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可以进行一些生产性活动野猪电影网对吗?

导读: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习题,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却不是财富,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6.经济学上的投费是指(),8.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14.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3.假定某经济有A、B、C三厂商,4.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价值总和,()3.在两部门经济中,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减少2.在两部门经济中,第二章国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习题 一、基本概念
国民收入最终产品中间产品重复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个人可支配收入奥肯定律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折算指数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潜在国民生产总值 二、判断题(F,T) 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产出一定等于收入,但不一定等于支出 3.当我们测度一个特定时期所发生的事时,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流量 4.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5.储蓄要求一部分现有产品不被消费掉。 6.用支出法计算的GNP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 7.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8.用支出法计算GNP时的投资是净投资。 9.从NNP中扣除间接税、政府转移支出,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就等于国民收入。 10.住宅建筑是消费者的耐用品,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作为消费者支出处理。 11.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12.对一个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的国家而言,GDP应小于GNP。 13.同样是建筑物,如被居民和企业购买属于投资,如被政府购买则属于政府购买。 14.用收入法核算GNP时,政府公债利息应计入GNP,因为政府举债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目的。 15.个人收入即个人消费支出与储蓄之和。 16.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以生产的最大产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低于实际的GNP。 17.奥肯定律反映了产出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反向关系。 18.根据奥肯定律,我们可以用某年的实际失业率与名义 GNP计算潜在GNP。 19.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NP。 20.如劳动合同规定雇员从雇主处得到的福利(如免费工作餐……)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则核算GNP时应减去这部分福利性收入。 21.一般而言,公债利息和消费者个人之间的利息支付均不计入GNP。 22. GNP总量增加时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23.由耐用品的消费所提供的服务作为生产性活动计入当期的国民收入。 24.虽然债券对于个人来说可以认为是财富,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却不是财富,所以不能计入GDP。 三、选 择 题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5.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O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6.经济学上的投费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合计算机 D.以上都是。 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 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2 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B.12 500亿美元和10 500亿美元 C.2 500亿美元和2 000亿美元 D.7 500亿美元和 8000亿美元 8.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9.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 )。 A.销售税 B.公司利润税 C.货物税 D.公司财产税 l0.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11.在下列项目中,( )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净值(NDP) C.国民收入(NI) D.个人收入(PI). 13.下列第( )项不属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救利息 c.红利 D.养老金 14.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15.下列() 项命题不正确。 A.国民生产净值(NNP)减直接税等国民收入(NI) B.国民生产净值(NN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NP 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 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 16.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A.500美元1 B.480美元 C.470美元 D.400美元. 四、计算题 1.根据下列情况计算:(1)净投资;(2)国内生产总值;(3)储蓄。 表2-1 消费支出 总投资 折旧 政府购买 出口 进口 转移支付 税收 30 000亿元 7 000亿元 700亿元 10 000亿元 4 000亿元 5 000亿元 5 000亿元 12 000 2.假定某国2000年的统计数据为:国民生产总值5000亿元,消费为3000亿元,总投资为800亿元,政府购买为960亿元,净投资500亿元,政府预算赢余30亿元。求:(1)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净税收;(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3.假定某经济有A、B、C三厂商,A厂商年产5 000。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200,C买2000,其余2 800卖给消费者。B年产500,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 000,其中3000由A购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 (2)计算GDP为多少。 (3)如果只有c有500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4.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表2-2.试计算; (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2)如果以1990年作为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 (3)计算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1992年价格比1990年价格上升了多少? 表2-2 产品 A B C D E 1990年产量 25 50 40 30 60 1990年价格(美元) 1.50 7.50 6.00 5.00 2.00 1992年产量 30 60 50 35 70 1992年价格(美元) 1.60 8.00 7.00 5.50 2.50 五、分析问答题 1.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只计算对最终产品的支出而不计算对中间产品的支出? 2.“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 3.为什么间接税应计如入GDP? 4.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5.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6.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DP?
一、基本概念 略 二、判断题 1.T;2.F;3.T;4.T;5.T;6.F;7.T;8.F; 9.F;10.F;11.F;12.F;13.F(?);14.F;15.F;
16.F;17.T;18.T;19.T;20.F;21.T;22.F; 23.F;24.T。 三、选择题 1. B;2.B;3.D;4. C;5.D;6.D;7.A ; 8.A;9.B;l0.C; 11.B;12.D;13.D;14. D;15.A; 16.B。 四、计算题 1. 解: (1)净投资=总投资-折旧=0(亿元) (2)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总投资+政府购买+(出口-进口)=+10000+()46000 (亿元) (3) 消费支出+总投资+政府购买+出口=消费支出+储蓄+净税收+进口 +=30000+储蓄+()+5000 储蓄=9000(亿元) 2. 解: (1)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总值-(总投资-净投资)=5000-(800-500)=4700(亿元) (2)净出口=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5000-()=240(亿元) (3)净税收=政府预算赢余+政府购买=30+960=990(亿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净税收=0(亿元) (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0(亿元) 3. 解: (1)A的价值增加为;5 000―3 000=2000 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300 C的价值增加为: 000 合计价值增加为; 000=6 300 (2)最终产品价值为:2 800+500+4 000=6 300,式中2 800、500、4000分别为A、B、c卖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3)国民收入为;6 300―500=5 800. 4. 解: (1)199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5x25+7.5x50+ 6x40+5x30+2x60=922.5(美元) 1992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6x30+8x60+7x50+ 5.5 x35+2.5x7O=1 245.5(美元) (2)199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5x30+7.5x60+6x50+5x35+2x70=1110(美元) (3)1990――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为0=112.2% 可见1992年的价格比1990年价格上升了12.2%。 五、问答题 1.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只计算对最终产品的支出而不计算对中间产品的支出? 答:既计算对最终产品又计算中间产品就会产生重复计算的结果。例如,农民生产小麦,再把小麦卖给面粉厂,面粉厂把小麦加工成面粉再卖给面包师做成面包,每一道生产工序都相应增加了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增加值。对于面包这个最终产品而言,小麦、面粉都是中间产品。如果计算了小麦、面粉的价值,当面包出售时又计算了面包的价值,这样在国内(民)生产总值核算中,小麦、面粉就被计算了两次, 从而扩大了最终产品的价值。所以,在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中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或者计算在各生产阶段的增加值,计算增值与计算最终产品价值的结果是相同的。 2.“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 答:不对。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总投资增加时净投资不一定增加,而只有净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才增加。例如,某国某年总投资增加200亿美元,折旧也是200亿美元,则净投资为0,资本存量并未增加。 3.为什么间接税应计如入GDP? 答:间接税虽然由出售商品的厂商缴纳,但是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东西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以支出法计算的GDP和以收入法计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入到收入法计得的GDP。 4.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失业救济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然都属于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5.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答:产出指GNP的生产,亦即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价值总和,例如长期来我们所讲的工农业总产值.假定某纺纱厂1年产出成品(纱)值20万元,其中包括消耗棉花价值为15万元(我们用棉花代表生产纱的耗费的全部中间产品价值),则创造的价值只有5万元,而不是20万元. 为什么产出等于收入呢?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5万元价值就被认为是生产纱的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及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要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20万元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和地租后的余额。假定工资是2万元,利息是1.5万元,地租是5干元,则利润就是1万元.正由于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卖价扣除成本后的余额,因此.总产出总等于总收入 总产出总等于总支出是指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例如,假定一件上衣卖500元,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出500元,而这500元又是许多与之有关的生产经营者(如棉农,纱厂、织布厂、制衣厂、售衣商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上衣是如此,千千万万最终产品也是如此,因而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6.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DP? 答:算.因为这里虽没有发生市插交换活动,但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时房子也提供了效用,固而艘看作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创造了价值.他的房子如果不自己住而租借出去也可以收到房租,这部分房租也应计入GDP.总之,不管房于是自己住还是出租,这部分房租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一 、名词解释 均衡产出或收入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投资乘数加速数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 二、 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 2.我国GDP包括自产自用的粮食、家禽、蔬菜和自建筑房。() 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时。()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5.净税收增加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6.其他条件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支出乘数变大,净税收入乘数变小。() 三、选 择 题 1.如果在消费一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
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 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增加 D.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减少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3.当消费函数为C=a+bY,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旅游景点、文档下载、行业论文、出国留学、专业文献、党团工作、办公文档、工作范文、应用文书以及宏观经济学习题等内容。本文共7页
相关内容搜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七章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2015.ppt 7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 世界上大多数生物仅在野外生活,而且很多物种是未知的。如果对它们同样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保护,不论从时间、财力、精力及智力上都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近年来,保护生物学的研究重心从单一物种的保护转移到物种栖息地与生态系统的保护,这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自然保护区就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它们的建立和有效管理是保护生物学的战略举措。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全世界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迈山谷的红杉树保护区,1864年建立。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为美国1872年建立的黄石公园。
红杉树保护区的红杉树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始于1956年建立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过60年的努力,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40个,总面积约14971万公顷,其中陆域面积1433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9%。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自然保护区发展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7.1自然保护区的概述 7.1.1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定义 一般认为,自然保护区是将山地、森林、草原、水域、滩涂、湿地、荒漠、岛屿和海洋等各种典型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及自然历史遗迹等划出特定区域面积,设置专门机构并加以管理建设,作为保护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地。 中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自然保护区 “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的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它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它可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还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地区生态平衡。 早期人们认为自然保护区应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排除人类干扰才可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保护区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1971年国际保护学者经过多年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研究,正式提出生物保护区的概念。生物圈保护区的根本任务在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从此,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从传统的孤岛式的消极保护发展成为保护、科研、教育、资源持续利用和旅游等多项功能。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拯救某些濒于灭绝的物种、特殊生态系统、重要自然历史文化遗迹,为某些生物提供生境;监测人为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研究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条件和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规律,找出合理利用资源的科学方法。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水源涵养区;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建造、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等。 7.1.2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功能作用 目前,自然保护区不再是一个封闭式的消极保护的自然单位,而应该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将保护、科研、教育、资源持续利用、旅游等有效地结合起来,追求保护与利用的统一,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周边地区社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民众教育、增强民众保护意识。综合起来,自然保护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使生活在保护区境内的物种或亚种拥有了免受人类经济活动干扰的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被保护的物种保持了生存活力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挑战能力,保持了继续进化的潜力。 2)自然保护区内生存的动植物种类为人类开发和利用野生物种的遗传资源提供了天然的基因库。这种基因库将比任何人类建设的种子库、细胞库拥有更丰富的内容。这些基因可以被用来改良农作物及家禽家畜的经济性状,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3)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生物群落的完整,保护了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使它们可以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4)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的最优方法。自然保护区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受保护的区域内营造一个不受非自然因素干扰的、自由运行的完整生态系统,许多自然奇观、人文景观及自然历史(地质公园)、人类文化遗产得以合理保护。 5)通过在保护区之间建立保护走廊,形成自然保护区网,为物种的异质种群提供了适宜的生境,使种群间的基因得以交流,进而达到了保存物种遗传多样性的目的。 6)自然保护区杜绝了人类引种对当地物种的威胁。在造成物种灭绝的众多因素中,引入外来种常常是造成当地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其中最著名的例证就是当人们将哺乳动物引进澳洲大陆时众多后兽亚纲(有袋类)物种的灭绝。许多海岛鸟类的灭绝往往也是人类带入的家猫和啮齿类动物造成的。保护区建立后的严格控制管理制度,从根本上限制了引进物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选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珍惜野生动物保护与欣赏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国生产性活动在线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