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销量暴涨,今年能超过oppo和vivo销量吗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OPPO、vivo靠什么反超小米,中国手机业第二次反转
来源:作者:方园婧责编:望山
短短几年间,手机业内曾被奉为信条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苹果模式,如今都被全面推翻。小米创始人雷军比以往沉默了。除了小米自己的发布会,他几乎不太去其他公开场合发表演讲了。就算是公开讲话,也再没怎么提过小米手机,取而代之的是“小米想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9月5日,魅族开了今年第七场新品发布会,发布了今年的第9款新手机。魅族发了太多款手机,以至于它的高管对于会后接受采访、谈论新手机失去了兴趣。在此之前,这家公司一直坚持一年只发布一款精品旗舰产品,就像苹果一样。“抢购模式已经基本被抛弃了,今年再这么玩就是找死,”一位魅族内部员工对36氪表示。由于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提前发布一款手机却缺货一个月,很快就会被别人的现货顶上,你自己的出货量则会相应减少。老派厂家反而焕发了生机。2016年第二季度,IDC的数据显示,小米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出现断崖式下降,降幅达到38%。但一向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做营销,植入综艺节目,几乎从没提过互联网思维,在业内显得不够新潮的OPPO、vivo却反超小米,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二、第三的手机厂商。OPPO、vivo的增速也排名第二、第三。位居第一的华为并不是一家新公司。2016年第二季度,小米出货量下滑,降至第四名。2013年至2014年,小米出货量在中国智能手机厂商首位。无论是华为、魅族、还是其他手机厂商,都在研究OPPO和vivo的模式,包括线下渠道、品牌营销、甚至找什么样的明星代言人、冠名什么综艺节目。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剧烈的变化?过去几年,大家信奉的一切都错了吗?一、机海和血战还记得“中华酷联”吗?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中国的这四大手机厂商曾常年称霸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前五强。那是一个产品缺乏新意、竞争十分惨烈的时代。2011年至2013年,传统手机厂商通过不同配置和功能的排列组合,不断推出价格差异在100元左右的多个段位机型产品。但“中华酷联”中的中兴、酷派、联想,现在都不再是手机业的大玩家。如今,那些曾被作为学习榜样的互联网手机厂商,却又开始重走“机海”老路。大家在每个细小的价位段上,进行贴身肉博。只要一家推出了低价机型,在一周内,另一个厂商就会推出一款配置和价位类似的机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月,在中国面市的智能手机有274款,平均每天三款手机发布。这个数字仅次于2013年的巅峰时期,那时候一年有2288款手机面市,平均每日6款新手机发布。今年魅族已发布的9款机型,以每款差价100元的差别上,覆盖了599元到1299元的价位段。而以往,魅族、小米,一年只推出1-2款机型,价位段的差距是500元至1000元。小米今年也增加了红米的机型。自2013年小米推出第一款红米手机以来,截止到目前共发布了12款红米手机——其中有6款是在今年发布的。在小米发布它的首个高端机型小米Note后的采访上,雷军承认目前手机行业正面临创新瓶颈。国产手机厂商在手机上所表现的新意越来越有限,双摄像头、指纹识别、超长待机……反反复复都是硬件配置和功能的排列组合,就连苹果这几年的创新也越来越少。“中华酷联”时代,“机海”战术是为了和线下渠道结合,加快促销的节奏,提升出货量。“大家都在拼命增加配置和功能,好像谁能最快推出产品谁就赢了,”在一次采访中,酷派副总裁曹井升回忆那段时间说。魅族内部员工告诉36氪,魅族采用的线下销售策略较为复杂,不同的机型有不同的线下渠道销售计划,和运营商合作的定制机走运营商渠道,MX、PRO这类中高端产品多数走直营店和专卖店,能比较好的保护品牌调性,不易产生不可控的渠道溢价。一位手机业人士告诉36氪,之所以增加单价较低的中低端机型,是为了让线下渠道商有更灵活的促销手段,通过套餐、赠送配件等各种形式来进行促销。“只依靠线上渠道,强调高性价比的互联网模式已经走不通了。”二、去线下要增长2015年开始,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都开始驶入减速带。ID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341亿部,同比增长2.5%,而在2014年这个数字是21.9%,增速明显放缓。IDC还预计,今年中国手机出货量增长可能出现断崖式下跌。更关键的是研究机构GFK的一则数据:年间中国智能手机的电商销售份额占总体的20%至25%,这个数字在2016年第一季度还稳定在22%左右。换句话说,线上渠道的增长已趋于稳定,占比80%的线下渠道将成为主流的销售渠道。这让小米这类曾强调全线上销售,去渠道中间差价的“互联网模式”处于极为尴尬的位置。2015年10月开始,已经有几家数据研究机构指出小米的出货量开始放缓。今年二季度小米出货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同比下滑38%,从全国第一跌至第四。“我们都在熬,”一位小米内部员工在2015年底的时候告诉36氪。但当时他们相信,等经济大环境转好了,手机厂商能迎来新高潮。但这也许不能单独归因于大环境。2012年至2013年移动互联网刚起步所带来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依靠线上销售的小米模式必须找到增长的其他来源。“小米要补课,那些单纯依靠线上销售的互联网手机品牌都要补课,”一位手机业人士对36氪说,在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如果小米不能再拿出一个好的利润报表给投资人看,那么当他曾标榜的增长和规模受到OPPO、vivo、华为等手机厂商的狙击以后,它的故事就说不下去了。三、OPPO和vivo要做线下渠道,这条道路上已经有两座绕不开的大山。IDC和Gartner等调研机构在8月份发布数据显示,OPPO和vivo已经全面超越小米,在中国市场仅次于华为,出货量位列第二第三。而它们成功重要原因是庞大的线下网络。在小米大谈互联网模式、去渠道商中间环节的时候,OPPO和vivo正利用他们庞大的代理商模式,渗透到了三四五线城市。vivo市场负责人对36氪表示,vivo所占的线下渠道比重较高。OPPO公关总监刘磊告诉36氪记者,互联网渠道销售的OPPO手机不到总体出货量的5%。和三星、诺基亚等善用国家代理商买断货品后,向下铺货的形式不同,OPPO采用“分封制”:它在全国有36个独家省级代理商,厂家只给这些代理商供货,然后由一级代理商再往下沉到二级、三级代理商。“拿完货以后怎么卖是他们的事,细到门店导购员的培训和薪资都由代理商自己负责,盈亏自负,”OPPO公关总监刘磊表示。多层代理分销的体系,需要给每一层经销商都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对方才有卖手机的动力。而一位手机制造业人士对36氪记者做了一个估算:OPPO R9的物料成本,大约在1500元至1600元之间,但最终售价在2799元,其中利润空间足够。OPPO和vivo给予代理商的返点在全行业中的确水平较高,大约在5%至10%之间。多位手机业人士都对36氪记者说,OPPO导购员在门店中最积极,卖出一部手机的奖励很高,销售冠军还会奖励汽车。一位手机渠道商对36氪说,“如果你能做OPPO的代理商,就是躺着赚钱。”OPPO线下20万个销售网点中,10%归属于运营商渠道,剩下90%都是代理商渠道网点。“十多年的长期的信任关系和OPPO绑定了牢靠的基础,”刘磊表示,部分省级代理商最早是OPPO的供应商和早期员工,因此还享有OPPO的股份,这种利益互绑和信任关系,是其他厂商难以在短时间模仿的。在线上销售增长放缓时,OPPO和vivo十多年中建立的线下销售网络,给它们提供了强大的后续支撑力量,在小米式微后,出货量一举超越了小米,直逼华为。四、大价钱的营销战为了配合庞大的线下渠道,就要在市场营销上进行“空战”。OPPO一年在品牌营销上的花费在“8至20亿元之间”。其中一部分被投入到了地面广告,包括地铁、公交车站牌、户外广告位等;很大一部分被投入到了电视媒体,包括电视广告,以及综艺节目的冠名和植入。“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几乎被套用在综艺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的每一个环节。有业内人士对36氪称,有顾客走进卖场,直接就说要“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那款手机。过去的几年手机业,线下广告和明星代言是被忽视的。小米副总裁黎万强曾在《参与感》一书中强调,小米不花钱做广告,靠的是口碑营销。如今,这种方式反而被OPPO和vivo证明行之有效。在FT中文网的一项调研中,有一部分三四线消费者甚至认为:苹果和华为都在仿OPPO,技术都是OPPO研发的;OPPO很多专利苹果都是没有的,比如快速充电专利;OPPO只用全世界最好的技术,而华为为了国产化用的技术不是最领先的。以上略带偏见的认知,显示出OV对渠道商家完美的技术营销逆转了核心技术缺失的短板。OPPO目前有一个5-6人的小组专门负责明星代言人的选择,先后启用了杨洋、TFboys、李易峰和杨幂等代言人。针对所推机型代表的品牌特质,来选择粉丝型艺人和内涵型艺人,采用的办法还包括在新浪微博上寻找热点人物,寻找和目标消费者重合的粉丝群体。vivo也有一个专门的消费者研究团队,研究消费者行为以及与其吻合的代言人。vivo选择了宋仲基作为vivo X7的代言人。一位华为人士对36氪记者说,他们也在研究到底什么明星对品牌和销售真有帮助,“这事儿太有学问了”,他认为,OPPO和vivo选的代言人,能直接拉动销售。投入大笔费用做品牌营销其实是三星的老打法。2013年,汤姆森路透社爆出三星广告营收支出为总营收的5.4%,而苹果同年广告营收支出占比仅为0.6%,甚至远高于一些快消品牌,如可口可乐。但高投入,也需要高毛利支撑。但对于利润空间不高的“互联网思维”手机,哪来利润空间打营销战?即便如此,今年7月开始,小米第一次请了代言人,签订了吴秀波、刘诗诗和刘昊然。一位手机行业人士和36氪记者预估,这三位代言人的代言费保守估计会在1500万元至2000万元不等。此外,华为荣耀也在今年7月找吴亦凡作荣耀8的代言人。手机业的营销战,升级到了动辄千万甚至亿元的规模。魅族人士对36氪表示,OPPO一年在冠名上的费用是魅族一年营销费用的2至3倍,魅族无法完全照搬,但未来也会加强线下广告的投放,比如楼宇广告、车站等。五、互联网模式怎么做线下渠道?日,中关村大街上的当代商城迎来了一个新面孔:小米之家。这是小米首次将直营店开进Shopping Mall。“小米接下来将销售渠道的重心将从线上营销转向实体门店”,雷军在今年6月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到小米之家的未来战略说,每家店250平方米,月销售额5000万元。目前成绩最好的门店一天能做到143万元。小米之家和苹果Apple Store的直营店模式类似。雷军计划以每个月5到10家的速度铺开,“3到4年的时间开1000家店,可能就是400到500亿的零售价,而且不加盟、不挂牌,100%自己管理。”苹果在十二年内在全球创办了363家专卖店,平均每年每家苹果年会产生4900万美元的营收,平均平方英尺就会给苹果带来6000美元的销售额。苹果直营店是个好生意,但小米之家却未必。投行美林证券曾对苹果的运营利润率做过预估,大约在40%左右,远超排行第二的三星23%,而小米、联想、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的运营利润率均在个位数百分比。直营销售渠道的优势在于价格控制力强,品牌一致性好。但弱点也显而易见,直营店铺的店面数量有限,难以做到既快速、且大规模地铺货。此外,线下销售渠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赛诺的一份报告称,2015年小米8月的线下销售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5.55%,排行第七,位于联想和华为荣耀之间。也就是说,尽管小米强调自己是纯电商的互联网模式,但自发形成的“黄牛”体系还是让小米有一些非官方的线下渠道。这些渠道鱼龙混杂,甚至会出现真假货掺着卖的情况。到底是通过加盟、代理来管控,还是单纯至依靠直营店各买各的,互不干涉,小米副总裁林斌还没有完全想清楚,“过去精力受到了各方面的限制,未来怎么做还需要好好想想,”他在一次采访中说道。魅族也加速了线下渠道的铺设速度。2014年12月,魅族在天津开设了第1000家专卖店,一年后第2000家专卖店在深圳落户。魅族负责线下及社会渠道建设的高级总监华海良表示,至此基本完成了线上、线下三七开的销售比例。华为也在2015年底加强了线下渠道的铺设,启动千县计划,该计划将进一步在中国市场上推动华为零售渠道的下沉。截至目前,“千县计划”已完成近300个县市,计划2017年完成全部目标。“大家都开始想着要赚钱了”,一名业内人士对36氪说,“一旦小米都开始要利润了,那些和他模式很像的手机厂商就都要开始要利润了。”六、洗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洗完了一轮牌,有实力坐在这个牌桌上的玩家已经不多。2016年3月,云辰科技发布了一条微博,宣布终止大可乐手机的业务。这家由前网易副总编辑丁秀洪创办的手机公司,曾在2014年在京东众筹平台上推出三款众筹手机,其中大可乐3还创下了25分钟筹1650万的记录。丁秀洪在终止手机业务的公开信中说,“手机行业的洗牌比预期更快、更残酷,”哪怕他们抗过了产品和营销竞争的关卡,但是“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入,手机行业的竞争已经成为资本竞赛”,“不期而遇的资本寒冬,导致原本谈好的投资协议,最终难以兑现。”大可乐不是个例。前360特供机负责人张伟华创办的原点手机,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中间隔了整整19个月,这个时间不是用来做研发,而是用来找钱。第二款产品公布时,资金还没有到账,没钱提货,让他错过了三个月的黄金销售期。“我生命中从来没有任何时刻比当时更缺钱,”张伟华甚至搬到投资人家中等钱到账,最终还是没有挽回局面。小辣椒、青橙、灵狐、百加手机……这些互联网手机品牌还未登上主流手机品牌的舞台,就已悄无声息。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给出的数据,2014年的中国手机新品牌有540家,年末已经有140家宣布倒闭,截止到2015年只剩下309家,数字还在不断减少。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总结说,消失的国产手机厂商有两类特征,“第一就是简单靠硬件堆取,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价值创造,不响应消费者内心呼唤的靠硬件简单堆砌。第二严重依赖单一渠道的企业。”剩下的小众玩家岌岌可危。锤子推出了两款销量不容乐观的产品后,为了缓解资金的紧张,在今年6月质押了27.84%的股权给阿里巴巴;曾单纯依靠运营商单一渠道的酷派卖给了乐视,但后者也在亏本卖手机来补贴内容布局,其商业模式还有待时间证实;主打安全的360手机,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月销量锐减30.7万台,降幅达68%。不断增长的专利费用、线下渠道铺设费用,还在不断砌高这个市场的门槛。在前不久小米生态链新品发布会上,到场的每一个人都收到了一本小米Catalog。这本小册子上面仔细地罗列了小米所覆盖的各种产品,包括扫地机器人、自行车、空气净化器、甚至电饭煲。雷军在达沃斯峰会上说,小米未来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这个曾经引领牌局、提倡“专注、极致”的玩家已经在东张西望,寻找其他机会了。2016年5月,OPPO CEO陈明永向全公司发了一封内部信,信中说自己“芒刺在背,深感危机潜伏,甚至有些辗转反侧,不能成寐。”他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R9能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据一名手机零售商高管对36氪称,OPPO R9和vivo X7两款机型累计贡献了全国门店30%的销量。但也许OPPO自己也没想清楚为什么这款机型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手机属于高风险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稍有闪失,整个企业可能会出现很大问题,”陈明永表示,“假如我们今天某款产品的市场份额高达30%,但只要竞争对手快速跟进,第二天我们的市场份额可能出现断崖式下降,可能只有15%。”他要他的所有员工,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随时准备迎接战斗。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销量超过华为、苹果、小米,OPPO和vivo怎么就突然逆袭了?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年,步步高兄弟oppo、vivo无疑是手机界的大赢家,销量一度超过了华为、三星、苹果和小米,成为手机领域的一匹黑马。
oppo和vivo的成功离不开它独特的策略,反互联网思维,利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获得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主要的消费者是年轻人,媒体和网友常常调侃OV兄弟是“厂妹村姑专用机”。
oppo和vivo还找了很多当红年轻明星来做代言,刚好观众就吃这一套,所以,这一层面上来讲又是成功的营销。除此之外,OV兄弟花12亿冠名湖南卫视,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土豪!敢在营销、广告上花大钱,收获的是更高的品牌溢价。
——电商观察 &木子
作者:喵吃鱼
来源:创业邦杂志(ID:ichuangyebang)
北上广深给你们,
剩下的我俩全包了!
二季度的销量还不如在华为、苹果,三季度就是实现了全面反超,占据了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量的前两名!
在三星炸机,苹果销量下滑,小米被各种唱衰,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两个品牌,靠着自己独有的策略,竟然在这艰难时期里市场占有率翻了约 1 倍!
他们就是 OPPO 与 vivo 。
全面超越华为、苹果,“称霸”大半个中国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OPPO与vivo的销售量全面超越华为、小米、苹果,成功登顶。
排名第一的OPPO市场占有率达到16.6%,去年同期其市占率仅为9.9%。
排名第二的vivo市场占有率达到16.2%,去年同期其市占率则为8.8%。
而华为为15%,小米为10.4%,苹果则仅为8.4%
除了整体销量,在单机销量上OPPO、vivo也获得了胜利:
OPPO R9完全统治了今年第三季的智能手机市场,甚至连iPhone也不是它的对手。vivo X7 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在《中国移动终端大数据》报告中,我们甚至发现:OPPO 与 vivo 兄弟的产品霸占了大半个中国:
在中国三十多个省份中,OPPO、vivo两兄弟在除北上广和江苏、安徽、江西、湖北、陕西和西藏以外的二十几个省份影响力均超越了苹果、华为等一线品牌
是不是看傻眼了
霸占中国,两兄弟又开始占领国外市场。一群吃瓜群众表示,自己在东南亚国家,遍地都是OPPO、vivo,使自己感觉非常自豪。
OPPP、vivo 兄弟:反互联网思维
OPPO和vivo都是“步步高”系企业。2001年,在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的牵头下,原来步步高三位高管注册了OPPO品牌。而vivo则是步步高通信负责人沈炜2011年推出的品牌。由于血脉相连,他们的很多经营战略都很相似。
一、“低配、高价、卖的好”!农村包围城市的“土办法”最有效
与小米、魅族等典型的互联网手机不同。OPPO和vivo从来不自诩互联网思维,也不与友商盲目攀比配置。
“不服来跑个分呗”,雷布斯成功地把PC行业凭借配置定价的习惯,变成了手机行业的定价规则。现在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的困境跟配置攀比也关系。高配、低价、薄利,甚至赔本卖吆喝成了常态。
“不在非战略点上浪费自己的竞争力”。OV兄弟不追求极致的配置,“低配、高价、卖得好”的策略让OPPO和vivo有更高的利润。OPPO与vivo从不做1500元以下的低端市场。与赔本卖吆喝的手机公司比,他们的利润要高得多。
品牌、资金、背景上,OPPO和vivo没有明显优势。OV兄弟在自己熟悉的线下渠道做足了功夫。也造成了它们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发展路线。
在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心理,买手机很多时候消费者带有价值观层面的考虑。而,小城市、城镇、农村的人买手机,实用性考虑会更多,也更容易跟风走。
在智能手机厂商跟风做线上电商的时候,OPPO和vivo却很重视与地区经销商的合作。
有媒体评价:如果你现在去三四线城市,你会发现到处都是 OPPO、vivo 的门店,在那里OPPO、vivo享有与iPhone同样的品牌美誉度。
二、轻松征服年轻人,“厂妹机”让你高攀不起
在成为手机行业的现象级企业之前,几乎没有人能瞧得起OPPO和vivo。媒体和网友常常调侃OV兄弟是“厂妹村姑专用机”。玩笑归玩笑,但却能看出OPPO和vivo的用户群体很有特点。
紧紧抓住年轻用户,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老套路”。正是因为坚持这样的定位,OV兄弟才能从音乐、拍照手机出发,撬动整个智能手机行业。
OPPO手机豪华代言人阵容
要想让年轻人听话,就得抓住年轻人喜欢“追星”的心理。选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KOL,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杨幂、李易峰、鹿晗、TFBoys、杨洋等,这些大咖是OPPO的代言人。vivo则请了当红韩国偶像宋仲基为新款手机做代言。
80后、70后的大叔、大婶们看到OPPO、vivo的代言人一定会想,这些人都是谁?但,你可千万不要小看它们的每一个代言人。这些小鲜肉都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发条微博轻易就有上万转发,感冒发烧都能成为娱乐大新闻。
三、魅族年亏10亿被骂惨!OV兄弟12亿冠名湖南卫视,真土豪
小米和魅族是典型的互联网手机,走线上渠道。最近有消息,魅族去年亏损达10亿,黄章稀释股权引进新一笔投资。接着质疑魅族手机的声音就不绝于耳。
魅族一年亏10亿被看衰,华为一年广告费仅5亿!OPPO和vivo今年光是冠名湖南卫视两档综艺节目就花出12亿。敢在营销、广告上花大钱,收获的是更高的品牌溢价。
vivo:豪掷 7亿 冠名《快乐大本营》;
OPPO:OPPO 花了 5亿 获得《偶像来了》的独家冠名;
OV兄弟牢牢的占据了《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主流综艺娱乐节目的阵地,轻松收获了大批年轻用户。
作为90后最喜欢的互联网综艺质疑,《奇葩说》的观众与vivo的消费者群体高度重合。第三季《奇葩说》把“快到让你飞起来”广告语让人印象深刻。甚至一度成为年轻群体之间的口头语。
面对竞争,OV兄弟未来的路并不好走
虽然靠着反互联网营销使得销售额遥遥领先,但线下销售,也有弊端。
早先,OPPO、vivo的渠道建设一直是把全国划分为几十个一级代理区域,然后代理商负责直接向终端零售店铺货。
在OPPO、vivo的经营者看来,这种密切的关系,决定了经销商不会干出一些离谱的事情从而损害OPPO的声誉,而售后与服务的优势也有利于品牌的塑造。
而OPPO主管市场和渠道的副总裁吴强则认为,这样的线下渠道最大特点是,让代理商和OPPO保持统一文化价值观。
但在竞争增加、销售任务却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模式却不奏效了。
OPPO、vivo一条街
团队管理各自为战,加上促销员之间素质参差不齐,经常出现为了抢夺客户,大打出手,损害品牌的声誉。
你打我,我打你
其他品牌做活动,甚至照打不误
谁怕谁呀,不要怂就是干.....
不仅促销员打架,进货渠道也出现了问题,使得手机店主们频频叫苦。一家手机店的店主反应:
这两个品牌去年还好,今年已经做乱了,谁都可以做了。
以前必须是授权才能卖,并且销售价必须是官方定价,不能卖低了,查出来就罚钱。但现在乱了,每部手机利润很低。
甚至很多供货商为了完成任务,都不管官方售价,就要完成任务。弄得我们直接没有利润了,很多人为了完成任务都是平价出货。
走线下渠道,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OPPO和vivo占据着一线城市以外的大片领土。
但当华为、中兴表示要增强线下渠道推广、小米与苏宁合作增加线下布局,而OV兄弟又无法解决在线上消费者不认同品牌时,如何进行进一步“质变”的突破,保住现在的地位,才是这两家公司最应该思考的事情。
广告合作找&
小倩& 微信: &&
&软文约稿找&
翠翠&&微信: &&&
一键分享到: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苹果申请了一个新的专利,这个专利叫“双频天线的无线充电和通信系统”,其实翻译一下就是:用WIFI为手机、平板充电。
李开复此前在奇葩大会的录制说,也曾经放出这样的预言:未来十年,人类50%的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是躺枪的?\x0a\x0a如果是就赶紧去改了吧!所以扫描软件真的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玄乎。。。
怀着对宇宙的无限向往,对宇航员同志们的无上敬意,以及对太空生活的万分好奇;\x0a\x0a两位来自美帝的记者小伙伴,一起采访了一位知名度极高的宇航员——Mike Massimino。
这世上哪有什么手机,比我大朝鲜的手机好?\x0a\x0a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朝鲜决定要发个大招。靠着稳扎稳打的信念,自行研发并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智能手机——\x0a\x0a“Pyongyang Touch”旗舰机,中文翻译“阿里郎”!
女柜员是怎么捕获心中男神的……
01我不敢休息 因为我没有存款我不敢说累 因为我没有成就02我不敢偷懒因为比我牛逼的人还在努力我能放弃选择但
大众辉腾停产了,又来了一个辉昂,但依然还是一辆大号的“帕萨特”。没办法,谁让大众崇尚“家族脸谱”呢。对于低调、内敛的用户,开着一辆大号“帕萨特”没什么不好的,只有真正懂的人才知道其中的内涵。
今日微信号力荐 (长按红色字复制)众筹智库zhongchoutt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房贷真相:欠银行钱越多
“终于做了这个决定,让你看到了这个题,只要你也一样的肯定,我愿意ABCD都随你去,我知道一切不容易,我的心一
互联网、科技和电子商务领域的快速大事件播报,深度分析,创业、职业发展和励志的经典文章和案例,适合创业者和上进心强的白领阶层每日阅读!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oppo、vivo销量超越华为小米的2个原因,第二个最关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oppo、vivo销量超越华为小米的2个原因,第二个最关键
百家号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为内容创...|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务实or营销 OPPO和vivo手机比小米好在哪里?
务实or营销 OPPO和vivo手机比小米好在哪里?
前些年备受追捧的手机企业是小米,去年是华为,今年则换成了步步高两兄弟OPPO和vivo。在这个乾坤瞬间颠倒,剧情急剧反转的世界,小米从备受追捧变成了饱受质疑的角色,从市场份额、公司估值、研发能力,到渠道策略,乃至品牌价值,当年的优等生,如今做什么似乎都是错的。每个人都在赞美OPPO和vivo,似乎这两者的成功只是为了凸显小米的失败。
OPPO与Vivo门店
如果说几年前小米被追捧,是因为它的出现确实强烈冲击了僵化的、不思进取的手机产业,用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以及社交媒体和线上渠道强力拓展,凿开了所有手机企业的脑海,瞬间激活了一个死气沉沉的产业;华为被追捧是因为它确实代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实力和高度,用近30年的厚实的技术积淀,成为全球化最成功的中国企业;那么OPPO和vivo的被追捧又能说明什么呢?OPPO和vivo有什么是独特的、创新的、值得被赞美的?
直到一年前,OPPO和vivo留给我们的印象,还是它们非常舍得在广告上花钱,我们感到好奇,这种秦池式的广告轰炸模式今天还好使吗?今天的消费者应该比20年前聪明多了吧?然而并没有,似乎一夜之间,各种手机出货量榜单就被这两兄弟刷新,今年以来更是超过小米,直逼华为。
查询一下这两兄弟的历史,你会发现它们并不像小米那么年轻,两家公司都脱胎于步步高,OPPO已经是一个15年的品牌,开始是生产MP3、MP4播放器,2008年开始做手机;vivo品牌也有7年历史,但企业的前身却是有着超过20年历史的步步高通信设备公司,开始是做有绳电话、无绳电话,2011年开始做手机。小米品牌的全部历史只有6年。
OPPO、vivo和小米专利发明数量对比(截至2016年8月底)
比较各自的专利发明数量可以发现,小米尽管资历最浅,但专利数并不落下风,甚至还远远多于vivo(vivo前身东莞步步高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发明和专利数更少,仅有63项)。或者说,OPPO和vivo更长的企业历史,并未体现为技术积累的优势。尽管现在OPPO和vivo也在努力往自己身上贴一些技术的金箔,但薄弱的技术底子和历史惯性,让它们既无意愿,也无能力通过技术或产品获得竞争优势。
让OPPO和vivo火起来的真正原因,从来都不是技术或者产品,而是步步高系最熟悉、最擅长,同时最传统、最不时髦、最不性感的渠道和广告(当然,由于它们的突然火热,这两项在媒体眼中又重新变得时髦、性感了)。年长点的应该都记得成龙代言的小霸王学习机广告、李连杰代言的步步高VCD广告、张惠妹代言的步步高复读机广告,以及步步高遍布城乡的庞大销售网络。
没错,OPPO当家人陈明永,vivo当家人沈炜,跟随段永平一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霸王,到九十年代的步步高,再到目前各自的公司,属于段家军核心成员,他们身上一直都有些共同的特质&&极度低调,极度重视品牌营销、名人代言,极度重视渠道,尤其是三四线渠道。这当然是一种典型的路径依赖,而且依赖了近30年,除了操作上更加娴熟,细节上日益精进,本质30年未变。而这30年,却是中国变化最剧烈的30年,尤其后20年,互联网从无到有地在中国长大,并且开始颠覆几乎所有刚刚形成的商业规则。说OPPO和vivo是传统渠道和营销的老司机,应该算不得恭维。
有互联网可依托的小米开始计算各种成本,从广告成本到渠道成本,从店面成本到营销成本,小米的疑问是,所有对消费者不产生增值,并且无助于效率提升的成本,是否应该继续保留?几乎同一时间,OPPO和vivo却在把小米认为不必要的那些成本提高到一个令人咋舌的新高度,因为他们过去几十年的商业经验告诉他们,太多的消费者乐于替厂商报销这些费用。各自不同的出身、背景,让它们看到了同一个时代的不同侧面,小米们看到的是,有了互联网,信息变得更透明,消费者变得更聪明了;OPPO和vivo看到的是,消费者口袋里的钱更多了,娱乐明星对消费者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小米们看到的是理性,不轻信;OPPO和vivo看到的是感性,更容易被洗脑。
事实证明,信息不可能一夜之间对所有人透明,同时,全天候、全方位、高强度的洗脑,可以让部分消费者坚信任何你想让他们坚信的,从而对信息透明、信息对称失去兴趣(不要告诉别人哦)。
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6.56亿。理论上,互联网可以填平信息鸿沟,让普通人成为信息革命的受益者。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透明、高度对称的时代,一方面,没有什么信息能够被隐瞒、被遮盖,另一方面,企业也不再需要为信息的送达花钱,因为信息在每个人的指尖,省下的钱可以返利于消费者。但是实际上,在信息趋于透明、对称的时候,仍然可以人为地制造甚至强化某种不透明、不对称。
《南方都市报》记者曾经实地调查小米线下渠道发现,经销商对销售小米手机的热情不高。这就对了,经销商的热情既不针对产品,也不针对品牌,而是针对利润,他只对能带给他利润的东西有热情。如果小米没有预留出渠道的利润,就不能指望渠道有热情。当一个不熟悉互联网的消费者走进一家手机店,他走进的其实是一个由广告和导购构筑的洗脑车间,利润是这一切背后惟一的驱动力。
OPPO和vivo当然不想让它们的潜在客户知道,这些需要花费近3000元才能买到的手机,其实和互联网上一抓一把的千元机,从配置到功能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它们不谈配置,不谈性价比,它们反复告诉你,这是李易峰在用的手机,这是宋仲基在用的手机,这是&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的那部手机。对特定人群,这招很有效,这些用户真的就不去追究这部手机为什么可以卖到近3000块钱,而别家同样配置只卖不到1000块。如果你提醒他们这手机性价比不高,甚至有可能被当成屌丝的酸葡萄心理。最近有个调查说,在中国三四线以下市场,接近六成消费者认为OPPO和vivo是国外品牌。OPPO和vivo是不是真的外国品牌并不重要,他们乐于相信任何能够显得钱花得值的信息,无论真假。这是OPPO和vivo最想要的效果,这是OPPO和vivo最想要的消费者,这是那些用本土粗粮做品牌的人所无法理解的。
从小霸王、步步高时代沿袭下来的那一套生意经,其本质就是把一个诉求点打透,有技术实力的就在技术上打透,没有技术的就在传播上打透,后者就是步步高系沿用至今的传播策略。之前有一款大做广告的能打电话的小天才电话手表,你知道它是谁家的产品吗?步步高的。最近有一款大做广告的能扫题能翻译的imoo学习手机,你知道它是谁家的产品吗?步步高的。当年小霸王山寨任天堂的游戏机为什么不叫游戏机,而叫小霸王学习机?因为掏钱的是家长。学习这个词,总能让中国家长掏钱,30年前如此,30年后依然如此。中国家长没有改变,步步高系需要改变吗?
友盟Android设备活跃排名(2016年8月)
多种统计报告也都证明了OPPO和vivo洗脑的成功。在友盟统计的Android设备活跃排名前10名中,7部设备为小米旗下产品,3部三星产品,OPPO最活跃的产品仅排在第15名,vivo最活跃的产品排名第29。
这说明小米获得了熟练的互联网用户的喜爱,这些人购买小米手机是为了上网,而不是为了&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但在一二线城市之外,还有大量买部手机真的是为了打电话的用户,&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这句用了两年的广告语,至今仍然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它对那些电话用户的吸引力,堪比十几年前西门子手机待机一个月的宣传,打电话仍然是很多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句在我们看来可笑得好像来自上个世纪的广告语,竟然如此精准有效。不过对那些真心想要打电话的人,我诚意推荐诺基亚105,超长待机35天,根本不需要打两个小时电话就得充电,而且小巧易携带,经摔,才卖100多块钱,京东有售。
易观千帆手机应用商店活跃人数排名(2016年8月)
来自易观千帆的统计显示了不同应用商店的活跃用户数,从另一个角度再一次证明了OPPO和vivo用户购买手机真的不是为了上网,不是为了使用丰富的应用。OPPO应用商店8月活跃用户数仅为小米应用商店的一半,vivo应用商店的活跃用户数更是不到小米应用商店的1/6。如果有一个通话时长的统计排行,我估计OPPO会名列前茅。
就像小米羡慕OPPO和vivo的毛细血管般渗透城乡的渠道,OPPO和vivo也并非对小米所开创的线上渠道和社交营销无动于衷,但最终它们发现,信息透明的玩法对它们可能是致命的,它们已经无法脱离对线下渠道的依赖,而维系渠道需要超高的利润空间和以利益为纽带的情感维系。
据说OPPO和vivo不但为渠道预留可观的利润和返点,还通过股权方式将渠道利益与公司利益进一步绑定,就连华为都承认自己做不到这样的利益绑定。华为当然也是谦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华为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为了向各省邮电部门推销华为的电信设备,华为与各地170多家邮电部门的电信三产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邮电部门人员持有合资公司的股份,享受可观分红。运营商(当时实际上属于政府部门)与设备商的这种利益绑定,任正非称之为&利益共同体&,这种利益共同体为华为的早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本世纪初,国际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华为必须成为一家规范的企业,才开始回购、清理这些外部股权,利益共同体的使命宣告终结。
不管是华为当年的利益共同体,还是OPPO和vivo的渠道利益绑定,都是通过周密的利益分享设计,构建起强大的生意同盟。今天小米、华为开始回过头去关心线下渠道,除了OPPO和vivo借助渠道快速崛起的现实威胁,还有一个很悲哀的事实,即过去5年小米已经将线上可能性挖掘殆尽,娴熟的网络用户已被穷尽,廉价的网络流量已被穷尽,甚至就连性价比、口碑、参与感这些护佑小米崛起的要素,也几乎都被穷尽了。线上渠道占智能手机零售份额不足三成,这可能就是当下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你能期待的最大份额。且不说任何产品质量或产品节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已有的市场被环伺的群狼蚕食,即便市场没丢,对一只已经飞在天上的猪来说,不增长就等于风没了。
在智能手机市场,三四线城市相比一二线城市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像印度、东南亚市场相比中国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是为什么OPPO和vivo现在爆发的原因,两三年前是一二线城市爆发的时候,那时OPPO和vivo也做广告,也请代言,也植入,也重视渠道,但却还没到它们表现的时候。当OPPO和vivo在深耕三四线城市的时候,其实他们是在深耕一个身边的印度或东南亚市场。
现在轮到了OPPO和vivo的时间,本该如此,这真没什么好争议的。就像我们无权指责德国大众把桑塔纳、捷达这种老古董拿到中国来赚钱,问题是人家赚到了吗?赚到了,那就说明人家拿来的是适销对路的产品。
那么小米可以从OPPO、vivo身上学到些什么?我觉得步步高系的那些营销手段和营销策略是完全不值得学习的,且不说上个时代的东西你可能学不来,就算学了,也不是你的。但OPPO和vivo仍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在我看来至少包括:1. 务实,深入骨髓的务实;2. 信念,长期坚守的信念。
我对于市面上那么多唱给OPPO和vivo的赞歌,其实是颇不以为然的。并不是说我们非得支持小米这家公司,而是我们认同小米的价值主张,即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继续把大量的钱花在广告和渠道上,并让消费者为此买单,并且还有一堆媒体热情洋溢地为老古董贴金,实际上是对消费者智力的嘲弄。即使在一个成败论英雄的残酷市场上,媒体,尤其是科技媒体,还是该有一些信念和坚守的。
Ta的热门文章
1237人申请海信LED65E5U
65寸智能电视
1509人申请SANGEAN/山进 MOZART
2268人申请小尼熊 KJ1200AM空气净化器
3273人申请360手机N6/N6 lite
3811人申请昂达 V18 Pro 平板电脑
¥3699【微鲸智能投影M1】微鲸智能投影M1 给你生活仪式感
¥3199【空气净化器】AIRX空气净化器A8:大风量无惧噪音
¥1899【ILIFE智意天目X660扫地机器人】ILIFE智意天目X660扫地机器人:全新打造
AI视觉清扫
¥1499【健腹器】SLENDERTONE健腹器:型动人生 大有不同
¥109【ROMOSS】罗马仕(ROMOSS)太阳神移动电源/充电宝 能量随时就位
你还可以分享到以下地方,获得10蘑菇参与!
免费试用:
微信添加"亿智蘑菇"获取我们的服务
微博添加"亿智蘑菇"获取我们的服务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ppo和vivo销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