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有边民证过来东兴海鲜市场在哪里玩,能在哪里玩?可以过边检去海防吗?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我女朋友在中国三个月了,来时只有护和边民证,回越南过边检被拘留了,怎么才能放出来要多久?
我女朋友在中国三个月了,来时只有护和边民证,回越南过边检被拘留了,怎么才能放出来,要多久?
律师回答地区:广西-柳州咨询电话:帮助网友:63687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这个要咨询办案机关了。。。。 23:35
无锡推荐律师每天数千越南人往返广西东兴市跨国打工
下午6时许,大量在东兴打工的越南人过关返回芒街家中。
“说好的价格,不能结账时来砍价”,“如果能有这个价,你拿多少我们收多少”……10月25日17时50分,临下班,7名中年男人进店挑选越南特产时多次尝试讲价,画着妆、抹鲜艳口红的店员阿珍熟练“反击”,没让这批游客“得逞”。
24岁的阿珍是越南芒街人,未婚,中文流利,去年成为“跨国上班族”:住越南芒街,在广西东兴市工作,每月工资2300元。谈及为何来中国上班,她说“工资高一点,可以学中文”。
位于广西防城港市的东兴市是边贸城,与越南芒街仅一河之隔。两国边民通关出境,若不需排队,仅用不到一分钟时间。高收入吸引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前来东兴淘金,他们或在街头散卖越南特产,或被中国老板聘用务工;或每日往返于中越两国,或想法获得合法务工资格。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是徘徊在街头的卖货人,越南特产商铺里的店员,流水线工厂里的普工,物流公司的搬货人,酒店的服务人员……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临时居留、常驻在东兴市的越南人达2000多人,东兴市相关部门批准用工人数为1020人。这还不包括利用边民证每日往返于东兴、芒街之间的越南人。
数千越南人在东兴务工,官方如何监管?澎湃新闻从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东兴市人社局”)了解到,为了规范跨国劳务,并弥补自身劳动力不足,东兴近年积极探索境外边民劳务合作,尤其最近半年,跨国劳务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如今,越南人进入东兴境内企业打工,需办理务工证。
东兴市人社局潘姓负责人表示,过去存在非法务工的现象,规范工作刚起步,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政府的构想中,今后,所有进入中国务工的越南人都纳入规范管理之中,包括每日往返中越两国的跨国上班族。该负责人强调,据相关部门预测,越南人工成本低廉的优势可能只有5年,要抓住这段人口红利期。
东兴口岸附近,有很多越南人卖烟、香水、手链、越南盾等商品,他们每日往返与芒街和东兴之间。
街头卖货人
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广西东兴市,沿北仑河而建,常驻人口约30万人。跨过北仑河,便到越南芒街,它是越南北部最大、最开放的口岸经济特区。两国边贸往来让东兴成为繁荣的边贸城市,2016年其对外进出口总额30.9亿美元。
东兴也是中越边境最大的旅游集散地,从东兴前往越南的游客逐年上涨。2016年,经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突破700万人次,其中,经东兴口岸赴越南游客占广西90%左右。
游客的光临,让一河之隔的越南人嗅到了商机。
清晨,东兴口岸最先热闹起来,前往越南的中国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近万名越南人通关进入东兴,他们是跨国上班族、蚂蚁搬家者、街头卖货人……
据相关政策,中越两国边民办理边民证,即可随时通关出境。多位东兴市政府工作人员证实,越南人只要到了芒街,不管来自越南哪里,均可办理边民证,进入东兴异常方便。
在东兴街头,最有异国情调恐怕要数越南籍的街头卖货人。他们活跃于东兴口岸附近,能说简单的中文,街头向中国游客售卖香烟、香水、手链、越南盾等越南特产。这些男的多戴绿色圆帽,背黑色斜挎包,徘徊街头,向中国游客吆喝;女的多选择一处蹲坐,戴白色草帽及口罩,等待中国游客经过。
阿龙是一名街头卖货人,称生意越来越难做,考虑回越南打工。
身高约175cm,黝黑的脸轮廓分明,嘴角挂浅浅微笑,30岁的阿龙在街头徘徊时,不时有中国女游客过来,要求合影。听懂后,阿龙都会配合。
有中国游客投来目光,阿龙会抓住时机,赶紧从破旧的斜挎包里翻出几串手链,吆喝“这是越南的,买一个”。
斜挎包里有各式手链,均由木珠串成,木质不同,价格不同,开价从30元到100多元不等。阿龙称,手链都是自家做的,且没有店租等成本,价钱已经比商场里便宜很多。当一位中国游客花50元从阿龙手中买走一条开价100多元的手链时,阿龙表面上为难,但兴奋之情早已无法掩饰,赶紧向这位游客推荐另一条。
阿龙的老家位于越南太平省,距离芒街有500公里,坐大巴要一宿。阿龙称,父亲在老家做手链,他本人以前也在老家做,两年前离家寻找商机,后来成为东兴街头的一名卖货人。
妻子和两个孩子在老家,阿龙一人在芒街租了房,他的活动轨迹和数千居住在芒街附近的越南人一样:早上过关进入东兴,日落时分返回芒街。虽说要跨国,但两座城市仅一河之隔,从一边步行至一边,算上通关排队时间,一般也就半小时左右。
据阿龙介绍,他比较熟的卖货人有几十人,都是男性,常一起行动,在街头寻觅;若见顾客迟疑,或执意砍价时,其他人也会过来帮忙,一起想法说服对方。
“厉害的每月能赚3000元,差的只能赚1000多元。”阿龙干这行两年了,每月可以赚一两千元。
对于陌生来访者,一旁的女性同伴保持警惕,不时提醒阿龙:不能说太多,小心是调查人员,会被带走的。她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只抱怨说,他们在商铺门口停留时,会被中国老板骂,说他们影响了商铺的生意。
阿龙表示,现在生意难做,赚钱少,不少越南卖货人改行,不来东兴街头了,他也在考虑,要不要回越南打工算了。
与阿龙在街头不停徘徊不同,另一类越南卖货人喜欢择一处蹲坐,他们多是上了年纪的女性,守株待兔式等待中国游客路过。
没有顾客,阿丽有时会趴在护栏边,眺望北仑河,河的对岸就是越南芒街。
36岁的阿丽喜欢蹲坐在北仑河河边,前方摆放香水、油膏、手链等越南特产。这里是北仑河最好的观景点之一,不时有游客过来拍照。每天接触中国游客,阿丽学会了简单的中文,但她没有中国名字,叫“阿丽”仅仅是名字的读音接近“丽”。
阿丽的家距离东兴口岸约3公里,那是芒街的乡下,她的两个孩子、丈夫都生活在那里。她当了几年街头卖货人,早上八九点过来,下午六七点回去,每月赚一千多元。
没有顾客上门时,阿丽会站起来走动,有时趴在河边的围栏上,安静地凝视北仑河,河面上不时有铁壳船穿行,对岸就是她的家。
东兴口岸附近的商铺,不少中国老板喜欢聘用年轻漂亮的越南姑娘当店员。
跨国上班族
在东兴口岸附近,主打越南特色的商铺很多,中国老板们为了营造异域情调,刺激中国游客消费,喜欢聘请年轻、漂亮的越南姑娘当店员。
24岁的阿珍是这里的“名人”,长相靓丽,中文流利,附近的店员热情推荐,说她不久前出镜上了新闻。
为了工资高点、学习普通话,阿珍一年前成为跨国上班族,每日往返于东兴和芒街之间,出入境通关的时间和排队有关,有时是半小时,有时要等一两个小时。
面对中国游客砍价,阿珍早已习惯,能从容应对。不过,为一两块钱扯来扯去,这让她有些反感,认为这种顾客太小气了。
多数越南人没有使用微信,但阿珍却是忠实用户,像中国女孩一样,她喜欢在朋友圈发自拍照,而且每张都会美颜,配上越南文、中文、英文。
阿珍的同事郑茉莉也是一名跨国上班族,她染发,纹身,口红鲜艳,看不出是来自越南太平省的贫困家庭女孩。
24岁的阿珍和21岁的郑茉莉都是跨国上班族,在东兴一家特产店当店员,每月休息2天,工资约2300元。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2015年,郑茉莉19岁,高中毕业,她选择不读大学,来中国当街头卖货人。郑茉莉表示,在越南,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很多都不读大学,认为读了大学也不好找工作,浪费钱。郑茉莉希望小她5岁的弟弟读完高中后,出来学一门技术。
最初,郑茉莉不会说中文,只能在东兴街头当卖货人,每月赚元。一年后,郑茉莉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她选择当跨国上班族,在东兴一家商铺当店员。
“每月休息2天,工资2300元。”郑茉莉说,现在比去年做街头卖货人时赚得少,但不用日晒雨淋,且收入稳定。
郑茉莉一家租住在芒街,爸爸在芒街开摩的,妈妈在中国卖茶叶。每月,郑茉莉固定上交妈妈1500元,剩余的几百元可自由支配,零用或买衣服。
郑茉莉表示,像她这样的年轻女孩,在越南也可找很多工作,如卖衣服、饭店服务员,但工资最多1800元,假如雇主是中国人,工资可以高点,因而很多女孩都愿意来中国打工,但读了大学,反而就不来中国了。
对于中国顾客,郑茉莉印象最深的也是讲价问题,“喜欢讲价的就开高一点”,“太低就不卖了”。有顾客拿几年前的价格比,不买也不走,一直说不停,郑茉莉没忍住,就和顾客吵了起来。
很多路过的中国游客会问,“是不是越南人”,听到答复后,有些会多问几句,甚至要求合影,留个联系方式,加个微信。郑茉莉并不抗拒,会选择配合,并借机让他们买一点特产。
郑茉莉说,她工作忙,不怎么用微信,有人给她留言,她常常很晚才看到,而且有些人年纪大她十几岁,根本就不适合。
尽管在东兴工作两年,郑茉莉没有中国朋友,对东兴也陌生,她每天在家中、店里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有朋友还嘲笑她,“你在东兴工作了那么久,连哪些地名都不知道”。
目前,郑茉莉没有留在中国发展的打算,也不想当一辈子店员。她想开一家小店,但算了算,租金、进货等启动资金要10万元,这对她来说是天文数字。
40岁的东兴人黄慧玲是阿珍、郑茉莉的老板,在此经营有三个门面。黄慧玲表示,同样的工资,她更倾向于选择越南姑娘,像阿珍、郑茉莉这样的越南姑娘,“年轻漂亮,中文好,勤快能干”。
黄慧玲抱怨说,东兴的游客虽然越来越多,但多数都直奔越南,进店消费的反而少了,生意没以前好做。
像阿珍、郑茉莉这样的跨国上班族,东兴口岸附近的商铺随处可见。
41岁的阿重来自越南西贡,距离芒街两千公里,过来要坐两天两夜的车。他在芒街租房,白天在东兴一家工艺品店当店员,每月工资1500元,过年过节有一两百元的过节费。每月,阿重得省吃俭用,存下600元寄给留守老家的妻子和两个孩子。
27岁的阿海在东兴当店员近3年,每月工资2000多远,她的老公也在东兴帮人卖红木。
经中国女老板劝说,27岁的阿海才愿意接受采访。阿海只读过一年书,在越南卖过衣服,目前在东兴做店员近三年,她老公在东兴帮人卖红木,两个孩子由爸妈照顾。阿海说,她的每月能赚2000多元,其实跟芒街的工资差不多。
进厂打工的越南人,多来自越南中西部贫困地区,女性居多,不会说中文,其用工成本同比中国工人要低约1000元。
商场的窄窄过道上,一位身材火辣、皮肤白皙的越南美女静静地站着,羞涩地向路过的中国游客微笑。附近的中国店员介绍,她刚来东兴一个月,还不太会说中文。
生活在芒街附近的越南人,若到东兴淘金,多选择每日跨国往返。他们的特点也很明显,会一点中文,打扮相对时尚。而来自越南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人,则构成了跨国务工的另一群体,他们多是年轻女性,打扮简单,不会说中文,直接进中国企业当普工。
劳务中介公司向越南工人提供的企业招工信息。
越南工人的勤快廉价,满足了中国企业的用工需求。看好东兴跨国劳务的前景,今年年初,广西北流南达时装针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达公司”)在东兴设立分公司,尝试聘用越南工人。
南达公司东兴分公司生产厂长邹杜平介绍,目前,该分公司有工人90多名,九成是越南人,且多数是女工,男性仅13人,有10对夫妻。邹杜平直言,招工时,打扮时尚、中文好的越南人坚决不要,一看就待不久,他招的多来自越南中西部农村地区。
经几个月的观察,邹杜平发现,越南工人听话,好管,但也不太灵活,有些小毛病总是改不过来,需要“贴身式管理”。
“一个熟练的越南工人,每月工资仅需2000多元,这比中国工人便宜1000多元。”邹杜平表示,他所在的公司隶属于一家香港企业,在广东、福建、广西等地有工厂,若在东兴的跨国劳务探索进展顺利,总公司有意进行转移,在东兴建立5000多工人的大厂。
阿娟和丈夫来自越南宣光农村地区,今年7月进入东兴一家工厂打工。经夫妻俩介绍,先后有11名越南人进入该工厂打工。
22岁的阿娟是为数不多能说中文的女工,她和丈夫阿天来自越南宣光农村地区,坐车到芒街要12个小时。
今年7月20日,夫妻俩一同进入南达公司东兴分公司,学徒阶段包吃包住,每月有1800元。对此,阿娟很满意,称比在越南赚得多,而且工作时轻松,不用晒太阳、搬重物。
在和中国工友的交流中,读过九年书的阿娟学会了一点中文。邹杜平发现她比较灵活、聪明,有意识培养她成为技术人员,让她承担更多的角色。经阿娟夫妻介绍,先后有11名越南人进入工厂,每介绍1人有100元的奖励。
在老家,阿娟有两个孩子,大的4岁,小的3岁,夫妻俩每月会存3000元寄回家。
冯氏爱在保通公司打工2年,主要做海鲜清洗、包装等工作,每月工资元,这比她在越南赚得多,她所在的村有20多人在保通公司打工。
得知有人来访时,40岁的冯氏爱化了淡妆,特意穿上一件暗红色裙子。
冯氏爱是芒街周边的农村人,同村有20多人在东兴市保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通公司”)打工。2015年5月,在东兴口岸附近看到招聘信息后,冯氏爱找了一辆摩托车,直接找到保通公司求职。
冯氏爱做过很多工作,种田地、卖海鲜、进服装厂,一般每月能赚1000元左右,最高时拿到过1500元。来到保通公司后,她每月能赚元,“什么时候保通不要我们了,我们才回去”。
“越南工人都很节省,最多逛下超市买点水果,一般自己留一两百元,剩下的工资都拿回家,甚至有人专门负责带钱回越南,抽点提成。”保通公司一名李姓管理人员表示,该公司目前有180多名越南女工,多数是芒街周边地区的,她们每月两天假,每隔三天办一次续签。
越南工人进入东兴的企业务工,需办理《务工证》等证件。
东兴市公安局和口岸签证处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证》的人数为2929人,临时居留和常驻在东兴的越南籍人员达2000多人,东兴批准用工人数为1020人。东兴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进入东兴务工的越南人以低层次为主。
该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数千越南人在东兴逗留,也给管理带来了挑战,一定数量的境外边民在东兴试验区非法务工,受雇于私人业主,非法在东兴从事红木加工、建筑、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有的走街穿巷贩卖越南特产,早出晚归,不滞留过夜。而由于行业人员分散,务工形式、时间多样化,增加了发现的难度。
再是一些雇佣关系松散,雇佣单位没有健全的制度,境外边民在雇佣单位的劳务报酬没有任何记载,难以取得相关证据,而一些新的用工行业难定性,有些行为在一定的形式上规避了法律、对雇佣方的处罚缺乏法律依据。
为了规范跨境劳务,东兴近年来积极推动跨境务工事宜。按照最新规定,进入东兴境内企业打工的越南人,需取得务工证,并实行“四证一登记”管理模式。
东兴市人社局潘姓负责人表示,过去存在非法务工现象,规范跨境劳务工作才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在政府构想中,所有进入中国务工的越南人都会纳入规范管理之中。该负责人强调说,据相关预测,越南人工成本低廉的优势可能只有5年,要抓住这段人口红利期。
2013年,广西财经学院曾发布调研报告称,越南每年有约100-150万人进入就业年龄,越南现有国营企业5000多家,私营企业10万多家,外资企业4000多家,与百万劳动力相比,自身企业接纳能力有限。
据东兴市人社局工作人员提供的文字材料,在用工企业中,中国工人和越南工人工资一般相同,但中国工人需购买五险,每月共计713元,而越南工人仅需办理《健康证》、《中国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证》和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中介公司的劳务派遣费用共计280元,每个越南工人每月节省用工成本约500元。
上述文字材料指出,跨境劳务仍存在诸多问题及困难,如中越双方合作共管机制尚未建立,从事跨境劳务中介机构监管不够规范,办证等费用明显上涨,入境停留时间短等。
邹杜平表示,他所招用越南工人一半来自劳务中介公司,为此得承担每人每月200多元,且每月需续签一次,影响企业生产。邹杜平希望,中越两国政府能加强合作,中国企业能直接出去越南招工,以减省中介环节。
广西东兴成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务中介公司,自今年5月成立,共招收80多名越南工人,经过培训已有46人成功到企业上班。该公司总经理韦贤和表示,和广西临近的越南三省,较为富裕,来中国进厂打工的欲望不强烈,目前所吸引的越南工人主要来自越南中西部较为贫困地区,且以女性为主。
韦贤和说,用工企业获得相应资格后可绕过劳务中介公司直接招人,但想去越南招人不太现实,一是根据现有规定,直接去越南招工属于违法,需通过越南的代理公司完成,而且越南本身也在思考,究竟是把工人输出到中国,还是吸引中国企业去越南设厂;二是过去存在非法用工现象,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越南工人拿不到工资,因而没有中介公司作为担保,越南人也不敢随便进入中国企业。
韦贤和向澎湃新闻表示,越南人想到中国企业打工,仅办理《健康证》就需要7个工作日,还有5天的试工期,而且每月还需重新提供材料续签,相当耗时,成本也高,希望能优化程序。
对此,东兴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回应称,相关协调工作还进行中,今后有望优化办证流程,如现行的一个月入境停留时间有望延长至三个月、六个月,也有放宽条件让企业提前试工。
防城港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续签程序如何优化仍有待考量,而劳务中介公司也有存在的必要,一是便于监管,公安机关直接对接劳务中介公司;二是劳务中介公司对用工企业有所监督,也能为工人维权,应对工人拿不到工资等问题。
该负责人称,从便民角度而言,用工资格要放宽,甚至要放宽至个人,但管理上有难度,对人员背景审查很难落实到位,“管理和便民之间要做到平衡,最后实现双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有在东兴做边贸的老哥吗?_东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9,226贴子:
有在东兴做边贸的老哥吗?收藏
越南哪些乱七八糟的特产一般在哪拿货的?直接等越南人拿过来跟他们买吗?
东兴口岸特产店
零食价不高,毕竟是快消品,靠量,你要在这里的话,可以来转转,关帝庙这边的丁字路口,润东特产店,不小
有,越南人卖的都是紫檀之类的,那个利润高,吃的应该也有,具体不知
越南特产进中国有3个渠道1、走私。没有任何实际意义。2、边民互市。持边民证每天可以交易2000元免税商品,具体货物看名录。现在基本都是边民互助小组在操作。你要想找这种就去互市打听。3、大宗进出口。配额、减免、扶持。太多了,一句话说不完。
问题来了,你要什么货?
货还不简单?要什么货说。
边贸啊两边毛都难做哦
我做批发的
我做批发的
有渠道了吗?
登录百度帐号越南姑娘“跨国上班”,待遇不错哦!
8月底的一个清晨,当连接中国和越南的东兴口岸开启时,一批又一批的越南人穿过国门,跨过北仑河大桥到中国开始一天的工作?
东兴市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属于广西防城港市管辖。越南边民凭边民证入境中国,平均每人边检核验时间只有5秒左右。便捷高效的通关条件以及政策与地理位置的便利,使得不少越南人过着“跨国上班”的生活。
边民在核验通关
以前不少越南人从事的是销售和边贸工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2015年7月,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正式启动中越跨境劳务试点,首次允许越南边境居民持合法、有效证件进入中国边境地区的试点企业打工。许多越南工人逐渐走进中国工厂,开启了另一种生活。
一、越南女工:梁氏桥
越南女工梁氏桥在中国广西东兴市的一家特产店做销售工作,工资每个月2300元,她很满意?
“我家就在北仑河对面的芒街,亲戚介绍我来东兴打工。这里工作环境和收入都不错?”梁氏桥说,她在东兴已工作一个月,店里包吃,晚上下班后她会返回越南芒街?
二、越南女工:裴氏后
越南女工裴氏后8月初入职怡诚食品,到月中发工资这天,才上班11天的她拿到了800多元的薪酬。得知她是一名“中国媳妇”,中国丈夫也在本地后,公司打算免费给她提供一间夫妻房。
“工作收入稳定,各项福利完善,是我选择在中国打工的重要原因。” 裴氏后说。
三、越南行政:梁秀莺
从大学毕业后,家住越南芒街的梁秀莺来到东兴市宝通食品有限公司从事行政工作,熟练掌握中文和越南语的她很受企业的欢迎。
“这里的工资水平和越南河内差不多,但是离我家更近,平时还能回芒街吃个晚饭再返回公司。”梁秀莺说,她喜欢看中国的流行电视剧,吃中国的菜肴,对当地的生活比较适应,还交了一名当地的男朋友。
2017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印发《广西中越跨境劳务合作试点工作方案》,鼓励边境企业使用越南工人。随着跨境劳务合作不断加深,前来中国务工的越南人也开始从工厂厂房走向办公室,从事行政工作。
东兴市怡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试点企业之一。目前有320多名越南工人在此务工,占公司一线工人的60%以上。公司人事行政总监熊勇说,以前公司总是缺工人,生产规模上不去,试点政策落地后,劳动力得到了充分保障,公司的生产车间从2个变成5个,年销售额从2亿多元增长到5亿多元,试点政策所激发的发展红利得到充分体现。
东兴市宝通食品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李林霞说:“越南员工吃苦耐劳,工作时间比较稳定,我们用人单位对他们很满意。”
防城港市人社局副局长韦俊佗介绍,当地年轻人偏爱去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打工,所以劳动力较为缺乏。试点工作使试点企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企业对这项试点政策非常欢迎。越南工人在中国务工的工资也高于越南国内工资,积极性高,实现了互利共赢。
根据防城港市人社局的统计,截至8月15日,东兴试验区内有19家试点企业,总批准用工人数4410人。“目前,当地劳动力优势逐渐呈现,开始吸引一些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边境地区,对促进中越双方的产业发展和边境繁荣大有裨益。”韦俊佗说。
(来源:新华视点)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数千越南人来东兴跨国打工,官方正加强监管
原标题:每天数千越南人往返广西东兴市跨国打工,官方正加强监管
“说好的价格,不能结账时来砍价”,“如果能有这个价,你拿多少我们收多少”……10月25日17时50分,临下班,7名中年男人进店挑选越南特产时多次尝试讲价,画着妆、抹鲜艳口红的店员阿珍熟练“反击”,没让这批游客“得逞”。
24岁的阿珍是越南芒街人,未婚,中文流利,去年成为“跨国上班族”:住越南芒街,在广西东兴市工作,每月工资2300元。谈及为何来中国上班,她说“工资高一点,可以学中文”。
下午6时许,大量在东兴打工的越南人过关返回芒街家中。
位于广西防城港市的东兴市是边贸城,与越南芒街仅一河之隔。两国边民通关出境,若不需排队,仅用不到一分钟时间。高收入吸引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前来东兴淘金,他们或在街头散卖越南特产,或被中国老板聘用务工;或每日往返于中越两国,或想法获得合法务工资格。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是徘徊在街头的卖货人,越南特产商铺里的店员,流水线工厂里的普工,物流公司的搬货人,酒店的服务人员……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临时居留、常驻在东兴市的越南人达2000多人,东兴市相关部门批准用工人数为1020人。这还不包括利用边民证每日往返于东兴、芒街之间的越南人。
数千越南人在东兴务工,官方如何监管?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东兴市人社局”)了解到,为了规范跨国劳务,并弥补自身劳动力不足,东兴近年积极探索境外边民劳务合作,尤其最近半年,跨国劳务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如今,越南人进入东兴境内企业打工,需办理务工证。
东兴市人社局潘姓负责人表示,过去存在非法务工的现象,规范工作刚起步,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政府的构想中,今后,所有进入中国务工的越南人都纳入规范管理之中,包括每日往返中越两国的跨国上班族。该负责人强调,据相关部门预测,越南人工成本低廉的优势可能只有5年,要抓住这段人口红利期。
东兴口岸附近,有很多越南人卖烟、香水、手链、越南盾等商品,他们每日往返与芒街和东兴之间。
街头卖货人
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广西东兴市,沿北仑河而建,常驻人口约30万人。跨过北仑河,便到越南芒街,它是越南北部最大、最开放的口岸经济特区。两国边贸往来让东兴成为繁荣的边贸城市,2016年其对外进出口总额30.9亿美元。
东兴也是中越边境最大的旅游集散地,从东兴前往越南的游客逐年上涨。2016年,经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突破700万人次,其中,经东兴口岸赴越南游客占广西90%左右。
游客的光临,让一河之隔的越南人嗅到了商机。
清晨,东兴口岸最先热闹起来,前往越南的中国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近万名越南人通关进入东兴,他们是跨国上班族、蚂蚁搬家者、街头卖货人……
据相关政策,中越两国边民办理边民证,即可随时通关出境。多位东兴市政府工作人员证实,越南人只要到了芒街,不管来自越南哪里,均可办理边民证,进入东兴异常方便。
在东兴街头,最有异国情调恐怕要数越南籍的街头卖货人。他们活跃于东兴口岸附近,能说简单的中文,街头向中国游客售卖香烟、香水、手链、越南盾等越南特产。这些男的多戴绿色圆帽,背黑色斜挎包,徘徊街头,向中国游客吆喝;女的多选择一处蹲坐,戴白色草帽及口罩,等待中国游客经过。
阿龙是一名街头卖货人,称生意越来越难做,考虑回越南打工。
身高约175cm,黝黑的脸轮廓分明,嘴角挂浅浅微笑,30岁的阿龙在街头徘徊时,不时有中国女游客过来,要求合影。听懂后,阿龙都会配合。
有中国游客投来目光,阿龙会抓住时机,赶紧从破旧的斜挎包里翻出几串手链,吆喝“这是越南的,买一个”。
斜挎包里有各式手链,均由木珠串成,木质不同,价格不同,开价从30元到100多元不等。阿龙称,手链都是自家做的,且没有店租等成本,价钱已经比商场里便宜很多。当一位中国游客花50元从阿龙手中买走一条开价100多元的手链时,阿龙表面上为难,但兴奋之情早已无法掩饰,赶紧向这位游客推荐另一条。
阿龙的老家位于越南太平省,距离芒街有500公里,坐大巴要一宿。阿龙称,父亲在老家做手链,他本人以前也在老家做,两年前离家寻找商机,后来成为东兴街头的一名卖货人。
妻子和两个孩子在老家,阿龙一人在芒街租了房,他的活动轨迹和数千居住在芒街附近的越南人一样:早上过关进入东兴,日落时分返回芒街。虽说要跨国,但两座城市仅一河之隔,从一边步行至一边,算上通关排队时间,一般也就半小时左右。
据阿龙介绍,他比较熟的卖货人有几十人,都是男性,常一起行动,在街头寻觅;若见顾客迟疑,或执意砍价时,其他人也会过来帮忙,一起想法说服对方。
“厉害的每月能赚3000元,差的只能赚1000多元。”阿龙干这行两年了,每月可以赚一两千元。
对于陌生来访者,一旁的女性同伴保持警惕,不时提醒阿龙:不能说太多,小心是调查人员,会被带走的。她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只抱怨说,他们在商铺门口停留时,会被中国老板骂,说他们影响了商铺的生意。
阿龙表示,现在生意难做,赚钱少,不少越南卖货人改行,不来东兴街头了,他也在考虑,要不要回越南打工算了。
与阿龙在街头不停徘徊不同,另一类越南卖货人喜欢择一处蹲坐,他们多是上了年纪的女性,守株待兔式等待中国游客路过。
没有顾客,阿丽有时会趴在护栏边,眺望北仑河,河的对岸就是越南芒街。
36岁的阿丽喜欢蹲坐在北仑河河边,前方摆放香水、油膏、手链等越南特产。这里是北仑河最好的观景点之一,不时有游客过来拍照。每天接触中国游客,阿丽学会了简单的中文,但她没有中国名字,叫“阿丽”仅仅是名字的读音接近“丽”。
阿丽的家距离东兴口岸约3公里,那是芒街的乡下,她的两个孩子、丈夫都生活在那里。她当了几年街头卖货人,早上八九点过来,下午六七点回去,每月赚一千多元。
没有顾客上门时,阿丽会站起来走动,有时趴在河边的围栏上,安静地凝视北仑河,河面上不时有铁壳船穿行,对岸就是她的家。
东兴口岸附近的商铺,不少中国老板喜欢聘用年轻漂亮的越南姑娘当店员。
跨国上班族
在东兴口岸附近,主打越南特色的商铺很多,中国老板们为了营造异域情调,刺激中国游客消费,喜欢聘请年轻、漂亮的越南姑娘当店员。
24岁的阿珍是这里的“名人”,长相靓丽,中文流利,附近的店员热情推荐,说她不久前出镜上了新闻。
为了工资高点、学习普通话,阿珍一年前成为跨国上班族,每日往返于东兴和芒街之间,出入境通关的时间和排队有关,有时是半小时,有时要等一两个小时。
面对中国游客砍价,阿珍早已习惯,能从容应对。不过,为一两块钱扯来扯去,这让她有些反感,认为这种顾客太小气了。
多数越南人没有使用微信,但阿珍却是忠实用户,像中国女孩一样,她喜欢在朋友圈发自拍照,而且每张都会美颜,配上越南文、中文、英文。
阿珍的同事郑茉莉也是一名跨国上班族,她染发,纹身,口红鲜艳,看不出是来自越南太平省的贫困家庭女孩。
24岁的阿珍和21岁的郑茉莉都是跨国上班族,在东兴一家特产店当店员,每月休息2天,工资约2300元。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2015年,郑茉莉19岁,高中毕业,她选择不读大学,来中国当街头卖货人。郑茉莉表示,在越南,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很多都不读大学,认为读了大学也不好找工作,浪费钱。郑茉莉希望小她5岁的弟弟读完高中后,出来学一门技术。
最初,郑茉莉不会说中文,只能在东兴街头当卖货人,每月赚元。一年后,郑茉莉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她选择当跨国上班族,在东兴一家商铺当店员。
“每月休息2天,工资2300元。”郑茉莉说,现在比去年做街头卖货人时赚得少,但不用日晒雨淋,且收入稳定。
郑茉莉一家租住在芒街,爸爸在芒街开摩的,妈妈在中国卖茶叶。每月,郑茉莉固定上交妈妈1500元,剩余的几百元可自由支配,零用或买衣服。
郑茉莉表示,像她这样的年轻女孩,在越南也可找很多工作,如卖衣服、饭店服务员,但工资最多1800元,假如雇主是中国人,工资可以高点,因而很多女孩都愿意来中国打工,但读了大学,反而就不来中国了。
对于中国顾客,郑茉莉印象最深的也是讲价问题,“喜欢讲价的就开高一点”,“太低就不卖了”。有顾客拿几年前的价格比,不买也不走,一直说不停,郑茉莉没忍住,就和顾客吵了起来。
很多路过的中国游客会问,“是不是越南人”,听到答复后,有些会多问几句,甚至要求合影,留个联系方式,加个微信。郑茉莉并不抗拒,会选择配合,并借机让他们买一点特产。
郑茉莉说,她工作忙,不怎么用微信,有人给她留言,她常常很晚才看到,而且有些人年纪大她十几岁,根本就不适合。
尽管在东兴工作两年,郑茉莉没有中国朋友,对东兴也陌生,她每天在家中、店里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有朋友还嘲笑她,“你在东兴工作了那么久,连哪些地名都不知道”。
目前,郑茉莉没有留在中国发展的打算,也不想当一辈子店员。她想开一家小店,但算了算,租金、进货等启动资金要10万元,这对她来说是天文数字。
40岁的东兴人黄慧玲是阿珍、郑茉莉的老板,在此经营有三个门面。黄慧玲表示,同样的工资,她更倾向于选择越南姑娘,像阿珍、郑茉莉这样的越南姑娘,“年轻漂亮,中文好,勤快能干”。
黄慧玲抱怨说,东兴的游客虽然越来越多,但多数都直奔越南,进店消费的反而少了,生意没以前好做。
像阿珍、郑茉莉这样的跨国上班族,东兴口岸附近的商铺随处可见。
41岁的阿重来自越南西贡,距离芒街两千公里,过来要坐两天两夜的车。他在芒街租房,白天在东兴一家工艺品店当店员,每月工资1500元,过年过节有一两百元的过节费。每月,阿重得省吃俭用,存下600元寄给留守老家的妻子和两个孩子。
27岁的阿海在东兴当店员近3年,每月工资2000多远,她的老公也在东兴帮人卖红木。
经中国女老板劝说,27岁的阿海才愿意接受采访。阿海只读过一年书,在越南卖过衣服,目前在东兴做店员近三年,她老公在东兴帮人卖红木,两个孩子由爸妈照顾。阿海说,她的每月能赚2000多元,其实跟芒街的工资差不多。
进厂打工的越南人,多来自越南中西部贫困地区,女性居多,不会说中文,其用工成本同比中国工人要低约1000元。
商场的窄窄过道上,一位身材火辣、皮肤白皙的越南美女静静地站着,羞涩地向路过的中国游客微笑。附近的中国店员介绍,她刚来东兴一个月,还不太会说中文。
生活在芒街附近的越南人,若到东兴淘金,多选择每日跨国往返。他们的特点也很明显,会一点中文,打扮相对时尚。而来自越南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人,则构成了跨国务工的另一群体,他们多是年轻女性,打扮简单,不会说中文,直接进中国企业当普工。
劳务中介公司向越南工人提供的企业招工信息。
越南工人的勤快廉价,满足了中国企业的用工需求。看好东兴跨国劳务的前景,今年年初,广西北流南达时装针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达公司”)在东兴设立分公司,尝试聘用越南工人。
南达公司东兴分公司生产厂长邹杜平介绍,目前,该分公司有工人90多名,九成是越南人,且多数是女工,男性仅13人,有10对夫妻。邹杜平直言,招工时,打扮时尚、中文好的越南人坚决不要,一看就待不久,他招的多来自越南中西部农村地区。
经几个月的观察,邹杜平发现,越南工人听话,好管,但也不太灵活,有些小毛病总是改不过来,需要“贴身式管理”。
“一个熟练的越南工人,每月工资仅需2000多元,这比中国工人便宜1000多元。”邹杜平表示,他所在的公司隶属于一家香港企业,在广东、福建、广西等地有工厂,若在东兴的跨国劳务探索进展顺利,总公司有意进行转移,在东兴建立5000多工人的大厂。
阿娟和丈夫来自越南宣光农村地区,今年7月进入东兴一家工厂打工。经夫妻俩介绍,先后有11名越南人进入该工厂打工。
22岁的阿娟是为数不多能说中文的女工,她和丈夫阿天来自越南宣光农村地区,坐车到芒街要12个小时。
今年7月20日,夫妻俩一同进入南达公司东兴分公司,学徒阶段包吃包住,每月有1800元。对此,阿娟很满意,称比在越南赚得多,而且工作时轻松,不用晒太阳、搬重物。
在和中国工友的交流中,读过九年书的阿娟学会了一点中文。邹杜平发现她比较灵活、聪明,有意识培养她成为技术人员,让她承担更多的角色。经阿娟夫妻介绍,先后有11名越南人进入工厂,每介绍1人有100元的奖励。
在老家,阿娟有两个孩子,大的4岁,小的3岁,夫妻俩每月会存3000元寄回家。
冯氏爱在保通公司打工2年,主要做海鲜清洗、包装等工作,每月工资元,这比她在越南赚得多,她所在的村有20多人在保通公司打工。
得知有人来访时,40岁的冯氏爱化了淡妆,特意穿上一件暗红色裙子。
冯氏爱是芒街周边的农村人,同村有20多人在东兴市保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通公司”)打工。2015年5月,在东兴口岸附近看到招聘信息后,冯氏爱找了一辆摩托车,直接找到保通公司求职。
冯氏爱做过很多工作,种田地、卖海鲜、进服装厂,一般每月能赚1000元左右,最高时拿到过1500元。来到保通公司后,她每月能赚元,“什么时候保通不要我们了,我们才回去”。
“越南工人都很节省,最多逛下超市买点水果,一般自己留一两百元,剩下的工资都拿回家,甚至有人专门负责带钱回越南,抽点提成。”保通公司一名李姓管理人员表示,该公司目前有180多名越南女工,多数是芒街周边地区的,她们每月两天假,每隔三天办一次续签。
越南工人进入东兴的企业务工,需办理《务工证》等证件。
东兴市公安局和口岸签证处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证》的人数为2929人,临时居留和常驻在东兴的越南籍人员达2000多人,东兴批准用工人数为1020人。东兴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进入东兴务工的越南人以低层次为主。
该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数千越南人在东兴逗留,也给管理带来了挑战,一定数量的境外边民在东兴试验区非法务工,受雇于私人业主,非法在东兴从事红木加工、建筑、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有的走街穿巷贩卖越南特产,早出晚归,不滞留过夜。而由于行业人员分散,务工形式、时间多样化,增加了发现的难度。
再是一些雇佣关系松散,雇佣单位没有健全的制度,境外边民在雇佣单位的劳务报酬没有任何记载,难以取得相关证据,而一些新的用工行业难定性,有些行为在一定的形式上规避了法律、对雇佣方的处罚缺乏法律依据。
为了规范跨境劳务,东兴近年来积极推动跨境务工事宜。按照最新规定,进入东兴境内企业打工的越南人,需取得务工证,并实行“四证一登记”管理模式。
东兴市人社局潘姓负责人表示,过去存在非法务工现象,规范跨境劳务工作才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在政府构想中,所有进入中国务工的越南人都会纳入规范管理之中。该负责人强调说,据相关预测,越南人工成本低廉的优势可能只有5年,要抓住这段人口红利期。
2013年,广西财经学院曾发布调研报告称,越南每年有约100-150万人进入就业年龄,越南现有国营企业5000多家,私营企业10万多家,外资企业4000多家,与百万劳动力相比,自身企业接纳能力有限。
据东兴市人社局工作人员提供的文字材料,在用工企业中,中国工人和越南工人工资一般相同,但中国工人需购买五险,每月共计713元,而越南工人仅需办理《健康证》、《中国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证》和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中介公司的劳务派遣费用共计280元,每个越南工人每月节省用工成本约500元。
上述文字材料指出,跨境劳务仍存在诸多问题及困难,如中越双方合作共管机制尚未建立,从事跨境劳务中介机构监管不够规范,办证等费用明显上涨,入境停留时间短等。
邹杜平表示,他所招用越南工人一半来自劳务中介公司,为此得承担每人每月200多元,且每月需续签一次,影响企业生产。邹杜平希望,中越两国政府能加强合作,中国企业能直接出去越南招工,以减省中介环节。
广西东兴成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务中介公司,自今年5月成立,共招收80多名越南工人,经过培训已有46人成功到企业上班。该公司总经理韦贤和表示,和广西临近的越南三省,较为富裕,来中国进厂打工的欲望不强烈,目前所吸引的越南工人主要来自越南中西部较为贫困地区,且以女性为主。
韦贤和说,用工企业获得相应资格后可绕过劳务中介公司直接招人,但想去越南招人不太现实,一是根据现有规定,直接去越南招工属于违法,需通过越南的代理公司完成,而且越南本身也在思考,究竟是把工人输出到中国,还是吸引中国企业去越南设厂;二是过去存在非法用工现象,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越南工人拿不到工资,因而没有中介公司作为担保,越南人也不敢随便进入中国企业。
韦贤和向澎湃新闻表示,越南人想到中国企业打工,仅办理《健康证》就需要7个工作日,还有5天的试工期,而且每月还需重新提供材料续签,相当耗时,成本也高,希望能优化程序。
对此,东兴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回应称,相关协调工作还进行中,今后有望优化办证流程,如现行的一个月入境停留时间有望延长至三个月、六个月,也有放宽条件让企业提前试工。
防城港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续签程序如何优化仍有待考量,而劳务中介公司也有存在的必要,一是便于监管,公安机关直接对接劳务中介公司;二是劳务中介公司对用工企业有所监督,也能为工人维权,应对工人拿不到工资等问题。
该负责人称,从便民角度而言,用工资格要放宽,甚至要放宽至个人,但管理上有难度,对人员背景审查很难落实到位,“管理和便民之间要做到平衡,最后实现双赢”。
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 迪娜尔·苏里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南人过来中国工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