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突击队队长李国勇联队长是什么级别别

“雪豹尖兵”永争第一 “忠诚卫士”敢打必胜!(组图)
导读:“雪豹突击队”的反恐尖兵李国勇
[img]http://pic.itiexue.net/pics/_47.jpg[/img]
反恐尖兵李国勇 
日,武警部队第十三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评选揭晓,武警北京总队特战大队(雪豹突击队)三分队队长李国勇榜上有名。
  美国“911”事件后,面对国际国内愈来愈严峻的反恐形势,中国于日成立了第一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反恐部队, 2007年6月,胡主席、温总理亲
“雪豹突击队”的反恐尖兵李国勇反恐尖兵李国勇日,第十三届“十大忠诚卫士”评选揭晓,武警北京总队特战大队(雪豹突击队)三分队队长李国勇榜上有名。“911”事件后,面对国际国内愈来愈严峻的反恐形势,中国于日成立了第一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反恐部队, 2007年6月,胡主席、温总理亲自批准命名为“雪豹突击队”,李国勇就是这支“国字号”反恐部队的一名指挥员。为把自己锻造成一名合格的特战队员,他每天坚持负重越野、全装攀登、战术越障、极限攀岩等训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先后20多次参加总部、总队举办的各类比武,每次都取得优异成绩。2004 年举行特战分队比武,李国勇以1分24秒的优异成绩,打破了武警部队保持10年的400米障碍记录,一举成名。2003年9月,在参加“长城2003”演习中,他担负最危险的破窗和直升机垂降攻击任务,摸索出了高空“自由垂降”下滑法,开创了垂降方式的新纪录,被誉为自由垂降“第一人”。 他立足实战,研究制定的“三步五训”法、特战小组街区搜索战斗,得到了国家反恐办、总部领导高度肯定。他首创的“特种作战手语”,在全部队进行推广,并列入了《武警特勤分队训练大纲》,为武警部队反恐训练提供了示范教材。2007年,特战大队受领赴俄罗斯参加“合作—2007”联合演习任务,在处置公交车劫持事件突击环节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完成了运动中跨上4米远公交车顶部这个高难度动作,受到了俄军内卫部队领导的高度赞扬。2006年3月,他作为中国选送的特种兵代表,赴以色列边防警察部队培训,他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结业考试取得两个单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奥运会期间,他连续一个月放弃休息,守卫在主会场、中心区,担负反恐处突任务。60周年庆典期间,他带领特战队员,连续51个小时坚守在任务一线,用实际行动为平安国庆做出了贡献。 李国勇常说,自己的成长进步是党组织培养的结果,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报效国家、报效武警部队。2008年5月,他的家乡发生了5.12强烈地震,父母住的房子全部震塌,在三年都没有探家和奥运会即将开幕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留下,直到残奥会结束,他才走下战场。他先后参加中俄“合作-2007”联合、国家长城系列、向军委扩大会议代表进行汇报、迎接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视察、奥运安保、国庆安保等任务,为25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代表团进行了反恐战术表演,多次代表大队参加总部、总队军事比武并取得优异成绩。个人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3次,所带排连续3年被评为尖刀排,2008年,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2010年5月被评为第十三届“十大忠诚卫士”。李国勇穿越火障。李国勇带领队员穿越火墙。李国勇高空索降训练。李国勇和队员进行交流切磋。本文内容于
8:39:03 被小东风2009编辑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雪豹突击队有多厉害?
|||||||||||
您的当前位置: &
雪豹突击队有多厉害?
人气:107 ℃|时间: 03:56:38|
问题:雪豹突击队有多厉害?
他们可以和大家见面啦吗?臂章上是张嘴怒吼的雪豹头像;手枪、突击枪、狙击步枪,各种武器样样在行……这就是中国精锐反恐部队——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 去年9月,“雪豹突击队”代表中国武警部队第一次走出国门,圆满完成了与俄罗斯内卫部队的联合反恐演习——中俄“合作-2007”;今年6月,奥运前夕最后一次大演练——国家“长城5号”反恐演习中,“雪豹突击队”再一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能战斗 什么是特战队员? 队员们比书本上的定义更直接:特战队员就是特别能战斗的队员。 “轰、轰……”随着几声巨响,枪声和爆炸声交织在一起。一伙“歹徒”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制造事端,数十名群众被困。 现场气氛骤然紧张。集指挥控制、情报信息、集群通讯和辅助决策为一体的指挥车群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警灯闪烁,身着黑色特战服的队员乘坐银白色防弹运兵车迅速到位。 随着一声令下,突击小组采取上下夹击、中间突入的战法,兵分五路,用高空垂降、地下潜入、窗户突入的方式秘密接近敌人。不一会,从地下钻出的特战队员排除了出口的爆炸物,为援救行动打开通道。空中垂降的队员破窗而入,乘坐攀登突击车的队员从左右两侧窗户突入,与空降的战友会合,“歹徒”未及反抗就被一一制服。在外面策应的 “歹徒”见同伙被抓,惊慌失措,胁迫群众夺路而逃。特战队员一边组织救护,一边乘车追击。高速公路上,两车紧逼,队员在超越的瞬间,纵身跳到对方车顶,捕歼“歹徒”,群众安全获救。 置身特战队员的训练场就如同上了战场,看到的、听到的都冲击着你的视觉、震撼你的心灵:他们的训练可以用“高、险、难、强、真”来概括。高,从几十米的高空从容垂降,穿越楼房之间,奔走在悬梯之上;险,训练场始终硝烟弥漫,弹雨纷飞,险象环生;难,针对目标千变万化,很难对付;强,训练强度大;真,训练对抗性强,十分逼真。 这样贴近实战的“魔鬼训练”,铸就了特战队员钢铁般的意志、猛虎般的精神。 特别能挑战 反恐训练是一项挑战极限的全新训练。 以前,他们作为一般的特勤分队,最多就是从十几米的楼房垂降。现在作为反恐专业部队,他们要从几十米高空的直升机上索降,巨大的挑战摆在面前。为了探索要领,老队员李国勇、张继耀、吴可争3人率先进行适应性训练。 这一天,他们爬上50多米高的索降平台,一到顶部,就感觉整个索降平台不停地在晃动,就像漂浮在云间一样。小张和小吴给李国勇固定好绳索后,就蹲在平台上直不起身。往下一看,下面的战友就像一个个小麻雀,时隐时现。说实在的,此刻的李国勇就感觉脑袋在不断发胀。跳吧,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不跳,怎么下去面对一双双期待的眼睛? 想到这儿,他稳了稳神,把两位战友扶起来,又仔细查了一遍保护装置,而后纵身一跃而下……官兵们看到落地的李国勇满脸煞白,几分钟后冒出一句话:“有感觉了。”正是有了他的第一感觉,才使全体特战队员的索降从过去的20米一下攀上了50米以上的高度。 射击,他们大大拓宽了大纲规定的范围,有空中悬停射击、各种地物的应用射击。设射靶时,靶子和射手都是在运动状态下进行,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姿势、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枪种都要运用自如。射手人人做到动中求准,险中出奇。 因为有了不断的挑战,在反恐大队的训练纪录上 “保质期”最短。全武警部队四百米障碍第一名刘洋(二级士官,现任特战大队某中队班长),创造了一种“意念跑”的方法,甚至可以在蒙上眼睛的情况下通过障碍。最后,他不仅获得了四百米障碍的第一名,而且成了攀登科目中最难的阳台攀登的第一名,一人打破两项纪录。 特别能钻研 特战大队的新装备配的多、品种杂、使用频。队员们没有让一件新装备睡在库房里,做到了件件有人使,件件能掌握。 攀登突击车是用来搭载队员在运动中破窗突入的一种新装备,要求操作手,司机、队员相互配合默契,才能形成攻击的速度和力度。他们看说明书、绘草图、规定暗号,反复训练后,终于能够在生疏建筑物前快速测量高度,突然达成攻击。 综合指挥车是一个集数据处理、侦察、通信、指挥为一体的“数字方仓”。班长李军带领全班从基础电工学学起,从机器的连接使用到撤收保养,摸透了综合指挥车上每台机器的性能和操作。在去年7月的一次大演习中,总参谋部领导悄悄到指挥车上想看点“秘密”,他惊讶地发现,竟是几个毛头小战士在操作这些高技术装备。他感叹道:“没读过大学能操作这些宝贝,不简单呀!” 突击队员们在装备使用中十分注意发现和弥补不足,开发装备的新功能,从性能上讲,防弹车可能通过车侧的射孔在暴露的情况下展开火力攻击。但是,因为车内体积小、射孔小,对准确快速构成瞄准基线影响大,而且抛射的弹壳和发射的声音非常容易伤人。通过训练,他们妥善解决了这些问题。 反恐精英:雪豹突击队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武炎龙 摄特别能付出 一级士官孟令磊,破窗训练时,由于雨水淋湿了绳子,在脱手的瞬间,动作稍有偏离,导致作战服和皮靴被玻璃穿透,划破大腿的肌肉后,又扎进脚踝,在演习结束时,他几乎成了血人。 某中队战士黄烨在破窗训练时,窗户是加了防盗网的。按训练方案,里面玻璃用防弹车拉开,黄烨想都没想,用身体撞开玻璃,完成了战术配合。大队长曲良锋说:“黄烨身上体现的,就特战队员那种服从命令、义无反顾的精神。” 选择加入特战大队,实质上就是签下了“生死合同”,队员们对最坏的各种情况,都要有清醒的思想准备。在一次比一次更加贴近实战的训练中,这种感受会突然划过心际。 训练尖子王新建第一次探家,饶有兴致地给家人讲起自己的训练生活,描述了自己脱胎换骨的过程,讲着讲着,一脸兴奋的他猛然发现,母亲和姐姐已是满脸泪水。从反恐大队组建到现在,无论干部战士,大多数情况下有家不能回,有事不能办,婚姻老大难,有的战士家长来队只在传达室坐一会儿就匆匆离开……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这群铁骨男儿深埋心底。(武炎龙 张向东) 相关链接: 雪豹突击队简介:日,武警部队举行“雪豹突击队”命名仪式暨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出征誓师大会,武警部队吴双战司令员为北京总队某部特战大队授予“雪豹突击队”队旗、队徽。雪豹感官敏锐,性机敏,行动敏捷,善攀爬、跳跃,它的捕食方式以特有的伏击式猎杀为主,辅以短距离快速追杀。它被誉为“雪山之神”。以“雪豹”命名特战大队,寓意队员忠诚、敏捷、顽强,不畏艰险和敢打必胜,是对特战队员所应具备高尚品质、作战能力、战斗精神和坚定信念的高度概括。雪豹突击队这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反恐特种部队的成立,标志着武警部队反恐部队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雪豹突击队”队员的选拔:“雪豹突击队”队员的选拔要求十分严格:身高必须1.75米以上,如具备特殊技能的可降至1.72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必须在武警部队服役一年以上。候选人满足基本条件后,才有资格进入覆盖全国各地“海选”。在“海选”中脱颖而出的人员被编成一个预备队,集中参加为期一年的集训。训练中通过各项考核层层淘汰,胜出者被组成“作战队”。而作战队还需要经过三个月的适用期后才能正式成为“雪豹突击队”队员。在此过程中,淘汰率高达40%-50%。 “雪豹突击队”队员的一日生活:早上5:30起床参加早操,7:00早饭,8:00训练,12:00午饭,午休1至2个小时后继续训练,19:00晚饭,20:00学习,21:00夜训,23:00就寝,每逢周六23:30就寝——这就是“雪豹”们的一日作息时间。突击队员从来没有双休日。一年365天,他们天天处于等级战备状态。让“雪豹”队员们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魔鬼周”训练。期间,队员每人标准负重35公斤,徒步行军241公里;每天休息时间3个半小时,伙食是2两米、一袋榨菜,同时还要完成14个训练科目,包括攀登、射击、障碍等。 “雪豹突击队”的装备:“雪豹突击队”配备了车辆、军械、非杀伤性武器及警用器材、工兵、防化、三角翼飞行器等装备,主要用于快速投放兵力、侦查、封控、突击、救援、救护等任务。“雪豹突击队”所配备的武器装备在世界各国内卫部队中处于较先进的水平,尤其是其侦查装备数字化程度非常高。 破窗而入训练贴近实战要求勇往直前反劫持训练。射击,雪豹突击队拓宽了大纲规定的范围,有空中悬停射击、各种地物的应用射击。设射靶时,靶子和射手都是在运动状态下进行,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姿势、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枪种都要运用自如。射手人人做到动中求准,险中出奇. 选择加入特战大队,实质上就是签下了“生死合同”,队员们对最坏的各种情况,都要有清醒的思想准备。 武力破袭,核心突破。 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的臂章上是张嘴怒吼的雪豹头像;他们手枪、突击枪、狙击步枪,各种武器样样在行。
゛ 倾尽所洧? 雪豹突击队雪豹突击队,原名“雪狼突击队”,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特勤支队(13支队)特勤大队(3大队),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时更名为雪豹突击队。臂章上是张嘴怒吼的雪豹头像;手枪、冲锋枪、重步枪,各种武器样样在行……这就是肩负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的中国精锐反恐部队——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被人们誉为“雪山之神”的“雪豹”命名特勤大队,寓意队员忠诚、团结、坚毅、勇猛、机敏,是对特战队员所应具备的高尚品质、作战能力、战斗精神和坚定信念的高度概括。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组建于2002年12月,是一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国字号”反恐部队。几年来,部队按照“锻造国际一流反恐精兵”的目标和“精兵、精装、精训”的要求,强一流素质、练一流作风、建一流设施,全面叫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口号,全力打造反恐尖刀和部队全面建设的样板,先后圆满完成处置突发事件和各种重大临时任务90余次,参加各类重大军事演习、演练和对外表演10余次,连续4年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基础建设先进单位”,为国家和武警部队赢得了荣誉。中国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政治委员隋明太等向“雪豹突击队”授予队旗、队徽,并宣读“雪豹突击队”参加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命令。 雪豹突击队,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守护神。日,北京奥运安保实战培训启动仪式在北京警察学院隆重举行,标志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安保培训工作全面进入实战培训阶段。在启动仪式上进行了北京奥运安保知识竞赛、队列礼仪与安保装备、培训图片展、实战科目等四部分,共计九个项目的演示。其中首次公开亮相的武警特勤大队“雪豹突击队”和北京特警进行的实战科目演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武警“雪豹突击队”的冠名更给这支承担奥运安保重任的武装特警突击队增加了神秘的色彩。 猫小跳 看看他们的装备就知道了:92式手枪、95式突击步枪、88狙、便携式激光眩目枪、冷兵器弓系统结构由五大部分和20多个中小部件组成:一是综合头盔系统。主要包括盔盖及悬挂装置、视频强化像增强器、平板式显示器、听筒(人造耳)、防护面罩、微型摄像机、视听觉及呼吸保障装置等,总重量达2.3千克。二是探测器、计算机和电台系统。这部分装置的重量在500克以下。三是武器系统。包括单兵自卫武器、单兵战斗武器和班组支援武器,总重达26.4千克。 狼永遠在門口
中国雪豹突击队中国雪豹突击队{图文}雪豹突击队特种兵大赛:外军称谁掀翻雪豹突击队谁就是冠军"雪豹突击队"的武装特警们就是经过这样的训练,演习,培养自身超强的揭秘中国雪豹突击队员:曾有"中国枪王"称号一个雪豹突击队战士的故事(组图)_网易新闻
一个雪豹突击队战士的故事(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李国勇在高空索降训练中李国勇与俄罗斯同行在一起  刘平
  “2007年12月,武警部队‘雪豹突击队’第一次跨出国门,与俄罗斯特种部队进行‘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在运动中飞身跨越4米公交车顶解救人质时,他以常人难以逾越的纵身一跳,定格了中国武警英雄风采……”
  日,第13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颁奖典礼在武警西单招待所隆重举行,伴随主持人白岩松的深情解说,一个身材不高,眼睛炯炯有神的小伙快步上台,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叫李国勇,是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北京总队特战大队)特战一分队分队长。此刻,他刚刚做完韧带重建手术,腿上还打着夹板—发生在两个月前的一起意外,让这个曾经身轻如燕的“小飞侠”折断了翅膀……
  “新兵蛋子”学功夫
  班长让新兵李常见也踢腿。只听“啪”的一声,李常见抬腿、踢脚、落地,快如闪电。李国勇暗自吃惊:“这家伙怎么这么快?”
  1999年,绵阳小伙李国勇入伍来到武警北京总队十三支队新训大队。李国勇怀着忐忑和好奇,东瞅瞅西望望,好在班长和战友们都特别热情,帮他提包,叠被子,一位先到的新战友还领着他在楼道里拔警姿呢。
  好日子没过几天,苦日子就来了。新兵连的训练不外乎队列、擒敌、战术等基础科目,对于李国勇来说,难度并不大,相反,他还经常因为领悟动作快而受到排长和班长表扬。也因此,他的军旅人生很快就有了第一次转折。
  那天,班长和排长走到队伍前面,把他从队列里拉出来,让他踢腿。李国勇很卖力地踢了一下,踢得很高。班长说,再踢一下。李国勇又踢了一下。
  班长转过头来笑眯眯地望着排长:“还可以吧?”
  排长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说话。
  接着,班长让新兵李常见也踢腿。只听“啪”的一声,李常见抬腿、踢脚、落地,快如闪电。
  李国勇暗自吃惊:“这家伙怎么这么快?”李国勇的腿踢得很直,能劈横叉和竖叉,甚至一只脚站在地上,另一只脚竖到耳根处,但李常见踢腿的利索劲和爆发力却让他大开眼界。李国勇心想,我一定要超过他。
  李国勇和李常见被挑到擒敌班。擒敌班以擒敌动作见长,并且要经常给其他班进行擒敌表演。训练中,班长常常让大家保持一种格斗姿势,一站就是半个小时,一动不动,大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
  因为酷爱功夫的共同爱好,李常见和李国勇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李国勇得知,李常见入伍前一直在河南一家武术学校练习武术。怪不得他的腿法好,爆发力强。有时在班里活动身体,李常见一记侧踹,能让抱着脚靶的副班长连退好几步,倒在床上起不来。
  李国勇毕竟没有像李常见那样经过专业训练,见识了李常见的功夫,李国勇打心眼里羡慕,只要有空,他就找李常见切磋。在李常见的指导下,他学会了一些武术基础动作。但他最爱学的还是李常见经常表演的“踺子空翻”:手着地,侧空翻,紧接着一个后空翻。展开的身体就像蛟龙腾空,好看极了。李国勇学会了这个动作,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
  训练场上的“篮球巨星”
  李国勇睡上铺,上床时,因为肚皮痛,四肢发软,只能借助战友的托举才能上去,直直地倒在床上,活像木乃伊。倒下就能睡着,躺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清晨起床还是什么样子,没有一点翻动。
  2001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国际反恐斗争形势突然变得严峻起来,也给发展中的中国提出了新的考验与挑战。2002年,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在北京总队十三支队组建特勤大队。这是一支国家级专业反恐力量,主要担负大规模劫持人质事件核心区武力突击任务。
  刚刚入伍三年的绵阳小伙李国勇有幸被挑选到特勤大队。这时候,他不叫“战士”了,而是叫“队员”。
  特勤大队瞄准的是反恐领域制高点,训练内容、方式和强度均有别于普通连队。这里超强度的体能训练无异于“魔鬼训练”。大队每天早、晚都要组织5公里长跑,雷打不动。每周还有一个30公里马拉松,官兵全副武装从营区出发,跑到廊坊市,再跑回营区。
  晚上的体能训练同样令人犯怵。队员们一字排开,手和脚分别撑在两个床沿上,离地1米,练习俯卧撑,下方的地面铺一张报纸,直到汗水打湿报纸。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想偷懒也没条件,因为身体是悬空的。
  李国勇睡上铺,上床时,因为肚皮痛,四肢发软,只能借助战友的托举才能上去,直直地倒在床上,活像木乃伊。倒下就能睡着,躺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清晨起床还是什么样子,没有一点翻动。
  整天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官兵很少休息。即使在班里,也要开展理论学习和搞卫生。
  搞卫生时,李国勇和战友们最喜欢干的事竟然是扫地。扫地时可以钻到床底下,让身体尽情地亲吻地面,让张驰不息的心脏缓缓劲。
  一天早晨收操回来,李国勇总算抢到了笤帚,握住笤帚的那一刻,他好不兴奋。别的战友都在擦窗户、洗水杯,整理床单和柜子。他心花怒放地钻到床底清扫地面。
  兴许是太困了,太累了,快要散架的身体与地面亲密接触的那一刻,他就被无尽的疲劳和困意包裹着,被短暂的幸福冲击着,沉沉地睡去。
  开饭集合时,班长发现少了一个人,安排大家到厕所里找,到环境卫生区找,都没见到。最后,还是他的鼾声引起了战友的注意。大家费力地从床底把他拽出来,高亢的呼噜声还没止。
  李国勇被班长严厉地呲了一顿,从此剥夺扫地的权利。
  2001年5月,总队组织“尖子”比武,参赛人员都是各机动部队挑选出来的种子选手。训练场上高手云集,大家争相在障碍物上活动身体,跃跃欲试,身轻如燕。
  在各种考试科目中,障碍训练最令人生畏,却成就了李国勇。拿过高板来说,别人先要蹬腿上高板,双手协力爬上去,再跨越。李国勇不这样,他借前冲之势,轻抬右膝,磕高板前沿,借势借力,身体凌空飞跃高板。那姿势,就像篮球巨星乔丹的空中三级跳。
  拥有这种飞翔姿态,弹跳力、柔韧性、协调性不是特别过硬,技巧力度拿捏不准,根本不敢尝试。因此,这个动作成了李国勇的独门绝活。不出一年,李国勇就当上了班长,踌躇满志地战斗在反恐一线。
  反恐演习中的“凌波微步”
  按照预演,两车距离应为2米左右。俄方驾驶员的这个重大失误,给李国勇出了个大难题,将直接影响演习效果。跳,还是不跳?
  2003年,大队担负“大规模劫持人质”反恐演习任务。这是大队组建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亮相。
  训练中,李国勇生平第一次接触直升机,气压大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队员们“哇哇”地吐个不停,恨不得把胆汁都吐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一根绳子,从气流强劲的直升机上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舱门打开时,为了防止被巨大的气流掀出机舱,队员们一人抓一人肩膀,6个人连成一串。最初,队员们先要向机舱外抛绳,抓绳,套“8”字环,挂上腰间单环扣,起跳,顺着绳子下滑,解绳子……
  队员们掐着秒表算了一下,这套动作依次完成下来,6个人至少要3分钟。
  反恐作战强调快速高效,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时间就是生命。3分钟,任何不测都有可能发生。怎样才能下得快些呢?
  一天,队员们聚在一起商量,李国勇蹲在二楼栏杆上茫然地向楼下张望,突然被一名队员撞了一下,他从栏杆上栽了下来。在队友的惊呼声中,李国勇本能地拽住身旁的垂降绳,“哧溜”一下,重重地摔在地上。
  活该他命大。从地上一骨碌爬起来,他发现自己竟然没事,仅是摔痛而已,手掌上火辣辣的。是垂降绳救了他。不然,从10余米高的二楼摔下来,不残也得伤。
  “咦!这招行。”李国勇拉了拉绳索,端详起来,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决定再试一次。遂解开身上的套环、保险绳,依靠双手的力量,拽住垂降绳自行下滑,并通过改变握绳方法,调节下滑速度。
  成功了!
  这一天,队员们特别兴奋。15米高空,6名队员依次垂降下来,不到20秒钟。
  15米。在这样的高度高速冲向地面,冲击力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即使在国外,也没有人敢做这样的尝试。李国勇也因此成为徒手“自由垂降”第一人。
  临近演习,还上演了一出戏剧性插曲。当时,几名“歹徒”劫持公交车逃窜转移,需要队员爬上车顶进行伏击。
  有人建议,两名队员搭人梯攀上车顶。也有人建议,几名队员架攀登梯冲上车顶。这些办法虽然管用,演示起来却费时费力,显得笨拙。
  这时,有人提议,让李国勇过来试试,也许他会有办法。
  李国勇化装成环卫工人,当公交车经过时,他突然扔下笤帚,直奔公交车而去。只见他一脚蹬上车轱辘,纵身上跃。紧跟着,第二脚踏上车窗突出部位,第三脚就踏上了车顶,疾如闪电。
  这不是武侠小说中“凌波微步”吗?
  好!就是这个样子。队长当场拍板,由李国勇演示这个动作。
  可是,副队长郭栋梁不干了。他所带领的小组正在对电影院内的“恐怖分子”实施阻击,李国勇是“高空垂降”的主力,岂能容人挖走?
  李国勇又被拽走了,继续担负空中垂降任务。
  演习那天,演习场上枪炮声大作,火光冲天,烟腾雾漫。远方,一架直升机如同巨大的蜻蜓低空盘旋,舱门打开,5名队员鱼贯而出,垂降至影院楼顶。
  队员们放好攀登包,挂牢套索,如同神兵天降,从楼顶垂降至二楼窗户位置,蹬窗突入,出枪瞄准,“歹徒”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然枪响。
  “看李国勇训练是一种享受。”熟悉李国勇的官兵都这样形容。
  2007年,是特勤大队建设发展的关键年份。这一年,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特战大队命名为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又称北京总队特种作战大队。至此,这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年轻的反恐“尖刀”才逐渐揭开神秘面纱,走入百姓视线。
  这年9月,上级决定,“雪豹突击队”派员前往俄罗斯,与威名赫赫、久历车臣战争的“勇士”部队举行“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
  演习正式打响。当时,位于莫斯科郊外的一座影院里,一伙劫持了数十名“人质”的“恐怖分子”与警察紧张对峙。警方作战计划:先伏击劫车逃跑的“恐怖分子”,再对影院的“恐怖分子”发起攻击。
  战斗指令一经下达,各作战单元快速准备就绪。此时,头戴防弹头盔、手持冲锋枪的李国勇乘坐卡车急速追击。“吱”地一声,公交车被迫阻停。滚滚浓烟中,李国勇正欲跳上公交车顶,却发现,公交车距离卡车达4米。
  要命,这么远的距离怎么跳呀?李国勇的心陡然收紧。按照预演,两车距离应为2米左右。俄方驾驶员的这个重大失误,给李国勇出了个大难题,将直接影响演习效果。
  跳,还是不跳?
  时机稍纵即逝!只见李国勇持枪跳上卡车右侧车厢板,振臂腾空,险而又险地跳上对面的公交车车顶,与从左右两侧同时出击的特战队员一起发起攻击……
  只有1.68米的李国勇,成功跨越自己身高2倍的距离。这样的距离与高度,即使是在平地上也不容易完成,何况是在战场环境逼真、无助跑、快速行驶的车厢板上起跳。
  这个过程被现场监控录像真实地记录下来。俄方一位少将目睹此景,大呼“不可思议”。
  “外军有的,我们有。外军没有的,我们研究!”
  “外军破门时,背一个器械,前面有两个叉,后面有一个槌,那东西挺管用。”官兵叫不出装备的名称,但能依样画葫芦地描述出来。工作组人员被问住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那是一个撬门器。
  反恐战斗突发性强、对抗激烈、危险性大,仅靠人体力量有时无法达成战斗目的,必要的装备是必不可少的。
  2003年,总部工作组到大队调研,有官兵建议:“外军破门时,背一个器械,前面有两个叉,后面有一个槌,那东西挺管用。”官兵叫不出装备的名称,但能依样画葫芦地描述出来,眼神中泛着期待、兴奋的光芒。工作组人员被问住了。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那是一个撬门器。
  反恐作战通常基于特定的环境,有时要结合实战搞一些发明和创造。用大伙儿的话说:“外军有的,我们有。外军没有的,我们研究!”李国勇的第一个发明就源自“公交车反劫持”任务。
  公交车高3米,四周通透,难接近,难突入。李国勇依照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一架冲锋梯。这是顶部带有两个尖尖的锥子的特制梯子,适用于顶碎车窗玻璃和攀爬大型机动车辆。可是,队员董亚军看了李国勇的设计后,提出异议,他觉得制作一个锥子效果会更好,力量更大,一击必中。
  两人为此还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他们跑到镇上与焊工一道研究,制作了两个冲锋梯。
  两个梯子都送来了,接下来就是实验了。结果立见分晓。一只锥子杵向车窗,力量虽然大,感觉却像是滑冰,直发飘,有劲使不上。两只锥子结结实实地杵上,着力面大,比较稳固,“咣”地一声,玻璃碎了。如果是有机玻璃,玻璃会像网一样裂而不碎,则需要几个人抬着梯子协力冲击才能彻底捣碎。这个办法虽然“土”,却管用。
  现在,经过专业厂家改良的冲锋梯不仅制作工艺精巧,而且能够自由折叠,携带轻便,在历次训练和演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雄鹰折羽
  医生告诉他,骨结核就是结核长在骨头上,搁在20年前,这可是不治之症,即使是现在,每年还有200万人死于此症呢。
  日,令李国勇永生难忘。
  这一天,他的人生迈向了一个始料未及的低谷。如同小飞侠一样灵巧的他,训练时失手了,从四层楼顶摔了下来。
  就像某种宿命,当初从楼上摔下来,是绳索救了他,还让他破解了“自由垂降”难题。这一次,在这幢楼顶与地面之间曾经如履平地般往返了上千次的李国勇,又摔了下来,还是绳索救了他,但他再也无法像往常那样潇洒地完成“自由垂降”这样高难度动作了。
  那天,他本能地拽住一根攀登绳,重重地砸到地上,身体直直的,双手还死死地拽着绳索。
  次日,医生告知:右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侧碎,需要做手术。不然,这条腿就废了。
  手术那天,李国勇的左侧有一个显示屏,手术情景看得清清楚楚。只见几个医生围着他,先用手术刀划开他的皮肤软组织,接着听见“吱吱”声响,一把电钻钻进他的骨头。突然,“吱”地一声,电钻不响了。一个医生嘀咕:“这小伙的骨头怎么这么硬?真没见过。”
  几个月后,李国勇终于可以下地活动了。这次摔伤的代价是:右膝半月板切除半块,腿上留下两道5厘米长的疤痕。
  出院后的李国勇很快投入到他日思夜想的训练场。然而,他时常感到不对劲。2011年初,经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骨结核。医生告诉他,骨结核就是结核长在骨头上。搁在20年前,这可是不治之症,即使是现在,每年还有200万人死于此症呢。医生要他做一个大手术,有风险,需要从身体的某个部位提取骨髓植入脊椎。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李国勇这个病号像是蒸发了一样,医生等了多日,也没见到他的身影。此时,这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小伙,正在训练场参加训练,腰部撕心裂肺的疼痛,常常折磨得他大汗淋漓。
  几天后,大队主任张正发突然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说,你们那儿有个干部骨髓坏了,你们要重视啊,让他抓紧过来治疗。李国勇被勒令住院治疗。
  下了手术台,从恍惚中睁开眼睛,李国勇感到自己就像一只折羽雄鹰,失去了高飞的力量。
  术后,李国勇的左腹至左腰后侧,留下了一道50厘米长的醒目疤痕,疤痕的两侧均匀地分布着100个缝线疤点,就像牢固的铆钉,铆在李国勇的腰际。
  为了让李国勇安心养身体,大队党委将他调任后勤岗位工作,直到如今。
  工作之余,李国勇最爱干两件事,一是看书,看他订购的数十种反恐书籍,读诗歌和散文,让思想和情感进行剧烈运动,从而弥补因身体伤痛造成的损失。另一件事就是趴在窗台上,望着远方的训练场,陷入久久地沉思。
  在那广阔的训练场、高大的攀登楼和层层叠叠的障碍物间,依然藏着他不尽的梦想。
  征稿启事:
  本版诚征优秀原创纪实文学作品,要求不超过20000字,并附图片2—5张。来稿请发送电子版至,或邮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副刊部,邮编100734。请在信封上注明“纪实文学”字样。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豹突击队队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