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王振 合同诈骗骗庭审受害方可以请律师么

您的位置: >> 正文
酒鬼酒存款失踪案:被告人否认诈骗 举报公司领导
  酒鬼酒案待二审,律师称案件疑点多;有被告人家属称已变卖家产“申冤”;涉案农行称希望彻查真相
  李双的皮包里塞满了丈夫陈沛铭手写的《申冤书》。
  陈沛铭是酒鬼酒“亿元存款失踪案”被告人之一。在日湖南省湘西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中,他和另外5名被告人分获重刑。判决书显示,寿满江、方振、陈沛铭等6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伪造金融凭证的手段,骗取酒鬼酒供销公司存入农行杭州华丰路支行的1亿元存款,其行为均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6人分别被判处无期到5年不等的徒刑。
  尽管一审已经初步定罪,但包括陈沛铭在内的6名被告人及律师一致认为:“酒鬼酒亿元存款失踪案”实质上是一场“民间借贷的民事纠纷,而不是诈骗”。涉案农行杭州分行方面也声称希望能彻查事实真相。
  被告人陈沛铭的家属和方振的家属分别告诉新京报记者,已经向中纪委、证监会等部门实名举报酒鬼酒公司及其相关领导,并且举报将“持续进行”。
  酒鬼酒公告称子公司酒鬼酒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 农业银行 杭州分行华丰路支行的1亿元存款被全部转走,“涉嫌被盗取”。公司表示已向警方报案。
  2014年4月
  酒鬼酒发布公告,将该案件称为“诈骗案”:“从公安机关获悉,这起诈骗案侦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2015年8月
  湘西州中级法院以“合同诈骗”开庭审理此案,寿满江、方振等6名人员站上被告席。
  2015年11月
  酒鬼酒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农行杭州华丰路支行等被告赔偿经济损失9000余万元。
  酒鬼酒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赵公微、沈树忠、夏心国的书面辞职报告。
  湖南省湘西州中级法院一审宣判,酒鬼酒亿元存款失踪案6名被告人犯有金融凭证诈骗罪。首犯寿满江被判无期徒刑,其他5人分别被判处2至15年有期徒刑。
  参与庭审的被告人辩护律师称,6名被告人都已经准备上诉。被告人之一方振的家属称已向纪检部门和证监会举报。
  陈沛铭家属表示再向证监会举报酒鬼酒。
  亿万富商被判“诈骗”
  两年前轰动一时的酒鬼酒“亿元存款失踪”案,不日将迎来二审。
  二审前夕,新京报记者见到了被告人之一陈沛铭的妻子李双。一见面,李双就把陈在狱中手写的《伸冤书》递给新京报记者一份:黑色中性笔手写稿纸,长达20页。“你拿去看吧,他还会写,我这儿多着呢。”李双说。
  狱中光阴难捱,每天写信申冤成了陈沛铭唯一的精神支柱。长达20页,总计约8000字的内容,陈沛铭已经写得滚瓜烂熟。这些信的内容大同小异,开头的称呼有时候是“尊敬的领导”,有时候是“尊敬的高院领导”,有时候是“尊敬的中纪委领导”。
  陈沛铭将每次写完的书信交给前来探视的律师,妻子李双则负责从律师手中接过这些信件,再向有关部门递交。“没有信儿”,李双说。“我继续递,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不停。”
  李双告诉新京报记者,“我和我老公都是正经商人,做生意很多年,手里全部资产加起来上亿。”
  亿万富商陈沛铭之所以被卷入“酒鬼酒亿元失踪案”,起因于一个政府项目:2013年,陈沛铭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的“中央红”危楼改造项目出现现金紧张,为了尽快融到资金使项目顺利进行,陈沛铭找到寿满江(被告人之一)借款,而寿满江则找到了南京金亚樽酒业法人罗光。
  一审判决书显示,2013年11月,罗光与寿满江等人向酒鬼酒供销公司购买600万元高价酒,并向酒鬼酒支付645万元存贷差。作为“条件”,寿满江要求酒鬼酒供销公司在杭州农行华丰路支行存入1亿元,并做出存款一年内不提前支取、不质押、不转让、不挂失、不调查、不开通网银和电话银行等“六不承诺”,均得到了酒鬼酒方面的同意。协议签订后,1亿元经由农行被转出到寿满江手中,陈沛铭分得了其中的3900万元,在将其中的大多数钱投入项目之后,又向寿满江返还了1100万元。
  2014年1月,酒鬼酒发布公告称子公司酒鬼酒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华丰路支行的1亿元存款被全部转走,表示“涉嫌被盗取”,并向警方报案。
  2014年4月,该案被酒鬼酒首次定义为合同诈骗。日,湖南省湘西州中级法院一审宣判,酒鬼酒亿元存款失踪案6名被告人犯有金融凭证诈骗罪。首犯寿满江被判无期徒刑,陈沛铭获刑14年,其他几名被告人、包括涉案的农行杭州华丰路支行行长方振,分别被判处5至15年有期徒刑。
  律师称案件“疑点重重”
  在一审被告席上,陈沛铭曾表示,“我是借款借到这儿来的”。
  包括陈沛铭在内的6名被告人及律师一致认为:“酒鬼酒亿元存款失踪案”实质上是一场“民间借贷的民事纠纷,而不是诈骗”;“酒鬼酒是知情者和配合者,而不是受害方”。不过在案件的一审环节,这一辩护意见没有得到法庭采纳。一审中,作为主要当事人的酒鬼酒一方没有相关人员作为证人出庭,也没有人被追究责任。
  在白酒行业和法律界,“酒鬼酒亿元失踪案”至今存在各种质疑。在该案中,涉及的几方,分别是资金提供方(酒鬼酒)、贴息和用款方寿满江、陈沛铭;资金中介方罗光、以及银行方(农业银行)。
  陈沛铭代理律师陶旭东认为,从现有证据来看,包括酒鬼酒在内的涉案各方应该都清楚,所谓的亿元存款,其实是一次非阳光融资生意。酒鬼酒不旦明知、而且配合这一“合作”。
  “按正常逻辑推理一下,你到银行开户,柜台提醒你开通短信提醒,和设置密码提醒,你会拒绝吗?酒鬼酒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存了一亿巨款在银行,却同意不开通短信提醒,这只能说明酒鬼酒明知这笔钱随后会被转走,换句话说,酒鬼酒是知情的,是默认的。”一名被告人的代理律师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除此之外,该案在审理“程序”方面的问题也受到一些法律界人士的诟病。
  “既然定性为金融诈骗,按照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具体到本案,应该由杭州当地的法院审理。湘西不具有管辖权,却坚持将该案‘揽’下来。”一位被告人代理律师表示。
  “包括寿满江在内的被告人,均无主观非法占有的故意,而只有支付高额贴息款后使用其资金的合意。”律师陶旭东表示,起诉书已确认寿满江和陈沛铭将所获得的款项主要用于投资的事实。“真实的公司、真实的合同、真实的项目、真实的行为人、全部款项的真实流向及案发后在多日内仍没有逃匿,积极与所谓受害人及警方协商、积极筹款,直到被控制,这并非是诈骗类犯罪的表现。”
  农行方面希望“彻查全部真相”
  酒鬼酒的公章,是该案争议最多的“疑点”。
  一审判决书显示,日,农行杭州华丰路支行行长方振,代表农行前去湖南面签,而酒鬼酒方面称公章不在公司,提出“下次专程派人前去杭州送章”。5天后,酒鬼酒派出一名年轻女财务,携带全套公章前往杭州,随后便有了“西湖窃章”的剧情。
  “(银行手续)只需补盖一枚单位公章,从银行将资金转出才需要全套印章。”一位被告人律师告诉新京报记者,酒鬼酒明知道只需要一枚章,却让一个“小姑娘”携带全套共三枚印章,并将装有印章的包丢在寿满江等人的车上,致使印章“被盗”,资金得以从银行转出至寿满江处。
  律师认为,这可以理解成一种“心照不宣。”
  陈沛铭的律师表示,有充分理由证实,酒鬼酒方面一开始对银行方面所称的“印章不在公司”并非实情。理由是:根据判决书已认定的事实,方振前往酒鬼酒公司的同一天,罗光就以金亚樽酒业公司的名义与酒鬼酒供销公司签订了一份《协议书》,而该《协议书》上加盖的就是酒鬼酒公司的行政公章。
  “酒鬼酒为何要隐瞒行政公章就在公司这一事实?又为何要专门派财务带齐全套印章前往杭州?”律师陶旭东认为,不排除这一行动本身便是酒鬼酒在配合(送章),以便于资金从银行转出。
  一审宣判后,方振的家属已向中纪委和证监会举报酒鬼酒公司在该案中存在“内外勾结”,“挪用银行贷款发放高利贷”。
  同时,被告人之一方振家属和律师认为,方振作为农行杭州华丰路支行行长,其一切行为都是按照银行的办事流程走的。农行杭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希望二审法庭能“彻查案件的全部事实真相”。
  对此,新京报记者多次联系酒鬼酒方面,但公司电话没人接,董秘电话打不通,发信息不回。
  女董事长生活全部颠覆
  年近40岁的李双没受过这个煎熬:从小娘家环境优渥,嫁的丈夫在商场颇有成绩,她自己也身兼浙江一家技术型民企的董事长职位。丈夫出事前,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上市。
  按她的理解,人生理所应当是自己前三十多年来一贯的样子。直到如今,李双仍觉得身处梦幻:“灾难怎么说来就来了?”
  日,出门习惯于向妻子按时“报备”的陈沛铭,离家之后再无音信。多方寻找丈夫无果之后,李双选择了向杭州当地警方报案。
  警察通过网络查询后告诉李双,陈沛铭被湖南吉首市经侦部门通缉。此时,杭州人陈沛铭已经被拘禁在距离杭州千里之外的湖南吉首。一个月后,湖南上市公司酒鬼酒发布公告称“1亿元存款失踪”。陈沛铭的被抓正与此案有关。
  李双养尊处优的生活戛然而止。随后两年时间里,为了丈夫的“冤案”,这位女董事长体面尽失:堵门、拦车、跪地、哭诉哀求、声言跳楼。丈夫陈沛铭也在狱中不断写信喊冤、拒不认罪。不过这些行动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效果。
  涉案者家属表示已“家财四散”
  被告之一、农行杭州华丰路支行行长方振的二姐告诉新京报记者,为了弟弟的案子,自己已经把除了房产之外最值钱的一辆宝马车变卖了。
  两年多以来,方振的二姐无数次往返杭州和湖南的费用,四处活动奔走的花销、弟弟在‘里面’的生活费等开支,已经让整个家族感到难以为继。“我们在北京又请了一个大律师,价格非常贵,不卖车就拿不出钱来了。”方振的二姐说,一家兄弟姐妹都在为方振的案子出力,这个案子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家族的生活。
  一审后,李双曾接到湖南当地一位自称是律师的电话,对方表示自己得到“授意”:如果李双愿意出3000万为整个案件“兜底”,丈夫陈沛铭就能免于或从轻刑罚,而作为中间人,该“律师”将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对于当时六神无主的李双来说,这根“救命稻草”令她既犹豫又煎熬,犹豫对方是骗子,说到不能做到;煎熬的是,万一真是个机会,不予理会的话,错失了营救丈夫的最佳时机。李双向对方表示,事情办好之后可以付钱,对方未予接受,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这个时候的李双,除了正在经营的公司之外已经“家财四散”,“家里的钱,找朋友亲戚借的钱,总共花了3000多万。我老公涉案的钱已经一分不差,全部退还。”李双说,但陈沛铭交待过,公司不能倒,还得继续支撑。“现在给工人发工资都很吃力。”
  “你看我现在表面上这些,都是给外人看的。”李双指了指自己身上的穿戴,掩面痛哭,“我毕竟还有合作伙伴,有客户,不能让人家看到我倒霉了,影响公司生意。”就在几日前,李双还以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出席当地某活动。
  李双说,她和丈夫投资的一些公司正在破产清算,还有一个多亿的债权,“因为陈沛铭出不来,这部分债权拿不到。”
  (文中李双为化名)
  ■ 相关
  “非涉案车辆被扣后开一万多公里”
  李双告诉新京报记者,侦查阶段,李双名下的一辆别克商务车,被湖南警方一并当做赃物扣押,汽车后备厢里价值数十万的烟酒、服装也被带走。
  “车跟案子没有丝毫关系,是我刷自己信用卡买的,这都有证据。”李双称,车被扣押时还是刚刚跑了一千多公里的新车,截至目前,李双通过行驶监控显示看到,这辆车已经被人开着跑了一万四千多公里。“所有被查扣的物品,我至今没有收到警方的任何查扣清单。”
  方振的家属在案发后从杭州飞到湖南上访,方振的两个姐姐被要求证明“是方振的姐姐”;飞回杭州开出证明“是姐姐”后再次飞到湖南,姐妹两人仍被拒绝接见。
  □新京报记者 张泉薇 北京报道
[] [] []
[责任编辑: 陈艳秋]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重庆精彩
“重庆正事儿”,戳一戳就知道重庆的大事儿!我的位置:&>&&>&
律师您好,本人是受害者,陷入一个合同诈骗案
日期:来源:
摘要:律师您好,本人是受害者,陷入一个合同诈骗案件当中,诈骗金额5万元在线律师回答:您好,该行为涉嫌诈骗罪,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
奥麦律师援助网是目前中国领先的律师咨询服务类网站,专业的律师法律咨询网站。为寻求法律咨询及聘请律师的朋友提供快捷、高效的找律师、在线咨询律师和查法律知识等服务,是网上找律师的优选网站。下面奥麦法律站小编将为大家介绍有关律师您好,本人是受害者,陷入一个合同诈骗案的内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有关法律的相关资讯,可以参考栏目的文章内容。
律师您好,本人是受害者,陷入一个合同诈骗案件当中,诈骗金额5万元
在线律师回答:您好,该行为涉嫌诈骗罪,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有关律师您好,本人是受害者,陷入一个合同诈骗案的内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最新资讯信息,请关注奥麦律师援助网。奥麦法律网栏目每天为您提供最新最热最全的法律资讯和律师咨询服务,欢迎来到奥麦律师援助网进行了解。
文章网址:&&
文章来源:&&
热门栏目导航更多法律知识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客服QQ:(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62名合同诈骗同案犯受审 法庭坐不下“加座”
  62名被告人坐满四排。昨日,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人数最多的合同诈骗案在一中院进入第六天审理。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中网互赢公司62名员工在总经理的带领下,利用“网络关键词”进行诈骗,骗取钱款共计8000余万元。昨天,这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人数最多的合同诈骗案连续第6天在一中院开庭审理。
  据了解,因为被告人太多,开庭前法院“改造”最大法庭,拆除旁听席的座位扩大审判区的面积。在连续审理6天后,该案的庭审程序已完毕,法院将择期进行宣判。
  开公司诈骗 老板潜逃至今
  据检察机关起诉称:自2013年至2014年6月间,中网互赢公司总经理刘晓强(另案处理)指使被告人石淑荣等62人,在本市海淀区、昌平区等地中网互赢公司内,以公司名义在签订、履行关键词网络服务合同的过程中,谎称中网互赢公司系工信部下属单位,虚构有他人抢注或有买家高价收购等事实,诱骗被害人王某等259人在该公司完善关键词网络资源,购买付费业务,以此骗取钱款共计人民币8000余万元。
  检察机关认为,中网互赢公司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上述被告人应依据不同涉案金额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实际上,中网互赢公司是合法成立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强事发后潜逃,至今未归案。
  有被骗者借高利贷“投资”
  新京报记者在庭审中了解到,中网互赢公司的主要诈骗手段有两种:一是“谎称抢注促成交易”,即与作为关键词最初注册人的被害人取得联系,并虚构“网络关键词”的市场价值,诱使被害人购买公司注册、维护等服务。二是“冒充买家相互配合”,被告人冒充第三方“买家”同被害人取得联系,谎称欲购买被害人所持有的“网络关键词”,有的甚至愿意出好几个亿,以此要求被害人完善网络资源,意图促成虚假交易的方式诱使被害人与公司签订合同,接受相关服务。
  辩护人之一的焦洁律师在庭前告诉记者:“这种骗术很低劣,可被害人中却不乏知识分子,甚至还有律师。”焦洁表示,以往的“网络关键词”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多为商家,但这起案件中被害人多为个人,他们想利用“网络关键词”进行投资,有的被害人不惜去借高利贷,受害人中有的被骗走389万余元巨额财产。
  据焦洁介绍,从事行骗“工作”的门槛很低,公司内部有一套自己的“话术”,会对员工进行专门培训,教他们如何配合获得被害人信任。
  ■ 现场
  被告人太多 12警车运送 74法警押解
  昨天上午10点,62名被告人依次被74名法警带入一中院的大法庭,密密麻麻地分列四排坐在法官面前,像是一个小型的方阵。45名律师分坐四排在法庭的一侧,另一侧是三名公诉人。
  因为被告人太多,法院最大的法庭也无法容纳。开庭前法院已将最大法庭前4排旁听席的座位拆下,以扩大审判区的面积,同时从兄弟法院协调了法警30人,出动了12辆警车接送被告人。
  旁听席上坐满了60多名被告人家属,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当看到自己亲人走进法庭,家属们不停地挥手,有的则击掌示意。几名落座的被告人则扭过身体,在黑压压的旁听人群中寻找自己熟悉的面孔。
  这么多被告人的案件,几乎是前所未有。如果按照一般的庭审节奏,62名被告人的信息核对就要3个小时,法庭讯问和举证质证的时间以人均1小时计算,总共需要60多个小时,再加上法庭辩论的时间,庭审可能需要2周时间;为将漫长的庭审时间缩短,在开庭前,3名法官用近300小时“做功课”:汇总分类被告人情况;为每个被告人分类整理庭前需看的证据材料、目录;与控辩双方沟通以及协调辩护人、被告人家属及被害人旁听等工作,将案件的庭审时间压缩到了6天。
  ■ 追问
  关键词真的“一字千金”?
  网络关键词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在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时输入在搜索框内的文字,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相关内容和文字。对于商家来说,他们希望网友在搜索关键词时,第一个看到的是自己的产品。于是,关键词在商家眼中就变成了具有经济利益的商品。
  新京报记者在一些网络交易平台上看到,确有一些关键词在进行买卖,且价格在几万甚至几十万之间,这也使关键词成为了一种投资产品。
  关键词真的能赚钱吗?据专家介绍,很多关键词都建立在某些很小的搜索平台,根本没有投资价值。
  工信部曾在2014年发布《关于关键词转让有关问题的声明》,称关键词转让是市场行为,工信部从未对关键词转让设立许可或者备案条件,也不会收取转让定金。
  ■ 案情
  “出1亿买你的关键词”骗走16万
  62名被告人中有38个是90后,22个是80后,年龄普遍较小,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绝大多数在其中都是从事销售工作。
  比如焦洁律师代理的被告人王某出生于1991年,从老家甘肃来北京务工,是公司里的电话业务员。据检察机关指控,王某涉案金额高达86万多。“他在公司干了9个月,挣了5万多,因为文化水平有限,他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犯罪,”焦律师说。
  根据律师的辩护意见可以看出,很多被告人因为家中生活拮据,所以来京打工,加入公司后也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参与诈骗。
  与年龄偏小的被告人相对应,259名被害人以中老年人居多,不少是已经退休的五零后,不少人还被骗走了自己的退休金。
  被害人王女士今年60多岁,是北京一名退休的医生。王女士至今对自己受骗的事情心有余悸,甚至在记者联系时,不敢用自己的手机接电话。
  曾经注册过关键词“中国白酒”的王女士回忆说,2014年,她接到中网互赢公司工作人员吴某的电话,称“中国白酒”这个关键词被很多公司抢注,对方表示先帮她保护起来。之后,自称是无锡一家创投公司的张经理又打来电话,表示愿意出一个亿购买“中国白酒”关键词,前提是需要先到中网互赢公司注册。
  信以为真的王女士,便联系中网互赢进行了注册,前后投入了近16万元的“运营费”。但随后王女士试图联系张经理的时候,电话无人接听,她才知道自己受骗。
  (记者王巍)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律师王振 合同诈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