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存钱,因放钱过慢导致钞票歌曲被回收,那个凭据已保存,因为没人

纸币收藏者必读的收藏知识
我的图书馆
纸币收藏者必读的收藏知识
&&&&&&&& 收藏纸币必须要有所选择,要尽可能选择收藏价值大的品种,否则,钱花不少,效果不佳,甚至会因难度太大影响继续收藏的兴趣,从而半途而废。那么,哪些纸币的收藏价值较大呢?
  发行年代早的纸币一般说来纸币收藏难度大,收藏价值也大,尤其是年代越早越罕见,收藏价值也越高。目前所知,宋代纸币未发现实物存世,元代纸币存世数量少于明代纸币,明代纸币比清代纸币少见,而清代纸币又少于民国纸币。
  发行时间短的纸币发行时间短的纸币比发行时间长的纸币更具收藏价值。如第一版人民币中的5万元收割机图票券,1953年12月开始发行,日停止发行并限期回收,发行时间前后不到两年,发行数量少且回收彻底,所以存世数量非常稀少,被公认为人民币“十二珍”之一。
  票面面额大的纸币一般说来,保存票面面额大的纸币比保存面额小的纸币要花费更大的成本,因此在币制改革发行新币回收旧币时,持有者为避免损失,大都会持面额大的旧纸币去银行兑换新币,故票面面额大的纸币大多回收的比较彻底,民间保存下来的不多,所以票面面额大的纸币比面额小的纸币更为少见,收藏价值也高。如近代中国通商银行曾发行过面额50元和100元的银元券,当时为可兑现纸币,每张票可以兑换50枚和100枚银元,因此在后来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时,这些高面额的纸币大部分回收了,只有少量留存下来,非常罕见。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民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东北九省流通券,最高面值1万元券非常多见,而低面值的1元、5元券却不易找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昏庸腐朽、丧权辱国的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荣一页。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已在国外发行“筹饷券”,为了军事开支的需要,有发行了“军事用票”等纸币。辛亥革命胜利以后,于民国初年,把原“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把“交通银行”定为国家银行,先后发行兑换券。因袁世凯称帝,窃取政权,引起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各地纷纷掀起了讨袁战争。因此而引发的军阀混战接连不断,造成财政极度恶化,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于1916年停止了兑现承诺,进而引起了粮价、山品物价急剧暴涨。1924年,孙中山先生为了控制政治局面,调节金融,活跃经济,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履行国家银行的职能,发行货币。此外,经国家核准的普通商业银行也发行了钞票。各省地方金融机构也先后发行了地方钞票。新疆省于1949年发行了一种60亿元的我国最大,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面额之一的钞票。  民国时期,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地方省、地、市、甚至县,亦都相继发行了各类众多的钞票,铸行了多钟金币、银元、铜元、镍币等货币。“九·一八”、“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汉奸组织、傀儡政权,在中国的沿海重大城市亦大量发行纸币。  民国的货币终于随着国民党政府的垮台而崩溃。&民国时期纸币简介
  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商业银行纸币发行数量普遍不大,并且大多信用较好回收较为彻底,故存世数量较少。尤其是早期外国资本设立的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多遭受中国人的抵制,需求有限,发行范围狭小且数量不多,成为纸币收藏者竞逐的稀罕品种。
  以银两为单位的纸币以银两为单位的纸币发行时间较早,一般是在辛亥革命之前。发行时间较短,清末银元逐渐成为流通中的本位货币,此后发行的纸币大多数采用银元为货币单位。因此,以银两的“两”为单位的纸币比以 “元”为单位的纸币稀少得多。如我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最早发行的纸币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版的银两票,目前存世非常稀少,每张市价在万元以上,高面值的伍拾两、壹佰两票价格早已超过3万元。中国纸币收藏的效益&中国是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也是纸币品种最丰富的国家,纸币收藏的好处一是可以丰富现代史的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科学作风和态度;二是从经济效益考虑,收藏的纸币会稳定的升值,其比例大大地超过当前银行存款的利息。&&&& 1、中国纸币升值是必然趋势  不论是旧中国还是解放后的新中国,纸币发行都是有严格确切的统计数字。例如核准印钞数、实际印钞数、发行流通数、库存数,销毁数等都是有据可查的。从理论上讲,发行流通数减去回收销毁 数即为民间尚能保存数。但由于各种原因,纸币的实际存在数往往低于理论数。  中国已发行的纸币大致会面临以下几种情况:  (1)某些银行纸币回收比较彻底,当前除少数收藏家尚能收藏外,市场上根本见不到。例如德华银行,冀东银行等发行的纸币。  (2)某些银行当时信誉很好,它发行的纸币为广大民众所愿意接受,流通时间很长,除少数品相好的为人们所保存外,大部分流通纸币品相较差,如中国通商银行发行的纸币保存数较少。  (3)国民党中国、中交、交通、农业银行发行的法币,金元券等受到当时通货膨胀的影响,不但发行量大,并且纸币贬值,人民手持形同废纸的贬值纸币,不值得去兑换而大量散落在民间,所以现存比较多。  (4)一批军事用票,当时规定流通时间很短,并说明只有待军事平定才能兑现,使人民对它无信任感。这种纸币不但发行后人们恐不能兑现,一旦到手又马上投入再流通,使其大量损耗,存世减少。  (5)一些纸币因政治上的原因而大量销毁,如金元券因上面印有蒋介石的头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就销毁很多。   当然还有其它的情况。但无论哪种情况,纸币都随着年代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即使法币这种普通常见品现在想集全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收藏者的队伍增加,尤其是存世少而成众矢之的的热门品种,得到它的难度将更大。纸币收藏技巧&首先,只收藏100%全品相的纸币,当然50年历史以上的珍稀品例外,100%全品相的升值速度最快,这是毫无疑问的.以1954年加拿大的20元魔脸(Devil Face)为例,目前全品的价值在300至400美元左右,而7成品相最多值100美元.因此品相极其重要,对于50年以内的,宁可暂时没有,也不要低品相.
第二,从流通版本开始向前推,不要从第一版开始,因为纸币在不断升值,从第一版开始,既困难寻得又不得不支付较高的价钱,某些国家如东加勒比海,每二至三年就发行新版本,当你从第一版开始收集,到你集到最后,原本流通的版本已经不流通,意味着原来可以较低价格购买的流通版本价值又上升了.例如菲济群岛目前流通的是2002年版本,之前的是2000年版本,全套2000年的菲济目前约值120美元左右,比目前流通的2002年全套至少贵30美元,但是一旦发行2005或2006年版本,2002年版本的会立刻升值.
第三,从最高面值开始收集,这是大部分收藏者遇到的收藏误区,如果你没有能力一下子收齐全套,那应该从最高面值开始.因为,一般情况下,面值越高,发行量越少,这意味着升值最快.不用担心你无法集齐一套,因为你随时都有机会找到低面值,而且价格不会飞涨.例如新西兰1967年的版本,最低面值1元,最高面值100元,目前全品100元较少见,市值约1000美元左右,但是同版本的1元,却是非常普通,最多不超过20美元.这样的例子不仅新西兰纸币,绝大多数都是这样.因此,应该紧记,如果你不是百万富豪,应该从最高面值开设收藏,纸币收藏是贵精不贵多,你有一大把低面值纸币不如你有一或二张精品.
第四,不能急于求成,纸币收藏是一种高雅的爱好,应该是维持一生的.不要着急着集齐所有的纸币,应该在不影响正常生活开支的情况下进行.投入超高的资金会让你觉得这爱好成为一种负担而放弃.当然这点是针对大多数靠薪金生活的收藏者,百万富翁不须理会这点.我的经验是我设立一个专用的银行帐号,每周拿出薪金的10%放入这个帐号内专门从事纸币收集,如果有额外的收入也放入这个帐号,这样一来,纸币收藏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
第五,在收集纸币的过程中,如果资金允许,尽量收集一张以上的同样纸币,这样做的好处有二点,第一,你可以从中挑选一张你喜好的号码.第二,多余的可用于交换或等待升值并出售.记得,这项收益应放入你的专用帐户内用于纸币收集而不是用来约小妹妹吃饭或给自己买名牌化妆品的.
第六,尽可能的多认识相同爱好的朋友,世界各国的朋友,他们或许可以为你以面值或稍微高于面值的价格找到他们所在国的纸币,这样的价格将远远低于纸币市场上的价格.不用担心你的英语水平,因为有着相同爱好,即使语言不流利,但是心是相通的.要做到这点不难,可以通过网络认识,也可以加入一些国际性的纸币收藏协会,就能认识更多朋友.
第七,收集纸币首先要确定专题,因为世界纸币范围太大,不可能集起世界纸币,应以某一专题为主,我的专题的英女皇头像,我只收藏印有英女皇头像的纸币,其他都不考虑.专题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以自己的喜好为准.目前收藏界比较流行的专题有英女皇像,英皇乔治像(包括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英殖民地纸币,法国与其殖民地纸币,鸟类纸币与建筑专题纸币.也可以以单一国家的纸币为专题纸币的收藏范围&当前纸币收藏的队伍越来越大,尤其是收藏现代的人民币人数与日俱增。收藏之前先要明确纸币范围,不能把带有面值的纸质品均当作纸币来收藏。
  什么是纸币?"一指由国家发行,强制通用的货币符号","用纸印制的货币符号的通称",均强调是货币的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但可以代替足值的货币在市场上交易流通。
  民国四年十月二十日北洋政府在取缔纸币条例中写道,"凡印刷或缮写之纸票,数目成整,不带支取人名及支付日期。凭票兑换银两、银、铜、制钱者,本条例概认为纸币",更具体地限定了纸币的范围。
  现还有称为"钞票"的,它仅是纸币中的一种,即通常所指的在市场上可以流通的纸质货币。纸币和钞票不是同义语。
  从收藏的角度出发纸币应包括以下的范围:
  1.流通券和样本票。流通券是政府明令允许发行的流通货币,上有面值,可以作为支付手段并允许在市场上流通,其中可以兑换金属货币的称兑换券,例如民国元年中国银行的纸币上就直接印为"中国银行兑换券"。民国二十四年进行货币改革,实行法币政策。当时流通的货币称为法币,即"在法律上付予流通权力的货币",法币不能兑现。有少数纸币还直接印有"法币"两字。除此之外关金券、金券以及解放后的人民币均归为流通券这一大的范畴。样本票是政府在发行某种纸币时,相应地发行一批与流通券一样图案、面值的样本票,用来给使用部门对照、辨伪。它没有价值,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因此样本票都是真票,而流通券则可能由伪造者造假。所以当流通券中出现假票时,首先应和样本票进行对照。
  2.本票和流通本票。通常本票都是银行之间作为划款支付的凭证。但在旧中国也由银行发行过定额本票,作为大额票据在市场上流通。例如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曾发行过金券1000万元定额本票,东北九省流通券有1亿8000万元定额本票等,有一些省由于辅币缺乏,也以银行名义发行小额本票,如甘肃省银行发行金券500元小额本票。
  3.代用券。有的称代价券、工资券、乘车券、购货券等都是低面值的纸币,是为了找零的需要,或临时解决地方上货币周转困难,而由私人店铺、公司等发行。如上海在日寇占领期间,曾由商店、工厂、公司等发行许多1角以下的代价券,在市面上代替现金用来找零。大的公司、商店如大新公司、新新公司、大世界信誉好,就单独发行代价券,而小的商店则联合起来,发行联合代券,其数量已无法统计。
  4.村票和店票。县以下的村、镇为了解救金融危机,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只允许在当地流通,有的规定在一年左右期间收回,以解决临时性的困难。例如河北省在民国二十六至二十七年期间,各县受灾严重,农村经济窘迫异常,由各县组织经济委员会或称救济农村委员会,由县或县以下的各村商号发行救济农村流通券,例如河北赵县的救济农村流通券,要求各商号自行回收,其种类名目繁多。山东、山西、河南等省也都有不少,其数量也无法统计。所谓庄票是钱庄发行的,大多为直型,大多是印好版式后,随时填写。
  5.私帖、凭帖、兑票等。清末民初许多私人钱铺发行随时填写的或印有面值的私帖,可以是银两票或制钱票。票式简单,主要凭印章,并且还规定面生不付,而要有保人才能付给现金。例如北京东华门外德昌钱铺的私帖,币面上印写有"凭帖取二两平松江银叁拾两"。这些私帖的编号均为手写,流通时间短,大多没有年号。还有一种称为信票、兑票、执照等,类似现代的汇票、支票,无论是面值、年号、编号均用手写,并有签和发的单位名称,可以支取现金,但对不认识的人要找保人。这种票券的性质已介于支票和流通券之间,严格来讲不能属于纸币,因为每一张均不同
  6.债券和期票。债券一般是不能流通的,但一些债券如东北黑龙江广信公司发行的周年四厘债券,类似钞票可以流通并且照付利息。又如辽宁民众救国会军用流通债券,在纸币上明确地表明是债券。期票是只能到期支付,不计利息。我国在年期间,因经济发生困难,由各省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期票,规定一年后到期才能支付。
  以上各种在收藏中,均可当作纸币,但范围不应再扩大,例如当今有些单位内部发行经费券、厂票以及食堂的饭票,均印有面值并可在本单位内部流通,有的印刷质量很高,图案美观,如把这些也当作纸币来收藏,则是混淆了纸币的含义并且扩大其范围。收藏纸币需要工具书&经纸币收藏家徐枫先生的指点,我萌发了收藏纸币的欲望。怎样收藏纸币呢?徐老告诉我,要看看工具书,根据工具书介绍的纸币特点和指导价格到市场上亲自实践一下。
&&  回家后,我拿出徐老送我的那本《日伪政权银行货币图鉴》仔细阅读起来。从书中我了解到每种纸币的右上角都标明了当时日本的标价(以日元计),图鉴中的样币的右上角都根据当时我国实际情况,将纸币按稀缺程度分为五个星级。一星级为容易收集的普通品,二星级为较少的品种,三星级为少见品,四星级为稀缺品,五星级为珍稀品。并根据纸币稀缺程度提出大致相当人民币的价格。 &&&  从这本书介绍的情况,我了解到纸币的星号越多越稀见。有了这个底,我就打听哪有卖纸币的。当得知复兴门外礼士路附近一个小花园内有一个自发的钱币交易市场后,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就第一次“下水”了。在钱币交易市场,我看到摊位不少,有卖古钱币的,有卖纸币的。我不敢涉及其它银行的纸币,因为我不了解它们的稀缺度和市场价格。我只好找《日伪政权银行货币图鉴》中标有的纸币试着询问价格。当时纸币市场是自发的,收藏纸币的人还不很多,一般价格和书上介绍的相差也不太大。于是凡遇到价格在10元以下的一、二星级纸币我就买。在买的过程中,有人告诉我,你多买几种还可以便宜。这样我就悟出了一个窍门,只要条件允许,一次多买几种,把价格往下压得越低越合算。
&&&  第一次上市场我就买了十余种纸币,平均每种不到5元钱。
&&&  记得第二次我去钱币市场时,看见十几个人围着一个戴眼镜、个子不高的人。我以为是交换什么好钱币。凑过去一看,只见那人拿着笔正在给大家往书上签名呢!一打听,原来此人叫赵隆业,人称赵老师。他是和徐枫先生合著纸币工具书的作者。我再一看,签名的那本书,是新出版的《旧中国国家银行纸币图录》。我急忙买了一本,赵老师也欣然给我题了“雅趣赵隆业”五个字。
&&&  随后,我又陆续购买了徐枫、赵隆业合著的《人民政权货币图录》、《中国各省地方银行纸币图录》、《中国商业银行纸币图录》等书,使我受益很深。随着藏品的不断增加,为了丰富收藏纸币的信息和知识,我又购买了北京钱币协会编著的《中国纸币标准图录》等一批纸币收藏工具书。
&&&  有了工具书,怎样使它为收藏纸币服务呢?通过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  第一,要了解和掌握书中介绍的纸币发行的年代、历史背景、印刷单位和纸币图案、颜色、票幅尺寸及相关特点。购买时,要仔细观察纸币的这些特点与书中介绍的是否相符。这对于初涉收藏领域的人是必须的。否则就会买到假币和臆造币。
&&&  第二,要熟记纸币的稀缺度,了解书中指导价格和市场价格。因为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总的来讲,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一种人们喜爱收藏的纸币,收藏的人多,存世越来越少,价格就会上升。比如中国联合准备银行1938年发行的右龙、黄帝图案的100元紫色钞票,书上标的是二星级,按理说不应太贵。结果呢?等我好不容易找到时,连一张品相仅6成的就要花100元人民币。从现在市场价格来看,如果品相在8成以上的没200元以上恐怕不能收入囊中了。
&&&  再有一种情况是,本来书中介绍的纸币星级较高,由于某种原因市场放量,价格就会大幅下降。如广东省银行1949年发行的一套8枚的大洋券。上个世纪末一套全新品相的没1000元甭想拿走,而如今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全新品(据说是某地仓库中的积压品),最低时全套仅50元人民币。
&&  从以上事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管作者是什么人,还是什么时候出的工具书,价格都不会讲得太准,一成不变。这里关键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稀缺度,在市场上购买藏品时,要货比三家,谁讲的价格贴谱,谁的品相好,就买谁的。
&&&  第三,相同纸币不同品相价格相差甚远。就拿普通品来讲吧,如果7品是2元的话,9品就要5元,全品相(全新或未流通币)的就要10元,或10元以上。稀缺品种,差异就更大了。
&&&  第四,购买纸币后,最好在书上作收藏记录。我凡是已经收藏到的品种,就在图录上作个记号,仅防重复购买,增加经济负担。当然碰到品种稀缺,价格便宜的纸币,只要条件允许,就应买下,以便交换、以币养币。
&&&  总之,初涉收藏者,纸币工具书是老师、向导、益友,不可不备。购买纸币时,最好把工具书随身携带,以便查对。既不要墨守成规,又不要过于盲目。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1982年,那是我们家最辉煌的一年。我考上了当地的重点班,上高中有望了。我父亲在家里盖起了六间大瓦房。有一天夜里,我妈对父亲说:咱们家发了,欠债都还清了,你看看,这是多少存款?我父亲把存折上的钱加起来,赫然发现已经超过1万元了,惊喜地说:咱们家这也算万元户了?这辈子,有指望了!
35年后,我在上海遇到傅海棠先生,他说,很多年前,村子里的一群中年人,自以为自己有一万元的存款,就可以衣食无忧快乐过一辈子了,其实那时候我就跟他们说你们别指望了,都有钱等于没有钱!万元户看起来了不起,以后根本不算啥,遍地都是万元户。
确实,80年代初农村里的那些万元户,曾经像今天的亿万富翁一样得瑟。但几十年后,1万元能有啥用呢?
都有钱等于没有钱!傅海棠的货币理论,关注的是货币的相对性。你的钱多钱少,不能看绝对额,要看你的钱占全社会钱的总数。以前你是万元户,社会上的M2还不到5000亿元。而现在,M2总量超过150万亿元,增长了300倍。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如果你今天仍然在农村,有300万元,可以算是富人,还可以像当年的万元户一样潇洒一下。至于在城市里么……
为什么我们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因为货币越来越多了呗。但是,为什么中国的货币越来越多了呢?傅海棠先生的解释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这么多货币。正是在货币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中国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发展。
但是,说起“货币永远涨”,触及了很多人内心的脆弱。尤其是他的“高房价有助于回收多余流动性”的论断更让不少人感到痛楚。所以,文章发出后,抨击和责骂的声音就一直没断。好在,东北调研期间,马明超先生诙谐地说:老傅,现在有人骂你了,这是好事情啊,说明你的观点被人重视了。
有了开放的心态就好办。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吹毛求疵才有利于理论的完善。所以,今年2月底以来,我跟傅海棠先生有过数百小时的交流,其中包括两次长达10多天的调研过程,也有多次他飞来上海与我和沈良先生对话的过程。最长的一次对话时间长达15小时。在交流中,我们逐渐厘清了傅海棠先生对于货币的理论。
2、什么是货币
为了探究货币的定义,四月以来,我阅读了四五十本相关的理论著作。这些书,既有200多年前的经典,也有今年刚刚出版的新书。沿着货币史和经济史的脉络走下来,看看前人的各种描述,渐渐发觉,还是傅海棠先生的定义更有说服力。
如今,翻开200多年前的学者论述货币的著作,简直无法卒读。**的《资本论》算是一个历史性的高峰,在他看来,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首先,货币是一种商品,其次,它是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所以,它具有了交换媒介的作用。在**的定义里,所谓的货币,其实就是黄金。所以,货币才有了价值尺度、储藏手段、交换功能乃至世界货币的属性。在同一时期,**是否定纸币的功能的。
不止如此,在同时期的经济学者看来,货币的增多与减少是会直接影响到物价的。流通环节中有100份货币(金银),商品价格是100,如果流通环节中的货币增加到200份货币,则商品价格就会达到200。这种简单而直接的货币理论,在今天看来是多么可笑啊。
可笑在哪里?在于前人所熟知的货币,全都是“硬通货”,从早期的普通的商品货币到后来的“金银天然是货币”,再到**时代甚至于费雪、凯恩斯时代,全世界都流行“硬通货崇拜”。货币是必须与实物挂钩的!即便是纸币时代早期,纸币也必须有所谓的黄金储备。你要让一些没有见过冬天的蚊子描述大雪的样子,怎么可能!
事实上,一直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学家和货币学家都没有意识到天下的货币与此前大不同。传统的货币理论越来越无法解释经济现象。渐渐的,西方的“现代货币理论”开始引起人们重视。
按照这个理论,货币是“国家征税的凭证”。即政府为了征税,发行了货币,它表明政府同意国民(臣民)使用货币来缴纳税收。而这种模式,至少已经运行了4000年。换言之,在文明世界里,货币几乎天然就是政府征税的工具,而不是其它。
这个观点是不是很颠覆常识?可是它能自圆其说:政府支出货币,让它在市场中流通,纳税人则用这些货币来履行纳税义务。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可以偿还任何以该国货币支付的债务。一个主权政府不需要为了支出而借入自己的货币。
如果更进一步,货币其实是政府的负债。是一种可兑换为纳税义务的借据。你持有100元的货币,等于是政府持有了政府给你的借条。将来你要缴税的时候,只需要把借条还给政府就行了——记住这句话,这意味着你的全部货币,将来政府是完全可以回收回去的,通过征税的手段!
所以,按照现代货币理论,政府预算出现赤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政府,绝对不可能还不上自己借的钱。只有傻瓜政府才会实现预算盈余!负责任的政府是一定会通过财政赤字来促进社会生产的——注意,这个理论,岂不就是傅海棠先生所说的通过发行货币来促进劳动?
今天,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货币,早已不复过去的荣光:货币不再是金灿灿的黄金的符号,也不再是硬邦邦的硬币,更不再是华丽丽的纸币,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字货币了。正如L.兰德尔.雷在《现代货币理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货币政府税收驱动的,是法定的,根本无物支撑,也无法索偿。
但是,傅海棠先生并不完全赞成现代货币理论的描述。他认为,货币是政府信用支持的劳动凭证。它的定义是:当今世界的货币是由政府发行的,是一种劳动凭证而已。
在这个定义之下,货币就纯粹转化为对劳动的支持,转化为对劳动者的激励,而且变成了一个政府操控的可多可少的凭据符号。你手里的货币多,说明你劳动得多,反之亦然。而能衡量你劳动多少的,就是工资。
3、工资:超出支出的报酬
于是,傅海棠给出了新的定义:什么是工资?工资就是劳动者获得的报酬,以货币计量,合理的工资的标准应适当超出劳动者正常支出。
工资的定义,隐含着社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假设一个劳动者每个月花费1000元才能维持自己的消费和常规生活,则合理的工资水平应该是1200元以上。略多于支出,消费者可以形成货币结余。结余的货币,可以是储蓄,也可以转化为投资。
那么,什么是合理的支出呢?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工种,劳动分工不同,劳动技能不同,劳动效率也不同,每个人便有不同的合理支出水平。比如,种地的农民,其年支出1万元便可以有不错的生活,那么,他土地的收入和其他收入就应该大于1万元,比如,1.2万元。而大学教授,他支出10万元才会有不错的生活,那么,工资就应该是12万元。社会的工资标准,是以劳动者潜在合理需求而逐渐形成的。
但是,没有任何指标可以度量劳动者的“潜在合理需求”。在中国历史上,劳动者的实际所得只不过是聊以果腹的基础报酬,鲜少超出其基本温饱之外的报酬。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就曾描述,“中国劳动工资低廉,劳动者收入普遍难以维持家庭用度”,“中国下层人民的贫困程度,远远超过欧洲最贫穷国家民众的贫困程度”。在此种情况下,要谋求社会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清朝最后的崩溃也就可以理解。
由于劳动工资是由卖方(雇主、资本家)最终决定的,这就注定劳动者的工资归根结底就是维持生存之外略加成。而雇主所选择的劳动者则必然要求其实际产出大于劳动支出。于是,雇工、打工者天生就不可能成为富人。要发财,就别想靠打工了!相反,创业者、雇佣他人的人,则有极大概率成为富人。
小贸易者的利润也是由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决定的。但大贸易商却可以在此基础上雇佣更多劳动者。所以,中国早期的巨富无一不是商人。范蠡、胡雪岩即为代表。
毫无疑问,古往今来,雇佣人越多的行业或者企业,利润越大。其中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劳动者报酬”的可浮动。
由此我们也可以推论,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劳动工资相对比较高,而且在逐渐提高。想一下改革开放之初,农民的劳动力得到极大解放,劳动产出提高,但社会价格水平尚未有变化,农民的报酬增加,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工商企业。再后来,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特区里的劳动者报酬大大超过内地其他人,引发优秀人才流入,产出才大大增加。再往后,全社会的铁饭碗打破后,全国劳动工资逐渐与特区一带接轨,最终形成了全社会相对稳定的工资体系,劳动者所得除了维持生计之外,尚可以有积蓄,可以投资,可以买房,可以抚育后代,社会生产力才得到大大的提高。
当工资超过支出之后,就形成了储蓄。有了储蓄,则有了利息。
4、利率:货币的租金
在傅海棠看来,物物交换时代是不需要货币的。你种大蒜他种玉米,俩人互相有需求,以玉米换大蒜,非常简单。随着分工的深化,需要交换的东西越来越多,才出现了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在硬通货时代,货币(硬通货)是长期供给不足的,劳动者所获得的货币低于其实际所需,无法形成有效积蓄,所以劳动生产率也不高。而且由于富豪巨商囤积货币,最终使得社会硬通货严重匮乏,劳动产出严重不足,才会出现改朝换代的动荡。
在纸币时代,尤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后,货币的“锚”由具体的实物转变为虚化的“国家信用”,货币的供给摆脱了束缚,货币数量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此时,物物交换的本质已经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工资的货币化。当工资大于生活支出时,人们才有了更多的积极性去劳动。
渐渐的,每个人手里都有了结余的货币,存到银行里去,就是银行的储蓄来源。对银行而言,储蓄是它对客户的负债,等于是借客户的货币,其目的是贷款出去生息。储蓄的利率,等于银行愿意付出的借款成本。贷款的利率,隐含社会资本的报酬率。傅海棠先生说:贷款利率,等于货币的租金。能赚钱的人,愿意付出更高的租金来贷款。
傅海棠认为,健康的社会,应该尽量实施较低的利率水平甚至是0利率,目的在于让创业者敢于借钱来投入生产。这样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同时,较低的利率,才有助于让人们扩大消费,而不是储蓄。因为储蓄本质上是被食利者得到了,利率太高,等于鼓励不劳而获。
“劳动创造财富”是傅海棠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工资是对劳动的奖赏。奖赏的工具是货币。货币可以刺激人们生产。所以,适当增发货币,有利于经济发展。实施超低利率,才有利于创业和生产。
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社会上的货币越来越多,岂非不言而喻?
5、货币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如今的人们,总是不愿意动脑子,动辄就用M2(广义货币)来定义中国的货币,而且根据这个数字来说明货币越来越多。更常见的,就是M2/GDP变成了一个衡量货币是否超发的指标。这是不合理的。
傅海棠认为,中国的经济规模被严重低估了,用M2/GDP来衡量货币超发与否是不合理的。比如,中国造的高楼大厦和公路桥梁那么多,远远超出美国,凭什么中国的GDP就不如美国多呢(有人做过统计,中国的建筑GDP还不如美国多)?既然如此,用M2/GDP来做判断就是错误的。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的李斌、伍戈在《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一书中,比较详尽地考察了M2与GDP比值的关系。他们发现,中国东亚地区各国的M2/GDP的比值都比较高,比如,2012年数据,日本为2.38,中国台湾为2.37,中国才只有1.87,而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超过1.40。相比之下,美国为0.66,俄罗斯只有0.44,巴西、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都低于1.0,只有欧元区的水平,才刚好在1.0附近。
为什么东亚地区的比值很高呢?此前傅海棠先生凭直觉认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较大的国家,M2水平理应比较高,反之则不然。看数据似乎不是这样的吧?
李斌、伍戈研究后认为,东亚地区的融资结构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占比比较大),同时,储蓄率比较高,由此形成了较高的M2/GDP。而在欧美国家,企业融资模式多元化,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占比很高,就不需要那么高的M2。
我倒觉得,李斌和伍戈的研究,解决了分子的问题,却没有考虑分母的问题,或许是一个缺憾。比如,前述东亚国家和地区的GDP,考虑的是本区域内的经济规模,但是,除了马来西亚外,其余都是外向型经济模式,海外资产庞大,会不会导致GDP这个指标本身不合理呢?
当然,他们的结论没有问题。因为M2的定义,本身是个过时的指标。1950年代之前,社会上还没有广义货币的概念,人们能接受的只是钞票、现金存款等狭义货币的说法。1957年,英国的《拉德克利夫报告》之后,广义货币才逐渐登上金融舞台。讽刺的是,英国1970年开始公布M1、M2等指标,1992年之后已经彻底放弃了M2数据的公布。美国人还多了一个M3的指标,10多年前也已经不再更新。而这些被欧美人基本放弃的指标,却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圣神。
为什么呢?我们看看定义就知道了:
M0:流通中的现金。想一想,现在还有多少现金在流通中!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是不足7万亿元!这个指标目前有任何意义吗?我没法想象的是,在电子时代,中国的流通中的现金竟然一直在增加!这只有两个解释:其一,一些现金被海外居民储存起来了;其二,大量赵德汉那样的官员把现金存在了床铺下。
M1:流通中的现金,加上企业的活期存款。这个指标原来设想是反映可立即变成购买力的现金。可是,今天的中国,企业的活期存款流动性远不如居民手里的那个手机。以前的时候,银行里的居民活期存款,取出来是不方便的,不会马上变成购买力。但是,今天的银行活期存款不是可以立即如果要反映“即时购买力”,M1难道不该加上手机支付潜力吗?
M2:前述M1加上所有银行存款,包括居民储蓄存款。这个指标是为了反映社会中的货币总量。但这个指标的问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电子化时代,用这个指标来作为货币总量,是很荒谬的。
比如说,银行有居民存款1亿元,决定贷款甲企业。甲企业贷款到帐后,货币根本就没有挪窝,仍旧在银行(也可能是别的银行)的账面上。但是,仅仅因为贷款行为发生,中国的M2就会从1亿元直接变成2亿元!再然后,银行存款从1亿元变成了2亿元了,如果不加限制,它还可以贷款2亿元的。为了限制一下,央行要求它缴纳存款准备金。在16.5%的保证金比例下,理论上,1亿元储蓄完全不挪窝,可以变成储蓄6亿元,这意味着M2增加了5亿元!
当M2增加5亿元的时候,有什么变化吗?没有,钱原封不动,但是,M2多了。用M2/GDP就显得中国货币增发了。更有甚至,还在做M1M2剪刀差的研究,岂不荒谬!
所以,如果你一定要用M2来作为中国货币超发的数量,就省省吧。这就是当代货币理论的新趋势——信用货币。这个词儿,与现代货币理论有不同的地方,就是所有货币,都是银行信用创造的。李斌和伍戈认为,在货币信用主要由银行创造的情况下,存贷差、存贷比、货币成熟,其实都没有意义。赵宏瑞在《中国货币总量论》里甚至直接说:贷款创造货币,货币根本不是央行发的,而是银行创造出来的。
当然,李斌和赵宏瑞分别从不同渠道入手来论证,中国的货币之所以多,与央行的外汇储备制度有关:出口100美元货物,你就发100美元对应的人民币700元,然后银行就创造出5倍的贷款(假设存款准备金率是20%)。于是,每出口100美元货物(当量700元人民币),中国的社会就多出来3500元人民币的M2。而在这个过程中,创造那100美元货物的人民币700元其实还在国内。在这样的制度下,中国出口越多则货币必然越多——这是唯一可诟病的地方。
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出口会那么多呢?根子在汇率上。
6、汇率:劳动效率的比值
按照傅海棠的定义,货币是一种劳动凭证,工资是超出其支出的劳动报酬。这两个定义如果合并,则一国货币就必然是反映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金融符号。本国如此,他国也如此。于是,两国之间的货币,反映的就不只是购买力,而更主要是劳动者效率的一种比值关系。傅海棠的原话是:汇率就是劳动效率的比值。限于篇幅,今天暂不展开。
7、中国模式:国家回收货币
按照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货币多了,物价就要上涨的。但是,在信用货币时代,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央行必须强制推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才能勉强制止银行的货币扩张。
为什么我们要说货币乘数其实没有意义呢?因为银行只要是一个理性人,就必然会努力扩大放贷规模,以求其货币乘数无限接近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说白了,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是20%,银行放贷之后的货币乘数必然达到5倍!中国现在银行体系下货币乘数尚未达到这个规模,只不过是因为有些数据没有统计进去而已,比如同业存放的问题。
单单一个货币乘数就可以达到5-6倍的基础货币量,在中国出口规模不减、保持顺差的情况下,央行如果不改变现行结售汇制度,则中国的货币规模将继续膨胀下去,且至少以5倍的顺差货币量增长。
货币永远涨,要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国的物价还不早飞到天上去了?为什么恶性通胀没有出现呢?在傅海棠看来,因为中国有一种独特的回收货币的体制:土地出让金。
傅海棠说,中国的土地国有化,比其它所有土地私有化的国家都要好的地方在于,我们有一条可靠的回收货币的途径——其它国家,如果出让土地,土地收入是在甲方和乙方之间流转,社会居民的总货币量是没有变化的。但是,在中国,国家是唯一的土地出让方,所有人要买地、买房,必须给国家一笔钱。于是,在全民买房的大背景下,国家就有效回收了货币,将居民储蓄这个笼中虎收归国有了。
所以,我们就看到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模式:每一个劳动者辛辛苦苦地劳动,赚得超出了其基本支出的工资,日常消费支出后,还会有结余,大家就存起来,到某一天,拿出来买房子。这还不够,得再向银行贷款。于是,储蓄加贷款,本质上就是过去的劳动所得、未来的劳动所得,凑在一起,构成了交给国家的土地出让金,买了一套房子。然后,就要继续努力辛苦地继续工作赚钱好还贷款了。
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通过居民买房的过程,实现了国家对货币的回收。货币流转到国家那里,国家再实施二次分配,向贫困地区补贴、向贫困人口补贴、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社会福利,将货币重新再流向社会。
这样的一个过程,类似于“国家税收”。对于税收,傅海棠先生的观点是:税收,就是国家出手,让富人补贴穷人的过程。因为不管设定什么样的税率,理论上,富人交的税一定大大超过穷人。而国家收到税款,一定会再补贴穷人。因此,征税,就实现了变相的富人补贴穷人的过程。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傅海棠坚决反对中国走特朗普的路子。他认为,特朗普的减税政策是荒谬的。任何税收,都是富人补贴穷人,减税的受益者归根结底是富人。而且,“都减税等于没减税”。中国的情况更特殊,国家急需通过二次分配改变社会面貌,此时需要的是结构性减税,要继续加大对富人的征税,而不是全面减税。国家的税收规模不能少。
傅海棠先生的上述理论提出后,也传出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说,一方面强调劳动致富,一方面国家把劳动者的货币收回去,这劳动者的悲惨啊,简直不如旧时的“包身工”。还有人说,这跟**论述的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有什么区别?
荒唐!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回收货币,是通过你买房子的过程实现的,而不是强取豪夺。你留下的是房子,这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国家回收的,只是货币符号而已。什么叫藏富于民?把实际的、有形的、物质的财富留在民间,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
如果你觉得这种回收是国家剥夺穷人财富,是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财富。亚当斯密那个时代,他可以说,货币是财富。200多年后的今天,当硬通货消失,当金银不再成为货币,当纸币早已失去意义,在电子货币时代,财富的标志只有一个,那就是有形的物资!国家从未曾剥夺过你任何的有形财富,反而给你留下了有形财富,不是吗?
货币?用傅海棠的话,就是个符号而已。都有钱等于都没钱,但都有了房子,却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增长!
还有人质疑中国的二次分配政策,质疑在大投资过程中的腐败,质疑官员权贵的贪腐。但傅海棠老早就说过:腐败也有意义,就是他们总算还干活了。至于他们干活之后,形成的贪腐,那无所谓,他们贪的不过是财富的符号,是一些纸币而已。就如赵德汉那样的人,贪了2亿元纸币,一分钱也不敢花,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他这个大处长,做了人民的出纳。然后,还要坐牢。
所以,不要在乎贪官污吏怎么贪腐。只要他贪的是纸币,是货币这种符号,那就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他买了房买了车,那也没关系。将来抓起来,统统都是人民的。他想跑出去?且让他试试看。全世界没有跟中国签署引渡协议的国家不多了,将来如果签署了,任何跑出去的贪官都得抓回来。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目前的外汇管制措施才是必要的。锁住大门,让所有的不法的钱都出不去。如傅海棠所说,只要钱烂在自己国家这口大锅里,那就没关系。不管钱在谁那里,归根结底都是有利于中国人民的。
8、启示:要钱还是要财富
理解了傅海棠的货币理论,你就会有如下收获:
第一,你会知道货币永远增长,你会知道钞票不保值,你会知道只有花掉的钱才算是自己的钱,储蓄的钱只会不断贬值——你还会攒一大笔钱存到银行里吗?不,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应该想尽办法去借银行的钱!
第二,你会知道打工永远只是温饱略有余,要想富,别打工,要想富,得想办法自己创业。创业可以是做贸易,搞买卖,也可以是联合几个人搞生产。你也会知道要想提高自己的工资,就必须努力向钱多的行业、钱多的领域、钱多的岗位去努力。
第三,你会知道有了钱要想办法再赚钱,为此,你得学会投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如果不学会投资,你的钱只会越来越不值钱。
第四,你会知道,持有房产是一种保值增值的模式,而且可以利用银行贷款,所以过去20年中国最简单而又最有价值的投资方式是买一套房子。
第五,你会知道长线来看,商品的价格只会上升不易下降,股市的趋势永远是向上而不可能长期横盘或下跌。
第六,你会明白当前的中国社会现象,各有其合理性。不要怨天尤人喊爹骂娘,要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这个时候,要努力想办法工作、赚钱、创业、投资、陪家人,过好自己的人生,为这个国家的富强添砖加瓦!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金科霸金其它文章
常言道:买车容易养车难,因为买车子之后每个月都会有一些固定的开销,其中占大头的就是油费。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加油的时候都会选择在中石化或者中石油进行加油,但是有网友会发现,民营企业的加油站油价相对会便宜一点,那这样到底靠不靠谱呢?很多人首先会想到
在6月28日的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展开了一场辩论。辩论的一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两位经济学家;另一方是一位前国企老总——中石化前董事长傅成玉。一个小学生都懂的道理是:没有“数量”哪里来的“质量”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
据报道,5月中国财新PMI跌破“荣枯分水岭”,中国工厂活动近一年来首次遭遇收缩。然而根据美国一家企业的分析,中国制造业或许正面临着更多困难。有趣的是,这项研究是基于卫星分析为基础的领先指标。旧金山的SpaceKnow Inc公司利用商业卫星的图像监测了中国数千个工业场
编者企业家创建公司并筹集外部资金时,最难做出的决定之一是算出可接受的“烧钱率”是多少。 也就是说,当你投资给员工、设备以支持技术、销售、营销和管理时,你的公司每月愿意亏损多少现金?本文作者 Mark Suster 是著名企业人、风投家,文中,他与读者分享了自己与初
“卢布最近怎么又贬值了?”在莫斯科柳布利诺大市场一间批发牛仔服装的店里,来自浙江温州的女老板许秀娟有些焦虑。对于柳布利诺大市场的华商来说,紧盯卢布汇率是每天的“必修课”。几年前卢布暴跌受的伤还未彻底愈合,如何走出风大浪急的大市场又是摆在面前的新难题。
总是听到身边的人在议论钱是越来越难挣了,反而消费却越来越来高了,日子紧跟着就没法过了。到底是什么促使钱这么难赚了那,到底是什么让劳苦大众如此的有压力,是政客该思考的,也是我们每一个奋斗的人该思考的。人活了一辈子,如果一直风平浪静的,那岂不白来了一遭,
一个10年不卖菜刀的人,重新开始卖菜刀。能卖过一个卖了10年菜刀,只是把菜刀品牌换了的人吗?广州白云山赢了凉茶配方官司,有了“王老吉”品牌。于是原来卖王老吉的鸿道集团不得不改名“加多宝”,换上金罐包装。不过由于销售渠道仍掌握在鸿道集团手中,加上鸿道集团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同比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根据目前25个省(区、市)公布的数据,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广东、天津、山东这7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众所周知“国民老公”王思聪特别喜爱网红,而在他家,还有一个始终换不掉,日日夜夜赶不走的网红,“她”是谁呢?坐不更名,行不改姓,一副慵懒样的宠物狗,王思聪的宝贝女儿,阿拉斯加犬——王可可!别人家宠物们的日常都是溜溜弯跑跑步,主人给买一箱爱吃的零食,那可
曾经我听在过一位朋友说:在英国的酒吧,如果你说自已是做金融的是有可能被人揍的。我当然知道他是在胡说,但是却反应了一点在全球范围来看,从事金融行业与当骗子有时界线似乎没有那么明确。而近两年这种看法在国内更是成了广泛认识,因为这两年国内各种理财公司跑路,
如何证明自己是一个高大上的赚钱的科技公司?——盖楼。阿里巴巴走土豪路线,要建18万平的总部,预算已经飙到了10亿。阿里巴巴总部亚马逊走绿色风,在总部建了三个超大玻璃球,里面还种了300多种濒临灭绝的植物。亚马逊总部而最传奇的还是苹果公司砸下50亿美金建造的新总
阿呆由于优柔寡断,几次错过了买房发财的机会。退休后,用仅有的一套自住房,玩出了精彩的故事。有空闲的时间一定看看这篇微小说,也许若干年后会成为事实!01阿呆有个习惯,喜欢听新闻。一天,听到国家提倡以房养老,阿呆有所启发。2016年,房价开始疯涨,阿呆的房子从
谈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我不想说那些一个个数字组成的数据,我只想聊聊我的真实感受。当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我们最后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很高兴,我们在这里有着言论自由,不管大家说日本好还是不好,讨厌也好,认为日本素质低也好,高也好。我们在这里谈的都是自
在顺丰没有上市之前,如果要在中国企业界评一个最低调的老板,我相信非王卫莫属。王卫从借款几十万创业到将顺丰打造成市值近3000亿的超级快递航母,其经历的常人甚至难以理解的辛酸苦痛自不必说,关键是这么一位超级大咖,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亦不接受任何资本的投
NO1电子竞技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包括电子竞技在内的手游企业蓬勃兴起,电子竞技新的竞赛方式也实现了人们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部分电子竞技企业现金利润充足,电子竞技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机遇期,行业规模有望迈入快速成长阶段。2016年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已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6月26日,西安火车站附近的公交车站,百余辆共享单车“挤”在车站周围。视觉中国供图日前,重庆一家名为“悟空单车”的共享单车在正式运营5个月后宣布停运,这让悟空单车成为行业首家彻底退出的企业。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中旬,摩拜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要问这几个月资本市场上的关键词是什么?最关键的那还是去杠杆,更准确地说是降杠杆,因为杠杆总归还是有的,没有杠杆就不需要信贷市场,也就没有市场经济了。不管怎么评价,降杠杆总会搞得市场很紧张,因为无论是去还是降,总是会让市场觉得资金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今年以来,关于楼市调控,国家一直在放出各种大招。不同以往,本次调控除了力度更深、决心更大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因城施政”。那么,无论从政策还是基本面来看,未来楼市都将朝着一个方向变化。郭主席的言外之意前几天郭树清的表态就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穷人的自我意淫 富人的自我警惕穷不过三代,大家都不能不理解么。其实是这样的,就是爷爷很穷,爸爸很穷,自己更加穷,讨不到老婆,没有小朋友了,自然没有第四代了吗。富不过三代,也很好理解吗,富人第一代,他说自己白手起家,第二代跑出去
都说钱在我眼里是个数字,那么看一下真正把钱当成数字的几个最富有的家族吧。一,杜邦家族这个家族在美国已经有248年历史了,已火药和炸药为主要经营,在20世纪90年代就掌握了1500亿美元的资产,那个年代有1500亿美元什么概念,现在比尔盖茨在多少?二,罗斯柴尔德家族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钞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