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好奇,这次活动怎么看,我获得了多少dnf灯笼萌娃怎么获得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
编委& 乔& 新&
周剑波& 薛荣华& 程&
瑶& 张剑桃
刁成剑& 吕正家
主编& 曹卫栋
编写& 吴宏祥&
朱国华& 赵海峰& 张映蕾&
陈红根& 周新芳& 印明华&
邵红霞& 杨美玲& 冯&
波& 徐& 泽
肖天雷& 常卫进&
叶鑫成& 高& 晖&
程余明& 印圣岳&
李海东& 杨卫军
泰兴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勤俭节约是美德&&&&&&&&&
&&&&&&&&&&&襟江小学&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泰师附小& 朱国华& 5
秋天的诗&&&&&&&&&&&&&&&&&&&&&
泰兴镇中心小学& 赵海峰& 11
春节风俗谈&&&&&&&&&&&&&&&&&&&&&
第二实验小学& 张映蕾& 16
爱惜水资源&&&&&&&&&&&&&&&&&&&
元竹镇中心小学& 陈兴建& 20
弘扬根思精神
争做世纪栋梁&&&&
根思乡中心小学& 刘& 霞&
我对一元钱的体验&&&&&&&&&&&&&
珊瑚镇中心小学& 陈红根& 29
“黄桥一日游”旅游方案&&&&&&&&
黄桥镇中心小学& 周新芳& 35
让爱住我家&&&&&&&&&&&&
河失镇中心小学& 印明华&
顾惠君& 39
家用电器与生活&&&&&&&&&&&&&&
&姚王镇中心小学& 黄&
我是文明小网民&&&&&&&&&&&&&&&
曲霞镇中心小学& 邵红霞 &47
海洋——人类的朋友&&&&&&&&&&
&张桥镇中心小学:杨美玲& 49
水——生命之源&&&&&&&&&&&&&&&
滨江镇中心小学& 冯& 波&
让父母远离麻将&
&&&&&&&&&&&&&&刘陈镇中心小学&
徐& 泽& 55
走进春天&&&&&&&&&&&&&&&&&&&&&
古溪镇中心小学& 肖天雷& 58
走进曾涛&&&&&&&&&&&&&&&&&&&&&
广陵镇中心小学& 常卫进& 61
伴我成长&&&&&&&&&&&&
宣堡镇中心小学& 叶鑫成& 63
巧吹肥皂泡&&&&&&&&&&&&&&&&&&&
七圩镇中心小学& 高& 晖&
手工小制作&&&&&&&&&&&&&&&&&&&
胡庄镇中心小学& 孔维富& 70
我住长江边&&&&&&&&
&&&&&&&&&&&蒋华镇中心小学&
杨卫军& 73
琴&&&&&&&&&&&&&&
溪桥镇中心小学& 印圣岳&
李海东& 77
学问大&&&&&&&&&&&&&&&
横垛镇中心小学& 程余明& 82
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我们熟悉的学科课程相比,教学的组织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也没有现成的内容,课程本身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去共同开发。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一门全新的课程。1992年,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增设了活动课。各校开展了艺术、体育、国防教育、环保节能等系列活动,形成了红领巾艺术节、体育节、少年军校等一大批传统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开发、实施和管理活动课程的经验。这一轮课程改革将活动课程“升级”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活动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和规范。
几年来,教研室组织各小学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骨干老师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大家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总结出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好的经验,形成了许多值得推广的活动方案。现摘取部分活动案例编辑交流,相信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的热情、责任和智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之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勤俭节约是美德
襟江小学&& 吴宏祥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人民的美德。今天,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富裕,他们几乎没有吃过苦,对劳动的艰辛缺少切身感受,因而在生活中不知道勤俭节约,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由此,我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这次《勤俭节约是美德》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勤俭节约是美德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美德,应加以继承和发扬;
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知道从平时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人员:四年级(4)班学生
(四)活动时间:日——4月20日
(五)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要在老师带领下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2、调查采访时态度诚恳,注意文明礼貌,并做相应的记录。
活动过程一:
一、诱发情感
[操作构想]
1、找一找:学生每人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但自己又不以为然的浪费现象,各小组写在黑板上交流。
2、算一算:
(1)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是多少?一年呢?
(2)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约0.千克),一年是多少?可供50名学生吃几年(每人每天吃500克)?
二、具体分工
1、确定调查形式和内容。把调查形式划分为参观采访、查找资料,把调查内容分为采访老农、采访食品加工师、采访父母、收集古今勤俭节约的名言、名诗及故事,发掘身边同学中的勤俭节约典型,并收集体现他们勤俭节约的生活用品等。
2、自由组合调查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可以充分利用的条件,自由组合成四大调查小组。
3、小组成员分工。每个小组选举产生一名组长,在组长的主持下明确摄像(录音)、资料搜集的人员以及记者数名。教师根据各小组人员构成情况作适当调整,做到人尽其才,配备均衡,确保每组都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调查任务。
4、拟定调查提纲。各小组根据本组的调查类别确定调查提纲及形式,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
5、寻求支持。
(1)教师根据调查涉及的内容,请学校出面与有关单位或个人联系,请求配合。
(2)召开家长会,请家长配合并支持孩子进行调查采访。
(3)教师请家在农村的教师联系一位老农,配合接受学生采访。
(4)请学校解决部分活动经费,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活动过程二:
一、查阅资料
[操作构想]
1、查阅图书。教师把可以在图书上查阅的资料目录列成菜单,并积极与校图书馆联系,让学生根据需要随时查阅。
2、网上查询。教给学生上网查询的基本方法,告诉学生相关网站网址,引导学生查询有关资料。
3、看音像资料。教师与校电教处联系查看有关音像资料。
4、问卷调查。发掘身边勤俭节约的典型人物。
二、调查采访
[操作构想]
1、采访家长。可选择与调查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家长作为采访对象。
2、采访老农。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先参观农田,再采访老农,请他介绍农产品(例如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
3、参观、采访食品加工厂
教师带学生或者由家长陪同参观食品加工厂,并采访食品加工师傅,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以上两项活动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同时做好有关单位的联系工作,确保活动成功。
三、资料加工
[操作构想]
1、分类。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实物资料”进行分类。
2、加工。对手头的资料进行适当加工,并根据展示的需要进行裱装。
活动过程三:
一、汇报准备
[操作构想]
1、确定小组汇报次序。教师根据调查内容的分类排好类似于节目单的小组汇报次序表。
2、编写汇报提纲。各小组根据本组调查采访的内容以一定的顺序(时代、年代)整理好,并编写好汇报提纲,提纲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3、确定主讲人。主讲人要求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好通过选拔产生,其他组员必须做好补充说明的准备,因为主讲人不是包办人,汇报是大家的共同任务,主讲人会留一些内容让组员来补充。
4、确定介绍形式。各小组根据本小组内容的特点确定汇报的形式。以下形式供参考:文字说明、图片展览、音像放映、实物展示、现场表演、嘉宾介绍。
二、成果汇报。
[操作构想]
1、情境导入。教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半个包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老师从垃圾箱中捡来的,大家说这半个包子该不该扔?为什么?知道这包子是怎么做成的吗?那好,就请我们的调查小组来介绍吧。
2、汇报过程。
(1)放调查老农的录音或录像,介绍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
(过渡:老农的介绍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那小麦又是如何变成包子的呢?请继续听汇报)
(2)放参观采访食品加工厂的录音或录像,介绍把小麦变成包子的具体过程。
(过渡:大家看到了吧,一只小小的包子,经过许多道工序才做成,浸透了多少劳动者的心血,我们没有理由把它扔掉。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现在不妨请调查组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两个。)
(1)讲述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一齐诵读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和古诗。
(过渡:“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勤俭节约对每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嘉宾,我们请她谈谈为什么居家过日子要勤俭节约。)
(2)特邀嘉宾讲述在家庭中勤俭节约的意义。
(过渡: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勤俭节约的同学,接下来有请调查小组向大家介绍介绍。)
(3)介绍身边勤俭节约的典型,展示实物(如使用多年的笔、本子、文具盒、书包、穿过的衣服等)[重点介绍在生活优裕条件下艰苦朴素的典型]。
(过渡:听了调查小组的调查汇报,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
4、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5、展开“我准备怎样勤俭节约”的讨论。
三、活动延伸
1、开展“勤俭节约献爱心,人人争戴勤俭花”活动,要求同学们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献给希望工程或者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
2、中队长代表中队委向全校队员发出倡议,要求每位队员做到“五个一”(即节约一分钱、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水)。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
“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对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可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优越的条件让我们的爱失去了理智,最终导致孩子把他人无私的爱当成了一种习惯,把他人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天经地义,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回报。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目睹垂暮老人没有座位而辛苦地挤着,还心安理得地坐着;看到盲人在车来车往的道路上危险地穿行,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接受别人资助,不知道感恩……为了擦亮学生蒙尘的心灵,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颗真诚的心,学会感恩,我们六(7)班开展了这次“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主题】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亲情,感悟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学会感恩,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如何给予别人爱,并在付出爱中体验到快乐。
3、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感恩的内涵,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活动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组建活动小组。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体与小组的能力作用。
2、实践性原则。活动以实践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识爱、感悟爱、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发展性原则。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对感恩内涵的认识。活动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安排】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1、宣传发动阶段,2、活动实施阶段,3、成果展示阶段,4、活动评价阶段。
【活动时间】2008年3月——4月
【活动对象】六(7)班全体学生
【注意事项】
1、认真组织,强调活动中的安全。
2、做好资料积累,可运用数码手段保存原始资料。
3、各小组可每两周召开一次交流会,及时了解活动的实施情况,保证活动的质量。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准备阶段)
进行相关的宣传发动,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争取家长对活动的支持与配合,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相关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中的安全等注意事项。
第二阶段:计划实施(活动阶段)
根据小组研究重点,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并做好资料积累,为成果展示做好准备。全班共分为5个研究小组,每组的研究内容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融为一体,需要经常性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具体安排:
第一小组& 历史大搜索。
以探寻感恩在我国古代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感恩的传统美德。
1、搜集关于感恩的古诗文,用优秀的诗词文化来感染学生。
2、搜集历史上有关感恩的小故事,了解感恩在过去的内容及形式。
第二小组& 现状大调查。
1、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小学生是否有感恩的意识,主要的感恩形式是什么?
2、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当前小学生缺少感恩心理的主要原因。
3、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在感恩方面最需要且最容易做的几件事。
第三小组& 角色体验场。
主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亲身体验家长、老师的工作,增进彼此间情感的交流。
1、以“今天我是父母”为主题,开展角色扮演实践活动。全过程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生活,体味家长的辛劳,诱发感恩的情感。
2、以“今天我是老师”为主题,开展角色扮演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班级管理等工作,真切感受老师一天的工作。
3、以“同学,我为你服务”为主题,开展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活动,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激之情,让感恩成为习惯,变成一种处世态度。
第四组& 感恩在行动。
为老师、家长或其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1、开展为父母洗一次脚的活动,了解父母的脚是一双怎样的脚,更加理解父母的辛劳。
2、开展“我为老师送句祝福话”的活动,表现对老师的尊敬和赞美。
第五组& 感恩新注解。
通过资料搜集、走访调查,丰富感恩的新内涵。将感恩由父母、师长向身边的其他人、身边的陌生人延伸,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小结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认识,激发感恩的情感,强化感恩的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
1、各小组围绕本组的研究情况,设计成果展示的形式,精心编排节目。
2、班级做好环境布置,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3、邀请相关的社会人士参加活动。
展示过程:
主持人1: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垂暮老年都经历着被人关心和照顾。
主持人2:有来自父母的,老师的,亲友的,有的甚至是陌生人的。
主持人1:正是有了彼此间的互帮互助,人类社会才得以维系。
主持人2:曾几何时,我们将他人的爱视作理所当然
主持人1: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回报。
主持人2:感恩成了我们走向文明必修的课程。
主持人1:今天,我们将在这里盘点爱的收获。
主持人2:今天,我们将在这里感受爱的力量。
合:六(7)班“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综合实践成果展示,现在开始。
第一部分 拥抱亲情&& 第三小组、第四组汇报
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甲:亲情因为它的亲,使我们有了更多的不在意。
乙:你曾留意,亲人为了我们默默地付出了太多太多
1、学生交流自己算的亲情账。(课件出示活动中所拍摄的相关画面)
2、交流。谈谈自己对亲情账的看法。
学生1:一本亲情账折射出了亲人对我们的付出,我们应该懂得珍惜。
学生2:听了这一笔笔浓浓的亲情账目,我感到吃惊,我真没有想到曾经从亲人那里索取了太多太多。
学生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感到我欠父母的就更多了,我小时候体质差,为了我的身体,父母不知操了多少心,付出了多少辛劳。有时候我还不理解父母亲,真的太不应该。
3、播放现场拍摄的录像。角色扮演的同学交流自己的体验日记。
日&&&&&&&&&&&
今天是妈妈的节日-------三八妇女节。因为是星期六,我决定做一回妈妈的“替身”,亲身体验一次做父母的滋味。早上妈妈5点钟起床,我本可以利用星期六美美地睡上一觉,但为“当回父母”只能不情愿的起床了,这在我的印象是极少有的“早起”。起床后我便学着妈妈的样子烧早饭,虽然不是很顺利,但总算是“生米煮成了熟饭”。6:20快步走向楼,到菜场买菜,当回到家时,离妈妈上班时间仅剩下10分钟了,简单地吃了几口后,我便和妈妈来到了工厂,由于没技术,我没能进行机器的操作,只好陪在妈妈身边,这一陪就是4个小时,虽然是坐着,但已经让我腰酸背疼了……一天的体验一直到晚上9:50才结束。台灯下,回想着白天的忙碌,我的心中只有自责,泪水湿润了我的衣襟,我真想对妈妈说一句“妈妈,你真是太辛苦!”
4、学生看了录像后,谈谈自己的想法。
5、学生朗读“第一次为爸爸洗脚”的活动日记
今天,我为爸爸洗脚,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为爸爸洗脚,也是我第一次有机会这样近距离接触爸爸的双脚。看上去,爸爸的脚没有什么特别,但当我的手触摸到爸爸的脚时,我感到有点被硬物扎到的疼。原来爸爸的脚长满了茧,厚厚的老皮,已没有一点皮肤的弹性。这一下原本熟悉的爸爸却使我越来越陌生,这是我爸爸吗?我头脑中的爸爸高高在上,总是对我“发号施令”,整天学习、学习,我成为天下最苦的孩子……现在我好像一下子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我的爸爸,从今天起,我要每天为你洗脚。
6、小游戏《猜猜妈妈的手》
几名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合作完成游戏,游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男:亲情是无私的,它永远是只知付出,不图回报。
女:亲情是伟大的,它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爱。
男:亲情让我们醒悟,爱是双方的,懂得被人爱,更应懂得去回报。
女:亲情让我们长大,爱是传承的,懂得享受爱,更应懂得去感恩。
男:感恩不是我们现在所独有的产物。
女: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二部分&&
昔日传统&&&
第一小组汇报
1、关于感恩的古诗词的诵读比赛
唐·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可怜天下父母心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2、感恩故事大串烧。听了故事后,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感恩的心》、《感恩的回报》、《手术费=一杯牛奶》、《陈毅探母》
第三部分&& 反思感恩&
第二小组、第五小组汇报
1、公布问卷调查的情况
男:一连串的问题拷问着我们的良心。
女:一个个问题让我们无言面对。
男:其实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
女:父母生日时,送上一句平常的问候。
男:老师劳累时,交上一份满意的作业。
女:父母生病时,端上一杯热腾腾的开水。
男:他人伤心时,说上一句贴心窝的安慰。
2、播放动物间的感恩的录像。
女:小草感谢漫漫春晖,大树感谢深藏泥土的根系,
男:高楼感谢默默承重的地基,江河感谢源头涓涓水滴。
女: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男:草木有情,禽兽知礼,
女:人为万物之灵,更应心存感激
3、讨论:现在为什么很多同学缺少感恩之心呢?新时代是否还需要感恩?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赛。
4、交流最容易做的几件感恩的事。
(1)别人帮助你的时候,说着一句感谢的话。
(2)重要的节日向父母、老师送上一句祝福。
(3)面对不同意见的话,不当面反驳,找适当的机会进行沟通。
(4)把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学好各门功课当成回报老师最好的礼物。
(5)别人成功时,说上一句祝贺的话,失败时,说上一句鼓励的话。
(6)始终心存感恩之心,把感恩当成一种习惯。
第四部分&&
感恩在行动&& 群体汇报
1、小游戏。学生扮演怀孕的妈妈,体验妈妈孕育生命的艰辛。游戏后,让表演者谈谈自己的感情。
2、展示感恩卡。(可以是感激父母的,可以感激同学的,也可以是感激老师的。)
3、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女:让感恩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男:让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女: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
男: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
女:感恩是一种歌唱方式
男: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
女:感恩更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
男:懂得了感恩,
女:学会了感恩,
合:每个人便都会拥有无边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阶段:活动评价
综合评议活动的实施情况,评选各类先进个人。反思活动的得与失,提出改进意见,完善活动资料。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用先进科学的思想道德塑造人的灵魂。在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中,感恩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思想教育将我们的思维禁锢在课堂,我们习惯于通过讲授道德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综合实践课给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路径,它突破了原有课程体系。在这个过程,学生的参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家庭,也可以在社会。只要是对学生的教育有益的,我们都可以加以引导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再也不是刻板的知识,它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实践,我们不追求活动结果的完美,但我们追求活动过程的参与;我们不评价感受的好坏,但我们努力让学生在参与中都能产生真切的感受。此次活动唤醒了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我们的学生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泰兴镇中心小学& 赵海峰
选题的背景: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化。古诗文更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多年来,我校一直在开展
“书香润校园”的活动,倡导所有同学在小学阶段勤读优秀书籍,积淀文化底蕴;一年前,我校结合省级实验课题“经典诗文诵读”,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背诵古诗的效率,成为了我校教师研究的主题,也是我们五(1)班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活动目标:
1、通过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并养成勇于探究、大胆实践的学习品质和科学态度。
2、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研究课题过程中,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归整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归纳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安排:
一、组织学生讨论,确定“秋天的诗”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二、学生按照方案分四个小组进行实践活动。
具体活动过程,四个小组学生首先选择确定好有关“秋天的诗”的四个子课题,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活动。
一小组:秋天的足迹。
1、准备好数码相机,利用节假日,到公园去,寻找秋天,欣赏秋天。
2、结合景物,搜集相对应的古诗。
二小组:秋天的愁思。
1、学生从网上搜集抒发秋天愁思的诗。
2、寻找最佳的表达方式。
三小组:秋天的赞歌。
1、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搜集赞美秋天的诗歌。
2、根据诗意创作出表现诗的意境的图画。
四小组:秋天的创意。
1、学生搜集适合演、唱的古诗。
2、小组合作,进行创作,演古诗、唱古诗。
三、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汇报,交流实践成果。
活动展示阶段课堂实录:
一、展示活动导入。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大家经过讨论,确定了我班“秋天的诗”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接着全班分为四组,各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了实践,搜集到了不少古诗,现在到了该我们收获的时候了。今天这次集中活动,就请大家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准备好了吗?
二、学生展示。
第一组汇报:
组长:我们小组的10位同学在讨论时一致认为:秋天与其他季节相比,有着独特的风光,于是,我们小组确定的主题是“秋天的足迹”,我们利用节假日到公园去寻找秋天,欣赏秋天。瞧,这就是我们在公园寻秋的情景。(组长播放录像)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喜爱的事物,搜集了相对应的古诗。下面我们先请小组的╳
╳:一进公园,我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花香。我顺着香味找去,发现了一些美丽的桂花,它们晶莹剔透,芳香四溢。我就情不自禁的拍下了这幅照片(图片展示)。我想,如果有一首诗来赞美桂花,那该多好啊!于是,我通过查阅书籍找到了《岩桂》这首赞美桂花的诗。[岩桂(宋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女。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从这首诗中我仿佛能够看到桂花那婀娜多姿的身影,甚至还能闻到它那股幽幽的花香呢。
╳:在公园里,凉爽的秋风拂过我的脸颊,如同母亲的抚摸,舒服极了。同时,我又看到了遍地的落叶在风中翩翩起舞,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风》这首诗。(图片展示)[《风》(唐
李乔)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诗人寥寥四句就写出了风的特点,多生动啊!
╳:中秋节的晚上,皓月当空,那似水的月亮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因为是白天,和我们小组的同学在一起,没有发现月亮,我觉得很遗憾。于是,我一个人在家画了一幅月夜的图画,而且从网上找到了一首古诗《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图片展示),下面我来给大家朗读这首诗:[《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读了这首诗,我觉得,作者对杜朗中的思念仿佛让人触手可及。
╳:同学们,我特别喜欢花,因此,到了公园之后,我就去寻找美丽的花儿。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看到了五彩缤纷的菊花在风中争奇斗艳,美丽极了。于是我想到了我们课外读到的一首赞美菊花的诗——《菊花》。(图片展示)[《菊花》(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为什么菊花能得到许多文人的赞美,大概就是因为诗中的“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原因吧。
组长:我们这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师小结:谢谢第一组同学的精彩汇报,你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搜集了古诗、学习了古诗,其实生活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啊!
第二组汇报:
组长: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在不少诗人的眼中,它是个多愁善感的季节。于是,我们小组的12名同学就围绕着“秋天的愁思”这一主题展开了活动,我们主要通过上网的方式,组内分为几个小小组进行合作,搜集这类的古诗。为了能读出韵味,我们组还准备了音乐作背景。(组长播放音乐)下面,我们组就按照小小组的顺序依次汇报。
一小小组:我们小小组利用信息技术课,从网上找到了六首这一类的古诗。它们分别是——《秋宵月下有怀》、《商山早行》、《枫桥夜泊》、《夜雨寄北》、《望月怀远》、《月夜忆舍弟》,但谈到秋天的愁思,我们觉得还是《枫桥夜泊》这首诗写得感人。你们听,(三人朗读)从这首诗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这些词语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张继身在他乡的寂寞,诗中那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而又感人。
二小小组:我们也从网上找到了五首抒发作者秋天愁思的古诗,你们瞧,(展示)我们最喜欢元代杂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齐声朗读)我觉得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我仿佛看到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和漂泊天涯的满腔愁思
三小小组:我们从网上找到了四首,(展示)他们分别是——《题秋江独钓图》、《从军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秋思》,其中一首是我们刚刚学过的《题秋江独钓图》,这首诗描写别具一格,因此还值得好好读一读。(一起背诵该诗)诗中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杆,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四小小组:我们从网上找到了四首诗,你们瞧,他们分别是——《秋风引》、《别诗》、《望月怀远》、《相见欢》,大家都喜欢南唐后主李煜写的《相见欢》这首词。(朗读这首词),词名叫《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起始句“无言独上西楼”六字,一下子勾勒出主人公凄惋、悲苦的神态。一个“锁”字表现出身处寂寞梧桐深院的主人公距离自由、欢快的遥远。全词区区三十六个字,诗人那种凄凉、孤独的心情坦露得栩栩如生。
组长:我们这组的汇报结束了,谢谢!
师:你们从网上也学到了不少古诗,看来网络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第三组汇报:
组长:秋高气爽,层林尽染,也有不少诗人赞美和讴歌过秋天,于是,我们小组的同学就选择了“秋天的赞歌”为主题,大家自由组合,搜集了许多赞美秋天的古诗,并给古诗配上插图,以便于大家理解古诗。
一小小组:我们组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后,就从《语文》书中找到了《望洞庭》这首诗。(一起背)[《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读着这首诗,我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秋夜迷人的洞庭湖景,因此,我们经过构思画出了这幅画,(展示)看,月光下,山水相映,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这样的景色怎能不值得我们赞美呢
二小小组:我们也是从《语文》书中找到的这首诗《山行》。[《山行》(唐&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诗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中,我能想象到枫叶被秋霜染过,比二月春花还要红艳,更感受到了晚秋的热烈气氛。看来,诗人非常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瞧,我们根据诗的内容,画出了这幅画。这是多热烈的秋天啊!
三小小组:我们俩从学校发的《古诗文诵读》这本书中找到了《赠刘景文》这首诗。[《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瞧,这是我们创作的画。这首诗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不仅点出此时是秋末冬初的时节,而且也说明这是苏轼在勉励刘景文,也是在勉励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四小小组:我们几个从《唐诗三百首》中找到了《秋词》这首诗。(齐读)[《秋词》(唐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读了这首诗,我们感觉得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耳目一新。瞧,这无边无际的天空多像诗人那开阔的心胸啊!
第四组汇报:
组长:古诗文不仅文美,而且意境美、情感美、韵律美,我们这组同学觉得仅仅通过诵读古诗还不足以表达诗歌中的韵味,因此,我们以“秋天的创意”为主题,尝试着通过各种方式来解读古诗。下面就先欣赏╳
╳、╳ ╳为大家表演自编的情景剧——《芙蓉楼送辛渐》。
学生表演《芙蓉楼送辛渐》。
╳:我们将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改编成了情景剧,希望大家能通过我们的表演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学生表演情景剧《芙蓉楼送辛渐》
组长:我们发现,古诗文不仅可以读,谱上曲就成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于是我们这组所有同学利用空余时间学唱了一首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请╳
╳带领我们一起来为大家唱一唱这首歌。
小组同学一起唱。
组长:我们小组的汇报结束了,谢谢大家。
师小结:从你们的汇报中,老师发现了你们具有无穷的创造力,你们本身就是秋天最动人的诗。
三、制作书签。
1、师:同学们,刚才四组的成果展示各具特色,都非常棒,大家全体参与,展示的形式也很新颖。这儿,老师自己制作的书签送给大家,上面有李白的《行路难》中的两句,希望你们今后在学习中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大进步。
教师赠送书签。
2、师:你们也想制作这样的诗歌书签吗?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空白的书签,大家相互合作从描写秋天的诗中选出经典的诗句,或者自己创作,让你所赠送的人能从你的诗句中有所收获,好吗?
学生讨论。
3、教师分发空白书签,学生制作书签。
4、书签展示,并在班级组织书签赠送活动。
春节风俗谈
第二实验小学&&
一、活动背景
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春节更是如此。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下,是最隆重的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相联。传统的春节,有关于“年”兽、万年创建历法、熬年守岁、贴春联、赏冰灯等各种传说;有扫尘、春联、门画、倒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看大戏、闹元宵等习俗;有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春饼等食俗;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万事如意等风俗……
春节文化历经几千年,质是不变的,这个质就是源于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春节文化的魅力,使春节成为最有凝聚力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每年一度上亿人次的“春运”高潮,说明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与春节相关的年俗,早已由一种礼仪渐变为一种打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烙印、一种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惯、一种浸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因子。
因此,我们三(4)班举行了“春节风俗谈”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春节风俗谈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进而了解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2、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访问,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过年的热闹与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彼此间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三)活动人员:三年级(4)班学生
(四)活动时间:日——2月22日
(五)活动分组:
收集文字资料:丁思尧、张诗雨、何沐等
摄影:徐炜玮、梅雨笑等
信息技术处理:钱芃橙、杨赛楠等
编辑:何逸凡、朱帅锦等
指导老师:张映蕾
(六)活动准备:
1、活动前,联系有关人员讲授春节的神话起源、习俗等相关知识;
2、教师准备一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春节的知识(来源包括图书、网上)。
3、学生准备各种资料(包括小故事、图片等)
(七)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在老师带领下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2、调查采访时态度诚恳,注意文明礼貌,并做相应的记录。
三、活动实施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准备阶段)
(一)观看“春节”音像片断,引出课题“春节习俗”。
(二)提出可以研究的相关问题:
1、关于“春节习俗”你了解多少?
2、对于“春节习俗”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春节的来历、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民间美术等等)
3、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为下一步作准备。
(三)学生分组确定研究问题
1、根据问题的类别,学生自由选择,成立研究小组(互相协调)。
2、分组讨论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上网查资料、调查、访问等)。
3、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
4、确定研究专题:
(1)回溯历史渊源——春节的来历
(2)流落民间的饮食文化——包饺子、年夜饭
(3)春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办年货、扫尘、贴春联、拜年、放鞭炮、接财神
(4)春节新畅想——
(四)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1、提供一份研究计划,供学生学习参考。
2、各组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方法,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教师及时指导。
阶段二:各小组展开研究计划(实施阶段)
(一)每个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探究记录表:
成果和体会
第一组:春节的来历调查小组。
春节由来与传说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活动,有的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春节的由来与传说;有的走向图书馆,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最后进行加工整理,编写小报,供大家欣赏。
第二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春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其中,最让他们关注的是饺子、汤圆一类的大宗食品,他们拍摄饺子、汤圆的品种,品尝它们的味道,干得特别带劲。从实物到图片、文字,最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包饺子、撮汤圆,从中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第三组:春节风俗习惯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走街串巷,来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采访,了解春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春节饰品,如中国结、红灯笼、对联、窗花、大红“福”字、鞭炮,在调查中,同学们还学会了剪窗花、制作灯笼,培养了动手能力。
第四组:春节新想法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到社区和街道走访人们对一些春节习俗的新看法,以及旧风俗造成的一些弊端,形成了自己的资料。你过年时放鞭炮吗?你放鞭炮时遇到过安全事故吗?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为什么?你收到过压岁钱吗?你是怎么花的?你如何看待这些风俗?50年后的春节和今天有什么不同?传统文化该不该丢?
(二)各小组整理归纳研究成果。
阶段三:信息交流会,展示动手实践、创作的成果。(展示阶段)
1、交流研究成果。
各小组可由1-2名学生向其他学生介绍本组获得的成果及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同时出示相关资料,并介绍资料的来源。其他同学可提出相关问题询问。
2、归纳总结各组的研究成果,并展示。
(1)研究“回溯历史渊源”小组搜集了春节的来历,春节相关的典故等,并以资料的形式进行展示。制作手抄报。
(2)研究“流落民间的饮食文化”小组,主要研究“年夜饭”、“水饺”、“年糕”的来历、程序及象征意义;传统菜肴的象征意义及取菜名的学问等,并模拟操作实践。
(3)研究“春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小组,主要研究的是传统春联的制法、写法、张贴的讲究及春节灯谜的由来。以及拜年的吉祥用语,还给大家展示精彩的对联,送上全组同学对大家新年诚挚的祝福。
(4)研究“春节新畅想”小组主要研究的是你对放鞭炮有什么看法?你对收压岁钱有什么新的想法?小组成员还进行了现场辩论赛。
3、总结延伸:
(1)活动后,将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归类汇编成册,或制成专题网页,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展示。
(2)利用寒假民间采风。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突破了教材和学校的局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了解到了许多过年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访问、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以新颖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社交能力及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此次活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爱好及兴趣,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主题的选定到小组成员,从制定计划到调查研究,教师只是对各组成员进行必要的指导,没有包办代替的现象。
2、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题的研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同时又是协同互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活动中,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寻找资料,根据活动内容制作主题板报;可以通过询问父母了解饺子的做法,自己动手包饺子;也可以向手工艺人拜师学艺,制作灯笼或剪制窗花。
爱惜水资源
元竹镇中心小学&&
一、活动背景
水是生命营养的主要成分,是工业、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地球对人类最宝贵的馈赠。然而人类对保护淡水资源的认识不足,保护措施不得力,致使淡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因使用不当而使淡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污染,导致可用淡水资源的匮乏,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而这种意识又必须从小学生培养起。
一直以来,学生对“爱惜水资源”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因此,搞一期“爱惜水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想法油然而生。机缘巧合,在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孙凌波同学向我提出:“水是生命之源,可是我们周围到处存在浪费水的现象。老师,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好吗?”我感到很吃惊,孙凌波平时老实巴交,少言寡语,很少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今天之所以大胆地客观地谈出自己的想法,大概是受什么触动吧。果然不出所料!
“星期天,我和朋友做游戏。时间一长,个个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可我们身处旷野,一时难找饮用水。无奈之下,只好停止游戏,拔腿跑往村庄找水喝。好不容易找到水源,一户人家正开着水龙头向下面一口大缸里蓄水,主人可能没在家吧,缸里水已经满了,溢出的水不停地汇入阴沟里,我们开怀畅饮。事后,我越发感到水对人的重要性,越发心疼那些被浪费的水。后来我留心观察一下周围,发现浪费水的现象还真不少呢!”孙凌波的话在班级产生了不小的共鸣,同学们议论纷纷,“快嘴”蒋晨不等批准就站起来说道:“在沙漠中对水的渴求就是对生命的渴求,我们身边不仅存在浪费水的现象,而且存在污染水的现象,真令人痛心!”一时间,同学们七嘴八舌。我因势利导:“那么,大家作为小主人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确定了下一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爱惜水资源!
二 、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爱惜水资源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及其水资源浪费与污染的状况,从而培养学生对水污染和节约用水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设计方案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简单的调查,填写好调查表,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
2、实践形式:
(1)调查和访问(2)研究和设计(3)合作和交流(4)体验、表达和反思。
三、活动实施:
阶段一:活动准备。
1、讨论确定研究内容
“爱惜水资源”这个课题研究范围较大,在教师指导下,孩子们围绕主题,积极讨论发言,确定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初步认识水资源与生命的密切联系。
(2)了解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情况。
(3)研究消除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办法。
2、自愿选择,组成小队。
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然形成了三个研究小组。
在这个过程之初,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学生成了“抢手货”,如曹真、王杰聪明漂亮,能说会道,身为班级干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王正馗、王鹏程做事一向沉稳,极有责任心;还有像蔡安逸虽学习平常,但身强力壮,肯吃苦耐劳,也颇受欢迎;更值得一提的是孙凌波,虽然平时不善交谈,交友不多,但由于他是本次活动的发起人,所以各组争相抢夺。可是有的学生却成了“弃儿”,平时少言寡语,不善交际的同学往往是集体活动的“孤雁”。
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同学们开展了“请到我们中来”的交友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及同学,小组很快地确立了下来。各小组都选出一名全体组员信赖的组长,第一组的组长是曹真,第二组的组长是王正馗,第三组的组长是王杰,各小组的组长对组员进行登记并带领组员制定了本组的活动计划。
3、小组选择指导老师。
由于是比较大的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监督与指导。除我之外,我还允许学生完全依据自己的评判标准和本小组研究问题的需要点击教师。学生自己的想法还真出乎意料,有的教师被三个小组同时点击,有的教师则没有被点击。那些平日里看起来十分威严的,能使学生言听计从的教师并不受大家的欢迎,而那些热情、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
下面听听学生们对教师的“品头论足”吧:“我们希望请的是能够和我们一起参与活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活动中的疑难问题,一些老师看起来就怕,我们不敢请他。”“我们很喜欢教英语的何老师,正好有这个机会和她一起活动。”“王老师和朱老师平时亲切、幽默,也很有知识,所以我们选他们。”
通过协调,每组请了一名指导老师。
阶段二:组织实施。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学生们早已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各小组的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组与组展开了大比拼!
1、第一小组的活动情况。
第一小组学生探究的兴趣特浓,他们在组长曹真的带领下,通过不同渠道,搜集了好多有关水与生命密切关系的资料,了解了地球上水的分布和工业、农业、社会生活等方面对水的需求等等,但是内容多而杂。教师指导学生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这样使学生对所搜集的材料有了更系统全面的认识。通过小组搜集,学生极大地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
蔡一凡:地球是个水球,70%的表面被水覆盖,可淡水只占2.5%,可供利用的也少得可怜,仅占淡水总量的13%,因此不能盲目乐观。我请高年级的同学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各水量之间的关系。出示蔡一凡制作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从数字上直接感受。
徐园园: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体的含水量是体重的65%,植物体内的平均含水量为50%。
俞 航:水是工业的血液,农业的命脉。城市发展、环境美化、日常生活太离不开水了。
蒋安妮:我们这个地方水资源比较丰富,我对水从来没有危机感,通过这次活动,我大吃一惊,世界上不少地方水资源相当匮乏,有些地方水比油贵。我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了好多严重缺水的地区
在搜集活动之初,学生对一些信息产生了质疑。一天,徐园园跑到我跟前,她对从《百科全书》上了解到的信息“水母的含水量占体重的98%”有些感到不可思议,怎么还有几乎都是水构成的动物呢?含有这么多水,它怎么动,怎么生活呢?它怀疑收集的资料不真实。我首先对她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表扬,并鼓励她继续搜集,看看其它一些动植物的含水量,再从别的地方找一找有关水母的资料。随着搜集的深入,徐园园在大量事实面前消除了这种怀疑,并感叹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她还特地写了一篇心得。
蒋莹、周雨等同学不仅进行了搜集,还对家乡的水的储备与分布及用水情况作了考察,并用学校的数码相机拍摄了一些图片;蔡月、周敏等对一些动植物的含水量作了简单的验证……
通过资料搜集、实际观察、统计,第一小组制作了《人类和自然界中需用水情况统计表》;一些同学还展开水的联想,对有关水、水的功能、水的循环、水的特性、水的联系等的字和词,学生建立不同的水联想树。
2、第二小组的活动情况。
第二小组也不甘示弱,他们紧紧围绕主题展开活动。首先,他们通过报刊、电视、网络、书籍,了解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的现状,他们搜集了许许多多有关水浪费与污染的文字和图片,其中许多资料令他们触目惊心,用组长王正馗的话说:“我们彻底被震撼了!”有不少同学心情沉重,为此感到十分担忧,觉得自己有责任把水资源浪费与污染的现状告诉身边每一个人。于是该组成员纷纷行动起来,利用橱窗、向大家广泛宣传,还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同学进行了一次教育。更令我感动的是,在指导老师的教育下,利用双休日对左右邻居和小伙伴进行了一次节约用水的教育。
下面是他们组精彩演讲的一个镜头:
王正馗:我们的前辈曾生活在没有电、没有油的时代,大家可曾想过没有水的时代是什么样子呢?
没有水人类一天也难以生存!那么,目前水资源的现状怎样呢?资料显示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个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个,缺水量达60亿立方米,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地区,为此国家花费了巨大代价进行南水北调。但是每天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仍有大量的水被浪费和污染。据统计,北京每天洗车要用掉一个昆明湖的水,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浪费43升水,漏水马桶一天浪费960升水为此上海市花了极大的代价换掉了所以的老式马桶。严峻的事实告诫人们: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
组长王正馗觉得有责任把家乡的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情况作个调查,于是就找到了我。我很支持,他很高兴。通过调查她们发现,农村乡镇虽无多少工厂,但一些私人作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浪费和污染水的情况,如镇上的一家化工厂,他们抽取地下水并无许可证,用水没有节约意识,生产用水不净化随意排放,造成了污染。村庄的污染源主要是农民随意施撒的化肥和农药,一些患病死亡的禽畜类。在对家庭用水的调查中,同学们发现多数家庭节约用水意识淡薄。该组把调查情况整理成两份表:《水资源浪费和污染情况调查记录表》、《家庭一周用水情况调查表》。为更好地提高人们的节水防污意识,第二组再次请教指导老师,又和另外两组联合,精心设计了一组采访问题:
(1)您最多能坚持几天不喝水?
(2)您了解目前水资源情况吗?如不了解是否想了解些?
(3)您是否已经注意到周围的水没有以前清了?
(4)您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是否有节水防污意识?您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您想怎样做呢?
对学生进行采访宣传,问题不大。到集市上对农民进行采访,这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第一次在组长组织下集体去,多数同学未能采访成功。多数农民对学生的行为嗤之以鼻:“不在校好好学习,瞎胡闹!”有的学生很灰心,我劝他们不要灰心,指导他们继续想办法,分解困难,于是决定:第二组继续坚持采访,采访时要郑重,彬彬有礼,告诉对方自己的采访目的。第一、三组把采访内容做成问卷,取得各班班主任的支持,让学生把问卷带回家让长辈填写,然后进行整理。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得当,在同学们和老师地努力下,活动进展得很顺利,同学们感慨颇多。
孙凌波:我以前只要跟人谈话就脸红,组长为了锻炼我逼我去采访,还派两个同学协助我,我只好硬着头皮去采访。开始心里胆怯,问话结结巴巴,眼光没处着落,幸好准备充分才不至于出丑。采访两个对象后,渐渐地我感觉好多了,不紧张了,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这次采访锻炼了我,我想这次采访活动是我毕生的宝贵财富。
徐淦:我以前总觉得主持人、记者风光,哪知也并不容易,有时还不被人理解。可见三百六十行要想干出成绩总要付出艰辛地努力!
王杰: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在各班班主任的配合下进展得很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多数家长表示自己平时没有节水防污的意识,很想了解一些水资源的现状,今后注意做好节水防污工作。通过活动我还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我们遇到问题不畏惧、不退缩,动脑筋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困难就一定会迎刃而解……
讨论交流得很深入,很多地方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不时引来阵阵掌声。看来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真的收获了,活动进程已过半,学生仍兴趣盎然。
3、第三组的活动情况。
第三组干得也很出色,他们的任务是调研消除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办法。他们搜集整理出不少方法,有很多同学自己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点子。
陈雨、成佳加等同学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水体具有自净作用:(1)物理净化:污染物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而使水中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2)化学净化: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水中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3)生物净化: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他们很佩服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王钧、王娜等同学设计了防污方案。a大力植树造林;b控制污染源;c工厂实行达标排放。
王洁波、马彬等同学从“家庭”着眼开动脑筋,他们学着课外书上的方法制定了一些家庭节水方案。例如:洗脸、洗手水→洗衣服→拖地→冲马桶;淘米水→发酵后浇花;淘米水→洗菜→擦餐桌→拖地→冲马桶。
阶段三:展示交流。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各组收获颇丰,都急着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于是我决定召开全班展示交流会。在展示交流会上,各小组把前段时间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并一起探讨了如何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各小组有条不紊地把自己整理的文字、图片资料,访问、研究、设计的成果摆了出来,接受了大家的请教和质询。我同另外几位指导老师对同学们的表现感到惊喜不已,啧啧赞叹。
四、体会与反思:
本次活动容量很大,学生对“珍惜生命之水”的认识不但达到了更深的层次,而且对资料的查阅和整理以及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加强,还发展了学生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正如学生总结:这次活动使我们增了见识,长了才干。其实,综合实践活动并不要求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高低,而是注重学生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解决的;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和对自然、对社会、对人身的一种关注;注重学生在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
当我向学生问及收获时,学生先是会心一笑,然后侃侃而谈。在最后一次交流会上,学生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共同形成决议:以班级名义写一份倡议书,给镇党委政府写一份建议书,在班级建立监督站,监督同学们的用水行为。学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让我感动。最后我们评选了本次活动“优秀标兵”和“实践能手”,最终曹真等十名队员获此殊荣。活动就要结束了,为了使活动的思想得以延续,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我们长大后都将是社会一员,可能是农民、工人、记者、发明家等等,每位同学从不同的职业角色考虑,以‘假如我是……’的形式,说一句节约水、保护水的话,把这句有意义的话作为伴随自己成长的一条准则。”
弘扬根思精神& 争做世纪栋梁
根思乡中心小学 刘霞
一、活动背景(课题的由来)
我们根思乡中心小学地处国际主义英雄杨根思烈士的故乡,根思也因烈士而得名。生在英雄的家乡,有时看着家乡的孩子去瞻仰、祭扫烈士那一脸的茫然和丝许的不屑,我忽然感觉烈士离我们有多远,烈士的精神是否真正定格在那浇铸的花岗岩上?
让家乡的孩子去近距离接触杨根思,了解他苦难而悲壮的一生,体味我们家乡英雄身上所折射出这个时代应该拥有的精神,让他们在感知中明白,在明白中升华,在升华中内化,以表现出家乡一代代人应有的那种气质和胸怀
“弘扬根思精神,争做世纪栋梁”的活动主题自然而然……希望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能为家乡的孩子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二、活动方案
㈠活动主题:弘扬根思精神,争做世纪栋梁
㈡活动目标:
⒈通过调查杨根思家族后人,了解杨根思少年生活中点滴,让学生明了“英雄源于平凡”。
⒉通过查找阅读资料,参观杨根思烈士事迹陈列馆,了解英雄悲壮而苦难的一生。在其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
⒊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相互合作的社会活动能力。
⒋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组织、提取与表达能力。
⒌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㈢活动内容
⒈调查访问:通过走访杨根思家族后人和陵园负责人员,了解杨根思英雄悲壮苦难的一生。
⒉检索阅读:通过上网检索,到资料馆调阅相关资料,了解杨根思在他所处时代的影响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了解根思后人——叶培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总设计师)的事迹,激发起学生学英雄、做英雄的雄心壮志。
⒊动手:制作英雄名言书签,成立《英雄小报》编辑部,定期出版英雄信息快递。建立英雄书库,搜索、阅读英雄事迹资料。
⒋写、唱:学唱《我的连长——杨根思》,完成“我和英雄”系列征文。
⒌展示: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体会,起草倡议书。
㈣课题组人员分工:
根思乡中心小学杨根思中队全体队员
㈤课时安排:20课时左右
㈥活动设施:杨根思陵园&
根思集镇& 微机房& 资料馆&
班级图书库
三、活动实施:
活动一:了解英雄生活点滴
⒈“小白花慰英灵”活动,以确定出课题“弘扬根思精神争做世纪栋梁”
⒉走访英雄家族后人,了解生活中的英雄。
⒊班级交流活动收获,明确下一步的活动内容。
活动二:英雄精神放光芒
⒈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了解英雄的壮举,以及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
⒉制作英雄名言、书签,定期出版《英雄信息快递》,建立班英雄书库。
⒊学唱《我的连长——杨根思》,完成“我和英雄”的征文。
⒋小组交流并整理汇总资料。
活动三:了解根思后人,明确努力方向
⒈课前通过调查、走访、检索网络媒体等方式,搜集根思后人的相关资料
⒉点击“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总设计师、总指挥——叶培建。
⒊汇总,编辑,出版。
⒋感悟,思考:杨根思精神在根思后人点滴生活中的作用和体现。讨论:我们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学英雄做英雄。
活动四:展示成果,倡议全体
⒈班级交流活动体验
⒉展示活动成果
⒊表彰先进个人和小组
⒋教师整合,队员起草倡议书《弘扬根思精神,争做世纪栋梁》
附倡议书:
弘扬根思精神 争做世纪栋梁
各位同学:
杨根思叔叔是抗美援朝的国际主义战士。他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在异国他乡的土地铸就起生命的丰碑,用顶天立地的豪情在中朝两国的疆域上,谱写了浩气长存的英雄赞歌。作为英雄家乡的孩子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种英雄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前进,践行英雄的遗志。弘扬根思精神,争做世纪栋梁,让杨根思精神在家乡生根发芽、开花,让英雄形象永远烂漫在根思这一方热土上。
倡议人:根思中小杨根思中队全体队员
二00八年二月二十日
四、活动感言:
在我们活动快要谢幕的时候,恰逢又一年清明节,我们根思中小的同学,自发组织走进陵园,擦洗门窗、橱柜、展厅,清扫大道、廊厅,整理花丛、树林……在整个祭扫期间,同学们选出最棒的讲解员,轮流值岗,几乎每个队员都有交通疏导员的经验。看着英雄塑像、碑座、纪念馆、花径走廊纤尘不染,同学们说:“我在为‘英雄’洗礼时,灵魂深处也在进行一场人生洗礼”。生已至此,师复何言。
我对一元钱的体验
珊瑚镇中心小学& 陈红根
一、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零花钱也越来越多;部分家庭用金钱代替了对子女的教育,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我思考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我对一元钱的体验
2、活动目标:
⑴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⑵通过活动,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活动形式
⑴、组织形式
①个人、小组、班级活动相结合&&&&
②邀请家长
⑵、实践形式
①调查访问&&&
②研究、设计和劳动&&&
③小组合作交流&&&
④规划、表达、反思
4、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计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深入实际调查、访问,总结交流。
第三阶段:体验赚钱,体会赚钱的艰辛。
第四阶段:花自己赚的钱,说说和花以前父母给的钱有何不同。
三、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制定活动计划
1、课题的确定
周一上午,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最近发现一种现象:每当上学、放学的这段时间,学校商店里总是挤满了学生,争着购买各种各样的零食。我心中产生了疑问:“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零花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可不可以把这个现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于是,我建议他们联系微机老师把这情景拍下来,再组织大家谈论。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实践活动课上,大家看到这情景,也都有同样的疑问,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致决定开展《小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实践活动。
2、分组制定计划
课题确定后,全班同学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决定分为两组。一组用问卷调查、采访的形式对全校学生的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进行调查;二组用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对家长的收入及给孩子零花钱的态度等情况进行调查。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
1、学生情况调查
⑴问卷调查各年级学生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
制定完计划,一组几位同学对中高年级的20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见附件一),并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统计,设计了《小学生零花钱来源统计图》、《小学生零花钱数目统计图》、《小学生零花钱用途统计图》。同学们发现在调查的200人当中有194人的零花钱是从父母或长辈那里要来的,没有自己试着赚过零花钱;200位同学中竟有150位用零花钱买了零食或玩具。统计完后,同学们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⑵采访调查同学们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的情况
唐文静:采访前觉得挺容易的,可是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许多同学看到我们问他们买零食吃的情况都不敢说,趁我们不留神就跑了。后来,我们调整了“作战”方案,分头行动,先交代我们的采访目的,利用录音或录象的形式,记录采访内容。采访中被采访的同学都觉得零花钱来的非常容易,因为每次向父母要父母就给了!我们小组成员在采访后产生了疑问:这一元钱真的就象同学们说的来的那么容易吗?
2、家长情况调查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零花钱肯定和家长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小组同学每天放学后的,在校门口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后进行统计,令他们吃惊的是家长的收入并不是象同学们调查前想象的那样收入很高。宁愿自己受点苦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调查完家长后,同学们一起交流时,心灵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3、交流探讨
调查结束了,全班同学坐在一起交流。几个小组的同学反应:在调查的过程中被调查的同学都认为一元、两元来的很容易。采访组的同学还对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本班的同学大多数也都用零花钱买了零食或玩具,大家自己也说不出赚钱到底有多辛苦,忽然有一位同学说:“我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呀,体验赚这一元、两元。”新的实践内容又产生了,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赚钱,在我的指导建议下,同学们把课题延伸为《一元钱的体验》,自己去体验赚钱。
第三阶段:体验赚钱
1、组织讨论
用什么方法去赚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捡废纸、卖蔬菜、卖水果、拾玛钢厂废弃的铁、摘棉花等。同学们自愿组成了赚钱小组,制定了行动计划,做了一些行动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行动以前,要求学生在体验劳动中随时写好体验日记。
2、交流赚钱的体会
同学们每个双休日去体验赚钱,终于到了集中活动的时间,同学们坐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体验是那么的深刻: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烦恼……(见附件二)
第四阶段:花自己赚的钱
“用自己赚的钱,感觉怎么样?”
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消费,活动后同学们在一起畅谈了自己购物感受。有的同学说:“花自己的钱,很有些舍不得,不像以前爸爸妈妈给钱的时候想也不想就花光了。”有的说:“到商店里买东西总是觉得东西太贵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妈妈给我买衣服的时候总会给我买些便宜的了,因为赚钱太不容易了。”……
最后一次集中活动,同学们邀请了家长来参加活动,采访组的同学对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进行了现场采访,家长对我班开展的这次实践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采访记录:
学生:阿姨你好,欢迎你代表家长参加我们这次活动,听黄勇说你不想让他去体验赚钱是吗?能说说当时为什么不想让他去吗?
家长:一开始觉得他在家里什么事也不会做,怎么能去赚钱呢?而且说心理话有点不舍得,每次需要零花钱都给他觉得也没有必要让他去自己赚。
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你对本次活动有什么新的认识?
家长:活动的过程中,我就体会到不让他去参加体验赚钱是错误的。因为他去摘棉花,回来就告诉我:妈妈,你说赚钱怎么就这么辛苦啊,我才摘了一上午就腰酸背疼的了,你天天在医院有那么多的病人肯定很累吧。以前他从没说过这样体贴的话。我突然觉得好感动,觉得他确实进步了。
学生:如果以后再开展这样的活动,你会支持他去参加吗?
家长:我一定会支持的,因为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他的实践能力,让他在实践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开展这样的活动很好,我很支持。
学生:谢谢阿姨!
此时,听了家长的话,学生们又有了几分自豪与成功的喜悦。于是把目光转向了黄勇,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讲呢?此时的黄勇有几分激动,望着妈妈:“妈妈我想对你说,儿子以前太不懂事了,为了自己看电视每天都不让你好好休息,我想对你说,我已经长大,懂事了,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
其他的同学此时似乎也有几分歉意想表达,都静静地举起了手……
四、活动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班的同学都长大了、懂事了。懂得关心、体贴父母了,懂得如何合理利用零花钱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打算怎样做?有的说:“我们要利用课余的时间去赚零花钱,把它花在有用的地方”。有的说:“我们可以把这些零花钱积攒起来把它捐给失学儿童,让他们像我们一样快乐地学习、成长。”……
1、学生的评价(见附件三)
2、教师评价
本次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从生活中以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为着眼点,取材、定题,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中进行实践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此次的活动中动手动脑的地方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平时一些学习成绩差,但又聪明好动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更是表现出色,动手实践能力相当强,可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习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并不是没有能力,关键是如何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同学们采访、调查、设计统计图,遇到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显示了他们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我对一元钱的体验》是《小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成果展示课。
在主题成果展示之前的所有活动中,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现象中选择研究课题,引导学生确定研究子课题。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分工研究,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如:从学生和家长入手,利用采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后进行交流总结,设计统计图。调查活动人人参与,人人有任务,分工合作,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精神得以培养,并且提高了对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能力,并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清楚的看到了存在于学生自己身上的问题,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
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汇报交流时能够进行现场调查本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与课前的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较强,课堂上还对现场听课的老师进行采访,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了问题。
此外,能邀请家长参与这次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变化,更使学生有了深深的体验,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
小学生零花钱调查问卷
1、你每一天的零花钱大约是(&&&
A、一元以下&&&&&&
B、一元&&&&&&&
C、2元以上
2、你的零花钱是怎样得来的?(&&&
A、父母给的&&&&&&
B、自己向父母或长辈要的
C、用压岁钱&&&&&&
D、自己通过劳动赚的
3、用自己的零花钱都买些什么?(&&&
A、文具&&&&&&&&&
B、零食或玩具
C、上网或打游戏& D、买课外书
4、你认为自己的零花钱花的合理吗?(&&&
A、合理&&&&&&&&
5、你觉得一元钱来得容易吗?(&&&
A、容易&&&&&&&
6、你试过自己赚零花钱吗?(&&&
A、试过&&&&&&&
学生交流赚钱的体会
李娜:我们在路上捡废纸的时候,遇到很多的熟人他们都问我们干什么的,有些难为情。还有些人嘲笑我们:小孩也真是的,不好好学习,出来捡破烂赚钱,真是不知好歹!付出了劳动,还要受别人的耻笑,太苦了!
姜笑笑:本来觉得捡废纸是件容易的事,谁知真正干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会儿,就感觉腰酸背疼了,正好那天又来冷空气,手都僵。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赚一元钱是多么的难,而且不吃苦是赚不到钱的。
王妮:从棉花壳里剥出棉花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的手很容易被棉花壳上的硬硬的刺给扎到,我的手都被刺破了好几道口子,加上天气又那么冷,我真的体会到了赚钱有多么的不容易,真正明白了父母为什么经常说:“花钱容易赚钱难”。
崔利民:我们在卖菜的时候,本来想好了价钱,结果客人一来不是忘了价钱就是不会称称了,而且我还体会到了“同行是冤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当我不会称称时,我请卖菜的老奶奶帮忙,她们不但不帮,还瞟了我几下。我真正体会到爸爸在卖菜时有多么不容易,我应该珍惜零花钱。
学生评价(活动评价之一)
以往与我们同龄的孩子都觉得自己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都是大人的事,其实不是的。在这次实践中我才真正体会到应该从小养成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走上社会时更加的适应社会,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新人。
通过这次活动,我真正体会到我们手中的零花钱是来之不易的,是爸爸妈妈用勤劳的双手换来的。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爸爸妈妈赚钱是否辛苦,想买什么就伸手向父母要,父母要是不能满足,我还得哭,还得闹,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我要改掉乱花钱的毛病,做一个全新的我,让父母知道我长大了。而且我明白了靠这种体力劳动去赚钱是一件非常苦的。那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文化水平还太低,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应该从现在起努力读书,只有掌握了现代化科技知识才会实现我的理想,让父母也享享清福。
“黄桥一日游”旅游方案
黄桥镇中心小学&&
一、活动背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抗金英雄岳飞麾下的名将牛皋曾在黄桥驻兵洗马,明永乐大帝也为讴歌黄桥人的“德行”留下了墨宝。黄桥自古人文荟萃,仅何氏一族就有“一门四时士,七十二举人”的查考,著名的中国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先生,中国喜剧创始人丁西林先生,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王德宝先生也都出生于黄桥。黄桥自古商贾云集,古迹众多,有“三步一桥,五步一庙”之说,镇区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主要有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国家红色旅游经典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丁文江故居、何氏宗祠(黄桥战役支前委员会)、老黄中教学楼(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王家大院(明清古建筑群)、何御史府、严复兴旧坊(第三纵队司令部)等,还有珠巷、米巷、王家巷、罗家巷这样的老街,新恢复的有福慧寺、致富桥、文明桥等。近几年来,黄桥实施产业兴镇战略,打造实力黄桥,营造活力黄桥,塑造魅力黄桥,成立了旅游发展公司,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古今的变迁,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已有初步的了解,“黄桥一日游”旅游活动可以作为“搜集家乡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的课外实践延伸;其次,学生的活动兴趣较高,作为黄桥人比较了解黄桥的基本情况,通过家长协助下的调查、走访、比较,可以尝试设计黄桥旅游方案,以策应日渐火红的黄桥红色旅游一日游,为黄桥镇旅游发展公司提供合理化建议;最后,就该年龄段学生的劳技制作水平而言,利用一张白纸和一根小棒,应该能够设计并制作出简单而又体现个性风格的旅行社导游旗。
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黄桥一日游”旅游方案设计
(二)活动目标:
1、突出实践性,强调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黄桥的主要景点并熟悉旅游相关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环境,帮助学生形成“黄桥人”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作为“黄桥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突出自主性,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愿分小组活动,自主提出活动方案,自主体验情感,自主讨论、交流、评价。
3、突出社会性,强调学生融入社会现实生活。社会是开放的大课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以敏锐的触角去感知生活、体验生活。
4、突出综合性,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通过访问父母、实地踏勘、上网查阅等途径搜集研究所需资料,让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从中得出结论。
(三)活动内容:
本活动共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社会调查,学生通过访问父母、实地踏勘和上网调查,了解黄桥的红色历史文化、乡土风俗人情及主要景点,熟悉旅游相关知识。
第二阶段:交流定稿,学生自主组建成立四个“旅行社”,综合运用语文、美术、信息、劳技等知识,确定旅游组团特色及旅游景点,设计旅游路线图,创作导游串词并制作导游旗,各组旅游方案推介和评议。
第三阶段:实践方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所设计的旅游方案带领亲戚朋友进行“黄桥一日游”。
(四)活动对象:四年级学生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三、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社会调查。
明确任务,让学生通过访问父母、实地踏勘和上网调查,了解黄桥的红色历史文化、乡土风俗人情及主要景点,熟悉旅游相关知识。
第二阶段:交流定稿。
(一)设计情境,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都是黄桥人,你能用几句话来赞一赞我们的家乡——黄桥吗?
2、播放《魅力黄桥》的录像。
3、师述:是呀,自古就有“泰兴一城,抵不上黄桥一镇”一说,我们的家乡黄桥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喻为中国的比萨饼的黄桥烧饼随着黄桥决战而香飘海内外,黄桥也随着黄桥烧饼而名震全国,每天,来黄桥旅游的人也逐渐增多,作为黄桥人,我们要来当一回小主人,向各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黄桥。现在,我们要组建四个“旅行社”。每个旅行社的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设计一套《黄桥一日游》的旅游方案,向游客推荐一条旅游路线,撰写好导游串词。让我们四个小组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个小组介绍的旅游路线受到最多游客的青睐。
(二)组建小组,明确分工并初步进行分组活动。
1、学生自愿分组并明确分工。(略)
2、组内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旅游信息。(略)
3、为各自的“旅行社”命名,初步设计“黄桥一日游”方案。
(三)集体交流共性知识,解决设计困难。
1、主要的旅游参观景点有哪些?其主要特点如何非常简洁的概括?到其旅游参观所需的大约时间
2、特色的饭店有哪些?有哪些主要特色菜肴值得推荐?
3、如何将景点和特色的饭店串联起来,合理安排时间和旅游路线?
4、你准备如何设计旅行社名称和导游旗?理由是什么?
(四)学生再次分组活动,设计旅游方案。
经过上一轮的活动,学生掌握了准确而丰富的旅游信息,学会了多角度考虑问题,各小组的设计活动明显顺畅了许多。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①基于对各景点的分布,合理制作简单的旅游路线图。要求看懂《黄桥镇景点分布图》,了解各景点的相对位置,在方位图上标注指向标,活动中学生将所学的方位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②根据路线图设计一张行程安排表,并标注集合时间、地点等情况。③设计一面带有旅行社标志的导游旗,作为旅行团队的标志。
(五)成果交流,学生互评。
1、各“旅行社”的“黄桥一日游”旅游方案推介。
(1)展示导游旗,并介绍制作创意(略)。
(2)介绍旅游方案,讲导游串词,向全班同学和教师“推销”:
文江旅行社:突出黄桥的人文气息,重点沿米巷、珠巷游览明清古建筑群、丁文江先生的故居、何氏宗祠、御史府、福慧禅寺,在美味鲜饭店就餐,品尝特色卤菜。
烧饼飘香旅行社:突出黄桥的特产烧饼,重点游览参观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黄桥烧饼博物馆,在黄桥宾馆吃饭,学做黄桥烧饼,感受做黄桥烧饼的流程,体会做烧饼的乐趣。
桥缘旅行社:突出黄桥的两桥文化,重点游览参观致富桥、文明桥(包括胡总书记的父亲在黄桥开茶庄时修桥捐款的功德碑)、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黄桥初中、黄桥高中、黄桥小学、黄中分校、黄桥工业园区,体会黄桥人自古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吃在桥缘宾馆。
东进旅行社:突出黄桥的红色资源,重点游览参观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塔、新四军黄桥战役烈士纪念碑、粟裕骨灰撒放处,在东进饭店吃饭。
2、小组互评,提出具体意见。
3、请学生以游客身份来选择自己将参加的旅游团队。
第三阶段:实践方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课余按照所定稿的“黄桥一日游”旅游方案带领亲戚朋友进行旅游活动。
四、活动反思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次活动,学生在设计旅游方案、制作导游旗帜、组建工作小组和选择小组分工等环节,都体现了学生自主体验的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2、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本活动前,学生去调查了关于一日游的各方面知识,,他们收集信息的手段也是多样的,有的是向家人打听,有的去实地调查,有的则上网查资料,说明学生充分动了脑筋。这种实践体验和收获,在书本上是无法得到的。
3、鼓励每位学生大胆实践。为了鼓励孩子大胆实践,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自编一条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每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案成果,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4、开展学生自主评价。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它的评价更要强调学生的自主评价。因此,活动中既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发展性,还强调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学生积极地评点其他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让爱住我家
河失中心小学& 印明华&
一、活动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性和健全的人格等是各学科的主要目标之一。小学生应该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
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时处处都以自我为中心。家长们也都心疼孩子,对他们的要求百依百顺,导致很多孩子心中没有爱和亲情。本次活动旨在让小皇帝或小公主们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学会爱家长,爱同学,乃至我们美丽的大家庭,唤回那失去的童真。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家的发展演变历史,鼓励学生为家庭多做贡献。
2.体会家的温馨,增强对家的感情,培养孩子对亲情的感悟力,唤醒孩子心中的爱。
3.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
4.美化自己的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
三、活动安排
1.组织学生讨论,确定“让爱住我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2.按照方案,全班分成10个5人小组,用两周的时间进行实践。主要完成5项工作: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学唱歌曲《让爱住我家》,搜集相关照片和故事,制作书签或贺卡,创作绘画或诗文作品。
四、活动展示阶段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情感酝酿。
1.师生共同演唱歌曲《让爱住我家》。
2.谈话导入:多么温馨的歌曲啊!“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她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楼华堂,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但,只要有爱就有家。你们感受到家里浓浓的爱了吗?也许家中一件毫不起眼的物品,一张纪录瞬间的照片,甚至家人之间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可能会为你诉说难忘一幕,传达浓浓亲情呢。
3.过渡:前一阶段,我们班就开展了以“让爱住我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访问、创编、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了解家,感受家中的亲情,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诉说对家的深情吧!
二、展开话题,层层深入。
(一)调查发现家的变迁。
1.师:同学们,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亲情的摇篮。家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家更是我们成长的起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家也在起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十年前,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学生分组交流,将课前准备的调查表和图片资料与大家分享。
4.班级交流,从家的“昨天——今天”的变化中,感受生活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
家庭生活变化调查表
(二)分析感受父母的辛劳。
1.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资料介绍,我不禁想说: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但再请大家看看父母十年前和现在的照片各是什么样子?你会想到什么呢?
2.集体交流:通过比较,你知道了什么?想对大家或者你的家庭成员说些什么吗?(感谢父母为了创建幸福、美满的家所付出的点滴努力。)
(三)诉说定格中的幸福。
1.过渡:家让我们魂牵梦绕,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家。家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一张张照片纪录了我们成长的足迹。纪录了永恒的幸福瞬间。
2.分组交流:学生与组内成员一起分享“全家福”照片所诉说的亲情故事,感受幸福瞬间。
3.学生互评:同学们诉说的家事,谁最能打动我们的心?指名学生介绍照片中的幸福故事。
(四)绘图畅想未来的家。
1.师:同学们,再过十年,你们长大了,社会也在不断发展,生活条件更加好了。到那时,我们也要组建自己的家,你们心中的家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张贴绘画作品。
3.随机选择三幅作品,请作者介绍绘画意图,从画中感受同学们对家的憧憬与爱。
三、反哺之德,心语汇聚。
1.师:你的父母养育了你,对你恩重如山,你将如何报答他们的恩情呢?乌鸦尚知反哺,何况我们人呢?
2.欣赏学生撰写的文章《学会感恩》、《爱,深藏在心底》。
3.过渡:相信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他们的最爱,是他们的希望。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首小诗《母亲的目光》。
4.交流感受:听了同学们的文章,欣赏了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感想吗?
5.学生创作: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一首诗,请你用自己手中的笔,把你对家、对亲人的深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6.学生分组编写小诗。
7.作品赏析:小组推荐组员作品在全班进行朗读。
四、动手操作 真情传递
1.同学们伴着优美的萨克斯曲《归家》,把刚才编写的小诗制作成爱的书签或贺卡,送给自己的亲人。
2.学生作品展示。
五、活动反思
本着呼唤孩子心中的爱为的目的进行这次活动。但是活动后,我发现不单是孩子们心中的爱被激活,他们更加懂事,更加知道了父母的辛苦,学会了体谅别人;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原来自己还如此多才多艺呢!)增强了自信心,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和生活中的美!他们不再是每天盲目地走着“两点一线”,而是不断地寻找快乐;他们不再埋怨父母的唠叨,而是一次次地寻找新的自我;他们不再把心中的不满写入日记,而是更多地和亲人们交流……他们不但学会了怎样体会爱,更学会了如何去关爱别人。
家用电器与生活
姚王镇中心小学& 黄辉
一、活动背景
家用电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晶,日益成为家庭生活不可缺的“好助手”。但是,许多学生对家电一无所知,甚至连热水器的开关都不会使用,更不必说用熨斗熨衣服,用电饭锅做饭了。让学生们走近这些家用电器,也就是走近现代科技。通过学生的调查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在学生心中埋下科技来自生活的种子,让科技之花开遍学生的心田。学生对这一课题兴趣极高,他们每天都在使用家用电器,学生也愿意动手摆弄他们,这样可以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给学生搭起一座现代科技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2、让学生懂得知识来自生活,知识还要为生活服务。
3、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本着“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全程指导”的原则,以重过程,求实效为宗旨,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活动主线,渐次开展了四个阶段性主题活动:1、调查了解;2、认识探索;3、实践应用;4、设想创新。
四、活动实施
(一)调查了解——访家庭,走商场。
目标:通过调查,了解常用家电的种类及家电发展状况,感受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搞事情这次活动很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