷剂都已排入回收设备,而且系统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然后逐渐松开排出侧的软管接头并拆下。
更换或清洗制冷剂循环部件时,请遵守下列规定。o 拆下压缩机后,其存放方式应和安装在车上时相同。错误操作会导致润滑剂流入低压腔中。
o 连接管路时,应使用扭矩扳手和备用扳手。
o 断开管路后,马上堵上全部开口,以免尘土和湿气进入。
o 在车辆安装空调时,连接管路是最后一道工序。连接管路前,切勿打开管路和其它部件的密封盖。
o 存放在阴凉处的部件,应等到其温度达到工作环境温度时,再打开密封盖。这样可以防止 A/C 部件内部的水
o 填充制冷剂前,制冷系统应彻底除湿。
o 请随时更换用过的 O 形圈。
o 连接管路时,如图所示在 O 形圈圆周上涂抹润滑剂。请勿将润滑剂涂到螺纹部分。
o O 形圈应紧靠管子的凹槽部分安装。
o 更换 O 形圈务必要小心,不要损坏 O 形圈和管子。
o 连接管路,直至听见咔哒声。然后用手拧紧螺母或螺栓。确定 O 形圈正确地安装到管子上。
o 执行泄漏测试,并确认连接管路后连接处没有泄漏。发现泄漏部位时,断开管路并更换 O 形圈。然后拧紧密
封座接头至规定扭矩。o 修理完成后,将泄漏区残留的染料清除,以免将来维修时误诊。
o 切勿使染料接触车身漆面或内部部件。如果染料溅出,立即使用规定的染料清洁剂清除。如果荧光染料在某表
面上停留时间过长,则无法被清除。
o 切勿将荧光染料清洁剂溅到温度较高的表面 ( 如发动机排气歧管等) 上。
o 每个 A/C 系统的制冷剂染料用量切勿超过一瓶 [1/4 oz. (7.4 cc)]。
o HFC -134a (R-134a) 和 CFC-12 (R-12) A/C 系统使用的检漏染料不同。切勿在 CFC-12 (R-12) 空调系统中使
用 HFC-134a (R-134a) 检漏染料,或在 HFC-134a (R-134a) 空调系统中使用 CFC-12 (R-12) 检漏染料,否则
会损坏空调系统。
o 染料的荧光特性可以保持三年或以上,除非压缩机出现故障。
o 有使用原装萤光染料的车辆上贴有绿色标记。
o 没有使用原装萤光染料的车辆上贴有蓝色标记。
维修设备INFOID:3177
回收/ 再循环加注设备
请按照制造商的使用说明进行机器的操作及保养。切勿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制冷剂。
电子检漏仪
请按照制造商的使用说明进行测试仪的操作及保养。
真空泵内的润滑剂与 HFC-134a (R-134a) A/C 系统指定润滑剂不兼
容。真空泵的通风侧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因此,真空泵的润滑剂可能
会流出真空泵进入维修软管中。当泵在抽真空后关闭,且有软管与其
连接时,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
为了防止这种流动发生,在软管与泵连接处附近安装一个手动阀,如
o 通常真空泵都有手动隔离阀。关闭这个阀,就可将维修软管与泵隔
o 对于没有隔离阀的泵,请在靠近泵的末端使用一根带手动截止阀的
软管来实现这个功能。关闭这个阀,就可将软管与泵隔离。
o 如果软管有自动截止阀,则从泵上断开软管。只要这个软管与泵连
接,自动阀就会打开,润滑剂就会流入。
某些单向阀可以在真空状态时打开,非真空状态时关闭。 这些阀会限
制泵抽高度真空的能力,因此不推荐使用。歧管表组
确定歧管表上显示 HFC-134a 或 R-134a。确定歧管表组与维修软管
之间为 1/2″-16 ACME 螺纹接头。确定歧管表只与 HFC-134a (R-
134a) 制冷剂和指定润滑剂配合使用过。
确定维修软管有描述的标记 ( 带有黑色条纹的彩色软管)。所有软管都
必须在靠近歧管表相反端的软管上配备有效截止装置 ( 手动或自动)。5. 将一个已知重量的重物 (哑铃或类似重物) 放在称重仪的中央,重量大概在 4.5 到 8.6 kg (10 到 19 lb) 之间。
6. 用四位数输入已知重量。( 例如:10 lb. = 10.00, 10.5 lb. = 10.50)
7. 按下“输入 ”,屏幕显示回到真空模式。
8. 同时按下“切换/ 复位”和“输入”。
9. 按下“6”,已知重量就会显示在称重仪屏幕上。
10. 从称重仪上移走已知重量的重物。显示“ 0.00”。
11. 按下“切换/ 复位”使 ACR4 回到程序模式。
不推荐使用加注缸。 向加注缸注入制冷剂时,制冷剂可能会从加注缸的顶部阀门散发到空气中。而且,加注缸
的精度通常低于电控称重仪及合格的再循环/ 再加注设备。准备工作
专用维修工具INFOID:1078
HFC-134a (R-134a) 维修工具和设备
o 请勿将 HFC-134a (R-134a) 制冷剂和/ 或与之配套使用的指定润滑剂与 CFC-12 (R-12) 制冷剂和/ 或与之配套
使用的润滑剂混合。
o 必须使用单独的、不可互换的维修设备来处理每一种制冷剂/ 润滑剂。
o CFC-12 (R-12) 和 HFC-134a (R-134a) 使用的制冷剂容器接头、维修软管接头和维修设备接头 (用于处理制冷
剂和/ 或润滑剂的设备) 是不同的。这可避免混用制冷剂/ 润滑剂。
o 切勿使用可将一种尺寸的配件转换为另一种尺寸的接头,否则会导致制冷剂/ 润滑剂污染和引起压缩机故障。注:
o 为保持紫外灯的持续运行时间,请遵守制造商的操作指南。
o 使用紫外线灯从不同角度照射管道接头,确认没有泄漏。
o 在难于看到的地方使用镜子以检查致冷剂的渗漏情况。
o 可以用排放软管水浸湿棉拭子或类似材料并用紫外线灯照射以检查蒸发器是否有制冷剂泄漏。
o 灰尘、尘土以及冷凝器和储液罐总成、蒸发器及其他位置使用的包装材料粘合剂可能会发出荧光。请勿错
误识别泄漏。
5. 修理或更换发生制冷剂泄漏地方的零件,并擦除检漏染料。
使用棉拭子或类似材料彻底擦拭零件、螺纹或其他部件之间间隙中的荧光检漏染料。
6. 使用紫外线灯确认工作完成后没有荧光检漏染料残留。
切勿直视紫外线灯光源。
o 为保持紫外灯的持续运行时间,请遵守制造商的操作指南。
o 灰尘、尘土以及冷凝器和储液罐总成、蒸发器及其他位置使用的包装材料粘合剂可能会发出荧光。请勿错
误识别泄漏。
使用电子检漏仪检查制冷剂泄漏
切勿在发动机运转时检查制冷剂泄漏。
注意下列事项,避免不精确的检查或错误的识别。
o 确保车辆附近没有制冷剂蒸气、车间化学雾气或烟雾等。
o 务必在低气流环境下检查制冷剂泄漏,以防发生泄漏时制冷剂在空气中弥散。
1. 关闭发动机。
2. 连接回收/ 再循环/ 加注设备或歧管表组到 A/C 维修阀上。
3. 检查空调制冷剂压力在温度为 16°C (61°F) 以上时是否为 345 kPa (3.45 bar, 3.52 kg/cm2, 50 psi) 或以上。
当气压低于规定值时,完全回收制冷剂并加注到规定位置。
如果温度低于 16°C (61°F),空调制冷剂压力为 345 kPa (3.45 bar, 3.52 kg/cm2, 50 psi) 或以下,可能检测
不到泄漏。
4. 清洁要进行制冷剂检查的地方,并用电子检漏仪探头沿管道连接处和 A/C 系统部件的所有表面检查制冷剂
o 当发现一处泄漏时,继续检查。务必继续沿着所有管道连接处和 A/C 系统部件检查有无其他泄漏。
o 检测到一处泄漏时,用压缩空气清洁泄漏区域并再次检查。
o 检查制冷单元内部的泄漏时,务必清洁排放软管内部以防止探头表面暴露在水或灰尘中。
o 务必从高压侧开始往低压侧检查泄漏。
o 如果检查到制冷单元内部的泄漏,发动机停止时以最大风扇转速使鼓风机风扇电机运行 15 分钟或以上,
然后把电子检漏仪探头插入排放软管并保持 10 分钟或以上。
o 断开连接在 A/C 维修阀上的截止阀时,务必排空残余的制冷剂以避免错误识别。
5. 修理或更换检测到制冷剂泄漏位置的零件。( 检测到泄漏但泄漏位置不明。转至 6。)
6. 起动发动机,在下列情况下设定 A/C 控制。
o A/C 开关 ON
o 气流:VENT ( 通风)
o 进气风门位置:REC ( 再循环)
o 温度设置:强冷
o 风扇速度: 最高速度设定
7. 以大约 1,500 rpm 的速度运转发动机 2 分钟或以上。8. 关闭发动机。再次检查制冷剂是否泄漏。转至 4。
发动机高温时,注意不要被烫伤。
o 发动机一停止,立即开始制冷剂泄漏检查。
o 制冷循环停止后,低压侧压力将逐渐升高,然后高压侧压力将
逐渐降低。
o 压力越大,越容易发现制冷剂泄漏。
循环制冷剂INFOID:1088
o A/C 制冷剂务必使用 HFC-134a。如果意外注入 CFC-12,会因润滑不足而损坏压缩机。
o 务必遵循制冷剂容器上描述的注意事项。错误操作可能导致制冷剂容器爆炸、人员冻伤或失明。
o 避免吸入 A/C 制冷剂及润滑剂蒸汽或雾气。这些物质会刺激眼睛、鼻子或喉咙。
o 切勿将 HFC-134a 暴露在明火或其他物体之中,因为当它与高温物体接触时会产生有毒气体。保持车间通风
1. 执行制冷剂回流操作。请参见 HA-72, " 执行制冷剂回收操作"。( 如果发现大量制冷剂或润滑剂泄漏,请忽
略此步骤,然后转至 2。)
如果检测到大量制冷剂或润滑剂泄漏,切勿执行润滑剂回流操作。
2. 检查回收/ 再循环/ 加注设备的表压力读数。存在残留压力时,请抽回高压软管及低压软管中的制冷剂。
关于设备的使用或保养,请遵循制造商的指示。切勿在设备中注入非指定的润滑剂。
3. 从车辆上拆下 A/C 维修阀盖。
4. 连接回收/ 再循环/ 加注设备至 A/C 维修阀。
5. 操作回收/ 再循环/ 加注设备,从车辆上排出制冷剂。
6. 抽气 10 分钟或以上,除去压缩机润滑剂中混入的残余制冷剂。
7. 完成制冷剂循环操作。
加注制冷剂INFOID:1089
o A/C 制冷剂务必使用 HFC-134a。如果意外注入 CFC-12,会因润滑不足而损坏压缩机。
o 务必遵循制冷剂容器上描述的注意事项。错误操作可能导致制冷剂容器爆炸、人员冻伤或失明。
o 避免吸入 A/C 制冷剂及润滑剂蒸汽或雾气。这些物质会刺激眼睛、鼻子或喉咙。
o 切勿将 HFC-134a 暴露在明火或其他物体之中,因为当它与高温物体接触时会产生有毒气体。保持车间通风
1. 连接回收/ 再循环/ 加注设备至 A/C 维修阀。
2. 操作回收/ 再循环/ 加注设备,从 A/C 系统中抽出空气 25 分钟或以上。
如果更换零件,请抽气 15 分钟或以上。
3. 检查 A/C 系统气密性 25 分钟或以上。如果气压升高超过规定程度,请在 A/C 系统中注入约 200 g (0.4 lb)
的制冷剂,并确认没有制冷剂泄漏。请参见 HA-68, " 泄漏测试"。
如果更换零件,请进行气密性检查 15 分钟或以上。4. 如果更换压缩机以外的零件,则根据更换的零件注入压缩机润滑剂。
5. 在 A/C 系统中注入规定量制冷剂。
6. 检查 A/C 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7. 断开回收/ 再循环/ 加注设备。( 从回收/ 再循环/ 加注设备的高压软管和低压软管内收集制冷剂。)
8. 安装 A/C 维修阀盖。
9. 完成制冷剂加注。4. 如果更换压缩机以外的零件,则根据更换的零件注入压缩机润滑剂。
5. 在 A/C 系统中注入规定量制冷剂。
6. 检查 A/C 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7. 断开回收/ 再循环/ 加注设备。( 从回收/ 再循环/ 加注设备的高压软管和低压软管内收集制冷剂。)
8. 安装 A/C 维修阀盖。
9. 完成制冷剂加注。润滑剂
说明INFOID:1090
润滑剂量的保持
压缩机润滑剂与制冷剂一起在系统内循环。更换 A/C 系统零件时或检测到大量制冷剂泄漏时,需要向压缩机注
入润滑剂。将润滑剂量保持在规定水平内很重要。否则,可能发生下列情况。
o 润滑剂量不足:卡住压缩机
o 润滑剂过量:制冷不足 ( 由热交换不足导致)症状诊断
制冷剂系统症状
压力异常的故障诊断INFOID:1096
无论何时,只要系统高压侧和/ 或低压侧的压力异常,都要用歧管表进行诊断。下表中的仪表刻度上方的标记表
示标准 ( 正常) 压力范围。不同车辆的标准 ( 正常) 压力往往互不相同,具体请参见上表 ( 环境空气温度至工作
压力表)。4. 将离合器盘连同原垫片一起安装到驱动轴上。用手压下离合器盘。
5. 拧紧中间螺栓至规定扭矩,固定离合器盘使其不旋转。
拧紧螺栓后,确认皮带轮旋转灵活。
当更换压缩机离合器总成时,务必通过接合和分开离合器约 30 次来执行磨合操作。磨合操作可提高扭矩传递水
检查INFOID:1102
检查离合器片到皮带轮的间隙
用塞尺 (A) 沿整个圆周检查皮带轮总成 和离合器盘 之间的间隙
更换压缩机时,如果间隙不在规定范围内,则更换调整垫片并重新调
整。11. 从车辆上拆下低压挠性软管。
注意以下事项,并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
o 更换新的 O 形圈。然后安装时涂抹压缩机油。
o 加注制冷剂时检查泄漏。请参见 HA-68, " 泄漏测试"。
高压管: 拆卸和安装INFOID:1106
每次拆卸制冷剂系统之前,进行润滑剂回流操作。但是,如果检测到大量制冷剂或润滑剂,则切勿执行润滑剂
回流操作。请参见 HA-72, " 执行制冷剂回收操作"。
1. 使用制冷剂收集设备 ( 用于 HFC-134a) 来排出制冷剂。请参见 HA-70, " 循环制冷剂"。
2. 拆下低压挠性软管。请参见 HA-87, " 低压挠性软管: 拆卸和安装"。
3. 拆下装配螺栓 ,然后从冷凝器和储液罐总成侧上断开高压管。
用合适的材料 ( 如乙烯胶带) 盖上或缠上 A/C 管路及冷凝器和储
液罐总成的接头,以防空气进入。3. 拆下装配螺栓 ,然后从冷凝器和储液罐总成侧上断开高压挠性
用合适的材料 ( 如乙烯胶带) 盖上或缠上 A/C 管路及冷凝器和储
液罐总成的接头,以防空气进入。
4. 拆下装配螺栓 ,然后从冷凝器和储液罐总成侧上断开高压管。
用合适的材料 ( 如乙烯胶带) 盖上或缠上 A/C 管路及冷凝器和储
液罐总成的接头,以防空气进入。
5. 断开制冷剂压力传感器线束接头。制冷剂压力传感器
制冷剂压力传感器: 拆卸和安装INFOID:1110
每次拆卸制冷剂系统之前,进行润滑剂回流操作。但是,如果检测到大量制冷剂或润滑剂,则切勿执行润滑剂
回流操作。请参见 HA-72, " 执行制冷剂回收操作"。
1. 使用制冷剂收集设备 ( 用于 HFC-134a) 来排出制冷剂。请参见 HA-70, " 循环制冷剂"。
2. 拆下散热器芯支撑上部和空气导管 ( 左和右)。请参见以下内容。
o 请参见 DLK-135, "HR16DE : 拆卸和安装"。(HR16DE 发动机车型)
o 请参见 DLK-136, "MRA8DE : 拆卸和安装"。(MRA8DE 发动机车型)
3. 清洁制冷剂压力传感器及其周围区域,清除制冷剂压力传感器上的灰尘和铁锈。
清洁时要仔细。
4. 断开制冷剂压力传感器线束接头。
5. 使用可调扳手 (A) 或其他工具固定制冷剂压力传感器安装挡块,
然后从冷凝器和储液罐总成 上拆下制冷剂压力传感器 。
o 切勿损坏冷凝器和储液罐总成的核心表面。
o 用合适的材料 ( 如乙烯胶带) 盖上或缠上冷凝器和储液罐总成以
及制冷剂压力传感器的接头,以防止空气进入。A/C 单元总成
空调单元总成 : 拆卸和安装INFOID:1112
每次拆卸制冷剂系统之前,进行润滑剂回流操作。但是,如果检测到大量制冷剂或润滑剂,则切勿执行润滑剂
回流操作。请参见 HA-72, " 执行制冷剂回收操作"。
1. 使用制冷剂收集设备 ( 用于 HFC-134a) 来排出制冷剂。请参见 HA-70, " 循环制冷剂"。
2. 从冷却系统中排出发动机冷却液。请参见以下内容。
o 请参见 CO-12, " 排放"。(HR16DE 发动机车型)
o 请参见 CO-36, " 排放"。(MRA8DE 发动机车型)
3. 拆卸前围上盖板。请参见 EXT-23, " 拆卸和安装"。
4. 拆下固定卡子。膨胀阀
膨胀阀 : 拆卸和安装INFOID:1113
每次拆卸制冷剂系统之前,进行润滑剂回流操作。但是,如果检测到大量制冷剂或润滑剂,则切勿执行润滑剂
回流操作。请参见 HA-72, " 执行制冷剂回收操作"。
1. 使用制冷剂收集设备 ( 用于 HFC-134a) 来排出制冷剂。请参见 HA-70, " 循环制冷剂"。
2. 拆卸前围上盖板。请参见 EXT-23, " 拆卸和安装"。
3. 拆下固定卡子。
4.拆下装配螺栓,然后从膨胀阀上断开低压挠性软管和高压
用合适的材料 (如乙烯胶带) 盖上或缠上 A/C 管路和膨胀阀接头,
以防空气进入。
用户998877kk其他客服问题:
大众迈腾Magotan2007
奇瑞旗云3F
奇瑞旗云3F
大众 迈腾Magotan 2007
以下是东风日产相关车型的客服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590 条记录 1/59 页
客服离线,请留言。
上班时间周一到周六
9:00~18:00
咨询电话:查看: 回复:9
16款轩逸求助空调问题!有同样问题请进。。[待解决]
您好,精华帖至少要有15张图片,文字不少200个字!并且是原创内容,布局合理。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我车开空调起步会萧叫关空调会出现可以肯定空调问题我这种要要开回汽贸城去他们肯免费解决吗还要出钱毕竟4S店还有胎压打我现在打前后都2。5感觉胎噪吵
相关提问:
推荐专题:
申请精华帖
您的申请已经提交,请耐心等待审核
1、审核通常是1-3个工作日
2、审核结果我们会通过系统消息给您答复
申请精华帖
您已经超过申请限制,不可再申请
您的申请连续三次被驳回,已经无法再申请精华帖,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如有疑问,可以
申请精华帖
您有发现精华的慧眼,赞一个!
1、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申请精华帖
此贴已经申请精华中,谢谢您的支持!
1、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申请精华帖
您好,该帖子经过审核后,发现内容不符合精华要求,无法申请成为精华,谢谢你的支持!
申请精华帖
抱歉,帖子还没达到精华标准
精华帖至少要有15张图片,文字不少于200个字!您的帖子未达到要求,不能申请精华。
我的也是,启动车,开空调哪个磁吸声很大,4S店说正常,无语
看很多人投诉是压缩机问题!不开空调就没事
带动空调的皮带松动。当热车后皮带有点膨胀了,摩擦增大就没啸叫了。
空调正常的胎压可以
恭喜买到正品
开了很久都是这样开空调慢下来后起步就会叫
正常??不会吧!
没解决方法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轩逸更多相关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调热敏电阻 更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