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万通招商——cf代码什么意思?

这种电影非常之多,一一列举会显得很零碎散乱。我在时光网的时候做过一个专题,是从2010年《社交网络》的热映来谈以真实时事改编的电影,也就是所谓Topical Film的。这里再发一下,多少也算个很粗疏的梳理分析。(提示:尽管很不全面,但文章已经很长很长了。抱歉最近四年的影片没有补充进去,实在没有这个精力……)&br&&br&以摄影机书写新闻:社交网络引领时事电影潮&br&喜欢电影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就美国电影而言,每年暑期档看大片,而年头年尾则是各种表现现实生活、充满艺术气息的独立电影、小制作电影引领大银幕的时候。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影片仍然对《国王的演讲》、《社交网络》、《127小时》、《斗士》这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题材情有独钟。事实上,最近十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有一半都是这种题材的作品:2009年的《拆弹部队》、2008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4年的《撞车》、《百万宝贝》、2001年的《美丽心灵》等等。&br&&br&《社交网络》在评奖季赢得一片好评,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影片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某种特质。近年来,不管在好莱坞(奥斯卡)还是欧洲,电影界都在劲吹写实风——这种写实并非指电影技巧上的照相写实主义,而是在创作上特别关注时事新闻,把大银幕当做报纸,用摄影机为笔,从真实的故事中寻找灵感,阐发电影人对社会的见解,将新闻中的大事小事以电影故事的形式再现出来。不说《谎言之躯》、《叛国者》、《战略特勤组》、《公平游戏》、《真相至上》、《华尔街:金钱永不眠》这样虚构故事的电影,单是依据真实新闻或社会热点改编的电影近年就已经蔚然成风。&br&&br&这是一个“电影记录时代”的时代,人们可以用摄影机、DV等等去展现现实。电影不再是高高在上由少数人把握的艺术或工具。它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记录着这个时代的故事与人们的情绪,帮助人们思考,了解真实,表达对时代的认识。&br&&br&同时,电影作为这个时代最大众化的媒介,也能让时事电影变得有趣、生动,更容易让人们记住,更容易让观众有所感触。这也是新闻报道甚至一篇洪钟大吕的博文所无法达到的——时事的沉重、严肃并不意味着拍成电影就会是纯纪录式的、死板的东西。娱乐与反思在电影这里从来就不是对立的两极。&br&&br&对国人而言,我们都希望看到更多更出色的表现时事、贴近现实的电影,而不是让没完没了的古装片和难以出新的功夫梦充斥大银幕——将来的人们以影像来回眸这个时代时,如果看不到乐清钱云会、我爸是李刚、王家岭矿难、宜黄拆迁、富士康连环跳等等事件在银幕上的反映,那该如何评价这个时代的电影呢?&br&&br&戈达尔有言:电影就是每秒二十四帧的真理。《社交网络》的走红,某种程度上正意味着西方一个时事电影(Topical Film)热潮再次汹涌而来。在《哈利·波特》、《魔戒》、《变形金刚》等幻想性商业大片让我们体验疏离现实的快感的同时,也让我们记住这些用摄影机书写时代新闻的影片吧。&br&&br&&b&大事件之911&/b&&br&&br&日发生的对美恐怖袭击堪称20年来影响了世界发展走势的大事件。但在事件发生后,美国并未马上拍出有关的电影——大概只有在痛定之后,电影人才能更清醒更客观地去讲述关于这一独特时事的故事吧。&br&&img data-rawheight=&3000& data-rawwidth=&2025& src=&/c6fadb3ad1f7b4bd42e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25& data-original=&/c6fadb3ad1f7b4bd42e3_r.jpg&&&u&《颤栗航班93》/《93号航班》2006&/u&&br&&br&故事:就在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的那个黑色日子,新闻报道了一场灾难——93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之后坠落在宾夕法尼亚洲,机上45人全部罹难。  &br&&br&社会广泛猜测,航班上的恐怖分子本来打算把飞机用以袭击华盛顿。然而机上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员却一致抗敌,力挽狂澜,以自己的牺牲保住了更多人的性命。  &br&&br&尽管有详尽的研究表明这次事故由恐怖分子自己操纵,人们还是把牺牲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看成国家和民族的英雄。&br&&br&切入点:被劫持的飞机以及飞机上的普通乘客&br&&br&在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执导下,影片呈现出一种纪录片般写实、低调、客观气氛,深得时事电影的神髓。影片并没有主观地做出判断,更多是让观众自己去感受飞机上乘客以及其家人的切身体会。这是一种通过为伤口消毒来完成治愈的行为,它需要电影人和观众都抱着勇气来直面残酷的真实。&br&&br&时事热度:★★★★☆&br&&br&&u&&im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1280& src=&/0f3a5eb554aeeea14fdb5bbe9e70be3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f3a5eb554aeeea14fdb5bbe9e70be3f_r.jpg&&《世贸中心》2006&/u&&br&&br&故事:约翰和威尔是纽约市的警察。在911的时候,他们被派往营救受伤的人群。但是他们丝毫也没有想到命运会是怎样。大楼倒塌后,他们的营救队被整个压在了废墟之下,约翰和威尔是营救队唯一幸存下来的警察,他们在废墟下经历了所有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br&&br&他们顽强努力,终于支撑到志愿营救人员,当他们才得以解救的时候,激动万分。然而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br&&br&切入点:911事件中的消防员&br&&br&奥利弗·斯通一向擅于抓现实题材,虽然《世贸中心》拍得过于主旋律过于平和煽情,但那种从普通人家庭出发的角度仍然有助于人们全面理解911事件。消防员可以看作是半普通人半军事化的身份,他们在911事件之后赢得了美国民众的极大尊敬。至今为止,表现911的电影中没有以官员、高层领导、名人等为主人公的,也没有电影试图从头到尾高屋建瓴地去把握这一事件——这种思路值得我们思考。&br&&br&时事热度:★★★&br&&br&&u&&img data-rawheight=&1382& data-rawwidth=&930& src=&/47d91c6f36c3caa6ce442c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0& data-original=&/47d91c6f36c3caa6ce442c4_r.jpg&&《从心开始》2007&/u&&br&&br&故事:查理(亚当·桑德勒饰)是一个911的直接受害者,他的妻儿和爱狗都在这场灾难中丧生。查理从此一蹶不振,严重的自闭抑郁。他已经习惯了每天踩着电动滑车,戴着大耳机在街头行尸走肉般游荡,心灵巨大的创伤让他回归不了正常的生活。&br&&br&艾伦(唐·钱德尔饰)则是一个表面看来非常幸福的男人,有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然而他承受的生活压力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他的内心在暗暗苦撑。直到有一天,艾伦在街头遇上了查理。得知这个老同学为何变得如此颓唐后,艾伦心里便下定决心也帮他一把,让他从低谷中走出来。他们一起谈心,游戏,慢慢的发现彼此的心灵都从窒息中苏醒过来。&br&&br&切入点:911后遗症。&br&&br&在事件过去6年之后,好莱坞不再仅仅把目光放在911事件本身上,而是更多关注普通人在这场巨大事件中的位置,他们生活受到的影响,以及如何弥合创伤。表面看,这些电影表面上无关911事件,没有中东政策、基地组织、本·拉登等标志性内容,但由此引申出的问题,却能使人们对911事件的性质、影响产生更深刻的认识。&br&&br&时事热度:★★★☆&br&&br&&b&大事件之伊拉克战争&/b&&br&&br&
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或者称美伊战争成为了美国电影人热衷拍摄的题材(远比表现911的更多),这其中有政治因素,也可能有吸引眼球的诉求,更多应该是看重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价值矛盾与人性思考。尽管美国电影很难做到完全从他人的立场来看待伊拉克战争,同时很多电影中也存在着泛滥而且简单化的所谓人性关怀,但仍不可否认大多数有关伊战的电影是抱着认真、反省、以人为本的态度,尽量远离政治立场争执来拍摄的。&br&&br&&u&&img data-rawheight=&2174& data-rawwidth=&1535& src=&/a579cb65c80b47d5ad601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5& data-original=&/a579cb65c80b47d5ad6011_r.jpg&&《拆弹部队》 2008&/u&&br&&br&故事:美军侵入伊拉克后,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被调入陆军亡命连拆弹组,接替刚在巴格达执行任务中牺牲的同事。拆弹组另两人,负责联络的士官桑波恩和负责掩护的特种兵欧文对意气用事的威廉姆斯相当反感。在一次仓库拆弹任务中,威廉姆斯认为被用作尸体炸弹的伊拉克小男孩是他在军营认识的卖盗版DVD的贝克汉姆。小贝克汉姆的死让威廉姆斯更为疯狂,竟私离军营单枪匹马入城调查……&br&&br&切入点:处于伊战中最危险位置的拆弹部队成员。&br&&br&影片没有正面描写伊拉克战争,避开各种政治暗礁或宏大叙事的诱惑,把伊战作为一个背景,凸显战争中面临压力最大的一群士兵,从而展现战争带来的疯狂、恐惧以及无理性的狂热。虽然不可避免地有美化美国士兵的情节,但其反战意图也相当明确,直指这场战争的无意义。在伊战爆发5年之后,这部并不算及时但角度独特的电影让人们重新关注伊战以及身处其中的普通人。&br&&br&时事热度:★★★★☆&br&&br&&u&&img data-rawheight=&1500& data-rawwidth=&1019& src=&/8dde48ded9ccd4a7dfd695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9& data-original=&/8dde48ded9ccd4a7dfd695b_r.jpg&&《决战以拉谷》 2007&/u&&br&&br&故事:本片取材自真实事件。驻伊拉克美军士兵麦克·德尔菲尔德的父亲汉克·德尔菲尔德某天突然接到儿子回国后失踪的消息。老兵汉克驱车来到军营亲自调查,从儿子手机的影像中一点点了解到了麦克在伊拉克所经历的心理创伤。没多久警方发现麦克遇害,并被肢解焚尸。汉克的妻子琼得知噩耗后悲恸万分,不能自己。汉克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结识了当地探员艾米莉,二人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友谊,并一步步接近事件的真相。&br&&br&切入点:战争综合征;美军在伊暴行。&br&&br&在惊悚片的背后,影片从道德的角度探讨了美国精神是否已经堕落,从侧面表现了美军士兵在伊战中受到的心理冲击。&br&&br&时事热度:★★★☆&br&&br&&u&&img data-rawheight=&1185& data-rawwidth=&800& src=&/281d03ab6e997d45820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281d03ab6e997d45820a_r.jpg&&《绿区》 2010&/u&&br&&br&故事: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萨达姆政府受到重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成为美国出兵伊拉克的有力借口。罗伊·米勒所率领的小分队奉命在伊拉克境内寻找WMD,然而无数次的搜寻皆无所获,这令米勒对线报的来源心生疑惑。某次行动中,他遇到当地的独腿男子法哈迪,从对方口中米勒得知一众伊拉克关键人物正在某地集会,行动中意外发现扑克牌通缉令上的艾尔·拉威也在其中,而艾尔·拉威似乎和美国政府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米勒不顾劝阻展开独立调查,发现所谓的WMD不过是包藏了无数丑恶真相的谎言而已……&br&&br&切入点:寻找伊战爆发真相的美军士兵。&br&&br&在伊战爆发7年后,保罗·格林格拉斯拍摄了这部试图重新审视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影片。主人公设计得相当理想化,在美国国内反响也平平,但其努力和锲而不舍的态度值得尊敬。&br&&br&时事热度:★★★&br&&br&其他伊战电影:&u&&br&《锅盖头》、《坚强的心》、《哈迪塞镇之战》、《改朝换代》、《信使》、《好运之人》……&/u&&br&&br&&br&&b&大事件之金融风暴&/b&&br&&br&
2008年10月,美国三大股指连续多天暴跌,全球忽然进入了金融危机的时期。也许怕触动国民的痛处,美国电影除了一如既往地在艰难岁月中提供娱乐,很少直接讲述金融风暴背景下的故事。更多是以《在云端》、《凯特·基特里奇:一个美国女孩》这样的影片来励志,或者像《华尔街:金钱永不眠》那样去展示金钱对人的腐蚀与诱惑。不过如果你仔细品味,却能在非常多的电影中感到金融风暴的影子——甚至包括《老无所依》、《疯狂的心》这样看似完全无关的影片。也许这才是电影之所以成为电影的地方。&br&&br&&u&&img data-rawheight=&745& data-rawwidth=&504& src=&/c1a35d21c189d0ce8efa9c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c1a35d21c189d0ce8efa9c0_r.jpg&&《合伙人》 2010&/u&&br&&br&故事:本·阿弗莱克扮演的是一个公司里曾经很红的能人,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他也遭到了裁员,工作丢掉以后,他的10万年薪和保时捷爱车全部化为乌有。凯文·科斯特纳扮演他的姐夫,在建筑业小有成就的他给本找了份建筑工人的工作。汤米·李·琼斯的角色是阿弗莱克离开的那家公司的高级合伙人,面对自己同伴们的贪婪,他依然坚持原则。&br&&br&切入点:公司高层的失业境遇。&br&&br&在金融风暴之中,也许讲述企业高层人士的故事更具有代表性,所以本片和《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的视角都聚焦于此。但问题也比较明显:容易不接地气,显得不够真切扎实。《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的力度就原不如前作。&br&&br&时事热度:★★★☆&br&&br&&b&小新闻&/b&&br&&br&
除了影响遍及全球的大事件,电影更多会从“小新闻”中去寻找故事,这些影片其实比以大事件为背景的影片更能反应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看近年来美国的电影,几乎就像一张社会地图,呈现出了上上下下各个方面令人深思,值得关注的问题:《女魔头》(弱势女性如何被逼变成连环杀手)、《机智问答》(电视秀的造假问题)、《决胜21点》(赌博对人的影响)、《手忙脚乱》(曼森邪教)、《紧急44分钟:北好莱坞交火事件》(银行劫案)、《换子疑云》(失踪儿童)、《骗局》(书籍造假)、《西雅图之战》(抵制世贸组织部长会议)、《贩卖人口》(拐卖女性)……从社会到个人,从历史到当代,无所不包。&br&&br&&u&《永不妥协》2000&/u&&br&&br&事件:1993年,艾琳和埃德组织600名原告共同起诉美国太平灯洋燃气和电力公司(PG&E),要求赔偿300亿美元,最终,600名原告得到了3.33亿美元的赔付,成为美国历史上赔偿额度最高的直接诉讼案。&br&&br&切入点:普通人激励普通人与大公司对抗。&br&&br&影片没有把女主人公写成一个圣人,她始终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弱者。相对于大公司强大的律师团,她唯一拥有的就是真切的同情。影片拍得非常有趣味,节奏流畅,并不因为取材于真实事件就搞得电影真像新闻报道一样单调。最终,这个奇迹般的故事才不会显得虚假空洞。&br&&br&时事热度:★★★★&br&&br&&br&&u&《大象》2003&/u&&br&&br&事件:1994年震惊全美的科伦拜恩校园枪案。两名学生带着一身的自动武器冲进学校,在杀死十二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后两名学生饮弹自尽。&br&&br&切入点:以两位杀人的学生为主角。&br&&br&加斯范桑特以非常散漫平静的手法再现了这一惊人血案,把一个听起来非常戏剧化的事件加以稀释、还原、简化,让人们避开真实事件中的暴力因素,关注于整个事件的根本:这种仇恨由何而来?杀人者与被杀者是否有罪,是否无辜,是否同时即是受害者又是校园暴力的推动者?&br&&br&时事热度:★★★★★&br&&br&&br&《暗物质》 2007&br&&br&事件:1991年的万圣节,华人留学生卢刚因为论文没有通过,有计划地在爱荷华大学校园逐一枪击了六个人,包括他的论文导师、导师助理、同系另一名中国留学生、天文学系的系主任、 大学的一名副校长,还有一名在学校办公室兼职秘书的女学生。除最后的女学生重伤瘫痪外,其余五人全部丧命。卢刚最后吞枪自尽。&br&&br&切入点:刘星/卢刚的生活轨迹。&br&&br&尽管影片根据的是20年前的真实事件(影片中并未明确说明),但因为2007年韩国留学生赵承熙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开枪杀死了32人造成又一轰动一时的亚裔学生校园枪击案,本片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了。因为出自华人导演,影片在表达上有些含混,似乎想做得各方面都认可,因此没有把这个复杂的问题深入探讨下去,但仅就题材而言,它已经非常有价值了。&br&&br&时事热度:★★★★☆&br&&br&&u&《欲盖弥彰》 2003&/u&&br&&br&故事:斯蒂芬·格拉斯95年从宾西法尼亚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具有90年悠久历 史、在美国颇有影响力的、以刊登政治和社会评论著称的杂志《新共和》。由于总能采集到新奇的选题、写出有趣的文章,他很快便得到大家的赏识。一天,新上任 的主编查尔斯·雷恩发现斯蒂芬·格拉斯所有的文章都是杜撰出来的,一切的名声与文采飞扬都如玻璃般脆弱,《新共和》面临揭开真相的关头。&br&&br&切入点:学术打假。&br&&br&影片与《骗局》很类似,都是接出版界的“骗子”来提供一个让人反思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两部影片都没有把骗子描写成唯利是图的小人,这样他们一步步错误走向无法回头的境地就更值得观众思考了。到底是虚假的社会催生骗子,还是骗子让社会愈发虚假?其中因果恐怕很难说清呢。&br&&br&时事热度:★★★★&br&&br&&u&《美国田园下的罪恶》2007&/u&&br&&br&故事: 本片根据1965年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真实案件改编而成。女孩西尔维亚因游乐园工作的父母事务繁忙,与妹妹简妮搬入育有七子女的单亲母亲格特鲁德·巴尼泽夫斯基家暂住。格特鲁德的大女儿宝拉未婚先孕,西尔维亚无意中听到这一消息,失口告知同学,没想消息泄露。宝拉迁怒西尔维亚,致使其被格特鲁德体罚。这之后,酗酒成性的格特鲁德将一切家庭问题均归于西尔维亚的到来,背着镇上人将她囚于地下室,并怂恿子女用酷刑折磨西尔维亚。不仅如此,镇上其他儿童也参与到这残酷的摧残中,共同实施了美国历史上针对个人犯下的最严重的罪行之一。&br&&br&切入点:家庭暴力,虐待儿童。&br&&br&影片所展现的生活几乎让人无法想象,为什么一个普通的母亲会变成摧残他人孩子的恶魔?为什么邻居对此视而不见?那些被母亲强迫变成虐待者的孩子心理上该怎样回复正常?一个也许只会让人嗟叹一时的报纸新闻,拍成电影则具有了强大的精神影响力,这也是时事电影最可贵的地方。&br&&br&时事热度:★★★&br&&br&&b&欧洲&/b&&br&&br&
欧洲电影始终秉持着人文气质,对现实问题一向关注,起源于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潮就是很好的证明。近几年间,东欧国家纷纷拍摄电影重新看待、诠释二次大战,出现了包括《卡廷惨案》、《窃听风暴》、《白丝带》、《黑皮书》、《伯纳德行动》、《莎拉的钥匙》、《超级女特工》、《光荣岁月》、《弗莱蒙和希特伦》、《战时冬天》等一批出色的影片。除了历史题材,《格莫拉》、《预言者》、《影子写手》等等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作品也纷纷涌现——由于太过写实,《格莫拉》甚至导致了黑手党老大因拍摄此片而被捕。相对于美国电影,欧洲片在表现时事方面的深度和厚重给人印象深刻,他们更擅于发掘与反思,往往将一个事件提升到历史或人本性的高度。&br&&br&&u&《人与神》(法国) 2010&/u&&br&&br&事件: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六号到二十七号的夜晚,阿尔及利亚的提比林基督教修道院,有七位修士在阿尔及利亚内战的时候被挟持走;绑架两个多月后,五月二十一号发现他们的尸体。他们跟他们的伊斯兰邻居相处和谐,为何遭遇此不幸?&br&&br&切入点:战乱时期的宗教人士;信仰与求生之间的抉择。&br&&br&影片拍得很散漫,不是紧紧围绕事件本身,而是借这一历史时事来审视人的心灵,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仰的问题:在生死关头,一切都无从伪装。这些教士的故事也因此具有了普遍的意义。&br&&br&时事热度:★★★&br&&br&&u&《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2008&/u&&br&&br&事件:本片是第一部以动画形式拍摄的纪录片。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19岁时作为以色列士兵亲眼目睹 1982年黎巴嫩贝鲁特萨巴拉与沙提拉巴勒斯坦难民营大屠杀。二十多年后,失忆的福尔曼通过与当年的战友、朋友、心理医生和亲历惨案的军人与记者的对话采访,试图回忆起屠杀的真相。随着福尔曼的记忆被逐步唤起,1982年黎巴嫩战争的惨象逐帧浮现。&br&&br&切入点:个人回忆。&br&&br&以动画方式来拍纪录片,本片因此而主观色彩浓烈,完全是个人情感、记忆与历史之间的互动,没有像一般时事电影那样以客观叙事为主。虽然事件已经过去多年,但反而使影片更具有冲击力,其勇气更值得尊敬。&br&&br&时事热度:★★★☆&br&&br&&b&中国&/b&&br&&br&相对而言,我们的电影与现实之间距离显得有些遥远,无论对历史大事还是当代新闻,内地电影大多保持沉默,或者语焉不详。创作者们自有其苦衷,但不管怎么说,电影在表达时代、展现生活方面的缺席、失语仍然是无法忽视的遗憾甚至悲哀。&br&&br&内地当然也拍过很多反应时事现实的电影作品,例如《日照重庆》、《落叶归根》、《盲井》、《盲山》、《千钧。一发》,2010年的《我是植物人》等等,但涵盖面和思考深度远远不能与现实相匹配。在这一方面,香港电影人做得都更为到位。《大事件》、《门徒》、《卧虎》、《天水围的夜与雾》、《神探》……仅1998年张子强绑架李嘉诚之子的案件就拍出过多部影视作品。台湾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时事之作,《弹.道》以及钮承泽的伪纪录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都是非常独特的影片。&br&&br&电影的特质之一就是让我们更集中更透彻更高地看待世界。银幕上的故事既让我们得到娱乐,了解世情,也是我们表达声音,与现实互动的渠道。在电影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可以通过变形、夸张、暗示、表象来呈现。既然华语电影还没有将最近几年最让人难忘,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事件展现出来,不妨让我们先幻想一下:&br&&br&&b&如果这些时事能拍成电影&/b&&br&&br&&u&乐清钱云会案&/u&&br&拟定片名:《谜一样的轮子》(又名《惊爆交通案》、《不完美谋杀》)&br&类型:惊悚片&br&参考影片:《影子写手》&br&推荐剧情:一村长“意外”死于车轮之下,新闻记者某某参与调查,各种蛛丝马迹显示真相扑朔迷离,他无意中发现了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而危险也越来越近……&br&&br&&u&王家岭矿难&/u&&br&拟定片名:《矿黑高飞》(又名《逃出魔洞》、《魔鬼自救队》、《黑暗侵袭之八天把夜》)&br&类型:灾难片&br&参考影片:《活火熔城》、《2012》&br&推荐剧情:矿井忽然渗水,一众矿工在一壮男加帅哥的带领下,以高科技手段寻求自救。同时地面上的帅哥女友也开始了救援活动。矿井面临着爆炸的危险,帅哥的仇人还在暗地破坏,他能否带领众人逃出生天?&br&&br&&u&我爸是李刚&/u&&br&拟定片名:《校园杀车场》(又名《极咒飞车》、《死亡狂飙》)&br&类型:惊悚赛车B级片&br&参考影片:《死亡飞车》&br&推荐剧情:在一所监狱般的大学中,一年一度会举行死亡赛车运动,车手们横冲直撞,以撞死人多者为胜。随着路人提高了警惕,赢得胜利变得越来越困难。担负着父亲李刚的期待,男主人公决定另辟蹊径,夜间飞车,争取赢得杀人比赛,留名史册。&br&&br&&u&富士康连环跳楼&/u&&br&拟定片名:《魔楼血祭》(又名《跳入地狱》、《厄跳十三魂》)&br&类型:魔幻恐怖片&br&参考影片:《堕入地狱》、《魔女嘉莉》&br&推荐剧情:某跨国公司连续出现离奇自杀事件,员工不断从高楼跳下。某小职员总感到公司地下有什么东西在召唤他,让他有跳下去的欲望。他感到自己的上司越来越诡异,公司里也经常出现奇怪的符文图案。在他值班的某天夜里,电闪雷鸣中,地狱之门将要在这里打开,他将成为最后一个血祭的牺牲品,魔鬼会因此复苏——他能摆脱宿命,关上地狱之门,拯救自己和整个人类么?&br&&br&(注:后半部分图片待补充。结尾中国部分的剧情大纲不要乱用哦,想用可以花钱请我!!!——哈哈,只是鸡丁而已……)
这种电影非常之多,一一列举会显得很零碎散乱。我在时光网的时候做过一个专题,是从2010年《社交网络》的热映来谈以真实时事改编的电影,也就是所谓Topical Film的。这里再发一下,多少也算个很粗疏的梳理分析。(提示:尽管很不全面,但文章已经很长很长了…
在1992年,有知名媒体搞了个民意测验,问人们最崇拜的两个人是谁。答案一出天下惊——一个是比尔·盖茨,另一个就是史玉柱。&br&&br&在1997年巨人集团崩塌之后,有位浙江大学学生致信史玉柱,“你要不站起来,你就伤害了我们这代人的感情”。&br&&br&大型游戏【征途】、“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都是他的得意之作,他还是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的股东,人生大起大落。&br&&br&1995年,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br&&br&1997年,巨人大厦建设半途而废,史玉柱背负巨额债务,资产变为负值。&br&&br&200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史玉柱以15亿美元居468位,在大陆位居14位。&br&&br&-&br&&br&史玉柱故事之一:巨人汉卡&br&&br&1984年,史玉柱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进入安徽统计局工作,后进入深圳大学软科学专业读研究生。1988年,从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史玉柱回到合肥原单位。没几天,他提交了辞职报告。向以前帮过的朋友借了一台IBM PC,史玉柱开始在家编写文字处理软件。“我是从我的原单位统计局看出这个市场需求的。”“当时每个单位都花2万元购置一台四通打字机,同时也在购置电脑。大多数情况下,电脑总是被放在一旁不用。我就想编一套软件,取代四通打字,直接用电脑打字。”&br&&br&半年之后,M-6401在史玉柱合肥的家中诞生。史玉柱送了一套给原单位。几张软盘一装,就能打出比四通打字机24点阵更漂亮的64点阵字,而且,编辑屏幕比四通打字机大很多,单位的四通打字机从此被放到一旁没人用了。&br&&br&一看有戏,史玉柱立即揣软盘,南下深圳。史玉柱在深圳大学有个老师,同时是天津大学深圳科贸发展公司员工。老师很器重史玉柱,专门为史玉柱成立电脑部,交给史玉柱承包。史玉柱每月只要交一两千元固定的管理费用,剩下都归自己所有。&br&&br&没钱买电脑,史玉柱将自己的软件演示给卖电脑的老板看,“我现在没钱,你让我先拿回去,等我软件卖了钱,给你多加1000元利润。”卖电脑的老板居然同意了,让副经理将电脑抱给史玉柱。这名副经理后来加入了史玉柱公司,现在是征途公司副董事长。&br&&br&没钱打广告,史玉柱跑到北京,闯进《计算机世界》报社广告部,演示软件给当时的广告主任贺静华看。贺静华答应先给史玉柱打三期1/4版广告。&br&&br&日,《计算机世界》第一次刊出了史玉柱写的M6401中文软件广告。广州一家政府机关打电话过来说要买,史玉柱跳上中巴赶到广州去,留了三套软件给他们。回来后,史玉柱立刻接到了宁波的要货电话。&br&&br&8月16日,史玉柱收到三张银行汇款,一共1.5万元。一张8820元,是广州批发的三套;另外两张是零售汇款,每张3500元。&br&&br&8月收入达到4万多元,9月份16万,10月份超过100万。M6401开始是软加密,很快被破解,史玉柱立即开始使用加密卡。&br&&br&8月底,9月初,经朋友介绍,史玉柱招聘了三个员工。到10月份,其中一名员工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股份,大家应该将赚到钱的分掉。”史玉柱不同意,主张继续打广告。史玉柱对员工说:股份的事情可以商量,但每人25%不可能。”“软件是我开发的,启动资金是我出的。我至少应该控股。可以给两人10%到15%。”两位员工嫌太少,闹僵之后,史玉柱摔了电脑,管财务的员工不参与,另外两名员工只好抱着剩下的几台电脑和打印机,走人了事。&br&&br&“我从此再不搞股份制了。”“母公司一定我个人所有,下面的公司可以考虑我控股。”“中国人合作精神本来就很差,一旦有了股份,就有了和你斗的资本。造成公司结构不稳定。”“后来我就给我的高管高薪水和奖金,就是给比他应该得到的股份分红还要多的钱。我认为,这个模式是正确的,从此以后,我的公司就再没发生过内斗。”&br&&br&10月,史玉柱将100万元广告砸向《计算机世界》,M6401月销售额乘势攀升到了500万元。1990年前三个月,史玉柱已经挣到了3000万元。&br&&br&此时,求伯君的WPS借助方正的品牌和渠道横空出世,史玉柱一看不妙,带领一名助手跑进深圳大学学生公寓封闭开发M6402。从M6402开始,史玉柱开始使用巨人汉卡名称。“当时IBM蓝色巨人最火,我们就抄袭了巨人这个名称。”&br&&br&等到M6402投入市场的时候,WPS已经超越了M6401,巨人M6402缩短了和WPS差距,但还是无法超过WPS。史玉柱再次组织了十几个人的研发队伍,跑到深圳大学封闭开发巨人M6403。&br&&br&1991年春节刚过,深圳。巨人连锁会议。经销商包机过来,现场订货,史玉柱当场拿下3500万元现金支票。&br&&br&&br&史玉柱故事之二:巨人大厦&br&&br&(改了三遍,还是政治敏感,索性删了。到这里,史玉柱欠了一屁股债。)&br&&br&&br&史玉柱故事之三:脑白金&br&&br&1998年,面包车奔驰在珠海开往无锡的公路上。史玉柱对20多个好多个月没领到工资多名员工说:“等我有了钱,一定补偿你们”。&br&&br&1997年冬,安徽泾县。史玉柱召集20多名“贴身”员工召开“太平湖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脑白金”构思。&br&&br&脑白金主要成分是褪黑素。在生理条件下,褪黑素由脑内的松果体分泌,其分泌受生物钟调节,夜多昼少,因此,褪黑素具有一定的调节睡眠的作用。“到1998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正在越来越趋向理性,仅仅靠广告‘狂轰乱炸’做保健品的时代已经结束,‘脑白金’要成功必须要有足够的‘回头率’。我自己吃过脑白金,感到有效果,才敢最终决定做‘脑白金’。”&br&&br&面包车到达无锡,从全国各地又汇聚过来的员工也到了。一共100多人。一开始,依然发不出工资,走了一些人。&br&&br&史玉柱找朋友借了50万元。“我以前借给过他500万,50万,借半年,他肯定借给我。”借到钱,史玉柱拿出5万元补发工资。困难时期定的工资标准是,副总一月800元。&br&&br&15万元给无锡一家公司生产脑白金,留出15万作预备资金,剩下的15万全部砸向了江阴。这阶段营销以推广概念为核心,主要通过小广告、新闻报道、健康常识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向可能的消费群体灌输脑白金的概念以及有利于该产品的知识。&br&&br&江阴第一个月赚了15万。史玉柱拿这15万加上15万预备资金,全部投入无锡市市场。第二个月就赚了100多万。跟着是南京市、常州市、常熟市,江苏市场很快被全面启动。&br&&br&吸取巨人3亿应收烂账教训,这次史玉柱可以倾尽所有猛砸广告,也决不赊账。为集中广告的火力,史玉柱在每个省都从最小的城市启动市场。在浙江,首先启动台州。先猛砸一个月广告和报道,受广告影响的消费者就会去商店问有没有脑白金,问得多了,商店就会问经销商有没有脑白金,“经销商就会找我们。”此时,史玉柱坚决要求让手下坚持现钱提货。&br&&br&台州典型树立之后,在其他市遇到经销商要求赊账,史玉柱就请经销商问问脑白金在台州卖得好不好。一问,台州一个月可以卖300万。经销商自然会接受现款提货的条件。&br&&br&史玉柱主要投电视广告,很少投报纸广告。广告创意,做了几百个,让史玉柱挑。史玉柱最终依然没挑出更好的,最终依然沿用了脑黄金旺季使用的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br&&br&这个广告创意连续多年被评为“十差广告”,“‘十佳广告’倒是年年换,因为许多公司都倒闭了。”“评选广告的专家们唯美,讲创意,讲社会责任感,就是不讲能不能卖货。厂商只认销售额。”&br&&br&史玉柱采用“脉冲”广告排期:2月至9月初,广告量很小。每年只集中两次高潮:一是春节,一是中秋。中秋密度最大的是倒推10天,春节倒推20天,加在一起共30天。这30天,不惜血本,砸到让人烦。30之后,让你一看到脑白金广告,就会感觉到多,而实际上已没什么广告了。&br&&br&一年半之后,脑白金在全国市场铺开。月销售额到达1亿元,利润达到4500万。脑白金的销量和利润主要来自乡镇。北京上海的超市里有100多种保健品,脑白金摆在货架上并不显眼,但是,“到了村镇的商店,只有两三种保健品,其中一个肯定是脑白金。最大的市场还是在下面,那里人口特别多,光农民就8亿,再加上县城,这些人共9亿人口。”&br&&br&&br&史玉柱故事之四:胆小的资本家&br&&br&1999年,重新赚钱,先要将自己藏起来;2000年,借壳上市,先要将自己藏起来;2001年,卖掉脑白金生产,拿回3.43亿元现金;2003年,卖掉“脑白金”75%营销网络怀揣11.7亿港币;买华夏银行股份,买民生股份,掐指一算,市值已超过22亿。子夜,陷在上海办公室沙发里,史玉柱安全了。&br&&br&日,上海健特成立。健特是英文巨人GIANGT译音。尽管不舍巨人情结,为安全起见,史玉柱先于日和3月25日暗中控制注册了黄山康奇和怀远宏强,然后由这两个公司投资成立上海健特。此时的史玉柱依然还不想让外界知晓:如日中天的“脑白金”、上海健特和负债两个多亿的史玉柱以及珠海巨人有何关系。成立黄山康奇和怀远宏强的目的就是,掩护史玉柱身份和在法律上保护上海健特资产不受珠海巨人拖累。&br&&br&到2001年,拿出两亿多还债,史玉柱已经不心疼了。“2亿多对我已经不算什么。”“2亿多还债,对我们公司运营,已经不构成什么影响。与其帐上多2个亿,还不如把这个心病给除掉。”“巨人大厦毕竟那是我自己惹出来的,而且,那里面危害的都是老百姓。”&br&&br&日,《解放日报》第4版。史玉柱在上面印了两个20多厘米见方的大字“感谢”。“感谢”下面,史玉柱发一通感慨:“十年前,巨人创造过辉煌;四年前,巨人跌入低谷;新世纪,巨人从上海复出;感谢上海优良的投资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感谢上海人民的厚爱。史玉柱真的重新站起来了。”&br&&br&“那时,我没过多考虑声誉,没考虑过声誉对我有多大影响。还不还债,和‘脑白金’销售,没什么关系。”&br&&br&“我这个人也不是特别爱钱。”“钱就是个工具,能用来投资做事情,与其投资做别的项目,还不如先用钱将我原先未做完的项目给解决了。”“这样,再做其他事会更踏实一点。”&br&&br&还债之后,史玉柱于日在上海注册成立巨人投资。3天后,怀远宏强将所持有的上海健特90%股权全部出让给巨人投资。二次出山的史玉柱早已无法满足于仅仅从“脑白金”实业中赚钱,他先通过两个怀远老乡名义于日成立上海华馨,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一周后,上海华馨就与青岛市商业总公司签署协议,收购其持有的上市公司青岛国货2811万股国有股,占总股本的24.73%,成为青岛国货第一大股东。&br&&br&2001年5月,通过系列运作,史玉柱将下属“脑白金”生产环节无锡健特90%的股权出售给上海华馨投资公司,并担任上海华馨决策顾问。然后,通过华馨投资辗转将这部分资产卖给了上市公司ST国货,连年亏损的ST国货,股价应声从12元上涨到25元。ST国货后更名为健特生物。因“脑白金”拉动,健特生物200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741.88万元,净利润3585.28万元,每股收益高达0.315元。由史玉柱控制的董事会由此推出了每10股派1元转增7股的高送股方案。&br&&br&合计一下,上海华馨由2800万股增至4770万股,分红4770万;健特生物从上海华馨手中购买无锡健特39%的股份,支付现金1.22亿元;健特生物2002年中报10送2转增1,派现0.5元,华馨增至5700万股,进账2850万;2002年11月,史玉柱更是一纸协议把“脑白金”商标以1.46亿元出售给健特生物,至此,上海华馨与上海健特总计收入达3.43亿元。舆论有点看不惯了,开始指责史玉柱“左右手”来回倒腾,“完美套现”。日健特生物发表公告,称中止公司控股的无锡健特购买“脑白金”商标的动议。就在人们惊诧于史玉柱何以吐出到手的1.46亿元时,2003年末,史玉柱又将“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商标知识产权及75%的分销网络以11.7亿港币的价格卖给了四通电子(后改名四通控股)。&br&&br&史玉柱手上的现金越来越多。经过珠海巨人之后,史玉柱特别害怕现金流断开,所以,账上始终趴着5个多亿的现金。有现金,老有冲动。趁着还能抵御投资诱惑,史玉柱准备买国债。“有利息,还可以立即变现。”国债是安全,但投资的价值不高。史玉柱很快捕捉到了银行的机会。“银行的盈利模式非常清晰,就是贷款和存款的利息差。如果选择一个上市的银行,风险也不大:股市管着它,证监会管着它,不会出问题,就是出了问题,国家也会帮助它。”&br&&br&2002年间,上海健特先后与华夏银行发起人北京华资银团公司和首钢总公司签订《关于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书》,累计受让1.4亿股一般法人股。“我2.18元从首钢买的,现在一股5块多钱,还拆了股。”&br&&br&参股华夏股份后,史玉柱又看上了民生银行。2003年,上海健特受让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43亿股民生银行股票,到日,上海健特持有的民生银行股票3.157亿股。&br&&br&就在外界在讨论保健品生命周期的时候,手里握有已经22亿银行股票,已经软着陆的史玉柱吼到:“我永远不会套现走人!”史玉柱依然是两个上市公司健特生物和四通控股的第一大股东。&br&&br&&br&史玉柱故事之五:管不管&br&&br&日下午3时,上海金茂大厦,征途新闻发布会。主角史玉柱使出浑身解数台上台下兴奋地秀他的网游新事业。4月9日,身为征途CEO的史玉柱没去位于徐汇区的征途公司上班。他独自一人静静地待在上海金玉兰广场25楼巨人投资100平方的办公室里。他说:“我一般都不过去。”“烦事情太多。”“我已充分授权给了几个副总。”&br&&br&2001年,“脑白金”销量突破13亿之后,史玉柱随即将日常管理扔给了大学时的上铺陈国。史玉柱完全相信陈国,因为,巨人大厦失败后,“陈国、费拥军好几年没领工资,也一直跟着我。”&br&&br&史玉柱自信,给他5年时间,他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德性,而且,“我需要充分信任的人不用多,四五个就够了。”因此,史玉柱只用部下,不找外面的人。“女性从忠心角度来说可能会好点。”“一般公司都会有几个副总在斗啊斗,我们没有。”“没德的人,我不给放领导岗位上来,放上来的人都不爱搞这个。我们的副总都很团结,不互相斗,也不和我斗。”&br&&br&“德“和”才“只能选其一时候,史玉柱肯定选择德。史玉柱确定”才“的标准很简单办事成功率高的人就是人才。“我只看他的成功率高,不听他说的。”史玉柱喜欢战术人才,不喜欢战略人才。“战略人才多了,大家整天就会在一块夸夸其谈,不干实事。”&br&&br&2002年,上海健特总经理陈国车祸。史玉柱当时正在兰州开会,撂下电话,史玉柱连夜飞回上海。赶到医院,陈国人已经快不行了。“这件事是仅次于巨人倒掉的打击,全公司把业务都停掉处理后事,那是一种痛失左右手的伤痛。”每年清明,史玉柱和公司高层都要去给陈国扫墓祭奠。史玉柱现在对车的要求很高,坐SUV为主。另外加了一条规定,干部离开上海禁止自己驾车。&br&&br&陈国去世后,史玉柱没重新接管“脑白金”,他将担子交给了刘伟。刘伟加入巨人的时候,只是个普通的文秘。“刘伟做上海健特副总,她分管那一块,她花钱就是比别人少很多。”“她跟了我12年了,没在经济上犯过一回错,我自然非常相信她。”&br&&br&“脑白金”销售渠道上有8000多名员工,旺季超过一万名,分布在全国1800个县,各地办事300多个。刘伟虽然能叫出300多个县、市、省办事处经理的名字,但她需要史玉柱提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br&&br&史玉柱早期办珠海巨人实行军事化管理,后来,他明白了,大多数员工的使命是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军人有对国家和民族的义务,员工没有对老板效忠的义务。&br&&br&再次建立管理体系,史玉柱坚持精简总部。珠海巨人销售额达两三亿时,总部已经达到了300多人,而“脑白金”做到10个多亿,总部却只有十多个人。能接受史玉柱军事化管理的人不多,能“死活”跟着他、“效忠”他的人不多。&br&史玉柱只给省级办事处的经理和副经理发工资,其他人的工资,每卖一箱脑白金,提成4%,省级经理用这4%给省级办事处其他人和市级办事处经理和副经理发工资。市级办事处往向下也是一样。此举,史玉柱既简化了和众多员工的关系,也能有效控制费用,各级办事处不会盲目扩张人员。&br&&br&巨人员工固定工资在同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下,但浮动工资却相当多。史玉柱乐意看到员工拿的越多,这名员工拿得越多,证明他对企业贡献越大。&br&&br&管理营销费用也是一样:每卖掉100箱,就提成2万元,作为营销费用。推销员费用都给报销,但省下来的钱是你自己的。珠海巨人的时候,各地分公司请人吃饭在500元以上的,必须上报经批准后才能执行。现在,宽松了,尊重了大家,但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反而都会节约开支,和“脑黄金”时代比,现在的营销费用可以节约三分之一。&br&&br&300多个办事处都没在当地注册,都没资格对外独立签订合同。办事处可以和经销商谈价格,但最终价格由总部定,并在总部签合同盖章。上海总部要保持永远直接和经销商发生买卖关系。&br&&br&广告款也全部由上海总部直接汇给当地电视台。办事处可以去电视台谈,上海总部觉得价格合适,总部就会和电视台直接签订合同。当地办事处只负责播出监控。&br&&br&办事处人事需“越级”任命:县级办事处人事需要省级任命。市级办事处人事需通过省级报上海总部任命。“人事不能由顶头上司直接任命。我怕产生帮派。”&br&&br&&br&史玉柱故事之六:网游要赚有钱人的钱&br&&br&2003年,深夜。史玉柱在玩《传奇世界》,他的名字叫“收礼只收脑白金”,他只有30多级,在多次被人随便PK掉之后,他找到了本区级别最高的账号,对方是温州网吧老板。史玉柱立即吩咐温州分公司经理到网吧,付3000元,将这个70级的账号拿到手。尽管有了70级的帐户,史玉柱依然无法所向披靡,他急得直接找陈天桥,陈天桥告诉他:“装备更重要。”史玉柱立即花了一万块元买了一套顶级装备。&br&&br&2004年,深夜。史玉柱在玩《英雄年代》,感觉比《传奇世界》强,只是不明白其中很多不合理的设置为什么一直不改。&br&&br&2004年,深夜。史玉柱换了一款游戏玩,感觉还不如《英雄年代》,重新开始玩《英雄年代》。&br&&br&2004年,深夜。得知《英雄年代》开发团队和盛大合作不愉快,史玉柱想:“我找他们做一款网游,晚不晚?”到了2004年,再做和《传奇》一样,靠点卡收费的游戏肯定晚了。史玉柱想到了“永久免费,靠道具赚钱”的模式。“让穷学生和亿万富翁,在点卡面前,一律平等,这是不对的,不符合营销规律。”史玉柱要赚有钱人的钱。对没钱的人,史玉柱免费,靠免费吸引他们来捧个人场,有了人气,史玉柱才能更好地赚有钱人的钱。&br&&br&游戏圈子很小,史玉柱很快找到了《英雄年代》开发团队。这些人有的离开了盛大,有的还在盛大。史玉柱吸引开发团队的方式很简单就是高工资。“我看准的优秀人才,工资一事一议,不受公司级别制度限制。”“陈天桥其实给得也很多,他给期权,一个骨干期权兑现都是几百万,但人家还有意见。他给的方式不对,有点冤枉。”&br&&br&2005年9月,《征途》完成开发。就在史玉柱要以“永久免费”概念切入网游市场时,2005年11月,盛大抢先一周宣布将包括《传奇》在内的三款游戏免费。&br&&br&《征途》副董事回来检讨说,不该和盛大的副总接触,将《征途》永久免费信息透露出去。好在《征途》从开发设计上就是“永久免费,靠卖道具赚钱”的模式,所以,能将游戏千方百计“聚焦”在“道具”上,聚焦到不断“刺激”“有钱人”攀比买“道具”上。&br&&br&史玉柱不怕陈天桥,史玉柱怕丁磊:“网易要现金有现金,要人有人,最可怕的是丁磊本人非常重视网游。”“所幸网易做卡通类,和我们不在一个市场。”&br&&br&史玉柱也怕QQ。但“QQ主要是休闲类的,不是我们这个圈子里。”&br&&br&史玉柱看不上九城。“《魔兽世界》的确实好,3D里面可能5年之内出不了超过的,但它的致命伤在文化。举个例子,中国人很怕死人,外国人不怕,美国人当个亡灵可能很开心,中国人谁愿意当僵尸?所以,《魔兽世界》30万在线,已经到头了。”&br&&br&至于金山,史玉柱没时间研究。“我的一款游戏就能把他所有游戏给超过去了。”&br&&br&日,北京5G评论现场。资深游戏评论人王乐认为《征途》肯定不能成功。“史玉柱进入游戏,第一靠广告,第二靠吸引媒体的炒作。他的方式还和脑白金一样。”QQ游戏前知名产品经理王锋认为史玉柱是在吹牛:“他说他内测有15万人在线,我觉得1500人差不多了。”&br&&br&2006年11月,王乐承认《征途》同时在线人数有15万。“已经非常赚钱。”而早在日,《征途》就对外宣布同时在线超过了50万大关。&br&&br&-&br&&br&摘自:前瞻网、百度百科
在1992年,有知名媒体搞了个民意测验,问人们最崇拜的两个人是谁。答案一出天下惊——一个是比尔·盖茨,另一个就是史玉柱。 在1997年巨人集团崩塌之后,有位浙江大学学生致信史玉柱,“你要不站起来,你就伤害了我们这代人的感情”。 大型游戏【征途】、“…
首答过千,感谢CC知乎!感谢M知乎!&br&&br&&b&竟然上日报了,热泪盈眶ing。两个新图在最下&/b&&br&&br&&b&被朋友看到了我写这么汉子的东西,有违我的低调淑女形象啊,心情略复杂,对手指。。。&/b&&br&&b&所以暂时不支持各形式转载,涉及到商业用途有点紧张,请容我想一想&/b&&br&&b&目前我只属于知乎(///▽///)&/b&&br&&br&&br&-----------------------------------正文的分割线------------------------------------------&br&题主举例用 Got it. 代替 I see , 觉得B格高,其实用 I see. 会更加优雅有范儿一些呢。在我的理解来看,题主是想追求更加简练精准和native speaker,让人听起来像是几个ABC在喝酒聊天,而不是李雷和韩梅梅经典对话How are you。。。&br&&br&作为一个看了太多美剧的妹子,经常在电影院没人看出笑点的时候笑出声来,写一下我知道的比较地道的口语。优点是和老美聊天很顺畅,缺点是习惯了这套非常随意的用法之后,再想正式规范的表达,很多时候需要现想词的,就有点反应迟钝不流畅了。女王陛下高冷的说,哪有什么美语?只有英式英语和mistake!╮(╯▽╰)╭&br&&br&&b&一,军用口语演变过来的,在表示行动和决策上,显得很精干&/b&&br&&br&1. Clear. / All clear. (检查完)安全了,没事了。事情都搞定了 &br&2. Go ahead,相当于Yes,please。好的你说吧/你就这么做吧&br&3. Watch my back。Cover me。掩护我,哥们我要上了&br&4. I got your back,我给你殿后,我会支持你&br&5. Roger. / Roger that. / Copy that. 表示收到信息/指令,会执行的&br&&br&6. Abort!Abort!行动中止,别干了赶紧撤&br&7. false alert,假警报,虚惊一场&br&8. Just follow my lead. 按我说的办,听我指挥&br&&br&冰河世纪3:&br&Eddie:Look!He's right there!(看,他在那呢!)&br&Buck:Roger.(晓得)&br&Eddie:No,Sid(不是,是希德)&br&Buck:I know,Roger!(我知道啦!晓得!)&br&Crash:How about we get Sid first,and then go back for Roger?(我们可不可以先救希德,再去救“小德”?)&br&&br&&br&&b&二、出神入化的介词。很多说法用简单一个介词就能表达出来了,非常简洁到位&/b&&br&&br&1. in:上场,流行&br&I'm in. (你玩不玩啊?)带上我,这个活儿我接了&br&&br&2. out&br&pass out,晕过去了&br&
Out!滚出去&br&ask/take her out(for a date/dinner)专指约会&br&go out with him,约会&br&She is out of your league.你配不上她,女神追不着的&br&inside out,衣服穿反了&br&freak out,发飙,吓坏了&br&You're out of your mind,你疯了吧&br&&br&3. on&br&表示继续 move on:(忘了失恋)继续生活吧&br&Dream on!做你的梦去吧&br&
Dinner is on me. 晚饭我请客&br&turn me on,让我兴奋(某些方面)&br&on the house,请客&br&&br&4. off&br&take a day off,休一天假&br&Fxxk off!滚远点&br&Knock it off!少来了&br&I have to take off,我得走了&br&piss me off,让我很生气
(I'm angry哈哈哈)&br&&br&&br&5. into&br&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他就是没那么喜欢你&br&
run into somebody,在大街上碰到谁&br&&br&6.up:&br&Bottoms up! 干杯&br&man up,雄起,给力点&br&Suit up!老爸老妈浪漫史里的Barney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把西装穿起来!&br&something just came up,突然冒出来点事情(打乱计划)&br&back me up, 支持我,支援我&br&What’s up?怎么了?有什么事么&br&&br&7. down: 倒下,堕落&br&
Don't let me down.别让我失望&br&&br&8. over: &br&get over somebody,失恋了试图忘记某人&br&&br&9. around&br&fool around:招蜂引蝶&br&I'll show you around.我带你四处转转&br&&br&10. against somebody,反对谁,跟谁对着干&br&&br&11.with&br&I'm with you.我同意你,我支持你&br&I'll always be with you. 我会永远和你在一起&br&What is it with that guy?那家伙是怎么回事啊&br&How did it go with him?你和他交往的如何,进展顺利不&br&&br&&br&&b&三、多用的动词。不得不说老美太懒啦,只要能表达清楚意思,怎么简单怎么来&/b&&br&&br&1. do:&br&简直是万用动词,相当于广东话的“搞”,东北话的“整”,日语的します,用起来和不要钱一样啊! &br&
Any day will do.哪一天都可以&br&do me a favor,帮我个忙&br&
No one does me better than me,不解释,霸气的苏菲&br&&img src=&/1a502d3b7027ddcfc4dcff9f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1a502d3b7027ddcfc4dcff9f_r.jpg&&&br&2. take&br&take it seriously,当回事&br&
take it for granted,觉得理所当然&br&
You take your time,你慢慢来&br&I'll take from here. 接下来交给我吧&br&take my word for it,相信我说的&br&Let me take care of it. 我来处理&br&I can't take it anymore.我受不了了&br&&br&3. get&br&You got me. 你问倒我了,你抓住我了&br&
I got it. / Got it. 明白了,知道了&br&
Don't get me wrong. 别误会我的意思&br&
You got a minute?有时间吗?&br&get it done,把这个做完&br&get lost,给我消失&br&get back at somebody,报复谁&br&&br&4. give&br&I don't give a damn/shit. 我TMD不在乎&br&
Don't give me that.少跟我来这套&br&Don't give me that look!别跟我这幅表情&br&give it a shot/try,尝试一下&br&&br&5. count&br&Don't count on it. 别太指望这事&br&
You can count on me.你可以依赖我&br&
count me in(做什么事)算上我一个&br&&br&6. make&br&make up your mind,做决定&br&Let's make a deal. 我们做个交易吧&br&
make a big deal out of it,当个大事,大惊小怪&br&
make out,亲热(男女朋友那种)&br&Let me make it up to you. 让我好好补偿你吧&br&&br&7. I'm screwed.我惨了
Screw you!去你妹的&br&screw it up,搞砸&br&&br&8. work,行得通&br&That works for me. 对我来说可以的(接受这个条件)&br&&br&9. hit&br&hit on somebody,勾引调戏PUA&br&hit it off 相处得很好,合得来&br&&br&10. 系动词be&br&Be a man!Be nice!Be cool!&br&I'll be there for you.我会支持你的&br&&br&I can't help it.情不自禁&br&I don't mean it.我不是故意的&br&I mean it.我认真的&br&I can't follow you.我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br&I can't reach him.我联系不上他&br&Don’t mess with me.别跟我瞎扯蛋&br&call it even扯平了&br&beat/ scare the crap out of... 打出翔,吓出翔&br&&br&My boss is driving me nuts/crazy.老板要把我逼疯了,这里动词用drive才正宗&br&let it go, 放手吧,别纠结了&br&You've gone too far!你太过分了&br&Let me put it this way. 让我这么说吧&br&cut the crap,少废话,别兜圈子&br&Cut it out!省省吧,少来这套&br&You do the math. 你自己算吧&br&something stinks/sucks!很糟糕,很差劲&br&suck up to...巴结谁&br&&br&I hear you./ I'm listening. 我听到你说什么了,我听着呢&br&(一般用于对方提条件,表示感兴趣,你继续说)&br&Now you're talking. 这说的才像话嘛!That's more like that。&br&There you go.这就对了嘛&br&&br&&br&&b&四,缩写类&/b&&br&&br&&br&gonna = going to &br&wanna = want to&br&gotta =get to,I gotta go我得走了&br&gotcha= got you,整到你啦!或者 明白你的意思了&br&kinda=kind of, a little bit,有一点儿&br&Gimme that!=give me that&br&&br&yep=yes,nope=no &br&S'up= What's up?咋样啊&br&&br&AKA:also known as,也被叫做。。。说外号的时候用&br&lol=laugh out loud,大笑,这个打字的时候会用,很少用讲的,相当于23333吧&br&FYI= for your information,告诉你一声儿啊&br&BTW= by the way,顺便说一下。这都写邮件的时候用&br&ASAP = as soon as possible,尽快&br&RSVP
= please reply,(请柬)请回复&br&&br&&br&&b&五, 其他固定用法&/b&&br&&br&Whatever. 爱咋咋地,随你怎么说吧&br&dead end 死胡同&br&Hello~~~~用九转千回的语调讲,表示 有没有搞错啊!&br&My way or the highway. 不听我的就滚蛋&br&That's not the point.这不是关键问题所在。 point经常表示观点&br&I see your point.我明白你的意思&br&I have no idea. I don't have a clue. 我不知道,比I don't know听起来好多了&br&have a crush on somebody,迷恋某人&br&go nuts 发疯&br&That was close/ a close one,刚才好险,就差一点&br&Nice save!漂亮的救场&br&Nice try!想得美哦&br&&br&&b&六,涉及到色情或者低俗的敏感类,还有骂人话&/b&&br&有些词只要能听懂就好,没那么亲近或者不确定的场合尽量少用,万一被当成粗鲁岂不是B格尽失&br&&br&have the ball / guts / bones,勇气,骨气,带种&br&hard core,中坚力量,也指比较重口的情色作品&br&pain in the ass 讨厌鬼&br&bad ass 混蛋,但结合语境也有夸奖的意思,大概就是 你丫牛B啊!&br&jerk 混蛋,You lucky jerk!你小子走了什么狗屎运&br&bullshit 胡扯&br&sucker,loser比较有侮辱性,真的不要对人说&br&&br&抱歉啊我一个小姑娘实在写不下去了,还有什么hard啊,soft啊很多都是双关语,对这个感兴趣人可以看《破产姐妹》吧,Max怎么挤兑小老板的。实在太接地气了,看懂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br&&br&&br&&img src=&/acc565eaae3b14c72cd387_b.jpg& data-rawwidth=&475& data-rawheight=&9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5& data-original=&/acc565eaae3b14c72cd387_r.jpg&&&br&&br&&img src=&/88d90efcde8cb_b.jpg& data-rawwidth=&353&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3&&&br&&br&&b&&br&学一点正宗的说法吧,不然就会这样。。。&/b&&br&&br&&br&&br&&br&&br&&br&&img src=&/3b966c191dfb67c8d196ebc_b.jpg& data-rawwidth=&487& data-rawheight=&1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7& data-original=&/3b966c191dfb67c8d196ebc_r.jpg&&&br&&br&&br&&br&&b&感谢~~~~~~鞠躬~~~~~~撒花~~~~~~欢快的跑走~~~~~~~~~~&/b&
首答过千,感谢CC知乎!感谢M知乎! 竟然上日报了,热泪盈眶ing。两个新图在最下 被朋友看到了我写这么汉子的东西,有违我的低调淑女形象啊,心情略复杂,对手指。。。 所以暂时不支持各形式转载,涉及到商业用途有点紧张,请容我想一想 目前我只属于知乎(…
&p&我回答的不是怎么学英语,而是怎样才能坚持学英语。&/p&&p&&br&&/p&&p&我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比如每天坚持读英文原著,每天坚持看报纸,每天坚持背单词,每天坚持听VOA。他们都是非常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如果题主能每天坚持做到,你一定能成功,我也无需多言其他。但是我将回答你可能没问,但是实际上更加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怎样才能坚持学英语?&/p&&p&&br&&/p&&p&任何事情,包括学英语,很多人都会说“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好浓一碗汤,壮士我先干为敬)&/p&&img src=&/d5ebda5b80b3db720fe4bd0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d5ebda5b80b3db720fe4bd0_r.jpg&&&p&这纯粹是废话啊!&/p&&p&我也知道如果我坚持每天一个小时背50个单词,一年之后肯定能背完托福8000单词,哈佛剑桥不是梦想;我也知道我每天阅读英文原著一小时,几年之后肯定文笔优美出口成章,万千文艺女青年迷倒在我的苏格兰短裙下。&/p&&p&但是问题是,如何才能坚持做一件这么无聊无趣让人抓狂的事情整整一年或更久呢。&/p&&p&答案不是去新东方打一针鸡血,回家计划一年的学习计划,奋斗3天3夜发现没有效果然后放弃,而是理性的认识和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p&&img src=&/45cca8b918fbb0e8e2cb38_b.jpg& data-rawwidth=&212& data-rawheight=&2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2&&&p&&br&&/p&&p&&br&&/p&&p&用比较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就是”每天积累一点点“这种方式见效非常慢,反馈时间太长,而人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就特别容易放弃。。。仔细想想你们的单词书,是不是无数次拿起它,翻到不到一半,发现总是背了又忘,于是把它放下;或者想想其他任何事情,是不是都是因为发现一直没有正反馈,感到希望渺茫而放弃。&/p&&p&所以,题主不如尝试换一种思维方式:简单粗暴的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狂轰滥炸迅速提高自己的某一方面技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然后才有兴趣去持续的努力和提高。&/p&&p&&br&&/p&&p&这里先介绍一下我学英语的过程,然后介绍学习的具体方法。虽然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题主不妨一试。(大二汪反正也没什么正经事吧嘻嘻嘻。)&/p&&p&&br&&/p&&p&我大概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一直到高一,除了学习了课本上的李雷、韩梅梅和他们之间羞羞的事情,我还在课外学了新概念123。所以整体基础还算是不错的,但是要说好到哪里去也没有。但是高一是我的转折点,起因是我想以后可以出国读书,然后在新东方门诊部猛打了一剂鸡血。于是高一的暑假,我每天背单词8个小时,坚持了2个月。结果是,我不仅把高一到高三全部单词都搞定,还背完了大学四级和六级词汇。(也就是从大概2500左右的词汇量,2个月之内达到6000)其实我现在也回忆不起来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单词这样一个突破口,但这却对我后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英语单词这方面我已经可以碾压所有同学,问啥单词我都知道,所以英语老师格外喜欢我。而且英语老师年轻又漂亮,每次夸我棒棒哒,我都觉得自己羞羞哒和萌萌哒,可开心了。而这短时间内的巨大进步,让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信。你造吗,这些可是我之后持续学习英语的源泉啊。&/p&&p&高二第一学期的时候,我们学校有去加拿大友好学校交流访问的机会。我回来之后便更加坚定我出国读书的想法。而刚好加拿大学校也会在我们学校选2个同学并给予奖学金过去读书。评选的方式为考试,有英文,数学,科学,历史,听力,面试等。而这些考试的载体都是英文。这意味着我需要再次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才能获得这次机会,毕竟我们学校有从小在美国读过书的同学,还有各路学霸学神级人物。(我们高中也算是全国前列的吧,国际奥林匹克金牌数目全国第一)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光,是我每每回想起来都会感动得眼泪汪汪的几个月。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背单词,7点出门上课。走在路上做泛听练习(老友记),午休时做托福精听和听写,晚上写完作业看看英文原著,直到累得睡着。高二的寒假更加辛苦,白天在新东方刷10小时的托福课和口语课,晚上回家累了就看看老友记,还能撑就背背单词看看原著。总之这一段时间完全沉溺在英语中,背完托福(8000)背SAT(12000),看完了几本英文原著,做了上百篇听写,老友记10季共236集一共刷了至少5遍,(看一遍,其他都是用mp3听)最后终于如我所愿可以出国读书。在加拿大读高中的时候又把GRE的单词(大概22000词汇量)也刷了几遍。随后因为在纯英语环境,自己本身又有不错的基础,所以学英文再也不怎么费力了。其实仔细想想,我最用功学习英语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半年左右,但是这段时间我实现了一个飞跃。&/p&&p&&br&&/p&&p&下面说说具体的操作方法。分几个板块分别来讲。&/p&&p&单词篇&/p&&p&首先说说背单词的心诀,也就是要有正确的认识。有的人觉得我背单词一遍两遍三遍都记不住,所以我天生愚笨,不会背单词。给你3个字,瞎扯淡。&/p&&img src=&/bec6517cdf16d2ead0cd81_b.jpg& data-rawwidth=&288& data-rawheight=&1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8&&&p&事实是,如果一遍两遍甚至五遍都背不出来,说明你是个。。。正常人。记单词就是一个重复记忆的过程,有的词你看2-3次就记住了,有些词要记10遍还不一定记住。首先要接受这个现实,不要因为背了几次还没背出来而感到灰心和沮丧,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理解这一点,是坚持下来的第一步。&/p&&p&然后,谈谈背单词的招式,也就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个部分其实很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读,有的人喜欢写,有的人喜欢在脑子里拼出来,还有人喜欢用联想法。这几种我都试过,我认为联想法是比较有用的,也就是在脑子里联想一个情节或故事或读音,比如ambulance(俺不能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单词都可以有比较合理的联想,往往联想就用去了很多时间。所以我最终用的方式还是简单粗暴:大量、快速的反复记忆。&/p&&p&理论依据是:比如有的人说,我一天背10个词,一个月能背300个。假设能记住80%,那最后我能记住240个。但是如果我用相同时间,每天快速看100个词,一个月能看3000个。假设能记住30%,最后能记住900个,远远大于第一种方式。&/p&&p&所以我高一背单词的时候,每个单词停留的时间非常短,大概3-5秒看一个词,最多花10秒,然后就看下一个。100分钟时间,最起码能看600个词,效率一点能到1000个。别人花几个月背完一本单词书,我几天就能翻完一次。但是这种方式的一个关键点是,反复记忆,复习为王。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人在记忆最开始时忘记得越快。所以我当时,总是要提醒自己每过10几分钟都要往前翻一翻,为了在遗忘之前巩固复习一下。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用的软件,叫奇迹英语,是现在拓词扇贝之类app的前身吧。据说他是根据艾宾浩斯曲线,帮助你在合适的时候复习单词。我高二就是用这个软件,刷完了托福赛达GRE单词。&/p&&p&这样背的好处是什么?首先可以快速提高单词量。其次,因为单词很快的过了一遍,所以会花大量的时间复习。而复习才是收获成就感的时候。你会很快的发现,”诶这个词记得了,那个词又有印象了“ 所以在背单词的时候就有动力,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第三,每次翻完一本书,都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或者软件上每天显示我背了多久,记住了多少单词,都是对我的付出给予的正面反馈,帮助我更好的持之以恒。这是每天背完之后对自己的一个肯定,也是一个良性循环。&/p&&p&所以当我在背单词的时候能得到成就感,背完单词后能得到满足感,这就不是一个非常难坚持的事情了。甚至在我背GRE的时候,经常会有很爽的感觉,我一度以为背单词可以让我分泌多巴胺。在我大四真正要开始备考GRE的时候,我花在单词上的时间,也就几天而已。我当时是用的拓词,截图为证:&/p&&img src=&/3b504b97b7e2f93f961bbda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b504b97b7e2f93f961bbdaa_r.jpg&&&p&&br&&/p&&p&单词是我的突破口,我觉得也是大多数人可以作为突破的方向。毕竟这种死板的东西,只要智商为正加一定时间的积累,都是可以做好的啊。&/p&&p&&br&&/p&&p&听力篇:&/p&&p&听力分两种练习方式,精听和泛听。&/p&&p&所谓精听,就是把一篇文章听到极致。比如我之前用过四级听力题,托福听力题,和VOA做精听材料,每篇文章都要反复的听直到完全听清楚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而检验是否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听写。首先根据自己水平程度选择材料的难易,网上有很多网站提供这些资源(最好选3-5分钟左右的文章)。选择的标准是,大概第一遍能听懂60-70%就差不多。然后开始听写,不管要听多少遍(一般15遍-30遍),我会把每一篇材料听得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来。然后开始对答案,这时会发现大概10%-15%的内容听错了或者没有听写出来。把这些内容找出来,然后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和复习。问自己这些问题:为什么听错呢?是因为这个词不认识?那就赶紧背单词去。。。是因为读音不熟悉?那就跟着正确的读音多读几遍。。。还是自己本来这个音就读错了?赶快自我纠正,防止以后有类似音的词搞错。 总之,听写只是找出自己的弱点,而之后的修正才是最最重要的地方。基本上做30-40篇听写,就能基本听出95%的内容。然后提高一个难度等级,继续做30-40篇听写。提高的同时,词汇量一定也要同时提高。毕竟如果单词不认识,那就不可能听得出来的啊。&/p&&p&&br&&/p&&p&然后是泛听。泛听是让我们接触更多类型和风格的英语环境,泛听也是检验自己听力是否提高的试金石。有的人选择广播节目,有的人听VOA或者BBC新闻,但我喜欢听美剧(老友记),因为他还能同时帮助我提高口语。之前讲过,我高二的时候刷老友记5遍以上。其实后来我一直都在刷,到现在236集每集我都刷了不止10遍。因为第一次看,肯定是关注剧情去了。只有对剧情了如指掌的时候,才会开始注意语言。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呢?在我巅峰时期,任何人说上一句台词,我脑子里能本能的反应出下一句。这样不仅锻炼听力,对口语也有巨大的帮助。因为老友记里面都是最日常的对话,很多场合都可以用到。最美式的发音和俚语脱口而出,就是这么酷炫。&/p&&img src=&/78b769c97df2decd19ec9e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78b769c97df2decd19ec9e_r.jpg&&&p&我之后也看过很多美剧,但是老友记至今为止还是我最喜欢的美剧,没有之一。而且我每次看,都能找到新的笑点,和一些之前没有get到的内容。真是妙不可言啊。&/p&&p&&br&&/p&&p&&br&&/p&&p&阅读和写作:&/p&&p&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我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多读和多写吧。读就读你感兴趣的,比如我读的是哈利波特。写也写自己喜欢的,比如我们高一寒假的英语作业是10篇120字的作文,我写了一篇1200字的美剧”越狱“观后感。后来出国后越写越多,也越写越好。&/p&&p&无他,唯手熟尔。&/p&&p&&br&&/p&&p&&br&&/p&&p&出国已经8年了,除了第一年还有主动的”学习英语“,之后基本上再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英语。回想起这段旅程,最有借鉴意义的应该就是高中那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那段日子也确实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今天写出来这段经历,希望或多或少能帮到大家。&/p&&p&&br&&/p&&p&p.s 最后特别鸣谢一位老同桌,当时寒假暑假作业我一个字都没写,全是他帮我抄的。现在想想,尼玛这才是真爱啊。。。&/p&&p&&br&&/p&&p&------------------------------------------&/p&&p&统一回答大家热烈关心的问题,我是男生,同桌也是男孩纸,没有在一起。&/p&&p&还有为什么收藏数是赞的1.5倍啊!说好的赞我呢!&/p&&p&------------------------------------------4月3日更新---------------------------------------------------------------------------------&/p&&p&有小伙伴留言说木有帮助,我再来稍微拓展一下。或许可以给大家多一点具体的操作思路。&/p&&p&小伙伴的留言:&/p&&p&“完全没有帮助好嘛,你的方法对普通人根本不可行,看了你的经历,你学英语是建立在兴趣极为强烈,并且没有额外的关注,或者自律性极强,没有普适性啊!题主要是有上面的一条还会问英语怎么学吗?”&/p&&p&&br&&/p&&p&我的回答:&/p&&p&谢谢你的反馈。我认为相对于其他纯给学习方法,我的理论至少还是能给很多人一些启发的。最起码让自己知道,学习的过程一定要时刻注意给自己成就感和正反馈。比如最简单的,如何选择单词书。假设你是大学生过了4级。你是选择背一本你已经会了50%的单词书(比如6级词汇),还是背一本95%全部不认识的书(比如GRE),哪个效果更好?&/p&&p&很多人喜欢一口吃个胖子,喜欢说“我要下定决心一次性搞定GRE& 但这往往不是最优解。&/p&&p&因为太难坚持,背了几页发现尼玛蛋我全部不认识,而且好难背啊全是变态词汇。这种情绪马上打击你的自信心,甚至让你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所以能坚持下来就怪了。而前者或许就可以。因为第一相对容易,一边背一边发现,诶我还是认识很多词的嘛。然后更加容易背完整本。只要背完一本书就会有成就感,导致更容易坚持继续背下一个难度稍微高一点的词汇。所以你看我的历程,我是高中词汇,然后4级,然后6级,然后托福,然后SAT,然后GRE。每次只给自己增加一点点难度,反正一半认识的词当做复习,另一半不认识的认真背。慢慢的,你有信心了,有成就感了,你的自律性和兴趣自然就来了。不然你以为我变态啊,天生对背单词感兴趣?还不是慢慢培养的。&/p&&p&但是,当你一次次放弃,摧毁你的不仅是这一次失败,还有你的信心降低,自尊心变弱,让你下一次自我怀疑,更难坚持。&/p&&p&仅仅举了一个例子,其实如果能真正理解这一点,在人生的很多地方都能有适用性。&/p&&p&&br&&/p&&p&希望对大家有帮助。&/p&&p&&br&&/p&&p&&br&&/p&&p&---------------&/p&&p&最后加一个羞羞的小广告,我正在和知乎合作做一次英语学习方法的live,从零基础,初级,中级,高级,分别阐述应该如何学习英语更加高效以及用什么材料学习,欢迎大家戳下面的链接看看简介。&/p&&p&&a href=&/lives/858752& class=&internal&&如何利用碎片时间系统学习英语?&/a&&/p&&p&&br&&/p&&p&&br&&/p&&p&系统学习英语的方法:&/p&&p&英语学习方法你需要知道的一切:&a href=&/lives/courses/598656& class=&internal&&要学好英语,你得走好这六条路&/a& &/p&&p&&br&&/p&&p&&br&&/p&&p&建议想系统、高效学英语的同学,最好关注&b&微信公众号:六浪记 &/b&&/p&&p&我将更详细的写英语学习的方法论。欢迎大家关注。&/p&
我回答的不是怎么学英语,而是怎样才能坚持学英语。 我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比如每天坚持读英文原著,每天坚持看报纸,每天坚持背单词,每天坚持听VOA。他们都是非常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如果题主能每天坚持做到,你一定能成功,我也无需多言其他。但是我将…
&p&不管你选哪个,如果你只是看一遍剧情图个乐呵然后看下一部美剧/真人秀,那你只是在放松娱乐而已。。。因为这样英语永远学不好。你只是用”我在学英语“来安慰自己罢了。&/p&&br&&p&奶爸推荐了很多剧,如果你的目的真的是要学英语,你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个比较贴近生活(比如摩登家族,老爸老妈罗曼史,或者我最喜爱的老友记),比较符合你个人英语水平(如果你是正常大学生纸牌屋这种的就算了吧),或许更重要的是你真正喜欢的感兴趣的剧/秀,然后开始一遍一遍反反复复的刷。&/p&&br&&p&最起码每一集刷10遍吧,基础不好的需要刷更多次。第一遍可以看剧情和中文字幕,第二遍看英文字幕,不会的词和表达赶快查查。第三遍之后用听的就可以了。听到什么程度?基本上人家说上一句你能接下一句就差不多了。如果方便的话,自己跟着剧中角色读也挺好。就是容易累。。。比如走在路上就可以跟着读啊,我曾经就是这样做的,缺点是会被不少人骂煞笔。如果嫌总是听一集乏味,那也可以一集听2-3遍换下一集,听个3-4遍然后再换回来听之前那一集。不要一季一季的听,不然又在关注剧情了。如果发现听了几遍还是没怎么懂,那就再跟着中英字幕看几次。如果你最后需要听30次才能达到效果,那就听30次甚至更多。关键是,宁愿你听100遍然后把这一集完完全全背下来,也不要去听100集然后发现自己就知道谁睡了谁,谁又和谁出轨了,最后超人拯救了地球却救不了你。&/p&&br&&p&对了,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都是用听这个动词。因为看的话,难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宏大的视觉效果啊,男孩纸的十六块腹肌啊,女孩纸1米8的大长腿啊等等。不知道你的情况啊,反正我是忍不了。而只听的话,你就能摒弃其他所有的诱惑,完全关注在他们的语言上了。&/p&&br&&p&最后你会慢慢发现,本来完全是鸟语,现在慢慢的都听懂意思了,本来模模糊糊一闪而过的词现在也能听清楚了。如果你下了足够功夫,听得足够足够多,你会很惊讶自己可以经常在合适的场所突然脱口而出非常标准纯正的台词。&/p&&br&&p&记得,为了达到目标,刷100遍也不为过噢。&/p&&br&&p&因为不疯魔,不成活啊。&/p&&br&&br&&br&&br&&p&-----羞羞的live小广告-----&/p&&p&搞定英语单词:&a href=&/lives/708544& class=&internal&&两个月解决英语单词高效方法&/a&&/p&&p&英语学习方法你需要知道的一切:&a href=&/lives/courses/598656& class=&internal&&要学好英语,你得走好这六条路&/a& &/p&&br&&p&我将在微信公众号:&b&六浪记&/b&
继续分享英语学习的经验。欢迎大家关注。&/p&
不管你选哪个,如果你只是看一遍剧情图个乐呵然后看下一部美剧/真人秀,那你只是在放松娱乐而已。。。因为这样英语永远学不好。你只是用”我在学英语“来安慰自己罢了。 奶爸推荐了很多剧,如果你的目的真的是要学英语,你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个比较贴近生活(…
要听精彩骗局故事的赶紧了~&br&(当答完&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历史上有哪些很厉害的骗局? - 眠眠的回答&/a&之后,就觉得还想补充些别的骗局,然而那题已经是一个完整的长答,再接着写别的总觉得不伦不类。)&br&现在,终于又有一个骗局题目可以一答。&br&另外,我不会去写那些风言风语的阴谋论,写的都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过的骗局。&br&&br&&b&骗局一
“加迪夫的巨人”
(Cardiff Giant)&/b&&br&&br&1869年十月,纽约州加迪夫村有个叫威廉·纽维尔(William Newell)的农场主向其他农场主抱怨,说他家的井水位下降得厉害,可能是井底那一块地下已经干枯了,现在他家的牲畜都缺水喝。其他农场主一听这话就乐了:”你咋这蠢哩?地都是你家的,再重新打一口不就得了?“&br&&br&纽维尔愁眉不展:”俺不知道哪里地下有水撒。”&br&&br&这时他身边一个叫亨利·尼克尔斯(Henry Nichols)的农工回应道:“老爷,小的从小跟着俺三叔学过点寻龙点穴,哦错了,是水文之法,能寻出地下水来。”&br&&br&十九世纪时,会寻找地下水的专业人士可不多。其他农场主纷纷说道:“看不出你小子还有这本事呐,还不给咱哥几个露一手?”&br&&br&于是,尼克尔斯就带着纽维尔和他的朋友,在地里仔仔细细地检视着。到了一处种满苜蓿的田里,尼克尔斯忽然站定不动了。他弯下腰,用一个不知道啥玩意的工具开始捣鼓土壤,然后大笑三声道:“有了。便在此处地下,便有水。”&br&&br&纽维尔闻言大喜:“此话当真?”&br&&br&尼克尔斯点点头:“错不了。我觉察出此地地下有异动,想必是水源。”&br&&br&纽维尔拍拍尼克尔斯的肩膀,冲着同行的农场主和不明真相围观群众说,“这小子夸下海口,诸位不妨做个证人,明日一早咱们便在此地开凿水井。”&br&&br&次日,纽维尔吩咐工人在尼克尔斯指明的地点挖掘水井,自己则驾马车去镇上购买一些造井的材料。当他回到农场那块苜蓿地时,发现已经被群众们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br&&br&&img src=&/a36c5cf87aabee9403da_b.jpg& data-rawwidth=&2025& data-rawheight=&1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25& data-original=&/a36c5cf87aabee9403da_r.jpg&&&br&&br&他拉住一个农工问道:”咋地了?真挖出地下水来了?“&br&&br&农工惊呼:”老爷你可算来了!水没打出来,居然挖到个不得了的东西!”&br&&br&据纽维尔观察,所有见到那个东西真容的人,全部都惊得合不拢嘴,继而奔走相告,引得更多的人前来围观。见到此情此景,纽维尔的嘴边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br&&br&那么,到底挖出了个啥玩意儿呢?&br&&br&日,加迪夫当地的报纸是这样报道的:&br&“在加迪夫农场主纽维尔家的农庄里,挖出了一具十英尺四点五英寸长(约合三米二),接近3000磅重(约合1.35吨)的石化巨人遗骸。根据遗骸的腐蚀程度推测,这个巨人埋藏在此地至少有上千年了。”&br&&br&&img src=&/9aaca83bd2b9c8d95c6ac_b.pn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1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9aaca83bd2b9c8d95c6ac_r.png&&(丁丁整那么大。。敢说不是恶趣味?&br&&br&当这个轰动性新闻传出去后,整个纽约州都沸腾了,慕名前来加迪夫观看巨人遗骸的人络绎不绝。纽维尔干脆在农庄里搭了个大帐篷,想进去看巨人的,都得交25美分的门票。没想到,即便如此,围观的人还是一天比一天多,很多舍不得花钱的人好奇心作祟,只好咬咬牙花钱进去一睹究竟。&br&&img src=&/3afdc9a9b9d351996caccc9dc7128196_b.jpg& data-rawwidth=&508&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3afdc9a9b9d351996caccc9dc7128196_r.jpg&&&br&&br&纽维尔很有营销头脑,他立刻把门票价格提升到了50美分,并望着帐篷外不见尾的长队笑得合不拢嘴。&br&&img src=&/9be036c35aea5c46afc5dc17119d08a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9be036c35aea5c46afc5dc17119d08af_r.jpg&&(这位姑娘,你坐在哪呢。。。&br&&br&然而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当纽维尔听说,耶鲁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奥斯尼尔·C·马尔什( Othniel C. Marsh)也要亲自来他的农场参观时,他立刻觉得如坐针毡。并连忙求助自己的表哥,乔治·赫尔( George Hull)。&br&&br&原来,这所谓的石化巨人,是由赫尔精心策划的一个骗局。在一次教会活动中,身为无神论者的赫尔和几位教徒争辩《圣经》( Genesis 6:4)中关于巨人曾经存在于世的证据。当他提出并不存在所谓巨人时,几位教徒毫不留情地羞辱了他。&br&&br&恼羞成怒的赫尔一时无计可施,但一则新闻令他感到十分关注。加州的一份报纸提到,几个采矿工人在探矿时,不慎喝了矿洞中的液体,于是发生了身体石化。其他的报纸也纷纷转载并确认了这一新闻。(事后被证实这也是个假新闻,看来19世纪的美国媒体比天朝还扯。。。)&br&&br&赫尔脑洞大开,一个报复那些基督徒的诡计诞生了。他不远千里来到爱荷华州,并雇佣工人开挖了一块3.2米长的硬石膏矿,还煞有介事地告诉工人们,这是为了给亚伯拉罕·林肯做纪念碑用的。随后他将巨石运到芝加哥,并雇佣了一个叫爱德华·布克哈特(Edward Burghardt)的德国工匠。在和他签订了保密协议后,他授意布克哈特将石膏雕琢成一个赤身裸体的巨人形状。&br&&br&巨人形状成型后,赫尔又用各种酸液和污渍,将石膏巨人伪装成经过了上千年腐蚀和风化作用的样子。这还不够,他甚至不辞劳苦,用锤子敲打钢钉,在石膏巨人身上凿出一个一个的汗毛孔,令整个形象几可乱真。做完这一切后,他又将石膏巨人用木板箱妥善包装好,并通过铁路运到了加迪夫,他的表弟纽维尔的农场中。这一切花费了他2600美元的代价(折合现在45000美元)。&br&&img src=&/2a2cd3be547bd46002b89d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2a2cd3be547bd46002b89d_r.jpg&&&br&赫尔和他的表弟纽维尔,伙同农场的一个工人尼克尔斯,将石膏巨人埋进了农场中的一块苜蓿地中,并做好了隐秘的标记。他们又周密制订了整个计划,上演了一出好戏,刻意将巨人被挖掘出来的声势制造到了最大。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纽维尔甚至没有亲自出现在发掘现场。&br&&br&但如今,古生物学家马尔什毫无疑问会拆穿他们的骗局。不仅如此,已经有不少地质学家质疑他们,说在那样的位置根本不可能挖出地下水,在那里打井是毫无理由的。想到这个骗局的由来,赫尔心生一计,他安排了一些神学家和教徒参观了“巨人遗骸”,他们果然信誓旦旦地宣布这个巨人就是《圣经》中记载的,曾经生存在地球上的巨人。&br&&br&人们一时不知道该相信谁的话,但是无论真假,好奇前来看一看的人并不见少。&br&&br&赫尔深知见好就收的道理(对比之下,刚被拆穿的知乎大V童瑶似乎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以几乎是当初成本十倍的26000美元,将石膏巨人的一部分股份转卖,并将其转运到了纽约州的雪城进行展览。在展览中,一个叫巴纳姆(Barnum)的商人相中了这个伪造的巨人,他在百老汇大街经营一家专门收集人造奇物异品的博物馆。&br&&img src=&/039a73c4da54d3bd261ecc5a1f3674f2_b.jp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4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039a73c4da54d3bd261ecc5a1f3674f2_r.jpg&&&br&&br&巴纳姆花了50000美金,将石膏巨人买下,并以此为模板,复制了另一个石膏巨人,放在自己的博物馆中展出。巴纳姆声称,自己的巨人才是真实的,而加迪夫的巨人是个伪造品。他甚至号称要起诉赫尔伪造巨人,与之对簿公堂。&br&&br&面对绵绵不绝的质疑声,赫尔终于向媒体坦白了自己的骗局,随后纽约州法庭宣布,这两个所谓的巨人遗骸都是伪造的,但他们也仅仅是阻止了巴纳姆的起诉而已。两个巨人依然被用于展览赚钱的生意。值得一提的是,甚至在全国报纸都刊登了揭穿骗局的新闻后,还有很多教徒认为这是宗教的敌人对《圣经》的攻击。&br&&br&在此后30年里,伪造的巨人遗骸通过展览,给赫尔和巴纳姆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br&&br&1939年,纽约州教育部门在加迪夫树立了纪念牌,指明70年前巨人出土的地点。&br&&img src=&/3f03f46e95a855b48865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f03f46e95a855b488658_r.jpg&&&br&&br&到1948年为止,巨人已多次易主,最终纽约州历史协会买下了巨人,并把它安置在库帕斯当的“农民博物馆”。直到今天,若是想参观这个伪造的巨人,依然要花费一美元的门票。&br&&img src=&/7e0eb51a2ef48d7fcf5c7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7e0eb51a2ef48d7fcf5c77_r.jpg&&&br&&br&&br&&br&&br&&br&&br&&b&骗局二
倒卖埃菲尔铁塔 (Eiffel Tower scam)&/b&&br&&br&1925年春,法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击中恢复,巴黎又开始重新走向兴旺,充满了各种机遇,骗子的春天重新到来了,各种骗子开始蠢蠢欲动。有个叫维克托·勒斯蒂格(Victor
Lustig)的男人在巴黎街头饶有兴趣地看着报纸。报纸的一篇文章吸引了他的目光,文中讨论的是关于如何维护埃菲尔铁塔的问题。&br&&img src=&/c0c94f3b8ac5ccc80f4e7f355f9ce54b_b.jpg& data-raww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万通主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