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港股国企的是哪个

当前位置: -
南方基金温亮:QDII的投资趋势
QDII的投资趋势
主持人:下面有请南方基金国际业务部温亮先生演讲,主题“QDII的投资趋势”。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投资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感谢主办方网易和经济通提供了互动交流平台,在股票市场依旧跌跌不休的时候,在众多投资者感到迷茫灰心,似乎看不到前景的时候,在媒体舆论几乎一致看空,宣扬连基金也“集体沦陷”的时候,能参加本论坛的朋友们本身就具有大智慧,不是盲目跟风从众,凸显了在座各位已经具备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最重要素质之一,我相信不远的未来将证明大家的努力、智慧、耐心不会白费。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参与今天的中港证券市场互动发展论坛。首先是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来自南方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负责国内基金系第一支QDII产品—南方全球精选基金的香港投资部分,基金的发行投资规模是300亿元,按照契约的规定是40%的资产上限可以投资香港股市。大家都知道目前中资股包括红筹、国企的总市值已经占香港市场的70%,应主办方的要求,我的演讲重点在于中资股,应该和大家的A股投资也高度相关。同时代表公司,再次衷心感谢各位持有人和潜在持有人对南方一贯的支持。
我今天的报告,主要是针对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1)市场会从目前一致认为的熊市转变回牛市吗?转势需要什么必要条件?(2)如果不能,那么上涨将就只是反弹,未来二季度指数会在何种框架下运行?投资机遇和风险何在?(3)很多投资者经常问我的:我应该怎样考虑申购和赎回QDII基金?而贯穿当中的,是介绍作为机构投资者的逻辑思维,如何把握市场的切入点,机构投资者通常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希望半个小时的交流能够给大家的投资理财带来一点帮助,也真诚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介绍的是,作为机构投资者,大部分遵循的是“否定之否定”的逻辑思维,即我们不会简单直接肯定市场就会上升或者下降,而是假想了多种不同场景,以及这些场景发生的必要条件,从基本面、技术、资金、投资心理等多因素动态分析其各自发生的概率,在注重风险和回报的匹配策略下,动态调整仓位权重,思维的实质是用排除法去掉了可能性最小的场景,而剩下的最大可能性,不管个人认为多么不可能,就是下一步投资应该采取的行动。这种方法能够较好的过滤掉个人的情绪波动,投资中讲求纪律,定性也定量。这里特别强调的是风险和回报的匹配,因为实际上任何一种风险资产都是可供投资的,只要你有把握的回报预期能够超过设定的潜在风险承受度,也就是所谓的匹配程度。
现在不妨让我们遵循这样的思路,请大家思考第一个问题:市场会转势吗?或者说若果转势能够确立,需要什么必要条件?请大家往回看,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在年初众多媒体还宣扬牛市将进入下半场时候,为什么目前舆论就一致认为市场已经进入熊市?而且股价创新低的论调满天飞?到底是什么因素几个月内就触发了牛熊转变?我相信在座的绝大部分投资者会认同:主要原因是美国的楼市下滑引发的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以及美国经济行将步入衰退的预期导致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而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我个人认为确实如此,正因为诸多大型金融机构受到次贷断供潮的影响,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危机引发彼此间的信任危机,各家金融机构虽然坏账减值拨备程度不同,但在金融的骨牌效应下影响都是负面的,全球资本市场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解铃还需系铃人,楼市被誉为危机之母,是一切金融危机的源头,股票市场熊市由美国楼市下跌开始点燃,未来也将只能伴随楼市见底上升的预期而改变,情形与大家可能经历过的香港楼市负资产类似。由此我们可以简单推论出美股若要转势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楼市必须要有见底的预期,金融机构由于按揭断供的计提的坏账准备金不会进一步增加。那么美国现在是什么情况?
美国楼价因各地区域的不同,Case-Shiller监测整体楼价的指数目前只是从最下跌了10%,整场危机的解决,取决于楼市还要下跌多深才能见底。市场上对此看法分歧,悲观和乐观的看法争持不下。悲观者担心,美国经历前所未有的楼市泡沫爆破,将步日本或香港后尘,日本楼价最终下滑70%,香港5年内下跌65%,但美国楼价在年间只上升90%,不像日本和香港楼市上升以倍计,美国楼市的跌幅应不如前两者严重。乐观者则认为应根据美国过往的经验,加州、麻省在九十年代的调整时,楼价只下跌10-15%,但是过去数年,楼价升幅比以往都快,而且05、06年大量新按揭只有5%甚至是0首付,乐观的看法可能只是一厢情愿。我们认为比较客观的评估,是看楼价与租金的比率,2000年起,美国楼价升幅开始大幅抛离租金的上涨,到2006年高出约70%,若要回到历史的正常水平,楼价需要累计下跌高达40%。从量化的角度,假设美国楼市最终下跌30%,按照目前美国楼市总市值21万亿美元,蒸发掉6万亿美元,约有40%的按揭户接近2000万户业主将沦为负资产,目前是880万个美国家庭步入负资产行列,占有按揭物业家庭18%。美国楼价不过是下跌10%,已经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若在下跌10%-20%,冲击将会倍增。香港人对负资产一词记忆犹新,2003年负资产占整体按揭数量达到22%,香港的苦业主断供后三成首期化为乌有,还会被银行追讨差价,断供还要背上一身债。而美国业主放弃物业代价相对较低,各州的法律也并不尽相同,个别地区断供的业主只需要把钥匙寄回银行就可以了,无需被银行追讨差价,不少业主或会一走了之。银行的房屋拍卖,即银主盘,会以低于市价的20-25%出售,这无疑会继续推低楼价,银行的坏账也会上升。
美联储的连续减息效用也会成疑,引用著名投资者索罗斯《全球面临六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一文的分析,“信贷扩张必然继之以一个信贷紧缩时期,因为一些新信贷工具和做法不够健全,也难以持续。全球其它地区不愿累积额外的美元储备,这限制了金融当局刺激经济的能力。直到最近,投资者们一直指望美联储会尽其所能来避免经济衰退,因为在以往类似情况下美联储就是这样做的。如今,他们将被迫认识到,美联储无法再这样做了。在石油、食品及其它大宗商品价格坚挺,同时人民币升值略有提速的情况下,美联储也要担心通货膨胀。如果联邦基金利率降至某一特定点位以下,美元将再度面临压力,而长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则必将上升。那个点位究竟在何处,目前不可能作出判断。当触及这一点位时,美联储刺激经济的能力也就耗尽了。”综上分析,我们至少可以下这样的结论:美国股市由熊转牛的转势可能性较低,受此影响,全球股市即将或已经进入周期性弱市的概率极大。
但请各位注意,这并不意味市场没有机会,相反,成熟市场久违的波动性为惯于波段的国内投资者提供了机遇,加上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历史统计过往在大选年从未没有出现过经济衰退,虽说凡事总有第一次,但至少说明大选年必须要考虑政治因素,炒美股也要“讲政治”。美联储在一季度已经连续大幅减息,最近的一周内美国股市在三月底季度结算和四月一日均大幅上扬,道指飙升近400点,凸显最好的季度开始,美元同步开始转强。股市上升重要的推动事件在于瑞士银行与两家公司分别推出了受到市场欢迎的新股增发计划。当中雷曼兄弟公司宣布发行总值40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刺激股价上涨17.9%;瑞士银行宣布已减计190亿美元资产,发行150亿美元新股,股价上涨14.8%。而其他大型银行股也跟随上涨,花旗上涨近10%,美国银行上涨6%。市场在推断中期内美国的金融危机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金融类股份前期的大幅下跌已经反映了基本面的因素,目前的估值比率是20年来最低的,就像香港的金融机构一样,大量计提坏账的不良资产随着其后楼价的回升重新回拨,带来特殊收益。金融类股份的融资困境在美联储救市支持和向市场持续注资下将极大舒缓,即使上周五美国公布的失业率创五年新高市场也未跟随大幅下跌。我们判断,虽然美国股市反转走牛很难,但熊市中的大级别反弹呼之欲出,金融板块再走一波修正性的行情。这里再引用索罗斯最近评论供大家参考,索罗斯称,目前的金融危机是上世纪30-40年代“经济大萧条” 以来最严重的,今年股票市场暂时回弹后将继续下跌。但这可能不是最终的底部,反弹可能持续6周至3个月,因为美国将会更加接近衰退。
我们再回来分析中资的相关股份,目前国内推出的QDII产品基本上都围绕投资中国在海外的上市公司,这有其内在深刻背景和合理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地位的提升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推动,包括香港的H股和红筹股在内的中国海外上市企业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力量。以中国经验为基础、围绕中国概念优势培育中国金融业向国际外延发展,不失为一个稳健、恰当的突破口。国内的QDII投资机构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地缘优势和各种资源优势,更准确的把握海外上市公司的质量,深入发掘和准确评估中国海外资产的价值。
我们认为,境外的投资机构必然会站在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将中国公司的估值和增长前景和全球其他资产的估值及其前景进行比较,QDII和外资资本两方面的力量博弈和互动是把握投资海外中国公司的关键。但是去年底以来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调整过程中也遭受了极大的抛压,跌幅比在次贷危机发源地的美国还要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对于香港市场,由于港股自身的高度开放性,资金进出完全自由,投资者结构中仍然以外资机构占主导,以及中资股份占市场总体市值的大幅提升,香港市场不可避免同时面临外围美国股市和中国内地宏观经济的双重影响。一季度,港股日波动幅度显著扩大,受到偏弱的投资氛围影响,多家公司均推迟了新股发行。本轮调整中资股跌幅巨大,除了受到海外市场牵连,不可否认更主要的一点是中国内地在全球性通胀的状况下,投资者对中国通胀有恶化失控的预期,潜在引发国家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而中资股份构成中以受宏观经济敏感度高,周期性股份为主导,又属于波动性高的新兴市场,受到的冲击显然要比历史波动性较小的成熟市场大。按照上面所讲的思路推断,香港中资股重新走牛的必要条件将会是:外围股市要走稳,中国的通胀预期要受控,紧缩的货币要放松。因此,综上所述,我们也可以推论,转势的条件尚不具备。那么机会在哪?我认为大级别的反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下跌中继过程中的大B浪反弹已经到来。
下面,我将分别从宏观、估值、盈利前景、投资者行为等作进一步阐述,务求以量化的角度,重点分析国企股份的波动空间。
首先,宏观政策分析。不管海外中资股或者国内A股,市场总有“政策市”的说法,我认为这倒不是说监管机构经常干预股价,而是我国国民经济在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中许多行政手段往往比较有效、立竿见影。若讲政策分析,细读刚出炉的《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要点》已经在日国务院第2次常务会议通过,当中这样写道:“努力完成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等预期目标。”进一步阅读可以看出,宏观调控从“双防”改为“三防”,和广大投资者迷茫相似,宏观调控似乎也进入迷茫期: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又要防止经济下滑的双重目标,反映了政府在宏观调控目标体系上出现了矛盾,这一新的政策目标变化显然是由中国出口形势的变化引发的。如果国民经济同时存在过热和下滑的风险,那就说明国民经济是正常的,无需调控,因为没有任何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同时做到“防止经济过热的同时防止经济下滑”。由此分析,在短时间内,宏观调控政策的频率、力度将减少。请在座的各位投资者注意,与去年重点预防经济过热不同,此次工作要点首次提出要防止出现经济下滑。我们都记得提出“双防”的调控目标是在07年底,而未经一个季度就改为“三防”,可见本次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变化非常迅速和特殊,可能超出了政府的把握和应对能力。在宏观调控目标体系上的矛盾和模糊,短时间内给市场一种调控放松的利好感受,但中长期来看,反而会加剧市场对未来两年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和中国经济能否安然转型的担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表态,将适时参与价格调节,以防止出现轮番涨价,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周已经开始允许提高乳制品和食用油价格,海外分析,这预示中国政府可能预计通货膨胀率料从11年高点下降。《要点》还明确,今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对于4.8%的年通胀目标,我个人认为是政府给出的一个预期,实际上很难做到,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未来的通胀率很大可能是逐月下降的,也许08年最后一个月达到4.8%政府就认为达到了目标。大家虽然担忧很高的通胀率,但实际上到时候已经挺过去了。
对于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房地产和股市,《要点》强调,要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依法加强住房公积金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严格房地产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要依法查处闲置囤积土地、房源问题,严厉打击炒地炒房等违法违规行为。本次工作要点中,仅在第三十九项提到了保障性住宅,而商品住宅价格问题和房地产投资问题不再提及,股市调控也没有提及,我认为这说明政府对房价和股价的调控已经结束。
可见,政策基本面的适度放松将有利于一波反弹行情的酝酿。
其次,对于面对全球资产配置的投资人,现在的中资股估值和盈利前景如何?市场会否重新追逐增长股?截至三月底,香港中资股的动态P/E回落至12.8倍,相当于去年11月高点时的24倍,回落了一半,市净率从4.3倍回落至2.3倍,市现率为9.3倍,现金分红派息率为2.8%,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0%,而且预期未来两年每股盈利年增长均超过20%。中资股在高峰时相对于亚太和新兴市场其他区域股市的平均溢价达到40%,现在变成略有折价;按照现金流折价模型,目前股价的隐含10年的增长率是11%,接近03年“非典”期间股价回落时的隐含增长预期,比不上过往名义GDP的增长,也解释不了较高的净资产收益水平。中资股从亚太最贵的市场变成目前接近最便宜的市场,而中国的宏观经济预期的可信度显然要高于很多新兴市场小国,国企指数中前六大板块的能源、电信、金融占据了盈利的80%,而这些行业只要稍加分析就能发现08年的业绩非常有保障,即使宏观不确定性加大,也只能反映到09年的业绩。作为对比,新兴市场印度的08年市盈率为17.5倍,预期增长率也在20%,而目前印度的通胀率高达11.5%。这些常用的估值指标无不印证了目前股价已经对海外投资人极具吸引力,从高点回落44%的幅度为大幅反弹留出了空间。
那么量化来看,国企指数大体在什么区间?静态分析,国企指数的市盈率10年平均值在12.8倍,5年平均值在13倍;动态分析,假设只有5%的盈利增长,指数的下限在10200点,假设未来两年均增长25%,指数的上限在16000点,我们认为这就是国企指数未来交易具有较高置信度的区间。
再者,包括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目前主要是什么样的心态?我们的调研显示,在一季度的大跌中,传统多头基金基本上为了避险普遍将现金比率维持在上限,亚太区的对冲基金更是将现金维持在接近历史最高的40%水平,以应对可能的大额赎回和券商追加保证金要求;而大量的个人投资者在下跌开始的过程中由于反应较慢,错过了出局时机而被套,目前显然入市意愿不足。而一波强劲反弹上涨将带来各类投资者很多的“痛苦性追涨”交易,交易行为的本身也会刺激股价指数进一步扬升。例如:传统多头基金现在面临既怕涨又怕跌的两难,上涨会面对赎回压力,且迫于排名的压力必须越涨越追,否则有踏空的风险,可能错过年内最好的盈利时期;对冲基金一季度大面积受创,二季度较好的市场氛围将是他们年内大显身手的重要时机,香港地区的对冲基金大量采用130/30策略,即仓位放大130%同时沽空30%,目前是总体偏空而多头仓位不足;过去的历史显示散户投资者在反弹初期容易斩仓出局,但若反弹持续则愿意高位追涨,比较健忘。我们认为比较好的策略将是“提前布局,提前出局”,在判断市场短期内极大概率企稳,众多投资者依然犹豫不决时候坚决入场,在市场开始争论是否转势的时候,在判断接近市场一致成本的重大阻力位之前提前减持。
综上所述,展望二季度,香港市场经历了一季度的大幅下调,虽然目前研究机构对市场尚有分歧意见,但基金认为港股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已经显现,尤其是中资股份的估值溢价已经较大幅度降低,基于谨慎的财务评估、风险和回报匹配的评价,港股的中长期吸引力较大提升。加上香港本地经济基调良好,由于内部的负利率和高本地就业率,居民普遍预期收入上升等因素均将支持本地消费和投资;而区域内大型基建项目可望逐步落实开工,大量机构的进驻致使港岛的高档写字楼维持供不应求状况显示港股仍将是重要的区域投资市场。随着中资大型蓝筹公司陆续公布优异报表,只要外围市场趋向稳定,资金将逐步回流高增长预期的地区,寻找和美国次贷“脱钩”的市场。二季度我们基金对香港市场的总体判断趋向谨慎乐观,虽然短期指数难免大幅波动,基金将择机逐步提升香港市场的配置,并重点关注部分股价被市场大幅下跌导致“错杀”带来的投资机会。行业配置上,将偏重利率敏感性高的行业。实际上,三月底至4月3日,香港中资金融股成为本次行情的领涨板块,恒指在本周四收盘首次站在250天年线的位置,国企指数也重上13000点,并站在50天均线之上,大市成交放大至接近1000亿元的日成交水平,多家券商也陆续在国企股份公布年报和管理层路演后调高盈利预测。
对于A+H类股份其A股市场中,还有个特别因素是“大小非”减持,“大小非”也被市场看成了A股本轮下跌行情的始作俑者。传媒报道,统计资料显示,日起至今年2月底的21个月中,沪市各种解禁股份共计928亿股,有286亿股被抛售,涉及金额4560亿元。其中,“小非”抛售了240亿股,减持比例达39%,“大非”减持持股份40亿股,减持比例仅为12.73%。有市场人士认为,减持行为主要发生于对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较低、不能完全控制上市公司经营的中小非流通股股东,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未来经营较有信心,减持比例较少,减持意愿不强;绩优公司股东的减持意愿也明显弱于亏损公司和ST公司股东。根据被减个股所属板块以及估值水平来看,非流通股股东的减持主要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分行业来看,被减持最多的是创投概念的股份,其次分别为元器件和日化行业,减持最少的行业分别为港口行业、循环经济行业、石化行业。第二,从估值水平来看,市盈率倍数高的公司以及亏损公司被减持最多。第三,单从“大非”减持来看,股东持股比例和减持股数呈反比。目前A、H股溢价指数从过往100%缩小至50%,大市值的股票溢价大幅下降,限制“大小非”减持目前没有很好的法律框架,但至少对于H股而言,这个因素不明显,此外,A股下一个减持高峰是08年8月份,也为市场修正行情的展开留出较宽裕的时间。
在这里,我想回顾一下我们南方基金的运作,和大家分享我们当时对市场的判断,证明我们是追求知与行的统一。回顾一季度内全球股市基金年初预期欧洲、日本的企业利润将下降,因此季度内维持低配日本与欧洲市场的投资策略,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成熟市场中,欧洲央行已放弃从紧货币政策,并在最近一次利率会议上保持利率不变,显示区内企业的利润增长势头放缓。相比成熟市场,新兴市场整体在过去三年累积了较高的回报,基金判断面对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增加,大型机构投资者心态趋向极端保守,其回避风险的策略也将导致短期内市场卖压较大,基金低配了与美国经济关联度较高的亚太区股市,同时增加了拉美地区的配置权重,主要是看好全球性通胀中长期上升趋势将推动大宗商品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拉美等股市可望阶段性较大受益。
此外,基金判断美国股市虽受次贷、经济衰退阴影的负面影响,但过往累计升幅相对有限,以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其海外收入和盈利依然保持强劲,当全球股市面临不确定性加大,成熟市场的波动幅度会相对较低,而在全球性信贷收缩的过程中,中资股的整体估值水平将由于内地通胀加剧预期的上升,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加大,因此估值体系中对于未来增长的溢价应趋向下降,但港股作为新兴市场重要的一员,结构性热点、行业性的投资机会较多。基金整体采取偏防守策略,降低了香港市场的配置比重,本季度较好地把握了香港本地地产板块、中资电信板块、基础建设板块和能源板块的投资机会,适度回避了中资金融、地产、工业制造等较容易受宏观经济影响的板块。我们重点投资了又把我的品种,但对于大宗商品,航运等看不清的板块采取了回避,现在看来,股价走势大体与我们的判断一致。由于目前首批基金系的QDII均在面值以下,大家或许有些误解,认为QDII基金做得很烂,实际上数据是最好的明证:南方基金在首批四家中一直排名第一,根据晨星的数据,今年以来的回报与国际同类基金对比中,我们是在资产规模超过10亿美元,投资标的为追踪MSCI全球指数的全世界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中模拟排名17;即使与A股基金比较,在所有245只偏股票开放式基金中排名13,较好地达到了成立之初分散投资风险的目标。当然,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务求尽快使净值回升至面值以上。
从2006年5月银行系QDII启航以来,基金、券商、保险系的QDII在相继加速,截至2007年9月底,外汇局共批准了421亿美元的额度,其中银行161亿元,基金公司195亿元、保险66亿元。港股直通车的批准和缓行,说明中国经济上对外证券投资的胎动、政策上防范风险不足的两难境地。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QDII产品只是历史发展阶段中必然产生的一种产品,他无需承载太多的期望,也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各类QDII既面临着进行全球化投资的契机,也面临着一系列显性和隐性的风险,对此,各位宜以平常心待之。而在开放和动荡的时代,我们南方基金将积极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把握自身差别化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在风险量化的基础上为投资者谋求更高回报的过程中争取各大的发展空间。就像我国的家电企业,如果只是在窝里斗,没有与外资的持续竞争中不断壮大过程,很难想象他们今天具备的全球竞争力。
那么个人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QDII的赊购/赎回时机?
首先明确的是基金投资不应该像股票一样短线进出,但我个人认为可以设定适当的获利、止损点,适度转换或者调整投资组合,也是可以考虑的一种策略。每个人的投资分布不同,风险承受和回报预期也不一样。需要赎回时,投资者首先要问自己:我当时认购他的理由现在是否较大程度改变了吗?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考虑当基金报酬达到自己设定的获利、止损点时候,也不一定要立刻获利了结或者认赔卖出。可以先评估市场的长线走势是否仍看好,市场是受短期的心理因素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暴涨暴跌,基金的操作方向是否正确,以及自己设定的警示条件是否符合当前的市场情况在做确定。
如果基金绩效仍较同类产品更好,标的的市场的长线展望也看好,只是因为短期的波动达到止损点,个人的情况也能够容忍继续持有的风险,则应该重新设定警示条件,甚至不排除趁机逆势加码,达到逢低摊平的目的。我个人建议参考海外广大投资者比较好的方式是“定期定额”,持续投资,而且投资时间尽量拉长,避开他短期波动的风险,享受平均成本的好处。
最后要提请大家注意的风险是传统股谚有云:“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各位投资者一定要把握自身的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量力而为。借用狄更斯在《双城记》的一句话,“这是好的时候,这是坏的时候”,“危”中总是伴随着机遇,机遇会留给在座已经做好准备的各位,预祝各位投资顺利,谢谢大家!
【现场Q&A】
嘉宾:QDII的投资价值是否不大。
温亮:每一类的产品在推出的时候,都会明确的界定标的市场和投资方向,也有风险提示。很大程度上来说QDII还在面值之下,还有个别银行系的QDII被清盘,海外一致认为QDII的投资风险很高,投资价值不大,大家从基金的运行可以看得出,我们跟A股相比,并没有下跌很多,过去A股虽然有牛市,从1000点上升到了6000点,获益超过了7倍,这是在过去十几年不遇的机会,我认为管理层不会比在座的聪明很多,在审批产品推出的时机业面临难度,QDII的基金是建在高位,错过了过去几年上升的幅度,也不能说我们会错过下一波上涨的机遇。
嘉宾:南方全球竞选基金我是1元买入的,什么时候有钱赚。
温亮:很感谢这位提问者的耐心,我代表南方基金感谢这位投资者,我是不能讲什么时候有投资获益的,我深刻的理解投资者的期望,我也知道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会首先将基金回到面值上,我们跟银行和股票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基金要求在跌市的时候要跌的比别人少,涨的时候要涨的比别人多和快,对此我非常的有信心。
精选基金数据:
公募资讯阅读排行
每周基金动态()
季度资产配置建议报告()
精选产品推荐()
三个月回报投资港股市场那些指数基金
发布: 09:09
香港市场的股票相对应A股估值便宜为啥?大家主要认可的原因是投资者结构不同,A股市经历去年的闪电熊之后,幸存的投资者又开始回归到价值投资……同一股票,例如招商银行,港股比A股的价格便宜,在价值投资者眼中……当然选择便宜的…… 并且香港市场走势也不错,经历上半年的折腾,目前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指数近期都已经翻红…… 而且沪港通的额度据说也剩下不多了……在国内交易所中与香港市场挂钩的主要是以下四个基金,H股ETF,H股分级,恒生ETF与恒生分级基金,PS:H股是啥?H股也称国企股,指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因香港英文——HongKong首字母,而称得名H股。通过数据我们发现,从年初到现在四个基金基本都已经回到正收益,涨幅最大的是恒生ETF。在规模角度,两个H股基金的规模都基本达到102亿份额…… 基本上是相对应恒生ETF与分级的5-10倍。看来,大家还都喜欢自己熟悉的股票,因为H股跟踪的恒生国企指数,国企指数成分股都是四大行、中石油、中车等等大型国有企业,相比恒生指数的最大成分股汇丰银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啥的,我们更熟悉前者……在通过将净值标准化的方式是看看业绩……最近半年虽然A股跌,H股基本持平……但是挡不住投资者捡便宜的热情,H股ETF份额规模基本在今年翻了一倍……易方达与银华只有时间数钱……当然也不能忽视,香港中小指数基金(501021)也是替代创业板指数的不错选择……也便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帖子短评(全部0条)
只做确定性高的投资。喜欢研究包括股票,基金在内的各种投资产品。分级基金经验都是实战出来的!
1860人浏览
精彩往期时间:
年前红包没拿到,年后还能补吗?
扫码,手机观看
1850人浏览
精彩往期时间:
抓住年前的最后建仓机会!
扫码,手机观看
1580人浏览
精彩往期时间:
沪指跌破半年线,还有红包行情吗?
牛邦 帮你成为牛人!
跟我读研报
财经界隐身大腕有趣,有料,有干货
好友我关注的好友
特训营地ico
还没有加入任何特训营地哦!
我的好友ico
还没关注好友哦!
(C)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号-3
武汉博览财经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武汉市雄楚大道938号洪福添美广场22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职的南方基金裘先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