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从马车时代到汽车时代能联想到什么东西

设备+云+服务,联想开启人工智能战略的三驾马车
如果说今年最热的应用和技术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是共享经济和人工智能(AI),我们看到很多企业都参与投资了共享经济(应用)模式,而更多的创新性企业把目光盯上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从谷歌阿尔法狗第二次人机大战(对阵围棋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2017年的人工智能就一直“高烧不退”,大量的应用和技术、设备,甚至场景开始悄然涌现。百度AI开发者大会刚刚闭幕,联想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就接踵而来,更主要的是这次联想带来的不是“概念”,而是“真金白银”的设备、云和服务。
正如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演讲中所表示的,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速度与我们实际生活的世界紧密结合,并通过大数据、计算力和算法三大要素的联合作用,快速渗透进各行各业。在这样一个充满AI的时代,“联想的使命,是要成为这一轮‘由AI驱动的智能变革’的推动者和赋能者,并通过‘设备+云’、‘基础设施+云’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可以看出联想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这一次是以人工智能为依托,整合设备、基础设施、云和服务的平台能力,为企业构筑人工智慧的发展机会。
联想如何引领AI驱动的智能变革?
优秀的企业都希望成为这一场新技术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和倡导者,这是技术积淀和企业创新性所驱动的。优秀的企业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方向正确的情况下,一般也能带来积极的改变,这是一般企业难以比拟的高度。因为优秀企业的积累和积淀更深厚,技术研发能力也更强悍一些。联想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倡导者和前瞻者,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设备、基础设施、云服务等方面能够引领市场的发展和脉络。这种能力本身就是对企业发展的最好诠释,也是企业必须承载的一种发展责任,在人工智能时代,心动不如行动,早一点着手,早一点布局,那么在市场中也极易获得先发优势,联想的布局其实就是这样展开的,尤其是在后PC、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带来的一种综合发展布局已经越来越临近了。
我们看到,联想呈现的是“设备+云”、“基础设施+云”的体系建设也是一种延续,是对自身技术能力的不断延伸和拓展,那么如何理解这种体系建设呢?杨元庆表示,作为PC厂商,未来联想仍将专注于PC,但它不再仅仅是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而是Personal Computing个人计算设备。联想会为现有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插上Personal Cloud,个人云的翅膀;还会基于自然语言、AR/VR等新交互技术,开发带有内容与服务的新型设备;再进一步,联想还会推出Personalized Computing + Personalized Cloud,个性化计算设备+个性化云。
很显然,杨元庆所讲的“设备+云”,就是让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通过云,连接到云内容、云应用和云服务,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杨元庆表示,“有了AI,冰冷的设备将知你、懂你、服务你,拥有高智商和人情味。”也就是赋予了设备更多的“智能化”和“服务化”,而实现这种应用的基础之一实际上还是在云服务方面的布局,这对联想是一个新的开始。对此,杨元庆表示,联想将通过打造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实现IT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满足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计算力的差异化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我们要让IT不再只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而是能为企业和行业赋能,助力他们实现‘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变革’。”
很显然,联想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智能化的企业解决方案,是帮助企业跨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之间的桥梁。事实上,联想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布局,联想和企业、医院、城市等等之间进行了智慧化发展和技术迭代方面的尝试合作,联想通过自己的技术和服务帮助企业和机构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弯道超车机会。杨元庆也表示,“从聪明的智能设备,到强大的基础设施,到智慧的云计算,对智能变革各要素的全面覆盖,是联想的独特优势。我们会牢牢把握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不仅用于自身的转型,同样用于为企业和行业提供最好的服务。”
企业市场还是联想争夺的焦点
虽然联想在个人PC时代已经是市场霸主,不过进入到后PC时代之后,联想的企业布局更加关注企业市场,每一次的架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给企业带来新的应用改变,从信息时代到数据时代,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联想给企业提供的就是综合解决办法。这一点和其他的竞争对手相似,不过联想的布局更加完整,产业链也更加全面。我们从联想的“让世界充满AI”的主题也可以看出,联想的重点目标用户还是企业用户,而企业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实更加迫切,因为智慧化发展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甚至在宽带门槛越来越低,更高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近(比如5G)应用,在物联网发展也越来越多元的时候,被企业构建基础的应用平台或者模式,可以帮助企业获得 较快的入门机会。这是联想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做到的一种改变。
联想希望在即将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能扮演“智能变革”的推动者和赋能者,联想祭出的两把“利刃”就是“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模式。为此,联想还带来了多款产品,包括全球首款拥有视觉识别功能的智能音箱SmartCast+、联想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的All-in-one混合现实智能眼镜daystAR晨星、可实现“刷脸”查看手机信息的虚拟智能助手CAVA咔哇、联想服务机器人“小乐”、智能心电衣Smart Vest,以及自主研发的全新HPC集群深腾8810等。以技术和设备带来应用的改变,通过云和服务带来应用感受,这是联想构建的产品驱动市场的一种应用。
可以看出,联想的战略布局已经全面向AI倾斜,并以此为依托,推荐其云、服务和设备的智能化理念。无论是和京东在大数据方面的合作,还是和蔚蓝汽车之间在加速智能汽车方面的合作,都显现了联想对于企业的重视。杨元庆也表示,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快速崛起并快速渗透进各个行业,主要得益于大数据、计算力和算法这三大要素的联合作用。这是技术推动的结果,接下来自然是应用场景的搭建以及数据引入方面的延伸服务了,这其实何尝不是BAT在倡导的发展模式。
联想刘军也表示,人工智能将引发一场前所未有效率的革命。联想希望给PC和智能设备都插上AI的翅膀,再嫁接上后端的服务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帮助中国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让智能化工作成为现实!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也需要一定的智能设备的支撑,当然更主要的是需要场景搭建以及智能化服务。联想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实现这个过程,形成企业自身发展的闭环,真正带来整条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人工智能专家芮勇博士表示,联想优势主要有几方面:其一是人才优势;其二是联想对行业的理解;其三是联想拥有国内最大的制造企业数据集群,拥有超过12PB的数据,这个数据规模仅次于BAT;同时联想在全球有9个数据中心,超过2000台服务器。每天联想新增的数据量超过30TB,每天处理的数据超过150亿条。其四是计算能力。联想能提供软硬件全局优化方案,底层可以集成GPU/FPGA等算力引擎,在算法框架上,支持大规模并行训练的AI平台。联想针对AI领域的计算力需求,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新超算集群——深腾8810,以及HPC+AI智能超算平台LiCO。这都是实力的一种展现。
企业智能革命时代要来了
值得关注的是,刘军表示,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和数据库、ERP等软件的普及,企业逐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并开始建立最基础的数据库,我们称它为“信息化时代”;进入新世纪,随着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企业开始把全部数据和业务流程搬到网上,并端到端的打通。人们的工作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管理也更加扁平、高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化时代”;如今,人们即将开启的是在数字化转型基础上的智能化时代。在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不仅能够感知人们的工作状态,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自己的认知。成为人们工作的得力助手,或者彻底取代人的工作。这也预示着企业将进入到新一轮的革命期。
目前联想拥有2400余家实体服务站和10000多名专业的客服人员,用户可以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享受到联想的在线服务。这其中超过50%的微信服务工作,是由服务机器人来完成的。刘军介绍,今年年底联想将开通语音机器人服务。联想还引入了联想智能情境引擎,即LCE。它基于AI技术,可以让联想电脑通过自带的50多个传感器,实时感应用户的使用场景,并通过云端的大数据,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深度学习,从而为客户提供“想你所想”的服务。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联想也介入了无人驾驶领域。据悉,联想正在通过加大自身研发投入,以及战略投资的方式来积极布局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据悉,未来联想将与蔚来汽车联合开发智能汽车计算平台。
众所周知,相比于单纯做设备,单纯做云或单纯做人工智能的公司,联想基于其基因与愿景,显然正在做更整合的探索。相比于一些科学家对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论而言,联想显然更看重的是双方协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不应担心人工智能PK人类,而是要更加大胆设想,人类+人工智能,如何能让人类更加强大,让生活更加美好”,杨元庆如是说。联想作为老牌的PC企业,如今的发展更加综合,结构变化更加全面,以设备、云、服务为基础,不断延伸服务内容,以服务、设备以及人工智能(云)等为手段,给企业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对于变革期的联想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开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联想:PC+的三驾马车_网易财经
联想:PC+的三驾马车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饥饿来源:拿下PC市场之后,联想还必须夺取移动端和企业业务,才能完成自己的PC帝国版图。饥饿表现:现在联想市值是四百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是五百亿美元。CEO杨元庆说,联想最终的目标是启动二级火箭,完成苹果式再造,达到一千亿美元的规模。
一直在构建自己的帝国。早几年,联想就意识到,PC产业增速正在放缓。作为帝国版图的一个部分,联想很早就提出了PC+战略:即,以PC为核心,向移动互联网及企业市场拓展,构成新联想的三驾马车。而进入到今年,联想正试图通过并购摩托罗拉移动、 X86服务器业务,加速转型的进程。第一驾马车:PC仍是核心进入2014年的几个季度,联想在营收和利润上的表现,可以用“长势喜人”来形容。然而,有80%的营收都来自传统PC业务。在PC行业持续疲软的情况下,对PC业务的依赖,或许会成为联想将来的一根软肋。另一方面,之前联想在PC市场中,“其他厂商皆跌我独涨”的局面已经被打破。有迹象表明,PC产业下滑已经触底,其他PC品牌也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例如在2014年第三季度中,全球排名前5的厂商中,除宏碁之外,其他之前一直处在下滑之中的、、华硕均实现出货量同比正增长。与惠普、戴尔这样的厂商相比,联想PC的利润率较低,只有靠比对手更高速的增长才能保持竞争优势。而随着惠普、戴尔开始恢复性增长,联想PC业务增长的压力将会增加(因利润较低,需要更高的出货量),尤其是在海外市场。据透露,联想集团在今年第三季度中,欧洲、中东、非洲区的PC业务实现了大幅增长,该地区PC业务的营收已经追上中国区,但是在利润贡献方面仍落后中国,不到中国的一半。从杨元庆这番解释中不难发现,除了中国市场之外,联想在海外PC市场的盈利能力,还远不如中国市场。这也是为何杨元庆会说,联想海外PC市场将要到利润收获期。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要改变联想海外PC市场低利润,甚至是不挣钱的现状。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提高利润是否会影响到海外市场份额的争夺。毕竟惠普、戴尔、华硕的业务也开始恢复增长。第二驾马车:移动市场利润与规模需平衡移动互联网市场,是联想PC+战略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业务,正是护航联想PC+战略的两架僚机。为此,联想不惜并购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今天的智能手机产业,其运作方式与PC有高度的相似性,比如化、产业链开放、电子类产品等。这让深得PC运作精髓的联想,拥有了“后来居上”的资本。面对爆发式增长的4G手机市场,联想早早就做出了判断和布局。联想4G手机包含中高端、主流价位段、千元级、入门级等细分领域。在已经推出的产品中,有千元级4G手机A788t、入门级4G手机A860e等,而正在互联网电商通路热卖的黄金斗士A8,也成为全球首款真八核4G手机。杨元庆表示,联想全年销售目标是8000万部手机。加之并购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突破年销售1亿部,指日可待。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到今天,其竞争的广度已不仅仅限于硬件,而是生态系统的竞争。所以除硬件产品之外,联想打造的生态系统的表现,也颇为值得称赞。联想自主研发了全新UI设计系统VIBE UI,即基于Android深度优化,不仅带来全新一体化的用户界面,还提出了扁平化的交互理念,让用户畅享黑屏智能操作等丰富的创新功能。而在知名的乐应用上,目前乐商店累计用户8000万人,乐安全累计用户1.2亿人。在今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获得“年度最佳产品”大奖的茄子快传,累计用户达1.8亿人。可以说,联想目前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移动生态系统。遗憾的是,尽管联想在智能手机产业中,有不俗的表现。但在营收和利润上,与和三星存有不小的差距。而这两者,也一直是联想渴望挑战的目标。中兴、华为等国内手机厂商已经打算精简产品,联想仍然坚持以全覆盖的“机海战术”,争夺市场份额。那么,联想在未来如何平衡量(智能手机出货量)与质(营收和利润)的关系,将是个不小的挑战。毕竟对于企业来说,营收和利润才是根本,也是企业在该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始动力。加码摩托罗拉移动,开拓海外市场,是联想的一条出路。但最新的财报显示,摩托罗拉移动亏损进一步扩大,即净亏损为1.9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82亿美元。联想海外之路,并不轻松。稍有闪失,就可能是销量与营收尽失。但联想除了寄希望于摩托罗拉移动,似乎也无路可走。第三驾马车:企业业务成败仍在中国市场面对联想PC+战略另一驾马车的企业市场,联想再次选择了并购之路:在今年年初宣布并购了IBM的X86服务器业务。与当年联想并购IBM PCD相比,联想在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之后,面临的市场形势要乐观得多,至少在市场排位上是如此。按照杨元庆的说法:并购之后,依市场份额计算,联想在中国将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2%左右),全球服务器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4%左右)。但这似乎仍未能阻止戴尔、惠普留在中国服务器市场的第一阵营之中,尤其是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从去年看,IBM、惠普、戴尔的品牌关注度,一直名列中国服务器市场的前三甲,而戴尔更是在中国X86服务器市场上,连续六个季度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除此之外,以浪潮、华为、曙光为代表的中国厂商,也曾在去年一度以合计市场份额,超越了IBM、惠普和戴尔合计的海外军团。其中浪潮在去年第二季度,杀入全球服务器市场前五,华为也在去年第三季度,进入到了全球服务器市场前五之列。海外军团和本土厂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并不会简单被压制。联想要杀入的是一个高手如林的市场,仅仅是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提高市场份额,并不能削弱对手的竞争实力。联想成败的关键,是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如何从根儿上让对手没有回手之力。对联想来说,全球服务器市场则是一个危险的深水区。尤其是之前出现过联想并购IBM PCD,强攻美国和欧洲PC市场,最终无功而返,还险些让自己的PC业务遭受灭顶之灾的教训,至今让业内(包括联想)记忆犹新。既然在中国和海外市场,联想都面临不同的风险和挑战,联想将何以为之?这里不得不再重提,联想并购IBM PCD赴美、欧市场,却铩羽而归一事。事后的市场发展证明,联想这一市场策略的重大调整和转变,不但挽救了联想PC业务,也为今天的联想奠定了基础。不夸张地说,没有联想在中国PC市场的成功,就没有联想PC及PC+战略的今天。顺便提醒的是,联想PC+战略中,移动互联网成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斩获,也是首先在中国市场取得的。
联想要想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中国市场是立足之本。单就服务器市场而言,虽然中国市场对手如林,但IBM在中国服务器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依然是在三甲之列,另外,相对于海外市场,中国服务器市场上的应用,多数仍停留在硬件采购和部署的水平上,这也让联想在与惠普、戴尔竞争时有更多优势。而鉴于中国服务器市场的空间,联想理应抓住机会继续扩大市场份额,重要的是,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彻底削弱友商的竞争力,至少要达到当前联想在中国PC市场的份额,方能让友商伤筋动骨,没有还手之力,进而为海外市场的发力提供坚强的后盾。
本文来源:商界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联想为何再次架构重组?|联想|架构|重组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联想为何再次架构重组?
财经国家周刊
  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李瑶
  联想,一个曾经年少风发的中国科技界巨头,却在30岁前后被一些媒体贴上“衰落”的标签。尤其是今年年初,一些关于联想集团高管和企业发展的质疑,甚至引发了一波争议高潮。
  这不,3月联想再一次宣布架构重组后,舆论又不平静了。联想到底怎么了?
  又一次架构调整
  3月18日,在毫无预兆下联想集团突然宣布组织架构重大调整,波及旗下云服务业务、PC业务、企业级业务、移动业务( MBG)四大业务集团。
  围观群众纷纷表示:“又来?!不才调整过吗?”
  忘了吗?曾经说过:“联想从来不怕架构调整,每年一次,不调整还不舒服。”
  好吧,我们还是来看看这次又调整成啥样了,一张图如下:
  在这次调整之前,日,联想集团将全部业务分拆成PC、移动、企业级和云服务四大业务集团。不过由于业务体量问题,业内仍习惯把云服务归到企业级业务里,而杨元庆在去年底还对外宣称,联想的“三驾马车”是PC、移动和企业级业务。
  所以,这次调整,其实是围绕这“三驾马车”而来。
  首先是联想将云服务业务集团更名为“联想创投集团(LCIG)”,也就是之前乐基金等相关业务范畴,包括创业公司、小型业务分拆和新技术探索。同时云服务业务下面与个人云、应用相关的业务分散到其他业务集团。
  这样一来,云服务集团总裁贺志强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今后既能在投资业务方面大施拳脚,也能更好地落实联想云+端的计划了。
  企业级业务作为“三驾马车”之一,近两年也一直如联想所愿,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截止到联想2015/16财年第三财季,这块业务的收入已同比上升8%至13.14亿美元。如今改名为“数据中心业务集团”,透露出联想侧重基础架构的意愿,大有加大企业级业务发展力度的态度。
  个人电脑PC业务是联想的业务核心。受2015年全球PC市场走低影响,联想PC出货量在2015/16财年第三财季中下滑了4.5%。但由于同期的、戴尔出货量分别下降了10.1%和5.7%,所以联想以最小的下滑幅度获得了市场份额的增长,最终仍占联想总体营收的62%,保住了“马车主力”的稳定发挥。
  联想在这次调整中将移动业务旗下的平板电脑业务划归到PC业务上来,也算是符合联想此前发力二合一、变形本的布局思维,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安卓相关的协同。而从目前、ARM等公司发展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思路看,未来VR\AR在PC上的延伸与结合会更加密切,所以联想把他们一同划到PC业务集团,也不奇怪。
  话说回来,在本次调整前,联想的业务状况和发展趋势看上去似乎都还算挺正常,那为什么又要大动干戈再来一次架构重组呢?
  最值得思考的调整其实是联想的第三驾马车——移动业务上,联想集团近几年一直处于被移动业务掣肘的尴尬状态。
  除了摘出去平板电脑和VR/AR业务,集中专攻智能手机,移动业务集团最大的变动来了个“双总裁”,原总裁陈旭东负责中国区市场,艾玛尔?伦奎塞恩(Aymar de Lencquesaing)升任整体海外业务总裁,而全球总裁、首席运营官瑞克·奥斯特洛(Rick Osterloh)离开联想。
  铁打的移动业务流水的高管
  为什么突然来这么一出?
  翻看联想近几季的财报,移动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5/16第一财季,联想移动业务税前亏损额达到2.92亿美元;2015/16财年第二财季,移动业务税前亏损2.17亿美元;即使到了联想整体业务扭亏为盈的2015/16财年第三财季,移动业务仍然税前亏损3000万美元。
  移动业务的塌陷在不断拖累联想整个集团业务的营收,更重要的是,联想手机出货量如今已经落后于小米这样的“新秀”,也难怪外界会拾起那套对巨头公司惯用的评头品足腔调——“你又衰落啦”。
  实际上,早在2013年以前,联想还是手机领域的第一,发展到如今的状况,也是各种曲折。
  联想的移动业务最早要回到2011年,当时,联想集团原高级副总裁兼idea产品集团总裁刘军牵头成立MIDH(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
  刘军本人在PC业务上能力超群,还曾在2013年担负起联想PC转型的重任,一度被外界视为杨元庆的接班人。MIDH成立之后,刘军带领团队花了一年的时间打磨产品供应链流程,然后做出了轰动业界的案例——花了5个月的时间完成联想A60手机从产品定义到上市整个过程,足足领先竞争对手3、4个月。
  随后的一两年里,在完全拼价格和配置的运营商定制市场,联想靠着这套方法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深入普及,运营商定制机的玩法无法让厂商与用户直接联系起来,积累粉丝经济的用户数和活跃度开始成为智能手机业务最新最重要的打法。
  可能你要说了,联想自己也有许多用户啊。但别忘了,联想的粉丝多是PC时代留存下来的老用户,他们对联想的手机忠诚度有限。也是从那时起,联想手机的市场份额和营收开始出现明显下滑。
  感受到压力的联想也开始想办法。日,联想宣布以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希望借此进军欧洲、北美等海外市场。然而后来,摩托罗拉没有变成联想的“招财猫”,反而成了“拖油瓶”。
  2014年3月,杨元庆授意刘军发内部邮件,宣布原MIDH组织调整并更名为移动业务集团(MBG),联宝公司CEO张晖接替冯幸(冯与三大运营商关系颇熟)出任MBG中国手机业务部负责人,冯幸调任云服务业务集团。
  上任后的头三个月里,张晖一口气跑遍全国12个省,专程拜会当地运营商。此举看上去明显与杨元庆“逐渐淡化运营商业务,重新调整产品方向”的想法不符。但张晖也没法,毕竟刘军和自己身上都背负着庞大的出货量指标,而跟运营商签的单子可是动辄几千万部。
  结果到了2014年7月,国资委要求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必须在三年之内连续削减20%的营销费用。这意味着,运营商将会大幅缩减在终端补贴上的投入,定制机业务面临受挫。再换句话说,张晖之前三个月的奔波无法收获预想的效果,想想也是挺心塞的。
  痛定思痛后,刘军和张晖在当月正式把移动业务分为三个模块:除去运营商之外,加入了开放市场和互联网业务。
  但此时,一直走开放市场和电商路线的VIVO、OPPO、小米和魅族等手机品牌开始异军突起。更重要的是,从张晖上任后的一年里,冯幸从云服务集团跳槽去了乐视,负责产品研发的陈文晖和负责供应链的关伟也先后离开了联想。
  就这样,联想错失了最黄金的转型期。
  实际上,刘军和张晖不是没有意识到联想手机在粉丝上的缺失,他们也做过一系列的粉丝调查。但联想没有拿出华为那样“壮士断腕”的勇气,在手机业务上摘掉运营商这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即使后来拿出精力运营社交账号、开通线上渠道,反应也被认为不够灵敏。
  业绩迟迟不见起色之下,2015年6月份初,联想宣布时任联想移动互联网品牌“神奇工场”CEO陈旭东接替刘军,担任联想移动业务集团总裁。
  杨元庆更是在与移动业务管理团队的内部沟通会上直接点出:“此次调整,无关乎责任,而关乎机遇……我去年跟你们说了几次,要醒一醒,我甚至还说了你们拿榔头敲都敲不醒,你们太慢了,在错失机会。”
  至此,刘军出局,张晖的职位随后也被联想中国区产品运营和电子商务负责人杨峻接替。
  在杨元庆看来,组建“神奇工场”的陈旭东“有更强烈的互联网思维和基因”。而其实,在这场人事变动消息宣布的一周之前,杨元庆才找到陈旭东劝说他接下这块管理工作。
  “他(杨元庆)要么从外部找人要么内部找人,外部找来的人把我们这个体系弄清楚可能都需要两个月,太耽误时间。从内部来看,我算是合适的人选。”陈旭东曾这样对外界坦言。
  上任之后,陈旭东也是马不停蹄,除了熟悉北美区移动业务市场,还采取了与小米等公司相似的互联网销售路径,积极促成摩托罗拉与印度电商、乐檬与非洲代理商的合作。
  终于到了联想2015/16财年第三财季,虽然移动业务的收入同比下跌4%至32.45亿美元,但总算第一次实现营运收支平衡。
  形势有所好转,为什么要在此时把陈旭东从“移动业务总裁”降为“移动业务中国区总裁”?上财季移动业务不是已经有回暖之兆了吗?难道杨元庆对他不满意?
  似乎并不是。“我们必须赢得中国市场,在新兴市场加速增长,在成熟市场取得突破。”这是杨元庆在任命邮件中所说的。
  在联想的移动业务版图中,中国市场最为复杂,既要求创新有要求效率。过去的大半年里,陈旭东通过对产品组合、供应链等大刀阔斧的改革,移动业务尤其是海外部分已见起色,所以现在安排他来专心盯着中国市场,肯定不是“惩罚”,而是给予重担,想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夺中国市场。
  至于安排艾玛尔?伦奎塞恩负责海外市场的逻辑。欧美属于联想的成熟市场,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则为新兴市场。此前,联想就已经定下海外战略:以摩托罗拉主攻欧美市场,大打创新牌来寻求份额突破;以乐檬等中低端机型进入新兴地区,侧重追求效率。
  与陈旭东相比,艾玛尔?伦奎塞恩拥有20多年美国市场经验,曾负责北美以及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地区移动业务。所以如此任命他负责整个海外市场也算顺理成章。而原摩托系的瑞克·奥斯特洛离开,大抵跟联想消化、重整摩托罗拉脱不了干系。
  联想困局谁之过?
  加上这次的重组,从2013年算起联想也已经把旗下业务调整了起码4次,组织架构也从Lenovo和Think两大业务集团,拆分成了后来的PC、移动、企业级和云服务四大块,然后又变成了现在的PC&SD、移动、企业级和创投。
  可惜尽管如此,联想仍旧没有从“走下坡路”的阴影中完全跳将出来。外界再三发问:联想到底怎么了?
  今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真相: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甚广。该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联想集团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杨元庆并非合格的CEO,但他仍拿着上亿港元的高薪。随后,联想集团对此文进行了回击,称该文章“数据失真、断章取义、阴谋论调”。
  且不论双方发声的出发点,联想近两年的确深处困局而难以自拔,尤其是移动业务,几经折腾而难见好转。
  当然,这过错如果让杨元庆一人承担,确实有失公允。
  作为中国IT硬件巨头,2004年杨元庆指导收购的PC事业部一案,联想从“本土品牌”跃升为“国际名牌”;2008年,受金融危机及内部管理问题影响的联想全年亏损2亿美元,当时甚至已有多个分析师和机构公开宣称联想国际化已经失败;2009年,杨元庆以CEO的身份向董事会提交了四年规划,力挽颓势,到2013年,联想电脑销量成为世界第一,拿下“全球最大PC生产厂商”称号。
  在联想的多个重要转折点上,杨元庆都起到了CEO该有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表现得相当优秀。所以如果将联想眼下的发展完全归咎于杨元庆一人,有些苛刻。
  事实上,联想更大的问题在于品牌路线和营销策略出现了偏差。
  2013年联想曾推出一波千元机普及风暴,确定了以A系列为主的低端机、K系列为主的终端机,之后又推出了以VIBE为主的高端机,2014年又并购摩托罗拉,到了2015年又宣布除神奇工场之外的所有联想移动业务都将并入收购的摩托罗拉,实施“双品牌”战略。
  然而到了现在,MOTO品牌虽然在海外初见成效,但在国内并未稳住高端市场,VIBE手机几乎没有打开市场,中低端产品也并没有代表性机型。
  很显然,联想PC业务积累下来的品牌优势既没有更好地延续,也没有成功平移到智能手机业务上,近两年来的新品似乎一直没有深入人心,手机销量和市场地位也开始持续下降。
  作为一家有30多年历史的巨头公司,联想总希望以整齐划一的打法在中国市场上征战。但实际上,用全球统一的策略并不能很好地做透中国市场,而且体量的庞大、部门间的不协调使得联想采取的各种措施无法得到最有效的执行。
  更重要的是,“机海战术”战术已经过时,作为一家三十多岁的“大叔”企业,面临小米、魅族这种以互联网思维做硬件设备的IT“小鲜肉”时,最可取的方式莫过于集中精力打造一款爆品,吸纳一大批忠实用户,树立手机品牌形象。
  而在营销方面,联想旗下手机型号众多、发布会数不胜数,但整体盘点下来你会发现,不知道用什么词汇去形容联想品牌的手机。反观其他品牌手机,锤子有情怀营销、奇酷有明星代言营销、vivo有电视娱乐节目营销,联想呢?
  除了品牌和营销,联想的研发投入也一直被外界津津乐道。
  根据财年财报显示,联想历年的研发支出中,仅2015财年的研发收入占比达到2.6%,其余年份均低于1.9%。过去10年,联想累计投入研发成本为44.05亿美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来看看华为,华为2014年的财报显示,其研发支出高达408亿元,占比达到14.2%。于是一时间,媒体纷纷报道称“联想10年研发投入不如华为1年。”
  对此,杨元庆表示这种对比不公平,“因为大家处在不同的行业无法进行对比……2009年以后我上任CEO以来,联想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当年我们研发投入2亿美元,此后每年都在增长。”
  实际上,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贸工技”和“技工贸”的问题。早在柳传志创立联想之处,就定下“贸工技”的发展路线,即先赚钱,再学组装,然后自主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从而登上产业链制高点;而华为则在任正非的带领下,走上了技术驱动路线。
  柳传志曾公开表示:“像任正非,像华为,确实走出一条非常独特的道路,这点我觉得我们做不了,这点是他的长项。”“联想走的路,比如把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是一条走十里就安营扎寨休息,看好了再走,这是时间比较长的道路。”
  作为中国科技业界两家顶级公司,联想与华为的发展路线当然不能用优和劣加以评判。“甘蔗没有两头甜”,就看你想先从哪头儿下口。
  不过必须承认,相比“贸”和“工”,“技”的难度相当大,时间窗口也十分长。现在的联想是否能实现过渡,有待观察。
  值得欣慰的是,多年的困局让“而立之年”的联想反思,并开始像其他大公司一样建立内部创业项目,寻求新的、可行的发展路径。2015年4月,联想筹划近半年的“神奇工场”正式运营。截止到目前,神奇工场已经推出了颇具互联网特色的手机品牌ZUK,市场反馈良好。
  不过,联想在以架构调整促进转型之余,还是需要想清楚一这件事: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叔”企业,要想迎来第二春,除了树立亮眼的品牌形象,是不是也得加快技术肌肉的锻炼了?
民众在接收一个信息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相信,而不会进一步求证,...
市场思维与销售思维的区别在于,市场思维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强调...
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标王是不存在的概念,罗振宇做不成谭希松,Pa...
苹果春季新品发布会仅1个小时,推出4英寸iPhone SE,新增玫瑰金配色,国行售价3288元起。
格鲁夫30年前的中层管理手册,同样适用于当代科技创业公司。书中的一些举措很有参考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蝴蝶联想到什么东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