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能否换卡不换号瘦身减员

银行业上半年日子过得怎么样?日赚超43亿 12家银行减员 _ 东方财富网
银行业上半年日子过得怎么样?日赚超43亿 12家银行减员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银行业上半年日子过得怎么样?日赚超43亿 12家银行减员】截至8月31日,25家 A 股银行半年报披露完毕。半年报显示,银行业净利润逆势上升,上半年A股25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47亿元,平均日赚逾43亿元,同比增长4.92%。
  截至8月31日,25家 A 股银行半年报披露完毕。半年报显示,银行业净利润逆势上升,上半年A股25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47亿元,平均日赚逾43亿元,同比增长4.92%。
  业内人士表示,上半年,在监管日益严格、市场复杂多变、银行业存贷利差收窄、资本约束加大、竞争者分食加速的环境下,银行业吸金能力依然令其它上市公司羡慕。
  值得关注的是,网点转型、减员成为众多银行半年报中的热词,而金融科技则是上半年众多银行布局的重点,成为推进其转型发展的加速器。
  25家银行上半年日赚超43亿元业绩分化严重
  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25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47亿元。今年上半年共有3344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总利润为1.67万亿,银行的利润占到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46.4%。
  中报数据显示,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依然是“赚钱能手”,上半年国有五大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4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1亿元,同比增速4.45%。五大行净利润在25家A股上市银行中总利润中占比超7成。
  整体来看,上述25家银行上半年业绩呈现分化。其中,工行利润冠绝全市场,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21.51亿元,同比增速1.25%;净利润1529.95亿元,同比增长1.85%,也就是说工行每日可以赚8.5亿元的净利润。
  贵阳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最为亮眼,A股银行中,净利润增速唯一超过20%的一家银行。具体来讲,其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81亿元,同比增加29.9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2亿元,同比增加23.26%。而25家A股上市银行中,江阴银行成为唯一一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的银行。
  值得关注的是,招行上半年不仅以392.59亿元净利润卫冕最赚钱的股份制银行,还赶超国有五大行之一的交通银行;同时,11.43%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是所有股份制银行中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以316.01亿元和281.65亿元的净利润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半年,尽管上市银行业绩增长分化,但在营收大幅下滑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银行利润却逆势上升,中行、招行等甚至恢复两位数增长,究其原因在于银行整体资产质量改善带动拨备计提减少,从而促进了银行业利润的整体回升。未来多家上市银行业绩质量有望持续改善。
  银行转型进入下半场 12家银行减员
  在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减员、网点转型成为银行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产物。
  刚刚披露完毕的上市银行半年报中,华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江阴银行和吴江银行7家银行没有在中报里披露员工人数,在披露员工人数的18家银行中,12家银行员工数缩减。
  其中五大行合计减员27996人,但减少幅度均在2%以内,减员幅度最大的平安银行达到14%,减员人数5164人,减员人数仅次于工行、农行和建行。员工数缩减的同时,国有银行网点也在“瘦身”转型,截至2017年6月末,5家国有大行的物理网点在上半年减少了逾200个,其中,工行物理网点16270家,比2016年末减少159家;建行截至上半年末网点14960家,比2016年末减少25家。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国有大行相比,不少大型股份行的网点有所增加。数据显示,8大上市股份行的物理网点较去年年末增加了139个。如,华夏银行上半年增加了39个营业网点,光大银行上半年增加了28个网点;,中信银行增加了20个网点;平安银行增加9家营业机构。
  无论银行网点是增加还是减少,银行都在加大对网点的智能化改造升级,中国银行表示,截至6月末,对内地5495家网点进一步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平安银行表示,将网点定位为线上化的“前哨”,通过智能工具与设备的应用,以及生物识别、智能投顾等技术的引入,力求打造智能化的“不排队网点”;中信银行新建综合网点面积从2014年以前的1000平方米-1500平方米下降至500平方米-800平方米,通过业务集中上收、网点服务配套调整等系列举措,节约网点运营人员1832人。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不少业务开始由线下向线上转移,线上业务的发展改变了客户的金融交易习惯和消费习惯,银行大型网点建设减缓乃至“瘦身”已是趋势,对银行来说,轻型化、智能化、场景化是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
  拥抱金融科技银行积极发力线上化业务
  金融科技创新正加速重构银行经营发展模式和市场竞争格局,翻阅近两年的银行财报不难发现,“金融科技”其实早已引起众多银行的重视,被大多数银行写进综述当中。
  “金融科技是银行下一步最重大的挑战,同时也是银行的机遇。”8月,招行高层表示,“招商银行把自身定位为一家‘金融科技银行’,金融科技将成为下半场转型的核动力。目前,招行已将每年税前利润的1%投入Fintech。如果利润1%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扩大到销售的1%,当然这个还要看需求。”
  在金融业风云变换的2017年,半年报显示,不仅招行,众多银行都在深入布局金融科技,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资,加速金融科技创新,发力线上化业务,并取得明显成效。
  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建行不断将信息科技和产品创新转化为发展动力,支持全行转型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实现电子银行业务收入64.84亿元,增幅达到41.14%;中信银行借助大数据精准营销累计获取个人客户23.57万户、带动活跃客户95.62万户,带动客户管理资产提升123.40亿元;平安银行通过移动化、互联网化手段,加速零售转型,全力打造“智能化零售银行”,实现了零售营业收入与利润的高速增长,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达到40%,利润总额占比高达64%。
  不仅大行,中小银行更将金融科技视为弯道超车的重要依托。半年报数据显示,贵阳银行不断优化移动金融应用,截至今年6月底,手机银行客户数量达33.45万户,同比增长165.48%;上海银行进一步推进产品创新与支持体系建设,截至年中,直销银行客户1,089.11万人,增幅达36.01%。
  在大力发展自身金融科技创新的同时,上半年,众多银行也积极与互联网公司跨界联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当建行、工行、农行、中行、交行等国有大型银行相继与阿里、京东、百度、腾讯、苏宁等互联网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之时,股份制银行也不甘示弱,如,民生银行与小米、搜狐也签署合作协议,冀图做大做强金融科技;中信银行则与百度合资的直销银行百信银行已获银监会开业批准。
  “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让无科技、不金融成为业界共识,怎样推动银行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以及如何通过实现金融科技场景化融入,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金融消费需求是未来银行制胜的关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DF052)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中国银行业柜员十年内将再减20%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支付百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随着工农中建四大的年报陆续披露,四大行裁撤网点缩减柜员来应对以及网络支付巨头的冲击,有业内人士就指出未来银行网点智能化的投资将更加理性,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的“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将成为网点功能提升的重点。
  曾经,数以万计的物理网点是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这些遍布在各大城市角落的网点为银行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资金,然而在金融尤其是移动支付的冲击下,这些规模庞大的基层物理网点反而成为大银行的包袱,在银行息差减少、绩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裁撤网点,对低效网点瘦身成为银行提高效率的必然选择。
  工行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末,工行的物理网点16429家,较上年减少了303家。而且网点减少有加速趋势,在2016年上半年,仅比2015年末减少87家。2016年6月底,工行物理网点还为16645家,半年时间就减少了216家。
  农行2016年年报披露的信息显示,2016年对近1800家低效网点实施了瘦身,在12000多家网点推广了标准化转型。
  2014年,在内地银行机构达到历史高点,共有10693家,其后逐年下降,2015年减少6家,2016年上半年再次减少4家。
  此外也在年报中披露:正推进综合性网点轻型店建设,以低成本解决客户最后一公里服务需求,而综合性网点则要进行智慧转型。
  除了裁撤网点,四大行还在缩减员工人数。
  2016年半年报和年报数据显示:
  :2016年末员工总数比上年末减少4785人;
  农业银行:2016年末员工总数减少6384人,劳务派遣用工也减少了1949人;
  中国银行:2016年中期员工总数比上年末减少6881人;
  建设银行:2016年末员工数较2015年减少6701人。
  据年报显示,工行减少的主要是零售条线和管理层员工,而减员较多的农行,减少的则主要是柜面、技能等人员。
  而根据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工商银行共减少柜员14090人,农业银行减少10843人,建设银行减少30007人,中国银行则未披露数据。对比以往几年银协的数据,16年的变化是近年来银行柜员减少规模最大的一次。以三年披露数据较全的建设银行为例,其在2014年减少柜员2851人,2015年减少柜员4881人,2016年则骤减了30007人。农业银行在2015年还增加了6909名柜员,而在2016年则一口气减少了10843名柜员。
  欧美银行也瘦身欧洲裁员各银行关闭网点
  不只中国的四大行,欧美银行业也在面临艰难转型,闭店裁员屡见不鲜。
  2016年底,荷兰国际集团(ING)宣布未来几年将裁员5800人,占员工总数13%。同时,该银行还将缩减在比利时境内的网点数量,预计将逐渐关闭600家营业网点。
  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日前也传出裁员消息。据悉,德意志银行计划在德国裁员1000名员工,后勤服务人员是此轮裁员的重灾区。此外德国第二大银行德商银行公告称,计划裁员9600人,并暂停发放股息,来弥补重组计划的成本。此次裁员约占德商银行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
  欧洲银行业近来频频传出裁员的消息,与其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有关。荷兰ING银行在发给在职员工的电子邮件中写道:“银行业正在遭受数字化带来的冲击,转型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与欧洲银行裁员不同,美国各大银行大幅关闭网点应对冲击。据美国财经网(,)站Business Insider的数据,美国银行、花旗和摩根大通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已经关闭了389个网点。
  据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美国银行在金融危机以前拥有6000多个网点,目前仅有4629个网点。该银行去年缩减了112个金融中心。
  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也宣布,其在北美的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已减少116家,同比缩减7%。另一家大行摩根大通也在裁撤零售业务分支机构的个数:其零售业务分支数量在16年三季度同比减少161个,由5471个减少至5310个。
  花旗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银行的实体网点将被淘汰,移动设备将成为客户和银行之间的主要沟通“中介”。这意味着银行不再需要那么多实体网点,包括在其中工作的人。
  银行转型新样本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汹涌来势,传统银行要么是合作共赢谋发展,要么是瘦身转型迎接挑战。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建行和蚂蚁金服低调牵手,或许为传统银行的转型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样本。正如建行行长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建设银行虽然非常重视技术系统和新型技术系统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延伸和应用,但是我们觉得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仍然是建设银行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和领域。”
  另一方面,各大银行也在瘦身转型,一方面裁撤柜员,相对应的提高自助终端数量。
  2016年底,建设银行运行的自助柜员机为97534台,较上年新增6034台;运营的自助银行为27873家,较2015年底上涨12.87%。自助柜员机账务性交易量达柜面5.3倍,柜面业务分流能力持续提升。
  农行2016年的自助现金终端为12.98万台,较上年增加7000台;自助服务终端为5.24万台,较2015年增加3900台。农行称,2016年自助设备在来行业务中的分流率达86.4%,与上年相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工行在年报中对网点的布局作出明确安排,表示将控制物理网点总量,优化网点布局。
  物理网点的作用也将更多放在开拓市场上。财报显示,工行将轻型网点作为进驻和覆盖新兴、空白区域的有效方式。
  工行还将进一步提高网点运营效率和营销服务能力。对于这一点,工行的办法是对网点进行智能化轻型化改造,要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以科技和服务模式创新提升服务能力。
  建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在16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手机银行是未来发展的希望,建设银行将开创新型银行、智慧型银行,推出全球现金管理、智慧场景应用等新型商业模式应对挑战。
  北京一家城商行客户经理表示,银行实体网点在当下的存在价值可以体现为以下三点:达成有关面签等监管合规的要求;银行自身品牌展示;客户与工作人员、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交流。以上三点是现有网络金融技术无法替代的,因此在保留银行实体网点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的前提下,网点新业态化成为科技浪潮下银行业务转型的一大。
  管理咨询合伙人支宝才指出银行网点未来承载的基础金融服务和交易功能将越来越少,当前这种千篇一律的“柜台银行”式网点在未来将快速减少,而更多的银行网点将是有“个性”和有“内容”的客户服务和体验中心。未来银行网点智能化的投资将更加理性,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的“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将成为网点功能提升的重点。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支付百科
(责任编辑:张倩 HF00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中国银行业柜员十年内将再减20%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智能化转型加速 银行上半年大规模减员“瘦身”
智能化转型加速 银行上半年大规模减员“瘦身”
日前,25家上市银行2017年半年报披露完毕。数据显示,在今年监管部门发布一系列整治银行同业业务的措施下,银行业的“缩表”现象明显,四大行的员工数截止至6月底共160.4万人,较去年底减少近2.5万人。同时,这也是商业银行向智能化转型的信号。四大行合计减员2.5万人根据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工商银行共有员工454073人,比上年末减少7676人;农业银行共有员工数489455人,比上年末减少7243人;建设银行共有员工356048人,比上年末减少6434人;中国银行共有员工304492人,比上年年末减少4408人。四大行共计员工数为160.4万人,上半年已减员2.5万人。员工数减少的同时,物理网点也有减少的势头,截至今年6月底,工商银行物理网点数为16270家,较上年末减少159家;建设银行物理网点数为14960家,较上年末减少25家。除四大行以外,中报数据显示,平安、中信、光大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减员较多的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少员工数5164人、1458人、915人。平安银行是上半年减员最多的股份制银行,其正式员工减少了1927名,派遣员工减少了2463人。其中,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更是“瘦身”明显,去年年底还有4557名员工,目前仅有2373名员工。记者从平安银行内部了解到,不少员工在上半年发生岗位调整。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四大行的减员并不是银行自身的一种“主动”的减员,在其他金融业机构发展的同时,是比较需要有经验的金融从业者,而四大行的员工往往是比较受欢迎的。另一方面,银行也是借着减员调整自身业务部门的结构,进行结构优化并提高相应效率。减员与智能化转型正相关在减员的同时,各大银行更加注重了电子银行、智能化银行及互联网金融的布局。根据中报显示,工行的融e行客户数量达2.67亿户;融e联信息服务平台客户数达到9349万户,增长40.6%;融e购电商平台交易额达5239亿元。网络融资规模超过7400亿元,保持国内最大网络融资银行地位。除了更多业务转向“线上化”、银行网点朝“智能化”转型升级之外,银行本身也在加速“金融科技”方向的转型,在股份制银行中“瘦身”最明显的平安银行,就在上半年推出了其金融科技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建立了可面向中小银行进行技术输出的“金融科技空间站”。而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1777.14亿笔,同比增长63.68%;离柜交易金额达1522.54万亿元。网上银行交易849.92亿笔,同比增长98.06%;手机银行交易金额140.57万亿元,同比增长98.82%。今年以来,也有不少商业银行主动拥抱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例如建行联手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工行联手京东金融,农行与百度合作,中行与腾讯牵手。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化和线上金融服务或是未来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未来银行向智能化转型及与互联网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服务,服务正是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向智能化的转型为未来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将起到很大的帮助。”郭田勇表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编辑,专注财经时事解读,醉心财经数据分析
作者最新文章话题:上半年银行大减员:招行工行各减7000 中行建行各减6000
  邓莉苹  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银行业净利增速仍在下滑,而中国农业银行的营收甚至罕见出现负增长。  去年,以汇丰、渣打为代表的外资行曾传出大量裁员消息。如今,减员的情况开始向中资银行侵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中报数据发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24小时热评我眼里的工行改革(一):心寒的工资改革
我的图书馆
我眼里的工行改革(一):心寒的工资改革
  新生代编者按: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改革”一次成为了时代的代名词。对于老百姓而言,恐怕最担心这个词了,因为它意味着下岗、意味着涨价。一家小小的工行支行,为我们打开了工行改革的一个窗口。让我们了解到所谓国企竟然是这样对待员工的。
  本文原作者鲁滨,曾于1990年3月——1992年11月在江苏省无锡市83428部队服役,后进入中国工商银行海宁支行工作,下岗后积极组织工人争取下岗工人的权益。新生代收到投稿后,对文章本身做了适当编辑,保留核心内容。本文系第一篇,聚焦于2007年的工资改革,用本文的一句话来总结:当今社会的差距重要表现在哪?在企业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的差别!
  改革为什么总是让人如此心寒
  三十年前,改革曾一度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举国欢腾。这三十年,尽管我们党和政府的每次重大会议都在向人民向世界昭示着改革的伟大成果,昭示着改革的伟大胜利。但回过头来看,我们的人民对改革又是怎样的一个心路历程呢?人民对改革从最初的热烈拥护到反映平淡,再到人民对改革噤若寒蝉。这样的改革算成功吗?我想,这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
  正像民坊间所流传的那样:“房改让老百姓住不起房,医改让老百姓看不起病,教改让孩子上不起学”。其实,对于改革,它给人民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企业改革还让工人下了岗,变成了游民,工资改革让老百姓喝了汤,物价改革让老百姓瘪了口袋。可以说,三十年前时髦的“改革”口号,已经成为盘剥和掠夺老百姓的遮羞布。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今的改革,不但已经变成专制的代名词,也已成为权贵盘剥和掠夺的工具,它使强取豪夺合法化,让人民有苦无处诉,有泪无处流。
  这几年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将原来的职工视作改革对象扫地出门,几十年的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竟然全部打水漂,视而不见,很多为企业奉献几十年的企业干部无可奈何地感叹:
  “工作岗位就是稀缺资源,即使你有再好的业绩、再好的群众基础都是白搭!你把企业经营好后,利益集团一定要把你撤掉,让他们的皇亲国戚来捞一把!如果你干不好,更要换你。相反,利益集团的皇亲国戚如何亏损也无所谓,反正捞一把就走”。
  话语权掌握在利益集团手上,无论干好干坏都要撵你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些年“招聘”进来、担任要职的都是权贵利益集团的皇亲国戚!
  世界各国领导人都以解决国民的就业岗位作为自己的责任,他们的国情报告都以增加国民就业岗位作为政绩显耀,而我们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自称代表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府竟然不顾我国的最根本国情,提出“减员增效”的方针,于是乎,过去十多年,中国社会的改革推行的“减员增效”,实际上“减员”的都是普通劳动者、其中不乏默默地忠诚奉献的老实人,留下来“增效”的很多都是利益权贵、或其皇亲国戚!这些所谓“改革”从来不提“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各地区、各单位张口解放思想、闭口改变思路,几乎无一例外地以“改革”为名将异己推出单位大门、推卸包袱,以利于自己收入最大化,或者腾出岗位安排自己的皇亲国戚!如此的改革将巨大社会矛盾推给我们的社会!我们不禁要问:如此改革,我们减什么员?增谁的效?最终受到损害的是人们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损害的是我们社会的安宁!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最近,各大网站公布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达15倍。那些被称为高收入行业的员工们再一次哗然。
  现今社会,大凡热门一点的单位,无不表现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前几天一篇文章爆料,说现在的大学,整个一个官僚系统的翻版。校长一走廊,院长一礼堂,科长一操场。
  工行也是这样,我所在的工行是一个二级市分行,许多部门,一个部门六个人,就会有五个是经理副经理,一个部门四个人,最起码有三个是经理副经理。什么经理,副经理,正经理级的副经理,副经理级的检查员、辅导员、巡视员、科员,凡此种种名目繁多。
  海宁市工商银行(处级),员工不过二百来号人,行长副经理级管理人员达80来号人。而我们临近的一个市分行(处级),员工不过三十来号人,行长副经理级管理人员达二十来号人。
  听朋友说起省分行营业部(处级),说每次全行开大会,办公室主任都非常头疼,偌大的主席台,一排坐不下,两排又不知道把谁安排在第二排好。老说要干部能上能下,这也就是当前社会,这就是我们一次次精简机构的结果。
  工资改革 越改越怕
  07年的工资改革,从总行到基层员工分二十五个级次。分别是:
  工行的董事长年度总收入为130万元人民币;
  工行总行行长级的年度总收入为100万元左右,
  总行长长杨凯生的年薪为125万元人民币;
  工行各地省市的分行行长(相当于公务员的局长级)年度总收入为70万左右;工行一级支行行长年度总收入在40万元左右,(相当于公务员的处级);
  工行二级分行、一级支行行长年度总收入在40万元左右,(相当于公务员的处级);
  工行的2级支行行长原各分理处的主任(相当于公务员的科级)年度总收入在20万元左右;
  工行的基层部门的小组长年度总收入在10万元左右;
  一般员工的工资年收入也就五到六万元左右;
  而许多处于银行一线的所谓的劳务派遣工年收入也就在一万五到两万元左右,极个别也只能在三万左右。
  工资改革初期,由于将基层员工的级别档次定得过低,一些员工纷纷找领导们论理,但由于这种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加之这些基层管理者软硬兼施以及按人事部门给每个人出具的改革后工资绩效多少也涨了一点点,极个别老员工或连续几年先进工作者的工资加绩效在改革后也可以和副经理们拿得差不多了,人们一看带头的人不吱声了,所以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但没过多久就发现,员工们发现除了工资有了一点微小变化,总体还是没有增加多少,即便那些个别的老员工或连续几年先进工作者,原来想自己会拿得和副经理一样,后来发现者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你作为员工只能参加员工的绩效考核。原来他们在工资改革后,在省分行备案的是一套工资绩效分配方案,然而在下面仍然沿用工资改革以前的绩效考核办法。这样,工资改革后省分行给增加的部分全都落到了这些管理者身上!那些管理者的收入自然而然地成倍地增加了。一个经理副经理,比一般员工高出0.8-0.9的系数,发放的绩效尽然比员工高出2到3倍!那些管理者们,他们的考核永远是满分。而员工,不管是你的工作性质能不能反映出绩效,总能以这样那样的办法考核让你少一块。即便这样,许多员工到账的绩效仍不都是自己的,一些管理者总是以这样那样的借口,让员工吐出一大块!
  一次,我听说海宁工行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不错,绩效发放也还不错。有一天,遇到该支行一同事,我开玩笑说:“听说你们的绩效发了不少,请客吧?”该同事不悦地说:
  “什么呀,忙死忙活,听起来不少,实际上发的要少得多,机关科室协作部门帮着完成任务的要扣去一大块,机关一些‘有脸面的’的任务,打个电话,我们就得给人开单子,帮人家完成任务,考核了还得把这一块扣掉。就这样,考核完的钱打到卡上,支行长还得扣一部分回去。不是说那个任务是他单独完成的,需要提出来,就是说为完成任务花了不少钱,要大家摊,或者说要为今后的任务完成提留经费。总之,名目很多。”
  银行系统的人都知道,现在的银行,为完成各种任务指标,每年给的各种名头的费用、礼品或纪念品等不少,可以说已成为当今社会腐败的黑洞之一。就这样,这些管理者还要在员工身上榨,基层员工的境遇可想而知!
  这是工商银行公开的工资改革方案,也是工商银行07年工资改革实施的员工收入分配方案。从一些资料看,欧美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员工工资收入差距在5倍左右,我们达到了多少呢,近三十倍!这还是公开的收入,不算黑色收入。
  可笑的是,我们的工资改革方案恰恰来源于美国某人力资源公司的运作!而从一些资料看,我们有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与员工收入差距近100倍!总有些不良的专家,一次次地抛出行业收入差距这个炸弹来混淆视听。从一些资料看,各行业一般员工的收入差距相差不多。当今社会的差距重要表现在哪?在企业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的差别!
  近期,工行嘉兴市分行因一些业务的上收下划,又一次进行机构改革,动员机关一些员工到基层担任支行副行长等职务,但报名者寥寥无几,我问一即将无岗位的同事:怎么不报名参加支行副行长竞聘?她说:去干什么?去加一层盘剥?你看那些支行长有几个“好东西”,既要给市分行领导们请吃请喝和送礼,还要给客户吃喝送礼,他们自己身上又多少沾染着吃喝嫖赌的恶习,钱不从你身上扣,从谁身上扣!这种现象,与社会上看好的石油、电力、电信、移动等热门行业的朋友们聊起来,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未完待续)
馆藏&60862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行卡能否网上激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