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主要经济什么农作物经济效益高是什么呢?

您现在的位置:
海南槟榔,高效经济作物崛起
日期: 09:43
作者:况昌勋
来源:海南日报
点击次数:0
下载文件:&&
11月12日,屯昌吾春槟榔专业合作社,当地妇女在将槟榔分类。由于近期价格猛涨,槟榔生产收购一派繁忙。&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谁先爬上我替谁先装……”万宁市长丰镇槟榔种植园内,农民们唱着歌,采着槟榔,充满了欢声笑语。
  今年,海南槟榔走出了价格低谷,一路上涨,让槟榔户们笑开了颜,一扫去年丰产却减收带来的阴影。业内人士称,综合近10年的价格来看,槟榔已经成为高效经济作物,但还有潜力可挖,单产至少可以再增加一倍。
  槟榔成高效经济作物
  11月9日,天空下着雨,但“浇灭”不了万宁市长丰镇农民们下地采摘槟榔的热情。“价格好,干着有劲,淋雨心里也开心!”长丰镇马坡村竹杆塘村小组村民杨树平说。
  杨树平家里种了5亩槟榔,平均亩产为1000斤。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均卖到了6元/斤,每亩产值有6000元,扣除1000元的成本,净利润有5000元。”
  今年槟榔价格高、效益好,是否只是特例?竹杆塘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种植槟榔,杨树平说,综合近10年来的情况看,槟榔平均亩产1500斤,每斤价格在3元左右,平均亩产值4500元,纯利润有3500元左右,算是高效经济作物。
  每亩年利润可再翻番
  省农业厅副厅长王晓桥说,槟榔每亩产值至少可以翻一番,按照每斤3元计算,平均年利润可以达7000元-8000元。
  万宁市槟榔产业局副局长、农艺师符之学说,槟榔减产与开花时气候变冷、花苞受损严重有关;去年价格低,部分农民弃管,也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一个原因。
  管理不到位不仅存在于价低时期。定安县农业局主任科员陈瑞培说,农民种植槟榔还是相当粗放,即使是正常年份,产量都普遍不高。
  2013年5月,万宁市在3个乡镇选择了3500亩农户种植的槟榔园作为示范园,进行精细化管理。“当年,平均产量就提高25%。今年示范园的产量比全市平均产量高出40%-50%。”符之学说,如果加强管理槟榔亩产至少能达到2000斤,高产可达3000斤-4000斤。
  陈瑞培说,槟榔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得还不够,“农民种植的槟榔,一块地里有些一株能结50斤槟榔,而有些才结几斤,甚至绝产。“这跟施肥和管理有关,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样的肥、如何施,才能更高效高产,这些技术都没有研究出来。”
  需求增长促价格稳定
  提升产量,会不会使价格大幅下跌?业内人士表示,不会!
  “槟榔已经拥有一批‘铁杆粉丝’,在湖南,无论红白喜事还是过年过节,都离不开槟榔。婚礼上,给宾客不仅要有喜糖,还有槟榔。”海南恒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泰山表示。另外,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从事长途运输的司机越来越多,在公共场合不适宜吸烟的情况,会有人选择槟榔作为替代品。
  “槟榔深加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销售地一直集中在湖南,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开拓湖南以外的省份,这块市场仍然有相当大的开拓空间。”湖南口味王集团海南分公司总经理曾海东说,“现在湖南每年销售额为60亿元,未来全国销售额也非常乐观。”
  “而全国只有海南适合种植槟榔,因为土地的制约,货源增长难以跟上市场的步伐,槟榔价格将会非常稳定。”翟泰山说,即使海南槟榔单产提高一倍,也仅能够满足未来的市场增长需求,不会导致价格大幅下跌。
  海南槟榔产业发展
  年份     种植面积
  1980年    1.7万亩
  1987年    10万亩
  2000年    40.5万亩
  2005年    71.5万亩
  2010年    103.8万亩
  2011年    118.8万亩
  2012年    128.8万亩
  2013年    136.3万亩
字体:&&&&
您最近浏览的新闻澄迈全县种植大棚蔬菜1300多亩,主要供应海口和周边市县,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记者 古月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同样是柑果,广东德庆县柑桔,年产量10亿斤、产值25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了8000元;而海南省,琼中绿橙年产量仅为5000万斤、产值3亿元;澄迈福橙年产也仅8000万斤、产值6.4亿元。
海南农业在全国独具特色、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应当成为强岛富岛的重要产业,但是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与外省还有一定差距。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强做精做优热带特色农业,使之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
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
培育扶持5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农产品虽独具特色,价格依然过山车。这是“小生产对接大市场”普遍面临的困境。如何让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创造出规模经济效益,对接大市场?答案是,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聚“小”成“大”,发挥合力。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因地制宜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充分发挥省农信社和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优势,整合农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等涉农资源,形成支农强农聚集效应,引导农民更好地对接大市场。
扶持已在行动。早在4个月前,省农业厅与省农信社决定,通过十大措施,在全省范围内择优培育扶持50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力争使之率先成为引领全省50%以上的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其中,省农信社将在年授信10亿元。
省农业厅提出,力争到2016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500家,入社率40%。新培育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5000个、专业大户1万户。
推进农业产业化
打造“一县一品”、“多县一品”,形成拳头产业
有口碑,却无规模,是海南省建设品牌农业进程中一道难题。去年8月,省政府代表团考察广东德庆县时,给海南省上了一堂课:同样是柑果,同样是有品牌,德庆柑桔为农民人均收入贡献了8000元,价格较为稳定;而澄迈福橙、琼中绿橙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却并不大,价格也时常出现波动。
不少代表考察完后认为,德庆成功的原因,关键是找准了柑桔这个主导产业,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同时围绕柑桔产业,发展科技、信息、流通、金融等生产性服务;反观海南省,部分市县推广10多个品牌,顾此失彼,同时,农产品数量少,又导致单位服务成本过高,最终转嫁到农民身上,不利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改变这种状态,瞄准海南特色优势农产品,以产业为纽带,全力打造“一县一品”甚至“多县一品”,形成拳头产业。
省农业厅提出,力争到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0.6:1,建成各类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440个,初步形成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规模化种养基地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
加快农产品营销网络化
打造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打开淘宝网“特色中国?海南馆”,热带水果、旅游产品映入眼帘,包括果蔬类、海鲜及海鲜干货类、特色农产品类、旅游产品等,共4000个品种。2013年冬交会期间,海南馆实现“开门红”,开馆4天,成交额就突破了3000万元。
网上海南,“钱”力无限!海南农产品上网,无疑为海南农产品销售建设了一个新的渠道。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利用好菜鸟网络,打造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在巩固扩大海南农产品实物交易的同时不断扩大电子交易规模。
但是,海南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需要长久发展,仍然面临着农产品质量、物流配送体系、信息化水平等三大难题。
目前,海南省也正在积极寻求破解之道。省农业厅正在谋划,准备出台《网上交易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及《网上交易农产品质量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并积极筹建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联合会。计划在2014年底前,完成与长江以北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仓储、物流企业实施合作联盟,构建延展海南农产品销售辐射半径配送网络。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
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
农技110,从一部电话“嬗变”到一张网。以前,科技110服务只有一部96310服务电话,而现在,200多位农技专家在农业科技110农博网上,随时接受农民技术咨询。
海南省农业科技仍然薄弱,农民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仍然较低,许多新技术、新品种难进田间地头。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良苗,加强防虫防灾科技保障,提升农业地力和产出,有针对性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为农业农民插上科技的翅膀。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南省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整合科技资源,组建畜牧、水产、橡胶、香蕉、槟榔、种业等一批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省、市县两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到2016年全省新增规模大、研发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效果好的科技创新型农业企业10家,组建12支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每年推广新品种80个、新技术50项,培训农民50万人次,其中培训农业技术骨干和新型农民1.5万人。
来源:&&&&况昌勋&&
(责编:方其才、蒋成柳)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5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关注人民网海南视窗微博微信
【人民网海南视窗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人民网海南视窗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
          
          
&         
新闻热搜词
72小时热点新闻回顾
1.2.3.4.5.6.7.8.9.10.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作为和海口市两级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于2011年进入试运行阶段。
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项目简介
投运后,该市场将成为一个功能齐全、吞吐量大、现代化、高水平而具有海南特色的“航母型”热带农产品交易平台。[1]
2009年底开工的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位于海口市粤海大道西侧、南海大道北侧与东环铁路夹角处,占地1200亩,总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以瓜果菜为主的农产品现货交易区、加工配送区、十万吨冷库区、铁路专用货场、电子商务区、总部经济区、综合服务区和展览展销区。[1]
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一期项目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万吨冷库、现货交易区、加工配送中心、专用货场等,以及信息中心、结算中心、检测中心、监控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1]
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项目成果
该市场一期试运行后,将具有大批量商品集散、信息集成管理、市场调控、农产品流通标准化系统等各项配套服务功能。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敬端说,市场经过3年左右的培育后,将达到日成交15000吨、日交易额3000万元的能力,最终建设成为海南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形成国家级果菜储备中心,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规模产业化、产品交易电子化、产品流通冷链化的现代型交易物流方式,打造一个具有海南特色的航母型的热带农产品交易平台。[1]
.和讯网[引用日期]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200分求海南省各地区作物种植结构 最好详细一点,比如什么地区主要作物是什么,占地面积多少?先给20分先给少一点分,怕没有好的答案,浪费分数,呵呵!谢谢谢谢谢谢谢谢呀
你大爷LjYn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海南各地区作物种植结构文昌市建设了30万亩瓜果蔬菜,建设了10万亩水果基地.10万亩椰子基地.海口市瓜果基地有27万亩.蔬菜面积35亩.三亚市花卉面积0.3万亩,芒果9万亩,蔬菜14万亩.香蕉2.3万亩
这个有点简单了哦,那各地区的各种作物呢?
这个不清楚,我告诉你了,我是网上复制过来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首页/统计数据/统计分析/进度分析
2015年海南农业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判断
2015年,我省着力培育和壮大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激发农业经济增长活力,加之农业气象条件较常年偏好,未出现重大台风、病虫害等灾害影响,农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初步测算,2015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2.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实现农业增加值881.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5%。
一、全省农业经济总体情况
从生产总值构成来看,尽管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目前全省一产占比仍超过五分之一,18个市县中有9个市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40%,农业仍是奠定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从农业经济总量和规模来看,2006年,全省农业增加值为344.49亿元;201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881.69亿元,十年间全省农业经济总量翻番,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农业经济增速及贡献率来看,年全省第一产业年均增速为6.7%,较同期全国第一产业年均增速4.2%高出2.5个百分点;2015年我省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7%,高出全国水平9.7个百分点。
年海南与全国农业经济增速对比情况及2015年海南农业产业结构情况如图所示:
二、农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种植业生产呈“四升四降”态势,总体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全省种植业增加值为407.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6%,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6%。一方面,支撑种植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受良好气候条件影响,蔬菜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2.9%,二是果用瓜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4.2%和3.1%,三是花卉产业保持蓬勃发展,收获面积同比增长10.2%,四是中部市县大力推广益智等特色高效药材种植,全省收获面积同比增长13.6%。另一方面,制约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香蕉、荔枝等主要水果品种收获面积和产量双双大幅下滑,导致园林水果产量下降4.3%;二是谷物、豆类等粮食品种减产,全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但降幅较去年有所收窄;三是甘蔗收获面积、单产和产量分别下降25.8%、7.1%和31.1%,生产能力明显萎缩;四是受单产大幅下降影响,胡椒产量降幅达11.5%。总体上,种植业经济稳定增长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有序淘汰糖蔗等低产出、低效益的产业,积极鼓励花卉、药材等特色高效产业发展;二是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间种、套种等立体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三是去年我省风调雨顺,农业气象条件明显优于往年,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二)林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全省林业增加值为63.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3%,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省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天然橡胶收获面积576.05万亩,比上年下降1.4%,降幅同比加大0.5个百分点;干胶产量35.81万吨,同比下降8.5%,降幅加大1.5个百分点。去年初以来,天然橡胶生产形势持续趋紧,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存在,胶价连续下跌探底,胶农生产积极性短期内难以提振,弃胶不割现象普遍存在,总体上,天然橡胶产业原有的规模化增长和粗放式增长难以为继,对林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从林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由于全省“绿化宝岛”行动稳步、深入推进,2015年全省人工造林面积、成幼林抚育管理面积和更新造林面积均实现大幅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9.7%、43.2%和77.3%,是刺激林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受去年“威马逊”和“海鸥”双台风造成木材采伐量阶段性上涨较快影响,2015年全省木材采伐量126.99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4%,对林业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
(三)畜禽经济震荡上扬,实现小幅增长。2015年,全省畜牧业增加值为141.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从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提供的生产者价格来看,四季度生猪价格上涨明显,但涨幅较三季度有所收窄,全年生猪生产者价格上涨3.9%。受年初至前三季度家禽价格持续上涨因素影响,以及我省无疫区政策带动禽类养殖抗风险能力增强,2015年以来家禽养殖户生产积极性较高,市场供应充足,导致四季度家禽价格呈小幅下降趋势,全年平均生产者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尽管近年来我省牛、羊价格持续上浮,但受气候环境和草场条件限制,以粗放式、小规模散养为主,发展势头缓慢,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供应缺口。2015年,全省生猪出栏555.71万头,比上年下降5.6%;家禽出栏14686.03万只,同比增长5.2%;牛出栏26.67万头,下降2.0%;羊出栏77.46万只,下降4.5%;畜禽总肉量77.83万吨,下降2.1%。
(四)渔业经济呈稳中向好态势,增速小幅提升。2015年,全省渔业增加值为242.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8%,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2%。据省海洋与渔业厅初步统计,2015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207.29万吨,比上年增长5.0%,增速较前三季度小幅提升。其中,海水产品163.18万吨,比上年增长9.5%;淡水产品44.12万吨,下降8.9%。尽管渔业近海资源衰退、罗非鱼等淡水养殖产品价格低迷等问题依然存在,但由于近年来我省海洋渔船更新改造工程不断加快,捕捞现代化水平有所提升,此外,深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底播养殖等现代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水产养殖方式逐渐从低效、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转变,养殖效益不断提升,总体上全省渔业生产形势呈稳中向好态势。
三、农业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传统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减弱,农业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受耕地轮休休耕、生产成本上升、市场供需失衡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全省热带水果、天然橡胶、生猪等产业发展形势严峻,其中,以香蕉为主导的园林水果自2014年上半年以来产量持续下滑,导致园林水果产量呈现负增长;干胶产量自2014年初连续两年下滑,且降幅呈继续扩大态势;生猪出栏和肉量指标自2014年底连续5个季度震荡下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不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需依靠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二是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偏低,制约农业经济跨越发展。目前我省共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3家,其中13家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而资产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只有10家,过亿元的只有2家;全省现有海洋渔业重点龙头企业34家,其中仅有2家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12669家,其中集约经营1000亩以上土地的仅247家。农业经济仍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生产销售引导机制不畅,产销信息不及时、不对称,盲目生产和跟风现象较为严重。
三是农业经济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能力不足。一方面,近年来我省多次遭受台风、低温阴雨寡照等不利气候影响,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较差,“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改善;另一方面,“毒香蕉”、“毒槟榔”、“毒西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对海南热带农产品的消费信心屡遭考验,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有待提高。即便是在风调雨顺之年,仍易遭受“两广”、云南等地的规模优势和区位优势冲击,特别是对冬季瓜菜的发展空间形成挤压。总体上,农业经济抗风险能力不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四、明年走势判断及对策建议
从支撑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来看,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树立更高效的农业产业发展观,将进一步拉长、细分农业产业链条,有利于激活农业生产要素流动配置,激发农业经济增长活力,实现农业经济的生态、社会、市场等多重效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业是支撑海南绿色崛起、全面小康的最具优势和潜力的实体经济之一,将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是2016年以及整个“十三五”时期的重中之重,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和社会信心将显著提升。从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来看,2015年国家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长远来看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但短期内会使农业经济赖以发展的载体缩小,进一步释放农业生产力的可能性较弱;随着“绿化宝岛”行动的深入推进,难以进一步挖掘成片造林空间,此外,受“威马逊”超强台风破坏影响的恢复空间逐步缩小,由于人民币贬值、石油价格持续下跌、东南亚市场低劳动成本冲击等因素影响,天然橡胶价格短期内反弹难度较大,总体上林业经济增长乏力;为响应农业部优化生猪养殖布局、严格控制畜禽总量的要求,我省生态环保力度逐年加大,畜禽养殖门槛和生产成本明显提高,大量散养户逐渐退出市场,畜禽经济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尽管“多规合一”政策正稳步推进,但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保规划还存在自成体系、缺乏衔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2016年我省农业经济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需积极应对和有效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将政策机遇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若无大的自然灾害影响,初步判断,2016年我省农业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进一步增强农业经济增长活力、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务必抓住时机、顺势而为,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要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大力调减传统低效和发展迟缓的产业,发挥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型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发展空间的同时,积极探寻外部发展活力,实现农业经济比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换代。
二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要加强政府对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行差异化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战略,因地制宜地引导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聚集,同时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大力培植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同时,要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和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健全和完善农业配套应急机制。一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建设机制,强化农业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二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强化源头控制能力和溯源体系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三要提高对市场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对能力,有效化解市场危机,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四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农业应急管理资金紧缺的问题,重点抓好风险评估、产业损失、救济救援、灾后重建等政策落实。
201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
增长贡献率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农业增加值
林业增加值
牧业增加值
渔业增加值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
注: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015年全省主要农产品产量
比上年同期增减(%)
注:以上产品产量为初步统计数据。
(省统计局农经处 张春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农作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