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计划经济的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有哪些

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这表明法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是A.制定经济计划规划其发展方向B.以激励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这表明法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是A.制定经济计划规划其发展方向B.以激励措施引导经济发展C.实行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模式D.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由题干“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材料中法国政府的这一做法是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通过国家得力量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体现的是凯恩斯主义思想,可知A正确;B没说出具体方式;C是英国的措施;D明显不对。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法国干预经济的方式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针对过去过分注重需求而忽视供给的政策倾向,强调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来解决经济发展停留的问题,这一理论的实践有利于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 B.扩大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C.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的积极性 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2013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说“(各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就是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下列史实在精神上与此观点有悖的是A.亚当·斯密经济学 B.新经济政策 C.“福利国家”制度 D.里根经济学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的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的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图中A、B两点间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实施罗斯福新政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己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大多数英国政治家对自由贸易的信念坚信不疑……长期指导英国政策的帕尔默森勋爵称自由贸易是‘一项伟大的、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剑桥大英帝国史》)文中帕尔默森勋爵的名言应出自下列哪个时期(  )A.17世纪中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30年代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中国在实施一五计划的背景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中国在实施一五计划的背景
1952年到1957年重工业飞速发展的历史背景
背景: 1.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 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 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基本上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确立了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领导地位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2年底,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 时期。这一时期,基本上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制止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物价,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另一方面
中国当时是一个落后的工业国我国当时工业水平还落后与发达国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苏联和印度都实施计划经济为什么苏联这么强大。而印度却越来越穷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苏联和印度都实施计划经济为什么苏联这么强大。而印度却越来越穷
而印度和苏联实施一样的经济,但是我觉得苏联的计划经济比较成功,让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家成为世界唯一可以和美国对抗的国家印度在1991年改革以前和苏联一样实施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却搞的贫富差距悬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印度实行计划经济?!抱歉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倒是知道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运作,把国家的整个产业规划搞得没有头绪,至今没有什么自主研发的能力
采纳率:56%
苏联建立在沙俄业已存在的庞大工业体系上很好解释,国情不同,就像朝鲜为什么还不如印度一样,印度不但在工业基础上为零,还不顾实际实行计划经济,就算有苏联的援助又能好到哪里,况且苏联在战后仍然采取了军事化的工业管理体系,把全部钱都压在重工业?印度乱借用苏联经济体制中那些糟糕的东西,你说有几个国家够他
印度没有搞计划经济,它是西方民主制度最最失败的一个典型
印度在1991年改革以前和苏联一样实施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但是我觉得苏联的计划经济比较成功,让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家成为世界唯一可以和美国对抗的国家。而印度和苏联实施一样的经济,却搞的贫富差距悬殊,经济发展很差。为什么提问者: 荒岛居民 - 助理 二级----文盲
首先,苏联建国以前的沙俄就已经是一个开始工业化的国家。 虽然沙俄没有成为工业大国,但是还是留下了一些工业发展的底子给苏联的。苏联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主义国家,自1928年以来实行全国工业化的“五年计划”国家以工业生产力为发展中心。加上苏联国内资源丰富,靠近乌拉尔山工业地区的地方是东欧主要的煤矿,铁矿和石油生产地之一。反观印度自十八世纪以来虽然经理过一些工业发展,但是当时印度仍然是处于封建卧莫儿皇朝统治,国策主要是以巩固皇权为主,和以抗衡西方国家的苏联式社会主义工业化有差别。而且印度常年忍受国内饥荒,因为宗教和阶级反抗而爆发的民族内乱和英国侵略者的入侵而导致的常年战争使得印度的工业化落后和得不到稳定发展。在二战爆发后,苏联迅速采取全面军工化措施。在打败德国的同时也在其广袤的领土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业系统。战后迅速地转化这些军工企业成为主要民用工业。而且SODS1663说得对, 苏联的工业是集中在重工业, 以钢铁和武器生产进而带动民用工业。 苏联人在战争中学到的效率和力求上游的精神很快让苏联逐步完成了工业化里程。反观印度则长期被英国殖民者占领,国内工业的生产资源主要都供应给英国的工业企业。同时印度还要花钱买用自己的资源制造的英国工业产品。直到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才逐渐停止了英国对印度的剥削。 所以印度在起步上和后期发展上都已经大大落后于苏联了。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计划经济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摘 要: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理论因素是借鉴苏"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摘 要: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理论因素是借鉴苏联的实践经验,但不是照搬苏联模式,外部因素是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 中国 计划经济 工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02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与此同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以高度集中为特征,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机制,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计划经济体制,构成了新中国建国后直至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要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6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正确?本文在当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我国选择计划经济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与压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非常低下,工农业生产极端落后。   1.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平抑物价,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经济   解放前最高产量,钢只有90多万吨,原煤6000万吨(主要集中于日本占领的东北),粮食为2700多亿斤,棉花不到1700万担。而经历连年战乱的1949年,与历史上最高的产量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左右,其中,重工业减少了70%,轻工业减少了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25%,棉花产量减少48%。由于生产大幅度的下降,物资奇缺,物价猛涨,通货膨胀加剧,财政赤字也来越大。据统计,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5月的12年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货增发了1400多倍,物价上涨了8500多倍。广大劳动人民贫困失业,生活下降到可怕的地步。面对这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的国内经济状况,在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争取国家参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然而,连年战乱不仅使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贫困,民不聊生,同时必须认识到,帝国主义在侵略过程中,长期控制着我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以前的近一个世纪中,我国接受帝国主义多条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通过条约特权,掠夺我国经济,垄断了中国煤产量的70%,铁产量的95%以上,航运吨位的73%(其中外洋航线占83.8%)和绝大部分的公用事业,并控制着我国的金融、保险和对外贸易。他们使用各种特权,攫取惊人的高额利润。1936年以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到1949年,官僚资本大约占有全国工矿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垄断全国钢铁产量的90%,煤产量的33%,发电量的67%,并拥有全国最大的银行和十几个垄断性贸易公司。由此可见,经过百年抗争终于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主权的中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在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平抑物价,为了调整建国初期面临的官僚资本主义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就必须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建设社会主义。   2.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经济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当然包括其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但是,不管是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因此,这些国家在建立自己的民主政权后,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因为工业化过程的主要内容是机器操作基本上代替手工劳动,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经济发达的国家,必然是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只有实现工业化,达到较高的生产力水平,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共产主义。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曲折,并且形成了近代畸形的产业结构: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1949年为4.9%,1936年为10.8%,1949年为17%,而且布局不合理,70%的工业集中在沿海,只有30%的工业集中在内地。显而易见,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多么严峻的考验,毛泽东在1954年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建国初期,我们迫切的需要实现工业化,实现祖国的繁荣和富强,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1956年年底,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 面对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物资匮乏,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低且布局不合理,人才奇缺,技术非常落后等等的现实情况,要想优先发展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重工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加上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封锁,那种以市场为基础的配置资源的办法在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实现不了的,建国初期我国的现实状况只能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来配置资源,保障重点建设,恢复国民经济,有效调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才能实现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比如几大钢铁基地、能源基地、机械制造基地,创造了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成为钢铁大国等等)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苏联模式的影响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因素   我国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但也不是不考虑我国自身实际情况,照搬苏联模式。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但同时,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内忧外患、困难重重,俄国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实物配给制和劳动义务制,这个政策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了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机制作用,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迅速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在1927年苏联经济达到战时水平,并且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在1928年,斯大林作出实行全面计划经济的重大决策,在农业领域实行集体化。并于1929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此,揭开了苏联长达60年的计划经济模式序幕。通过实行计划经济,苏联在经济基础薄弱,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政治军事威胁的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顺利实现工业化发展目标,在二战中同法西斯的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加快了战争停止的步伐。通过三组数据,我们可以明了的看到计划经济主导下苏联的发展:第一组是以1940年与1913年比较:1940年,苏联生产生铁1500万吨,几乎等于1913年的4倍;钢1830万吨,等于1913年的4.5倍;煤16600万吨,等于1913年的5.5倍;石油3100万吨,等于倍;商品谷物3830万吨,比1913年多1700万吨;原棉270万吨,等于1913年的3.5倍。第二组是以1953年与1940年、1913年进行比较:1953年苏联工业的固定生产基金等于1940年的2倍多,等于1913年的22倍。1953年大工业总产值等于1913年的3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1953年工业产值比1940年增加1.5倍以上,其中机器制造业的产值差不多增加3倍。重工业各个重要部门的产量从1913年到1953年的增长情形如下:煤从2900万吨增加到32000万吨,石油从900万吨增加到5200万吨,钢从420万吨增加到3800万吨,水泥从150万吨增加到1600万吨,电力从19亿瓦时增加到1330亿瓦时。机器制造业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1938年为27%,1950年为39%。第三组是从1951年到1984年的发展来看:1951年至1984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8.9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农业总产值增长1.7倍,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7%、8.1%和3.1%。而同期美国的这几项指标分别只增长2.1倍、2.6倍和0.8倍,平均增长率分别是3.4%、3.9%和1.7%。   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与当时苏联苏维埃政权同样的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困境,苏联经过计划经济的实施,成功的巩固发展了苏维埃政权,使苏联从1918年向德国乞求休战,变成为一个20世纪80年代初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不得不让全世界感到震惊。并且,我国缺少足够的经济管理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苏联成功的发展经验。但同时,我们也绝不是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有着丰富的反教条主义经验,形成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毛泽东认为,我们应该向苏联学习,同时,“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苏联所有制过于整齐划一、部门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而我们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公私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的补充,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注意运用价值规律,调节某些生产和流通的价格、税收和供销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建国初期面临的帝国主义封锁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外部因素   建国初期,美国从各方面孤立封锁新中国,美帝国主义不承认新中国的合法性,并且并操纵联合国阻挠新中国派合法代表取代被国民党非法占据的席位。由于美帝国主义的阻挠,国际上只有苏联和东欧、亚洲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承认新中国。同时,美国阻挠所有国家的商船进入新中国的港口,企图切断中国的海上贸易,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众所周知,美国于日,发动朝鲜战争,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生政权。为了维护新生政权,新中国在外交上实行对苏联“一边倒”的方针,做出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定。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政治上的独立要以经济独立为支撑,要想巩固和发展新生的革命政权,新中国经济必须独立自主,为了实现经济独立目标,相对于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轻工业发展战略,我国必须实现内部循环的重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M],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M],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薛暮桥等:《中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M],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4]《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相关论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划经济的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