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无视政府调控会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经济秩序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68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政府失灵案例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政府失灵案例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38|
上传日期: 11:51:3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政府失灵案例
关注微信公众号&&&&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摘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年)》
2015年政府公报1-2期
  卷首语  以政府自身革命适应新常态  着力创新推进发展的理念和方式&      本刊评论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就是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抓发展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挑战更多,这对各级政府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在发展理念上来一次“头脑风暴”,在工作方式上来一次革故鼎新,在体制机制上来一次自我革命。  要有奋发竞进的新状态。当前,襄阳正处在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需要全市各级干部全身心的投入,而全身心的投入源于发自内心的激情。激情来自理想,来自事业心,来自对襄阳这片土地的热爱。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襄阳这几年虽然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但区域竞争的对手很多、实力很强,竞争非常激烈,我们还没有松口气、歇歇脚的资本。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是解决襄阳所有问题的关键。全市各级干部必须以竞进的精神状态适应新常态,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像发动机一样激情燃烧,为襄阳的发展和百姓的幸福不懈追求、奋力向前。  要有顺应变革的新思维。做好新常态下的政府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变革的新趋势,掀起一场思维重构、观念再造的“头脑风暴”,以新思维引领新常态。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政府管理创新。要树立政务服务“用户思维”,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供政务服务,以公众评价为标准改进政务服务;要树立政府治理“社会化思维”,动员社会力量协同政府共同处理公共事务;要树立公共服务“大数据思维”和“平台思维”,抓紧建立“政务云”总平台,设立网上政务服务“超市”,打造部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线上政府”,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以市场化思维推动组织经济工作专业化。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市场决定取舍”的理念,学会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思维和方式组织经济工作,更加注重以科学的规划和政策引导产业发展,不断完善产业规划、优化产业政策,匹配产业发展需求;更加注重以专业化团队组织经济工作,着力在打造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基金管理运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管理运营等专业化团队上下功夫;更加注重以市场机制推进经济工作,完善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机制,强化优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促进机制,健全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企业集聚。  要有改革攻坚的新思路。新常态下,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给组织经济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应对挑战、破解难题,牢牢把握新常态下抓发展的主动权。要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适应国家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新常态。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适应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新常态。要创新财政资金扶持产业企业的方式,适应国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新常态。要着力深化金融创新,适应国家实施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新常态。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创新,适应严格加强土地管理的新常态。  发展是靠苦干实干干出来的。今年全市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要求我们铁肩担责、奋发竞进,拿出逢山开路的冲劲、闯劲和拼劲,不松气、不泄气,憋足一口气,聚焦聚神聚力把各项工作抓落实、抓落地,闯出一片转型发展的新天地!&         目 录&       卷首语  以政府自身革命适应新常态 着力创新推进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本刊评论员(1)  特 稿  政府工作报告  ——日在襄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4)  领导讲话  别必雄同志在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襄阳分会场上的讲话(15)  别必雄同志在市委常委会安排一季度工作时的讲话  (17)  别必雄同志在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襄阳分会场上的讲话(19)  别必雄同志在贯彻落实新环保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21)  情况通报  关于规范和促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工作责任分工的情况通报  (24)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4年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情况的通报(2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襄阳市2014年土地利用情况的通报(28)  市政府文件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阳市汉江产业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30)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阳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和听证规则(试行)》的通知(32)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阳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35)  襄阳市人民政府 襄阳军分区关于印发襄阳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办法的通知(38)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42)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襄阳市小河港区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50)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阳市“三无”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51)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房屋拆除工程监管工作的通知(52)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理整治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54)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高新区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工作任务路线图的通知(5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准何金选等30名同志享受2014年度市政府专项津贴的通知(57)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58)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阳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屋购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60)  大事记  襄阳市人民政府大事记(2014年12月-2015年1月)  (63)  图片报道  雨后天晴美景多游家祥 摄影(封一)  主动履职,优化服务,在粮安惠民中担当作为  (封二)  创新抓实四项建设,助推粮食事业发展(封三)  护城河姜敬军 摄影(封四)&         政府工作报告  ——日在襄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襄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别必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结构调整“阵痛”加剧、实体经济艰难前行、困难挑战前所未有的复杂严峻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攻坚克难抓改革,综合施策促增长,经济逆势而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展现出勃勃生机。  (一)经济增速全省领先,主要指标占比继续提高。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6%,跨上3000亿元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2%、22.5%、13.4%、30.1%,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占比进一步提升。“双轮驱动”发展成效显著,高新区经济总量、创新发展能力分别跃居全国高新区23和29位,5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先进单位”。  (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工业经济升级成效明显。传统产业技改投资、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同比分别提高6.4和2.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特色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度提高2个百分点,新增1家产销过100亿元、2家过50亿元、10家过10亿元、50家过亿元的骨干企业和4家全省百强企业,成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汽车产业)试点地区、国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创新集群示范基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跃居全省第二位。服务业呈现跨越发展态势。云服务、电商、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成为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云计算服务安全审查国家标准应用试点城市;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运营,“千古帝乡、智慧襄阳”城市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扎实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三年倍增计划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新增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3个;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我市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有机谷”上升为省级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检验检测产业园初见雏形,2个国家级、2个省级检验检测平台即将投入运行,5家检测企业落户园区;新增19家省级研发机构、4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引进31个院士专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新成立3个产业创新联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新增授权专利1747件,新登记科技成果258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地理标志商标17件。  (三)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产业链招商强力推进,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1.7%,新兴产业招商实际到位资金占比达32.6%,新注册10个投资过50亿元、67个过10亿元、109个过5亿元的重大项目,新引进6家世界500强企业,英菲尼迪全球核心配套商近地化配套企业集聚33家。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大项目大企业带动效应明显增强。全市实施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103个,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113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20个。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快速形成,英菲尼迪国产化、神龙公司扩能、骆驼集团襄阳公司二期等143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一批事关襄阳长远发展的重大支撑性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汉十高铁和郑万高铁即将开工并在东津并站,将把襄阳带入“高铁时代”;谷竹高速襄阳段建成通车,麻竹高速襄阳东段即将通车,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襄阳机场改扩建标志性工程“航站楼”、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社会投资强力推进,民间投资拉动效应明显增强。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1.77万户,同比增长44.5%;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1.45%,同比提高1.52个百分点。  (四)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中心城区功能和品位发生历史性变化。新区建设扎实推进,东津新区核心区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起步区骨干路网基本建成,技师学院一期工程竣工,市民中心、医疗中心医技楼和门诊楼主体建成,华为华中云计算数据中心、华科工研院等产业项目快速推进;旧城更新有序实施,完成城市“两改”项目11个、改造27943户,综合整治“三无”小区325个;城市功能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改建主次干道79条,襄樊大道综合改造完工,新开通公交线路12条150公里,新建城市供水、燃气、截污等市政管网132公里;生态体系建设强力推进,实施城市水系治理工程11项,新建改造公园游园11个、绿道40公里,新增城市绿地220万平方米,岘山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山水园林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五城同创”取得历史性突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检查验收。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高起点编制了全域城镇化规划,宜城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丹河谷”组群生态经济发展试验区、保康生态旅游试验区上升为省级战略;县(市)新城新区承载功能明显增强,产城融合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四化同步”示范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建成省级绿色示范村20个、宜居村庄30个,谷城堰河村、南漳峡口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枣阳前湾村、南漳漫云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尧治河村、石花镇等4个村镇入选“荆楚最美村镇”。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绿满襄阳”行动、“碧水蓝天”工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效显著,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0%以上,汉江襄阳段水质保持二类水平,城市污泥及餐厨废弃物处理模式在全国推广并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我市成为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谷城县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县,南河自然保护区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五)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市场活力加速释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深入推进,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45项减少到88项,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建立了施工许可“一表制”,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信息化审批平台,我市成为首批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高新区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先行先试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的“三个一”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探索了“园办一体化”改革,完善了“五个一”的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机制;重点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探索有序展开,我市成为全国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了第三次经济普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改变财政资金直接投入企业的方式,探索了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产业企业的机制;初步建立了全口径财政预算制度,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深化了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实施了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在全省率先建立金融扶持实体经济机制,设立汉江产业基金,创新银政企合作机制,有力撬动了信贷投放,全市新增贷款额居全省地市州第一位;对接资本市场实现新突破,新三板和四板挂牌企业总数均居全省第一;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直接债务融资、与资产管理公司战略合作等均取得积极成效,华中绿谷成为全国首家林业金融创新产业园。土地管理创新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得到国土资源部充分肯定,市县两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成营运,全省首家区域性林权交易中心正式运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乡镇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化建设试点成为全国示范。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加快。武汉新港襄阳陆地港、保税物流中心启动建设,襄阳至宁波港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  (六)社会建设全面加强,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达75.3%,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十件实事”、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及农村“三万”活动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持续加大。城镇新增就业11.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5.4万人;城乡一体的养老、医疗保障机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实现互转,保障性住房建设及住房公积金制度惠民力度进一步加大;扶贫、济困、助残、养老等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市扶贫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再次获得优秀等次,保康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在全省综合考评中连续五年名列第一,支援琼结、精河、鹤峰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县(市)区全部通过省级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验收,高中教育水平继续领跑全省,“教育云”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湖北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创建取得积极进展;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汉江流域公共文化服务城市联盟被文化部评为创新示范品牌,我市成为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卫生计生事业实现新发展,公共卫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出生政策符合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社会治理持续加强。标准化社区建设扎实推进,我市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平安五小工程”建设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我市成为全国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国家食品安全试点创建城市,再次获评全国综治优秀市。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转观念、转方式、转作风”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坚持以改革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争创了一批全国全省改革示范试点;注重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政府工作,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法治政府和法治城市建设全省领先;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四风”问题治理,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行政问责,有力促进了政风行风持续转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困难远超预期,挑战前所未有。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共同开启了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征程。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襄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新常态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困难加剧,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势头面临新挑战;国家以定向调控倒逼结构调整的力度持续加大,我市传统产业比重过高,农业基础薄弱,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撑不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新挑战;国家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推进预算制度改革、清理规范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出台实施,保障要素供给、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面临新挑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大幅增加,保持财政收支平衡面临新挑战;营商环境不优、创新创业活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的问题还很突出,持续深化改革开放面临新挑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面临新挑战。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以非常作为适应发展新常态,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破茧成蝶”。  二、2015年工作安排  展望新的一年,既要充分估计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挑战,更要牢牢把握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带来了产业转型的新机遇。国家一系列推进产业升级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定向发力,有利于推动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有利于推进我市具有潜在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有利于促进我市服务业新业态加快成长,有利于我市以整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带来了重塑“七省通衢”交通枢纽地位的新机遇。襄阳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辐射区,尤其是3条干线铁路、6条高速公路以及襄阳机场改扩建、现代航运体系等重大基础设施的陆续开工,将显著提升我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打开对接国家战略的大通道。国家以中西部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布局为我市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带来了新机遇。襄阳是中西结合部的重要节点城市,必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国家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带来了集聚要素的新机遇。近几年我市相继开展了103项国家试点示范,体制机制创新的效应逐步释放,扩大了襄阳的城市影响力,形成了吸引投资、集聚项目的强大磁场。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市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投产,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快速集聚,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形成。今天的襄阳,多重机遇叠加,多种能量汇聚,迎来了转型跨越的历史“窗口”。牢牢抓住、切实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和机遇,未来的襄阳就一定能够实现发展能级的新跃升、综合实力的新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九次、十次全会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三维纲要”,坚持“竞进提质、又好又快”的基本要求,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与管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确保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和汉江流域,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和汉江流域的比重持续上升,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努力开创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全市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出口总额增长1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计划生育、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省定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紧扣提质增量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服务汉十高铁、郑万高铁及高铁站配套工程、蒙华铁路、枣潜等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襄阳机场改扩建、襄阳新港、雅口和新集航电枢纽、湖北能源路口电站、大唐热电联产、华润安能燃气机组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能源项目,突出抓好英菲尼迪产业园、东风井关产业园、三环集团产业园、骆驼集团产业基地、东津新区云计算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确保30个以上省市重点项目竣工、18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产。对接国家重点投资领域、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国家重大改革部署,积极策划争取一批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和改革创新试点。  突出产业链培育强化招商引资。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六个一”招商机制,推动招商力量向产业链集聚、向特色产业园区集中,加快推进招商引资由单纯引企业向引产业及引资引智相结合转变、由单纯靠政策招商向营造产业配套环境招商转变、由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和以商招商转变、由全方位招商向定向定点精准招商转变。力争全年引进10个投资过50亿元、80个过10亿元、120个过5亿元的大项目,实际投资额突破1600亿元。  强化扶持措施推进大众创业。积极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打造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发动机”。全面落实国家扶持小微企业、促进大众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创业基地,着力提升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和省级创业孵化园、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海归创业园的载体功能,努力为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提供自主创业的空间。重点支持大学生创业,引进高层次创业培训机构开展专业化创业辅导,依托汉江产业基金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引导金融和创投机构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力争全年新发展小微企业7000家,新增大学生创业者1000名、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  (二)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打造襄阳经济升级版  以新技术新产业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计划。牢牢把握工业4.0时代来临的新趋势,加大产业基金跟进、金融信贷支持力度,集中支持企业实施高端化、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重点抓好“百家企业技术改造示范工程”,力争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40%以上。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大力支持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云计算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促进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力争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深入实施千亿产业培育计划。以推进英菲尼迪量产、乘用车新车型投放、专用车高端化规模化发展、整车零部件近地化配套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延伸链条、壮大规模;以推动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为重点,大力促进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转型升级;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依托,加快培育废旧金属、汽车、塑料、电子电器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深加工产业。深入实施优势企业培育计划。大力推进百家龙头骨干企业成长工程、百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星火工程、百家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等“三百工程”,大力支持骨干企业“走出去”实施并购重组、加快做大做强,力争全年新增1家产销过100亿元、1家过50亿元、10家过10亿元、20家过亿元的骨干企业,新增50家高新技术企业。  以新业态培育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发展大科技服务业,重点培育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科技中介等新兴业态,加快建设检验检测园区,以国家级检验认证机构为核心吸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研发设计机构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制造业与云计算、物联网等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以华为、IBM、软通动力、惠普、中国移动等为核心的“襄阳云谷”建设,探索利用数据资源建设面向中西部地区金融、电网等重点领域的灾备基地。加快发展大外包产业,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汽车信息、金融保险服务外包基地,加快建设国内高端软件服务外包承接地和再发包中心,积极创建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发展大物流产业,着力培育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规划建设电商城,打造电子商务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推广应用和电商产业集聚发展,扎实抓好国家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大旅游产业,坚持以“一城两文化”引领文化旅游发展,推动文化、科技与旅游深度融合,突出培育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创意、运动健身等旅游业态,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千古帝乡、智慧襄阳”的品牌影响力。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积极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大力培育健康、养老、体育等健康消费新热点。  以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进一步完善“五个一”机制,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制造业集中集聚发展;以中心城区商圈为平台,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襄阳中豪国际商贸城、新合作襄阳食品商贸物流城、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新发地百应仓储物流园投入运营;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业集聚区,重点推进隆中文化旅游区、岘山文化旅游区、古城文化旅游区、鹿门山文化旅游区建设,启动鱼梁洲汉水文化旅游区、米芾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  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以研发平台建设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依托高新区、经开区,按照“1(工业技术研究院)+N(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的模式,加快推进华科工研院和校地企共建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以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襄阳分中心、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中科院湖北产业技术育成中心(襄阳中心)、襄阳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中心、国家“海智计划”基地、襄阳科技城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深入实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力争在引进院士专家和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上取得新的突破。以创客平台建设促进万众创新。出台政策措施,构建创客服务体系,打造创客空间,吸引各类创新人才集聚襄阳创客空间开展创新创造;鼓励企业建立“众包”模式,吸引创客参与企业研发,带动万众创新。  (三)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进和培育现代农业公司,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积极创办区域性农民合作联社;积极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托、托管合作等经营模式,实现金融资本、工商资本与土地有效对接,推动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机制,建立“综合性、跨区域、信息化、大统筹”的农业综合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三年倍增计划,扎实推进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力争新增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入推进林业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加快培育特色林产业;坚持“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创建全国绿色安全食品生产示范区为目标,大力推进“中国有机谷”建设,着力在推进核心区基础设施和有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加快建设鄂北岗地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认真落实解决易旱地区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新型沃土、现代种业、现代农机推广应用、高产农田建设等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汉江生态农业经济带,重点发展以生态种养、立体种养等模式为重点的循环农业;加快建设“襄(州)枣(阳)宜(城)”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樊城都市农业示范区,支持谷城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试点县建设。探索发展智慧农业。  (四)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以新区建设和旧城更新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更加注重推进城市新区产城融合,集中力量建设东津新区“一核一带”,实现起步区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全覆盖,确保6000户被征迁居民全部入住安置房,市民中心、优质高中、医疗中心一期工程、华为华中云计算数据中心、华科工研院等项目投入营运;统筹推进庞公新区、樊西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县(市)新区建设。更加注重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专业市场外迁和工业企业转迁。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功能,重点抓好路桥建设,大力推进城市供电、供水、燃气、排水、污水处理等市政工程,有序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公共交通网和市政管网系统功能。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品质,扎实推进文化元素融入工程、“活水入城”工程、生态绿地系统改造升级工程,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加快构建“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的绿色生态格局,进一步彰显“一城两文化”特色。更加注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大城管体制,推进城市管理精细、精密、全覆盖;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启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建设试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五城同创”成果。  坚持以规划引领和试点示范推进城镇化建设。创新城镇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出台实施市域新型城镇化规划,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小城镇规划和管理职能。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科学划定城市边界,加快推进河谷组群、枣阳副中心、襄宜南一体化、保康生态旅游试验区发展。扎实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重点抓好宜城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襄城全域城乡一体化试点。以完善基本功能、覆盖基本服务、优化功能结构、强化产业支撑为重点,加快建设“四化同步”示范镇;扎实抓好整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工程。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推进城镇化建设,着力在规划建设上强化文化引领、体现城镇文化特色,加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着力培育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特色城镇和村庄。  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城镇化建设。全面实施居住证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要素支持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机制,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镇常住人口。探索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多措并举拓宽城镇化投融资渠道。扎实抓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及标准化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水平。  (五)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深化高新区先行先试改革,在全市推广“三个一”的管理模式,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务云”平台,设立网上政务服务“超市”,推广应用以“四个大厅、两个平台”为主体的审批信息化系统,打造部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线上政府”,扎实抓好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打造襄阳政务服务品牌。积极稳妥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实施“区镇合一”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财政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深化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改革,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以管资本为主创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以探索混合所有制和员工持股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着力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转变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方式,组建汉江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与金融机构和专业基金公司合作设立若干子基金,变财政直接支持企业为基金跟投,撬动金融资本、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信贷资金精准灌注实体经济,力争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新增300亿元;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创新创造;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加快构建“合作社+金融”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力争全年有1家企业在主板上市、1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0家企业在四板挂牌。大力发展股权投资,设立汉江天使投资基金、小微企业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探索私募股权众筹模式,吸引国内外知名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性股权投资中心。积极培育新兴金融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和直接债务融资,扩大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着力突破保险融资和消费金融。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推动建设农产品、苗木、城市矿产、光伏电站等要素市场交易平台。认真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扎实推进投资统计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土地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试点。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扎实抓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积极融入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加快推进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综合试验示范区建设,建立华中地区林权交易中心。创新集约节约用地机制,积极盘活存量用地,依法处置低效闲置用地。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积极对接“一带一路”,争取成为中铁集装箱公司汉新欧线路节点城市,大力拓展国际铁铁联运;启动建设襄阳国际陆港物流园区,加快建设“无水港”,积极推进武汉新港襄阳陆地港一期工程建设,力争开辟铁海联运新通道,打造区域性离港货物集散中心;积极申报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加快申报一类航空口岸,启动建设中国国家通报咨询中心襄阳研究评议基地和湖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襄阳分中心。加大引进外资力度,着力在引进境外世界500强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培育出口骨干企业,积极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高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大力支持优势企业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  (六)着力促进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扎实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加强江河岸线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推进中心城区水系生态廊道建设,全面开展县(市)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安全防护整治,完成6个污水处理厂、3个废水深度治理、12个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物总量减排等重点废水污染源治理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改善空气质量整治工程,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狠抓油气、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等污染治理,大力推进水泥生产线脱硝、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等改造项目,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监管。  持续开展“绿满襄阳”行动。以构建“一城两带三网四区”的全域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深入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乡公路、乡村道路等绿色廊道建设,着力提升市域路网绿化层次;整镇推进乡村绿化;大力推进汉江流域、鄂北岗地、西南山地防护林建设,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5.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实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低碳交通,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建设再生资源利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磷化工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全面建成收运系统和监管系统。  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制度,细化汉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办法;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坚决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完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环境污染、重金属污染、危化品污染等重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确保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强社会建设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面完成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村“三万”活动年度任务,扎实办好保障性住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化社区建设,就业培训、城市公共交通改善、农村公路发展、“蓝天碧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和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市区“三无”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等13个方面的民生实事,着力织密民生安全网。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认真落实跨制度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有序衔接和互转,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偿机制,帮助残疾人普遍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实现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口全覆盖”转变,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稳步推进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将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450元左右;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还建安置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和特殊群体生活。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临时救助制度,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五保对象供养能力,积极推行医养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慈善、红十字会和残疾人事业。更加重视做好就业和扶贫开发工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扎实开展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试点,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聚焦重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开发战略。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各类教育科学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发展,加快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扎实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五有”配套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建设职教园区、职教联盟和实训基地,着力打造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中心;大力支持湖北文理学院创建综合性大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强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网络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抓好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开展“四化”乡镇卫生院创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实现城乡基本健身设施全覆盖。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城乡网格化管理,完善城市“一站四化”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全面覆盖、规范运行。深入推进平安襄阳建设,着力创新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大调解和信访法治化体系,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深入实施“平安五小工程”,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开展国家食品安全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加快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平台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大力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双拥”共建。加强民族宗教工作,扎实做好援藏、援疆和对口援助鹤峰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襄阳建设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一)坚持依法履职,推进依法决策。全面落实权力清单制度,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制。扎实开展全省法治政府建设试点,坚持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与改革发展稳定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二)改革执法体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快推进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下移,在重点执法领域和经济开发区、经济发达镇建立综合执法体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严格按照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开展行政执法,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善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电子监察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听证、公示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度,扎实抓好全省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  (三)自觉接受监督,强化权力制约。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的决议决定,主动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建议,切实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加强审计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  (四)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治理水平。以思维创新破解难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树立政务服务“用户思维”,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供政务服务,以公众评价为标准改进政务服务;树立政府治理“社会化思维”,依托新媒体建立政府与公众互动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协同政府共同处理公共事务、参与政府治理。以市场化思维推动组织经济工作专业化,更加注重以科学的规划和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更加注重以市场机制推进经济工作,健全要素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企业集聚。  (五)强化从严治政,建设清廉政府。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整治“四风”,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作风问题整改,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健全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促进各级政府和部门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实事,确保关系发展全局的大事、关乎民生改善的要事干一件成一件。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贯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全面推行市县机关“三公”经费预算公开;严格财政供养人员编制管理,严肃查处“吃空饷”行为。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要求,严格教育、管理、监督政府工作人员。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扎紧制度反腐的“笼子”,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建立政府机关权力监管清单,明确监管事项和监管责任,强化事后问责。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加强纪律建设,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执纪监督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以优良的政风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各位代表!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跨越赶超的强大力量,迈开砥砺前行的坚实脚步,共同谱写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时代华章!&         别 必 雄 同 志  在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襄阳分会场上的讲话&       (日)&       同志们:  刚才,我们收听收看了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做好当前我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始终强化底线思维  近一段时间,全国一些地方重特大事故多发,我们必须从中汲取深刻教训。绝不能因为去年我市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而产生麻痹松懈的情绪,绝不能因为今年元旦期间主要景点、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而产生侥幸心理,绝不能因为今年春节前后没有安排重大节庆活动而掉以轻心,必须始终强化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必须强化“党政同责”的意识,各级党政负责同志和市直各部门负责同志必须强化“一岗双责”的意识。要始终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把安全生产的弦绷得紧而又紧,把安全生产的螺丝拧得紧而又紧,推动各级领导班子抓安全生产形成自觉、形成习惯、形成制度。  二、迅速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行动,全面彻底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对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必须现场督办整改,绝不能够有任何侥幸心理,绝不能“要钱不要命”,要把安全隐患当做安全事故来对待。要迅速制定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由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带队,迅速分赴各县(市)区、开发区督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交通运输和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各级公安、交通、铁路、民航、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交通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重点路段、车站、机场、码头的监督检查,加强路面巡查特别是山区、高寒路面的管控,加大对酒后驾驶查处力度,加强各类运输工具安全检验检测,防止运输工具带“病”运行。要切实加强道路客运、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运输等安全管理力度,积极做好宣传教育,严格落实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点至5点停车落地休息制度,严防超速、超员、超载及疲劳驾驶、无证无照行驶、非法载客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严禁旅客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船、飞机)。要加强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安全管理,强化活动秩序维护,对于公开举办的各类大型集会、焰火集中燃放、商业促销等活动,要严格执行审批报备制度;对于群众自发的集会活动,要提前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安排足够力量,加强巡逻值守、安全防范和应急响应,必要时实行人员分流限流,确保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要迅速组织对商场、医院、影剧院、饭店、宾馆、码头、机场、酒吧、学校、旅游景点,网吧、城市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商贸服务场所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督促各单位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有效防范拥挤踩踏等群死群伤事故。坚持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对因组织不当、措施不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二)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和薄弱环节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重点排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加强安全防范控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要扎实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推进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加强监察监管,严防冬季用煤高峰突击生产。要加强非煤矿山尤其是井工开采矿山、尾矿库的巡查监控,严防透水淹井、尾矿库垮坝及炮烟中毒等事故发生。要加强危险品运输、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安全管理,严防泄漏、倾翻事故发生。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检查,合理安排节假日前后的建设工程进度,严格掌握施工作业安全条件,防止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火灾和坍塌等事故的发生。要全面落实冶金、电力等其他行业领域的安全措施,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要强化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坚决整改火灾隐患,强化防火措施,着力抓好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要切实抓好烟花爆竹运输、储存、销售和燃放等环节的安全监管,严防烟花爆炸及煤气中毒、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的发生。其他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周密部署,严格监管,确保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三)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各级各部门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强联合执法,坚决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的“四个一律”打击治理措施,巩固和扩大“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成果。  (四)完善落实应急处理预案。全市所有商场、旅游景点、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必须做到有安全通道、消防通道、高音喇叭,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必须畅通无阻。凡是消防通道、安全出口被占用的,各县(市)区政府必须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在一个星期内采取非常措施对消防通道、安全出口进行疏通。对因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未整改到位发生火灾事故的,要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人员密集场所除必须有消防通道、安全通道、高压喇叭外,在重大节日还必须有公安干警维持秩序,有医护人员在现场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强化检查督办  一是要强化监管抓落实。抓安全生产,必须做好“严、细、实、快”四个字。“严”,就是要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对无视法律法规、无视政府监管、无视职工生命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查处,决不心慈手软、姑息迁就;要督促企业(市场主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企业(市场主体)要依法依规给予处罚,尤其是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一般常识性要求,包括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必须要从法人代表、高管开始,实行全覆盖;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执行,要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加大处罚力度,对情节严重的,要采取果断措施,该停的停、该关的关,触犯刑律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从严惩处,宁当狠人,不当罪人,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细”,就是认真细致,“细节决定成败”,不能马虎,特别是安全生产的检查,不能放过任何细微的隐患。“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求实效、重实际、讲实话,干实事,要敢监管、敢碰硬,勤检查、勤督促、勤过问。“快”,就是在保证监管质量的基础上,雷厉风行,快节奏、高效率。要公开处理、公开曝光一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的企业和市场主体,不要等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再来亡羊补牢,再来追究责任。  二是要强化问责抓落实。各级纪检监察、安监部门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和《湖北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办法》的规定,加强执法监察,从严追究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政纪责任;检察机关要切实介入对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的监督,严查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不作为、滥作为以及失职、渎职、贪污腐败甚至徇私舞弊、纵容和庇护非法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严肃查处各类安全事故,实施严格的责任倒查,不管查到哪一级,不管涉及到谁,该追究责任的,都要依法依规处理到位;要切实解决在安全生产领域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以达到“查处一起事故,治理一批隐患,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  三是要强化考核抓落实。在即将开展的全市综合责任目标考核中,市委组织部要将各级各部门落实中办、国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的情况纳入考核内容,把安全生产工作考评情况与干部选拔任用挂起钩来。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推进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全市各级各地方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以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确保省、市、县两会顺利召开,确保全市人民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别 必 雄 同 志  在市委常委会安排一季度工作时的  讲 话&       (日)&       市政府一季度工作主要是,按照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市“两会”的要求,抓好全年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任务的分解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工作的“开门红”。市政府打算在市“两会”结束以后就召开全会,研究贯彻落实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和市“两会”精神的具体措施。一季度,市政府在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组织策划对接长江经济带规划纲要和全市“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研究“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重点有四项工作:一是编制重大项目清单及“路线图”计划;二是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省直厅局的对接,争取策划的一些重大项目进入长江经济带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盘子;三是加强重大项目前期研究,提高重大项目策划的深度;四是组织一批重大项目开工。  (二)精心组织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有四项工作:一是认真编制2015年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并以制造业为重点分解招商引资任务,以园区为平台整合招商引资队伍,以项目开工、竣工、投产为重点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指标;二是精心组织策划春节前后和一季度“走出去”招商的重点活动;三是认真研究在国家清理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新常态下招商引资政策依法“软着陆”的办法;四是认真研究如何进一步适应新常态转变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  (三)制定2015年城市建设项目路线图计划,分解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任务。重点有四项工作:一是确定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落实当年城建计划所需要的资金,从今年开始每个项目都先要落实资金来源;三是组织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开工;四是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规范,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四)全面推动以创新驱动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有三项工作:一是全面启动建设一批创新驱动平台。把创新平台做实,重点是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中心、特色产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打算在东津新区启动建设创业资本园,打造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资本的一个集聚区。二是加快培育一批促进产业转型的载体。对明年拟开工的工业项目进行全面梳理,通过股权投资基金跟投、金融资本联动等,解决企业新上项目的融资需求;对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推出一批重点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合作;对工业企业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引导上市后备企业与股权投资机构对接,与新三板、四板市场对接,扩大直接融资的通道。三是研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和市场机制,重点是研究股权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的对接。  (五)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有三项工作:一是编制整市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并策划一批重大支撑性项目;二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第一是“中国有机谷”核心区,第二是襄州双沟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三是枣阳现代农业示范区,第四是樊城都市农业示范区。这四个核心区一季度要全面启动。三是推动农产品加工园区提档升级,着力打造能够形成品牌的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六)积极稳妥推动改革创新。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适应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新常态,研究出台PPP模式规范运行的办法;二是适应实体经济融资难的新常态,进一步研究深化金融创新的具体举措;三是适应土地严控的新常态,研究深化城乡增减挂钩试点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试点,通过这两个试点来化解用地难题;四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常态,研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分解落实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的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安排好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三是启动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机制,市政府刚刚进行了研究,一季度要全面启动;四是调整保障房建设的思路,由以前政府建设为主改为向社会回购保障房为主,全国有些地方已经在这样做了,住建部马上将会出台具体办法,我市一季度要启动。  (八)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主要抓好四件事:一是整合政府信息数据平台;二是全面开展重点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三是全面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工作;四是全力抓好维稳保安,确保三级“两会”顺利召开。&         别 必 雄 同 志  在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襄阳分会场上的  讲 话&       (日)&       同志们:  刚才,我们集中收听收看了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国生省长对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晓东常务副省长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四个“两个要求”。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强调四点意见。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也事关政府的公信力,事关我们党的执政根基。能不能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能不能够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是对我们是否有群众观念和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直接检验,也是对我们是否真正具备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能力的重大考验。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是我们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的高度,站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牢固树立法制思维,强化底线思维,强化敢于担当的意识,自觉地履行职责,以确保食品安全来回应社会关注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盼。  二、要明确工作目标  要把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与即将全面推进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同步推进。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十大体系”,主要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公众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局面初步形成;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全市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食品安全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这些工作目标目前比较抽象,等召开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试点工作动员会时,要在创建方案中进一步细化和量化。  三、要突出工作重点  (一)要加快编制实施方案。市(县)两级要尽快编制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规划,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迅速提出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以及重大的支撑性工程,并分年度制定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在编制过程中,要注重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关系,既要注重方案的前瞻性,也要注重方案的可操作性。目前,市(县)两级正在研究“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策划“十三五”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一些重大支撑性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库。  (二)要大力推进支撑性项目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薄弱环节,抓住主要矛盾,大力推进“十大支撑性工程”建设。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程、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工程、食品“四小”整治工程、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治理工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农村聚餐规范化管理工程、早餐原材料整治工程、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利剑”行动。通过实施“十大支撑性工程”,着力解决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假劣农资、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用水污染等问题;着力解决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标签标识不规范、食品出厂检验制度不落实等问题;着力解决进货查验不严格、食品追溯不健全、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等问题;着力解决食品经营场所基本卫生条件不达标、原料采购不合规、餐厨废弃物处置不规范等问题。  (三)要加快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各县(市)区要迅速不折不扣地落实两件事。第一,要不折不扣把基层监管所组建到位。从目前基层监管所组建情况来看,我市落后于全省,基层监管所人员到位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少数地方的基层监管所人员没有完全到位,个别地方目前只有一到两人,而按照要求每个基层监管所的人员编制是5人,而且部分地方人员划转不到位,身份也没有明确,导致组建工作比较被动。今天会议结束之后,各县(市)区长必须亲自拿到手上,在元月底之前必须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基层监管所的性质要按照全省统一的政策执行,全省没有统一明确性质之前暂时不予明确,但划转人员的身份要明确,从工商、卫生、教育划转过来的人员以前是什么身份,就按照原来的身份进行登记。各县(市)区基层监管所人员组建到位之后,以县(市)区为单位向市政府专门汇报,市政府督查室本月底对各县(市)区基层监管所组建到位情况,人员到位情况进行一次通报。在全市“两会”期间,各县(市)区长对基层监管所人员到位情况要有一个回应。第二,迅速抓好检验检测平台组建工作。各县(市)区在本月底前要拟定检验检测平台整合的方案,向市政府专报。春节以前要将县级检验检测平台组建到位。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自行组建,不作统一要求,不搞一刀切,但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县(市)区食品检验检测必须有机构、有平台。市政府督查室在春节以前要分县(市)区对检验检测平台的组建情况进行通报。  (四)切实保障节日食品安全。一是要保障节日期间食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二是要保障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三是要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四、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拿在手上。各县(市)区要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迅速组织行动。第二,要加强协调配合。要进一步明确界定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市(县)两级食安委会要与市(县)相关职能部门签订食品监管责任状,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机制。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作和配合,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实行信息共享。要加强统一调度,加强联合执法,统一组织隐患排查、检验检测、事故处理和宣传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市(县)两级食安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加强对食安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考核,每年年底市(县)两级要对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评。第三,要严格依法监管。要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打造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链条,对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企业(市场主体)要依法给予处罚。要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要打到七寸,打到痛处,让违法者付出高昂的成本、付出沉重的代价。要充分发动群众,畅通举报投诉的渠道,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使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使食品安全监管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真正的形成食品监管的社会合力。  希望各县(市)区在这次会议之后迅速行动起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回应社会的关注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热切期盼。&           别 必 雄 同 志  在贯彻落实新环保法专题会议上的  讲 话&       (日)&         同志们:  刚才,市环保局局长黄斌同志汇报了新环保法的新要求,对我市如何贯彻落实新环保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各城区和有关部门也进行了针对性的发言。新环保法对所有的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环保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环境保护责任上,要求更高、追责更严、处罚更重。在一定程度上,新环保法对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对各级政府转变发展理念,对我们的政治立场、大局意识、执法能力是一个新的考验,我们必须适应这一新常态,必须不折不扣地采取坚决措施贯彻落实新环保法。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新环保法提几点要求。  一、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我们要牢固树立“三个理念”,做到“三个不能”、“三个必须”:“三个理念”即绿色决定生死、环境保护优先、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三个不能”即绝不能再走先上车后买票、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绝不能把降低环保门槛、降低环保标准作为我们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绝不能把污染环境的企业从城区转移到乡镇;“三个必须”即所有的园区必须完成规划环评,所有的项目必须通过环评之后才能审批,所有的企业必须达标排放。环评要作为审批的前置条件,所有的项目要先有环评,只有安评和环评“两评”通过之后,才能实施审批。  二、要严格环境保护执法  要用“三铁”的要求严格执法,即用铁石心肠、铁的手腕、铁的纪律来进行环保执法。要做到“三个敢于”、“三个不怕”、加强“三个建设”。“三个敢于”即要敢于亮剑、敢于动真碰硬、敢于触及矛盾。“三个不怕”即不怕上访、不怕围攻、不怕影响GDP的增长。加强“三个建设”即一要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健全环保执法机构,充实环保执法队伍。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培训,改革环保执法的体制,推动环保执法重心下移,探索综合执法。要尽快推动中心城区环保执法向城区下移,每个县(市)区选择一个重点乡镇搞综合执法试点。二要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的专业能力、装备能力。园区、市县两级的在线监控设备、环境监测的信息化建设要跟上,我们要借助华为云计算平台,整合安全生产、环境监测、食品安全信息资源,把环境监测、在线监控的信息化系统建立起来,市环保局要有方案。要落实环保执法经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不能把环保的罚款与执法经费挂钩。三要加强环保执法的规范化建设,规范环保执法程序,规范环保执法处罚标准,规范环保执法行为。要建立环保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执法档案,迅速组织环保集中整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做到“五个一律”,即对没有通过环保审批的,一律停产整顿,直到通过环保审批之后方能组织生产;对拒不整改的,要对产污设施、设备一律进行查封、扣押;对排放不达标的,一律停产整顿;对工艺设备落后、污染治理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根本无法达到排放标准的,一律实施关停并转;对构成污染环境犯罪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们的集中整治,首先从城区和高新区开始,第一就是襄城区,余家湖工业园区的治理要加大力度,如果对余家湖工业园的这些企业我们不痛下决心整治,那么将来就会出大事。区委、区政府要对现有的企业分类采取坚决的态度进行整治,下决心研究园区的转型。有些企业就是要逼着它关停并转,这已是没有任何退路了。第二就是高新区,要迅速痛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启动风神周边居民的搬迁工作。  三、要健全环境保护协作联动机制  一是要抓紧健全完善各级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工作机制。环境保护委员会要像安委会一样,尽快树立权威。多年以来,环境保护一直还是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环委会的成员单位对自己的职责也不是很清楚,对成员单位也没有进行考核,环委会的权威没有树立起来。从今年开始,要适应新环保法的要求,各级环委会要实、专,不能虚、空。环委会的主任必须是政府一把手,分管的领导任副主任,环保局长是环委会办公室主任。要尽快制定环委会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以环委会名义与相关成员单位签订责任状,每年年底像安委会一样对各职能部门进行考核。二是要建立环境保护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各级环保部门要与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执法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及联络员和重大案件会商督办制度,完善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信息共享的机制,实行行政处罚与刑事追责、刑事处罚的无缝对接。移送和立案工作要接受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等紧急情况时,要迅速启动联合调查的程序,公安局必须尽快明确专门的支队、专门的人员负责环境案件的查处。三是要建立环境行政执法与行政强制的配合机制。对于依法做出的责令整改、责令停产或者是停产、关停并转以及罚款等行政命令,行政处罚违法单位拒不改正、拒不执行的,必须按新环保法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对于这类执行案件,环保、工商、供水、供电等部门要配合人民法院落实强制措施。  四、要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加快。一是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首先是从城区带头,今年有几个片区必须要加快进度,组织实施。一是小清河沿线截污管网,高新区、襄州区要加快土地征迁进度。二是樊西片区,要在樊西新区收储经营性土地,加快樊西片区排污管网建设。三是余家湖污水处理厂。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应急和谋远的方案同步走。四是加快东津新区的污水处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二是要加快推进城市污泥与城市餐厨垃圾协同处理。三是要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市建委要系统谋划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方案,方案确定后,每个县(市)区选择一个乡镇作为试点扎实推进。四是要加快制定农村面源污染跨区域防治方案。尤其是各地的规模养殖场,要有工程方案,要有示范点,不能停留在谋划上,要确实启动。五是要加快实施蓝天碧水工程。  五、要强化环境保护责任  一是要督促企业落实防止环境污染的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制定完整的制度规范,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环评一票否决”制度,严格落实排放标准环保设施,督促企业按照排污标准安装使用监测设备、缴纳排污费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每个企业要象安全生产一样,制定一套非常完整的制度规范,我们对企业落实防止环境污染的责任,要进一步明确界定,要督促重点排污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超标排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这是新环保法的规定。二是政府要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政府履行环保责任从落实规划开始。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迅速制定三个规划,即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县市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市环保局要迅速制定生态市规划方案、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方案提交讨论;生态红线与环保规划是一致的,环保规划包括生态红线、生态涵养区、生态养育区,这都要在我们的环保规划里面。各县(市)区也要制定这三个规划,环保及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新环保法中9类违法违纪行为对号入座,对哪一方面的监管是哪一个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分解,进一步明确,进一步界定并落实到位。三是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市环保局要牵头制定对环境监管方面的9类违法违纪行为追责的实施细则,建立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的“一票否决”制度,生态环境的“一票否决”制度,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制度。  六、要强化环境保护社会宣传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市环保局要迅速对新环保法进行解读,要在各个新闻媒体进行公开宣传,营造新环保法实施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加大培训力度。除了借助“襄阳论坛”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之外,还要分级对企业法人和环保主管人员进行新环保法的培训和政策解读。三是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要公开环境信息,及时发布环境违法企业的名单,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案件和违法行为。四是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违纪案件公开处理曝光的力度。对环境违法的典型案例依法公开处理之后要公开曝光,以教育、警示、提醒企业,提醒我们各级人民政府、环保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责任。&         关于规范和促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工作  责任分工的情况通报&       去年以来,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开展了市场中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健全了一批制度,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规范和促进了市场中介机构健康发展。根据《全省市场中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通报》(鄂专项治理办〔2014〕13号)文件要求,专项治理工作结束后,规范和促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工作由市编办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市发改委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各主管部门履行主抓责任,现将责任分工及有关要求通报如下:  一、责任分工  1、对全市规范和促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工作“再监督”,对未能履职尽责的单位和人员问责追责。  牵头单位:市监察局  配合单位:市直牵头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新闻媒体  2、全市规范和促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工作。完善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制定《襄阳市推进中介组织脱钩改制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五分开”和脱钩改制,限期解决“双重法人”登记问题;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制定《襄阳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办法》、《襄阳市市场中介组织监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中介机构行为规范和准则,编制中介服务机构目录,加强市场中介服务监管,规范中介服务行为。  牵头单位:市编办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工商局及市直相关部门  3、协调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制定襄阳市促进市场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地方、行业信息和市场主体监管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社会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市编办、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人行襄阳中心支行  4、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制定《襄阳市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和行政机关脱钩的实施方案》、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管理办法,加速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和行政机构脱钩;实行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加大培育和发展力度,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配合单位:市管社团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  5、加强法律服务机构规范管理,推进法律服务机构“五分开”和脱钩改制,限期解决“双重法人”登记问题;规范司法系统干部兼职行为,限期解决违规兼职问题。  牵头单位:市司法局  配合单位:市编办、市工商局及发起单位  6、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制定襄阳市促进中介机构发展的财税扶持措施;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改进公共服务;制定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购买服务的具体政策,促进社会组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配合单位:市编办、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审计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国资委、人行襄阳中心支行  7、完善使用财政资金和国有资金购买中介服务项目专项审计制度,促进规范管理;加强审计监督,对使用财政资金和国有资金购买服务项目中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核查,促进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规范执业,诚信服务。  牵头单位:市审计局  配合单位: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及市直相关单位  8、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制定《襄阳市市场中介组织登记管理办法》,加快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出台《襄阳市市场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级管理办法》、《关于对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实行“黑名单”制度和市场禁入的规定》,促进市场主体诚信廉洁执业经营。  牵头单位:市工商局  配合单位:市编办、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人行襄阳中心支行及市直行业主管部门  9、制定和完善《襄阳市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性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建立收费清单制度,着力解决违规服务行为和乱收费问题,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经营性服务价格监督检查,取消不合理收费。  牵头单位:市物价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及市直行业主管部门  10、清理规范行业监管职能和行政执法行为;根据《立法法》和《规章规定程序条例》的有关规定,负责规范市场中介机构的制度建设。  牵头单位:市政府法制办  配合单位:市直牵头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  二、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对规范和促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工作机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是落实中央纪委关于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省政府“一手抓培育、一手抓规范”的具体行动。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细化责任分工,抓紧组织实施。各县(市)区、开发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责任落实、工作力度,促进全市规范市场中介机构发展工作不断提档升级。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牵头单位、配合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市编办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各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履行主抓责任。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登记、谁负责”的原则,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房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委、市商务局、市卫计委、市国资委、市质监局、市安监局、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市国税局、人民银行襄阳中心支行等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本部门、本系统问题整改和制度规范。  (三)强化督办检查。市直各牵头单位要按此次责任分工的要求,加强协调指导和跟踪督办,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将规范和促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工作纳入地方和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内容,列入市政府督查工作内容,加强考核督查。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妥善处理相关投诉、举报、控告。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全市规范和促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工作“再监督”,对未能履职尽责的单位和人员严格问责追责。&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2014年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情况的通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日至26日,经市政府同意,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开展了全市第三届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评查结果  此次评查,市政府法制办随机抽查了27个市直部门、19个县(市)区直部门的27卷行政许可案卷、33卷行政处罚案卷、13卷行政强制案卷和9个县(市)区政府的18卷行政复议案卷,共计91卷。经过认真评查,评出优秀案卷36卷,其中一等奖案卷8卷,二等奖案卷11卷,三等奖案卷17卷,优秀案卷占比40%。市工商局、南漳县食药监局的行政许可案卷,市工商局、市文新局、襄州区质监局的行政处罚案卷,市工商局的行政强制案卷,宜城市政府、保康县政府的行政复议案卷获评一等奖。(评查结果详见附件)  二、评查主要做法  此次案卷评查采取了随机抽卷、交叉评查、专家点评、现场公布成绩等做法,以保证案卷的公平公正。据了解,这种做法在全省案卷评查工作中尚属首家。与前两届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相比,2014年案卷评查活动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改变抽卷方式,变“推荐优秀”为“随机抽取”,重点评查办案基本功,增强了案卷的代表性;二是改变评查范围,变“重点评查”为“全面评查”,将评查范围由行政处罚、行政复议两类案卷扩大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四类案卷,增强了评查的全面性;三是改变参评人员组成,变“科长评卷”为“领导参与点评”,分管领导参加专家点评环节,增强了点评的针对性;四是改变评卷方式,变“随机交叉评卷”为“跨部门跨地区交叉评卷”,增强了评查的公正性。  三、对参评案卷的总体评价  我市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活动连续开展3年来,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市政府要求将评查活动作为树立标杆、查找问题、交流经验、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门也都按要求建立了案卷评查制度,通过评查活动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政执法水平逐步提高。总体来看,今年参评案卷没有出现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或超越法定职权从事执法活动、违反法定程序等“一票否决”的情况;行政许可案卷流程清晰、资料齐全,“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基本落实;行政处罚程序基本到位,证据材料收集客观全面,自由裁量标准适用更加规范,重大案件法制机构审核、集体讨论、备案审查等制度较好落实;行政强制措施基本遵循了法定程序,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