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设置在微信里面微信可以看到对方已读千里之外的人

安徽患者微信“告别” 千里之外河南医生跨省救人
08:03:00来源:大河网
  (原标题:安徽患者微信“告别” 千里之外河南医生跨省救人)
  记者 魏浩
  本报讯 4月6日,医院内一名睾丸炎患者,因难忍病痛试图自杀。苦劝无果的医生,无奈只好向患者单位和警方求助。而让人揪心的是,这场救援不仅发生在凌晨,而且横跨了两个省份、距离千里之遥。
  昨天下午,接到大河报记者电话时,河南省中医院医生李勋还不免疑惑:“你们咋都知道这个事了?”但提及那名被救的患者,李勋说:“作为医生,我们很理解患者的痛苦。”事情还要从4月5日说起――
  4月5日晚上,准备睡觉的李勋听到手机声响。一名安徽蚌埠的睾丸炎患者王先生,给李勋发消息说:“李老师,我一边玩手机一边等待死亡降临……我正在吊胰岛素……丙泊酚……安定。”简短的几句话,让李勋睡意全无。“胰岛素针可致低血糖昏迷、丙泊酚过量可致低血压及呼吸停止。”这名患者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也是当地县医院的医生。“别干傻事!”李勋说,这些药如果同时使用,很快就会有生命危险。
  王先生依然是断断续续发消息,让李勋更加着急:“你在哪里?赶快把针拔掉!”打通手机,对方的声音微弱,且说话含含糊糊。再打,手机关机了!“当时急得我一头汗!”李勋说。
  远在千里之外,跑过去也不现实。无奈之下,李勋只好向安徽当地求救。“114查到了王先生的单位电话,但没人接。我又打110、120电话求助。”李勋说,最开始求助时,对方以为是恶作剧。后经解释,当地警方很快开展救助行动。
  当地警方接到求助后,很快派出多名民警,经过多方努力,最终用警车将王先生送往医院救治。4月6日凌晨3时,李勋收到王先生哥哥反馈的信息:“今晚万分感谢您及时报警,现在他在医院急诊室输液,应该没有危险,谢谢您。”看到这句话,李勋终于松了一口气。
  据了解,今年1月,王先生求助到李勋这里,希望通过中医治疗自己的病痛。在沟通过程中,李勋的负责态度,让王先生深为感动。但因病痛难忍,既纠结又绝望的王先生,才想到了轻生。
患者;李勋;医生;微信;丙泊酚
关注北京医改:看病便宜了吗? 听听患者怎么说,4月8日凌晨,北京几乎所有医院整晚灯火通明,一线人员彻夜值守。随着时针指向零时,北京市2605家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顺利实现信息系统切换。
日前,《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自4月8日起,北京3600多家公立医院都将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彻底告别以药补医。
《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自4月8日起,北京3600多家公立医院都将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彻底告别以药补医。
视频推荐
点击排行为什么两个微信号,一个能摇到几千里之外的人,一个却只能摇到十公里以内?_百度知道
为什么两个微信号,一个能摇到几千里之外的人,一个却只能摇到十公里以内?
为什么两个微信号,一个能摇到几千里之外的人,一个却只能摇到十公里以内?
我有更好的答案
摇一摇是同一时间摇手机的人 多少公里都有可能
因为你被人举报了,所以你摇来摇去也就那么几个人。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4G直播编码器进行微信直播说明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4G直播编码器进行微信直播说明
&&4G直播编码器进行微信直播说明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微信红包怎么抢才能手气最佳?哪些不能抢?学问多着呢!|红包|手气|学问_新浪新闻
微信红包怎么抢才能手气最佳?哪些不能抢?学问多着呢!
微信红包怎么抢才能手气最佳?哪些不能抢?学问多着呢!
据微信数据显示,除夕有6.88亿人用微信红包传递狗年祝福。自从微信红包走进我们的生活,抢红包、发红包就成了日常活动,金额不大,重在好玩。但哪些红包不能抢?如何抢到最大红包?这些学问你真的清楚吗?提醒!这5种微信红包千万不能抢要填个人信息的红包有的红包打开之后是一个链接,说只要填写了身份证号码等一系列个人信息之后,就可以领取一定金额的红包。这时候千万不要动心,因为这种“红包”很可能是骗局,会将微信里的零钱盗走,甚至连支付宝里的钱一并转走。商家奖励红包,谨慎有的商家给关注者发微信红包点开后显示:“恭喜你获得X元现金红包,邀请您的好友一起抢,你的红包金额可变大,活动时间内最低达到Y元,即可提现。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你将红包转发到微信群,邀请好友们一起抢,那就上当了。因为,这可能是商家的把戏,最终根本没钱,只为获点击关注。陌生群里“微信红包”我们有时会在陌生的微信群里看到一些很像微信红包的对话框,有的人一收到这种信息,就迫不及待的想点开查看。这些红包没准就是犯罪分子的伎俩,你的手机可能因此中了“红包病毒”。这种红包设计的页面跟微信钱包十分相像。一旦被点开,会要求用户输入手机号码,你依次操作下来,不知不觉手机就被安装了木马程序。木马会自动窃取你手机里的通讯录资料,并虚拟中毒手机号码给对方发送“红包病毒”短信,让朋友中招。一旦对方输入银行卡信息,木马程序就会转走卡内资金。已有人中招,损失过万元!陌生人“发错”的红包如果接到陌生人给发来的微信红包,对方说他发错了,让接收红包后再原数还给他。这种红包千万不要领,领了手机就有可能中病毒。等再发红包时,微信支付密码就随之泄露了,骗子就有可能盗取你手机银行、支付宝等的密码。绝对不要点开陌生人的红包。若不慎点击,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然后立刻修改网银、支付宝等密码,最后通过正规途径彻底删除木马病毒。“假好友”红包里或藏“真骗局”陌生人发的红包不能拆,好友发的也要谨慎哦!有的骗子伪装成“好友”发红包链接,打开后有指示在领奖网站中需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微信账户等个人信息,甚至要求扫描二维码。如果照做了,您银行卡里钱就会被转走。在添加微信好友时点击好友,选择“修改备注名”,进行实名备注,这样就能防止有人冒充朋友。另外,尽量不要注明父母、姐弟、同事等关系,避免被骗子利用。涨知识!如何在微信群抢到最大红包?毕啸天(即网红“毕导”),一名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最近,他突然火了,因为他常常一本正经地去研究一些看起来不正经的事,比如:怎么抢到微信群最大的红包?微信运动步数怎么作弊?有段时间毕导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不管别人发多大的红包,抢到手里的每次都只有几分钱。而往往是抢红包比较晚的那些人,他们可以抢到一个比较大的红包。这不科学吧?难道微信红包先抢和后抢的规律是不一样的?马上开始实验。毕导在周围借来了四部手机,连上自己的一部,总共是五部手机,建了个五人群开始发红包。  (提醒:解析看不懂的、没时间看的,可以直接快进看结果)发红包之前先做了这么一个先导实验:N个人抢N+1分钱。大家都学过抽屉原理,N个人抢N+1分钱就应该有一个人抢到2分钱,剩下的人都抢到1分钱。但实际做出来实验结果不是这样的,永远只有最后那个人才能抢到那个2分钱。毕导做了多次实验,把它命名为末位红包抽屉原理。也就是N个人抢N+1分钱,则必有最后一个人抢到2分钱。这个收益率很可怕,他的收益率达到了前面一个人的两倍。这个结果虽然很简单,但是它反映出来一个现象:微信红包的内部算法肯定不是均匀的,先抢后抢一定是有区别的,而且貌似后抢会占一点点优势。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毕导做了进一步的实验。5个人抢50块钱的红包,发了150次,然后统计了每一次这5个人的数据,得到这样750个数据。把750个数据做在一张表上面。大家可以看出来,很惊讶的一个结果:5个人抢50块钱的红包,第一个人从来没有超过20块钱。做了150次,所以统计规律是没有问题的。第二个人从来没有超过过25块钱,等到第三第四第五的人他们能抢到的钱数慢慢才上去。也就说第一个人可能只能抢到0到20,第四第五的人才能抢到0到50中间的任一个数字。后来经过仔细研究,毕导终于发现了微信红包内部的算法规则是什么——每个人当前能抢到的金额服从一个0.01到当前剩余均值两倍的左开右闭区间的均匀分布。什么意思呢?大概是说,5个人抢50块钱,那平均每个人能抢到10块钱。这个时候,第一个人抢的时候,他就只能抢到0—10×2也就是20块钱。你想第一个人多不巧,他只抢到了2块钱。那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了4个人抢48块钱,这个时候平均每个人能抢到12块钱。12的两倍是24,第二个人最大能抢到就变成24块钱。所以这个区间是一个不断放大的过程。发现了这个规律之后,你就可以做一些很无聊的脑洞。比如说你可以编程给自己发红包。然后有一天,毕导就给自己发了五千万个红包,得出来这样一个规律。在五千万个红包下面这个规律就非常地明显了。你可以看到第1个人永远不会超过20,后面的这个规律分布在慢慢平缓下来。此外,通过编程你还可以统计一个现象,就是最佳手气,这是很多人关注的一个点。最佳手气在各个人各个位置的概率是均等的吗?其实也不是。最佳手气的概率在5个人抢的时候是依次递减的。脑洞再发散一下,5个人是这样,N个人抢都是这样吗?于是毕导又做了一个编程,很无聊,给自己发了两亿个红包。最后做出来这样一张图。这张图可以说是把微信抢红包里面所有的情况都概括了。它统计出了从3个人抢到27个人抢,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统计到任何多个人抢。从3个人到27个人,不同的人在抢红包的时候,每一个位置抢到手气最佳的概率这个变化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从这张图的最后我们大概得出一个结论:通常抢红包的人比较多的时候,应该是越往后抢到手气最佳的概率越大。所以以后毕导看到红包都先憋一会儿,等大家先把前面的小红包都抢走了,憋到后面再去把那个大的捞回来。只不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毕导就再也没有抢到过红包......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女子用高科技手段千里之外定位南京招嫖 小心 微信“附近的人”并非在你附近
姐姐带着弟弟,通过网络招募帮手,组建松散型卖淫团队,用一款高科技定位软件,在武汉定位南京招揽嫖客,招到嫖客后再由南京的同伙安排卖淫女去指定地点交易,事成之后与卖淫女分享收益。今年3月底,南京鼓楼警方一举摧毁了这个网络卖淫团伙,并用电子证据锁定了该案的犯罪事实。9月23日,鼓楼区法院以组织卖淫罪、协助组织卖淫罪对该团伙8名被告人处以刑罚。法官提醒各位微信玩家,“附近的人”其实并非在你附近,这个圈子中潜伏着怀有各种目的的人,有人利用这一功能交友,有人则利用它从事招嫖、诈骗等犯罪,缺少辨别力的人最好少去触碰微信的这一功能,以免掉入陷阱或走进误区。
  微信交友陷阱 用高科技手段远程定位招嫖
1985年出生的黄琴,曾有过帮人网上招嫖做代聊的经历。2015年3月,黄琴见这一行来钱快,于是决定单干。随后她在武汉某小区租下一处房子,并物色人员,帮一些网络卖淫团伙做代聊,为他们找嫖客、拿提成。
2016年春节前夕,黄琴让弟弟黄胜加盟到其旗下。之后,姐弟俩加大了投入,他们购买了一款可远程微信定位的软件,并决定把手伸向千里之外的南京。二人从网上购买了20个微信账号,由团伙成员冒充漂亮女孩登录并控制账号,精准定位于南京的一些宾馆或居民小区附近,以勾引嫖客上钩。而一些有找小姐念头的人,自然会通过微信“附近的人”搜寻目标。
黄琴手下的代聊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男性加他们为好友,即会询问对方“约不约”。若对方有约的意思,他们即会向对方发一组不同小姐的写真照及价格等。而一旦对方确定并选中小姐,代聊人员会把嫖客的联系方式及宾馆房间号发给黄琴姐弟俩,两人收到信息后再把这些信息转给一个叫陈倩的女子,陈倩是黄琴在微信上认识的,两人并未见过面,陈倩告诉黄琴自己是卖淫小姐并认识许多卖淫女,而陈倩的落脚点就在南京,黄琴要做南京的业务,自然离不开陈倩为他们物色并调度卖淫女,而陈倩也有自己的渠道和合伙人,于是两人就达成了默契的合作关系。
黄琴、黄胜姐弟俩把作案目标定位南京后,很快就有了高回报,两个月的时间就从卖淫女那边分成了可观收益。
  电子证据锁定团伙犯罪事实
让黄琴、黄胜姐弟俩没有料到的是,自他们用高科技软件定位南京招嫖,加上其他类似团伙的竞争,一时间把南京地区微信“附近的人”搞得乌烟瘴气,引起南京警方的高度关注。3月下旬,南京鼓楼警方开展收网行动,一举将黄琴、黄胜姐弟团伙成员全部抓获,并封存了他们作案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证据载体,他们通过微信、陌陌招嫖的对话记录等电子证据均被收集或恢复,成为法律对他们实施打击的铁证。因为有了这些电子证据,一些涉案嫖客、卖淫女也都受到追踪查处,可谓洋相出尽。
3月30日,黄琴、黄胜、陈倩等8名松散型团伙成员被警方刑事拘留。8人归案后,在铁的电子证据及人证、物证面前,均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9月23日,鼓楼区法院经过审理对此案作出一审宣判,法院认为,被告人黄琴为牟取非法利益,组织多人从事卖淫活动,其行为已构成组织卖淫罪;被告人黄胜、陈倩等7人,在组织卖淫活动中起协助作用,其行为已构成协助组织卖淫罪,均应依法予以惩处。据此,判处该团伙头领黄琴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以协助组织卖淫罪判处另7名被告人二年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各处罚金。
(文中涉及的被告人均为化名)
  连线法官 微信交友应慎之又慎
该案审判长、鼓楼区法院刑一庭庭长邱筱颖在接受金陵晚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本案有两个亮点,一是被告人利用高科技手段异地定位作案,二是电子证据对这伙人的最终锁定。
值得一说的是,微信开通“附近的人”这一功能,目的在于方便用户交友等兴趣活动,但从法院近些年来办案掌握的情况看,这个地带可谓鱼龙混杂,有人利用该微信功能正当交友、有人利用这个平台拉客户推销商品、也有不怀好意的人在上面猎取不同需求的“目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以侵财或骗色为目的的不法人员也潜入其中,无时不在寻找他们所需的猎物,这值得所有微信用户关注和防范。
本起招嫖案例还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在微信“附近的人”生成平台上,有的并非真正附近的人,他们可能远在千里甚至更远的地方,仅有一般网络常识的人,很难识破他(她)们的真面目。由此看来,借助这一平台交友的人更应慎之又慎,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普通人,要在虚拟空间弄清一个人的真实身份实在太难了。若缺少防范,弄不好将落入另有企图者的圈套,并造成感情和财产的双重损害。
  微信理财陷阱 投资月收益80%?夫妻被骗3000元
金陵晚报讯(通讯员 雨公轩 记者 徐宁)9月23日下午,一男子向南京雨花台公安分局赛虹桥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在微信公众号上投资理财被骗。
这名郭姓男子告诉民警,几天前他的妻子田某通过同事获知一个能赚钱的理财公众号,投资限额1600元,但是月收益达到80%,且收益可以每天提现。田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入了1500元,第二天田某发现竟真有100多元的收益可以提现。
田某立即将这个公众号推荐给了丈夫郭某,夫妻二人在此公众号上的筹资平台一共转入了3000元,几天的时间两人就赚了400多元钱,而且都成功提现了。
9月23日上午10点多,郭某看到这个公众号发来通知称公众号将进行整改,将会暂停服务几天。这条推送消息中还提及,期间收益回报不受影响,正常运营后可以提现。郭某总是觉得有点不对劲,之后他多次拨打客服电话均无人接听,两人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目前,雨花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雨花台警方提醒市民,网络理财投资有风险,需谨慎对待。目前网络理财投资的监管制度并不完善,市民投资理财产品时要选择信誉好、有保障的投资渠道。同时,骗子大多以不切实际的高额利润为诱饵实施诈骗,那些利率奇高的投资产品,很有可能是骗局。
  □通讯员 李自庆 金陵晚报记者 陈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可以看到访客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