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分解电压与电池的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析出电位与工作电极的电极电位有何关系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物理化学课件6.3章_电解与极化作用
下载积分:840
内容提示:物理化学课件6.3章_电解与极化作用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8:21:2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4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物理化学课件6.3章_电解与极化作用
官方公共微信电解与极化 §8.1
分解电压与极化作用 8.1.1
分解电压 1、理论分解电压
使某电解质溶液能连续不断发生电解时所必须外加的最小电压,在数值上等于该电解池作为可逆电池时的可逆电动势: E(理论分解 )?E(可逆) 2、分解电压的测定
使用Pt电极电解HCl,加入中性盐用来导电,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逐渐增加外加电压,由安培计G和伏特计V分别测定线路中的电流强度I 和电压E,画出I-E曲线。
外加电压很小时,几乎无电流通过,阴、阳极上无H2 (g) 和Cl2(g)放出。 随着E的增大,电极表面产生少量氢气和氯气,但压力低于大气压,无法逸出。
所产生的氢气和氯气构成了原电池,外加电压必须克服这反电动势,继续增加电压,I 有少许增加,如图中1-2段。
当外压增至2-3段,氢气和氯气的压力等于大气压力,呈气泡逸出,反电动势达极大值 Eb,max。
再增加电压,使I 迅速增加。将直线外延至I = 0 处,得E(分解)值,这是使电解池不断工作所必需外加的最小电压,称为分解电压。 3、实际分解电压
要使电解池顺利地进行连续反应,除了克服作为原电池时的可逆电动势外,还要克服由于极化在阴、阳极上产生的超电势?(阴)和?(阳),以及克服电池电阻所产生的电位降IR。这三者的加和就称为实际分解电压。 E(分解)?E(可逆)??E(不可逆)?IR ?E(不可逆)??(阳)??(阴)
显然分解电压的数值会随着通入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1、定义 当电极上无电流通过时,电极处于平衡状态,这时的电极电势分别称为阳极可逆(平衡)电势和阴极可逆(平衡)电势
?可逆(阳),?可逆(阴)
在有电流通过时,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的增加,电极实际分解电势值对平衡值的偏离也愈来愈大,这种对可逆平衡电势的偏离称为电极的极化。
根据极化产生的不同原因,通常把极化大致分为两类: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2、浓差极化 由于电极表面浓度偏离本体溶液的浓度而产生的极化称为浓差极化。 由浓差极化产生的超电势称为浓差超电势。
成因:电极附近浓度与本体浓度不同; 后果:使阳极电势增大,阴极电势降低; 用搅拌和升温的方法可以减少浓差极化。 也可以利用滴汞电极上的浓差极化进行极谱分析。 【例1】将两根银电极插到浓度为C0的AgNO3溶液中进行电解。 阴极反应:Ag+ +
由于Ag+从溶液本体相向电极迁移速率小于Ag+在阴极上的还原速率,就使得在电极表面附近Ag+的浓度C ′低于体相溶液中Ag+ 的浓度C0 。
在没有或电流I→0时,平衡电极电势:
在有电流I通过时,实际电极电势:
∵ c′ < c0
< E阴,平 2、电化学极化
由于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迟缓性引起的极化称为电化学极化。 例1:将两根银电极插到浓度为C0的AgNO3溶液中进行电解 阴极还原反应:Ag+ +e? Ag
反之,当电流通过电极时,阳极上的氧化反应来不及补充电极 上被外界取走的电子,使电极表面的电子数比平衡状态下少,导 致电极电势向正的方向移动。 3、超电势
在某一电流密度下,实际发生电解的电极电势?不可逆与可逆电极电势
?可逆之间的差值称为超电势。
阳极上由于超电势使电极电势变大,阴极上由于超电势使电极电势变小。
为了使超电势都是正值,把阴极超电势?阴和阳极超电势?阳分别定义为:
?阴?(?可逆??不可逆)阴 ?阳?(?不可逆??可逆)阳 4、氢超电势
在电流密度较大时,塔菲尔(1905年)提出了氢超电势与电流密度J的定量关系经验方程――塔菲尔方程: η= a + b ln J 式中――a、b:塔菲尔常数
常数a与电极材料、电极表面状态、溶液组成以及实验温度等有关;
常数b对多数金属来说相差不大,在常温下约等于0.050V。 5、电解池与原电池(化学电源)极化的差别
由于超电势的存在,阳极极化使得阳极电极电势升高( E阳 =E阳 ,平+?阳); 阴极极化使得阴极电极电势下降( E阴=E阴 ,平- ?阴
实际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程度随电流密度J的增大而增大。 6、极化曲线(polarization curve)
超电势或电极电势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极化曲线,极化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规律反映了电化学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1)电解池中两电极的极化曲线
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两电极上的超电势也增大。 阳极析出电势变大, 阴极析出电势变小 由于极化使外加的电压增加,额外消耗了电能。 (2)原电池中两电极的极化曲线
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正极是阴极。
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阳极析出电势变大,阴极析出电势变小。
由于极化,使原电池的作功能力下降。 利用这种极化降低金属的电化腐蚀速度。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8.2.1
金属的析出 1、阴极上的反应
电解时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发生还原的物质通常有:(1)金属离子;(2)氢离子(中性水溶液中aH+?10?7)。
判断在阴极上首先析出何种物质,应把可能发生还原物质的电极电势(热力学趋势)计算出来,同时考虑它的超电势(动力学趋势)。电极电势最大的首先在阴极析出。 RT1? ?Mz+|M??M?lnz+|MzFaMz+?H+|H??RT1ln??H2 FaH+2、阳极上的反应
电解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氧化的物质有:(1)阴离子,如Cl―、OH―等;(2)阳极本身发生氧化
判断在阳极上首先发生什么反应,应把可能发生氧化物质的电极电势计算出来,同时要考虑它的超电势。电极电势最小的首先在阳极氧化。 RT??A|Az???A|AlnaAz???(阳) z??zF3、分解电压
确定了阳极、阴极析出的物质后,将两者的析出电势相减,就得到了实际分解电压。
因为电解池中阳极是正极,电极电势较高,所以用阳极析出电势减去阴极析出电势。 E??阳极,析出??阴极,析出 分解
电解水溶液时,因H2或O2的析出,会改变H+或OH―的浓度,计算电极电势时应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金属离子的分离
如果溶液中含有多个析出电势不同的金属离子,可以控制外加电压的大小,使金属离子分步析出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为了使分离效果较好,后一种离子反应时,前一种离子的活度应减少到10―7以下,这样要求两种离子的析出电势相差一定的数值。
???0.41VRT???ln10?7
???0.21V zF
???0.14V 8.2.3
电解的应用 阴极产品:电镀、金属提纯、保护、产品的美化(包括金属、塑料)和制备
及有机物的还原产物等。 阳极产品:铝合金的氧化和着色、制备氧气、双氧水、氯气以及有机物的氧化产物等。 常见的电解制备有氯碱工业、由丙烯腈制乙二腈、用硝基苯制苯胺等。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 8.3.1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金属腐蚀分两类: (1)化学腐蚀――金属表面与介质如气体或非电解质液体等因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称为化学腐蚀。化学腐蚀作用进行时无电流产生。 (2)电化学腐蚀――金属表面与介质如潮湿空气或电解质溶液等,因形成微电池,金属作为阳极发生氧化而使金属发生腐蚀。这种由于电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 1、析氢腐蚀 酸性介质中H+在阴极上还原成氢气析出。 RTaH2+ H+?e??1H(g)
?(H|H)??ln222FaH+设aH2?1,
?(H|H)?2? 3 V0.41铁阳极氧化,当a(Fe2+)?10?6时认为已经发生腐蚀, RT1?(Fe2+|Fe)???(Fe2+|Fe)?ln?6??0.617V zF10这时组成原电池的电动势为0.204V,是自发电池。 2、耗氧腐蚀
如果既有酸性介质,又有氧气存在,在阴极上发生消耗氧的还原反应: O2(g)+4H+?4e??2H2O RT1?
??1.229 V?(O2|H2O,H+)????ln44FaO2aH+ 设 aO2?1,
则 ?(O2|H2O,H+)?0.816V
这时与E(Fe2+|Fe)(-0.617V)阳极组成原电池的电动势为1.433V。
显然耗氧腐蚀比析氢腐蚀严重得多。 3、金属的防腐 (1)非金属保护层
在金属表面涂上油漆、搪瓷、塑料、沥青等,将金属与腐蚀介质隔开。 (2)金属保护层
在需保护的金属表面用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镀上Au,Ag,Ni,Cr,Zn,Sn等金属,保护内层不被腐蚀。
(3)电化学保护
①保护器保护
将被保护的金属如铁作阴极,较活泼的金属如Zn作牺牲性阳极。阳极腐蚀后定期更换。 ②阴极电保护
外加电源组成一个电解池,将被保护金属作阴极,废金属作阳极。 ③阳极电保护
用外电源,将被保护金属接阳极,在一定的介质和外电压作用下,使阳极钝化。 (4)加缓蚀剂
在可能组成原电池的系统中加缓蚀剂,改变介质的性质,降低腐蚀速度。 (5)制成耐蚀合金
在炼制金属时加入其他组分,提高耐蚀能力。如在炼钢时加入Mn,Cr等元素制成不锈钢。
金属的钝化 化学钝化:Fe + 浓HNO3
电化学钝化: Ni 在 H2SO4
中阳极极化,如图
化学电源 8.4.1
电池中的反应物质进行一次电化学反应放电之后,就不能再次利用,如干电池、纽扣电池。 这种电池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一次性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8.4.2
又称为连续电池 一般以天然燃料或其他可燃物质如氢气、甲醇、天然气、煤气等作为负极的反应物质。 以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质组成燃料电池。 1、氢氧燃料电池 H2 ( pH2) | H+ 或 OH- (aq) | O2 ( pO2)
氢电极:2H2( pH2) → 4H+ + 4e -
氧电极:O2+4H++4e - →2H2O
净反应:2H2( pH2) + O2 = 2H2O
在pH 1~14范围内,标准电动势
2、燃料电池的优点 (1)高效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
?<30% 化学能→电能→机械能
(2)环境友好
不排放有毒的酸性氧化物,CO2比热电厂少40%,产物水可利用,无噪音。
(3)质量轻,比能量高
(4)稳定性好,可连续工作,可积木式组装,可移动
用于航天事业、汽车工业、应急电源等,是21世纪首选的清洁能源。
3、氢氧燃料电池的难点――氢气的储存 液氢要求高压、低温,有危险性 钢瓶储氢,可使用氢气只占钢瓶质量的1%,同样有危险性 研制储氢金属和其他储氢材料 研制用太阳能制备氢气
蓄电池和锂电池
1、蓄电池 又称为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 。 这种电池放电后可以充电,使活性物质基本复原,可以重复、多次利用。 如常见的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2、Li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正极:LiCoO2, LiNiO2, LiMn2O4
负极:石墨,焦炭
LiCo????充2O放????1xL-iC2xoO++x?Li +e 负极反应
6C+xLi+?xe?????充放????LixC6
LiCo充2O???6?C?放????1x-LiC2oxO+ 6LiC 3、Li离子电池的优点 (1)质量轻(从金属壳到塑料壳),能量密度大;
(2)优良、安全,有防暴阀,环境污染较小;
(3)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
(4)电压较高(3.6V),成本相对较低。 4、Li离子电池的用途
(1)通讯,如手机;
(2)电子器件,电脑等;
(3)人造器官用电,如心脏起搏器等。【南京大学版物理化学课件】第10章-电解与极化作用详解.ppt -max上传文档投稿赚钱-文档C2C交易模式-100%分成比例文档分享网
【南京大学版物理化学课件】第10章-电解与极化作用详解.ppt
文档名称:【南京大学版物理化学课件】第10章-电解与极化作用详解.ppt
格式:ppt&&&大小:1.11MB&&&总页数:49
可免费阅读页数:49页
下载源文档需要:35元人民币
预览与实际下载的一致,文档内容不会超过预览的范围,下载前请务必先预览,自行甄别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文不对题等情况(本网站为文档分享平台性质),一旦付费下载,本站不支持退款
我已知晓:实际下载内容以预览为准!
文档介绍: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十章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10.1理论分解电压极化曲线(polarizationcurve)极化曲线(polarizationcurve)极化曲线(polarizationcurve)极化曲线(polarizationcurve)Tafel公式(Tafel’sequation)§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10.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铁锈的组成腐蚀时阴极上的反应金属的防腐金属的防腐金属的防腐金属的防腐§10.5化学电源(1)析氢腐蚀酸性介质中在阴极上还原成氢气析出。设铁阳极氧化,当时认为已经发生腐蚀,这时组成原电池的电动势为,是自发电池。如果既有酸性介质,又有氧气存在,在阴极上发生消耗氧的还原反应:这时与(-0.617V)阳极组成原电池的电动势为(2)耗氧腐蚀显然耗氧腐蚀比析氢腐蚀严重得多。(1)非金属防腐在金属表面涂上油漆、搪瓷、塑料、沥青等,将金属与腐蚀介质隔开。(2)金属保护层在需保护的金属表面用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镀上Au,Ag,Ni,Cr,Zn,Sn等金属,保护内层不被腐蚀。(3)电化学保护1.保护器保护将被保护的金属如铁作阴极,较活泼的金属如Zn作牺牲性阳极。阳极腐蚀后定期更换。2.阴极电保护外加电源组成一个电解池,将被保护金属作阴极,废金属作阳极。3.阳极电保护用外电源,将被保护金属接阳极,在一定的介质和外电压作用下,使阳极钝化。(4)加缓蚀剂在可能组成原电池的系统中加缓蚀剂,改变介质的性质,降低腐蚀速度。(5)制成耐蚀合金在炼制金属时加入其它组分,提高耐蚀能力。如在炼钢时加入Mn,Cr等元素制成不锈钢。活化区钝化区过钝化区金属的钝化化学电源分类一次电池电池中的反应物质进行一次电化学反应放电之后,就不能再次利用,如干电池、纽扣电池。这种电池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金属封顶盖封口纸颈圈纸金属外壳绝缘纸筒电芯纸托底纸金属底【图文】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大小:550.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动势 电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