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中不是包含建行住房贷款款嘛?为什么限制消费贷流入楼市

消费贷流入楼市屡禁不止 业内:银行力推线上消费贷 - 数据 -杭州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买房利器小程序
乐居看房小程序
楼市报道小程序
房贷计算器
房产家居直播平台
消费贷流入楼市屡禁不止 业内:银行力推线上消费贷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近日,有媒体爆出消息称,环京河北楼市的首付贷“死灰复燃”,“首付10%、开发商垫资”也“重见天日”。
消费贷流入楼市屡禁不止
林琳、林晓丽、张忠安
去年下半年,央行等七部门出台新规,禁止房产中介提供“首付贷”。然而,最近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城市首付贷又“死灰复燃”,引起市场热议。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表面上包括中介、开发商和银行都宣称没有首付贷,但却有不少“马甲”产品,比如消费贷或者同首付贷类似的产品。
有分析指出,“首付贷”是被严禁的,但是不能排除有个别地下操作的可能性,而且一般主要出现在一手市场。不仅增加居民购房的杠杆倍数,也不利于国家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因此,建议购房者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量少用类似产品购房。
近日,有媒体爆出消息称,环京河北楼市的首付贷“死灰复燃”,“首付10%、开发商垫资”也“重见天日”。记者向北京中介人士了解情况,获悉业内听闻环京和天津的楼市确实仍有“首付贷”的踪影,部分小担保公司依然“死心不息”,私下做首付贷或者“变体”的信用贷。该人士透露,他了解到开发商已经不太敢掺和,但是个别小型的金融担保公司却仍然“铤而走险”。
对于“首付贷”非常敏感
但声称可获得类首付贷支持
记者随后向深圳的中介人士了解情况,得知深圳市场的“首付贷”几乎不见踪影,该人士称,目前监管很严格,中介即使有心也没胆:“不过理财公司倒还是可以操作垫资,只是手续费非常贵。”她解释,操作手法是理财公司先垫资给买家付齐首付三成,买家等拿到房产证后,申请两成的装修贷,拿到钱后再把垫付资金还给理财公司。
广州的情况又如何?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中介对于“首付贷”非常敏感。在把首付不够的情况告诉某家中介的销售人员后,记者询问可有办法能解决首付不够的问题,比如采用“首付贷”,中介人士忙不迭强调该行没有“首付贷”:“一手房一般根据开发商要求付首付,有的开发商可能会允许少一成首付,让买家在1~2年内分期付款,但二手房的首付就一定要付三成。”不过,也有中介称,可以提供类似首付贷一样的资金支持。
“现在还敢提供杠杆的话一定会被严厉打击。”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在去年那一波首付贷风波中,确实有人趁机捞了一笔,但国家严控后,都没什么好果子吃,如今想在这一块钻空子的机会太小了。”他透露,此前开发商垫资的情况一旦被举报便立马被处罚:“如果不是这么严,有人垫资的话,我们业内人都挖空心思继续买房了。”
一位房地产平台人士称:“我们早不玩这个了,平台的金融‘半死不活’,审批比银行还严,我们自己员工都不向公司贷款,借款基本都走银行路线。”
不过,另一家中介人士却透露,可以根据个人信用和贷款记录等资质,获得类似于首付贷的资金支持。这位工作人员还直言,他们自己人都有利用这个产品买房的。据悉,申请该贷款跟平时申请房贷类似,多打几份银行流水,相关机构会根据买家的资质来审批,贷款期限最长五年。不过,这位工作人员提醒,这种贷款是要看到客户正常购房贷款审批下来之后才能批的,最终结果还是看客户资质。
基本不提供首付贷支持
据了解,此前首付贷多数是开发商为购房者提供资金支持,“如果买家按照国家规定首付不够,或者不想给那么多首付,一些开发商会适当地提供一些资金支持,降低购房难度。但这个现在都很少了,如果有的话,也是不容易发现的或者是一些特殊时间点,比如新开盘、周年庆等等。但这都是常态。”一位广州开发商人士直言。
根据《证券日报》报道,某新开盘的公寓楼,按照规定,商住两用最低是需要50%的首付款的,但由于做新开盘搞活动,只需10%的首付款,剩下的40%由开发商垫资。还款周期为两年,没有任何利息和手续费。
这意味着,虽然表面上,如果买家在购房时支付五成首付,但通过首付贷或类似首付贷产品,实际首付比例将降至五成以下,或者更低。“这样的后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直接提高了购房杠杆,这个是一个比较大的潜在风险,增加买家的还款压力。另一个是影响了国家的调控政策。比如国家要求首付三成或者四成,那不是顺便说的,是政策调控的需要。如果大家都去走首付贷通道,调控政策不是没有意义了?最后资金还是进入楼市了,而且成本还高了。”一位银行人士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在广州走访部分楼盘发现,虽然今年下半年新增开盘的楼盘比较多,但基本上没有出现首付贷等资金支持。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称,“首付贷”不仅仅在广州是被严禁的,在全国也是明令禁止的,因为政策不支持用杠杆买房,这在一年前已经被明确禁止,但是不能排除有个别地下操作的可能性。
业内称:银行力推线上消费贷无需消费单据
数据显示,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总额3.27万亿元,从5月起连续三个月新增额量较去年同期保持负增长,控房贷初见成效。而另一边厢,居民短期消费性贷款在今年获得爆发性增长。Wind数据显示,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已远超去年全年,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为8305亿元。
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消费贷资金流入楼市禁而不止。记者的一位朋友就告诉记者,之前买房子首付还差几十万,经朋友指引,申请了某银行的线上信用消费贷,30万元,利息也可以接受,年息6.2%,而且很快就到账自己的银行账户了。“虽然银行的合同上规定贷款资金不能用于投资,只能用于消费等,但是钱打入卡里,与卡里的资金一起,怎么用也没有人管。”该人士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消费贷的爆发,一方面与银行力推有关,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新调控政策下首付比例上调,使得更多人借助消费贷凑首付款。”广州某银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银行是禁止信贷资金被挪用的,但依然难以避免这一现象。
该人士还补充道,特别是目前银行力推的线上消费贷,不需要提供消费单据,贷款资金直接打入到借款人的个人账户,银行对客户如何支配资金本身就比较难控制;而对于需要委托支付的消费贷,市面上也有渠道帮助套现。此外,此前有不少开发商暗中操作双合同,以装修贷的名义做实际是首付贷的业务。
房卫士按揭总经理郑大源也告诉记者,消费贷被挪用流入楼市的现象一直都存在,今年也不例外,特别是目前房贷资金收紧的情况下。
海通证券(15.100, -0.06, -0.40%)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表示,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地产销售仍在增长,但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或借道短期消费贷款完成,导致居民短贷的高增长。
此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6月份,银监会监管系统至少已经披露了10余张针对涉楼市贷款违规、涉股市贷款违规的罚单,被处罚的银行涉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农商行。其中,江苏省某上市农商行甚至为一名员工办理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
热日 10:56
热日 12:26
热日 08:17
热日 07:59
热日 07:57
热日 07:59
热日 12:50
热日 08:31
热日 07:59
热日 06:28
热日 09:56
热日 09:35
2018年监管部门对于乱象整治工作中的大案要案会坚持顶格处罚。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消费贷中不是包含住房贷款嘛?为什么限制消费贷流入楼市_百度知道
消费贷中不是包含住房贷款嘛?为什么限制消费贷流入楼市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有更好的答案
购买耐用品乃至买车等方面的个人贷款,消费贷款包括住宅抵押贷款、非住房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具有消费用途广泛,从种类上看消费贷款也叫消费者贷款,主要指的是用于留学贷款、房屋装修
专业贷款|抵押、信用贷款
主营: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短期资金周转,贷款方案设计,财富资源配置
怕你拿房子借钱再炒房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广深严查消费贷流入楼市 房价受限后再承压-乐居资讯中心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买房利器小程序
乐居看房小程序
楼市报道小程序
房贷计算器
房产家居直播平台
广深严查消费贷流入楼市 房价受限后再承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政策和信贷的双重调控以及租赁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供需关系将会发生明显变化。
严查消费贷,购房杠杆深度受限,不仅影响到购房者的资金和购房计划,进而也影响到开发商的资金来源和现金流。叠加其他政策和信贷的收紧,近期广州以及深圳楼市进一步降温,被严格限价的新盘价格再次承压。
2017年前8个月,在严控房贷额度、上调房贷利率的背景下,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出现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现象。9月以来,广州、深圳均发布文件或开会督导,要求商业银行严查消费贷流入地产。
穗深两市均对消费贷的用途、额度、期限等进行了明确的限制,要求辖区内银行加强审批监管。
严查消费贷,购房杠杆深度受限,不仅影响到购房者的资金和购房计划,进而也影响到开发商的资金来源和现金流。叠加其他政策和信贷的收紧,近期广州以及深圳楼市进一步降温,被严格限价的新盘价格再次承压。
严查消费贷穗深样本
在深圳某知名大公司工作的庄锦(化名)近期被银行追查,要求提前偿还一笔30万的消费贷款。
原来,庄锦将这笔钱用于买房了。当银行将消费贷款打入他的指定账户后,他没有做任何腾挪,直接将这笔钱转入了购房账户。
这笔资金的流向因此轻易地被央行营管部发现,马上通知了庄锦贷款的银行,要求处理。
庄锦的经历并非特例。在过去三年房价上涨明显的城市——深圳,以及房地产金融发达的广州,各种放大购房杠杆的方式一度层出不穷。
根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2017年3月以来,全国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估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
其中,广东、深圳的月度新增消费贷款攀升明显。数据显示,广东省q)6、7月新增消费贷款分别为325亿元、174亿元,深圳6、7月新增消费贷款分别为225亿元、20亿元。
随着消费贷大增,过去资金很容易通过消费贷流入楼市的行为,开始受到严格监管。9月以来,广州、深圳均发文,严禁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9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 防范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
且具体规定,个人综合消费贷最高额度不准超过1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0年;对已抵押房产,在未还清全部贷款前,不得再次抵押贷款。
21世纪经济报道查询发现,此前广州大部分商业银行无论是贷款年限还是额度,都超过了本次政策的限定范围。如中信、广州银行的房抵贷此前还能做30年;平安银行的抵押贷可以做到30年,最高1000万的额度。
广州四大行在消费贷贷款年限上虽已调整为10年以内,一般为5年,但贷款额度没有做过多限制。
《通知》明确,受监管的银行为广东省内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村镇银行。
自2017年10月起,这些银行都要建立个人消费贷业务月度监测机制,多方查证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广州之后,深圳也开始严查消费贷,除了与广州类似的规定之外,深圳金融局强调,不得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受托支付和用途管控,还要加强信用卡大额透支和大额提现业务合规管理。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王梦雯表示,这些违规资金帮助购房者加杠杆,助长了不合理的需求,一旦出现购房者无力还贷的情况,会导致银行金融系统出现危机。另一方面,资金脱实向虚也会放大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王梦雯指出,类似之前严查P2P首付贷违规流入楼市一样,这次的政策主要也是为了稳定市场,降低系统性风险。目前来说,大银行这类现象较少,主要还是小银行在做,因此这次政策主要针对此类银行进行监管及规范。
助力楼市降温
广州和深圳在此轮楼市调控中,一向走在前列,在实施严厉的限购、限价、限售政策的同时,贷款额度缩紧、房贷利率上升,以及接下来对违规消费贷的严查,将进一步给当地楼市降温。
7月以来广州、深圳两地银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不断攀升,据融360数据显示,广州7月、8月的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分别为4.96%、5.13%,深圳7月、8月的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分别为4.98%、5.04%。
进入9月后,两地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几近消失,多数银行上浮5%-10%。
在首套房贷利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广州和深圳严查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增加购房者的资金压力,楼市或将持续降温。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加杠杆”是2016年以来房价快速上涨的重要因素,降低杠杆率才能把住房需求以及投资需求给控制住,才能避免房价过快上涨,引导市场的需求和预期。
他认为,就本质而言,消费贷进入楼市是突破了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对居民杠杆率的控制,有居民过度加杠杆的问题。过度加杠杆者主要包括投资客以及首付款难以凑齐的购房者,严禁违规消费贷会使得一部分购房需求难以实现,从而导致成交量和价格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广州新建住房成交均价为16152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这是广州新房价格连续27个月上涨之后首次下跌。
同时,深圳市规土委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的55611元/平方米到今年8月的54382元/平方米,深圳新房均价已经连续11个月下跌了。
在信贷收紧的同时,深圳和广州楼市的供应却在加大。2017年度深圳计划供应居住用地218万平方米,较2016年的计划提高74.4%;广州2017年供地总面积达到2050万平方米,同比2016年增加了18.5%。
与此同时,穗深租赁市场发展迅速,万科、龙湖两家房企巨头已经布局长租公寓,重仓穗深。
在政策和信贷的双重调控以及租赁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供需关系将会发生明显变化。
据深圳中原统计,截至9月17日,9 月深圳全市一手住宅累计成交1683套,低于2016年同期的1789套。
截至目前,深圳9月开盘的新项目远低于预期。诸多开发商和业内人士表示,今年“金九银十”将难现。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与盛行,旅客户一直是住宿业的重要客源,这次,在线短租把目光瞄准了这一市场。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  去年下半年,央行等七部门出台新规,禁止房产中介提供“首付贷”。然而,最近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城市首付贷又“死灰复燃”,引起市场热议。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表面上包括中介、开发商和银行都宣称没有首付贷,但却有不少“马甲”产品,比如消费贷或者同首付贷类似的产品。
  有分析指出,“首付贷”是被严禁的,但是不能排除有个别地下操作的可能性,而且一般主要出现在一手市场。不仅增加居民购房的杠杆倍数,也不利于国家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因此,建议购房者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量少用类似产品购房。
  近日,有媒体爆出消息称,环京河北楼市的首付贷“死灰复燃”,“首付10%、开发商垫资”也“重见天日”。记者向北京中介人士了解情况,获悉业内听闻环京和天津的楼市确实仍有“首付贷”的踪影,部分小担保公司依然“死心不息”,私下做首付贷或者“变体”的信用贷。该人士透露,他了解到开发商已经不太敢掺和,但是个别小型的金融担保公司却仍然“铤而走险”。
  房产中介
  对于“首付贷”非常敏感
  但声称可获得类首付贷支持
  记者随后向深圳的中介人士了解情况,得知深圳市场的“首付贷”几乎不见踪影,该人士称,目前监管很严格,中介即使有心也没胆:“不过理财公司倒还是可以操作垫资,只是手续费非常贵。”她解释,操作手法是理财公司先垫资给买家付齐首付三成,买家等拿到房产证后,申请两成的装修贷,拿到钱后再把垫付资金还给理财公司。
  广州的情况又如何?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中介对于“首付贷”非常敏感。在把首付不够的情况告诉某家中介的销售人员后,记者询问可有办法能解决首付不够的问题,比如采用“首付贷”,中介人士忙不迭强调该行没有“首付贷”:“一手房一般根据开发商要求付首付,有的开发商可能会允许少一成首付,让买家在1~2年内分期付款,但二手房的首付就一定要付三成。”不过,也有中介称,可以提供类似首付贷一样的资金支持。
  “现在还敢提供杠杆的话一定会被严厉打击。”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在去年那一波首付贷风波中,确实有人趁机捞了一笔,但国家严控后,都没什么好果子吃,如今想在这一块钻空子的机会太小了。”他透露,此前开发商垫资的情况一旦被举报便立马被处罚:“如果不是这么严,有人垫资的话,我们业内人都挖空心思继续买房了。”
  一位平台人士称:“我们早不玩这个了,平台的金融‘半死不活’,审批比银行还严,我们自己员工都不向公司贷款,借款基本都走银行路线。”
  不过,另一家中介人士却透露,可以根据个人信用和贷款记录等资质,获得类似于首付贷的资金支持。这位工作人员还直言,他们自己人都有利用这个产品买房的。据悉,申请该贷款跟平时申请房贷类似,多打几份银行流水,相关机构会根据买家的资质来审批,贷款期限最长五年。不过,这位工作人员提醒,这种贷款是要看到客户正常购房贷款审批下来之后才能批的,最终结果还是看客户资质。
  开发商
  基本不提供首付贷支持
  据了解,此前首付贷多数是开发商为购房者提供资金支持,“如果买家按照国家规定首付不够,或者不想给那么多首付,一些开发商会适当地提供一些资金支持,降低购房难度。但这个现在都很少了,如果有的话,也是不容易发现的或者是一些特殊时间点,比如新开盘、周年庆等等。但这都是常态。”一位广州开发商人士直言。
  根据《证券日报》报道,某新开盘的公寓楼,按照规定,商住两用最低是需要50%的首付款的,但由于做新开盘搞活动,只需10%的首付款,剩下的40%由开发商垫资。还款周期为两年,没有任何利息和手续费。
  这意味着,虽然表面上,如果买家在购房时支付五成首付,但通过首付贷或类似首付贷产品,实际首付比例将降至五成以下,或者更低。“这样的后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直接提高了购房杠杆,这个是一个比较大的潜在风险,增加买家的还款压力。另一个是影响了国家的调控政策。比如国家要求首付三成或者四成,那不是顺便说的,是政策调控的需要。如果大家都去走首付贷通道,调控政策不是没有意义了?最后资金还是进入楼市了,而且成本还高了。”一位银行人士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在广州走访部分楼盘发现,虽然今年下半年新增开盘的楼盘比较多,但基本上没有出现首付贷等资金支持。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称,“首付贷”不仅仅在广州是被严禁的,在全国也是明令禁止的,因为政策不支持用杠杆买房,这在一年前已经被明确禁止,但是不能排除有个别地下操作的可能性。
  业内称:银行力推线上消费贷无需消费单据
  数据显示,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总额3.27万亿元,从5月起连续三个月新增额量较去年同期保持负增长,控房贷初见成效。而另一边厢,居民短期消费性贷款在今年获得爆发性增长。Wind数据显示,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已远超去年全年,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为8305亿元。
  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消费贷资金流入楼市禁而不止。记者的一位朋友就告诉记者,之前买房子首付还差几十万,经朋友指引,申请了某银行的线上信用消费贷,30万元,利息也可以接受,年息6.2%,而且很快就到账自己的银行账户了。“虽然银行的合同上规定贷款资金不能用于投资,只能用于消费等,但是钱打入卡里,与卡里的资金一起,怎么用也没有人管。”该人士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消费贷的爆发,一方面与银行力推有关,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新调控政策下首付比例上调,使得更多人借助消费贷凑首付款。”广州某银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银行是禁止信贷资金被挪用的,但依然难以避免这一现象。
  该人士还补充道,特别是目前银行力推的线上消费贷,不需要提供消费单据,贷款资金直接打入到借款人的个人账户,银行对客户如何支配资金本身就比较难控制;而对于需要委托支付的消费贷,市面上也有渠道帮助套现。此外,此前有不少开发商暗中操作双合同,以装修贷的名义做实际是首付贷的业务。
  房卫士按揭总经理郑大源也告诉记者,消费贷被挪用流入楼市的现象一直都存在,今年也不例外,特别是目前房贷资金收紧的情况下。
  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表示,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地产销售仍在增长,但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或借道短期消费贷款完成,导致居民短贷的高增长。
  此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6月份,银监会监管系统至少已经披露了10余张针对涉楼市贷款违规、涉股市贷款违规的罚单,被处罚的银行涉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农商行。其中,江苏省某上市农商行甚至为一名员工办理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
□ .林.琳. .林.晓.丽. .张.忠.安  .广.州.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住房贷款月供计算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