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实现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科学发展

科学规划才能长远发展
近年,兵团产业园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联动、人才聚集、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但是,一些园区前期规划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一些园区规划与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条件以及外部发展环境衔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业集聚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科学的设计规划,才有合理的发展路径。前期的设计规划对园区今后的发展起着全面指导作用,“先规划,再建设”才是园区长久发展之道。
让园区在规划中建设。在园区规划中,必须解决好产业园区与城镇总体发展规划的衔接,不搞“两张皮”,把产业园区规划成为团场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必须进行缜密的市场调研,实现与核心客群的精准对接,切忌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将园区建成只可欣赏不可把玩的“瓷娃娃”;必须考虑不同产业的特点、各种经济组织的特点,考虑绿化、环保、生产管理等综合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切忌把园区当成人有我有的“政绩工程”,模仿甚于创新,人云亦云,千篇一律,造成不同园区之间同质化、同构化。
让产业在规划中发展。产业是园区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合理引进和布局园区产业及重大项目,才能推动园区长远高效发展。有的园区在引进和布局产业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起初只是一味地引进企业,只注重企业数量,引进的企业大同小异,相似程度高,产业关联度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结果后续发展乏力,使园区外看“车如流水马如龙”,内看“陋室空堂”。园区在招商时,必须选择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企业,不同团场各产业园区之间也要加强协作,充分促进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转化。
产业园区建设是团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群众多元增收和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着力点。团场在建设中一定要规划先行,使园区在规划、设计中建设,产业在布局合理、潜力长久中发展,使产业园区成为推进团场优势资源转化、促进兵团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文件>>遂府办函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遂宁市“十三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时间:日&&&&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遂宁市&十三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   《遂宁市&十三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七届1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日  遂宁市&十三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目 录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9   (一)发展背景 &&&&&&&&&&&&&&&&&&9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 &&&&&&&&&&9   2.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10   3.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10   (二)发展基础&&&&&&&&&&&&&&&&&&10   1.园区建设加快发展,承载能力逐步增强&&&&&&11   2.园区经济增长稳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11   3.园区产业特色初显,集聚发展态势良好&&&&&&&11   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1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3   1.工业园区规模仍然偏小&&&&&&&&&&&&&&13   2.产业优势不突出&&&&&&&&&&&&&&&&&13   3.功能配套不完善 &&&&&&&&&&&&&&&13   4.要素保障有差距 &&&&&&&&&&&&&&&13   5.发展机制还须优化 &&&&&&&&&&&&&&&13   6.文旅产业尚待突破 &&&&&&&&&&&&&&&14   二、面临形势&&&&&&&&&&&&&&&&&&&14   (一)发展机遇 &&&&&&&&&&&&&&&&&&14   1.全面深化改革极大释放了发展动力&&&&&&&&&14   2.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趋势不会改变&&&&&&&&&&14   3.世界技术和产业正在酝酿新的突破&&&&&&&&&14   4.产业政策推动了部分产业加快发展&&&&&&&&&14   5.五大发展理念为文旅产业提供新的空间&&&&&&&15   (二)面临挑战&&&&&&&&&&&&&&&&&&15   1.世界经济再平衡面临重重困难&&&&&&&&&&&15   2.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发展新常态&&&&&&&&&&&15   3.生态资源瓶颈约束日益突出&&&&&&&&&&&&15   4.区域和园区间竞争更加激烈 &&&&&&&&&&&15   5.传统发展模式存在一定风险 &&&&&&&&&&&15   (三)发展趋势&&&&&&&&&&&&&&&&&&15   1.发展动力由外源性动力向内生性动力转变&&&&&&15   2.产业园区功能出现多样化复合化趋势 &&&&&&&16   3.开发方式更加强调柔性规划与弹性开发的统一&&&16   4.产业发展出现融合化和专精化同时强化的局面 &&&16   5.优质服务取代优惠政策成为产业园区竞争利器 &&&16   6.空间形态从产业区向产业社区和产业新城迈进 &&&16   7.旅游业态从传统旅游向全域旅游度假旅游转变 &&&16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7   (一)指导思想 &&&&&&&&&&&&&&&&&&17   (二)基本原则&&&&&&&&&&&&&&&&&&17   1.统筹联动,合力发展&&&&&&&&&&&&&&&17   2.优化布局,有序发展&&&&&&&&&&&&&&&18   3.创新引领,特色发展&&&&&&&&&&&&&&&18   4.注重生态,绿色发展&&&&&&&&&&&&&&&18   5.统筹协调,融合发展&&&&&&&&&&&&&&&18   四、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19   (一)发展定位&&&&&&&&&&&&&&&&&&19   1.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19   2.新型城镇化示范区&&&&&&&&&&&&&&&19   3.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19   4.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19   (二)发展目标 &&&&&&&&&&&&&&&&&&20   1.工业园区竞争能力强&&&&&&&&&&&&&&&20   2.创新能力提升快&&&&&&&&&&&&&&&&&20   3.要素利用效率高&&&&&&&&&&&&&&&&&20   4.生态环境建设美&&&&&&&&&&&&&&&&&20   5.文化旅游发展优&&&&&&&&&&&&&&&&&21   五、空间布局&&&&&&&&&&&&&&&&&&&21   (一)重点产业园区布局 &&&&&&&&&&&&&&21   1.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21   2.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21   3.射洪县经济开发区 &&&&&&&&&&&&&&&21   4.大英县工业集中发展区&&&&&&&&&&&&&22   5.安居区工业集中发展区&&&&&&&&&&&&&22   6.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22   7.市河东新区&&&&&&&&&&&&&&&&&22   (二)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布局&&&&&&&&&&&22   1.遂宁观音文化产业园&&&&&&&&&&&&&&22   2.大英县文化产业园区&&&&&&&&&&&&&&23   3.蓬溪县赤城湖中国书画(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3   4.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23   5.射洪中华侏罗纪探秘文化旅游区&&&&&&&&&&23   6.安居七彩明珠文化旅游区&&&&&&&&&&&&&24   六、产业发展重点&&&&&&&&&&&&&&&&&24   (一)锂电及新材料产业&&&&&&&&&&&&&24   (二)食品饮料产业&&&&&&&&&&&&&&&&24   (三)电子信息产业&&&&&&&&&&&&&&&&25   (四)机械与装备制造产业&&&&&&&&&&&&&26   (五)纺织服装产业&&&&&&&&&&&&&&&&26   (六)精细化工(含油气盐化工)产业&&&&&&&&&27   (七)现代物流产业&&&&&&&&&&&&&&&&28   (八)文化旅游产业&&&&&&&&&&&&&&&&29   七、推进产业园区创新转型升级&&&&&&&&&&&29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29   1.强化创新主体地位 &&&&&&&&&&&&&&&29   2.提升创新基础能力&&&&&&&&&&&&&&&30   3.完善创新服务体系&&&&&&&&&&&&&&&30   4.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30   5.积极推进协同创新&&&&&&&&&&&&&&&30   (二)推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31   1.大力提升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31   2.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31   3.以信息化促进商业模式创新&&&&&&&&&&&&31   4.提升园区信息化管理水平&&&&&&&&&&&&&32   (三)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32   1.做好&产城一体&发展规划&&&&&&&&&&&&&32   2.推动产业园区与母城互动融合&&&&&&&&&&&32   3.引导园区外来人口市民化&&&&&&&&&&&&&32   (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33   1.扶持培育龙头文化企业&&&&&&&&&&&&&&33   2.提升特色文化产品品质&&&&&&&&&&&&&&33   3.实施旅游精品工程&&&&&&&&&&&&&&&&33   4.加强旅游基础配套&&&&&&&&&&&&&&&&34   (五)坚持低碳绿色循环发展&&&&&&&&&&&&34   1.强化生态保护&&&&&&&&&&&&&&&&&&34   2.集约利用土地&&&&&&&&&&&&&&&&&&34   3.推进循环发展&&&&&&&&&&&&&&&&&&35   八、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开放&&&&&&&&&&&&&35   (一)完善园区开发运营机制&&&&&&&&&&&&35   1.优化园区开发建设机制&&&&&&&&&&&&&35   2.创新园区投融资机制&&&&&&&&&&&&&&36   3.加快建设外向型园区&&&&&&&&&&&&&&36   (二)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36   1.探索建立新型园区管理模式&&&&&&&&&&&&36   2.提升园区政务效能&&&&&&&&&&&&&&&&37   3.实施严格的企业准入和退出制度&&&&&&&&&&37   九、保障体系与政策措施&&&&&&&&&&&&&&37   (一)加强组织领导&&&&&&&&&&&&&&&&37   (二)明确责任分工&&&&&&&&&&&&&&&&38   (三)完善考核评价&&&&&&&&&&&&&&&&38   (四)强化要素保障&&&&&&&&&&&&&&&&39     遂宁市&十三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发展一批产业园区,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容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举措,对于构建具有遂宁特色的现代产业高地、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绿色经济强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合理、扎实有效推进产业园区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依据《遂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遂宁市委 遂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产业园区党的建设推动产业园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意见》(遂委发〔2016〕6号)、《遂宁城市文化旅游规划》、遂宁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等编制,规划期限为年。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国家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我市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水平规划发展产业园区,成为推动遂宁市经济转型升级、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绿色经济强市的重要载体。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当前,我市已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破解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老问题,更要深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等新领域。同时,按照推进绿色经济强市的要求,我市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功能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新型城镇化是遂宁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动力。在深入实施六大产业园区培育工程的基础上,增强遂宁经开区等&51025&园区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交通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强市城区与县(区)城区、规模较大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的互联互动,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优化区域开发格局。   3.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我市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相对偏少,急需通过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机械与装备制造、锂电及新材料、精细化工等成长型产业,改造提升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为此,需要建设一批产业园区,推进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我市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   (二)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产业园区作为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富民强市&七大提升行动&的重大举措,按照&规划引领、基础先行、功能完善、环境配套、专业特色&的思路,依托园区优化工业布局、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园区链条化、关联化、集聚化、集约化、合作化发展,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主载体、开放合作的桥头堡、转型升级的试验田、城市发展的新组团、深化改革的示范区。   1.园区建设加快发展,承载能力逐步增强。截至2015年底,全市6个重点产业园区(共14个园中园)建成区面积达140.4平方公里,是&十一五&末的3.4倍,其中工业用地总面积达110.8平方公里,是&十一五&末的3.2倍,已建成投产面积达77.7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产业园区入园企业投资额达319.3亿元,同比增长16.95%;其中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34.7亿元,同比下降4.38%;完成工业投资172.4亿元,同比增长18.4%。入园企业1386个,比上年新增195个。   2.园区经济增长稳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2015年,全市6个重点产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870.1亿元,同比增长14.7%。营业收入突破百亿的产业园区达4个,其中遂宁经开区实现营业收入720.3亿元,西部物流港实现营业收入302.1亿元,射洪经开区实现营业收入为392.2亿元,大英工业集中发展区实现营业收入为316.6亿元。   3.园区产业特色初显,集聚发展态势良好。遂宁经开区、大英县工业集中区、射洪县经济开发区和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列入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培育目录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遂宁经开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PCB电路板加工基地,电子元器件中心和电光源中心已初步形成。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创建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和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大英县工业集中发展区是省重点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推荐特色产业工业园、省循环经济园区。射洪锂电新材料产业园正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锂电新能源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原料供应基地。蓬溪县被授予&中国西部门都&称号。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以市河东新区为核心的遂宁观音文化产业园成功创建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市共有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5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4A级旅游景区8家。   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要求,加快各类产业园区建设,较好地实现了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大力培育成长型产业,鼓励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产业特色进一步突显。油气盐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七大优势产业稳步增长,2015年总产值规模达86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9.6%,年均增长9.3%。201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推进天然气、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与装备制造等四大工业成长型产业,引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2015年四大产业实现总产值362亿元,占全市工业规模的比重达29.2%,其中电子信息、机械与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28.1%、16.1%。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园区规模仍然偏小。经过整合后的6个重点工业园区,目前营业收入最大的遂宁经开区仅720.3亿元,离2017年建成千亿园区尚有较大差距,最小的园区营业收入不足100亿元。同时,遂宁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我市尚无省级开发区。   2.产业优势不突出。各产业园区虽然明确了主导产业定位,但呈现的产业集聚多为初阶段、低水平的空间集聚,制造业项目多数处在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以简单加工居多,科技含量不高,企业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链较短,配套能力低,普遍缺乏大企业、骨干企业的支撑。   3.功能配套不完善。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生产性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部分园区生活性配套设施滞后,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   4.要素保障有差距。普遍存在土地、资金、人才三大瓶颈。用地方面,报批难,缺口大,拆迁安置难度加大;资金方面,贷款难,融资渠道窄,严重制约项目建设进度;人才资源方面,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缺乏,&招工难&问题依然存在。   5.发展机制还须优化。大部分园区市场化营运模式尚未破题,自我滚动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园区的管理机构普遍是建设服务主体,而不是独立经营主体。园区建设模式仍较单一,共建园区、工业地产模式仍在探索阶段。投入机制仍较单一,多数园区投融资平台实力不强,渠道不畅,制约和影响了园区建设进度。   6.文旅产业尚待突破。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遂宁观音文化产业园、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英县文化产业园区年营业收入均未到50亿元。文化和旅游产业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产品和业态创新不足、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等诸多制约,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   二、面临形势   (一)发展机遇   1.全面深化改革极大释放了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释放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   2.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趋势不会改变。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近年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也逐步释放出新的活力,因此,稳定增长的中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3.世界技术和产业正在酝酿新的突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高成长性、高带动性、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球范围内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成长期。   4.产业政策推动了部分产业加快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为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提供了较好的战略和政策创新空间。   5.五大发展理念为文旅产业提供新的空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与文旅产业的属性特征高度契合,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理念支撑和发展动力。   (二)面临挑战   1.世界经济再平衡面临重重困难。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国际矛盾激化进一步增加全球经济的风险,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冲击。   2.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发展新常态。低成本优势开始减弱,外部需求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参与的第一波全球化红利基本用尽,调结构转方式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大的成效。   3.生态资源瓶颈约束日益突出。产业园区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能源消耗集中,环境压力较为集中,矿产、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资源紧张状况开始凸显,环境约束日益增强。   4.区域和园区间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各地均把开发区摆在重点位置优先发展,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成为资源争夺的强劲对手,后发地区产业园区在总体上处于劣势。   5.传统发展模式存在一定风险。部分园区面临动力安全风险、产业安全风险、生态环境风险、资本断供与金融风险以及各种社会风险。   (三)发展趋势   1.发展动力由外源性动力向内生性动力转变。政府的财政投入和行政干预能力等外在推力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产业发展由低成本要素驱动逐渐向集群驱动、技术驱动、服务驱动转变,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集群加快兴起。   2.产业园区功能出现多样化复合化趋势。各类园区的界限定位日益模糊,出现功能复合化、多样化的趋势。园区内部综合配套功能也日益受到重视,功能单一的产业区逐步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   3.开发方式更加强调柔性规划与弹性开发的统一。产业园区开发将会更加强调柔性规划与弹性开发的融合,园区开发商逐步转变为产业投资商,从而形成资本运作&园区开发&产业集聚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园区土地价值的持续再生。   4.产业发展出现融合化和专精化同时强化的局面。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发展出现了融合化的趋势,但在规模较小的园区内产业发展将会出现更强的专业化趋势,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链经济,实现园区产业&增高&。   5.优质服务取代优惠政策成为产业园区竞争利器。园区开发逐渐从孤立的土地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政策优势的主导作用将会逐渐被园区文化氛围、创新机制、公共服务等软环境所取代。   6.空间形态从产业区向产业社区和产业新城迈进。产业园区的城区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园区经济与城区经济逐渐走向融合,从纯粹的生产区或科研区逐渐转变为产业社区、科技社区和创新社区,承担起城区职能。   7.旅游业态从传统旅游向全域旅游度假旅游转变。&全域旅游&理念引领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互联网+&推动旅游产品、旅游业态、旅游模式加速创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业强市&等战略部署,引导产业园区&联动、升级、转型、优化&发展,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项目融资科技体制等为关键环节,立足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环境承载能力,整合区域空间、发挥特色优势、集约利用资源,拓展新空间、发展新产业,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由资源粗放开发利用向循环综合利用转变。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联动,合力发展。市级统筹谋划,县(区)、市直园区协同推进。产业园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发展总体规划等各类相关规划相统筹、相协调,确保产业园区建设有支撑、有保障。强化相邻产业园区以及各产业园区内部的产业融合、开发联合、机制整合,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强化产业园区与现有城市(镇)或开发区的衔接联系,推动城市(镇)或开发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向产业园区延伸,推进各类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协调、合力发展。   2.优化布局,有序发展。按照合理确定数量、充分体现集聚、适当兼顾县(区)平衡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选择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导向明确、空间条件充裕、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区域,规划发展产业园区,为发展大产业、承接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构筑战略性大平台。合理确定产业园区规划层次和规模,科学划分产业功能区、城市配套区、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等区块,提出各功能区块的发展导向和建设要求,扎实有序推进。   3.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始终突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发展导向,加强产业发展、开发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产业园区高水平建设。立足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结合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区域特点、彰显区域特色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方向。   4.注重生态,绿色发展。按照建设绿色经济强市的要求,充分考虑产业园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发展规模,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在开发建设中严格保护水土和生态资源,避让重要生态保护区及生态敏感区。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注重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促进产业园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5.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产业与文化及文化创意产业、乡村农业、房地产业、体育产业、工业等产业的融合,实现园区发展与城市功能相适应、与乡村建设相协调,推进现代服务业和相关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定位   按照打造全市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制高点的要求,到规划期末,力争将我市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   1.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依托产业基础、发展空间、配套服务、交通等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2.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强化先导作用,疏解遂宁市城区过度集中的人口和产业,实现城市空间和功能的优化配置。强化支点功能,通过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基础设施的联建共享,推动城镇群建设。强化溢出效应,实现与周边地区良性互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全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3.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以观音文化为核心,打造国内知名的巴蜀特色康养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实施主导产业示范引领战略,夯实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业态,为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推动文化旅游领域优势行业率先发展,带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4.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在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建设体制改革试验先行区;有效集聚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全面营造创新氛围,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发展目标   1.工业园区竞争能力强。到2020年,全市重点工业园区营业收入达到3600亿元,年均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30亿元,年均增长11%,主导产业培育初见成效,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园区竞争力不断提高;全市园区产业集中度达80%以上,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重要的机械与装备制造基地、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基地、精细化工(含油气盐化工)产业基地、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2.创新能力提升快。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和创新平台升级上档,到2020年,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达到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科技创新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3.要素利用效率高。土地、环境等要素资源配置优化,产业高效发展、集约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2015年提高20%;企业资金利税率提高18%;单位面积土地产值增长30%。   4.生态环境建设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进能力较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提升。到2020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主营业务收入能耗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清洁生产企业个数占比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文化旅游发展优。到2020年,六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个;新创建1个国家5A级景区,2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提升文化旅游园区发展水平。   五、空间布局   (一)重点产业园区布局   依托现有基础,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积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聚集发展。   1.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抓好产业示范、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与装备制造、食品饮料三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传统产业,将其打造成为成渝经济区高端电子产业配套基地,建成千亿产业园区和全国百强开发区。   2.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发挥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引领作用,实施&物流+&战略,以&国际物流港、现代产业城&为目标,以物流业为核心,以新材料、环保装备制造、物流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为支柱,以现代商贸、电子商务、会展经济、汽车服务等产业为重点,努力建成为我市以物流业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战略高地,培育和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接轨国际、驰名中外的现代物流园区。   3.射洪县经济开发区:发挥西部国际技术产业合作园、锂电产业园、银华工业园、沱牌工业园等园中园特色,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锂电及新材料、食品饮料等产业,加快建设锂电基础材料资源、生产和研发基地,将射洪西部国际技术产业合作园建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产业发展能力、全球视野的国际技术合作地、科研成果转化地、商业模式创造地。   4.大英县工业集中发展区:突出循环经济特色,以油盐化工、机械与装备制造、纺织、储能电池为重点,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四川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5.安居区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天然气产业,加快建设西部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和天然气综合利用示范区。   6.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金桥新区、上游工业园为依托,突出生态经济特色,重点发展绿色食品饮料加工、特色门业及新材料,建设四川省门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全力打造西部最大的门业专区,做实&中国西部门都&,打造中国西部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遂宁重要的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   7.市河东新区:以&创新创业城、生态花园城、观音文化城&建设为目标,按照&乐活水都区、旅游度假区、商务服务区、科创教育区&的空间布局,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商贸会展、科技教育,总部经济&等五大产业,建成&现代服务业聚集新高地,&三城建设&示范区&。   (二)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布局   1.遂宁观音文化产业园:以市河东新区为核心,观音文化、养心文化为基础,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本底,建成遂宁市观音文化园为目标,全力推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灵泉风景区、观音湖湿地公园提升项目、仁里古镇景区、花卉博览园等重点项目,形成&拜观音、游古镇、赏花海、泡温泉、玩湿地&的精品游线,主动融入成渝旅游大市场。   2.大英县文化产业园区:按照&整合资源、启动新城、带动旅游、形成产业&的工作思路,规划&教育集中区、旅游休闲区、文化创意区、影视娱乐区、国际会议区、企业家会所、文化旅游综合体&七大板块,全力建设立足西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川中一流文化产业园区。   3.蓬溪县赤城湖中国书画(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中国书画艺术为主题,以唐兴艺术馆、书圣坛景区、仓颉台、中国传统文化主题馆、传统文化风情小镇等为核心区,建设展览展示书画艺术、国学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综合性文化产业示范园。分步打造传统文化艺术品集散地、传统文化主题公园等。   4.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以诗书文化为核心,围绕&一代文宗&陈子昂故里规划打造,建设陈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度假城镇、四川&唐诗水镇&、金华湖游憩项目、西山坪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陈子昂故居遗址和龙宝山陈子昂陵园等。   5.射洪中华侏罗纪探秘文化旅游区:以现有的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龙凤峡自然景观为基础,规划设置侏罗纪主题地质公园、侏罗纪主题温泉酒店、侏罗纪主题游乐板块、侏罗纪主题探险板块、越野赛道板块和马术俱乐部5大功能板块,将景区打造成中华侏罗纪国际旅游城。   6.安居七彩明珠文化旅游区:包括诗景画廊、眉园叠翠、五彩花坞、桃园春晓、果香民居、黄峨古镇、鹭岛鸟语七个组团,突出黄峨文化、田园体验两大特色,培育建设全年有花、四季有果、独具魅力的安居&味道&景区。   六、产业发展重点   (一)锂电及新材料产业。锂电材料方面,重点扶持天齐锂业做大做强基础锂盐,规模化生产高纯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高纯金属锂等。积极发展锂电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锂电池重要材料,打造锂电材料产业链。动力电池方面,加快推进绿然新能源10亿wh动力锂电池项目,实施重点招商,有目的地引进动力龙头型企业,并进一步向产业链的终端延伸,引导发展动力锂电池组件、电池管理系统等应用产品,形成从材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锂电关联产业方面,引导四川江淮汽车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绿能力合年产5万台新能源客车及物流车项目、射洪悍林低速乘用车项目建设,实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一定特色和规模。石墨烯等新材料方面,依托聚能科技石墨烯产业技术联盟加速石墨烯材料和终端产品开发,不断拓展、延长石墨烯产业链,初步形成在石墨烯制备和触摸屏、导热材料、复合材料等应用领域的企业集聚。到2020年,锂电及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以上。   (二)食品饮料产业。传统食品方面,依托高金、南大、美宁等龙头企业,开发特色熟肉精制品、腌腊肉制成品,推动传统罐头食品的创新,引导企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推广高金食品&互联网+&模式,鼓励支持传统食品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拓展市场。酒类及饮料方面,鼓励支持沱牌舍得等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白酒市场占有率,进军新兴酒类市场;扩大华润雪花啤酒产能,引入中高端啤酒产品;支持水果饮料、保健饮料、茶饮料等特色饮料的开发和生产,打造一流品质的生态健康饮品。休闲食品方面,发挥喜之郎西部基地、中绿蓬溪基地、珠穆朗玛食品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入更多的休闲食品加工企业,对本地红薯、柠檬、榨菜、菌类等优质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鼓励本土企业扩大适销产品生产规模,重点推广观音素麻花、豆腐皮等优势休闲食品。到2020年,食品饮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390亿元以上。   (三)电子信息产业。电路板方面,围绕志超、英创力、普瑞森等重点企业,以发展多层高密度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为切入点,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提升协作配套能力。电子元器件方面,围绕立泰、明泰等重点企业,抓紧实施项目攻坚和生产线技术改造,切实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新光源方面,围绕联恺等重点企业,巩固我市节能灯生产规模优势,同时充分吸纳LED外延材料和芯片、LED器件和封装及LED应用产品等生产企业,着力引进具备整灯制造能力的企业集聚发展,推动LED产业发展。电子终端产品方面,围绕创维数字、盛利兴等企业,支持发展数字机顶盒、数字电视、智能安防监控等智能数字家庭产品,引进培育消费类电子终端产品和嵌入式汽车电子系统产品,形成先进的电子终端产品配套能力和生产能力。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以上。   (四)机械与装备制造产业。汽车及零部件方面,重点发展轻中型卡车、工程车、乘用车、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加快江淮汽车西南基地、绿能力合、悍林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配套企业20家以上,培育整车制造企业5家以上,形成商务车10万辆、新能源汽车5万辆和各类改装车1万辆以上产能。节能环保、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方面,依托四维环保引进中煤科工集团打造环保装备产业园,以智能化生产装备和智能化成套生产设备为重点,加快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加快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的本体开发及批量生产,推进关键部件在我市生产。石油钻采装备和电工电器方面,推进海瑞克宝石公司液压钻机制造,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企业。依托安东石油大力打造油气技术服务总部基地,力争建成西南最大的油气装备物流中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展输变电装备、电磁铁、输电电缆、电机等产品,扩大功能电机和电工器材生产规模,促进中低压电力装备系列化、集群化发展。专业机械方面,以东升矿山机械、明原机械、通用机器、华能机械、佳信机械等企业为重点,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数字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自动远程定位、监控、检测、诊断、维护、预报、管理等智能化控制。到2020年,机械与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10亿元以上。   (五)纺织服装产业。纺纱方面,重点发展纯棉、混纺中高支纱和高档精梳纱,积极发展气流纺纱和紧密纺纱。加快天骄1万头气流纺生产线、南华纺织7万纱锭自动化改造和新建5万纱锭自动化生产线、天亿纺织新增3万纱锭高档精梳纱设备等项目建设。高档面料方面,以高支、高密、宽幅为重点,发展中高档服装、服饰、工装用和中高档家用以及产业用面料,加快推进新绿洲4000万米/年新型高档功能性军工装面料配套生产技改项目。印染整理方面,依托新绿洲印染等企业,积极开发特种印染后整理新技术,提高服装面料的质量和档次。高端纺织品方面,扩大华纺银华家用纺织品生产规模,发挥&海蒂斯曼&等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引进车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提高家纺产品的生产水平,促使纺织业由棉纱、坯布等初加工为主的产品结构向深加工产品转变。化纤方面,推进瑜新纺织完成利用再生纤维加工生产工装面料生产线项目,加快达盛源公司异形纤维生产线和高仿棉涤纶生产线项目,适度扩大以再生聚酯纤维为主的化纤生产规模,提高纤维产品质量,保证市场价值。服装制造方面,推进现有服装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培育自主服装品牌,积极发展工装、童装、女性服饰以及制式服装,带动面料、辅料、设计、技术等配套产业链发展。到2020年,纺织服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以上。   (六)精细化工(含油气盐化工)产业。石油化工方面,加快推进盛马化工10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和20000Nm3/h制氢装置、蜀泰化工年产1400吨催化剂新材料、四川常青树化工年产3万吨环保胶粘剂及6000万个包装制品生产线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石油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切实提升石油化工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天然气方面,依托安居区、射洪县两大天然气化工基地,加快推进9万吨/年甘氨酸、4.5万吨/年聚四氢呋喃、2万吨级核石墨、美氰化工15万吨复合肥、蓥峰化工变压吸附提氢装置和四川鸿鹏化工有限公司环氧乙烷储存、分装、杀菌气生产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盐化工方面,利用大英县丰富的盐卤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溴系列和碘系列产品开发,依托久大蓬莱盐化公司,加快推进四川豪源年3万吨溴化工基地项目建设,组建溴及溴化物产业联盟,重点研究溴素资源的综合利用,创新溴深加工产品技术,推动溴及溴化物产品价值链的提升。到2020年,精细化工(含油气盐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380亿元以上。   (七)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建设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以面向成渝、服务西部、接轨国际为突破口,采用先进技术,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完善交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增强对工业、农业及其它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着力优化全域全境物流网络,构建以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为核心,县(区)、园区物流基地为支点、城乡配送站点为补充的物流网络。加快安居机场建设,创建航空物流枢纽,构建公路、铁路、航空一体化运输体系。推动物流集群集聚发展,加快远成物流中心、健坤商贸城、铁路物流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支撑项目建设,推进国际陆港、生产型物流基地、准出口加工区以及甩挂联运四大功能区建设,完善海关、检验检疫、保税仓库等配套功能基础设施,大力培育远成、威斯腾、东正、顺意通等重点物流企业,加快建成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发展电商物流,招引天猫、京东、亚马逊等国内外大型&B2C&电子商务交易企业在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设立二级物流配送中心。采用&互联网+物流+商流+金融&模式,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推进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带动遂宁周边生活消费品配送、医药物流、肉食品冷链物流等特色物流产业发展。到2020年,现代物流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50亿元以上。   (八)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影视网络、演艺娱乐、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着力构建涵盖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印刷版权、音乐影视等现代门类的产业体系。围绕全省&一核四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以&五大文化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打造一批主题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文化品位较高的旅游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旅游产业品牌。到2020年,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80亿元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750亿元以上。   七、推进产业园区创新转型升级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1.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支持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通过境外并购等方式获取关键技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整合运用创新资源的能力,支持企业参与制定重大技术创新计划和规划,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   2.提升创新基础能力。以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为依托,加快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研发机构和企业共建科技合作基地、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和人才培养基地。   3.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逐步构建以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多层次、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完善科技要素市场,搭建企业国际化支撑服务平台。着力提升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中介服务机构,推进政府采购科技中介服务。   4.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实施&互联网+&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建立科技成果强制转化机制,完善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制度等,进一步形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体制机制。大力建设专业孵化器,推广&孵化+创投&、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及运用水平。组织实施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工程,完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供需对接机制。   5.积极推进协同创新。积极对接成德绵创新改革试验,健全区域创新合作机制,深入开展区域合作、项目合作、科技合作和人才合作。重点深化与成都在产学研协同发展、人才引进和交流、金融支持和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全面提升我市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与德阳装备智能制造业的技术合作、产业链条配套,推动我市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上档升级。与绵阳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合作,借势借力提升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全域全面创新,紧紧围绕县(区)发展定位,明确转型发展主攻方向,形成各具特色、互补衔接、整体联动的创新空间布局。   (二)推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   以推进企业全面升级发展为目标,以&互联网+制造业&为抓手,开展试点示范,分类逐渐推进产业园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园区&。   1.大力提升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光纤到楼、办公室和桌面的覆盖,基于园区管理和服务的局域网络建设全面完成,在园区构建无所不在、高速互联、业务融合的新型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2.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贯穿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全过程,推进区内制造业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3.以信息化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进&互联网+传统产业集群&,打造在线产业带,推动传统产业集群线上转型,再造产业园区新优势。围绕大企业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移动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追溯等5个领域展开示范。支持大型企业建立开放性采购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平台转化。   4.提升园区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提高园区管理水平、服务区内企业和工作人员为主线,构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物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物流、行政事务服务、经济运行统计、电子商务等综合服务;采购销、财务、生产计划、过程管理等资源管理和数据分析的云化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基础性公共服务。   (三)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   1.做好&产城一体&发展规划。坚持产城相融、产城互动、产城共进,推动城市与园区&同向规划&,实现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的相互衔接,以产业引领城市空间重构城市空间,促进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形成园区带动城区、城区支撑园区的格局。   2.推动产业园区与母城互动融合。坚持空间相连、产业互补、功能互用,推动产业园区与母城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功能对接、管理对接。加快市区园区或位于城市边缘的产业园区与母城的融合,推动远离中心城区的产业园区&社区化&建设进程。   3.引导园区外来人口市民化。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创业带就业。完善基础设施等公共配套体系,推动园区转移人口有序落户。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完善社会基本服务体系,积极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1.扶持培育龙头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创业,不断增强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高成长型的文化企业。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品质。鼓励园区培育集创意研发、产业孵化、产品交易、人才培训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孵化基地。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和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积极扶持新办文化实体,形成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2.提升特色文化产品品质。进一步挖掘、整合观音文化、书法文化、诗酒文化、宋瓷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分类梳理、借智策划、提炼转换,促进文化资源变文化产品,培育、打造具有创新技术、满足市场需求的文化特色产品,支持建设文化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3.实施旅游精品工程。加快观音文化城、世界荷花博览园、浪漫地中海、中国死海、国宝宋瓷等品牌打造提升,将世界荷花博览园、赤城湖、十里荷画等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观音故里、浪漫地中海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中国红海、侏罗纪公园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死海、观音湖休闲度假区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同步创建一批高星级酒店和乡村旅游品牌。重点打造观音故里朝觐之旅、中国死海漂流之旅、拜观音漂死海赏宋瓷看荷花之旅、科普科考修学之旅等四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引导培育旅游产业集群。   4.加强旅游基础配套。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构建快速集散、景区互通、&零换乘&的旅游枢纽;将景区旅游公路、健康绿道优先列入交通规划,依托高速公路、快捷通道及国省干道、县乡道路同步建设提升优化旅游通道。积极规划建设自驾游营地,加快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体推进市域内A级旅游厕所建设,继续完善紧急救援、休憩站点、旅游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安全优质的旅游公共服务。   (五)坚持低碳绿色循环发展   1.强化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理念,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以生态保护倒逼园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持多措并举,加强污染防治,强化执法监管,对新建企业和项目实施严格的环保准入,大力实施一批节能技改减排工程和循环经济产业重点项目,淘汰一批落后过剩产能,切实提高园区生态保护水平。   2.集约利用土地。科学合理配置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园区倾斜,市、县(区)在分解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可对园区内部分重大项目用地计划实行单列,列入市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用地由市国土资源局在分解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予以统筹考虑。强化园区投资强度约束,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优先保障投资强度超过500万元/亩或亩均税收超过30万元的项目和容积率超过2.0的新建标准化厂房项目。建立低效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开展土地利用调查评价,依法淘汰就地转型和产业梯度转移相结合,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拓展土地使用空间。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激励机制,对年亩均税收及容积率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和项目,可给予适当奖励;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工业用地经过生产性改造提高容积率,不增收土地出让价款,其增加的建筑面积部分,减免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3.推进循环发展。积极创建绿色园区、循环经济园区,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系列标准认证工作,推广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经验,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低碳经济试点园区,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节能节水节材环保技术,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推广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工业余热发电、废水废气再利用等技术应用。到2020年,全市大部分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率超过70%。禁止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转入,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节能降碳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完善园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以及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八、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开放   (一)完善园区开发运营机制   1.优化园区开发建设机制。坚持依靠内力、借助外力、增强活力,选择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开发模式。借鉴并引进利用先进地区先行办园区取得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及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探索与先进地区合作建设园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合作建设&飞地&园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模式,鼓励和引导外资、民营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   2.创新园区投融资机制。加快投融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投资领域创新,创新产业园区投融资模式。推动产业园区投融资平台市场化改革,支持园区内的行业龙头企业或产业联盟发起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给予园区支持,探索建立资源银行,促进园区资源资本化、证券化。   3.加快建设外向型园区。依托创维西部产业园,推进数字机顶盒、彩电、微电子、纺织四大产业链发展。扩大与台湾在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合作,将台商工业园打造为西部最具影响力的台湾产业承接基地。加强与马来西亚隆基马中国际集团的合作,加快建设东盟国际产业园以及中马工业园,打造全省&南向开放&桥头堡。规划建设欧美产业园,大力引进欧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服务三大产业,着力建设承接欧美先进制造业的专业园区。   (二)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   1.探索建立新型园区管理模式。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产业园区党的建设推动产业园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遂委发〔2016〕6号),以加强园区党的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建设权责明晰、精简效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分类明确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机构规格和内设机构,优化园区机构设置。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合理确定与园区战略定位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提高园区市场化开发建设运营能力和水平,完善治理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人员管理方式,提升园区管理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2.提升园区政务效能。坚持&依法办事、服务优先、特事特办&,继续推行和完善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更加便利的贸易监管制度。严禁要求企业接受指定服务从中牟利,不得将政府部门正常的工作职能变相转为有偿服务,不得将咨询、检测等自愿性服务变为强制性收费服务。   3.实施严格的企业准入和退出制度。严格园区准入制度,强化安全、环保、能耗、物耗、质量、土地等指标的约束作用,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建立淘汰退出机制。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减量置换&或&等量置换&的原则,防止淘汰落后产能反弹和新增落后产能。企业被强制迁出时,收回土地使用权,禁止改变园区内工业用地性质和建筑物功能,采用成本减折旧的计算标准对土地的回购和建筑物进行补偿。   九、保障体系与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园区建设,抓好园区规划调整、结构优化、功能创新、环境建设等工作,解决园区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发挥园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强化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促进园区健康发展。   (二)明确责任分工。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负责研究提出全市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园区的规划指导和统筹协调。市发改委要将产业园区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负责指导相关园区整合扩区及争取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作;市国土局要将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留足产业园区长远发展空间,优先保证工业用地,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现有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指导产业园区选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使用存量建设用地,指导争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产业园区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市规划局要将产业园区规划纳入全市城市建设规划;市环保局要将产业园区规划纳入全市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开展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市投促委要围绕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市直其他部门和中、省垂直管理企事业单位,要依照自身职能职责,加大对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完善考核评价。把创新能力、品牌建设、规划实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投资环境、行政效能、新增债务、安全生产和党建工作等作为产业园区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差异化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考核评估,引导园区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对发展长期滞后、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低、环保不达标的园区,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产业园区党的建设推动产业园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意见》(川委发〔2015〕15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产业园区党的建设推动产业园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遂委发〔2016〕6号),降低主要负责人管理层级,督促整改提高后再纳入相应层级管理。   (四)强化要素保障。认真落实国省税收优惠政策,整合现有各类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改革财政支持方式,制定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园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按照电力体制改革的精神,推进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成立售电公司,允许售电公司和产业园区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协调落实天然气气量和价格,抓好油气管网建设、改造和保护。研究制定工业人才引进政策措施,着力引进培育高端人才。   附件:1.遂宁市&十三五&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表   2.遂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规划表   3.遂宁市重点物流园区规划表   4.遂宁市特色专业化园区规划表  附件1   遂宁市&十三五&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表   单位:平方公里、亿元
2015年指标
发展主导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主营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主营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主营收入
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电子信息、机械与装备、食品饮料
射洪县经济开发区
新能源汽车、锂电及新材料、食品饮料
大英县工业集中发展区
油盐化工、纺织、机械与装备
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
门业及配套、食品饮料、纺织服装
安居区工业集中发展区
汽车及零部件、天然气化工
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
新材料、机械与装备、绿色食品加工
  附件2   遂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规划表
遂宁观音文化产业园
核心区60平方公里,建成区15平方公里
以河东新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商贸会展、总部经济、教育培训五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现代花园区、科创园区、仁里古镇、文化旅游区、生态田园休闲区、禅意养生度假区等七大文化产业聚集区。打造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大英县文化产业园区
10平方公里
规划教育集中区、旅游休闲区、文化创意区、影视娱乐区等七大板块,全力建设立足西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川中一流的文化产业园区。
蓬溪县赤城湖中国书画(法)文化创意
  产业园
建设集展览、展示书画艺术、国学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与传媒等综合性文化产业示范园。分步打造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传统文化艺术品集散地、传统文化主题公园。
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
规划12平方公里,核心区3平方公里
建设陈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度假城镇、四川&唐诗水镇&、金华湖游憩项目、西山坪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陈子昂故居遗址和龙宝山陈子昂陵园等。
中华侏罗纪探秘文化旅游区
面积30平方公里
规划设置侏罗纪主题地质公园、侏罗纪主题温泉酒店、侏罗纪主题游乐板块、侏罗纪主题探险板块、越野赛道板块和马术俱乐部5大功能板块,将景区打造成中华侏罗纪国际旅游城。
七彩明珠文化旅游区
围绕&黄峨故里、田园安居&主题,培育建设全年有花、四季有果、独具魅力的安居&味道&景区。
  附件3   遂宁市重点物流园区规划表
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
重点发展工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商物流、城乡配送和国际物流,逐步完善物流服务功能,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建成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加工制造中心、区域结算中心。
18平方公里
安居航空物流园区
依托遂宁安居机场建设,建成区域型航空物流中心。
大英物流园区
重点发展粮食物流、药材物流、旅游物流、城乡配送,形成辐射成渝地区的具有粮药特色的区域专业型物流园区。
蓬溪物流中心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和城乡配送,形成流通型县域物流中心。
射洪物流中心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和城乡配送,形成仓储型县域物流中心。
  附件4   遂宁市特色专业化园区规划表
重点规划和引进产业
欧美产业园
遂宁经开区
2.5平方公里
欧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服务三大产业类项目
台商工业园
遂宁经开区
7.2平方公里
光电子(LED)、微电子(高性能集成电路)、计算机关键设备,培育发展精密制造、生物医疗、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材料、科技研发、旅游和物流产业
东盟产业园
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清真食品、棕榈油深加工等项目
中欧产业园
机械及装备制造
创新创业产业园
新材料及中小企业项目孵化
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
22平方公里(核心区已启动建设13平方公里)
汽车及摩托车整车制造、高附加值汽摩配套产业加工链、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汽摩配套服务产业链及LNG商用车、载货车、特种车改装车、发动机及底盘总成和配套服务等汽车整车制造及配套项目
天然气产业园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市河东新区
6.7平方公里
引进知名大学入园办学、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形成集本科、专科、职教、科研院所相协调的多层次发展结构
创维科技园
遂宁经开区
创新数字配套相关企业
西部国际技术合作产业园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及应用、现代装备制造及应用主导产业集群
锂电产业园
12平方公里
重点布局锂产业发展总部及科研中心、终端锂产品生产园区、锂材料生产核心园区三大功能区块,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锂电产业基地。
蓬溪县金桥新区工业园
10平方公里
食品饮料、机械电子等产业
通用航空产业园
10平方公里
通用航空制造、航空旅游、教育培训、通航运营、飞机维修、配套服务等项目
金融产业园区
市河东新区
引进银行、基金、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园区,打造金融产业集群
电子商务城总部基地
建设由电子物流信息平台、总部办公、金融服务等功能业态组成的电子商务基地
东湖生态中央商务区(ECBD)
市河东新区二期
建设以休闲购物、文化观光、科技体验、住宿、餐饮、会议、会展、度假、商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和综合型旅游服务区域
    抄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市中级法院,   市检察院,遂宁军分区。
&&&&附件:
相关链接&&
Copyright 2008 www.suini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遂宁市委 遂宁市人民政府 
承办: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网络支持: 中国电信遂宁分公司
网站维护:遂宁市电子政务外网办公室 ( 2988053)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网站的大力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