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2380.3 2010美元多少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升值及其汇率制度的取向选择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民币汇率升值及其汇率制度的取向选择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美元兑人民币6.7890元,刷新纪录低点_网易财经
美元兑人民币6.7890元,刷新纪录低点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财华社深圳新闻中心  上周末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传出有关政策的官方言论,令市场对人民币近期升值的期望降温,因此人民币兑美元周一(28日)后市略微走软。   人民币周一在人民币6.7904元至6.7960元区间内波动。   中国央行周一将美元中间价设在人民币6.7890元,刷新了上周五的纪录低点6.7896元,但这并没有阻止人民币走软。   
本文来源:财华社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曾经2元多人民币就能换1美元 你知道吗?
从人民币升值轨迹看,自2005年汇改启动到2008年上半年这段时间,人民币对主要国家货币呈现走强状态,其中对美元汇率呈现逐步小幅上扬态势,相继于2006年5月“破8”,2008年4月“破7”。这两天人民币不消停。2015年“8·11”人民币中间价骤跌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结果2016年刚刚开了个头,人民币就再次上演快速贬值的戏码,开年首周,人民币汇率出现一轮快速调整,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跌去700点。于是身边的大妈又开始行动了,纷纷跑到银行柜台前开启兑美钞模式。当然了,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已经给我们“扫盲”了,绝大部分家庭并没有必要换购美元,这是一个权衡风险和收益的复杂问题。这里我们不展望未来,我们回顾历史,你知道人民币汇率机制如何形成的吗,你相信历史上1美元曾能兑换42000块钱,也能换2块钱吗?这期间还诞生了中国第一批“白领”,黄牛。1.人民币汇率的演进综合各个学术大咖研究观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8年-1952年,人民币汇率恢复时期;第二阶段,1953年-1980年,人民币汇率由官方决定,汇率稳定时期;第三阶段,1980年第4季度-1993年底,人民币汇率实行双轨制,官方汇率和市场调剂汇率并存;第四阶段是1994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双重汇率并轨并走向市场化时期。如果第四阶段具体再分,从2005年至今,是中国再次完善人民币形成机制的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说通俗点,即从单一盯住美元到盯住一篮子货币,并以市场供求为定价基础。2.1949年开启的第一阶段,1美元曾可兑换42000元旧币人民币如图,年我国曾出现一段时间的“浮动汇率”,而且汇率波动堪称“跌宕起伏”,美元最高能换42000元人民币,直到1951年才稳定在美元兑人民币1:22380附近,而且起初还有三个汇率基准,分别为天津、上海和广州,这是为什么呢?特定的经济制度自然要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时期。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开始发行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不过人民币汇率是从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才开始正式形成,当时的汇率为1:80(美元兑人民币,下同)。日,上海解放后公布上海地区的人民币汇率,随后1950年广东解放后公布了广东的人民币汇率,由此形成了三个人民币汇率。随后人民币开始了剧烈的贬值,贬值最大程度时,日天津的人民币汇率跌至 1:42000,即三年内美元兑人民币升值524倍。日,国家合并了天津、上海、广州三个汇率,并由人民银行统一对外公布人民币汇率,随后人民币开启了一轮升值浪潮,从1:42000升值到 1:22380。不过许多人还是被上万的汇率吓到,但这里的人民币其实是1955年币值改革前的旧币,1955年币值改革后,旧币按照10000旧币折合1元新币兑换,这1元的新币面额沿用至今。所以如果按照现在的人民币币值计算,1950年时的1美元相当于4.2元人民币。(图为1948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3.1953年开始固定汇率,2块左右就能换1美元年是人民币汇率稳定时期。1953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方面,由于对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人民币汇率不具备调节进出口的功能,只是充当外贸内部核算和计划编制的一种会计工具;另一方面,整个国际货币体系采用了固定汇率安排。因此人民币汇率只是在原定汇价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确定,只有当西方主要国家货币发生贬值或升值时,才作相应的调整。这段时期国际经济环境的关键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小M在之前的多期文章中都介绍过了,不清楚的可翻阅小M之前的文章自行科普),美元成了唯一的世界货币,其他货币先与美元挂钩才能进行贸易结算,因此这种金融、贸易体制也成为影响我国汇率的最主要制度。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汇率基本维持在1:2.2- 1:2.6之间,即2块多钱左右就能兑换1美元,人民币异常高估。不过有趣的是,据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介绍,当时又出现了两个人民币汇率(如图),一个是兑美元(蓝线),一个是兑英镑(红线)。这个现象的出现也是由特定历史环境造成的。据丁志杰介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冻结了中国在美资产大约8.05亿美元(当然了中国也冻结了美国在中国资产,约20亿美元),中国为保护国外资产的安全,宣布停止兑美元汇率挂牌,也就是说从1952年至1972年,中国公开是没有美元汇率的,而是挂靠英国英镑的汇率,所以这段时间人民币公开的汇率是兑英镑的,不是美元。不过随后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作为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发起者之一,英国的经济受到重创,所以在外汇市场掀起投机英镑贬值的浪潮,后来英镑保卫战又失败,所以在日,英国政府宣布英镑贬值。(图为第三次中东战争资料图)4.1980年-1993年,人民币汇率还实行了双轨制双轨制汇率,一种挂牌价(非贸易外汇收支汇率),另一种是外汇调剂价,如图显示。据丁志杰介绍,由于挂牌汇率和贸易结算汇率的差额,形成了巨大外汇套利市场,由此诞生了当时中国最早的一批白领:收购挂牌价的美元卖给银行的套利人群。随后国家逐渐缩小两个汇率的价差,并逐步让人民币贬值,以调整人民币至合理均衡水平。这段期间人民币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贬值:日,从1:3.1983贬值到 1:3.7036,一次性贬值13.6%;日,从1:3.721到 1:4.721,一次性贬值21.2%;日,从 1:4.721到 1:5.221,一次性贬值9.6%。5.1994年市场化改革开启,从单一盯住美元到一篮子货币进入上世纪90年代的历史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先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随后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1月,人民币汇率从1:5.8一次性贬值33%至 1:8.7附近。1998年初起,为防止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的进一步扩散,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主动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1:8.28左右的水平。金融危机后,日中国再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兑美元一次性升值2%以后,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单一盯住美元到盯住一篮子货币。从人民币升值轨迹看,自2005年汇改启动到2008年上半年这段时间,人民币对主要国家货币呈现走强状态,其中对美元汇率呈现逐步小幅上扬态势,相继于2006年5月“破8”,2008年4月“破7”。分年份看,2005年、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分别为2.5%,3.2%,2007年和2008年则分别升值6.5%和6.4%。接下来就到了去年,日人民银行一次性下调人民币中间价4%,由此开启了人民币市场的多空对战。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gracey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这两天人民币不消停。2015年“8?11”人民币中间价骤跌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结果2016年刚刚开了个头,人民币就再次上演快速贬值的戏码,开年首周,人民币汇率出现一轮快速调整,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跌去700点。于是身边的大妈又开始行动了,纷纷跑到银行柜台前开启兑美钞模式。当然了,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已经给我们“扫盲”了,绝大部分家庭并没有必要换购美元,这是一个权衡风险和收益的复杂问题。这里我们不展望未来,我们回顾历史,你知道人民币汇率机制如何形成的吗,你相信历史上1美元曾能兑换42000块钱,也能换2块钱吗?这期间还诞生了中国第一批“白领”,黄牛。1.人民币汇率的演进综合各个学术大咖研究观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8年-1952年,人民币汇率恢复时期;第二阶段,1953年-1980年,人民币汇率由官方决定,汇率稳定时期;第三阶段,1980年第4季度-1993年底,人民币汇率实行双轨制,官方汇率和市场调剂汇率并存;第四阶段是1994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双重汇率并轨并走向市场化时期。如果第四阶段具体再分,从2005年至今,是中国再次完善人民币形成机制的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说通俗点,即从单一盯住美元到盯住一篮子货币,并以市场供求为定价基础。2.1949年开启的第一阶段,1美元曾可兑换42000元旧币人民币如图,年我国曾出现一段时间的“浮动汇率”,而且汇率波动堪称“跌宕起伏”,美元最高能换42000元人民币,直到1951年才稳定在美元兑人民币1:22380附近,而且起初还有三个汇率基准,分别为天津、上海和广州,这是为什么呢?特定的经济制度自然要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时期。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开始发行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不过人民币汇率是从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才开始正式形成,当时的汇率为1:80(美元兑人民币,下同)。日,上海解放后公布上海地区的人民币汇率,随后1950年广东解放后公布了广东的人民币汇率,由此形成了三个人民币汇率。随后人民币开始了剧烈的贬值,贬值最大程度时,日天津的人民币汇率跌至 1:42000,即三年内美元兑人民币升值524倍。日,国家合并了天津、上海、广州三个汇率,并由人民银行统一对外公布人民币汇率,随后人民币开启了一轮升值浪潮,从1:42000升值到 1:22380。不过许多人还是被上万的汇率吓到,但这里的人民币其实是1955年币值改革前的旧币,1955年币值改革后,旧币按照10000旧币折合1元新币兑换,这1元的新币面额沿用至今。所以如果按照现在的人民币币值计算,1950年时的1美元相当于4.2元人民币。(图为1948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3.1953年开始固定汇率,2块左右就能换1美元年是人民币汇率稳定时期。1953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方面,由于对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人民币汇率不具备调节进出口的功能,只是充当外贸内部核算和计划编制的一种会计工具;另一方面,整个国际货币体系采用了固定汇率安排。因此人民币汇率只是在原定汇价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确定,只有当西方主要国家货币发生贬值或升值时,才作相应的调整。这段时期国际经济环境的关键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小M在之前的多期文章中都介绍过了,不清楚的可翻阅小M之前的文章自行科普),美元成了唯一的世界货币,其他货币先与美元挂钩才能进行贸易结算,因此这种金融、贸易体制也成为影响我国汇率的最主要制度。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汇率基本维持在1:2.2- 1:2.6之间,即2块多钱左右就能兑换1美元,人民币异常高估。不过有趣的是,据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介绍,当时又出现了两个人民币汇率(如图),一个是兑美元(蓝线),一个是兑英镑(红线)。这个现象的出现也是由特定历史环境造成的。据丁志杰介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冻结了中国在美资产大约8.05亿美元(当然了中国也冻结了美国在中国资产,约20亿美元),中国为保护国外资产的安全,宣布停止兑美元汇率挂牌,也就是说从1952年至1972年,中国公开是没有美元汇率的,而是挂靠英国英镑的汇率,所以这段时间人民币公开的汇率是兑英镑的,不是美元。不过随后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作为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发起者之一,英国的经济受到重创,所以在外汇市场掀起投机英镑贬值的浪潮,后来英镑保卫战又失败,所以在日,英国政府宣布英镑贬值。(图为第三次中东战争资料图)4.1980年-1993年,人民币汇率还实行了双轨制双轨制汇率,一种挂牌价(非贸易外汇收支汇率),另一种是外汇调剂价,如图显示。据丁志杰介绍,由于挂牌汇率和贸易结算汇率的差额,形成了巨大外汇套利市场,由此诞生了当时中国最早的一批白领:收购挂牌价的美元卖给银行的套利人群。随后国家逐渐缩小两个汇率的价差,并逐步让人民币贬值,以调整人民币至合理均衡水平。这段期间人民币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贬值:日,从1:3.1983贬值到 1:3.7036,一次性贬值13.6%;日,从1:3.721到 1:4.721,一次性贬值21.2%;日,从 1:4.721到 1:5.221,一次性贬值9.6%。5.1994年市场化改革开启,从单一盯住美元到一篮子货币进入上世纪90年代的历史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先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随后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1月,人民币汇率从1:5.8一次性贬值33%至 1:8.7附近。1998年初起,为防止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的进一步扩散,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主动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1:8.28左右的水平。金融危机后,日中国再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兑美元一次性升值2%以后,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单一盯住美元到盯住一篮子货币。从人民币升值轨迹看,自2005年汇改启动到2008年上半年这段时间,人民币对主要国家货币呈现走强状态,其中对美元汇率呈现逐步小幅上扬态势,相继于2006年5月“破8”,2008年4月“破7”。分年份看,2005年、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分别为2.5%,3.2%,2007年和2008年则分别升值6.5%和6.4%。接下来就到了去年,日人民银行一次性下调人民币中间价4%,由此开启了人民币市场的多空对战。腾讯财经“Miss Money”栏目出品 欢迎关注栏目微信(ID:missmoneytf 或 扫描右侧二维码)
作者:Crystal
关注公众帐号和主创团队互动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曾经2元多人民币就能换1美元 你知道吗
我的图书馆
曾经2元多人民币就能换1美元 你知道吗
这两天人民币不消停。2015年“8·11”人民币中间价骤跌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结果2016年刚刚开了个头,人民币就再次上演快速贬值的戏码,开年首周,人民币汇率出现一轮快速调整,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跌去700点。于是身边的大妈又开始行动了,纷纷跑到银行柜台前开启兑美钞模式。当然了,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已经给我们“扫盲”了,绝大部分家庭并没有必要换购美元,这是一个权衡风险和收益的复杂问题。这里我们不展望未来,我们回顾历史,你知道人民币汇率机制如何形成的吗,你相信历史上1美元曾能兑换42000块钱,也能换2块钱吗?这期间还诞生了中国第一批“白领”,黄牛。1.人民币汇率的演进综合各个学术大咖研究观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8年-1952年,人民币汇率恢复时期;第二阶段,1953年-1980年,人民币汇率由官方决定,汇率稳定时期;第三阶段,1980年第4季度-1993年底,人民币汇率实行双轨制,官方汇率和市场调剂汇率并存;第四阶段是1994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双重汇率并轨并走向市场化时期。如果第四阶段具体再分,从2005年至今,是中国再次完善人民币形成机制的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说通俗点,即从单一盯住美元到盯住一篮子货币,并以市场供求为定价基础。2.1949年开启的第一阶段,1美元曾可兑换42000元旧币人民币如图,年我国曾出现一段时间的“浮动汇率”,而且汇率波动堪称“跌宕起伏”,美元最高能换42000元人民币,直到1951年才稳定在美元兑人民币1:22380附近,而且起初还有三个汇率基准,分别为天津、上海和广州,这是为什么呢?特定的经济制度自然要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时期。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开始发行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不过人民币汇率是从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才开始正式形成,当时的汇率为1:80(美元兑人民币,下同)。日,上海解放后公布上海地区的人民币汇率,随后1950年广东解放后公布了广东的人民币汇率,由此形成了三个人民币汇率。随后人民币开始了剧烈的贬值,贬值最大程度时,日天津的人民币汇率跌至 1:42000,即三年内美元兑人民币升值524倍。日,国家合并了天津、上海、广州三个汇率,并由人民银行统一对外公布人民币汇率,随后人民币开启了一轮升值浪潮,从1:42000升值到 1:22380。不过许多人还是被上万的汇率吓到,但这里的人民币其实是1955年币值改革前的旧币,1955年币值改革后,旧币按照10000旧币折合1元新币兑换,这1元的新币面额沿用至今。所以如果按照现在的人民币币值计算,1950年时的1美元相当于4.2元人民币。(图为1948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3.1953年开始固定汇率,2块左右就能换1美元年是人民币汇率稳定时期。1953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方面,由于对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人民币汇率不具备调节进出口的功能,只是充当外贸内部核算和计划编制的一种会计工具;另一方面,整个国际货币体系采用了固定汇率安排。因此人民币汇率只是在原定汇价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确定,只有当西方主要国家货币发生贬值或升值时,才作相应的调整。这段时期国际经济环境的关键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小M在之前的多期文章中都介绍过了,不清楚的可翻阅小M之前的文章自行科普),美元成了唯一的世界货币,其他货币先与美元挂钩才能进行贸易结算,因此这种金融、贸易体制也成为影响我国汇率的最主要制度。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汇率基本维持在1:2.2- 1:2.6之间,即2块多钱左右就能兑换1美元,人民币异常高估。不过有趣的是,据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介绍,当时又出现了两个人民币汇率(如图),一个是兑美元(蓝线),一个是兑英镑(红线)。这个现象的出现也是由特定历史环境造成的。据丁志杰介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冻结了中国在美资产大约8.05亿美元(当然了中国也冻结了美国在中国资产,约20亿美元),中国为保护国外资产的安全,宣布停止兑美元汇率挂牌,也就是说从1952年至1972年,中国公开是没有美元汇率的,而是挂靠英国英镑的汇率,所以这段时间人民币公开的汇率是兑英镑的,不是美元。不过随后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作为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发起者之一,英国的经济受到重创,所以在外汇市场掀起投机英镑贬值的浪潮,后来英镑保卫战又失败,所以在日,英国政府宣布英镑贬值。(图为第三次中东战争资料图)4.1980年-1993年,人民币汇率还实行了双轨制双轨制汇率,一种挂牌价(非贸易外汇收支汇率),另一种是外汇调剂价,如图显示。据丁志杰介绍,由于挂牌汇率和贸易结算汇率的差额,形成了巨大外汇套利市场,由此诞生了当时中国最早的一批白领:收购挂牌价的美元卖给银行的套利人群。随后国家逐渐缩小两个汇率的价差,并逐步让人民币贬值,以调整人民币至合理均衡水平。这段期间人民币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贬值:日,从1:3.1983贬值到 1:3.7036,一次性贬值13.6%;日,从1:3.721到 1:4.721,一次性贬值21.2%;日,从 1:4.721到 1:5.221,一次性贬值9.6%。5.1994年市场化改革开启,从单一盯住美元到一篮子货币进入上世纪90年代的历史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先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随后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1月,人民币汇率从1:5.8一次性贬值33%至 1:8.7附近。1998年初起,为防止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的进一步扩散,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主动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1:8.28左右的水平。金融危机后,日中国再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兑美元一次性升值2%以后,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单一盯住美元到盯住一篮子货币。从人民币升值轨迹看,自2005年汇改启动到2008年上半年这段时间,人民币对主要国家货币呈现走强状态,其中对美元汇率呈现逐步小幅上扬态势,相继于2006年5月“破8”,2008年4月“破7”。分年份看,2005年、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分别为2.5%,3.2%,2007年和2008年则分别升值6.5%和6.4%。接下来就到了去年,日人民银行一次性下调人民币中间价4%,由此开启了人民币市场的多空对战。腾讯财经“Miss Money”栏目出品 欢迎关注栏目微信(ID:missmoneytf 或 扫描右侧二维码)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99美元是多少人民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