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捕鱼出现一个通行证页面怎么js 退出页面

摄影沙龙用
《小品摄影》资料
(从12楼开始)
该用户从未签到
n3.jpg (70.77 KB, 下载次数: 8)
17:32 上传
摄影图片欣赏的一般方法
我们现在谈摄影图片的欣赏,是因为我们刚刚学习完基础的理论和技巧,我们的分析还侧重于作品的创作技巧上,选择的图片也比较老一点,老的图片有好处,就是不容易给大家讲错,其实对一幅作品进行欣赏品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要么“英雄所见略同”,看法较一致,要么“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喜辣,我爱酸,你说好,我嫌糟,大家争持不下。这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艺术修养,审美取向,情趣喜好等的不同和差异就会得出大相径庭的结果。所以大家没有必要争论,你认为对你有启发,你就学习其中的长处,你认为没有什么意思,不学习它也就罢了。
我在讲的《摄影基础讲座》第一课就给大家讲了欣赏摄影作品的三项原则,这三项原则是:
1. 这张照片的主题是什么?
2. 作者如何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
3. 作者在简化画面方面做了哪些?没做哪些?
我想大家不会忘记其实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围绕这三原则来讲的,在下边的图片中我们可能要有一些新的提法,这与上面的三项原则并不矛盾,只不过是我们现在的欣赏角度不一样,以前是学习,现在是提高,因此现在讲我们讲作品的内涵可能多些,讲基础就少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14:08 编辑
n4.jpg (62.65 KB, 下载次数: 7)
14:08 上传
张轶拍摄的《初梦人生》
一幅照片中景物影像的清晰范围由景深长短来决定,而景深长短则取决于三种因素。一是光圈的大小:光圈愈大,景深愈短;光圈愈小,景深愈长。二是摄距的远近:被摄物离相机镜头距离愈近,景深愈短;被摄物离相机镜头愈远,景深愈长。三是镜头焦距的长短:镜头焦距愈长,景深愈短;镜头焦距愈短,景深愈长。
    短景深作品,画面中焦点前后的景物影像清晰范围小,前景和背景中的景物影像大都虚糊,给人一种梦幻感觉,具有飘渺迷离的艺术表现力;长景深作品,画面中焦点前后景物影像清晰范围大,画面中大部分景物影像清晰真切,给人一种逼真的感觉,具有赏心悦目的艺术表现力。具体到一幅作品,是选择短景深好呢,还是选择长景深好?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景深的长短不是决定一幅作品优劣的条件。景深长短各有好处,各有艺术表现力,要根据被摄景物的实际场景所需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来综合考虑,巧妙选择。
    我国摄影家张轶拍摄的《初梦人生》清晰范围很小,从前景数起只有第三个婴儿的影像是清晰的,而其余均是虚糊影像,确像是在睡梦中的景物,正好符合了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果选择了长景深,孩子们都是清晰的影像,那将是另一种意境了。
    初生婴儿,均在襁褓之中甜蜜地酣睡着,确是人生初梦,要表现这样的场景画面,当然是短景深为最佳选择。现在我们从画面上看,作者在拍摄时,为求短景深效果,不仅选择了大光圈,使景深短下来,而且选择了长焦距镜头,因为长焦镜头不仅可使景深浅短,同时还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接近,使前后景物距离缩短,具有压缩空间感的本领,画面上婴儿与婴儿紧紧挤靠在一起,就是长焦镜头所起的作用。再看画面表现效果,这幅作品摄距也不会很远,因为在婴儿室内,房间不会很大,画面只取了婴儿们的头部,摄距如果远了,画面场景不会这么小。大光圈+长焦镜头+近摄距,决定了《初梦人生》短景深的艺术表现效果。
n5.jpg (76.05 KB, 下载次数: 9)
14:08 上传
刘半农 1927年摄 
  刘半农()又名刘复,江苏省江阴县人,是我国早期的艺术摄影家,摄影艺术的开拓者之一。他生活在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新青年》杂志的编辑,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也是文学家、语音学家、诗人和教授。他从小喜欢摄影,是我国最早的摄影艺术团体——北京光社的主要代言人。在当时,他把照相分成“写实”和“写意”两大类,这不同于当时照相馆和社会上的“写实”摄影,而是要表现作者主观情怀的“写意”摄影,他着力提倡的“写意”,“乃是要把作者的意境,借着照相表露出来。意境是人人不同的,而且是随时随地不同的,但要表露出来,必须有所寄藉,被寄藉的东西,原是死的,但到作者把意境寄藉上去之后,就变做了活的”(《半农谈影》),他还进一步提出,摄影作为艺术,“必须能把我们自己的个性,能把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情趣和韵调,借着镜箱充分地表现出来,使我们的作品,于世界别国人的作品之外另成一种气息,然后我们的工作才不算枉做”(《北京光社年鉴》第二集《序》)。刘半农编辑的《北就光社年鉴》(共两集)是我国最早出版的摄影艺术的作品集,《半农谈影》是我国第一本摄影艺术理论专著。他的作品和理论是我国摄影艺术发展史上的奠基石之一。
  《舞》是摄影小品。拍的只不过是几根随风摇曳的小草。这种平常的景观已不大可能引起现今摄影家的注意,因为它太平常了,不足以抒发作者激烈的或深沉的或悠然的情怀。要拍,也得通过现代的摄影技巧,变形、变色、夸张、虚化、设置背景等等艺术手段,重新“塑造”小草的形象。但是六十多年前的刘半农,和当时全世界的摄影家一样,都没有掌握今天的摄影器材和以后发展起来的摄影艺术语言,他只是“老老实实”地拍摄了几根随风摇曳的小草。它们“立足”于左下角,有比较宽广的空间可以展开舞姿;大都向右倾身,但也有傲然挺立者;“舞者”并没有站成整齐刻板的队形,而是疏密相辅、高低参差、甚至有形影交错者;而“足根”周围众多的绿叶,更簇拥出亭亭花枝的洁白俏丽……。这一切是如此自然,没有任何矫饰,没有任何斧凿痕迹。这一切又是如此生动,令欣赏者如闻飒飒清风,如风翩翩舞姿,还夹带着荒野阵阵蒿草的芬芳,风吹草动,这本来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既无知觉,更无感情可以评说。但一经摄制成《舞》,也就是说作者把自己的感受(意境)溶入(寄藉)所摄制的形象,刘半农所追求的那种极富生命力的意境,也就悄然而出了。
上边讲了,这幅作品在来当时看,是一幅很好的作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摄影器材和摄影表现艺术也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也不断提高,作品的表现手法日渐增多,但不管怎样发展,一幅作品的内涵是最重要的,最好不要有什么政治倾向,有内涵的作品在什么时代都不会落伍的,因此大家在平时创作时要注意作品的内涵,也就是意境要深,要经得起琢磨,要使人看后有触动。
该用户从未签到
n6.jpg (70.09 KB, 下载次数: 6)
14:10 上传
老焱若 1928年摄 
  老焱若()广东顺德人,我国早期的摄影艺术家,是二十年代摄影艺术团体——北京光社的成员,并被时人称为光社四杰之一,他一生从事科技工艺教学,发明颇多,如现在使用的蜂窝煤自动压制机、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折叠伞等,都是他发明的。他一生爱好摄影,创作颇丰,对摄影器材的改进、创制也不少,他的作品以风光为多,具有浓郁的国画风味和民族风格,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浓淡适宜,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
  《一肩风雪》是老焱若留存下来的代表作之一,是广大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都熟悉的作品。多年来被人们赞扬为我国较早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在那茫茫的雪地上,一棵巨大的老树,枝叶早已干枯,千百年的风雪在它的躯干上留下累累的伤痕,它倔强地、弯曲着身躯站立在莽原之上,顶天立地,又似乎不胜重负,压得歪斜了。白色的天,白色的地,黑色的树干也蒙上了白色的雪。强烈的黑白对比带来了浓重的感**彩:萧瑟的场面,压抑的气氛,在这白雪黑树之间,突出了一个肩挑双筐的人影,他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人?这都无关重要,路旁的老树,已映衬了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他挑着的双筐,并没有装满丰收的果实或暖身的醇酒,似乎是空空的,但他躬着身,弯着腰,那向前倾斜的姿态显示了不堪重负——一肩风雪。他脚下那弯曲的道路,更延伸到茫茫雪原的不知处!这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作者予深切的同情。但是,20年代的摄影家,他们拍摄摄影作品,把它公诸于世,主要还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怀,是要把自己的满腔感慨,借着照片渲泻出来,即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一肩风雪,是指雪原中的挑担人,更是指作者自己的慷慨!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幅作品,是作者把景与情、物与志高度溶合的产物。
有人说,这幅作品对焦有点糊,其实当时的照相镜头,拍出照片的清晰度已经很高,达到丝毫毕现。这在科学是一大进步,但对艺术,却嫌过于清晰,一露无遗,一目了然,反而成为表情达意的局限。所以当时提倡艺术摄影要“糊”一些,称之为“艺术糊”或“美术糊”。欣赏这幅作品,不要以为是作者焦点不实,而是有意要模糊一些,这种模糊加大了作品内涵的容量,可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这是“糊”得恰到好处,正如现在使用柔光镜拍摄一样,当然,糊也有一个限度,并非越模糊越好。我们看本世纪初的外国摄影作品和二十年代的中国摄影作品,都普遍有个糊的问题,这是摄影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特定时期的特征。
n7.jpg (92.47 KB, 下载次数: 9)
14:10 上传
张印泉 1935年摄 
  张印泉()河北省丰润县人。毕业于北京国立政法大学,擅长风光、人物摄影,精通摄影科学,主要著作有《摄影的原理实用》、《摄影应用光学》、《人造光摄影》等。他研制的长焦和变焦镜头,达到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在摄影创作中,深受中国画的影响,前期崇尚含蓄、恬静、圆润的阴柔之美。“九?一八”事变后,在抗敌救国思想的影响下,他认为“一个时代的艺术,常受着社会潮流的推荡而变迁,有史以来,治乱兴衰的时代不同,所产生的艺术亦因之有别,……目下中国所需要的新的艺术,不是**雪月,不是旖旎温柔,是披荆斩棘,是开创奋兴,我很有希望拿这种主义来鼓舞自己,以从事摄影。”后来他明确提倡“力”的表现,艺术风格要求“简洁、明快、生动、有力。”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对我国摄影艺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是摄影与暗房、理论与实践等都有突出成绩的摄影大师。
  《力挽狂澜》是张印泉的代表作之一。摄于1935年7月早晨6点,当时长江上风浪骤起,一只小筏子挣扎着靠近停泊在江心的轮船以接运邮件和旅客。是在轮船上投出缆绳相接应的瞬间抓拍而成的。1936年发表于《美术生活》,初名《努力的舟人》,同年投寄英国伦敦国际影展,入选于英国国际摄影年鉴。倍受国内外摄影界的称赞。作者选择风急浪大的江面作背景,利用逆光使汹涌奔腾的景象多层次地凸现出来,使人感到小船是在无边无际的波涛中颠簸,随时有被这巨浪覆没的危险。这时,我们又惊喜地发现,有一根救命的绳索从天外(画外)飞来;快要落下来了,船工急忙伸手去抓(接),绳未落下,手未抓到,画画就固定在将要接到又未到的空间,使人感到绳索和人物都在急促地运动,并且造成一种悬念,不禁使我们为船工着急,无声地在心里向工友们呐喊:快!快接住!当然作者必须(已经)把轮船置于画面之外,否则,惊险、力量、急促……将大大削弱,安全感就会使“力挽狂澜”无所寄籍。作者拍摄这幅作品,是为了表现“船工们不怕危险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最早发表时的标题为《努力的舟人》,后来改为《力挽狂澜》,其艺术容量就大大扩充了。如果进一步联系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和作者思想与艺术观点的变化,就更加突现出时代的意义了。在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作者创作一幅作品的具体动机,和作品本身所包蕴的生活内容以及生活内容所可能体现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有时会由欣赏者的联想再创造而极大地丰富起来。
越能触发读者的想象、联想,使读者回味无穷,留连忘返的作品,就越是优秀的作品。
对照我们前边提的三原则,大家可以再分析分析。
n8.jpg (96.52 KB, 下载次数: 8)
14:10 上传
外援恼了    陈更生/摄
雕塑感的获得
 2006年5月6日,中甲联赛郑州主场河南建业对湖南湘军1:0比分,让湖南湘军大为不快。比赛结束后,湘军10号外援在步出场外时,遭遇河南球迷的不文明投掷物品,10号外援大为恼火,捡起地上的物品投向看台观众,然后又夺下护卫他的警察的警棍,意欲与球迷决一雌雄。后在众警察的竭力劝阻和护卫才下离开球场。
  摄影画面中的雕塑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经典的如“星条旗插上硫磺岛”,后来真的被做成了雕塑。
  陈更生的这一幅是个小事件,但是画面颇有些“雕塑感”。摄影艺术可以归入造型艺术之列,从审美角度看,造型艺术中的这种“雕塑感”似乎有些带规律性的特质:1、一个视觉性强的场景或事件;2、人物组群相互呼应且体态充满动势;3、对人体的适当表现;4、必要的正式场景的细节(如本片中的警棍和水瓶);5、在时态上是某个瞬间的凝固;6、在空间上不被裁切完整性。
  雕塑是最不“瞬间”的艺术,它通过预先构思用块面和体量完成的造型,在摄影中以瞬间的捕捉来完成,得之往往属于偶然。但是理解其中得某些艺术共性,对于创作却是有些意义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n9.jpg (78.17 KB, 下载次数: 8)
14:12 上传
耐人寻味的《雨中售花》
(法)伊捷斯摄
  在法国巴黎的街头,在两顶不大的伞帐下,站着母子二人,出售铃兰花。花的数量,并不太多,也就是寥寥可数的六七盆,就算全部卖出去,所得的金钱,够不够他们全家的一日三餐这用,还是一个问题。偏偏老天又下起雨来。路上的行人,躲雨尚恐不及,哪有心思买花?于是母子二人,只得百无聊赖地站在雨中……
  这是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镜头。它会使人想到这母子二人的处境,想到他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甚至于还会想到巴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是,如果作者没有抓住一个重要细节,这张照片的味道就会平淡得多。这个细节就是那位母亲的一只脚,由于站立得太久而有点酸疼,有点麻木,所以要弯曲一下,活动活动。这个小小的细节,透露出人物内心世界中更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消息”。整个画面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散发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的味道。
  伊捷斯(IZIS)是法国著名的老摄影家,50年代曾与布勒松、杜瓦诺等四人在美国纽约举办过一次规模甚大的联合影展。伊捷斯喜欢用禄来福来双反相机拍摄照片,因此他的摄影作品还有影纹清晰、层次丰富、影调细腻的特点。
n10.jpg (81.36 KB, 下载次数: 9)
14:12 上传
《梦中的流水》
(中)郝建国摄
  这幅作品拍摄的地点是众所皆知的贵州黄果树。这个举国闻名的大瀑布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各种挂历和画报之上。要想推陈出新,拍出新鲜画面,很不容易。作者决定另辟蹊径,选择大瀑布下面的局部岩石和流水构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画面。在拍摄时又采用了一种很少有人会感兴趣的感光极慢的全色黑白片(日本富士,感光度DIN7)。因此曝光的时间长达2分20秒,使得流动的水都因长时间曝光而变成了虚雾。非常虚的流水要有非常清晰(实)的岩石来衬托,才能使虚实之间产生强烈的对比,因此,作者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采用f/16的小光圈防止曝光过度,同时也为了加强黑白影调的对比,在镜头前又加用了红滤色镜(可以把所有反射兰光的地方变成深黑色)。所用的相机是国产的珠江单反S-201,标准镜头,摄于夏季的中午。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飞泉、瀑布和流水的照片。有许多似乎都比这幅好,不错,但在当时,象这幅作品把流水拍摄得黑白分明、如烟似雾的、却并不多见。物以稀为贵吗,现在大家可能都能拍出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也就很一般了。
n11.jpg (71.51 KB, 下载次数: 8)
14:12 上传
刚劲有力的《空中飞人》
   美国摄影家比尔·埃泼里奇(Bill Eppridge)为纽约芭蕾舞团的演员爱德华?维里拉拍了一个腾空跳起的镜头。这张照片发表在1969年6月6日的《生活》画报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拍好这张照片,埃泼里奇花费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观看维里拉表演的各个节目。埃泼里奇对节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决定拍摄演员维里拉的一个腾空跳起的舞姿,他认为这个舞姿健美、刚劲、有力,是“美”和“力”的和谐结合。 
  埃泼里奇动用了两台快门连结在一起的4x5英寸的Speed Graphic新闻相机:一台装日光型彩色片,另一台装“波拉”一次成像彩色片。这意味着,在按下快门后的一分钟之后,就立刻可以用“波拉”彩色照片来校验拍摄的效果,便于摄影者和舞蹈者双方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调整。为了抓住瞬息即逝的动态,用的是色温接近日光的电子闪灯。在光线的运用上,是以侧光为主,逆光为辅。侧光有利于表现肌肉的质感和立体感,纯黑背景的运用,使画面更加沉着稳重,最大限度地衬托出主体人物的舞姿。逆光可以在人体上勾出明亮的轮廓,使之与背景互相分离。
  为了解决调焦和景深问题,避免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测对焦点,埃泼里奇在地上画了一个白圈。他要求维里拉的跳跃,不要超过这个圆圈的范围。
  维里拉与摄影者配合得十分默契,为了获得最理想的艺术效果,他不厌其烦地认真地跳跃了十二次。当最后一次的“波拉”样片显示出彩色影像时,维里拉说:“就是它吧,再也跳不出更好的了。”于是,瞬间的舞姿就变成了永恒的影像。
这样的作品,如果大家现在拍易容易的很了,灯光打好之后,相机设到连拍上,总有一张会表现好的。这幅作品中我们要学习他的构图,灯光的运用,黑背景的运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n12.jpg (78.83 KB, 下载次数: 8)
14:14 上传
晶莹剔透的《玻璃茶具》
(中)朱少华摄
  在静物和广告摄影中,玻璃制品是较难拍摄的东西。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它的透明性;另一个是它的反光性。透明性带来的难题是:背景中的任何一点杂乱之处都无法掩盖;反光性带来的难题是:在它的旁边,只要有一个光源,玻璃面上就会反射出一个明亮的光点。当然,对付这两个难题,并不是一点办法没有。朱少华拍摄的《玻璃茶具》就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的两个问题。
  作者把所要拍摄的茶具,安排在一个玻璃架上。玻璃板的下面,衬以纯白色的布。灯光则安放在白布的下面,由下朝上打光。这样一来,既避免了背景的杂乱,又躲开了讨厌的光斑,在玻璃茶具边缘部分所出现的黑色线条恰好可以勾勒出茶具优美的轮廓。
  拍摄的角度,是由上向下的俯摄,这种角度的好处是:一、可以把前前后后的杯碟,容纳在同一个景深之中,全部拍摄得一清二楚。二、避免了平镜头拍摄时的背景,以及背景和玻璃板接触处的分割线。静物摄影一般都要采取近摄,近摄时的景深很短,如果采用平摄的角度,就经常会出现前实后虚,顾此失彼的现象。
  作者用120相机(6x9)标准镜头,曝光,光圈f/22,1秒。
n13.jpg (69.18 KB, 下载次数: 8)
14:14 上传
音乐感强烈的《水乡渔歌》
(中)沈 汛摄
  这幅作品的画面很干净,影调很优美,具有一种看一眼马上就把你抓住的迷人的魔力。它的“主旋律”很鲜明,很突出。浓浓的黑色,勾勒出两组捕鱼家庭的剪影。尽管基本组合都是男的管船,女的挑担(担上有渔鹰),但一组在桥上,一组在桥下;一组中男的在拉船;另一组中男的在背船,这就使作品的主旋律在统一中又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张照片的另一迷人之处是背景中那一大片长在河边上的柳树。它们的影调很轻很淡,影纹虚虚实实、朦朦胧胧,有点象淡墨在宣纸上的渲染,又有点象乐曲中若有若无的和声。这一大片淡淡的背景不仅在构图上发挥着与主体左右互相均衡的作用,而且在整个画面气氛的营造上也起着重要的衬托作用:它们在主体人物的身后展现出了江南水乡优美动人的景色。
  在创作上,这幅作品显然经过了作者的精心构思和加工提炼。前景和背景是两张底片,在放大时加以合成。放大的曝光时间必须加以精确的控制。主体人物那张底片的反差,越大越好。为了求得纯黑的人物和纯白的背景,这张底片还用反差强的SO硬性底片进行了复制,背景底片的曝光控制也必须十分准确,多一点会太黑,少一点又会太淡。这里分寸和火候的掌握,既需要敏感的艺术口味,又要有熟炼的暗房技术和技巧。
据作者说,此作中的渔民们,在拍摄时本来都在一条地平线上。为了使画面的线条结构有起有伏,增强动感,作者有意识地选择了一座小石桥,对人物作了更为恰当的安排。
  拍摄这两张底片所用的相机,都是珠江S一20l单反,保定2l度的黑白胶卷,光圈和速度都是f/8,1/125秒。
虽然是一种摆拍,但摆得很有意思,没有什么摆的痕迹,这样的作品也是可以接受的。
n14.jpg (68.22 KB, 下载次数: 9)
14:14 上传
以特写取胜的《胖妞丽莎》
(英)彼得·N·琼斯摄
   英国摄影家彼得·N·琼斯(Peter·N·Johns)有一个小胖妞,名叫丽莎。胖妞的小胖脸长得很有趣,圆圆的,鼓鼓的,俗话叫“苹果脸”。为了突出这个小胖妞有趣的脸型,琼斯决定采取大特写的方式,舍弃一切与胖脸线条无关的部分。其结果是画面上充满了胖脸上的各种弧形线条,不论是凸出的,还是凹进去的;也不论是亮晶晶的眼珠,还是胖嘟嘟的脸庞,全部统一在活泼而弯曲跳动的旋律之中,产生了一种特有的音乐感。
  琼斯用一台120的双镜头反光相机(禄来可得),在镜头上加了一套2号近摄镜——禄来纳尔(Rolleinar)。一般来说,近摄镜片所具有的“近大远小”的变形,相当厉害,因此并不宜于用来拍摄比例正常的特写人像,而这张照片的作者恰恰利用这种变形夸张了胖妞的脸蛋。加用近摄镜头后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景深会变得很短,近一点的景物清楚了,远一点就模糊不清。若要远近一样清楚,必须把光圈缩得很小。这张小丽莎的照片,就采用了禄来镜头上的最小一级光圈—f/22。快门速度是1/100秒,以闪光为主要光源,正面打到胖妞脸上,但拍摄时采用了侧面的角度。
  这张小丽莎的肖像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一一在她胖乎乎的下巴上,流着一滴亮晶晶的口水。这对于表现婴儿的天真稚嫩,起了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n15.jpg (70.03 KB, 下载次数: 19)
14:15 上传
“B门”的妙用
(瑞士)C·迪肯斯摄 
  中档以上的相机,快门速度钮上,除了一般等级的快慢速度之外,往往还有一个“B”字,俗称“B”门。这是专为较长时间曝光的需要而设置的,使用的方法是:卷上一张未曝光的底片,然后按下快门钮,这时快门就打开了。只要不放下手,快门就老是开启着,摄者可借此机会自行掌握曝光时间的长短,等到曝光足够之时,放开手指,门就马上闭合起来。在老式的相机上,除了“B门”外,往往还有一个“T门”,这是为更长曝光时间而设置的。它的用法是:按下快门钮,快门打开。手指离开快门钮,快门依然开启着。在需要关闭快门时,必须再按一下快门钮。如果你想把“B门”变成“T”门,也有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用一条带锁的快门线,按装在快门钮上,按下去以后,锁住“B门”就变成了“T门”。
  瑞士摄影家迪肯斯所摄《夜行烛光》就是一张妙用了“B门”的新颖之作。其拍摄的方法,大体如下:
  1.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定好光圈。
  2.打开“B门”,对近处的烛光进行一定时间的曝光。
  3.请人拿起烛台,向左攀起,缓缓向门口走过去,一边走,一边让烛光在底片上曝光,形成三条白色的光道。 (这时B门仍然开着)。
  4.当持烛者走到门口时,把蜡烛放到胸前,站住不动,让门上白亮光衬托出自己的身影,站立片刻后,摄者即可关上“B门”于是,一张新颖别致的“夜行烛光”就基本完成了。
n16.jpg (68.36 KB, 下载次数: 60)
14:15 上传
《潜水青蛙》拍摄方法
(英)M·基浦林摄
  作者基浦林先生在他的后花园水池养了一只漂亮的小青蛙。久而久之,青蛙与主人彼此熟悉起来。基浦林就找了一个玻璃水箱,并训练这只青蛙经常在水箱上进行“跳水表演”,然后拍摄到了这张出色的照片。
  作者采用了两盏闪光灯。一盏安排在相机旁边,以顺光照明青蛙。为了避免水箱玻璃的反光,灯光的角度略为斜侧一些。另一盏安排在水箱的顶部靠后一些的地方,形成逆光来照亮水泡。电子闪光灯亮一次的速度很高,一般都在1/1000秒左右,有的高达1/2000秒和1/5000秒,因此完全有把握把青蛙潜水的动态拍摄得一清二楚。为了突出青蛙和亮晶晶的水泡,作者在水箱后面布置了一张黑纸,使拍出的照片具有纯黑的背景。
  作者习惯用日光型的色彩反转片,这种片子的优点是色彩还原准确,影纹细腻。为了使构图完美,在拷贝底片时用变焦幻灯拷贝机对原底片进行了剪裁。
  不要瞧不起这只小小的青蛙,它的这张潜水照片在英国《单反摄影》月刊举办的一次比赛中获一等奖,从而使它的主人——基浦林先生得到了一套“美能达7000”型自动调焦相机。
n17.jpg (80.73 KB, 下载次数: 52)
14:15 上传
构思新颖、用色大胆的《车库小景》
(美)E·米奥拉摄
  埃里克·米奥拉(Eric Weola)是近年来在美国红得发紫的广告摄影家,一向以构思新颖、色彩大胆而闻名于世。这幅《车库小景》是他的代表作。
  据作者说,当他看到汽车车库一个挨着一个的红色大门,配着白色的墙壁和湛蓝的天空时,感到色彩的对比,十分鲜明夺目,并立刻使他联想到美国国旗上所用的红、蓝、白这三个颜色。米奥拉想,如果在这里拍一张照片,倒是很能表现出美国社会的特色。但当时他并没有动手拍摄,主要的原因是画面里太冷清,缺少一辆可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汽车——而且,为了画面色彩的对比呼应和协调统一,必须是一辆白色的美国汽车!然而,遗憾的是,米奥拉自己用的那辆偏偏不是白色的。于是,他采取“守株待车”的方法,在马路边上等待白色汽车“自投罗网”。据说,一连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了一辆白色的“卡迪拉克”(美国豪华型小轿车,车尾是别致的火箭型)。米俄拉如获至宝,好说歹说,才把这辆汽车弄到了画面里去,完成了他预想中的杰作。在拍摄这张照片时,为了加强天空蓝色的表现,在镜头前加用了偏光镜片。
这幅作品告诉我们,拍片子不能急躁,如果你有好的构思,光线和画面元素不是太适合的时候,你就可以等一等,好多的例子,拍长城的,黄山的大师们为了等到好光线,有的就住到拍摄点等上几天,当然,我市老年摄协的朋友也很有耐心,为了拍王屋云海,多次在山上等待,也拍到了好作品,摄影就需要这样,在别人没拍时你拍了,在别人没看到时你看到了,时间长了,总会有好作品拍出来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n18.jpg (86.83 KB, 下载次数: 38)
14:16 上传
如诗如画的《清泉秋色》
(美)G·米沙罗摄
  国际上有一批专门拍摄自然景色、歌颂大自然的摄影家,他们作品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清新、细致深沉、高雅脱俗。总起来看,他们都是老一辈纯影派摄影大师亚当斯和韦斯敦的继承者,在拍摄时喜欢把相机装在三脚架上,等候最好的光线,采用最小的光圈,用慢速快门精拍细摄。所不同的是:新一代的纯影大师们多数不再使用笨重的8x10直视机,改用较为轻便的120中型或135小型机,拍摄如诗如画的彩色照片。美国摄影家格雷·米沙罗(Gary Meszaros)所摄的《清泉秋色》,就是“新纯影派”中的一幅佳作。
  这张照片所反映的,虽然仅仅是大自然中小小的一角,却是一个十分精美的画面。错落有致的石块,在画面里组成了S型的骨架结构,使构图既完整,又紧凑。小光圈的使用,使得远远近近的石块,以及石块上的苔藓,落叶全都显得十分清晰。慢门的使用,又使正在流动的泉水变成朦胧的虚影(估计所用的慢门在1/2秒左右)。这样一来,照片里就有虚有实,产生了可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的“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作者采取了比较含蓄的手法来表现秋色。画面里并没有直接出现如火如茶的红叶黄叶,而只是拍摄了它们在泉水中的倒影。再加上水面上和石缝里片片落叶的点缀,不但取得了秋意盎然的效果,而且还产生了朦胧诗的意味。
n19.jpg (103.12 KB, 下载次数: 77)
14:16 上传
小中见大的《两片荷叶》
(香港)邓君瑜摄
  香港著名的小品摄影家邓君瑜老先生,通过这一新一旧、一老一嫩两片荷叶,表现出了人世间新陈代谢的普遍规律,充分发挥了小品摄影“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特色。
  画面里实际上是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巧妙的是:新荷的小圈刚好套在老荷的大圈之中,这不但避免了两圈并列的呆板,而且还密切了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了新嫩和老残的对比。在色彩的运用上,作者让整个画面都统一在绿色的基调之中,既和谐直辖市,又清新典雅。与此同时,又通过了深浅老嫩不同的绿色变化,使色彩丰富耐看。
  柔和的散射光既避免了直射阳光的强烈反差,也躲开了难看的黑影,使得叶片的层次更加细腻润泽,色彩也更加饱和。
  据说作者是在和朋友们外出猎影时,从不急急忙忙地赶在前面占角度、抢镜头,总是慢吞吞地落在最后,细细地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寻找题材。邓先生的摄影信条是“人弃我取,人取我弃”。这两片荷叶就是在一次郊游中,在一座古庙边的小荷塘里找到的。
  邓君瑜先生经常使用一台35毫米的美能达单反相机,备有一个35-70毫米的变焦镜头。他为使底片上的影纹清晰磁实,只要条件许可,邓先生主张把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进行拍摄。
n20.jpg (82.59 KB, 下载次数: 59)
14:16 上传
两底合成的《飞行表演》
(英)M·基浦林摄
  这张照片有趣的地方,不仅在于那九架喷烟吐雾的喷气式飞机,还在于有前景中几只海鸥的对比和衬托。飞机和飞鸟的同时出现,在画面里上下呼应,相映成趣。
  如果您是一位有经验的行家,仔细琢磨起来,会发现这幅作品有一个令人起疑的地方;近处的海鸥和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可能同时都有清晰的焦点,哪怕是广角镜头,也没有这么长的景深。
  是的,这幅作品实际上是由两张彩色反转片叠合而成的。飞机那张正影底片是用500毫米的反射式望远镜头拍摄下来的;而海鸥底片则是用一个广角镜在海滨所抓获。把这两张底片叠合起来,拷贝成一张彩色负片,再进行彩色放大,就可以产生新的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拷贝的方法甚多,某些相机厂生产专门的拷贝附件,也有专门拷贝机。用简单的印片法,也能进行拷贝。当然,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经过反复的试验。我们现在在电脑上可以轻而易举的合成这样的作品,在这个年代,合成类作品被列入不受欢迎的作品行列,但在暗室技术为主的年代,合成的照片是很受欢迎的。
  在有重拍装置的相机上,也可以进行有意识的多次曝光,用以获得新颖独特的画面。这里不妨举一个最简单的实例,比如,在你的身边,有两朵花,一朵黄的,一朵红的。单独拍摄,在画面上都显得单调。如果采用多次曝光法把它们的形象叠合在一张底片上,就立刻产生出变化多端和丰富多彩的效果。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说不定会给你带来许多意外的乐趣,在摄影创作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该用户从未签到
n21.jpg (92.94 KB, 下载次数: 67)
14:19 上传
与众不同的田园乐章
(美)W·加尔尼特摄
  美国摄影家威廉·加尔尼特所摄的风景照片跟我们日常所见的完全不同。他在一个一般人到不了的地方——坐着飞机在空中向下俯摄。于是,平常在地面上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景物全都摇身一变,变成了优美的线条,变成了鲜明的色块,形成了种种不同的节奏和旋律。正如这幅《田野的旋律》所显示的那样,那些平平常常的田埂,从高空中观察,全都变成了柔软的线条,它们蜿蜓曲折,错落有致,在画里“演奏”出一曲动人的“田园之歌”。
  因为加尔尼特自己开飞机,因此他可以在空中反复盘旋,寻找最好的角度,等待最理想的光线。他用的相机是灵活轻便的35毫米单反相机。
  加尔尼特把他历年来在空中拍摄的风景照片选编为一本画册,题名为《不寻常的景色》。美国著名风景摄影大师亚当斯为这本画册写了一篇序言。亚当斯说:“在观赏加尔尼特的作品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其抽象性。但我却认定他的形象不是抽象的。在他镜头前的客观形象都是真情实景。他丝毫没有窜改事物的本来面目,只是在直观的基础上,把它们处理得无比巧妙而已。加尔尼特对他所驾驶的飞机和相机,对于曝光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全都了如指掌,运用自如。他的作品是大地的精华”。
我们国家也有一个牛人,25万圆买了一架飞机专门为航拍,10万圆学了一个驾照,25万圆买一台哈苏数码后背的机子,拍的片片在平遥展出
n22.jpg (81.09 KB, 下载次数: 70)
14:19 上传
含义深刻的《品头论足》
(美)威基摄
  这张照片是美国著名摄影家威基(Weegee)的代表作。它所表现的是一个贫穷的老太太,在街头遇到了两个衣着华丽的贵妇人。贵妇人所配戴的金银珠宝,使穷老太太吃了一惊,看得目瞪口呆。这张照片通过鲜明强烈的对比,反映出美国社会中所存在的贫富不均和阶级矛盾,具有深刻的含意,颇为耐人寻味。
  威基生于1899年,死于1968年。40—50年代是他摄影创作最活跃的时期。由于出身贫穷,熟悉美国下层社会,威基也习惯于在穷人日常生涯中寻找题材。他对闪光摄影十分熟练,大部分作品都用闪光泡(当时还没有流行起万次闪光灯)在夜间摄影。他在1945年出版的影集《赤裸裸的城市》把纽约下层人们的痛苦生活,描写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此外,威基还有两大创造:一个是采用闪亮时不易被人发现的红外线闪光泡,在黑黝黝的电影院里,拍摄了不少“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有趣镜头;另一个是利用不规则的透明塑料片,把他所摄的名人肖像进行扭曲变形,成为前所未有的“漫画照片”。
n23.jpg (74.38 KB, 下载次数: 42)
14:19 上传
以绝技拍摄绝活的《翻跃》
  鞍山戏校的演员赵红,在京剧《泗(si)州城》中有一手绝活。她扮演的水母,在一场武打中,先在地上连续地串翻身,然后猛然跳跃,腾空而起,动作十分强烈而优美。每次演到这里,必然会激起满场的掌声。著名的京剧大师袁世海很欣赏这位聪明灵秀的小演员,亲自给她取了一个艺名——十二红。其意是说,这个小姑娘十二岁时,就开始在舞台演出上,显示了超人的技艺和才华。
  钻研戏曲摄影已有多年历史的中年摄影家吴钢,不满足于那种每次只能表现某一个特定瞬间的拍摄方法。他想把十二红所表演的这个精采片断,从头到尾完整地在同一个画面里表现出来。经过了多次试验,终于研究出一招新的摄影绝技:在演员的演出过程中,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多次曝光,每一次曝光都要抓住一个关键性的动作。于是,我们就欣赏到了这张新颖独特的杰作。
  吴钢所用的相机是尼康F3,胶卷是柯达ISO160度的彩色反转片,镜头是原来的标准头(50毫米),光圈f/5.6,快门速度1/60秒,利用舞台上的原有灯光。相机底部加用了可以连续曝光的自动马达,按下重拍钮,使得底片在连续曝光时固定不动。
n24.jpg (72.13 KB, 下载次数: 55)
14:19 上传
“意在笔者”的《天都双娇》
 我国的传统绘画,很讲究“意在笔先”。那么摄影艺术要不要有这个讲究呢?许多摄影家的实践证明:在拍照片的创作过程中“意在笔先”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的这幅“天都双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征。
  据黄老说:照片中这二棵苍劲挺拔的松树,生长在天都峰的悬崖峭壁之上,这是早就发现,早就看中的题材。但是,真正拍成满意的作品,则是在黄老第六次到黄山猎影之时。前几次前去.为什么不拍呢?主要是因为没有碰到理想的天气。黄老认为:这张照片里,如果没有晚霞和落日就表现不出“暮色苍茫看劲松”的意境。黄老把这种早就看好的镜头,作好构思,等待理想的天气和光线再拍摄的方法,称之为“摄影中的意在笔先”。
  由此可见,一张作品的产生,“意在笔先”固然十分重要;但另一方面饱满的创作热情,坚强的毅力,不怕危险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充沛的体力,也都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还要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这一对“双娇”现在已受伤致残,再也拍不到这幅照片中那样英俊挺拔的雄姿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n25.jpg (78.16 KB, 下载次数: 21)
14:26 上传
(澳门)黎荣照摄
  有一首台湾的歌曲,名叫《请跟我来》。此歌词曲并佳,具有缠绵悱恻的情调,洋溢着淡淡的哀愁,旋律优美动人。
  这幅照片的标题虽然也叫此名,但情调却并不哀婉。银灰色的海面上,飞翔着四只海鸥,给人的感觉是优美、空灵、潇洒、飘逸。
  相同的东西,如果成双成对,在画面上不大容易处理,它们往往会形成对称的格局,使得作品变得单调、呆板。此照的拍摄时机抓得很好,一前三后,错落有致。前面的一只双翅高举,好象在向后面的三只表示:“请跟我来”
  在国际摄影沙龙中,经常出现澳门摄影家拍摄的海鸥照片,水平很高,所以在影坛上享有盛誉。这个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澳门的摄影家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原来,在澳门的南湾海滨,从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开始,到第二年的二月之间,都会从北方飞来许多红嘴白羽的海鸥,到温暖的南方避寒。这些美丽的海鸟,在海湾上回旋翱翔,给发烧友们提供了理想的机会。
  拍摄飞翔中的海鸥,难度很大。最难的一点是在快速的飞行中,怎样才能极快地调准焦点。起初,澳门摄影家采用“食饵诱导法”来解决这个难题。他们外出拍照时,随身带一小袋肥肉丁。到了海边,事先找好了拍摄点,扔出一粒肉丁,并把焦点对在肉丁上。不一会儿,准有贪吃的海鸥前来“自投罗网”,摄影家们就乘机按下快门。
  此法虽妙,但拍来拍去,也会给人以“年年月月长相似”的千篇一律之感。因此近年来澳门的海鸥摄影家们已向高难度的“空中追随调焦”进军,拍摄出了不少更加精湛动人的作品请跟我来就是其中的一幅佳作。
  黎荣超先生说,在海鸥的飞翔中进行拍摄,要把海鸥的身影拍摄清楚,经常要用千分之一秒的快门速度。镜头以口径较大的长焦135毫米,或200mm至300mm为宜,胶卷也以感光较快者(ISO400度为佳。要想拍出美妙的海鸥照片,摄影者的技术技巧必须十分熟练,不但要有眼急手快的敏锐,而且要有当机立断的胆识。因此,黎先生认为“海鸥摄影可以考验作者的机灵和反应,具有无比的挑战性,实在是磨练身手的极好机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n26.jpg (77.79 KB, 下载次数: 54)
14:35 上传
郭胜立拍摄的《攻关》
在摄影创作中,关系到艺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藏和露的问题。我国清代艺术理论家唐志契(qi)在他的名著《绘事微言》中曾经明确指出:“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露境界愈小。”当前我们所看到的某些作品,之所以给人以一览无遗。平淡乏味的感觉,其主要原因往往是在艺术手法上只有露,没有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直奔主题,图解思想”。
  郭胜立拍摄的《攻关》,在藏和露的问题上,处理得比较巧妙,值得参考。作品的主题是要表现工程人员在研究某种机械的革新问题。一般拍摄都是着重于表现人物在工程图纸前的活动。这张照片却反其道而行之,只是透过图纸表现工程人员的投影,把人物的“庐山真面目”藏了起来。隐没和省略了具体相貌,有助于进一步突出抽象的主题。同时也给作品带来了一种藏而不露的含蓄之美。当然,如果把主体人物全部藏得“滴水不漏”,也会给人们以过分做作的感觉。这幅作品适当地露出了工程人员的头顶和两只手(一只手里还央着一支铅笔)这种表现方法,用唐志契的话来说,就叫做“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简而言之就是藏中有露,露中有藏。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很值得我们细细体会,深深琢磨的。
  《攻关》这幅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黑白对比强烈,影调鲜明醒目,构图精炼简洁,这也进一步加强了这幅作品在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n27.jpg (85.83 KB, 下载次数: 49)
14:35 上传
啊,阳光!—— 清新脱俗的人体摄影
(前苏联)季·舍基尔曼摄
  只要有一个脱掉衣服的人在你的镜头前一站,就能拍出好的人体照片来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人体摄影。看似容易,真要拍摄起来,难度甚大。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被摄者往往会感到无依无靠,不知所措。于是,就开始要对方做一些由摄影者主观设想出来的姿态和动作。结果就会使得拍出来的人体照片显得矫揉造作,很不自然。
  苏联摄影家季诺维耶.舍基尔曼Zinovi Shegelman)拍摄的这幅人体照片就比较生动,比较自然。他把人物放在大自然的山野之间,并抓紧有阳光从云层中透射出来的时刻,拍摄振臂迎接的动作,可以引起人们追求光明、向往幸福的联想。
  巳故的美国纯影派大师爱德华.韦斯敦Edward Weston)生前拍摄过不少人体照片。他也喜欢把人物放在自然环境之中,但并不是打开相机马上动手,而是先让被摄者自由活动,只是在发现了好的动作和姿态以后,才安排具体的拍摄。这也不失为避免装腔作势的一个好办法。
  从银粒比较粗糙来看,这幅作品很可能是用35毫米小相机拍摄的出来的。从远景和近景都比较清晰来看,作者用的是景深较长的标准或广角镜头。为了加强天空的明暗对比,作者在放大时进行了必要的加光和遮挡。
n28.jpg (79.29 KB, 下载次数: 69)
14:35 上传
善捕神态和动态的《吃惊》
(美)G·罗杰斯摄
  有人认为,动物跟人不同的地方是:它们只有动作;没有表情。其实呢,动物也有表情。各种不同的动物,情绪的表达也有互有差异,有的比较明显,有的比较隐晦(hui)。
  从这张两只小猫的照片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它们那种“大吃一惊”的表情,那只低一点的小猫,探头探脑,杏眼园睁,一脸惊恐的神色。那只蹲着的小花猫,也瞪着眼睛,表现出一种“大惑不解”的情态。作者在瞬间的抓取上,非常准确,十分成功。
  要想拍好动物的照片,关键在于熟悉动物的各种习性,拍摄时只能因势利导,不能强拉硬拽(zhuai)。在没有开拍之前,第一步是跟所要拍摄的动物建立感情,互相熟悉起来,使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听从指挥。比如,拍摄这二只小猫,首先要做到的,是把它俩放在镜头前时,它们并不害怕,并不逃跑。这才为进一步捕捉它们的表情和动作打下了一个基础。其次,是要出其不意地拿出一个它俩会感兴趣但又从来没看见过的东西,乘他们大吃一惊时,赶紧按快门。拍摄这种照片,最饱满,最精彩的表情只出现在一瞬之间,而且决不会多次重复,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战机”,当机立断,速战速决。抓住了就是大获全胜;抓不住就只能是一败涂地。
  至于究竟怎样做才能使小猫高兴,怎样做才能使小猫吃惊,这就很难列举出统一的规律。要靠摄影者自己对猫的日常生活和习性进行仔细的观察和体验。
  在具体的拍摄方法上是比较简单的,顶多用了两盏闪光灯:一盏从正面照明小猫(从它们眼珠上的一个光点上看,只有一盏灯);另一盏照亮小猫身后的白背景,用它消除可能落在背景上的黑色投影。使用的相机很可能是双镜头反光式的。因为这种相机的取景方式便于拍摄矮小的动物。从影纹的纤毫毕露上看,作者使用了f/11或f/16小光圈。
n29.jpg (58.66 KB, 下载次数: 31)
14:35 上传
  “摄影创作”与“摄影纪录”都以我们周围的世界和现实生活为拍摄对象,拍出来的,又全都是一张张的照片。那么,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没有?
如有,则区别何在?
  简而言之,“创作”是要在拍摄之中表达出作者的独特个性,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纪录”的照片则无思想、无感情、无个性,张三拍是这样,换一个李四,拍出来也是这样。
  那么,作者的思想、情感、个性,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在摄影创作中,主要通过作者对题材的选择,提炼和概括。要什么不要什么,突出什么和减弱什么,这里就包涵着作者的感受和想法。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在拍摄时不懂得选择,不会对题材进行必要的提炼和概括,那么这个人就是不懂摄影艺术,也不会进行摄影创作。
  业余摄影爱好者薛国庆的作品《岁月》,是要表达他对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老教师的崇敬和爱慕。作者利用黑板的“黑”来突出老教师的满头“白”发,突出她右手在黑板上写的粉笔字和左手中的数学课本。由于黑板不够大。不能覆盖全画面,作者在黑板的上下又加用了黑纸。进一步的提炼和概括则出现在教师所穿的衣服上。如果是平常的拍摄,尽管穿了黑色的衣裤,也会有较亮的衣纹。作者在放大时有意识地进行加光,使教师的全身与黑板溶为一体,以此来概括和暗示这位老教师的一生;与她面前的黑板是难舍难分。她的年华,她的青春,全都贡献给了崇高然而又是十分清苦的教育事业。
  作者所用的相机是一台35毫米单反“理光10型”,光线也只是室内的自然光。这张照片之“高”主要是“高”在作者对他所要拍摄的题材,所进行的选择、提炼和概括的本领之中:用最精炼的印象,表达出了最丰富的内容和最深刻的思想。
n30.jpg (101.04 KB, 下载次数: 42)
14:35 上传
(美)J·戴维森摄 
  这是一幅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从表面来看,是表现一辆汽车,停在各种各样指路牌的下面,开车者抓耳搔腮,不知何去何从。在内涵上则是表现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规章法令和条文要求,往往会把人弄得眼花缭乱,晕头转向,迷失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宋代的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指出: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这两句话是说:写诗,一定要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耐人寻找,引人入胜。如果写得既直且露,既无想象,又缺乏象征,满足于表面上的具象描写,那就肯定成不了一个真正的诗人。
  其实,摄影又何尝不是如此。从实质上来看:优秀的摄影家,并不仅仅是用相机拍照,更应该是在用相机写诗。人们常说:“摄影是一种越拍越难的艺术。”这句话中所说的“越拍越难”,并不是难在技术和技巧上,而是难在对生活有没有深刻的感受上,难在拍摄题材的构思上。“头脑里没有的东西,照片上也不会有”。因此,在外出猎影时,摄影者有没有深邃(sui)的思想和活跃的意念,往往是决定作品高低成败的关键。
该用户从未签到
n31.jpg (84.86 KB, 下载次数: 69)
14:46 上传
(英)M·哈里森摄 
  人像摄影的好坏,与光线的运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样一个人,会用光的拍摄出来就好看,不会用光的拍出来就难看。
  室外的自然光人像摄影,根据光线照射角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五大类。其中最讨厌的光线,莫过于自上而下直射的顶光。它使人脸上每一个凹下去的地方都变成一个黑洞,并且突出表现脸上的每一条皱纹,因此顶光经常被人们称为“骷髅光”和“老化光”。不幸的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在“五一”到“十一”这段时期中,从早晨八、九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五、六占钟,在这段摄影活动最为频繁的时间里,所得到的阳光,全都是不利于人像造型的大顶光!
  那么,难道就没有一点补救的办法了吗?当然是有办法的。一个最简便的方法是:
  1、请被摄者收缩下巴,使脸都全部陷入阴影之中,这时只有头顶部分有阳光照明。
  2、把光圈开大2-3级,使人物面部得到充足的曝光。
  3、最好选择深暗的背景,借以使人像更加明亮。
  4、如果条件允许,在人脸的正面加用补助光。反光板使用方便,可以事先看出补光效果,但必须有人协助;用闪光灯补助,可以单独行动,而且不受动作的影响,但事先看不出补助的效果。
  英国摄影家马丁?哈里森拍摄的这幅《妙龄女郎》,就是用不利于摄影的顶光,适当加用补助光,拍摄出漂亮人像的一个典型的范例。请您仔细揣摩,必能有所收获。
n32.jpg (100.05 KB, 下载次数: 65)
14:46 上传
《汽球的节奏》
(美)W·F·霍德曼摄  
  绘画和摄影这两门姐妹艺术,在它们的发展史上,一直出现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的交流现象。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摄影艺术中,出现了专门摹仿绘画的“绘画派”;而到了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又在绘画中出现了专门摹仿摄影的“超级写实主义”,也就是绘画中的“摄影派”。
  抽象派绘画也对摄影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在西方摄影界陆续出现了一批不那么着重于“写实”的照片。摄影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引进了许多抽象的因素,运用形式美中的对比、呼应、重复、变化、节奏、旋律等诸种规律来结构画面。曾被选为美国《大众摄影》封面的照片《汽球》,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它的作者是美国摄影家W·弗洛依德·霍德曼(Wm.Floyed Holdman)。
  在这幅作品中,霍德曼的兴趣显然并不在于表现汽球完整的形态或是汽球的数量,他只是对出现在一大把汽球中的某些形式美的规律感兴趣。比如:整个画面中汽球和背景之间所产生的光的明暗对比,色的冷暖对比。在汽球之间,既有色块上下左右的错落和间隔,又有彼此间的呼应和协调。那些拉住汽球的白线,既与汽球产生了直线和弧线的对比,又因疏密和方向的不同,产生了忽快忽慢的节奏。
  著名的抽象派画家罗伯特·玛泽威尔(Robert Motherwell)曾明确指出:“抽象画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赤裸性质。这是一种毫无掩饰的艺术,有助于我们探索形式美的规律”。的确,如果我们对具有抽象意味的摄影作品,不是立刻予以彻底否决,而是仔细品味和研究其中种种形式美的规律,这对于不断提高和丰富我们摄影作品美的能力,还是颇有好处的
n33.jpg (89.49 KB, 下载次数: 61)
14:46 上传
《我也要喝》
(西德)A·舒尔茨摄
  给儿童和小动物拍照,一般都习惯于把孩子和小动物端端正正地安排起来,面对着相机,再加上一些不大奏效的诱导。这样的拍摄方法很费劲,孩子和小动物都不怎么懂事,更不听话,因此拍摄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那么,有没有“事半功倍”的方法呢?
  有的。首先在拍摄之前让孩子和小动物互相熟悉。这是拍好照片的先决条件。等到正式拍摄时,只要把孩子和小动物放在选好的背景前面,听任他们自由自在地嬉戏,等待出现了有趣的情节时,就立刻抓拍下来。用这种方法拍出来的照片,往往更加自然,更加真实,更加动人。
  舒尔茨拍摄的这张照片,是把孩子和三只小狗放在一个大幅的桔红色背景之前,让孩子给小狗喂奶——给它们找点事做(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给他们找点事做,他们就会由于无所事事而发起呆来)。当小孩给最大的一只狗喂奶时,另一只身后的小狗由于急着也要喝,就去扯小孩的小裤衩。摄影者紧紧抓住这个有趣的细节,拍出了一张耐人寻味的好照片。
  选什么颜色的背景与画面里的其它色块应注意协调。主体人物(孩子)身上穿的是黄衣服,三色小狗都带有咖啡色的色块。黄色比桔红浅,咖啡色比桔红深。由红和黄调剂而成的桔红色刚好可以把黄和咖啡这两种色块很协调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基调和谐一致的基础上又有浓淡深浅和色相的变化。所以选择这种背景色,是精心考虑的结果。
  在画面的结构和主体实体的安排上,这幅作品也很有讲究,符合“启——承——转——合”的要求。左边第一只小狗是“启”,第二只大一点的狗是“承”,正在喂奶的小孩是“转”(换了一种形象,形象有所转变),孩子身后那只扯裤衩的小狗是“合”,(结尾),而且是一个饶有情趣的结尾。整体的安排是“一浪更比一浪高”,使得照片中的形象又具有“高低起伏”的变化。
  光线的使用,是柔和均匀的散射光,画面找不到一点杂乱的投影。是采用了反光伞。整张照片干净俐落,显示了摄影者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功力。
n34.jpg (88.95 KB, 下载次数: 41)
14:46 上传
(美)J·伦德克里夫摄  
  在色彩的运用上,有两上最基本的规律。第一是要求统一;第二是要有变化。这两个要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统一,没有变化,作品就会单调、呆(dai)板;只有变化,没有统一,作品就会散漫、杂乱。
  美国摄影家詹姆斯·伦德克里夫(James Randklev)的作品《池中落叶》之所以能引人入胜,就在于作者对色彩的运用,掌握了既有统一,又有变化的奥秘。
  缤纷的落叶,它们的色彩怎样才能得到统一?
& && & 回答是:有和谐才有统一。
& & 什么样的色彩中有和谐?
& & 回答是:具有一个相同“母色”的色彩最容易产生和谐感。比如:这张照片中的池水是深蓝色的,飘在水面上的那些落叶中,有灰蓝的,也有浅蓝的,在深浅不一和不同色相的蓝色中,会产生和谐统一的感觉。
那么,变化又自何而来呢?当然,色彩浓淡不同,是一种变化;但是还不够,还要有色彩的对比,才会给画面带来更加鲜明而强烈的变化。
& &&&那么,哪些颜色之间有对比的作用呢?首先,三原色(红、黄、蓝)是互相对比的。其次,互补色之间是对比的(黄和蓝、品红和绿、青和红)。第二,冷色(绿、青、蓝、紫)和暖色(红、橙、黄)之间也有对比作用。
& &&&在伦德克里夫拍摄的这些落叶中,主要的对比产生在红色和蓝色之间。次要的对比则产生在蓝色池水和黄色的小叶片之间。正因为作者在色彩的运用和选择上,掌握了既要统一和谐,又对比变化的规律,因此才使画面里缤纷的落叶多而不乱,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从这张照片清晰的影纹和细腻的层次来看,作者是把相机装在三脚架上,用极小的光圈和较长的曝光拍摄的。俗话说:“精工出细货”。这幅作品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该用户从未签到
n35.jpg (68.23 KB, 下载次数: 44)
14:48 上传
香港摄影家黎兆芳所拍摄的这幅《花卉素描》
在黑白照片里,黑灰白的影调的运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用得好,能把不起眼的题材拍成佳作,不会运用,则很可能会把很好的题材拍摄得一塌糊涂。
  香港摄影家黎兆芳所拍摄的这幅《花卉素描》,题材很简单,一个玻璃瓶,五朵小菊花,但是拍摄得颇有情趣,并不给人以单调无味的感觉,其奥妙,就在于巧妙地处理了两个关系:
  1.前景与背景的关系;
  2.黑灰白影调的对比关系。
  对于画面右边那两枝深色的花朵,作者衬以白色的背景;对于画面左边那三朵小白花,则衬以黑色的背景;此外对于影调比较复杂,有明有暗的玻璃瓶,作者给它配上灰色的背景。这样一来,主体的每一个部分,通过影调的对比作用,都在画面上得到了最突出的表现。而花瓶后面的黑灰白三大块背景,也进一步丰富了照片的影调结构。
  目前彩色摄影十分流行,有些人因此有点瞧不起黑白照片,甚至认为黑白摄影不要多久就会被彩色所淘汰。这种看法是很成问题的,甚至是相当肤浅的。因为,色彩的运用规律,是建立在黑灰白影调运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连比较单纯的黑灰白都不会运用,那怎能指望他能用好比黑灰白更加复杂多样、千变万化色彩呢?
  黑白照片,由于脱掉了那层令人眼花缭乱的彩色外套,能更加直接而深刻地反映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因此,可以说:彩色有彩色的好处,黑白有黑白的特色。今后的摄影园地里,很可能象绘画中的彩墨和水墨长期并存那样,是黑白照片与彩色照片并驾齐驱、各显其能的局面。
n36.jpg (106.74 KB, 下载次数: 36)
14:48 上传
美国的R?米兹克尔
《人体的节奏》
组合摄影在国际影坛上可说是一个较新的流派,它开始出现在70年代。所谓组合,就是把一些完整的照片编排结构成一个新的画面。组合摄影由于利用许多照片拼贴而成,因此它可以在同一画面中表现出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流程。组合摄影与连续摄影的不同之处是:在拍摄连续照片时,一般都不移动相机的位置和角度,借以保证各画面之间的连续性;而组合照片则不要求固定不变的角态,它允许采用以不同角度、不同位置拍摄出来的照片进行组合。当然,组合照片所有的各个画面之间,也往往具有内容或形式上的关连。
  这里呈献给影友的一幅组合照片,作者是美国的R?米兹克尔。他的这幅作品的标题叫《人体的节奏》,由一百多张小照片组合而成。这些小照片的反差都很强烈,画面所摄,是人体的某些局部如胳膊、大腿、后背等等。作者按照轻重、疏密、粗细等艺术规律把它们组合起来,就表现出了有强有弱的节奏感,令人联想到那些节奏强烈和既有变化又有重复的新潮音乐。我国的摄影家不满足于组合摄影单纯的形式美,试着利用这种体裁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女摄影家王苗曾把她在香港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拍摄的几十张照片组合起来.结构成一个五光十色的大画面,充分表达了香港这个国际城市的特点。这种效果,单一的画面是无法奏效的。
  组合照片所跨越的时间,有时可长达一年、几年以至几十年。瑞士有一位摄影家曾对一棵长在山野间的杏树春夏秋冬的不同形态进行拍摄,然后组合起来,产生了“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诗意。
组合摄影进一步扩展了人们的表现手段。具有很大的创作潜力,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
n37.jpg (77.08 KB, 下载次数: 15)
14:48 上传
希腊摄影家E·安托纳卡吉斯(Emm·Antonakakis)所摄的这幅作品原标题只有一个字“冬”。这个标题的着眼点,看来是放在画面中这位正在打着扑克牌老人满头的白发之上,告诉观众:这个老头已进入生命的冬季。但是,“冬”这个标题未免过于含蓄了一些;同时,对于这幅作品的真正内涵来说,又显得太一般化一一任何一个白发老人的照片都可以标上一个“冬”字。为此,我把这幅作品的标题,改成了“难打的牌”。
其实,此作的真正内涵,并不完全在于牌局的胜负,而是在于暗示出这位老人的命运,即使进入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茫然惘然,举棋不定,吉凶难卜。从老人粗糙的双手,满脸的皱纹和一头白发上,我们可以看出他过去的艰辛和坎坷。挣扎了一辈子,究竟能不能得到一个较好的归宿?尽管这张照片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但在事实上,答案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这个老人和广大观众的眼前。照片中的老人两眼盯着手里的四张牌,沉吟不语,给人的感觉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张照片只运用了现场的自然光,大片的黑背景有助于加强作品的深沉气氛,来自左上方的顶光刚好照亮了老人头上的白发,也有利于刻划他额头上的皱纹。这张照片如果加上闪光拍摄,则深沉含蓄的悲剧气氛,肯定会被明亮的灯光一扫而空。因此,严肃的摄影家在平常摄影时都尽量不用闪光灯。这一点,对于某些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张张必用闪光灯的影友来说,也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n38.jpg (96.48 KB, 下载次数: 74)
14:48 上传
摄影艺术,讲究意境。意境来自作者的情,也来自周围的景。情景交融,才能产生深邃(suì)动人的意境。
  汤尼·施奈德(Tonis Schneider)的这幅作品,看来是在一个雨天的火车站上所摄。他看到车厢里,挨着窗子,坐着一个老妇。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令人感到她人生历程的坎坷,不知遭遇到多少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恰好,在她身边的窗玻璃上,那些被秋风吹得七歪八斜的雨丝,好象在象征她生活中的不幸。点点滴滴,都打在这位老妇人心上。打到了摄影家的心上,也打到了观众的心上。这就叫“借景抒情”,也就是“情景交融”。
  在这种作品中,画面的白灰影调也要与所表现的情调互相吻合,互相协调。在这里作者所采用的灰色为主的影调,与老妇晦(hui)暗的情绪,息息相关,脉脉相通。画面的结构,主要是两个套在一起的方块,这是由远近两个窗口所自然形成的。一黑一白,在形体上既有呼应,在影调上又有对比。远处的那个明亮的窗口破除了画面的沉闷,带来了难得的光明和变化。
  老妇人被处理在画面的左下角,看来并不仅仅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的取景安排,其用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尽量夸张风丝雨片的象征作用,另一个则是为了增加一种对老妇的压抑感。使人联想到她已被排挤到了生活的边缘。
  因此,从这幅作品题材的发现和处理,在影纹的清晰,影调的细腻,以及画面的结构上,处处都显示出了摄影家的功力,委实不同凡响,甚至可以说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n39.jpg (66.17 KB, 下载次数: 53)
14:51 上传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乒乓球王国”。打的人多;拍照的人也多,拍来拍去,久而久之老是那几个“我们好象见过面”的镜头。渐渐就对乒乓照片失去了观赏的兴趣,并且对这一方面的摄影能不能推陈出新发生了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摄影家麦克卡比(Me Cabe)为我国乒乓球动运员拍摄的这幅《奇妙的高抛发球》的出现,就不能不给人以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
  高抛发球术是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常用的一个绝招(现在国际乒联已禁止使用此法)。高高抛起的乒乓球,能把对手的心也同时高高地吊在半空之冲,形成一个令人惶惶不安的悬念,不知道落下的球将朝哪里杀去。这样就可以引起对手心理上的慌乱,打乱№的阵脚。麦克卡比所摄的镜头,正是这个高抛发球术的绝妙写照,高悬在半空中的小银球和仰首而望的运动员上下呼应,浑然一体。画面的结构新颖大胆,引人入胜。这张照片给麦克卡比带来很高的荣誉,使他一举成名,成为英国体育摄影中第一流的大师。
  作者用尼康F一2小型相机,85毫米的中焦镜头拍摄这张照片。由于乒乓比赛不允许用闪光灯拍照。麦克卡比只能采用高感光度的Tri—x(三X)黑白胶卷在现场光中抓拍。为了争取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他把原来的ISO400度当成1600度来使用(在显影时用强力显影刊来提高胶卷的感光度)要抓住空中的小银球,本来要用1/200秒,但是摄者巧妙地利用银球抛到顶端之时,下落之前,在空中有一个短暂的停留,只用了1/60秒,就抓下了这张照片。
  摄影家的真功夫真本领,并不是表现在人人都能拍到照片的地方,而是要在一般人看来是无法拍到照片的地方拍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之作。为了做到这一点,没有任何取巧偷懒的捷径。只有不怕失败,反复实践,并且善于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不断的失败中杀出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n40.jpg (73.48 KB, 下载次数: 33)
14:51 上传
埃里克·鲍曼(Erich Baumann)是德国著名的摄影家,他的专长是体育摄影,素以技法熟练,手法新颖大胆见称于世。他拍摄的这幅《蛟龙入水》就颇有一些特色。拍摄游泳运动员跳水,一般都用1/250秒以上的高速快门.把跳水的动态拍得一清二楚。这种照片,当然有它一定的作用。但是,看得多了就未免令人生厌。
  鲍曼在拍摄跳水时,在快门的运用上,是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较慢的1/15秒,并且在按快门的同时,跟随着跳水的方向,把相机进行斜线的运动。这在追随法里,叫做“斜线追随”。这样一来,运动员形象的清晰度虽然有所损失,但跳水的动感,却大大加强了,真有点“猛虎出山,蛟龙入海”的劲头。
  其实,在按怏门的同时,摆动相机的方式,并不仅限于“平行追随”和“斜线追随”这两种。除此以外,还有“弧线追随”、“旋转追随”、“纵向追随”等等的变化,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动体,灵活运用。“旋转追随”由于相机转动的幅度较大,需要更慢的快门速度(如1/4秒、1/2秒)而且注意把想要表现清楚的主体,套在画面的中央,这样才能不受相机转动的影响。
  在追随拍摄法中,要想把动体拍摄出清晰的形象,关键在于“相机移动的速度与动体活动的速度互相一致”。怎样取得一致?这里并没有死饭的规定要靠在实践的经验里摸索。总的原则是:①动体跑的快,相机也要移动的快;②动体离的远时,相机可以移动得慢些;动体离得越近,相机的移动也越快。检验动体和相机的快慢是否一致,有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对照“开始按快门”和“按下快门后”,动体在取景框里的位置是否前后有变化。如本来动体在中央,按后还在中央,就表明速度一致。如果按后一看,动体偏前,表示相机移动得慢;反之动体偏后,则表示相机移动得快了。
n41.jpg (76.06 KB, 下载次数: 63)
14:51 上传
温柔美丽的《湖畔少女》
(罗马尼亚)西蒙·伊达摄
  人们把从被摄者背面逆射而来的光线称为逆光。用逆光拍摄人物时,如果加上暗背景的衬托,就可以获得一种特殊的轮廓光,在被摄者的头上和身上,勾勒出一条明亮而优美的轮廓线,使所摄人物在画面中显得光彩照人,辉煌夺目。
  逆光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能使透明和半透明的东西如花瓣、叶片等等变得亮晶晶的,并使色彩更加艳丽醒目。比如,这张照片中的柳条,就由于逆光的照射而大大增加了它们的透明度。此外,逆光还能在水面上产生点点光斑,给人以活泼华丽的感觉。
  逆光摄影的艺术效果固然十分突出,但如不注意以下几点,也很容易遭到不应有的失败,最重要的三条是:
  1、防止阳光照射到镜头上,以免在底片上产生翳雾和杂乱的光斑。拍摄时应想尽一切办法使镜头处于直射光照不到的暗处。
  2、要照顾到人物暗部的曝光,在有条件时用反光板或闪光灯给予补助;或把光圈开大2-4档。以免拍出的暗部由于曝光不足而变得灰暗而缺乏层次。
  3、注意利用暗背景使逆光的艺术效果更加突出。
  这张照片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柔光效果。这种效果的获得,除了在镜头前加柔光镜片外,还可以采用镜头前加黑色尼龙纱,或是把中央有小孔的透明塑料布套在镜头上,以及在天光镜片或UV镜片上涂抹凡士林的办法。
  最后要指出的一点是,作者在衬景(柳条)的利用上也颇为巧妙,它们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在破除衬景单调的同时,使画面结构更加紧凑而有变化。
n42.jpg (78.5 KB, 下载次数: 17)
14:51 上传
阿根庭的摄影艺术活动相当活跃,拥有不少颇有造诣(yi)的著名摄影家。《星期日之晨》的作者F·L·拉沃塔(Fedro Lwis Raota)就是其中的一位。
  《星期日之晨》拍摄得既有生活气息,又有幽默情趣。作者在生活中发现:男人和女人们在星期日早晨的活动,的确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男人们对家务琐事都不屑一顾。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星期日,一早起来他们就棒起一份刚来的报纸,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有的关心国家大事,有的爱看社会新闻。女人们则另有一番天地。她们喜欢在星期天打扫除清洗一番。
  作者抓住了这两个特点,进行必要的加工提炼和集中概括,组织出了这个有趣的画面。在艺术手法上,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
  1、对比的运用。通过男女不同的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在画面上的对比,产生妙趣。
  2、虚实的运用。男的全用报纸把头挡住,这一方面是表现他们“埋头阅读”;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虚写”用“四虚”来衬托和突出正在擦脚的“一实”;并给作品带来一种含蓄之美。
  3、明暗的运用。背景的墙面和前景的路面都是灰暗的,人物所穿的,也都是深色的衣服,这是作者故意地选择和安排,目的是进一步衬托出明亮的报纸和“腿脚”这两个趣味中心,使它们在观众的心目中留下较深的印象。
  4、疏密和起伏的运用。如果画面上的五个人全都坐着,就会出现过于平板的局面,因此最右边的一人必须站着,并且要离那个老大妈远一点,以求增加疏密和起伏的变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n43.jpg (74.54 KB, 下载次数: 63)
14:53 上传
用散射光拍摄的《山区老人》
(澳大利亚)G·史密斯摄
  一般影友在拍摄人物肖像时,都不大喜欢阴雨天气中的散射光,用散射光拍出的人像,往往显得灰暗而缺乏光彩,这是事实。但是如果认为散射光永远是一种“坏光线”,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这也不太公平。许多摄影家实践证明:用散射光拍摄人像,有时会令人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山区老人》作者是澳大利亚的格拉米·史密斯(Greame Smith),他所拍摄的这幅作品,曾在1987年香港大众摄影会举办的第十七届国际沙龙中获铜牌奖。获奖的原因很明显:这幅山区牧民的肖像,不仅充分发挥了镜头的威力,对牧民的形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划;同时也充分利用了散射光的魅力。散光的特点一是柔和,二是均匀。它不象直射光那么强烈,不会产生浓黑的投影,因此可以保证影纹的高度清晰和层次的充分体现。这样一来,不论是历历可数的须发,还是饱经风吹日晒的皮肤,以及牧民身上粗糙的披肩,种种不同的质感,都能得到最细腻的刻划。尤其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如果用直射光进行照明,就难免要被额头浓黑的投影所淹没。这个毛病,在拍摄深目隆鼻的种族时经常发生。当时如果没有添加补助光的条件,往往会使整幅肖像陷于失败。
  自然界的散射光总是出现在太阳被云层或云朵遮没的时候,此时的光线呈漫反射状态;光线没有鲜明的方向性。尽管如此,也不能完全忽视被遮没的太阳方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仍会出现向阳部分比较明亮和被阴部分比较晦暗的倾向。有经验的摄影师会巧妙地利用这一点,把它需要突出表现的部分面向亮处。
  要想避免散射光肖像的过于灰暗,还要在别的方面采用必要的措施。比如,采用反差较强的胶卷,采用反差较大的显影液和放大纸等等。当做,镜头的结影能力也要刚键清晰(即所谓的“硬镜头”。一般说来,德国镜头较硬,日本镜头偏软)。
  这幅肖像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景深(也就是虚实)的运用。作者一方面把焦点对在牧民的脸上、手上和身上,使影纹表现得非常清晰(实);同时又把牧民身后的杂乱背景甩到镜头的景深之外,使它们显得非常模糊不清(虚)。主体人物的“大实”,是用背景的“大虚”对比衬托出来的,从而大大加强了作品的力度。
n44.jpg (68.85 KB, 下载次数: 27)
14:53 上传
出奇制胜的《飞越障碍》
(中)郝建国摄
  在拍摄飞奔的骏马时,多数人都采取侧面的角度,其效果大体上与本书中彩色照片《骏马奔腾》相似。这个角度的确很不错,可以充分表现马的四肢,表现出奔腾时的动态美。但是,久而久之,拍来拍去,老是这个角度,就难免会给人以千篇一律的陈旧感。
  郝建国所摄的这张《飞越障碍》,其可贵之处,首先在于大胆地采用了一个崭新的拍摄角度,从而获得了一个前所未见的画面。这张照片是在一次骑兵的军事训练中拍摄的。具体的项目是“马跳平台”。老郝异想天开,蹲在平台前的一条水沟里向上拍摄。也就是说,奔马要一一从他头上飞越过去!这个角度,当然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郝决定冒一冒这个风险。他借了一顶钢盔,戴在头上。手持一台120的单反相机(哈斯勃莱德),装上一个焦距为28毫米的超广角镜头,用f4的光圈,1/500秒,依尔福特快黑白片(ISO400度),一连拍了三张。这是其中较好的一幅。画面里,一匹骏马的四脚已经落地,但尾巴还在飞扬;另一匹尚在空中,双蹄将落未落。马的四周,烟尘滚滚,土块飞溅,充满了真实的紧张气氛。
  朋友们,如果您在自己的摄影实践里出现了“老框老套老面孔”,如果要想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您不妨从寻找和探索新的拍摄角度这一方面下手。因为:只有新的角度,才会给您带来新的画面,新的表现!
n45.jpg (68.29 KB, 下载次数: 60)
14:53 上传
善于用光突出重点的《生命之光》
(美)B·勃兰特摄
  摄影有一个外号,叫做“光画”。这个外号,近五十年来,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但是它很有意思。因为摄影的确是在利用光线来产生画面的。没有光线,也就没有摄影的一切!
  光线之对于摄影,既然如此重要,可是在广大的摄影爱好群中,真正懂得使用光线来作画的人,却并不太多。绝大多数爱好者都只是满足于能够正确地“曝光”——这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还不是摄影的全部内容。如果想在摄影领域里,从一般地拍拍照片进入创作艺术作品的更高层次,就必须学会主动地使用光线,用光线来刻划形象,用光线来突出主体和主题,用光线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光线的运用上,当然也会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这篇短短的作品分析中,不可能一一尽述。但有一个常用的方法不妨在这里介绍一下,这就是来自古典绘画的“伦勃朗用光法”。伦勃朗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荷兰画家,他在经营画面时,有一种“惜光如金”的习惯:只在最重要的地方才给予最明亮的光线,次要的地方就慢慢暗下去,不重要的地方就干脆全部淹没在黑暗之中。所以,在观看伦勃朗的作品时,画家所要表达的重点十分突出,一眼就能找到。
  美国摄影家B·勃兰特拍摄的《生命之光》就是巧妙地以“伦勃朗用光法”来突出主题的一个典型图例。这张照片所反映的是医院手术室中的情景。在那位面对着镜头护士的一双眼睛里,包涵着许多语言和文字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这正是作者要观众们注意并加以思索玩味的地方,于是,他抓住有一束反射光正好照射在这双眼睛上的瞬间,拍下了这个令人难忘的镜头。
该用户从未签到
n46.jpg (71.96 KB, 下载次数: 62)
14:57 上传
蓦然回首,竟成佳作
《法律的眼光》 (英)B·摩尔摄
  摄影创作中两种不同的基本方法:一种是带着一定的想法出去拍摄,这叫胸有成竹;还有一种“胸无成竹”法,是外出拍摄时,心里没有事先想好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固定的目标,只是一路走过去,如果遇到什么有兴趣的镜头,就顺手牵羊地摄下来。用这种方法进行摄影创作,心中无牵无挂,视野反而更加广阔。如果运气好,有时能满载而归;但如运气不佳,也可能一无所获。  
  英国摄影家鲍勃·摩尔(Bob Moore)拍摄的这个镜头,很可能是属于“胸无成竹”这一派,在大街上偶然碰到的。有一队警察站在路边。摩尔先生挂着相机,在他们的身后走过时,刚好有一个警察偶尔回头看了一眼,摩尔觉得有趣,就顺手拍了下来,没想到竟成为一幅在国际沙龙中频频入选的佳作。
  这幅作品的趣味,主要是出在“虚”与“实”的对比和运用上。那些背着脸的警察是“虚”,那个回头注视着什么的警察是“实”,由于画面里虚多实少,在“众虚衬一实”的强烈对比下,使得那唯一的“回头警察”在画面得到了最突出的表现,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用“胸无成竹”的拍摄方法,并不等于作者“胸中无竹”而是心中早就贮存了不少想法,但必须碰到一定的机缘,才能形成有意义的画面。这就叫“长期积累,偶尔得之”。此外,在采用“胸无成竹”法时,作者还要做到“手有准备”。就是手中的相机,早就做好光圈,快门、距离的准备,遇到突发性的镜头,拿起相机就拍。有些专业摄影家,外出时总带着一台傻瓜机,就是为了应付这种突如其来的机会。
再次谈谈相机拍摄模式的设定问题,如果用我们的自动相机,你放在手动模式上,你会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你的曝光吗?只有在P档,A,S档上才有可能。
n47.jpg (87.93 KB, 下载次数: 62)
14:57 上传
别具情趣的《雨》(苏)V·契里舍夫摄
  拍摄人物肖像,一定要拍得很清楚才好吗?回答是:不一定,关键要看作者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和所要表达的意境情趣。有时是越清楚越好;有时即是不太清楚也别有风味,苏联摄影家契里舍夫的作品《雨》,表现一个坐在汽车里的小姑娘,透过布满雨点的窗玻璃。向外探视,就是一张拍摄得不太清楚的人像照片。这幅作品以其特有的雨中情趣,打动观众,在各国摄影沙龙中,一再获奖。
  清楚(实)和不清楚(虚),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在我国传统的艺术理论中,叫做“虚实运用”,又叫“虚实相生”。意思是说,在一幅作品中,虚可以衬托实,实可以补充虚,这两者是互相生发的。艺术创作之道,往往就是虚实运用之道,这里面有很深的学问。我们甚至可以说:不懂得虚实的运用,等于不懂艺术的创作。
  契里舍夫的这幅作品,小姑娘的眼神和笑容固然十分逗人喜爱,然而如果没有玻璃上雨丝雨点虚虚实实的变化,拍出的照片,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一张女孩肖像,不能产生更多的情趣和意味。
  在雨中拍摄,一定要防止雨水打上相机,尤其是用电子快门的相机,只要雨水从缝隙中流进机体,必然会引起严重的后果。防雨的方法,一般都是打伞。如果没有伞,也可以用塑料袋包住相机,只露出镜头,进行摄影。
  这张照片是从国际沙龙的出版物中选出来的,因此没有具体的拍摄方法。但从画面上也可以看出一点情况,从银粒较粗来推断,作者用的是35毫米小相机;从景深较大来看,用的是50毫米标准镜头。在阴雨天拍摄照片,如果用ISO100度的胶卷,光圈一般都放在f/5.6上,快门速度在1/60秒左右。
n48.jpg (73.7 KB, 下载次数: 51)
14:57 上传
李森林 摄
在众多的表现爱情主题的摄影作品中,《人间》是出类拔萃的。它以新颖、简洁的艺术语言,赞美了人世间的和平与幸福,友谊与爱情,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人间》的作者大胆地从恋人的身后去拍摄,让一对情侣相互握着对方的手,两只胳膊自然地交叉在一起,并使其充满整幅画面。画面中虽然没有恋人相见时那丰富的眼神和表情,没有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拥抱与亲吻,但是通过恋人那紧紧相握的手,却足以令人想象出恋人生气勃勃的喜悦心情和脉脉含情的目光交流。这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角度,使作品显得极其含蓄自然。
  《人间》的色彩处理也是富于创造性的。作者把黑白两色作为彩色照片的基调,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使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特别是交叉的胳膊在黑白的对比中又形象地组成了一个“人”字,从而使作品的主题得以深化。“人”字旁边的那枝鲜花的设置,堪称作品的点睛之笔;它不仅给黑与白组成的和谐对称的画面增添了喜庆气氛,使作品不显单调、呆板,而且成为揭示作品主题的一种象征。庄重的黑色,纯洁的白色,鲜艳的花朵,充分表现了恋人情感的健康大方,使作品获得了陶冶高尚情操的良好效果。
  《人间》曾在“国际和平年全国青年摄影大奖赛”中获得“最佳形式奖”,应该说,它是受之无愧的。
n49.jpg (137.69 KB, 下载次数: 14)
14:57 上传
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这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它是作品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是一个队列,如从不同的角度去拍摄,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画面效果,平视、俯视或仰视会给人差异很大的视觉感受。一幅协调的构图,就像音乐中一段优美的**一样,给欣赏者带来满足和愉悦;相反,一幅杂乱无章、十分蹩脚的画面构图,会让人产生一种生理上本能的抵触情绪。
  《飒爽英姿》给我们的是音乐一般的美感。
当今的摄影已走向各个领域,摄影家除了应该具有清晰准确地记录瞬间的本领之外。更需要具备敏捷地发现一刹那间美的构成的能力。
  构图的精髓是构成。研讨“形的构成”,对摄影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从普通照片上升为艺术作品的阶梯。记得一位美国老摄影艺术家说过:“我们应该善于观察题材内在的视觉要素。当我们观察船、帆、桥、树、房屋或人物的时候,应该撇开它们的一般特征,而把它们看作是形状、线条、质地、明暗、颜色和立体物的结合体……不要以为这里所研究的视觉概念过于简单或肤浅,最复杂的思想往往寓于最简单的表述之中。”
  《飒(sa)爽英姿))是作者采用俯视角度拍摄的一列受检阅的女兵队伍。它通过一队队服饰相同、身材近似、步调一致又富有动感的英俊女兵,形象地强化了主题。红色的军服,灰色的地面,使整幅作品的色调和影调得到完美的表现。整齐划一的女兵队列构成一组颇具视觉趣味,又富有节奏感的图案。作品所表现出的音乐一般的韵律感跃然纸上。
  对于这幅作品,无需用更多的文字来解释,因为一幅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要想唤起人们的欣赏兴致,应该依靠它自身独具的造型语言的魅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易通行证登录页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