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手机屏幕乱闪怎么回事事要游戏屏幕不断闪不规则的条纹有些地方一直有,坦克世界也不能玩登上刚进去就闪退求大神

  上方文Q
Bulldozer:AMD的复仇之刃
今年1月份,AMD公司提拔了两名技术高管Sam Naffziger、Leendert van Doorn为公司的科研理事(Corporate Fellow),这也是AMD公司对技术人员的最高奖励,之前获得这份殊荣的还有02年的Rich Witek、05年的Rich Oehler、06年的Bruce Gieseke以及07年的Raj N.Master和Phil Rogers。
在这些技术大牛当中有两人是跟AMD的核心业务CPU设计有关的,Bruce Gieseke领导设计了AMD的&先进直连&架构,也就是自K8时代以来在AMD CPU架构中有着重要作用的HyperTransport(HT)总线技术。Sam Naffziger的经历更牛,出身HP,后转投大腕Intel,05年开发出安腾(Itanium )架构,06年投奔AMD,参与Bulldozer(推土机)和APU架构研发,现在所知的Bulldozer、Llano(K10.5架构APU)、Orochi(Bulldozer服务器版)以及Trinity(Bulldozer增强架构)都是在他的参与下研发的。
有意思的是,K8是在2003年发布上市的,而直到三年后它的设计师才得到了AMD的奖励,Bulldozer架构的CPU迄今尚未上市,其设计师就已经修成正果,位列企业理事&仙班&,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AMD不仅对&Bulldozer&寄予厚望,而且也对它充满了信心。
自信来自于实力,作为AMD耗尽心血研发的新一代CPU,Bulldozer堪称K8之后的最大革新(K10架构只能算K8的增强版,架构变化并不多),它改变了传统CPU的设计思路,将CPU模块化,每个模块又可细分为两个微内核,这两个微内核相互独立而又高度共享浮点单元、L2缓存等功能单元。同时模块化设计也使得AMD的CPU支持多线程技术,每个模块就可以处理两个线程,这种实现多线程的方式与目前支持多线程技术的CPU所用的方法有很大区别,Bulldozer的架构设计也要重来。
由于这几年AMD一直没有发布什么CPU新产品,AMD在当前的CPU竞争中实际上一直处于防守态势,Phenom II面对Intel的疯狂进攻已经显露疲态,因此即将发布的Bulldozer对AMD来说意义非凡,它成为AMD的反攻武器,只许成功不能失败。Bulldozer到底有多锋利,将成为AMD能否复仇的关键。
梦断SSE5,Bulldozer的开场序曲
早在Bulldozer这个名字未被人们熟知之前,AMD就已经为它做准备了新一代X86指令集。指令集是CPU架构的的关键所在,使用什么样的指令集也决定了一款CPU的先进程度。在X86架构中,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流式单指令多数据扩展)指令集当之无愧地成为绝对主角,作为X86架构的当家人,Intel也一直牢牢掌控着SSE指令集的发展方向,从SSE、SSE2、SSE3再到分批问世的SSE 4.1和SSE 4.2都是Intel首先发布的。
抢先发布SSE5指令集
2007年8月AMD抢先宣布了SSE5指令集扩展,并表示将之用于2009年发布的Bulldozer架构处理器上(AMD当时画了好大一个饼)。SSE5依然是128位指令集,一共有170条指令,旨在解决先前SSE指令集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充分发挥多核心及多媒体的性能。其中最主要的是新增的3操作数指令(3-Operand Instructions)和熔合乘法累积(Fused Multiply Accumulate,FMAC)指令,这两条指令都可以大幅提高操作效率,简化代码。
作为老大的Intel当然不会那么容易就范,直接弃用SSE名称,于08年推出了AVX(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s,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规范(详细情况可点击这里)。AVX支持256位指令,理论性能可比当前128位CPU提高一倍,另外AVX在思路上与SSE5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支持3操作甚至4操作数指令,乘加指令以及一些置换指令,而且还有SSE5没有的特性,比如SIMD浮点指令长度加倍,为旧版SSE指令增加3操作数支持等。由于Intel的强势,软件厂商大都倒向支持AVX指令。
Intel后发先至赢得了下一代指令集之争
AMD眼看大势已去,也于09年5月份宣布支持AVX指令集,但是SSE5中的一些特色指令并未完全弃用,而是利用AVX规范重写,其中的FMA4、XOP和CVT16指令都将在Bulldozer架构上得到支持,这也是泄露的Bulldoerz处理器的CPU-Z截图上会显示超多指令的原因。
这场指令集之争也对Bulldozer的上市造成了一定影响,前面提到AMD最初打算在2009年发布Bulldozer,但是因为要重新设计一些功能单元以支持AVX,Bulldozer的上市时间也是一拖再拖(AVX的影响也只是部分原因,Bulldozer的延期还有其他因素)。
谈到指令集的问题,其实Bulldozer身上不仅加新,而且也有除旧,它不再支持AMD独家的3DNow!指令,去年的时候AMD就已放言未来的处理器不再支持这一指令集,而Bulldozer的一些文档上已经看不到3DNow!指令集的身影了。由于目前单独针对这一指令优化的软件不再是主流,放弃3DNow!指令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不过其中的PREFETCH、PREFETCHW两条指令将会保留。
Bulldozer未出世就已遭遇险境,AMD除了在X86-64位指令上令Intel低过一次头之外,指令集方面还是要跟在Intel后面。乐观点看,这并非什么坏事,指令集统一对软件开发是一件好事,双方指令集不兼容更容易导致软件应用层面出现问题。虽然在指令集上落了下风,不过Bulldozer的革新重点不在指令集上,而是革命性的架构设计,故事才刚刚开始。
突破传统,Bulldozer设计思路大不同
自从X86架构成型以来,Intel和AMD等厂商的CPU设计思路几乎是一成不变,为了获得更强的性能,采取的多是优化或者加入新指令集,加大L2缓存(cache)容量,引入L3缓存等方式,这些年除了HT与QPI直连总线算得上创新之外,CPU内核部分并没有太大改变。进入多核时代后,设计思路则转向多核心以及多线程两种方式。
CMP(Chip MultiProcessors)也就是增加核心数量,现在桌面级CPU拥有四核心乃至六核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服务器领域也有十二核、十六核CPU出现。用CMP方式提升性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的缺点是成本要随核心数增加而不断提高,内核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性能提升也不成比列。
SMT(Simultaneous&Multithreading)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线程技术,它可以让一个CPU核心的多个线程共享资源并同步执行,硬件上几乎不需要增加成本。虽然服务器领域应用SMT多线程技术已有多年,但把SMT技术带入桌面领域还要归功于Intel,P4时代以HT(Hyper-Threading)身份登场,不幸遭遇P4的疲糜,之后的Core时代HT超线程技术销声匿迹,直到Nehalem架构上重新启用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的SNB架构,只是现在的超线程技术与与P4时代的HT超线程在技术原理上早已不完全相同。
AMD的CPU并不支持SMT超线程技术,目前AMD在市场上实行的&田忌赛马&策略实质上就是用CMP技术对抗Inte的SMT技术,相近价位下用四核以及三核对抗Intel的双核,用六核对决Intel的高端四核。这种策略看似高明,但是二者在成本上差异明显,是苦是乐只有AMD自己知道了。
之所以扯这么多CMP和SMT的差别,就是因为AMD的Bulldozer架构的设计思路不同于当前的CMP以及SMT,而是走上了第三条路,既非硬件上增加CPU核心数,也不是软件上虚拟多线程。
Bulldozer不走寻常路
AMD在设计Bulldozer时考虑的是如何最大化提高多核心多线程的效能,传统的CMP与SMT各有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SMT不如CMP效率高,而CMP代价(不单单是成本)比SMT高。为此Bulldozer一改传统CPU核心设计思路,设计了一个模块(Module),每个模块中又有两个独立又关联的内核,借此实现了一个模块同时运行两个线程的目的。
Bulldozer一改传统而采取模块化设计实现了SMT多线程
组成Bulldozer的一个功能单元的不再是传统的整数+浮点单元内核,AMD称之为一个模块(Module),每个模块中拥有两个整数单元(Integer Unit)和一个共享的弹性浮点单元(Flex Floating Point),其中整数单元各自配备了一个调度器(Scheduler),因此可以同时执行两路线程,AMD称自己的多线程技术为CMT(Cluster Multithreading)。
理想情况下,需要计算的数据恰好全是整数型,那么经预读(Fetch)、译码(Decode)之后数据会分别经两个调度器分配至相应的整数单元进行计算,同一时间内可以有两个线程在运行,而且这两个线程都是实打实的硬件计算,效率远超HT超线程这样的软件模拟。之前有传言AMD在搞的是逆线程(anti-HT),可以将多个线程合并为一个线程,这个技术的存在与否并没有谁来证实,不过看看现在的Bulldozer架构,两个整数单元可以同时运算一个任务,从模块的角度看就相当于把两个线程合并为一个,与逆线程的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增加的一个整数单元只占用一个模块面积的12%,占整个核心的面积
据AMD称,目前CPU中超过80%的运算都是整数运算,增加一个整数单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用增加5%的核心面积的微小代价即可换来80%的整数性能提升。
最终设计出来的Bulldozer架构如何呢?
4模块8核心Bulldozer的架构图(来源:chip-architect)
这张图来自chip-architect.com,也是目前最为详细的揭露Bulldozer架构的一张图,结合AMD官方公布的一些消息可以确认图中的大部分信息还是很准确的。
上图中显示每MB L3缓存的面积为3.85mm2,对此结果笔者存疑,因为缓存通常都要占用很大面积,不过09年的时候AMD曾和T-RAM公司达成合作,未来的32nm工艺将会使用T-RAM作为缓存,如果Bulldozer上使用了技术先进的T-RAM缓存,那么缓存的占用面积会更小,上述缓存面积还有可信度。
Bulldozer每个模块的核心面积为18.0mm2(不含L2缓存),包含2MB L2缓存的情况下每个模块核心面积则为30.9mm2,集成2.13亿个晶体管。与之对比的是SNB架构每个核心的面积为18.4mm2,同时集成512KB L2缓存。那么由此估算下,Bulldozer的每个核心可以看作集成1MB L2缓存的同时面积约为15.5mm2,核心面积要小于SNB。AMD的Bulldozer在新工艺的支持下,同等级别下的核心面积已经接近Intel的水平(甚至更低),远高于K10时代的水准。
这里只考虑了CPU部分的核心面积,还要注意到SNB和Bulldozer都会集成了GPU核心,它们对核心面积的大小也有重要影响。SNB中GPU分为HD 2000和HD 3000系列,双核CPU的核心面积分别为131mm2和149mm2,不过Bulldozer目前集成的GPU消息不明,所以这个无从对比。
高度共享,弹性浮点单元解析
前文提到的性能提升80%是有条件的,运算是整数型的才可能有如此幅度的提升,虽然浮点运算只占20%左右,一旦遇到技术与商业领域中常用到的浮点计算,一组浮点单如何满足性能需要也成了关键,对此AMD给出的解决方式是增强浮点单元的弹性,运算指令可拆分可合并以适应不同情况。
Bulldozer的Flex FP浮点单元为两个整数单元所共享使用
按照AMD官方博客指出的那样,Bulldozer的Flex FP虽然为两组整数单元共享,但是它拥有独立的浮点调度器,并不依赖整数单元的调度器来分配指令,同时也不占用整数单元的资源来排定256位的执行方式。相比之下,Intel的CPU架构中整数单元和浮点单元共用一组调度器,需要同时分配整数和浮点运算的指令。
Bulldozer的Flex FP单元也会支持SSE3、SSE4.1/4.2、AES、AVX以及AMD演化自SSE5的FMA4、XOP和PCLMULQDQ等多种指令,前面的几种早已得到支持,AVX则是最新的指令集,Intel也只是在刚刚发布的SNB架构CPU上首次使用。
Intel改进了SNB的浮点单元,将16个XMM寄存器改为256位的YMM寄存器,并去掉了现有架构中只能载入/储存128位指令的限制,因此每周期可以执行一个256位FP ADD(浮点加)或者FP Multiply(浮点乘)指令,同时配以更大的缓冲器(Buffer)以匹配位宽提升。
Flex FP浮点单元由两个128位FMAC单元组成
Bulldozer同样支持256位AVX指令,但是支持方式与SNB有所不同。它的浮点单元由两个128位FMAC(Fused Multiply-accumulate&)单元组成,这个浮点单元通用性很强,每周期可以执行任意一个FAMC(Floating-Point Multiply-Accumulators,浮点累积乘)、FADD(Floationg Point Addition,浮点加)或者FMUL(Floationg Point Multiplication,浮点乘)计算,相比之下Intel的浮点单元功能较为专一,FADD和FMUL计算需要专用的FADD及FMUL管线。AMD的浮点单元的好处是针对不同的浮点计算有充足的弹性空间,如果指令是256位的,那么两个FAMC单元可以合并为一个256位浮点单元计算,如果指令不是256位的而是128位的,那么FAMC单元可以同时执行两个同样的FADD或FMUL指令。
对于另一个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密度加速标准)指令,只要是符合FIPS 197标准的,Flex FP也能提供硬件加速,而且每周期可以操作16B指令。AES加速功能主要针对商用市场,现有的八核Xeon至强处理器拥有8个浮点单元,Bulldozer的的服务器版Interlagos最多会有16个Flex FP单元,其运算带宽会两倍于现有产品。
Flex FP浮点单元拥有高弹性、高通用性的优点,Bulldozer因此可以少设计一组浮点单元,这样不仅减少了核心面积,同时也降低了功耗,因为在不执行256位AVX指令的时候(目前支持AVX指令的应用尚且不多)大多只用到一个128位FMAC单元,其空闲功耗可以降至峰值功耗的2%。
继承与发扬,Bulldozer的HT总线及内存设计
如果说Bulldozer的模块化设计和Flex FP弹性浮点单元是一种技术创新,那么Bulldozer的HT总线和内存控制器部分则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技术规格没有多大变化,只是HT总线提升至3.1规范,而内存控制器最多可以支持四通道DDR3。
HT总线是AMD研发的一种高速点对点单双工数据总线,主要用于芯片级的数据传输,包括CPU与CPU、CPU与芯片组、芯片组南桥与北桥等。HT总线支持2、4、8、16和32bit等五种通道模式,并采用了DDR双倍数据传输,目前Phenom II X4 900系列使用的HT 3.0最高频率为2.6GHz,其余型号大多只有1.8-2.0GHz。
HT 3.1总线的技术规格
Bulldozer上将会使用最新的HT 3.1总线,最高频率提升至3.2GHz,数据传输率可达6.4GT/s,已经追平了Intel QPI总线的最高6.4GT/s速度,双向32bit通道下理论带宽可达51.2GB/s(3.2G*2*2*32/8)。
K8时代AMD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在CPU内,这样可以降低读写延迟,再结合双通道模式其内存性能大幅超越当时的P4以及Core架构的C2D处理器。自Nehalem架构开始Intel也开始集成内存控制器,i7 900系列甚至支持三通道DDR3模式,Intel处理器的内存性能也逐渐甩开AMD一条街。
AIDA64记录的不同CPU平台的内存读取速度(仅供参考,内存带宽受不同配置影响较大)
从上图可以看到,当前的LGA 处理器的内存带宽在10-15GB/s左右,而Phenom II多在8G/s上下,落后Intel相当多,只能领先Core 2级别的旧型号CPU。
这种局面有望在Bulldozer上得到改观,据目前的消息来看,16核的interlagos会支持四通道DDR3内存,而桌面级的zambezi依然是双通道DDR3,但是内存带宽会有大幅提升。首先是搭配的内存规格升级,K10时代默认支持的是双通道DDR3 1333MHz(速率1.33GT/s),Bulldozer默认支持的则是DDR3 1866MHz(1.86GT/s),双通道理论带宽为29.8GB/s,虽然暂时还没有实测内存带宽,但是Bulldozer的内存性能值得期待,至少也应该达到SNB架构的主流水准(期望如此)。
假设Bulldozer的内存性能真有如此提升,那到底是什么带来的进步呢?AMD的官方博客只说Bulldozer可以降低本地以及远程访问内存的时间,并没有详谈。对此我们只能猜测:第一是内部架构的改变,每模块有两个内核,每个内核又有2个ALU和2个AGU单元,每周期可以执行四个内存操作,高于目前的CPU水平。第二则是HT 3.1总线提高了芯片内部的传输带宽,外部的内存带宽也因此受益,第三则是支持的内存标准提高,从DDR3 标准的提高对内存带宽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性能催化剂,二代Turbo Core加速
Bulldozer的设计目标是提高多线程性能,但是目前仍有许多软件和应用只能利用单核单线程,对于这种情况Intel和AMD都给出了提高单核性能的方法,Intel的名为Turbo Boost,AMD的则为Turbo Core。
这两种技术的思路相似,都是通过降低闲置内核的负载而单独对一个或者多个内核进行Turbo(涡轮增压,汽车中常见的提高动力的方法),进而拉升单核频率以提高单线程性能。Intel的Turbo Boost已经发展到第二代,并在SNB架构中得到应用,我们之前也有文章详细解析。
AMD的Turbo Core加速首次应用在Phenom II X6六核处理器上,但是灵活性欠佳,只能将非活动内核的频率降至800MHz而非接近关闭(Intel的Turbo Boost技术可以将空闲核心降至C6接近完全关闭的状态),活动内核的频率在加压状态下可以提高400-500MHz,不能对单个核心进行控制。有鉴于此,Bulldozer架构也改进了Turbo Core动态加速技术,升级为Turbo Core 2.0。
支持Turbo Core 2.0的Bulldozer与当前支持动态加速的皓龙对比
有关Turbo Core 2.0的详细资料并不多,再次通过AMD的官方博客我们可以了解到,Turbo Core 2.0的频率提升空间有了明显提高,在所有核心处于活动状态下频率也可以提高500MHz。这是个惊人的进步,因为即便是Intel的Turbo Boost技术也只能保证在所有核心活动的情况下提高一个倍频,也就是133MHz(Nehalem架构)或100MHz(SNB架构),而最新的i7-2600K最多也只能提高400MHz,从3.4GHz加速到单核最高3.8GHz。
所有核心满载的情况并不多见,那么更为常见的双核满载其余核心低负载的状态下Turbo Core 2.0又能加速多少呢?AMD没有给出具体的频率数据,只是说会高于500MHz。假如双模块四核心的Bulldozer处理器的起步频率为3.0GHz(这个频率并不算高),那么加速后的频率可能会达到3.6GHz或者更高,性能值得期待。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Turbo Core 2.0加速只受TDP功耗限制,而不受CPU温度掣肘。这也是一个明显的进步,Intel的Turbo Boost在加速时还要兼顾TDP以及CPU温度的双重影响,而Turbo Core 2.0可以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加速。
官方博客肯定是报喜不报忧,从中我们虽然可以看出Turbo Core 2.0的加速空间更大,限制更小,但是其灵活性上依然不能匹敌Intel,预计Turbo Core 2.0还是不能单独调节每个核心的频率。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这个动态加速能较为明显地提高性能,而且所有Bulldozer架构的处理器都能享用(不要学Intel奇货可居),做到这两点就足以让用户动心了。
瞻前顾后,Bulldozer与K10、SNB架构的对比
Bulldozer将会取代AMD的K10架构,它也将直面Intel最新的SNB架构的威胁,Bulldozer必须杀出一条血路,不仅需要完胜当前的K10处理器,而且也要面对SNB甚至未来的Ivy Bridge架构的夹击,那么Bulldozer相比其他两种架构又如何呢?
K10与Bulldozer架构示意图(图片来自anandtech)
前端的指令缓存单元没有变化,依然是64KB 指令缓存,而Decode解码单元从K10的3个增加到四个,因为整数单元增加了一个,需要更多的Decode单元与之匹配,四发射指令的Bulldozer的单核性能会比三发射的K10有提升,理论上其性能应与同为四发射指令的Nehalem/SNB架构持平。
前面提到了Bulldozer设计了两个整数单元,实际上这两个整数单的规格要比K10中的整数单元有所简化,ALU(Arithmetic Logical Unit,算数逻辑单元)和AGU单元(Address Generation Units,地址生成单元)从K10中的各3个减少到各2个,当然总数量方面则是增加到各4个,因此性能方面会有提高。
浮点单元的架构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内部设计已经有很大不同,这部分可以参见前面的弹性浮点单元解析。
真正有减少的是整数单元的L1 Data Cache(数据缓存),K10架构中整数单元配置的是64KB数据缓存,而Bulldozer则是两个整数单元各自设计了16KB数据缓存,总的L1数据缓存只有32KB,低于K10的64KB。AMD的解释是现在的乱序指令架构已经可以很容易地隐藏L2缓存的延迟(一般L1缓存是与CPU同速运行,L2则是半速运行,所以会有一定的延迟等待时间),而Bulldozer增大了L2缓存容量,一个模块中拥有2MB L2缓存,而K10架构Phenom II处理器每个核心只有512KB L2缓存,只有Athlon II因为无L3缓存的缘故才有2MB的L2缓存。
Sandy Bridge与Bulldozer架构示意图(图片来自realdowrdtech)
评价SNB与Bulldozer的架构优异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AMD和Intel的设计思路和要求不同,很难说Bulldozer比SNB好或者差,尤其是它们对多线程的处理方式。SNB继续沿用Intel的SMT思路进行软件多线程,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多线程,而Bulldozer则是开创了AMD特色的CMT多线程,利用增加的一个整数核心实现多线程,这是一种硬件级的超线程,理论上效果会比Intel的更好,但是目前并没有实际测试,无法得出准确结论。
同时,这两种架构对待浮点和AVX的方式也不同,Intel的浮点单元改进了寄存器设计,处理AVX指令时是实实在在的256位运算,AMD的Flex FP浮点部分是由两个128位FMAC单元组成,虽然官方宣称它可拆可合,弹性十足,但是在处理256位AVX指令时效率不如原生256位的SNB处理器,还要依赖软件厂商对这种架构进行合理优化。
最终的对比还要等待Bulldozer正式上市,有了实际评测数据后才能下定论。
代价几何,Bulldozer的功耗控制及工艺制造
除了内部架构设计,Bulldozer的功耗水平也值得注意,毕竟功耗对用户有着实实在在的影响,而且有Intel这个榜样在前,Bulldozer的功耗也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首页介绍的AMD新任企业理事Sam Naffziger擅长的就是功耗管理,加盟AMD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设计高频率低功耗电路,而且成绩显著,不然也不会被AMD擢升了。去年的ISSCC(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Sam Naffziger详细介绍了AMD另一款得意之作Llano的功耗管理技术,Llano将会支持Core Power Gating(核心电源门控)、Digital APM Module(数字APM模块)以及De-Populated Clock Grid等技术,不仅可以精确测量CPU内部的温度和功耗,而且可以随时将不使用的核心关闭以减少消耗。
支持Turbo Core 2.0的Bulldozer与当前支持动态加速的皓龙对比
作为Llano和Bulldozer的双料研发者,Bulldozer毫无疑问也会采用上述功耗控制技术,据悉六核及八核的Bulldozer的TDP功耗为125W,四核的为95W,与Intel目前的水准持平。
与功耗息息相关的还有CPU的生产工艺,财大气粗的Intel现在使用的已经是第二代32nm工艺了,最近还推出了3D tri-Gate工艺,一哥地位不言而喻,而Bulldozer将会在第二季度发布时才会使用Global Foundries的32nm SOI工艺生产,生产工艺继续落后Intel近两年的时间。
Bulldozer将会使用GF的32nm SOI+HKMG工艺生产
GF的32nm工艺除了继续使用SOI(Silicon On Insulator,绝缘体上硅)技术外,也将首次使用HKMG(高K金属门)工艺,使用HKMG工艺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栅极的漏电量,降低栅极电容,进而使得晶体管的尺寸进一步缩小,这也是继续提高制程的关键技术之一。
AMD出售了晶圆工厂,现在的制程工艺完全依赖GF公司,后者的制造工艺也将逐渐转向32nm,不过整体技术与Intel还有很大差距,而且Intel的3D工艺已经可以应用在22nm Ivy Bridge处理器上,两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AMD在这方面还要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有关Bulldozer的几个疑问
& Bulldozer什么时候发布?
AMD从来没有官方宣布过Bulldozer的正式发布日期,所以不存在什么延期一说,但是事实是从早期流传的2009年发布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见到Bulldozer的身影。目前比较准确的消息是今年第二季度发布,但是还没有确定日期,有消息说会在4月发布,不过最早发布的会是服务器版的,桌面级可能还得等等。
之前有可靠消息称桌面版Bolldozer会在6月11日发布,批量上市时间为6月20-24日,不过最新的消息不容乐观,消费者恐怕还要继续等等,6月份的台北电脑展上Bolldozer会露面展示,但是最终的发布时间可能要延后到第三季度,耐心等吧。
& Bulldozer的具体参数有没?多高频率多高电压啊
这个也没有准确的消息,据悉Bulldozer的工作电压在0.8-1.3V之间,比目前的Phenom II略低一些,频率方面应该会达到3.5GHz,再加上Turbo Core 2.0的500MHz加速,那么实际运行频率超过4GHz也说不定。如果消息属实,其频率要明显领先当前的AMD处理器,比Intel目前的旗舰i7-2600K也要高。
超频性能方面,得益于新的功耗管理和32nm SOI工艺,Bulldozer的超频空间会比目前的K10有提升,而且Intel的SNB架构在超频方面趋向保守,倍频锁定,外频超频空间非常小,因此这也是Bulldozer的反攻机会。
& Bulldozer使用什么接口,我们需要换主板吗?
服务器版的Bulldozer将会沿用C32/G34插槽,可以兼容现有的服务器主板。桌面级的Bulldozer则会升级为AM3+接口,针脚数由AM3的938针提高到942针,因此除了极个别情况外Bulldozer处理器不能用在现在的主板上,但是未来的AM3+主板可以向下兼容Phenom II处理器(不过估计没人会买新主板只为用Phenom II处理器吧)。
AMD之前明确说AM3主板不能支持Bulldozer处理器,需要AM3+接口。不过这个问题也被厂商破解了,华硕的8系AM3主板就可以支持新一代处理器,微星的部分AM3主板也可以通过刷新BIOS的方式支持Bulldozer,至于技嘉和华擎,他们目前新出的8系主板插座已经换成AM3+,可以支持Bulldozer处理器,以前的型号估计没戏了。
Bulldozer配套的芯片组将是AMD 9系列,北桥分别有990FX、990X、980G(整合型号)和970四款,南桥则有SB950和SB920,具体技术规格变化不大,而且也没有原生USB 3.0支持。Bulldozer将和9系主板、HD 6000系列显卡组成新一代天蝎(Scorpio)3A平台。
AMD的APU平台已经开始原生支持USB 3.0,目前有A75和A70M两款,它们其实就是原来的Hudson-D3和Hudson-M3,我们在微星E350主板的评测中已经介绍过。不过Bullodzer的桌面芯片组还是传统的南北桥结构,9系主板上依然没有原生USB 3.0支持。
& Bulldozer的性能是否能超越Intel的SNB处理器?
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是最为人关注的,本来可以放到第一个提问,笔者特意将它放到最后,因为笔者的回答恐怕是一盆凉水,寄希望Bulldozer的性能超越SNB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Bulldozer的设计目标是提高CPU的多线程能力,去年的Hot Chips 22会议上,Bulldozer的总设计师Mike Butler做的主题演讲就是:AMD &Bulldozer& Core - a new approach to multithreaded compute performance for maximum efficiency and throughput,重点讲述的就是bulldozer的多线程处理能力,虽然这不意味着Bulldozer的单核性能没有提升,但是还要看到SNB并非泛泛之辈。
Intel的SNB架构历经Core、Nehalem两代架构磨炼现在已经非常出色,性能也在稳步提高,而且新的AVX指令集、256位浮点设计也不乏新意,在传统弱项&集成GPU性能方面进步也非常明显,SNB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
之前虽有消息说Bulldozer的性能领先Core i7-950有50%之多,但是也要看到,消息来源中使用的是4模块8核心Bulldozer,i7-950只是4核心8线程,在多线程应用中8核心战胜4核心是理所应当,面对更高端的对手产品,Bulldozer并没有什么胜算。
根据多方评估,笔者认为Bulldozer的多线程性能可以超过上代的Core i5/i7,与SNB有的一拼,但是单核性能不如SNB,游戏性能要看具体游戏优化,多核支持较好的游戏可能反超SNB。当然,具体的性能对比还要等到产品最终发布,而且还要看AMD用什么等级什么价位的Bulldozer与SNB对阵,市场策略得当的话Bulldozer一样可以大受欢迎。
这段时间以来有关Bulldozer性能的泄密越来越多,无论是领先Core i7 50%还是SuperPi只要7.8秒(已被证实为假)等等,仿佛又回到了K10上市前各种传闻秒杀Core的时代,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AMD官方从未证实或者否认过(它是受益者,肯定不会否认),越是这样越让笔者相信自己的判断,Bulldozer的性能不会带来奇迹,这不是说它没有进步,而是理性的预期。当然了,笔者也非常希望自己错了,希望看到Bulldozer的性能一鸣惊人,反过来能压制Intel,如果真是这样,我也愿意在Bulldozer的正式评测出来后对它说声对不起,一切由后来的评测做个评判吧。
总结:Bulldozer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从07年K10架构的Phenom处理器发布之后,有关Bulldozer架构的消息就已经开始流传,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了。在此期间,Intel相继完成了Core到Nehlaem再到Sandy Bridge三代架构升级,45nm到32nm两次工艺升级,今年底甚至要开始试产22nm工艺。相比之下,这几年中AMD一直在用K10架构苦苦支撑,期间只升级了一次45nm工艺,K10架构也只在09年有过一次微小升级,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新产品发布。
Bulldozer的难产是有多方面原因的,AVX指令集的转换、GF的工艺良率以及Bulldozer架构自身的创新性都带来了一定影响。越是难产,它对AMD的意义愈发重要,AMD急需新鲜血液以提振目前动荡不安的管理层士气和消费者的信心。
4模块8核心的Bulldozer晶圆架构图
Bulldozer的架构设计堪称十年来的一大变革,它不只是内部增加了一个整数单元这么简单,其实质是CMP多核心与SMT多线程技术之外的第三条路,由于目前CPU任务中80%的都是整数型,增加一个整数单元可以分担计算负载,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就相当于同时运行两个线程,变相提高了CPU的多线程性能。
浮点单元的设计也颇有新意,两个128位FMAC单元可以为两组整数单元共享,256位AVX指令也可以拆分为两个128位指令分别计算,而且浮点单元拥有独立的调度器,无需占用整数单元的资源。但从整体来看,浮点单元的份量在整个CPU中有所弱化,而且Bulldozer的Flex FP单元虽然弹性高,但是实际浮点性能恐怕很难匹敌SNB架构。
AMD之所以这么设计,有可能是考虑到APU的存在,因为除了Bulldozer架构之外,AMD还有Llano这样的高性能APU产品存在。目前基于K10架构的Bobcat山猫架构APU已经问世,它的性能表现值得表扬。一旦Llano处理器问世,那么整合的GPU核心浮点性能远高于目前的CPU,未来不排除AMD将CPU的浮点功能转移到GPU核心上,这样才真正实现Fusion熔合的理念。
Bulldozer的设计富有新意,但是AMD要想靠它翻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是确保Bulldozer及时发布,如果拖到6月份才发布,那么批量上市、形成产品线就需要等到下半年了,而Intel的22nm工艺Ivy Bridge架构也将在年末试产,到时Bulldozer的处境就会更艰难。第二,Bulldozer的双整数单元设计要想发挥威力,还需要软件和游戏厂商的优化支持,相信AMD已经在做这个工作,但是这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回头来看,数年的磨砺使得Bulldozer已经足够锋利,即使不能将Intel一举击溃,但是只要策略运用得当,AMD一样可以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对Bulldozer来说,它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套用一句俗话&&革命尚未成功,Bulldzoer仍需努力。
PS:本文写于数月前,这段时间以来Bolldozer的消息满天飞,不管是上市时间还是性能爆料都会引起大家的围观,由此可见大家对Bulldozer还是非常期待的,毕竟AMD的桌面CPU已经有两年没有架构更新了,面对Intel的一轮又一轮的进攻只能防守,无力反击。
目前有关Bulldozer的小道消息纷飞,不过Bulldozer的架构介绍主要还是去年的Hot Chips 22会议上披露的,AMD对Bulldozer的性能一直守口如瓶,只能靠一些流言来管中窥豹。本文只能简单介绍一下Bulldozer的架构思路、设计特点等,可能会比较枯燥,最终的性能还要等未来的评测才能知晓,期望能早日揭开Bulldozer的神秘面纱。()
也许你常常会遇到这种状况,听见铃音响起却找不到手机,或者因满手油腻而无法接听电话。别急,想象手机就握在手中,然后按下按钮在手掌上对应的位置,扬声器打开,免提电话接通了。这听上去很新奇,但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5月24日(北京时间)报道,德国波茨坦大学哈索&普拉特纳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一项研究,目的就是要将手机的触摸屏转移到手掌上操作,让手掌变成虚拟手机。
要让这一概念变为现实需要两个条件:使用者必须对自己&手掌手机&上的各个虚拟操作键了然于心;此外还要通过感应技术记录使用者点按手掌的确切部位,以便电脑作出响应,然后将指令发送给真正的手机。
为此,研究小组从iPhone用户中招募了12位志愿者,测试他们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对触摸屏手机的熟悉程度。结果有68%的人能够指出手机主界面中大部分程序在手掌上所对应的位置。这意味着,iPhone在不经意间为未来虚拟&手掌&手机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随后,研究人员利用&深度相机&对这些志愿者点按的具体手掌部位进行感测。这是一种用于记录&飞行时间&的设备,可在背景上闪烁不可见的红外图案,并通过超快接收电路记录下光扫过背景的不同区域然后返回传感器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计算出背景上的所有物体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当用户的手指在手掌上点按时,动作的位置和时间都能被记录下来。信号随后被发送到计算机,经处理后,再将相应的指令传达给手机。
目前实验中所用的&深度相机&是一个笨拙的头戴式装置,但参与此项研究的帕特里克&鲍迪施表示,最终相机会变得非常小,可作为衬衫纽扣、胸针或者挂坠与服饰融为一体,这样一来,携带虚拟电话出门甚至可以不被周围人察觉。按照鲍迪施的设想,用户最初可能只是通过&手掌&虚拟手机进行便捷操作,但随着经验逐渐丰富,将手机留在家中,完全依赖虚拟&手掌&手机也不无可能。
不过,接听来电仍然离不开一个物理设备,但可以通过虚拟手机将呼叫转移到语音信箱或者操作应用程序。这项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手机,虚拟的电视机遥控器也在开发之列。该小组希望在今年下半年的一个用户界面会议上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科技日报)
据路透社报道,中兴公司计划今年第三季度在欧洲推出搭载微软芒果(Mango)操作系统的手机。
中兴终端设备副总裁范炯毅(Jeffrey Fan)周三对媒体表示,&我们正在研发一款基于芒果系统的智能手机,该产品将投放至欧洲市场。&
微软在周二发布了Windows phone的升级产品芒果,新系统引入了多项新功能,微软希望该系统能够帮助其缩小与谷歌及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差距。
中兴及其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华为一直主要从事网络设备业务,但两家公司都已经开始大举进入快速增长的移动设备行业,并相继推出了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
中兴表示,预计今年中兴手机出货量将超过8000万部,较去年的6000万部增长三分之一。此外,搭载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的出货量将由去年的300万部上升至1200万部。
市场调研机构IDC指出,根据出货量数据,中兴在去年第四季度跃升成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制造商,仅次于诺基亚、三星以及LG。()
  上方文Q
,华硕Matrix系列增强版GeForce GTX 580的真身和详细规格就被台湾同行XFastest曝了出来。
该卡完整型号&MATRIX GTX580 P/2DIS/1536MD5&(还有个标准版MATRIX GTX580/2DIS/1536MD5),相比公版GTX 580增强了不止一点半点,在做工用料上有19相超合金供电电路、iROG控制芯片、NEC Tokin电容等等,散热方面使用了双风扇的DirectCU II散热器,并加装辅助背板,需要占用三个扩展插槽位。
核心频率被预超到了816MHz,1.5GB GDDR5显存的等效频率也有4008MHz。除了高端显卡上常见的电压测量点,华硕还在背部挡板上设计了一个Safe Mode安全模式按钮,可将风扇转速提至100%,增强超频能力。
输出接口可见两个DVI、HDMI、DisplayPort,与高端A卡布局如出一辙。此外还有两组SLI桥接金手指,支持三卡三路SLI&&当然前提是你的主板有足够的空间。
  上方文Q
几年前,华强北一个大型商场转型成为龙胜手机批发城,那时很多人不解。随后人们看到此批发城人流熙来攘往、生意蒸蒸日上,不免感叹这个转型十分成功。可当记者前两天来到这个地方,商城的很多柜台已经人去楼空,甚至其周边的商城、写字楼也都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萧条。而导致这种萧条景象出现的,是近八成山寨手机厂的倒闭。
造就了一批千万富翁
以山寨手机为代表的&山寨文化&,曾经被评为年度热词。短短几年过去,在山寨文化的发源地,山寨手机已走到了尽头。
好像昨天华强北龙胜手机批发城还人潮汹涌,&山寨机&的生产和销售红红火火,今天却人去楼空。据不完全统计,山寨手机大行其道时,深圳有&山寨机&企业近千家,整个产业链大约有2000亿元资金规模,可是现在只剩下不到200家。
万先生是一位资深的山寨手机生产商,他给我们讲述了华强北山寨机的往事。万先生告诉记者,他最辉煌的时候是看准了苹果的高仿机,曾经卖了上百万产品,在华强北有15个档口,一个商场内最多有6个档口都是他的。&我们也创新,苹果第一代的时候还没有GPS,我们比他们先装上这个功能的。&虽然这款手机的利润不过每台50元左右,万先生也赚取了5000多万的利润。&那时我们也出口啊,巴西,中东,南非,甚至欧美都有我们的客户,基本上供不应求,不过现在大势已去,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了。以前我们整天的问题是没货、没货,可现在我自己都转型了,从行业内出来了。&
那时的华强北,因为山寨手机而名扬海内外。二十多个密集相连电子市场,市场的每一层都被分隔成无数个柜台,如蜂窝一般排列。这里常年车水马龙,手持电脑整机、手机、电子元器件的商贩来回穿梭,拉着拖车的快递工人吆喝着上货卸货。人群中不时闪现的各种肤色的商人,让这里看起来像个世界集贸市场。但是现在八成经营山寨手机的人们都转型了。
&工厂工人、店员、下游厂商、设计的包装的都离开了这个领域&。万先生说。虽然就是档口生意,但是在华强北的山寨机老板中,千万富翁是很常见的,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从销售开始做到工厂,大多数在山寨浪潮里淘金成功。
因&原罪&而忧心忡忡
山寨机一出生,就带着仿冒、侵权等诸多&原罪&,因此,大多数生产山寨机的企业主都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
万先生给记者讲述了业内人士陈先生的故事:&只知道他叫老陈,真名没人知道。他是深圳高仿机的最大生产商,工艺做得很好,但是很少有人见过他。据说他有三四个家,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是整天担心打假、整天担心警察来抓,所以一年前这个人就消失了。&万先生说因为很多人有钱了不想再过担惊受怕的生活,有些人转型,有些人干脆就去做别的生意去了。
在深圳华强北和北京中关村等大型消费电子集散地,山寨手机曾经一度&占山为王&,但现在,它们正在失去一线阵地。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山寨机出货2420万台,比2009年的3320万台下降27%,下降趋势明显。
2003年底,联发科手机芯片量产出货,这款被业内称为&TurnKey&(交钥匙)的低价芯片解决方案,将芯片、软件平台和第三方应用软件捆绑在一起,将摄像、MP3、视频、触摸屏等多种功能全部集成于手机芯片之上。厂商采用这一方案,只要加个电池和外壳就能生产手机。这个山寨手机的幕后推手、山寨机芯片主要供应商台湾联发科技(MTK)上月末刚刚发布的一季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MTK收入198.67亿元新台币,同比减少39.3%,实现净利润30.65亿元新台币,同比大幅下滑72.3%,而这也是深圳山寨手机一季度的下滑数据。&这个数据也还有点滞后,因为实际的数据远远不止这些&。万先生说。
&之前我的写字楼租金是400元一平方米,现在100元一平方米都没人租。&一个专门租写字楼给手机企业的业主王先生这样说。由于以前生意一直很好,华强北常常一铺难求,但现在这种局面也在发生改变。在很多个手机商城里面,都空出了很多柜台,一个空出来的柜台上,贴着一张用红纸草草写就的招租广告。&以前一个摊位转让费就得十几万,现在不收转让费,还没人要。&万先生说。
而在高科德通讯数码广场,开发商借四周年年庆的名义下调了租金,可是还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金融危机引发倒闭潮
2008年年末,金融危机爆发,直接影响了山寨机的外销。失去了重要市场的山寨机,由此开始了了混乱的倒闭潮。
除了内销,很多工厂倒闭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比如陈小姐就是主要做外单,产品出口到西班牙、法国、越南、美国等地。由于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影响,订单突然减少了三分之二,不得不裁员,也没有转型的可能,于是生产商开始倒闭。倒闭是从上游开始的,一个生产商倒闭,导致了元器件生产企业的倒闭,从而又引起了其他配件工厂的倒闭,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从第一张牌开始倒闭,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和陈小姐合作的几个工厂都是因为上游工厂的倒闭,最终导致一连串的倒闭,陈小姐最终也没有幸免于难。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很多山寨手机的代工小厂倒闭,老板卷款走人。&我倒闭是被倒闭&陈小姐说,&我和代工工厂签了订单,钱也付了,可就是拿不到货,因为工厂老板跑了。已经跑了好几单,每单都是五六十万元。&
&不过,那些跑掉的老板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他们也被别人逃了订单。最终我也倒了,拿着还剩下不多的钱,别人欠我的钱,我也欠别人的钱,没办法。&陈小姐这样讲述了工厂倒闭的过程,寥寥数语却说出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内幕。
&要倒闭就先倒闭,第一个倒闭的反而不会赔钱,因为他卷了很多人的钱走了,倒闭的越晚,你剩下的东西就越少。&陈小姐告诉记者她自己悟出的道理,&开始出现倒闭潮的时候,可以卷着很多人的资金走,后面倒闭,你周围的人把能卷的资金都卷走了,你还卷什么呢?所以倒闭要趁早。&当面对记者提问是否亏损的时候,她告诉记者:&我算幸运的,及早醒悟,拿回来公司全盛时期八成的资产,比起投资来说肯定是有赚的,但是如果我再晚半年,我就只能拿回三成了。&陈小姐的一番话也道明了为什么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竟然有近八成山寨手机产业链条上企业倒闭了。
山寨机追不上3G的脚步
3G时代迅速到来,造就山寨手机的联发科没有推出&质优价廉&的3G芯片,而山寨厂商自身研发力量薄弱,3G时代或将成为山寨手机的终结者。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深圳的山寨手机迅速由盛转衰呢?政府严查是山寨机企业倒闭的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工商、文化、通信等各部门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对山寨机形成了很大压力。其次是利润越摊越薄,由于做山寨机的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万先生回忆,三年前,一台手机的利润是一两百元,而现在,则是8到10元钱,不及以前的十分之一。以前做手机配件的生意也很好。三年前,一块电池至少能赚1元钱,现在则降到了两三毛钱。不断下降的利润率,更是让一些山寨厂家开始了粗制滥造。利润太薄,导致厂家无法保修,而一些宣称终身保修的手机,三个月之后,连厂家都找不到了。
而真正终结山寨机时代的,是3G时代的到来。由于联发科的非智能手机生产很简单,只要有组装工就能生产手机,可是到了现在没有研发团队就根本无法生产智能手机,而山寨手机生产商根本没有研发能力,山寨手机的利润空间也不允许其有研发团队。现在的智能手机都是采取的是&终端+软件+应用&的商业模式,山寨所依赖的外形和功能优势被彻底颠覆。现在,没有人想要能开酒瓶的手机,都喜欢能下载应用、玩游戏、看视频的手机。
虽然联发科非常清楚,自己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在3G芯片上复制2G时代的成功,但知易行难。直到如今,联发科也没有推出一款真正&质优价廉&的3G芯片。需求与产业链条的不对称,最终导致山寨手机被智能时代抛弃。
而握有芯片核心技术的高通,在3G时代几乎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这导致3G芯片的价格居高不下,山寨机最核心的价格竞争优势也就荡然无存。在与数据消费紧密结合的3G时代,电信运营商以各种形式的补贴拉低3G智能手机的价格,甚至可以实现&零元购机&,以此吸引消费者进入自己的网络。这无疑对无法获得补贴的山寨机施加了更大压力。可能会成为压垮山寨机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深圳新闻网)
  上方文Q
微软、雅虎、苹果、Google、索尼、Intel&&这些都是我们整天在新闻中接触到的著名IT公司,可是你知道它们名字的由来吗?下面这篇有趣的文章列出了18家IT公司的名字由来,相信一定能让你收获不少。
1、Motorola
创始人PaulGalvin是在公司开始生产车用无线电的时候让公司叫现在这个名字的。原先它叫Victrola。
2、Microsoft
Bill Gates起了这个名字,表示公司将专注于MICRO-computer SOFT-ware(微型计算机软件),原来叫做Micro-Soft,后来把中间的&-&去掉了。
从莲花式盘坐(padmasana)中得名。创始人MitchKapor曾经是Ma-harishiMaheshYogi的超脱静坐教师。(译者注:MaheshYogi,Maharishi,印度宗教领袖。)
BobNoyce和GordonMoore想把他们的公司命名为&MooreNoyce&P,可是这个名字已经为一家连锁旅馆注册了,因此就改成了INTegrated ELec-tronics(集成电子)的缩写。
5、Hewlett-Packard
创始人BillHewlett和Dav-ePackard丢硬币来决定他们的公司叫Hewlett-Packard还是Packard-Hewlett。
6、Hotmail
创始人JackSmith想出了最初的主意,要建立一种任何计算机都可以通过Web访问的电子邮件服务。当SabeerBhatia起草商业计划书的时候,他尝试了各种以mail结尾的名字,最后,他选择了Hotmail。因为Hotmail包含了&html&&&&编写网页的语言。Hotmail 最早的形式是HoT-MaiL。注:微软在1998年以4亿美元的巨资收购了Hotmail。
名字来自于一个关于搜索引擎到底能搜索多少信息的夸张说法。最早它叫&Googol&,代表1后面跟100个0。创始人SergeyBrin和LarryPage曾经向一位投资人演示他们的项目,最后他们收到了一张给&Google&公司的支票!
这个名字不是什么缩写,而是SanFrancisco的最后五个字母。公司的徽标也和旧金山有所关联,是不是像极了金门大桥?
Steve Jobs最喜欢的水果。该公司成立后三个月还没有名字,Jobs威胁同事,如果五点钟之前还找不到一个比&苹果电脑&更好的名字,那么公司就叫这个名字了。(难道其他人也喜欢吃苹果?)
10、Apache
创始人是从给NCSAhttpd后台代码打补丁起家的。结果,他们得到了&APAtCHy&server(打过补丁的服务器),于是,就叫Apache了。
创始人JohnWarnock家后面有一条叫做Adobe Creek的河。
12、YAHOO!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Jonathan Swift发明了yahoo这个单词。在小说里,它代表了一个在外表和行为举止上都令人厌恶的家伙,简直都不能算是一个人。Yahoo!的创始人杨致远和David Filo选择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是yahoo。
另一种说法,Yahoo是&Yet Another Hierarchical Officious Oracle&的首字母缩写,不过David Filo和杨致远坚持他们选择这个名称的原因是他们喜欢字典里对yahoo的定义:&粗鲁,不通世故,粗俗。&
xer是希腊文字根,代表&干&。由于Chestor Carlson发明的产品是干式复印,和当时占优势的湿法复印有显著的差别,所以他用Xerox命名。
14、Sun Microsystem
由斯坦福大学的四个家伙创建。SUN是&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首字母缩写。
来自sonus和sonny的组合。sonus是拉丁词,代表声音。sonny是美国俚语,用来称呼聪明伶俐的少年。
代表&Systems Applications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四个IBM的前雇员组建了SAP。他们为IBM工作时属于的部门叫&Systems/Applications/Projects&。
17、RedHat
公司创始人Marc Ewing念大学的时候,他祖父给了他一顶康奈尔曲棍球队的帽子,上面有着红色和白色的条纹。他不小心把帽子弄丢了,很希望找回来。红帽子Linux beta版的用户手册里面有一段话,央求用户如果找到了他的红帽子,请归还!
18、Oracle
Larry Ellison和Bob Oats曾经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一个咨询项目工作。这个项目的代号就叫Oracle(中文意思是神谕,圣贤。CIA希望这个系统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故如此命名)
感谢的投递
  上方文Q
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因为手机&飞行模式&惹出的事端,最新一次是。那么,究竟什么是&飞行模式&?真的是专门为飞机环境而设计的手机模式?事实上,这个词已经被商家曲解得没变没沿,以致于让人们忘记了它最初存在的理由,甚至连民航局、航空公司也会跟着商家的噱头去纠结该不该禁止。
早在2000年进入手机这个行业的时候,就曾听说过&飞行模式&这个概念。那时候的白屏机、绿屏机、蓝屏机中还没有操作系统智能化,哪里来的这么多功能纠结的事情。上飞机时不管任何情况,一概是全程关机,等于说是&飞行模式&这个概念最早出现的时候与智能机无关,更与&可以在飞机上使用&无关。
那么什么才是&飞行模式&呢?其原意确实和&飞机上不可能使用手机&有关。
注意,这里包含了&不&,因为飞机上是不可以使用手机的。飞机起落时,一切的电子设备产生的信号、电子波频都会对飞机的仪表、飞机与地面通信产生干扰,所以民航规定:&起飞、降落期间禁止使用CD机、照相机、电动玩具等一切电子设备。&这里甚至没有信号产生的照相机都在被禁止之列。
因为飞机上必须关机,表示你在无接入状态,断开了外界与你的联系,所以当人们使用手机中的某些功能时,如计算器、秒表、时钟,而又不想被外界干扰,这时启用的一种防干扰状态,则会定义为最早的&飞行模式&。也就是说,&飞行模式&概念最初产生,是像坐飞机一样让你的手机不被扰,而不是说你的手机不去干扰飞机的起落。
2000年的诺基亚手机都有一个功能,支双卡模式。最典型的一款机型是5110,利用一根一拖二的SIM卡插糟,和一个改装过后壳的电池就可以实现双卡模式。用户使用时,可在手机中设置,也可以长按#号键切换使用线路,基本上实现了最原始的双卡双待。
而对于单卡机来说,也可以使用切换线路的方式,只不过切换到无SIM的线路上,只能接听,不能拨出,实现以由内到外的&飞行模式&原型。这个功能也常被一些家长使用,为了给小孩玩贪吃蛇,而不让小孩乱打电话。
早期的GSM手机,还有一个共性,就是不插卡,只能拨打112,连菜单都进不了。那时候的华强北,可以看到很多人拿着十几个手机拨打112,同时吹吹话筒,听听听筒,看看屏幕,擦擦机身。仅此几步便快速完成一部手机的选购,至于里面的功能,看都不看就提货走人。&
记不得是哪款机子开始,爱立信T18是我所知道的第一台不用SIM开机便可使用菜单的手机,也是所知的第一台&飞行模式&原型机。不过要进入菜单,得按如下按键:&**04*00#,按完后再快速按下绿色话筒键&。(@sealango:时隔太久,问了几个同行,都忘了这解锁码对不对,如果你手上还有这台机可以试试。)
即便是这样进入了无SIM卡的菜单环境,实际上还是可以随时拨打112的。也就是还有信号和通讯产生。
至于概念被曲解,还要从商家说起。
不要以为只有诺基亚这种大厂家才懂塑造概念,&飞行模式&可不是什么外来词汇。在国外的部分航班上还是可以使用手机的,只不过也会告知,尽量不要在飞机起落时使用,没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至于在空中使用,除非是卫星电话,否则只能使用除通信外的其他功能。
前面提到的双卡模式的盛行,还得感觉深圳华强北的山寨祖先。有了他们,才有了改装电池与SIM扩展卡的大卖。
同样,爱立信T18的解锁码被公开,包括三星机无需密码还原厂设置&*#&(@sealango:此功能慎用,有朋友不信,结果还原后,手机存储的电话本也清空了),也是华强北商家的功劳。
最先得到用户需求的往往是一线商家,刚好又赶上了中国民航的全面普及。于是,本来还是手工模式的东西,成为了商家的噱头。整个华强北的商家非要说&飞行模式&就是飞机上玩手机,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从不查证的中国人习性就跟风而动。于是乎厂家又跟着用户的习性而动,最终就演变成现在这个局面厂家、用户、民航局三者之间的博奕。
要说,也是用户蛋疼,你没事非要在飞机起落时开个手机干嘛。文化素质中有一项叫&自觉&,莫视生命的人活该被人罚款。
商家创造概念不是稀罕事了,之前写过《IT人应该重新审视&MP4、MP5&的概念》也是商家创造概念的一个案例。商家创造概念没有错,但不所有的概念都可以随便创造的,在创造概念的同时,还应有肩负社会责任的良知才行否则当手机&飞行模式&与民航事故挂钩的一天,有哪个商家又愿意站出来为事故买单呢?
  上方文Q
20亿人使用,每年以2亿的速度增长,互联网不仅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们的生活,还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今晨,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调查报告称,2009年,在麦肯锡研究的13个国家中,互联网占GDP 3.4%的份额,而互联网对中国的贡献率也达到2.6%。
报告称,这个数字高于传统行业 如农业和能源行业等对GDP的贡献。而在过去5年时间内,互联网对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0%。
报告显示,瑞典互联网对GDP贡献率最高,达到6.3%,其次是英国和韩国,对GDP的贡献率为5.4%和4.6%,而互联网对中国GDP贡献率为2.6%。
另外,从行业看,房地产对GDP贡献最大。根据报告,各大行业对GDP的贡献排名上,房地产居于首位,占到11%,其次为金融服务占6.4%,健康医疗占6.3%。()
附:互联网占国家GDP份额(%)&&
加拿大 2.7
  上方文Q
近日,一则风投界知名人士示众于自己微博上的高调&私奔&宣言引爆网络,&私奔体&横空出世般迅速蹿红。一夜之间,&凡客体&、&银镯体&、&梨花体&、&羊羔体&、&见与不见体(又称嘉措体)&、&咆哮体&、&五四体&等曾经流行于网络的诸&体&皆成&浮云&。网友一哄而上,争相围观、戏仿,超常的热度甚至引发语言专家对文字的担忧。
众&体&你未唱罢我登场地浮现网络,让人不由生惑,是否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体&时代?一则广告可以产生一个&凡客体&,一个诗人可以引发一个&梨花体&,一段诗歌台词可以诞生一种&见与不见体&,一个节日可以造就一个&五四体&,一篇博文可以形成一种&咆哮体&&&每种新的语体一出现,网友便趋之若鹜地把内心的渴望、焦虑、纠结、不满,对号入座地嵌套在各种&体&中,衍生出&婚姻版&、&加班版&、&跳槽版&、&考试版&、&堵车版&等多种版本,在网络上热情咏诵。这种援引别人的句式、宣泄自己的情绪的网络群体行为,固然可以用惯用的娱乐时代的戏谑、快餐文化的浮躁、网络时代的游戏视角去解读,但是,也许潜藏在表象背后严峻的现实与人们对诗意的渴望之间的巨大落差才是这一现象泛滥的根本。
科技进步引领工业文明的今天,当人们终于可以为他们一路跋涉换来的&文明&而狂喜时,却找不到那曾经温存的世界和那曾经纯真的自己。那个雨是天使的眼泪、云是玉女的秀发、星是精灵的眼睛、月是嫦娥的天堂的诗意世界被科学魅了;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自足的生命境界被工业技术&殖民&了。远离小桥、流水、人家,穿梭于钢筋水泥丛林里的现代化都市臣民已经记不起多久没有数星星,是否还会赏月亮了。但是,来自人类本性的诗性智慧与我们民族农业文明奠基的文化置于人心的诗意冲动却无法泯灭。这个快节奏的物化时代,加重了人们对渐行渐远的诗意的渴念。在最需要诗的呵护的今天,人们承受的却是诗意的空前匮乏,是冰冷的机械、键盘对诗意的无情嘲弄。诗意渴望无以为寄。
于是,许多人一面用&梨花体&、&羊羔体&来诅咒&口水诗&对诗的亵渎,一面乐此不疲地戏仿、恶搞&见与不见体&、&五四体&来疏泄内心躁动。习惯了现代快餐文化消费方式的大多数人显然无暇在佶屈聱牙、渊雅深隽的古诗词中倘佯缱绻,而只能臣服于轻松的节律、简单的句式、直白的语言,用低门槛的&诗&的模式,安慰内心压抑的诗意冲动,守护心灵尚存的羸弱的诗性追求而不致于干渴而死。即便这种模式与真正的诗相去甚远,即便有时仅仅是靠频频地敲击回车键来实现。众多&体&的出现与热捧,都一定意义上完成了一种诗性的慰藉与祭奠。
也许这次&私奔体&的语式并非十分符合&诗&的追求,但除了名人效应让道德伦理质疑、商业炒作猜测迅速聚焦外,金融业巨头与财经界翘楚共绝红尘、拂袖而去,这一事件本身就多了一种诗性隐喻。最&物质&的人做了最&诗意&的事,这种强烈反差形成的巨大张力给这个失性于俗的物化时代的人们不小的冲击。&私奔&暗合了人类情感这一永恒的浪漫主题,更哪堪主角那不无风雅的《私奔之歌》的预热,以及温婉的别辞宣言。这一切足以满足网友又一次假以&诗意&的祭奠与狂欢&&
当下时代,诗意的没落要以一次次对&体&的追寻的方式自我慰藉,不能不说是残酷的。但是,也许我们还应该有一丝庆幸,因为即便专家悲呼&微博时代,文学已死&,我们或许可以在众&体&流行的狡黠中看到,在物质的囹圄中,诗性尚未沉沦,至少心为物役的人们还能够自觉地去渴念、去祭奠那远去的诗意,无论他们采用的是怎样的方式,无论这些方式本质上如何悖离真正的诗意。(中国艺术报)
  上方文Q
24日,微博上有网友爆料说阿里巴巴将要或已经收购了圆通快递,对此传闻,阿里巴巴集团公关总监陶然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否认,称&没有这回事&。与此同时,圆通也向记者发来声明称该消息子虚乌有。
昨日,微博账号&互联网那点事&爆料:&收到知情人士线报,阿里巴巴将要或者已经收购了圆通快递。&阿里巴巴集团公关总监陶然随即在微博上回应称:&有人说阿里巴巴收购了圆通,不知道这个消息如何出炉的,但是很肯定地说,没有这回事情。&后来在与羊城晚报记者的电话连线中,陶然再次证实了该消息不存在,他同时表示,阿里巴巴&不做快递,也不可能去做快递&。
此前,在杭州举行的一个发布会上,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也一再表示,不会收购这些配套的东西,他认为要做专业,阿里巴巴只做电子商务。
24日下午,圆通速递也向羊城晚报记者发来声明表示,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但是互联网上出现的&圆通被阿里巴巴收购&的消息是子虚乌有的信息,绝无此事。
据了解,今年开春,淘宝已开始了&大物流计划&,阿里巴巴提出共同融资1000亿用于培育中国自己的UPS战略,以彻底解决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
去年3月,阿里巴巴曾参股北京民营快递公司星辰急便,双方计划在电子商务配送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随着全高清时代的来临和游戏对性能的要求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无米&一族喜欢给自己的CPU和显卡超频。一来可以不花钱而使性能得到提升;二来能获得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但是呢,万一玩大了烧了CPU/GPU怎么办?技嘉的EasyTune 6正是为了解决此问题而生的。
为了能让初次接触超频和老鸟们都能舒服的使用该软件来超频自家主板上的CPU,技嘉特意制作了除了一键超频式的傻瓜化超频模式(Qucik Boost)外,还有Easy Mode来针新手&&即提供少量主要可修改的参数,供有一定超频经验的玩家使用,当然极限超频是不可能用这种模式的;Advanced Mode则是针对高级用户提供几乎全部所有可设置参数的手动设置功能,确保能榨干硬件的全部性能。
傻瓜化的预置超频选项
稍高级一点的Easy Mode
再高级一点的Advanced Mode,可调节选项更多了。
硬件监视器。这里可以设定一系列的报警设置。
当然,对于AMD和Intel平台,是不可能使用同一个软件的。以下是下载链接:
For Intel 平台(32位和64位) WinXP/Vista/Win7:
For AMD平台(32位和64位) WinXP/Vista/Win7:
  上方文Q
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组织完成的《知识产权白皮书(影视和音像业)》近日在北京发布。白皮书中指出,目前我国影视音像盗版率仍然较高,影视盗版率约在50%左右。
该报告旨在研究和梳理中国影视音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发现行业内版权保护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并借鉴国外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经验,进而总结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藉此为国家有关部门、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提供有益的参考,呼吁有关部门就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目前集中反映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并加大执行力度。
报告中指出,加入WTO以来,我国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保护力度、改进保护手段,法律保护、行政保护和商业保护多管齐下,影视和音像知识产权保护已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与此同时,盗版侵权行为仍较为严重,较多地存在于网络、提供影视点播的酒店、KTV、学校、图书馆等领域,影视音像盗版率仍然较高,如影视盗版率约在50%左右。这不仅严重挤压了影院放映和正版音像的市场空间,破坏了影视音像的市场经营秩序,还给影视音像业带来了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和巨大的产业损失,不利于影视音像业的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未来保护影视音像知识产权的任务还很重。
鉴于此,报告提出了相关针对性的意见,主要包括:一、加强影视音像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工作,减少与消除法律&盲区&;二、加强执法、实施和运用影视音像知识产权制度;三、加强基础性建设,形成有效的影视音像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四、创新权利人的维权模式,提高行业反盗版反侵权能力;五、继续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影视音像知识产权意识;六、企业要创新商业模式,利用新技术寻找新契机;七、企业要加强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建设。()
foobar2000是Windows平台下一款出色的音频播放器,除拥有天籁般的音乐表现力之外,还支持音频转换、CD提取、自定义播放列表等功能。该软件已于昨日发布最新版本foobar.7 beta5。
foobar2000只占用非常少的内存空间,其降噪功能也是其他媒体播放器难以媲美的。此外,由于foobar2000的大部分标准组件都是开源的,所以拥有出色的扩展性和强大的定制功能。只要用户愿意细心研究,就可以调试出一套与众不同的播放风格。正是由于foobar2000更加注重定制,所以这款播放器被爱动手、爱折腾的网友所钟爱。
foobar.7 Beta 5更新日志:
- 能够添加/删除媒体文件中嵌入的图片
- 增加各种音频格式码率显示的准确性
- 更新播放增益扫描代码到libebur128的最新版本
foobar2000主要特点:
- 支持音频格式:WAV、AIFF、VOC、AU、SND、Ogg orbis、MPC、MP2、MP3、WavPack、Flac
- 播放任何音乐格式都尽可能的无缝播放
- 提供完整的Unicode支持
- 轻松定制用户界面
- 高级标签功能
- 支持CD提取并内置音频格式转换器
- 自定义播放列表
- 自定义快捷键
- 允许第三方开发者来扩展播放器的功能
本地下载地址:
谷歌、微软和雅虎,这三大公司通过Gmail、Hotmail和Yahoo Mail这三大电子邮箱服务统治了互联网电子邮箱。不过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注意到,电子邮箱业务对于这些公司有多么的重要(即使是对谷歌)。以下我们就来看看一些相关网站流量统计数据。
网页邮箱流量统计
Alexa能够提供一个网站各个部分用户访问量的估算,或者确切点说,哪个子域名访问量最大。
Gmail使用的子域名是mail.google.com
Hotmail使用的子域名是mail.live.com
Yahoo Mail使用的子域名是mail.yahoo.com
以下数据来自Alexa,表现了每个网站流量中网页邮箱所占的比例。
换句话说:
Gmail占到了Google.com流量的23%。
Hotmail占到了Live.com流量中的39%。
Yahoo Mail占到了Yahoo.com流量中的20%。
实际的百分比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用来做电子邮箱的子域名在这三大公司子域名流量排名中都很靠前甚至排到了第一。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电子邮箱业务,对这些公司将是多大的打击。
实际用户的数量
我们将再次利用估算数据来进行研究,因为目前还没有关于有多少用户使用这些电子邮箱业务的准确数据。我们找到了谷歌Doubleclick广告规划师, 它可以提供世界范围内很多网站的流量估算。
根据谷歌Doubleclick广告规划师的统计:
Yahoo Mail在全球有3.4亿用户
Hotmail在全球有4.5亿用户
这些数字是mail.yahoo.com和mail.live.com的月独立访客数。
不幸的是,我们无法用这种方式得到Gmail的数据,因为谷歌Doubleclick广告规划师忽略掉了这部分。不过一般认为Gmail是全球第三大电子邮件服务商,估计在全球有2亿左右的用户。因此Gmail用户数量应该是介于2亿到3.4亿之间。
应该说,这些仅仅是从一个统计来源进行分析的,其他如Comscore的统计数据可以还会略有出入。无论我们使用哪个数据来源,我们都必须看到有数亿的电子邮箱用户。
电子邮箱并没有消亡
在过去几年里电子邮箱已经好几次被人们宣称将会消亡。然而事实是,我们对电子邮箱的依赖比想象中要强,而且短期内不会改变。
谷歌知道这一点,微软知道这一点,雅虎也知道这一点。他们都明白电子邮箱业务仍然非常重要。
我们不要忘了,这些公司从大量电子邮箱用户和邮箱流量中得到了很多无形的利益:
这是一个统计金矿。
这是一个他们可以继续研发的平台。
这是一个他们可以吸引用户使用其他业务(如谷歌正在尝试的Buzz)的平台。
现在想象一下,如果这三大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电子邮箱业务,对他们来说真的将是一场灾难。数亿用户将会转投其他电子邮箱服务商。因此,如果你认为电子邮箱即将消亡,那你可能不是在谷歌、微软或雅虎工作的人&&(文/)
  上方文Q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今天正式启用于中关村的总部大楼。包括微软全球CEO鲍尔默、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内的微软高管今天上午出席了大楼启用剪彩仪式。
微软投资修建的大楼位于北京中关村核心商务区中关村广场,投资超过28亿元,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总部园区内将建设两栋大楼,南面大楼高80米,地上18层,地下4层;北面大楼高65米,地上建筑15层,地下4层。两栋大楼的3层会通过空中走廊连接。两栋大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5000名员工。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部大楼的建设由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亲自拍板。2007年4月,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在北京宣布,微软将进一步扩展其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并在北京中关村投资建设研发园区。
日,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奠基仪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日,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部大楼封顶。今天,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部大楼正式启用。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工程院、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微软亚洲商务软件事业部、微软亚洲硬件技术中心、微软服务器与开发工具事业部(中国)、中国在线技术中心、战略合作部等机构组成,拥有超过3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肩负四大职能,分别是基础研究、技术产品孵化、产品开发和战略合作。据了解,微软很多核心产品的部分关键技术、重要功能模块的孵化与研发都是由亚太研发集团参与和完成的。
近年来,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先后参与了一系列微软创新产品,其中包括革命性操作系统的Windows 7,微软的核心产品之一Office 2010,以及Visual Studio、SQL Azure、&必应&搜索引擎、Healthcare以及微软数字娱乐。(文图/)
Chrome 11今天已经发布最新版本Build 11.0.696.71,Windows、Mac、Linux三大平台用户均可到获取新版本,Chrome Frame浏览器内嵌框架都已经更新到该版本。另外,Chrome用户可以检查版本号并自动升级。
在上一个稳定版本11.0.696.68中,Chrome升级了Flash Player插件至最新的10.3版本,而今天发布的Chrome 11.0.696.71仅修复了4个影响用户体验的Bug问题,并没有任何新增功能。
官方下载:
  上方文Q
日前刚刚,现在技嘉又提前放出了一份详尽的文档,逐一阐述了这块顶级推土机主板的独家特性。
如果在技嘉英文官方网站上搜索GA-990FXA-UD7,现在就可以得到反馈结果,只不过具体的产品页面还无法打开。显然,技嘉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下边看图说话&&
GA-990FXA-UD7众多特性概览。&
下一代AM3+黑色插座:支持32nm FX推土机、处理器与供电控制器数据连接频率从0.4MHz增至3.4MHz、更好的电源负载线路和更高的供电效率、供电电流从110A增至145A、向下兼容AM3处理器、改进散热器和散热片固定支架以提高散热效率。&
支持最高四路CrossFireX、四路SLI。&
PCI-E 2.0 x16扩展插槽多达六条,其中两条x16/x8、两条x8、两条x4。&
超频:处理器倍频开放、集成硬件过压控制电路、配备Debug LED指示灯。&
独家超频功能:两颗硬件过压控制IC芯片,可提供更丰富的处理器、芯片组、内存电压控制选项,相比GPIO控制器可以实时线性调节电压,步进仅仅为0.001V。&
终极AMD游戏主板。&
供电电路大量使用三合一封装的Driver MOSFET。&
散热方案:高性能烧结铜热管、大面积散热片。&
基于Hybrid EFI技术的双BIOS,支持3TB大容量硬盘。
USB 3.0设计:两颗钰创主控制器,背部两个接口,板载插针再支持前置两个,各自拥有PCI-E 2.0 x1 5Gbps带宽。&
每个USB接口都有自己的保险丝,防止意外烧毁,损坏一个也不影响旁边的另一个。&
存储接口:除了SB950南桥的六个SATA 6Gbps,还有两颗Marvell 88SE9172控制器,提供两个SATA 6Gbps、一个eSATA 6Gbps、一个eSATA 6Gbps/USB 2.0。&
Turbo XHD:启动时自动检测新的SATA 6Gbps硬盘,选择&Yes&就能自动组建RAID磁盘阵列。注意需要使用SB950南桥的SATA 6Gbps接口。&
Turbo XHD:RAID 0自动与手动组建对比。
GA-990FXA-UD7关键特性总结之一。&
GA-990FXA-UD7关键特性总结之二。&
详细规格一览表。
NVIDIA刚刚发布的275.27版驱动确实很振奋人心,那最低6%的性能提升对大家来说绝对是一种无法抵抗的诱惑。唯一有点遗憾的是275.27没有通过微软WHQL认证,还是测试版驱动。
趁着官网还没有发布新的WHQL版驱动的间隙,我们又为大家找到了一款据传是从某板卡厂商流出的270.80版驱动,并且是通过微软WHQL认证的,从驱动编译日期上来看,编译于日的270.80版驱动比275.27版更新。
而经过分析驱动文件,我们发现270.80版驱动的显卡支持列表也是非常壮观,不仅支持GeForce 6/7/8/9/100/200/300/400/500系列桌面显卡和ION离子平台,还支持Quadro FX/NVS系列专业显卡以及Tesla系列GPU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使用。
下载地址:
For WinXP-32
For WinXP-64
For Vista-32/Win7-32
For Vista-64/Win7-64
关注Firefox的用户都知道,Mozilla已经加快了Firefox的开发进度。从Firefox 5.0开始,Mozilla计划每6周发布一个重大版本。如今Firefox 5.0正处在Beta测试阶段,正式版将在一个月内发布。
此时,Mozilla已经开始Firefox 7.0的开发,Mozilla社区开发主管Asa Dotzler昨日在微博上透露了这个消息。Dotzler指出,Firefox 5正在Beta中,Firefox 6处在Aurora阶段,而Firefox 7已经在开发Nightly版本。几个小时候后Dotzler还在微博上补充说,&我们已经完成了,Firefox 7进入到了mozilla-central阶段。&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用户可以获取Firefox 6或是Firefox 7版本进行了测试了。目前的开发版本还仅适合开发人员进行检测。Dotzler只是要告诉我们,Firefox 7已经开始了开发工作。
根据Mozilla发布日程表,Firefox 5将于6月21日发布,Firefox 6发布日期为8月16日,Firefox 7将于9月27日正式发布。
Firefox 5.0 Beta简体中文版本地下载:
Windows版:
多国语言版本下载:
  上方文Q
和Ubuntu类似,另一个Linux发行分支,号称&前卫、自由和开源的操作系统&Fedora也是大约每半年更新一次,今天我们就正式迎来了Fedora 15&&事实上镜像下载昨天就已经开始了。
Fedora 15开发代号&LoveLock&,基于Linux Kernel 2.6.38.6版内核开发而来,照例给桌面用户、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带来了极为丰富的新特性,主要包括:
桌面用户&&
GNOME 3桌面环境
Btrfs文件系统支持
印度语输入加速器
更好的崩溃报告
Live 镜像更高的压缩
更好的电源管理
LibreOffice办公套件
Firefox 4浏览器
KDE plasma workspaces 4.6、Xfce 4.8桌面环境
Sugar .92学习平台
开发人员&&
机器人开发套件
编程语言更新 (Python 3.2、OCaml 3.12、Rails 3.0.5)
系统管理员&&
systemd系统和会话管理程序
动态防火墙
BoxGrinder应用创建器
Virt Manager整合Spice
一致的网络设备命名
移除Setuid
改进对于加密用户主目录的支持
RPM 4.9.0 包管理器
Tryton ERP系统
更多新特性可以参考这里:
各版本安装镜像下载:
今天下午,土豆网宣布正式推出原画平台,用户可以不受限制的上传任何清晰度的视频。
土豆网官方宣称,此举避免了用户上传视频被各个网站压缩,从而造成的清晰度打折情况。其最高清晰度上限突破了视频行业惯常的清晰度360p,甚至被称为&高清&的720p和1080p,达到无上限的清晰度。
&这是土豆网面向未来的战略级投入,我们的产品技术已经率先准备完毕,带宽和服务器都有相应投入。&土豆网副总裁邓薇如此表示。
据了解,土豆网新技术平台的多媒体编解码系统,在土豆分布式转码技术的支持下,可将用户上传视频的分辨率不受限制地给予保留,并按质量优先进行编解码,保证视频的清晰度。
目前,土豆网的新老用户已经可以开始无限制上传,网页上有H标识的新视频就能切换到原画,站内、站外都能体验到原画,让用户体验到还原视频清晰度,不受清晰度被压缩的困扰。
土豆网负责人表示,此次上线的战略级的原画平台,土豆网还采用了云存储、云转码,用户可以方便的把视频上传和存储到土豆网的云端。以后,用户需要下载,可以直接通过土豆网的itudou工具从云端下载原画视频,清晰度没有损失。
据悉,眼下,土豆网正在与中国电信运营商达成宽带应用联盟,将用原画无限高清的技术平台来为运营商的网络升级提供&给力&的视频应用。(文/)
  上方文Q
,华硕玩家国度Crosshair V Formula主板的第一批官方照片也来了。
这块顶级推土机主板将会有两个版本,除了标准版之外还有一个附赠的特别版,该卡融合了华硕Xonar声卡与Bigfoot Kiler E2100杀手网卡,采用PCI-E x1接口,此时的主板型号也顺应叫作&Crosshair V Formula/Thunderbolt&。
背部接口也第一次显山露水,可以看到一个PS/2(键鼠)、四个USB 3.0、八个USB 2.0(其中一个可能用于ROG Connect)、eSATA、光纤S/PDIF等等。
由于照片比较清晰,散热器看起来也精致了很多,还能看到贯穿其中的一条热管,但并没有连接到南桥散热片上。供电电路应该是10相Extreme Engine Digi+设计。
该主板拥有四条PCI-E 2.0 x16插槽,可以支持三块双插槽显卡组成三路CrossFireX、SLI。
附赠Thunderbolt扩展卡
处理器供电电路和散热器近景
Thunderbolt扩展卡
使用傲游浏览器的用户最近两日可能会发现,访问团购网站拉手网()时傲游会提示该网站为恶意网站,无论是傲游2.5版本还是3.0版本均出现此状况。
对此傲游今天上午在官方论坛上发布公告称:&我们第一时间对数据进行了排查, 发现这条记录来自于CNNIC的数据库。 经过确认,我们已经在10分钟内将拉手网从恶意网址库中移除,并将最新的防恶意网址数据推送给大家。&
不过目前用傲游访问拉手网仍然出现同样的警告,傲游官方表示,这有可能是网络数据更新延迟所致,当前傲游仍在进行反复的测试,遇到这种情况的用户可以点击&继续访问该网站&。
傲游官方公告如下:
有关将拉手网误报为恶意网站的公告
大家好,昨天开始我们陆续接到用户反馈,团购网站拉手网 被傲游浏览器标为恶意网站。
我们第一时间对数据进行了排查,发现这条记录来自于 CNNIC 的数据库。经过确认,我们已经在 10 分钟内将拉手网从恶意网址库中移除,并将最新的防恶意网址数据推送给大家。
今天仍然有用户反馈遇到上文所述情况,我们推断这有可能是网络数据更新延迟所致。现在我们还在进行反复的测试,力求最快速度解决大家的问题。
如果大家再遇到拉手网的误报信息,请点击 &继续访问&。
给大家造成不便,以及给拉手网带来误会,我们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上方文Q
英国电信分析公司The Mobile World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100%,这意味着全球电话用户数已经达到人口总数。
The Mobile World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9.2亿,移动用户数在其中占绝大多数,达到56亿,而固话用户仅为13.2亿。
The Mobile World指出,它的电话普及率数值是基于美国人口普查局对世界人口总数的估值得出的,美国人口普查局认为世界人口数为69.2亿。
The Mobile World首席分析师John Tysoe说:&电信行业又一次颠覆了增长速度一定会放慢的预测。2010年,电信行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0亿美元,同时,电信行业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用户增长,仅在其中的一个财季就增加了2亿新用户。&
日前,咨询公司Gartner刚刚调低了对手机行业今年的预期,但是Gartner预计今年终端出货量将达到17.9-17.95亿部,相比去年的16亿部仍有增长。()
  Skyangeles
从2009年的iPhone 3GS开始,苹果在手机中加入了一颗硬件加密芯片,不过最初并没有投入使用。去年伴随着iOS 4操作系统的推出,苹果终于启用了这项&数据保护&功能。在iPhone 4/3GS、第三/四代iPod touch和iPad上,只要启用密码,所有数据都会通过256bit硬件加密进行存储。
有研究者认为,很多iPhone 3GS用户抱怨他们的手机在升级iOS 4后,系统反应速度明显下降,实际上就是缘自系统执行硬件加解密所需的开销。不过,这种高安全性措施也让iPhone逐步获得了很多企业乃至政府机要部门的青睐。
不过,对于高手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无法攻破的。密码破译领域的知名企业俄罗斯ElcomSoft公司日前宣布,他们已经攻破了iOS 4操作系统的硬件加密体系,只要拿到手机,就能破译其内部存储的数据内容。
使用Elcomsoft的破译工具,可以获取到iOS设备中存储的所有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电子邮件全文,甚至包括已经删除的短信和邮件。由于这项技术敏感性,ElcomSoft表示该破解工具套装将仅限于各国政府执法部门、法庭取证机构以及情报机关购买。
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以买到的是民用版的ElcomSoft Phone Password Breaker,可以用于破译iOS设备加密备份文件的密码,全面支持CUDA/STREAM多路GPU硬件加速。
  上方文Q
2009年的时候,华硕将两块旗舰级N卡GeForce GTX 285组合到一起,,拥有480个流处理器、4GB GDDR3显存、超频频率、双八针辅助供电、HDMI输出接口等令人瞠目结舌的高规格,全球限量发行1000块也使之成为发烧友竞相追逐的宠儿。
GeForce GTX 400系列去年遭遇高功耗、高温度的困扰,官方都没有双芯型号,,但转眼就没了下文。
现在,GeForce GTX 590勉强夺取卡皇宝座之后,华硕真正的二代火星卡也终于要来了,两颗心脏自然来自GeForce GTX 580。华硕将在下月初的台北Computex 2011大展上拿出这块极致奢华的&MARS II/2DIS/3GD5&,口号依然是&Limited Edtion. Unlimited Power.&(限量版本 无限能量)。
新卡的具体容颜还在遮遮掩掩,只用第一代MARS暂时代替,规格方面透露的也不多。根据官方预告,该卡将采用多达19相超合金供电,号称性能提升15%、寿命延长2.5倍、温度降低35℃,同时搭载DirectCU双风扇散热器(三插槽?),风流增加600%,还有全新的GPU Tweak超频工具,可实时调整频率、电压、风扇转速,最多四档。
流处理器当然是1024个,显存则是2&384-bit 3GB GDDR5,每个核心1.5GB,但具体频率都没有确定。
同时展示的还会有两款基于MATRIX系列GeForce GTX 580,型号分别为&MATRIX GTX580 P/2DIS/1536MD5&(Platinum白金版)、&MATRIX GTX580/2DIS/1536MD5&(标准版),供电、散热、超频宣传和MARS II一模一样,而且还有Safe Mode安全模式按钮,频率方面核心分别为816MHz、782MHz,1.5GB GDDR5显存4008MHz。
或许MARS II的模样会和它差不多。
如果你比80后还大,请打住别往下看了,看了会难过的。说80后,其实也差不多奔三了,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硅谷的几个80后,他们在干啥?
1. Jake Mintz(28岁)、David Lieb(30岁)
当他们还在就读芝加哥大学时,David Lieb提出一个想法:要是两支手机触碰一下,就可以交换信息该有多好,因此发展出Bump App,现在已经有3,200万次下载量。获得Andreessen Horowitz、红杉资本、Y Combinator和多位天使投资人的2000万美元资金。
2. Alex Rampell(29岁)
2006年创办TrialPay,「你买东西我出钱」的概念,该公司从中赚取佣金,现在有120名员工,今年收入将超过5000万美元。获得Battery Ventures、Index Ventures和其他投资者的3000万美元资金。
3. Adam D&Angelo(26岁)、Charlie Cheever(29岁)
他们曾在Facebook当同事,Adam D&Angelo是Facebook的CTO,Charlie Cheever则是负责Facebook Connect服务,他们携手在2009年创办问答网站Quora。从Benchmark Capital获得资金,不过并未公开金额。
4. Daniel Gross(19岁)、Robby Walker(27岁)
使用Greplin就可以搜寻Gmail、Facebook、LinkedIn和Dropbox等帐户信息,要挑战Google搜寻不到的东西,19岁的Daniel Gross是年轻的创业者。获得红杉资本和其他投资者的480万美元资金。
5. Rich Aberman(26岁)、Bill Clerico(25岁)
他们在学校里相当活跃,经常要为各种活动募款,不过他们发现过程太繁琐,所已推出WePay,希望能改善募款不便的状况。从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August Capital、Y Combinator和其它天使投资人获得920万美元资金。
6. Aaron Harris(26岁)、Ryan Bednar(25岁)、Josh Abrams(27岁)
Tutorspree要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辅导资源,可以像他们一样进入哈佛名校。获得Y Combinator约100万美元投资,目前还在寻找更多资金。
7. Jason Baptiste(26岁)
2010年创办OnSwipe,可以协助出版商相当方便就将内容发布到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计算机。获得Spark Capital、Betaworks、SV Angel的 100万美元资金。
以上几位摘自BusinessWeek的2011最佳科技创业青年(),各位如果是80后,情何以堪,这些硅谷年轻人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dream,为了改变世界,我们80后在干什么呢?还有dream吗?这样下去中国还有可能超过美国吗?美国人在科技创新,我们却还在抱怨中浪费时间、在复制粘贴中浪费时间、在打游戏浪费时间、在天涯看帖浪费时间&&时间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在21世纪就是比任何东西都贵的!而我们却还在浪费它!(谨以此文献给前途无量的80后们!警醒的有,麻木的不要。)(文/)
虽然诺基亚与微软已经达成合作,但是到目前为止诺基亚还没有推出一款搭载WP7系统的手机,不过昨晚微软在发布会上表示,首款采用Mango系统的手机,已经在诺基亚的实验室中进行测试。
此前有传言称,诺基亚最初的两款Windows Phone机型将会命名为诺基亚W7和诺基亚W8。其中,诺基亚W7的硬件基于X7,而诺基亚W8则是N8的一个变种,同时应微软的要求,诺基亚Windows Phone原型机均采用高通的芯片组。
Mango系统增加包含简体中文在内的更多语言的支持,并且带来多任务功能,各种程序应用都可以自由切换,同时还引入了IE9浏览器,并支持HTML5标准,上网体验将更加流畅。
微软新Mango系统除了将联系人和SNS社交客户端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新增人脸识别功能,基于位置的电影服务等新特色之外,微软应用商店所提供的程序数量也达到了18000款,可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程序应用体验。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诺基亚首款Windows Phone搭载Mango系统的手机将会在今年九月份上市。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tatCounter的统计数据,截止到5月11日,Chrome在我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69%,已经超过傲游,仅次于IE。
IE在我国仍然是占据着统治地位,其市场份额高达86.92%。其他浏览器的份额和IE无法相提并论,不过Chrome出现了可喜的增长趋势,已经超过本土浏览器傲游,成为我国第二大浏览器。
在全球范围内,IE依然是老大,但是其地位岌岌可危,5月份市场份额仅为43.95%,而Firefox则已经攀升至29.35%。
详细排名如下:
1、IE - 86.92%
2、Chrome - 4.69%
3、傲游 - 3.77%
4、Firefox - 3.35%
5、Safari - 0.69%
6、其他 - 0.58%
1、IE - 43.95%
2、Firefox - 29.35%
3、Chrome - 19.22%
4、Safari - 5.01%
5、Opera - 1.85%
6、其他 - 0.63%
  上方文Q
据工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前四个月小灵通用户净减387万,总用户数仅剩2476.2万。
统计数据显示,1-4月小灵通用户减少387.0万户,达到2476.2万户,仅是4月减少105.7万,用户缩减规模有加剧的趋势。另外,小灵通在固定电话用户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底的9.7%下降到8.5%。
2009年2月,工信部发出通知要求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小灵通的清频退网工作。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通过各种方式提醒或鼓励小灵通用户转网,不过有业内人士称,按照目前小灵通的退网速度,很难在年底之前完全实现退网,运营商依然有很大的转网压力。
相关消息,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9亿户大关,其中3G用户总数为6757万户。
同期,全国电话总数达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屏幕闪烁怎么回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