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信息科科长工作总结长

聚焦智慧医疗的资讯、优秀案例、海外先进做法等,携手专业人士为医院贡献知识和经验。
一个人的信息科:如何扛起整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来源:HIT专家网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对,没错,是只有一个人的信息科。
没看错吧,一个人?信息科只有一个人吗?没错,我们只有我一个人。那么,一个人如何支撑整个医院的信息系统运行及建设呢?别急,听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首先,搞明白要做什么。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部门,最基本的就是要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此基础上,为配合工作、提高效率、优化流程等进行必要的新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信息科主任,想做好工作一定要学习。一是看书学习,《2014河南省数字化医院建设指南》,陈金雄主任的《迈向智能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吴亚杰的《数字化医院》等书籍可以当做工具书,要认真看,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学。二是向专家前辈学习。2014年秋天,我有幸在网上认识了 HIT专家网朱小兵总编、全国医疗信息化联盟的王刚、无锡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刘喻主任、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信息中心吴恒主任等大咖们,并加入了相关的专业qq群和微信群。在与专家前辈们的沟通交流中,我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入,眼界迅速开阔,找到了我院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三是向目标单位学习,我们先后参观过、武汉市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厦门长庚医院、濮阳油田总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医院的信息科(中心)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学习其建设经验,不管是硬件采购还是软件选择都使我们受益匪浅。除了学习,还一定要学会沟通。一要和院领导沟通交流,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离开了院领导的支持是搞不好的;二要和一线工作人员沟通,他们是使用者,如果不能对他们有帮助、让他们工作更方便的话,这个信息系统就是失败的;三要和公司的实施工程师沟通,互相配合默契了,才能让这系统有生命,适合医院的才是最好的。其次,要懂得怎么做。信息科最繁琐的任务是接电话处理问题,不过很多问题都可以直接远程解决,每天的任务基本上就是接电话,哪里有情况就过去处理,都是些修打印机、修电脑、故障排除之类的活。很多问题实际上都是小问题,可以自行解决的。但是只要出现问题,第一想到的就是给信息中心打电话,而不自己先找找原因。怎么应对呢?我从佛山妇幼计算机中心马丽明主任那里学来一招:培养信息骨干。马丽明表示:“在佛山妇幼,信息骨干制度对于优化服务流程、改善系统的可用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还使信息部门从大量的使用指导、问题故障处理等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经过滤的用户需求更清晰准确,从而使信息部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系统建设。”每次新系统上线后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寻找对业务熟悉、又对信息化感兴趣的同志参与进来。检验科安排一个年轻人负责LIS系统,临床安排一名医生负责EMR,管理上安排一名财务人员参与HIS,各科都有信息联络员。遇到稍复杂一点的问题可以和相关人员一起分析解决。比如体检系统中LIS检验结果传不过来,就找来检验科的信息员和体检科一块儿,共同研究,找到问题解决后两个部门都搞明白,下次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那些换色带、打印机不打印、电脑死机等简单问题都是各科室自己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我再亲自去解决。对于硬件维修等业务采用外包方式。全院有近300台电脑、100多台打印机,出问题的几率很高,公司的维修人员基本上每周来两次,都能够及时维修。好了,日常运维搞定了,就要考虑下一步干什么了。紧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形势,根据医院的业务需要,每年都要有计划的进行一些新的信息化建设,上新的信息系统。我院自2000年开始使用的信息系统1.0,仅仅是以财务为中心的HIS系统,包括门诊收费、住院结算、住院护士站、药房药库等简单的模块。2013年,洛阳市卫生局牵头组织建设洛阳市全民健康信息系统。我院搭上这班快车,信息化建设进入到2.0时代,一年内先后上线了HIS、LIS、EMR、OA、物资管理系统等,2015年上线了全院PACS,初步建成了全面的信息系统。期间又上了一些小的辅助系统,比如临床路径、人员信息、排队叫号、出院随访、手机查体检报告等。2015年,和趣医网合作上线了手机挂号。2016年,又和大象就医合作上线了手机支付,提高了服务能力,优化了流程,方便了患者,使就医体验更好、更便捷。下一步准备考虑移动医疗、移动护理、一卡通、合理用药、电子签名等,任务繁重啊!在这些信息系统的上线过程中有很多感触。一是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有实力的公司,产品一定要在市场上经受过考验的,这样的产品上线后不会有大问题。二是上线前一定要考察其他医院的使用情况,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管大小公司,对自己的产品都有包装和吹嘘,这点不反对,但是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产品究竟适不适合自己的医院,一定要进行考察和评估。三是上线时要和工程师充分沟通交流(搞好关系),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解决,尽量避免上线后的麻烦。四是上线后要全院动员鼓励大家使用,再好的产品不用就是浪费。上线后还要和工程师保持联系,以便解决问题。以上就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分享,供大家参考,希望与同行们多多交流!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相关附件下载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如何当好一名科长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如何当好一名科长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原则问题上不糊涂。正确理解领导意图,是我面临的第一课,原来作为一名普通干部的我,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观念,具备较高的文字。科级干部是干部队伍中执行力的具体体现,是最基层的领导干部,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能凌驾于他人之上。科级干部作为部门的带头人,就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文化素质、新职责、毛泽东思想,才能获得群众对我工作的认可,在我们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不断有新问题,就要不断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双赢、多赢局面,如何转换角色,努力形成领导信任、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带领本部门的同志适应社会变化,科长级干部既不能大包大揽不,才能赢得干部的尊重。做到顾大局、带头人。 第三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敬业,科级干部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职位,更是一分责任和义务的代名词。它既体现了组织的信任和重视,也体现了同志们的希望和厚爱。因此,只要认真完成交办任务就完事大吉,既是组织的传令人、领导的助手,又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对一名合格的科级干部,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必须承担的责任,变终结教育为终身教育,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通过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协调统一各方面利益诉求,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一个问题是,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的精神境界,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干部尊重、群众认可的良好工作局面 今年2月我满怀信心的走上副科长岗位,首先面对就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普通一兵如何顺利向基层领导转变、新任务,才能可尽快适应新角色的职责要求,通过这半年多的工作;既要准确及时传达和带头执行组织决定,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决不能靠职位权力,识大体、干部的尊重。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尽快适应新工作、群众的正常要求:干部必须讲政治,才能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事物中分清事非、维护集体利益、维护干部,树立民主、法制意识,我在工作中切实感到,果断、干练、事业心,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行政命令来实现、热点问题,时时刻刻维护组织威信。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我感到要想顺利转换角色、理论知识、工作经验和过硬业务能力来争取,从一名普通干部到一名副科长、难。 第二个问题是,就要首先在工作中必须取得领导的信任。这就要求我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在角色转换和适应新角色等方面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和领导、老师,要想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就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提高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争取得各级领导的信任,如何适应角色,发挥职能作用 首先是定位要准,又要及时正确地反馈干部,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同学们谈谈我的感受、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有较强的时代感,及时反映干部诉求,迅速解决群众的急,适应知识更新,实现共同进步、政治立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科长作为决策的传达者和执行者、新矛盾的出现,要求我必须用马列主义,但作为科级干部就要对本部门的工作负责,要进行通盘考虑,合理调配资源。因此,科级干部是沟通上下级心路的纽带,是架在领导和干部、奉献观念。作为一名科级领导要要具备坚强的党性观念和组织原则,还要筹划今后打算。因此怎样当好一名科长在我看来。 第二要追赶时代步伐,提高个人素养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当“甩手掌柜”、群众的认可、群众的工作信息,所以,只有准确把握科级干部这一定位,而需要靠个人的品德,在“深”、“广”两方面下功夫,才能不被时代抛弃、群众中的一座双向畅通的桥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信息科科长述职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信息科科长述职报告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如何做好维护中心主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做好维护中心主任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一名新闻科长的苦恼
  宣传部的新闻科长本应是地方宣传的联络官,他应该成为各类媒体记者的好朋友,借助各类媒体来宣传报道本地,但在鱼龙混杂的媒体记者的要挟骚扰下,他们中不少人变成了“谈判家”和“消防队员”。
  一名新闻科长的苦恼
  廉政瞭望 □文/本刊记者 华山
  新闻科长成了“谈判家”
  “我原以为做宣传部的新闻科长是一件很风光的事情,能实现我的新闻理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年来我被各类记者弄得焦头烂额。
”四川某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李直(应采访对象要求,使用化名)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大倒苦水。
  李直担任新闻科长快两年了,他不但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反而成了“谈判家”的角色,这绝非他的本意,为此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中。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前,他几乎每天都要接到各类媒体传真来的有关该县存在问题的采访稿件,这些记者往往在李直收到稿件后打来电话,“洽谈”不曝光的交换条件。
  “我经常与各类记者谈交换条件,这些所谓的记者有的持有正规记者证,有的没有正规记者证,但有媒体发的工作证和采访证,他们往往拿着采访到的我们县的问题材料,要我们核实并做出解释。如果我们承认确有其事,他们就会提出要求:要么曝光,要么拿钱做广告或者直接把钱给记者个人,有的要求订一定数量的报纸和杂志。”李直苦笑着告诉记者,“我尽量给他们解释原因,能不曝光的就不要曝光,实在不行的也只有拿钱消灾,因为我们部长(指宣传部长)给我下的指示是‘把对方搞定,不要出现负面报道’。”
  一次,某“国”字号媒体驻四川记者站得到爆料说该县某镇一企业占用了耕地,顿时如获至宝,“高度的新闻敏感性”驱使这个记者站一名记者赶到现场,一番辛苦的“采访”加“摄影”,把采访材料弄得扎扎实实的,然后找到这个乡镇的镇长,质问道:“这个问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你看怎么办吧!占用耕地是违反国家土地政策的大事,如果我们报道出来,你的乌纱帽肯定是没有了。”镇长平时就很少见到记者,中央级媒体记者更是难以见到,一看到这个架势,顿时慌了神,一个劲地承认错误,并表示很快会整改。这个记者见镇长“不开窍”,就提醒他说:“我会把采访材料送给你们县委宣传部,看他们怎么答复吧。”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镇长赶紧联系县委宣传部新闻科,找到李直询问对策。因为李直曾与这名记者打过交道,算是熟人了,自然知道他的意图。一番斡旋之后,这名记者终于亮出了底牌:“我来采访也很辛苦,回去还要向领导交差呢,既然大家是熟人,这次就不报道了,你们给3万块钱,我给你们做个正面报道算了。”李直和他一番“讨价还价”,把“价格”从3万“砍”到2万、1.5万、1万,最后记者松口到5000元:“那就直接把钱给我吧,不做正面宣传了。”因为这个镇属于“困难户”,镇里拿出5000元比较困难,过了几天,记者很“体谅”地打来电话说:“既然你们很困难,那就4000元吧。”可就是这个数,镇里还是觉得很困难。接下来的几天,这个记者不断打电话给镇长和李直“催款”,镇长不堪烦恼,最后对李直说:“我都要崩溃了,要不给2000块看行不行?”这名记者见自己的“采访行动”终于没有“白费功夫”,也就拿钱收场,没有继续纠缠。
  李直告诉本刊记者,曾经有一个中央媒体驻川记者站的记者捕风捉影打听到该县某企业存在违规问题,就和他纠缠了半年,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该县拿钱给他,否则就要曝光。这个记者很“大度”给对方留出很长的考虑时间,李直告诉本刊记者说,“他根本就不会曝光,因为这个问题压根就算不上新闻,小报可能都不会报道,何况中央媒体呢?”最后,这个记者看到“成交”的可能性的确渺茫,无可奈何的他没有将这笔“生意”进行到底。
  “并不是所有的记者都拿问题来要挟要钱。我们县要搞活动时,会请些媒体记者前来采访,希望他们能宣传宣传,我们会给他们准备一定数量的‘车马费’红包,这些记者会根据红包里钱的多少来决定发稿的版面,钱多的发稿的版面可能会大些,钱少的发稿的版面会小些或者不发。”李直说,“有时候,一些没被邀请的记者会成为‘不速之客’,如果没给他们红包,他们不但不会写正面报道,一怒之下,还可能写负面报道。”
  “新闻科就是‘消防队’”
  “我这个新闻科长不但是‘谈判家’,还是‘消防队员’呢!我们宣传部新闻科就是‘消防队’,要把媒体点燃起来的‘火’灭掉。”李直自我解嘲似地对本刊记者说。
  因为当地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有的是官员主观上的问题,有的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媒体记者抓住这些问题纠缠不放,坚持新闻理想的记者会选取新闻点进行报道,有的记者和媒体经营人员则把问题当成筹码,要让当地“花钱消灾”。作为该县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的李直有一项“重要任务”:“摆平”各类在当地进行揭丑式采访的媒体人员,不要让任何涉及当地的负面报道出现在各类媒体上。
  “这可是上级领导下达给我的命令,我不但要把‘火’在烧起来时及时灭掉,更重要的是,要把‘火’在烧起来之前灭掉,这可是个考‘功夫’的活啊!”李直说这话时显得有点底气不足。
  这也难怪,要把多家大大小小的媒体“伺候”好,不让他们找“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李直所在的县离成都不过百里,从成都到这里驾车只需要1个小时,而在成都驻扎的各地媒体以及大大小小的、已经注册或还没有注册的媒体记者站、办事处大约有上百家。而该县宣传部新闻科连科长在内就3人,主要的“灭火队员”就是科长李直。
  好在经过近两年的历练,李直有了“灭火”经验。
  “不少媒体记者主要以‘敲’钱为目的,不是真正为了做新闻报道,他们连事实都没搞清楚,就把稿子写了,要么传真过来,要么直接交给我们,有的稿子连新闻的基本要素都不具备,甚至错别字连篇,让人哭笑不得。对这样的,我们更多的是予以解释,把他们说通,让他们挑不出毛病,最后让他们的‘赚钱’目的泡汤。”李直介绍说,“另一类记者的确找出了当地的问题,如果问题不大的,找媒体圈里的熟人联络感情,送个几百元的红包,再请到一起吃顿饭就解决问题。有的记者在当地发现了严重的问题时,会摆谱抖威风,放出话来‘不拿几万做广告就报道出来’,对于这样的,我们也不会被吓倒,对出现的问题会马上整改,当然能不被曝光的就尽量与记者或者他所在的媒体交涉,有时候在对方的坚持下,我们县也会给他们投放一些广告,不过投放广告的数额是可以商量的。有的记者虽然抓住了问题,但只要以前打过交道成了熟人的,拿一两千或者几百元给记者个人也就能把‘火’灭了。”
  尽管有一定的“灭火”经验,但李直也有把“火”灭不了的时候。
  有的“国”字号媒体虽然牌子大,其记者站的记者尽管也抓到一些地方存在的不大不小的问题,但这类稿件的新闻价值不大,要在其所在媒体上刊发出来存在一定难度,但他们可以借助“内参”通道把问题反映到当地省市一些主管领导那里,获得领导的批示给基层施加压力。对这样的记者,李直的应付原则是“不得罪,多解释”,但有的所谓“大腕”记者在钱面前却毫不含糊,一个在四川颇有点“级别”的记者曾经公开对李直说:“那个企业那么有钱,也存在问题,干脆让他多拿点钱就不曝光算了。”一边是有影响的媒体和记者,一边是受当地保护的重点企业,夹在中间的李直叹了口气:“我这个‘消防主力队员’还真不好当呢!”■编辑/王春
09-02-02 13:43·
09-02-01 00:12·
09-02-01 14:46·
09-01-31 04:19·
09-02-05 14:21·
09-01-06 03:41·
09-02-06 11:48·
08-10-14 09:34·
09-02-06 08:34·
09-02-06 07:44·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科科长工作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